类比推理归类

类比推理归类
类比推理归类

类比推理的解题思路与专项练习☆题型介绍

类比推理考察的是考生的一种推理能力,先给考生一对相关的词,然后要求考生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答题技巧点拨

类比是根据两类或两个事物之间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识所作出的一种推断。解答这类题目时可考虑以下几点:1.利用自己掌握的常识对所给选项进行分析类比。

2.在多数情况下可以采取排除法。

☆解题思路与定向练习

类比推理题的解题思路一般为:

1. 首先弄清题干所给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

2. 然后注意各种关系之间的细微差别。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是各种各样的,其中有些关系是非常相近的,容易混淆,应注意区别。

例如:对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有些考生常常分辨不清。另外,一般来说,关系都是有顺序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不可能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 认真审题,看完全题再答题。不少考生认为类比推理题比较简单,往往题目还没看完,就匆忙选择答案,这是不可取的。

总而言之,虽然类比推理是一类新题型,但只要考生用对方法,按照正确的解题思路做题,也还是比较容易的。(一)典型例题

1.原因与结果

【例1】努力:成功

A.生根:发芽

B.耕耘:收获

C.城市:乡村

D.原告:被告

【解答】答案是为B。该题题干中的两个词具有某种条件(或因果)关系,即只有努力才能成功或者说努力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原因之一。弄清了这一关系,就很容易找出正确的答案。

2 工具与作用

【例2】汽车:运输

A.鱼网:编织

B.编织:鱼网

C.捕鱼:鱼网

D.鱼网:捕鱼

【解答】此题答案D。

3.物体与其运动空间

【例3】轮船:海洋

A.飞机:海洋

B.海洋:鲸鱼

C.海鸥:天空

D.河流:芦苇

【解答】此题答案为C。

4.特定环境与专门人员

【例4】山野:猪手

A.生猪:工厂

B.教室:学生

C.农民:阡陌

D.野兽:旷野

【解答】此题答案为B。

5.整体与其构成部分

【例5】水果:苹果

A.香梨:黄梨

B.树木:树枝

C.家具:桌子

D.天山:高山

【解答】该题题干中“水果:苹果”两个词之间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所以答案为选项C。选项B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选项D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6.同一类属下的两个相互并列的概念

【例6】绿豆:豌豆

A.家具:灯具

B.猴子:树木

C.鲨鱼:鲸鱼

D.香瓜:西瓜

【解答】答案为D。对于此题,考生常常是看到哪里就选到哪里,尤其是选项C,其中的鲸鱼其实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7.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称谓

【例7】芙蕖:荷花

A.兔子:月亮

B.住宅:府第

C.伽蓝:寺庙

D.映山红:杜蘅

【解答】此题答案为C。因为芙蕖是荷花的书面别称,而伽蓝是寺庙的书面别称。

8.事物的出处与事物

【例8】稻谷:大米

A.核桃:桃仁

B.棉花:棉子

C.西瓜:瓜子

D.枪:子弹

【解答】此题答案为B。因为稻谷是大米的惟一来源,而棉花是棉子的惟一来源。

9.工具与作用对象

【例9】剪刀:布匹

A.玻璃:门窗

B.锯子:木头

C.衣服:缝纫机

D.门窗:玻璃

【解答】此题答案为B。

10.作者与作品

【例10】罗贯中;三国演义

A.宋江:水浒传

B.鲁迅:少年闰土

C.王勃:长恨歌

D.吴承恩:西游记

【解答】此题答案为D。

11.物品与制作材料

【例11】书籍:纸张

A.毛笔:宣纸

B.文具:文具盒

C.菜肴:萝卜

D.飞机:大炮

【解答】此题答案为C。

12.专业人员与其面对的对象

【例12】作家:读者

A.售货员:顾客

B.校长:教师

C.官员:改革

D.经理:营业员

【解答】此题答案为A。

13.作品中的人物与作品

【例13】猪八戒:西游记

A.水浒传:林冲

B.蒲松龄:聊斋志异

C.黄飞虎:封神演义

D.红楼梦:林黛玉

【解答】此题答案为C。

14.特殊与一般

【例14】馒头:食物

A.食品:饼开

B.头:身体

C.手:食指

D.钢铁:金属

【解答】此题答案为D。

以上所列举的只是常见的一些种类,考生应该通过平时的练习来分析、积累,这样就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二)经典考题

(江苏省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1.努力:成功

A.生根:发芽

B.耕耘:收获

C.城市:乡村

D.原告:被告

【解答】这是2002年下半年的江苏省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的一道类比推理题。答案是为B。该题题干中的两个词具有某种条件(或因果)关系,即只有努力才能成功或者说努力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原因之一。弄清了这一关系,就很容易找出正确的答案。

2 水果:苹果

A.香梨:黄梨

B.树木:树枝

C.家具:桌子

D.天山:高山

【解答】这是2002年下半年的江苏省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一道类比推理题。该题题干中“水果:苹果”两个词之间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所以答案为选项C。选项B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选项D 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三)定向练习

1 义工:职员

A.球迷:球员

B.学生:老师

C.初学者:生手

D.志愿者:雇员

2 跳跃:动作

A 男人:女人

B 江苏省:淮安市

C 青年:妇女

D 风俗:习惯

3 张飞:曹操

A 南京:北京

B 动作:食物

C 汽车:客车

D 珠峰:喜马拉雅山

4 水壶:开水

A 桌子:游戏

B 邮箱:信件

C 音箱:歌曲

D 灌溉:池塘

5 马铃薯:土豆

A 地瓜:红薯

B 西红花:玫瑰

C 甘蓝:大白菜

D 杨花:柳絮

6 逗号:中止

A 拂晓:黎明

B 节省:吝啬

C 回车:换行

D 好像:好比(四)定向练习标准答案

1.D

2.D

3.A

4.B

5.C

6.C

类比推理习题

每道题给出一对相关的词,然后要求考生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1.义工∶职员

A.球迷∶球员

B.学生∶教师

C.初学者∶生手

D.志愿者∶雇员

2.努力∶成功

A.生根∶发芽

B.耕耘∶收获

C.城市∶乡村

D.原告∶被告

3.锯子∶木头

A.窗户∶玻璃

B.刀片∶铅笔

C.剪刀∶布匹

D.牙膏∶牙刷

4.售货员∶顾客

A.董事长∶经理B.作家∶读者

C.政府∶官员D.江苏∶园林

5.风俗∶习惯

A.男生∶女生B.青年∶男人

C.江苏∶泰州D.跳跃∶动作

6.温度计:气温

A.南京∶江苏

B.饮料∶矿泉水

C.愉快∶高兴

D.磅秤∶重量

7.射击∶手枪

A.投掷∶石头

B.个性∶温和

C.小桥∶流水

D.追求∶光明

8.熊猫∶动物

A.中国∶国家

B.植物∶药材

C.楚国∶赵国

D.数学∶几何

9.杀人∶犯罪

A.书法∶艺术

B.美丽∶漂亮

C.鲁迅∶周树人

D.历史∶通史

10. 番茄∶西红柿

A.泰州∶南京

B.亚洲∶欧洲

C.菠萝∶凤梨

D.果酱∶柑桔

11. 自行车∶公路

A.河流∶芦苇

B.飞机∶天空

C.城市∶农村

D.家具∶灯具

12. 聊斋志异∶蒲松龄

A.吴承恩∶西游记

B.水浒∶施耐庵

C.黄飞虎∶封神演义

D.王勃∶长恨歌

13. 红薯∶地瓜

A.铅笔∶钢笔

B.土豆∶马铃薯

C.苹果∶水果

D.扬子江∶黄河

14. 老师∶学生

A.水杯∶玻璃杯

B.医生∶病人

C.电脑∶计算机

D.苏州∶常州

15. 面粉∶小麦

A.大米∶稻谷

B.桔子∶葡萄

C.饼干∶面粉

D.罐头∶菠萝

16. 雨果∶法国

A.园林∶苏州

B.德国∶希特勒

C.马克·吐温∶美国

D.长城∶中国

17. 勤奋∶成功

A.失败∶胜利

B.破坏∶损坏

C.懒惰∶灾难

D.耕耘∶收获

18. 书籍∶纸张

A.毛笔∶宣纸

B.文具∶文具盒

C.菜肴∶萝卜

D.飞机∶大炮

19. 红孩儿∶西游记

A.水浒传∶林冲

B.薄松龄∶聊斋志异

C.黄飞虎∶封神演义

D.红楼梦∶林黛玉

20. 馒头∶食物

A.食品∶饼干

B.头∶身体

C.手∶食指

D.钢铁∶金属

21. 水∶龙头

A.电∶电线

B.电∶开关

C.电∶发电

D.电∶电灯

22. 稠密∶稀疏

A.宽敞∶明亮

B.词语∶词汇

C.伟大∶平凡

D.酷热∶炎热

23. 节约∶浪费

A. 成功∶失败

B. 进∶让

C. 软∶弱

D.复杂∶深奥

24. 比尔盖茨∶微软

A.爱因斯坦∶相对论

B.法拉第∶汽车

C.牛顿∶蒸汽机

D.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25. 三令五申∶孙武

A.以卵击石∶孔子

B.欺世盗名∶班固

C.鹿死谁手∶曹操

D.退避三舍∶重耳

26. 茄子∶蔬菜

A.马铃薯∶土豆

B.工人∶农民

C.猫∶动物

D.花菜∶大白菜

27. 画圣∶吴道子

A.武圣∶张飞

B.医圣∶华佗

C.酒圣∶杜康

D.茶圣∶陆游

28. 《静夜思》∶李白

A.《示儿》∶辛弃疾

B.《春日》∶朱熹

C.《清明》∶王安石

D.《题西林壁》∶苏彻

29. 世界环境日∶6月5日

A.地球日∶4月22日

B.中国植树节∶3月1日

C.世界无烟日∶5月30日

D.世界艾滋病日∶2月1日

30. 上海∶沪

A.河南∶豫

B.福建∶鲁

C.江西∶皖

D.河北∶赣

31. 马∶牲畜

A.蜘蛛∶琥珀

B.南瓜∶瓜农

C.铁∶金属

D.布∶纺织

32.面粉∶馒头

A.鱼∶池塘

B.鸡蛋∶母鸡

C.米∶米饭

D.茶叶∶茶水

33.黑龙江∶哈尔滨

A.湖北∶湖南

B.海南∶海口

C.四川∶重庆

D.青海∶银川

34. 杭州∶西湖

A.长城∶北京

B.无锡∶太湖影视城

C.杭州∶留园

D.青岛∶趵突泉

35. 聪明∶愚笨

A.强壮∶瘦弱

B.新鲜∶健康

C.黑暗∶亮光

D.水∶土

36. 温暖∶暖和

A.镇定∶冷默

B.夸奖∶批评

C.珍贵∶贵重

D.愉快∶烦恼

37. 士别三日∶吕蒙

A.窃符救赵∶信陵君

B.奇货可居∶张骞

C.纸上谈兵∶关羽

D.一发千钧∶王安石

38. 车厢∶火车

A. 手指∶身体

B. 花架∶花盆

C. 课本∶书包

D. 茶叶∶开水

39. 资治通鉴∶司马光

A.史记∶司马迁

B. 汉书∶班超

C.论语∶孔子

D. 春秋∶老子

40.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

A.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

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

C.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D.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白居易

41. 山城:重庆

A. 羊城∶银川

B.泉城∶青岛

C. 雾城∶伦敦

D. 成都∶花城

42. 水∶火

A. 大∶强

B.苦∶辣

C. 多∶少

D. 笨∶拙

43. 思考∶思索

A.支持∶反对

B.谦虚∶谨慎

C.鄙视∶赞许

D.奔跑∶奔走

44. 衣服∶人

A.羽毛∶鸟

B.捕食∶动物

C.水∶鱼

D.勋章∶军服

45. 负荆请罪∶廉颇

A.天涯海角∶李白

B.中饱私囊∶和绅

C.一丘之貉∶曹操

D.洛阳纸贵∶左思

46. 老三界∶陆定一

A.巴黎圣母院∶大仲马

B.红与黑∶雨果

C.人间喜剧∶马克·吐温

D.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

47. 张家界∶湖南

A.九寨沟∶贵州

B.黄果树瀑布∶贵州

C.黄山∶海南

D.华山∶北京

48. 鲁智深∶《水浒传》

A.红娘∶《白蛇传》

B.姜子牙∶《西游记》

C.刘备∶《三国演义》

D.司马迁∶《史记》

49.瓷都∶景德镇

A.陶都∶宜兴

B.煤都∶大同

C.钢都∶宝山

D.盐都∶商丘

50. 苏东坡∶宋代

A.韩愈∶唐代

B.王安石∶唐代

C.白居易∶宋代

D.杨万里∶唐代

51. 春分∶谷雨

A. 小满∶芒种

B. 处暑∶秋分

C. 大暑∶立秋

D. 大雪∶大寒

52. 但丁∶《神曲》

A. 拉伯雷∶《巨人传》

B. 屠挌涅夫∶《猎人笔记》

C. 惠特曼∶《草叶集》

D. 雨果∶《巴黎圣母院》

53. 鱼∶卵

A. 师傅∶徒弟

B.鸟∶蛋

C. 狮子∶母狮

D.机枪∶子弹

54. 孔乙己∶鲁迅

A. 水浒传∶鲁智深

B.鲁迅∶闰土

C. 红粉世家∶张恨水

D.贾宝玉∶曹雪芹

55. 丝线∶刺绣

A. 中国∶国家

B.瓷砖∶镶嵌

C. 山脉∶山峦

D. 书∶书籍

56. 紫竹∶物学家

A. 金属∶非金属

B.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C. 动物∶植物

D. 蝴蝶∶昆虫学家

57. 瓷器∶黏土

A. 花朵∶芳香

B.喜讯∶开心

C. 米酒∶粮食

D. 名人∶默默无闻

58. 普陀山∶浙江

A. 龙虎山∶江西

B.衡山∶湖南

C. 泰山∶山东

D. 九华山∶安徽

59. 春秋∶孔子

A. 南明∶朱熹

B.南宋∶程颐

C. 南唐∶董仲舒

D. 南汉∶黄宗羲

60. 森林∶树林

A. 头∶身体

B.花∶菊花

C. 山脉∶山

D. 身体∶身躯

61. 皮带∶带扣

A. 鞋子∶鞋带

B.子弹∶步枪

C. 手套∶围巾

D. 帽子∶头发

62. 啤酒:杯子

A. 漏斗:木桶

B.电灯:插座

C. 眼镜:镜盒

D. 象棋:棋盘

63.售货员∶顾客

A.学校∶学生B.奶奶∶孙子

C.医生∶病人D.工人∶机器

64. 李时珍∶《本草纲目》

A.孔子∶《论语》

B.孙武∶《孙子兵法》

C.周瑜∶《公羊传》

D.诸葛亮∶《东周列国志》65. 出席∶缺席

A.左∶右

B.敌人∶邻居

C.悲观∶悲伤

D.朝气∶傍晚

66.抱怨∶埋怨

A.胆怯∶怯弱B.真挚∶虚假

C.精确∶近似D.隐蔽∶公开

67. 完璧归赵∶蔺相如

A.勾践∶卧薪尝胆

B.身在曹营∶周瑜

C.高枕无忧∶孙权

D.呆若木鸡∶秦王

68.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A.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B.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C.不知明镜里∶李白D.润物细无声∶杜牧

69. 长江∶亚洲

A.尼罗河∶非洲B.亚马逊河∶北美洲

C.莱茵河∶澳洲D.阿尔卑斯山∶北美洲

70.自然灾害∶海啸

A.生物∶牛B.省会城市∶重庆

C.篮球∶比赛D.轻工业∶采矿业

71. 猪∶猪腿树:()

A.果树B.绿色

C.草地D.树枝

72. 中国∶北京

A.日本∶东京B.美国∶纽约

C.泰国∶老挝D.西班牙∶海牙

73. 香蕉∶水果

A.高山∶天山B.树枝∶树木

C.黄梨∶香梨D.桌子∶家具

74. 荷花∶芙蕖

A.嫦娥∶月亮B.住宅∶高楼

C.兄弟∶姐妹D.寺庙∶伽蓝

75 面条∶食物

A.苹果∶水果B.手指∶身体

C.菜肴∶萝卜D.食品∶巧克力

76.香瓜∶木瓜

A.绿豆∶豌豆B.松鼠∶树林

C.鲨鱼∶鲸鱼D.家具∶灯具

77. 铅笔∶笔

A.馒头∶食物B.食品∶饼干

C.头∶身体D.金属∶钢铁

78. 售货员∶顾客

A. 董事长∶经理

B. 作家∶读者

C. 政府∶官员

D. 江苏∶园林

79. 南京∶江苏

A. 石家庄∶河北

B. 渤海∶中国

C. 泰州∶江苏

D. 秦岭∶淮河

80. 易卜生∶玩偶之家

A. 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B. 闰土∶鲁迅

C. 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D. 宋江∶水浒传

81. 兄弟∶手足

A. 父母∶昆仲

B. 夫妻∶配偶

C. 妇女∶须眉

D. 男子∶巾帼

82. 锯子∶木头

A. 窗户∶玻璃

B. 刀片∶铅笔

C. 剪刀∶布匹

D. 牙膏∶牙刷

83. 佛教∶印度

A. 基督教∶罗马

B. 儒教∶中国

C. 伊斯兰教∶古兰经

D. 锡克教∶瑞士

84. 火把节∶风俗

A. 泼水节∶傣族

B. 端午节∶屈原

C. 元旦∶节日

D. 国庆∶祝福

85. 马铃薯∶土豆

A. 地瓜∶红薯

B. 西红花∶玫瑰

C. 甘蓝∶大白菜

D. 杨花∶柳絮

86. 逗号∶中止

A. 拂晓∶黎明

B. 节省∶吝啬

C. 回车∶换行

D. 好像∶好比

87. 红楼梦∶林黛玉

A. 孙悟空∶西游记

B. 罗贯中∶三国演义

C. 水浒传∶宋江

D. 聊斋志异∶蒲松龄

1.D

2.B

3.C

4.B

5.D

6.D

7.A

8.A

9.A 10. C 11. B 12. B 13. B 14.

B 15. A 16. C

17. D 18. C 19. C 20. D 21. B 22. C 23. A 24. A 25. D 26. C 27.

C 28. B 29. A 30. A

31. C 32. C 33. B 34. B 35. A 36. C 37. A 38. A 39. A 40. A41. C42. C43. D44. A

45. D 46. D 47. B 48. C 49. A 50. A 51. B 52. A 53. B 54. D 55.

B 56. D

57. C 58. D 59. B 60. C 61. A 62. C 63. C 64. B 65. A 66. A 67.

A 68. A 69. A 70. A

71. D 72. A 73. D 74. D 75. A 76. A 77. A 78.B 79.A 80.C 81.B 82.C 83.B 84.C 85.C 86.C 87.C

类比推理14种典型

类比推理14种典型例题解析 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专项辅导系列: 1.首先搞清题干所给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 2.注意各种关系之间的细微差别。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是各种各样的(在下面将有所叙述),其中有些关系是非常相近的,容易混淆,应注意区别。例如,对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有些考生常常分辨不清。另外,一般来说,关系都是有顺序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不可能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参见例题中“整体与其构成部分”)。 3.看完全题再答题。不少考生认为类比推理题比较简单,往往题目还没有看完,就匆忙选择答案,这是不可取的(参见例题中“同一类属性的两个相互并列的概念部分”)。 典型例题解析 考生在做此种题目时,应该首先搞清题干所给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因果关系、工具与作用关系、工作与作用对象关系、物体与其运动空间关系、特定环境与专门人员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特殊与一般的关系等等。 1.原因与结果 【例题】努力:成功 正确选项为()。 A.生根:发芽 B.耕耘:收获 C.城市:乡村 D.原告:被告 解析:答案为B。该题题干中的两个词具有某种条件(或因果)关系,即只有努力才能成功或者说努力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原因之一。弄清了这一关系,就很容易找出正确答案。 2.工具与作用 【例题】汽车:运输 正确选项为()。 A.鱼网:编织 B.编织:鱼网 C.捕鱼:鱼网 D.鱼网:捕鱼 解析:答案为D。鱼网的作用是捕鱼。“编织”与“鱼网”两者的关系并不是“工具与作用”的关系。 3.物体与其运动空间 【例题】轮船:海洋 正确选项为()。 A.飞机:海洋 B.海洋:鲸鱼 C.海鸥:天空 D.河流:芦苇 解析:答案为C。轮船航行于海洋之上是物体与其运动空间的关系,选项只有海鸥和天空是物体与其运动空间的关系,故选C。

行测类比推理的技巧总结(新)

针对历年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题的分析研究,将类比推理的技巧总结为六个字“想词性,造句子”,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95%以上的题目,下面具体说明。 一、想词性 通过词语的本质词性的判断可以帮助我们排除1-2个选项,甚至直接选出答案。这种方法是可以在5秒内做出一道题的,举两个列子说明: 2008陕西-7考试:学生:成绩 A.往来:网民:电子邮件B.汽车:司机:驾驶执照 C.工作:职员:工资待遇D.饭菜:厨师:色鲜味美 这道题通过3个名词的组合,D就可以排除,“色鲜味美”是形容词,这个选项也是干扰最强的选项,排除之后,很容易选出C。 2006江苏-84.水:温柔 A.热情:火B.火山:变化C.土:敦厚D.木:繁茂 题干是名词形容词的组合,因此可以排除A和B,进而可以选出C。 2007江苏-82.坚定:信念 A.统一:思想B.持续:发展C.金融:工具D.平原:草丛 题干两个词语是动词和名词组合,选项中动名组合的可直接选出A。 2006浙江-61.恐慌:灾难 A.热情:朋友B.死亡:危险C.快乐:富裕D.内疚:错误 题干是形容词奈和名词的组合,可直接选出答案A。 二、造句子 类比推理通过“造句子”是可以解决绝大部分题目的,造的句子必须是有效的,句子需要蕴含一定的逻辑关系,常见的句子包括几种,并辅以例子说明。 1、……和……是一个…… 例如:国考2007-83 家父:父亲 A.老妪:老伴B.鼻祖:祖宗C.作者:笔者D.鄙人:自己

造句子“家父和父亲是一个人”,所以选D,“鄙人和自己是一个人”。 2、……(不)是……的一种 例如:国考2009-86冠心病:传染病 A.熊猫:哺乳动物B.鲤鱼:两栖动物C.京剧:豫剧D.细菌:病毒 造句子“冠心病不是传染病的一种”,所以选B,“鲤鱼不是两栖动物的一种”。 3、……是……的一个组成部分 例如:江西2006-77 树:树梢 A.手:手指B.玻璃:窗户C.海洋:岛屿D.帽子:头 造句子“树梢是树的一个组成部分”,选A,“手指是手的一个组成部分” 4、……和……都是…… 例如:山川:河流 A.地球:太阳B.森林:沙漠C.战争:和平D.污染:浪费 造句子“山川和河流都是地理形态”,选B,“森林和沙漠都是地理形态” 5、……不是……就是…… 例如:2008安徽-69 男人:女人 A.黑:白B.左:右C.高:矮D.生:死 造句子“人不是男人就是女人”,选D,“人不是生就是死”。 6、有的……是……,有的……是…… 例如:2007江苏-31 运动员:大学生 A.植物:种植 B.专家:青年C.四季:春天D.纸张:书法 造句子“有的运动员是大学生,有的大学生是运动员”,选B,“有的专家是青年,有的青年是专家”。

行测---类比推理练习题(打印整理版)

类比推理练习题 1.火车∶地铁 A.轿车∶货车 B.战斗机∶机翼 C.自行车∶手推车 D.木船∶汽船 2.罗贯中∶《三国演义》 A.宋江∶《水浒传》 9."有∶无 A.生∶死 B.长∶短 C.上∶下 D.胖∶瘦 1 0."《说岳全传》∶南宋 A.《三侠五义》∶明 B.《西游记》∶唐 C.《金瓶梅》∶汉 D.《封神演义》∶夏 1 1."俄罗斯∶莫斯科

A.塔吉克斯坦∶明斯克 B.韩国∶釜山 C.渴望∶奢望 D.接收∶接受 20."数学家∶华罗庚 A.文学家∶海顿 B.历史学家∶梅特涅 C.音乐家∶肖伯纳 D.画家∶展子虔 21."跳水∶郭晶晶 A.拳击∶罗微 B.篮球∶罗纳尔多 C.射击∶加特林 D.网球∶莎拉波娃 22."跆拳道∶韩国 30."蜿蜒∶固定 A.鸳鸯∶蜻蜓 B.垃圾∶根本 C.照顾∶葡萄 D.颤抖∶慵懒 31."英国∶日本

A.中国∶韩国 B.德国∶荷兰 C.美国∶法国 D.葡萄牙∶西班牙 32."减刑∶刑法 A.债权∶民法 B.证券∶商法 B.吴敬梓∶《儒林外史》 C.鲁迅∶《朝花夕拾》 D.兰陵笑笑生∶《玉堂春》 3.水壶∶开水 A.桌子∶游戏 B.邮箱∶邮件 C.磁带∶磁盘 D.灌溉∶池塘 4.河南∶商丘 A.山西∶太原 B.山东∶济南 C.青海∶西宁 D.广西∶桂林 5.移花接木∶李园

A.桃园结义∶刘秀 B.篝火狐鸣∶张角 C.破釜沉舟∶项羽 D.毛遂自荐∶信陵君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A.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杜牧 B.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李白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D.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秋瑾 7.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希特勒 A.诺曼底登陆∶艾森豪威尔 B.敦克尔刻大撤退∶拿破仑 C.马斯顿荒原战役∶查理一世 D.滑铁卢战役∶威灵顿 8.马∶哺乳动物 A.海马∶鱼 B.鲈鱼∶两栖动物 C.蜘蛛∶昆虫 D.鸭嘴兽∶爬行动物 C.巴西∶里约热内

高考数学经典常考题型第99专题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

第99专题训练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 一、基础知识: (一)归纳推理: 1、归纳推理: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2、处理归纳推理的常见思路: (1)利用已知条件,多列出(或计算出)几个例子,以便于寻找规律 (2)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哪些地方是不变的(形成通式的结构),哪些地方是变化的(找到变量),如何变化(变量变化的规律) (3)由具体例子可将猜想的规律推广到一般情形,看是否符合题意 3、常见的归纳推理类型: (1)函数的迭代:设 f 是 D D →的函数,对任意 x D ∈,记 ()()()()()()()()()()() ()0121,,, n n f x x f x f x f x f f x f x f f x +??====??????,则称函数 ()()n f x 为()f x 的n 次迭代; 对于一些特殊的函数解析式,其() ()n f x 通常具备某些特征(特征与n )有关。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要注意观察解析式中项的次数,式子结构以及系数的特点,以便于从具体例子中寻找到规律,得到() ()n f x 的通式 (2)周期性:若寻找的规律呈现周期性,则可利用函数周期性(或数列周期性)的特点求出某项或分组(按周期分组)进行求和。 (3)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从数列所给的条件中,很难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变形推导,从而可以考虑利用条件先求出几项,然后找到规律,猜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 (4)数阵:由实数排成一定形状的阵型(如三角形,矩形等),来确定数阵的规律及求某项。对于数阵首先要明确“行”与“列”的概念。横向为“行”,纵向为“列”,在项的表示上通常用二维角标ij a 进行表示,其中i 代表行,j 代表列。例如:34a 表示第3行第4列。在题目中经常会出现关于某个数的位置问题,解决的方法通常为先抓住选取数的特点,确定所求数的序号,再根据每行元素个数的特点(数列的通项),求出前n 行共含有的项的个数,从而确定该数位于第几行,然后再根据数之间的规律确定是该行的第几个,即列。 (二)类比推理: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练习题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第二课时讲课材料 2.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1a =,2n n S n a =*()n ∈N ,可归纳猜想出n S 的表达式 为 ( ) A .21n n + B .311n n -+ C .212n n ++ D .22n n + 3. 观察下图,可推断出“x ”应该填的数字是( ) A .171 B .183 C .205 D .268 4. 观察下列各式:72=49,73=343,74=2401,…,则72011 的末两位数字为( ) A .01 B .43 C .07 D .49 5. 观察下列事实:|x |+|y |=1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4,|x |+|y |=2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8,|x |+|y |=3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12,…,则|x |+|y |=20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 ) A .76 B .80 C .86 D .92 6.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头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比如:

他们研究过图1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的,称图2中的1,4,9,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 A.289 B.1024 C.1225 D.1378 7.将正整数排成下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则在表中数字2010出现在( ) A.第44行第75列B.第45行第75列C.第44行第74列D.第45行第74列8.为提高信息在传输中的抗干扰能力,通常在原信息中按一定规则加入相关数据组成传输信息.设定原信息为a0a1a2,a i∈{0,1}(i=0,1,2),传输信息为h0a0a1a2h1,其中h0=a0⊕a1,h1=h0⊕a2,⊕运算规则为:0⊕0=0,0⊕1=1,1⊕0=1,1⊕1=0.例如原信息为111,则传输信息为01111,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可能导致接收信息出错,则下列接收信息一定有误的是( ) A.11010 B.01100 C.10111 D.00011 9.定义A*B,B*C,C*D,D*A的运算分别对应图中的(1)(2)(3)(4),那么下图中(A)(B)所对应的运算结果可能是( )

类比推理1

晋∶粤 B A. 闽∶豫 B. 冀∶滇 C. 黔∶川 D. 湘∶桂 晋∶粤——山西:广东——西:东 B. 冀∶滇——河北:云南——北:南 跆拳道∶韩国 C A. 足球∶美国 B. 瑜珈∶泰国 C. 排球∶美国 D. 乒乓球 运动项目:起源地 A项是中国 B项是印度 D项是英国 C项正确的! 荷兰∶鹿特丹 A. 南非∶伯明翰 B. 美国∶芝加哥 C.日本∶东京 D.中国∶洛阳 B鹿特丹是荷兰的港口,芝加哥是美国的港口,东京虽然是港口,但题干中的鹿特丹不是首都,洛阳不是港口,伯明翰不是南非城市,所以答案为B。 罗马∶恺撒 A. 希腊∶埃阿斯 B. 印度∶阿育王 C. 埃及∶屋大维 D. 巴比伦∶伯利克里 B恺撒是古罗马的统治者,埃阿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屋大维是罗马的皇帝,伯利克里是古希腊的执政官,阿育王是古印度的国王,所以答案为B 布达拉宫∶拉萨 A. 马王堆汉墓∶荆州 B. 晋祠∶冀州 C. 白马寺∶开封 D. 云冈石窟∶大同 D此题考查古迹与所在城市关系。A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晋祠在太原,白马寺位于洛阳,

所以答案为D。 韩国∶朝鲜 A. 德国∶法国 B. 美国∶巴西 C. 中国∶伊拉克 D. 日本∶古巴 A朝鲜与韩国是两个接壤的国家,德国与法国也具有这种关系,所以答案为A。 蜂鸟∶鸵鸟 A. 梵蒂冈∶加拿大 B. 北冰洋∶大西洋 C. 马尔马拉海∶珊瑚海 D. 鄱阳湖∶青海湖 C蜂鸟、鸵鸟一个是最小的鸟、一个是最大的鸟,所以选项要符合“最大”、“最小”的特点,A梵蒂冈是最小的国家,但加拿大不是最大的国家,B大西洋不是最大的洋,D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C马尔马拉海是世界上最小的海,珊瑚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所以答案为C。 神舟五号∶杨利伟 A. 神舟六号∶费俊龙 B. 神舟四号∶王永志 C. 神舟三号∶张柏楠 D. 神舟二号∶聂海明 A神舟五号搭乘的航天员是杨利伟;神舟六号搭乘的航天员是费俊龙和聂海明;王永志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张柏楠是神舟六号飞船系统的总设计师。故正确答案为A 橘∶黄 A. 苹果∶紫 B. 草∶绿 C. 花∶戏 D. 藏∶青 橘子是黄的,并且橘黄是一种常见的颜色;草是绿色的,草绿也是一种颜色。ACD不存在这种规律,故选B 男人∶女人 A. 黑∶白 B. 左∶右 C. 高∶矮 D. 生∶死 非此即彼

14种典型类比推理例题解析

1.首先搞清题干所给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 2.注意各种关系之间的细微差别。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是各种各样的(在下面将有所叙述),其中有些关系是非常相近的,容易混淆,应注意区别。例如,对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有些考生常常分辨不清。另外,一般来说,关系都是有顺序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不可能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参见例题中“整体与其构成部分”)。 3.看完全题再答题。不少考生认为类比推理题比较简单,往往题目还没有看完,就匆忙选择答案,这是不可取的(参见例题中“同一类属性的两个相互并列的概念部分”)。 典型例题解析 考生在做此种题目时,应该首先搞清题干所给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因果关系、工具与作用关系、工作与作用对象关系、物体与其运动空间关系、特定环境与专门人员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特殊与一般的关系等等。 1.原因与结果 【例题】努力:成功 正确选项为()。 A.生根:发芽 B.耕耘:收获 C.城市:乡村 D.原告:被告 解析:答案为B。该题题干中的两个词具有某种条件(或因果)关系,即只有努力才能成功或者说努力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原因之一。弄清了这一关系,就很容易找出正确答案。 2.工具与作用 【例题】汽车:运输 正确选项为()。 A.鱼网:编织 B.编织:鱼网 C.捕鱼:鱼网 D.鱼网:捕鱼 解析:答案为D。鱼网的作用是捕鱼。“编织”与“鱼网”两者的关系并不是“工具与作用”的关系。 3.物体与其运动空间 【例题】轮船:海洋 正确选项为()。 A.飞机:海洋 B.海洋:鲸鱼 C.海鸥:天空 D.河流:芦苇 解析:答案为C。轮船航行于海洋之上是物体与其运动空间的关系,选项只有海鸥和天空是物体与其运动空间的关系,故选C。 4.特定环境与专门人员 【例题】山野:猎手

类比推理1

一、想词性 通过词语的本质词性的判断可以帮助我们排除1-2个选项,甚至直接选出答案。这种方法是可以在5秒内做出一道题的,举两个列子说明: 2008陕西-7考试:学生:成绩 A往来:网民:电子邮件 B汽车:司机:驾驶执照 C工作:职员:工资待遇 D饭菜:厨师:色鲜味美 这道题通过3个名词的组合,D就可以排除,“色鲜味美”是形容词,这个选项也是干扰最强的选项,排除之后,很容易选出C。 2006江苏-84。水:温柔 A。热情:火 B. 火山:变化 C. 土:敦 厚 D. 木:繁茂 题干是名词形容词的组合,因此可以排除A和B,进而可以选出C。 2007江苏-82. 坚定:信念 A。统一:思想 B。持续:发展 C。金融:工 具 D。平原:草丛 题干两个词语是动词和名词组合,选项中动名组合的可直接选出A。 2006浙江-61。恐慌:灾难 A。热情:朋友 B。死亡:危险 C。快乐:富 裕 D。内疚:错误 题干是形容词奈和名词的组合,可直接选出答案A。 二、造句子 类比推理通过“造句子”是可以解决绝大部分题目的,造的句子必须是有效的,句子需要蕴含一定的逻辑关系,常见的句子包括几种,并辅以例子说明。 1.……和……是一个…… 例如:国考2007-83 家父:父亲 A老妪:老伴 B鼻祖:祖宗 C作者:笔者 D鄙人:自己 造句子“家父和父亲是一个人”,所以选D,“鄙人和自己是一个人”。 2.……(不)是……的一种 例如:国考2009-86冠心病:传染病 A。熊猫:哺乳动物 B。鲤鱼:两栖动物 C。京剧:豫 剧 D。细菌:病毒

造句子“冠心病不是传染病的一种”,所以选B,“鲤鱼不是两栖动物的一种”。 3……是……的一个组成部分 例如:江西2006-77 树:树梢 A。手:手指 B。玻璃:窗户 C。海洋:岛屿 D。帽子:头 造句子“树梢是树的一个组成部分”,选A,“手指是手的一个组成部分” 4……和……都是…… 例如:山川:河流 A地球:太阳 B森林:沙漠 C战争:和平 D污染:浪费 造句子“山川和河流都是地理形态”,选B,“森林和沙漠都是地理形态” 5……不是……就是…… 例如:2008安徽-69 男人:女人 A。黑:白 B。左:右 C。高:矮 D。生:死 造句子“人不是男人就是女人”,选D,“人不是生就是死”。 6有的……是……,有的……是…… 例如:2007江苏-31 运动员:大学生 A。植物:种植 B。专家:青年 C。四季:春 天 D。纸张:书法 造句子“有的运动员是大学生,有的大学生是运动员”,选 B,“有的专家是青年,有的青年是专家”。 7……一定…… 例如:2007国考-79盐:咸 A花:香 B丝:棉 C光:亮 D墨:臭 造句子“盐一定是咸的”,选C,“光一定是亮的”。 例如:2007国考-84 消毒:手术 A动员:开会 B生产:销售 C启动:驾驶 D彩排:演出 造句子“手术前一定消毒”,选C,“驾驶前一定启动”。 8人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做一件事情 例如:2007国考-80 七夕:织女 A除夕:晚会 B清明:先烈 C重阳:茱萸 D端午:屈原

类比推理真题归纳整理

类比推理真题归纳整理 1.白醋∶消毒 A.热水器∶加热 B.汽油∶去渍 C.白糖∶调味 D.人参∶滋补 【解析】B。白醋的主要功能是烹调,次要功能是消毒,去除病菌,并且白醋是液体,二者是功能的对应关系。汽油的主要功能是用作燃料,次要功能是去渍,去除污垢,并且汽油是液体,符合题干逻辑关系,B项当选。 2.生死∶存亡 A.轻重∶缓急 B.亲疏∶长幼 C.真伪∶对错 D.好坏∶优劣 【解析】D。生死和存亡都表示生命的两种状态,二者是近义词,并且“生”和“存”对应,“死”和“亡”对应。D项,好坏和优劣都表示一个事物的好坏两个方面,二者是近义词,并且“好”和“优”对应,“坏”和“劣”对应,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3.成百∶上千 A.三教∶九流 B.三头∶六臂 C.千变∶万化 D.千方∶百计 【解析】C。成百和上千都表示数量多,构成并列关系,并且二者都包含动词,“百”和“千”程度递增。C项,千变和万化都表示变化非常多,二者是并列关系,并且都包含动词,“千”和“万”是程度递增,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4.踢皮球∶互相推诿 A.燕归巢∶时过境迁 B.破天荒∶闻所未闻 C.睁眼瞎∶目不识丁 D.纸老虎∶不堪一击 【解析】B。“踢皮球”常用来形容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相互推诿”,办事效率低下,故踢皮球可以比喻相互推诿。同时踢皮球是动宾结构。 A项:“燕归巢”是燕子回到了自己的巢穴;“时过境迁”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燕归巢不能比喻时过境迁,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B项:“破天荒”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闻所未闻”指从来没听说过的事情,且破天荒

也是动宾关系,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C项:“睁眼瞎”指没文化的人,思想很封建的人,有眼无珠的,不懂知识的人,有时候也用为看错了人和任何物品;“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或没有学问,睁眼瞎可以比喻目不识丁,但是睁眼瞎不是动宾关系,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D项: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装样子吓唬人的;不堪一击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次打击,二者意思不同,纸老虎不能比喻不堪一击,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因此B 项当选。 5.观众∶电视∶新闻 A.士兵∶靶场∶命令 B.渔夫∶渔船∶渔汛 C.教师∶课堂∶知识 D.消费者∶消费指南∶优惠信息 【解析】D。观众是电视的主要受众,电视是发布新闻的一种载体。D项,消费者是消费指南的主要受众,消费指南也是发布优惠信息的一种载体,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6.战术∶战争∶胜负 A.血型∶人种∶胖瘦 B.诉状∶案件∶输赢 C.策略∶竞选∶成败 D.经验∶能力∶高低 【解析】C。战争需要战术来指导,胜负是战争可能出现的两种结果,二者是对应关系。C项,竞选需要策略来指导,竞选可能有成败两种结果,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7.寒∶寒冷∶寒舍 A.甘∶甘甜∶甘愿 B.恨∶仇恨∶怨恨 C.肤∶皮肤∶肌肤 D.讽∶讽刺∶讥讽 【解析】A。“寒”字有两个主要的语义:冷;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冷一词中的“寒”指的是冷,寒舍一词中的“寒”指的是穷困。A项,“甘”字有两个主要的语义:甜,味道好;自愿,乐意。甘甜中的“甘”指的是甜,甘愿中的“甘”指的是自愿,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8.设计∶发放∶问卷 A.播放∶快进∶磁带 B.制定∶执行∶政策 C.复制∶修改∶文字 D.预习∶复习∶考试

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复习

〖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这一章,应当掌握归纳推理的特点,了解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完全归纳推理、简单枚举法的内容、公式和特点;掌握穆勒五法的内容和公式;识别用自然语言表述的推理是否为归纳推理;识别具体的归纳推理是完全归纳推理还是枚举法或科学归纳法。 要求: 1.需要记忆的内容 ①归纳推理的定义和归纳推理的特点。 ②完全归纳推理的定义和完全归纳推理的特点。 ③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定义、简单枚举法的特点及应用该方法容易犯的逻辑错误、科学归纳法的定义和特点。 2.需要理解的问题 ①演绎和归纳的区别与联系。 ②应用枚举法容易犯的错误--以偏盖全、轻率概括。 3.需要掌握的应用分析能力 能够分析应用枚举法所犯的逻辑错误。 〖试题例析〗 1.考核本章涉及的主要基本概念 ⑴ 填空题 ① 简单枚举法是以考察一类事物中的部分情况作为主要依据,且又未发现反例而作出一般性结论的。 ② 科学归纳法是根据某类部分对象与某属性之间具有因果联系从而推出一般性结论。 ③ 穆勒五法是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 ④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是 a. 演绎推理的大前提要靠归纳推理来获取; b.归纳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有待演绎推理的论证和补充;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分析】 以上题目属于考察考生对本章应当记忆的基本内容的掌握情况。这些内容,只要认真学习教材,就能够填写。 ⑵选择题 ① 完全归纳推理是B。 A.或然性推理B.必然性推理 C.既非或然性推理而又非必然性推理;D.既是或然性推理又是必然推理 ② 运用简单枚举法容易犯的逻辑错误是B。 A.机械类比B.以偏概全C.以相对为绝对D.预期理由 【分析】 以上考核的仍然是基本概念,需要认真看教材。 2.应用分析能力的考核 ⑴ 选择题 ① 下面这些结论中,不能用完全归纳法得到的是AC。

类比推理练习题

2016年甘肃公务员考试每日练习之类比推理15 1.稻谷:大米 A.核桃:桃酥 B.棉花:棉籽 C.西瓜:瓜子 D.花生:花生酱 2.平行四边行:长方形:正方形 A.点:线段:三角形 B.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C.线段:三角形:四边形 D.直线:平面:空间 3.地震对于()相当于()对于绝收 A.倒塌干旱 B.灾难冰雹 C.海啸粮食 D.智利农民 4.()对于站岗相当于晋升对于() A.保安提拔 B.放哨职称 C.值班升官 D.岗位工作 5.()对于森林相当于放牧对于() A.耕地牧场 B.伐木草原 C.村庄牧民 D.养殖繁殖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参考解析】 1.【答案】B。解析:稻谷经过碾压可以得到大米,棉花经过碾压可以得到棉籽。故答案选B。 2.【答案】B。解析:三个词项是包含关系,且定义范围越来越窄。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别是平行四边形的一种,且正方形四边相等,是长方形的一种;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分别是三角形的一种,且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是等腰三角形的一种。故答案选B。 3.【答案】A。解析:地震可能导致房屋倒塌,干旱可能导致农作物绝收。故答案选A。 4.【答案】C。解析:战士值班称为站岗,官员晋升称为升官。故答案选C。 5.【答案】B。解析:在森林里伐木,在草原上放牧。故答案选B 2016年甘肃公务员考试每日练习之类比推理14 1.曹操:张辽:《三国演义》 A.宝钗:袭人:《红楼梦》 B.宋江:关胜:《水浒传》 C.唐僧:佛祖:《西游记》 D.秦琼:程咬金:《隋唐英雄传》 2.铅笔:钢笔:毛笔 A.电话:电视:电脑 B.足球:篮球:气球 C.棉衣:皮衣:毛衣 D.棉花:棉衣:棉被 3.花:雪花:杜鹃花 A.瓜:西瓜:哈密瓜 B.人:白人:机器人 C.山:黄山:长白山 D.海:上海:地中海 4.基督教:佛教:禅宗 A.生物:遗传:密码 B.生物:仿生:遗传 C.管乐:弦乐:提琴 D.物理学:大气物理学:天文 5.政府:行政:奖励 A学校:教师:炒股 B.部队:战士:作战 C.农村:农民:粮食 D.厂:生产:制鞋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参考解析】 1.B【解析】张辽是曹操手下的一员猛将,两人都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关胜是宋江手下的一员猛将,两人都是《水浒传》中的人物。 2.C【解析】题干中三种事物具有同一作用,即用来书写。符合此关系的只有C项,即都用来保暖。 3.D【解析】题干中花和杜鹃花之间是属种关系,而雪花是完全不同于前者的事物。符合这一关系的只有D项,即海和地中海是属种关系,而上海作为行政区划与前者没有关系。 4.C【解析】基督教和佛教是并列关系,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分支;管乐和弦乐是并列关系,提琴属于弦乐器。故答案为C。 5.D【解析】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行政,而行政奖励是行政活动的一种;工厂的职能是生产,而制鞋是生产活动的一种。故答案为D。 2016年甘肃公务员考试每日练习之类比推理13 A.正常:不正常 B.儿子:不孝子 C.老师:学生 D.停顿:无休止 2.负荆请罪︰廉颇() A.退避三舍︰重耳 B.风声鹤唳︰房玄龄 C.围魏救赵︰孙武 D.纸上谈兵︰赵奢 3.()对于信箱相当于电脑对于() A.邮件激光 B.邮局硬盘 C.邮递员程序员 D.光缆光驱 4.绿色:和平

类比推理题库汇总

类比推理题库汇总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1.肇事逃逸∶法律严惩 A. 欺人太甚∶义气相投 B. 兢兢业业∶得到好评 C. 态度粗鲁∶脾气不好 D. 志得意满∶志气大长 2.《水浒传》∶林冲 A. 《西厢记》∶李生 B. 《琵琶行》∶白居易 C. 《世说新语》∶周处 D. 《蜀道难》∶李白 3.犬∶忠诚 A.猪∶屠宰 B.鸡∶鸡汤 C.牛∶勤劳 D.羊∶羊奶 4.社会∶和谐 A.关系∶冷淡 B.剥削∶反抗 C.反感∶同情 D.银行∶贷款 5.教室∶自习 A.商场∶保洁 B.学校∶宣传 C.公路∶驾车 D.邮局∶邮票 6.改革∶开放 A.进口∶出口 B.上楼∶出门 C.苗头∶倾向 D.江西∶湖南 7.历史∶明智 A.新闻∶广播 B.法律∶约束 C.制度∶学问 D.政策∶援藏 8.枕戈待旦∶刘琨 A. 望梅止渴∶杨修 B. 黄粱一梦∶尾生 C. 洛阳纸贵∶左思 D. 结草衔环∶吴起 9.但丁∶米开朗琪罗 A. 薄伽丘∶拉伯雷 B. 莎士比亚∶狄更斯 C. 雨果∶乔托 D. 司汤达∶达•芬奇 10.岳飞∶戚继光 A.文天祥∶郑成功 B.杨业∶祖逖 C. 邓世昌∶林则徐 D. 杨靖宇∶袁崇焕 11.氏族∶部落 A.氯化氢∶盐酸 B.短篇小说∶小说 C. 市场经济∶商品经济 D. 导弹∶直升机 12.菡萏∶荷花 A.土豆∶马铃薯 B.西红柿∶番茄 C.香瓜∶甜瓜 D.蚍蜉∶大蚂蚁 13.面条∶食物

A.苹果∶水果 B.手指∶身体 C.蔬菜∶萝卜 D.食品∶巧克力 14.瓷器∶黏土 A.空气∶氧气B桌子∶木头 C.水杯∶玻璃 D.布∶棉花 15.剪刀∶布料 A.弓箭∶战争 B.水缸∶盛水 C.秤砣∶钉子 D.鸬鹚∶鱼 16.阿波罗∶太阳 A.维纳斯∶文学 B.狄安娜∶月亮 C.马尔斯∶侵略 D.该隐∶大地 17.航空母舰∶大海 A.轮船∶长江 B.飞机∶机场 C.卫星∶月亮 D.雄鹰∶高空 18.检察院∶检察官 A. 公安局∶小偷 B. 政府机关∶公务员 C.工人∶工地 D.研究所∶建筑师 19.封面∶书本 A.政治∶统治 B.宗教∶上层建筑 C.雇员∶工厂 D.毛笔∶宣纸 20.强盗∶抢劫 A.电脑∶聊天 B.学生∶实践 C. 考生∶作答 D. 司机∶送货参考答案及解析 1. 【答案】 B 【解析】题干两个词语之间是因果关系,B对应正确。 2. 【答案】 C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作品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C对应正确。 3. 【答案】C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象征关系,C对应正确。 4. 【答案】 A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修饰关系,后者修饰前者,A对应正确。 5. 【答案】 C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前者是后者对应的环境,故选C。 6. 【答案】 A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并列关系,且一个对内,一个对外,A对应正确。 7. 【答案】 B 【解析】“读史可以明智”,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事物与其作用之间的关系;法律具有约束作用,所以选B。 8. 【答案】 C 【解析】题干中成语的来源与后面的人物有关,望梅止渴对应的是曹操,黄粱一梦对应的是卢生,结草衔环对应的是魏颗。C 项对应正确。 9. 【答案】 A 【解析】题干及A项中人物都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B、C、D项中狄更斯、雨果、司汤达都不是该时期的人物。 10. 【答案】 A 【解析】题干中两人均是抵抗外族侵略的英雄人物,不同在于前者所抵抗的对象是中华民族的内部的成员,后者则不属于此,符合这一特点

类比推理的题干词组所所包含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十种

类比推理的题干词组所所包含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十种: 1.种属关系 也称包含关系,是物种和所属的关系,是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并大于另一个概念外延范围,也可以认为是大类和小类的关系。其逆向关系是包含于关系。在类比推理应试中,要注意先后顺序的区别。如老鼠和哺乳动物,老鼠的属是哺乳动物;再如教科书和书籍,教科书的外延包含于书籍的外延范围内。 2.分解关系(构成关系) 分解关系是对合成事物拆分后构成的关系,即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如:“汽车”与“汽车轮胎”、“国家”与“城市”等,在上述两个例子中,汽车和汽车轮胎之间是分解关系,因为相对于汽车轮胎来说汽车是一个整体,而汽车轮胎只是汽车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所以构成了整体和部分的分解关系;反之,汽车轮胎和汽车之间就是构成关系,因为汽车轮胎这个部分在前,而汽车这个整体在后。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关系进一步引申为组成关系、原料与产品的关系,如粘土∶瓷器,石灰石∶石灰膏等。 3.并列关系(同义、近义、同类) 这里的并列关系是指逻辑反对关系。概括地说,并列关系可分为同级并列和非同级并列。同级并列的两个概念的临近属概念相同,如∶“冰箱∶电视”,它们的临近属概念都是“家用电器”。与“计算机∶菜刀”比较,前者是同级并列,后者则是非同级并列,要参照具体语言环境分析断定。试题中,通常考查同级并列关系。但是,在选项中,会出现非同级并列概念的干扰,注意区分。而同一关系则是进一步把这种并列关系的范围缩小了,但在关系上仍然可认为是并列的,如妈妈和母亲,大鲵与娃娃鱼。 因此,通常清况下我们把同义、近义、同类、同一等等关系都归为并列关系,也就是它们在同一个所属下是两个同级的种。严格说来矛盾关系也应看作一种并列关系,但是为了做题和讲解的特殊需要,我们把矛盾关系单列讲解。 4.矛盾关系(相对关系)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异同点比较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异同点比较 合情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过程,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具有猜侧和发表结论,探索和提供思路的作用.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能力高考的要求下,推理方法就显得更加重要.在复习中要把推理方法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意识,使得问题的解决有章有法,得心应手.合情推理包括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一.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联系: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由这两种推理得到的结论都不一定正确,其正确性有待进一步证明. 二.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区别: (一) 归纳推理 1.归纳推理定义: 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说明: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大致如下: 2.归纳推理的特点: (1)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几个已知的特殊现象,归纳所得的结论是尚属未知的一般现象,该结论超越了前提所包容的范围. (2)由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猜测的性质,结论是否真实,还需经过逻辑证明和实践检验.因此,它不能作为数学证明的工具. (3)归纳推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推理.通过归纳推理得到的猜想,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帮助人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一种推理模型,归纳推理包括不完全归纳法和完全归纳法. 3.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 ①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本质; ②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达的一般性命题. 说明:归纳推理基于观察和实验,像“瑞雪兆丰年”等农谚一样,是人们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进行归纳的结果.物理学中的波义耳—马略特定律、化学中的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天文学中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等,也都是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发现的. (二).类比推理(以下简称类比) 1.类比推理定义: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简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2. 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 ①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 ②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 3.说明:类比推理的思维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类比推理

一、逻辑学中的类比推理 逻辑学中的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 光波概念的提出者,荷兰物理学家、数学家赫尔斯坦·惠更斯曾将光和声这两类现象进行比较,发现它们具有一系列相同的性质:如直线传播、有反射和干扰等。又已知声是由一种周期运动所引起的、呈波动的状态,由此,惠更斯做出推理,光也可能有呈波动状态的属性,从而提出了光波这一科学概念。惠更斯在这里运用的推理就是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的结构,可表示如下: A有属性a、b、c、d B有属性a、b、c 所以,B有属性d 逻辑学中类比推理的客观根据是什么呢?在客观现实里,事物的各个属性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因此,如果两个事物在一系列属性上相同或相似,那么,它们在另一些属性上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类比推理的结论是否可靠呢?这要看进行类比的两个或两类事物所具有的共同属性与类推属性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有,用类比推理所得到的认识就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由此可见,类比推理的结论只具有或然性,可能真,也可能假。即类比推理尽管其前提是真实的,但不能保证结论的真实性。这是因为,A和B毕竟是两个对象,它们尽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的,但仍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有时就表现为A对象具有某属性,而B对象不具有某属性。 那么,在逻辑学中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的结论的可靠性呢?我们认为主要取决于以下两点:第一,前提中确认的相同属性愈多,那么结论的可靠程度也就愈大;第二,前提中确认的相同属性愈是本质的,相同属性与要推出的属性之间愈是相关的,那么结论的可靠程度也就愈大。 二、公务员考试中的类比推理 作为2006年公务员考试大纲中规定的新题型——类比推理,追根溯源应该来自于逻辑学当中的类比推理,但在形式上很明显不同于逻辑学中的类比推理。 第一,对象不同。公务员考试中的类比推理是两对相关词,例如:“努力∶成功”对应“耕耘∶收获”;逻辑学中是指两个或两类对象,例如:“天空中的闪电和地面上的电火花”做对比。 第二,要求不同。公务员考试中的类比推理要求考生通过对题干两个词的分析,在选项中寻找与其内在逻辑关系相同或相似的一对词;逻辑学中则是要求从两类比较对象A与B中

高二数学第二学期第三章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同步练习题(文科)(教师版)

高二数学第二学期第三章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同步练习题(文科) 一、填空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合情推理是正确的推理 B.合情推理就是归纳推理 C.归纳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D.类比推理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2. 由1=12, 1+3=22, 1+3+5=32, 1+3+5+7=42 ,…,得到1+3+…+(2n -1)=n 2 用的是( A ) A .归纳推理 B .演绎推理 C .类比推理 D .特殊推理 3.在证明命题“对于任意角θ,4 4 cos sin cos 2θθθ-=”的过程:“4 4 cos sin θθ- ()()222222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2θθθθθθθ=+-=-=”中应用了( B ) A .分析法 B .综合法 C .分析法和综合法综合使用 D .间接证法 4.如果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则( B ) A.1845a a a a +<+ B. 1845a a a a +=+ C.1845a a a a +>+ D.1845a a a a = 5. 下面使用类比推理正确的是( C ) A.“若33a b ?=?,则a b =”类推出“若00a b ?=?,则a b =” B.“若()a b c ac bc +=+”类推出“()a b c ac bc ?=?” C.“若()a b c ac bc +=+” 类推出“ a b a b c c c +=+ (c≠0)” D.“ n n a a b =n (b )” 类推出“n n a a b +=+n (b ) 6.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D ) A .把a (b +c )与log a (x +y )类比,则有log a (x +y )=log a x +log a y B .把a (b +c )与sin (x +y )类比,则有sin (x +y )=sin x +sin y C .把a (b +c )与a x +y 类比,则有a x +y =a x +a y D .把a (b +c )与a ·(b +c )类比,则有a ·(b +c )=a ·b +a ·c 7. 下面几种推理是合情推理的是( C ) ①由圆的性质类比出球的有关性质; ②由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归纳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③张军某次考试成绩是100分,由此推出全班同学的成绩都是100分; 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四边形内角和是360°,五边形内角和是540°, 由此得凸多边形内角和是(n -2)·180°.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④ 8.下列平面图形中与空间的平行六面体作为类比对象较合适的是( C ) A .三角形 B .梯形 C .平行四边形 D .矩形 9.下列推理是归纳推理的是( B ) A .A , B 为定点,动点P 满足|PA |+|PB |=2a >|AB |,则P 点的轨迹为椭圆

法律逻辑练习题第八章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doc

第八章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简单枚举归纳推理2.完全归纳推理3.轻率概括4.契合法 5 .差异法 6.共变法7.类比推理 二、填空题 1.“因为24 不是素数,25 不是素数,26 不是素数,27 不是素数,28 不是素数,所以24 至28 之间没有素数。”这个推理是()推理。 2.运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应防止()的逻辑错误。 3.根据一类事物包含的许多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知该类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 这样的推理叫()推理。 4.已知“甲是团员,乙是团员,丙是团员,而他们都是 A 班的学生。”据此,运用归 纳推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完全归纳推理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6.某生物学家对候鸟黄脚鹬初始下蛋的时间,连续进行了十四年的观察记载后,得知这种鸟:第一年的初始下蛋时间是5月28日;第二年的初始下蛋时间是5月26日;第三年的初始下蛋时间是5月29日;第四年的初始下蛋时间是5月26日;……第十三年的初始下蛋时间是5月29日;第十四年的初始下蛋时间是5月27日。根据上述记载,运用归纳推理,可得出结论( )。 7.“蛋粉和奶粉都是粉状食品,都不能用高温杀菌,而奶粉可以用充氮的方法杀菌防腐,所以,蛋粉也可以用充氮的方法杀菌防腐。”这个推理属于()推理。 8.某地在两个月内连续发生三起爆炸案,经侦查发现:三起爆炸案所使用的炸药、引爆方式相同,犯罪分子选择的作案时间大体相同,侵害目标相似。侦查人员据此推测认为:“这三起爆炸案是同一作案人所为”。侦查人员在这里运用的是()推理。 9.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从而推知它们在另一种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叫()推理。 三、单项选择题 1.“桦桦中学的教师都是大学毕业的”这一论断()。 ①只能通过完全归纳推理得出②只能通过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得出 ③不能通过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得出,也不能通过完全归纳推理得出 ④既能通过完全归纳推理得出,又能通过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得出 2.“某甲会英语、某乙会英语、某丙会日语、某丁会法语,而他们都是 A 厂的厂级领 导干部”,根据上述情况,若运用归纳推理,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①A厂有的厂级领导干部会英语②A厂的厂级领导干部都会英语 ③A厂的厂级领导干部都会外语④A厂的厂级领导干部都会英语、日语和法语 3.如果要在甲、乙两块土质不同的地里种玉米,并运用差异法确定玉米品种A 是否比玉米品种B 的产量高,播种时就应这样来安排实验,即()。 ①在甲地分片种A、B两种玉米,并且在乙地分片种A、B两种玉米 ②在甲地种A 品种玉米,在乙地种B 品种玉米 ③在甲、乙两块地里都种A种玉米④在甲、乙两块地里都种B种玉米 4?根据“ S i是P”,“S2是P”,……“ S n是P”,从而得出结论“所有S是P”。如果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