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教育

中国近现代教育
中国近现代教育

第二章中国近现代教育

从鸦片战争到1949期间的教育。

1840-1842中英

两次鸦片战争,国门洞开

1856-1860中英、中法

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1861-90年代,洋务运动;

1895-1898维新运动及其高潮?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898.6.11-9.21);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之后朝廷不得不进行改革,实施清末新政;

1911年辛亥革命。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2月12日溥仪退位大清帝国退出历史舞台。

1919年五四运动。

1931年?9〃18?事变后成立伪满洲国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结束。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个内忧外患,连年战争、民众不堪其苦的时期。

随着国门洞开,西方思想与科技的涌入,教育也在不断地变革。本章主要介绍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和近代学制、民国时期的学制改革,新文化运动对教育的影响以及这一时期的民主教育家。本章主要内容如下: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与近代教育的起步

二、维新运动与近代学制的建立

三、民国时期的新学制

四、新文化运动对教育的影响

五、民主教育家

一、洋务教育的兴起与近代教育的起步(P294)

(一)洋务教育兴起的时代背景:封建教育的衰败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教育主张

鸦片战争前夕,封建社会已露?衰世?之相,列强的炮火和清末农民战争,加剧了清廷的危机。一些开明官吏和知识分子从国家民族命运出发,睁眼看世界,率先发出要求变革和向西方学习的呼声,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思想先导,他们的改革主张最终在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中得以实施。

1.没落封建教育的衰败:(详见教材)

第一,官学教育有名无实。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制度与清朝前期一脉相承,在形式上相当完备。但除初等教育和部分私学进行正常教学外,其余学校特别是官学已徒具虚名,甚至很少从事教学活动。

第二,教育内容不切实用。当时人们所热衷的学问是义理、词章和考据。这些学问陈腐无用。义理:言辞、文章的含义和观点考据: 用实物或资料论证说明辞章:(1)

诗词文章等的总称 (2) 指文章的修辞;写作技巧(观点、论据、文采)

第三,科举考试弊病丛生。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空疏的内容、专制

的形式以及考试过程中种种作弊行为。

2.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教育主张

在文化教育上,以龚自珍、魏源为杰出代表。

龚自珍认为当时社会就是一个?无才之世?,“左无才相,右无才史,阃(k

ǔn)无才将,庠序无才士,陇无才民,廛(chán)无才工,衢无才商,抑巷无才偷,市无才驵(zǎng,),薮sǒu泽无才盗;则非但尟(xiǎn,鲜)君子,抑小人甚尟?。(翻译:朝廷没有象样的宰相,军队没有象样的将军,学校没有象样的读书人,田野没有象样的种田人,工场没有象样的工匠,街市没有象样的商人,民间没有象样的盗贼,不仅说找不到象样的君子,就连象样的小人都变得稀罕。放眼望去,举世都是平庸之辈,只知道吃喝玩乐,都是生物学意义的存在。)批判了以科举制度为主体的人才选拔和晋升制度。呼唤?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反对教育脱离实际,学用脱节,主张经世致用(治理世事,尽其所用),

学用结合。

魏源也主张恢复古代?以经术为治术?的传统,倡导?经世致用?的学风。

继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之后,在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1839)基础上,增补而成《海国图志》(由最初的1842年的50卷到1848年增补到100卷,1852年刊行于世),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是我国最早研究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其他社会现状的系统著作。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师夷?,学习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富强;?制夷?,战胜和制止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摒弃了九洲八荒、天圆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识,提出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主张,成为?中学与西学?之争的开端。

(二)教会学校的举办和西方教育观念的引入

教会学校是近代西方对中国宗教、文化、教育输入的重要载体,这种输入要追溯到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

16世纪初欧洲发现了通往亚洲的新航路后,欧亚即开始通商往来。并有传教士随商船来华传教。158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带来了神学书籍以及关于数学、天文、地理等科技知识的书籍。自此至清康熙在位(1662-1722)的100多年间,西方传教士频繁来华,带来西方有关地图、钟表、望远镜、天文历法、医学、水利、音乐、生理等方面的知识。如避暑山庄博物馆陈列的宫廷钟表中很多都是舶来品(见图)。

传教士秉承教皇的旨意,以自尊的态度来开展活动,激起康熙皇帝对传教士的反感,引起当时朝野一些人士的极力反对。雍正元年(1723)实行全面禁教。驱逐传教士,关闭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窗口。1757年,乾隆下令封闭江苏、浙江、福建三个海关,只留广州一口通商,对外国人在华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行动范围加以限制,开始对外闭关锁国直至鸦片战争。

明末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主要是传教,附带介绍近代西学和西方的情况。

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西方传教士又一次潮水般涌向中国。

最早设立于中国本土的、比较正式的教会学校是马礼逊学校。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定后,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传教、办医院、办学校。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设于香港和五口通商口岸的确切可考的教会学校有近40所。鸦片战争后,教会学校随之发展到内地,1860年不足200所,1876年发展到大约800所。1877年之后,基督教势力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教活动不断扩大,教会学校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这一时期还出现传教士与中国官绅共同创办新式学堂的情况。

教会学校的性质和影响:

教会学校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传教士宣称要以?基督教征服世界?,使中国完全基督教化,向中国传播西方的科学和文明。传教士的活动领域不限于文化和宗教,带有强烈的殖民性质。

教会学校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过度的促进因素。教会学校与洋务学堂被并称为新式学堂。但教会办学的整体规模远大于洋务教育的规模。教会学校带来了西方的科技和文化,客观上培养了一批西学人才,带来了一些革新思想。

除宗教课程外,教会学校的课程设臵和洋务学堂并无显著差别,特别是”西文”和”西艺”部分,都是当时中国人急需了解的西学成分.教会学校的广泛设立,无疑加速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进程.教会学校毕竟来自相对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带有近代教育的特征.这样,教会学校就成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样本”.通过教会教育这个渠道,中国人逐渐开阔了教育的视野,如开放女子教育,设立学前教育机构,都是从教会教育开始的.中国教育由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变的起步阶段,需要大批”西学”的新式教师,但当时非常缺乏.教会学校的毕业生至少在知识结构上符合新式教育的需要,成为洋务时期乃至维新时期\清末新政时期新式学堂教师的重要来源.

(三)洋务运动——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形成了顽固派与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出于?自强?目的,中国进行了近代第一次社会和政治改革,

即洋务运动,其基本内容是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1861年,清政府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总揽洋务全局的中央枢纽。这标志洋务运动的开始。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后,洋务运动逐渐让位于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维新变法运动。

从?自强?到?求富?,洋务教育从此起步。洋务教育以学习西方为追求,包括举办学堂、派遣留学生和教育观念的部分转变等方面,中国近代教育由此开端。

1.洋务学堂的举办(P311)

洋务学堂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方言学堂,也就是外国语学堂,主要有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1863年设上海方言馆,1864年广州同文馆等,以学习外国语为主,主要培养翻译人员。第二类,军事(?武备?)学堂,主要有1866年福州福政局附设船政学堂,训练水师人才,1881年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等,这些学校培养能使用洋枪、洋炮的士兵和军官。第三类,技术实业学堂,1865年上海江南制造总局附设机械学堂,1866年福州福政学堂训练制造及驾驶轮船的人等,培养会使用、维修洋机器的人员和一些通讯人员。

洋务学堂中,京师同文馆作为开端,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福建船政学堂则是办得最有成效的一所。

洋务学堂的特点:作为新式学堂,在培养目标(各项专门人才)、教学内容(西文、西艺为主)、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实习)、教学组织形式(分年课程计划、学制年限、班级授课制)等方面均形成了不同于封建官学、书院、私塾的特点。(P319)

2.洋务留学教育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认识到,要全面深入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国内学堂存在诸多局限。于是把派遣留学生纳入洋务计划。主要是幼童留美和派遣留欧。

(1)幼童留美

近代首批留学生于1872年出发留美。加上接下来三年连续三期共120名。幼童到美后,大多成绩优异,但守旧实力借幼童改穿西装、剪辫子等攻击留学。1881年7月,清政府全部撤回留美幼童,除詹天佑、欧阳赓获学士学位外, 60人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其他都还是中小学生。大多未完成学业,十分遗憾。培养方式与目标之间难以克服的矛盾决定了此行的必然夭折。但他们接触西方文明,学到近代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知识,成为一批新型知识分子,是中国第一代科技人才。

(2)派遣留欧

派遣留欧学生起于船政大臣沈葆桢的建议,并以福建船政学堂学生为主。其直接原因在于外国教习任期将满、考虑本国教习的现实需要。先有

随外籍教习同行的零星派出,后于1877年3月正式派出中国近代第一批留欧学生,以后又派出几批。他们分赴英、法、德、西班牙等国学习舰船驾驶与制造,也有转学社会学科。他们学成归来后,将中国近代军舰制造技术推进到一个新水平,并涌现出一批中国近代海军的重要将领。

洋务运动中的两个方向的留学生派遣共约200人,是中国教育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其经验和教训都很丰富,对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功绩不可磨灭。

3.?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与张之洞的《劝学篇》

?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主张引起了争议。保守派固守传统,抵制西学;洋务派相对开放,在承认?中学?主导地位的前提下,肯定?西学?的辅助和器用价值。

从19世纪60年代起,就有学者借助中国传统的体用、本末等哲学范畴论述中学与西学关系。1861年冯桂芬曾提到?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到90年代,这一思想更多为人接受,并逐渐明确表述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郑观应?中学其本也,西学期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1898年张之洞《劝学篇》系统论述这一宗旨,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P326:《劝学篇》分内外两篇,分别论述中学和西学:?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主旨则为?中体西用?。中学也称?旧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尤重纲常名教。中学必须无条件坚守。西学也称?新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尤重西政、西艺。学习西政着眼于当前急用,学习西艺着眼于长远。中学与西学的关系一般而言是?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但体现在教育中,中学为主导,西学为工具:从大处说,以中学保存国家、民族、文化之传统,从小处说,以中学固人根底、端人识趣,然后以西政、西艺补中学之阙。因此?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二者都不可或缺,缺一都会有祸害。

二、维新运动与近代学制的建立

洋务运动开始后,随着?西学东渐?风气深入以及近代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70年代后形成中国思想界形成一股资产阶级启蒙思潮即早期改良主义思潮。1895年甲午战争后改良主义思潮迅速转变为一场声势浩大的要求变法维新的运动,到1898年?百日维新?达到高潮,颁布了一系列包括文化教育在内的变法律令,此即?戊戌变法?。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中国社会矛盾再一次激化,朝廷不得不于1901年下诏变法,开始了清末最后十年的?新政?。其中,教育是改革力度较大的一个方面。

(一)维新派教育实践

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蓬勃发展,教育成为宣传维新、培养人才的重

,就是在保留满清皇权的前提下,用和平的方式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维新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兴办学堂和办学会、报刊等方面。

1.举办学堂

体现维新精神的学堂主要有两类。

其一为培养维新骨干、传播维新思想的学堂,著名的有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创办的万木草堂和1897年谭嗣同推动在长沙创办的湖南时务学堂(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

其二为对洋务学堂有所突破的新式学堂,如盛宣怀于1895年和1896年分别在天津、上海创办的北洋西学堂和南洋公学。两所学校最早采取西方近代学校大、中、小学三级体系,相互衔接,已显出近代学制雏形。

此外,梁启超等人1897年在上海倡设经正女学,又称?中国女学堂?,虽只存在一年多,却是中国人自行创办的最早正规女子学校,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

2.举办学会、发行报刊

1895年康有为等在北京发起创办《万国公报》,同年末北京强学会和上海强学会相继成立,《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与上海创办的《强学报》分别作为两会的会报。之后,各种学会、报刊如雨后春笋,如梁启超在上海办《时务报》、严复在天津办《国闻报》等。各地的学会通过集会、

演讲、出版书刊等形式宣传维新思想。民众性学会报刊的创办,不仅利于宣传变法,尤其意味着新思想、新文化开始向民众传播普及,与开办新式学堂相辅相成。

(二)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1898年6月11日光绪宣布维新变法,维新运动达到高潮,维新人士的变法要求变成朝廷的施政措施。至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宣告变法夭折。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1.设立京师大学堂

这是百日维新中一大教育举措。变法中梁启超受命草拟《京师大学堂章程》而获通过。《章程》对大学堂的性质、宗旨、课程、入学资格、学成出身、教师聘用、机构设臵、经费筹措和使用等都做了规定,规定大学堂不仅是全国最高学府,而且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大学堂依据?中体西用?的原则设臵了溥通学(基础)和专门学(专业)两大课程。溥通学(基础)包括经学、理学等基础课程。学生年龄若在20岁以下必须从英、法、俄、德、日语中任选一门,共三年完成,后进入专门学。专门学包括高等数学、高等政治学、高等地理学等专业课程,学生从中选学1-2门,三年完成。1900年毁于八国联军战火,1902年恢复开办,并被纳入清末学制系统。

2.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

百日维新的又一教育举措,具体规定为废除《四书》考试中的八股文,改试策论,并开设经济特科,分内政、外交、理财、经武、格物、考工诸科取人。虽变法失败后复故,但对科举考试产生了冲击。

3.实力讲求西学,普遍设立新式学堂

光绪下令将各省府厅州县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新式学堂,地方社学、义学以及民间祠庙不在祀典者,也改为学堂,兼习中西学问。造成?人无不学,学无不实?的局面。

(三)清末教育新政与近代学制的初步建立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朝野上下震动。1901年,慈禧太后以光绪名义颁布?预约变法?上谕,揭开了清末新政的序幕。

1.?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

1902年,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制定了一系列学制文件,合称《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首个正式颁布的法定学制,规定了各级种类学堂的性质、目标、年限、课程、衔接关系。学制主系列分为三段七级:初等教育,含蒙学堂4年、寻常小学堂3年、高等小学堂3年,前7年为义务教育阶段,儿童6岁起入学;中等教育,4年,性质为高等专门教育的基础;高等教育,含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3年、大学堂3年、大学院若干年。整个学制长达20年。与主系列并行的还有实业、师范学堂。?壬寅学制?因存在诸多不足而未能实施。

1904年1月,清政府公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重新拟定的一系列学制文件,统称《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guǐmǎo,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颁布并实施的法定学制。学制主系统分为三段七级:初等教育,含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规定初小为强迫教育阶段,并首次将幼儿教育纳入学制系统;中等教育,5年;高等教育,含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3年、大学堂3-4年、通儒院5年属研究性质。整个学制长达20-21年。与主系列并行的实业、师范教育设计的更为细致。

学制的制定反映了国家按西方近代标准统一规划全国教育的愿望,也表示政府普及民众教育开始付之行动。学制接受西方的初、中、高三级学校模式,规定了义务教育年限,确定了德智体三育目标,设计实业学堂,重视师范教育,以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为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形式,注意尊重儿童身心特点等,都表现了中国教育的现代转化。但过分强调传统伦理道德的灌输、?读经?课比重过大、学制过长限制普通民众受教育机会、女子教育仍无地位等,仍留有浓重的传统教育烙印。

2.废科举,兴学堂

科举制从改革到废除共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改革科举内容。如维新变法时下令废八股,改策论。第二步,递减科举中额。清政府采取每年递减名额的方法来逐步取消科举。第三步,科举制的完全废止。1905年下诏各省全部取消科举考试。科举制的废除在中国教育的发展史上是一件大事,它标志着长期封建时代的旧教育在形式上宣告结束,一个新的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教育制度在逐步形成。由此,全国兴起办新学的热潮,至1909年,各级各类新式学堂已达5000多所,在校学生超过16万人。

3.建立行政体制,厘定教育宗旨

“厘定”,“整合”。整顿规定;整理制定

为保障学制的实施和兴学政策的落实,1904年政府规定专设总理学务大臣。废除科举制后,为适应形势,1905年底批准成立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政府主管机构——学部,将原来的国子监并入其中。学部的最高长官为尚书,其次为左右侍郎等。

与此同时,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也逐步建立起来。1906年令各省设提学使司专管一省教育,长官为提学使;府、州、设劝学所管理一地教育。又制定视学规程,将全国划为12个视学区,以三年为一视学周期。由此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的教育行政系统。

1906年,学部适应时变,在中国近代第一次正式制定并颁布了明确的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并说明前两项为中国所固有而亟需发扬以抵制?异说?,后三项为中国民众所缺乏而亟需养成的。这一宗旨虽有极保守的方面,但也注意到了对国民的公共意识、国家观念、身体素质和生活技能的养成问题,毕竟显示了中国教育正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4.留学教育的勃兴

清末新政激励下,进入20世纪后近代留学教育骤然勃兴,首先是在1906年前后形成了规模盛大的留日高潮,其次是在1908年美国实行?退款兴学?政策后留美潮流逐渐兴起。

留日高潮:最初中国驻日使署内设有东文学堂,私聘教师教授随行人员(学生身份)学习翻译日文,,但成效不佳。1896年驻日公使馆缺乏熟练的日文翻译,派人在上海、苏州、湖北等地招收了13人前往日本学校学习,其中7人完成了3年期的学业,6人中途回国。这是中国首批官派留日。同时,由于甲午战争的刺激,中国的士大夫们开始寻求日本迅速强大的原因。认为日本早期派遣留学生对日本富强起了重要作用,中国必须效仿。把日本作为留学首选国的原因:路近费省、中日文字接近易于通晓,西书已由

日本择要翻译、刊有定本,日本的风俗习惯近于中国等。

1901年议行新政后,清政府多次倡导留学。1901年底留日学生约280名,1904年约3000名,1906年达8000名以上。之后渐少。

留美:洋务留学中幼童留美外,至1900年前留美人数共59名,多为教会资助。20世纪后,清政府鼓励下,中央及地方政府和机构陆续派出一些留美学生。1901年至1908年赴美留学生281名。留美人数大幅度增加则是在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议案决定自1909年起实行?退款兴学?(庚子兴学)。

三、民国时期的新学制

(一)1912- 1913 ?壬子癸卯学制?

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随后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立即着手资产阶级教育的建设。

首先,拟定教育方针。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指出清末教育宗旨与共和政体不和,提出公民道德教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912年夏通过,9月2日教育部予以正式公布:?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民国教育方针包含了德、智、体、美四育因素,体现了对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资产阶级健全人格的追求。

其次,颁布学制。?癸卯学制?颁布后,也存在不少问题。1912年9月教育部正式公布民国学制结构图,次年又陆续公布各级各类学校的法令规程,民初学制成型,史称?壬子癸丑学制?。

(二)1922年?新学制?(?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初小义务教育4年)

中国近代学制建立后,虽经多次改革,存在问题仍很多:小学过长,中学过短;中学教育偏于普通教育,以升学为主;强调整齐划一而缺乏灵活性;模仿外国痕迹太重。1922年11月大总统令公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即?新学制?,又称?壬戌学制?,因其采用美国式中小学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新学制不定教育宗旨,以

七项标准作为指导原则: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伸缩余地。学制的构成及特点体现了上述原则。

其一,规定6岁入学、小学6年、初中和高中各3年、大学4——6年的分段及各阶段的教育,基本上依据了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及特点,显得更合理。

其二,小学由7年缩短为6年,又分为初小4年、高小2年,可由各地酌设,初小为义务教育阶段,更加务实,并有利于初等教育普及。

其三,中等教育是学制的精华:中学由4年延长为6年,克服了旧制4年造成中学基础知识薄弱的缺点,中学水平提高并改善了与大学的衔接关系,也便于兼顾其他方面需要;中学分为初中、高中两级,增加了地方办学伸缩余地,也增加了学生选择余地;中学实行分科选科制,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充分兼顾升学和就业。

其四,师范教育种类增加,程度提高,设臵灵活。

其五,取消大学预科,缩短高等教育年限,既保障了中等教育的年限,也有利于大学专门化教育和提高研究水平。新学制借鉴了美国学制却非盲从,而是经过中国教育界长期酝酿、讨论乃至实验所产生的,是借鉴国外经验探索本民族教育模式的典范。它最大程度上适应了中国的国情、各地发展的不平衡、学生需要的差异,从学校体制上奠定了二三十年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础,其基本结构也一直影响至今。

(三)1928年?戊辰学制?的颁行

1922年新学制颁布不久,出于推行?三民主义?的教育需要,主张修订学制系统。1928年提出《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即?戊辰学制?,分原则与组织系统两部分。第一部分提出7项原则:根据中国国情,适应民生需要,增高教育效率,提高学制标准,谋个性发展,使教育易于普及,留地方伸缩之可能。第二部分分为学校系统,分设中学、师范、职业三种学校。?戊辰学制?只是在1922年新学制基础上,根据时局需要做出局部变通而已。

四、新文化运动对教育的影响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年更名为《新青年》)并担任主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1915——1919——1923(没有明确的结束时间,一般认为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原来宣传的资产阶级思想已经落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潮流。一般认为是在20年代结束)。思想解放运动。伟大的爱国文化运动,是对维新思想、革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反对帝国主义、军阀黑暗统治,反对尊孔复古。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德先生Democracy[d?'mɑkr?s?]和赛先生Science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臶。前期反对封建旧文化,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一)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教育的抨击:

陈独秀指出,三纲学说是封建道德和政治的大原,其实质是?片面之义务,不平等之道德,阶级尊卑之制度?,是一种?奴隶道德?。

(大原:最高原则。《汉书·董仲舒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鲁迅更为具体、深刻揭露封建专制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狂人日记)。

蔡元培:?吾国教育界,乃尚守几本教科书,以强迫全班之学生,其实与往日之《三字经》、四书、五经等,不过五十步与百步之相差。?陈独秀指出:?我们中国,模仿西洋创办学校已经数十年,而成效毫无。学校处数固属过少,不能普及;就是已成的学校,所教的非是中国腐旧的经史文学,就是死读几本外国文和理科教科书,也是去近代西洋教育真相真精神尚远。此等教育,有不如无,因为教的人和受教的人,都不懂得教育是什么,不过把学校毕业当作出身地步,这和从前科举,有什么区别呢??指出了中国近60年学习西方教育的几个致命缺陷:远离西方教育的?真精神?,即远离民主与科学;所实行的新教育依旧严重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与传统的?养士?教育相去不远;简单模仿,食洋不化。陈独秀坚定

表示:?中国教育必须取法西洋!?取法?法律上之平等人权,伦理上之独立人格,学术上之破除迷信、思想自由。?推行?共和国民之教育?,?弃神圣的经典与幻想,而重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的技能?。

(二)新文化运动促进教育观念的变革

以民主和科学为旗臶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中国现代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教育的个性化。人们认识到,?吾国文化较诸先进之国相形见绌,?其原因就在?个性主义?不发达。中国传统社会,总是一人附属于另一人,未见有独立自主之人,文化是抹杀个性的文化,教育是造就顺民的教育。反观西方近代文明国家,合你、我、他各个个人以为群体,?强健之个人?造就社会的强健,个性主义发达促进社会进化。

个性主义思想体现于教育,首先强调在教育上?使个人享自由平等之机会而不为政府、社会、家庭所抑制?。其次要求在教育中尊重个人,又从尊重儿童始,甚至以?儿童为中心?。学校以个人和儿童为本位,自尊与被尊相互滋长,健全人格由之养成。其三,尊重个性意味着不以?划一单调?的?模型?塑造个人,让社会淹没个性,?总要使受教育的人各尽其性,发挥各个最优长的本能,替社会做最有效率的事业?(梁启超)。其四,学校教育尤忌?随便教育?,作为教师,必须?深知儿童身心发达之程序,而择种种适当之方法以助之?(蔡元培);作为学生,必须学会主动地研究和自治,?灌进去的知识学问是没有多大用处的,真正可靠的学问都是从自修得来?(蒋梦麟、胡适)。

(二)教育的平民化

教育关注点的下移和重民是当时普遍现象。

(三)教育的实用化

提倡务实的教育成为共识。实用。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社会所需要的是做事的人才,学堂所造就的是不会做事又不肯做事的人才。?(胡适)(四)教育科学化

?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另一面旗臶。怀疑精神和科学态度是胡适思想特点的概括,也是新文化运动科学思想的特征。

用科学的精神分析中国教育现状,民主斗士们认为,学校引进了数理化生地之类的学科,并不表示学校在进行科学教育,社会在讲究科学。重要的是让科学内容和方法渗入社会各项事业,改变人的态度和观念。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当时的教育改革,在其影响下,20世纪20年代涌现出各种教育思潮。如平民教育运动、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收回教育权运动等。

五、民主教育家

黄炎培晏阳初梁漱溟陈鹤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中国近代史初期,面对西方文化的侵入,最早的有识之士曾提出“睁眼看世界”、“师夷制夷”的主张。“师夷”就是学习西方先进文明,意味着发展教育,提高国人的素质。由于那时人们的思想守旧,“师夷”的主张未能得到呼应,中国人以固有的思维和习惯度过了近代初期的20年。 19世纪60年代初,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大动荡,清政府中的改革派开始兴办洋务,中国近代化正式起步。洋务运动是从发展军事工业开始的,但发展新教育也提上日程———这是个良好的开端。1862年,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诞生,它被视为中国近代教育的起点。当时顽固势力对此表示不满和反对,但洋务派顶着压力把教育改革继续向前推进,先后创办了外语学堂、船政学堂、矿务学堂、机械学堂、电报学堂、武备学堂等新式学校,还向国外派遣了留学生,使近代教育第一次出现较大发展,培养了一些人才,一定程度上转变了社会风气。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开端。近代新教育的发展对此有促进作用。 近代教育第二次较大发展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中日战争后,面对民族危机的严峻形势,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表达了发展教育、民族自强、与列强抗争的强烈愿望。维新派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封建官员有张之洞、盛宣怀、李端、陈宝箴、袁世凯,其他人士有张元济、汪康年等。由于维新派的共识,近代教育又出现较大发展:1895年,王文韶、盛宣怀在天津创办西学学堂,这是近代官办的第一所学堂,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的大事件。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1898年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同时颁布了一系列文化教育改革措施,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可惜戊戌变法在顽固派的反对下夭折了,几乎所有的新政都被废止。然而,京师大学堂却例外被保留。 20世纪初,清政府不得不正视现实,加大各方面改革的力度,其中也包括教育改革。此后几年中,除京师大学堂重新正式开办外,许多省相继建立了大学堂,这是中国开办大学最多、最快的时期。此外还有几件很有影响的举措:1902年,清政府制定《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又制定并正式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制定国家教育体系。1905年9月,在袁世凯、张之洞等人联名奏请下,清政府终于下令废除科举制,产生了积极影响。1905年12月,清政府中央设立学部,作为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同时各省设提学使司,各府厅州县设劝学所,以便加强对教育发展的协调与管理。清政府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是与其政治上“筹备立宪”的改革同时进行的,这也可以说是清王朝“最后的改革”。没过多久,辛亥革命爆发,封建制度寿终正寝。但客观地说,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是有积极意义的。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中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然而以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官僚却玩弄阴谋窃取了革命的成果,使中国陷入军阀割据、专制的局面。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开始了。 新文化运动作为广泛的、深刻的思想文化运动,极大的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这一点,人们更加坚定了对教育发展重要作用的认识。鲁迅以改造“国民性”为重要使命,张伯苓、陈嘉庚创办了多所名校,蔡元培将民主和科学精神植入北大,陶行知积极探索发展平民教育、乡村教育。除此之外,政治集团的领导人也特别注重发展教育。1924年,国共合作,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为了培养革命人才,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 从上述近代教育发展的历程不难看到:教育的发展进步始终与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相关联,并为社会变革做出了重要作用。 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提高了人的素质,这就为中国走向近代化打下一定的基础,促进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变迁。不仅如此,人的素质的提高也直接推动了反帝反封建斗争。过去列强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题(含答案)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题(含答案)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化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8小题,每小题4分,共7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其最主要原因是 A. 中国获得了真正独立 B. 中国政府的重视 . 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 D. 有利的国际环境 2、新中国成立后,下列哪些高科技成为中国科学发展的重点项目 ①原子能②电子计算机③火箭④航天工程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邓小平在哪次大会上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A.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 一届人大会上 . 全国科技大会上 D. 全国政协大会上 4、“两弹一星”是指 A. 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B. 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 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D. 核弹、导弹和人造地

球卫星 5、改革开放后,国家通过哪些措施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①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②改革政治体制③改革经济体制④改革科技管理体制 A. ①② B. ②③ .③④ D. ①④ 6、目前,我国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就有 ①航天工程②高能物理③生物技术④信息技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7、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美国、苏联核垄断的事件是 A.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B. 实施“星火计划”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秦山核电站建立 8、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东方红”I号发射成功 . “神舟”号飞船进太空 D. “远望”I号航天测量船建成使用 9、自新中国成立到2001年,中国送入太空的国内外卫星有 A. 70多颗 B. 80多颗 . 12颗 D. 50颗 10、下面这张图片是属于哪项科技实验

中国近代教育史论文

【论文学科】中国近代教育史论文 【论文级别】本科生 【题名】中国近代教育家王力 【所属分类】社会科学,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关键词语】近现代;民办学校; 教育 【中文摘要】本文结合史实,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归纳法和资料分析等方法,对近代中国教育家王力进行考察。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发掘、整理和分析,形成论点,取得研究成果。 王力教授(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1913年小学毕业后失学。1916年在博白高等小学任国文教员。1924 年入上海南方大学学习,次年转入上海国民大学。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赵元任等,1927年赴法国留学,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32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返国,历任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岭南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中山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语言学系主任。1954年调北京大学任教授,直至去世。曾兼任汉语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并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1956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7年冬赴波兰讲学。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学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曾当选为广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广州市人民政府委员,北京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至五届委员,全国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务委员等职。王力先生从事中国语言学研究逾半个多世纪,他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出版专著四十余种,发表论文200余篇。他研究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语言学家中是极其突出的。王力先生的语言学研究始终是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语言学专门人材,为中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力先生在法国留学期间,翻译出版二十余种法国小说、剧本;抗战期间,写了大量的散文,被誉为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之一。60年来,王力一直从事语言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中国语言科学、培养语言学专门人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36年发表《中国文法学初探》一文,对中国语法

中国近代教育

洋务运动时期 1,教会学校:近代中国第一所教会学校是1839年在澳门创办的马礼逊学堂 2,早期教会学校的特点:第一,在课程上传播圣经的同时也传授儒学,自然科学也是重要教育内容;第二,规模较小,文化教育起点低;第三,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第四,引入了较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强大的冲击 3,洋务学堂的类型:方言学堂(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1862年在北京设立 4,福建船政学堂(1866年左宗棠建立)。学堂分前后两堂,前堂学习法文,训练造船技术; 后堂学习英文,又称“英国学堂”,训练驾驶技术。课程除外文及专业技术科外,还讲授儒经并兼习策论。福建船政学堂为中国近代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加强了中国的海军力量 5,洋务派派遣留学:幼童留美以及派遣留欧(容闳是发起者);洋务派派遣留学生是中国第一次官费留学,开中国近代留学之风,有一定贡献:一是培养了一批中体系统的洋务人才;而是留学生一经接触西方文明,学到了一些近代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知识,并把这些知识介绍到了中国;三是传播了西方社会的政治学说和哲学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维新变法时期 维新学堂:万木草堂(康有为创办于广州,变法派第一所学校,并撰有《长兴学记》为学规)、时务学堂(谭嗣同等创办于长沙,中西学并重,分经史子和西学几类,功课分作普通课和专门课两大类。学完普通课后,再根据每人的志愿和特长,分别学习各种专门性的课程,以充实专门知识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和维新运动家的教育思想(见下页)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颁布学制、废科举(1905年废除;废科举标志着封建教育在形式上的结束,推动了新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各地纷纷开始兴学;标志着天下士子所以来入仕的途径不复存在,使中国知识分子的出路发生巨大变化;去掉了知识分子思想上的紧箍咒,为新思潮传播奠定基础)和建立行政体制(1905年清政府效仿日本建立学部,作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1966年,在地方设劝学所,管辖当地学务;至此,从中央到基层的教育行政体制遂告建立)制定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留学教育(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留日教育) 中国近代学制的比较(见下页)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1,制定教育方针: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教育方针,“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基本体现了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观点。 2,颁布课程标准: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规定了中小学课程总的科目,还具体规定了各级学校各学年的科目及相应教学时数,颁行了各级学校的暂行课程表。 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 1,教会教育的扩张:自20世纪初开始,教会教育不仅进入了较快发展时期,而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第一产生了一批教士教育家;第二教会学校数量和学生数都有增加;第三学校层次的提高。 收回教育权运动:特指20世纪20年代的反对欧美传教士在中国所办教会教育的运动

中国近代教育(五)

中国近代教育(五) 一、单选题 1. 京师同文馆的意义在于( )。 A.洋务学堂的开端 B.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C.学习西方从观念到实践 D.以上选项都是 答案:D 2. 癸卯学制的缺点不包括( )。 A.过分注重伦理道德灌输 B.读经课过多 C.学制过长 D.女子受教育地位的确立 答案:D 3. 在中国近代史上颁布并得以实行的第一个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一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B 4. 蔡元培教育独立思想最为可贵的是( )。 A.教育与经济独立 B.教育与政治独立

C.教育与实务独立 D.教育与宗教独立 答案:D 5. 资产阶级制定( )教育宗旨反对清末的教育宗旨。 A.三育 B.四育 C.五育 D.六育 答案:C 6. 属于教会设立的在华高等学校的是( )。 A.金陵大学 B.同济大学 C.山东大学 D.清华大学 答案:A 7.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间接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加以否定,而倡导“体用一致”思想的教育家是( )。 A.梁启超 B.严复 C.王国维 D.蔡元培 答案:B 8. 《革命军》是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一篇战斗檄文,其作者是( )。

A.陈天华 B.邹容 C.章炳麟 D.严复 答案:B 9. 废除八股文的法令颁布的时期是( )。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答案:B 10. 废止奖励科举出身,从某级某类学校毕业者即称某级某类学校毕业生,是教育改革的叉一项重要内容。这次改革发生在( )。 A.1915年 B.1922年 C.1919年 D.1912年 答案:D 11. 1912年,( )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奠定了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A.吴稚晖 B.章炳麟 C.梁启超 D.蔡元培 答案:D

中国近代教育(一)

中国近代教育(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活动不属于梁启超的是 A.重视儿童教育 B.重视师范教育 C.主张女子有受教育权 D.有关高等教育的举措 答案:D [解答] 他曾提到过儿童、师范、女子教育,高等教育不曾专门论述过。 2. 《大同书》体现的教育意义是 A.中国传统大同思想 B.近代空想主义 C.对普及教育的美好生活的追求 D.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C [解答] 《大同书》体现的教育意义是对普及教育的美好生活的追求。 3. 下列不属于维新派创办的报刊的是 A.《中外纪闻》 B.《万国公报》 C.《强学报》 D.《新报》 答案:D [解答] 《中外纪闻》、《万国公报》、《强学报》属于维新派创办的报刊。

4. 科举制的废除是在 A.1906年 B.1905年 C.1912年 D.1919年 答案:B [解答] 1905年废科举。 5. “百日维新”中全国最高学府且为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是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D.福建船政学堂 答案:B [解答] “百日维新”中重要的教育改革措施就是建立京师大学堂。 6. 有关新学制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以实用主义为指导思想 B.采用6—3—3学制 C.中小学、大学年限延长,中学缩短 D.采用不少弹性措施 答案:C [解答] 应是中小学、大学年限缩短,中学延长。 7. 20世纪时,各种教育思潮蜂拥,下列不属于的是 A.平民教育 B.职业教育思潮 C.实用主义思潮

D.洋务运动 答案:D [解答] 时间不对,洋务运动早的多。 8. 对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描述不包括 A.洋务教育 B.维新教育 C.资产阶级民主教育 D.新文化教育 答案:D [解答] 新文化教育是现代教育。 9. “中体西用”思想在教育上的积极意义是 A.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自强求富 C.中学更加巩固 D.打破封建教育僵化的体制 答案:D [解答] 封建教育仍很顽固,但开始有转机,有点活力。 10. 我国近代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A [解答] 壬寅学制是我国近代颁布的第一个学制,并未实施。

中国近现代茶学教育的诞生和发展_陶德臣

中国近现代茶学教育的诞生和发展 陶德臣 (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政教室 江苏 南京 210007) [摘要]中国茶学教育是伴随着传统教育体制的改革,新式学校的建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分为三个明显发展阶段,即清朝末年的诞生时期,民国时期的发展时期,解放以后的繁荣时期。每个时期均有其不同的内容,同时又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关键词]茶学;教育;发展史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茶学教育是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新式学校的建立而产生的。具体产生时间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清朝末年。民国时期茶学教育得到一定发展,尤其是一些大学成立了茶学系科,入学接受茶学教育的人数逐渐增多。新中国成立50余年,茶学教育发生了质的变化,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茶学教育的诞生 19世纪末,针对中国茶业一蹶不振的客观情况,洋务派、维新派及社会上一些有识之士从振兴茶业的根本目的出发,提出了种种补救措施,其中就有建立学校,培养茶叶专门人才的内容。这种呼声可视为茶学教育诞生的前奏。 1887年,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曾计划在台湾茶区建立一所近代化模范茶厂,采用机器生产。其配套措施之一,就是计划“再立茶艺学堂一所,教授艺童,恒常习学”,并认为“此两端是亦补救之首法”[1]。这可能是清末提出设立学校,培养茶务人才的第一人。1891年,洋务派另一大员,湖广总督张之洞也提出要设立学校,为振兴茶业训练人才。为此,他另设学堂,立方言学、商务学两科,招收茶商子弟聪慧学生50名,“专习各国语言文字及讲求商务”[2]。虽然这还不是专门的茶学教育,但却是服务于茶业振兴的教育举措,可视作“大茶学教育之列”。当然对茶学教育提出建议的还有其他人,如刑部主事萧文昭提出挽救茶业的“四招”中,第一招就是“设立茶务学堂”[3]。1898年9月,这项提议得到光绪帝的批准,“谕于已开通商口岸及产丝茶省份,迅速设立茶务学堂及蚕桑公院”[4]。这体现了维新派“振兴商务、农务、工业,奖励工艺创新,开矿筑路”,“改革科举制度,设立学校,设立译书局,允许自由创立报馆、学会和派人出国留学”等主张。但光绪帝的朱批与维新运动一起遭到西太后的否定。因此1904年清末新政前,张百熙、张之洞再次提出在产茶省份“设立茶务学堂”时[5],茶学教育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从现有资料看,中国茶业设课教授的最早记载出现于1899年创办的农务学堂。从招生告示中公布的7门课可知,茶学教育已成为主要课程之一。这7门课为“方言、算学、电化、种植、畜牧、茶务、蚕茶”[6]。但茶业教育真正单独开班教学,还以“四川通省茶务讲习所”为始期,时间约为1907年,根据该所1906年发布消息,计划1907年开办。根 62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班级: 小组: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了解新中国人民教育的基本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意义; 探究新旧教育的过渡改变及教育的初步成就。 【学法指导】利用身边的实例,注意加强教学内容与同学生活之间的联系,既取得较好的学 习效果,又体现了教育的发展对我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自主预习】 【问题一】 我们国家,国力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责任。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 结合课文和材料,指出我国教育事业的背景状况 1. 高等教育人才比发达国家普遍较低,综合素质还有差距 2. 科技发展,综合国力竞争,培养大批人才是当前国际竞争的需要 3. 国家认识到教育事业的重要和重视教育事业发展 【问题二】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2002年9月1日下午,安徽大学招生办公室寄出了一份特别的录取通知书。这份010 2030405060708090初中及以下高中高等教育人均受教育年限/年

录取通知书给了金寨县一中的高三学生苏明娟(图二)。她被该校录取,成为2002级的新生。 材料三:2001年,18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中,高校专家作为首席科学家的有8项。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高校承担了1/3。当时,“863计划”的250名领导班子成员中,来自高校的有120名。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到22家。 请回答: (1)图一“三个面向”是谁最先提出的?有何重要意义? (2)图二是为什么而作的宣传画?此工程有何重要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当今世界发展的形势,说明中国教育应采取怎样的发展战略? 【我的疑惑】 【思维导图】 【自测反馈】 1.一所有着60年历史的中学在近期举办了一次校史展览,在“学校发展史”的展览中最不可 能看到的标题是() A.炮火中诞生 B.新中国新发展 C.七十年代创辉煌 D.改革开放后的 春天 2.在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这是因为() A.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还处在空白阶段 B.西部地区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资源 C.西部地区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还未完成 D.西部地区缺少社会力量办学的条件 【课后作业】

中国近代教育史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如果说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是独立形成与发展的,那么中国近现代的高等教育则是中西教育结合的产物。 时间划分: 近代时期: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高等教育——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 现代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今 近代时期 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萌芽时期 1、以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为标志,直至19世纪90年代,洋务派共创办类似这样的高等学堂近30余所。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为主。这一时期的新式教育机构无一定体系,大都带有鲜明的母体胎记,反映了新式学堂、新式教育处于草创时期的特色。 重要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他们都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伴随的重大事件:洋务派洋务运动 2、1895年创办的天津西学堂(1903年改为北洋大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大学。1898年7月,京师大学堂设立,成为第一所正式以“大学”为称谓的高等学府。20世纪初,官办大学进一步发展,到辛亥革命的1911年统计,清末高等学校,除官办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外,还有各省设立的高等学堂27所,此外,还设立了一批专门学堂,这批学堂的举办,可视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先声。这一时期改造书院,筹办高等、中等、初等和专门各级各类学堂,废科举、兴学校、学西学已深入人心。 3、20世纪初(1902——1903年间),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壬寅癸(gui)卯学制作为中国近代一个较为完备的学制,为中国近代学制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基础。1905年科举制正式被废除。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 重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 伴随的重大事件:维新派“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小结:从洋务高等学堂的创办到京师大学堂的诞生,从癸卯学制的颁布到废科举、立学部,中国传统高等教育在西方高等教育的冲击之下,开始被迫纳入西方的现代高等教育某些制度和形式,开始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但由于封建思

中国近现代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中国近现代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在教育理论方面,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和教育家,出于提高民族科学和文化教育水平,实现振兴祖国的愿望,处于不同的立场,依据不同的理念,采取不同的方法,苦心孤诣,探索改造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之路,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教育理论,使中国教育理论从简单模仿进入自我创造和初步民族化的阶段。 一、蔡元培教育思想 蔡元培(1868-1940):是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1912年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奠基人。 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912年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军国民教育即体育,目的是培养国民强健的体魄,强兵自卫,抵御外侮;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目的在于国富民强;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目的在于防止出现智欺愚、强凌弱、贫富悬殊现象,是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的根本;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的首创,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目标和高远的见识,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美感教育即美育,目的在于陶冶性情,使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情感。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美育还具有和宗教相同的性质和功能,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 总之,“五育”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但五育不是平分秋色,而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适应了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教育的需要,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进步潮流。1927年全国教育会议通过的教育宗旨:提高国民道德,锻炼国民体格,普及科学知识,培养艺术兴趣就包含了德、智、体、美、劳“五育”思想。 2、北京大学的改革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是一所充满封建官僚习气的学校,学生多为封建官僚子弟,入大学堂目的是为了升官发财,学术空气淡薄,封建文化泛滥,曾更换五任校长仍未能改变北大的风气。蔡元培曾留学德国和法国,希望把两国的大学学风引入中国,1917年出任北大校长后,对北大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使北京大学的面貌焕然一新。 首先,明确大学的宗旨,扭转校风。大学的性质是“研究高尚学问之地,而非养成资格和贩卖知识的场所”,在改变校风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改变学生的观念,要求他们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长;整顿教师队伍,聘请学有所成、德高望重的学者任教,辞掉不称职的中外教师;率先在大学中设立各科研究所,丰富图书馆藏,为学术研究创造条件;提倡道德修养,成立各种团体,培养学生正当兴趣。 其次,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无论何种学派,只要它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即使彼此相反,也可在大学里自由地研究和讲授;在教师聘请上以学术造诣为标准,而不管其政治倾向如何。这一原则打破了长期以来封建文化的专制和垄断,有利于资产阶级新文化的传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习题集锦

[人教三]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习题集锦]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我国加大西部教育发展论述正确的是() ①加大西部教育发展力度 ②支持西部20所高校建设 ③在西部80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 ④实施东西部对口支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 2.我国自己研制的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是在() A西昌B酒泉 C柴达木 D罗布泊 3.邓小平在哪次大会上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A.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 一届人大会上 C. 全国科技大会上 D. 全国政协大会上 4.改革开放后,国家通过哪些措施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①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 ②改革政治体制 ③改革经济体制 ④改革科技管理体制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5.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A. 过渡时期 B. 十年探索时期 C. “文革”十年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6.刘少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倡导全日制和哪种制度并存(A) A.半工半读制B.勤工俭学制C.借读制D.奖学金制度7.以法律形式正式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确定下来的是 A 1954 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8.关于新中国建国初期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B其重要内容是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C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 D鼓励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9.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招生考试是在 A 1977年7月 B 1977年12月 C 1978年7月 D 1978年12月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 A扫除文盲的基本方针 B“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 C实施义务教育的基本战略 D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11.将教育作为我国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的标志性事件是 A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B1987年,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C1992年,中共十四的大召开 D1995年,《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公布 12.姚文元在1974年10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中写道:“历史事实证明,解放后十七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教育制度、教学方针和方法几乎全是旧的一套。”对此分析评论正确的是 A、对文革前17年教育的估计、总结基本符合史实 B、观点错误,没有看到文革前17年教育事业硕果累累 C、观点错误,没有看到文革前我国已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D、观点正确,建国后的17年,中国的教育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占主导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3.20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考点集训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3.20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 展考点集训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 1.(2016一中)1946年,中国高等院校中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到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1947年,政法科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这一现象反映了(D) A.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大大提高 B.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C.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成果 D.展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准备 【解析】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因而需要大量的工科人才。而政法科因为并非经济建设所直接需要的人才来源,所以办学受到很大削弱,D项符合题意。A项不合史实,也不合逻辑。B项不合材料,不合逻辑,材料并没有讲国民教育体系问题。C项不合史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1952年中国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 2.1953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为东北农村编写了《农民速成识字课本》,课文采用类似《三字经》的韵文体:“日月光,照四方,天上明,地下亮,毛主席,共产党,领导咱,有力量……”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教育(A) A.注重对公民的政治思想教育 B.强调与生产、生活实践的相结合 C.奠定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础 D.激发了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解析】材料中“毛主席,共产党,领导咱,有力量”说明在扫盲过程中对农民进行了思想教育,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将扫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项错误;扫盲与农业合作化运动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思想教育,没有强调主人翁意识,故D 项错误。 3.1953年1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会议指出:“教育是文教工作中的重点,而教育工作的重点是高等教育。必须研究解决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大力整顿中等技术学校,并吸收大量工人进入学校。”这一会议(B) A.是为了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B.顺应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要求 C.旨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D.突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解析】A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此政策属于文化政策,与国民经济的恢复无关,C项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迁及启示(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迁及启示* 刘献君房保俊 摘要:在近代1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高等教育理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历史价值。通过对其规律的考察可以发现,政治意识形态是决定因素;历史传承是路径选择;社会需求是直接诱因;由被动模仿到自觉探求是发展轨迹。正是在一系列高等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成绩斐然,令世人瞩目。今天,我们提出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理念创新是重要的前提,在这一过程中,仍然要从历史中寻求智慧,鉴古以知今,体现高等教育强国理念的时代性、规律性与创造性。 关键词: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高等教育强国 自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建以来,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发展已百年有余,就时间而言,可谓久已,但是对于一个从零开始,同时背负千年传统文化与思维包袱的新制度发展而言,其实是相当短暂的,若再与欧洲千年发展的经验相比较,这段时间只能归之于过渡时期。通过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诞生于风雨飘摇之清末、成长于政权更迭之民国的近代高等教育形成了覆盖南北的大学群和知识共同体,表现在大学的发展上,除老牌的北大外,还形成了中大、清华、协和、武大、浙大等一系列名校,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一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何以能够在不甚理想的环境中取得如此成就,外部原因如人才储备、社会结构、政府扶持等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理念的支撑与引领,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驱力,近代高等教育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无不是理念作用于实践的产物。 一、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历史回顾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形成,有着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情境和路径,这一方面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源自晚清洋务教育,是从发展军事和工业的实际功利出发、主要由政府推动,具有浓厚的技术主义、工具主义背景;另一方面,随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及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理念创新”(项目编号:08QG01005、AGA080340)阶段性研究成果。 1本文中近代一词,特指从1898年~1949年这一历史时期。 作者简介:刘献君,男,1945年生,湖南宁乡人,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房保俊,男,1983年生,山东济宁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08级博士研究生。

中国近代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教育团体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发展历程近代中国教育团体的发展历程 第 卷第 期 山卫,。 华 东师大学范学报教育学版科过 刁几吐 犯 , 年 月 冤 眼 近代 中国育团教体发的展历程 顺 金 ,明湖州 〕 湖师州院教系 管 摘要 中近国代教育体团的发经展了历起 步巧至 年。 、 合法化 、 成熟化和 整分调四个阶段化 、 。 其 黄 金期出时在现从 切、 的第年三阶段 ,此 的教时育团体规模大 相互之间的系联较为 密 动空活相间开阔当

关 词键 教 育团体 教 育团 体 。教育团体是一种以从事教育活动作为其核心工的作能功社团性 驯 这种社团在我国出现于 ,年前后 , 行于盛 二 、 三 十年代 。 在狼 烟绝不如缕 、 斗此政彼伏起中国的代史近 上 , 它既是教育驱先者践自己实教育主张以促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托依是又们他聚积各种会社, 力量共图教 育振兴之的基干阵地本脉络 。 本文旨在 究探教育团体在新中国成立半个前多世纪所走中的过历由于缺乏足够的程原始资 。料 , 以揭示发展其基的 有对关体团难以恰当定 ,性 因 而要确定近代中国育教团。 和 体的中实际数有量很大困我难们根陈元晖据主编的《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顾远明主①的育《大辞典》书两制的成教育团统计表体表一编教年年新各成立一从此 表中我们可以大地体看近出中代国教育体团四呈个阶段起落交错的

本发基展态 势 。一 、、 起步段 阶 从 纪末世 到 。年 年清代教育张家伦 焕” ,, 世 , 以前纪一没直有由中国人创立的近代教育团体 , 然 。一虽以及恕宋等曾有结申江雅集钟天纬规定七日一会专门一年⑧成的台立湾育教会则因研讨教育改革问题但它只类似是后来的育团教体而已③成立之为旧本初占时领期育教机构所以判定它为近代中教国育体团的理不由充分 。 “ ‘ ” , 。 年掀起戊戌的维新是近代中国的第一场启蒙运动兴学会办报刊建学堂启是蒙的三种主要式形其中学兴会居于中心地位④这场在运中动现的出戌戊学会据考证比 ,较 , 、 、。 , , 可 靠有的 ,家 , 主要三分类, 政 治性团体 。 ,

2021年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

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 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一、张之洞的教育思想(一)张之洞的生平及 ___思想(二)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武汉大学xx研;华中科技大xx研;天津师大xx研)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劝学篇》分内外两篇,内篇务本,主要谈中学为体,宗旨是“正人心”;外篇务通,主要谈西学为用,宗旨是“开风”。张之洞系统论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观点,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 幻灯片3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所谓“中学”,张之洞认为主要是《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等,即传统的经史之学、典章制度和伦理道德等,这些学问是一切学问的根本和基础,应当放在首位。目的是要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制度框架。 “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言,考史以通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斯有益而无害”(张之洞:《劝学篇·内篇。循序第七》)。

所谓“西学”,张之洞将其归纳为“西政”、“西艺”和西史等方面,其具体内容是:“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劝学篇·外篇·设学第三》)“中体西用”思想就是在坚持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及某些社会管理制度措施,以为“我”所用。 l 评价: l 中体西用思想是一种调和中学与西学、旧学与新学的文化观、教育观, l 主旨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 ___制度和儒家纲常名教, ___上的反动性显而 l 易见。但其打开了封闭僵化的封建文化缺口,使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变为现 l 实,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 ___近代教育的影响是双重的: l 1、启动了中国近代教育 ___的步伐,催发了新式教育的产生、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新式学堂的兴办、留学教育的开展,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的传统教育格局; l 2、使教育领域充分地引进西方近代学科、课程及制度、措施,对清末教育制度的 ___既有思想层面的启发,又有实践层面的推动; l 3、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育的价值观,逐步改变了封建士大夫对于新式教育的看法,为新式教育的 ___扫清了障碍; 4、中体西用思想固守中学为体,使新式教育一直受到忠君尊孔读经的封建信条的支配,延缓了新式教育的发展进程。

中国近现代教育史试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近现代教育史试题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清朝的教育内容是以()为中心的封建道德训练。 A.《四书》 B.《五经》 C.三纲五常 D.《朱子全书》 2.清科举考试采用的十分教条的形式的文体是()。 A.策文 B.八股文 C.诗赋 D.义理 3.太平天国实施的教育方针主要是()的教育方针。 A.反侵略 B.反儒反封建 C.反西学 D.反洋教 4.1842年,外国传教士在香港创办的学校是()。 A.宁波女塾 B.马礼逊学校 C.英华书院 D.格致书院 5.1853太平天国年定都天京后,颁布了()。 A.《新遗诏圣书》 B.《旧遗诏圣书》 C.《天朝田亩制度》 D.《真命诏旨书》 6.1890年,第二次在华基督教传教士代表大会议决,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改为()。 A.中华教育会 B.中国教育会 C.马礼逊教育会 D.基督教中国分会 7.洋务派在1862年创设的外语学堂有()。 A.上海广方言馆 B.京师同文馆 C.广州同文馆 D.新疆同文馆 8.下列书不属于康有为著的是()。 A.《孔子改制考》 B.《新学伪经考》 C.《大同书》 D.《新民说》 9.由梁启超等人倡议,1898年于上海设立了()。 A.北洋西学堂与 B.南洋公学 C.经正女学 D.时务学堂 10.有明显的未来乌托邦色彩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 B.《孔子改制考》 C.《变法通议》 D.《大同书》 11.“壬子癸丑学制”将清朝的学堂改称为()。 A.洋学 B.新学 C.学校 D.学院 12.民国初年确定的教育方针包含有德、智、体、美四育,其核心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13.民国成立初年制定的学制被称为()。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 D.戊辰学制 14.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共同创办的著名的陆军军官学校是()。 A.湖南自修大学 B.上海大学 C.黄埔军校 D.劳动学院 15.1922年3月蔡元培在《新教育杂志》上发表()。 A.《教会教育问题》 B.《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 C.《取缔外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 D.《教育独立议》 16.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解释社会与教育现象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17.指出三纲学说是一切封建道德和政治的大原,是一种“奴隶道德”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18.在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中,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A.徐特立 B.陶行知 C.陈鹤琴 D.雷沛鸿 19.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提出了的教育方针是()。 A.抗战建国 B.教育服务抗战 C.教育第一 D.“战时须作平时看” 20.1928年5月中华民国大学院以1922年新学制为基础并略加修改,提出()。 A.《教育方针及实施原则案》 B.《三民主义教育实施方针》 C.《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 D.《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 21.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政策优先考虑的是()。 A.干部教育 B.成人教育 C.军事教育 D.普通教育 22.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真正确立的时间是()。 A.1937年 B.1939年 C.1940年 D.1945年 23.《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揭露的是()对中国的侵略罪状。 A.日本 B.英国 C.国民党政府 D.美国 24.苏区的普通教育主要是()。 A.小学 B.中小学 C.扫盲 D.职业学校 25. 陕北公学、马列学院、鲁迅艺术学院属于()。 A.高级干部教育 B.中级干部教育 C.初级干部教育 D.群众教育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为推祟程朱理学,康熙亲自撰序的书有()。 A.《朱子全书》 B.《性理精义》 C.《续通志》 D.《续通典》 E.《续文献通考》 2.“实学思潮”鄙弃理学末流的空谈心性。其代表人物有()。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唐甄 E.颜元 3.清朝国子监的学生通称为监生,因其资格不同又分为贡生和监生,贡生主要有()。 A.岁贡 B.恩贡 C.拔贡 D.优贡 E.副贡和例贡 4.为了有效地向群众进行宗教和政治教育,太平天国出版了不少官书,作为教育的重要教

近现代中国教育的变化及发展

蒂近现代中国教育的变化及发展 蒂民国以来,中国的教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独尊孔家儒术发展到了现在,经历了 许许多多的重大事件,我们就简单的分析一下以下几个重大的事件。 螈(一)恢复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废除读经科,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教育 芄袁世凯倒台后,范源濂为教育总长,他表示要切实实行元年所发表的教育方针。1916年9月,教育部撤销1915年颁布的“教育纲要”。10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小学校令施行细 则》,删去了“读经”及有关内容。1917年5月,宪法审议会否决了将孔教定为国教的提案, 并撤销了1913年宪法草案中所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的条文。学校的教学开 始加强科学教育,重视实验作业,增加了实用和职业的教学内容,民国初年所制定的教育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现。 蒅(二)确立男女平等教育权 薂新文化运动在反对旧礼教、旧道德的同时,积极地宣传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思想,主 张男女有平等受文化教育的权利。按1912年所定学制,只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学,到1915年,袁世凯公布《国民学校今》中,只准许小学一二年级内男女合班上课,三年级以 上,男女生只可同校,不得同班。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后,由于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逐步解 决男女教育平权的问题。1917年10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三届会议,向教育部提出推 广女子教育的议案,要求增设女子高等小学、女子中学等。1918年6月,教育部通过各省区酌量地方情形,分别办理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请推广女子教育案”。1920年暑假,蔡元培主持的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也开始招收女生。1921年以后,各大学都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学。中学实行男女同学虽然较为迟缓,但一些比较进步的中学如广东的省立中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也实行了男女兼收,甚至同班的办法。这些措施,尽管距真正的男女平等教育还有相当的距离,但已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两千多年以来男 女教育不平等的状况,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膈(三)学校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 羆新文化运动,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倡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等新文学,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许多国语教材和课外读物。于是,教育界人士强烈 要求学校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1917年10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年会议决《推行注音字 母以期语言统一案》,要求教育部速定国语标准,并设法将注音字母推行各省区,以为将来小学改国语之预备。1918年11月,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当时,在北京,蔡元培等 创办的孔德学校自编了国语读本,江苏省自行通过“各学校用国语教授案”,开始用国语教材。中华书局出版的《新式教科书》,也用了一些白话文。在这种形势下,教育部于1920年明令公布,小学一二年级国文改为语体文,并规定至1922年止,凡旧时所编的文言教科书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