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三秋期上学期期末文综地理试题详细解析

河南省南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三秋期上学期期末文综地理试题详细解析
河南省南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三秋期上学期期末文综地理试题详细解析

南阳市2018-2019学年秋期高中三年级期终质量评估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数据中心是全球协作的特定网络设备,即用集成的大量巨型服务器在Internet网络基础设施上传递、计算、存储数据信息。2017年8月,挪威和美国的合资公司Kolos宣布,将在挪威北极图内的小城巴朗恩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数据中心;苹果和阿里巴巴选址贵州建立数据中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巴朗恩和贵州建设数据中心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A. 高速变通便利

B. 电力充足且廉价

C. 通讯网络发达

D.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

2. 与贵州相比,巴朗恩建设数据中心最主要的比较优势是

A. 位置偏僻,安全性较高

B. 接近数据消费市场

C. 气候寒冷,湿度适宜

D. 建设成本较低廉

3. 数据中心运转过程中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A. 噪声污染

B. 放射性污染

C. 排放废水

D. 释放废热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数据中心用集成的大量巨型服务器耗能多,巴朗恩和贵州建设数据中心相同的区位优势是电力充足且廉价。巴朗恩建设数据中心最主要的比较优势是气候寒冷,湿度适宜,给设备降温耗能少。

【1题详解】数据中心用集成的大量巨型服务器在Internet网络基础设施上传递、计算、存储数据信息,耗能多。巴朗恩和贵州建设数据中心相同的区位优势是电力充足且廉价,B对。交通、通讯网络发达、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等不是主要区位因素,A、C、D错。

【2题详解】与贵州相比,巴朗恩建设数据中心最主要的比较优势是气候寒冷,湿度适宜,给设备降温耗能少,C对。两地都是位置偏僻,安全性较高,A错。数据中心是全球协作的特定网络设备,不需要接近数据消费市场,B错。建设成本较高,D错。

【3题详解】数据中心运转过程中,需要不断给设备降温,排放冷却水,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释放废热,D对。服务器的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较少,A、B错。排放废水是冷却水,主要是废热影响,C错。

下表为2016年东北某河流下游河段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该河段自西南流向东北。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该河段在下列时间能发生凌汛的是

A. 2月

B. 6月

C. 10月

D. 12月

5. 该河段航运的大致规律是

A. 至少营运8个月

B. 1~4月份因河流断流而停止

C. 5—10月份旅客发送量逐月增加

D. 8月份旅客发送量最大

【答案】4. C 5. D

【4题详解】表格数值是东北某河流下游河段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相邻两个月的差值,为后面月份当月的发送量。该河段在10月份后发送量增长值为0,说明10月份河道开始结冰,可能发生凌汛的是10月,C对。2月、12月发送量为0,河道完全结冰,没有凌汛,A、D错。6月是夏季,不结冰,没有凌汛,C错。

【5题详解】该河段航运的大致规律是5-10月有发送量,至少营运6个月,A错。1~4月份因河流结冰而停止,B错。5—10月份旅客发送量先增加后减少,C错。8月份旅客发送量最大,约38万人,D对。

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变化而控制开花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大多数一年生植物的开花决定于每日日照时间的长短。各种植物都有它特定的临界日长,植物每天日照时间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这类是长日照植物。反之,植物每天日照时间短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不开花,就是短日照植物。下图为A、B两类不同日照类型作物在我国随纬度变化的始花期时间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 有关A、B两类日照类型的作物分析,正确的是

①A属于长日照植物②B属于长日照植物③A属于短日照植物④B属于短日照植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 美国园艺学家加纳与阿拉德,将在美国南部正常开花的烟草移至美国北部栽培时,夏季只长叶不开花,但在秋冬移入温室则可开花结实。关于此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烟草属于短日照植物,向北引种因冬季温室温度适宜,昼长变短而正常开

B. 烟草属于长日照植物,向北引种因冬季温室温度适宜昼长,变短而正常开

C. 烟草属于短日照植物,向北引种因临界日照时间变短,夏季无法开花

D. 烟草属于长日照植物,向北引种因临界日照时间变长,夏季无法开花

8. 由于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短日照植物大豆(花期在6~7月,果期在7~9月)从中国的东北到海南都有当地育成的品种,它们各自具有适应本地区日照长度的光周期特性。若将东北的大豆在北京种植,它将A. 提早开花结实,产量降低 B. 提前开花结实,产量提高

C. 开花推迟或不开花.产量提高

D. 开花推迟或不开花,产量降低

【答案】6. C 7. A 8. A

【6题详解】植物每天日照时间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这类是长日照植物。植物每天日照时间短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属于短日照植物。图中,A类作物花期在10月份前后,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随纬度的升高昼变短,曲线形态表示A类作物的花期在此期间随纬度升高而提前,说明A类作物属于短日照作物,①对,②错。B类作物花期在4月份前后,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随纬度升高昼变长,B类作物的曲线表示花期随纬度升高而提前,说明B类作物属于长日照作物,③对,④错。C对,A、B、D错。

【7题详解】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日照时间越长。烟草属于短日照植物,日照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不开花,所以夏季只长叶不开花。在秋冬北半球昼短夜长,日照时间短,移入温室后温度适宜,昼长变短而正常开花结实,A对。B、C、D错。

【8题详解】大豆属于短日照植物,东北的大豆在北京种植,因纬度降低,夏季昼长短,花期时昼长短于大豆的临界日,提前获得短日照条件,而使开花期变早,C、D错。由于开花过早,生育期缩短,植株还很小,所以结实少,产量降低。A对,B错。

【点睛】植物每天日照时间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这类是长日照植物。植物每天日照时间短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属于短日照植物。烟草属于短日照植物,日照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不开花,所以夏季只长叶不开花。

瑞特巴湖位于距海较近的沙丘中(下图),由于无地表径流汇入,瑞特巴湖的盐度高达40%左右,每年

当大风从撒哈拉沙漠边缘吹来富含矿物质的硅沙粒时,硅沙粒沉入湖泊,由于阳光和水中的微生物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湖水会出现美丽的粉红色。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 当瑞特巴湖出现粉红色景色时,下列现象最可能会发生的是

A. 北印度洋表层海水流向马六甲海峡

B. 加拿大各种枫树树叶变红

C. 勒拿河河流水位不断上涨

D. 塞内加尔河三角洲来自西北欧的候鸟众多

10. 当地人们在瑞特巴湖湖岸进行人工恢复植被,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 增加降水

B. 削弱流沙侵蚀

C. 防止水土流失

D. 美化自然

11. 4月份,我国当地时间为18时30分时,瑞特巴湖沿岸地区物影的朝向是

A. 西北

B. 东北

C. 西南

D. 东南

【答案】9. D 10. B 11. A

【9题详解】每年当大风从撒哈拉沙漠边缘吹来富含矿物质的硅沙粒时,硅沙粒沉入湖泊,由于阳光和水中的微生物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湖水会出现美丽的粉红色。结合图示位置,此时该地吹东北风,受东北信风带控制,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是冬季。当瑞特巴湖出现粉红色景色时,北印度洋表层海水流向红海,A错。加拿大各种枫树树叶落尽,B错。勒拿河河流结冰,C错。塞内加尔河三角洲纬度较低,来自西北欧的候鸟众多,D对。

【10题详解】每年当大风从撒哈拉沙漠边缘吹来富含矿物质的硅沙粒时,硅沙粒沉入湖泊,当地人们在瑞特巴湖湖岸进行人工恢复植被,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削弱流沙侵蚀,B对。该地无地表径流,是沙漠气候,没有水土流失问题,C错。增加降水、美化自然不是主要目的,A、D错。

【11题详解】该地位于北非西部沿海,经度是15°W,位于西一区,我国当地时间应指北京时间,为18时

30分时,瑞特巴湖沿岸地区的区时是9时30分,正值上升,太阳位于东南部天空,物影的朝向是西北,A 对。B、C、D错。

第Ⅱ卷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6题,共135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土壤是由矿物质(风化壳或风化堆积物,风化形成的土壤固体颗粒)、有机质(包括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以及由分解产物合成的腐殖质等)、水分、空气组成。

材料二塔斯马尼亚有“世界最纯净岛屿”之称,是著名的“苹果之岛”。塔斯马尼亚有着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阳光、纯净的空气和水源、无虫害和疾病的绿色生长环境。岛上植被茂密,苹果园和农场多分布于谷地排水较好的地带,这里的土壤源自河流冲积和火山灰沉积物,果蝇很少,从而使产出的苹果绿色而美味。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但研究显示,近几年塔斯马尼亚岛的土壤厚度不断变薄,对苹果的生长开始产生不利的影响。下图示意塔斯马尼亚岛的位置。

(1)比较M、N两地土层厚度及土壤肥力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从土壤的角度,说明塔斯马尼亚岛苹果质优的原因。

(3)分析该岛土层变薄对苹果生长的不利影响。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谈谈如何保护塔斯马尼亚岛的土壤。

【答案】(1)差异:M地土层厚度大于N地,且土壤肥力高于N地。原因:M地位于河流下游,流水沉积作用明显,土壤厚度大,肥力高; M地纬度及海拔比N地低,且位于向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更优越,植被生长更为茂盛,有机质来源更加丰富。

(2)土壤中有机质丰富,施加的化肥少;土壤中富含矿物质,适宜苹果生长;水源和空气洁净,土壤污染小;病虫害少,施加农药少,对土壤的污染小。

(3)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使苹果产量减少;土壤中有利于苹果生长的养分流失,有可能导致苹果品质下降。

(4)保护岛上植被,减少流水对土壤的侵蚀;控制苹果种植的规模和密度,保持土壤肥力;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减少游客对土层的踩踏和剥蚀;对已破坏的土层,进行人工修复;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保护土壤生态的意识。

【分析】N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以侵蚀为主,土层薄,土壤肥力差。M地位于河流下游,流水沉积作用明显,土壤厚度大,肥力高。土壤源自河流冲积和火山灰沉积物,土壤中富含矿物质,适宜苹果生长。【详解】(1)根据图示河流注射,N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以侵蚀为主,土层薄,土壤肥力差。M地位于河流下游,流水沉积作用明显,土壤厚度大,肥力高。M地纬度及海拔比N地低,且位于向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更优越,植被生长更为茂盛,有机质来源更加丰富。所以两地差异是M地土层厚度大于N地,且土壤肥力高于N地。

(2)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组成。塔斯马尼亚有着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阳光,土壤中有机质丰富,施加的化肥少。这里的土壤源自河流冲积和火山灰沉积物,土壤中富含矿物质,适宜苹果生长。纯净的空气和水源、无虫害和疾病的绿色生长环境。水源和空气洁净,土壤污染小。果蝇很少,病虫害少,施加农药少,对土壤的污染小,从而使产出的苹果绿色而美味。

(3)土层变薄对苹果生长的不利影响主要从产量、质量方面分析,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使苹果产量减少。土壤中有利于苹果生长的养分流失,有可能导致苹果品质下降。

(4)土壤变薄,主要与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有关,保护塔斯马尼亚岛的土壤,措施主要从植被保护、生产规模、游客数量、宣传教育等方面考虑。保护岛上植被,减少流水对土壤的侵蚀。合理控制苹果种植的规模和密度,保持土壤肥力。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减少游客对土层的踩踏和剥蚀。对已破坏的土层,进行人工修复。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保护土壤生态的意识。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浮游植物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对于水文环境条件的变化非常敏感,特别是河口区域的浮游植物,其在不同季节、年际、年代际会出现明显的物种群落变化现象。由于受流域气候和人类

活动的影响,黄河自1972年出现首次自然断流,至1999年平均每年断流38.9天,对河口浮游植物的水文环境、生态平衡带来较大影响。为此,2002年以来,我国定期在黄河夏汛前进行调水调沙,这也同时给河口浮游植物繁殖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左图示意2013年7月黄河口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分布,右图示意1960—2010年黄河口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年际平均变化。

材料二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

(1)描述图l所示黄河口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分布规律。

(2)推测黄河口近岸与远岸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季节变化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3)分析黄河出现断流导致在21世纪前河口近岸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减小的原因。

(4)结合材料,说明黄河进行调水调沙后对河口浮游植物繁殖的不利影响。

【答案】(1)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不均;大致由河口向外海先递增再递减;入海口附近指数空间变化明显。

(2)黄河口近岸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季节变化大于远岸。由于黄河水量与入海泥沙量的季节变化明显,从而导致河口近岸海水盐度与营养盐变化显著,远岸则反之。

(3)黄河出现断流后,使得入海的水量与营养盐急剧减少,近岸低盐度与高营养盐的浮游植物种群减少,导致河口近岸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减小。

(4)黄河进行调水调沙后,大量淡水与泥沙入海,导致河口盐度、水体透明度降低,水体接受的光照减少,水温也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从而不利于浮游植物繁殖。

【详解】(1)根据左图7月黄河口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分布等值线,黄河口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不均。数值大致由河口向外海先递增再递减,入海口附近指数空间变化明显。

(2)由于黄河流经季风气候区,河流水量与入海泥沙量的季节变化明显,近岸海域受河流水量变化影响大,从而导致河口近岸海水盐度与营养盐变化显著,远岸则变化较小。黄河口近岸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季节变化大于远岸。

(3)黄河出现断流后,向海洋输入的水量、泥沙减少,使得入海的水量与营养盐急剧减少,近岸地区受海水影响,盐度增大,近岸低盐度与高营养盐的浮游植物种群减少,导致河口近岸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减小。(4)2002年以来,我国定期在黄河夏汛前进行调水调沙,即在汛期前排水冲沙,留出库容。黄河进行调水调沙后,大量淡水与泥沙入海,导致河口盐度、水体透明度降低,水体接受的光照减少,水温也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从而不利于浮游植物繁殖。

(二)选考题,共2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42、43两道地理题、44、45、46三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读材,回答问题。

近年来,“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崭新的旅行方式逐渐步入公众视野,作为研学旅游的一个重要分支,写生旅游在古村落旅游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如旅美画家陈逸飞油画《故乡的回忆》使江南水乡古镇周庄声名鹊起,应天齐水印版画《西递村系列》使得皖南古村落闻名于世。早期写生者是诸多古村落的第一批游客,写生者以高等院校学生为主。

分析为促进写生旅游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做好古村落的保护;为写生基地提供专门的服务与管理(加强政府的支持和管理);保证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合理控制景区客流量;做好食宿接待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详解】作为研学旅游的一个重要分支,写生旅游在古村落旅游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写生旅游可持续发展,应做好古村落的保护。为写生基地提供专门的服务与管理,加强政府的支持和管理。早期写生者是诸多古村落的第一批游客,写生者以高等院校学生为主,应保证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保护学生等游客安全。合理控制景区客流量,保护景区资源。做好食宿接待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点睛】写生旅游在古村落旅游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写生旅游可持续发展,应做好古村落的保护。合理控制景区客流量,保护景区资源。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共享单车在短短2年多时间,在中国各大城市集中投放量超过2700万辆。在许多大城市里的闹市区,共享单车已车多为患,城市管理部门也从一开始的鼓励态度转为强制管理行为,导致全国多地出现了许多共享单车“坟场”奇观,风暴过后一片狼藉。长期风吹雨淋,很多单车锈蚀十分严重。信息显示,每台共享单车管理成本将近10元,后续处置面临困难。

简述“共享单车坟场”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堆放共享单车,占用城市用地;侵占公共环境,影响城市环境美观;搬运管理等行政成本较高;社会资源浪费严重;锈蚀老化车身和脱落零部件可造成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

【详解】全国多地出现了许多共享单车“坟场”奇观,堆放共享单车,占用城市用地。成为固体垃圾,侵占公共环境,影响城市环境美观。信息显示,每台共享单车管理成本将近10元,后续处置面临困难,搬运管理等行政成本较高,社会资源浪费严重。长期风吹雨淋,很多单车锈蚀十分严重。锈蚀老化车身和脱落零部件可造成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

2018年全国高考四川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地理(Ⅲ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1 小题,每小题4 分,共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据此完成 1~2 题。 1.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 A.携带方便 B.适用地广 C.文化蕴涵 D.经久赖用 2.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 A.欧洲西部 B.中亚 C.中东 D.撒哈拉以南非洲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己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域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图 1 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 3~5 题。 县城 中心集镇 村 主要公路 次要公路 图1 3.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A.基础设施较完善 B.更接近消费市场 C.资金供应较充裕 D.更易招募劳动力 4.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 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A.从事商业活动 B.留守子女上学 C.兼顾务工务农 D.扩大种田规模 5.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苦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18年北京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018年4月,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读图1,回答第1-3题。 1.与成都相比,拉萨 A.日出早白昼长B.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C.海拔高,日照强D.大气逆辐射强 2.图示区域 A.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B.河流的流向自西向东 C.自然景观为高寒荒漠D.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3.川藏铁路开通后,能够 ①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②改善西藏物资供应 ③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④促进地域文化交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图2为地的地质平面示意图,读图,回答第4题。

4.图中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读图3,回答第5题。 5.四个大洲中, A.甲地形复杂多样,中低产田多,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B.乙平原广,高纬地区受寒流影响强,港口封冻期长 C.丙纬度跨度大,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是水稻主产区 D.丁为高原大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城市化水平高 图4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6、7题。

6.据图推断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 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 7.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A.冬至B.小满C.夏至D.立秋 随着汽车等工业产品的废弃量增加,主要利用废钢冶炼的电炉炼钢技术日渐普及。图5示意国外某流域的钢铁厂分布,读图,回答第8题。 8.甲、乙两类钢铁厂在区位选择上均靠近 ①铁矿②大城市③交通线路④钢铁消费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的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该村东西宽2千米,南北长1千米,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读图6,回答第9题。

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试卷类型:A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高二地理 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5至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座位号、考生号填写清楚。 2.第Ⅰ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题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Ⅱ卷共2小题,满分56分。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XX年6月13日凌晨2点在下图所示甲国的S市开幕,全部比赛至7月13日在甲国境内12座城市内举行,右图为S市著名的巨手掌雕塑。回答1~3题。 图1 1.开幕时,当地的区时是 A.6月13日15时B.6月13日17时C.6月12日4时D.6月12日15时

2.足球赛开幕时,图中巨手掌雕塑的影子朝向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3.整个比赛期间,S 市的昼夜变化情况是 A .始终昼长夜短 B .始终昼夜等长 C .始终昼短夜长 D .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 图2是我国部分城市20XX 年11月2日至8日的最高气温曲线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4、5题。 4.关于图示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 .3日冷空气开始影响北京、沈阳等地 B .沈阳、北京可能有雨雪天气 C .该时段内,南京的天气变化最剧烈 D .该时段内,广州有一次明显的降温过程 5. 8日,沈阳市出现重度雾霾天气,据图推测主要原因是 A .冷锋过境前,扬起沙尘增多 B .秸秆燃烧时,烟尘浓度增大 C .暖锋过境后,悬浮颗粒物增多 D .供暖燃煤多,烟尘排放增加 右图为加拿大东北部某林场房屋倾斜下沉照片,回答6、8题 6.图中的森林是 A .亚寒带针叶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温带落叶阔叶林 7.造成房屋倾斜下沉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层下陷 B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繁导致 C .冻土融化造成地基不稳 D .受飓风影响所致 8.该房屋使用人字形屋顶建造的主要原因是 A .保暖 B .防止大雪积压 C .便于雨水排放 D .防震 20XX 年4月7日,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沈阳机床(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高精数控技术有限公司等38家单位组建成立了“沈阳市机器人产业联盟”。回答9、10题。 图3 图2

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地理智能过关训练试题(4)2014届第一次高考统考文综地理模拟 题 2013.12.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汉字造字法中,蕴含着某些地理知识,知“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如图甲。读图回答 1~2 题。 1.图甲中,门的朝向可能是 ( ) ①正东②正西③正南④正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夏至日,图乙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为 ( ) A.①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林带,此时北京时间约为12: 00 B.②地,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20:00 C.③地,此季节该地温和多雨,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12 :00 D.④地,此季节该地草原枯黄,此时北京时间约为18 :00 3.表中①②两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 ) A.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高温多雨 C.光照充足 D .春季多大风 4.①城市年平均日照时数较低,其原因最可能是 ( ) A.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B.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C, 位于盆地,多云雨天气 D. 纬度高,白昼时间短 读右图,回答 5~ 6 题。 5.据图可知,( ) A.河流水 B.雨水 C.海洋水 D.地下水 6. “城市地面雨水人口” ( ) A.只能建在市中心 B.应建在城市的绿地中 C 应建在郊区农田中 D.可建在道路两侧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图4)回答 7 ~ 8 题。 7.甲最有可能是 A .热带雨林 B .温带草原 C .常绿阔叶林 D .常绿硬叶林8.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形成了该地域分异规律 C.其分异规律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下图为某岛屿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 9~ 10 题。

北京高考文综地理试卷及解析版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本试卷共15页,共100分。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016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读图1,回答第1、2题。 图1 1.本届大会期间,北京 A.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B.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 C.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D.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晚 2.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地处环太平洋灾害带 C.人口增长模式不同D.南部沿海有寒流经过 图2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 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读图,回答第3题。 3.该日20时 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 B.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 图2

C.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 D.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图3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第4题。 4.平顶海山 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 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图3 图4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第5、6题。 5.图中 A.①处冰川融化,湖泊水位升高 B.②处流量稳定,河流的落差小 C.③处谷宽、流速慢,适宜修建水库 D.④处地形平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6.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图中 A.地物按1:10万比例描绘,特征清晰 B.冰川地处新疆,覆盖范围沿山脊延伸 C.径流季节变化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 D.海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港口数量少 图4 图5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第7、8题。 7.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A.1月B.4月 C.7月D.10月 8.该山地 图5

2020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2019最新】精选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高二地理试题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读“地球经纬网略图”(下图,虚线为极圈及回归线),回答下题。 图中乙地位于甲地的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2、下面四幅图中位于低纬度并联系两大洋的海峡是 A④. B. ③ C. ② D. ① 读两岛屿简图,完成3--4题。 3、图中 A.两岛均位于北半球 B.左图比右图比例尺大 C.甲岛实际面积比乙岛大 D.甲岛位于乙岛西北方向 4、甲、乙两岛相同的地理特征是 ①聚落分布②地形特征③水系形态④地域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下图示意某地等高线地形(单位:米),等高距为20米。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是 A.100m B.80m C.120m D.140m 6、该地产业布局最合理的是 A.发展特色种植 B.发展滨海旅游 C.开展山坡养殖 D.加大水能开发 读图,完成7-8题。 7、造成甲乙两地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纬度位置 C..洋流 D、地形 8、下列四图能正确表示丙地气候特征的是 9、甲、乙两地冬季降水较多,共同的影响因子有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山地地形④沿岸暖流 A.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甲、乙两地所在区域的耕作制度差异较大,但主要粮食作物相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 B.土壤 C.降水 D. 地形 读图中①②③④线段均为该大洋中的洋流,完成11-12题。 11、若②③洋流流向刚好相反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印度半岛为旱季

天津文综地理试题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 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地理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图1),回答1~2题。 1.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A.地壳上升B.水源减少C.气候变干D.物质沉积 2.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整体性B.差异性C.稳定性D.脆弱性 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3~4题。 3.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 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B.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 C.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方便D.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 4.地质队员发现乙处有金矿出露,考虑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能找到沙金(沉积物中的细小金粒)的地方是 A.a B.b C.c D.d 科考队员在北极点附近某处一天中不同时刻拍摄了太阳照片。观察照片(图3),回答第5题。 5.太阳位于a所指位置时,拍摄者看到的太阳方位和他所在地的地方时分别是 A.正北 0:00 B.正北 12:00 C.正南 0:00 D.正南 12:00 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图4),回答6~7题。 6.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A.a b c B.a c d C.a b d D.b c d 7.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a B.b C.c D. d 据图文(图5)材料,回答8~9题。 葡萄酒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酿造而成。近年来,我国葡萄酒产量及消费量快速增长。

2021届高考文综地理试卷含答案

2021届文综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央广网1月29日报道:连日来,安徽、浙江、江西等地出现低温雨雪冻雨等天气,影响城市交通、电力、天然气等系统。冻雨,俗语称“滴水成冰”,形成于特殊的大气温度层结,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天气预报中常以700hPa温度≥0.0℃和850hPa温度<0.0℃作为冻雨出现的判断依据。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大气温度垂直剖面(单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融化层”应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此时图中最可能经历冻雨的城市是 A.郑州B.清远C.安庆D.赣州 右图为南极大陆某区域海冰范围变化图,9月南极海冰范 围为一年中最大,2月海冰范围为一年中最小。冰间湖是极地 海域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是指在达到结冰的天气条件下,仍 长期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据研究,南极 融冰初期或结冰初期会在近岸海域出现无冰覆盖的水域,称为 “近岸冰间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根据材料判断该区域 A.9月气温最低,2月气温最高B.平均融冰速度快于结冰速度C.海冰外缘线与海岸线走向一致D.海冰范围即海冰覆盖面积4.南极“近岸冰间湖”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A.近岸靠近南极大陆,温度高,融冰快B.近岸有河流注入,导 致融冰快 C.薄冰受南极大陆离岸风的影响被吹离海岸D.近岸暖流增温作用明 显 5.南极“近岸冰间湖” A.使南极沿岸温度升高B.使海水盐度降低 C.使南极沿岸变得湿润D.有利于海鸟寻找食物 下图示意喀斯特地区模拟不同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降雨量,单位为 mm/h)下,地表径流量与侵蚀产沙量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降雨强度为 40mm/h 时,地表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量少B.下渗率大C.地面崎岖D.降雨历时短7.降雨强度为 140mm/h 时,降雨历时 35 分钟后,侵蚀产沙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流量变大B.流速变快C.土质变松D.土层变薄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它是河流与海、

高二中国地理期末试题带答案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2分,共70分) 1.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叙述正确的是( ) ①跨南北半球 ②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③大部分位于中纬度, 没有热带 ④南北跨纬度 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⑤东临太平洋,海岸线长,有利于 对外交往和合作以及发展海洋事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2. 下列各组国家中,不是我国陆上邻国的是( ) A.俄罗斯、蒙古B ?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 C.韩国、日本 D.印度、尼泊尔 3. 我国回归线穿过的省区(简称)由东向西依次是是 () A 台粤桂云 B 云桂粤台 C 粤桂台云 D 桂粤台云 4. 关于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汉族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 B. 少数民族集中在西北和东北 C.少数民族集中在西北和西南 D.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 5. 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被称为“紫色盆地”的地形区是( ) A.四川盆地 B. 柴达木盆地 C. 塔里木盆地 D. 准噶尔盆地 6. 下列叙述不是我国地形地势特点的是( ) A.地势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 B.地形复杂多样 C.山地集中在第三级阶梯 D.山区面积广大 7. 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被称为“聚宝盆”的地形区是( ) A.四川盆地 B. 柴达木盆地 C. 塔里木盆地 D. 准噶尔盆地 8. 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临渤海和黄海的地形区是( ) A.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 10. 造成我国东部旱灾和洪涝的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风强弱 B 冬季风的强弱 C 山脉的阻隔 D 海陆位置的影响 11. 我国夏季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地方是 _______ A 曾母暗沙、哈尔滨 B 吐鲁番盆地、青藏高原 C 西双版纳、黑河 D 武汉、漠河 12. 关于界线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以南年降水量大于 800毫米 C.以南一月平均温大于 0C D ?以南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 13. 关于界线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③为森林与草场界线 B.③为第二、三级阶梯界线 14. 下列解决我国水资源空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①兴建水库 ②跨流域调水 ③人工降雨④节约用水 9. 下述关于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正确的是 A 我国各地夏季都吹东南风,冬季都吹西北风 C 夏季风使我国南北普遍高温 D B 季风交替季节是我国主要降水季节 冬季风加剧了北方严寒,使南北温差增大 C.③为南方与北方界线 D.③为农牧业界线

文综地理试题

文综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2011-2016年人口增长。据此完成1-2题。 1. 图中人口数量变化最小的一年是 A. 2012年 B. 2013年 C. 2014年 D. 2016年 2. 该省近三年来人口增长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城市房价增长快 B.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 C. 产业升级和转移 D. 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答案】1. C 2. C 【解析】 1. 由图可知,2014 年人口的增长率为0,故这一年人口数量变化最小,选C。 2. 由图可知,该省近三年来人口增长变化表现为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上升,人口机械增长率上涨快,这说明区域的人口拉力因素加强,结合选项,城市房价增长快不会导致人口大量大幅提高迁入;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机械人口增长意义较小;产业升级和转移会使得区域工作机会增多,引力加大;生活水平在三年内很难大幅提高,据此最佳选项为C。 作为2018年央视春晚分会场的贵州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当地分布着面积较广的作梯田(见图2),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怡人,当地在政府引导、企业帮扶下,形成了“稻一鱼一游”的生态产业模式,吸引着八方游客,据此回答3-4题。

2020年全国高考文综卷2地理试题

2020年高考新课标2卷文综地理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本卷共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 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图1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1--2题。 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A.水文、地貌、植被 B.地貌、水文、植被 C.植被、地貌、水文 D.水文、植被、地貌 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 “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 A.风俗习惯改变 B.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 C.人口迁徙频繁 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 图1 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 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图2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 稻茬。据此完成3--5题。 3.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 需在田地中打沟。打沟主要是为了 A.灌溉 B.排水 C.防虫害 D.通风 4.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产量 B.减少水土流失 C.降低生产成本 D.减少蒸发图2 5.近年来,该地 A.种植结构复杂化 B.复种指数提高 C.田间管理精细化 D.种田大户增多

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图3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6--8题。6.图示观测时段内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7.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 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图3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如图4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9--11题。 9.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 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 ①距水汽源地远 ②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 ③地势南高北低 ④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10.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 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 A.苔原带 B.森林带 C.森林草原带 D.草原带 11.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南部A.沼泽分布少 B.太阳辐射强 C.河流向北流 D.远离北冰洋

高二地理期末测试题(选修3)[1] 2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地理4月月考试题 班级:姓名:考号: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 2004年9月1日,由60位中国游客组成的第一支旅行团抵达欧洲,开始他们的欧洲之旅。这是自《中欧旅游目的地协定》签署以来的首批至欧洲旅游观光的国内旅行团。据此回答1~3题: 1.这支旅行团的旅行说明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有() ①旅游空间的扩大化②旅游主体的大众化③旅游目的的交流性④旅游方式内容的多样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这支旅行团在欧洲可能观赏到的景观属于物质文化景观的是() ①巴黎的艾菲尔铁塔②地中海沿岸迷人的阳光沙滩③荷兰的拦海大堤和大风车④巴黎的凯旋门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3.就连人迹罕至的南极洲也留下了旅游者的足迹,形成这种旅游现象的特点是()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C.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D.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歌曲《我想去桂林》中唱到:“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据此回答5~7题: 5.一般来说,旅游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旅游动机②旅游伙伴③闲暇时间④经济条件⑤娱乐消遣 A.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 8.“假日经济”是基于对旅游业何种认识()A.旅游业是旅游活动的媒介B.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 C.旅游业是“无烟工厂”D.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业 周庄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南30多公里,地处江南水乡,虽经历了900多年沧桑,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周庄仍完整地保留了原来水乡集镇的建筑格局。周庄也因此成为江南水乡名镇的最典型代表。周庄1984年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从1995年开始,旅游产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平均每年旅游收入递增35%以上。1999年客流量达到120万,门票售出80万张,仅此一项收入就超过4 000万。2000年,门票价格由35元提升至60元,但游客数量反而有所上升。然而,当地政府却准备修造一条公路,将周庄一分为二,希望利用周庄的品牌来带动周围两个镇的发展。据此回答9~10题: 9.旅游业的作用有() ①旅游业成为重要的经济收入②促进和繁荣旅游地的经济发展 ③发展旅游业只会造成破坏④发展旅游业无法带动其他部门和产业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此材料说明()A.旅游业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发展旅游业 B.要合理规划,以保护为主,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C.可以再建几个周庄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D.旅游业既然会带来保护问题,就应禁止发展旅游业 读云南省某地示意图,回答13~16题: 13.在云南西双版纳林海中的傣家村落,建筑形式 是当地高脚式竹楼,这表明() A.竹楼这种文化事物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 B.竹楼的材料和结构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 C.竹楼记录了当地人的意识形态 D.竹楼反映了早期社会制度 14.图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高考全国卷文综地理试题

2018高考全国卷3文综地理试题 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据此完成 1~2 题。 1.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 A.携带方便 B.适用地广 C.文化蕴涵 D.经久耐用 2.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 A.欧洲西部 B.中亚 C.中东 D.撒哈拉以南非洲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国县农 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 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 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 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 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 中心集镇活力较强,示意该县居民 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3~5 题。 3.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A.基础设施较完善 B.更接近消费市场 C.资金供应较充裕 D.更易招养劳动力 4.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A.从事商业活动 B.留守子女上学 C.兼顾务工务农 D.扩大种田规模 5.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政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贝加尔湖(图示)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 千米。据此完成 6~8 题。 6.贝加尔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

福建省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地理试卷及答案 第 I 卷(选择题共 48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1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1~2题。 图1 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 河套平原 B. 黄淮平原 C. 辽东丘陵 D. 闽浙丘陵 2. 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图2示意我国某家电企业组织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3~5题。 图2 3.影响该企业研发中心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 科技与市场 B. 市场与交通 C. 交通与资金 D. 科技与劳动力 4. 该跨国企业的空间布局特点是() A. 组织空间分布具有集聚性 B. 信息中心分布具有分散性 C. 研发中心分布在发达国家 D. 生产基地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5. 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辅助() A. 企业空间布局决策 B. 总部调控生产 C. 总部监控产品质量 D. 研发中心创意 图3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以平均气温 24℃、相对湿度70 %、平均风速2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读图回答6~8题。 图3 6. 图中 d 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 A. a B. b C. c D. e 7. 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风带 C. 地形 D. 河流 8. 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 A. 3、4 B. 5、6 C. 7、8 D. 9、10 图4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9~10题。 图4 9.该沙丘位于() A. 冲积扇 B. 洪积平原 C. 三角洲 D. 河漫滩 10. 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图5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1~12题。 图5 1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 全球昼夜平分 B. 北半球为夏季 C. 太阳直射20°S D. 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12. 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地理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60分。) 1.关于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八大行星中,金星距离太阳最近B.土星是最大的行星 C.天王星距离太阳最远D.地球在金星和火星之间 2. 在太阳系中,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但又是一颗唯一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下列 与地球上有生物存在无关 ..的是 A.日地距离、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B.稳定的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3.2005年8月12日9时(西五区),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一枚阿特拉斯运载火箭携带着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飞向太空。火箭起飞时,北京时间是A.11日12时 B.12日20时 C.12日22时 D.11日9时 读图1“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4-5题 4.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人口迁移的主要 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甲表示西欧,乙表示非洲 B.甲表示拉美,乙表示北美 C.甲表示西亚,乙表示南亚 D.甲表示非洲,乙表示亚洲 5.若此图乙地为攀枝花,其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首要原因是 A.气候条件优越 B.经济迅速发展 C.矿产资源开发 D.西部大开发6.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北半球的信风为东北信风 B.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之间是盛行西风C.季节移动的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D.夏季向北移动冬季向南移动 7.造成我国长江流域伏旱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A.低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 8.对地表起保温作用的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辐射 9.下列地区气候的形成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的是 A.东亚季风气候B.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D.秘鲁太平洋沿岸沙漠气候 10.下列关于目前世界人口增长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增长总体上属于“三低”模式B.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属于“高高低”型C.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已基本转变为“三低”型D.世界各国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具有同步性 11.读图2回答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谷地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图2 图1

高考全国卷Ⅰ文综地理试题精选

高考全国卷Ⅰ文综地理试题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完成1~3题. 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 A.燃料来源分散B.空间布局分散C.原料来源分散D.产品市场分散 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 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 A.城乡统筹创新B.生活方式创新C.农业发展创新D.科学技术创新 图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4~5题. 4.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5.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过剩 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6~8题. 6.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7.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A.原木B.农产品C.工业品D.石材 8.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A.设施陈旧B.运速太慢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 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图3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图3 9.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2020年全国卷Ⅰ文综地理高考试题(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图1)。据此完成1~3题。 图1 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 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 3.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①居住用地紧张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图2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据此完成4~6题。

图2 4.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II的是 ①并列排布②横向错列排布③自由排布④纵向错列排布 A.①B.②C.③D.④ 5.相对居住片区II,居住片区I的建筑布局宜 ①建筑密度大②建筑密度小③以高层建筑为主④以多层建筑为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 A.春季盛行风B.夏季盛行风C.秋季盛行风D.冬季盛行风 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图3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7~8题。 图3 7.参照图3,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 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③人工岛足够长④人工岛足够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

2020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

2020 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试 题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 4. 该地 2013 年后外来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产业转型升级 B. C. 交通拥堵加重 D. 5. 图示时段内,该地“积分入户”人数波动的主要原因是 A. 外来人口增加 B. 经济增速变化 C. 入户政策调整 D. 居住条件变化 6. “积分入户”政策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影响最可能是 A. 拓展城市空间范围 B. 加速人口老龄化 在林、 灌地植物群落中, 降雨时部分水量会被林冠层截留, 而通过林冠层间隙或从枝条 叶片上滴落的水量称为“穿透雨” ,还有一部分则沿叶片、枝条、茎干向下运动 , 最终直达 植物根部,被称为“树干茎流” 。林冠层降雨截留再分配的过程改变了区域降水的空间分布 格局, 尤其是对干旱、 半干旱地区植被的生存和生长具有深远影响。 下图为林灌区降雨截留 、选择题: 佛山古酱园酱油作坊盛于清朝,其广式酱油采用纯手工酿造,将来自广西的优质大豆, 经浸泡、蒸煮、培菌制曲后,置入露天酱缸中,经白天日晒、夜间凝露,自然发酵而成。我 国调味品龙头企业海天味业, 就是在多家佛山古酱园合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产品几乎 涵盖了所有的厨房调味品。据此完成 1~3 题。 1. 佛山古酱园作坊时代,其原料运输的主要方式是 A. 公路运输 B. 牲畜驮运 C. 2. 最有利于酱料“日晒夜露”自然发酵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3. 目前海天味业产品的多元化,主要得益于 A. 产业基础雄厚 B. C. 交通网络优化 D. 水路运输 D. 铁路运输 秋季 D. 冬季 重视技术研发 地理位置优越 积分入户” 指外来人口取得政策规定分值后即可申请落户, 是迁入地促进外来人口融 入的有效方式, 东莞市于 2010 年推出 “积分入户”政策。下图为 2010~ 2015 年东莞市积分 入户和外来人口的数量变化图。据此完成 4~6 题。 ) 人 万 ( 环境质量下降 生活成本上升 C.加大人口管理难度 D. 提升劳动力素质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教版)期末试题

高一下学期联考地理试题(B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图”,完成l~3题。 1.阶段(1)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2.阶段(2)世界总人口的变化特点是 A.缓慢增长 B.迅速增长 C.迅速减少 D.保持不变 3.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A.阶段(1)B.阶段(2)C.阶段(3)D.阶段(2)和(3) 4.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对外开放程度 5.全球人口数量变动,主要取决于 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C.人口迁移 D.人口自然增长率 读美国轮廓图,回答6~7题。 6.M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混合农业

7.M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A.先进的科技B.便利的交通运输 C.廉价的劳动力 D.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 8.交通运输线路的建设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青藏铁路的建设表明 A.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区位选择的唯一因素 B.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地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自然障碍 C.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填补地区空白 D.社会经济因素对铁路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不明显 9.下列工业部门属于原料导向型的是 A.糕点加工B.炼铝厂C.制糖厂D.飞机制造 如图所示,忻州某村,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场。且粮食、蔬菜和养猪的产值大约各占三分之一,回答10~12题。 10.该村的农业生产方式属于____农业地域类型 A.季风水田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 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 11.该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主要改善 A.地形条件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 12.最终决定该种农业生产数量和规模的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气候 C.地形 D.土壤 13.若仅考虑付租能力这一因素,城市各功能区由市中心到郊区依次为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