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方程的定义

分式方程的定义
分式方程的定义

2013年3月仇敏子的初中数学组卷

2013年3月仇敏子的初中数学组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

C D.

C D.

C D.

C D.

=2 C

=

D

C D.

=1

7.下列说法:

①解分式方程一定会产生增根;

②方程=0的根为2;

③方程的最简公分母为2x(2x﹣4);

④x+=1+是分式方程.

=1

C D.=1.6

C D.

10.在方程,,,(a,b为已知数)中,分式方程有()

11.下列方程:(1)=5,其中是分式方程的有()

D

C

=﹣3

13.下列方程中分式方程有()个.

(1)x2﹣x+;(2)﹣3=a+4;(3);(4)=1.

C D.

=1﹣

C D.

+1 C=5 D.﹣x

C D.

18.观察下列方程:

(1);(2);(3);(4)

19.下列方程①;②=2﹣(ab≠0);③;④=2+;⑤+5=x

C D.

C D.

C D.

C D.

24.有下列方程:①;②;③;④.属于分式方程的有()

﹣2=+1=x C=D

(a、b为常数)

D.

+x+1=0 =x﹣2 C D x

29.下列关于x的方程①,②,③,④中,是分式方程的有()

C D.

2013年3月仇敏子的初中数学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C D.

C D.

C D.

4.下列式子不属于分式方程的是()

C D.

=2 C

=

D

C D.

=1

7.下列说法:

①解分式方程一定会产生增根;

②方程=0的根为2;

③方程的最简公分母为2x(2x﹣4);

④x+=1+是分式方程.

=0

C D.=1.6

=1

不是等式,故不是分式方程;

C D.

10.在方程,,,(a,b为已知数)中,分式方程有()

11.下列方程:(1)=5,其中是分式方程的有()

D

C

=﹣3

13.下列方程中分式方程有()个.

(1)x2﹣x+;(2)﹣3=a+4;(3);(4)=1.

不是等式,故不是分式方程;

是根式,不是整式,故不是分式方程.

C D.

=1﹣

C D.

+1 C=5 D.﹣x

C D.

18.观察下列方程:

(1);(2);(3);(4)

19.下列方程①;②=2﹣(ab≠0);③;④=2+;⑤+5=x

C D.

C D.

C D.

,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字母,所以它是分式方程;故本选项正确;

、由得,

、由原方程,得

C D.

24.有下列方程:①;②;③;④.属于分式方程的有()

2x+

=2

④=0

﹣2=+1=x C=D

、方程2=

、方程+1=x

、方程=

(a、b为常数)

D.

+x+1=0 =x﹣2 C D x

29.下列关于x的方程①,②,③,④中,是分式方程的有()

②③中,分母中都含有字母,都是分式方程;

①,④

C D.

八年级数学下册《分式第二讲分式方程》知识点及典型例习题.doc

【知识要点】 1. 分式方程的概念以及解法 ; 2. 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 3. 分式方程的应用题 【主要方法】 2. 1. 分式方程主要是看分母是否有外未知数 ; 解分式方程的关健是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 ; 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 母. 3. 解分式方程的应用题关健是准确地找出等量关系, 恰当地设末知数 . 2019-2020 年八年级数学下册《分式第二讲 分式方程》知识点和典型例习题 题型一:用常规方法解分式方程 【例 1】解下列分式方程 ( 1) 1 3 ;( 2) 2 1 0 ;( 3) x 1 4 1 ;( 4) 5 x x 5 x 1 x x 3 x x 1 x 2 1 x 3 4 x 提示易出错的几个问题: ①分子不添括号;②漏乘整数项;③约去相同因式至使漏根; ④忘 记验根 . 题型二:特殊方法解分式方程 【例 2】解下列方程 ( 1) x 4 x 4 4 ; ( 2) x 7 x 9 x 10 x 6 x 1x x 6 x 8 x 9 x 5 提示:( 1)换元法,设 x y ;( 2)裂项法, x 7 1 1 . x 1 x 6 x 6 【例 3】解下列方程组 1 1 1 (1) x y 2 1 1 1 (2) y z 3 1 1 1 (3) z x 4 题型三:求待定字母的值 【例 4】若关于 x 的分式方程 2 1 m 有增根,求 m 的值 . x 3 x 3

【例 5】若分式方程 2 x a 1的解是正数,求 a 的取值范围 . x 2 提示: 2 a 0 且 x 2 , a 2 且 a 4 . x 3 题型四:解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例 6】解关于 x 的方程 x a c b x d (c d 0) 提示:( 1) a, b, c, d 是已知数;( 2) c d 0 . 题型五: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练习: 1.解下列方程: ( 1) x 1 2x 0 ; (2) x 2 4 ; x 1 1 2x x 3 x 3 ( 3) 2x 3 2 ; (4) 7 3 1 7 x 2 x 2 x 2 x 2 x x x 2 x 2 1 ( 5) 5x 4 2x 5 1 (6) 1 1 1 1 2x 4 3x 2 2 x 1 x 5 x 2 x 4 ( 7) x x 9 x 1 x 8 x 2 x 7 x 1 x 6 2.解关于 x 的方程: ( 1) 1 1 2 (b 2a) ;( 2) 1 a 1 b (a b) . a x b a x b x 3.如果解关于 x 的方程 k 2 x 会产生增根,求 k 的值 . x 2 x 2 4.当 k 为何值时,关于 x 的方程 x 3 (x k 2) 1 的解为非负数 . x 2 1)( x 5.已知关于 x 的分式方程 2a 1 a 无解,试求 a 的值 . x 1 (二)分式方程的特殊解法 解分式方程,主要是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通常的方法是去分母,并且要检验, 但对一些特殊的分式方程,可根据其特征,采取灵活的方法求解,现举例如下: 一、交叉相乘法 例 1.解方程: 1 x 3 x 2 二、化归法 例 2.解方程: 1 2 0 1 x 2 x 1

分式基础知识讲解

分式(基础)知识讲解

————————————————————————————————作者: ————————————————————————————————日期:

分式的概念和性质(基础) 【学习目标】 1. 理解分式的概念,能求出使分式有意义、分式无意义、分式值为0的条件. 2.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恒等变形,进而进行条件计算. 【要点梳理】 要点一、分式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 B 叫做分式.其中A叫做分子,B叫做分母. 要点诠释:(1)分式的形式和分数类似,但它们是有区别的.分数是整式,不是分式,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式.分式的分母中含有字母;分数的分子、分母中都不含字母. (2)分式与分数是相互联系的:由于分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所以分式比分数更具有一般 性;分数是分式中字母取特定值后的特殊情况. (3)分母中的“字母”是表示不同数的“字母”,但π表示圆周率,是一个常数,不是字母, 如a π 是整式而不能当作分式. (4)分母中含有字母是分式的一个重要标志,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是分式不能先化简,如 2 x y x 是 分式,与xy有区别,xy是整式,即只看形式,不能看化简的结果. 要点二、分式有意义,无意义或等于零的条件 1.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零. 2.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分母等于零. 3.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 要点诠释:(1)分式有无意义与分母有关但与分子无关,分式要明确其是否有意义,就必须分析、讨论分母中所含字母不能取哪些值,以避免分母的值为零. (2)本章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所遇到的分式都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分式中分母的值不等于零. (3)必须在分式有意义的前提下,才能讨论分式的值. 要点三、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这个性质叫做分式的基本性质,用式子表 示是:A A M A A M B B M B B M ?÷ == ?÷ ,(其中M是不等于零的整式). 要点诠释:(1)基本性质中的A、B、M表示的是整式.其中B≠0是已知条件中隐含着的条件,一般在解题过程中不另强调;M≠0是在解题过程中另外附加的条件,在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必 须重点强调M≠0这个前提条件. (2)在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变形时,虽然分式的值不变,但分式中字母的取值

分式的概念及性质应用

分式的概念及性质 定义 示例剖析 分式的定义:一般地,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 A B 叫做分式,其中A 叫分子,B 叫分母且0B ≠. 例如211 a ax +, 分式有意义(或分式存在)的条件:分式的分母不等 于零即0B ≠. 使1x 有意义的条件是0x ≠ 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是指分式在有意义的前提下分式的分子为零. 即当0A =且0B ≠时,0A B =. 使1 1x x -+值为0的x 值为1 知识互联网 模块一 分式的基本概念 知识导航

【例1】 ⑴下列式子:2 124233a x y a x x x a b x +---π,,,, ,1 x x y +其中是分式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⑵当x 时,分式 2x x +有意义;当x 时,分式21 1 x +有意义; ⑶当x 为何值时,下列分式的值为0? ① 213x x -+ ②6(6)(1)x x x --+ ③ 216(4)(1)x x x -+- ④ 288 x x + ⑤ 2225(5)x x -- 【例2】 ⑴当x 时,分式 233x x --的值为1;如果分式1 21x x -+的值为1-,则x 的值是_____. ⑵当x 时,分式48x -的值为正数;当x 时,分式48x x --的值为负数;当 x 时,分式6 1x +的值为正整数. ⑶当3x =-时,分式x b x a --无意义,当5x =时,分式x b x a --的值为0,则a b +=_____. 能力提升 夯实基础 模块二 分式的基本性质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1) 【学习目标】 1.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 和产生无解的原因。 2.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解。 【重点】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解。 【自主学习】 1、预习内容:自学教材第149页 2、预习检测: 1) 中含有 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2)你能再写出几个分式方程吗? 3)下列式子中,属于分式方程的是 ,属于整式方程的是 。 ①1213=-+x x ②21412x x -=- ③12312=+x x ④51≥x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类比学习探究分式方程的解法 1、解下列方程: (1)415-=x x (2)1 45-=x x ; 解:去分母(各项乘以公分母 ) 解:去分母(各项乘以最简 公分母________ _) ?-=?415 x x 约分得:()()54?=? 约分得:()()x x ?=-?)1( 去括号: 去括号: 移项: 移项: 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归纳:解分式方程的思路是将分式方程转化成 ,基本的方法是 (一般是方程两边同乘 )。且解分式方程必须 。 例1解方程 x x 332=- 例2解方程2)(1(311+-=--x x x x ?-=?145x x

2、解分式方程 1223x x =+ 2510512-=-x x 22411x x =-- 21133x x x x =+++ 例3、若关于x 的方程 021 1=--+x ax 无解,求a 的值 3、课后作业 1、=a 时,关于x 的方程 53221+-=-+a a x x 的解为零; 2、若关于x 的方程 3232-+=--x m x x 无解,则m 的值为 。 3、若代数式11 2--x 的值为零,则=x 4、若11-x 与1 2+x 互为相反数,则可得方程 ,解得=x 5、解方程: (1)1332+=-a a (2)88122-=--m m m (3) 22510x x x x -=+-

分式的概念教学设计

1.1 分式 1.1.1分式的概念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分式的概念。 2 通过具体情境感受分数的基本性质并类比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3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式的概念和性质难点:理解分式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探究: 1把三个一样的苹果分给4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到多少苹果?你怎么分给他们?(交流讨论) (1)每位小朋友分3 4 (2)分法: ①每个苹果切成四个相等的小块,共12块,每人分3块,这3块占一个苹果 的3 4 ②为了每个小朋友吃起来方便,每个苹果切成8块,共24块,每人分6块, 这六块占一个苹果的6 8 。 想想这两种分法分得的是否一样多?(36 = 48,即:3326 == 4428 ? ? )由此表明了什 么?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分数的值不变。 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约去共因数,分数的值不变。 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2 (1)把上面问题变为:把3个一样的苹果分给n(m>0)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到多少苹果? 用除法表示:3n ÷,用分数表示为:3n ,33n n ÷、相等吗?(33=n n ÷)这里的n 可以是实数吗?(n 不能为0) (2) 334n 与有什么区别?(后者分母含有字母)我们把前者叫分数,后者叫分式,什么叫分式呢?分式有没有和分数一样的性质?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分式的概念 填空: (1 )如果小王用a 元人民币买了b 袋相同的瓜子,那么每袋瓜子的价格是______元。 (2)一个梯形木板的面积是6 2m ,如果梯形上底是am ,下底是bm ,那么这个梯形的高是________m. (3) 两块面积分别为a 亩,b 亩的稻田m kg ,n kg ,这两块稻田平均每亩产稻谷________kg. 观察多项式:12a m n b a b a b +++、、这些代数式有什么共同点特点?(分子分母都是整式,分母含有字母) 一般地,如果f 、g 分别表示两个整式,并且g 中含有字母,那么代数式 f g 叫分式。

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提高)知识讲解

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提高) 责编:杜少波 【学习目标】 1. 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和检验根的意义,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2. 会列出分式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问题. 【要点梳理】 【高清课堂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应用知识要点】 要点一、分式方程的概念 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 要点诠释:(1)分式方程的重要特征:①是等式;②方程里含有分母;③分母中含有未知数. (2)分式方程和整式方程的区别就在于分母中是否有未知数(不是一般的字母系数).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分式方程,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的方程是整式方程. (3)分式方程和整式方程的联系:分式方程可以转化为整式方程. 要点二、分式方程的解法 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转化方法是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去掉分母.在去分母这一步变形时,有时可能产生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这种根叫做原方程的增根.因为解分式方程时可能产生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时必须验根.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去掉分母,化成整式方程(注意:当分母是多项式时,先分解因式,再找出最简公分母); (2)解这个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 (3)检验:将求得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若最简公分母不等于0,则这个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若最简公分母等于0,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原分式方程无解. 要点三、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 方程变形时,可能产生不适合原方程的根,这种根叫做原方程的增根. 产生增根的原因:去分母时,方程两边同乘的最简公分母是含有字母的式子,这个式子有可能为零,对于整式方程来说,求出的根成立,而对于原分式方程来说,分式无意义,所以这个根是原分式方程的增根. 要点诠释:(1)增根是在解分式方程的第一步“去分母”时产生的.根据方程的同解原理,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方程是原方 程的同解方程.如果方程的两边都乘以的数是0,那么所得方程与原方 程不是同解方程,这时求得的根就是原方程的增根. (2)解分式方程一定要检验根,这种检验与整式方程不同,不是检查解方程过程中是否有错误,而是检验是否出现增根,它是在解方程的过程中 没有错误的前提下进行的. 要点四、分式方程的应用 分式方程的应用主要就是列方程解应用题.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按下列步骤进行: (1)审题了解已知数与所求各量所表示的意义,弄清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2)设未知数; (3)找出能够表示题中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列出分式方程; (4)解这个分式方程;

人教版同步教参数学八年级-分式:分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分式 第 1 节 分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知识梳理】 1.分式的定义 (1)分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B A 叫做分式. (2)因为0不能做除数,所以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3)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分子就是被除式,分母就是除式,而分数线可以理解为除号,还兼有括号的作用. (4)分式的分母必须含有字母,而分子可以含字母,也可以不含字母,亦即从形式上看是B A 的形式,从本质上看分母必须含有字母,同时,分母不等于零,且只看初始状态,不要化简. 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1)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 (2)分式无意义的条件是分母等于零. (3)分式的值为正数的条件是分子、分母同号. (4)分式的值为负数的条件是分子、分母异号. 3.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 注意:“分母不为零”这个条件不能少. 4.分式的基本性质 (1)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2)分式中的符号法则: 分子、分母、分式本身同时改变两处的符号,分式的值不变. 【方法技巧】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可解决的问题 1.分式中的系数化整问题:当分子、分母的系数为分数或小数时,应用分数的性质将分式的分子、分母中的系数化为整数.

2.解决分式中的变号问题:分式的分子、分母及分式本身的三个符号,改变其中的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注意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分子、分母应为一个整体,改变符号是指改变分子、分母中各项的符号. 3.处理分式中的恒等变形问题:分式的约分、通分都是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变形的.5.约分 (1)约分的定义:约去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不改变分式的值,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的约分. (2)确定公因式要分为系数、字母、字母的指数来分别确定. ①分式约分的结果可能是最简分式,也可能是整式. ②当分子与分母含有负号时,一般把负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面. ③约分时,分子与分母都必须是乘积式,如果是多项式的,必须先分解因式. (3)规律方法总结:有约分的概念可知,要首先将分子、分母转化为乘积的形式,再找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式并约去,注意不要忽视数字系数的约分. 6.通分 (1)通分的定义: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为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的通分. (2)通分的关键是确定最简公分母. ①最简公分母的系数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②最简公分母的字母因式取各分母所有字母的最高次幂的积. (3)规律方法总结:通分时若各分式的分母还能分解因式,一定要分解因式,然后再去找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最简公分母的系数为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因式为各分母中相同因式的最高次幂,各分母中不相同的因式都要作为最简公分母中的因式,要防止遗漏因式.7.最简分式 最简分式的定义: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叫最简分式. 8.最简公分母 (1)最简公分母的定义: 通常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与字母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2)一般方法:①如果各分母都是单项式,那么最简公分母就是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相同字母的最高次幂,所有不同字母都写在积里.

分式,分式方程计算导学案

分式和分式方程的计算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分式的概念,能说出分式加减,乘除的法则. 会用这些法则 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2.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知道分式方程每一步的解法依据,从而使 学生会解分式方程。 3. 通过分式与分数计算的类比,分式解法与分式方程解法的类比, 使学生理解他们的异同。从而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学习重点和难点 分式的基本性质和等式基本性质的应用; 难点是分式计算与解分式方程的异同. 学习过程 一、 完成下列预习作业: 1、分解因式: ① 2x-6= ; ② x 3-4x 2+4x= ; ③1-2x+x 2= ; ④ x 2-9y 2= ; 2、计算 ;=+7372 =-7372 依据 ==+5432;==-5432 依据 3、计算 x x y ++y y x +=________= ;32b a -32a a =________= = 依据是 32ab +2 14a =________= ;a-b+22b a b += = 依据 4、填出下列各等式中未知的分子或分母。 ()22y x y x y x -=+-()y x ≠; ()b a ab ab a -=-2

()1)3(3=--x x x ; ()1122-=-+x x x x 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5432,5432 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3234y x x y ? = (2) cd b a c ab 4322222-÷ 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学、合作探究 例1: 2221x x x x x -+÷ (写出步骤及依据) 例2: x x x x x x 34292222--?+- (写出步骤及依据) 例3: 22111x x x --- (写出步骤及依据) 例4:a a a a a 21)242(22+?---

分式方程的概念及解法

分式方程的概念,解法 知识要点梳理 要点一:分式方程的定义 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 要点诠释: 1.分式方程的三个重要特征:①是方程;②含有分母;③分母里含有未知量。 2.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就在于分母中是否含有未知数(不是一般的字母系数),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分式方程,不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整式方程,如:关于的方程和 都是分式方程,而关于的方程和都是整式方程。 要点二:分式方程的解法 1. 解分式方程的其本思想 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具体做法是“去分母”,即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然后利用整式方程的解法求解。 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1)去分母,即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把原方程化为整式方程。 (2)解这个整式方程。 (3)验根: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使最简公分母不等于零的根是原方程的根,使最简公 分母等于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 注:分式方程必须验根;增根一定适合分式方程转化后的整式方程,但增根不适合原方程,可使原方程的分母为零。 3. 增根的产生的原因: 对于分式方程,当分式中,分母的值为零时,无意义,所以分式方程,不允许未知数取那些使分母的值为零的值,即分式方程本身就隐含着分母不为零的条件。当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以后,这种限制取消了,换言之,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范围扩大了,如果转化后的整式方程的根恰好是原方程未知数的允许值之外的值,那么就会出现增根。 规律方法指导 1.一般地,解分式方程时,去分母后所得整式方程有可能使原方程中分母为0,因此应如下检验:将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分式方程的定义 1、下列各式中,是分式方程的是() A.B.C.D. 举一反三:

分式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分式的概念: 当两个整数不能整除时,出现了分数;类似的当两个整式不能整除时,就出现了分式. 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 B 叫做分式. 整式与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在理解分式的概念时,注意以下三点: ⑴分式的分母中必然含有字母; ⑵分式的分母的值不为0; ⑶分式必然是写成两式相除的形式,中间以分数线隔开.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两个整式相除,除数不能为0,故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当分母为0时,分式无意义. 如:分式1 x ,当0 x≠时,分式有意义;当0 x=时,分式无意义. 分式的值为零: 分式的值为零时,必须满足分式的分子为零,且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注意是“同时”. 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上述性质用公式可表示为:a am b bm =, a a m b b m ÷ = ÷ (0 m≠). 注意:①在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基于的前提是0 m≠; ②强调“同时”,分子分母都要乘以或者除以同一个“非零”的数字或者整式; ③分式的基本性质是约分和通分的理论依据. 一、分式的基本概念 【例1】在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分式?哪些是整式? 1 t ,(2) 3 x x+, 221 1 x x x -+ - , 24 x x + , 5 2 a ,2m, 2 1 321 x x x + -- , 3 π x - , 32 3 a a a + 【例2】代数式 2222 113 1 321223 x x x a b a b ab m n xy x x y +-- +++ + ,,,,,,,中分式有() A.1个 B.1个 C.1个 D.1个 分式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分式方程知识点总结

分式方程知识点总结 一.分式方程、无理方程的相关概念: 1.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2.无理方程:根号内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无理方程又叫根式方程) 3.有理方程:整式方程与分式方程的统称。 二.分式方程与无理方程的解法: 1.去分母法: 用去分母法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①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 ②解这个整式方程; ③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零,使最简公分母不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根,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是增根,必须舍去。 在上述步骤中,去分母是关键,验根只需代入最简公分母。2.换元法: 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②换元:换元的目的就是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要注意整体代换的思想; ③三解:解这个分式方程,将得出来的解代入换的元中再求解;

④四验:把求出来的解代入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检验,若结果是零,则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若使最简公分母不为零,则是原方程的根。 解无理方程也大多利用换元法,换元的目的是将无理方程转化成有理方程。 三.增根问题: 1.增根的产生:分式方程本身隐含着分母不为0的条件,当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后,方程中未知数允许取值的范围扩大了,如果转化后的整式方程的根恰好使原方程中分母的值为0,那么就会出现不适合原方程的增根。 2.验根:因为解分式方程可能出现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 3.增根的特点:增根是原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根,增根必定使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为0。 解分式方程的思想就是转化,即把分式方程整式方程。 常见考法 (1)考查分式方程的概念、分式方程解和增根的机会比较少,通常与其他知识综合起来命题,题型以选择、填空为主;(2)分式方程的解法,是段考、中考考查的重点。 误区提醒 (1)去分母时漏乘整数项; (2)去分母时弄错符号;

第一节 分式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学而思培优

第一节分式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一、课标导航 二、核心纲要 1.分式概念 一般地,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B≠O),那么式子B A 叫做分式, 注:在理解分式的概念时,注意以下四点 (1)分式的分母中必须含有字母; (2)分式的分母的值不为O ; (3)分式是写成两式相除的形式,中间以分数线隔开; (4)判断分式时需要看最初形式. 2.有理式 整式与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3.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两个整式相除,除数不能为O ,故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O ; 当分母为0时,分式无意义. 4.分式的值 (1)分式的值为零:必须满足分式的分子为零,且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注意是“同时”. 即00=?=A B A 且.0=/ B (2)分式的值为1:满足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相等,且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 即.01=/=?=B A B A (3)分式的值为-1:满足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互为相反数,且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 即 .01=/-=?=B A B A (4)分式的值为正:满足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号, 即???>>?>000B A B A 或???? <<00B A (5)分式的值为负:满足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异号. 即 ???<>?<000B A B A 或????><00B A 5.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即:).0(,=/÷÷==m m b m a b a bm am b a 注:①在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前提条件是m≠0; ②强调“同时”,分子分母都要乘以或者除以同一个“非零”的整式; 6.约分 (1)概念: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种变形称为分式的约分. (2)步骤: ①如果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单项式或者是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将它们的公因式约去; ②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项式,将分子和分母分别分解因式,再将公因式约去. (3)公因式的确定:系数取分子和分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分子和分母中的相同字母,指数取次数低的,即为它们的公因式. 7.最简分式 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时,这个分式称为最简分式.约分时,一般将一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8.通分 (1)概念:把几个异分母分式分别化为与原分式值相等的同分母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2)步骤 ①求出所有分式分母的最简公分母; ②将所有分式的分母变为最简公分母.同时各分式按照分母所扩大的倍数,相应扩大各自的分子. (3)最简公分母的确定:系数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相同字母的最高次幂及单独字母的幂的乘积. 本节重点讲解:四个定义,一个性质,一种求值,一个条件. 三、全能突破 基 础 演 练 1.在x x x y x y y x x --+2,4,,3,0,3π中,是整式的有 ;是分式的有 2.当x 时,分式 53+x 有意义;当x 的值为 时,分式53+x 的值为1. 3.如果分式x x x 55||2+-的值为O ,那么x 的值是( ). 0.A 5.B 5.-C 5.±D 4. (1)分式 2)1(2?+-x x 的值为正数的条件是( ). 2.x D (2)使分式 5 2762+-x x 的值是负数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76.x B 0.

分式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内容 基本要求 略高要求 较高要求 分式的概念 了解分式的概念,能确定分式有意义 的条件 能确定使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分式的性质 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进行简单 的变型 能用分式的性质进行通分和约分 分式的运算 理解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会运用适当的方法解决与分式有关的问题 分式的概念: 当两个整数不能整除时,出现了分数;类似的当两个整式不能整除时,就出现了分式. 一般地,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 B 叫做分式. 整式与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在理解分式的概念时,注意以下三点: ⑴分式的分母中必然含有字母; ⑵分式的分母的值不为0; ⑶分式必然是写成两式相除的形式,中间以分数线隔开.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两个整式相除,除数不能为0,故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当分母为0时,分式无意义. 如:分式 1 x ,当0x ≠时,分式有意义;当0x =时,分式无意义. 分式的值为零: 分式的值为零时,必须满足分式的分子为零,且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注意是“同时”. 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上述性质用公式可表示为:a am b bm =,a a m b b m ÷=÷(0m ≠). 注意:①在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基于的前提是0m ≠; 知识点睛 中考要求 分式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②强调“同时”,分子分母都要乘以或者除以同一个“非零”的数字或者整式; ③分式的基本性质是约分和通分的理论依据. 1. ⑴x 为何值时,分式 21 41 x x ++无意义? ⑵x 为何值时,分式21 32x x -+有意义? ⑶x 为何值时,分式21 1 x x -+有意义? 2. 若分 24 1 ++x x 的值为零,则x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若22032 x x x x +=++,求 21(1)x -的值. 4. 若分式216 0(3)(4) x x x -=-+,则x ; 5. (6级)若x ,y 的值扩大为原来的3倍,下列分式的值如何变化? ⑴2222 x y x y +- ⑵3 323x y ⑶223x y xy - 6. (4级)约分: ⑴2322 15____20a b c b c -= ⑵22 4____16x x x -=- ⑶ 2 (2)____2x y y x -=- ⑷2 2 ____mx my x y +=- ⑸22 2 249____4129x y x xy y -=++ ⑹22412____710 x x x x --=++ ⑺222222 2____2a b c bc c a b ab --+=--+ ⑻ 11 23 4____18m m m m x y x y +-+-= 课后作业

初中数学分式方程典型例题讲解

第十六章分式知识点和典型例习题 【知识网络】 【思想方法】 1.转化思想 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应用非常广泛,运用转化思想能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把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熟悉问题,本章很多地方都体现了转化思想,如,分式除法、分式乘法;分式加减运算的基本思想: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从而得到分式方程的解等. 2.建模思想 本章常用的数学方法有:分解因式、通分、约分、去分母等,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构建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经历“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模型———求解———解释解的合理性”的数学化过程,体会分式方程的模型思想,对培养通过数学建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类比法 本章突出了类比的方法,从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及分数的运算法则类比引出了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及分式的运算法则,从分数的一些运算技巧类比引出了分式的一些运算技巧,无一不体现了类比思想的重要性,分式方程解法及应用也可以类比一元一次方程. 第一讲 分式的运算 【知识要点】1.分式的概念以及基本性质; 2.与分式运算有关的运算法则 3.分式的化简求值(通分与约分) 4.幂的运算法则 【主要公式】1.同分母加减法则:()0b c b c a a a a ±±=≠ 2.异分母加减法则:()0,0b d bc da bc da a c a c ac ac ac ±±=±=≠≠; 3.分式的乘法与除法: b d bd a c ac ?= ,b c b d bd a d a c ac ÷=?= 4.同底数幂的加减运算法则:实际是合并同类项 5.同底数幂的乘法与除法;a m ● a n =a m+n ; a m ÷ a n =a m -n 6.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ab)m = a m b n , (a m ) n = a mn 7.负指数幂: a -p = 1p a a 0 =1 8.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平方差与完全平方式 (a+b)(a-b)= a 2 - b 2 ;(a ±b)2= a 2±2ab+b 2 (一)、分式定义及有关题型 题型一:考查分式的定义(一)分式的概念: 形如 A B (A 、B 是整式,且B 中含有字母,B ≠0)的式子,叫做分式.其中 A 叫做分式的分子,B 叫做分式的分母. 【例1】下列代数式中:y x y x y x y x b a b a y x x -++-+--1 , ,,21,22π,是分式的有: . 题型二: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在分式中,分母的值不能是零.如果分母的值是零,则分式没 有意义. 【例2】当x 有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44+-x x (2)232+x x (3)122-x (4)3||6--x x (5)x x 11- 题型三:考查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 1、分母中字母的取值不能使分母值为零,否则分式无意义

分式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应用

分式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应用 目标认知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 2.在学生掌握了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和分式方程验根方法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可化为一元一 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使学生熟练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技巧. 3.通过学习分式方程的解法,使学生理解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把未 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问题,从而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4.能够利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体会方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5.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和训练,进一步体验“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求解——解释和应用”的过程; 重点: 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方法及其中的转化思想,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 难点: 检验分式方程解的原因,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 知识要点梳理

要点一:分式方程的定义 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 要点诠释: 1.分式方程的三个重要特征:①是方程;②含有分母;③分母里含有未知量。 2.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就在于分母中是否含有未知数(不是一般的字母系数),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分式方程,不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整式方程,如:关于 的方程和 都是分式方程,而关于

的方程和 都是整式方程。 要点二:分式方程的解法 1. 解分式方程的其本思想 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具体做法是“去分母”,即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然后利用整式方程的解法求解。 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1)去分母,即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把原方程化为整式方程。 (2)解这个整式方程。

分式的概念和性质(基础)知识讲解

分式的概念和性质(基础) 【学习目标】 1. 理解分式的概念,能求出使分式有意义、分式无意义、分式值为0的条件. 2.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恒等变形,进而进行条件计算. 【要点梳理】 【高清课堂403986 分式的概念和性质知识要点】 要点一、分式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 B 叫做分式.其中A 叫做分子,B叫做分母. 要点诠释:(1)分式的形式和分数类似,但它们是有区别的.分数是整式,不是分式,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式.分式的分母中含有字母;分数的分子、分 母中都不含字母. (2)分式与分数是相互联系的:由于分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所以分式比分数更具有一般性;分数是分式中字母取特定值后的特殊情况. (3)分母中的“字母”是表示不同数的“字母”,但π表示圆周率,是一个 常数,不是字母,如a π 是整式而不能当作分式. (4)分母中含有字母是分式的一个重要标志,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是分式 不能先化简,如 2 x y x 是分式,与xy有区别,xy是整式,即只看形式, 不能看化简的结果. 要点二、分式有意义,无意义或等于零的条件 1.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零. 2.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分母等于零. 3.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 要点诠释:(1)分式有无意义与分母有关但与分子无关,分式要明确其是否有意义,就必须分析、讨论分母中所含字母不能取哪些值,以避免分母的值为零. (2)本章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所遇到的分式都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分式中分母的值不等于零. (3)必须在分式有意义的前提下,才能讨论分式的值. 要点三、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这个性质叫做 分式的基本性质,用式子表示是:A A M A A M B B M B B M ?÷ == ?÷ ,(其中M是不等于零的整式). 要点诠释:(1)基本性质中的A、B、M表示的是整式.其中B≠0是已知条件中隐含着的条件,一般在解题过程中不另强调;M≠0是在解题过程中另外附加 的条件,在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必须重点强调M≠0这个前提条件. (2)在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变形时,虽然分式的值不变,但分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有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在变形后, 字母x的取值范围变大了. 要点四、分式的变号法则

分式方程的概念及解法

变式】方程 中,x 为未知量,a,b 为已知数,且 ,则这个方程是( ) 分式方程的概念,解法 知识要点梳理 要点一:分式方程的定义 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 要点诠释: 1 .分式方程的三个重要特征:①是方程;②含有分母;③分母里含有未知量。 2 .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就在于分母中是否含有未知数 ( 不是一般的字母系数 ) ,分母中含有未知 数的方程是分式方程,不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整式方程,如:关于 的方程 都是分式方程,而关于 的方程 和 都是整式方程。 要点二:分式方程的解法 1. 解分式方程的其本思想 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具体做法是“去分母”,即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 为整式方程,然后利用整式方程的解法求解。 2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1) 去分母,即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把原方程化为整式方程。 (2) 解这个整式方程。 (3) 验根: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使最简公分母不等于零的根是原方程的根,使最简公 分母 等于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 注:分式方程必须验根;增根一定适合分式方程转化后的整式方程,但增根不适合原方程,可使原方 程的分母为零。 3. 增根的产生的原因: 对于分式方程,当分式中,分母的值为零时,无意义,所以分式方程,不允许未知数取那些使分母的 值为零的值,即分式方程本身就隐含着分母不为零的条件。当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以后,这种限制 取消了,换言之,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范围扩大了,如果转化后的整式方程的根恰好是原方程未知数的允许 值之外的值,那么就会出现增根。 规律方法指导 1 .一般地,解分式方程时,去分母后所得整式方程有可能使原方程中分母为 0,因此应如下检验:将 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 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 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分式方程的定义 举一反三:1、下列各式中,是分式方程的是( A . C . 和 B . D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分式方程练习及解析

第八讲 分式方程 考点综述: 中考对于分式方程的主要要求包括分式方程的概念以及解法,会检验分式方程的根,分式方程的应用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典型例题: 例1:解方程: (1)(2007连云港) 11322x x x -=--- (2)(2007德州)解方程:120112x x x x -+=+- (3)(2007宁波)解方程21124x x x -=-- 解:(1)方程两边同乘(2)x -,得1(1)3(2)x x =----. 解这个方程,得2x =. 检验:当2x =时,20x -=,所以2x =是增根,原方程无解 (2)两边同乘以(1)(12)x x +-, 得(1)(12)2(1)0x x x x --++=; 整理,得510x -=; 解得 15 x = . 经检验,15x =是原方程的根. (3)方程两边同乘(x-2)(x+2),得 x(x+2)-(x 2-4)=1, 化简,得2x=-3 x=-3/2, 经检验,x=-3/2是原方程的根. 例2:(2007沈阳)甲、乙两个施工队共同完成某居民小区绿化改造工程,乙队先单独做2天后,再由两队合作10天就能完成全部工程.已知乙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所需天数是甲队 单独完成此项工程所需天数的45 ,求甲、乙两个施工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各需多少天? 解:设甲施工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x 天, 则乙施工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45 x 天, 根据题意,得 10x +1245x =1

解这个方程,得x =25 经检验,x =25是所列方程的根 当x =25时,45 x =20 答:甲、乙两个施工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分别需25天和20天. 实战演练: 1.(2008安徽)分式方程112 x x =+的解是( ) A . x=1 B . x =-1 C . x=2 D . x =-2 2.(2008荆州)方程21011x x x -+=--的解是( ) A .2 B .0 C .1 D .3 3.(2008西宁)“5·12”汶川大地震导致某铁路隧道被严重破坏.为抢修其中一段120米的铁路,施工队每天比原计划多修5米,结果提前4天开通了列车.问原计划每天修多少米?某原计划每天修x 米,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12012045x x -=+ B . 12012045x x -=+ C .12012045x x -=- D .12012045x x -=- 4.(2008襄樊)当m = 时,关于x 的分式方程213 x m x +=--无解. 5.(2008大连)轮船顺水航行40千米所需的时间和逆水航行30千米所需的时间相同.已知水流速度为3千米/时,设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千米/时,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08泰州)方程 22123=-+--x x x 的解是=x __________. 7.解方程: (1)(2008赤峰)2112323x x x -=-+ (2)(2008南京)22011 x x x -=+- 8.(2008咸宁) A 、B 两种机器人都被用来搬运化工原料,A 型机器人比B 型机器人每小时多搬运20千克,A 型机器人搬运1000千克所用时间与B 型机器人搬运800千克所用时间相等,两种机器人每小时分别搬运多少化工原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