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基础练习(全册含答案)教学文稿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基础练习(全册含答案)教学文稿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基础练习(全册含答案)教学文稿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的目的是:获得精确的数据,作出准确的判断。

2、长度的测量工具叫刻度尺。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有:直尺、三角板、

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3、刻度尺上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叫分度值。叙述分度值是要有数字和单位。

4、使用刻度尺测量前要三看:一看量程;二看分度值;三看0刻度线是否磨损。

5、刻度尺按照厚薄不同可分为厚刻度尺和薄刻度尺。

6、刻度尺按照分度值不同可分为厘米刻度尺、毫米刻度尺、分米刻度尺和米刻度尺。

7、记录的长度测量结果必须要有数字和单位。

8、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必须注意:(1)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或者重合;(2)要用零刻度线或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前边缘;(3)刻度必须要

紧贴物体。(4)记录数据时,必须记录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

9、长度的单位从大到小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长度的国际主单位是m。

10、判断记录的测量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就看倒数第1位的单位和分度值的单位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是正确的,如果不一致是错误的。

11、在我们记录的正确长度测量结果中,所有各位都是有效数字,最末一位数字是估计数字,除最末一位外的其他各位数字都是精确数字。

12、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13、任何人,用任何工具,使用任何方法都会有误差。

14、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误差可以减小。

15、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人有关,与测量的工具有关。

16、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而产生的叫错误。测量错误可以避免。

17、改正了错误的测量方法只能避免错误,不能避免误差,也不能减小误差。

18、长度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与要求有关;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与分度值有关。

19、分度值越小,长度测量越准确。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多少,测量长度时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就是多少。

20、减小误差的方法有:(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用精密仪器测量;(3)用先进方法测量。

21、用同一把刻度尺多次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时,记录的测量结果除了要记录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外,还必须满足除最末一位可以不同,其余各位必须相同。

2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只能用正确的测量结果来求平均值,错误的测量结果不能用来求平均值。

24、求平均值时,应当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和原小数位数相同。

25、时间用钟或表来测量。古代测量时间用日晷和沙漏。

26、时间的国际单位有:小时h、分min 、秒s。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是 s。

27、1h= 60 min= 3600 s。1min= 60 s。

28、要会读停表。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1、一个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 位置改变,叫机械运动。或者说物体间的 位置改变 叫机械运动。

2、位置改变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1)方位不变,距离 改变 ;(2)距离不变,方位 改变 ;(3)距离和方位都 改变 。

3、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为比较对象的物体叫 参照物 。一个物体被选作为参照物后,不管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就认为这个物体是 静止不动 的。

4、我们可以选择 任何 物体作为参照物,但原则上不选择 研究物体自己 。

5、如果选择不同物体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不一定 相同。(选填:一定、不一定、一定不)

6、物体是做机械运动、还是静止都必须相对于 参照物 来说,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 相对 的,具有 相对 性。

7、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运动,如果两个物体速度相同,以其中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那么另一个物体是 静止 的。如果两个物体速度不相同,以速度小的物体作为参照物,那么速度大的物体向 原方向 运动;以速度大的物体作为参照物,那么速度小的物体向 反方向 运动(选填:原方向、反方向)。

8、甲、乙、丙三台都在下降的电台梯,甲电梯上的人看到乙电梯在上升,乙电梯上的人看到丙电梯在上升。那么,丙电梯上的人看到甲电梯在 下降 ;下降最快的是 甲 电梯;下降最慢的是 丙 电梯。

9、一列火车向正南方向以10m/s 的速度运动,铁路边的人看到火车冒出的烟是竖直向上的。那么,这时正在吹 北 风,风速为 10 m/s 。

10、湖边的人家正在做午饭,湖边的人看到炊烟向东边飘去,湖中的甲船上的红旗向西飘动,乙船上的红旗向东飘动。那么,甲船 一定 向东行驶;乙船 不一定 向西行驶。(选填:一定、不一定、一定不)

11、同步地球卫星(通讯卫星),相对于 地球 是静止,相对于 太阳 是运动的。

12、空中加油时,战斗机相对于加油机是 静止 的,加油机相对于战斗机是 运动 的。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1、物理上用 速度 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

2、观看比赛的观众,用运动员跑 相同 的时间通过的 路程 多少来判断运动员跑的快慢。

3、计时员用运动员跑 相同 路程所用的 时间 长短来判断运动员跑的快慢。

4、物体通过 路程 与 时间 的比值叫速度。速度大小等于 单位 时间通过 路程 的多少。速度用字母 V 表示。

5、速度的计算式为:V=t s 。V 是 速度 ,S 是 路程 ,t 是 时间 。

6、速度的国际主单位是 m/s 。国际常用单位是 km/h ,它也是 交通运输 上常用的速度单位。

7、1m/s= 3.6 km/h ,1km/h=6.31m/s ,60m/min= 1 m/s 。

8、运动按照通过的路径来分可分为: 直线 运动和 曲线 运动。

9、直线运动按照速度是否发生改变来分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0、做 直线 运动的物体,如果 相等 时间内通过路程 相等 (或者说:速度大小 不变 )(或者说运动快慢 不变 ),叫匀速直线运动。

11、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1) 做直线运动 ;(2) 相等时间通过路程相等 。

12、一列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运动,第一小时行驶100km ,第二小时行驶100km ,第三小时行驶100km ,以后每小时都行驶100km 。那么火车 不一定 做匀速直线运动。(选填:一定、不一定、一定不)

13、做 直线 运动的物体,如果 相等 时间内通过路程 不相等 (或者说:速度大小 改变 )(或者说运动快慢 改变 ),叫变速直线运动。

14、变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1)做直线运动;(2)相等时间通过路程不相等。

15、速度——时间图象,是以时间为横轴,速度为纵轴。速度时间图象在时间轴上,表示物体 静止 ;速度时间图象平行于时间轴,表示物体作 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时间图象为斜直线或者曲线,表示物体作 变速直线运动 。

16、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夹角的大小表示了物体速度 变化快慢 。夹角越大,表示速度变化越 变 。

17、路程——时间图象,是以时间为横轴,路程为纵轴。当路程时间图象在时间轴上或者平行于时间轴,表示物体 静止 ;路程时间图象为斜直线表示物体作 匀速直线运动 ;路程时间图象为曲线,表示物体作 变速直线运动 。

18、路程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夹角的大小表示了物体速度 大小 。夹角越大,表示速度越 大 。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1、平均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平均运动 快慢的。

2、平均速度是 总路程 与 总时间 的比值。

3、测量平均速度 不能 直接测量,只 间接 测量(选填:能、不能)。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是V=t s 。

4、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出的物理量有 路程S 和 时间t ,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刻度尺 和 表 。

5、前半路程平均速度V 1、,后半路程平均速度V 2,全程平均速度V=212νν。 9、前半时间平均速度V 1、,后半时间平均速度V 2,全程平均速度V=21。 10、221νν+ > 21212νννν+。(选填:>、<、=) 11、一个小球自由地从斜面顶端滚到底端,滚到斜面中点处速度V 1,滚到滚完全程

一半时间时的速度V 2,那么V 1 > V 2。(选填:>、<、=)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产生和的传播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振动 而产生的。

2、振动的物体 一定 在发声;发声的物体 一定 在振动。(选填:一定、不一定)

3、振动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 不一定 能听到(选填:一定、不一定)。因此,我们 不能 用我们是否听到了声音来判断物体是否在发声(选填:能、不能)。

4、声源是 自己 能 发声 的物体。

5、人的说话声,是由于人的 声带 振动而产生的;蜜蜂从我们身边飞过时的“嗡翁”声,是蜜蜂 翅膀 的振动而产生的;打鼓时的的鼓声是由于 鼓面 的振动而产

生的;蝉的鸣叫声是由于发声器的振动而产生的;吹笛子时笛声是由于笛子中空气的震动而产生的;拉小提琴时,小提琴的声音是琴弦的振动发出的。

6、我们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说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在金鱼缸边拍手,金鱼会受到惊吓,说明声音除了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外,还能在液体中传播。地道战中的游击队员通过一根细铁丝就能听到另一个地道中游击队员的说话声,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在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距离很近也不能直接对话,而要通过无线电通话,这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7、声音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8、放一个手机在密闭的玻璃球内,当我们给手机发信息时,我们能听到手机铃声,能看到指示灯的闪烁(选填:能、不能);当我们用抽气机抽出玻璃球内的过程中,我们听到的铃声会越来越小。而把空气抽完后,我们就不能听到手机的铃声了,这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9、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所以声音又叫声波。

10、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所以声音有速度叫声速。

11、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古时候,远征的战士们晚上睡觉时,常常“枕戈待旦”就可以很快地发现敌人夜间偷袭,这是因为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快的原因。铁道游击队员常常用耳朵贴着铁轨听,敌人的火车还离得很远就知道了,这是因为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快的原因。夜间狗睡觉时,总是把一只耳朵贴着地面,来人离人家很远,人还没有感觉到,狗就会叫起来,也是因为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快的原因。

12、有一根足够长的铁水管,一个人在铁水管的一端用铁锤敲击一下,另一个人在铁水管的另一端一耳贴着铁水管,一耳放在空气中。如果水管中无水,他会2次听到敲击声;如果水管中有水,他会3次听到敲击声。他听到的第一次敲击声是

由铁水管传到人耳的,他听到的最后一次敲击声是由空气传到人耳的。

13、声音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介质的状态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4、声音在150C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15、任何物体能反射声音。被物体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音。

16、人要分辩出原声和回声,原声和回声必须相隔0.1s 及以上。人要分辩出自己说话声的原声和回声,人距反射物的距离必须在17m及以上。

17、人耳主要由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和听觉神经组成。

18、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音;外耳道的作用是传递声音;鼓膜的作用是产生振动;听小骨的作用是传递振动;听觉神经的作用是传递信息。

19、如果人听觉出现的问题是由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引起的,能通过治疗恢复听力;如果人听觉出现的问题是由听觉神经引起的,不能通过治疗恢复听力。(选填:能、不能)

20、人除了可以利用耳朵来感知声音外,还可以利用头骨、额骨来感知声音,这就是骨传导。

21、自己听到自己的说话声,和用录音机录下来后,放出来再听自己的声音,会觉得有很大的改变,这是因为自己听自己的说话声是利用骨传导传给大脑的,而放录音听自己的说话声是利用耳朵传给大脑的。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和音色。

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只能说高或低,不能说大或小、强或弱。

3、频率是用来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频率高,物体振动得快。频率低,物体振动得慢。

4、物体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用字母f表示。频率的国际主单位是Hz。常用单位还有千赫kHz和兆赫MHz 。

1KHz= 103 Hz, 1MHz= 103 KHz= 106 Hz。

5、物体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或者说与振动的频率有关。物体振动得快,音调高;物体振动频率低,音调低。

6、男低音歌唱家中的“低”是指音调;女高音歌唱家中的“高”是指音调;音乐课上我们唱了一首F调的歌,“F”调是指音调。

7、鼓、音叉的音调是不能改变的(选填:能、不能)。重敲和轻敲只能改变鼓和音叉的响度,不能改变鼓、音叉的音调。

8、人能感觉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 Hz。

9、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10、蝙蝠是利用超声波来觅食的,大象是利用次声波来交流的。蝴蝶从我们身边飞过,我们感觉不到,是因为蝴蝶飞行时发出的是次声波。

11、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或者说强弱。响度一般说大小或强弱。不说高低。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响度。

12、响度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大,响度大。

13、我们听到声音的响度大小与声源的振幅(响度)和我们离声源的距离有关。

14、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一般不同。

15、我们检查:西瓜是否成熟、保温瓶是否破损、铁轨是否有问题、医生拍病人的肚子判断病情、声控门、声控取款机都是利用音色来工作的。楼道里的声控灯是利用响度来工作的。

16、在声波图象中,图象的上下高低表示了声音的响度大小。图象的稀密程度表示了声音的音调高低。图象的形状表示了声音的音色。

17、乐器可分为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18、打击乐器有鼓、锣、沙锤、编钟等。

19、管乐器有笛、唢呐、箫、单簧管等。管乐器是靠

空气振动发声。空气柱越长,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20、弦乐器有古筝、二胡、小提琴、吉他等。弦乐器是靠

弦振动发声。

21、弦乐器的音调高低与弦的材料、长度、松紧、粗细有关。

22、弦乐器弦越紧,音调越高;弦乐器弦越长,音调越低;弦乐器弦越细,音调越高。

第三、四节声的利用、噪音的危害和防止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声音传递信息的事例有:(1)听到雷声,知道下雨;(2)医生用听诊器和B超检查病情;(3)拍西瓜,判断是否成熟;(4)敲击铁轨,判断铁轨有无事故隐患;(5)声控取款机、声控门;(6)蝙蝠觅食;(7)根据动物的异常反应判断自然灾害;(8)听保温瓶的声音判断保温瓶的损坏;(9)测量海水的深度等等。

3、能发出次声波的有:大象、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等

4、回音的作用是:(1)加强原声;(2)测量距离。

5、表面光滑又平坦的物体反射声音的能力强,吸收声音的能力弱。

6、表面粗糙又松软的物体反射声音的能力弱,吸收声音的能力强。

7、声音的强弱的单位是分贝,表示字母为dB。

8、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得超过90 dB;为了不影响工作、学习声音不得超过

70 dB;为了保证睡眠声音不得超过50 dB。

9、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情,听诊器导管的作用是集中声音。向远处喊话,把手做成喇叭状的作用是避免声音分散。

10、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情,听诊器的导管不能增大响度,不能提高音调,不能改变音色。(选填:能、不能)

11、声音还能够用来传递能量。

12、用声音清洗钟表是因为声音能传递能量;用声音去结石是因为声音能传递能量;用声音清洗精密仪器是因为声音能传递能量;用声音切割金刚石等坚硬物体是因为声音能传递能量。

13、根据蝙蝠觅食的原理,制成了一种测量距离的科学仪器叫声纳,它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因为地球和月球间有一段是真空。

14、要减小噪音可以在声源处减小,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小,还可以在人耳处减小。

15、从物理角度上讲,无规律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噪音。

16、从环保角度上讲,对我们工作、学习、休息造成影响的声音或对我们要听的声音造成干扰的声音。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

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用温度来表示。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

2、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3、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用字母0C表示。

4、人们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0C;1标准大气压下开水的温度为1000C。这样规定的温度为摄氏温标(摄氏温度)。

5、温度计可分为常用温度计和医用温度计(又叫体温计)。

6、温度计的构造: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都有(1)玻璃管;(2)玻璃泡;(3)有色液体;(4)刻度。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在构造上的不同点是:常用温度计的玻璃管和玻璃泡是直接连接的;而体温计的玻璃管和玻璃泡是靠弯曲的缩口(弯曲的毛细管)来连接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体温计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7、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必须注意:(1)不超过测量范围;(2)液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3)要等到液柱稳定了才读数;(4)常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体温计能够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因为体温计的玻璃管和玻璃泡是靠弯曲的缩口来连接的(前两空选填:能、不能)。(5)常用温度计用过后不能甩,体温计用过后和用之前都必须甩,目的是利用惯性把管内的液体甩入泡内;(6)读数时视线要与被温度计相互垂直。

8、如果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时,温度计没有和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壁、容器底接触,温度计离开了被测物体读数,没有等液柱稳定就读数,测量结果会偏大或偏小。如果外界高于被测物体的温度,测量结果会偏大;如果外界低于被测物体的温度,测量结果会偏小。

9、如果体温计没有甩就进行下一次测量,测量方法一定错误,测量结果可能正确、可能错误。(选填:一定、可能、一定不)

10、体温计没有甩就进行下一次测量,如果先测量的物体温度高,后测量的物体温度低,后测量的温度是错误的;如果先测量的物体温度低,后测量的物体温度高,后测量的温度是正确的。(选填:正确、错误)

11、体温计没有甩就进行下一次测量,测量的最后一个物体的温度等于高温物体的温度。

12、温度计读数时,(1)先要保证温度计的液柱在下方;(2)温度计上的标数由下到上逐渐增大,读数为正,温度计上的标数由下到上逐渐减小,读数为负;(选填:正、负)(3)读数时,要由小数读到大数。(选填:大、小)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1、任何物质都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等三种状态。

2、物质的三种状态中,最高状态是气态,最低状态是固态。

3、凡是物质由低状态变为高状态都要吸热,凡是物质由高状态变为低状态都要放热。(选填:吸、放)

4、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物质熔化时一定吸热。因为熔化是由低状态变为高状态。夏天吃冰糕感觉凉快,是因为冰糕熔化要吸热的原因。

5、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物质凝固时一定放热。因为凝固是由高状态变为低状态。

6、物质根据熔化或凝固时温度是否发生改变,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7、熔化和凝固时温度不变的一类物质叫晶体。熔化时温度要升高、凝固时温度要降低的一类物质叫非晶体。

8、晶体有:(1)冰;(2)食盐;(3)水晶;(4)石英;(5)所有的金属;(6)萘。

9、非晶体有:(1)玻璃;(2)橡胶;(3)塑料;(4)沥青;(5)所有的油;(6)棉布。

10、熔点是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11、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不同晶体的熔点一般不同(选填:相同、不同)。

12、熔化图像是由低温到高温。晶体的熔化图像有一段与时间轴

相互平行,这一段所对应的温度就是熔点;非晶体的熔化图像没有平行于时间轴的那一段。晶体的熔化图像一共有3段。

13、晶体的熔化图像中,平行于时间轴的那一段表示熔化过程,此过程中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14、晶体的温度等于熔点时,物质可能全是液态,可能全是固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态。

15、晶体的温度高于熔点时,物质是液态;晶体的温度低于熔点时,物质是固态。

16、晶体凝固时温度不变;非晶体凝固时温度会降低。

17、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有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18、不同晶体的凝固点一般不同。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19、凝固图像是由高温到低温。晶体的凝固图像有一段与时间轴相互时间轴,这一段所对应的温度就是凝固点;非晶体的凝固图像没有平行于时间轴的那一段。

20、晶体的凝固图像中,平行于时间轴的那一段表示凝固过程,它所对应的温度叫凝固点此过程中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21、晶体的温度等于凝固点时,物质可能全是液态,可能全是固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态。

22、晶体的温度高于凝固点时,物质是液态;晶体的温度低于凝固点时,物质是固态。

23、00C的水和00C的冰的冷热程度相同。把右手放在00C的水中,左手放在00C的冰中,左手感觉要冷一些,这是因为冰还有一个熔化过程要吸热。

24、常言道“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下雪天是一个放热过程,要

放出大量的热;而化雪天是一个吸热过程,要吸收大量的热。

25、晶体熔化的条件是(1)达到熔点,(2)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是(1)达到凝固点,(2)放热。

第三、四节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1、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汽化时一定要吸热。因为汽化是由低状态变为高状态。

2、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液化时一定要放热。因为液化是由高状态变为低状态。

3、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

4、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5、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液体蒸发时要吸热,因此蒸发具有致冷作用。—20 0C的酒精能蒸发(选填:能、不能)。

6、蒸发的快慢与(1)温度;(2)蒸发面积;(3)通风状况。

7、探究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有无关系,我们应当用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应当控制温度和通风状况不变,通过改变蒸发面积来进行探究。

8、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9、沸腾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沸点是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10、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可能改变。

11、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升高,液体沸点升高。高压锅的原理是增大气压,升高沸点。

12、使液体沸腾的方法有(1)加热;(2)减小压强。

13、水沸腾前,气泡上升时由大变小。沸腾后,气泡上升时由小变大。

14、液体沸腾的条件是(1)达到沸点;(2)吸热。

15、任何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能液化。

16、生活中的液化现象有:(1)露;(2)雾;(3)雨;(4)所有的白气;(5)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17、气体液化的条件是(1)达到液化温度;(2)放热。

18、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1)降温;(2)加压。

19、常温下的液化天然气是利用加压的方法制得的;常温下的液化石油气是利用加压的方法制得的;常温下的液化氧气是利用加压的方法制得的;常温下的液化氮气是利用加压的方法制得的。

20、升华是物质有固态变为气态。升华时物质一定要吸热。因此升华具有致冷作用。

21、凝华是物质有气态变为固态。凝华时物质一定要放热。

22、生活中的升华现象有:(1)灯丝变细;(2)干冰消失;(3)卫生球消失;(4)加热碘,碘消失;(5)南极结冰的衣服也会干。

23、生活中的凝华现象有:(1)霜;(2)雾松;(3)灯泡变黑;(4)雪、冰雹的形成;(5)加热碘,瓶变黄。

24、具有制冷作用的物态变化有熔化、蒸发和升华。

25、春天和秋天,寝室窗户的玻璃上出现的小水珠在玻璃的内表面,寒冷的冬天,寝室玻璃上出现的小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选填:内、外)

26、寝室窗户的玻璃上出现的小水珠或小冰花一定在温度高的那一面玻璃上。

第四章光现象

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是自身能发光的物体。

2、常见的光源有:(1)太阳;(2)萤火虫;(3)夜晚天上的星星;(4)灯笼鱼;(5)虎头鱼;(6)水母。

3、能看见的物体不一定是光源。不是光源我们不一定能看不见。(选填:一定、不一定、一定不)

4、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5、光在同一种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6、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1)同一种介质;(2)均匀介质。

7、生活中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有:(1)日食;(2)月食;(3)小孔成像;(4)影子的形成;(5)射击;(6)排队;(7)木工检查木头是否直;(8)激光引导掘进。

8、日食形成时太阳、月亮、地球在同一直线上,位于中间位置的星球是

月亮。

9、月食形成时太阳、月亮、地球在同一直线上,位于中间位置的星球是

地球。

10、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

11、像距是像到小孔的距离,用字母V表示。

12、物距是物体到小孔的距离,用字母u表示。

13、小孔所成的像时,像的形状一定与物体的形状相同。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是放大的;当像距等于物距时,像是等大的;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是缩小的。(后三空选填:等大、放大、缩小)

14、光能在固体、液体、气体和真空中传播。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选填:需要、不需要)。

15、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状态有关。

1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小。

17、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用C表示,C= 3×108 m/s= 3×105 km/s。

18、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3×108 m/s= 3×105 km/s。

19、雷雨天,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出的。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光速比声速快的原因。

20、光年是天文学上常用的光年单位,1光年= 3×108×365×24×3600 m = 3×105×365×24×3600 km。(要求写出计算式即可)

21、1光年的意思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路程。

22、牛郎星距地球50光年,我们今天看到的牛郎星,不是此刻的牛郎星。(选填:是、不是)

23、光线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第二节光的反射

1、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会被反射回来,叫光的反射。

2、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

3、入射线是指射到物体表面的光线;反射线是被物体表面反弹回去的光线。入射点又叫反射点,它是入射线与物体表面的交点,也是反射线与物体表面的交点,用字母O表示。法线是通过入射点并垂直于物体表面的直线,法线是一根理想曲线,实际上不存在。

4、入射角是入射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

5、探究光的反射性质时,先把一张白纸垂直于平面镜放置,用一束光线紧贴着白纸射到平面镜上,我们能从白纸的另一边能看到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当我们沿入射点把白纸向后折,我们从白纸的另一边就不能看到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了,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入射线、反射线、法线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6、探究光的反射性质时,我们要多次测量入射角和它所对应的反射角,其目的是反复验证实验结论是否正确,避免偶然性。

7、光的反射定律:入射线、反射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简称三线共面);入射线和反射线分居于法线两测(简称法线居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简称两角相等)。

8、法线在入射线与反射线夹角的角平分线上。

9、入射角是入射线与反射线夹角的21倍。反射角是入射线与反射线夹角的21倍。入射线与反射线夹角是入射角的 2 倍。入射线与反射线夹角是反射角的 2 倍。

10、光在发生反射时,光路是 可逆 的。

11、平行光照射到 平坦光滑 物体表面时,反射光 也 平行,叫镜面反射。

12、镜面反射只有 1 个方向上有反射光,我们只能从 1 个方向上看到物体。

13、平行光照射到 粗糙不平 物体表面时,反射光 不再 平行,叫漫反射。

14、漫反射在 各 个方向上都有反射光,我们能从 各 个方向上看到物体。

15、走在有积水的路上,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我们会发现 亮 的地方有积水;当我们背着月光走时,我们会发现 暗 的地方有积水。(选填:亮、暗)

16、房屋、高山、风景等等,在水中的倒影的原理是光的 反射 ;照镜子时我们看到镜子中的自己的像的形成原理是光的 反射 。

17、 任何 反射都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 。

2、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有:(1)看到穿衣镜中的自己;(2) 水中的倒影 ;

(3) 房屋在平板玻璃中的像 。

3、表面既 光滑 又 平坦 的物体叫平面镜。

4、生活中属于平面镜的物体有:(1) 穿衣镜 ;(2)平静的水面 ;(3)地面瓷砖 ;

(4) 平板玻璃窗 ;(5) 平板墙面瓷砖 。

5、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平面镜成 正立 、 等大 的 虚 像。

6、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要用 2 根相同的蜡烛,目的是比较像和物的 大小 关系。要用刻度尺测量像距和物距,目的是判断像距和物距的 大小 关系。要用平板玻璃而不用平面镜,是为了便于 观察 。

7、平面镜所成的像,像与物的连线 垂直于 平面镜,像到镜的距离 等于 物到镜的距离。

8、平面镜成像时,平面镜在像与物的连线的 中垂 线上。

9、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与物体大小 相同 ,与平面镜大小 无关 。

10、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线的 反向 延长线的 交点 。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 像。

11、平面镜所成的像上下 不会 颠倒,左右 要 颠倒。

12、平面镜对平行光的作用是平行 平行 。

13、面镜对光都是 反射 作用。面镜分为 平 面镜、 凹 面镜和 凸 面镜。

14、平行光射到凹面镜上,经凹面镜 反射 后,要会聚于凹面镜前的一个点,这个点叫 焦 点,用字母 F 表示。

15、凹面镜的焦点是 实际 光线会聚而得到的,所以是 实 焦点。凹面镜有 1 个 实 焦点。(第一空选填:不是实际、实际)

16、根据光的 可逆 性,从凹面镜焦点发出的光经凹面镜 反射 后将成为一束 平行 光。

17、凹面镜对光具有 会聚 作用。因此凹面镜对光的作用是平行 会聚 。

18、生活中的凹面镜有:(1) 手电筒的反光镜 ;(2) 车灯的反光镜 ;(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