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英语三模试卷(解析版)

2017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英语三模试卷 二. Choose the best answer(选择最恰当的答案)(共20 分) 26.(1分)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 is pronounced as /t?:m/?()A.turn B.term C.team D.time 27.(1分)One day Gloria wants to play football for her country in the World Cup.() A.a B.an C.the D./ 28.(1分)A military lover bought a tank on the Internet.He opened it and found much inside.() A.gun B.gold C.coin D.body 29.(1分)Dad and mum are very strict us about table manners.()A.from B.by C.with D.for 30.(1分)Of all the thins they saw,the ghost town was .()A.good B.better C.best D.the best 31.(1分)Bike﹣sharing is convenient and I don't need to buy a bike for .() A.I B.my C.mine D.myself 32.(1分)Shanghai Tower has opened its sightseeing deck the 118th floor to the public recently.() A.in B.for C.on D.at 33.(1分)This hand cream smells .What's it called?()A.lovely B.heavily C.rarely D.happily 34.(1分)We had a clear view of the castle from our room.There was blocking our view.() A.something B.anything C.everything D.nothing 35.(1分)Unless the weather ,we will have to cancel the game.()A.improves B.improved C.is improving D.will improve 36.(1分)﹣I'm really sorry,Dad,but I think I've broken the tap. ﹣Let me see…Oh,never mind.I easily fix that.()

2018上海杨浦高三语文一模(含答案)

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年级模拟质量调研 语文学科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017.12 一 积累运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2)____________________,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_____________》) (3)人类的物质文明无论多么奢华,坚固,都逃不过时间的淘洗,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中的一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此发出感慨。 2.按要求选择。(5分) (1)当代人做事讲求“有法可依”“有根有据”,以下表述对应的一项是( )。(2分)A.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C.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D.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中国古典诗文的审美通常停留于农耕时代的意象,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气、韵、境、味等均是中国人独特情趣的表现。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的复杂经验,___________________,以“诗评、文评”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只能做出相当有限的反应。 A.精美的意象、隽永的意境仍能酣畅淋漓地表达 B.古典诗文的朦胧、雅致倒是十分贴切 C.精致的古典诗文已显得力不从心 D.再精美的诗文都已经失去言说的能力

二 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标准化时代的文化乡愁 陈建华 ①用坐标横轴表示诗的完美性,用纵轴表示重要性,确立一个坐标点,计算其所占面积,便可测算诗的伟大指数。这种表述近乎完美,将诗歌欣赏的感性沉迷转化为可资遵循的理性路径,将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审美体悟做成可视化的数学模型,既易于理解又具有可操作性。 但这改变不了标准化时代“精致的平庸 .....”的本质。它回答不了如下问题:为什么在我们的生命经验里,诗歌会比视像更美,更能让读者悸动与心跳、更能感受美丽与哀愁、更能使人眷恋这世间红尘? ②严格说,悟诗比解诗更重要。南宋严羽借禅喻诗:“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也在妙悟。”[1]行家眼中,这或者更贴近诗的本质:诗歌往往只表现情绪,传达情感,能触摸这种情感,感受语言体温,也就够了。用分析、归纳与综合的理性思维去规训感性、直觉的艺术思维会适得其反。 ③然而全世界的学术圈越来越迷恋于自我发明的一套言说方式,甚至将这种言说方式视作身份证明,尽管经不起推敲与追问。[2]为了显示研究的科学性,一些学者用这些手段将读者绕的云里雾里后,得出一些不近人情且无聊透顶的结论。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幸福公式、痛苦公式和各类不知所云的大学排行榜、发展指数。学者们热衷于用图表、方程式、公式等数学语言对各种荒诞不经的学说进行华丽的包装,让那些乏善可陈甚至愚蠢的想法显得证据确凿。 ④对数字、公式、模型等理性语言的迷恋折射出论文价值的真实来源。工业革命后,人类文明加速,划时代的科学发现差不多都是以论文为呈现形式。在众多文体中,论文的优先地位得以彰显并逐渐巩固,科学研究范式获得众星捧月般的尊崇。[3] ⑤“五四”以来,科学与民主深入人心。崇尚科学放之四海皆准,怕的是将崇尚科学偷换成崇尚论文。人类文明积累到今天,任何领域要做出一点点小小的发现谈何容易?但在发表压力下,大量“精致的平庸”的论文被生产出来。[4] ⑥更可怕的是将论文变成一种变相的控制技术。但很不幸,本来代表着人类探索未知世界勇气与热情的论文正逐渐变成大工业生产线上的流水产品。论文越来越八股,引论、本论、结论,对应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是一套规训体系,别想另搞一套,谁敢不按这种套数写作?因此,论文已经变成了一种标准化产品,它操持着典型

2017届杨浦区初三三模

2017届杨浦区初三年级三模语文试卷(2017.05)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15分) 1.最爱湖东行不足,。《钱塘湖春行》 2. ,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 3.晴川历历汉阳树,。《黄鹤楼》 4. ,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5.久之,,。《狼》 (二)阅读下列古诗,完成6--7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本诗中的“割”生动传神地写出了 。(2分) 7.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以设问统领全诗,以苍翠的青色突出泰山的绵延不尽。 B.第三、四句近观泰山,传神描绘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高大雄伟的形象。 C.第五、六句以归鸟暗示时间已晚,表达诗人对泰山神往热爱之情。 D.最后两句表达诗人期盼登山之情,似写登山,实为表明胸中之志。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10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本文的作者为时期的思想家。(2分) 9.(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 曾益其所不能。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C.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入则无法家拂士 10.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首先论证造就人才的条件,接着论证国家存亡的道理,最后自然得出结论,水到渠成。 B. 本文认为人要有所作为,既要经受客观艰苦环境的考验,也要在主观精神意志上经受磨练。 C.本文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佑君主的贤士,不警惕敌国外患,常常会遭到灭亡。 D.本文运用排比设喻,且句式灵活,给行文增添了气势,语言犀利,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后赵王勒: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石勒。②武乡:今陕西榆社。石勒出身武乡,年轻时为雇农。③德高望重的老人和故友。④襄国:今河北邢台。石勒建国都于此。⑤沤麻池:浸泡麻茎的池塘,麻茎在加工前必须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 11.解释加点字。(4分) (1)召武乡耆旧诣襄国诣()(2)引阳臂曰引() 12.下列对“因拜参军都尉”一句理解正确的是一项是() A.众人因此参拜李阳为参军都尉。 B.石勒于是任命李阳为参军都尉。 C.李阳于是拜见了参军府的都尉。 D.参军都尉因此参拜了壮士李阳。 13.请简述李阳“独不敢来”的原因。(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4.下列作为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石勒唯贤是举 B.石勒感恩图报 C.石勒不计前嫌 D.石勒兼容天下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20分) 围棋 吴德铎 ①围棋是中国人民的创造。它的起源,已不可考。晋张华《博物志》:?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教之。?究竟是?尧?还是?舜?,张华自己都弄不清楚,可见他的说法未必可靠。何况还有人以为《博物志》是一部后人伪托的书。 ②讲究吐属的朋友,不喜欢说?下棋?,以为这说法太俗气,他们喜欢用文雅的?对弈?。其实?奕?是围棋的古称,扬雄《方言》:?围棋谓之奕,自关而东,齐鲁之间,皆谓之奕。《孟子》还告诉我们:?弈秋,通国之善奕者也?看来这位高手未必真的名?奕?,而是名以技传,他善?奕?,名?弈秋?,他的真实姓名被淹没了。

2018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杨浦三模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默写 1、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2.,阴阳割昏晓。(《望岳》) 3.夜来城外一尺雪,。《卖炭翁》)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爱莲说》) (二)阅读下列古诗,完成6—7题(4分)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日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历历”的意思是。(2分) 7.下列对本诗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通过描绘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的落差,引发诗人怅然之感。 B.颔联通过描绘白云下水天相接之景,表达诗人物是人非的惆怅感。 C.颈联通过描绘登楼远眺晴空下茂盛的草木,引起下联诗人的乡愁。 D.尾联通过描绘日暮乡关的朦胧江景,表达诗人漂泊异地的思乡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天时不如地利 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③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8、选文的作者是时期的(人名)。(2分) 9、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10.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选文以“攻城者环而不胜”的例子,论证了“地利”的重要性 B.选文以“守城者委而去之”的例子,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 C.选文以“寡助”与“多助”的对比,论证了“得道”的重要性。 D.选文以“域民……”三句,论证了“智慧”在治国上的重要性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宋弘责桓谭 (宋)弘荐沛国①桓谭,为议郎、给事中②。帝③令谭鼓琴,爱其繁声④。弘闻之,不悦;伺谭内出⑤,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谭至,不与席而让⑥之,且曰:“能自改邪,将令相举以法乎?”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帝怪而问之,弘乃离席免冠谢曰:“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而令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帝改容谢之。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沛国:古地名。②议郎、给事中:官职名称。③帝;指东汉光武帝刘秀。④繁声:此指花音曲子,类似靡靡之音。下文的“郑声”亦同此。⑤内出;从宫内出来。⑥让:责备 11.解释加点字。(4分) (1)为议郎、给事中为()(2)不与席而让之与()

上海市杨浦区2018年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带答案

上海市杨浦区2018年中考三模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8年5 1、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2. ,阴阳割昏晓(《望岳》) 3.夜来城外一尺雪,。《卖炭翁》)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爱莲说》) (二)阅读下列古诗,完成6—7题(4分)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日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历历”的意思是。(2分) 7.下列对本诗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通过描绘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的落差,引发诗人怅然之感。 B.颔联通过描绘白云下水天相接之景,表达诗人物是人非的惆怅感。 C.颈联通过描绘登楼远眺晴空下茂盛的草木,引起下联诗人的乡愁。 D.尾联通过描绘日暮乡关的朦胧江景,表达诗人漂泊异地的思乡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天时不如地利 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 和也。 ③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小)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不战,战必胜矣。 8、选文的作者是时期的(人名)。(2分) 9、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10.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选文以“攻城者环而不胜”的例子,论证了地利”的重要性 B.选文以“守城者委而去之”的例子,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

2016年上海杨浦区初三三模语文试卷

2016年上海中考模拟卷 初三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16年杨浦区三模)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草色烟光残照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蝶恋花》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不见去年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查子·元夕》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皆叹惋。《桃花源记》 5.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曲,完成第6-7题(4分) (甲)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6.【甲】【乙】两诗曲中作者直抒胸臆,表达情感的词是_____。(2分) 7.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甲】诗通过对莺燕、花草的描写,体现了江南的一片生机。 B.【乙】曲通过富有层次的描写,体现了江南的闲适祥和之景。 C.【甲】【乙】两诗曲都写出了江南春天的风景美和人情美。 D.【甲】【乙】两诗曲都写出了江南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

2017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届杨浦区高三年级三模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10分) 1.根据提示填空:(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____《劝学》) (3)王维的《终南山》云霭弥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庭坚在《登快阁》中使用了钟子期、俞伯牙、阮籍的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孔子认为志士仁人,在对待生命与仁的关系上,应该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4分) (1)根据文体对语言的要求,下列各项中语言欠妥的一项是()(2分) A.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保护文化遗产”公益广告词) B.踏上跑道,是一种选择。离开起点,是一种勇气。驰骋赛场,是一种胜利。运动健将们,用你的实力、你的精神,去开拓出一片属于你的长跑天地。(某校运动会广播稿) C.紫藤,别名藤萝、朱藤、黄环,属豆科、紫藤属。干皮深灰色,不烈;春季开花,青紫色蝶形花冠,花紫色或深紫色。紫色以高贵性、神秘性吸引着世人。紫藤为暖带及温带植物,产河北以南黄河长江流域及陕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植物百科词典》) D.根据任课老师考勤记录,发现以下学生出现旷课现象。为严肃学风,进一步规范学生行为,根据《江林学院学生违纪处分条例》浙的有关规定,对以下无故旷课的学生给予通报批评。希望受到通报批评的学生能够认真反省,积极改正错误,自觉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和课堂纪律。15级其他学生要以此为戒学校。(学校通告) (2)夏日正午,你与友人来到杭州西湖,在艳阳下观赏荷花,以下哪一组诗句比较应景?()(2分)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C.月明船底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装点秋屏列。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8题。(17分) (一) 视听新媒体:从媒体格局的边缘进入了媒体格局的中心。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2015年12月发布的《2015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自2008年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用户规模增长率来看,2009-2013年,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一定程度后,近两年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仍然稳中有升。 表1:

上海杨浦2017年初三语文三模考试

上海杨浦2017年初三语文三模考试

————————————————————————————————作者:————————————————————————————————日期:

2017届杨浦区初三年级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2017.05)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15分) 1.最爱湖东行不足,。《钱塘湖春行》 2. ,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 3.晴川历历汉阳树,。《黄鹤楼》 4. ,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5.久之,,。《狼》 【答案】 1.绿杨阴里白沙堤 2.杨柳青青江水平 3.芳草萋萋鹦鹉洲 4.其岸势犬牙差互 5.目似瞑,意暇甚 (二)阅读下列古诗,完成6--7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本诗中的“割”生动传神地写出了。(2分) 7.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以设问统领全诗,以苍翠的青色突出泰山的绵延不尽。 B.第三、四句近观泰山,传神描绘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高大雄伟的形象。 C.第五、六句以归鸟暗示时间已晚,表达诗人对泰山神往热爱之情。 D.最后两句表达诗人期盼登山之情,似写登山,实为表明胸中之志。 【答案】 6.泰山巍峨高耸,遮天蔽日的雄伟景象。 7.A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10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本文的作者为时期的思想家。(2分) 【答案】战国孟子 9.(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 能。 【答案】用这些方法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长他原来没有的才能。(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 曾益其所不能。 B.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C.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 入则无法家拂士 【答案】C 10.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首先论证造就人才的条件,接着论证国家存亡的道理,最后自然得出结论,水到渠成。 B. 本文认为人要有所作为,既要经受客观艰苦环境的考验,也要在主观精神意志上经受磨练。 C.本文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佑君主的贤士,不警惕敌国外患,常常会遭到灭亡。 D.本文运用排比设喻,且句式灵活,给行文增添了气势,语言犀利,具有极强的说服力。【答案】 D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后赵王勒①悉召武乡②耆旧③诣襄国④,与之共坐欢饮。初,勒微时,与李阳邻居,数争沤麻池⑤相殴,阳由是独不敢来。勒曰:“阳,壮士也;沤麻,布衣之恨。孤方兼容天下,岂仇匹夫乎!”遽召与饮,引阳臂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因拜参军都尉。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后赵王勒: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石勒。②武乡:今陕西榆社。石勒出身武乡,年轻时为雇农。③德高望重的老人和故友。④襄国:今河北邢台。石勒建国都于此。⑤沤麻池:浸泡麻茎的池塘,麻茎在加工前必须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

2018年上海市杨浦区三模语文试卷

2018年上海市杨浦区三模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默写 1、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2. ,阴阳割昏晓。 (《望岳》) 3.夜来城外一尺雪,。《卖炭翁》)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爱莲说》) (二)阅读下列古诗,完成6—7题(4分)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日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历历”的意思是。(2分) 7.下列对本诗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通过描绘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的落差,引发诗人怅然之感。 B.颔联通过描绘白云下水天相接之景,表达诗人物是人非的惆怅感。 C.颈联通过描绘登楼远眺晴空下茂盛的草木,引起下联诗人的乡愁。 D.尾联通过描绘日暮乡关的朦胧江景,表达诗人漂泊异地的思乡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天时不如地利 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③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8、选文的作者是时期的 (人名)。(2分) 9、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10.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选文以“攻城者环而不胜”的例子,论证了“地利”的重要性 B.选文以“守城者委而去之”的例子,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 C.选文以“寡助”与“多助”的对比,论证了“得道”的重要性。 D.选文以“域民……”三句,论证了“智慧”在治国上的重要性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宋弘责桓谭 (宋)弘荐沛国①桓谭,为议郎、给事中②。帝③令谭鼓琴,爱其繁声④。弘闻之,不悦;伺谭内出⑤,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谭至,不与席而让⑥之,且曰:“能自改邪,将令相举以法乎?”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帝怪而问之,弘乃离席免冠谢曰:“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而令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帝改容谢之。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沛国:古地名。②议郎、给事中:官职名称。③帝;指东汉光武帝刘秀。④繁声:此指花音曲子,类似靡靡之音。下文的“郑声”亦同此。⑤内出;从宫内出来。⑥让:责备 11.解释加点字。(4分)

上海市杨浦区2019年初三下学期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杨浦区2019年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试卷 (一)默写(15分) 1、草色烟光残照里《蝶恋花》) 2、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 3、思而不学则殆。(《孔孟论学》) 4、佁然不动;,《小石潭记》) 5、,众宾欢也。(《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列古诗,完成6一7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的热闹场面。(2分) 7.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马作………,弓如……”一句描绘驰騁疆场惊险激烈的杀敌场景。 B.“沙场……”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该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C.“了却……,赢得…”一句为作者与友人共勉之词,呼应标题。 D.“可怜”两字凸显了词人由壮怀激烈到黯然神伤情感的陡然变化。 6.(练兵前)分享牛肉(2分)7B(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周处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跑,终无所成。清河日:“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8、本文出自时期(人名)编撰的《》(3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姣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10.下列对选文描写周处与陆云谈话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表明了此时的周处已有悔改之意。 B.表明了促使周处转变的巻键原因 C.表明了贤人陆云具有的远见卓 D.借此阐明一个具有普适性的道理。 8.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3分) 9蛟龙(在水中)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漂游(搏斗)了几十里远。(3分)

2017年上海杨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年上海杨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年杨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部分(共40分) (一)默写(15分) 1.挥手自兹去,。(《送友人》) 2. ,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万籁此俱寂,。(《题破山寺后禅院》) 4.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又是哉!(《捕蛇者说》) 5.亭亭净植,。(《爱莲说》) (二)阅读下列诗曲,完成6-7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诗中借用典故的一联,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2分) 7.下列对颈联的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是()(2分)A.“沉舟”“病树”是诗人的自嘲,其中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 B.“千帆过”“万木春”,形象表明诗人对自己拥有光明前途充满信心。 C.“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富有生机的景象,表现诗人豁达襟怀。 D.蕴含了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三)阅读选文,完成8—10题(9分) 黄生借书说(节选) ①“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 积、子然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 ..

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 之物 .. 之不已,曰:‘今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 .. 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②“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 也!” 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 .. 8.选文作者是代文学 家。(2分) 9.完成下列题目。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 ...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2分) A.其他祖父 ..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B.非夫人 ..之物而强假焉 C.而惴惴焉摩玩 ..之不已 D.而少时 之岁月为可惜 ..也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2分) 归而形诸梦 10.下列对选文写作意图的理解,最恰当 ...的一项是 ()(3分) A.由黄生借书一事缘起,阐明“书非借不能读”的

2017年杨浦区高考语文一模(附答案)

2017年杨浦区高考语文一模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016年12月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曾江通讯员郑远)9月29日,2016中国艺术品产业创新暨艺术品投融资高峰论坛在北京宋庄召开,论坛上发布了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出品、西沐主笔的《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15]》。据悉,这是我国首份关于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年度研究报告。中国艺术品产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新的发展业态,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转型及上台阶、扩规模的前提与重要动力。中国艺术品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我国文化建设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中国艺术品产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相关的前沿理论与实践前沿为中国艺术品产业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支撑与引导,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研究、探索,《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研究、编制与发布的。 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分为概述,艺术品市场与艺术品产业,中国艺术品产业的概念、构成、特点与意义,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阶段、规模与结构分析,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中国艺术品产业管理分析,中国艺术品产业支撑体系分析,对策与建议,结束语等十个部分。报告全文十余万字。 报告反映,中国艺术品产业的体系构成,概括地讲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大的类型:(1)书法艺术品产业;(2)美术艺术品产业;(3)工艺艺术品产业;(4)民间(非遗)艺术品产业;(5)古董杂项艺术品产业;(6)以版权为中心的衍生艺术品产业;(7)艺术品服务产业;(8)艺术品产业的支撑体系;(9)艺术品产业的生态体系。中国艺术品产业的规模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核心层、外围层与辐射层。根据现有条件,研究报告仅对中国艺术品产业的核心层进行了相应的规模分析,据统计估算,2015年中国艺术品产业规模为8020亿元。相关情况可以参见2015年度中国艺术品产业的规模结构图。

2017届上海市杨浦区初三英语三模(含答案)

杨浦区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模拟测试 英语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7年5月Part 2 Phonetics, Grammar and Vocabulary (第二部分语音、语法和词汇) Ⅱ. Choose the best answer(选择最恰当的答案)(共20分) 2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 is pronounced as /t?:m/? A. turn B. term C. team D. time 27. One day Gloria wants to play _____ football for her country in the World Cup. A. a B. an C. the D. / 28. A military lover bought a tank on the Internet. He opened it and found much _____ inside. A. gun B. gold C. coin D. body 29. Dad and mum are very strict ____ us about table manners. A. from B. by C. with D. for 30. Of all the things they saw, the ghost town was _____. A. good B. better C. best D. the best 31. Bike-sharing is convenient and I don?t need to buy a bike for ______. A. I B. my C. mine D. myself 32. Shanghai Tower has opened its sightseeing deck _____ the 118th floor to the public recently. A. in B. for C. on D. at 33. This hand cream smells ______. What?s it called? A. lovely B. heavily C. rarely D. happily 34. We had a clear view of the castle from our room. There was _____ blocking our view. A. something B. anything C. everything D. nothing 35. Unless the weather _____, we will have to cancel the game. A. improves B. improved C. is improving D. will improve 36. –I?m really sorry, Dad, but I think I?ve broken the tap. –Let me see… Oh, never mind. I _____ easily fix that. A. need B. can C. must D. should 37. ____ beautiful music! Students and staff both enjoyed the performance. A. What B. What a C. What an D. How 38. I ____ on a beach in the sun this time last week. Now I have to study for the test in the room. A. lie B. lay C. was lying D. had lain 39. She had to practice _____ in various weather conditions before she passed the test. A. fly B. to fly C. flying D. to flying 40. _____ she was no more than twenty-two, she was already a highly successful businesswoman. A. If B. Until C. Because D. Although 41. There?s been a great deal of discussion about the new plans _____ traffic. A. reduce B. to reduce C. reducing D. to reducing

2018年杨浦区初三语文三模试卷含答案

2018年杨浦区初三语文三模试卷含答案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8年5月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15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 2._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望岳》) 3.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__。(《卖炭翁》) 4.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爱莲说》)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6-7题(4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历历”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下列对本诗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通过描绘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的落差,引发诗人怅然之感。 B.颔联通过描绘白云下水天相接之景,表达诗人物是人非的惆怅感。 C.颈联通过描绘登楼远眺晴空下茂盛的草木,引起下联诗人的乡愁。 D.尾联通过描绘日暮乡关的朦胧江景,表达诗人漂泊异地的思乡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天时不如地利 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③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

2017年上海杨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杨浦区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7年4月 一、文言文部分(共40分) (一)默写(15分) 1.挥手自兹去,。(《送友人》) 2. ,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万籁此俱寂,。(《题破山寺后禅院》) 4.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又是哉!(《捕蛇者说》) 5.亭亭净植,。(《爱莲说》) (二)阅读下列诗曲,完成6——7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诗中借用典故的一联,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2分) 7.下列对颈联的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是()(2分) A.“沉舟”“病树”是诗人的自嘲,其中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 B.“千帆过”“万木春”,形象表明诗人对自己拥有光明前途充满信心。 C.“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富有生机的景象,表现诗人豁达襟怀。 D.蕴含了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三)阅读选文,完成8—10题(9分) 黄生借书说(节选) ①?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 之书,然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 ..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 夫人 ..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 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②?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 ..也!? 8.选文作者是_________代文学家_____________。(2分) 9.(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 ...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其他祖父 ..之物而强假焉 ..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B.非夫人 C.而惴惴焉摩玩 ..也 ..之不已 D.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2分) 归而形诸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对选文写作意图的理解,最恰当 ...的一项是() A.由黄生借书一事缘起,阐明“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 B.由“书非借不能读”引发“天下物皆然”的深入思考。

上海杨浦2017年初三语文三模试卷

2017届杨浦区初三年级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2017.05)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15分) 1.最爱湖东行不足,。《钱塘湖春行》 2. ,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 3.晴川历历汉阳树,。《黄鹤楼》 4. ,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5.久之,,。《狼》 【答案】 1.绿杨阴里白沙堤 2.杨柳青青江水平 3.芳草萋萋鹦鹉洲 4.其岸势犬牙差互 5.目似瞑,意暇甚 (二)阅读下列古诗,完成6--7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本诗中的“割”生动传神地写出了。(2分) 7.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以设问统领全诗,以苍翠的青色突出泰山的绵延不尽。 B.第三、四句近观泰山,传神描绘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高大雄伟的形象。 C.第五、六句以归鸟暗示时间已晚,表达诗人对泰山神往热爱之情。 D.最后两句表达诗人期盼登山之情,似写登山,实为表明胸中之志。 【答案】 6.泰山巍峨高耸,遮天蔽日的雄伟景象。 7.A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10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本文的作者为时期的思想家。(2分) 【答案】战国孟子 9.(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 【答案】用这些方法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长他原来没有的才能。(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 曾益其所不能。 B.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C.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 入则无法家拂士 【答案】C 10.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首先论证造就人才的条件,接着论证国家存亡的道理,最后自然得出结论,水到渠成。 B. 本文认为人要有所作为,既要经受客观艰苦环境的考验,也要在主观精神意志上经受磨练。 C.本文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佑君主的贤士,不警惕敌国外患,常常会遭到灭亡。 D.本文运用排比设喻,且句式灵活,给行文增添了气势,语言犀利,具有极强的说服力。【答案】 D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后赵王勒①悉召武乡②耆旧③诣襄国④,与之共坐欢饮。初,勒微时,与李阳邻居,数争沤麻池⑤相殴,阳由是独不敢来。勒曰:“阳,壮士也;沤麻,布衣之恨。孤方兼容天下,岂仇匹夫乎!”遽召与饮,引阳臂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因拜参军都尉。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后赵王勒: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石勒。②武乡:今陕西榆社。石勒出身武乡,年轻时为雇农。③德高望重的老人和故友。④襄国:今河北邢台。石勒建国都于此。⑤沤麻池:浸泡麻茎的池塘,麻茎在加工前必须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