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设计教案

《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设计教案
《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设计教案

《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教学设计

大连市第四十五中学林丽萍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对第一框题的一个拓展补充,在同学们掌握了生命健康权的含义后,怎样行使生命健康权,同时怎样关爱他人的生命的健康权做了详细的说明。对于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良好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本单元中处于重要地位。

教案背景

中学生由于年龄幼小,缺乏健康知识,而且心理脆弱,自杀自残的事件时有发生;部分学生有暴力倾向,法制观念淡薄等。针对学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视自己的健康,遇到问题不冷静,容易冲动,伤害他人,而且不知道用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现象,要教育学生掌握珍爱生命健康权的本领,树立不

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热爱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关注自己的健康。尊重生命,尊重、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尊重权利,增强法律意识,远离暴力。

2、知识目标

了解行使生命健康权的方式,明确每个公民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生命和健康。

3、能力目标

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能力。提高运用法律和其它正确途径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行使生命健康权的方法。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小组竞赛、情感激励

教学设计

《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课后反思

本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课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深挖教材,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选取有争议的话题或设计开放式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例如对“安乐死”的辩论,涉及到道德两难问题,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辩论,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了学生对复杂事物的分析能力,让学生了解到维护生命尊严与珍爱生命的冲突。又如“故事

接龙”这一环节,让学生放飞思想,给故事设计合理结尾,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下,积极开动脑筋,设想各种可能,活跃了学生思维,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

2、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本课能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和观点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增加了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本课为了达成“了解行使生命健康权的方式”这一目标,设计了“争当健康小卫士”这一活动,学生通过对四类健康知识的抢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大量生活常识,使学生感受到生命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珍爱生命健康在于生活中的每时每刻。

3、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情感教育

在教学中能创造条件,抓住细节,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和道德观、价值观。如由张海迪的话题引出“假如你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位需要鼓励和关怀的人,你会对他说什么或为他做些什么?”的思考,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反思中重构自己的经验,不仅懂得了要关心他人的生命健康,更由此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这比老师单纯的说教教育效果要好。又如在结尾欣赏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情感升华部分,配以关注残疾人、关注弱势群体等反映社会问题的图片,让学生在深情的音乐中受到极强的感召和震撼,唤起了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关心他人的道德情

感。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本课在教学中能为学生创造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如在“安乐死”辩论之后引出张海迪的事迹和她的一段话,学生通过独立思考领悟到: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要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最大的价值。又如对马家爵的案例分析中,让学生思考“你从中吸取了哪些教训?”学生通过前车之鉴,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得出了要学会控制情绪,合理发泄情绪,要培养尊重生命的情感等结论,认识到伤害他人就是伤害自己,尊重他人就是保护自己,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也让他们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收获的喜悦。

二、本课不足之处

1、导课中运用的《千手观音》视频材料学生早已熟知,缺少新鲜感和探究欲望,把这段材料放在开头,使整节课的结构略显头重脚轻。另外,导语部分稍显生涩。

2、在“安乐死”的道德两难的问题辩论中,对学生缺少适当的引导,对双方的观点缺少适当的补充,使问题的探讨深度不够。

3、本课教师“教”的痕迹略重,在教学设计上新课改的理念体现不够充分,使学生处于被动牵引状态,主体地位体现不够明显。

4、教师的语言缺乏激情,与学生的情感交融和互动体现不够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