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历史故事精选五篇-经典历史故事

名人历史故事精选五篇-经典历史故事
名人历史故事精选五篇-经典历史故事

名人历史故事精选五篇-经典历史故事

读历史故事,虽然都是以前的“故事”,但是,就是这些故事,却让孩子思考良多,获益匪浅!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历史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历史故事大全1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龁(音hé)围住上党。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他们才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王龁还想向长平进攻。廉颇连忙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龁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我军老远到这儿,长期下去,就怕粮草接济不上,怎么好呢?”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吧。”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车,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算完。”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历史故事大全2早年,“驴乡”保顶县有个习俗,就是每年举办“骑驴踢足球”比赛。赛场上,一群毛驴“运动员”在赛手们的指挥下左冲右撞,然后进球多者为胜。这天,一场激烈的比赛开始了,两边分别是丁家沟丁大庆带的黑驴队,和西乡村董小强带的灰驴队。正当观众们津津有味地观战时,意外发生了。只见董小强骑的灰驴突然被对方的黑驴绊倒,就在他欲起身的一刹那,丁大庆所骑的黑驴趁机一蹄子踢过来,正好踢到董小强的头上,董小强当时就一命呜呼了。几天后,有人击鼓喊冤,陈知县升堂一看,喊冤的竟是丁大庆的老婆丁氏。丁氏哭诉道,赛场上其夫所骑的毛驴误将董小强踢死,这本属意外,他们已给董家赔了银两以表歉意,但董小强之妻董氏却得寸进尺,天天到丁家大吵大闹。如今,董氏已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住进丁家,声称他们母子日后的生活理应由丁大庆负责。听完丁氏叙述,陈知县想,每次比赛大家都有承诺,凡赛场上出现驴死人亡等事故,肇事者皆不承担责任,如今董家怎可揪住丁家不

放?陈知县立马命衙役将董氏带进衙门。董氏一上大堂,就“扑通”一声跪地,继而号啕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县太爷,您可要为民女做主呀,民女常年有病,不能下地干活,而一双儿女又年幼无知,如今死了丈夫,往后的日子可咋……咋过呀!”陈知县也是个心软之人,董氏这一哭,倒把他难住了,这事该咋办呢?就在陈知县无所适从之时,丁大庆突然上了大堂。丁大庆说:“县太爷,这事您不必为难,既然董小强是因我而死,我就要对他的家室负责,好汉做事好汉当!”丁大庆的话令陈知县十分感动,不由夸道:“好样的!做人就要敢担当!”转眼间,一个多月过去了,这天,丁氏又来击鼓喊冤。她怒气冲冲地说道,自从董氏住进丁家后,就与丁大庆眉来眼去,继而形影不离。眼下,丁大庆天天夜晚跟董氏鬼混在一起,两人俨然一对夫妻……真是岂有此理!陈知县拍案而起,正准备派衙役去将这对狗男女捉来训诫,不料师爷朝他摆了摆手,他附在陈知县耳边说:“此事有蹊跷,慎重。”陈知县一愣,问:“此话怎讲?”师爷悄悄说:“若董氏住进丁家后,两人日久生情,这还好说;若事前两人就好上了,那问题就大了。”陈知县顿时醒悟,莫非……几天后,被派去暗访的衙役回来了。衙役告诉陈知县,丁大庆跟董氏是姨家表兄妹,两人打小就相识。长大以后,董父嫌丁家贫穷,没有同意他们的婚事,将董氏许配给了家底殷实的董小强。婚后,董小强夫妇关系并不好,经常吵架,还有村民看见,董氏上街赶集时曾偷偷跟丁大庆约会。听完这些话,陈知县顿觉脊背发凉:难道他们真敢干出伤天害理之事?接下来的几天,陈知县穿了便装,带着衙役去丁家沟暗访。暗访中,他们在村边的垃圾堆里捡到一个“布人”,布人用旧衣烂布做成,内脏填满稻草。奇怪的是,布人的躯体及四肢基本完好,唯独头部稀巴烂,似乎多次遭到击打。陈知县让衙役找来丁氏一问,她承认布人是她丈夫丁大庆所做,再问做它何用,丁氏说,是丈夫用来驯驴的。陈知县顿时什么都明白了。几天后,衙门贴出告示:鉴于本年度驴踢球比赛未决出胜负,陈知县决定,农历八月八日再举行一场比赛……八月八日这天,比赛如期举行,仍是黑驴队与灰驴队一决雌雄。只见丁大庆指挥着队员们左冲右突,频频得分。没了董小强的灰驴队萎靡不振,明显处于劣势。眼看黑驴队要获胜,陈知县突然叫停。陈知县换下丁大庆,而让一名瘦衙役顶替他继续比赛。比赛继续举行,忽然一头黑驴误将对方的一头灰驴撞倒,骑驴之人随即也倒下。接着,就见那个瘦衙役在所骑黑驴的脊背上重重拍了一巴掌,这头黑驴马上抬起后蹄向地上所躺之人的头部狠狠踢去,再拍,再踢,再拍,再踢,直到此人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为止。天哪,又出人命了!乡亲们霎时惊得目瞪口呆。就在乡亲们为此人不幸殒命而感到惋惜时,躺在地上的那人却突然站了起来。大家定睛一看,此人的帽下戴着铁盔,怪不得没被驴踢死。再一看,此人竟是另外一名衙役。这时,陈知县发话了,陈知县说:“乡亲们,刚才你们已经看到了,其实,董小强不是被驴误踢致死,而是被人谋害……”原来,丁大庆与董氏一直旧情未了,他们早就有了除掉董小强的决心。但两人也深知杀人偿命的道理,怎么办呢?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两人决定在驴踢球比赛中让驴“误”将董小强踢死。为了训练驴的踢力,丁大庆亲自做了个布人,一有空就让驴踢其头部。到后来,只要一拍黑驴的脊背,黑驴就会准确地踢向目标。案情真相大白,陈知县破了一桩命案,但他还是有些内疚,本想让老百姓乐呵乐呵的驴踢球比赛,却被心怀叵测之人利用,于是下令取消了驴踢球比赛。历史故事大全3蔺相如和廉颇同心协力保卫赵国,秦国还真的不敢去侵犯。可是秦国从楚国和魏国却得到了不少土地。那时候,秦国的实权操在秦国的太后和她的兄弟穰(音ráng)侯魏冉手里。公元前270年,穰侯要派兵去打齐国。正在这时候,秦昭襄王接到一封信,落名叫张禄,说有要紧的事求见。张禄原是魏国人,原名叫范雎(雎音jū,一作范雎,音suī)。本来是魏国大夫须贾(音gǔ)的门客。有一回,须贾带着范雎出使齐国。齐襄王听说范雎挺有才干,背地里打发人去见范雎,送给他一份厚礼,范雎坚决推辞了。就为了这件事,须贾怀疑他私通齐国。回到魏国以后,向相国魏齐告发。魏齐将范雎严刑拷问,打得他几乎断了气,肋骨被打折,门牙也打掉了两颗。最后,魏齐叫人用破席把他裹起来,扔在厕所里。天黑下来,范雎才从昏迷中醒过来,只见一个兵士守着他,范雎恳求他帮助。那个守兵偷偷地放走了他,

却向魏齐回报,说范雎已经死了。为了怕魏齐追捕,范雎更名换姓,自称张禄。那时候,正好秦国有个使者到魏国去,范雎偷偷地去见使者。使者就把他带到秦国。范雎到了秦国,给秦昭襄王上了道奏章,秦昭襄王约定日子,在离宫接见他。到那天,范雎上离官去,在宫内的半道上,碰见秦昭襄王坐着车子来了。范雎故意装作不知道是秦王,也不躲避。秦王的侍从大声吆喝:“大王来了。”范雎冷淡地说:“什么,秦国还有大王吗?”正在争吵的时候,秦昭襄王到了,只听见范雎还在那儿嘟嚷:“只听说秦国有太后、穰侯,哪儿有什么大王?”这句话正说到秦王的心坎上。他急忙把范雎请到离宫,命令左右退出,单独接见范雎。秦昭襄王说:“我诚恳地请先生指教。不管牵涉到谁,上至太后,下至朝廷百官,先生只管直说。”范雎就议论开了。他说:“秦国土地广大,士卒勇猛,要统治诸侯,本来是很容易办到的事,可是十五年来没有什么成就。这不能不说相国(指穰侯)对秦国没有忠心办事,大王也有失策的地方。”秦昭襄王说:“你说我失策在什么地方?”范雎说:“齐国离秦国很远,中间还隔着韩国和魏国。大王要出兵打齐国,就算一帆风顺把齐国打败了,大王也没法把齐国和秦国连接起来。我替大王着想,的办法就是远交近攻。对离我们远的齐国要暂时稳住,先把一些临近的国家攻下来。这样就能够扩大秦国的地盘。打下一寸就是一寸,打下一尺就是一尺。把韩、魏两国先兼并了,齐国也就保不住了。”秦昭襄王点头称是,说:“秦国要真能打下六国,统一中原,全靠先生远交近攻的计策了。”当下,秦昭襄王就拜范雎为客聊,并且按照他的计策,把韩国、魏国作为主要的进攻目标。过了几年,秦昭襄王把相国穰侯撤了职,又不让太后参预朝政,正式拜范雎为丞相。魏王受到秦国的威胁,十分惊慌。相国魏齐听说秦国的丞相是魏国人,就打发须贾到秦国去求和。范雎听到须贾到了秦国,换了一身破旧衣服,到客馆里去见他。须贾一见范雎还活着,吓了一大跳,说:“你现在在干什么?”范雎说:“我就在这儿给人家当个使唤人。”须贾见他身上穿得单薄,冻得打哆嗦,就拿出一件茧绸大褂来,送给范雎,并且留住他一起吃饭。须贾说:“听说秦王非常重用丞相张禄。我很想见见他,不知有没有人能够给我引见?”范雎说:“我的主人倒跟丞相相识。大夫要见丞相,我就伺候你去见他吧。”范雎陪须贾到了相府门口,对须贾说:“大夫等一会儿,我去通报一下。”范雎进去不久,里面传出命令:丞相升堂:叫须贾进去。须贾问守门的侍者说:“刚才同我一块儿来的范叔,怎么还不出来?”守门的说:“哪儿来的范叔,刚才进去的不就是咱们的丞相吗?”须贾这才知道丞相张禄就是范雎,吓得一身冷汗。他进去后,跪在地上爬到范雎面前,连连磕头,说:“我须贾瞎了眼睛,得罪了丞相,请丞相把我治罪吧。”范雎把须贾狠狠地数落了一顿,接着说:“你今天见了我,给我这件绸袍子,总算还有点人味儿。看在这个份上,我饶了你的命。”接着,他又叫须贾捎信给魏王,要魏王杀了魏齐,才允许魏国割地求和。须贾回到魏国,把范雎的话回报了魏王。魏王情愿割地求和。魏齐走投无路,只好自杀。魏国求和,秦国就按照范雎远交近攻的计策,先向韩国进攻。历史故事大全4东汉灵帝时期,在当时的都城洛陽有一个戏班,班主姓董。董班主有两个得意弟子。一个是大师兄如海,英俊潇洒,唱念做打样样精通;另一个是小师妹如云,如花似玉,唱腔圆润悦耳。这对师兄妹青梅竹马,在舞台上配合起来天衣无缝,很受观众欢迎。一天,王爷刘丛请他们去唱戏。董班主听说过这位王爷,因为喜怒无常又十分残暴,被老百姓私底下称作暴王爷。董班主不敢得罪,硬着头皮带着戏班进了王府。在王府后花园,建有一个非常高大的戏台。如海如云正在台上表演,刘丛突然叫停,他要亲自和小师妹如云同台唱戏。锣鼓家什重新响起,刘丛有模有样地唱起来,当唱到最热闹时,他竟然用红布蒙住双眼,从台后向台前连续翻筋斗,一直翻到戏台的最前沿儿才停。大戏台有十几米高,下面青砖铺地,一不小心摔下去,就会脑浆迸裂。这位暴王爷刘丛不但会唱戏,还有这么一个拿手绝活,大家顿时目瞪口呆。刘丛洋洋自得地说:“你们戏班不是很有名吗?有没有人能像王爷我这样翻几个筋斗?”董班主急忙上前施礼说:“王爷演戏如有神助,我等凡人岂敢跟王爷相比。”刘丛冷笑一声说:“以后不要在外面四处漂着啦,就留在府上给王爷我唱戏吧。”董班主心中一百个不愿意,但也不敢违

抗暴王爷的命令,只得点头谢恩。刘丛表面说留下戏班给他唱戏,实际是看中了漂亮的小师妹如云。到了晚上,他让如云单独到寝宫唱戏,却对她百般调戏,欲行非礼。如云姑娘外表柔弱,内心刚烈,拼命反抗,刘丛没有得逞,一怒之下就杀了她。小师妹如云自小父母双亡,被戏班的董班主收留,当亲生女儿一样看待。如云一死,董班主忍无可忍,夜闯寝宫要行刺刘丛,却不幸被发现。刘丛本身就会武功,又有功夫高手护驾。董班主刺杀王爷不成,自己反被打成重伤,奄奄一息。不过,刘丛也受了伤,虽然没死,双眼却被刺瞎了。刘丛暴怒,他要当着董班主的面,将戏班全部人马统统杀死。可怜戏班二三十号人,顷刻间倒在血泊之中。当刀斧手举起大刀,要砍向如海时,如海突然双膝跪地,连连磕头,请求王爷饶命。董班主目睹爱徒这样忘恩负义,气得口吐鲜血,大骂不止。刘丛把那柄刺瞎他双眼的匕首往地上一扔,说:“你若真心投靠我,就先亲手杀了他。”如海二话没说,捡起匕首刺进董班主的胸膛,董班主含恨而死。狡诈的刘丛又说:“我怎么知道,你不会像你师傅那样也想杀死我呢?”如海听罢,一甩头,紧咬披散着的一缕头发,猛然用匕首挑断自己的双脚脚筋,说:“王爷,这下您放心了吧?求王爷能留我性命,我甘愿终生当牛做马伺候王爷。”刘丛点点头说:“看在你唱戏不错的分上,就留你一条狗命吧。”从此,大师兄如海就留在王爷府,戏台下面铺地的青砖被他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刘丛登台唱戏,戏台周围有重重护卫,如海凑不到前头,还一个劲地扒在人缝里使劲为王爷鼓掌叫好。这时候,刘丛已经成了瞎子,在戏台上翻筋斗再不用蒙红布了。这天,如海爬到王爷面前,磕头说:“长时间不唱戏,心痒难受。恳请王爷开恩,赏我一个登戏台的机会。”刘丛眼一瞪说:“狗奴才,你是一个废人,怎么登台唱戏?”如海说:“王爷最爱唱的那出戏里有一幕叫踢死狗,我情愿做那只狗,我还会叫呢!”如海说着,汪汪汪学了几声狗叫,竟然比真狗叫得还像。原来,如海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特长—口技。不仅学狗叫,猪马牛羊、狼豺虎豹、蛐蛐等等,他都学得惟妙惟肖。刘丛点点头,又说了一句:“好好给我演,若有一点儿不老实,我就让你死无全尸。”“借我一百个胆儿,我也不敢对您不敬。多谢王爷开恩。”以前,戏里的那只狗,都是用木头疙瘩外面包了层棉布扔在台上当假狗。刘丛再登台唱戏时,如海就扮演那只假狗。转眼到了第二年正月十五,刘丛在王府大宴宾朋,皇亲贵族、达官贵人,包括当朝皇帝刘宏也应邀前来看戏。汉灵帝刘宏知道刘丛有绝活,点名让他唱戏。锣鼓开场,刘丛登台,咿咿呀呀唱到了踢死狗这一幕。如海爬到戏台中央,刘丛朝他腹部猛踢三脚,如海应声学狗惨叫,汪汪汪,然后滚到戏台一边。因为如海学狗叫非常逼真,皇上开怀大笑。刘丛更是来了精神,接下来开始表演他的拿手绝活。只见他甩去长袍,从台后向台前翻筋斗。“咚咚咚,咚咚咚”,鼓声震天。刘丛一路筋斗翻到戏台最前沿儿,双脚离前台沿儿仅有一掌距离。人们以为瞎子刘丛仍会像往常一样戛然停住。但这一回不同,刘丛不但没停,反而继续往前翻—结果一脚踩空,从十几米高的戏台上栽了下去,脑袋撞在青砖上,当时两腿一蹬就断气了。台上台下顿时乱作一团。混乱中,如海拄着双拐不紧不慢离开了王爷府。今日是正月十五,是师傅和小师妹他们一周年的祭日,他来到洛水岸边,眼望苍天,含泪大叫:“师傅,小师妹,戏班的兄弟姐妹们,让你们在天之灵久等了,如海今日为你们报仇雪恨了。”原来,当年如海亲手杀死董班主,是因为看到师傅已经不行了,索性早些结束他的性命,免得他再受痛苦,这也赢得了刘丛的信任。而自己苟且偷生,不惜挑断双脚脚筋,则是为了暂时保全性命,等待有朝一日亲自为师傅、师妹报仇。可是,刘丛身边众多功夫高手日夜保护,他一个残疾人要如何杀死暴王爷呢?如海苦思冥想,绞尽了脑汁。有一天,当他看着刘丛在戏台上翻筋斗时,灵机一动。刘丛能够表演翻筋斗那惊险的一幕,并非什么神人相助,而是靠着听鼓点儿。唱戏时敲锣打鼓都有套路,当到了固定的点位,鼓声就会停,刘丛随之停止翻筋斗。此时不早不晚,双脚正好落在戏台的最边沿儿。如果鼓再敲一下,结果会怎样?如海不由得眼睛一亮。但刘丛唱戏时,戏台周围的护卫太多,自己一旦靠近鼓槌儿,势必会引起他们的警惕。只有一次机会,必须确保万无一失。于是,如海主动要求扮演戏中的那只假狗,这样便能够名正言顺地靠近

台边,最后利用口技发出鼓点声。如海就是这样,将暴王爷送到了十八层地狱。洛水滔滔,岸边只剩下一对破旧的拐杖,洛陽城的人们再也没有见到过如海。历史故事大全5秦昭襄王一心要使赵国屈服,接连侵入赵国边境,占了一些地方。公元前279年,他又耍了个花招,请赵惠文王到秦地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渑音miǎn)去会见。赵惠文王开始怕被秦国扣留,不敢去。大将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反倒向秦国示弱。赵惠文王决定硬着头皮去冒一趟险。他叫蔺相如随同他一块儿去,让廉颇留在本国辅助太子留守。为了防备意外。赵惠文王又派大将李牧带兵五千人护送,相国平原君带兵几万人,在边境接应。到了预定会见的日期,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并且举行了宴会,高兴地喝酒谈天。秦昭襄王喝了几盅酒,带着醉意对赵惠文王说:“听说赵王弹得一手好瑟。请赵王弹个曲儿,给大伙儿凑个热闹。”说罢,真的吩咐左右把瑟拿上来。赵惠文王不好推辞,只好勉强弹一个曲儿。秦国的史官当场就把这事记了下来,并且念着说:“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秦王令赵王弹瑟。”赵惠文王气得脸都发紫了。正在这时候,蔺相如拿了一个缶(音fǒu,一种瓦器,可以打击配乐),突然跪到秦昭襄王跟前,说:“赵王听说秦王挺会秦国的乐器。我这里有个瓦盆,也请大王赏脸敲几下助兴吧。”秦昭襄王勃然变色,不去理他。蔺相如的眼睛射出愤怒的光,说:“大王未免太欺负人了。秦国的兵力虽然强大,可是在这五步之内,我可以把我的血溅到大王身上去!”秦昭襄王见蔺相如这股势头,十分吃惊,只好拿起击棒在缶上胡乱敲了几下。蔺相如回过头来叫赵国的史官也把这件事记下来,说:“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相会。秦王给赵王击缶。”秦国的大臣见蔺相如竟敢这样伤秦王的体面,很不服气。有人站起来说:“请赵王割让十五座城给秦王上寿。”蔺相如也站起来说:“请秦王把咸阳城割让给赵国,为赵王上寿。”秦昭襄王眼看这个局面十分紧张。他事先已探知赵国派大军驻扎在临近地方,真的动起武来,恐怕也得不到便宜,就喝住秦国大臣,说:“今天是两国君王欢会的日子,诸位不必多说。”这样,两国渑池之会总算圆满而散。蔺相如两次出使,保全赵国不受屈辱,立了大功。赵惠文王十分信任蔺相如,拜他为上聊,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私下对自己的门客说:“我是赵国大将,立了多少汗马功劳。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倒爬到我头上来了。哼!我见到蔺相如,总要给他个颜色看看。”这句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装病不去上朝。有一天,蔺相如带着门客坐车出门,正是冤家路窄,老远就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他叫赶车的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这件事可把蔺相如手下的门客气坏了,他们责怪蔺相如不该这样胆小怕事。蔺相如对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势力大?”他们说:“当然是秦王势力大。”蔺相如说:“对呀!天下的诸侯都怕秦王。为了保卫赵国,我就敢当面责备他。怎么我见了廉将军倒反怕了呢。因为我想过,强大的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在。要是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了,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就为了这个,我宁愿容让点儿。”有人把这件事传给廉颇听,廉颇感到十分惭愧。他就裸着上身,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的家里去请罪。他见了蔺相如说:“我是个粗鲁人,见识少,气量窄。哪儿知道您竟这么容让我,我实在没脸来见您。请您责打我吧。”蔺相如连忙扶起廉颇,说:“咱们两个人都是赵国的大臣。将军能体谅我,我已经万分感激了,怎么还来给我赔礼呢。”两个人都激动得流了眼泪。打这以后,两人就做了知心朋友。

名人历史故事精选五篇相关文章:★ 历史名人爱国故事精选五篇★ 中国历史名人爱国故事精选五篇★ 经典爱国故事五篇-历史名人爱国故事大全精选★ 历史名人经典爱国故事五篇★ 历史名人故事5篇励志故事分享篇★ 中国历史爱国名人故事5篇★ 中国名人爱国故事五篇-经典爱国故事★ 历史名人爱国小故事精选8篇★ 历史上的爱国名人故事★ 名人爱国故事六篇-历史英雄爱国故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