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与影响

毕业论文---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与影响
毕业论文---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与影响

毕业论文题目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与影响

二〇一二年五月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与影响

摘要

该文旨在探讨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及影响因素.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于人民币汇率决定理论的研究;第二部分是对影响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因素的分析;第三部分分析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

第一部分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国际收支理论、资产市场法的分析。这一部分重点是对于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的分析。

第二部分分析了决定我国人民币汇率长期走势的三大主要因素:长期的物价总水平变动、实际汇率的变动与美元汇率的长期走势。前两个因素的决定性作用是我国的GDP增长。美元长期走势则取决于美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近期看,我国经济呈现稳步发展,同期美国经济并未出现新一轮的高速发展,人民币长期汇率具有升值的压力

第三部分现行的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缺点以及对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关键词:人民币,购买力平价,汇率制度

The influences of RMB exchange rate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RMB exchange rate decis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The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RMB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theory research; the second part is on the impact of RMB exchange rate in the long term factors analysis; third part of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RMB exchange rate system.

The first part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he interest rate parity theory, theory of balance of payments, asset market analysis.This part focuses on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heory and its applicability in China analysis.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decision of China's RMB exchange rate trend of the three main factors: the long-term price total level changes, the change of real exchange rate and exchange rate of US dollar long-term trend. The first two factors decisive action is China's GDP growth. Dollar long-term trend depends on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ook from the near future, our country economy presents the steady development period,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y did not occur in a new round of high speed develops, the RMB exchange rate appreciation pressure

The third part of the current exchange rate system of RMB exchange rate system,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and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Key Words:RMB;purchasing power parity; exchange rate system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第一章引言 (4)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4)

1.2 文献综述 (5)

第二章人民币汇率决定理论 (8)

2.1 购买力平价理论介绍 (8)

2.2 其他主要汇率理论简介 (10)

2.3 购买力平价理论在中国适用性分析 (11)

第三章人民币长期汇率决定因素分析 (14)

3.1 物价总水平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14)

3.2 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因素 (16)

3.3 美元汇率变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18)

第四章对现行人民币制度的分析 (21)

4.1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经济影响 (21)

4.2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的优缺点 (24)

参考文献 (27)

致谢 (28)

第一章引言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2011年,人民币继续保持渐进可控的原则,对美元汇率在震荡中缓缓升值。截止12月30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尾部收于6.2940,较年初开盘下跌4.7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幅度为4.94%)较2010年重启汇改以来下跌7.8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幅度为8.48%)。

全年随着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逐渐扩大,避险需求成为外汇市场的主旋律,加上美国经济及就业情况明显好转,因此美国触底反弹,并带动美元指数重返80整数关口。同期,人民币汇率暂时摆脱与美元指数的相关性,形成单边升值趋势,全年累计下跌逾3000bp,盘中略有起伏,尤其自11月30日起,人民币汇率连续12个交易日触及跌停,反映了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有所弱化。单中间价的持续高开,不仅出现人民币汇率在跌停中缓缓升值的怪象,而且反映出央行对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持坚定态度。

2012年人民币有效汇率将基本稳定并小幅波动。人民币有效汇率已经进入均衡汇率区间,未来既不存在持续大幅升值的空间,也不存在持续大幅贬值的空间。在过去6年持续大幅升值并已经进入均衡汇率区间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继续大幅升值的空间已经很小,但也不存在大幅贬值的空间。由于现实中的汇率波动往往出现超调现象,在欧债危机没有有效解决、人民币继续以美元为主要盯住目标的环境下,2012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呈现基本稳定、小幅升值的趋势,但波动将有所加大。预计升值幅度在2%-3%,波动幅度在1%-2%。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的扩大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改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单边升值预期,也有利于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基本稳定。这对于降低国际投机资本套利冲击,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减少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冲击都是有利的。

图1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在2011年人民币有效汇率创出全球金融危机后新高和欧债危机尚未有效解决、新兴经济体继续调整、人民币对美元继续小幅升值的背景下,人民币有效汇率在2012年将呈现上半年继续小幅升值、下半年有所回落的态势。预计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在120-125之间波动。虽然中国通货膨胀在2012年仍会逐步回落,但与样本国的通货膨胀的回落可能相差幅度不大,相对价格指数仍将维持相对稳定,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将在124-130之间波动。

1.2 文献综述

林斌(2010)将信号效应、资产流动效应和资产存货效应纳入统一的模型框架,设定中央银行(央行)干预的非二次福利函数和干预成本为目标函数,在最优化一阶条件下推导出内含汇率政策目标的央行干预下人民币汇率决定方程,并基于此进行了动态分析。

段京怀(2011)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根据中国的自然资源,如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率低,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探讨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率低,应调低人民币的汇率,有利于就业和引入外资;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需要大量的资源,调

高人民币的汇率,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外汇占款较大推高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又应调高人

民币的币值;又要考虑汇率对利率政策的抵消作用等

马树才贾凯威(2009)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政策为背景,以BEER现代汇率决定模型为基础,依托1980-2007年的相关数据,运用所建立的人民币汇率决定模型,对我国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决定、失衡及调整进行了实证研究。

林玲(2010)文主要从相对通货膨胀率、相对利率以及相对经济增长率的角度来分析世界石油价格上涨如何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为了研究人民币的变动趋势,需要引入有效汇率。

刘沁徐康宁(2005)建立了产业转移影响实际汇率变动的理论模型,并检验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的实际汇率、8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及我国贸易特化系数,认为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所认为的贸易品劳动生产率降低带来的实际汇率上升在中国是存在的。针对我国加工贸易比重过大的现实,本文提出应当在及时调整我国贸易结构的基础上合理重估人民币汇率。

许莎雯(2011)按照经济规律的一般要求,在充分考虑我国实际经济条件和市场运行的情况之下,分析西方经典汇率理论对人民币汇率决定的适用性,同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汇率决定理论,为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然后重点从研究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入手,探讨其深层次的内在规律,并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李霜(2010)从西方汇率决定理论出发,结合人民币汇率的实际变动情况,从多个角度探究并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

姜涛(2011)基于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四个理论视角,选取代表性变量,建立了由协整变量构成的VAR模型,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外汇储备、中美相对生产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效应与贡献度.结果表明:从长期看,中美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有较大程度的影响,而外汇储备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较弱

江珊陈诗(2011)选取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差异、利率差异、外汇储备四个因素作为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通过构建VAR模型分析其他4个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通过实证得到:以上5个因素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通货膨胀率和利率对汇率的影响较大并且持续时间长;经济增长率对汇率存在两个方向相反的影响。国家外汇储备对汇率的影响非常有限,仅在短期内有影响

孙音(2010)根据汇率理论和中国实际情况分析得出影响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应为国际收支状况、外汇储备、通货膨胀差异、货币供应增速差异、经济增长率差异、利率差异和财政收支状况,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得出,影响我国汇率中短期变化最主要的因素是外汇储备额,其次是两国利率差异、外商直接投资和两国通货膨胀差异。

第二章人民币汇率决定理论

2.1购买力平价理论介绍

在所有的汇率理论中,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种最简单、最直观,同时也是最易于理解的汇率决定理论。尽管存在许多争议,购买力平价理论在今天的汇率决定理论中人占有一席之

地,并且,被公认为是一国长期汇率决定的基础。

2.1.1学说简介

购买力平价概念正式提出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卡塞尔认为,汇率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对比决定的。其理论基础是:一种货币的价值,从而对这种货币的要求,是由单位货币在国内所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决定的,即,由它的内在购买力评价决定。内在购买力平价就是商品和劳务的物价水平的倒数。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隐含前提是经济学中最基础的定律:一价定律。即,在本国经济中,若两个物品完全相同,则他们必须卖同一个价格;开放经济中,对于相同商品,应有下面的公式:

P

a =S*P

b

+C (1.1)

P

a 为商品在A过的价格,P

b

为商品在B过的价格,S国货币以A过货币表示的价格,C为

交易成本

一价定律形成的机制是商人对同种商品在不同地区价格不等情况下进行的商品套利。

购买力平价具有两种表现形式:绝对形势和相对形式。绝对形势即绝对购买力平价,以为汇率是两个国家价格水平或购买力平价之比,其公式为:

R

o =P

a

/P

b

(1.2)

R

o 表示绝对购买力平价,P

a

和P

b

分别表示a、b两国各自的物价水平。

由绝对购买力平价可以推出现对购买力平价。对等式(1.2)两边取对数,一小写字母表示对数,有:

R

o =P

a

-P

b

(1.3)

对(1.3)式进行微分,我们即可得到均衡汇率的变动率,即相对购买力平价公式:

Dr=DP

a -DP

b

(1.4)

其内涵是:两国货币汇率在两个时期的变化反映这两国在两个时期内物价指数的变化。对于交易成本的处理,通常采取下面方法:

(1)假定交易成本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令其为0,直接采用购买力平价公式的原始形式;

(2)如果成本不能够忽略,还可以认为整个成本中的主要部分与交易商品的价值成固定比列K,绝对购买力公式为:

P

a =R

o

*K*P

b

(1.5)

对等式(1.5)两边取对数,以小写字母表示对数,则有:

P

a =r+k+P

b

(1.6)

对(1.6)式两边同时微分,成本项消失,可得:dP

a =dr+dP

b

,即dr=dP

b

-dP

a

,从而得出

相对购买力平价

2.1.2西方国家对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价

(1)短期内,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经常出现,其偏离程度无法用统计误差来解释;

(2)在长期内,购买力平价成立的情况也很少。70年代和80年代汇率水平从长期高于购买力平价变成长期低于购买力平价,即汇率水平的变动由一种不平衡变成另一种不平衡。

但是在更长的时期内,汇率变动依然是围绕购买力平价关系的。

(3)汇率剧烈波动的幅度比价格变动大。

2.1.3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发展-----实际汇率的引入

购买力平价机制的核心是一价定律,而一价定律成立的一系列前提条件,如产品的同质性,不存在关税壁垒和交易成本等国际贸易障碍,不存在资本流动,价格机制充分作用等,很显然在现实中几乎无法成立。这样,不可避免的,购买力平价理论会存在相当的偏差。

从数学表达上看,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可以用一个系数Q来实现,即:

R

o =Q*(P

a

/P

b

)(1.7)

将公式(1.7)稍做变动,即得:

Q=R

o *(P

b

/P

a

)(1.8)

其中Q为实际汇率,R为名义利率。由(1.8)我们可以看到实际汇率的含义:他是外国商品和劳务相对于本国商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如果汇率与购买力平价之间没有偏差,即两国货币的兑换比例额等于两国价格指数的对比,则Q值恒等于1。

对方称(1.8)取对数后进行微分处理并稍做变形,就可以得到:

Dr=Dq+DP

b —DP

a

(1.9)

即引入实际汇率后的相对购买力平价。

2.2其他主要汇率理论简介

2.2.1利率平价理论的介绍

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在20世纪20年代由凯恩斯等人给予阐述。利率平价可分为抵补的利率平价与非抵补的利率平价。

抵补的利率平价认为汇率的远期的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如果本国利率高与

外国利率,则远期汇率将升水,这意味着本币在远期将贬值;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远期汇率将贴水,这意味着本币在远期将升值。也就是说,汇率的变动会抵消两国间的利率差异,从而使金融市场处于平衡状态。

其表达式为:T=i-i

f,

其中,

T=(f-e)/e,e:即期汇率(直接标价法),

I:本国投资收益率,

:外国投资收益率。

I

f

抵补的利率平价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被作为指导公式广泛应用与交易之中,在外汇交易中处于市场创造者地位的大银行基本上是根据各国利率差异来确定远期汇率的升贴水额。在实证检验中,除了外汇市场激烈动荡时期,抵补的利率平价基本上都能较好的成立。当然,实际汇率与抵补的汇率平价的预期存在一定的偏离,这一偏离常被人为反映了交易成本、外汇管制以及各种风险的因素。

非抵补的利率平价认为: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在非抵补的利率评价成立时,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意味着市场预期本币在远期将贬值。

其表达式为:ET=i-i

f,

其中,

ET: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直接标价法),

I:本国投资收益率,

:外国投资收益率。

I

f

利用非抵补的利率平价的一般形式进行实证检验的并不多见,这是因为,预期的汇率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心理变量,难于获得可信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实际意义不大。在经济分析中,对非抵补的利率平价的实证研究一般是与对远期外汇市场的分析相联系。

利率平价理论不是一个独立的汇率决定理论,它只是描述汇率与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不仅利率的差距会影响汇率的变动,汇率的变换也会改变资金流动,影响不同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从而影响利率。更正要的是,利率和汇率可能同时受到更为基本的因素(如货币供应量等)的作用而发生变化。因此,利率平价理论与其他汇率决定理论是相互补充的,常常作为一种基本的关系时而被运用在其他汇率决定理论的分析中。

2.2.2国际收支论介绍

国际收支说亦称为外汇供求说,或国际借贷说,由英国经济学家戈逊提出的,其基本内容是外汇汇率决定于外汇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外汇供给和需求的产生,根源于国际借贷,即是由国与国之间存在的借贷关系所引起的,除了商品的输出人以外,债券买卖、利润收支、捐赠收支、

旅游收支和资本交易等,也会引起国际借贷关系,它是汇率变动的主要根据国际借贷中的流动借贷,即已经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的变化,才对外汇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影响,而尚未进人支付阶段的固定借贷,不影响外汇供求的变化国际借贷作用于汇率变动的一般过程是若一国的流动借贷里流动债权高于流动债务,就是外汇供给超过需求,外汇汇率会下跌,本币会升值,

反之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若一国的流动借贷相等,外汇收支也相等,那么汇率将处于均衡状态,不会发生汇率变动。国际收支说用国际借贷引起外汇供求变化来说明汇率,特别是短期汇率的变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但是仅以国际借借关系解释外汇供求变化,是不全面的。因为引起外汇供求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通货膨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等。

2.2.3资产市场法介绍

资产市场法主要包括资产组合平衡法和货币法两种,其共同之处在于都将汇率是做资产的价格,或更精确地说,是两国资产的相对价格。因此在分析汇率变动时,资产市场法是从国内外资产市场存量平衡而不是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和劳务市场的平衡这一角度着手的。在资产市场法中,市场预期和信息对资产供求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它一般要求商品价格自由活动,无贸易限制,货币和资本市场充分发达和开放,而目前我国同这些要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因此,利用资产市场来建立人民币汇率决定模型在我国的条件尚不成熟。

2.3购买力平价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通货膨胀率的数据更易获取,因而相对购买力平价被更为广泛地使用。本节采用相对购买力平价作为购买力平价指标为了阐述当前汇率中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适用性问题,首先对 2005年汇改后历年市场汇率和依据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汇率进行对比,通过图形和图表的方式进行直观分析。图2为2005年7月21日汇率改革之后至2010年7月8日的人民币名义汇率走势图.

图2 2005年7月21日-2010年7月8日我国名义汇率走势图

图3、表1为2005-2009年我国和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走势。其中,通货膨胀率由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来衡量。

表1 2005-2009年中美两国消费者价格指数走势(上年=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中国101.8 101.5 104.8 105.9 99.3

美国103.4 102.5 104.1 100.1 99.6

图3 2005年-2009年中美两国消费者价格指数走势图

由于购买力平价由中美两国的通货膨胀率决定,而购买力平价的计算又涉及基期选择等问题,所以此处采用中美两国通货膨胀率走势图(即消费者价格指数走势图)来替代中国购买。根据以上两图,我们可以得出:依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计算的汇率并不能很好地吻合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的市场汇率走势,在2006年之后甚至出现了趋势相反的情况,这说明购买力平价理论对我国的汇率走势并不具备较强的解释能力,并不具有对中国汇率确定的适用性。接下来我们将对这5年的情况分阶段进行具体分析。

2005-2006年末,从图3 和表1 中可以看出:此阶段我国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由 1美元兑换8.3 元人民币上涨至1 美元兑换7.8 元人民币,上升幅度为6% ;同时国内出现通胀,但是通胀程度小于美国,可由此估算由购买力平价模型计算的汇率会上扬,上涨幅度在2% 左右,市场汇率与由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汇率变化趋势相同,但是程度上相差较大。

2007年初-2008 年末,从图3 和表1 中可以看出:此阶段我国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走高,由1 美元兑换7.8073 元人民币上涨至1 美元兑换6.8346 元人民币,上升幅度超过10% ;但同时国内出现严重通胀,且通胀程度大于美国,由购买力平价理论可知人民币汇率在此阶段内应贬值,但是市场汇率却在大幅上涨,两者显然在走势上相反,同时程度上亦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009年初-2009 年末,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对经济运行各方面的影响,中美两国的通胀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但是幅度不大,且减少程度上非常接近此阶段我国人民币汇率在国际压力下继续走高,由1 美元兑换6.8367 上涨至1美元兑换6.8282,上涨幅度仅有0.12%。同时,由于受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2009 年中美两国的通胀程度都较上一年有所减轻,中国通胀减轻的幅度大于美国通胀减轻的幅度,根据购买力平价模型估算的汇率会增值,但上涨幅度不大,仅为0.3%。由此市场汇率与由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汇率变化趋势相同,但是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们可以明显地得出这样的结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在对 2005年汇率改革后的中国汇率走势进行解释时缺乏可信的支持,存在着比较大的偏差。

第三章人民币长期汇率决定因素分析

3.1物价总水平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与国内物价水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物价水平决定汇率,汇率影响物价。

图4和图5展示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国CPI数据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NEER)的相互关系。从中可以看出,CPI与NEER整体上存在一种相反的走势关系,二者间存在一定的联动性。实际上,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物价上升,本币贬值,而按照汇率的传递效应理论,人民币汇率升值,最终会抑制国内物价水平的上涨。因此,CPI反映的物价水平和以NEER

反映的对外人民币币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人民币汇率的基础是物价稳定,较高的通货膨胀将最终导致人民币贬值。由图4和图5,随着CPI指数继续升高,通胀明显。通货膨胀使货币在国内购买力下降,使货币对内贬值,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对内贬值,必然引起对外贬值。因为汇率是两国币值的对比,发行货币过多的国家,其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减少,因此在货币折算成外国货币时,就要付出比原来多的本国货币。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将改变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量以及对债券收益、外币价值的预期。通货膨胀造成国内物价上涨,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出口亏损,进口有利。在外汇市场上,外国货币需求增加,本国货币需要减少,从而引起外汇汇率上升,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相反,如果一国通货膨胀率降低,外汇汇率一般会下跌。

图4 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图

图5 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

图6 1990-2009年7月中国和人民币盯住“一篮子货币”主要国家的物价指数变动对比图货币的价值是由该种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决定的,因此汇率与通货膨胀变动密切相关,一国通货膨胀率越高本币贬值压力越大。从相对通胀水平看, 虽然1990年代以来,人民币盯住的一揽子货币,其中主要国家的通胀率基本保持在较低水平且波动率不大,中国通胀率变动较大,但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通胀水平快速下降,通胀率波动率大幅降低。与一揽子货币中主要国家的通胀水平接近,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通胀率进一步下滑,低于这些国家的通胀水平,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加大未来一段时期,随普金融危机逐步见底,国际经济日趋复苏实行传统宽宽松货币政策的欧美日等国家.短期内可能较实行传统宽松货币政策的中国面临更大的通胀压力。从而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但中长期看预计2009年一2011年间, 美国和欧洲的通胀率水平可能在一0.1%一1%之间, 中国的通胀率水平可能会超过欧美将收窄人民币升值空间(如图)

3.2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因素

3.2.1Balassa- Samuelson效应

Froot 和Rogoff( 1991)、Rogoff(1992)建立了一个小国开放模型来说Balassa-Samuelso 效应, 得到一个经典的动态公式:P^= (θN/θT)α^T- α^N,θN其中表示非贸易部门的劳动密集度,θT表示贸易部门的劳动密集度,α^T代表贸易部门生产率增长,而α^N代表非贸易部门生产率增长。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把Balassa- Samuelson效应与Baumol-Bowen效应区分开来。如果θN>θT, 即使两个部门的生产增长率是相同的, 也会因为Baumol- Bowen效应导致实际汇率升值。

Balassa- Samuelson效应假设颇为严格, 比如小国经济和利率给定,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资本与劳动力在国内部门间的转移能立即完成和规模报酬不变。在这些严格的假定条件下,需求因素对实际汇率不会产生影响。如果将这些假设放开,就要考虑到需求方面的因素。政府支出对需求结构的影响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影响。政府可以直接提供非贸易品, 比如公共卫生和国防, 提高了非贸易品的相对供给。另外,政府支出的扩大主要用于购买非贸易品, 提高了对非贸易品的相对需求。因此,扩大财政支出的净效应是相对供给与相对需求都偏向于非贸易部门。Froot 和Rogoff(1991) 主要考察了政府消费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他们利用1950- 1989年22个OECD国家的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表明, 政府在贸易品和非贸易品中的消费非对称对实际汇率的变动有显著的影响。Rogoff(1992)用1975- 1990年日元兑美元的季度数据所做的相同的研究表明, 尽管政府消费与实际汇率高度相关,但是一旦控制了世界石油价格的

波动, 这种相关性是不显著的。

DeGregorio和Wolf(1994)考虑一个放松资本国际自由流动限制三部门模型,检验了政府消费和贸易条件变动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发现贸易条件的变动也对实际汇率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学者也对贸易条件影响实际汇率的机制进行了研究( Edwards, 1989;Frenkel 和

Razin,1992) 。这些研究认为, 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的影响机制,是通过出口和进口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和相反的替代效应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另外, 如果进口的中间产品直接用于国内的生产,贸易条件变动直接通过供给影响实际汇率。对此, 斯托克曼( AlanStockman) 的解释是:在对货币性冲击作出反映时, 汇率承担了全部的调节任务, 贸易条件不变; 在对实际冲

击作出反应时, 汇率和本国价格都进行调节, 以产生新的均衡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的变动与汇率相联系。

3.2.2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因素

除前面提到的生产力差异因素(HBS效应)和政府消费支出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之外,实际汇

率还包括下述可能的影响因素:

1) 贸易条件。易条件定义为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的比率,常认为贸易条件的改善会导致实际汇率升值,但由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2) 资本流动的控制。根据在资本账户开放之前国内外利率的差异,资本流动的自由化或改善或恶化资本账户。若消除这种控制会带来更高或更低水平的资本流入,均衡实际汇率将会升值或者贬值。

3) 贸易限制的程度,经常账户的自由化通常会带来进口的增加,即经常账户的恶化,因而会导致均衡实际汇率的贬值。

4) 投资占GDP的比重,Fischer认为全要素生产力冲击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不仅可以通过HBS供给渠道实现,也可以通过投资需求渠道实现:任何部门生产力的提升会提高经济中均衡资本存量,因而提升投资需求,这反过来会提高价格。

5) 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过度的货币扩张会因为资本的流出而立刻得以消除,使得均衡实际汇率保持不变. 在浮动汇率体制下,过度的货币扩张会降低利率,提升对国内不可贸易品的需求,因此会导致实际汇率的升值。

6) 资本劳动比率,国家的要素禀赋状况可以解释其相对价格结构. Kravis等和Bhagwati 从要素禀赋的角度解释了一国价格水平的高低。从不可贸易品价格的国际比较来看,在劳动生产率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要素禀赋的差异会造成两国不可贸易品的相对价格的不同,从而引起内部实际汇率的差异。

7) 国际原油价格,原油作为基础性原材料位于生产链的最上游,其价格上涨必然引起从中间产品到最终产品整个产业链价格的波动。一般而言,作为相对供给因素,由于可贸易品包含相对更多的制造品,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对不可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具有负的效应。

3.3美元汇率变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人民币币值对美元币值之比,它反映了当期人民币和美元的购买力之比。在一定的名义汇率水平下,若美元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就相对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就大;若美元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就相对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将下降。

年份价格年份价格年份价格

1971年 2.462 1985年 2.937 1999年8.278

1972年 2.245 1986年 3.453 2000年8.279

1973年 1.989 1987年 3.722 2001年8.277

1974年 1.961 1988年 3.722 2002年8.277

1975年 1.859 1989年 3.765 2003年8.277

1976年 1.941 1990年 4.783 2004年8.2768

1977年 1.858 1991年 5.323 2005年8.0702

1978年 1.684 1992年 5.516 2006年7.8087

1979年 1.555 1993年 5.762 2007年7.7035

1980年 1.498 1994年8.619 2008年 6.8505

1981年 1.705 1995年8.351 2009年 6.8189

1982年 1.893 1996年8.314 2010年 6.7695

1983年 1.976 1997年8.290 2011年 6.4588

1984年 2.320 1998年8.279 2012年 6.3070 从表中可模糊的了解到1971-1978年间,汇率走势在上下浮动;其后一直到1994年呈上升趋势;94年到现如今有略微下降。

我国在1994年的外汇体制改革前, 人民币汇率制定中政策因素占主导地位, 汇率变动

几乎无法用模型解释。1994年1月1日以后, 实行汇率并轨, 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新汇制下人民币汇率主要由以下两种因素决定:①政府控制政策U。有管理的浮动是指政府进行干预, 使市场上汇率的浮动控制在国家设定的目标内。一般是规定一周之内本国货币的汇率。中央银行随时按规定的汇率买卖外汇, 从而将汇率控制在某种目标范围之内。控制政策U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利率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等。②市场供求状况。国内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及汇率水平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主要依据。国际外汇市场主要货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情况也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 其中包括当美元相对于其它货币贬值时, 保持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记E

t

表示t 时期1美元的人民币价格, 即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 它是衡量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准点。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是由该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对美元的汇率和我国国内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决定的。因此, 如何决定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则是人民币汇率决定的中心环节。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决定模型的简化形式为:

△L E

t = U-∑w

j

△L S

j,t

(1)

j

其中△L E

t =ln(E

t

/E

t-1

),△L S

j,t

= ln( S

j,t

/ S

j,t -1

),LEt 是E

t

的自然对数,S

j, t

美元对第j 种非美元货币的即期汇率, 它表示单位其它外币(如日元) 折合的美元数,LS

j, t

为S

j, t 的自然对数。w

j

是第j 种非美元自由换货币在我国对外贸易货币结算篮子中的权重,

其中包括港币、日元等。由(1) 式知, 如果美元对其它主要货币贬值, 即△logS

j, t

增大, 则要使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从控制论的观点来看, 模型(1)中美元对其它主要货币汇率的走势,是人民币汇率系统的不可控的外生变量。我国的中央银行只能通过变动政策变量U来决定人民币汇率水平,保持人民币汇率在理想的目标范围。事实上,自汇率并轨以来的大多数时间内,国内外汇市场的外汇供给大于需求,中央银行购买外汇市场多余的外汇,来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在我国的对外贸易结算中, 80%左右以美元计价, 10%左右以港币计价,5%左右以日元计价, 以其他货币计价的比重较小鉴于香港实行钉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估计我国对外贸易中的90% 左右将主要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影响。因此, 可将模型(1)中右端第二项近似表示为美元对日元汇率(S), 以100日元兑换的美元数来表示美元汇率。人民币/美元汇率月平均数据来自《中国金融》各期, 美元/日元汇率月平均数据来自《国际贸易》各期。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汇率稳定汇率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源配置价格。汇率的失衡或错估,不仅破坏了经济的外部均衡,对于国内宏观经济稳定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也会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所以,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力求使汇率制度有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1994年到2005年汇改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单一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该制度存在多种缺陷,是我国汇率被动的受制于美元的币值,在美元地位下降和货币多元化的条件下,该制度已经不适应我经济发展需要。2005年汇改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的汇率制度。我国专家学者普遍认可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几个关键因素归纳如下:(1)物价水平,通货膨胀;(2)利差(相对利率水平);(3)国际收支;(4)经济增长率;(5)政策因素。笔者在本文中尝试从实证角度分析以上几个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最后本文根据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和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对人民币汇率稳定提出了相关政策。 1.通货膨胀使一国的货币在国内购买力下降,使货币对内贬值,理论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对内贬值,必然引起对外贬值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相对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人民币的相对币值也就是说其购买力在下降,人们会倾向于将手中的本币转化为其他货币,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缓解,国内通胀也会导致以本币标价的出口价格上升,出口减少,长期会改善经常账户收支,人民币升值压力缓解。 2000-2010年人民币汇率和通胀率相关性分析 对美元汇率(1RMB)通胀率 对美元汇率(1RMB) 1 通胀率0.718840209 1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但是结合我国2000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通胀率的相关分析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国内通胀率相关系数为0.7188,强度正相关,对于我国而言,通胀率我国货币对内贬值,但是对外却是升值的,这种不均衡产生的原因在于,我国汇改以前为刺激出口,长期压制本币汇率的反弹,再加上近些年我国巨额的顺差和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压力大,这些因素抑制了通胀对汇率的拉低作用。 2.相对利率水平,我们在这里结合政策因素来分析,原则上只要存在相对利差,就存在资本套利的条件,在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条件下,一国利率的提高

浅析人民币汇率变化原因及对经济影响

浅析人民币汇率变化原因及对经济影响 总论 汇率是国际金融的重要指标,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人民币汇率是中国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经济杠杆,也是实现和衡量我国经济内外均衡的重要指标。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经济增长状况;经济增长是决定一国货币价值的根本因素。一般而言,经济增长都会引起货币价值的上升,其原因在于:如果一国经济增长率较高,人们对宏观经济的良好运行状态产生信心,外国投资者必然踊跃前往该国投资,从而引起该国国际收支资本项目的收入增加,该国货币需求旺盛,币值自然上升。二: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收支的总和。在浮动汇率制下,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变动,因此国际收支逆差将引起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即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国际收支顺差则引起外汇汇率下降。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来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经常项目顺差近年来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这就潜在地形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并且在我国资本项目基本上是连年顺差的,外汇储备明显增加,这表明外汇市场上的供给大于需求,本国货币有升值的压力。 三:通货膨胀因素:通货膨胀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一般地,通货膨胀和国内物价上涨,会引起出口商品的减少和进口商品的增加,从而对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影响,导致该国汇率波动。同时,一国货币对内价值的下降必定影响其对外价值,削弱该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地位,人们会因通货膨胀而预期该国货币的汇率将趋于疲软,把手中持有该国货币转化为其它货币,从而导致汇价下跌。 国内外通货膨胀率的差异是决定汇率长期趋势的主导因素,通货膨胀率的高低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基础。如果一国的货币发行过多,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就会造成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使一国的货币在国内购买力下降,使货币对内贬值,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对内贬值,必然引起对外贬值。因为汇率是两国币值的对比,发行货币过多国家,其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减少,因此在该国货币折算成外国货币时,就要付出比原来多的该国货币。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相对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人民币的相对币值也就是说其购买力在下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缓解。相反若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则美元的币值在下降,人民币的币值相对上升,人民币会有升值的压力。 四: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决定货币价值、货币购买力的首要因素。如果本国货币供给减少,则本币由于稀少而更有价值。通常货币供给减少与银根紧缩、信贷紧缩相伴而行,从而造成总需求、产量和就业下降,商品价格也下降,本币价值提高,外汇汇率将相应地下跌。如果货币供给增加,超额货币则以通货膨胀形式表现出来,本国商品价格上涨,购买力下降,这将会促进相对低廉的外国商品大量进口,外汇汇率将上涨。 五:国外环境的变化:(1)外国政府的政治压力:一些西方国际声称人民币价值

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论文

试论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因素 汇率变动(fluctuations in exchange)是指货币对外价值的上下波动,包括货币贬值和货币升值。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可以被转换成其他货币的价格。汇率变动是指汇率发生变化,或某货币相对于另一个货币价值的改变。汇率是国际金融的重要指标,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人民币汇率是中国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经济杠杆,也是实现和衡量我国经济内外均衡的重要指标。 一、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 (一)境外因素 1、国际收支平衡状况 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收支的总和。在浮动汇率制下,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变动,因此国际收支逆差将引起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即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国际收支顺差则引起外汇汇率下降。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来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经常项目顺差近年来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这就潜在地形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并且在我国资本项目基本上是连年顺差的,外汇储备明显增加,这表明外汇市场上的供给大于需求,本国货币有升值的压力。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来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经

常项目顺差近年来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这就潜在地形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并且在我国资本项目基本上是连年顺差的,外汇储备明显增加,这表明外汇市场上的供给大于需求,人民币有升值的压力。(图1) 2、美元的走势 人民币对美元的比值是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从一定程度代表了现在两种货币的购买力水平比值。我国货币定价长期比照“一篮子货币”体系,所以国际汇市上的波动干扰对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会产生影响。近年来人民币的几次巨幅波动证明了美元走势对人民币汇率在短期有重大影响,两种货币呈现了明显的跷跷板效应。另外,对人民币汇率能够产生影响的其他货币还有欧元、英镑、日元以及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等,人民币汇率与其他先发国家的汇率波动幅度之间也

7.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因素: (一)国际收支状况 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就会增加该国的外汇供给和国外对该国货币汇率的需求,进而引起外汇的汇率下降或顺差国货币汇率的上升;反之,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就会增加该国的外汇需求和本国货币的供给,进而导致外汇汇率的上升或逆差国货币汇率的下跌。 在国际收支这一影响因素中,经常性收支尤其贸易收支,对外汇汇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二)通货膨胀程度 通货膨胀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一个长期、主要而又有规律性的因素。 ☉通货膨胀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汇率产生影响: 1.商品、劳务贸易 一国发生通货膨胀,该国出口商品、劳务的国内成本就会提高,进而必然影响其国际价格,削落了该国商品和劳务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影响出口外汇收入。同时,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的进口成本会相对下降,且能够按已上涨的国内物价出售,由此便使进口利润增加,进而会刺激进口,外汇支出增加。这样,该国的商品、劳务收支会恶化,由此也扩大了外汇市场供求的缺口,推动外币汇率上升和本币汇率下降。 2.国际资本流动 一国发生通货膨胀,必然使该国的实际利率降低,投资者为追求较高的利率,就会把资本移向海外,这样,又会导致资本项目收支恶化。资本的过多外流,导致外汇市场外汇供不应求,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 3.人们的心理预期 一国通货膨胀不断加重,会影响人们对该国货币汇率走势的心理预期,继而产生有汇惜售、待价而沽与无汇抢购的现象,其结果会刺激外汇汇率的上升,本币汇率的下跌。 (三)利率水平 一国利率水平的高低,是反映借贷资本供求状况的主要标志。 一国利率水平相对提高,会吸引外国资本流入该国,从而增加对该国货币的需求,该国货币汇率就趋于上浮。反之,一国的利率水平相对降低,会直接引起国内短期资本流出,从而减少对该国货币的需求,该国货币汇率就下浮。 但是,利率的变化对国际资本流动影响的程度多大,还要看是否满足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政策之所以会影响汇率,还必须看一国通货膨胀的程度。 ☉通货膨胀一般可分为三种形式: 1.在温和的通货膨胀下 这种情况下,实际利率的上升或下降都会起到吸收或排斥短期资本的作用,从而导致该国货币汇率的上浮与下跌。利率和汇率成正相关的关系,利率提高,其货币汇率就上浮,反之,利率降低,汇率就下浮。人们往往通过国际间短期资本的转移来牟取高额利润。 2.在严重的通货膨胀下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主要动机在于保值。高利率不再表示较高的利息收入,相反,倒是表示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利率与汇率是负相关的关系。利率一旦提高,其货币汇率就下浮;反之,利率一旦降低,汇率就上浮。 3.在恶性通货膨胀下 利率再高也失去吸引外资的魅力,此时利率与汇率明显呈负相关关系。 (四)经济增长率差异

例文: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外贸影响与对策

宁波明州职业专修学院 专科毕业论文 题目: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外贸影响与对策班级:12国贸 姓名:张三 指导老师:毛峙文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外贸影响与对策 目录 摘要 (1) 1.人民币汇率变动概况与升值原因 (2) 1.1人民币汇率变动概况 (2) 1.2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原因 (2) 1.2.1经济学上讲 (2) 1.2.2从国际政治分析 (2) 1.2.3从国内经济分析 (3) 2.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3) 2.1 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 (3) 2.2降低了企业出口利率 (3) 2.3 增大企业经营风 (4) 2.4企业竞争压力增大 (4) 3.我国外贸企业针对人民币升值的对策 (4) 3.1 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 (4) 3.2 多渠道、多方式降低企业成本 (5) 3.3 走差异化和品牌化运作的道路 (5) 3.4 利用金融避险工具控制升值损失 (5) 4.总结 (6) 5.致谢 (6) 6.参考文献 (6)

摘要: 汇率是一个国家进行国际活动时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它的变动对国家对外贸易的平衡与国内经济活动都具有深刻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刺激我国出口,改善我国贸易收支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外汇储备达到历史新高以及外汇收入持续增加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在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进出贸易的情况下,可以促使我国企业做出结构调整,改变出口商品结构,改善贸易条件,减轻我国经济受国际经济动荡的影响,使中国经济保持健康的成长势头。 关键词:价格指标;外汇储备;汇率改革;影响

1.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背景和原因 1.1人民币汇率变动概况 2008年7月至今,2008年中期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民币实际上采取了重新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两者汇率一直保持在约6.83的水平。2009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保持稳定,基本上在6.81-6.85的区间内运行。2010年,虽然受美国压力的影响,人民币汇率跌宕起伏,不过,动态观察,未来人民币的升值步伐还会继续掌控在中国官方的手中。 首先,“汇率主权论”已经成为中国政府进行汇率决策的根本依据。一国的货币汇率的变动无疑要考虑国际贸易与收支状况,但这种分析却是建立在该国决策者自我判断的基础之上,不是由他国说了算。也正是如此,在过去5年中,人民币汇率调整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了中国政府手中。 其次,“汇率渐进论”业已成为中国政府汇率管理幅度的政策基调。由于中国金融体系风险承接能力和出口企业的风险消化能力都比较脆弱,人民币升值不可能一次到位,而只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仅如此,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统计报告,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通过渐次升值不仅没有加剧中美贸易的不平衡,而且还减轻了美国贸易逆差的压力,符合中美双方的利益要求。正是如此,中方还将继续坚持汇率渐进原则。 1.2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原因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2007年1月11日,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突破了7.80比1的心理价位;2008年4月10日,兑美元官方开市价(中间价)终于首次突破七算,正式迈入“6”时代,创出汇率改革以来的新高。与此同时,人民币兑换港币的汇率也突破了1比1的心理价位,近期更是出现100港币兑89.788人民币的高位。我经常在报纸和新闻中看见,有多少亿人民币的热钱在炒房市、股市。对于这样的现象,分析其中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2.1经济学上讲,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依据: (1).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以来已近10年没有进行调整,而这10年中国经济和国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90年代以来,一些权威的国际机构和贸易伙伴一直就认为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低估。 (3).在近几年,国际收支失衡的背景下,外汇节余过多本身就表明外币定价过高。而中国实行的“盯住美元汇率”政策,所以就使得本币(人民币)定价过低,从而使人民币升值就有很大压力。 (4).从2001年以来,世界各主要货币包括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没有调整,即人民币实际上也跟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大幅度贬值。 1.2.2从国际政治分析

当前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当前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10级化工(3班黄玲玲 101507023 2班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 一国经济实力的变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 是决定汇率长期发展趋势的根本原因。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外汇市场中, 市场人士都十分关注各国的各种经济 数据。在外汇市场中,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和了解各种数据、指标与汇率变动的关系和影响, 才能进一步找寻汇率变动的规律, 主动地在外汇市场寻找投资投机时机和防范外汇风险。 在经济活动中有许多因素影响汇率变动,列举如下: 一、国际收支状况。一国国际收支状况是影响该国货币对外比价的直接因素。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较前改善,或顺差增大,或逆差缩小,外汇收入增加,该国货币就较前升值,以较少的本币换取原来一定量的外币;如一国国际收支状况较前恶化,或者顺差缩小,逆差增大,该国货币就对外贬值,要以更多的本币换取原来一定量的外币。美国每月均公布其贸易收支数字, 如公布数字较研究机构估计的数字高,则美元对外价值定会提高;反之,则降低。这个数字对外汇市场的影响非常直接、迅速、明显。 二、国民收入。一般讲,国民收入增加,促使消费水平提高,对本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如果货币供给不变, 对本币的额外需求将提高本币价值,造成外汇贬值。当然,国民收入的变动引起汇率是贬或升, 要取决于国民收入变动的原因。如果国民收入是因增加商品供给而提高, 则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该国货币的购买力得以加强, 外汇汇率就会下跌。如果国民收入因扩大政府开支或扩大总需求而提高,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 超额的需求必然要通过扩大进口来满足, 这就使外汇需求增加,外汇汇率就会上涨。 三、通货膨胀率的高低。通货膨胀率的高低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基础。通货膨胀使一国的货币在国内购买力下降,使货币对内贬值,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对内贬值,必然引起对外贬值。因为汇率是两国币值的对比, 发行货币过多的国家, 其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

近10年来人民币的汇率变动及其影响

2002-2011年人民币汇率变动及其影响 摘要: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人民币的汇率受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近10年里,人民币汇率变化一直是根敏感的经济弦。人民币在10年里历经了一系列升降的变化,但总体趋势是升值的。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逐渐显现的,是我国社会经济深刻变革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关键词:汇率美元升值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 近1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外汇管制进一步放宽,外汇市场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这些都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2005年7月21日以来,我国对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人民币总体小幅升

值。 一.2002-2011年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 中国经济进入2000年后保持了高速且稳定的增长,这期间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了两个主要的走势:第一阶段从2002年至2005年呈基本固定的走势,实际上这是由于当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政策;第二阶段从2005年至今,这期间人民币实行了两次汇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在第二阶段中又可以分成三个小的阶段,分别是从2005年6月中旬至2008年6月中旬,这阶段中由于2005年实行汇改,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所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上升。2008年6月中旬第一次汇改结束,从此至2010年六月中旬的两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保持在6.8:1左右。2010年6月实行第二次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降,到2011年10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跌破6.35:1,创历史新高。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原因 总的来说,一国经济实力的变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是决定汇率长期发展趋势的根本原因。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外汇市场中,市场人士都十分关注各国的各种经济数据,如国民经济总产值、消费者物价指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1]1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班级:10国贸2班姓名:吴婷婷学号:105030217 论文纲领 一、经济因素 (一)国际收支状况 (二)通货膨胀程度 (三)经济增长率差异 (四)财政收支状况 (五)外汇储备的多寡 二、非经济因素 (一)政治局势 (二)新闻及其他信息 (三)心理预期因素 (四)市场投机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外汇交易中的名词:基本汇率和交叉汇率 1.基本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某一种国际上能被普遍接受的关键货币之比率。一般国际上都把美元当作普遍接受的关键货币因为美元在当今世界经济交往中最常用,又可以自由兑换。 2.交叉汇率又称套算汇率,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通过第三种货币(媒介货币)计算出来的汇率。 一、经济因素 (一)国际收支状况 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就会增加该国的外汇供给和国外对该国货币汇率的需求,进而引起外汇的汇率下降或顺差国货币汇率的上升;反之,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就会增加该国的外汇需求和本国货币的供给,进而导致外汇汇率的上升或逆差国货币汇率的下跌。在国际收支这一影响因素中,经常性收支尤其贸易收支,对外汇汇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通货膨胀程度 通货膨胀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一个长期、主要而又有规律性的因素。通货膨胀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汇率产生影响: 1.商品、劳务贸易 :一国发生通货膨胀,该国出口商品、劳务的国内成本就会提高,进而必然影响其国际价格,削落了该国商品和劳务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影响出口外汇收入。同时,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的进口成本会相对下降,且能够按已上涨的国内物价出售,由此便使进口利润增加,进而会刺激进口,外汇支出增加。这样,该国的商品、劳务收支会恶化,由此也扩大了外汇市场供求的缺口,推动外币汇率上升和本币汇率下降。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2.国际资本流动 :一国发生通货膨胀,必然使该国的实际利率降低,投资者为追求较高的利率,就会把资本移向海外,这样,又会导致资本项目收支恶化。资本的过多外流,导致外汇市场外汇供不应求,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 3.人们的心理预期 :一国通货膨胀不断加重,会影响人们对该国货币汇率走势的心理预期,继而产生有汇惜售、待价而沽与无汇抢购的现象,其结果会刺激外汇汇率的上升,本币汇率的下跌。 (三)经济增长率差异

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

二、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 (一)国际因素 1.受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汇率波动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人民币币值对美元币值之比,它反映了当期人民币和美元的购买力之比。在一定的名义汇率水平下,若美元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就相对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就大。同时,人民币指数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汇率波动指数之间呈现出很强的正相关关系。2012年4月人民币对美元波幅限制由0.5% 扩大到1%。2013年平均贸易权重超过5% 的货币主要有欧元、美元、港币、日元、韩币以及新台币,合计为64.88%,占据整个市场的一半以上。 2.国际收支平衡状况 在浮动汇率制下,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变动,因此国际收支逆差将引起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即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国际收支顺差则引起外汇汇率下降。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来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经常项目顺差近年来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这就潜在地形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并且在我国资本项目基本上是连年顺差的,外汇储备明显增加,这表明外汇市场上的供给大于需求,人民币有升值的压力。 3.国际政治环境影响 国际的政治环境也会对人民币汇率带来一定的影响。政治局势的变化一般包括政治冲突、军事冲突、选举和政权更迭等,这些政治因素对汇率的影响有时很大,但影响时限一般都很短。例如12年美国大选期间,迫于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压力,各党派连续发表申明,表示己方上任后将会对人民币汇率问题进行施压。种种此类行为,虽未曾实施,但是表明了美国对中国的政策立场,从而加大人民币汇率的压力。 4.外商投资因素 外资流入将引起外币供给的增加和本币需求的增加,这种供需失衡将给本币带来升值的压力。对于中国来说,长期资本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在总资本流入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引起我国储备的增加。而储备增加所引起的货币升值压力要远远大于短期资本流入所带来的压力。 (二)国内因素 1.国内经济增长状况 经济增长状况始终是决定一国货币价值的根本因素,其原因在于:如果一国

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背景及影响

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背景及影响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 马春2013113022 (BJ14042)

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背景及影响 摘要:汇率是一国进行对外贸易活动时所参照的重要价格指标,它的变动可能会对一国的对外贸易产生重要影响,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许多方面.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极其频繁和剧烈,大幅贬值的字眼伴随着汇率市场。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为何大幅增加?是哪些因素导致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人民币汇率的频繁波动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文我们主要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投资、出口、消费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 一、人民币贬值的时事背景 人民币贬值是指人民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汇率降低,而造成人民币购买力下降。2014 年春节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走弱。2月1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大跌91个基点。2月20日,央行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1146,下跌43个基点创年内新低。2月2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设为 6.1224,比前一交易日

再下调32 基点。2015 年8月11日,央行大幅降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当日贬值近2% ;8月12日人民币中间价在前日基础上再次下调1.6% ;8月13日,人民币经过前两天的调整,又一次下调了3% ,人民币三天贬值近6% 。 当前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的形成背景 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处于经济复苏过程的美国,在年内加息的市场预期极高,这使得美元一度走强,相比之下,日元、欧元则趋弱,日本和欧洲目前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也对人民币汇率贬值造成压力;特别是大宗商品生产国和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也相对贬值,国际资本流动波动极大,这些复杂的国际环境是人民币汇率面临的新挑战。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加大与大幅贬值是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是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的必然结果。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4年中国G D P已经达到63.65万亿元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中国超过22% 的贸易已经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二是中国经济环境所发生的变化影响人民币汇率调整。从根本上来说,中国经济的良好表现是人民币汇率长期持续走强的动力源泉;但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用购买力平价分析发展中国家时要做修正。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时期可能有较高的通胀率而其汇率并不按比例贬值。因为在经济起飞的一段时间里,发展中国家的非贸易品(住房,服务)的涨价幅度远高于贸易品的涨幅。第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可贸易品生产力的提高速度一般高于发达国家。这也是人民币未来可能趋强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利率平价对人民币走势的解释和预测能力会越来越强。第四,中国应考虑在贸易项下基本平衡,在经常帐户下有赤字,在资本项下有盈余的格局来保持外汇供求平衡和汇率的稳定。第五,靠减少再贷款对冲中央银行买汇放出基础货币的余地已变得越来越小。可选择政策工具有:(1)用鼓励投资或放宽进口限制的方法适当增加进口;(2)考虑采取用部分自愿结汇的办法使一部分外汇分流在民间;(3)逐步使利率市场化,以减少由套利活动带来的不确定性;(4)考虑逐步开放资本帐户,稳步走向人民币全面可兑换。 1994年汇率并轨后,中国实行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系,从而基本上消除了外汇黑市。官方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管理,官方汇率基本上等于在给定外贸和汇率政策下的市场均衡汇率。图1给出了1980―1996年人民币官方汇率。 从总体来看,94年以来的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为稳定汇率,在1994―1996三年期间,我国中央银行平均每天净买入1亿美元。本文以回答下面两个问题为主线来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基准及未来走势。 1.1994,1995,1996三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21.7%,14.8%,6.1%,美国这三年的通胀率平均为3%左右;为什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此期间非但不贬反而稳中有升?2.1994―1996三年期间,人民币存款利率远高于美元利率;为什么人民币还能升值?3.中国改革开放期间国际收支对人民币汇率有那些影响?4.中国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关系如何? 本文分五部分:绝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前三部分提供分析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准,后两部分分析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一、绝对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理论有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应该等于两国物价指数之比。代表本国货币交换外国货币的比率――汇率,实际上代表的是用本国购买力交换外国购买力的比率。绝对购买力根据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在一篮子可比较商品上所具有的购买力的大小来解释汇率的决定。如果用E表示1美元合多少元人民币的人民币直接标价汇率,P$表示美国的价格水平,PRMB表示中国的价格水平,绝对购买力可用公式表述为: 用购买力平价估算的结果差距很大。以《经济学家》期刊(1993年5月13日)所引用的估算为最高,1美元合1.5元人民币;以目前汇率折算的估算为最低,1美元合8.30元人民币。中国1995年的GDP为57733亿元人民币,如果1美元合1.5元人民币,那么中国1995年的GDP就约为38500亿美元,人均3200美元。这一数字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国(第一为美国)。很显然1美元合1.5元人民币高估了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 然而,如果我们目前用汇率将GDP从人民币折算成美元,那么中国1995年的GDP只有6955亿美元,人均580美元。观察中国的生活水平(比如寿命,食品和服装消费,教育,医疗服务,住房等等),人均580美元又显然低估了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最早对中国经济实力进行购买力平价分析的是美国的克拉维斯教授(1981)。他估计1975年中国购买力平价为1美元等于0.46人民币。他估计的1975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745美元。中国学者首先系统研究此问题的是任若恩教授(1994)。任若恩估计1991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680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分析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分析 论文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选取1990年到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进出口差额、外汇储备等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GDP每增加1%,将会导致人民币升值5.559%;货币供应量(M2)每增加1%,将会导致人民币贬值3.425%;美国联邦基准利率每提高1%,将会导致人民币贬值0.186%;CPI每提高1个单位,将会导致人民币贬值0.027个单位。这对政策当局采取合理措施、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Abstract】This paper established 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elected factors from 1990 to 2014 related to the RMB exchange rate against the dollar,import and export balance,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etc. to carry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GDP increased 1% will lead to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RMB 5.559%;money supply (M2)increased 1% will lead to the devaluation of the RMB 3.425%;the federal funds rat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crease 1% will lead to the devaluation of the RMB 0.186%;CPI to raise 1 units will lead to devaluation of the RMB 0.027 units,which has grea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the policy authorities to take reasonable measures to stay the stability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标签:人民币;汇率稳定;多元回归模型 1 文献综述 易纲和范敏(1997)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加速发展时期采用的财政扩张政策会导致较高的通胀率而其汇率并不按比例贬值,因此,用购买力平价分析发展中国家时要进行修正,且预期利率平价理论对人民币走势的解释和预测能力会越来越强,[1]为我们研究汇率的影响因素指明了大致方向。赵世舜(2014)运用自适应Lasso 方法对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进行有效选择,同时使用真实数据作了实证研究,并与最小二乘法和逐步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每增加1%,将导致人民币汇率降低约52.6%;而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受外汇储备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并不大。[2]曹师韵(2016)总结了2006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趋势,指出现阶段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有利率、贸易差额、外汇储备和GDP。[3] 李静(2016)以1999年到2013年的年度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人民幣汇率与GDP增长率、通货膨胀增长率等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发现进出口额的变动可以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86.6%,进出口额因素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最为显著。[4] 章昱曦(2016)基于对我国汇率制度演变和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分析,从GDP 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这两个方面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认为,CPI和GDP下降并不会绝对地导致一国的贸易条件恶化,进而导致汇率下降,但GDP和CPI上升可以改善一国的汇率条件。[5]

影响外汇汇率的政治因素

影响外汇走势的政治因素 一、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货币的供求关系来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这些政策在影响宏观经济的同时,必然 要影响到汇率的走向。 1、宽松性与紧缩性货币政策 当中央银行认为经济处于衰退期时,就会采取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方式,或者同时降低央行的基准利率,以刺激商业 信贷行为,实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就可能减少货币供应量,或者同时采取加息的措辞,以此 来减小通货膨胀的压力,保证经济的正常稳步发展,因为过快的经济增长会产生大量的经济泡沫,或者产生过多的银行 潜在不良信贷,为将来的经济发展埋下隐患。 2、强势货币和弱势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职能是稳定货币汇率,但在本币与外币的比率中,不同国家的中央银行也会因为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性采取强势货币和弱势货币政策,也可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强弱货币政策。 最坚持强势货币政策的货币莫过于美元,即便是在经济衰退期,美国政府虽然有时候不得不在实质上采取了一些非强势货币的手段,总的来说美国官员一致都是坚持强势货币政策不变,只有强势的美元货币政策,才能在经济衰退期尽量稳 定留在美国的大量国际游资,不至于因为经济衰退而给美国经济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而最坚持弱势货币政策的货币莫过于日元,由于日本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日元的弱势有助于日本企业在海外有更好的竞 争优势,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每当日元持续上涨的时候,日本央行和财务省官员经常站出来讲话声称要干预外汇市场日元 的走势。 二、财政政策 一国政府的财政政策也是调控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财政政策对汇率变动的影响主要涉及财政开支和税收两个方面。为了刺激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往往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开支或者降低税率,也可能是两项同时 实施增强力度;如果有必要抑制社会的消费欲望,减缓过快的经济增长,政府也会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并 减少政府开支。 财政政策对外汇市场相关货币走势的影响,最直接地体现在该国经济发展趋势上,如果政策有助于经济向好,这对该国 货币的走势是非常有利的;反之,如果经济疲软,则可能导致该国货币的下跌。当然财政政策有的时候也是服务于政治的, 三、中央银行的宏观影响 1、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最根本的目的是要稳定货币汇率,或者是要让货币汇率向该国政府需要的价位靠近。另外一个顺带的目的是向市场表明央行的意图,或者树立市场对央行的信心,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市场的人气。 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严格说来是一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行为,其自然有利有弊。有利的是干预市场就能很快 实现效果,而不用调整国内的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政策,这样的决策更容易做,决策风险更小;不利的则是敢于效果所持 续的时间较短,大多数干预都只能起到很简短的效果,比如日本央行在2003年的多次干预中,往往一次数亿资金的干 预只能改变几个小时的行情,很快市场又恢复原来的运行趋势。汇率的走势归根到底取决于两国的实际经济水平和其他 综合因素。 口头干预

影响人民币的因素

影响人民币的因素 一是国际收支的变化。国际收支变化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它反映了外汇市场供给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如果国际收支盈余,外汇市场外币供给将增加,外币将贬值,人民币将升值;如果国际收支恶化外汇供给将下降,人民币会面临贬值压力。长期以来我国的贸易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人民币也保持升值的趋势。若我国国际收支盈余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将变缓,汇率双向变动可能性会增加。 二是央行的干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外汇市场的参与者除了买卖双方,还有央行的干预,它是市场最大的参与者,能够影响汇率的走势。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为了控制人民币快速升值、稳定汇率,央行需要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外汇投入本币。买入的外汇越多干预的力量就越大,这也反映在外汇储备的增量上,若外汇储备增加得越多,央行干预的力度可能就越大。1-5月份我国外汇储备增加都较多,6月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为118.67亿美元,这反映了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缓解,央行干预的压力在下降。 三是公众的预期。若公众预期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公众会少持有外汇,尽快结汇以减少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加大,升值步伐也会加快。若公众预期人民币汇率会贬值,则更愿意持有外汇形成外汇存款。据央行的统计数据,长期以来我国的外汇存款基本保持在1500-1600亿美元左右,未发生大的变化,这也说明了在人民币有升值预期的情况下,居民更愿意结汇而非存款。 四是通货膨胀的变化。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相对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人民币的相对币值也就是说其购买力在下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缓解。相反若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则美元的币值在下降,人民币的币值相对上升,人民币会有升值的压力。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虽有下降的趋势,但仍高于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人民币的币值相对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也将得到一定缓解。 五是热钱的流动。若国际投机资本流入,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将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增加;若投机资本流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减缓。我国新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强化了对热钱流入的控制,同时人民币预期升值幅度有所下降,投机资本的获利空间减少,投机资本流出将会增加,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将变缓。 六是美元币值的变化。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人民币币值对美元币值之比,它反映了当期人民币和美元的购买力之比。在一定的名义汇率水平下,若美元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就相对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就大;若美元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就相对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将下降。如最近在美元持续走强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出现了持续贬值的现象。 七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趋势,要受到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的影响。通常我们讲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贬值主要是指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和对美元贬值。人民币除了对美元汇率以外,还有对欧元、日元和英镑等汇率,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和英镑等货币升值,如以前随着美元走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但人民币对欧元和日元等货币贬值,而最近随着美元走强,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但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和英镑等货币却快速升值。这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和非美货币之间的汇率是由人民币和美元之间汇率及美元和这些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汇率套算而来的,因此若美元对欧元、日元等货币升值,那么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其他货币升值的幅度就更大;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同时美元对欧元、日元和英镑等货币升值幅度大于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则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和英镑等货币升值,若美元对欧元、日元和英镑等货币升值幅度小于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则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和英镑等货币贬值。目前美元走强,若人民币继续对美元升值,则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如欧元、日元和英镑等货币升值幅度就会更大,也就是说人民币对篮子货币的升值幅度将更大,这样对贸易部门的冲击会增加。目前人民币对美元货币贬值,有利于缩小对篮子货币的升值幅度。在我国贸易盈余下降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须要考虑到对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的影响,央行须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人民币对非美元汇

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

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就是用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家货币的价值,即外汇的价格,所以外汇汇率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动。影响汇率的因素有很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影响汇率波动的最基本因素。根据凯恩斯学派的宏观经济理论,国民总产值的增长会引起国民收入和支出的增长。收入增加会导致进口产品的需求扩张,继而扩大对外汇的需求,推动本币贬值。而支出的增长意味着社会投资和消费的增加,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刺激出口增加外汇供给。所以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会引起本币升值。由此看来,经济增长对汇率的影响是复杂的。但如果考虑到货币保值的作用,汇兑心理学有另一种解释,即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外汇供需双方对货币所作的主观评价,这种主观评价的对比就是汇率。而一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则主观评价相对就高,该国货币坚挺。 2.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这是影响汇率的最直接的一个因素。关于国际收支对汇率的作用,早在19世纪60年代,英国人葛逊就作出了详细的阐述,之后,资产组合说也有所提及。所谓国际收支,简单的说,就是商品、劳务的进出口以及资本的输入和输出。国际收支中如果出口大于进口,资金流入,意味着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增加,则本币会上升。反之,若进口大于出口,资金流出,则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下降,本币会贬值。 3.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差异。在纸币制度下,汇率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货币所代表的实际价值所决定的。按照购买力评价说,货币购买力的比价即货币汇率。如果一国的物价水平高,通货膨胀率高,说明本币的购买力下降,会促使本币贬值。反之,就趋于升值。 4.利率水平的差异。所有货币学派的理论对利率在汇率波动中的作用都有论及。但是阐述的最为明确的是70年代后兴起的利率评价说。该理论从中短期的角度很好地解释了汇率的变动。利率对汇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套利资本流动的影响来实现的。温和的通货膨胀下,较高利率会吸引外国资金的流入,同时抑制国内需求,进口减少,使得本币升高。但在严重通货膨胀下,利率就与汇率成负相关的关系。 5.人们的心理预期。这一因素在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汇兑心理学认为外汇汇率是外汇供求双方对货币主观心理评价的集中体现。评价高,信心强,则货币升值。这一理论在解释短线或极短线的汇率波动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还包括政府的货币和汇率政策、突发事件、国际投机的冲击、经济数据的公布甚至政府要员的言论等。这些因素之间也会相互加强或相互抵消。 用心爱心专心

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七大因素.

最近随着美元走强,人民币对美元出现持续走软的现象,自7月30日至8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连续贬值,贬值幅度达到约0.67%,尽管8月13日有所反弹,但14日又开始走低。这是否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始由升值转向贬值,还是人民币汇率只是短暂的喘息,继续它的升值之旅。判断人民币汇率走势,必须要考察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实际上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一是国际收支的变化。国际收支变化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它反映了外汇市场供给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如果国际收支盈余,外汇市场外币供给将增加,外币将贬值,人民币将升值;如果国际收支恶化外汇供给将下降,人民币会面临贬值压力。长期以来我国的贸易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人民币也保持升值的趋势。若我国国际收支盈余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将变缓,汇率双向变动可能性会增加。 二是央行的干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外汇市场的参与者除了买卖双方,还有央行的干预,它是市场最大的参与者,能够影响汇率的走势。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为了控制人民币快速升值、稳定汇率,央行需要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外汇投入本币。买入的外汇越多干预的力量就越大,这也反映在外汇储备的增量上,若外汇储备增加得越多,央行干预的力度可能就越大。1-5月份我国外汇储备增加都较多,6月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为118.67亿美元,这反映了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缓解,央行干预的压力在下降。 三是公众的预期。若公众预期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公众会少持有外汇,尽快结汇以减少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加大,升值步伐也会加快。若公众预期人民币汇率会贬值,则更愿意持有外汇形成外汇存款。据央行的统计数据,长期以来我国的外汇存款基本保持在1500-1600亿美元左右,未发生大的变化,这也说明了在人民币有升值预期的情况下,居民更愿意结汇而非存款。 四是通货膨胀的变化。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相对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人民币的相对币值也就是说其购买力在下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缓解。相反若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则美元的币值在下降,人民币的币值相对上升,人民币会有升值的压力。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虽有下降的趋势,但仍高于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人民币的币值相对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也将得到一定缓解。 五是热钱的流动。若国际投机资本流入,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将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增加;若投机资本流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减缓。我国新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强化了对热钱流入的控制,同时人民币预期升值幅度有所下降,投机资本的获利空间减少,投机资本流出将会增加,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将变缓。 六是美元币值的变化。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人民币币值对美元币值之比,它反映了当期人民币和美元的购买力之比。在一定的名义汇率水平下,若美元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就相对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就大;若美元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就相对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将下降。如最近在美元持续走强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出现了持续贬值的现象。 七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趋势,要受到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的影响。通常我们讲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贬值主要是指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和对美元贬值。人民币除了对美元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