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金钥匙议论文阅读

阅读的金钥匙议论文阅读
阅读的金钥匙议论文阅读

阅读的金钥匙(二)议论文阅读

近年来,在各地中考中,已淡化了现代文阅读的文体概念,淡化对纯文体的考查,而强化了阅读能力的要求。但淡化并不是取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文体知识。

一、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直接阐明客观事物道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表明作者一定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

二、议论文的主要特点

1、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其它表达方式(最常见的是穿插记叙:用记叙交代议论的背景和对象;以记叙的事实作为论据)。

2、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

3、用充分的材料证明其见解或主张。

三、议论文的分类

议论文分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类。

1、立论文——从正面论述其观点的正确。如《记念白求恩》

2、驳论文——对反面论点进行驳斥,从而确立其正确的观点。如《“友邦惊诧”论》

四、议论文的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

(1)什么是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

(2)分类:有的议论文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但并不是每篇议论文都有分论点,有的只具备一个中心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注系是统帅与被统帅的关系,就是中心论点统帅各分论点,各分论点是证明阐释中心论点的,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道理论据。

(3)论点的语言、形式及要求:论点应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判断句(或肯定的判断,或否定的判断),或肯定句,标志是用判断动词“是”或能愿动词“应该”、“必须”、“要”等,语言要明确,不能是一个令人难以确定含义的语句。作论点的句子,应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但不能是疑问句。论点应正确、鲜明。(4)怎样寻找和总结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从议论文中找中心论点是有规律可循的。

①看议论文的标题,寻找或总结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如《俭以养德》。

②看议论文的开头,寻找或总结中心论点。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往往是议论文常用的写法,因许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都出现在开头部分。如《谈骨气》。

③看议论文的结尾,寻找或总结中心论点。一些议论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后,至文末得出结论,该结论即文章的中心论点。如《纪念白求恩》。

④分析议论文的论据,总结中心论点。一些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不是非常明显,需要分析文章所用的论据才能总结出来,这样的议论文要分析文章的论据是为了证明什么的,这“证明什么”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⑤归纳综合分论点,总结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分解为好几个分论点,这就需要逐个对分论点进行分析,再综合归纳,总结出中心论点。如《理想的阶梯》。

2、论据

(1)什么是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根据(包括事实和道理)。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2)论据分类:论据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大类。

①事实论据:包括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

②道理论据:包括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名人名言、格言、谚语、原理、定律等。

(3)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是证明与被证明之间的关系。论据证明论点,论点被论据证明。

(4)论据的要求:典型、确凿。

3、论证

(1)什么是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的纽带。解决“怎样进行证明”的问题。论证分归纳法(由个别到一般)和演绎法(由一般到个别)两类。

(2)论据的要求:合乎逻辑。

五、论证方式

论证方式分立论和驳论两种。

1、立论: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述、证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如《谈骨气》。立论首先要做到对论述的问题有正确的主张。观点要鲜明,论据要充分,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其次,要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合乎逻辑。如《最后一次讲演》

2、驳论: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驳斥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和主张,从而确立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如《“友邦惊诧”论》

驳斥论点的方法:

①驳论点:可用事实直接驳斥对方的论点。或假定对方论点是真的,再以此为论据,推出一个错误结论,从而驳倒对方的论点;或证明与对方论点相矛盾的论点是真的,从而驳倒对方的论点。

②驳论据:通过驳斥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即揭穿对方论据的虚假,

③驳论证:通过驳斥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论点,即指出对方论证过程中的错误,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推出论点。

六、议论文的结构

1、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形式:引论——本论——结论。在思路上体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谈骨气》开篇提出论点,并作解释和分析,接着用三个典型事例从三个方面证明论点,最后在议论的基础上提出号召。

议论文的结构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叫“纵式”;二是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叫“横式”。其它各种各样的结构,是从这两种结构中派生出来的。

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

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

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

2、议论文的论证结构类型:

①并列式:并列结构是属于横式结构的一种。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如《记念白求恩》。

②对照式:对照结构也是属横式结构的一种。论述中把两种性质相反事物(或一正一反的两种意思)加以对照,或用一种事物来烘托另一种事物,以见其是非美丑,这种所构成的层次之间的意义关系,就是“对照式”。如《想和做》。

③层进式:层进结构,属于一种纵式结构。就是平时说的“层层深入”式。它采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一环扣一环的论证方式,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入,从而由小到大,由浅入深,把道理说深说透。如《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谈骨气》。

总——分:如《“友邦惊诧”论》

④总分式:分——总:如《哨子》

总——分——总:如《谈骨气》

七、论证方法

1、例证法:

例证法就是选用真实而有代表性的实例作论据以证明论点正确性的论证方法,是基本论证方法之一。

作为论据的事例主要有两大类,即现实事例和历史事例;此外,还有数字实例(统计数字,必须准确)。现实事例,最好是既有代表性,又是人们熟悉的事实。历史事例,则能启迪人们认清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援古”的目的是为了“证今”。如:在生活中,“跌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了不爬起来。整天抚摩着伤痕,一味地消沉叹息,不思进取,在碌碌无为中慨叹时间流逝,那是无志之徒、无能之辈!真的勇士是倒了又能顽强地爬起来的,是能知耻而后勇的。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为发明电灯,造福人类,曾做过数以千次实验,但都失败了。然而,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终他以百折不挠的意志研制成了电灯,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张海迪高位截瘫,仍然克服困难,用功学习,取得了惊人的成绩。由此可见,荣誉的桂冠从来是用荆棘编成的,只有不畏艰难,不怕“跌跤”,才能有所成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运用例证法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选用的例证应有代表性,应具有典型意义;

②选用的例证必须与论点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③运用事实论据,只是为议论说理服务的手段,因而要简明扼要、概括,文字简练,并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不需铺叙渲染,要防止“以叙代议”的倾向。

④运用例证,要结合事例进行分析,只有通过分析揭示所举事例(或数字)与论点的内在联系,才能使事例充分发挥其在论证中的积极作用。否则堆砌再多的事例也只是徒劳无功,甚至弊端丛生。

2、引证法

引证法是引用正确可信的道理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这也是一种运用理论论据进行论证的方法。讲道理要有根据,这主要指经典作家的言论、科学上的公理和原理、尽人皆知的常识以至内涵精辟的格言成语等。因为这些道理是从大量的实践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已为社会所公认,可直接用来作为论据,证明论点的正确。

如《珍惜时间》(节选)中:古往今来,有不少人惋惜时间易逝,于是长叹“时间之快,人生行乐需及时”,“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确,时间的流速真令人难以估测,无法形容。那么一个人怎样才能在有生之年的时间内生活得更有意义,做出应有的贡献昵?这就是应珍惜属于自己的短暂时间。

古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诗句都是告诫人们:人生有限,必须惜时如金,切莫把宝贵的光阴虚掷,而要趁青春有为之时多学一点,多做几番事业。

以上两语段引述名言对“时间”论述,充分体现了引言论证的效益。

运用引证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引用要准确,即所引言论、事理要注意内容的科学性、理解的正确性、运用的针对性。引用概括性强或含蓄的言论作为论据,有时候需要进行一些分析,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论据作用。

②、引用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直接引用要认真核对原文,引文的字句不能有出入;间接引用可摘引大意,也要注意语意的完整和准确。

③、引用要少而精,不可连篇累牍,堆砌言论事理,而缺乏生动实例和具体分析。切记:引言为论述服务,不是为了引言而引言,更不是为了炫耀而引言,根据论述需要引用相关的名句格言。

3、对比论证法

对比论证就是以正面材料(或观点)与反面材料(或观点)两相对照,以阐明论点的正确性(或揭露敌论的谬误)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可用于立论,也可以用于驳论;可用于通篇,也可用于局部。

对比论证能反映作者鲜明的立场,突出论述的是非。如马铁丁的《启示》一文:“有一种球员,只能胜利,不能失败;只能顺风,不能顶风。胜利的时候,顺风的时候,他扶摇直上,越打越有精神。可是一次失败,就心跳;二次失败,就惊慌;三次失败,方寸全乱,不能自制。这种球员之所以败,与其说败于球艺,不如说败于精神状态。”“另一种球员,无论怎么受挫,无论怎么失败,总是败而不乱。他能够从失败中不断

学习,不断接受教训,不断寻求通往胜利之路。往往能变不利为有利,变劣势为优势,变失败为胜利。这种球员之所以胜,在于精神状态是昂扬的。”

运用对比论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作者要有正确而鲜明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正确的剖析与判断,否则就可能陷入以误为正,以是为非的泥潭,或者在论述时蒙上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迷雾。

②、论述中引用的材料除了要与论点有内在的联系,还须具有鲜明的对比性,以加强论证效果,避免产生歧义。

③、引文中应有意识地加强正与反、是与非的对比,达到令人一目了然的程度,收到良好效果。

4、喻证法

喻证法就是比喻论证法,是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或故事为喻体,并把它作为论据用来证明自己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用得好,可以使抽象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浅显化,从而让读者更易领悟理解,乐于接受。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文用了几个比喻论证:“以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比喻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侵袭;以“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比喻我们的革命事业才刚刚开始,把一些深刻抽象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说明了。

5、归纳论证法

归纳论证就是从许多同类有联系的特殊事物中概括出一般的道理;或者说,用特殊的论据来证明普遍性的论点的方法。它是归纳推理的具体运用。它的特点是从个别到一般,符合人类认识活动的规律。归纳法,由于是从大量事实出发来证明论点,讲清道理,切实可信,因而能以理服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运用归纳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运用归纳法,必须选择真实、典型的事例进行论证,不能随意挑选某些个别事例作为论据。

②被归纳的个别事物(现象)必须具备充分的代表性,否则就会陷入“以偏概全”的误区,将论述导入歧途。甚至构成谬误。

③被归纳的个别事物(现象)相互之间必须具有完全一致性,即必须具有共同的本质属性,否则归纳就会前后矛盾,上下不一,从而失去了论证的可靠性与可信度。

八、议论文的语言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主要是严密,逻辑性强。也有些思想漫谈、杂感一类的文章,语言还讲究生动活泼,犀利有力。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

1、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揭示其严密的逻辑性。

如《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的问题,对党来说,就是党与非党人士合作的问题;对青年团员来说,就是团员与非团员合作的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在广大人民中间,大家彼此合作的问题。这是我们进行革命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这一段话,从“党”说到“青年团”,再说到“广大人民”,这样逐层扩大范围来阐明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的问题的内涵,十分严密。

2、抓住关键性的词语进行分析,揭示其用词的准确性。

如:我一谈到卓有成效的科学工作所应具备的这个最重要的条件(指“循序渐进”),心情就不能不激动。句子中的加横线的字都是关键性的词语,不能随便更换或省略。

3、分析修辞方式,以及成语典故的运用,揭示其语言的生动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