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 全册配套课堂作业

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 全册配套课堂作业
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 全册配套课堂作业

1.先标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5+12

=17

60-5×9 4×9-30 18+6×7

2.下面计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改正。

(1)3×2+6 改正:(2)14-5×2 改正:

=3×8 =9×2

=24() =18()

3.三年级二班的同学排队做操,如果每行排6人,排成5行,还缺2人;如果每行排5人,排成5行,还余下多少人?

参考答案:

1.

2.(1)×改正:3×2+6=6+6=12

(2)×改正:14-5×2=14-10=4

3. 6×5-2=30-2=28(人)

28-5×5=28-25=3(人)

答:还余下3人。

4.计算下面各题。

7×8-26 50-6×3 6+3×7 43+6×8 100-8×9 9×7+15 5.

(1)买4个球和1个玩具熊,应付多少钱?

(2)拿20元买2个风车,应找回多少钱?

6.一共有多少个轮子?

参考答案:

1. 30 32 27 91 28 78

2.(1)4×3+9=21(元)(2)20-2×7=6(元)

3. 4×9+50=86(个)

第3课时买文具(1)

1.连一连。

2.弄清运算顺序,再计算。

90-64÷8 72-24÷6 81÷9+9

8+64÷8 72+6÷6 25÷5+25

3.六一儿童节到了,小红和小梅剪了一些小红花要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小红5 分剪了40个,小梅每分剪10个,小梅每分比小红多剪多少个?

参考答案:

1.

2. 82 68 18 16 73 30

3. 10-40÷5=10-8=2(个)

答:小梅每分比小红多剪2个。

第4课时买文具(2)

1.计算下面各题。

88-64÷8 72-36÷6 81÷9+9

12+64÷8 72+6÷6 25÷5+25

2.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24+12÷6 21-15÷3

=36÷6 =6÷3

=6 () =2 ()

3.

一共能插多少瓶花?

参考答案:

1. 80 66 18 20 73 30

2. ×

×

3. 45÷9+2=7(瓶)

第5课时 过河(1)

1.先分清运算顺序,再计算。

2.先填空,再把每题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1) (2) (3)

3.奇奇和妙妙一起折纸鹤,奇奇每时折31个,妙妙每时折23个,4时后,奇奇比

妙妙多折多少个?

参考答案:

1. 6+3×7=6+21=27 (6+3)×7=9×7=63 42-35÷7=42-5=37 (42-35)÷7=7÷7=1 8+24÷5=8+6=14 (8+24)÷4=32÷4=8 63÷(7+2)=63÷9=7 63÷7+2=9+2=11

2. (1)42 6 (30+12)÷7=6 (2)7 23 16+28÷4=23 (3)5 40 8×(20-15)=40

3. (31-23)×4=8×4=32(个)

24+12÷6 =24+2 =26

21-15÷2 =21-5 =16

答:奇奇比妙妙多折32个。

第6课时 过河(2)

4. 先算一算,再把每题写成一道综合算式。

5. 便民超市的王奶奶购进红色棒棒糖和蓝色棒棒糖各24个。 (1)如果把这些糖摆成6排,平均每排摆几个?

(2)为了能引起小朋友购买的兴趣,王奶奶用4个蓝色棒棒糖和4个红色棒棒

糖组成一个图案。48个棒棒糖能组成多少个图案?

6. 有4间兔舍,平均每间兔舍住几只兔子?

参考答案:

4. 42 6 (30+12)÷7 7 23 16+28÷4

5. (1)(24+24)÷6=8(个) (2)48÷(4+4)=6(个)

6. (20+12)÷4=8(只)

第1课时 看一看(一)

一、下面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用线连一连。

白兔

20只 灰兔

12只

二、下面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三、下面四张照片分别是从房子的哪个方向拍的?

参考答案:

一、略

二、侧面上面正面

三、正侧背

第2课时看一看(二)

一、下面的这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用线连一连。

二、看一看,连一连。

三、下面的第()幅图是小男孩看到的。

参考答案:

一~二、略

三、③

四、略

第1课时捐书活动

1.用竖式计算。

68+202+153 216+396+869 373+124+95 378+463+297 296+302+316 137+168+254 2.

三辆车一共有多少盆花?

3.明天小学组织一、二、三年级学生去看电影。

(1)估一估,大约需要买多少张电影票?

(2)电影院共有800个座位,这些学生是否都能有座位?

参考答案:

1. 423 1481 592 1138 914 559

2. 230+165+246=641(盆)

答:三辆车一共有641盆花。

3.(1)278+295+204≈800(张)

答:大约需要买800张电影票。

(2)278+295+204=777(人)

777<800

答:这些学生都能有座位。一年级278人二年级295人三年级204人

第2课时运白菜

1.竖式计算。

718-269-342 473-(175+149) 498-(146+237)

1000-327-542 612-(347+198) 875-468-95

2.连一连。

3.做一个气球拱门,用了260个红气球、190个黄气球。一共买了600个气球,还

剩多少个?

参考答案:

1. 107 149 115 131 67 312

2.

3.方法不唯一,如600-260-190=150(个)

答:还剩150个。

第3课时节余多少钱(1)

1.小射手。

2.细心算一算。

387-199+584 702-298+466 329+256-187

407-165+274 829-(152+32) 900-(78+336)

3.某列火车1号车厢上层坐了75人,下层比上层多坐11人。1号车厢共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1.

2. 772 870 398 516 645 486

3. 75+11+75=161(人)

答:1号车厢共有161人。

第4课时节余多少钱(2)

4.看图列式计算。

(1)萝卜和茄子一共有多少千克?

(2)黄瓜和西红柿一共有多少千克?

5.计算下面的各题。

482-167+456 249+358-473 863-(285+578)

643-(231+169) 428+(547-398) 328+294-375

6.湖滨公园上午接待了359名游客,下午比上午少接待62名。全天一共接待了多少名游客?

参考答案:

1. (1)850+76+850=1776(千克)(2)276-65+276=487(千克)

4. 771 134 0 243 577 247

5. 359-62+359=656(名)

第5课时里程表(一)

1.下面是“北京——南京”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1)济南到天津有多少千米?

(2)979-814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

程?

(3)一列火车从北京出发,沿铁路线大约已经行驶了1000千米,在图中标出火车的大概位置。

(4)济南到蚌埠与天津到徐州这两段铁路,哪段长?长多少千米?

2.细心算一算。

567+219-378 274+435+196 800-389+146

600-347-85 834-(256+438) 652-(543-375)

3.奇思家和妙想家在学校的同一侧,奇思家、妙想家和学校在同一条直线上。奇思家距学校528千米,妙想家距学校715千米,奇思家和妙想家相距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1.(1)497-137=360(千米)

答:济南到天津有360千米。

(2)979-814求的是蚌埠和徐州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 (3)自己标一标。

(4)济南到蚌埠:979-497=482(千米) 天津到徐州:814-137=677(千米) 482<677 677-482=195(千米)

答:天津到徐州这段铁路长,长195千米。 2. 408 905 557 168 140 484 3.

715-528=187(千米)

答:奇思家和妙想家相距187千米。

第6课时 里程表(二)

里程/千米 北京——天津 137 北京——济南 497 北京——徐州 814 北京——蚌埠 979 北京——南京 1160

1.列竖式计算。

475+125= 638+279= 310-173=

505-229= 804-515= 464-287=

2.脱式计算。

351+269+178 500-236+417 724+126-568

3.王奶奶家七月份用电64千瓦时,8月份比7月份少用电16千瓦时,8月底的电表读数是824千瓦时。那么王奶奶家6月底的电表读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横排)600 917 137 276 289 177(自己列一下竖式)

2. 798 681 282

3. 64-16=48(千瓦时) 824-(64+48)=712(千瓦时)

答:王奶奶家6月底的电表读数是712千瓦时。

第1课时小树有多少棵

一、填空题。

1. 120里面有()个十,5个百是()。

2.求3个60是多少,用()计算,算式是()。

3. 60+60+60+60=()×()。

二、快速计算。

2×600 80×4 20×9 100×7

200×3 8×80 90×5 40×5

三、判断对错,并将错误的改正过来。

1. 800×5=400()改正:

2. 50×6=300()改正:

3. 200×5=10000()改正:

四、解决问题。

每箱苹果有80个,5箱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五、动脑筋想一想。

180=()×()=()×()=()×()

参考答案:

一、1. 12 500 2.乘法 60×3 3. 60 4

二、1200 320 180 700 600 640 450 200

三、1.×改正:800×5=4000 2.√

2.×改正:200×5=1000

四、80×5=400(个)

五、90 2 60 3 18 10

第2课时需要多少钱

一、填一填。

1. 3个十和4个一组成()。5个一和1个十组成()。23是由()个一和()个十组成的。7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口算12×5时,可以把12分成()和(),先算()×5=(),再算()×5=(),最后算()+()=()。

二、想一想,算一算。

1. 26×2

想:()×2=(),()×2=();()+()=()。

2. 32×3

想:()×3=(),()×3=();()+()=()。

3. 16×3

用多种方法计算:

三、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3×3 24×4 31×3 25×4

70×5 15×3 34×2 13×5

四、谁练的字多?

五、拓展训练。

淘气说:“我的体重是23千克。”

淘气的爸爸说:“我的体重是淘气体重的3倍。”

淘气的妈妈说:“我的体重是淘气体重的2倍还多8千克。”

淘气的爸爸和妈妈的体重各是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一、1. 34 15 3 2 7 8

2. 10 2 10 50 2 10 50 10 60

二、1. 20 40 6 12 40 12 52

2. 30 90 2 6 90 6 96

3.方法一:10×3=30 6×3=18 30+18=48

方法二:16+16+16=48

三、69 96 93 100 350 45 68 65

四、小文:28×3=84(个)小华:23×4=92(个)

因为92>84,所以小华多。

五、爸爸:23×3=69(千克)

妈妈:23×2+8=54(千克)

第3课时丰收了

一、口算下面各题。

80÷2= 150÷5= 300÷3= 240÷8=

720÷9= 320÷4= 200÷4= 180÷6=

二、列式计算。

1. 120除以3的商是多少?

2. 180里有几个9?

3. 120减去多少个6等于0?

三、在()里填数。

()×4=80 ()×5=300 ()×8=400

()÷4=80 ()÷5=30 ()÷8=40

四、解决问题。

1.商店里的橘子卖掉了 800 千克,卖掉的是剩下的4倍,剩下的橘子有多少千克?

2. 40个同学平均分组做游戏,每组必须在4人或4人以上,应该怎样分组?

参考答案:

一、40 30 100 30 80 80 50 30

二、1. 120÷3=40 2. 180÷9=20 3. 120÷6=20

三、20 60 50 320 150 320

四、1. 800÷4=200(千克)

2. 40÷4=10(组) 40÷5=8(组) 40÷8=5(组)

40÷10=4(组)

第4课时植树

一、直接写出得数。

46÷2= 84÷4= 630÷9= 96÷3= 66÷3= 100÷5= 720÷8= 48÷2= 二、填表。

三、在 里填上“>”“<”或“=”。

28÷ 4 36÷4 120× 4 120÷4 93÷3 62÷2 69÷3 40÷4 四、解决问题。

学校合唱队是由三、四年级学生组成的,四年级有40人参加,三年级有44人参加,这个合唱队队员平均站成4行,每行站多少人?

五、找规律,填得数。

1. 8÷2=4

2. 80÷2=40

16÷4=4 160÷4=( ) 32÷8=( ) 320÷8=( )

参考答案:

一、23 21 70 32 22 20 90 24 二、11 11 12 21 31 43 三、< > = >

四、(40+44)÷4=21(人) 五、1. 4 2. 40 40

第1课时 什么是周长(1)

1.用你喜欢的颜色的笔描出下面各图的边线。

2.(1)下面哪个图形的周长较大?

(2)估计一下,下图中哪个图形的周长最大,哪个图形的周长最小。

被除数 33 77 48 42 93 86 除数 3 7 4 2 3 2 商

3.一个公园的形状如下图,婷婷每天绕公园跑两圈,她每天要跑多少米?

参考答案:

1.(颜色不唯一)

2.(1)②的周长较大。(2)①的周长最大,③的周长最小。

3. 30+60+80+30+50=250(m)

250×2=500(m)

答:她每天要跑500米。

第2课时什么是周长(2)

7.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8.从A到E有两条路,你认为走哪条路较近?说明理由。

9.画一画,填一填。(方格的边长为1厘米)

(1)画一个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厘米。(2)画一个长是5厘米,周长是12厘米的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厘米。

参考答案:

7. 52m 24dm 52cm 60dm

8.走A→B→C→D→E路近。因为走A→H→G→F→E路比走A→B→C→D→E路要多行两个GH路段的长。

9.画图略。(1)16 (2)1

第3课时长方形周长

1.填空。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cm,宽是3cm,它的周长是()cm。

(2)一个长方形操场长70米、宽46米,沿操场走一圈是()米。(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0米,它的边长是()米。

(4)将一个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相框的四周镶上彩带,需要()分米彩带。

(5)长方形的周长=()×2+()×2=(长+宽)×()

(6)正方形的周长=()

2.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1)(2)

(3)(4)

3.把两个长9cm、宽4cm的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算一算拼成的图形的周长。

参考答案:

1.(1)16 (2)232 (3)10 (4)16 (5)长宽 2

(6)边长×4

2.(1)(36+24)×2=120(米)

(2)30×4=120(米)

(3)(19+12)×2=62(厘米)

(4)2×3=6(分米) 2×2=4(分米)

(6+4)×2=20(分米)

3.拼法一:拼法二:

(9+9+4)×2=44(cm)(4+4+9)×2=34(cm)

答: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是44cm或34cm。

第1课时蚂蚁做操

一、直接写得数。

630÷9= 720÷8= 13×3= 20×6=

7×100= 6×11= 66÷3= 200÷4=

二、笔算下面各题。

214×2= 112×3= 321×3= 122×4= 三、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

432×2 243×2 33×3 33+66

490÷7 69+11 121×4 212×4

四、解决问题。

一条裤子的价格是114元,一件上衣的价钱是这条裤子价钱的2倍,这件上衣的价钱是多少元?

五、拓展训练。

填一填。

×4=48 2× =424 × =66

参考答案:

一、70 90 39 120 700 66 22 50

二、428 336 963 488

三、> = < <

四、114×2=228(元)

五、12 212 11 6(或33 2或22 3或1 66)

第2课时去游乐园

一、口算。

20×4= 12×4= 120×3= 70×6=

500×2= 50×8= 40×6= 9×200=

二、笔算下面各题。

24×3= 19×5= 14×4= 38×2=

三、()里最大能填几。

33×()<100 22×()<70

11×()<67 32×()<97

四、把下面的加法改写成乘法算式,并列竖式计算。

11+14+17+20+23

参考答案:

一、80 48 360 420 1000 400 240 1800

二、72 95 56 76

三、3 3 6 3

四、17×5=85

第3课时乘火车

一、算一算。

二、开火车。

三、计算题。

235×4= 297×3= 437×2= 四、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参考答案:

一、92 116 1648 875

二、39 117 585 48 288 1152

三、940 891 874

四、8 3 3 5

第4课时去奶奶家

一、算一算,连一连。

二、用竖式计算。

134×6= 237×3= 219×4=

三、解决问题。

1.小明家住在成都市。今年春节,小明一家要开车去上里镇看姥姥,他们先从成雅高速走,每小时115千米的速度行驶了3小时到达雅安市,再转走镇级公路,按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到达姥姥家。

(1)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说一说,画一画。

(2)从小明家到雅安市有多少千米?

(3)小明家离姥姥家共有多少千米?

2.玲玲要想超过亮亮,第三次至少要跳多少下?

亮亮说:我三次一共跳了260下。

玲玲说:我第一次和第二次都跳了85下。

参考答案:

一、略

二、804 711 876(竖式略)

三、1.(1)略(2)115×3=345(千米)

(3)115×3+45×2=435(千米)

2. 260-85×2=90(下)

第5课时 0×5=?

一、直接写得数。

201×2= 802×0= 120×3= 200×5= 80×4= 104×2= 100×6= 0×500= 二、列竖式计算。

208×6= 230×4= 405×3=

三、在里填上“>”“<”或“=”。

0×220 220 50×0 0×90 0×39 0+39

104×5 500 280×2 600 8×4+92 80+7×0 四、解决问题。

一个工厂每天节约204度电,一个星期可以节约多少度电?

五、拓展训练。

请你按要求把1、4、7、0五个数分别填入内,写成乘法算式。

1.要使积最大应该怎样填。

×

2.要使积最小应该怎样填。

×

参考答案:

一、402 0 360 1000 320 208 600 0

二、1248 920 1215(竖式略)

三、< = < > < >

四、204×7=1428(度)

五、1. 410 7 2. 147 0

第6课时买矿泉水

一、用竖式计算。

507×3= 260×5= 105×8=

二、脱式计算。

140×2×3 56+24×6 (458-387)×4

三、三年级学生站成3个方阵,每个方阵站8行,每行10人。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四、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并列出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参考答案:

一、1521 1300 840(竖式略)

二、840 200 284

三、8×10×3=240(人)

四、7 1400 200×(45-38) 360 456 96+120×3

第1课时看日历

1.填空。

(1)一年有()个月,一个星期有()天,大月是()月,小月是()月。

(2)2013年二月份有()天,全年有()天,共()个星期零()天。

(3)11月1日的前一天是()月()日,4月30日的后一天是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配套课堂作业

第1课时口算和估算 一、想一想,算一算。 2×4= 3×5= 5×6= 20×4= 30×5= 50×6= 200×4= 300×5= 500×6= 二、口算。 10×3= 8×20= 6×200= 50×9= 7×80= 400×3= 三、在中填上“>”“<”或“=”。 59×4 240 6×51 300 102×5 500 8×198 1600 答案:一、8 80 800 15 150 1500 30 300 3000 二、30 160 1200 450 560 1200 三、< > > < 第2课时倍的认识。 四、○○○ △△△△△△△△△△△△△△△△△△ ☆☆☆☆☆☆ 18里面有()个3,△的个数是○的()倍。 18里面有()个6,△的个数是☆的()倍。 五、一支钢笔16元,一本练习本4元,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本练习本的几倍? 六、王阿姨家来了客人。王阿姨从水果店购买了24个苹果,4个西瓜,8个橘子。 (1)苹果的个数是橘子的几倍? (2)橘子的个数是西瓜的几倍?

(3)你还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一、6 6 3 3 二、16÷4=4 三、(1)24÷8=3 (2)8÷4=2 (3)略 第3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七、9的3倍是多少?列式为()。 9是3的几倍?列式为()。 八、 一辆大客车限乘多少人? 九、体育课上跑步的有6人,拍球的人数是跑步的3倍,跳绳的人数是跑步的5倍。 答案:一、9×3 9÷3 二、6×9=54(人)答:一辆大客车限乘54人。 三、拍球:6×3=18(人)跳绳:6×5=30(人) 第4课时练习一 十、40×4= 8×200= 70×2= 500×4= 30×9= 800×6= 十一、一根电缆长900多米,某施工队每天用80~90米,9天能用完这根电缆吗?()(填“能”或“不能”) 十二、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苏科版(Word版)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苏科版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基础练习 1、(1)AB,CD (2)∠3(或∠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略 3、∠3=55°;AB∥CD 4、平角的意义;角平分线的意义;1/2;65;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综合运用 5、平行,理由略 6、DG∥BF.理由如下: 由DG,BF分别是∠ADE和∠ABC的角平分线, 得∠ADG=∠ADE,∠ABF=1/2∠ABC, 则∠ADG=∠ABF. 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得DG∥BF

1.3平行线的判定(2)作业本2答案 基础练习 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1;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D 3、DE,BC;DC,BF;DE,BC 4、(1)90°;180°;AD;BC (2)AB与CD不一定平行. 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AB与CD平行 综合运用

5、略 6、A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 1.4平行线的性质(1)作业本1答案 基础练习 1、B 2、70°,70°,110° 3、∠3=∠4.理由如下: 由∠1=∠2, 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得DE∥BC,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则∠3=∠4. 4、β=44°,理由:由AB∥CD,得α=β 综合运用 5、75° 6、(1)∠B=∠D.理由略 (2)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1=35° 1.4平行线的性质(2)作业本2答案 基础练习 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1)×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小学电子教案学科:数学 年级:三年级 姓名: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习的习惯和常规。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学会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本单元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数学好玩

北师大版 数学 三年级上册 全册 课堂作业

第1课时小熊购物(1) 1.先标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5+12 =17 60-5×9 4×9-30 18+6×7 2.下面计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改正。 (1)3×2+6 改正:(2)14-5×2 改正: =3×8 =9×2 =24() =18() 3.三年级二班的同学排队做操,如果每行排6人,排成5行,还缺2人;如果每行排5人,排成5行,还余下多少人? 参考答案: 1. 2.(1)×改正:3×2+6=6+6=12 (2)×改正:14-5×2=14-10=4 3. 6×5-2=30-2=28(人) 28-5×5=28-25=3(人) 答:还余下3人。 第2课时小熊购物(2) 4.计算下面各题。 7×8-26 50-6×3 6+3×7 43+6×8 100-8×9 9×7+15 5. (1)买4个球和1个玩具熊,应付多少钱? (2)拿20元买2个风车,应找回多少钱?

6.一共有多少个轮子? 参考答案: 1. 30 32 27 91 28 78 2.(1)4×3+9=21(元)(2)20-2×7=6(元) 3. 4×9+50=86(个) 第3课时买文具(1) 1.连一连。 2.弄清运算顺序,再计算。 90-64÷8 72-24÷6 81÷9+9 8+64÷8 72+6÷6 25÷5+25 3.六一儿童节到了,小红和小梅剪了一些小红花要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小红5 分剪了40个,小梅每分剪10个,小梅每分比小红多剪多少个? 参考答案: 1. 2. 82 68 18 16 73 30 3. 10-40÷5=10-8=2(个) 答:小梅每分比小红多剪2个。

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校本作业第12346789单元(课内外作业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校本作业第12346789单元(课内外作业题) 班级:姓名:座号:等级: 课内练习 一、书P5第1—2题.(口答) 二、看图写方向. 三、看图回答. 1. 学校的东面是( ),南面是( ),西面是( ),北面是( ). 2. 体育馆在学校的()面,图书馆在电影院的()面. 3. 图书馆在学校的()面,学校在图书馆的()面.(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课外练习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2.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校本作业第12346789单元(课内外作业题) 如果时针所指的方向是东面,那么半小时后,分针所指方向是( )面.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校本作业第12346789单元(课内外作业题) ☆4. 小红面向东方,她向左转,这时她面向( ).面向南方,向右转后就面向( ). 二、实践题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校本作业第12346789单元(课内外作业题) 作业预计完成时间:10-15分钟实际完成时间: 1.2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一) 班级:姓名:座号:等级: 课内练习 一、书P9第1、2题.(口答) 二、书P9第3题、P10第6、7题.(写在书上) 三、填空. 1. (1)A区在运动场的面. (2)B区在运动场的面. (3)E区在运动场的面. (4)H区在运动场的面. (5)运动场的东北面是区. (6)运动场的西南面是区. 课外练习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小兔家在大象家的面,大象家在山羊家的面. 2. 小猴家在小鹿家的面,小狗家在小猴家的面. 3. 大象家的东面是家,东北面是家. 4. 小猫要去小兔家,可先向面走到大象家,再向面走.

三年级下期数学培优班 课堂练习及作业(2)

三年级下期数学培优班课堂练习(错中求解之一) 1、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十位上的1看作了7,结果得到的差是623,正确的差是多少? 2、小丽在做一道减法题时,错把被减数十位上的9看作了6,减数个位上的8看作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587,正确的差是多少? 3、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题目时,把某数乘以3加45,误看成某数除以3减45,得数是95,某数是多少?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4、小平在计算一道题时,把一个数加上3乘以5看成了乘以5加上3,得数是598,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5、小马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其中一个因数个位上的6看作1,算得结果是714,实际应为884,这两个因数分别是多少?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 —、选择题 1.太阳( )是东升西落。 A.一定 B.不一定 C.不会 2.与北极星相对的方向是( ) 。 A.东 B.南 C.西 3.小明座位的西南方向是张强的座位,那么小明在张强的( )方向。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4.三(1)班教室的黑板在教室的西面,那么老师讲课时面向( )面。 A.东 B.南 C.西 D.北 5.张丽面向南站立,当她向后转之后,她的左面是( ),右面是( )。 A.东 B.西 C.北 二、填空题 1.把手表平放在桌面上,用数字12 正对着北方,正对着南方的是数字( );数字3 正对着 ( )方。 2.小玲面向西站立,向右转动两周半,面向( );向左转动l周半,面向( )。 3.下图是某小区的平面图,请根据平面图填空。 (1)1号楼在中心花园的( )方向;3号楼在中心花园的( )方向;4号楼在 中心花园的( )方向。 (2)4号楼在2号楼的( )方向;1号楼在2号楼的( )方向。 (3)中心花园在( )的北面,( )的西北面,2号楼的( )方向。 (4)( )在( )北面。 (5)5号楼的西面有( )号楼和( )号楼。 三、判断题 1.人的影子在西方,太阳应在东方。( ) 2.和西北相对的方向是西南。( ) 3.在森林中可以利用树叶的疏密来识别方向。( ) 4.面对早晨的太阳,你的右手边是南方。( )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填空题。(29分) 1.每()年中有1个闰年。平年一年有()天,闰年一年有()天。 2.一节课要40分钟,学校8:30上第一节课,下课时是()时()分。 3.小亮20:30睡觉,第二天6:30起床,他一共睡了()个小时。 4.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 ⑴小刚的体重是30(),身高是126()。⑵一袋食盐大约重500();一包水泥约重50()。 ⑶一头大象约重3();一个鸡蛋约重50()。 5.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23×2○32×2 45×8○45+8 102×7○700 48÷4○84÷4 300×0○0+300 24×3○24÷3 1000kg○1t 54÷2○54÷3 6.要使“□23÷9”的商是三位数,被除数中的□里只能填()。 7.在A÷9=30……B中,B最大是(),这时A是()。 8.小红有2件不同颜色的上衣,有3条不同颜色的裤子,共有()种搭配方法。 9.用一个长18分米,宽14分米的铁丝框,可以围成一个边长是()分米的最大的正方形。 10.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和()相乘,再加上(),若结果等于(),说明除法计算正确了。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5分) 1.如果△是○的6倍,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2.下列数量中,表示最重的 一个是()。 ①○×△=6;②△=○×6;③○÷△=6 ①5kg;②5000g;③5t 3.要使□28÷7的商中间有一个0,□里应该填()的数。 ①大于7;②小于7;③等于7。 4.亮亮、明明和强强分别参加了学校体育、美术和舞蹈三个兴趣小组中的一个小组。 亮亮不喜欢跳舞,强强得了跳远第一名,明明参加了()。 ①体育组;②美术组;③舞蹈组。 5.口袋里有9个绿球和2个红球,任摸一个,摸出()球的可能性大。 ①白球;②绿球;③红球 三、计算题。(34分)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3000÷5= 230×0= 42×5= 3×340= 172+4×73= 5600÷8= 804÷4= 90×6= 930÷3= 160÷4×5= 2.竖式计算((3)、(4)题要验算)(12分)。 ⑴483×8= ⑵516÷6= ⑶ 209×4= ⑷618÷3= 3.计算下面各题。(12分)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全册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全册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班级:姓名:得分: 一、认真选,细心看。(每题2分,共20分) 1、填运算符号: (1)24-8+4,要先算(),再算()。 (2)24-8×4,要先算(),在算()。 (3)(24-8)÷4,要先算(),再算()。 2、把3×6=18,18+2=20写成一个算式是( )。 3、比4个9多5的数是( ),4个7比14多( )。 4、有5行苹果树,每行8棵,又栽了2行,现在一共有( )棵。 5、有40个梨,吃了8个,剩下的每8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正确的列式是()。 6、18-9×2与(18-9)×2的运算顺序(),计算结果()。 7、把一根木头平均据称5段,共用20分钟,每据一次要用()分钟。 8、60+0○60-0 54÷6○54÷9 6×9-5○6×(9-5) 14÷2+5○14÷(2+5) 6×5+4○6×(5+4) (52-28)÷4○52-28÷4

二、我来选一选。(每题2分,共8分) 1、54÷(6+3)时,应先算( ) A、54÷6 B、6+3 C、54÷3 2、在口÷8=6??○中,○里最大填( ),口内填( ) A、6,54 B、7,55 C、8,56 3、王师傅说“我每天加工6把椅子,”李师傅说“我4天加工20把椅子。”他们谁做得快些? A、王师傅 B、李师傅 C、-样快。 4、公园里有7棵松树,又栽了3行柏树,每行4棵,松树和柏树共多少棵?列式为( ) A、7+4×3 B、7+3+4 C、7×3+4 三、我会算。(32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64÷8= 35÷7= 8×9= 90-65= 6×6= 27÷3= 29+25= 9×7=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6分) ()÷4=8 ()÷3=7 ()+16=30 ()×6=54 ()×4=24 40-()=24 20 / 1 分)(183、计算。+4×4 1645-628×6 +54÷6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一)(混合运算) 班级:姓名:得分: 一、认真选,细心看。(每题2分,共20分) 1、填运算符号: (1)24-8+4,要先算(),再算()。 (2)24-8×4,要先算(),在算()。 (3)(24-8)÷4,要先算(),再算()。 2、把3×6=18,18+2=20写成一个算式是( )。 3、比4个9多5的数是( ),4个7比14多( )。 4、有5行苹果树,每行8棵,又栽了2行,现在一共有( )棵。 5、有40个梨,吃了8个,剩下的每8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正确的列式是()。 6、18-9×2与(18-9)×2的运算顺序(),计算结果()。 7、把一根木头平均据称5段,共用20分钟,每据一次要用()分钟。 8、60+0○60-0 54÷6○54÷9 6×9-5○6×(9-5) 14÷2+5○14÷(2+5) 6×5+4○6×(5+4) (52-28)÷4○52-28÷4 二、我来选一选。(每题2分,共8分) 1、54÷(6+3)时,应先算( ) A、54÷6 B、6+3 C、54÷3 2、在口÷8=6……○中,○里最大填( ),口内填( ) A、6,54 B、7,55 C、8,56 3、王师傅说“我每天加工6把椅子,”李师傅说“我4天加工20把椅子。”他们谁做得快些? A、王师傅 B、李师傅 C、-样快。 4、公园里有7棵松树,又栽了3行柏树,每行4棵,松树和柏树共多少棵?列式为( ) A、7+4×3 B、7+3+4 C、7×3+4 三、我会算。(32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64÷8= 35÷7= 8×9= 90-65= 6×6= 27÷3= 29+25= 9×7=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6分) ()÷4=8 ()÷3=7 ()+16=30 ()×6=54 ()×4=24 40-()=24 3、计算。(18分) 62-8×6 45+54÷6 16+4×4 9×(81-73) 64÷(35-27) (99-78)÷3

三年级上册课堂作业本答案

第1单元 1、我们的民族小学 1、①②;①②;②① 2、(1)学校被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2)钟声敲响了。 3、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4、、、、 2、(略) 2、金色的草地 1、假装、绒毛、花瓣、使劲、 手掌、有趣、观察、朝南 2、玩耍合拢钓鱼 要求龙王鱼钩 3、(1)那朵小花并不引人注目,确很香。 (2)拔河比赛我们使劲一拉,赢了。 4、略 5、绿、金、绿 我们的手掌、张开、合上、花朵张开、金色的、花朵合拢、就变成绿色的了

当妈妈回来时,我已经把饭烧好了。 3、爬天都峰 1、发:fā(发现)似:sì(似乎)相:xiāng(相当) fà(头发)shì(似的)xiàng(照相) 2、果然、居然 3、啊,蝴蝶这么美,在翩翩起舞呢! 啊,井水这么深,都看不见底哩! 啊,湖水这么清,可以当镜子啦! 5、要不是你拉我一把,我都要掉下去了。 鼓励、汲取力量 语文园地一 1、知了、好了;照相、相信;天都峰、都是;长大、成长; 2、yǐshìtíng mǒu jìn lù 3、桥、绿、谋——某 诗、亿、停——亭

4、路人借问 怕得鱼惊不应人 5、喜气洋洋斤斤计较十全十美 金光闪闪恋恋不舍 6、居然、一本正经 7、(1)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十分安静 (2)摇、叫、停、听、读 (3)小狗摇着尾巴向我扑来,好像在欢迎我回家。 (4)国庆节广场上很热闹:阿姨们在欢快地跳舞,老爷爷在练太极拳,小朋友们在溜冰 第二单元 5、灰雀 1、 果然?可惜?仰望 2、 肯定一定 ?肯定 5、 小男孩可能担心列宁知道是他捉走灰雀、想说又不敢说。 ?决心改正错误的心理。 6、小摄影师 1、摆放摆正秘书秘密 告诉劝告然后突然 2、 经常?如果?立刻立即

3年级数学课堂作业答案

3 年级数学课堂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 1. 十八亿四千零五十万九千写作()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写作() 。 2.5 吨820千克=() 千克,100分钟=() 小时。 3. =16()=():10=()%=() 成。 4. 在3.14 ,1,,162.5%和1这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相等的数是() 。 5. 三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 厘米,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6. 有两堆苹果,如果从第一堆拿9 个放到第二堆,两堆苹果的个数相等;如果从第二堆拿12个放到第一堆,则第一堆苹果的个数是第二堆苹果个数的 2 倍。原来第一堆有苹果() 个,第二堆有苹果() 个。 7. 一根长1 米2 分米的木料,把它截成两段,表面积增加了24 平方厘米,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 平方厘米。 8. 某人到十层大楼的第十层办事,他从一层到第五层用64 秒,那么以同样的速度往上走到第十层,还需要() 秒才能到达。 9. 在一个盛满水的底面半径是20 厘米的圆柱形容器里,有一个 底面半径是10 厘米的钢铸圆锥体浸没在水中。取出圆锥后,容器内的水面下降 5 厘米。这个圆锥高() 厘米。 10. 一辆小车从A 城到B 城需用10 小时,一辆货车从B 城到A 城需用15小时。这两辆车分别从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开出,在离

B城20千米处相遇,则A B两城相距()千米。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5 分) 1.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锐角,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2. 三位小数a精确到百分位是8.60,那么a最大为8.599。() 3. 一根铁丝长240 厘米,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 : 2 : 1,它的体积是6000立方厘米。() 4. 侧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5. 两个自然数的公有质因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 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零除以任何数都得零;B、如果二,那么X与丫成反比例; C 、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的体积的;D、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2. 圆的半径与周长() 关系。 A 、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以上答案都不对 3. 某工厂要绘制反映年产值的数量和增长情况统计图,应该选用() 比较合适。 A 、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以上答案都

初二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

初二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 参考答案第1章平行线【1.1】1.∠4,∠4,∠2,∠5 2.2,1,3,BC 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是∠BFD 和∠DEC,同旁内角是∠AFD 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 与∠GAD,∠B 与∠DCF,∠D 与∠HAB,∠D 与∠ECB;内错角有∠B 与∠BCE, ∠B 与∠HAB,∠D 与∠GAD,∠D 与∠DCF;同旁内角有∠B 与∠DAB, ∠B 与∠DCB,∠D 与∠DAB,∠D与∠DCB 【1.2(1)】1.(1)AB,CD (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略3.AB∥CD,理由略 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a与 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 分别是∠ADE 和∠ABC 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 12 ∠ABC,则∠ADG=∠ABF, 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1,3,内错 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3.(1)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 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 ∠BCD=120°,∠CDE=30°,可得∠DEC=90°.所以 ∠DEC+∠ABC=180°,AB∥DE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 行)5.(1)180°;AD;BC(2)AB 与CD 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AB∥CD6.AB∥CD.由已知可得 ∠ABD+∠BDC=180° 7.略 【1.3(1)】1.D 2.∠1=70°,∠2=70°,∠3=110°3.∠3=∠4.理 由如下:由∠1=∠2,得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垂直的意义;已知;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305.β=44°. ∵ AB∥CD,∴ α=β6.(1)∠B=∠D (2) 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1=35°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堂作业设计全套共54份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全套课堂作业设计及答案(共54份) 第1单元-负数 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 第2课时在直线上表示数 第3课时练习课 第2单元百分数 第1课时折扣 第2课时成数 第3课时税率 第4课时利率 第5课时解决问题 第6课时生活与百分数 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 1.圆柱 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 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 第3课时练习课 第4课时圆柱的体积 第5课时解决问题 2.圆锥 第1课时圆锥的认识 第2课时圆锥的体积 第3课时整理和复习 第4单元比例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2课时解比例 2.正比例和反比例 第1课时正比例 第2课时反比例 第3课时练习课 3.比例的应用 第1课时比例尺(1) 第2课时比例尺(2) 第3课时练习课 第4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 第6课时练习课 第7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 第5单元数学广角 第1课时鸽巢问题(1) 第2课时鸽巢问题(2)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 1.数与代数 第1课时数的认识(1) 第2课时数的认识(2) 第3课时数的运算(1) 第4课时数的运算(2) 第5课时解决问题 第6课时式与方程 第7课时比和比例(1) 第8课时比和比例(2) 2.图形与几何 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 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第3课时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第4课时练习课 第5课时图形的运动 第6课时图形与位置 3.统计与概率 第1课时统计 第2课时可能性 4.数学思考 第1课时数学思考(1) 第2课时数学思考(2) 第3课时数学思考(3) 5.综合与实践 第1课时绿色出行 第2课时北京五日游 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

(新版)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混合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小括号是老大,乘除法是老二,加减法是老三。先算老大,再算老二,最后算老三。老大>老二>老三 二、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3.判断什么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时,一定要借助物体的形状特征、方向特征等来帮且辨别。 4.要知道观察者看到的是什么形状,首先要弄清观察者所站的位置,然后从观察者所站的角度观察,就能判断出观察者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5.根据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来辨认它的摆放方式时,首先要了解这个物体相邻面以及相对面分别是谁,然后根据确定的方位看到的形状来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 三、加与减(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连加: 1.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可以逐步脱式计算,列两个竖式进行计算,先算出前两个数的和,用所得之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列一个竖式计算,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运用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先要分析题意,弄清数量间的关系,再列出连加算式解答。 计算时可以列两个竖式计算,也可以列一个竖式计算。 连减: 1.使用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在有小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计算三位数连减时,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3.用竖式计算三位数的连减运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它的前一位退1当10,在本位上加10再减。 加减混合: 1.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先要分析数量关系,根据题意画出直观图,借助直观图理清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列出相应的算式解答。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doc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选择:(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太阳( ) 是东升西落。 A .一定 B 、不一定 C 、不会 2 .与北极星相对的方向是( ) 。 A .东 B. 南 C. 西 3 .小明面向西坐着他的后面是()面。 A .东 B. 南 C .北 4 .三(1) 班教室的黑板在教室的西面,那么老师讲课时面向( ) 面。 A .东 B .南 C .西 D. 北 5 。张丽面向南站立,当她向后转之后,她的左面是( ) ,右面是 ( ) 。 A .东 B .西 C. 北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填空: 1 .把手表平放在桌面上,用数字1 2 正对着北方。正对着南方的是数 字( ) ;数字 3 正对着( ) 方。 2 .小铃面向西站立,向右转动两周半,面向( ) ;向左转动l 周半, 面向( ) 。 3 .下图是某小区的平面图,请根据平面图填空。 (1)1 号楼在中心花园的( ) 方;3 号楼在中心花园的( ) 方;4 号楼在中心花园的( ) 方。 (2)4 号楼在2 号楼的( ) 方;1 号楼在2 号楼的( ) 方。 (3) 中心花园在( ) 的北面,( ) 的西北面,2 号楼的( ) 方。 (4)( ) 在( ) 北面。 (5)5 号楼的西面有( ) 号楼和( ) 号楼。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 一、直接写出得数: 40÷2= 120 ÷6= 2400 ÷8= 900 ÷3= 1500÷5= 270 ÷9= 300 ÷6= 400 ÷8= 200÷2= 360 ÷4= 100 ÷5= 2100 ÷7= 二、找规律: 8 ÷4 = 12 ÷3= 20 ÷4= 70 ÷7= 80÷4= 120 ÷3= 200 ÷4= 700 ÷7 = 800÷4= 1200 ÷3= 2000 ÷4= 7000 ÷7= 三、填空: 1.90 ()个十,450 是()个十。 2.480 是()个十,除以 6 等于()个十。 3.630 里有()个7,有()个9。 四、列示计算 1、被除数是86,除数是2,商是多少? 2、被除数是600,商是2. 除数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 80 个同学参加跳绳比赛。 4 人为一组可以分为几组?10 人为一组可以分为几组?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优秀教案

2018年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 册全册优秀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主题)除法教材简析1.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除法的验算,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解决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实际问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2.本单元内容的安排不是以单纯学习计算法则的形式出现的,而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除法、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不断培养学生细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学习习惯。单元学

习目标 1. 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进一步理解除法竖式计算的道理,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经历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过程,提高解决相关除法问题的能力;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进一步发展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在探索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单元重点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计算方法,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单元难点根据乘法的竖式计算,进行正确的试商。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内容分桃子分橘子商是几位数猴子的烦恼节约练习一集邮买新书讲故

事练习二分桃子学习目标 1.结合“分桃子”的故事情境,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 3.能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教学方法: 画图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具准备: 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要点: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课时1 1 1 1 1 1 1 1 1 1 合计10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12×3=20×4= 24×4= 36÷9=48÷4=72÷6= 二、导学新课1.创设“分桃子”的情境,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堂同步作业试题(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堂同步作业试题 第1 单元时、分、秒 第1 课时 秒的认识 、比一比 60 分○60 秒60分○1 时 1 分○85 秒 100秒○ 1分 1 时○55 分100 分○1时 二、判断。 1.倒计时一般以“秒”为单位来数。() 2.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 3.在百米赛跑中,小明用了18 分钟。() 4.人的脉搏1分钟约跳75 次。() 5.秒针走60 圈,正好是1小时。() 三、在括号里填上小时、分或秒。 1.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5( )。 2.小朋友系好红领巾只需要大约20()。 3.我们的睡眠能达到9()。

4.小刚做30 道口算题要用4()。 四、做20 道口算题,小明用了160秒,小刚用了140秒,谁做得快?快多长 时间? 第1 单元时、分、秒 第2 课时时间的计算 一、看谁填得快。 1. 1 分=()秒1 时=()分 2.120 分=()时 3. 1 分30 秒=()秒 4. 1 小时15 分=()分 5.95 秒=()分()秒 二、我会比一比。 40 秒○1分1时○61 分2时○90分 140秒○ 2分1分12秒○ 80秒4时○ 240秒 三、小明晚上6:35开始吃晚饭,6:50就吃完了,明明吃饭用了多 长时间? 四、小琴早晨7:30 到校,中午11:40 放学,她上午在校多长时间?

第2 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1 课时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一、填空 1.计算两位数加法时,要从()位加起,当个位满(),要向() 位进1。 2.计算36+48时,个位上6加8得( ),向()位进()位上写()。十位上的3加4再加(),得(),此题计算结果是()。 二、算一算。 二、算一算。 52+68=49+88=74+39= 25+89=57+49=63+27= 68+53=49+78=92+18= 三、数学门诊(将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76+29=95 59+77=146 7 6 5 9 +2 1 9 +7 1 7

2016年学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6学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习的习惯和常规。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 / 12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混合运算》 1、四则混算的计算法则: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在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同级混算中,如果没有括号,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3、应用题的综合列式要注意:四则混算中如果想先算加减法,就应把加减法用小括号括起来。 二、《观察物体》 1、正方体有6个面(大小相等的正方形),12条棱(所有的棱长度都相等),8个顶点。 2、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3、要抓住物体的特征和摆放位置来判断观察位置。 三、《加与减》 1、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没有小括号的,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2、计算方法:可以脱式,也可以竖式分步计算。 3、简算方法:加法:(1)凑整先算 (2)把接近整的加数看成整十、整百……多加就减,少加接着加。 减法:(1)把接近整的减数看成整十、整百……多减往回加,少减接着减。 (2)切尾巴 (3)连减法:减去减数的和 4、“比多”:“比”字前面的多, 求多的,用加法;求少的,用减法。 “比少”:“比”字前面的少, 四、《乘与除》 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根据表内乘法用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分别与另一个乘数(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按照表内除法算出商,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被除数看作整十数与一位数的和,分别除以一位数,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特殊的,例:54÷2可拆成40+14再分别除以2,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75÷5可拆成50+25再分别除以5,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五、《周长》 1、周长的含义:一个物体或图形绕边线一周的总长度叫作它的周长。 2、测量方法:绳测法、直尺测量法 3、求一般规则图形的周长,先看有几条边,有几条边就把几条边的长度相加。把几条边的长度相加时,先观察,若发现相加得整十、整百的数,要把它们先相加,再加其他的数,这样会很简便。 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2+宽×2=长+宽+长+宽 5、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6、长=长方形周长÷2-宽=(长方形周长-2×宽)÷2 宽=长方形周长÷2-长=(长方形周长-2×长)÷2 边长=周长÷4 六、《乘法》

秋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全册教案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第三单元加与减 第四单元乘与除 整理与复习 第五单元周长 第六单元乘法 第七单元年、月、日 数学好玩 第八单元认识小数 总复习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出混合算式的过程,理解混合运算(两步计算)的意义和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初步学会借助直观图等方式,分析、表示数量关系,会用分步列式或者综合列式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能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提高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3.体会“先乘除后加减”的合理性以及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

作用,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进行简单的整数混合运算(两步),激发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第1课时小熊购物(一)(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教学目标: 技能与目标: 1、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 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混合运算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准备:课件、食物面包、饼干、饮料的图片。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 分步: 3×4=12(元)综合:3×4+6 12+6=18(元) =12+6 =18(元)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第2课时小熊购物(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