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生产工艺

酒精生产工艺
酒精生产工艺

第四章酒精生产工艺

第一节概述

酒精生产技术发展史

酒精生产是在酿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劳动人民早在4000多年前就会酿酒。但是由于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使酒精生产受到限制。直到1902年,我国酒精工业才开始起步。当时在福建省建立了一间以甘薯干为原料的生产酒精工厂。到了1934年。中国酒精厂在上海建成,该厂主要以甘蔗糖蜜和甘薯干为原料生产酒精。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酒精工业不论产量,质量以及生产技术均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淀粉岀酒率提高了50%以上,在生产上大力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并培养了大批酒精生产的专业人才。目前国内大型酒精厂酒精年产量均在万吨以上。许多厂家生产的优质酒精已远销国外,经济效益十分显着。

二.酒精工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酒精生产以发酵法为主,大多数工厂是采用薯干和玉米为原料。

为了进一步提高酒精生产水平,各国的工程技术人员都在研究新型的酒精发酵方法,如目前已在工业生产上应用的固定化细胞酒精发酵法,耐高温活性干酵母发酵法等新的发酵工艺。在设备方面也有不少新型生物反应器出现,如单罐连续搅拌反应器、酵母回用连续搅拌反应器、塔式反应器、细胞固定化反应器等。酒精蒸馏工艺也在不

断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改造了蒸馏塔板结构,并研究新的蒸馏工艺。目前研究较多的蒸馏工艺有高效节能的差压式蒸馏,膜分离酒精等。随着乙醇传感器和微机控制系统的应用,酒精工业的生产水平将有新的突破。

第二节原料及其处理

一原料选择

(一)选择原料的依据

1.淀粉质原料的选择

(1)原料资源要丰富,容易收集。酒精生产需要大量原料,要有一定的库存量。

(2)原料要容易贮藏。水分高的原料不易贮藏,含水量低于13%为宜。

(3)原料含杂质要少,并在生产中不产生有害、有毒物质。

(4)原料价格低廉,可降低产品成本。尽量采用野生植物原料。2.糖质原料的选择

糖质原料主要指糖蜜。根据糖蜜的含糖糖量分为三个等级:一级糖蜜:含全糖(总糖)高于50%,不溶物和胶体物质等杂质含量较少;二级糖蜜:含全糖45%~50%;三级糖蜜:含全糖低于45%。所有等级糖蜜浓度均不得低于80`~900 ,相对密度为~(20℃)。

(二)原料的种类

用于生产酒精的淀粉原料主要有:薯类(甘薯、马铃薯、木薯、山药等);粮谷类(高粱、玉米、大米、谷子、大麦、小麦、燕麦、黍

等);糖质原料(甘蔗、甜菜、糖蜜等);野生植物(橡子仁,土茯苓、蕨根、石蒜等);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米糠饼、麸皮、高粱糠、淀粉渣等);纤维质原料(秸秆、甘蔗渣等)等。

常用原料的化学组成

原料中所含的化学成分,直接影响着酒精生产率的高低,也关系到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的确定。常用原料的几种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对酒精生产的影响大致如下。

1.糖类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等,这些物质都可以发酵生成酒精,同时也是霉菌和酵母的营养及能源,原料中含这些物质越多,生成酒精也就越多,所以它和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2.蛋白质在酒精生产中,原料所含的蛋白质的主要作用是经蛋白酶降解后作为生产菌种所必需的氮源,而参与菌体细胞的合成,因此其含量以满足菌体正常生长繁殖为宜。

3.无机盐及生长素其功能是作为酶活性基的组成部分或调解酶的

活性。生产原料中无机盐和生长素的含量均足够满足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4.脂肪脂肪对发酵有影响,如玉米、高粱糠、米糠等油脂较多,则生酸较快。一些酒精厂如采用玉米作为原料,总是先把玉米胚芽除去。

5.单宁单宁具有涩味和收敛性,遇铁呈蓝黑色,有凝固蛋白质的作用。而糖化酶和酵母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遇到单宁会凝固硬化。

目前我国各酒精厂常用的原料,约有如下几种。

(一)薯类原料

1.甘薯甘薯又名红薯、甜薯、山芋、地瓜、番薯、红苕等。在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叫山芋,在河北、山东叫地瓜,在四川、湖北则叫红苕。甘薯在我国分布较广,除西藏和东北的部分地区以外,其他各省均有种植。

在酒精生产中,甘薯原料的岀酒率较高。优点是原料来源广,成本较低,淀粉质含量高,淀粉颗粒结构疏松,易于蒸煮糊化,为糖化发酵创造条件;脂肪、蛋白质较少,发酵过程中生酸幅度小,减少对淀粉酶的破坏。

2.马铃薯马铃薯是培养微生物的较理想的天然培养基,原因是它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3.木薯木薯是多年生植物,呈灌木状,根粗而长,盛产于我国南方的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酒精生产用的是木薯的块根。木薯块根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其他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等含量都较少。

(二)谷类原料

1.玉米又名玉蜀黍苞、米、珍珠米、苞谷、棒子等。

2.高粱又名红粱、芦粟、蜀黍等。高粱在我国酿造工业中主要用于酿造白酒,很少用于生产酒精。

此外,还有大麦、大米、粟谷等。

(三)糖质原料

糖蜜是甘蔗或甜菜糖厂制糖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又称废糖蜜。根据制糖原料,可将糖蜜分为甘蔗糖蜜和甜菜糖蜜。

1.甘蔗糖蜜甘蔗糖蜜是甘蔗糖厂的副产物,产于我国南方地区。甘蔗糖蜜外观为棕黄至黑褐色的浓稠液体,微酸性,pH在左右。甘蔗糖蜜的产量约为原料甘蔗的%~3%。甘蔗糖蜜用于生产酒精时应无夹杂物,无异味,无发酵现象。

2.甜菜糖蜜甜菜糖蜜为甜菜糖厂的一种副产物,产量为甜菜的3%~4%,甜菜的生产在我国以东北、西北、华北地区为主。

甜菜糖蜜与甘蔗糖蜜的主要区别:一是甜菜糖蜜中转化糖含量极少,而蔗糖含量较多,而甘蔗糖蜜中蔗糖和转化糖均较多,全糖两者较接近;二是甘蔗糖蜜呈微酸性,而甜菜糖蜜则成微碱性;三是甜菜糖蜜中氮素含量比甘蔗糖蜜多,达%~%,但甜菜糖蜜中占3总含氮量50%左右的甜菜碱很难被酵母消化。

(四)辅助原料

辅助原料是指糖化剂时用来补充氮源所需的原料,主要有麸皮、米糠、玉米粉等富含碳源和氮源的物质。

三原料处理

(一)原料的的除杂

淀粉原料中最常见的杂质有泥沙、石块和金属杂质三大类。常用的除杂方法有筛选、风送除杂和电磁除铁三种。

(二)原料的粉碎

(三)在酒精生产过程中,淀粉原料都应进行粉碎处理。投产前先把块状或粒装的原料磨碎成粉末状态。原料经粉碎后,受热面积可增加,利于淀粉原料的吸水膨化糊化,从而提高热处理效率。

1.原料粉碎的方法原料粉碎方法有干法和湿法粉碎两种。

(1)干法粉碎干法粉碎多采用粗碎和细碎两级粉碎工艺。

原料过磅称重后,进入输送带,电磁除铁后进行粗碎(原料颗粒应通过6~10mm的筛孔)。常用的设备是轴向滚筒式粗碎机和锤式粉碎机。粗碎后的物料在送去进行细粉碎(原料颗粒应通过。~的筛孔)。(2)湿式粉碎。粉碎时将搅拌用水与原料一起加到粉碎机种进行粉碎。

2.两种粉碎方法的比较无论是干法或湿法粉碎,都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

(三)原料的输送

酒精厂采用的原料输送方法有机械输送,气流输送和混合输送3种。

1.机械输送原料或粉料的输送靠机械构件来完成。常用的输送机械有皮带输送器、螺旋输送器和斗氏提升机3种。前两种常用于水平输送,后一种用于垂直输送。

2.气流输送气流输送俗称风送,是利用气流在管子中输送物料。

3.混合输送粗碎后的原料输送用机械输送,细碎后粉料输送用气流输送。

第三节蒸煮

薯类谷类野生植物等淀粉质原料,吸水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蒸煮,使植物组织和细胞彻底破裂,由于吸水膨胀而破坏,使淀粉由颗粒变成溶解状态的糊液,目的是使它易受淀粉酶的作用,把淀粉水解成可发酵性糖。

其次,由于原料表面附着大量的微生物,如果不将这些微生物杀死,会引起发酵过程的严重污染,使生产失败。通过高温高压蒸煮后,对原料进行了灭菌作用。

二蒸煮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一)淀粉的膨化与糊化

1.淀粉的膨化当淀粉与水接触,水分酒渗入淀粉颗粒内部,使淀粉的巨大分子链发生扩展,因而体积膨大,质量增加,这种现象称之为膨化。

2.淀粉的糊化淀粉颗粒发生膨化时,随着温度升高,颗粒渗透压逐渐增大,膨胀程度逐渐增高,当温度升到某一特定温度,颗粒的体积膨胀到原体积的50~100倍时,淀粉粒发生破裂,造成黏度迅速增大,体积也随之迅速变大,此现象称为淀粉的糊化,糊化过程的起始温度则为该原料淀粉的糊化温度。糊化的结果是引起醪液黏度的大幅度上升,从而形成一种均一的黏稠液体。

淀粉发生膨化与糊化必须满足3个条件:一是一定量水分子的参与;二是一定的温度;三是一定时间。

糊化温度与淀粉粒大小有关系,一般的说,淀粉粒越大,糊化越容易,糊化温度越低。如薯类淀粉粒越大,故糊化温度较低,马铃薯

为55~65℃,甘薯和木薯为55~70℃,而谷类淀粉粒较小,故糊化温度也较高,小麦为64~71℃,玉米65~73℃。

3.淀粉液化糊化现象发生后,如果温度继续上升,达到130

℃左右时,大量的支链淀粉也会完全溶解,至此,淀粉颗粒的网状结构被彻底破坏,醪液的胶体性质受到破坏,淀粉溶液也随之变成了黏度较低的流动性醪液,这种现象称为液化。马铃薯、小麦和玉米支链淀粉完全液化的温度为132℃、136~141℃和146~151℃。

(二)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变化

在蒸煮过程中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变化过程如下:

1.预煮在加温水投料浸泡和预煮时,原料吸水膨化,此时不仅淀粉膨化,纤维素也膨化,细胞间的物质(主要是果胶质)和细胞内的物质部分溶解,是,使植物组织的坚固性减弱。为下一步蒸煮创造良好的条件。

2.蒸煮在原料蒸煮过程中,当温度升高至120~135℃时,最初20~25min内,果胶质的溶解便可完成,淀粉和多聚戊糖的溶解也开始剧烈地进行。果胶质的溶解对细胞壁的破裂有重要意义。此后,当温度升高至145~150℃时,由于细胞壁的强度大为削弱,淀粉便从细胞内释出,直至蒸煮完毕为止。

3.后熟在原料的蒸煮阶段,虽然原料不断软化,植物组织和细胞也有部分裂解,但大部分仍未失去原有的形态,只有经过一定时间的后熟,在吹醪时即醪液在蒸煮罐内吹出时,由于醪液通过蒸煮锅喷出口的狭缝,压力发生变化,产生蒸汽的绝热膨胀,使细胞破裂,植物

组织才能完全碎解。为了尽可能使原料细胞完全破裂而成为均一的醪液,在吹醪时醪液放出的速度应当快些。但是如果吹醪速度太快,则醪液容易从糖化锅或后熟器中喷出。

(三)蒸煮过程中原料各组分的化学变化

煮过程中不仅发生淀粉颗粒,植物组织的物理变化,同时原料各组织也发生化学变化,对酒精生产过程有着一定的影响。

1.纤维素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在蒸煮过程中只是吸水膨胀,不发生化学变化。

2.半纤维素由于多聚戊糖和少量的多聚己糖组成,在蒸煮过程中发生部分溶解和水解,生成糊精和木糖、葡萄糖、阿拉伯糖、糖醛等产物。

3.果胶物质果胶物质是细胞壁组成的一部分,也是细胞间层的填充剂,是由半乳糖醛酸或半乳糖醛酸甲酯组成的链状化合物。在蒸煮过程中果胶质强烈的分解,并生成甲醇和果胶酸。

成量因原料品种、蒸煮压力不同而有所差别。薯类原料比谷类原料含果胶质多,生成的甲醇量也就多。蒸煮压力越高,生成的甲醇量越多。甲醇是一种有毒的挥发性杂质,也是成品酒精的主要杂质。

4.淀粉淀粉在蒸煮过程中,通常发生两大类变化,一是物理变化,即淀粉的膨化与糊化;二是化学变化,即在高温作用下,淀粉发生的水解变化。淀粉质原料本身富含淀粉酶系统,在预煮(50~60℃)时,淀粉酶会分解部分淀粉生成糖和糊精,将造成好、可发酵性糖的损失。

5.糖分糖分主要是指单糖和低聚糖。不同的糖分,在蒸煮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也不同,主要变化是黑色素和焦糖的形成。

(1)黑色素的形成。在蒸煮过程中,己糖脱水变成羟甲基糠醛,羟甲基糠醛很不稳定,会继续分解,生成糖尾酸(左旋糖酸)和甲酸。部分羟甲基糖醛经缩合生成黑色素,部分羟甲基糖醛和醪液中的氨基酸发生缩合反应生成氨基糖,造成糖和氨基酸的损失。氨基糖也称为类黑精,是一种红褐色无定性物质。黑色素积累的速度与还原糖及氨基酸的浓度成正比,为了抑制黑色素形成,在原料蒸煮时,可采用较大的加水比。

(2)焦糖的形成。当温度达到糖的熔点(185℃)时糖分会失水生成黑色无定形产物,即焦糖。焦糖的生成不但会使可发酵性糖损失,还会影响后面的酒精发酵。在蒸煮中,局部过热容易形成焦糖,焦糖化一般发生在蒸煮锅死角或锅壁上局部过热处。

原料蒸煮后,由于糖分分解时会形成着色物质,因而良好的蒸煮醪应该是淡黄色或浅褐色,可根据蒸煮醪液的颜色来判断糊化程度。

6.含氮物质主要是指蛋白质,其变化情况如下:温度升高到100℃时,蛋白质发生凝固和部分变性作用,使蒸煮醪中的可溶性含氮物质含量下降;但当温度升至140~158℃时,蛋白质发生胶溶作用,可溶性含氮物质含量将增加。蛋白质在蒸煮过程中是不能被分解的,故氨基氮并未增加,反而因生成黑色素而减少。

7.脂肪在蒸煮过程中变化甚小。

三蒸煮工艺流程

用淀粉质原料生产酒精的工厂,多数采用连续蒸煮工艺,只有少部分小型酒精厂和白酒厂,还采用间歇蒸煮工艺,下面分别加以介绍。(一)间歇蒸煮法

间歇蒸煮法常用的蒸煮设备是立式锥形蒸煮锅,其外形和结构简单。

1.间歇蒸煮工艺流程目前我国酒精厂间歇蒸煮的方法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加压间歇蒸煮,一种是添加细菌淀粉酶液化后低压或常压间歇蒸煮、

2.加压间歇蒸煮是原料经人工或运输机械送到蒸煮车间,经除杂后进入拌料罐,加温水拌料,并维持一定时间,然后送入蒸煮锅中,通入直接蒸汽将醪液加热到预定蒸煮压力,维持一定的蒸煮时间,蒸煮时间结束后,进行吹醪。操作工艺流程如下:

温水蒸汽

↓↓

原料→除杂→粉碎→拌料→泵→蒸煮→成熟蒸煮醪送入糖化锅

(1)加水蒸煮整粒原粒时,水温要求在80~90℃,尤其是蒸煮含有淀粉酶的甘薯干,更不能用低温水。蒸煮粉状原料时,水温不宜过高,一般要求在50~55℃。原料加水比因原料不同和粉碎度不同而不同,一般为:粉状原料为1:至1:;薯干为1:至1:;谷物原料为1:至1:

(2)投料。蒸煮整粒原料时,投完粒即加盖进汽,或者在投料过程中同时通入少量蒸汽,起搅拌作用。蒸煮粉状原料时,可先在拌料

桶内将粉料加水调成粉浆后在送入蒸煮罐;或向罐内直接投料,边投料,边通入压缩空气搅拌,以防结块,影响蒸煮质量。投料时间因罐的容量大小和投料方法不同而有差异,通常在15~20min。

(3)升温(生压)。投料毕,即关闭加料盖,通入蒸汽,同时打开排气阀,驱除罐内冷空气,以防罐内冷空气存在而产生“冷压”,影响压力表所指示的数值,不能反反映罐内的真实温度,造成原料蒸煮不透。正确排出“冷压”的方法是:通入蒸汽加热时,打开排气阀,直到排出的气体发白(水蒸气),并保持2~3min,而后再关闭排气阀,升温时间一般40~50min。

(4)蒸煮(定压)。料液升到规定压力后,保持此压力维持一定的时间。使原料达到彻底糊化的操作,工厂常称之为定压。

定压后,通入锅内的蒸汽已经很少,锅内热力分布不均匀,易造成下部原料局部受热而焦化,上部原料受热不足而蒸煮不透。另外,料液翻动不好,原料与罐壁及其相互之间撞击摩擦轻缓,则导致原料的植物组织和淀粉粒不易破裂。为了使原料受热均匀和彻底糊化,采用循环汽的办法来搅拌罐内的料液。一般每隔10~15min循环换汽一次,每次维持3~5min,直至蒸煮完毕为止。循环换气后使罐内达到原规定压力。循环换汽和稳压操作,是保证蒸煮醪液质量的两个重要条件。

(5)吹醪。蒸煮完毕的醪液,利用蒸煮罐内的压力从蒸煮锅排出,并送入糖化锅内。吹醪时间视蒸煮罐容量的大小而定,不得少于

10~15min。

此法蒸汽耗量较多,但蒸煮醪液质量较好,故广泛应用于酒精生产中。

2.加淀粉酶低压或常压间歇蒸煮法此法是先加细菌淀粉酶液化后,在进行加压蒸煮。方法是先粉碎原料,按照规定的加水比放到混合池拌匀,调整温度至50~60℃,加入细菌淀粉酶,搅拌均匀,细菌淀粉酶的用量为5~10μg/g原料,加石灰水调整~,送入蒸煮锅,通入压缩空气进行搅拌,并通蒸汽升温至88~93℃,保持1h,取样化验(碘反应呈红色),达到标准的液化程度,继续升温至115~130℃,保持,经灭酶后即可吹醪送至糖化锅。这样,蒸煮压力可以降低,蒸煮时间也可以缩短。

采用原料不同,淀粉酶的用量不同。例如薯类粉状原料,淀粉酶用量可少些,谷类原料和野生植物原料,淀粉酶用量则要适当加大些。最好先将淀粉酶加水浸渍~1h后,再用。

(二)连续蒸煮法

淀粉质原料的连续蒸煮,是一项重大技术革新。根据蒸煮设备的类型,可分为罐式连续蒸煮、柱式连续蒸煮和管道式连续蒸煮3种方法。1.罐(锅)式连续蒸煮最初是将酒精工厂原有的间歇式蒸煮罐经改装后几个罐串联起来,并增加一个预煮锅和一个汽液分离器而投入酒精生产的。

原料经斗式提升机1运送到贮料斗2,再经锤式粉碎机3粉碎后,进入粉料贮斗4中,由此经螺旋输送器5,边加水边进料与搅拌桶6中,在搅拌状态下,通入二次蒸汽,加热至预定的预煮温度,并维持

一段时间(预煮时间),为了确保连续蒸煮,生产常设两个预煮搅拌桶。之后泵入蒸煮锅组中进行蒸煮,通常预煮醪从锅底进入锅内,与对面锅底喷入的加热蒸汽混合,并加热到蒸煮温度。蒸煮醪从蒸煮锅8中流出,依次进入各蒸煮锅中。从最后一蒸煮锅中出来的蒸煮醪以切线方向进入汽液分离器9中,产生的二次蒸汽从气液分离器顶部导出,用于预煮醪升温之用,蒸煮成熟醪从底部引出送入糖化车间。

(三)蒸煮新工艺

因传统的酒精生产均需要经过130—150℃的高温蒸煮,能耗药占整个酒精生产总能耗的30%。因此,10多年来,有不少研究者首先从节约蒸煮工序的能耗着手进行了试验,其中比较成功并以被工业生产采用的石低温蒸煮法和无蒸煮法的酒精发酵技术。

1.低温蒸煮法采用高于淀粉糊化温度,但不高于100℃,另加α—淀粉酶作为液化剂是低温蒸煮工艺的特点。根据醪液加温的高低,该工艺主要分为下列两种形式:

(1)90—95℃糊化液工艺。这种方法是德国和美国合作开发的简称LBW工艺,整粒玉米先用离心方法分离的热酒糟清夜在90—95℃下浸渍,使玉米吸水软化,并完成玉米糊化作用,再用均质机加耐高温α-淀粉酶进行二次湿磨。可节约蒸汽85%以上。采用此工艺处理甘薯原料较少。

(2)80—85℃糊化液工艺。对薯类原料而言。该工艺的流程如下:

甘薯干→粉碎→拌碎→加α-淀粉酶→加温至80—85℃糊化液化→冷却至62℃→加酸调节→糖化(30min)→冷却至27—28℃。

2.无蒸煮工艺近年来酒精生产的各个部门都在进行淀粉原

料的无蒸煮工艺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仅以研究较多的玉米粉的无蒸煮工艺为例:

玉米原料→粉碎→调浆→糖化(加糖化剂)→发酵(加防腐剂、酒母)→蒸馏→成品

该工艺所采用的工艺条件为粉碎粒度~,原料加水比控制在1:至1:,生玉米粉糖化酶用量为每克原料50单位,酵母细胞数控制在每毫升10~10个。在30℃发酵约100h,发酵成熟醪酒精的体积分数达%~%。上述蒸煮新工艺,在节能方面尤其独特的优势,但至今为止,国内外真正在工艺生产上采用的还不多,原因是发酵时间长,糖化酶用量大,污染危险性较大等。但从发展趋势看,蒸煮新工艺还是很有前途的。

第四节糖化

一、糖化的目的

淀粉质原料蒸煮以后得到的蒸煮液,或者无蒸煮工艺的醪液中,淀粉变成了糊精,糊精不能直接被酵母菌利用发酵生成酒精。糊化醪在发酵前必须加入一定数量的糖化剂(麸曲、液体曲、糖化酶),使淀粉、糊精水解生成为酵母能发酵的糖类。淀粉转变为糖的这一过程,称为糖化。糖化后的醪液称为糖化醪。

糖化的目的是将淀粉水解成可发酵性糖。在糖化工序内不可能将全部淀粉都转化为糖,相当一部分淀粉和糊精要在发酵过程中进一步酶水

解,并生成可发酵性糖。后面这个过程早在酒精生成上称为“后糖化”,而前面的糖化工序则称为“前糖化”或简称“糖化”。

二淀粉水解的基本原理

淀粉质原料的糖化过程,就是把淀粉转变成葡萄糖。在进行糖化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酸或酶作为糖化剂,因此工业上常采用的方法有酸法糖化和酶法糖化。

1.酸解法酸解法又称酸糖化法,它是以酸(无机酸或有机酸)为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将淀粉水解转化为葡萄糖的方法。

2.酶解法酶解法是用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酶解法制葡萄糖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α-淀粉酶将淀粉液转化为糊精及低聚糖,使淀粉的可溶性增加,这个过程称为“液化”。第二步是利用糖化酶将糊精或低聚糖进一步水解,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在生产上称为“糖化”。淀粉的“液化”和“糖化”都是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进行的,故也称为双酶水解法。

3.酸酶结合法酸酶结合水解法是集酸法及酶法制糖的优点而形成的生产工艺。根据原料淀粉性质又可分为酸酶水解法和酶酸水解法。

三、化过程物质变化

1.淀粉在糖化剂中的液化酶和糖化型淀粉酶共同作用下,一部分淀粉被水解为小分子糊精,进而水解为可发酵性糖。

2.含氮物质在糖化过程中,醪液中的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胨、多肽和氨基酸等,所以糖化时醪液中氨基态氮的含量增加~倍。

3.果胶物质和半纤维素微生物糖化剂中除了淀粉酶系统外,也含有一定量的果胶酶和半纤维素酶,在糖化过程中,醪液中的果胶质和半纤维素会有不同程度的水解,并生成相应的水解产物。

4.含磷化合物在磷酸酯酶的作用下,磷从有机化合物中被释放出来,这对酵母的生长和发酵都有重要的意义。

四糖化工艺

糖化的基本工艺流程:

蒸煮醪冷却至糖化温度→加糖化剂使蒸煮醪化液→淀粉糖化

→物料巴氏灭菌→糖化醪冷却到发酵温度→用泵将醪液送往发酵或酒母车间

目前我国酒精生成中糖化主要采用两种工艺方法:间歇糖化工艺和连续糖化工艺。

连续糖化工艺

连续糖化法是连续地将蒸煮醪冷却到糖化温度送至糖化锅内进行糖化,然后又连续泵送糖化醪经冷却至发酵温度后送入发酵罐。连续糖化工艺目前采用的有两种形式,主要差异是糖化前的冷却设备不同,一种是采用将蒸煮醪直接在糖化锅内冷却,另一种是采用真空冷却。

1.混合冷却连续糖化法利用原有的糖化罐,先把罐中约2/3的糖化醪冷却至60℃左右,然后加入温度为85~100℃的蒸煮醪,并通过糖化锅内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同时加入糖化剂并开动搅拌,使其混合均匀,按规定的工艺条件进行连续糖化。该工艺所用设备简单,工艺操作不复杂,但有时冷却时间长,糖化温度不好控制。

2.真空冷却连续糖化法该法是蒸煮醪在进入糖化锅前,将蒸煮醪在真空冷却器中瞬时冷却至规定的糖化温度(58~60℃),然后加入糖化剂,在糖化锅中进行糖化,糖化时间约30min。糖化完成后,经喷淋冷却器将糖化醪冷却至发酵温度(28~30℃),然后送往至发酵车间。

糖化工艺的发展趋势

国内外对糖化剂和糖化工艺的改革和研究方向如下:

1.糖化剂方面的研究①提高现有菌种的产酶活力。②开发和研究其他糖化剂菌种;我国目前用的菌种局限于黑曲霉一种,国外用的泡盛曲霉、拟内孢酶,根酶等菌种都有开发的潜力。降低糖化剂的生产成本。开发研究连续发酵生产糖化酶和改进固体曲培养技术。

2.糖化工艺的改革对糖化工艺本身来说,糖化水解多少为宜,不同株的糖化温度多高为好,糖化剂用量的综合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应该有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阐明。

第五节发酵

一发酵机理

(一)酒精发酵动态

酒精发酵过程以外观现象可以将其分为如下3个发酵不同阶段:

1.前期发酵在酒母与糖化醪加入发酵罐后,酵母细胞利用醪液中溶解的少量的氧和营养物质,迅速的进行繁殖,并达到一定的数量。同时,醪液中的糊精继续被糖化酶作用生成糖分。醪液温度控制,接

种时为26~28℃,前发酵期温度不超过30℃。前发酵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酵母的接种量及种酵母的菌龄,一般为6~8h。

2.主发酵期醪液中酵母细胞数达每毫升1亿个以上,酵母菌因氧气已消耗基本上停止繁殖,主要进行酒精发酵作用。此阶段,醪液中糖分迅速下降,酒精逐渐增多,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发酵温度应控制在30~34℃。时间为10~14h。

3.后发酵期醪液中的糖分大部分已被酵母菌消耗掉,其中残存的糊精会继续被淀粉酶水解为糖,此水解作用的速度缓慢,发酵作用也十分缓慢。此时醪液温度应控制在30~32℃。后发酵一般约需60~72h 左右。

(二)酒精发酵机制

在酒精发酵过程中主要经过下述4个阶段

第一阶段葡萄糖磷酸化生成1,6-二磷酸果糖

第二阶段 1,6-二磷酸果糖分解生成两个分子的磷酸丙糖

第三阶段 3-磷酸甘油醛经氧化磷酸化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在生成丙酮酸。

第四阶段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丙酮酸继续降解,生成乙醇。(三)酒精发酵的目的和要求

1.目的淀粉质原料经过预处理、蒸煮和糖化等作用,大部分淀粉转化成可发酵性糖。可发酵性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转变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获得酒精产品。

2.要求酒精生产要求用最少原料来生产尽可能多的酒精产品,并尽量减少发酵损失,为达到此目的,必须创造如下有利条件:

(1)在发酵前期,要创造条件,让酵母菌繁殖到一定数量。

(2)保持一定量的糖化酶活力,保证后糖化作用继续进行,使糖化醪中的淀粉和糊精继续被分解,生成可发酵性糖。

(3)发酵过程的中、后期,创造厌氧条件,使酵母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变成酒精。

(4)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应设法排除,并注意回收二氧化碳逸出时夹带的酒精。

二酒精发酵工艺

根据发酵醪注入发酵罐的方式不同,可将酒精发酵的方式分为间歇式、半连续式、连续式3种。

(一)间歇式发酵法

指全部发酵过程始终在一个发酵罐中进行。根据发酵罐容量和糖化醪流加方式等工艺操作的不同,间歇式发酵可分为如下几种方法:

1.一次加满法一次加满法是将糖化醪冷却到27~30℃后,接入糖化醪量10%的酒母,混合均匀后,经60~72h发酵即成熟,发酵温度控制在32~34℃.此法适用于糖化锅和发酵罐容积相等的小型酒精工厂,优点是操作简便,易于管理。缺点是酒母用量大。

2.分次添加法生产时,糖化醪分几批加入发酵罐(分2~4次)。先打入发酵罐容积,1/3左右的糖化醪,接入8%~10%酒母进行发酵,再隔2~3h后,加第二次糖化醪,在重复操作一次,直至加到发酵罐

酒精生产工艺知识题纲

酒精生产工艺知识题纲 一、酒精的主要用途和加工方法 酒精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地应用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在食品工业中,酒精是配制各类白酒、果酒等酒类饮品的原料;在化工行业,利用酒精可以加工乙醛、乙醇、冰醋酸、乙醚等化工产品;在医药工业中,用酒精配制消毒剂和提取医药制剂;酒精是一种很好的有机溶剂,可应用在油漆和化妆品生产行业中。 随着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状况的日益恶化,酒精作为燃料替代品,其潜在的价值不可限量。以发酵法生产的燃料乙醇,具有和矿物燃料相似的燃料性能,但其生产原料为生物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燃料酒精具有环保效应(相对于其它汽油合成物,加10%酒精的乙醇汽油,可减少污染微粒、一氧化碳和氮化物的排放量,减少温室效应),形成一个稳定的粮食转化市场(能利用不能食用的粮食作原料),可解决能源安全问题。 目前酒精生产工艺主要有化学合成法和发酵法两大类。发酵法是世界上酒精生产的主要方法。我们讲的酒精生产工艺就是指发酵法酒精生产工艺。 所谓发酵法,就是利用微生物--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转化为酒精的生产方法。 发酵法又分为固体发酵法、半固体发酵法和液体发酵法三种。目前,固体发酵法和半固体发酵法在我国主要是用于生产白酒。一般产量较小,生产工艺较古老,劳动强度大。而在现代大生产中,都采用液体发酵法生产酒精,它与固体发酵法相比,具有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连续化、设备能自动化,大大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 不论是固体、半固体、液体发酵法,都是利用淀粉作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转化为糖。再由糖转化为酒精。在转化过程中发生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生化反应。 在转化时原料中的可溶性淀粉。在糖化酶的作用下,将可溶性淀粉转化为可发酵的糖,再在酒化酶作用下,将糖水解成酒精并放出二氧化碳。 发酵法酒精生产的主要化学反应式 (C5H10O6)n+n H2O 水解 n C6H12O6 n C6H12O6发酵 2C2H5O H+2C O2+热量 二、酒精生产的主要原料 糖质原料:糖蜜、甜菜、甘蔗等 淀粉质原料: (1)、谷物原料:玉米、高粱、小麦、大米、黑麦等。 (2)、薯类原料:甘薯、木薯、马铃薯等。 纤维质原料:农作物秸秆及下脚料、木材加工下脚料、城市生活垃圾。 其它原料:亚硫酸盐废液、乳清等。 三、玉米主要化学成分、加工利用及其酒精生产工艺概述 在世界人类作物中,玉米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和水稻而居第三位,平均单产则居首位。以北美洲最多,我国玉米的栽种面积和总产量均世界第二位(美国为玉米第一生产大国,年产2亿多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0%多)。 玉米子粒就干玉米而言,含淀粉60~65%、蛋白质8~10%、水份14%、脂肪3.5~4.5%、灰分1.5%、纤维素2.5%、半纤维素5%、糖分2.5%。 玉米的深加工产品主要为:(1)、利用玉米中的淀粉糖化可生产麦芽糖、变性淀粉、

食用酒精工艺文献综述

吉林化工学院化工与生物技术学院 文献综述 食用酒精发酵液糖化工艺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2014.4.14~2014.4.28 吉林化工学院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1 前言 能源是当今世界最令人瞩目的问题之一,目前全世界石油消耗速度以及可开发的原油储量来计算,到21世纪中期石油资源的供应将会逐渐萎缩。因此,许多国家对开发新能源的项目十分重视[1]。此外,随着人民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被誉为可再生绿色能源的燃料酒精,由于其燃烧污染小,容易运输和贮藏在价格上也可与汽油相竞争,因此酒精最有可能成为取代石油的新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前景[2]。酒精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替代品,目前世界上2/3的酒精被用作燃料[3]。剩余1/3被用来作为医务用品及饮品。高纯度食用酒精是我国配制各种白酒的主要原料。在2011年12月份,我国生产白酒12亿升[4]。 2国内外酒精发酵工艺现状 2.1我国发酵工业总体情况 我国生物化工行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有一定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生物化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目前生物化工产品已涉及医药、保健、农药、食品等方面[5]。“十一五”期间我国发酵工业产值比“十五”末增长58.5%,产品产量增长102%,出口创汇增长67.5%。进入“十一五”以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随着科技创新和科学进步的推进,科技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步伐加快,发酵产业产品空间进一步拓展,产业链不断延长。 2.2酒精发酵行业发展情况 酒精发酵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在中国的酒精发酵行业始终服务于白酒行业,国内所有发酵酒精厂均执行食用酒精国家标准生产不同等级的食用酒精,供白酒厂勾兑白酒,因此生产名牌和品牌白酒的省区,如安徽、贵州等小型酒精装置众多。酒精生产规模从改革开放以后不断扩大,2010年底全国共有注册大小酒精厂1650家,实际酒精厂的数量已经超过2100家,但是每个酒精厂的平均生产规模不到2050t。我国发酵酒精生产的原料结构的现状,玉米原料占60%以上;薯干原料占30%;糖蜜原料占10%以下。鉴于薯干和糖蜜原料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废糟液难以治理,环境污染,特别是对水资源的污染十分严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着手对发酵酒精生产的原料结构进行调整。在技术经济指标提升、工艺技术改进、装备水平改善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6]。下面就以酒精发酵为例阐述现代发酵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酒精发酵是酿酒工艺的核心工艺之一[7],酒精发酵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酿酒工业的质量,而现今,我国的发酵工业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3国外酒精发酵行业发展状况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上酒精的年产量迅速增加,铁表示用发酵法生产的酒精。1975年世界酒精长链超过8000kt,其中合成酒精产量为1600kt:1995年世界酒精产

醋酸工艺流程

醋酸工艺流程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1.1 公司生产工艺、装置、储存设施等基本情况: 醋酸工艺流程图及简述: 醋酸生产流程简述: 酒精氧化:95%原料酒精和本车间回收的76%酒精在配料槽内混合配比成84±%稀酒精,配料酒精经蒸发锅加热送入氧化炉,在555±5℃高温和电解银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醛气体,反应混合气体经冷凝后进入吸收塔,被一次水吸收后得到8-10%左右的稀乙醛。 乙醛精制与酒精回收:稀乙醛经泵加压进入乙醛精馏塔精馏,控制塔顶温度在45±2℃,压力,塔顶采出得纯乙醛。塔釜温度控制在121±3℃,物料自行压入酒精回收塔精馏,塔顶温度控制在90±5℃塔顶采出约76%酒精供酒精氧化工序配料使用,塔釜温度控制在110±3℃范围内,废水经塔釜排出。 乙醛氧化:乙醛经计量泵加压后进入氧化塔,与来自空压的压缩空气在温度50~80℃、压力~和一定量醋酸锰催化作用条件下反应生成粗醋酸。粗醋酸由氧化

塔上部出料口排至粗醋酸贮槽,未反应的乙醛由塔顶经冷凝器冷凝分离后,液体回流至氧化塔塔底,尾气经进入鼓泡吸收器进一步吸收后排入大气。 醋酸精制:粗醋酸经高沸锅蒸发将重组份醋酸锰分离,高沸蒸发锅温度控制在120±2℃,高沸锅底部醋酸锰排入乙醛氧化工序的锰循环槽循环使用。顶部轻组份进入浓缩精馏塔,塔釜温度控制在123±3℃,塔釜醋酸连续定量的排入成品蒸发锅,在120±2℃条件下蒸馏冷凝后得醋酸进入成品计量槽,经分析合格后放入成品大罐。塔顶温度控制在100±2℃,塔顶采出的稀酸进入计量槽,经计量后放入稀酸大罐。

我国传统白酒固态酿造和液态食用酒精发酵的对比研究

我国传统白酒固态酿造和液态食用酒精发酵的对比研究 摘要: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制品的酿造一直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近年来,酒精制品的作用逐渐显著,被广泛的运用到各个领域中,如医疗、工业生产等,酒精的发酵问题逐渐的 受到了关注。我国白酒的固态酿造工艺与液态发酵的食用酒精发酵技术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但也存在着更大的不同。本文根据中国传统白酒酿造与食用酒精液态发酵的工艺和特点,从 酿造方式、所用原料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产原料;预处理方法;比较; 引言 我国是白酒的起源之地,古代便利用谷物自然发酵进行提炼,可以获得高纯度的白酒。我国 白酒的品种繁多,口感丰富,可以说,我国的酒文化享誉全球。从古至今,酒一直都是人们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从古人的“劝君更进一杯酒”,到如今的餐厅对饮,酒产品丰富了人 们的生活。液态发酵的食用酒精已经成为现代发展的基础化工原料,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二者进行参考比较,既可以改善白酒的酿造水平,提高酿造效率,也能为液态发 酵的食用酒精保留住白酒特有的风味提供思路,从而带动二者的共同进步。 1生产原料的比较 食用酒精液态发酵是建立在传统酿酒工业的基础上得出的,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带动了 下游产业的发展。由于生物酶的特异性,发酵得到的食用酒精纯度极高,已经替代工业酒精,在下游化工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食用酒精液态发酵同时借鉴其它工业产品生产过程及技术其 自身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早在二十世纪初期阶段,我国液态发酵的食用酒精产业开始起步,并不断的进步与更新,同时,白酒的酿造工艺也不断的得到优化。研究二者的不同可以带动 双方水平的提高。二者明显的区别是原材料的不同,原材料的质量与酿造的质量息息相关。 我国传统酿酒技术所使用的原材料大多是优质谷物,如高粱、大米、小麦等谷物,这些谷物 丰富的有机物组份造成所酿造的白酒营养成分较高,口感醇爽,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的益处。 白酒的生产原料本身具有较高的营养物质,如小麦中所含的淀粉含量较高,具有丰富的氨基 酸物质,发酵后产生的微量有益物质能够有效的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所以一直以来都是进行 白酒酿造的主要原料。高粱产品是酿酒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它含有大量的淀粉物质,出 酒率较高。同时,高粱谷物的栽种较为容易,能够大面积的种植,市场价格较低,作为白酒 的生产原料能有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很受当下制酒企业的欢迎。与传统的白酒酿造原 料相比,液态发酵的食用酒精所需原材料来源广泛。除了传统的淀粉质原料外,还可以用其 它的糖质和纤维素原料进行酒精发酵。纤维素原料满足了当下我国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的战 略目标。纤维素可以通过生物酶等预处理手段获得酵母发酵所需要的糖原料,从而液体发酵 获取食用酒精。目前大自然中存在大量未被利用的纤维素原料,如果能够有效的收集并利用,就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实现有效的生物质循环链。近年来,随着食用酒精液态发酵法所需 的原料价格逐渐走高,我国大量科研院校开始针对廉价的纤维素进行研究,国家也在大力发 展纤维素乙醇。纤维素乙醇符合不与农争地的原则,能够获得国家和农业部的大力支持。同 时发展纤维素乙醇可以大量的减少废弃物对于环境的污染,达到了保护土地和水资源等的效果,能够获得生态环保部的支持。当然,由于纤维素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其只适合现代化的 液态发酵和精馏工艺,通过多道提纯手段达到食用标准。所以纤维素乙醇是未来液态发酵食 用酒精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预处理方法的比较 白酒酿造技术与食用酒精液态发酵技术的预处理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在白酒的酿酒过程中,由于原材料内部的淀粉等物质成颗粒状,具有不容易被水解的特点,因此在酿造的过程中需 要对原料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传统酿酒工艺中预处理技术主要是对原材料只进行蒸煮等相关 处理,破坏细胞的同时达到杀菌作用,细胞破坏后淀粉物质流出,高温让淀粉链打断从而降

木薯为原料的酒精酿造工艺

木薯为原料的酒精酿造 工艺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以木薯为原料的酒精酿造工艺木薯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也不与粮食作物争地,是一种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酒精生产再生资源,将其应用到发酵工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据相关资料显示广西的木薯产量较大,全国60%的木薯淀粉是由广西生产,广西对于生产木薯酒精具有独特的优势。以木薯为原料进行酒精发酵的工艺较成熟。本文简述了木薯原料预处理、液化、酶糖化、发酵酒精生产工艺。木薯是热带和亚热带广泛种植的粮食和经济作物,适应性很强,耐旱、耐瘠、耐水,对土地的质量要求不高,是可在任何土质中生长的作物。我国南方盛产木薯,产量高,淀粉含量高。木薯的块根淀粉含量达25%-30%左右,木薯干淀粉含量达70%左右,是被誉为“淀粉之王”。木薯已被世界公认是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很有前途的酒精生产的可再生资源。近年来,随着木薯原料用于生产酒精渐渐收到人民的重视,国内外学者都致力于木薯生产酒精工艺的研究。下面就木薯原料预处理、液化、酶糖化、发酵酒精生产工艺这四个方面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原料的预处理 原料在进行正式生产之前,必须预处理,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提高生产的效益,预处理包括除杂和粉碎两个工序。木薯在收获和干燥过程中,经常会惨夹进泥土、沙石、粗纤维,金属杂质等杂质,这些杂质如果没有在正式投入生产之前清除,将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石块和金属杂质会使粉碎机的筛板磨损或损坏,造成生产的中断;机械设备运转部位,会因泥沙的存在而加速磨损,泥沙等杂质也会影响正常的发酵过程。所以用木薯原料生产酒精前,必须进行除杂,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提高生产的效益。 2、原料的粉碎木薯原料粉碎可以使原料的颗粒变小,原料的细胞组织部分破坏,淀粉颗粒部分外泄,增加原理的表面积,在进行水热处理时,加快原料的吸水速度,降低水

年产50000吨食用酒精工厂的初步设计_毕业设计 精品

50000t/a食用酒精工厂的初步设计

摘要 设计中依照厂址选择原则对工厂进行了合理的选址;完成了工艺的选择及论证;进行了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水衡算;完成了主要设备的设计与选型以及工厂投资的简要经济核算。对工厂厂房、工艺流程、车间设备进行了合理地布局。完成了工厂图纸的绘制,共八张图纸,包括全厂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发酵和蒸馏车间设备布置图、种子罐设备图。 根据全厂工艺设计和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设计能够达到工业生产的要求。关键词:食用酒精;木薯;连续发酵;四塔蒸馏

ABSTRACT I completed selection of the site of factor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choice factory, selection and feasibility studies of process, material balance, energy balance, water balance, design and selection of major equipments and brief economic accounting. Workshop, process and equipment of workshop gained the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The eight factory drawings drawing were completed, including the factory general layout map, process map, equipment layout map of fermentation and distillation workshop, seed tank equipment map. The results of the whole process design and computation show that the design can reach the requirements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Keywords:Edible alcohol; Cassava; Continuous fermentation; Four towers distillation

工业生产酒精工艺流程

木薯生产酒精工艺流程 1、原料除杂:对木薯进行初步除杂,除去泥块、石子、绳线等杂物及金属体。 2、原料粉碎:是为了减少蒸煮时间、便于机械化和连续化生产及提高淀粉出酒率等。木薯干的水分较低,淀粉含量高,容易破碎。采用一级粉碎,负压送料。 3、拌料预煮:拌料水用蒸馏室冷却余水,水温控制在70℃左右,温度过低,加热时震动大,对原料的均匀糊化不利,温度过高,料液粘稠。料水比控制在1:2.5~3。拌料完成后,加ɑ-淀粉酶(加入量为0.2L/T淀粉原料)液化15min,主要目的是降低预煮醪的粘度,对浓醪发酵有利。 4、蒸煮:液化完成后,迅速将醪液升温至92℃,蒸煮时间应在90min 以上。蒸煮醪要呈微黄色,不含颗粒,定时检测化验。 5、糖化:先准备好20倍糖化酶的稀释液,再将蒸煮液经由真空冷却器进入已彻底冷却并杀菌的糖化罐内,控制温度为58~60℃,同时按100u/g 原料流加糖化酶进行糖化,时间应保持30min。糖化指标为:总糖10-13;总还原糖5-6;糖化率45%;酸度4.3。 6、发酵:将糖化醪液冷却后泵入发酵罐内,同时加入10%酒母醪进行发酵,发酵温度30~34℃,发酵时间控制在50h左右。发酵成熟醪检测指标为:酸度≤6.2,残糖≤1%,残余还原糖≤0.3%,酒精份10~12%(v/v)。 7、蒸馏工序:发酵成熟醪液经预热器加热后,从粗馏塔顶部进入,粗馏塔塔底通入蒸汽,控制粗塔塔底温度为108℃-111℃,顶温为96~98℃,酒精糟液从粗馏塔底部排出进入污水处理场进行处理。酒精含量约50%的粗酒精蒸气从粗馏塔顶部进入精馏塔中部,精塔底温为108~109℃,中温为84~85℃,进行精馏,精塔底部废水排入污水处理场,然后再经水洗、脱醇等工序制成成品,成品酒精和杂醇油分别经冷却进入成品储罐。

酒精生产工艺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专业实习报告 论文(设计)题目:酒精的生产流程设计 班级:2011级2511班 姓名:刘兴李德静 廖军梁炯 学号:20112511006 20112511032 20112511018 20112511034 指导教师:邓启辉 时间:2013 年7 月5 日

计划表: 内容组员学号备注前言、绪论全部6、18、32、34 汇编 生物发酵法刘兴、李德静6、32 汇编 化学合成法廖军、梁炯18、34 汇编酒精的用途及总结展望全部6、18、32、34 汇编CAD 李德静、廖军32、18 I

前言 一、设计要求: 1、根据设计题目,进行生产实际调研或查阅有关资料,选定合理的流程方案和设备类型,并进行简要论述。 2、设计说明书内容:封面、目录、设计题目、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工艺方案的选择与论证、工艺流程说明、专题论述等。 二、设计目的: 1、把课本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才是我们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 2、通过本次专业实习设计可以看出现有的生产工艺存在哪些不足,学会自主查找资料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改进。 三、设计意义: 酒精工业是在酿酒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很悠久的历史。近年来,我国酒精生产技术和生产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新工艺新设备新菌种不断涌现,酒精产量有了较大增长,质量稳定提高;在节约代用,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淀粉出酒率及开展综合利用与消除环境污染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我国大多数酒精采用生物发酵和化学合成法工艺流程,逐步实现了淀粉质原料和化学原料的连续化和自动化。 四、设计原理: 生物发酵主要是利用谷物类、薯类植物中的淀粉,其余的部分仍可综合利用,生产出专用饲料和农业复合肥等产品。在综合利用方面以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最为普遍,有的厂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干冰、纯碱和小苏打。在自动控制仪表方面也有进展,有的厂已采用电脑实现了主要工序集中控制,目前,我国一些酒精厂正在朝着生产过程全面实行自动化方向发展。 化学合成法主要是利用石油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天然气开发和加工工业产生的乙烯气为原料,使得乙烯水合法的原料得到充分保证。 II

酒精工艺学复习题

酒精发酵工艺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写到空格处) 1.酒精生产常用的淀粉质原料有玉米、甘薯、木薯等。 2. 酒精生产常用的谷物原料有玉米、高粱、大麦等。 3. 酒精生产常用的薯类原料有甘薯、木薯、马铃薯等。 4.木质纤维素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5.常用的原料粉碎方法有湿式粉碎、干式粉碎两种。 6.常用的原料除杂方法有筛选、风选、磁力除铁三种。 7.常用的原料输送方式有机械输送、气流输送、混合输送三种。 8. 酒精厂常用的粉碎设备是滚筒式粉碎机、锤式粉碎机。 9.酒精厂常用的输送机械有皮带输送机、螺旋输送器、斗式提升机三种。 10.玉米淀粉和甘薯淀粉的糊化温度分别是(65~75)℃、(53~64)℃。 11.双酶法糖化工艺中使用的两种酶制剂是耐高温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 12.淀粉质原料连续糖化工艺分成混合前冷却糖化工艺、真空冷却糖化工艺、二级真空冷却糖化工艺三种。 13. 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主要有甘油、杂醇油、琥珀酸等。 14.酒精发酵常污染的细菌有醋酸菌、乳酸菌、丁酸菌。 15.酒精蒸馏塔按作用原理可分为鼓泡塔、膜式塔。 16.从精馏塔提取杂醇油的方式可以是液相取油,也可以是气相取油。 17.酒精蒸馏塔按其塔板结构可分为泡罩塔、浮阀塔、筛板塔。 18.酒精的化学处理是提高酒精质量的一种辅助措施,常用的化学试剂是高锰酸钾、氢氧化钠。19.无水酒精的制备方法有氧化钙吸水法、离子交换树脂法、共沸法、分子筛法等。 20. 共沸法制备无水酒精常用的共沸剂是苯、环己烷。 21. 连续发酵可分为_全混(均相)连续发酵、梯级连续发酵两大类。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酒母培养罐和酒精发酵罐的构造是一样的。× 2. 酒化酶是参与淀粉水解和酒精发酵的各种酶和辅酶的总称。(×) 3. 薯干的果胶质含量较多,使发酵醪中甲醇含量较高。(√) 4. 减少发酵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就能提高酒精生成量。(×) 5.采用高细胞密度酒精发酵时,必须定期向发酵罐中供应氧气。(√) 6.异戊醇在酒精中的挥发系数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但始终大于1。(×) 7.只要酒精发酵正常,发酵醪中就不会有甘油生成。(×) 8. 玉米中蛋白质含量较多,使发酵醪中杂醇油含量较高。(×) 9. 甲醇不是由酵母菌代谢活动产生的,而是由原料中的果胶质分解而来。(√) 10. 甲醇是由酵母菌代谢活动产生的。(×)

食用酒精工艺流程图

吉林工商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名称:年产10万吨食用酒精工厂设计院系:生物工程分院 专业:生物工程 学生:红 学号:26号 指导教师:颖 2012 年5 月26日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重声明:所呈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

目录 1绪论 0 1.1 产品介绍 0 1.2 设计意义 0 1.3 设计原则 (1) 2 设计概论 (2) 2.1 生产方案的确定和产品方案 (2) 2.2 厂址选择 (2) 2.3 原料来源、规格及标准 (3) 2.4 主要辅料的质量标准 (3) 2.5 水的质量标准 (4) 2.6 主要工艺技术参数 (5) 3 淀粉质原料酒精生产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淀粉质原料酒精生产的流程 (5) 3.2 原料的水-热处理 (6) 3.3 糖化工艺 (6) 3.3.1 糖化的目的 (6) 3.3.2糖化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6) 3.3.3 糖化方法 (7) 3.4酒精生产对酵母的要求 (7) 4 酒精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和热量衡算 (7) 4.1酒精生产工艺技术指标 (7) 4.2 工艺流程图见具体图纸 (8)

4.3.1 原料计算 (8) 4.3.2 辅料计算 (9) 4.3.3 糖化醪与发酵醪量计算 (11) 4.4 根据要际原料耗算一览表 (11) 4.5 生产设备相关计算 (11) 4.5.1 粉浆罐 (12) 4.5.2 酒母罐 (13) 4.5.3 糖化罐 (13) 4.5.4 发酵罐 (13) 4.5.5 搅拌器 (14) 4.5.6 其他设备 (14) 4.6 动力设施的计算 (15) 4.6.1 耗水量的计算 (15) 4.6.2 蒸汽消耗量的计算 (15) 4.6.3 供电设施估算 (15) 5 重点设备——粗馏塔 (16) 5.1 粗馏塔概况 (16) 5.2 粗馏塔的计算 (16) 6 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21) 6.1 CO2回收利用 (21) 6.2 液体、固体CO2 (干冰) 的制备和贮运 (21)

固体酒精配方,制备方法

固体酒精配方生产制作方法酒精膏制备配制 产品名称:固体酒精增稠剂FR400 固体酒精也被称为“酒精块”或固体燃料块。固体酒精是将工业酒精(乙醇,CH3CH2OH)中加入凝固剂使之成为固体型态。使用时用一根火柴即可点燃,燃烧时无烟尘,火焰温度均匀,温度可达到600 ℃左右。每250 g可以燃烧1.5小时以上。固体酒精,因使用、运输和携带方便,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较少,与液体酒精比较安全性较高,作为一种固体燃料,广泛应用于餐饮业、旅游业和野外作业等场合。 用固体酒精增稠剂FR400的优势: 环保型膏状固体酒精,是固体酒精中一种性能超群的新品种,FR400用于固体酒精生产,可完美代替传统的硝化棉,让你的固体酒精更晶莹剔透外观为形似水晶般晶莹透明的凝胶状物质,也可为其染色.捏,挤,取用,均无液体渗出. 丙烯酸树脂性能:FR400是丙烯酸与烯丙基蔗糖交联的高分子聚合物,常规用量0.5-1.0%就能产生高效的增稠作用.是非常理想的酒精增稠剂.飞瑞化工可为您提供样品及配方技术。 甲醇乙醇增稠剂增稠机理:成盐增稠:最通常的办法是将酸性的树脂变成适当的盐,使卷曲的树脂分子被张开而导致增稠.在水及其它极性溶剂中,用NaOH、KOH、NH40H之类中和,容易生成盐;在极性较弱或非极性溶剂中就要用有机胺进行中和。当树脂用作乳化剂时,为使油/水乳化剂取得最佳稳定性,需对树脂采用水溶性无机碱和油溶性有机胺进行双重中和,使生成在水中和油中都可溶的盐,在油相和水相中起桥梁作用。 b.轻键增稠,在树脂中加入一种羟基给予体,树脂分子作为羧基给予体能与一个或两个以上羟基结合形成氢健而增稠,此方法需要时间,可能从5分钟以至几个小时,稠度才能达到最高值。 固体酒精配方 序号原料编码配比(%) 1 水 30.00 2 酒精 70.00 3 酒精增稠剂FR400 0.50 4 碱性中和剂 0.50 5 火焰赋色剂 0.3 固体酒精的生产工艺及制备方法 1.将0.5份的FR400加到30份水和70份酒精中,适当搅拌然后放置6个小时(放置的过程注意要密封,防止酒精挥发),等到粉末均匀溶解为透明液体,切记不允许有小疙瘩出现。(另一种溶解方法:用均质机打均质10分钟,消泡即可使用)。 2.将上述溶液边搅拌边滴加TEA,滴加原则为少量多次(切记滴加的过程必须搅拌充分),确保FR400可以均匀中和,直到产品为无色透明凝胶状为止。 3.如果希望产品增加色彩,可以添加少量甘油搅拌,然后密封保存即可。 制作固体酒精的注意事项 1.水质因素:硬水中含有2价阳离子,比如Cu,Mg,Ca等阳离子的存在,会破坏FR400

酒精工艺学

1 酒精生产常用的淀粉质原料有玉米、甘薯、木薯等。 1 酒精生产常用的谷物原料有玉米、高粱、大麦等。 2 酒精厂常用的输送机械有皮带输送机、螺旋输送器、斗式提升机三种。 3 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主要有甘油、杂醇油、琉拍酸等。 3 从精馏塔提取杂醇油的方式可以是液相取油,也可以是气相取油。 4 双酶法糖化工艺中使用的两种酶制剂是耐高温、a-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 2 常用的原料粉碎方法有湿式粉碎、干式粉碎两种。 3 常用的原料输送方式有机械输送、气流输送、混合输送三种。 4 连续发酵可分为全混(均相)连续发酵、梯级连续发酵两大类。 1 美拉德反应:是一种非酶促褐变反应,由单糖(羰基)与氨基酸(氨基)在高温或升温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发生反应生成一种褐色有焦糖味的物质。 2 常用的原料除杂方法有筛选、风选、磁力除铁三种。 1 a-淀粉酶主要水解淀粉分子的a-1,4糖苷键。 2 杂醇油中含量最多的是异戊醇。 5 木质纤维素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1 汽油醇中无水酒精的含量一般为B A 、25% B、10%-25% C 、<10% 2 在淀粉质原料酒精发酵中用来调节醒液pH的是 B A、醋酸 B、硫酷 C、乳酸 3 精馏塔上成品酒精的抽取口一般设在B A、塔顶 B、塔顶下2-6块塔板上 C、塔釜 4 一淀粉酶主要水解淀粉分子的B A、a-1,3糖营键 B、a-1,4糖昔键 C、a-1,6糖苷键 5 杂醇油中含量最多的是A A、异戊醇 B、异丁醇 C、正丙醇 1活性干酵母复水活化条件。 ①复水活化液:水、2%糖水、稀糖化醪 ②添加量: 1:20 ③温度:起始温度为3 8-40 ℃,再降至3 3-34 ℃,保温活化 ④根据复水活化液的营养情况控制在10-30min,30-60min,2h或6-8h 1 活性干酵母复水活化时间怎么控制? 根据复水活化液的营养情况控制复水活化时间,采用水时为10}30min, 2%糖水时 为30-60min、稀糖化醪时为2h或6-8h 2 生产无水酒精的可能方法 无水酒精的制备方法有氧化钙吸水法、离子交换树脂法、共沸法、分子筛法等。 4 玉米原料酒精糟处理的常用方法。 ①厌氧--曝气处理 ②生产高蛋白饲料 ③生产饲用酵母 ④糟液回用 ⑤提取功效成分

食用酒精就是一种白酒

食用酒精就是一种白酒,学名乙醇(C2H5OH),是用液态发酵法生产的优质白酒。它是先生产食用酒精,即液态法普通白酒,然后采用勾兑、调香、串香等方法,使之达到理想的风味特色。 而工业酒精可由微生物发酵和化学合成生产。其学名甲醇.其中化学合成法酒精往往夹杂异物高级醇类,对人体神经中枢有麻痹作用,不能食用. 甲醇的分子式是CH4O。 食用酒精不是一般的酒精。酒精学名乙醇(C2H5OH),可由微生物发酵和化学合成生产。其中化学合成法酒精往往夹杂异物高级醇类,对人体神经中枢有麻痹作用,不能食用,一般被称为工业酒精。 食用酒精必须以薯类、谷物,或废糖蜜为原料,必须通过发酵法酿造。日前食用酒精的质量标准业已出台,其卫生要求下的甲醇、杂醇油及铅的含量较之固态发酵法白酒更低,因而更卫生、更安全。 https://www.360docs.net/doc/b311529077.html,/system/technc/showinfo.asp?infoid=24399 酒精在化工产品里分为食用酒精与工业酒精(非食用酒精)两种。 食用酒精虽然是国家允许食品工业使用的,但仍含有杂质、异味,必须经过脱臭除杂处理,才能用来配制饮料酒。若是直接饮用,多少都会影响人体健康,乃至酒精中毒,损害人体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例如引起胃肠溃疡、多发性神经炎、脂肪肝、脑血管硬化、造血功能障碍等。 非食用酒精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例如甲醇、杂醇质、醛、铅、锰等,不仅不能直接饮用,就是加工成配制酒,也是不许可的。因为对工业酒精所含有害成份多少是没有标准要求的,这类酒精只能用于工业、卫生、国防等工业,绝对不可用于食品工业。人们若误饮,就会发生中毒事故。 https://www.360docs.net/doc/b311529077.html,/datalib/2002/Life/DL/DL-170884 食用酒精工艺上控制严一点,不管是工业还是食用,生产过程都一样,在酒精蒸馏过程中,先出来的是甲醇,再是乙醇,在后是乙醛,甲醇和乙醛都是有毒的,食用级的酒精需要去头丢尾,工业级则不需要了 酒精不管是食用还是工业用,都是粮食发酵而来,两者的区别是食用酒精的甲醇含量要在0.1%以下,工业酒精是0.2%;另外食用酒精的其他杂质(如丙醇等)的含量也比工业酒精低;而工业酒精的酒精纯度往往高于食用酒精;工业酒精每吨能卖到1400元,食用酒精杂质提纯的要求高,价格一般每吨比工业酒精贵几百元。 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业酒精勾兑假酒,虽然不允许,但一般不会发生恶性中毒事件,而甲醇勾兑假酒往往是致死致残重大事故的真正原因。 食用酒精、工业酒精国家标准起草单位负责人指出:“国家标准对工业酒精甲醇含量有非常严格的限量标准,甲醇引起的中毒事故跟工业酒精没有直接关系,要给工业酒精正名。” 酒精有浓酒精,稀酒精,和医用酒精,工业酒精. 浓酒精是为了运输方便. 稀酒精是根据使用情况来兑水降低浓度.工业酒精只是纯度不高. 医用酒精都是稀酒精,浓酒精不能杀菌.酒精的杀菌的原理是稀酒精可以渗透到细菌的肌肤,使体内物质凝固,来杀死细菌. 酒精是有毒的绝对不会有食用酒精!!!

浅谈食用酒精工艺生产过程及环境影响分析

吉林化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文献综述 浅谈食用酒精工艺生产过程及环境影响分析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2015.4.1~2015.4.30 吉林化工学院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1 前言 能源是当今世界最令人瞩目的问题之一,目前全世界石油消耗速度以及可开发的原 油储量来计算,到21世纪中期石油资源的供应将会逐渐萎缩。因此,许多国家对开发新能源的项目十分重视[1]。此外,随着人民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被誉为可再生绿色能源的燃料酒精,由于其燃烧污染小,容易运输和贮藏在价格上也可与汽油相竞争,因此酒 精最有可能成为取代石油的新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前景[2]。 2003 年世界产酒精3052 万吨, 2004 年产3425万吨, 预计2005 年产4057 万吨, 2010 年达到5680万吨; 其中燃料乙醇产量以每年5~10% 的速度增长, 2004 年产2563 万吨, 预计2005 年产3108 万吨,2010 年达到4700 万吨。 2国内外酒精发酵工艺现状 2.1我国发酵工业总体情况 目前, 在我国酒精的产量中, 以玉米、谷物为原料的占55% , 薯类为原料的占33% , 糖蜜为原料的占12% (主要产自广西)。近几年, 我国酒精行业平稳发展, 产量逐年增加, 2000 年产量为230 万吨,2001 年是230 万吨, 2002 年是245 万吨, 2003 年是285 万吨, 2004 年达到305 万吨。目前, 我国酒精主要为内销, 部分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优势为运距短, 物流便利, 劣势为原料成本比巴西高。目前, 世界各 国日益重视能源问题, 燃料乙醇需求量迅速增加, 给我国的酒精出口带来了新的机遇。 2.2酒精发酵行业发展情况 巴西、美国、中国是世界上酒精的主要生产国,共占世界酒精产量的78% , 其中巴 西占36% , 美国占33% , 中国占9% , 欧盟占9% , 印度占4%。巴西主要以甘蔗汁生产燃料乙醇, 2004 年出口酒精1244 万吨, 是世界最大的酒精输出国, 占世界贸易量的30% , 主要出口到美国、印度等国。美国主要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 2004 年产酒精1131 万吨, 2005 年产酒精1300 万吨, 2006 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酒精生产国。印度年产酒精162 万吨, 未来拟将产量扩大到占世界产量的10%。日本酒精年需求量为45 万吨, 其中21 万吨用于食用, 24 万吨用于工业,自产7 万吨, 其余的依靠进口, 2004 年从中国进口数量不大, 主要从巴西进口(近年来, 中国酒精的价格在与世界接轨, 考虑到运 距的问题, 我国的酒精将具有较好的竞争力)。目前, 我国逐步在汽油中添加10% 的燃料乙醇, 下一步将在柴油中添加5% 的乙醇[3]。 2.4研究现状 从80 年代初期至今已经引进了十几套DDGS生产设备,但引进设备投资大,运行 费用高始终困扰着酒精发酵行业,目前许多引那里,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中国现有的酒精发酵行业急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如果将酒精用 于汽油燃料的添加剂,将推动发酵酒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6]。我国现有的原油加工能力

酒精生产过程中蒸煮流程

目录 第1章酒精生产过程中蒸煮流程简介 (2) 1.1 酒精生产及蒸煮工艺 (2) 1.2 CAD流程图 (4) 第2章标准节流装置设计及计算程序设计 (5) 2.1 标准节流装置设计概述 (5) 2.2 原始数据 (5) 2.3 标准节流装置计算 (6) 第3章调节阀选型及计算 (10) 3.1 调节阀选型 (10) 3.2 调节阀口径计算 (10) 第4章课程设计心得 (13) 参考文献 (14)

第1章酒精生产过程中蒸煮流程简介 1.1 酒精生产及蒸煮工艺 用淀粉质原料生产酒精的工厂,多数采用连续蒸煮工艺,只有少部分小型酒精厂和白酒厂,还采用间歇蒸煮工艺,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一)间歇蒸煮法 间歇蒸煮法常用的蒸煮设备是立式锥形蒸煮锅,其外形和结构简单。 1.间歇蒸煮工艺流程 目前我国酒精厂间歇蒸煮的方法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加压间歇蒸煮,一种是添加细菌淀粉酶液化后低压或常压间歇蒸煮、 加压间歇蒸煮是原料经人工或运输机械送到蒸煮车间,经除杂后进入拌料罐,加温水拌料,并维持一定时间,然后送入蒸煮锅中,通入直接蒸汽将醪液加热到预定蒸煮压力,维持一定的蒸煮时间,蒸煮时间结束后,进行吹醪。操作工艺流程如下: 温水蒸汽 ↓↓ 原料→除杂→粉碎→拌料→泵→蒸煮→成熟蒸煮醪送入糖化锅 (1)加水蒸煮整粒原粒时,水温要求在80~90℃,尤其是蒸煮含有淀粉酶的甘薯干,更不能用低温水。蒸煮粉状原料时,水温不宜过高,一般要求在50~55℃。原料加水比因原料不同和粉碎度不同而不同,一般为:粉状原料为1:3.4至1:4.0;薯干为1:3.0 至1:4.0;谷物原料为1:2.8至1:3.0 (2)投料。蒸煮整粒原料时,投完粒即加盖进汽,或者在投料过程中同时通入少量蒸汽,起搅拌作用。蒸煮粉状原料时,可先在拌料桶内将粉料加水调成粉浆后在送入蒸煮罐;或向罐内直接投料,边投料,边通入压缩空气搅拌,以防结块,影响蒸煮质量。投料时间因罐的容量大小和投料方法不同而有差异,通常在15~20min。 (3)升温(生压)。投料毕,即关闭加料盖,通入蒸汽,同时打开排气阀,驱除罐内冷空气,以防罐内冷空气存在而产生“冷压”,影响压力表所指示的数值,不能反反映罐内的真实温度,造成原料蒸煮不透。正确排出“冷压”的方法是:通入蒸汽加热时,打开排气阀,直到排出的气体发白(水蒸气),并保持2~3min,而后再关闭排气阀,升温时间一般40~50min。 (4)蒸煮(定压)。料液升到规定压力后,保持此压力维持一定的时间。使原料达到彻底糊化的操作,工厂常称之为定压。 定压后,通入锅内的蒸汽已经很少,锅内热力分布不均匀,易造成下部原料局部受热而焦化,上部原料受热不足而蒸煮不透。另外,料液翻动不好,原料与罐壁及其相互之间撞击摩擦轻缓,则导致原料的植物组织和淀粉粒不易破裂。为了使原料受热均匀和彻底糊化,采用循环汽的办法来搅拌罐内的料液。一般每隔10~15min循环换汽一次,每次维持3~5min,直至蒸煮完毕为止。循环换气后使罐内达到原规定压力。循环换汽和稳压操作,是保证蒸煮醪液质量的两个重要条件。 (5)吹醪。蒸煮完毕的醪液,利用蒸煮罐内的压力从蒸煮锅排出,并送入糖化锅内。吹醪时间视蒸煮罐容量的大小而定,不得少于10~15min。

食用酒精的生产工艺及其特点

食用酒精的生产工艺及其特点 一、何谓食用酒精 食用酒精就是一种白酒,是用液态发酵法生产的优质白酒。(仅为广义的定义)它的生产方式是崭新的,包含着科研专家的智慧和几十年的辛勤探索。它的研制成功体现了酿酒科技的重大进步,也将带动酿酒业的巨大变革。它有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有先进水平的生产工艺,有诸多区别于固态发酵酒的特点,现代的液态法白酒与传统的固态法名优白酒必将成为白酒的主体。 近十年,我国白酒生产按照“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的要求,生产方式发生两大巨变:一是走上了机械化道路,即在保持传统固态发酵法的基础上,变手工操作为机械化操作;二是白酒生产液体化,即用液态发酵法酿酒,走“食用酒精工艺路”,先生产食用酒精,即液态法普通白酒,然后采用勾兑、调香、串香等方法,使之达到理想的风味特色。 “食用酒精工艺路”是1956年第一届全国酿酒会议上提出的。随后,秦含章、周恒刚、沈怡方、熊子书、高月明、曾祖训等一批白酒专家分赴几地,带领生产厂和科研单位蹲点研发。他们主要参考国外利用大麦、玉米等谷物生产威士忌酒的工艺技术,经过近20年的实践,取得初步成功。其中,山东青岛酒厂试点产品通过部级鉴定,获得好评。近几年,围绕着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又作了许多研究和改进。如添加专用配制剂,活性干酵母、改良麸曲、己酸菌培养液等。 食用酒精不是一般的酒精。酒精学名乙醇(C2H5OH),可由微生物发酵和化学合成生产。其中化学合成法酒精往往夹杂异物高级醇类,对人体神经中枢有麻痹作用,不能食用,一般被称为工业酒精。而食用酒精必须以薯类、谷物,或废糖蜜为原料,必须通过发酵法酿造。日前食用酒精的质量标准业已出台,其卫生要求下的甲醇、杂醇油及铅的含量较之固态发酵法白酒更低,因而更卫生、更安全。 二、食用酒精的生产工艺 食用酒精要求原料必须是谷物、薯类、废糖蜜、生产工艺是液态发酵法。具体可以天津直沽酒厂为例。 1、配方: 高粱83.5%,大麦15%,豌豆1.5%。配料用水以酒糟水为主。原料以常压蒸煮,蒸煮设备为圆锥形底的立式蒸锅,其下端设有进汽口。另设配料缸,将原料与水混合后,泵入蒸煮锅。 2、糖化: 通常用UV—11糖化酶制剂,用量为原料的11%— 15%,加入酶制剂的方法有二:一是在原料蒸煮糊化冷却到60°C时,全量一次加入糊化醪中;二是分两次添加,第一次当醪温冷却至70°C时,加入总剂量的50%,保温30分钟,使其液化酶先发挥作用,将淀粉液化。然后再加入其余50%剂量,使其在发酵缸中继续糖化。 糖化后,自然降温,待糖化醪温度降至28°C时,再添加4%的酒母,然后泵入发酵缸或池中进行发酵。 3、发酵:

酒精工艺学

第一章 酒精的主要用途:1.燃料酒精 2调制蒸馏酒(降低邪杂味.降低浑浊度) 3.医药化工方面的用途 酒精工业的副产品:DDGS,高纯度食用级CO2,还在保护焊接、药物萃取、制冷、温室生产,玉米油,玉米胚芽油是优质保健食品;生产玉米淀粉、葡萄糖浆、果葡糖浆、谷朊粉、玉米蛋白等;杂醇油是某些食用香料的主要原料。 原料选择的原则 1)原料资源丰富,供应量大,能保证酒精生产所需的大量原料,并有一定的库。 2)就近取材,原料产地离工厂或水陆运输线要近,便于收集、运输。 3)原料含可发酵性物质多,蛋白质含量适中,影响发酵的杂质成分及对人体健康 有害的成分含量尽可能少含或不含。 4) 考虑原料贮藏性能,最好是选择干燥原料,便于贮藏,不易霉烂。 5)从产品的成本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原料价格,加工成本,生产过程的经常性耗等因素,并尽可能采用非粮食原料。 第二章 淀粉质原料: 原料的种类:1.淀粉质原料(玉米,水稻,木薯(苦中木薯。甜种木薯)) (1)薯类原料甘薯、木薯、马铃薯、山药等。 (2)谷物原料玉米、高粱、大米、谷子、大麦、小麦、燕麦等。 2.糖质原料最常用的是废糖蜜,其次是甜菜、甘蔗、椰枣 3.纤维质原料森林、木材工业下脚料,农作物桔杆,城市废纤维垃圾,甘蔗渣、废甜菜丝等工业下脚料等。4其他原料 玉米作为酒精生产原料优势何在? 1、由于品种和栽培技术的进步,我国玉米栽培面积、亩产和总产量逐年增长,这对发展酒精产业是有利的条件。 2、籽粒结构特殊。玉米胚主要由脂肪和蛋白质组成,利于酒精发酵的原料处理 3.玉米酒精糟液经脱水后,加工成DDGS,全干燥酒精糟,有较高经济效益 4、将玉米酒精糟液制成蛋白饲料的同时还可彻底解决糟液的环境污染问题 糖质原料最常用的是废糖蜜,其次是甜菜、甘蔗、椰枣 原料的除杂: 不彻底除杂引发的损耗:粉碎机筛底被打坏,泵机磨损,管路堵塞,发酵罐中沉积大量泥沙影响正常发酵过程,螺旋板换热器内的定距柱上缠绕纤维状物,粗馏塔板和溢流管堵塞 除杂工作流程为“二筛、一去石、一磁选 常用除杂方法:磁选:出去铁质风选振动筛 常用的输送机械设备有:带式输送机、螺旋输送器(俗称绞龙)和斗式提升机三种气流输送密封作业无粉尘;输送量大;安装方便;输送同时风选;利于物料过筛 辅助原料:酶制剂、尿素、纯碱、活性干酵母、硫酸等。 1.酶制剂:α-耐高温淀粉酶(液化)高活性糖化酶(水解淀粉变成葡萄糖) 酸性蛋白酶(溶解淀粉质原料颗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