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支付宝“中国锦鲤”活动中的管理学原理

浅析支付宝“中国锦鲤”活动中的管理学原理
浅析支付宝“中国锦鲤”活动中的管理学原理

管理与营销视听浅析支付宝“中国锦鲤”活动中的管理学原理

□余红菊

摘要:2018年9月29H,支付宝发起的“祝你成为中国锦鲤”微博转发活动,又一次掀起了全民热潮,而上一次的全民热潮还是支付宝的“新春集五福”。本文借助管理学中的“马太效应”“弱关系优势原理”“互惠关系定律”“超限效应”理论,探析支付宝“中国锦鲤”活动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并对这一现象进行思考。

关键词:支付宝;中国锦鲤;马太效应;弱关系优势原理;互惠关系定律;超限效应

2018年国庆节前夕,支付宝在微博上发起了一则抽奖消息,预告将会在国庆之后,从转发此条微博的用户中抽取一位“集全球独宠于一身”的中国锦鲤,还贴出了丰厚的礼物清单。短短六个小时,转发量就超过了1OOW,这是迄今为止营销史上以最快速度达到百万级转发量的微博。在揭晓中奖人“微博用户@信小呆”之后,这次营销到达了一个爆点,而中奖人“信小呆”也顺势而为将其微博认证改为“2018支付宝中国锦鲤”,粉丝已破百万。关于支付宝“中国锦鲤”事件,目前尚无相关文章对其展开分析。本文利用管理学原理中的相关理论剖析支付宝“中国锦鲤”事件,探讨其火爆的原因,为电商企业以及各大商家提供借鉴。

一、支付宝“中国锦鲤”活动中的马太效应

(一)马太效应理论概述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出自《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该理论反映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强者愈强,弱者越弱,强者可以借助自身的优势成为竞争规则的制定者。其实质上是一种优势积累效应,一个企业一旦取得了成功,就会获得一种积累优势,就像有一个光环套在其头顶,其以后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或更高的概率取得成功。马太效应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等众多领域。

(二)脱胎于淘宝的支付宝,如何成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领头羊

2003年10月,淘宝为了解决买卖双方互信问题,推出了支付宝,大大降低了网络购物的风险。鉴于淘宝与支付宝的连带效应,使用支付宝的用户急剧增加。于是,在2004年12月,支付宝脱胎“淘宝网”成为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平台,并首创“担保赔付”的制度,即买卖双方的交易过程中,提供第三方强制担保兜底。支付宝创立该模式打响了发展的第一枪,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进入了起步发展期。2007年支付宝通过与京东商城等B2C网站以及海航、深航等航空公司的合作进入扩张期。2008年以后,支付宝与澳洲Paymate以及日本软银公司合作,并开通公共事业缴费、电信缴费与教育缴费,随后进入升华发展期。2013年6月,支付宝推出“余额宝”,用户把钱放进余额宝之后能够增值,得到较高的收益,不需要任何手续费就可以消费支付和转出。随后,支付宝推出的“蚂蚁花呗”更是巩固了其地位。“蚂蚁花呗”是一款消费信贷产品,用户申请开通后就会获得一定的消费额度,而在消费的时候,该额度可以预支,这样,用户就可以享受到“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截止到2018年,支付宝实名用户超过3亿,支付宝钱包活跃用户数量约2.7亿,单日手机支付量超过4500万笔,逐渐向更多合作方提供支付服务,由此.击败了易趣、财付通、易宝支付、快钱、网银在线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成为行业第*O

(三)从支付宝“新春集五福”及“中国锦鲤活动”探析其领头羊优势

2016年春节,支付宝另辟蹊径首次推出“新春集五福,瓜分2亿现金”活动,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由于参与人数多,获奖人数少,引来了一些负面评论。2017年,支付宝吸取往年教训,降低集福门槛,大众可通过多种方式集齐福卡,雨露均沾之后,又因红包金额过少,遭到诟病。2018年是集福的第三个年头,虽然大众对这个活动存在着些许不满,但是,仍然怀着“自求多福”的心态继续参与。支付宝“集五福”活动从2016的新年爆款,2017的全民集福到2018的五福狂欢,这一波营销路径,着实值得称赞。而2018年国庆前夕,支付宝推出的“祝你成为中国锦鲤”活动率先夺得营销先机,再一次成为赢家。即使这些活动存在非议,但是鉴于其“领头羊”的地位,即便投资回报率相同,它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

二支付宝“中国锦鲤”活动中的“弱关系优势原理”

(一)“弱关系优势原理"理论概述

“弱关系优势原理”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马克?格兰诺维特教授所提出的。他在1974年的研究成果《获得一份工作》中发现,通过个人关系谋得工作的人占研究对象的56%,而且他们利用的个人关系大多数属于“弱关系”,超过83%的人是通过偶尔认识、不经常联系的人找到工作的。在传统社会,每个人接触最频繁的是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这是一种十分稳定但传播范围有限的社会认知,是一种“强关系”现象;“弱关系”往往充当了个体与其他社会圈子的桥梁、不同网络之间的桥梁,从中得到的信息是不可能从自己的圈子里获得的。为了得到新的信息,我们必须充分依靠“弱关系”的作用。“弱关系”传递信息与知识等资源,“强关系”则传递信任感与影响力,并带来感情支持。

(二)微博平台中的“弱关系优势原理”

微博是微型博客,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实时短信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微博以140字更新信息,更注

视听2019.01I 22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