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视角下徽州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现状研究

旅游视角下徽州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现状研究
旅游视角下徽州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现状研究

旅游视角下徽州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现状研究

——以婺源、西递、宏村为例

刘学颖2012212788 张琳2012212792 谢欣玲2012210802

摘要:徽派建筑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然而近年来,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一些古民居正遭受史上最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在如何保护与开发上,遇到了不少难题:古村落与现代需求的冲突,旅游资源过度开发,人文价值逐渐消退,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如何更有效地保护与开发徽州古村落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本文在旅游资源的视角下以婺源、宏村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其保护与开发现状,提出了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适度发展旅游业、提升收益并加强当地村民的参与性的保护与发展的建议。实现古村落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平衡。

关键词:徽州古村落,保护,开发

1 徽州古村落概述

徽州曾是古越人聚居地,后因战乱,成为中国历史上三次南迁人口的重要迁栖地。人们聚族而居,在村落选址、布局营建方面充分考虑自然、社会因素,践行包含朴素生态哲学观的风水思想。乡村聚落中的建筑类型除民宅外,还有祠堂、书院、家塾、宅园以及村落门户的水口景观与建筑和牌坊的组合、路廊桥亭和绣楼小筑等。徽州民居建筑由点线面、黑白灰、粉墙黛瓦、马头墙组合而成,清新淡雅,聚族而居。其选址十分讲究风水,空间结构完整。民居、祠堂、牌坊号称徽州建筑“三绝”,砖雕、木雕、石雕这精湛的“三雕”技术更是非常巧妙地将建筑室内外的空间融为一体[1]。

2 徽州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现状

2.1保护现状

据有关方面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仅黄山市内(不包括古徽州所辖的婺源、绩溪两县)尚存古村落101个,1911年前的古民居13438幢。其中,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保护街区21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06处,黟县西递、宏村是全球唯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村落。然而徽州古村落的保护现状却让人担忧。

2.1.1建筑存留与修复现状

宏村古民居均为砖木结构,大多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一些古民居的墙体已出现开裂、倾斜。同时,由于我国南方气候条件的影响,白蚁、黑蜂大量繁衍对古民居构件的侵蚀也非常严重。此外,古民居的斗墙和木架结构,维修技术要求高,维修投入的资金大,特别是木构件的保护和防腐问题无法解决,给维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传统工艺由于受到建筑材料,建筑方式改变的影响,或由于经费、时间、管理等因素,正面临失传的威胁[2]。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有许多明清年代的古民宅濒临坍塌。梅雨季节,不少无人居住的古民居、古祠堂、古戏台、古书院普遍存在漏雨现象。为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全面推进古村落整体保护,自2001年以来,西递、宏村共整治改造建筑152处,拆除无法改造的新建筑12处,并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了古建筑83幢;修复了西递古戏台,对36幢古民居进行了白蚁防治。

同时,伴随着村落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现代经济活动的影响,加剧了古村落保护的难度。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和现代家庭用具及家用电器的普及,大部分

的古村落常住居民对现有居住条件表示不满。同时,随着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多数村民在农业生产用房,商业服务设施用房的改扩建、新建的需求也日益强烈,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居民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擅自改变用途,在古民居内开设私人旅社、饭店或破墙开洞,把古民居的有机组成部分改变为与之不协调的商业店面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遗产地规划建设了西递新区、宏村新区,不断满足村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需求,整治了违法违章建设,共处理违章建筑81户、面积570平方米,封墙洞25个。在整治过程中,对违法建筑的涉案人员坚持依法予以严厉查处,有力地打击了乱拆乱建和破坏古民居的违法行为。

2.1.2生活、旅游污染现状

随着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接待量的大量增长,饭店旅社的增加,使得污水、垃圾处理这样的现代城市问题困扰着古民居。而目前两村的垃圾处理方式仍然以堆放、填埋方式为主,不利于村落环境的保护。而污水排放,西递、宏村均没有独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大量的生活污水,洗涤污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或渗入地下。另外,有部分在两地写生的学生写生时产生的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和重金属的颜料废水,也被随意倾倒,这些污水严重污染了水体,使水质有逐步恶化的趋势。为此,遗产地完成了“三线”地埋和古民居消防,并修整了道路,实施供水建设工程,缓解了遗产地供水矛盾。

而随着宏村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接待量严重超负荷,近年来宏村游客量增长迅速,游览面积过小与游客量过大的矛盾日益突出,旅游旺季景区人满为患,超载严重。古村落充斥着密密麻麻的人群,破坏了村落的宁静,使古村落成了闹市区,成了一个市场。主要旅游线路上商业网点密集,商业气息过浓,破坏了整个古村风貌,建筑用途的改变,破坏了原有民居的格局,降低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2.2开发现状

徽州古村落旅游资源已得到初步开发,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吸纳黄山旅游的辐射效应,到皖南地区参观古村落的游客日益增多。然而徽州古村落的旅游开发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2.2.1景点定位相似

皖南古村落旅游地类型相同,水口园林、牌坊、祠堂是古村落的共性特征,如棠樾以牌坊群见长,唐模以水口水街闻名,宏村以“牛行”村落突出,但是总体上个性特征不足以弥盖共性特征,因此,游客会产生审美疲劳。同时,众多古村落之间距离相近,客源市场的替代竞争不可避免。这就导致资源的分配不均,以婺源为例,论人文资源,婺源难以与临近的西递宏村这些古村落相抗衡,其在知名度和资源优势上都比婺源高出不止一筹,许多人都是顺带来婺源看看然后转道其它地区,并不在婺源过夜,所以,婺源旅游的收入只限于门票方面,而吃住购物,娱乐等方面的消费很少。

2.2.2文化旅游开发不足

目前,古村落旅游开发仍局限在一些看得见的文物上,忽视了对徽州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游客在导游人员带领下,只是进行走马观花似的游览,这种旅游方式与真正领略、了解徽文化相距甚远。徽州文化不仅包括独具特色的古建筑,还包括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文艺、科技以及风情民俗等无形资源。

2.2.3旅游开发中居民参与度不高

徽州古村落至今仍是以居民居住为特征,充满生活气息和勃勃生机,吸引游客的不仅是文物古迹,更是真实的生活,并且居民如果不配合,会直接影响旅游产品质量。居民希望通过发展旅游来提高生活质量,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如果居民不能参与旅游开发的过程并从中获利,却承受环境破坏、生活受干扰、价值观念冲突的不利影响,就会导致他们对旅游持

有敌对态度,影响旅游发展。

2.2.4品牌经营意识淡薄,宣传促销力度弱

皖南古村落特性大致相同,铸造个性品牌极其重要。目前,大多数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品牌意识淡薄,没有从长远角度来规划古村落旅游发展蓝图,缺乏高标准的形象定位与策划。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意识不强,有关皖南古村落的宣传信息鲜有所闻,很少举行大型的宣传促销活动,许多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未能很好利用,这很难适应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3]。

3 徽州古村落保护与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3.1古村落与现代需求的冲突

村落是由特定历史阶段下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等人类生存诸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一个系统、有机、动态的人居环境整合体。它反映了特定人群的生产水平、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因此,古村落的“古”指的是它的物质载体形成在古代,但是,当今居住在里面的人,包括他们的文化都是属于“今”。即都是现代人、现代文化。在现代文化的背景下,古村落无疑会被快节奏的现代文化所影响,而这种变化的结果会让古村落“古”会被现代气息所吞噬[4]。比如现在的宏村,存在着本地居民在自家的老宅子里向前来参观的游客推销书本、纪念品等商品的现象,这无疑有损于古村落古朴自然的意境。显然让古村落更加纯粹,让商业气息集中在别处会更有利于古村落的开发与保护。

因此我们现在对古村落的保护既要保有其“古”风,又要让现代人享受“今”的成果,这对徽州古村落的保护无疑是个难点。保护的实质在于保护古村落有形的物质载体和无形的古文化。要保护好徽州古村落不仅要把古房子保留好、维修好,还应保护好古村落原有格局和周围的整体环境,竭力维持古村落的文化精髓。

3.2旅游资源过度开发

由于缺乏科学的旅游规划,加上政府的主导力度不够,很多古村落被旅游公司承包,这样一来,大部分旅游公司都是只为了追求眼前利益,对村落旅游资源进行盲目开发,甚至违背资源本身的价值,丢弃它们原有的功能,这是对资源造成的极大浪费。同时,由于过度开发对古村落环境破坏严重。再者,现在古民居在旅游业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随着很多旅游团的不断到来,古村落早已不堪重负了,这无疑给徽州古村落带来很多的弊端。

旅游的过度发展破坏了古村原有的风貌。随着游客增多,很多村民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随意搭建各种商铺、旅馆等建筑,破坏了古建筑原有的风貌。过多的游客和空间有限的矛盾,降低了古村落居民的生活质量。[6]超规模接待,破坏古村落的生态环境,生活垃圾遍地都是,原有的宁静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车辆的喇叭声,当地居民的叫卖声,扰乱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使很多没有参与旅游行业的居民不断搬离。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古村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古村落旅游资源的保护已刻不容缓。

3.3人文价值逐渐消退

古村落的原住居民长期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及各种古老习俗等隐性文化都是每个村落所独有的。加上自古以来徽州人崇文重教思想的习俗的影响,徽州历史上人才辈出。所以徽州古村落具有很深厚的文化渊源,这是区别其它古村落的核心所在,它理所应当被我们展示在游客面前。

当下对古村落的旅游开发只限于简单的游览,并未挖掘其真正的文化内涵,所有游客都是跟着导游一栋一栋房屋走一遍,以至于他们认为天下的古村落都一样。这归咎于旅游开发

者没有的深度开发,没有挖掘出来古村落自有的特色,完全忽略了古村落的独一无二的特征,这是对古村落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在这种浅显的旅游开发的背景下,古村落人文特色没有完整的被传承,表现,造成人文价值的衰退。

与此同时,大多原住居民都搬离了古村落,使现在的古村落基本呈现出“空心”状态。古村落是古代居民的人居空间,这种人居空间的意义或者说它的价值,只有跟人联系在一起才能显现。目前,古村落中因为没有了人,当然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如今的古建筑就像是没有灵魂的一个空壳。例如,徽州现在很多祠堂都因为没有人管理,大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完全没有了以往的神彩了,最多就是为游客游玩拍照留念而已。黟县屏山村的舒氏祠堂便是典型的一例,原来这里是专门供本族人祭祀祖先的地方,既庄严又清静,由于屏山村的村民大多都已搬迁出去了,到这里祭祀的人也少了,昔日繁华而又庄严的场景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只有破败不堪。

4 对徽州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4.1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

徽州古村落的研究、保护、开发和弘扬现如今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有一段时间,人们议论着那些流失到外地的惠州古建筑构件,感叹之余,又显得无可奈何。古村落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是互相依存的,古村落是发展旅游的依托条件,同时,古村落若没有得到好的保护就没有看点,何谈开发旅游。合理开发古村落是对古村落旅游资源的最好保护途径,也是发展古村落的唯一方式。因此,我们要辩证地对待徽州古村落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强调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统一,避免将这二者对立,在必要的情况下,要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所以有时候宁可暂时不开发也不能破坏古镇的风貌和精髓。保护古村落就必须保护它的原生性、完整性、真实性和多样性,以达到真正保护古村落的目的。

4.2适度发展旅游业,将非物质文化与其相结合

开发徽州古村落,首先必须挖掘徽州文化内涵,因为只有体现徽州文化的旅游产品才独具特色,永葆生命力。因此,开发徽州古村落旅游,就应该深度挖掘古村落所蕴含的各种隐性文化,如:风水文化、宗教文化、宗族文化等,必须让这些非物质文化和古建筑结合起来,形成让旅游者容易认识、理解、感受和参与的旅游产品[5]。只有这样游客才能跨越时空界限,尽情领略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古村落旅游资源才被真正得到开发,真正发挥它的特色及作用。

4.3提升收益,加强当地村民的参与性

古村落的特色是通过当地居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来体现的。因此开发古村落,要挖掘其特色,必须要有当地居民的参与;同样,因为古村落是居民的古村落,所以真正保护古村落的精髓,更是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由此可见,我们务必尊重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尊重民俗习惯,从村民的生活中发现古村落的文化内涵,从村民的生活中寻找保护古村落的方式方法。在古镇保护和开发中,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吸引原住村民回村,比如尊重和听取当地民众对古镇保护和利用的建议和意见,让村民认为自己是主人,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在开发过程中让村民入股等,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充分考虑到当地村民的利益,让当地居民能真正感受到发展古村落对他们有百利而无一害[7]。这样就能让村民意识到保护和发展古村落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只有当地居民参与进来,保护和开发古村落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5结语

徽州古村落旅游视角下的保护需要形成古村落的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平衡。在重视古建筑和人文环境的维护的同时,有序的开展商业的旅游开发,让开发者与当地居民合作,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双赢。

参考文献

[1]赵焰,张扬. 发现徽州建筑[M].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

[2]丰贤胜.五大难题挑战西递宏村保护-江淮晚报,2007.

[3]田维维,王昊.皖南古村落旅游开发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1)

[4]周叶.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实证研究——以徽州古村落为例 - 农业考古 PKU ,2012,(4)

[5]单德启. 安徽民居——中国民居建筑丛书[J]. 2009.

[6]刘昌雪,汪德根.皖南古村落可持续旅游发展限制性因素探析.旅游学刊,2003(6).

[7]贾尚宏.徽州古村落管理技术初探[J].中国名城,2010,(9).

徽派建筑的风水之美与徽州古村落里的风水文化

徽派建筑的风水之美与徽州古村落里的风水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2008-04-01 22:02:03 查看( 398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徽派建筑的风水之美(一)和谐美徽州多山地,高低向背异,阴晴众壑殊,风云变纪奇。其山,或峭壁千仞,耸入云霄;或迤逦起伏,绵亘不绝;其水,或飞瀑倾注,万壑争鸣;或清泉汩汩,江水悠悠。论树,或参天蔽日,绿阴成障;或点染有致,亦疏亦密;论竹,或郁郁葱葱,一望无际;或翠筱丛丛,触目成景。至于奇花异草,则随处吐芳;珍禽异兽,经常出没。它们承天地阴阳之气,循自然五行之道,共处于徽州山水之间。它们虽各有各的种属、类别、范畴(多样,不一致,不协调),但是,却又能和睦相处(统一,一致,协调)。这叫相反相成,多样统一,不一致的一致,不协调的协调,生动地体现了徽州自然景观的和谐美。明清徽州建筑布局,从总体上看,都是处于这种具有和谐美的自然环境之中的。如此徽州风水,当然形成了特有的和谐美。而这种和谐美,也是筑基于阴阳五行运转不息的轨道之上的,因为,在古代徽州人看来,阴阳调和,五行生克,为徽州建筑风水的和谐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动力。这就是徽州建筑风水的独特的自然秉赋。(二)形式美如果说徽州山水的形式美乃是属于自然美的话,那么,徽派建筑的形式美就属于艺术美了。自然的形式美与建筑艺术的形式美都讲究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和谐,但由于性质、范畴、形态上的不同而存在着种种区别。其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自然的形式美是无目的的,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是有目的的。换言之,自然的形态美含有规律而不含目的,建筑艺术的形式美则既含目的又含规律。黑格尔说:“建筑品的目的在于用艺术的方式去表现心灵所处的本身无机的外在环境。”又说:“整齐一律和平衡对称作为建筑外形方面的贯串一切的原则,就特别符合建筑的目的,……此外,建筑形式对于心灵性的内容还有象征的意义。”这就表明,建筑艺术形式美,不公要符合本身的需要,还要与外在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尤其是要服从人的目的(实用的,审美的)。人是建筑的主人,同时,“人是外在自然环境中的主体。”可见,建筑艺术形式美与自然美环境形式美的协调,主要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形式美的协调。徽州建筑风水的美,也表现在徽州人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形式美的协调中。 徽州古村落里的风水文化凡到过徽州山区的人,看见那隐于黛绿青山古树之间,与小桥流水相联的古村落,无不发出由衷的赞美。山水互为映衬,白墙青瓦高低错落,古树果木点缀其间,野鸟家禽交相鸣啼。村落或枕山傍水,或夹溪而筑,村子四周青山相峙,既得山泉溪水之便利,又有青山绿树为屏障。从宅院里推窗远眺,天然图画尽收眼底。天井洒落进阳光雨露,小院植置着花木假山。在这里,人类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什么造就了徽州古村落与大自然的这种依存关系呢?是风水。 我们先来看看黟县宏村的形成经过,据《宏村汪氏宗谱》记载,南宋绍熙元年,宏村汪氏始祖经过此地,见这一带背有雷岗山耸峙,四周溪流环绕,形胜较佳。于是选择雷岗之阳,筑了数椽房屋住了下来。这便是宏村形成之始。当时这一带幽谷茂林,道路蔽塞,邕溪沿雷岗山脚由西至东,村西另有羊栈河从北往南。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2018)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2018)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已经2018年12月10日文化和旅游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 部长雒树刚 2018年12月10日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维护和培育文化生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和旅游部同意设立的特定区域。 第三条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四条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应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保护孕育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目标。 第二章申报与设立 第五条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依托相关行政区域设立,区域范围为县、地市或若干县域。 第六条申报和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应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履行申报、审核、论证、批准等程序。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可以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一)传统文化历史积淀丰厚,具有鲜明地域或民族特色,文化生态保持良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是当地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序,传承实践富有活力、氛围浓厚,当地民众广泛参与,认同感强;

安徽省黄山市2021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含答案

安徽省黄山市2021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地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航空产业是指与航空器研发、制造、维修、运营等活动直接相关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个关联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图1为国际航空城产业发展圈层模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从空港区中心向外围,航空产业 A.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强 B.集聚性特征越来越突出 C.多元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D.环保要求越来越高 2.航空产业圈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通达度高 B.人口数量多 C.自然条件优越 D.政策大力扶持 新疆布尔津县喀纳斯湖畔、阿勒泰北部连绵山脉中,是图瓦人的集中生活居住地。这里住宅的大门通常朝东开,屋顶普遍采用人字形坡屋顶,坡度大,屋里是平顶,平顶与尖顶之间的空间用来贮藏食物和饲料(图2)。回答3~4题。

图2) 3.房屋大门通常朝东开,主要是 A.夏季风进入 B.白天采光 C.避开冬季风 D.屋内通风 4.屋顶采用人字形坡屋顶,屋内是平顶,这种结构的主要作用是 A.坡顶便于及时排雨水 B.屋内平顶可以保温隔热 C.坡屋顶满足审美需求 D.确保房屋结构稳定 近年来,越南经济发展迅速,旅游业蓬勃发展。春节假期在Y地旅游的中国游客拍摄的海边日出照片,读图3回答5~6题。 图3 5.此刻太阳所处方位和当地地方时可能为 A.东南6时00分 B.东北6时20分 C.东北6时00分 D.东南6时20分 6.旅行期间,导游关于越南介绍有误的是 A.南北狭长西高东低 B.山脉阻挡受台风灾害小 C.海岸绵长港口优良 D.盛产大米大量出口国外 国家气候数据中心认为2020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2020年末受拉尼娜影响冷冬概率加大。读表1回答7~9问题。 表1 长江下游流域某地2020年11月15~22日气候要素统计资料 7.在此期间该地气温反常增温变暖,是因为

徽州古城旅游开发现状及提升策略

徽州古城旅游开发现状及提升策略 ------以宏村为例 学院:国旅学院 年级专业:2013级旅游管理 作者姓名:顾立生 学号:131102022

目录 摘要-----------------------------------------------------2 背景介绍---------------------------------------------3 开发现状---------------------------------------------3 旅游现状---------------------------------------------5 居民现状---------------------------------------------5 发展不足---------------------------------------------6 提升策略---------------------------------------------6 结束---------------------------------------------9

徽州古城旅游开发现状及提升策略 -------以宏村为例摘要:宏村作为皖南古村落的杰出代表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美学、建筑、科考价值。尽管于2000年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但是其知名度低,旅游也不尽如人意。造成这中局面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阐述了宏村的开发现状、旅游发展现状、居民现状、发展旅游的影响、提供几点解决对策。 关键字:徽州古城现状旅游对策 一、背景介绍:皖南古村落是指安徽省境内长江以南地区明清时期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居、祠堂、书院、牌坊、水口等建筑群,其分布的中心地带为原徽州府一府六邑,即歙县、黟县、休宁、绩溪、祁门和婺源,也称徽州古村落,是我国古村落保存面积最大最完整的区域之一。黟县的西递、宏村无论是在村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选择和布局建设上,都集中体现了皖南古村落的基本特征和内涵,无论就历史、艺术还是科学价值而言,西递、宏村都是皖南古村落的光辉典范和杰出代表。她们于2000年11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开发现状 1.开发历程:1998年1月8日,即宏村村民自主经营旅游1年期满后,京黟旅游开发公司正式接管宏村的旅游经营事业,具体由其下属的宏村旅游开发公司负责,经营期限为30年。 中坤模式下的运营主体和合作方式

探究徽州古建筑门楼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城市与建筑考察实习报告实习题目徽州古牌坊、门楼的演变

学生姓名:黄琪钶学号:201403325 班级:建学142 专业:建筑学指导教师:郝赤彪许从宝解旭东程然耿雪川日期:2016.9.4

徽州古牌坊、门楼的演变 摘要 徽州古民居建筑博大精深,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位于显眼的入口出的造型多变、雕工繁复精妙的门楼部分。门楼作为徽派建筑装饰的重点部位,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装饰物,而是成为了包括徽州特有的艺术、文化、审美意味、哲学思想在内的综合体,所以门楼的形成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整个徽州的文化、艺术的发展。 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宏村等徽州古建筑村落以及书籍收集并基于徽州地区的 地域文化、艺术特征和人文思想,结合了徽州地区的习俗、经济条件、艺术特征、文化脉络和徽商的影响,对门楼的装饰特色、由简到繁的艺术风格的演变以及功能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总结。 关键词 徽州建筑;门楼;砖雕;渊源 一、序言——徽州建筑序幕 我在徽州大地实习的时候,见到一座座村落,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如果将徽州建筑比作一曲凝固的音乐,耳畔就好像听到了音乐的回声,历史的交响乐章,在思想荧光屏上浮现出来,觉得徽州建筑的宏观体系都十分契合音乐的旋律,感到徽州建筑的结构都激扬着音乐的和声。

当在黟县西递、宏村等村落探古寻幽时,见到的路亭、牌坊,好似音乐的前奏曲(序幕、开端);驻足观赏的廊桥,仿佛音乐的协奏曲(衬托);精心考察的居室,恍如音乐的主体歌(发展、过程);凝视的宗祠,像是音乐的主题歌(高潮);悠然闲步的庭院,可比作音乐的终场曲(尾声)。你的耳畔,仿佛奏响由无数砖瓦木石组合而成的交响乐。这便是建筑的音乐性,也是徽派建筑音乐性。 当然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泛指,是广义的,是针对建筑的音乐物质而言。作为徽派建筑而言,它那凝固的音乐性还别具一种特指的意义。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突出一个“徽”字。“徽”字,是它的个性特征。它那凝固的音乐性,不能离开徽派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就是:古雅淳朴,凝重深厚,隐僻幽邃,清淡简洁。 在宏村等古民居实习的时候,常常会在进村之前首先会看到的是牌坊——作为门楼的一种特殊的类型,它仿佛是乐章的序幕,开场时就以昂扬的声调,激越的情调,去扣动观众的心弦,给我造成强烈的印象,使得我怀着憧憬的心理,经过牌坊,跨进村口,并期待着下面的场景的到来。这是一切艺术的共同点:开头要吸引观众,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所以,牌坊以及门楼作为建筑群的入口和各个建筑门口的精彩装饰值得深入研究。 二、门楼的实用功能 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是门楼?”这里的门楼不是指“古代供瞭望、射敌之用的城楼。”而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为一户人家起到围护、分隔内外空间及交通疏散,并兼有采光、通风和装饰等作用之物;它还是住宅规模的标识、

【VIP专享】“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挂牌后的调查报告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挂牌后的 工作进展实地调查报告 为求比较深入地了解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近况,特别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挂牌后的工作进展,我们于7月14——18日、8月12——15日,参加了省文史馆组织的 实地调查,分别对黄山市的黟歙二县、宣州市的绩溪县及江西省的婺源县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召开了五次座谈会;江西省文史馆、上饶市政府和文化局派员参加了在婺源的调研和座谈。 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提出在全国设立十个文化生态保护区,徽州是继闽南成 立的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1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分别给原徽州府所 属的黄山市及宣州市的绩溪县、江西省的婺源县颁发了实验区牌子,安徽省省长王三运、 省政协主席杨多良、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臧世凯等参加了这一仪式。可以说,徽州文化生态 的全面保护已被提上了上至国家下至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月8日 根据所到之处的所见所闻,深感挂牌以后的8个多月来,以上三地虽然都做了许多工作,但因目前的行政区划和文化生态保护工作不相适应,两省三市缺乏统一领导与协调机构,加之缺乏专项经费与相关人才,又无现成模式可供借鉴,因而没有多少实质性的进展,各地大都处于观望状态,等待上级部门的进一步指示。 我们认为,为要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做好,上级部门似应创新思路,敢于 破题,迅速成立统一领导与协调的机构,做出统一规划并切实推进。 困难与问题 一、徽州老房子在急剧减少 徽州老房子在徽州文化生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以其鲜明的地方风格为世 人所惊叹,而且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徽州文化“物遗”和“非物遗”的优秀结晶。然而它们却一直处于合法、非法和自然的三大破坏之中。 所谓合法破坏,即是具有不可抗拒性的属于政府行为的强力破坏。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以歙县政府名义将有着千百年历史、最具徽州文化特征的标志性建筑——徽州府衙拆改成 了县政府;徽州区潜口的金紫祠更只是因为乡干部想用白果树板打家具,竟将这幢早在建 国后经刘敦桢考察并被写上《徽州明代建筑》、全是白果树用料的举国罕见的宏伟建筑拆毁,致使该村寓京学者汪世清先生闻之痛不欲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如果说这些愚蠢的政 府行为发生在二十年前尚可原谅,那么发生于今春在黄山市政府的所在地强行推平屯溪柏 树老街和黎阳老街,拆毁了大量老房子,公然无视“文物保护法”和“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及专家学者的据理力争、群众的强烈反对,就实在令人难以理解了。 所谓非法破坏,是指那些没有经过政府批准的违法行为。如原歙县建委主任、县政协 副主席、因贪污等罪正在服刑的徐普来所拆建之“徽商大宅院”,即是在歙县一带拆了十多幢老房子及牌坊、古桥胡乱“复原”的,从没有征得文物部门的同意。再如上海郊区新建 的一座休闲公园,也从徽州拆走了几十幢老房子及牌楼等古建筑。据该老板说,象他这样 拆运徽州老房子的就有十多家,其中北京一家比他拆走更多。可以说,收购徽州老房子已 成了一些人新一轮的财富投资乃至洗钱方式,大肆收购徽派古民居已成当下风气。然而这 样的大肆拆迁搬运,政府的主管部门竟然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自然破坏,是指因为无人居住、无人管理、无钱修复等原因而致使一些老房子逐渐毁

“古徽州、新黄山”乡村旅游策划方案【经典案例参考】

“古徽州、新黄山”乡村旅游策划方案【经典案例参考】 一、古徽州乡村旅游的提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愈向往走出喧闹的城市投奔自然,以期返朴归真、陶治情操、宁静安神,乡村旅游应运而生。 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奇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黄山市乡野风光迷人,古村落星罗棋布,有着世外桃源般的意境,一座座青山绿水环抱的村落中,点缀着幢幢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徽派建筑,村前田园遍布,到处弥漫着茶香、果香和稻香……“人尚古衣冠”的淳朴民风依然在这里延续,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深深浸润着这方热土,是中外游客回归自然、体验风情的美好家园。 “古徽州、新黄山”将成为我市旅游发展的主旋律,如何打造好古徽州、特别是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将是我市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又一个重点。古徽州乡村迷人的魅力、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和谐安详的人文环境,为打造“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要借助第九届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期间举办的古徽州乡村旅游系列活动(古徽州乡村旅游线路推介、黟县乡村旅游考察、中国乡村旅游论坛举办、中国乡村旅游联盟建立等),进一步烘托出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 二、黟县在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中的地位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万众瞩目和心向往之的地方;黟县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让人产生美好的憧憬。黟县理应成为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的核心,要加大以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地为龙头、其它特色各异的古村落和外围乡村景点为辅助,整合包装风景游览、文化考察和休闲度假兼备的古徽州乡村旅游产品,打造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引领徽州乡村旅游走向世界。 三、古徽州乡村旅游的主题定位和口号 主题定位:中国画里乡村——徽州 水墨大徽州,江南挑花源 桃源意境以区别于江浙风情,并突出“水墨”色彩的艺术境界和徽文化底蕴,树立集自然生态美、生活方式美、文化艺术美于一体的大徽州文化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 宣传口号:我的家园——徽州

徽州的历史发展现状

徽州文化 徽州是指长江以南地区,、城、、、、()六市,市有时也被认为是皖南,安庆境内的天柱山(古称)为界,认为天柱山以南为皖南。皖南是重要的经济和旅游中心。沿江工业区蓬勃发展,崛起腾飞,人文景观丰富。皖南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地区为流域,徽州地区为流域。,简称“徽”,古称新安,自秦朝置郡县以来,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1987年11月,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 徽州,溯源追本,这里曾先后设新都郡、、等,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历元、明、清三代,统“一府六县”(徽州府:、、、、、,除婺源今属江西省外,其余今皆属)行政版属相对稳定。1988年7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辖三区(、、)四县(歙县、休宁、黟县、)和,总面积约980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47万。徽州地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1955年与1981年在发现的两处考证,早在六千年前,翚岭(即徽岭)南北就有人类活动,《山海经》载有“”旧名,亦即今徽地之属。传说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以前,本区尚属海滨之地,东南即大海,境内为异族氏占据。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以后,西周以前,据《禹贡》天下分九州本区属扬州,即所谓“蛮夷”所属之地。 春秋时,公元前473年以前属;公元前473年以后,吴亡属;公元前355年以后,越亡属。实际上当时吴、越、楚三国并存,战争频繁,本区被作为拉锯战争之地辖属时有变动。公元前222年一统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本区设黟、歙二县,属(治三阴,即今浙江)。之际属鄣郡(治故鄣,今浙江)此时之歙县包括今歙、休宁、婺源、绩溪、、遂安等地;黟县包括今黟县、祁门、石台等地。楚汉战争之际,本区一度为所占,作为其功臣梅鋗之封邑,不久为汉将所占,属汉。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黟、歙属(治今淮南)。十二年(前195年),黟、歙属(治今江苏)。前元三年(前154年),黟、歙属国(治今江苏)。元狩二年(前121年),置丹阳郡(治,今安徽),设十七城,歙、黟为其二城。元狩六年(前117年),立武帝子为广陵王,歙、黟属广陵国(治广陵,今扬州),汉宣帝五风四年(前54年),刘胥获罪自杀,国除,复为丹阳郡之属。鸿嘉二年(前19年),立原靖王刘胜之裔客为王(治广德,今安徽广德),黟县属丹阳郡;歙县仍属丹阳郡。始元二年(前16年),刘云客死,无子,国除,黟县复属丹阳郡。汉平帝元始二年(),立广川王刘越之裔刘瘉为广德王,黟县复属广。,建国元年(公元9年),贬汉广德王为公,改黟县为愬虏。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元30年),复名为黟县,仍属丹阳郡。 徽州地区是历史上中国经济文化重地,安徽省名中的“徽”字就是由徽州而来。

徽州建筑结构构造与材料

徽州古建筑概述 ——建筑结构、构造与材料 目录: 建筑结构类型 一、建筑结构 混合式体系特征 大木作 二、建筑构造小木作 瓦作 室内材料 三、建筑材料 室外材料 四、总结

一、建筑结构: (一)、抬梁式构架 抬梁式构架是在台基上立柱,柱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梁,梁上立短小的矮柱,矮柱上再架短一些的梁,如此叠置若干层,后在最上层架上立脊瓜柱,这就是一组梁架。在相邻两组梁架之间,通过枋把两组梁架组合起来。每层梁的两端上面,垂直于梁架方向放置檩(lǐn)。檩(lǐn)不仅加强了梁架间水平方向的联系,构成稳固的组合构架,而且承受上部屋顶荷载。 抬梁式可使室内柱子较少甚至是无柱,内部有较大的使用空间,同时还可以形成美观的造型和宏伟的气势。但是,抬梁式构架用料较大,耗费木材较多,结构复杂。而且这种构架基本上不采用三角形这种最稳定的构件组合形式,所以稳定性较差。大型、富丽的住宅,用抬梁式梁架。

(二)、穿斗式构架 穿斗式构架是由柱距较密,直径较细的落地柱(或与不落地的短柱相间布置)直接承檩(lǐn),在柱与柱之间沿房屋进深方向不设架空的梁,而是用一种叫做“穿”的枋木,把柱子组成排架,并用挑枋(fāng)承托挑檐。排架与排架之间用牵子、斗枋(fāng)和檩(lǐn)作横向连接。这种构架因使用较细小的木料,所以节省木材;因柱距较密,所以作为山墙,抗风性能好。但是,柱距较密,使室内空间局促。小型住宅多使用穿斗式梁架,或者是局部使用双步梁架。 抬梁式穿斗式混合式(三)混合式 徽州建筑多采用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即在中部厅堂使用抬梁式构架,以扩大室内空间;在两端山墙,使用穿斗式构架,以提高抗风性能。

“天下徽州”文化旅游综合体宣传片脚本

徽州文化与生态长廊规划汇报片 文字脚本 汇聚天下,梦幻徽州!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城市建设与产业转型的新路径,大力推进文化、旅游、生态三位一体现代服务业发展,在充分学习借鉴西安曲江新区、杭州西溪湿地等成功案例的基础上,黄山市委、市政府决定出资近3亿元,专门组建市政府直属国有公司——黄山市徽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并由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负责主导徽州文化与生态长廊项目的开发建设。 规划地块位于黄山市城区西北部,分别距市区和机场5分钟车程,占地约3000亩,现状以起伏林地为主,符合“诗画徽州、梦幻黄山”的总体意境。通过国际招标及规划设计,项目规划定位为“天下徽州”文化旅游综合体,计划总投资80亿元以上,总体布局三大区块,六大组团,总体目标为打造成为徽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利用基地,成为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的可观赏、可感受、可学习、可消费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和黄山旅游升级换代的示范性项目,与此同时由于项目地处黄山机场附近,应打造成为黄山市的迎客厅和送客厅。 规划组选定的项目建设优先区沿迎宾大道一侧,占地约

300余亩,容易形成标志性功能组团,实施后能快速、独立投入运营,以提升园区形象,兼顾经济效益,共由七大项目组成,分别为徽菜博物馆及大型餐饮项目、入口区景观广场项目、城市展示馆项目、百师宫项目、图书馆项目、食品博物馆项目和“智慧黄山”旅游指挥调度中心项目,总体布局婉如一条腾飞的巨龙。 其中“龙头”是城市展示馆项目,[字幕体现:项目规划占地24.5亩,总建筑面积1696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269平方米,预计总投资1亿元(不含展陈与内部装修)],由世界著名设计师姚仁喜先生担纲设计(插照片、简介及代表性作品)。该项目的创意源自于李白《送温处士归白鹅岭旧居》的诗句,用形神兼备的建筑语言表达出了诗句中“黄山四千仞、丹崔夹石柱、攀岩历万重、碧嶂尽晴空”的壮美、秀丽、险峻、奇幻的黄山意境,无论是设计的立意理念,还是建筑表达出来的效果,均有机融合了黄山人文和自然风光,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项目主要由城市展示厅和城市会客厅两大功能组成,具有形象展示、功能坐标的特殊意义,不仅是广大市民了解城市发展、参与城市规划、展示城市形象、传播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还是对外交流、接待来访的一个重要场所。 “龙身”是百师宫非遗街项目,(字幕体现:项目占地约126亩,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左右,总投资约5亿元)项目建筑风格和业态规划与屯溪老街有鲜明的差异性,设计整体风貌以新徽派为主,并坚持新旧融合的方向,穿插部分移

徽州古村落布局及建筑特点分析

名字:特伦斯 学号:2008326660067 徽州古村落布局及建筑特点分析 ——以西递、宏村为例 【摘要】中国古村落建设自古重视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态意识。在徽州无论是整个村落的布局,还是单栋建筑的空间、结构,无不体现着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相地构屋的营建思想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古村落;风水理论;宏村、西递、建筑 1.引言 中国古民居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建筑类型。徽派民居群体的村落更是中国古村落建筑中最有特色的村落之一。徽州地区现保存着许多风貌古朴、个性鲜明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极高的文化、历史、地理、美学、建筑、艺术、旅游等学术价值。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古村落研究。 2. 徽州古村落天人合一的布局 2.1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徽州古村落是指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地域范围内,以呈坎、棠樾、西递和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是具有共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历史传统村落,有强烈的徽州文化特色。 皖南古村落地处古徽州,自古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在古徽州所属黟县境内,黟县是古徽州地区有名的县份,现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县内群山怀抱,峰峦奇绝。北接著名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黄山,南连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的“白岳”————齐云山。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崛起皖南群山之中,横亘于歙县、黟县、休宁县和黄山区、徽州区三县两区之间。黄山古称黟山,因峰岩苍黛

而得名,相传轩辕黄帝曾在此修炼成仙,唐玄宗信奉道教,于747年敕改黟山为黄山。“巧石、奇松、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唐代大诗人李白有“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的赞诗,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次登黄山,认为“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遂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 徽州古村落地图 2.2 独特的风水布局——以宏村为例 宏村,古称弘村,位于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

绩溪徽州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工作汇报-绩溪文化馆

保护徽州文化,促进非遗传承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绩溪县文化馆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针对我县徽州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现状,深入有关乡镇、村走访调研,问情况,找问题,求对策,旨在为进一步促进非遗传承提供决策参考。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一是建立名录保护非遗。全县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1项,省级名录(含扩展名录)17项,市级名录43项,县级名录108项。内容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戏剧、舞蹈、民俗、游艺与传统体育竞技以及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等方面,项目总数、级别均列全省第一方阵,全市首位。二是创新机制夯实非遗。扎实开展田野调查,共征集非遗线索上千条,登记273项,并率先汇编成册,普查经验在全省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启动实施传承人工程,有1位徽墨技师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位民间艺人被评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居全省前列,另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9人,县级61人。切实加强传习所和民间保护组织建设。先后建立徽墨、徽戏、民歌、抬五帝、三雕等近20家研习社、传习所及徽墨协会、三雕协会、徽菜协会等民间保护组织,其中胡开文墨厂评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徽厨技师学院等3家单位评为省首批传习基地,徽剧童子班等4家评为文保区示范基地。通过组织兴趣班、专家授课、编写特色教材、实地体验等各种形式,将非遗内

容有效引入中小学课堂,普及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徽戏童子班的教学,已经成为许多学校的一道独特文化景观。三是开展活动激活非遗。先后组织了“赛琼碗”徽菜民俗表演、“绩溪风味小吃比拼”,“千盏彩灯闹元宵”“徽山绩水迎盛世”“徽韵流芳”等大型民俗展演,成功举办了五届徽菜美食文化节”、六届“安苗节”、“油菜花节”等各类徽文化节庆活动。利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春节等节日开展文化生态保护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保护空间。四是打造精品展示非遗。塑造文艺精品,提升艺术影响力,从而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以《月亮起山一盏灯》《十绣鞋》《四季歌》为代表的绩溪民歌先后登上全国农民歌会和央视,并荣获江淮群星奖,手龙舞荣获全省民间舞蹈大赛二等奖,先后出版《中国徽派三雕》、《徽州民谣》、《名人故里绩溪》丛书等徽学专著。五是发展产业做强非遗。鼓励支持传统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徽墨、徽州三雕等非遗产业初具规模,尤其是徽墨产业势头强劲,形成了华阳、上庄为中心,胡开文墨厂和良才墨业为龙头的产业群,“苍珮室”“艺粟斋”等品牌畅销海内外,年产值超千万元。石雕、木雕等工艺品市场趋热,民歌民俗逐渐走俏,以非遗为支撑的文化旅游已成为一大亮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新的课题,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是经费短缺。非遗保护传承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传习基地建设、传承人培养、精品创作传播、展演活动组织等所需经费较大,且需要长期持续投入,资金缺口大。二是人才匮乏。

中国古徽州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中国古徽州文化旅游发展战略___北京中坤投资集团总规划师:姬旭升 中广网11月12日21:18 古徽州文化旅游规划主题 依托传统的历史文化资源,顺应市场创新需求,创建一个新概念的旅游市场板块,形成一个以黄山为窗口和枢纽、以黟县为综合基地、全面带动7+4的古徽州文化旅游体系。 古徽州文化旅游规划原则 以古徽州的概念来统一整合旅游资源实现高效保护利用,以古徽州的概念来打造一体化的世界级旅游度假目的地,以古徽州的概念来建立统一的产品大体系并实现产业分工互补,以古徽州的概念来实现空间的有机有效分工和旅游流的科学引导,以古徽州的概念来吸引大投资商的进入并实现高水准统一管理. 徽文化的历史沿革 徽文化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在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都有深厚的底蕴和杰出的创造。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徽文化体系 现存徽文化,是现存中华文化的袖珍缩影。徽州文化的现存,不论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民俗学、教育学、建筑学、美学、医学、艺术、科技,还是从旅游、经济、贸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徽文化体系五要素 C B M E A “C”代表文化(culture) “B”代表徽商、贸易(business) “M”代表医学(medicine) “E”代表教育(education) “A”代表建筑(architecture) 徽文化内涵 徽文化的内涵,不仅体现了中国最正统的儒家思想,也受到了释家、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因此,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反映,徽州是儒家、释家、道家文化的一个厚实的沉淀区。 古徽州文化旅游的价值研究

徽州文化的发展

徽州文化的发展与“瓶颈” 徽州文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 作为古老中华文化长河中的一条重要支流,徽州文化能够延续至今,且依然让无数人为之吸引,的确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现代的徽州人已经充分意识到,徽文化中有着许多引以为豪的优秀品质。人们在徽文化的发扬光大中已获得了甜头,并从文化旅游开发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从中积聚了继承发展这种文化体系的信心。比如,其最直接最现实的意义可以在黄山市的发展中窥见一斑。黄山市以旅游立市,以“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作为其发展战略。区区一个地级市,有两处世界遗产,世所罕见,这不能不说是徽州文化的功绩。 世世代代的徽州人在这片不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挥洒汗水,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通转楼、马头墙、天井、美人靠和谦让墙,创造了徽菜、徽戏、徽雕、徽墨、歙砚等文化符号,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州刻书、徽州漆器、徽州造纸等文化技艺,孕育出新安理学、徽州朴学、宗族意识、庙会文化,其丰富性、多样性,和其独特的书香韵味、山野情调,是其它文化流派无法比拟的。 如今,在古徽州的土地上,仍有随处可见的民风淳厚的古村落,可以看到徽派风格的马头墙,到处仍是清一色的方言土语,充满了与现代都市迥然不同的人文韵味,在婺源、绩溪的乡间山村,那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小桥流水的静谧,依然是这片天地的主色调。 但是,在徽文化的开发和发展中,我们正面临着不可回避的“瓶颈”问题。一方面,现在的徽州人一味守旧,只懂得把老徽州的传统文化拿出来反复折腾。这种“啃老本”的发展模式,也许现在还能赚到荷包满满,但是这样的徽州文化,失去发展的活泉,只会日渐枯竭、腐朽,成为一滩死水。另一方面,现代徽州人往往只看见眼前的利益,本着盈利最大化模式进行徽文化旅游开发。过度的旅游开发对徽州文化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如有些地方把古宅、古祠、古牌坊等拆迁集中为旅游景点,损害了其最宝贵的历史价值;有的村落拆墙开门、大量开店设铺、兴办旅馆饭馆,破坏了古宅的建筑风貌和古村落的宁静氛围;低水平模仿性开发,普泛化的徽州文化旅游开发严重地伤害了徽州文化的真正内涵。 徽州文化要开发、要发展,但这种开发、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可持续的。就如一位徽学研究学者所说,徽州文化的发展必须基于这样三个前提:一是保持文化的传统性。如果徽文

徽州古建筑和古村落

黄山市不仅以神奇美妙的自然景观名播中外,更以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著称于世。 徽州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前称新安郡)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在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都有深厚的底蕴和杰出的创造。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徽州文化亦然。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使这块土地逐渐成了华夏名区。完全可以说,徽州文化是对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南宋以降,这里更是文风昌盛,人文荟萃,成了“东南邹鲁”、“礼义之邦”。如果说徽州文化的全面崛起始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那么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在全国领取风骚已约有800年之久。 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在文化的其他领域,有的虽然没有形成流派,但所出的著名学者和杰出人物,则如秋空繁星,不可胜数。 国内外学者注意对徽州问题的研究,始于本世纪30年代。进入80年代后,以研究徽州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徽学“(或“徽州学”)概念广为传播,研究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原徽州地区及国内不少城市及美、日、朝、新加坡等国家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织或机构。90年代后,徽州文化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徽学”被誉为与敦煌学、藏学比肩而立的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 徽州建筑 南宋迁都临安,大兴土木,筑宫殿,建园林,不仅刺激了徽商从事竹、木、漆经营,也培养了大批徽州工匠。徽州是“文化之邦”,徽商致富还乡,也争相在家乡建住宅、园林,修祠堂,立牌坊,兴道观、寺庙,从而开始和形成有徽州特色的建筑风格。本县现存的古村落雄村、江村、许等地的明清民宅,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徽州建筑风格。古村落选址一般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以臻天时、地利、人和和诸吉咸备,达到“天人合一” 的境界。村落一般依山傍水,住宅多面临街巷,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散落在山麓或丛林之间,浓绿与黑白相映,形成特色的风格。同时有大量的文化建筑,如书院、楼阁、祠堂、牌坊、古塔和园林杂陈其间,使得整个环境富有文化气息和园林情趣。站在高外望村落,只见白墙青瓦,层层叠叠,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在民居的外部造型上,层层跌落的马头墙高出屋脊,有的中间高两头低,微见屋脊坡顶,半掩半映,半藏半露,黑白分明;有的上端人字形斜下,两端跌落数阶,檐角青瓦起垫飞翘。在蔚蓝的天际间,勾出民居墙头与天

徽商及徽州文化的内涵及历史渊源

徽商及徽州文化的内涵及历史渊源 无梦到徽州,一生痴绝处 ——汤显祖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敦煌学、藏学、徽学)之一。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不等同于安徽文化(安徽文化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三个文化圈组成)。 徽州位于皖南山区,黄山雄奇甲天下,白岳旖旎称神州。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思想伟人,学术巨子,灿若群星;新安文化,徽州艺术,万紫千红。勤劳的徽州人民在这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引领风骚千余年。提到徽州文化,人们总以博大精深相称。所谓博大,指其取得的辉煌成就,几乎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在思想哲学、道德伦理、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文化典籍、科技工艺等各个领域都有上乘表现,且自成体系;所谓精深,乃言徽州文化的水平并不是一般性的,其所展现的高深的思想造诣、精湛的艺术水准与丰厚的文化内涵,既显示了地域特色,同时也是那个时代最高水平的一个代表。它集中地体现了当时文化发展主流的诸多方面,异彩纷呈,贡献巨大。那么,如此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它的历史发展轨迹又是怎样的呢? ?徽州历史沿革 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又名新安,下辖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统称“一府六县”。由今黄山市及婺源县(现属江西上饶)、绩溪县(现属安徽宣城)组成。徽州脱胎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所置的歙州。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府治所在为歙县,历宋元明清四代。1934年由于蒋介石的军事需要,婺源被划入江西,

后因婺源民众发起返徽运动及同乡胡适等人奔走努力,迫于民意,抗战胜利后划回徽州地区。但由于军管问题,1949年婺源又被划入江西省,延续至今,此为徽州历史上的两次婺源隶赣事件。 1987年,为响应中央打好黄山牌以发展旅游业,绩溪县与太平县交换被划入宣城,徽州地区改名黄山市。 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镇。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因江南省过大,为维持中央统治,顺治将江南省拆分为“江南右”与“江南左”。1667年,“江南右”取江宁府、苏州府首字,改称为江苏省,“江南左”取安庆府、徽州府首字,改称为安徽省。 ?徽州商人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句俗谚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徽州人经商传统的由来。 徽州地区素有“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山地贫瘠,耕地甚少,按照农耕文明的逻辑,生在徽州当然是“前世不修”。被逼无奈的徽州人为了生计只能外出闯荡,顾炎武说:徽州“中家以下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势其然也”。但也由此造就了一个纵横数百年的商帮。

游呈坎,一生无坎

游呈坎,一生无坎 从徽州古城出来,在车旁等到家人已是十二时多了。只见老伴右手提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了两个饭盒。显然,他们在找我无着时已经用膳了。女儿说:“我们找得你好苦啊,没找着就在附近的一家酒店边吃边等。你还是返回到酒店去吃吧。”我听了女儿的话,来到了刚就餐的酒店。家人和酒店的老板攀谈起来,问下午可以去附近哪个景点去玩。酒店老板说:“我们这里流传一句话叫‘游呈坎,一生无坎’。你们下午还是去呈坎为好。”我们算算时间,游完呈坎再去黄山住宿还来得及,就开车直驱呈坎村。 车行驶到呈坎景点大门已是下午一时多了,女儿的男友小唐花了428元买好四张门票,我们徒步进入景区。在通往呈坎村的路上,两旁都栽种了各种风景树,红绿相间,煞是夺人眼球。我们转过一个山头,眼前豁然开朗的是一大片碧绿菜地和山茶树,山坡上的果树翠绿葱郁,田里的牧牛悠然散步,远处四面环山的徽派村落已隐约可见。尽管一路见到的山野景色已经不少,但我还是情不自禁地拿出了数码相机进行拍照。 一进入呈坎村,小桥、流水、白墙、灰瓦、青山、绿树、花草,满目皆是;那环村清澈的河水缓缓地流淌,恍惚觉得自己走进了一幅水墨山水画中;抬头一望,气势恢弘的宝纶阁豁然出现在眼前。仔细去看,宝纶阁以雕刻为甚,石栏板上饰有花草、几何图案、浮雕,梁柱之间的盘斗云朵,雕、镂空的梁头替木和桶柱、荷花托木雕,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宝纶阁以巧妙的结构,精致的雕刻,绚丽的彩

绘,集古、雅、伟、美为一体,堪称明代古建筑一绝。 我们一行跟随旅行团,漫步于村内石板铺就的小径,聆听着导游声情并茂地介绍。呈坎建于东汉三国时期,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早在宋朝就被著名的物理学家朱熹赞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呈坎整个村落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若一个大迷宫。远远地从高处看呈坎,你无法不感叹它规划的神奇,它是集风水、美学于一身,将自然八卦和人文八卦相结合的千年古村,是空间形态和意识形态的结合,堪称经典。随着徽商的兴起,罗氏商贾遍及大江南北,这些官吏、商贾荣归故里,起屋盖楼,建祠造社,呈坎村因此鼎盛一时,构成一个十分特殊的徽州文化村落。 随着导游的小黄旗指挥,我们来到燕翼堂。燕翼堂是明代民宅,两进两间三层楼。1998年已由国家买下维修。大门门罩砖雕,形制古朴门墙有单披屋面,靠异形丁拱承托平盘木方,木方上置圆形雕花栌斗,斗上又斜华拱,斜华拱承托屋子面,展品形丁头拱和圆形栌斗拱在徽州极为罕见。据说它保持了宋代,元代的建筑风格尤为珍贵。该宅两进三层,气势恢宏,在徽州极为少见,前进为会客厅,后进为生活区,从这幢房子可以看出徽州人聚族而居及徽派民宅的风格。靠天井采光,有“四水归堂,肥水不流外人田”之说,四面都是高墙,叫峰火墙,有窗户,但很少、也很小,是砖的,叫防火、防盗窗。游客们光顾了这样的老宅,赞不绝口,纷纷在会客厅拍照留影。 接着我们又来到石柱厅。在呈坎古民居中,石柱厅是最大的一栋

赞徽州古村落

赞徽州古村落 【黄山日报】家住徽州斗山街作者:江稳平2012.3.19 古徽州府所在地歙县,是中国文化史上独树一帜的徽文化和影响悠远的程朱理学的发祥地,也是曾经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创造了“无徽不成镇”神奇的徽商故里。而我一直居住的、被誉为“锦绣江南第一街”的斗山街,便是“出门包袱雨伞,归来腰缠万贯”的徽商荣归故里、聚族而居的地方。 从气势恢宏的徽州府衙前步入熙熙攘攘的中和街,再从举世无双的许国石坊(俗称“八脚牌楼”)穿过万世师表陶行知纪念馆,转入大北街徜徉20余米,便抵达斗山街西端入口处。 说起这条街的得名,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话说古时候有七块陨石坠落于此,连成一串珍珠似的七座小山丘,形似北斗七星,因此山名便叫斗山,这条街自然称之为斗山街了。 一色青石板铺就的斗山街呈“Y”形,分前街、后街和主街,全长约500米。斗山街高墙林立,豪宅连片,它是集古民居、古街道、故雕刻、古水井、古牌坊于一体的著名旅游景点,实为影视剧拍摄、艺术院校师生写生的佳地。 斗山街不是一条商业街,整条街上没有一间店铺,那幢幢相连的古建筑,全都是徽商大贾的住宅。从西端入口前行短短几步,汪家大院便呈现在眼前。这座大院始建于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为典型的两进三开间上下对堂式徽派古民居。上房窗门上精雕细琢着葫芦、葵扇、鱼鼓、花篮、莲花、长剑、横笛、玉版等法器的“暗八仙图”,以及琴、棋、书、画“四友图”,体现了徽商对子孙后代寄予从小刻苦学习、长大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厚望。“五蝠捧月图”和“双鹤腾云图”,因“蝠”谐“福”音、“鹤”喻“长寿”,是寓有祝愿长辈高福高寿之意。下房窗门上雕刻的“九松图”,因“松”与“孙”谐音,取意为“九孙图”,表达了徽商对多世同堂、子孙满堂的向往。两厢走道槛子门上雕刻的十二月花,则暗喻了徽商对月月开花月月红利、一年四季财源滚滚的企盼。 汪家大院对面是“岳飞饮马槽”。相传爱国将领岳飞率部北征抗金,从杭州途经歙县,长途奔波至斗山街时,饥渴难耐的战马驻足不前,就在这时,地下突然冒出一股清泉,战马引颈畅饮,昂首长啸。从此,这股泉水永不枯竭。 歙县号称全国“牌坊大观园”,但在现存82座牌坊中,木质牌坊仅有2座,斗山街便有1座。从“岳飞饮马槽”沿着主街继续前行10余米就能看见它。关于这座牌坊的来历,还有一个与朱元璋有关的传说!相传元末朱元璋举事起兵,途经歙县,腹中饥饿难熬,命随从四处寻找食物,随从在草堆中搜寻出逃难百姓藏匿的几块豆腐,但已经发酵长毛。因别无他物,随从只得将长毛豆腐放在炭火上烤热给朱元璋吃。更糟糕的是由于元兵追杀,朱元璋又与部属失去了联系,一个人蜷伏在斗山街叶氏家的废园里。25岁便守寡的叶氏发现后,心生怜悯,趁夜深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