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课题 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会用 pH 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4.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加工处理。

2.会用观察的方法来分析事物。

3.通过过溶液酸碱度的测定,进一步加强对酸、碱溶液知识的掌握。

4.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设计实验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实际问题的意识。

2.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通过对酸碱度的测定,加强学生对定量实验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2.用 pH 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难点

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归纳、联系生活、活动实践。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pH 试纸。

学生用具:仪器,烧杯,滴管、玻璃棒、玻璃片、纸巾、pH 试纸、标准比色卡、线。

药品: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稀硫酸、橘汁、糖水、牛奶、番茄汁、肥皂

水,汽水、自来水、洗洁精、醋、酱油、头发样品、五种不同pH 的溶液。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第二课时;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引入提问 ]酸、碱各自具有一些化学性质,那酸与碱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吗

[学生 )1.能2.不能

[教师 ] 能否反应,我们应用事实说话,请同学们进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

[活动与探究 ](投影展示 )

(1)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

入 10mL 氢氧化钠溶液,滴人几

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

人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

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

止。

(2)取 2 滴上述反应后的无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教师强调 ]1.用滴管滴入盐酸时要缓慢,一滴一滴加入,以便观察实验现象。

2.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盐酸时,要边滴边搅拌。

[学生活动 ]

[讨论 ] 玻璃片上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吗?为什么 ?

[学生总结 ]氢氧化钠是碱,其溶液能使酚酞溶液显示红色,随着盐酸的加入,红色逐渐

消失变成无色。所以此时的溶液肯定不是碱性溶液。玻璃片上的白色物质是溶液中新生成的

溶质。

[讲解 ]( 借助 FLASH动画展示反应过程)

在上面的实验中,发生了这样的反应:

NaOH+HCI=NaCl+H2O

[介绍 ] 其他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

例: Ca(OH)2+2HCl=CaCl+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设问 ] 试总结上述三个反应的特点。

[讨论 ]

[学生发言 ]

[教师总结 ]三个反应都生成水,另一种产物(氯化钠、氯化钙、硫酸钠)都是由金属离子

和相应的酸根离子构成的,我们把这类化合物叫做盐。我们把这类化学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板书 ] 一、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过渡 ] 理解了中和反应的概念,下面我们看几则资料。

[投影 ]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

性,利于植物生长。例如,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造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变成酸性,

不利于作物的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水,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例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

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3.用于医药

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是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出大量胃酸,

反而造成消化不良。在这情况下,可以遵医嘱服用某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以中和过多的

胃酸。我们可能都被蚊虫叮咬过。被蚊虫叮咬后,叮咬处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

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如果涂一些含有碱性物质(如 NH3·H2O)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

[提问 ] 这些资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中和反应用途很广。

[板书 ]3.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提问 ] 试写出工厂处理废水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板演 ]Ca(OH)2+H2SO4=CaSO4+2H2O

[引导 ] 有一种胃药的主要成分是Al(OH)3,试写出用这种胃药治疗胃酸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板演 ]Al(OH)3+3HCl=A1C13+3H2 O

[讨论 ] 你还能再举出一些利用中和反应的实例吗?

[学生发言 ]

[小结 ]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和反应,简单了解了中和反应的原理,会写一些中和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并了解了中和反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作业 ] 习题 5。

板书设计

课题 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一、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盐:在水溶液中能解寓出金属高于和酸根离于的化合物。

3.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第二课时

[引入] 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时仅知道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是不够的,经常

还需要知道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例如;就某地区的土壤而言,不仅要

知道它呈酸性还是碱性,还要确切知道该土壤的酸碱度,以便选择适宜种植的檀物。

[设问 ] 利用酸碱指示剂。只能试验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不能试验溶液的酸碱度。那

么怎样表示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呢 ?

[ 讲解 ] 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pH 来表示 pH 的范围在 0 ~ 14 之间。

[ 投影 ]

[ 板书 ]二、溶液的酸碱度表示法——pH

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 pH范围通常在 o ~ 14之间。

pH<7溶液呈酸性

pH>7溶液呈碱性

pH = 7溶液呈中性

[ 比一比,赛一赛]以小组为单位,在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看谁能很快记住酸

碱度与 pH之间的关系。

[ 课堂练习 ]

1.某溶液 pH= 3,则该溶液 ()

A.呈酸性B.呈碱性C.呈中性

2.已知苹果汁的近似pH为 2 . 9~ 3. 3,在苹果汁中清人紫色石蕊试液。显示的颜色是()

A.无色B.红色C.蓝色D.紫色

3.下列各 pH表示溶液酸性最强的是()

A, pH= 14B. pH=7C. pH = 1D. pH= 0

[ 答案 )1 . A 2. B 3. D

[ 过渡 ]认识了 pH与酸碱度的关系,那如何测定溶液的pH呢 ?

[ 讲解 ]测定 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 展示 ]pH 试纸

[ 介绍 ]每一本 pH试纸上都有一个标准比色卡,标准比色卡上列出了14种不同的

颜色,分别对应1~ 14之间的 pH 。

[ 板书 ]2 .测定 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 活动与探究](投影 )

用 pH 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

测定方法: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

(1) 测定几种酸或碱的稀溶液的pH 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pH.

pH pH PH

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2) 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说明它们的酸碱性。(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生

活中的一些物质进行实验)

pH酸碱性pH酸碱性橘汁汽水

糖水自来水

牛奶醋

番茄酱油

肥皂洗洁精

[教师强调 ] 测定方法;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甩玻璃棒将被测液滴到试纸

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互相交流 )

[设问 ]你了解身边一些物质的pH吗 ?

[投影 ]

[ 过渡 ]学习了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pH ,不仅能从理论上知道溶液酸碱度对生

活、生产及科研的重要意义,还能对今后的实际应用起指导作用。请同学们看下面

的资料。

[ 板书 )3 .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有重要的意义。

[ 投影 ]

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pH溶液里才能进行。

2.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 为 7或接近 7的土壤中生长。

3.测定雨水的pH( 因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pH约为 5. 6,酸雨

pH小的

于 5 . 6) ,

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 设问 ] 为了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我们还需知道正常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

pH ,你了解这些资料吗 ?

[ 投影 ]

人体内的一些液体和排泄物的正常pH 范围

血浆7. 35~7. 45

唾液6. 6~ 7. 1

胃液O. 9~ 1, 5

乳汁6. 6—7. 6

胆汁7. ] 一 7 . 3

胰液7. 5—8. O

尿液4. 7~ 8. 4

粪便4. 6~ 8. 4

[ 教师 ]医生了解了上述资料,即可以对病人进行对症治疗。老师建议大家去

医院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加深对溶液酸碱度的印象。

[ 引导提问 ]现在商场上的洗发水各种各样。你在选择洗发水时,有什么尺度和

标准吗?

[ 学生发言]

[ 教师 ] 进行了下面的活动与探究,你就会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 活动与探究](投影 )

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1) 收集一些刚剪下未经任何处理的头发样品( 可以去理发店收集)。分成5份,分别用线系成一小束,

(2) 将 5束头发分别放进盛有不同pH溶液的小烧杯中,静置约30 min。

(3)将各束头发取出,用纸巾吸干液体后继续进行观察和实验;

在不同pH 溶液中浸过后

pH p p pH p

=1H=4H=7=10H=13

观察各束头发的光

分别取一根头发,用

两手拉直至拉断,记录拉

断的难易程度

[交流 ]

[讨论 ] 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对你选择洗发液有什么启示?

[学生发言 ]

[教师补充 ]

1.一般人洗发时应选择质量好的弱碱性洗发液;

2.正常人头皮及毛发呈弱酸性 (pH 范围在 4.5~ 5.5 之间 ),如果使用碱性过大的洗发水时,头皮和毛发酸碱平衡会遭到破坏,有利于某些不良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还会导致头皮细胞的过度角化,引起头皮干燥,脱屑增多及毛发变脆,容易开叉等现象。

3.烫发或直发时,一般用到的试剂是碱性,如:氨水、氢氧化钠等,故做过此类美

发的人最好用偏酸性的洗发剂洗头。以便头发能恢复正常的酸性状态。

[反思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发表见解 ]

[小结 ]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了解了酸碱度与pH 的关系以及酸碱度在实际中的重要意义。

[课堂练习 ]

有一瓶溶液 pH 是 9.5,取少量注入试管中,再清人几清酚酞试液,溶液呈色,如果要使试管中溶液 pH 降为 5,可以采取的方法。

答案:红滴加酸溶液

[作业 ] 习题 1、 2、 3、 4

板书设计

二、溶液的酸碱度表示法——pH

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pH 来表示, pH 范围通常在0~14 之间。

pH<7溶液呈酸性

pH>7溶液呈碱性

pH=7溶液呈中性

2.测定 pH 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 试纸。

3.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有重要的意义。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加工处理。 (2)会用观察的方法辨析事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化学应理论联系实际。 (2)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2.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难点 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归纳、联系生活、活动实践。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pH试纸。 学生用具:仪器,烧杯,滴管、玻璃棒、玻璃片、纸巾、pH试纸、标准比色卡、线。 药品: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稀硫酸、橘汁、糖水、牛奶、番茄汁、肥皂水,汽水、自来水、洗洁精、醋、酱油、头发样品、五种不同pH的溶液。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第二课时;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提问]酸、碱各自具有一些化学性质,那酸与碱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吗? [学生)1.能2.不能 [教师]能否反应,我们应用事实说话,请同学们进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1)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 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人几 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 人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 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 止。 (2)取2滴上述反应后的无 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教师强调]1.用滴管滴入盐酸时要缓慢,一滴一滴加入,以便观察实验现象。 2.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盐酸时,要边滴边搅拌。 [学生活动] [讨论]玻璃片上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吗?为什么? [学生总结]氢氧化钠是碱,其溶液能使酚酞溶液显示红色,随着盐酸的加入,红色逐渐消失变成无色。所以此时的溶液肯定不是碱性溶液。玻璃片上的白色物质是溶液中新生成的溶质。 [讲解](借助FLASH动画展示反应过程) 在上面的实验中,发生了这样的反应: NaOH+HCI=NaCl+H2O [介绍]其他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 例:Ca(OH)2+2HCl=CaCl2+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设问]试总结上述三个反应的特点。 [讨论]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三个反应都生成水,另一种产物(氯化钠、氯化钙、硫酸钠)都是由金属离子和相应的酸根离子构成的,我们把这类化合物叫做盐。我们把这类化学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板书]一、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过渡]理解了中和反应的概念,下面我们看几则资料。 [投影]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例如,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造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变成酸性,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案设计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4)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酸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酸和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教学方法 复习、总结、联系实际、实验探究、巩固练习。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仪器:烧杯、玻璃棒、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短玻璃导管、镊子、投影仪; 药品:浓硫酸、鸡爪、NaOH溶液(20%)。 学生用具:仪器:滴管、研钵、烧杯、纱布、纸、小木棍、布、玻璃片、玻璃棒、点滴板、镊子、表面皿、蒸发皿、溶液导电性实验仪器; 药品:食醋、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酒精、花(果实)、浓盐酸、浓硫酸、生锈的铁钉、NaOH固体、生石灰、蒸馏水。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酸和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第二课时: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第三课时:酸和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回忆]在生活中,你接触过、听说过哪些酸和碱? [学生发言]如:酸有醋酸、盐酸、硫酸、硝酸、果酸,碱有石灰水中的溶质、氢氧化钠。 [设问]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物质是酸还是碱? [回想]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是什么物质使溶液改变 了颜色? [学生回答]1.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2.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了碳酸,是碳酸改变了溶液的颜色。 [讨论]根据以上知识,试讨论确定物质是酸还是碱的方法。 [学生发言]取各物质的溶液各少量,分别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则被测溶液是酸溶液,否则为碱溶液。 [引导]好,通过下面的活动与探究即可验证你设想的正确与否。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将10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 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向其中一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2~3滴,向另一组试管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食醋 石灰水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 [学生活动] [展示与交流](交流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复习》教学设计

酸和碱的复习教学设计 一、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巩固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2)巩固常见碱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酸和碱的性质进行巩固,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区分酸和碱,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关案例的讨论和处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以及酸和碱的区分方法。 (2)构建酸碱性质的知识网络,使知识形成系统化。 三、教学难点:构建酸碱性质的知识网络,使知识形成系统化。 四、教学方法:对比与讲练相结合、实验与探究相结合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①实验仪器:烧杯、试管、胶头滴管、镊子、吸管 ②实验试剂:没有标签的试剂(一瓶是稀硫酸,一瓶是氢氧化钙),石蕊、金属锌、生锈铁钉、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学生准备:①复习本单元所学内容。②做好实验前的准备。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师:(表演胃痛),最近胃不舒服,所以去医院看了下,医生说我这是胃酸过多而引起,于是给我开了下面这种药。(展示ppt)这个药还真起些作用。 提出问题:在这个治疗过程中有无涉及到我们学习过的化学反应呢?观察并思考其治疗原理。 回答:斯达舒里有个主要成分 是氢氧化铝,它属于碱,可以 中和胃里的盐酸。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入常见的酸和碱的性 质复习

【过渡】同学们分析的很到位,酸和碱 还有哪些性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 复习的内容,首先请大家看到我们这节 课的复习要点。(ppt展示复习要点) 带着复习要点完成自主复习部分。 【板书】: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明确复习要点 完成导学案自我复习 使学生带着目标进行学 习。 基础自测,自我检验 【过渡】:看大家都完成的又快又好, 那我们再来看个练习。请大家对下列化 合物按照酸碱盐进行分类,看谁又快又 准,找到后举手抢答。 学生根据酸:氢离子+酸根离 子。碱: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盐:金属离子(铵根离子)+ 酸根离子,对酸碱盐进行分类。 再次认识酸碱盐的构 成,学会对物质进行分 类。 【分析】:这些酸、碱、盐,都为实验 室中常见的试剂。酸从组成上看都含有 氢元素,其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所以 酸具有酸的通性,而碱从组成上看,都 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其阴离子全部是 氢氧根离子,所以碱也具有相似的化学 性质。 【过渡】:那酸的碱具有哪些重要的通 性呢?我们今天要通过实验的方法来 巩固提升。正好今天发现实验员在给同 学们准备实验药品的时候准备了一大 瓶稀硫酸和一大瓶氢氧化钙溶液,但是 忘记贴标签了,现在想请同学们根据已 学的知识,通过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 行实验,帮老师鉴别出这两瓶待测液A 和B。现在进行第一步,小组间讨论, 找出用于鉴别的试剂,尽量选择不同类 别的药品。 【课堂探究】:鉴别试剂 【提出问题】(1)鉴别它们的方法有哪 巩固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 微观实质。 学生小组内讨论,找出可以用 于鉴别的药品。并选择试剂进 行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对应实验、现象及结论 1、取样→滴加酚酞 2、取适量锌粒→滴加无标签 试剂 3、取适量生锈铁钉→滴加无 标签试剂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 力以及动手能力。 结论:试剂A是稀硫酸, 试剂B是澄清石灰水 现象: 1、A试管不变色,B试 管变红色。 2、A中产生大量气泡 3、A中铁锈消失,溶液 变成黄色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名师精品教案 2017年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规范教学过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完成九年级化学下册的教学任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共两个教学班,其中九(3)班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成能力强些,而九(4)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总体情况分析:学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太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共五个单元,分别是: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点是铁、铝、铜和合金的重要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含杂质物质在方程式中计算的问题。 第九单元《溶液》有三个课题,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接着再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酸和碱单元测试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宿迁市)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右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 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 ...的是() A.紫色B.蓝色C.红色D.无色 2.(2006年济宁市)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 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氧化物—酸—碱—盐” 顺序排列的是() A.HClO HCl Mg(OH)2MgCl2 B.CO2H2CO3CaCO3Ca(HCO3)2 C.H2O HNO3NH3·H2O NH4NO3 D.SO3NaHSO4NaOH Na2SO4 3.(连云港)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NaOH溶液治疗胃酸过多症:NaOH+HCl=NaCl+H2O B.实验室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CO2:H2SO4+CaCO3=CaSO4+CO2↑+H2O C.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锈迹:Fe2O3+6HCl=2FeCl3+3H2O 点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2CO+O2 === 2CO2 4.(2006年烟台市)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需药品(括号中的物质)选择不正确的是()A.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2SO4(硝酸钡溶液) B.CO2中含有少量的水蒸气(浓硫酸) C.NaOH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2CO3(石灰水) D.铜粉中含有少量的氧化铜(稀盐酸) 5.(2006年滨州市)Cu20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 Cu SO4+H2O。氧化铜与氢气反应后得到的Cu中常常混有少量Cu2O。现将10 g Cu和Cu2O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过滤得到9.5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含Cu2O的质量为() A.0.9 g B.9.5 g C.0.5 g D. 0.45 g 6.(2006·北京市)北京市正在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其中修缮长城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A、火碱 B、烧碱 C、熟石灰 D、小苏打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示例一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示例一 章节第十单 元 课题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课型 新 授 教学 方法 综合法 教 学 媒 体 投影 教学目标 知 识 目 标 知道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认识酸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能 力 目 标 学会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对比,认识事物本质的科学方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初步学会盐酸和稀硫酸的检验技能。 教 育 目 标 通过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认识事物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教学重点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盐酸和稀硫酸的检验技能。 教 学 难 点 盐酸和稀硫酸的检验技能。 课时安排3课时 教 具 实验仪器、投影仪 教 学 环 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讲授新课 复习引入 指示剂 [实验10-1 ] 向溶液中加入酸碱 指示剂 讲述酸碱指示剂 [活动与探究] 第49页 举几种常见的酸? 一、常见的酸 1、几种常见的酸 [实验10-2] 酸的用途 2、浓硫酸的腐蚀性 [实验10-3] 浓硫酸有腐蚀性 [实验10-4] 举几种常见的酸、 碱的例子,引入课题 引导思考:二氧化 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 液如何变色?是什么物 质使之变色? 演示实验 实验,引导分析 提前分组,上课前 准备好研钵、纱布、烧 杯等仪器 及上述实验中的四 种溶液 读名称 引导观察 简介 将纸、小木棍、布 放在玻璃片上做实验: 我们在使用浓硫酸 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实验 提问:为何要将浓 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 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 拌? 思考:如果将稀硫 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观察现象,记录,讨论 分析出四种物质中,哪些 是酸溶液,哪些是碱溶液。 提前按要求准备好植物 的花瓣或果实,进行探究 小组间交流实验结果,比 较所制得的指示剂中,哪些在 酸或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效 果较好。 书写化学式 观察现象、记录结果 阅读书51页 观察现象 思考回答 阅读书53页 分组讨论 分析回答 讨论回答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全集

课题: 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及常见金属的特性和应用,能区分常见的金 属和非金属。 2.认识合金,了解合金与纯金属在组成和性能上的区别,知道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 途。 3.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材料。 过程和方法---1.学习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 2.学习设计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 步形成“物质性质决定其性质,物质性质体现其用途”的观念。 2.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识。 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及影响金属材料用途的因素。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课型:新课 教法:练习;讲解;实验;归纳。 教具:电脑;铁、铝、铜片、保险丝、生铁、钢。 教学过程: [引入] 1.展示各种金属材料的图片。 2.提问:你对金属的了解还有哪些?为什么金属有这么广泛的用途呢? [归纳小结]师生共同小结。 [板书]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金属的物理通性 (1)具有金属光泽不透明。 (2)大多数金属在常温下是固体(汞常温下呈液态) (3)大多数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4)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5)大多数金属熔点较高。 [讲解] 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但也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 影响等到多种因素。 [讨论](1)为什么镰刀、菜刀、锤子等到用铁制面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是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4)用来铸造金属硬币的材料应具有什么性质? [提问] 为什么目前金属只有90余种,由它们制得的合金却有几千种? [板书]二、合金 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实验]实验8—1,比较合金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光泽、颜色、硬度,填写教材中的实验表格。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总结出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韧性强、熔点低的特性。学 生带着问题分组实验,观察黄铜片和铜片、焊锡和锡的光泽和颜色;将它们 互相刻划、比较硬度,比较 [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钛和钛合金等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学生阅读课文第6页。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常见的酸和碱》单元设计 适用年 九年级 级 所需时 6课时 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单元是九年级化学的重点内容,在学习了有关单质、化学用语和物质结构的基础上,对化合物知识的进一步研究,本单元中除了学习有关酸和碱的知识外,对学过的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原理进行了总结,对以后学习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重点:酸、碱的性质及中和反应。 难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酸和碱的性质,理解物质的酸碱性及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2、初步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3、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了解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学法建议:

1、学会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学习法,根据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可以归纳出一般酸碱具有的性质。 2、注意社会问题与学科知识的整合,从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3、注重形成基本概念及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揭示中和反应的实质 4、要重视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在活动与探究中掌握化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酸和碱的性质, 2、理解物质的酸碱性及中和反应的实质; 3、学会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1、了解酸和碱的性质, 2、理解物质的酸碱性及中和反应的实质; 3、学会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酸和碱有哪些主要的性质? 2、怎样理解物质的酸碱性及中和反应的实质? 3、如何测定溶液酸碱性? 专题划分专题一:(1 课时) 专题二:(1 课时) 专题三:(4 课时) ....... 其中,专题(或专题一中的活动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溶液的酸碱性所需课 时 1课时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设计全套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设计全套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关于金属材料的学习,在认知领域的教学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且学生已有关于金属和合金的不少生活常识,学习难度不大。为维护课标的严肃性,教学忌拔高知识难度,但在教学中,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考虑加强一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深刻感知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巨大使用价值。从方法和情感层面获得加强和熏陶,不失为一种教学创新。这样做对知识学习而言,可以变枯燥为生动;对过程与方法而言,可以获得实验探究、调查研究、归纳分析等训练;还可透过关于中国冶金发展史的学习对爱国情感的熏陶等等。同时,本课题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常识较多。为扩大学习成果,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力求安排一些学生活动,以激发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及升华科学情结。因此,本课题的教学,以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发展学生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及归宿而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重点探究导电、导热性等)。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查阅合金的资料,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初三化学题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可修改编辑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第十单元酸和碱 教材解读 本单元有关酸和碱的内容,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知识。教材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其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溶液的酸碱度等。在内容上,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选择学生日常生活或平时实验中常见的物质,通过实验来说明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 2 .

教学目标 1.认识酸和碱的性质,知道酸碱的腐蚀性,理解物质酸碱性的微观实质;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通过实验探究酸和碱的性质,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认识酸和碱的通性,领会观察、对比、分类、归纳、演绎等科学方法。 4.通过列举酸和碱的主要用途,了解物质的酸碱性对人体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认识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5.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等。 教学方法 1. 充分运用实验,突出化学学科的学习特征。 2. 采用问题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3. 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4. 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探究活动,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习方法 运用比较、归纳、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 课时安排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4 课时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2 课时 实验活动 2 课时 单元复习 1 课时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可修改编辑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规范教学过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完成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任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共两个教学班,其中九(3)班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成能力强些,而九(4)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总体情况分析:学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太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共五个单元,分别是: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点是铁、铝、铜和合金的重要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含杂质物质在方程式中计算的问题。 第九单元《溶液》有三个课题,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接着再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介绍了盐和化肥,并对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分离提纯物质及化合物的分类等内容进行总结。重点是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和条件及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运用。

人教版初三化学-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 教材解读 本单元有关酸和碱的内容,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知识。教材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其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溶液的酸碱度等。在内容上,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选择学生日常生活或平时实验中常见的物质,通过实验来说明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目标 1.认识酸和碱的性质,知道酸碱的腐蚀性,理解物质酸碱性的微观实质;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通过实验探究酸和碱的性质,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认识酸和碱的通性,领会观察、对比、分类、归纳、演绎等科学方法。 4.通过列举酸和碱的主要用途,了解物质的酸碱性对人体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认识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5.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等。 教学方法 1. 充分运用实验,突出化学学科的学习特征。 2. 采用问题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3. 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4. 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探究活动,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习方法 运用比较、归纳、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 -可编辑修改-

课时安排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4 课时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2 课时 实验活动 2 课时 单元复习 1 课时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第1课时酸、碱指示剂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酸和碱是常见的化合物。 2. 知道酸和碱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能设计和完成与之相关的实验。 二、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认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整套教案(精品表格式_统一格式)

课题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主备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能用置换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情感目标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金属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难点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金属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中考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共同教案个人教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展示】古代金、银、铜、铁等金属制品的图 片。 【问题情景】为什么有的保留这么完整,表面 没有什么改变;而有的金属表面却有这么大的 改变呢这些金属制品的“化妆师”是谁呢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之一。 【板书】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引入】确切地说应该是空气中的氧气在 偷偷在起作用。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以前学习过 的金属和氧气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呢它们反应的 现象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样写 【展示】镁、铁燃烧的图片 【演示】将一根铜丝和金戒指分别放在酒精灯 火焰上燃烧。 【补充】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金入于猛 火,色不夺精光”,由此说明,金在高温下也不 与氧气发生反应,金最不活泼。 【板书】活动性:Mg、Al>Fe>Cu>Au 【解说】这就解答了一开始就我们提出的问题。 铁的活动性比较强,因此铁制品被腐蚀地比较 严重。铜活动性较弱,被腐蚀的程度比较轻。 而金的活动性弱,基本上不被腐蚀。 【思考】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为什么我们 通常看见铁生锈而没有看到铝生锈在清洗铝制 品时应注意些什么 【小结】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如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回忆相关反应的现象、条 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Fe+2O2 Fe3O4 2Mg+O22MgO 4Al+3O22Al2O3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书 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本组 的实验方案或生活实例。 听讲,进一步理解金属与氧 气的反应。 学生讨论并回答:铝制品耐 腐蚀是由于铝可与空气中 的氧气反应,使其表面形成 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之故;若用钢刷、沙等来擦 洗铝制品,容易把氧化铝薄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教案苏教版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教案苏教版 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肥的种类和特性 2.学会对铵根离子的检验 3.了解常见化肥使用的注意事项 过程和方法: 1.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水平; 2. 增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理解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重点: 1.化学肥料的种类和特性 2.铵根离子的检验 难点: 1.铵根离子的检验 2.化学肥料成分的记忆。 课前准备:

教师:以举出所知道的化肥引出课题,对常见的化肥的物理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看书自己总结;对铵根离子的检验的教学通过实验,激发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 学生: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看书、讨论、实验探究,重点掌握化肥的种类和特性。 教学过程: 一. 化学肥料 1、氮肥 氨水 NH3H2O 易溶于水低温密封 碳酸氢铵 NH4HCO3 硝酸铵 NH4NO3 氯化铵 NH4Cl 硫酸铵 (NH4)2SO4 尿素 CO(NH2)2 【小结】氮元素可使植物细胞加速分裂和生长,促动植物枝叶茂盛。磷元素使植物提早开花结果,增强抵抗力。钾元素有利光合作用,促动作物生长健壮。这三种元素都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成分。 【结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逸出,这是快速检验铵盐的方法。 2、磷肥 它是含有磷酸根的盐。主要有磷矿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钙镁磷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磷酸镁)、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 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磷酸氢二铵(NH4)2HPO4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课题【学习目标】.通过日常生活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1的密切关系。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3.知道合金的组成,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 合金。4.会区别纯金属和合金,认识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学习重点】认识 合金,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学习难点】认识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生成问题情景导入。设疑:人类历史上使用铁、铜和铝21、图8—-1.用PPT 展示、描述教科书P2图8 金属材料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出示学习目标,由学生 对学习目标进行解读。2生成能力自学互研 几种重要的金属知识模块一 内容,思考:金属材料的种类有哪些?跟非金属相比,金属具有3.阅读教科书P2-1哪些相 似的物理性质?大多金属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常温下,点拨: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汞却为液体),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有金属光泽。数金属都是固体 ( 中的“讨论”。举例说出你所知道,联系生活经验,完成P41.阅读教科书P3表8-2的金属之最,思考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铝制?点拨:因为铁硬度大,密度大,铝硬度小,密度小。 (2)银的导电性比铜的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点拨:因为银资源短缺,价格昂贵,用银作导线,资源少,成本高。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3)如果用锡作灯 光里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点拨:因为灯泡里的灯丝在照明时温度很高, 的灯丝的话,灯丝很容易熔断,灯泡不耐用。 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4)是为了增强金属制品表面的美点拨:铬的硬度最大,不易生锈,水龙头等 铁制品镀铬, 观,如果镀金,不仅成本高,而且容易损坏,达不到预期目标。 合金知识模块二5,思考:1.阅读教科书P4-什么是合金?合金是纯净物吗?(1)点拨: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融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 合金不是纯净物,是混合物。(2)铁常见的两种合金是什么?其组成如何?。,钢的含碳量为4.3%0.03%~2%~点拨:铁的合金是生铁和钢,生铁含碳 量为2% ,并完成下表:1]-8实验[观察老师演示2.

人教版 初三化学教案 下册全套

§5-1 碳的几种单质 【教学目的】 1.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通过分析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进一步理解元素和单质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在物理性质方面的特征与用途 【教学用具】集气瓶、氧化钠、木炭、品红、水、烧杯 【教学难点】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方面的特征与用途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讲述法、练习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写出下列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C CO CO2H2CO3 CaCO3 碳及碳的化合物是化学世界最庞大的家庭,有碳单质,如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炭,还有无机含碳物质,和有机物等,所有有机物都有碳,氢两种元素。如天然气的主要成份甲烷(CH4),还有酒精、醋酸等,今天,我们来学习碳的几种单质。 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有金刚石、石墨,还有无定形碳如木炭、活性炭、焦炭和炭黑等。(注意:碳和炭) 问: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都是以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如果把石墨和金刚石混合在一起,是混合物还纯净物? 是混合物,它也说明了以前学习过的单质的概念,应该是指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

物,而不能光光说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下列我们分别讨论一下这几种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以及它们的用途: 一、金刚石 1.物理性质 纯净的金刚石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经仔细琢磨会带上光泽,成为璀灿夺目的装饰品--钻石,它是一种不导电、不导热的固体,是自然存在的最硬的一种物质。 2.用途 坚硬是金刚石最重要的性质,可以利用这个性质,将金刚石做为切割玻璃的玻璃刀,还可用来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作为钻探机的探头。 二、石墨 1.物理性质 石墨是一种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质地很软,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以导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它具有滑腻的感觉。 2.用途 利用它具导电性能可作为电极,如电池中的石墨电极等,因为它具有滑腻的感觉所以它可用来作为润滑剂。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它们的性质(物理性质)却截然不同,它主要是因为其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才会这么大的差异。 三、无定形碳 无定形碳中有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等,而木炭是我们最经常接触的一种,现在主要以木炭为代表研究一下木炭的物理性质及它的一些主要用途。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几种常见酸(H2SO4、HCl)和碱[Ca(OH)2、NaOH]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列举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解释在稀释浓硫酸时,为什么要把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能力目标 1.通过课本中的两个活动与探究实验,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并能够鉴别出来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一些典型溶液的酸碱性。 2.通过对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学习,能够处理被浓硫酸或氢氧化钠灼伤等突发事故。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坚固的碳酸钙和将氢氧化钙、粘土和沙子混合,用来作建筑材料等内容的的学习,初步体会到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2.通过【实验10-3】、【实验10-7】认识到酸和碱的腐蚀性,在使用时遵守安全注意事项,树立安全意识。 3.通过对浓、稀硫酸化学性质的学习,体会到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质的变化。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和生活常识,理解常见的酸、碱的性质与用途。 2.通过实验,学习酸、碱的通性及反应规律与物质制备。 3.通过对比实验,学会酸、碱与其它物质的鉴别。 ◆教学难点 1.通过教师理论知识的讲解,理解酸、碱具有通性原因。 2.通过挂图或播放视频,学习酸、碱的安全使用及有关事故的急救与处理常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媒体 多媒体实验仪器食醋、石灰水等药品石蕊、酚酞试剂植物的花瓣或果实酒精 ◆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演示实验+教师讲授+学生归纳◆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一、常见的酸 1.几种常见的酸 2.浓硫酸的腐蚀性 3.酸的化学性质 二、常见的碱 1.几种常见的碱 2.碱的化学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本教材是在学习常见酸和碱的知识后,主要是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的应用、酸碱度的测定pH两个部分。本节课主要学习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的应用。从教材体系来看,中和反应既是对酸碱化学性质延续和深化,同时又引出另一类化合物——盐,所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又为今后高中学习酸碱中和滴定的定量分析打下基础。从教育目的看,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它更具有现实意义,能更好体现化学走向生活的理念。从研究方法看,本课题采用实验探究,然后对实验进行分析、讨论、归纳,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因此本节课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之一。 二、学情分析 对于什么是酸,什么是碱,如何鉴别酸或碱,学生已经熟悉,而且对酸、碱的有关物理、化学性质有所了解,但对于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呢?如何通过具体的实验来探究呢?这些问题大多数学生从来没有思考过,所以需教师设置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本节课教学的起点应定位于学生已有的酸碱的知识基础上,设计有利于学生能自主学习的情境。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与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难点: 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 四、教学处理: 在实际教学中,我将课题中“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提到第一课时上,先引导学生理解pH的测定方法,这样为本节课的探究活动又多提供了一个理论知识点。 五、教学方法的选择 学法: 明确问题→大胆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分析现象→形成概念→理解迁移 教法: “三段五环探究式学习” 三段:激疑→探究→形成 五环: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合作探究,解决课题 归纳概括,小结课题 反馈练习,巩固课题 拓展延伸,应用课题 六、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合作探究、解决课题→归纳概括、小结课题→反馈练习、巩固课题→拓展延伸、应用课题 1、演示实验、提出问题: ?观察有什么现象?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呢? 2、合作探究:酸与碱会发生反应吗?怎样证明?(实验) 3、归纳: 中和反应的实质:酸中的H+与碱中的OH-反应生成水 盐的定义: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教案人教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1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3 第1课时金属与氧气和酸的反应3 第2课时金属活动性顺序5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7 第1课时金属的冶炼和与之相关的计算 7 第2课时钢铁锈蚀与金属资源的利用保护 9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学案11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13 课题2 溶解度15 第1课时饱和溶液15 第2课时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7 课题3 溶液的浓度19 第1课时溶质质量分数19 第2课时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21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23 第九单元溶液——复习学案25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27 第1课时酸碱指示剂27 第2课时常见酸及酸的性质29 第3课时常见碱及碱的性质 31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33 第1课时中和反应33 第2课时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35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37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39 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学案41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43 第1课时氯化钠43 第2课时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45 第3课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盐的通性 47 课题2 化学肥料49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复习学案51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53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55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57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复习学案59 附录:初中化学知识归纳61

课题1金属材料 【学习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3.知道合金的组成,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4.会区别纯金属和合金,认识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学习重点】 认识合金,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学习难点】 认识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用PPT展示、描述教科书P2图8-1、图8—2。设疑:人类历史上使用铁、铜和铝金属材料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 2.出示学习目标,由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解读。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几种重要的金属 1.阅读教科书P2-3内容,思考:金属材料的种类有哪些?跟非金属相比,金属具有哪些相似的物理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