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教走进校园 让诗歌滋润心田

让诗教走进校园  让诗歌滋润心田
让诗教走进校园  让诗歌滋润心田

让诗教走进校园让诗歌滋润心田

永济市银杏小学

我们银杏小学创建于1992年,现有教学班21个,学生1500人,教职工75人。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根据语文新课标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确立了“诗化校园”课题研究。几年来,我们咬定诗化不放松,坚持特色不动摇,一步一步走在诗联教育探索之路上。

一、“诗化校园”的思考与构想

2003年秋,我校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了适应课改,实施突破,我们学习了大量的课改资料,研究了《课程标准》,并结合实际,确立了“诗化校园”的课题研究方案,我们确立这一课题,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学校地理位置。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学生家长大多是农民和进城打工族、小商贩,人文素养相对较低,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和高雅气质,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课程改革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根据这一目标,各阶段目标都分别提出了诵读儿歌、童谣、优秀诗文的要求。

(三)传承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但自古以来就是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华诗词多少年来就是激励国人前进,推动人类文

化发展的人文丰碑。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把诗作为修身、治国、平天下之始,与“礼”、“乐”并论,视为做人基础,足见诗教可以纯洁心灵、丰厚底蕴、激发想象、启迪创造,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四)创造教育需要。诗是一切科学的根。意大利诗人塔索指出“没有人配受创造者的称号,惟有上帝与诗人。”英国诗人雪莱说:“诗是神奇的东西,它既是知识的圆心,又是它的圆周;它包含一切科学,一切科学也必然溯源到它,它同时又是一切其他思想体系的老根和花朵。”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诗教可以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

总之,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古诗词始终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我们民族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期间蕴含的思想、胸襟、情怀、风景永远魅力四射,是词语楹联内涵丰富、意境高远、富含哲理,而且语言凝练、朗朗上口,有节奏、有韵律、有内容、有意境,千百年来,万口传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传承着祖国文化的命脉。通过古诗文的诵读,必将提高人的文化品位,我们进行“诗化校园”的课题研究,打造学校的诗联特色,就是要让学生在诗的国度里畅游。也许学生还不能真正懂得诗联的意思,可是他在朦胧中把握了古人经过多少年探索才找到的汉语言音韵之美,播下热爱和兴趣的种子,待将来到了水土适宜的时候,一定会破土发芽,开出一束绚丽的生命之花,因此说,在小学开展“诗化校园”研究与实验就是为学生奠基未来。

二、“诗化校园”的实践与探索

“诗化校园”不仅是从理论层面上研究,更重要的是从实践的角度上、从积累的厚度上、从素养的高度上、从能力的坡度上全面实施和探索。为此我们启动了“三重”工程。

(一)重基础,兴学诗之风

为营造学习氛围,形成学诗风气,我们提出了学生读写“五个一”,教师提高“十个一”,环境创设“三个一”。

1、学生读写“五个一”

每周背一首诗歌,每月一次百米诗画廊自由创作,每天记一句名言,每学期办一份诗歌手抄报,每学期一次诗歌诵读会。通过大量阅读记忆,引导学生走近陶诗,学习中华诗词,感悟中华诗词,积累中华诗词,形成人人学诗的风气。现在四、五年级学生能背诵陶行知儿童诗100余首,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80首诗,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全部会背,有的学生背古诗超过200首。我们为了方便学生学习积累,精心编写了校本教材《诗意润心田》,将各年级积累篇数,分别作出了要求,六年时间要求积累诗词达到300首以上。

2、教师提高“十个一”

`我校对教师学习提出“十个一”目标:每节课送学生一句名言;

每天读一份报纸;每月读一本杂志;每周背一首古诗;每月读一本教育名著;每周写一篇教学随笔;每学期记一本学习笔记;每学期积累一本剪贴本;每天练一篇内容为古诗式名言的钢笔字;每学期写一篇读书体会。通过实施“十个一”学习活动,让读书回归教师,让理念提升教师,让书香滋润教师,让能力增强教师。我们还聘请诗词

方面的有关专家,来校为教师授课,并购买《诗词基础》、《诗歌教材》等书籍供教师们学习。

3、环境创设“三个一”

我们在校园环境创设上,以“诗”为主题,以“诗意”为灵魂,做到“三个一”:建一百条标语。校园的楼道、花草间处处散布着催人自省的诗化标语,如“捡一片纸屑,还一片整洁。”“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等。办一份报纸。学校创办了一份校报——《银杏花蕾》,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建一个平台。每月学校将学生中写的诗歌收回,择优编印一页,发给学生,为学生交流写诗成果搭建一个平台。

(二)重活动强用诗之举

在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引导教师运用诗教,提高课堂质量,增加课堂效果,做到课堂诗化、评语诗化、活动诗化。

1、课堂诗化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诗教的主途径。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做到“三个三”,即三动:动脑、动口、动手;三问:敢问、善问、会问;三敢:敢说、敢做、敢争论。对教师要求做到:名言导入——诗语过渡——诗歌小结。让诗增加学生兴趣,增添学习情趣。如年近50的数学老师吉会平在教《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课时,编写了这样一首儿歌:“应用题,真的趣,数量关系是第一;搞清已知和末知,列出方程解难题。”简练的语言,突出了教学重点,给学生很深的印象。语文教师聂秀芳在教学《军神》一课时,把诗歌引进课堂,与学生共同编诗,以烘托主题。在总结刘伯承是怎样一个人时,

她引导学生:“伯承元帅意志坚,言谈举止非一般。孤傲沃克把腰弯,军身扬名传佳话。”聂老师巧妙地把编写的诗歌作为课文的过渡,使学生情绪高涨,兴致盎然。

2、评语诗化

诗一样的评语充满热切的期待,充满真诚的鼓励。加强具体方法指导,加强师生心灵沟通,诗使评语情感化、审美化、人文化,这正是课程改革所追求的教育境界。如语文教师杨彩凤为学生的雨景文章写批语:美啊,雨中万物;妙啊,语美文畅!五年级同学即将毕业,对校园,对老师、对同学的留恋与日俱增,教师这样写批语:让我们共同珍惜一起走过的朝朝暮暮,留一份期待,滋润我们重逢的欣喜。又如:当学困生学有进步时,教师做热情洋溢饱含诗韵的评语:一个青苹果尽力接受阳光的沐浴,努力着、生长着,终于变红了,祝贺你的成功,老师真为你高兴。有个学生没有认真写课文读后感,一个同学在给他的评语中写道:“文章没劲没新意,今日我来品一品,随便给你打个B,请你今后多努力。”这样同学间相互用诗评价,也成了学生学习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活动诗化

少先队活动诗化,语文实践活动诗化,校报开设诗教专栏,诗教架起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桥梁,提升了教学的质量。如:学生在课本剧台词上的创新,就是诗教的成效:《西门豹》一课主人公的台词,“魏王派我到邺县,满目荒凉不忍见,村庄处处是饥民,声声叫苦声声怨;我是民众父母官,岂能坐视而不管?要得民众免得饥荒,先把贪官来惩处”,就是明显的例子。又如:四(2)

中队在《我爱我校》主题队会活动中,几个队员创作了富有情趣的《一点歌》:“队员上学早一点,行为规范记清点,升国旗时严肃点,见了师长礼貌点,文明用语多说点,同学之间团结点,上课听讲专心点,回答问题踊跃点,书写作业认真点,有益书报多读点,公共财物爱护点,有益活动多搞点,学校纪律遵守点,有益活动多搞点,你一点,我一点,学校面貌大改观。”以诗一样的语言展示了文明规范的学生生活,表达了学生激越、振奋的情怀。

(三)重能力,创写诗之果

在引导学生学诗背诗的同时,我校还结合节日、结合时事、结合季节、结合地方特色,让学生联系实际,结合情感练习写诗。

1、节日诗化有特色

清明节写诗祭先烈;诗人节(端午节)写诗慰屈原;建党节写诗颂党恩;教师节写诗表尊师。如四(3)班王哲同学觉得星期六作业太多,就把自己想说的话写成诗交给校报:“清明时节好风光,走来转去特别忙,为写作业忘扫墓,开门已经到晚上。”校报编辑亲切回复:住哲你像星闪烁,梦里脸上现酒窝,教师已知作业多,今后改过意如何?

2、时事诗化有意义

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全国军民抗击冰灾、喜迎北京奥运圣火,这些国内外发生的大事,都成为师生们抒发情感的材料。如学生王麒翔的诗作《有感神州一号》—“千年科技大飞跃,神州五号冲九霄。全国人民齐欢腾,誓为祖国献终生。”自豪之情跃然纸上。今年,几十年未遇的冰雪灾害,突袭祖国南方大地,全国军民掀起了抗灾热潮。

学生陈昊荣针对这一情况写出了《抗冰雪》诗作:“冰雪灾害降湖南,一方有难八方援。全国上下同一心,撒播温暖满人间。”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看抗灾,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3、季节诗化有情趣

春天觅春写春诗,秋天赏菊写菊香,冬天雪飞赞雪景,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描写自然。如田冰婉同学的《春天给大地送了什么》—春天,你送给我苗儿什么,让苗儿绿得可爱?噢,原来送给了苗儿一桶深绿的油漆。春天,你送给了油菜花什么,让油菜花儿香的醉人?噢,原来送给了油菜花一瓶香水。春天无限好,你送给了大地一片生机,让大地明媚,人们充满青春活力。在这首诗里,学生用“油漆、香水比喻春的颜色、气味”童趣盎然,不由喜爱。

4、地方诗化乡情浓

同学们结合永济的景色,写家乡、唱家乡、赞家乡,写出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如一学生仿照《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歌词,创作了诗歌《人说永济好风光》—“人说永济好地方,人杰地灵五谷香。古代舜帝建大都,唐代铁牛架桥梁。站鹤雀楼上望一望,你看那,黄河的水呀哗啦啦地流过我们的市区旁。五老峰呀高万丈,五位老人多慈祥;王官瀑布美如画;万固寺旁竹林壮。永济的儿女志如钢,你看他们憋足了劲创造着永济明天的辉煌。”

5、生活诗化有情感

生活中学生看到的一景一物,经历的一事一人,都可作为写诗的素材。如一位同学写太阳:“春天的太阳暖洋洋,夏天的太阳麻辣烫。”学校开展读书活动,同学们有感受就用诗来表达:“读书好,好读书,

读书万卷打基础。成才需要底蕴厚,我要认真把书读。”新学期开学了,学生用诗写出了自己的思想和打算:“春天到,小鸟叫,新学期,已来到。见了同学互拥抱,见了老师问声好。上学期间不迟到,认真听讲素质高。追跑打闹要改掉,文明礼貌要做到。”

三、诗化校园的效果与反思

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诗化校园”取得了显著效果:

1、在研究上,先后编写了5本校本教材:《陶行知儿童诗歌选》《情满校园》、《诗意润心田》、《联苑绽新绿》、《从小学楹联》,充分展示了师生的诗联研究与成果。《中国教育报》分别以《关注一生,诗化校园》、《山西永济银杏小学打造“诗化校园”》为题两次报道了我校的诗教育人经验;《中国德育》以《诗化教育:德育的别样风情》为题报道了我校的诗教育人经验;《新德育》以《童谣声声润心田》为题报道了我校的诗教活动经验;《山西教育》以《让诗滋润学生心田》为题报道了我校的诗歌教学经验。‥…我校被确定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校”、“诗词教育示范校。”

2、在育人上收到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一是培养了学生的高尚情操,学生的爱国情感,道德风貌,文明风貌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二是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的作品不断见诸报端,作文水平,大幅提高;三是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写诗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灵活,创造精神得到了培养。

3、在发展上形成了诗联教育机制:一是背诗机制,学生小学期间须积累诗词300首,楹联300副。国学启蒙《三字经》、《弟子规》,每天做到十二次背诗:早到校背,八节课前背,课间操背,两次放学

背。学期末检查背诵情况,记入学生档案。二是写诗机制:每逢节假日,学校给师生布置写诗联的任务,通过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学会表达生活,抒发感情。学校建立楹联擂台赛,每两周对句一次,好的予以奖励。每年五月学校举办诗联艺术节,让学生在说、唱、写、创中感受时的美好。三是评价机制:写诗、背诗纳入师生量化评估范围。教师的绩效与诗联教育紧密相关,学生每学期评选背诗能手,最佳小诗人,平时突出的给以奖励,诗教在校已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

4、在教学上,总结出诗联教育课堂模式:教师课堂教学围绕学校的诗联教育,已形成了特有的模式:诗化导入——诗意过度——诗联总结。导入新课或用名言、或用故事、或用猜谜,要做到课伊始趣味生,让学生很快对新课产生兴趣。教学环节过度要有诗意,教师或概括内容,或启发学生思考,或组织小组合作,必须做到富有诗意化、人性化的语言,学生听教师讲课应是一种诗意的享受,生命的历练。教学小结必须运用儿歌或楹联。在言简意赅的儿歌中,在富有启迪的楹联中,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我校的“诗化校园”作为我校的特色,已成为一道亮丽的名片。“诗化校园”成了我校的代名词。我们决心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让特色办学机制更加完善,让特色办学更加科学,让特色办学底色更加绚烂。

古诗鉴赏之山水田园诗鉴赏专题

初三古诗鉴赏之田园诗鉴赏 一、明确概念 1.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樵夫等的劳动为题材。 2.代表诗人: A.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第一个山水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 B.唐朝时,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人物。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二、常见意象与意境: 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1.①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②意境特点:恬淡宁谧、清新优美、宁静和谐、明丽绚烂、富有生活气息。 ③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2. 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五柳、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 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淡雅清幽、豁达、淡泊闲适、清冷荒僻。 ③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3.①菊花。 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2.竹 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3.五柳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4.东篱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5.三径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三、表达的思想情感 主要情感: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描绘山川美景,表达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厌弃官场,归隐田园,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或怀才不遇的苦闷。) ①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 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 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王孙指诗人自己,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①常出现的景物有: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仙灵之鸟,超凡脱俗)、孤云(孤高傲世)、禅房、古寺、暮钟 ②常出现的人物有:五柳、接舆、伯夷、叔齐、寺僧、道人、林叟、樵夫、幽人 ③这些景物和人物的共性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这与官场的明争暗斗形成对比,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为诗人营造出一片清幽静僻,远离尘俗的天地,与诗人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是和谐统一的)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向往自由、宁静的田园生活,抒发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心情。) ①《过故人庄》(孟浩然) 4.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①《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后两句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题目及答案(山水田园诗)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题目及答案(山水田园诗)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夜归鹿门歌①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①鹿门:山名,在襄阳。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成了隐逸圣地。 (1)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3分) (2)诗人和世人的选择不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志向是什么?(4分)(3)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4分) (4)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4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5分)(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11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5分)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6分) 4.[正宫] 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4分)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5分) 5. 雨后池上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5分)

2015学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

2 0 1 5 学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 一、关于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 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分成山水诗和田园诗两类。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田 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材。 山水田园诗的一般主题:(1)归隐田园,钟情山水;(2)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3)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二、经典链接 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2007 年天津卷) 黄氏延绿轩(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答: 【参考答案】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类似的诗句还 有曾公亮的“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王安石的“一水护田将录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等,希望同学们注意积累。)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答题时一般要描绘出其所描绘的景象,指出其所蕴涵的感情。 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2007 年上海卷)

阮郎归初夏(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 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答: 【参考答案】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 【解析】赏析情景交融题,最重要的是说清作者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这一点说清了,得分要点也就抓住了。 三、方法点拨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 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地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专练(含答案)

2020年诗歌鉴赏二轮复习:山水田园诗专练知识回顾: 山水田园诗 题材特征①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②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 常见标志①标题中往往有“山”“野”“田”“居”等字。②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内容情感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②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③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④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 ⑤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常用手法(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 (2)写景的表现手法:①白描与工笔;②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③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④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⑤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3)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以乐景写哀情(反衬)。 对点综合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1—2)题。(9分) 初夏江村 高启① 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 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②。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注 ①高启:字季迪,明初著名诗人。此诗作于高启回到家乡青丘乡间隐居时。②纬车:纺车,抽茧出丝的工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一个“步”字表现出诗人在乡间行走时轻脚细步、悠闲自得的情状;写野鸭时的“翻”字,写飞燕时的“拂”字,活现出动物的生气和自在,充满诗情画意。 B.诗的前三联从视觉角度写所见,最后一联从听觉角度写所闻,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再现了黄梅时节的乡村景象。 C.本诗首联总起,奠定全诗的基调;颔联紧承上联写景;颈联则由写物转入写人;尾联则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D.律诗的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对仗包括词性、结构相对,也包括声调、平仄相

诗歌朗诵比赛讲话稿范文(精选5篇)

诗歌朗诵比赛讲话稿范文(精选5篇) 诗歌朗诵比赛讲话稿范文 在当下社会,需要使用讲话稿的情况越来越多,讲话稿是为发言者表达自己想要讲的话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写讲话稿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收集整理的诗歌朗诵比赛讲话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诗歌朗诵比赛讲话稿1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为弘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诗歌文化,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校教导处、语文组经过精心的筹备,在今天下午举办此次“王林中学经典诗词朗诵比赛”。在此,我代表学校预祝今天的比赛圆满成功!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它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诗歌朗诵就是朗诵者用清晰的语言,响亮的声音,优美的体态,把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再表达的艺术活动。回顾我自己成长的历程,许多优秀的诗句依然了然于胸,诗句中丰厚的精神内涵一直让我深受鼓舞和感动。如爱国诗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泰戈尔的“天空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些优美而深刻的诗句,无不让我们深受启迪。 我希望,同学们能以此次比赛为契机,勇敢地舒展才华,展现青

春的活力和激情,更加了解和热爱诗歌,让青春的活力在诗的国度里焕发光彩! 选手们加油!我期待着你们今天的精彩表现!谢谢! 诗歌朗诵比赛讲话稿2各位老师、同学们: 为提高学生朗读水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环境,郭老庄、郭刘、郭水坑三个完小共10个班级参加了刚才的朗读比赛。 这次比赛,学区政教处作了精心设计和安排,各班、各语文老师认真组织准备。参赛同学抑扬顿挫、充满感情的朗诵,仿佛把我们带进了诗的意境,书的花园。同时,在优美隽永的字里行间,升华了我们的情感,触动了我们的灵魂,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给予了我们心灵的震撼和美的享受。比赛组织得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向精心组织、辛勤工作的老师、班主任、语文老师及各位评委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向经过认真准备、激烈角逐,获得优异成绩的参赛班级和个人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刚才大家听到的诗歌和散文,其中既有名人诗词,也有凡人作品,既有经典诗文,也有时代美文。作品要不吟咏自然与人生,要不讴歌时代与祖国。精美的文字,凝结了文人的心声,记录了文人的喜怒哀乐,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比赛中,所有参赛同学能使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读得流利,感情真挚,用声情并茂、形式多样的朗诵方式精彩诠释了经典诗文的美感,展现了同学们追求美、展示美的情操,令人感动。

初中语文中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分类例说与实战(山水田园诗)

诗歌鉴赏分类例说(山水田园诗)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众多,风格各异。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仔细品味,这些诗或多或少有着共同的特点。 首先,都对山水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给予了其他诗人作家无法企及的关注,且不惜以浓墨重彩描写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作首联交待了事情的缘由后,颔联即写诗人进村时所见的自然风景。诗人好似信手拈来农村常见的风景,但平淡之中可见深厚的功力和精心的锤炼。这两句不仅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而且一个“合”字,一个“斜”字,更将绿树环抱山村,青山横斜村外的神态点化出来,仿佛自然景物同山村人家融洽和谐,依依相合,洋溢着浓厚的情韵,极富亲切感和感染力。 颈联写进屋后主客畅谈的情景。如果说,颔联是描绘整个村庄大环境的话,颈联即是勾画故友农家的小环境:室外是打谷的晒场和菜园,室内是农家的酒菜和农事的谈吐,一股浓洌的田家风味和盘托出。诗人面对窗外典型的农家风光,屋内丰盛的农家饭菜,内心怡然欢快;加上主客知交,情味相投,频频举杯对饮,声声畅谈桑麻,心境是何等畅快温暖。尾联则述他日之约,情韵深长。诗作的人情物景都融入了一片天籁之中。 其次,诗人笔下的山水草木、鸟语花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形成了充满生命意识的画面。 且看杜甫以诗为画之作—《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清明节诗朗诵演讲稿3篇

清明节诗朗诵演讲稿3篇 清明的天,是阴的;清明的雨,是涩的。在今天这个不平凡的日子里,让我们用心请来缅怀先烈与亲人。下面整理了清明节诗朗诵演讲稿,供你阅读参考。 清明节诗朗诵演讲稿篇01 《祭奠清明节》 古老的祖先定下了这个特殊的节日, 祭奠所有的故人。 使他(她)们在天堂那边不要孤独, 不管是自己亲人祖先还是革命的烈士。 他们曾经走过的土地, 血脉仍在延续。 你们的事迹, 你们的历史, 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 此时荒原的坟墓上插满了鲜花, 烧尽了纸币。 愿你们在那头不要在贫穷, 不要孤寂。 泪水洒满了记忆, 光荣飘满了思绪。 我赞扬革命的烈士,

你们留下了坚强的意志。 中国的军魂, 影响深远,永不停止。 我思念已故的亲人, 泪水淋湿了双眸。 你们的劳累,我们的幸福, 永远联系在一起 清明节诗朗诵演讲稿篇02 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不会忘记,今天的美好生活,源于昨天你们血与汗的奉献。 没有你们的浴血奋战,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 安息吧,英雄。 心怀最深沉的崇敬,我们走进烈士陵园。 聆听那血染的碑文,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清明即将来临,我们来到烈士纪念碑前, 这是一片圣洁的净土,安放着先烈的英灵。 烈士长存,丰碑永恒。 东风吹,松枝摆,少先队员扫墓来。 凝望烈士墓,烈士浩气依然在。 革命传家宝,一代传一代。 为了后方机关,为了几千老乡, 十三岁的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

他的血染红了山岗,他的血染红了蓝天, 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清明雨纷纷,白花祭亲人。 缅怀先烈英雄事,热泪盈眶祭英魂。 烈士业绩照千秋,星星火炬代代传。 生为炎黄子孙无比自豪,生为龙的传人无尚光荣。 我们是新世纪的缔造者,我们是新世纪的接班人。 从小立下报国志向,当好建设者和接班人,谱写中华新篇章。清明节诗朗诵演讲稿篇03 三月,万物复苏,盎然春意。 三月,最令人向往的日子。 人们总是不会忘记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 看烈士事迹,学烈士精神,踏上红色之旅。 看到了吗,聆听了吗,感受到了吗? 革命烈士的英勇和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烈士陵园前,我站着留了影, 此时此刻,我心潮涌起, 我们能否踏着先烈足迹?! 我们能否把红旗扛起? 一种激昂,一个振奋, 一种思索,一个问题。 上幼儿园的时候,

古诗赏析之山水田园诗

古诗赏析的【解题宝典】 关键词:宝典口诀赏析方法经典范例 程季子 内容赏析类歌诀总纲(三十二字令) 田园山水,悲秋伤春。 托物言志,怀古讽今。 怀才不遇,功业豪情。 羁旅离愁,思乡怀人。 说明:古诗词的题材种类很多,为了方便大家学习记忆,作者对某些类型加以概括综合,并编成“三十二字令”,希望大家细心体会。 下面分成四种类型为大家提高相应的解题宝典。 (一)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东晋诗人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开创山水诗派,至唐代两者合流,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解读时要抓住情景关系加以品析。 主要题材:田园山水,悲秋伤春。 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情感类型: 积极乐观型:欣赏美景、陶醉自然、爱春赏秋、超然物外。 平和安逸型: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安适愉快、悠闲自在。 忧伤抑郁型:见物伤情、惜春伤春、遗世独立、避世远俗。 情景理趣:见景思理、见物得趣。 常见范例: (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诗人往往从山水中体验人生的真谛或借山水来表达其归隐 山林的情趣。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杜牧《山行》。 (2)表现了古代士人的隐逸情怀,主要抒发诗人的恬适的生活情趣。如陶渊明《归园田居》、王维《山居秋暝》。 (3)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4)青春易逝的抑郁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 时有》《赤壁怀古》。 (5)宋人有很多的哲理诗,通过景物或者思考来表现人生的理趣。如苏轼的七绝《题西林壁》,宋诗的理趣往往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去表现特定的某个生活真理,如朱熹《观书有感》。

山水田园诗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鉴赏知识点 一、了解山水田园诗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二、常见意象与意境: 1.①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②意境特点: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 2.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 五柳、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 (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 三、表达的思想情感 主要情感: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①王维《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翁即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 ②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①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②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①《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②《社日》(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①《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②《村居》(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①《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四、常用表现手法 (一)描写: 1.听觉角度:①动静结合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②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 王籍《入若耶溪》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 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 2.视觉角度:①绘形、绘色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角度变化上下、俯仰、高低、远近 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前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 3.细致程度:①工笔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此诗写的是赏景,刻画十分细微,,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色彩 异常秾丽。 ②白描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 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陶渊明《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前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4.其他方面:虚实结合、正衬反衬等 虚实: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之景,如回忆、想象未来或幻想幻觉之景;“实”指当前视听之景。诗歌常用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相济)的手法。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 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而突出主要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衬与反衬。 《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 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

2015学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 一、关于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分成山水诗和田园诗两类。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材。 山水田园诗的一般主题:(1)归隐田园,钟情山水;(2)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3)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二、经典链接 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2007年天津卷) 黄氏延绿轩(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答: 【参考答案】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类似的诗句还有曾公亮的“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王安石的“一水护田将录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等,希望同学们注意积累。)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答题时一般要描绘出其所描绘的景象,指出其所蕴涵的感情。 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2007年上海卷) 阮郎归?初夏(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答: 【参考答案】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 【解析】赏析情景交融题,最重要的是说清作者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这一点说清了,得分要点也就抓住了。 三、方法点拨 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

中华经典朗读比赛演讲稿

中华经典诵读演讲稿 中华经典诵读演讲稿一:中华诵经典诵读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来到仰慕已久的**大学出席“中华诵20xx经典诵读进校园**大学篇”晚会,我 感到十分高兴。有着116年传统历史的**大学景色优美,是中国现代学制最重要发祥地之一, 又是一所在国内外都享有广泛学术影响的大学。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对在 **大学成功举办这次晚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20xx年,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在部分省市开展了“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两年来,全国范围的诵读比赛、以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的诵读 晚会等活动,吸引了社会广泛参与、电视及网络等媒体的积极传播,“中华诵”活动的影响力 逐步扩大,受到了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的表扬,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在湖南长沙 刚刚闭幕的第五届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已被列为两岸文化交流 的议题之一。20xx年从**大学开始的这项诵读活动,除了在全国继续举办诵读比赛和四个传 统节日诵读晚会外,还要举办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题诵读晚会,并推进诵读活动进高校、举 办中小学生“中华诵”夏令营,使经典诵读成为丰富学校教育和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高等学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引领文化的社会职责,诵读经典,弘 扬主旋律,一是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具有促进作用;二是诵读的形式和内容与 高等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大学生心理需求高度契合,可以形成新的文化潮流,引领校园文化; 三是通过诵读活动,能够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水平,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怀, 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利。我们相信,“中华诵”进高校,可以促进广大师生更广泛地参与这 项活动,从而提升活动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扩大其影响;积极参与这项活动,也会给校园带来 清新的空气,使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精神风貌发生积极的变化。教育部已将今年的“中华 诵”进高校校园活动纳入教育系统“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 我希望在诵读深入开展进程中,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我们今天诵读的经典,应该 包括从古至今中华的诗文精品,既要有经典的古诗古文,也要有与民族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 一脉相承、脍炙人口的现当代经典名篇。我们诵读经典要注重展现、吸收经典中的精华,使 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我们更期待在学习、 吸收经典精华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们的语言文字和文化功力,创造我们时代传诵千古的美 文华 章。我们的晚会应通过诵读经典名篇,展现当代大学生的励志、奋进及以天下为己任的 雄心和宏伟志向,歌颂祖国,颂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青年人中的积极影响。通过舞蹈、音乐、古辞新韵的歌唱等艺术形式使我们的晚会精彩纷 呈。在晚会即将开始之际,我还要特别指出,作为百年名校,**大学向来有开风气之先的传 统。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承办“中华诵”进高校第一场晚会,已经展示了新一代武大 学生“敢为天下先”的风格。在此,我要代表主办单位向辛勤筹备这台晚会的**大学校领导 及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希望今天的晚会真正拉开“中华诵”进校园的序幕,今后经典诵读活动在校园里能够 异彩纷呈、经久不衰。最后,预祝晚会圆满成功,向老师、同学们和艺术家们的精彩演出表 示感谢,并祝大家度过一个愉快、丰富的暑假生活! 中华经典诵读演讲稿二:中华经典诵读的演讲稿(1276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滚滚黄河,滔滔长江,翻涌万年不息;巍巍中华,泱泱大国,沉浮千年不变。这就是我们

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

诗歌鉴赏 专题(一)——山水田园诗 一.概述: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东晋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将山水田园诗派发扬光大,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二.思想内容: ——描绘山川美景,表达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向往自由、宁静的田园生活,抒发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心情;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厌弃官场,归隐田园,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或怀才不遇的苦闷;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描绘劳动生活,歌颂民风勤劳、淳朴,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厚情谊;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反映农村生活的艰辛以及农民的困苦,表达同情、愧疚之情,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社会黑暗腐败;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佛道思想的流露。 终南别业(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三.语言特点: 质朴、自然、清新 四.常见表达方式: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解释:“白雪却嫌春色”其实是诗人的感受,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赋予了白雪,不直接写自己嫌春晚,让白雪有急切的心情,并且让白雪化作飞花,用拟人手法表达自己的盼春之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不直接写诗人自己的心情,而是通过白雪来写,将诗人自己的情融入对景物的描写之中。) 庆全庵桃花(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解释:首句化用《桃花源记》原意,“又”首先表示年复一年,时间推移;其次具有强化感情的作用。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虚实结合,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作者借写隐居之地桃花开放之景,表达了避世山中的孤寂之情。作者希望“花飞莫遣

诗歌朗诵比赛主持词_演讲稿

诗歌朗诵比赛主持词 本文是关于演讲稿的诗歌朗诵比赛主持词,感谢您的阅读! 诗歌朗诵比赛主持词 开场: 尊敬的校领导、敬爱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弹去五月的风尘,迎来六月的时光,我们的心像怒放的花朵,荡起欢乐的海洋。 炎炎的夏日,似我们心中的激情热烈而奔放。 菁菁校园,在彩旗的映衬下更显风光。 今天,我们陶醉在诗海里,感恩祖国,赞美生活。 1、白:中国,一个传奇的国度;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华的礼仪之邦。 如果有人问我是哪里人? 我会骄傲的说:“我是中国人!” 下面请欣赏三(5)班带来的诗歌《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2、白:我为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我还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而自豪。 感恩父母,给予我们宝贵的生命。 感恩老师,带我们品尝知识的琼浆。 学会感恩,就会体验生活的快乐,拥有美好的未来。 下面请欣赏三(1)班带来的诗歌《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3、白:是的,我们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拥有美好的未来,这也是几代人真诚的期待,今天的红领巾将是未来的主宰。 下面请欣赏三(2)班带来的诗歌《红领巾相约中国梦》。 4、白:红领巾相约中国梦, 这是我的梦,这是你的梦,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梦。 是蓝色的航天梦,是红色的奥运梦,是绿色的和平梦…… 下面请欣赏三(6)班带来的诗歌《中国梦》。 5、白:啊!中国梦是五彩斑斓的! 这是祖国母亲的梦。

攀爬过岁月的脊梁,沧桑印证着她求索的脚步。 九十余载的风雨,六十多载的峥嵘。 正是祖国母亲哺育着亿万炎黄子孙, 我们要为她祝福! 我们要为她歌唱! 下面请欣赏三(4)班带来的诗歌《写给祖国母亲的歌》。 6、白: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有了一个最好的朋友,它的名字叫书。每天书之舟载着我们驶向知识的海洋 下面请欣赏三(8)班带来的诗歌《我爱读书》。 7、白:捧一把泥土,掬一簇浪花,抚摸祖国的脊梁。 翻开《四库全书》的尘封,弹一曲《高山流水》的悠扬, 倾听祖国的心香…… 下面请欣赏三(3)班带来的诗歌《我的祖国》 8、白:我的祖国容光焕发, 我的祖国培育我成长,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是东方刚刚升起的朝阳。 张开那自信的翅膀, 我和祖国一起飞。 下面请欣赏三(7)班带来的诗歌《我和祖国一起飞》 结束:激情澎湃,抑扬顿挫的朗诵,展现了雏鹰对天空的憧憬。 斗志昂扬、铿锵有力的词句,表达了同学们心怀感恩、励志、奋进。中国的山有梦,撑起浩瀚的苍穹, 中国的水有梦,孕育出大地郁郁葱葱 同学们“感恩·祖国·梦”诗歌朗诵比赛到此结束,再会!

语文-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之山水田园诗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移居(其二)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注释:①将:岂②纪:经营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3分)( D )( E )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的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②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4分) 答案:②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旬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2、(07全国卷I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 ,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3、(08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山居即事王维

山水田园诗鉴赏方法及备考要点

绘景入境品情 ——山水田园诗鉴赏方法及备考要点 文章作者:李玉涛赵英屏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9·12A2010-3-25 10:21:59近几年高考中,山水田园诗较受命题者青睐,2002年至2009年高考共考了9首山水诗和4首田园诗。品析炼字和分析意境是考查山水诗的两类主流题型,借景抒情手法是考查山水诗的命题核心点,我们应在备考中给予足够重视。 一、考点解析,要点透视 1.注意品读“诗眼”。 “诗眼”指的是一首诗中或一首诗的某一句中最传神、最富有表现力的文字,也是理解和把握诗歌内容及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之处。诗歌的语言一般都是比较含蓄的,很多诗词都是“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因此,品读“诗眼”有助于把握整首诗歌的思想感情。考生鉴赏时应善于发现“诗眼”、分析“诗眼”。 2.注意炼字、炼意。 炼字、炼意也一直是古代诗歌鉴赏命题的重点。苏东坡说“诗赋以一字见工拙”,杜甫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们强调的主要意思就是“炼字”和“炼意”。我国古代诗论中所说的“诗眼”“句眼”“一字眼”等是对诗歌创作中的炼字所作的理论概括。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炼字不单是炼声、炼形,同时也是炼意,只有切合题旨,适合情境,做到语意两工,这样炼出来的字才能光芒四射。考生在鉴赏诗歌时应注意那些在节骨眼处、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的词句,并加以深入分析、理解。 3.注意手法、技巧。 古代诗歌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其表达技巧更是臻于完美。我们评价一首诗歌的优劣,也常常从表达技巧上进行分析,所以“表达技巧”自然成为高考古代诗歌命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熟悉古代诗歌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

高考语文复习――山水田园诗鉴赏

2010高考语文复习――山水田园诗鉴赏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②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③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地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④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A、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B、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