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值比较与检验(T检验) 实验报告

均值比较与检验(T检验) 实验报告
均值比较与检验(T检验)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生物医学统计分析

实验名称均值比较与检验(T检验)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实验地点

2015—2016学年度第 2 学期

SAS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实验报告

2014——2015学年第 1 学期 合肥学院数理系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统计软件选讲 实验项目: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实验类别:综合性□设计性□验证性□√ 专业班级: 12级信息与计算科学 姓名:马坤鹏学号: 1207011017 实验地点:数理系数学模型实验室 实验时间: 2014.9.24 指导教师:段宝彬成绩:

一、实验目的 掌握使用SAS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用INSIGHT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2、用“分析家”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3、编程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三、实验步骤或源程序 1、生成来自标准正态总体的10000个随机数: (1) 求总体的平均值和方差的置信水平为90%的置信区间; (2) 改变随机数的个数,观察并总结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的变化以及总体均值和方差的置信区间的变化规律。 2、从某大学总数为500名学生的“数学”课程的考试成绩中,随机地抽取60名学生的考试成绩如表5-6(lx5-2.xls)所示: 表5-6 学生成绩 (1) 分别求500名学生平均成绩的置信水平为98%、90%和85%的置信区间,并观察置信水平与置信区间的关系。 (2) 分别求500名学生成绩的标准差的置信水平为98%和85%的置信区间。 3、装配一个部件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所关心的问题是哪一个方法的效率更高。劳动效率可以用平均装配时间反映。现从不同的装配方法中各抽取12件产品,记录下各自的装配时间如表5-7(lx5-3.xls)所示: 表5-7 装配时间(单位:分钟) 设两总体为正态总体,且方差相同。问两种方法的装配时间有无显著不同(α = 0.05)?data my.five1; input m n$@@; cards; 31 m 34 m 29 m 32 m 35 m 38 m 34 m 30 m 29 m 32 m 31 m 26 m 26 n 24 n 28 n 29 n 30 n 29 n 32 n 26 n 31 n 29 n 32 n 28 n ; proc ttest h0 = 0alpha = 0.05data= my.five1; var m; class n; run;

【实验报告】SPSS相关分析实验报告

SPSS相关分析实验报告 篇一:spss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熟悉其操作过程,并能分析其结果。 二.实验原理 相关性分析是考察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更精确地说,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如何变化,此时就需要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来做深入的定量考察。P值是针对原假设H0:假设两变量无线性相关而言的。一般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5,你只需要拿p值和0.05进行比较:如果p值小于0.05,就拒绝原假设H0,说明两变量有线性相关的关系,他们无线性相关的可能性小于0.05;如果大于0.05,则一般认为无线性相关关系,至于相关的程度则要看相关系数R值,r越大,说明越相关。越小,则相关程度越低。而偏相关分析是指当两个变量同时与第三个变量相关时,将第三个变量的影响剔除,只分析另外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过程,其检验过程与相关分析相似。三、实验内容 掌握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寻求与人均食品支出密切相关的因素。 (1)检验人均食品支出与粮价和人均收入之间的相关关系。 a.打开spss软件,输入“回归人均食品支出”数据。

b.在spssd的菜单栏中选择点击,弹出一个对话窗口。 C.在对话窗口中点击ok,系统输出结果,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人均食品支出与人均收入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21,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1,拒绝零假设,表明两个变量之间显著相关。人均食品支出与粮食平均单价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30,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 0.0000.01,拒绝零假设,表明两个变量之间也显著相关。 (2)研究人均食品支出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偏相关关系。 读入数据后: A.点击系统弹出一个对话窗口。 B.点击OK,系统输出结果,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人均食品支出与人均收入的偏相关系数为0.8665,显著性概率p=0.0000.01,说明在剔除了粮食单价的影响后,人均食品支出与人均收入依然有显著性关系,并且0.86650.921,说明它们之间的显著性关系稍有减弱。通过相关关系与偏相关关系的比较可以得知:在粮价的影响下,人均收入对人均食品支出的影响更大。 三、实验总结 1、熟悉了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熟悉其操作过程。 2、通过spss软件输出的数据结果并能够分析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且解决实际问题。 3、充分理解了相关性分析的应用原理。

均数差别比较的t检验

均数差别比较的
t检验
样本均数间的差别原因
z 总体均数不同 z 总体均数相同,差别仅仅由抽样误
差引起 z 一般做法是计算某个统计量(如t
值),然后根据相应的概率作出推 断
t检验(student’s t test)
t检验常用于样本含量较小,并且总 体标准差σ未知时
三种t检验 z样本均数 X 与已知某总体均数μ0
的比较; z两组样本均数 X 1 与 X 2 的比较; z 配对设计资料均数的比较。
t检验的应用条件
z 1.当样本含量较小时(n<60),理论上 要求样本为来自正态分布总体的随机 样本;
z 2.当做两样本均数比较时,还要求两 总体方差相等(方差齐性,即 σ12=σ22)。 在实际工作中,若上述条件略有偏 离,仍可进行t检验分析。
一、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 (one sample t test)
z 目的是推断样本所代表的未知总体 均数μ与已知总体均数μ0有无差 别。
z 已知的总体均数μ0一般为理论值、 标准值或经过大量观察所得的稳定 值等。
z 条件:当n较小时,要求样本来自于 正态分布总体
假设检验的独特逻辑
例 : 某病患者20人,其血沉 (mm/h)均数为 9.15,标准差为2.13,问是否该病患者血 沉与以往文献报道的均数10.50有差别?
x ± t0.05/ 2,19s / n
= 9.15 ± 2.093× 2.13 / 20 = (8.15,10.15)
1

1.两个假设,决策者在其中作出抉择
该病患者血沉总体均数与10.50无差别, 该病患者血沉总体均数与10.50有差别。 简写
H0:μ=10.50 H1:μ≠10.50 单凭一份样本不可能证明哪一个正确,
一般利用小概率反证法思想,从问题的对 立面出发(H0)间接判断要解决的问题(H1) 是否成立。
H0:μ=10.50
μ = 10.50
X
H1:μ≠10.50
μ
10.50
X
2. H0成立时会怎样? 所得t值因样本而 异,但其绝对值多数情况下落在0附近。 t的分布规律可由t界值表查出
t=
|X
? 10 .50 sx
|=
|X
? 10 .50
s n
| ,ν
= n ?1
3.当前状况如何,发生的可能性(P值)有 多大?
n=20, X =9.15,S=2.13, μ0 =10.50 得t=2.8345, ν=19
P值系指在H0成立的假设前提下,出现 当前检验统计量以及更极端情况的概 率。 查表,对于自由度为19的t分布曲线,当 前t值以外的双侧尾部面积 P ( t ≥ 2 .8345 ) 介于0.01和0.02之间
4.决策 决策者需要事先规定一个可以忽略 的小概率值α。如取0.05,那么上述P值 可认为很小。即H0成立时,几乎不可能 出现当前的状况。
于是,面临两种抉择,一是认为H0是成 立的,而当前情况又恰好偶然发生了;
二是怀疑H0的正确性。通常选择后者。 本例,可认为该病患者血沉总体均数与
10.50有差别。 当然,此时决策者也可能
错误地拒绝H0,通常称之为第Ⅰ类错 误,概率为P。
例 某医生测量了36名从事铅作业男性工人的 血红蛋白含量,算得其均数为130.83g/L,标 准差为25.74g/L。问从事铅作业工人的血红 蛋白是否不同于正常成年男性平均值 140g/L?
1.建立假设。
H0:μ=μ0 ,从事铅作业工人的血红蛋白与 正常成年男性平均值相等。
H1:μ≠μ0,从事铅作业工人的血红蛋白与 正常成年男性平均值不相等。
α=0.05
2

结构实验报告

参观《结构实验》实验室之实验报告 12月25日,我们土木081、082、083三个班来到土木学院结构实验室,完成了本学期《结构实验》这门课程的实验教学部分。在赵少伟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该实验室,并重点观看了实验室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仪器。 通过赵老师的讲解,我们对该实验室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我们了解到该实验室在1980年建成,空间大小为15*24m。它建成时,曾是天津市各高校中最大的结构实验室。另外,我们还重点了解了一下结构实验室的核心:反力墙,台座,千斤顶和疲劳试验机;其它部分:翼型柱和C纤维的相关知识等。 反力墙是一种伪动力试验设施,可以施加水平推力,和台座在空间位置上构成“L”型。它是与实验台座连成一体的钢筋混凝土墙体,用于对实验结构施加水平力,其强度和刚度都非常大,如需要完成大比例建筑模型或足尺寸构件抗震性能试验,必须有大型反力墙作为支撑,但不可以移动反力墙在结构实验中是很重要的部分。 实验台座包括类型有:槽道式、地脚螺丝式和孔洞式。槽道式实验台座是用的较多的静力实验台座,它是沿台座纵向全长布置若干条槽道,槽道用型钢制成并埋入混凝土中。它的特点是反力设备或试件位置布置灵活。该实验室就是用的槽道式实验台座。地脚螺丝式实验台座是在台座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地脚螺丝,螺丝下端埋入台座混凝土内,它不仅可用于静力实验,还可用于某些动力实验。孔洞式实验台座又叫箱式实验台座,它是在箱型结构的顶板上沿纵横两个方向按一定间距留有竖向贯穿的孔洞,便于沿孔洞连线的任意位置加载。它的特点是实验测量与加载工作可在台座上面进行,也可在箱内进行。新校区的结构实验室配置的就是孔洞式实验台座。 千斤顶是一种用钢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行程内顶升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它的缺点是不能倒置安装,每台千斤顶须有专人操作。 疲劳试验机和天车是结构实验室中主要耗电仪器。其中疲劳试验机,是一种主要用于测定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在室温状态下的拉伸、压缩或拉、压交变负荷的疲劳性能试验的机器。它可以分为液压脉动试验机和电液伺服试验机。我们今天所用到的就是液压脉动试验机,正在建设中的新校区结构实验室配置的是电液伺服试验机。液压脉动试验机的优点是:节能省电,价格低,出力大。其缺点是:噪声大。 翼型柱是现代建筑结构中越来越多用到的结构。因为它可以省去立方体住多出墙体的部分,是柱宽与墙厚相同,这样不但可以增大空间,还能达到美观的效果。但它的缺点是:施工麻烦,使结构的抗震性能下降。 C纤维是新流行的工程材料,它可以达到和钢板一样的强度,但相对于钢板易腐蚀的缺点,C纤维的显著优点是:高强度,耐腐蚀。 参观过程中,赵老师还重点强调到实验室的规划非常重要。一个结构实验室规划的好,对以后进行科研或教学实验甚至节能环保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他提到我们新校区结构实验室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整个实验室共用一个油泵,这样不仅节省用油量,还能提高实验效率,真正起到节能省电的作用。 这次参观,不仅使我了解到许多结构实验的仪器和结构相关方面的知识,还使我了解到实际存在的问题,理论与实际的差距。此外,使我对实验人员萌生敬佩之情。当天的温度很低,我们一进实验室,就觉得浑身发冷。但老师和一些研究生的学长们几乎天天呆在实验室,他们不仅要禁得住寒冷的考验,还要抵住寂寞的磨砺。这种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在以后的学习乃至人生中,我一定会从中受益匪浅!

方差分析与假设检验实验报告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方差分析与假设检验实验报告二 学生姓名:方炜学号:20092123080 专业:软件工程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初步了解SPSS的基本命令; 2、掌握方差分析和假设检验。 二、实验内容: 1、为比较5中品牌的合成木板的耐久性,对每个品牌取4个样本作摩擦试验测量磨损量,得以下数据: (1)它们的耐久性有无明显差异? (2)有选择的作两品牌的比较,能得出什么结果?

2、将土质基本相同的一块耕地分成5块,每块又分成均等的4小块。在每块地内把4个品 种的小麦分钟在4小块内,每小块的播种量相同,测得收获量如下: 考察地块和品种对小麦的收获量有无显著影响?并在必要时作进一步比较。 3、为了研究合成纤维收缩率和拉伸倍数对纤维弹性的影响进行了一些试验。收缩率取0,4, 8,12四个水平;拉伸倍数取460,520,580,640四个水平,对二者的每个组合重复作两次试验,所得数据如下:

(1)收缩率,拉伸倍数及其交互作用对弹性有无显著影响? (2)使弹性达到最大的生产条件是什么?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运行结果截图: 1、结果分析: (1)、Sig<0.05,耐久性有明显差异 (2)、由样本分析,品牌3分为一类;品牌1,2,5分为一类;品牌4分为一类。而品牌3和品牌4差距最大,品牌3的耐久性最差,品牌4的耐久性最好。 2、运行结果截图:

2、结果分析: (1)、地块(A组)Sig>0.05对小麦的收获量无显著影响,品种(B组)Sig<0.05对小麦的收获量有显著影响。 (2)、由图得,地块4最适合种小麦,地块1最不适合种小麦;而品种2的小麦收获量最大,品种4的小麦收获量最小。 3、运行结果截图:

假设检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假设检验 学院: 参赛队员: 参赛队员: 参赛队员: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内容; 2.了解单样本t检验; 3.了解独立样本t检验;、 4.了解配对样本t检验; 5.学会运用spss软件求解问题; 6.加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 Spss、office 三、实验方法 1.单样本t检验; 2.独立样本t检验; 3.配对样本t检验。 四、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依题意,设H0:μ= 82,H1:μ>82 (1)定义变量为成绩,将数据输入SPSS;

(2)选择:分析比较均值单样本T检验; (3)将变量成绩放置Test栏中,并在Test框中输入数据82; (4)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 该题是右尾检验,所以右尾P=2=因为P值明显小于, 表明在水平上变量与检验值有显著性差异,故接受原假设,所以该县的英语教学改革成功。 问题二: 实验过程 依题意,设H0:μ= 500,H1:μ≠500 (1)定义变量为成绩,将数据输入SPSS; 某工艺研究所研究出一种自动装罐机,它可以用来自动装罐头食品,并且可以达到每罐的标准重量为500克。现在需要检验它的性能。假定装罐重量服从正态分布。现随机抽取10罐来检查机器工作情况,这10罐的重量如下:

(2)选择:分析比较均值单样本T检验; (3) 将变量成绩放置Test栏中,并在Test框中输入数据500; 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 该题是双检验,所以双尾P=因为P值明显大于, 表明在水平上变量与检验值无显著性差异,故不能拒绝原假设 ,接受备择假设,所以自动装罐机性能良好 问题三: 某对外汉语中心进行了一项汉字教学实验,同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参与了该实验。一个班采用集中识字的方式,然后学习课文;另一班采用分散识字的方式,边学习课文边学习生字。为了考察两种教学方式对生字读音的记忆效果是否有影响,教学效果是否有差异,分别从一班和二班随机抽取20人,进行汉字注音考试,请计算二个班的平均成绩、标准差分别是多少两种教学方式对汉字读音的记忆效果是否有差异哪一种教学方式更有效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约瑟夫环)

基础成绩:82分《数据结构》课程实验 实验报告 题目:Joseph问题求解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网络102 姓名:张晨曦 学号: 102534 完成日期:2012/6/20 一、试验内容

- 约瑟夫(Joseph)问题的一种描述是:编号为1,2,…,n的n个人按顺时针方向围坐一圈,每人持有一个密码(正整数)。开始任选一个正整数作为报数上限值m,从第一个人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自1开始顺序报数,报到m时停止报数。报m的人出列,将他的密码作为新的m值,从他在顺时针方向上的下一个人开始重新从1报数,如此下去,直至所有人全部出列为止。试设计一个程序求出出列顺序。 二、试验目的 掌握链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查找等运算,能够灵活应用链表这种数据结构。 三、流程图 struct list {

- int num,code; struct list *next; }; void main() { printf("Joseph问题求解算法的设计与实现\n \n"); int i,j,m=1; int key; // 密码. int n; //人数. list *p,*s,*head; head=(list *)malloc(sizeof(list)); //为头结点分配空间. p=head; //使指针指向头节点 printf("输入人的总个数:"); scanf("%d",&n); for(i=1;i<=n;i++) { printf("第%d个人的密码:\n",i); scanf("%d",&key); s=p; p=(list *)malloc(sizeof(list)); //创建新的结点. s->next=p; p->num=i; p->code=key; } p->next=head->next; p=head; head=head->next; free(p); //释放头结点. p=head; printf("\n\n输入初始值:\n"); scanf("%d",&key); printf("\n出列顺序为:\n"); do { j=1; p=head; while(jnext;//使P指向下一结点 j++; } //报数过程. i=p->num; key=p->code; printf("%d\n",i); s->next=p->next;

spss教程均值比较检验与方差分析

第二章均值比较检验与方差分析 在经济社会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常常需要比较现象之间的某些指标有无显著差异,特别当考察的样本容量n比较大时,由随机变量的中心极限定理知,样本均值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所以,均值的比较检验主要研究关于正态总体的均值有关的假设是否成立的问题。 ◆本章主要内容: 1、单个总体均值的 t 检验(One-Sample T Test); 2、两个独立总体样本均值的 t 检验(Independent-Sample T Test); 3、两个有联系总体均值均值的 t 检验(Paired-Sample T Test); 4、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5、双因素方差分析(General Linear Model Univariate)。 ◆假设条件:研究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或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 在Analyze菜单中,均值比较检验可以从菜单Compare Means,和General Linear Model得出。如图2.1所示。 图2.1 均值的比较菜单选择项 §2.1 单个总体的t 检验(One-Sample T Test)分析 单个总体的 t 检验分析也称为单一样本的 t 检验分析,也就是检验单个变量的均值是否与假定的均数之间存在差异。如将单个变量的样本均值与假定的常数相比较,通过检验得出预先的假设是否正确的结论。

例1:根据2002年我国不同行业的工资水平(数据库SY-2),检验国有企业的职工平均年工资收入是否等于10000元,假设数据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 首先建立假设:H0:国有企业工资为10000元; H1:国有企业职工工资不等于10000元 打开数据库SY-2,检验过程的操作按照下列步骤: 1、单击Analyze →Compare Means →One-Sample T Test,打开One-Sample T Test 主对话框,如图2.2所示。 图2.2 一个样本的t检验的主对话框 2、从左边框中选中需要检验的变量(国有单位)进入检验框中。 3、在Test Value框中键入原假设的均值数10000。 4、单击Options按钮,得到Options对话框(如图2.3),选项分别是置信度(默认项是95%)和缺失值的处理方式。选择后默认值后返回主对话框。 图2.3 一个样本t检验的Options对话框 5、单击OK,得输出结果。如表2.1所示。 表2.1(a).数据的基本统计描述 One-Sample Statistics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南昌航空大学土木工程试验中心 二○一○年四月

目录 试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防潮技术试验二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及接桥试验三电阻应变片灵敏系数的测定 试验四简支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试验

试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防潮技术 姓名:学号:星期第讲第组 实验日期:年月日同组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阻应变片的选用原则和方法; 2.学习常温用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方法及过程; 3.学会防潮层的制作; 4.认识并理解粘贴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技术及要求对应变测试工作的影响。 二、实验仪表和器材: 1.模拟试件(小钢板); 2.常温用电阻应变片; 3.数字万用表; 4.兆欧表; 5.粘合剂:T-1型502胶,CH31双管胶(环氧树脂)或硅橡胶; 6.丙酮浸泡的棉球; 7.镊子、划针、砂纸、锉刀、刮刀、塑料薄膜、胶带纸、电烙铁、焊锡、焊锡膏等小工具; 8.接线柱、短引线 三、简述整个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1.分选应变片。在应变片灵敏数K相同的一批应变片中,剔除电阻丝栅有形状缺陷,片内有气泡、霉斑、锈点等缺陷的应变片,将电阻值在120±2Ω范围内的应变片选出待用。 2.试件表面处理。去除贴片位置的油污、漆层、锈迹、电镀层,用丙酮棉球将贴片处擦洗干净,至棉球洁白为止,以保证应变片能够牢固的粘贴在试件表面。 3.测点定位。应变片必须准确地粘贴在结构或试件的应变测点上,而且粘贴方向必须是要测量的应变方向。 4.应变片粘贴。注意分清应变片的正、反面,保证电阻栅的中心与十字交叉点对准。应变片贴好后,先检查有无气泡、翘曲、脱胶等现象,再用数字万用表的电阻档检查应变片有无短路、断路和阻值发生突变(因应变片粘贴不平整导致)的现象。 5.导线固定。接线柱粘帖不要离应变片太远,接线柱挂锡不可太多,导线挂锡一端的裸露线芯不能过长,以31mm为宜。引出线不要拉得太紧,以免试件受到拉力作用后,接线柱与应变片之间距离增加,使引出线先被拉断,造成断路;也不能过松,以避免两引出线互碰

均值比较和T检验

Spss16.0与统计数据分析均值比较和T检验 2013年6月13日

均值比较和T 检验 统计分析常常采取抽取样本的方法,即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研究来推论总体的特性。但是,由于抽取的样本不一定具有完全代表性,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存在差异,所以不能完全的说明总体的特性。同时,我们也可以知道,均值不等的两个样本不一定来自均值不同的整体。对于如何避免这些问题,我们自然可以想均值比较和T 检验 1、Means 过程 1.1 Means 过程概述 (1)功能:对数据进行进行分组计算,比较制定变量的描述性统计量包括均值、标准差 、总和、观测量数、方差等一系列单列变量描述性统计量,还可以给出方差分析表和线性检验结果。 (2)计算公式为: n x x n i i ∑==1 11 1.2问题举例: 比较不同性别同学的体重平均值和方差。数据如下表所示:

体重表 1.3用SPSS操作过程截图:

1.4 结果和讨论 p{color:black;font-family:sans-serif;font-size:10pt;font-weight:normal} Your trial period for SPSS for Windows will expire in 14 days.p{color:0;font-fami ly:Monospaced;font-size:13pt;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normal;text-decoration:none} MEANS TABLES=体重BY 性别 /CELLS MEAN COUNT STDDEV VAR.

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实验报告

大理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生物医学统计分析 实验名称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实验地点 2015—2016学年度第 2 学期

Fisher 的精确检验:精确概率法计算的卡方值(用于理论数E<5)。 不同的资料应选用不同的卡方计算方法。 例为2*2列联表,df=1,须用连续性校正公式,故采用“连续校正”行的统计结果。 X2=,P(Sig)=<,表明灭螨剂A组的杀螨率极显着高于灭螨剂B组。 例 表3 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交叉制表 计数 治疗效果 123 合计 治疗方法11916540 21612836 31513735合计504120111 分析:表3是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资料分析的列联表。 表4 卡方检验 X2值df渐进 Sig. (双侧) Pearson 卡方 1.428a4.839

似然比4.830线性和线性组合.5141.474 有效案例中的 N111 a. 0 单元格(.0%)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分析:表4是卡方检验的结果。自由度df=4,表格下方的注解表明理论次数小于5的格子数为0,最小的理论次数为。各理论次数均大于5,无须进行连续性校正,因此可以采用第一行(Pearson 卡方)的检验结果,即 X2=,P=>,差异不显着,可以认为不同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无关,即三种治疗方法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差异不显着。 例 表5 灌溉方式* 稻叶情况交叉制表 计数 稻叶情况 123 合计 灌溉方式114677160 2183913205 31521416182合计4813036547 分析:表5是灌溉方式* 稻叶情况资料分析的列联表。

均值比较与实验法常用的统计检验

均值比较与实验法常用的统计检验 总结与范例 理论基础: 一、描述性统计与推断性统计 二、抽样分布:样本统计量的分布 三、假设检验的(1)原理(小概率事件反证法),(2)步骤(原假设与备择假设、计算统计量、显著性水平、拒绝或接受原假设、I类错误和II类错误),(3)实用条件(总体正态分布、独立随机抽样、方差齐性)。 四、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t分布 1.单样本t检验(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例1:医学界测得正常人的每分钟脉搏次数为72,下面是本年度体检时随机抽查的20位电子科大教职工的每分钟脉搏次数,分别为:72,76,68,78,62,59,64,85,70,75,61,74,87,83,54,76,56,66,68,62。请问电子科大教职工的脉搏次数与正常人是否有显著差异? 2.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组\控制组,完全随机分组,被试间设计) 例2:在一项关于反馈对知觉判断(直线长度判断)的影响的研究中,将被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20人,每一次知觉判断后将结果告诉被试。另一组20人,每次知觉判断后不将结果告诉被试。测量被试判断线段长度的准确度,并按一定的评分标准打分,分值越高表明长度判断的准确度越高。两组被试的实验得分如下: 反馈组:78 82 83 77 78 81 85 84 86 75 78 86 84 88 75 90 88 70 69 80 不反馈组:74 80 70 65 72 80 66 73 82 83 69 85 66 75 74 78 69 70 71 79 请问给不给反馈会不会显著影响被试的长度判断的准确度? 3.配对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前后测、匹配\配对组设计、被试内设计) 例3:从某小学三年级随机抽取20名儿童,分别在学期初和学期末进行瑞文推理测验,结果如下: 学生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学期初12 13 12 11 10 13 14 15 15 11 学期末14 14 11 15 11 14 14 17 15 14 学生编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学期初13 12 11 10 13 14 15 15 11 12 学期末14 14 11 15 14 14 16 18 15 14 请问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的瑞文推理测验成绩是否有显著提高? 五、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F分布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 A) 1.单因素方差分析(事后比较,post hoc)、 例4:喝酒会不会使一个人的认知判断更容易受外界影响呢?Gustafson(1987)设计了一个实验探讨这个问题。在实验中,被试的任务是进行线段长度判断,三十九名被试随机分成三组:其中,第一组被试喝果汁,第二组被试也喝果汁,但告诉他们果汁中加入了一定量的酒,第三组被试依其体重喝一定量的酒。饮用15分钟之后开始进行线段长度判断任务,每个被试进行75次重

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实验报告

实验一静态应变测量原理 在电阻应测量中,如在电桥中仅接入一个电阻应变片,则实际测量值中含有由于温度变化时构件产生的应变,这是实验中所不希望的,通过适当的接线方式,可消除温度的影响,在课本中有许多不同的接线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设置专门温度补偿片,这种方式又可分为公共补偿与单片补偿两种,二是通过工作片间互相补偿,称为互相补偿或自补偿,接线要有一定的技巧。掌握电阻应变测量中的温度补偿方式及不同接线方式的测量结果的区别是很重要的。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电阻应变仪的操作规程; 2、掌握电阻应变仪测量的基本原理; 3、学会用电阻应变片作半桥测量的方法; 4、掌握温度补偿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设备及仪表 1、DH3819型静态电阻应变仪; 2、等强度梁; 3、电阻应变片,导线。 三、实验内容 进行两种电阻应变测量接线方法的实验,掌握电阻应变测量的不同接线基本原理,以及消除温度影响的方法,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两种接线不同测量数值理论依据。 四、试验方法 1、1/4桥接线+公共补偿:

单片补偿接线方法:将应变片R1接于应变仪1组,Eg、接线柱,温度补偿片R2接于、0接线柱,则构成外半桥,另内半桥由应变仪内部两个标准电阻构成。输入应变片灵敏度系数,导线电阻,应变片电阻。 公共补偿接线方法:断开补偿组的连线,将公共补偿接线连接于该组,将等强度梁的上侧应变片R1接于1组的Eg、接线柱,将等强度梁下侧应变片R3接、0接线柱。 2、半桥接线 按应变仪的设计原理更换公共补偿端的接线方式,然后在每个测量桥路中接入两个电阻应变片。本试验中,在一个测量桥路中按半桥方式接入等强度梁的上下测应变片。 五、实验步骤 1、接上述接桥方法分别接通桥路; 2、将电阻应变仪调平衡; 3、作预加载1公斤,检查仪表和装置; 4、正式试验,每级加载1公斤,加三级,记取读数,重复三次。 六、试验报告 1、实验方案; 2、实验过程; 3、整理出实验数据,试验数据填入应变记录表。(表格见下表) 4、比较两种接线方法,分析原因,给出结论。 5、写出试验操作方法和体会。 6、回答后面的思考题。

第5章 统计假设检验练习题及答案

实验报告——第5章统计假设检验 姓名杨秀娟班级人力10001学号 【实验1】 某外企对员工英语水平进行调查,开发部门总结该部门员工英语水平很高,如果按照英语六级考试标准考核,一般平均分为75分。现从开发部门雇员中随机选出11人参加考试,得分如下:80,81,72,60,78,65,56,79,77,87,76 ^ 请问该开发部门的英语水平是否真的很高(即高于75分,且差异显著) 【解】 (1)数据和变量说明 本题所用数据是:外企英语六级考试成绩样本 该文件为11个样本,1个变量,如变量视图 (2)操作方法 (3)结果报告

, 上图为单样本t检验表,第一行注明了用于比较的已知的总体均数为75,下面从左到右依次为t值(t)、自由度(df)、P值(Sig)、两均数的差值、差值的95%可信区间。 由上表可知,t= , P=, P>,接受Ho,与平均成绩75相等,无显著差异,因此,该开发部门的英语水平不是真的很高。 【实验2】 以下是对某产品促销团队进行培训前后的销售业绩数据,试分析该培训是否产生了显著效果。 表5-20 培训前后销售业绩数据 56789 序号123' 4 7488827185 培训前677074~ 97 7687867895 培训后786778{ 98 【解】 (1)数据和变量说明 本文件有2个变量,9个数据 (2)操作方法 *

(3)结果报告 由上表可知,P=, P<,不接受无效假设,有显著差异,所以该培训产生了显著效果。 【实验3】 饲养队制定了两种喂养方案喂猪,希望通过试验了解一下不同喂养方案的喂养效果。

方案一:用一只猪喂不同的饲料所测得的体内钙留存量数据如下: 表 5-21 方案一喂养数据 序号! 1 23456789 饲料1" 饲料2/ 方案二:甲队有11只猪喂饲料1,乙队有9只猪喂饲料2,所得的钙留存量数据如下: ; 表5-22方案二喂养数据 序号12345678· 9 1011甲队饲料1; 乙队饲料2\ 请选用恰当方法对上述两种方案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不同饲料是否使小猪体内钙留存量有显著不同。 【解】 方案一 (1)《 (2)数据和变量说明 答:9个数据,2个变量 (3)操作方法

均值比较和T检验

Sp SS16.0与统计数据分析均值比较和T 检验 2013 年 6 月13 日

均值比较和T检验 统计分析常常采取抽取样本的方法,即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 量的样本进行研究来推论总体的特性。但是,由于抽取的样本不一定具有完全代表性,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存在差异,所以不能完全的说明总体的特性。同时,我们也可以知道,均值不等的两个样本不 定来自均值不同的整体。对于如何避免这些问题,我们自然可以想均值比较和T检验 1、Means 过程 1.1 Mea ns过程概述 (1) 功能:对数据进行进行分组计算,比较制定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量包括均值、标准差、总和、观测量数、方差等一系列单列变量描述性统计量,还可以给出方差分析表和线性检验结果。 n _ X1i (2) 计算公式为:X? q— n 1.2问题举例: 比较不同性别同学的体重平均值和方差。数据如下表所示: 体重表 用操作过程截图:

Cell Statistics ; Mean Grouped Median std. Error of Mean Sum Number oi Coses Slsndard Deviation 卜 nr-isnce Mnimum Maximum R AFI 酉 e Last Kurtosis Std. Error of Kurtosis Skewness std. Error of Skewness Harmonic Mean Geometric Mean rSt^istics for First Laryer- I I Anova table antJ eta I I Test for lirearity 1.4结果和讨论 p {color:black;font-family:sans-senf;font-size:10 pt;font-weight:normal} Your trial p eriod for SPSS for Windows will expire in 14 days .p {color:0;font -family:Monos paced;font-size:13 pt;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normal;textdecoration:none} MEANS TABLES=体重 BY 性别 /CELLS MEAN COUNT STDDEV VAR. Mea ns [~~ ontiFiue 11 Cancel JL Median

混凝土结构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学生用)

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实验指导书 及实验报告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周淼 编 班级:姓 名:学号: 河南理工大学 2018 年9 月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适筋梁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 2.验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理论和计算公式; 3.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实验方法及荷载、应变、挠度、裂缝宽度等数据的测试技术 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初步实验分析能力。 二、基本原理当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适中时,梁正截面受弯破坏过程表现为典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弹性阶段(I阶段):当荷载较小时,混凝土梁如同两种弹性材料组成的组合梁,梁截面的应力呈线性分布,卸载后几乎无残余变形。当梁受拉区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且最大的混凝土拉应变超过混凝土的极限受拉应变时,在纯弯段某一薄弱截面出现首条垂直裂缝。梁开裂标志着第一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cr称为开裂弯矩。第二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II阶段):梁开裂后,裂缝处混凝土退出工作,钢筋应力急增,且通过粘结力向未开裂的混凝土传递拉应力,使得梁中继续出现拉裂缝。压区混凝土中压应力也由线性分布转化为非线性分布。当受拉钢筋屈服时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y称为屈服弯矩。第三阶段——破坏阶段(III阶段):钢筋屈服后,在很小的荷载增量下,梁会产生很大的变形。裂缝的高度和宽度进一步发展,中和轴不断上移,压区混凝土应力分布曲线渐趋丰满。当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时,压区混凝土压碎,梁正截面受弯破坏。此时,梁承担的弯矩M u称为极限弯矩。适筋梁的破坏始于纵筋屈服,终于混凝土压碎。整个过程要经历相当大的变形,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这种破坏称为适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三、试验装置

管理统计学-假设检验的SPSS实现-实验报告

假设检验的SPSS实现 、实验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单样本 t检验的基本原理和 spss实现方法。 2. 掌握两样本 t检验的基本原理和 spss实现方法。 3. 熟悉配对样本 t检验的基本原理和 spss实现方法。 二、实验内容提要 1. 从一批木头里抽取 5根,测得直径如下(单位: cm),是否能认为这批木头的平均直径是1 2.3cm 12.3 12.8 12.4 12.1 12.7 2. 比较两批电子器材的电阻,随机抽取的样本测量电阻如题表2所示,试比较两批电子器 材的电阻是否相同(需考虑方差齐性的问题) 3. 配对 t检验的实质就是对差值进行单样本t检验,要求按此思路对例课本 13.4进行重新分析,比较其结果和配对 t检验的结果有什么异同。 4.一家汽车厂设计出 3种型号的手刹,现欲比较它们与传统手刹的寿命。分别在传统手刹,型号I、II、和型号 III中随机选取了 5只样品,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测量其使用寿命(单位:月),结果如下: 传统手刹:21.213.417.015.212.0 型号 I :21.412.015.018.924.5 型号 II :15.219.114.216.524.5 型号 III :38.735.839.332.229.6 ( 1)各种型号间寿命有无差别 ? (2)厂家的研究人员在研究设计阶段,便关心型号III 与传统手刹寿命的比较结果。此时应 当考虑什么样的分析方法?如何使用 SPSS实现? 三、实验步骤 为完成实验提要 1. 可进行如下步骤 1. 在变量视图中新建一个数据,在数据视图中录入数据,在分析中选择比较均值,单样本t 检验,将直径添加到检验变量,点击确定。

数据结构图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教程 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七、图算法上机实现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熟知图的定义和图的基本术语,掌握图的几种存储结构。 2.掌握邻接矩阵和邻接表定义及特点,并通过实例解析掌握邻接矩阵和邻接表的类型定义。 3.掌握图的遍历的定义、复杂性分析及应用,并掌握图的遍历方法及其基本思想。 二、实验内容: 1.建立无向图的邻接矩阵 2.图的xx优先搜索 3.图的xx优先搜索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 1.建立无向图的邻接矩阵: 1)源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MAXSIZE 30 typedefstruct{charvertex[MAXSIZE];//顶点为字符型且顶点表的长度小于MAXSIZE intedges[MAXSIZE][MAXSIZE];//边为整形且edges为邻近矩阵

}MGraph;//MGraph为采用邻近矩阵存储的图类型 voidCreatMGraph(MGraph *g,inte,int n) {//建立无向图的邻近矩阵g->egdes,n为顶点个数,e为边数inti,j,k; printf("Input data of vertexs(0~n-1): \n"); for(i=0;ivertex[i]=i; //读入顶点信息 for(i=0;iedges[i][j]=0; //初始化邻接矩阵 for(k=1;k<=e;k++)//输入e条边{}printf("Input edges of(i,j): "); scanf("%d,%d",&i,&j); g->edges[i][j]=1; g->edges[j][i]=1;}void main(){inti,j,n,e; MGraph *g; //建立指向采用邻接矩阵存储图类型指针 g=(MGraph*)malloc(sizeof(MGraph));//生成采用邻接举证存储图类型的存储空间}2)运行结果: printf("Input size of MGraph: "); //输入邻接矩阵的大小scanf("%d",&n); printf("Input number of edge: "); //输入邻接矩阵的边数scanf("%d",&e);

假设检验

75 假设检验 Ⅰ.学习目的 假设检验包括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是一种最能体现统计推断思想和特点的方法。通过本章学习,要求:1.掌握统计检验的基本原理,理解该检验的规则及犯两类错误的性质;2.熟练掌握总体均值、总体成数及总体方差指标的各种检验方法,包括:z 检验、t 检验和p 值检验;3.掌握2 检验、符号检验、秩和检验及游程检验四种基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 Ⅱ.课程内容要点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小概率原理”: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是不会发生的。 事先所做的假设,是假设检验中关键的一项工作。它包括原假设和备选假设两部分。原假设是建立在假定原来总体参数没有发生变化的基础之上的。备选假设是原假设的对立,是在否认原假设之后所要接受的,通常这是我们真正感兴趣的一个判断。 二、假设检验的规则与两类错误 1、假设检验的规则 假设检验的步骤: (1)首先根据实际应用问题确定合适的原假设0H 和备选假设1H ; (2)确定检验统计量,通过数理统计分析确定该统计量的抽样分布;

(3)给定检验的显著性水平α。在原假设成立的条件下,结合备选假设的定义,由检验统计量的抽样分布情况求出相应的临界值,该临界值为原假设的接受域与拒绝域的分界值; (4)从样本资料计算检验的样本统计量,并将其与临界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接受或拒绝原假设。 从检验程序我们可以看出,统计量的取值范围可以分为接受域和拒绝域两个区域。拒绝域正是统计量取值的小概率区域。按照我们将这个拒绝域安排在所检验统计量的抽样分布的某一侧还是两端,可以将检验分为单侧检验或双侧检验。双侧检验中,又可以根据拒绝域,是在左侧还是在右侧而分为左侧检验和右侧检验。对于这些双侧、左、右单侧检验,我们要结合备选假设来考虑。 在检验规则中,我们经常碰到两种重要的检验方法:z检验与t检验。 p值检验的原理:给出原假设后,在假定原假设正确的情况下,参照备选假设,可以计算出检验统计量超过或者小于(还要依照分布的不同、单侧检验、双侧检验的差异而定)由样本所计算的检验统计量的数值的概率,这便是p值;而后将此概率值跟事先给出的显著性水平值α进行比较。如果该值小于α,否定原假设,取对应的备选假设。如果该值大于α,我们不就能否定原假设。 2、两类错误 H实际为真,但我们却依据样本信息,做出拒绝的错误结论当原假设 时,称为“弃真”错误;当原假设实际为假,而我们却错误接受时,称为“纳伪”错误。通常记显著性水平α为犯“弃真”错误的可能性大小,β为犯“纳伪”错误的可能性大小。由于两类错误是一对矛盾,在其他条件不变得情况下,减少犯“弃真”错误的可能性大小(α),势必增大犯“纳伪”错误的可能性大小(β),也就是说,β的大小和显著性水平α的大小成相反方向变化。 三、检验功效 -可以用来表明所做假设检验工作好坏的一个指标,我们称之为检1β 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