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保护(大纲)

档案保护(大纲)
档案保护(大纲)

本课程分五章进行讲述:

第一章档案保护概述

第二章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及保护措施

第三章档案库房建筑与设备

第四章档案库房管理

第五章档案修复、复制与灾害预防

第一章档案保护概述

第一章档案保护概述

档案保护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档案保护——采用一定的设备和办法对档案进行科学管理,研究档案制成材料的损坏规律并据此找到保护档案的技术与方法,其任务是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

第一节档案保护的内容

一、建设合格的库房

二、科学管理库房

三、研究档案损坏的原因

四、研究档案损坏防治办法

第一节档案保护的内容

一、建设合格的库房

二、科学管理库房

三、研究档案损坏的原因

四、研究档案损坏防治办法

顺德档案馆库概况

第一节档案保护的内容

一、建设合格的库房

二、科学管理库房

三、研究档案损坏的原因

四、研究档案损坏防治办法

第一节档案保护的内容

一、建设合格的库房

二、科学管理库房

三、研究档案损坏的原因

四、研究档案损坏防治办法

第二节档案保护的原则及意义

一、档案保护的原则

第二节档案保护的原则及意义

二、档案保护的意义

第一节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及保护措施

一、造纸原料与纸张耐久性及保护措施

(二)从造纸原料性质看纸质档案的保护措施

二、纸张生产过程与纸张耐久性及保护措施

三、纸张材料的种类及档案用纸的选择

第二节档案字迹材料的耐久性及保护措施

第二节档案字迹材料的耐久性及保护措施

一、字迹色素成分的耐久性

第二节档案字迹材料的耐久性及保护措施

一、字迹色素成分的耐久性

第二节档案字迹材料的耐久性及保护措施

一、字迹色素成分的耐久性

第二节档案字迹材料的耐久性及保护措施

一、字迹色素成分的耐久性

第二节档案字迹材料的耐久性及保护措施

二、色素与纸张结合方式的耐久性

第二节档案字迹材料的耐久性及保护措施

三、字迹耐久性的综合评价

第二节档案字迹材料的耐久性及保护措施

三、字迹耐久性的综合评价

第二节档案字迹材料的耐久性及保护措施

三、字迹耐久性的综合评价

三、字迹耐久性的综合评价

第二节档案字迹材料的耐久性及保护措施

四、档案字迹材料的种类及其耐久性

第二节档案字迹材料的耐久性及保护措施

四、档案字迹材料的种类及其耐久性

第二节档案字迹材料的耐久性及保护措施

四、档案字迹材料的种类及其耐久性

第二节档案字迹材料的耐久性及保护措施

四、档案字迹材料的种类及其耐久性

第二节档案字迹材料的耐久性及保护措施

四、档案字迹材料的种类及其耐久性

第二节档案字迹材料的耐久性及保护措施

四、档案字迹材料的种类及其耐久性

第二节档案字迹材料的耐久性及保护措施

四、档案字迹材料的种类及其耐久性

第二节档案字迹材料的耐久性及保护措施

四、档案字迹材料的种类及其耐久性

第二节档案字迹材料的耐久性及保护措施

五、对档案字迹材料的保护措施

第三节特殊载体档案的耐久性及保管

一、机械录音档案的耐久性及保管

第三节特殊载体档案的耐久性及保管

二、胶片档案的耐久性及保管

第三节特殊载体档案的耐久性及保管

(四)国内外胶片档案保管的新方法:

1、低湿冷藏法

2、密封冷藏法

3、密封无氧保存法

4、一般冷藏法

三、磁性载体档案的耐久性及保管

磁性载体档案的保管:

1、控制适当的温湿度。温度14—24℃,相对湿度40%--60%。

2、防止灰尘。

3、避开强磁场。

4、防止粘连。

5、防水、防火、防光、防霉、防有害化学物质。

6、定期检查,定期复制。

四、光盘的耐久性及保管

四、光盘的耐久性及保管

四、光盘的耐久性及保管

第三章档案库房建筑与设备

档案库房建筑与设备是保存档案的重要物质设施,是各项技术措施的基础,也是档案保护技术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档案馆建筑的要求

一、档案馆建筑的重要性及原则

二、档案馆建筑的基本要求

二、档案馆建筑的基本要求

二、档案馆建筑的基本要求

二、档案馆建筑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档案室建筑的要求

三、档案室的布局必须注意下列问题

第三节档案库房的设备

档案室设置案例分析

不能设第一层和第六层,可设在2—5楼,也以与局办公室同一层,注意适用,档案办公室、阅览室、库房要分开。结合“八防”来论述。

档案库房总面积为110平方米,请把档案室按“三分开”的原则进行设计。

第四章档案库房管理

档案保护工作中落实“防”的各项措施

第一节档案馆库房的组织与档案排架

一、档案馆库房的组织

(一)档案柜架的排列

有利于搬运与存放,有利于通风与防光,有利于提供利用

成行垂直于有窗的墙面(无窗与管道通风口相对应)

装具排列尽寸:主通道不小于1米,两行间净宽不小于0.8米,两端部与墙的间隔不应小于0.6米。

装具的存储定额计算指标(按平均每卷15mm计):

五节档案柜:不得小于2.7m或180卷/㎡

密集架: 不得小于7.2㎡或480卷/ ㎡

二、全宗排列与档案排架

第二节档案室库房的组织与档案排架

一、档案室库房的组织

三、档案存放地点索引

(1)密集架《档案存放位置索引》:

(1)密集架《档案存放位置索引》:

第三节档案馆库房的温湿度管理

一、库房内外温湿度的测量

第三节档案馆库房的温湿度管理

二、不适宜温湿度对档案制成材料的影响

使纸张失去安全水分而变脆,使耐热性差的油溶性字迹发生油渗扩散现象,还能破坏色素成分的发色团,使字迹、图像模糊不清。

声像档案的载体材料变质。

还能使磁记录档案磁化、消磁、磁粉脱落。

能对各种档案制成材料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

库房湿度大,会加速纸张纤维素的水解。

能使照片和缩微胶片乳剂层吸水膨胀,影响影像的清晰度。

使耐水性差的字迹发生洇化褪色。

有利于档案有害生物的生长繁殖。

三、档案库房温湿度的标准

密闭

第四节档案馆库房的防光、防尘与防有害气体

一、光污染对档案的破坏及防治措施

4、使字迹发生不同程度的褪色

5、对光学记录档案破坏性大——变脆、降低耐久性

6、加剧材料磁性分子运动——破坏磁轨迹

7、降低光盘材料的耐磨能力

二、有害气体和灰尘对档案的破坏及防治措施

1、增加机械磨损

2、增加酸碱度

3、使档案粘结

4、污染

5、传播霉菌

(三)有害气体和灰尘的防治措施

一、微生物对档案的破坏及防治措施

(一)霉菌等有害微生物对档案制成材料的破坏

(一)霉菌等有害微生物对档案制成材料的破坏

(一)霉菌等有害微生物对档案制成材料的破坏

(一)霉菌等有害微生物对档案制成材料的破坏

二、害虫对档案的破坏及防治措施

1.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 (Fabricius)

★成虫特征

身体卵圆形,长约3毫米,红黄色至红褐色。

★栖息场地、分布和习性

烟草甲是一种世界性的储藏物害虫,食性复杂。广布世界各国,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淮河以南地区。在粮食仓库里危害谷物,豆类,油料等粮食;在烟叶仓库里危害储藏的烟叶,香烟和雪茄等烟草制品。

2.档案窃蠹

Folsogastrallussauteri Pic

★形态特征

成虫长椭圆形,体长2.2-2.5mm、1.0mm,

栗褐色。

★分布与习性

档案窃蠹属窃蠹科Anobiidae, 分布于广东、广

西、福建、台湾、江西、四川。主要危害胶合板、

皮革、图书、纸张。是一种重要的仓库害虫。

★分布:

除西藏不明外,各地均有发生,是世界性害虫。

★寄主:大米、小麦、玉米、高粱及其加工品、粉粮、麦夫皮、米糠、油菜籽、豆类、贮烟、蚕茧、丝毛织品、毛皮、皮革、昆虫标本。

★为害特点:幼虫3龄前取食碎屑粉末和碎粮粒,4龄后取食整粮粒。

★分布:广东、湖北、河南、北京、内蒙古、黑龙江、甘肃、新疆、云南、贵州、江苏、湖南等省(区)市。

★主要特征:(1)体长12—15毫米,暗淡黄色。翅长超过腹部末端。

(2)肖胸背板上有两条纵走平行的色带纹。

★发现场所:粮食仓库、大米厂、面粉厂、中药材仓库,火车车箱里。

★被害物:大米、面粉,钮、中药材。

5.书虱Psocoptera

★主要特征:体长1-10毫米。柔弱,有长翅、短翅、小翅或无翅型种类。无翅的种类较少。头大,后唇基十分发达,呈球形凸出。口器咀嚼式。前翅大,多有斑纹和翅痣,休息时翅常呈屋脊状或平置于体背。腹部10节,无尾须。

★种类与分布:世界已知4660多种,分布于世界各大动物区,尤以热带、亚热带及温带的林区为多。我国已记载585种。

6.毛衣鱼

Ctenolepisma villosa

★形态特征、分布和习性

昆虫纲缨尾目衣鱼科的一种。俗称蠹虫。体扁平,长约10 毫米。银灰色。密被银色鳞片。头大。中国各地均有分布,是室内常见的害虫。性活泼,畏光夜出。为害书籍、纸张、绢丝、毛料等。

7.药材甲

Stegobium paniceum (L.)

★成虫特征:身体长椭圆形,长约3毫米,红褐色至深栗色。

★栖息场地和习性: 药材甲是一种世界性的储藏物害虫,食性相当复杂,但主要危害谷物、油料、薯干和药材等储藏物品,也能危害图书,档案等物品。

★分布:我国大部分省区都有分布。

8.花斑皮蠹

Trogoderma variabile

★主要特征:体长约3毫米,卵圆形,赤褐色至深褐色,着生黄褐色、白色细毛。

★生物学特性:此虫在温带一年发生1-2代,在发育适宜温度30-35℃,每代需时仅30天。成、幼虫均具假死性。

★被害物:各类原粮、成品粮、副产品、日用杂品、文具、纸张、图书、中药材等共160余种被害物。

★分布:中国西北、华北、华东等地区。

9.东方蜚蠊

Blatta Orienta1is Linnaeus

★主要特征: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蜚蠊目,蜚蠊科,的干燥虫体。其体呈长椭圆形,深褐色,有光泽,背腹平扁,头部较小,口器发达;触角一对,细长如丝;复眼一对,肾形。脚三对,腿节和胫节上有刺。

★栖息场地和习性:生活于温暖潮湿之外,在厨房、碗橱里尤多,昼伏夜出,喜食饮菜及汤水,常将部分从胃中呕出,并将粪便排在食物上,既有臭味,又传播细菌,是一种害虫,应注意捕捉。

10.白蚁

termite, white ant

亦称虫尉属节足动物门,昆虫纲,等翅目,类似蚂蚁营社会性生活,其社会阶级为蚁后、蚁王、兵蚁、工蚁。

白蚁体软弱而扁,白色、淡黄色、赤褐色或黑褐色均有,各种不同种类体色不一样。白蚁属社会性群体生活昆虫,并有复杂的组织分工。在一个群体内的个体,从形态和分工上可分为两大类型,即生殖型和非生殖型。

二、害虫对档案的破坏及防治措施

1、搞好库房内外的清洁卫生

2、入库前严格消毒进库档案及库房

3、施用驱虫剂

4、控制温湿度

5、对档案进行定期检查

真空充氮消毒杀菌机

第五章档案修复、复制与灾害预防

第一节档案修复的基本原则及准备工作

(一)交接和登记

(二)检查和拍摄

(三)去尘和消毒

(四)制订修复方案

(五)工具和修裱物品的准备

一、去污

三、加固

四、修裱

四、修裱

需要装裱的档案

需要装裱的档案

小于A4或16开档案纸张托裱为A4

小于A4或16开档案纸张托裱为A4

一、去尘和去污

一、去尘和去污

二、修复

佛山市档案馆灾害应急预案(摘要)

一、档案异地备份的必要性

(一)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

(二)档案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

(三)一些档案丢失或受到破坏后无法恢复再生。

二、档案异地备份的形式和内容

以相距300公里以上,不属同一江河流域、同一电网、同一地震带地地方为宜。__

档案保护技术学试题

《档案保护技术学》复习试题库 填空题: 1.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种类可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几类,我国造纸原料主要用______,其次是______。 2.造纸植物纤维细胞壁内有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化学成分。 ???3.造纸植物纤维原料质量比较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它们与纸张强度和耐久性密切相关。 4.当纤维素分子中-OH中的______与相邻分子中的-OH的______靠到______距离时,由正负电荷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叫______。它使纤维素分子相互牢固结合,赋予纤维和纸张一定的______。 5.与纤维素相比,半纤维素分子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所以耐久性较差。 ???6.木质素不是线型分子,它是以______为单元组成的______的大分子。制浆生产过程中可由______条件下用______去除木质素。 ???7.木质素分子上有______、______、______等活泼基因,还含有发色基因,所以木质素常是______色。 ???8.化学制浆中硫酸盐法主要用______和______,酸性亚硫酸盐法主要用______和______,此两法都能在蒸煮中除去大部分木质素和杂质。 9.纸浆漂白给生产的纸带来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10.内部施胶用胶料是松香,但也必须加______,施胶后的纸呈酸性是由于______。 11.纸张机械强度包括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种,任何纸张的机械强度都取决于______和______。 ???12.纸张在外观、结构和性质上逐渐发生______,人们称之为老化。纸张老化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方面。 13.纤维素水解反应断开了______键,导致______下降,反应的催化剂是______和______。 ???14.档案纸张上酸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15.纤维素和水解纤维素分子相同之处是______,不同之处是______。水解纤维素的耐久性下降在性质上还发生三个变化______,______和______。 ???16.纤维素氧化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在大多数条件下随着氢氧基被氧化,纤维素______同时下降,这称为______。 ???17.宣纸所以质量优良,主要是由于______,另外,获得耐久性好的原因是不同于机械纸的______。 ???18.档案字迹显色成分又叫______,它们是通过______而产生的。 ???19.碳黑结构属于______,呈片网结构,它所以呈黑是由于______。碳黑作为档案的色素成分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20.染料分子属于有机化合物,它显色主要因______。染料耐光性差,耐光坚牢度一般______,极易发生______反应,因此染料化学性质不稳定。含染料色素成分的档案字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种。 21.黑铅笔和黑油墨的色素成分较相同,黑铅笔字迹属______字迹材料,因为______;黑油墨属______字迹材料,因为______。 22.蓝黑墨水的黑色色素成分是______和______;着色剂是______;必须在这种墨

项目档案管理制度

项目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依据:为强化项目公司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根据集团公司档案管理相关规定并结合项目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第二条定义:本制度中的档案,是指在开发项目过程中形成的对公司具有利用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数据等各种形式的文件材料的总和, 是各项工作、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原始凭证。 第三条目的:在工程管理及项目施工全过程中,妥善处理和保管由项目部管理的工程文件,以便于归档、收发、查阅、结算及移交归档等一系列相互 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四条遵循原则:应当遵循“及时整理,分类清晰,检索方便,收发有据。” 的原则。 第五条保密原则:档案管理过程中需做到合理利用,并注意适度保密,确保公司利益不受损害。 第六条归口部门:工程中心为项目档案的归口管理部门,工程助理为本制度的具体执行人(项目兼职档案管理员);公司综合部为公司档案归口管理 部门,综合部档案主管为本制度执行监督人。 第二章工程档案收集、分类、整理 第一条工程档案收集管理依据:《建筑安装工程竣工档案移交书》、《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档案移交书》、《万国公司档案管理作业指引》。 第二条项目档案分类整理及编号管理:工程中心工程助理负责按照公司作业指引要求整理、编号。2.2附表

第三条档案交接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或者拒绝文件材料归档,工作变动或因故离职时应将形成的档案向本部门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移交清楚,并编制移交清单, 部门领导签字认可,不得擅自带走或销毁任何档案。交接人员如未按规章制度办 理交接手续,每发现1次扣1分,部门领导扣2分,如今后出现档案原件缺失的, 发现一次,交接人扣2分,部门领导扣4分。 第四条与其他部门共同参与事项所形成的档案材料,由主办部门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并做好部门资料备查交接工作。 第五条移交归档管理:分即时存档、短期非即时存档、长期非即时存档三类,即时存档文件在公司综合部盖章备案时直接移交归档;短期非即时存档文件在公司综合部 备案盖章后3-5个工作内完成后续工作移交归档,超过约定归档时间的,每延迟1 天扣0.5分(特殊情况可酌情考虑不扣分,但必须在障碍解除后7天内完成移交), 并做好文件收发登记记录表;长期非即时存档文件,基本指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 位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形成的施工管理资料,在项目竣工验收时2个月内移交公司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制度 (一)归档范围: 为了保证公司环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与有效利用, 现将环保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保管期限与密级划分如下 1、各种环保工作原始记录本、表、图、照片。 2、根据原始记录整理的各种报表。 3、环境监测站编写的各种监测报告,公司内部监测数据。 4、污水处理站加药及污水处理记录。 5、在线监测监测数据。 6、各种危险固废产生及处置台账。 7、环境保护新增的规章制度及作业指导书。 8、环保行政管理部门下发各类文件等。 (二)归档期限: 1、各种原始记录表图、各种报表于次年一月底送交档案室。 2、各种报告完成后一月内送交档案室。 3、科研资料鉴定后一月内送交档案室。 4、污染源动态档案于次年二月底前整好、立卷送交档案室。 5、本站编印的各种论文、技术报告等技术文件,完成

及时送交档案室。 6、有关技术文件接收后,应及时送交文书。 7、全年技术档案于次年3月底前建档完毕。 8、参加各种会议、培训班、研讨班的技术资料,回站后交档案室归档。 9、文书档案于次年七月底前立卷存档。 (三) 归档要求 1、所有技术档案必须原件归档、由科室负责人进行检查开列清单,并签署意见。 2、归档材料必须纸质优良、图象清晰,字迹工整,钢笔书写,签字手续完好。 3、技术材料归档后,如有补充,应及时把补充的材料送交档案室, 如需修改,应由材料主要编写人提出申请,经主管站长批准后方可修改。 (四)档案保管借阅 1、档案室人员将档案材料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保存期限与制定经。凡属保密范围内的档案,任何人不得转借如出现问题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提供保密档案要严格按照保密规定执行。 2、档案室必须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与安全,应注意防火防盗、防蛀、防腐等。 3、对失去利用价值的档案资料,由档案室负责组成鉴

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及措施

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及措施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档案管理从纸质档案管理向电子档案管理转变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如何有效保存原始档案,如何加快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这些都是档案管理亟待探索、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多个角度对比分析了纸质档案管理和电子档案管理的差异,并提出电子档案安全管理的措施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子档案管理;纸质档案管理;安全管理;措施 随着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使得文件的存储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子文件渐渐取代了纸质文件,成为了一种最为重要的档案存储形式。为了更加有效的保护珍贵的历史资料,有保存价值的纸质资料必须要采用电子档案这样的保存方法。当前,电子档案由于技术水平、技术力量方面的欠缺,与纸质档案管理相比相关的保护技术还不是很完善。为了很好的应对新的档案管理模式,维持电子档案管理有效性,必须要采取一些措施,对纸质档案、电子档案两者的管理现状、保护技术差异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具有实际可行性的电子档案保存对策,最后找到一个适合电子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1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在保管中的差异 1.1管理观念上的差异 档案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电子文件进行归档,过去档案管理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设备,没有对其引起高度关注,要么将其作为副本、资料保管,要么把它拒之门外。长期以来,档案管理主要采用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思维模式,想要进行电子档案认识的转变,就必须要构建新的电子档案管理运用思想模式,把“后现代管理观念”运用于电子档案管理,而不能再拘泥于纸质档案的“现代管理观念”。 1.2保存寿命的差异 当档案人员做好纸质文件,纸质文件的字迹、制成材料及字迹材料将会永远的成为一体。它的内部因素、保护环境直接影响了它的使用寿命。而电子档案就不一样,电子档案的内部因素、保护环境对它的使用寿命有影响,但起到关键影响的要数技术革新。电子文件的形成就要依赖于计算机将载体和信息结合,它的识别也需要通过计算机。

档案保护技术学

绪论 一、档案保护技术学研究对象:档案保护技术学是研究档案制成材料损毁规律和科学保护技术的一门学科。 二、档案制成材料损毁原因有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指档案制成材料的内在因素,主要是它的性能及耐久性。决定其耐久性的因素有:原料质量、材料的化学成分及物理和化学性质,还有材料的生产过程。 外因是指档案遭到损毁时的外界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及人为因素。如:高温高湿、光、空气污染物以及霉菌、害虫等。 三、档案保护技术的指导原则: 1.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2.贯彻吸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与档案保护技术自身特点相结合原则 3.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第一章档案耐久性 一、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质量相关的因素包括:纤维形态、原料中化学成分的含量以及杂细胞含量等。综上所述,特点:纤维长、长宽比大、均一性好、壁腔比小、杂细胞少、纤维含量高、木素含量低的植物纤维原料质量好。 二、P12(由表格得出结论):种毛纤维是最好的造纸原料,其次是韧皮纤维,最差的是禾木科植物纤维。 三、纤维素部分水解后生成水解纤维素。 四、1、纤维素氧化变为氧化纤维素后,会使纤维素大分子中氧桥容易断裂。 2、纤维素水解反应发生在纤维素的氧桥处,而纤维素的氧化反应发生在纤维分子的氢氧基上。 五、木素:新闻纸之所以特别容易发黄变脆,就是因为新闻纸主要是由机械木浆制成,纸张中含有大量容易氧化的木素。而书写纸则不易发黄,这是因为再生产书写纸时,大部分木素已被去除。 六、根据漂白原理的不同,可分为还原性漂白和氧化性漂白两大类。一般用氧化漂白。 七、施胶的目的:施胶能提高纸张抗水能力,从而保证书写时墨迹不扩散。 施胶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内部施胶,另一种是表面施胶。 八、施胶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1.沉淀剂明矾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硫酸铝,硫酸铝遇水会发生水解产生硫酸,从而增加纸张的酸度 2.松香本身是一种弱酸物质,因此松香也会给纸张带来酸。 3.加入松香后会使纸张发黄。 4.明矾中的金属离子会促成纤维素的氧化。 5.胶料会影响纤维之间的结合,降低纸张强度。 九、中性施胶的优点:即加入一些不会产生酸的中性胶料,以产生出中性或微碱性的纸张。 十、纸张的主要性能: 新闻纸的木素含量最高。 手工纸按是否施胶可分为生宣和熟宣。不施胶的是生宣,施胶的是熟宣。 皮纸主要品种有:宣纸、螺纹纸、呈文纸、高丽纸、棉纸; 竹纸的主要品种有:毛边纸、毛泰纸、连史纸、元书纸、玉扣纸。 十一、纸张具有多种性能,纸张的性能通常可划分一下几方面:

档案保护技术

档案保护技术 题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1、学科研究内容(学科体系简介) ⑴档案制成材料:a、纸张 b、字迹 c、声像材料:磁带、磁盘、光盘、照片 d、实物档案材料 ⑵理化环境与档案保护:a、温湿度的控制和调节 b、光 c、大气污染 ⑶有害生物及其防治:a、霉菌的防治 b、害虫的防治 ⑷档案库房建筑与设备(含装具) ⑸档案的加固与修复 ⑹档案复制技术:a、文献复制—静电复印、缩微复制、晒图... b、文物复制 c、声像复制 ⑺信息的安全与保护 2、纸张主要由植物纤维制成。植物纤维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 3、影响纤维素水解和氧化反应的因素 P16-18 ⑴水解反应: ①水分:库房空气湿度大,纸张含水量多,水解反应越快,纸张寿命越短。 ②酸:催化剂 ③酶:霉菌分泌出纤维素酶,加速水解。 ④温度:温度越高,水解反应越快。 ⑤纤维的种类:不同种类的纤维原料具有不同的水解性。 ⑵氧化反应: ①氧化剂的种类与数量:氧化剂数量越多,反应越快;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反应越快。②光 ③空气湿度或纸张含水量:空气湿度越大,纸张含水量越高,氧化降解速度越快,对纸 张破坏越大。 ④温度:温度越高,氧化速度越快,对纸张破坏越大。 4、施胶 P21-22 ⑴概念:是指在浆料中加入抗水性的胶体物质和沉淀剂,经过沉淀和干燥成膜的生产过程。 ⑵用途(为什么):施胶能提高纸张抗水能力,从而保证书写时墨迹不扩散。 ⑶酸性施胶(松香施胶)对纸张的不利影响: ①沉淀剂明矾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硫酸铝,硫酸铝遇水会发生水解产生硫酸,从而增加纸 张的酸度,Al 2(SO 4 ) 3 + 6H 2 O → 2Al(OH) 3 + 3H 2 SO 4 ②松香本身是一种弱酸物质,因此松香也会给纸张带来酸。 ③加入松香后会使纸张发黄。 ④明矾中的金属离子(如铁离子等)会促进纤维素的氧化。 ⑤胶料会影响纤维之间的结合,降低纸张强度。

环保档案管理制度

江阴市锦昌机械有限公司 环保档案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加强本公司环保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档案作用,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效地保护及利用档案,为公司环境体系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与环保相关的资料,包括重要的会议材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和“三同时”资料,环保设备维护记录,公司“三废”和噪声的检测报告,与第三方的签订的协议以及法律法规等外来文件等。 三、职责 3.1、环保部负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和“三同时”的报批、整理以及公司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料的收集、登记、保管; 3.2、设备部负责及时提交《危险固废出入登记表》和环保设备维护记录; 3.3、行政部负责提供外部相关方提供的外来文件; 3.4、后勤部负责生活垃圾处理协议和处理记录; 四、归档要求 4.1各相关部门归档要求 设备部、行政部、后勤部等相关部门在处理好环保相关事项后,需按照以下几点要求对档案进行整理,整理完毕一周内提交给环保部进行

统一管理: 4.1.1、档案质量总的要求是: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 4.1.2、归档的文件材料种数、份数以及每份文件的页数均应齐全完整。 4.1.3、在归档的文件材料中,应将每份文件的正件与附件、印件与定稿、请示与批复、转发文件与原件,分别存放在一起,不得分开,文电应合一归档。 4.2环保部档案管理 4.2.1、不同年度的文件一般不得放在一起存档;跨年度的总结放在 4.2.2、档案文件材料应区别不同情况进行排列,密不可分的文件材料应依序排列在一起,即批复在前,请示在后;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印件在前,定稿在后;其它文件材料依其形成规律或特点,应保持文 4.2.3、档案文件统一用文档盒进行存放,文档盒标签需按照公司的“文档盒标签”要求进行编辑打印,文档盒按照年度、内容进行排放。 五、档案的借用 5.1、公司档案只有公司内部人员可以借阅,借阅者都要填写《借阅单》,报主管人员批准后,方可借阅,保密文档需部门总监批准才可借阅。 5.2、档案借阅的最长期限为两周,对借出档案,环保部人员要定期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13号)

11.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13号)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已于1994年9月27日经国家环境保护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档案信息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环境保护档案是指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直属单位(以下简称“环保部门”),在环境保护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环境保护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县级以上各级环保部门应当把环境档案工作纳人本部门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保障档案业务经费。 第四条环境保护档案库(室)的建设和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所需仪器、设备及装具的购置经费,按有关规定从相应的资金渠道解决,不足部分在环境保护补助资金的百分之二十部分中列支。 第五条县级以上各级环保部门应当加强对不同门类和不同载体的环境保护档案的综合管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保证环境保护档案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各级环保部门应当采用先进技术,逐步实现环境保护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第二章档案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环境保护档案工作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和指导”下进行。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档案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环境保护档案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在业务上受上级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档案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和检查。 第七条省辖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环保档案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设立综合档案室,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档案工作人员;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直属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环保档案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档案工作人员。 第八条环保部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

档案保护技术学教学大纲

《档案保护技术学》教学大纲 一、《档案保护技术学》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03230026 (二)课程英文名称:Archives Conservation Techniques (三)开课对象:历史教育专业专科生 (四)课程性质:档案保护技术学是历史教育专业一门方向选修课程,本课程目的是研究档案材料的种类、延长档案寿命的方法、修复受损档案的技术。 (五)教学目的:通过档案保护技术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档案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进行档案保护的实践技能,为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打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纸质档案耐久性、声像档案的耐久性、档案库房温湿度的调节与控制、光与空气对档案的危害与防治、档案有害微生物及其防治、档案害虫及其防治、档案库房建筑与设备、档案修复技术等。 (七)教学时数 教学时数:54 学分数:3学分 (八)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配以适当的实践教学。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绪论档案保护技术学概述 教学要点:对档案保护技术学学科的研究对象、任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动态做一概括的介绍,使学生对档案保护技术学的研究内容有一概要性的了解。 1、保护技术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2、案保护技术学学科的性质与特点。

教学时数:2 教学内容: 一、档案保护技术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二、档案保护的历史与现状 三、档案保护技术学的性质和特点 四、学习这门课应注意的问题 考核要求: 1、概念: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制成材料,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识记﹚ 2、问题: (1)简述档案保护技术学研究的基本内容﹙领会﹚ (2)结合自身体会谈谈档案保护技术工作的重要性﹙应用﹚ (3)档案保护技术工作中为什么要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领会﹚ (4)预测一下电子档案保护技术学应包括哪些内容﹙应用﹚ (5)档案制成材料经历了那些演变过程,演变的趋势特点有哪些﹙领会﹚ 第一章纸质档案耐久性——纸张 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决定纸张耐久性的内在因素,诸如造纸的原料、原料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的性质和造纸工艺这几方面分别是如何影响纸张的耐久性的。造纸原料的种类、性质;纤维素的理化性质的具体内容以及造纸工艺对纸张耐久性造成的不利影响。 教学时数:8 教学内容: 第一节造纸植物纤维料的质量与纸张耐久性 一、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种类 二、植物纤维细胞的结构 三、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质量 第二节造纸植物纤维化学成分与纸张耐久性 一、纤维素 二、半纤维素 三、木素 第三节纸张生产过程与纸张耐久性 一、制浆 二、漂白 三、打浆 四、施胶 五、加填 第四节纸张的主要性能与纸张老化 一、纸张的主要性能 二、纸张老化 第五节档案用纸的选择 一、纸张的种类

公司档案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

公司档案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 档案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规范公司的经营行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全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企业管理和改善档案工作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公司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公司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司的档案是公司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的总和。其构成是以科学技术型档案为主体,包括公司章程、股东名簿、组织规程及办事细则、董事会及股东会记录、行政类文件、政府机关核准文件、工程设计图、工程预算决算书、计划统计、经营销售、物资供应、财务管理、劳动工资、各类合同和其他工作等方面档案。 第三条

公司档案工作是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组成部分,是维护公司经济利益、合法权益和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工作。 第四条 公司档案管理工作要坚持集中统一的管理原则。 二、 文件材料的形成与归档 第五条 公司要根据相应法规和有关部门的规定,制定文件材料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的制度。文件材料的运转要遵循计划、公司的发展、项目的进行(施工)、技术、经营等项工作和文书处理的程序。 第六条 公司生产(施工)活动中形成的办公用品及文件等材料由工程项目负责人指定有关人员负责积累、整理后归档。 各项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由各职能部门按其业务范围,指定有关人员负责积累、整理后归档,然后交给公司档案管理人员。 1、公司指定专门的部门及专人负责文件材料的管理。按照各部门的工作,此类型工作由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分类、存档档案。 2、文件材料的收集由各部门或经办人员负责整理,交总经理审阅后归档。 3、一项工作由几个部门参与办理的,在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由主办部门或人员收集,交行政部备案。会议文件由行政部收集。 第七条 公司文件材料归档的基本要求 1、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完整。 2、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准确地反映公司生产、基建和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的真实内容和历史过程。

2016档案保护技术复习内容

档案保护技术复习内容 第一部分 1、太阳辐射热对库房外围护结构影响最大的是水平屋顶。 2、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纤维素含量应大于40%。 3、昆虫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是22-32℃。 4、档案库房通风降湿的原则是库外绝对湿度小于库内。 5、档案装具背面与墙的间隔不应小于0.8米。 6、光的能量与波长有关,紫外光在太阳光中属于能量较大。 7、昆虫从卵的孵化到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及生活习性等一系列变化, 这一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8、档案装具行间距净宽不应小于0.8米。 9、使用干湿球温湿度计测量湿度时,夏季在测量前15分钟将仪表放置到测量点。 10、霉菌生菌的临界湿度为75%。 11、在进行档案去酸时,如字迹遇水扩散、退色,应采用气相去酸方法进行去酸。 12、恢复被蓝色墨水斑遮盖的字迹时,应选用蓝色滤色镜。 13、为了有利于墙体隔热,墙体外表的颜色最好为白色。 14、硫化铵、硫代酰乙胺法恢复字迹时,只适用于恢复蓝黑墨水字迹。 15、适用于档案库房内的灭火装置是气体灭火。 16、去除档案上的泥斑时,一般可用水洗的方法。 17、光盘档案与缩微档案相比耐久性差。 18、用黄血盐法恢复字迹时,只适用于恢复蓝黑墨水字迹。 19、档案修裱室的湿度一般应保持在60%为宜。 20、感光档案中耐久性较好的是黑白胶片。 21、纸张中木素含量越多,其耐久性就越差。 22、经老化实验证明,光盘存贮信息的寿命在10年以上。 23、属于细菌细胞特殊构造的是芽胞。 24、机制纸的漂白过程会使部分纤维素发生氧化。

25、字迹材料中最不耐久的色素成分是染料。 26、字迹材料中不耐久的转移固定方式是粘附方式。 27、彩色影像退色的根本原因是氧化还原反应。 28、已经入库或密闭保存的感光档案,一般应在1-2年进行定期检查一次。 29、库房屋顶防水结构效果最好的是构件自防水。 30、在相对湿度不变的情况下,绝对湿度与温度成正比。 31、从对档案耐久性的影响来看30℃左右算是高温。 32、使用干湿球温湿度计时,水盂中的水最好用蒸馏水。 33、根据微生物呼吸的要求,档案库房中的微生物大多数属于好氧性微生物。 34、白炽灯含紫外线比例小于日光灯。 35、根据档案工作的特点,档案库房杀虫时宜选用熏蒸剂。 36、对档案进行修复时,其修复方法必须经过试验。 37、档案中常用的熏蒸灭菌剂有甲醛。 38、档案上如有霉斑时,需使用氧化的方法去除。 39、.使磁记录档案剩磁消失的因素是外磁场。 40、防范计算所病毒的方法之一是实施安全操作措施。 第二部分 1、表示空气所含水蒸汽的量有绝对湿度、饱和湿度、相对湿度。 2、字迹色素的种类包括碳黑、颜料、染料。 3、昆虫的不完全变态经过阶段有卵、若虫、成虫。 4、在氧气少、温度高、二氧化碳多下,昆虫的气门打开的时间长。 5、滤色镜对黑色、白色、灰色不起作用。 6、蓝图中的铁盐线条的色素有滕氏蓝、普鲁士蓝、鞣酸铁。 7、光盘盘体结构主要由盘基、记录层、保护层组成。 8、制订档案库房温湿度标准应考虑的问题是要有利于延长档案寿命、要考虑我国的经济条件、要考虑库内工作条件、应参考国外有关标准。 9、档案库房屋顶隔热种类主要有实体材料、封闭空气间层、通风间层、通风阁楼。 10、档案去污的方法主要有机械去污、溶剂去污、氧化去污。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创造清洁、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树立正确的企业发展观和环境观,形成人人自觉参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活动的良好氛围,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能源高效转化、废弃物高效再生,推动公司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特钢企业,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环境保护管理。本制度所指环境是指公司辖区内影响人类和发展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办公区和工作劳动场所。 三环保方针及思路 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遵守法规,清洁生产,建生态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环境保护工作要实行“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与全员参与管理相结合”、“技术改造与更新相结合”,坚持“预防为主,规划与治理并重”的原则,努力做到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防治污染。 四组织机构 特钢公司环境保护委员会人员及职务与安委会人员相同。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公司安环部。 安环部是公司环境保护及运行情况的监督和对接政府环境监测的主要职能部门。各部门负责人是各部门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五管理程序职责 环境管理是指加强责任污染管理,协调生产同环境的关系,把环境管理渗透在企业的管理中,使生产目标同环保目标相统一,经济效益同环境效益相统一。 1、制订环境保护工作的年度计划和目标,确定排污点数和排污量。定期、不定期检查产生污染的生产设施和污染防治设施运转情况。依据环境保护制度提出奖励或处罚意见。(安环部)

2、加强设备环境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等现象,使之无污染或减少污染。(设备部) 3、制定订清洁生产审核计划并组织实施。切实将清洁生产纳入日常的管理中,巩固清洁生产成效,实现“节能、降耗、减污、提效”的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技改部、生产部、各生产厂) 4、安环部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根据评价,各责任单位对可能产生的环境隐患进行控制和预防。 5、凡经检查验收合格的污染防治的设备、设施,要单独列入固定资产,建立台帐和技术档案。(技改部) 6、污染防治设施不能擅自拆除或停用,确有必要拆除或停用的,必须征得安环部同意后方可实行,未经批准擅自拆除或停用的,必须重新安装使用。 7、使用部门要编制污染防治设施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明确操作的技术要求和标准,标明处理后必须达到的排放标准。(各部门) 8、对于连续运行的污染防治设施,要建立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内容包括运行状态,污染物处理指标及处理量,以及有关消耗指标。(各厂) 9、监督污染源排放物的变化趋势对环保质量的影响,分析生产过程中相关问题,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对于正常运转的防治设施要定期对处理效果进行监测,其监测内容、采样处所、周期,视工艺要求和设备条件而定。 10、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安环部根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确定各部门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指标,负责监督实施,并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 11、建立污染源档案,主要内容有污染源名称、位置,污染物的名称、排放量、排放浓度、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排放规律等。定期填写环境监测报告,年度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报告和环境质量报告。 12、禁止在厂区内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以及其它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烟尘的物质。特殊情况,确需燃烧的须报安环部批准。 13、运输、装卸、贮存能够散发有毒、有害气体或粉尘的物质,必须采取密闭措施。(物管部) 14、机动车辆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设备部) 15、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类、碱类或剧毒废液,禁止将可溶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废渣,垃圾和其它废弃物。(各厂、各部门) 16、加强用水的科学管理,建立健全用水考核制度,完善用水计量装置、控制物料流失和水的浪费,剖析生产过程及工艺中存在的技术管理问题。制定控制污染物的措施。(企管部、技改部、各生产厂) 17、对于新建的项目,项目部安排专人负责环保工作,参与环保设备的选型,组织实施环境保护设施的

ISO14001-2015环保档案管理规范

环保档案管理规范 (ISO14001-201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公司环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规范企业的环境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采用如下定义: 环境保护档案是指企业在环境保护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公司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材料。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四条环境保护部 (一)负责对各单位环保档案的管理进行检查; (二)负责指导、协助各单位进行环保档案管理。 第五条各单位 (一)负责本单位环保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及归档; (二)保证本单位环保文件材料的成套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三章工作内容和控制方法

第六条公司环保档案包括: (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料 建厂以来的所有新、扩、改项目,按照时间顺序每项包含环评报告书(表)、批复、竣工验收监测报告、竣工验收申请表等。 (二)排污申报 包括往年、本年度申报登记表。 (三)排污许可证 有效期内排污许可证正、副本,历年排污许可证复印件。 (四)监测报告 包括历年监测报告、企业自测报告等。 (五)危险废物管理资料 危废台账、委托外单位进行固体废物处置的协议或合同、危废处置协议、处置方危废经营许可证、转移五联单、各年放射性废物的产生名称、产生量及进行安全处置的有关证明材料;各类废物处置量的原始凭证及统计表。 (六)现场监督检查记录单及排污费缴费单据 上年度现场监督检查记录单原件及排污费缴费单据复印件装订成册,本年度现场监督检查记录单原件及排污费缴费单据复印以活页夹的方式保存备查。(七)生产工艺技术资料

环境执法现场检查操作规范,污染物排查报告,现有各生产线名称、生产能力、工艺描述及流程图、排污节点图、主要反应方程式及水量平衡图(表),主要物料平衡。 (八)污染处理设施技术资料 包括环保设施名称、运行状态、设计能力、实际处理能力、设计效率、实际处理效率以及核查时段内各年与主体工程设施的同步运转率等资料。上年度及本年度设施运行记录、维修记录台账、排污口监测台账等。 (九)COD、氨氮在线监控设备资料 包括设备采购合同,上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关于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方案批复的文件,排污单位按照合同条款对设备厂家安装施工进行预验的文字证明材料,环境监测部门出具的验收监测报告,设备厂家出具的设备安装调试与试运行报告,联网报告,计量器具CMC标志、进口仪器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或设备产品认证文书,设备出厂合格证,环境监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适用性检测报告,一年的监测数据结果,自动监控设备在排污口设计、安装技术文件,第三方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和运行维护协议。 (十)环境事故应急预案 企业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每年修订情况,相应的应急设施和装备配置、演练记录及照片。 (十一)清洁生产资料

档案保护技术学 (2)

档案保护技术学二 一、填空 1、温度对熏蒸杀虫的毒效有影响,一般采取施药时温度______,施药后温度______,可取得好的杀虫效果。 2、纤维长、长宽比大、均一性好、壁腔比小、杂细胞少、纤维素含量____、木素含量低的植物纤维原料质量好。 3、酸性越____,对纸张的危害越大 4、描图纸的耐久性较__。 5、宣纸有生宣和熟宣之分,档案部门修裱用纸应使用_________ 6、字迹色素成分的耐久性次序一般是:特殊无机颜料>一般无机颜料>有机颜料>____________ 7、制作胶片装具用的纸张应为表面光滑的____________纸张。 8、用氨气进行纸质档案、文献和图书资料的气相去酸时,如果库房内同时保存有光盘档案,则应对其采取_________措施。 9、档案库房建筑、设计要满足“九防”的要求,即防潮(水)、防高温、防光、_________、防虫、防有害气体、防盗、防火、防震 10、档案库房屋顶的外形基本上有两种:平屋顶和坡屋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般选择_________有利隔热 二、名词解释 1、纸张老化 2、气相去酸 3、湿托 三、简答 1、温度、绝对湿度、相对湿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2、简述磁带的保管 3、用于杀灭档案害虫的熏蒸剂必须具备的条件 四、论述 1、害虫的不同虫种、虫态和生理状态与化学熏蒸毒效的关系 档案保护技术学网络班专科试题二参考答案 二、名词解释 1、纸张老化 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纸张的主要化学成分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变化,从而使纸张性能下降的过程 2、露点温度:空气在含湿量不变的条件下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3、气相去酸:档案修复技术中的一种去酸方法,指将档案置于碱性气体或碱性蒸气中去酸的方法

档案保护技术学复习提纲

《档案保护技术学》复习提纲 来源不详,适用范围不明 绪论 1.档案保护技术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答:档案保护技术是研究档案制成材料变化规律和保护档案的技术方法的学科。 2.什么是档案制成材料?试举例说明。 答:档案制成材料是承受并反映档案内容的物质材料。它由承受档案内容的载体材料和反映档案内容的记录材料组成。 档案的载体材料有:竹简、纸张、胶片片基、磁带带基等。 档案内容的记录材料有:墨、印泥、兰黑墨水、油墨、圆珠笔、铅笔、胶片感光层、磁带磁层等。 3.保护档案的技术方法有哪些?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保护档案的技术方法有两大内容:一是改善档案保护条件,包括建造符合要求的库房建筑、安置必要的设备和经常性的技术管理措施。其作用是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来防止或减缓自然环境中有害因素对档案的破坏。二是档案修复技术,包括去污、去酸、加固、图字声像的恢复、档案修复等。其作用是对已经损坏或存在不利于永久保存因素的档案进行处理,尽力恢复其历史面貌,提高其耐久性。 第一章档案纸张的耐久性 4.什么叫纸张的耐久性?决定纸张耐久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所谓纸张的耐久性是指纸张抵抗处界理化因素的损坏和保护其原来理化性能的能力。决定纸张耐久性的因素有三个: (1)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质量; (2)纸张中主要组分的理化性质; (3)制浆造纸的工艺过程。 5.造纸植物纤维原料有哪些种类?哪种最好哪种最差?为什么? 答: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种类有:木材纤维、种毛纤维(或棉纤维)、韧皮纤维(包括树皮和麻类)、禾本科纤维(包括竹、苇、草等),其中最好的是棉纤维,最差的是禾本纤维。因为棉纤维中不含杂细胞,几乎全部是纤维素而不含木素,纤维长度、长宽比都较大,细胞壁薄腔大,纤维之间交结力好,造出的纸张强度大,耐久性好。而禾本科纤维杂细胞含量高,纤维短小,交结力差,造出的纸张强度小,耐久性差。普通文化用纸的原料多是禾本科纤维。 6.什么是纸张纤维?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 答:纸张纤维是植物体中的一种形态细而长,两端呈纺锤状,富有挠曲性和柔韧性,彼此交织后有一定的结合力的厚壁细胞。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 7.什么是纤维素?其分子式怎样表达? 答:纤维素是植物体内许多葡萄糖脱水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6H10O5)n 。

档案保护技术学教程

《档案保护技术学教程》复习纲要 目录 第一章纸张的耐久性 (1) 第二章字迹的耐久性 (2) 第三章胶片的耐久性 (4) 第四章磁性载体档案的耐久性 (5) 第五章光盘档案的耐久性 (6) 第六章档案库房建筑与设备 (6) 第七章档案库房温湿度的调控 (7) 第八章光、空气污染的防治 (8) 第九章档案霉菌防治 (9) 第十章档案害虫防治 (10) 第十一章纸质档案修复技术 (12) 考试事宜 (13) 第一章纸张的耐久性 一、纤维素的性质P15(PPT63) 1.物理性质——溶解性:常温下,纤维素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如乙醇、苯、丙酮和乙醚等。 2.化学性质——纤维素水解、氧化、光解: ▲水解:1)概念:是指纤维素加水分解断链以后,生成比原来纤维素分子链短的一群物质的总称。2)条件:水、酸、酶、温度。3)结果:纤维素一旦发生水解,氧桥断裂,分子间范德华力及氢键减少,纸张强度下降,寿命缩短。

▲纤维素氧化: (1)概念:纤维素可以与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 (2)过程:纤维氧化反应发生在纤维素分子的氢氧基上。 (3)条件:氧化剂的种类和数量;光;空气湿度或纸张含水量;温度。 (4)结果:氢氧基变为、醛基(—CHO)、羧基(—COOH)或酮基(—CO),这样就形成了与原来纤维素结构不同的物质。 纤维素的化学性质可以用下面的分子式来表示:纤维素虽然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和氧化两大破坏反应,但比起半纤维素、木素来说,其性质还是稳定的。 二、半纤维的作用P19(PPT68) 第一,半纤维素具有吸水润涨性,保留适当的半纤维素便于打浆,易使纤维分裂变细;同时能保护纤维,使之不易被横向切断;还能节省打浆时间,并提高得浆率。 第二,纸浆中含有适量的半纤维素可提高纸张强度。 三、木素(了解) (一)结构:网状的空间结构,由碳、氢、氧元素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二)性质 1.不溶于水,常温下不溶于稀碱、稀酸溶液,高温下,某种浓度的酸碱可与木素作用,造纸工艺中就是利用这种性质将木素去掉; 2.木素易氧化,尤其在光照条件下,氧化更快。 四、机械纸P20(了解) 机械纸的生产过程包括:(一)制浆(二)漂白(三)打浆(四)施胶(五)加填 五、手工纸P23 1.手工纸的生产工序为: (1)选料。(2)水浸。(3)发酵。(4)蒸煮。(5)洗浆。(6)堆晒。(7)碾浆。(8)抄帘。(9)压榨、烘干、成纸。

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及措施

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及措施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档案管理从纸质档案管理向电子档案管理转变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如何有效保存原始档案,如何加快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这些都是档案管理亟待探索、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多个角度对比分析了纸质档案管理和电子档案管理的差异,并提出电子档案安全管理的措施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子档案管理;纸质档案管理;安全管理;措施 随着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使得文件的存储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子文件渐渐取代了纸质文件,成为了一种最为重要的档案存储形式。为了更加有效的保护珍贵的历史资料,有保存价值的纸质资料必须要采用电子档案这样的保存方法。当前,电子档案由于技术水平、技术力量方面的欠缺,与纸质档案管理相比相关的保护技术还不是很完善。为了很好的应对新的档案管理模式,维持电子档案管理有效性,必须要采取一些措施,对纸质档案、电子档案两者的管理现状、保护技术差异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具有实际可行性的电子档案保存对策,最后找到一个适合电子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1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在保管中的差异 1.1 管理观念上的差异 档案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电子文件进行归档,过去档案管理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设备,没有对其引起高度关注,要么将其作为副本、资料保管,要么把它拒之门外。长期以来,档案管理主要采用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思维模式,想要进行电子档案认识的转变,就必须要构建新的电子档案管理运用思想模式,把“后现代管理观念”运用于电子档案管理,而不能再拘泥于纸质档案的“现代管理观念”。 1.2 保存寿命的差异 当档案人员做好纸质文件,纸质文件的字迹、制成材料及字迹材料将会永远的成为一体。它的内部因素、保护环境直接影响了它的使用寿命。而电子档案就不一样,电子档案的内部因素、保护环境对它的使用寿命有影响,但起到关键影响的要数技术革新。电子文件的形成就要依赖于计算机将载体和信息结合,它的识别也需要通过计算机。 1.3 保护措施的差异 当前,防和治是纸质档案最为重要的保护措施。防指的是减少或杜绝不利因素对档案制成材料的破坏程度,这是一种致力于改善档案保护环境的保护措施。治指的是处理那些已损坏或存在不利长久保存因素的档案,尽可能修复损坏档案,使其恢复原貌,同时,加强档案抵御不利因素的能力。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在保存环境、自身特性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电子档案要想长期使用,不仅要注重保存环境,更要以电子文件的逻辑特性、物理特性为依据展开维护。 1.4自然保存环境对载体影响的差异 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在载体性质上存在巨大差异,因而两者有着不同的保存环境要求。 (1)温、湿度影响的差异 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有着不同的载体性质,因而磁性载体、光盘和纸张深受不合适的温、湿度影响。先谈谈温度和湿度是如何影响纸张的,高温高湿可以加快纸张的水解-氧化反应,内部化学反应使得纸张的字迹材料发生洇化、扩散的现象。而温度和湿度对电子档案有着不同的影响方式,不合适的温、湿度将降低磁性载体、光盘载体的寿命,同时会加快各种因素的作用,进行使得制品发脆。磁性载体选用耐高温的聚酯作为材料的盘基,但如果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它可能就会发生变形。此外,温度的变化也会造成聚酯盘基膨胀或收缩,进行使得盘基和磁性涂层之间有效接合、盘基稳定性都受到影响。 光盘载体选用铝、塑料及多碳材料作为载体材料,一般情况下,高温易使得这些材料发生变形。一旦光盘表面发生细微弯曲,数据读写、激光束精确定位都将受到影响。当处于湿度大的保存环境,磁性载体涂层粘合剂容易发生吸水、脱落而造成涂层的移位、变形,极易使得记录信息遗失。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温度、湿度对纸质档案、电子档案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2)灰尘影响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