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医学发展概况

针刀医学发展概况
针刀医学发展概况

针刀医学发展概况

吴绪平张天民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刀医学教研室武汉430061

一、针刀的诞生

朱汉章教授在深切了解当今中西医的现状,和人类医学发展趋势的情况下,通过理论的思考和临床的摸索,于1976年设计了将针灸针和手术刀融为一体的医疗器械,命名为针刀。在对某些疑难疾病的病因病理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同年对一例需要手外科手术的患者,应用针刀进行闭合行手术治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疗效,极大地增加了他的信心,他逐渐将此种方法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上,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针刀从此诞生了。

二、针刀疗法的形成与发展

针刀疗法从它诞生的那天起,便开始了不平凡的艰难历程。伴随着朱汉章大夫的艰辛探索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终于在1978年,这一全新的探索领域被江苏省卫生厅列入了重点科研课题。从1979年开始,朱汉章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于针刀治疗学方面的研究和探索。1984年,江苏省卫生厅组织数家省级大型医院在对针刀疗法进行严格的临床论证的基础上,通过了专家鉴定,标志着“针刀疗法”正式步入临床实践阶段。同年,朱汉章大夫在江苏省卫生厅,省科协和省科技报的支持下,在南京的玄武湖畔创立了以“针刀疗法”为特色的金陵中医骨伤科医院。

1987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在南京举办了第一期全国针刀疗法培训班,针刀疗法开始向全国正式推广应用。从那时起,朱汉章义无反顾的常年办针刀医学培训班,他把自己多年研究的成果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成千上万的医务工作者,从1987年开始至今,先后举办全国和地方性培训班500多期,接受培训的医务人员数万人。遍布全国(包括台湾省在内)31个省、市、自治区。1991年,这项新技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走出国门,开始为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朱汉章及其学生通过出国讲学和学术交流等方式,培训了数百名来自香港、澳门、台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日本、美国、印尼、澳大利亚、意大利、巴西和南非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生。

在全面推广应用和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学术交流的基础上,朱汉章大夫将其所著《小针刀疗法》一书,三易其稿,于1992年6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以中、英文两种版本正式出版发行。

针刀疗法在进行全面推广应用的同时,也开始了它严谨求实的理论研究和学术争鸣。1990年5月,“中国小针刀疗法研究会”成立,并在深圳召开了首届全国小针刀疗法学术交流会。这个学术团体的成立,标志着小针刀疗法这一新的医学学术思想体系开始形成,朱汉章和他的同道们在这片新的学术领域中开始了孜孜不倦的辛勤耕耘和勤奋探索。1991年4月,第二届全国小针刀疗法学术交流大会在沈阳召开,并且成立了“中国中医药学会小针刀疗法专业委员会”,使原有的民间学术团体成为中国中医药学会的正式一员,一些省、市也相继成立了分会,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这一新学科的发展进程。

1993年10月,第三届全国小针刀疗法学术交流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当代医学泰斗吴阶平教授,以及尚天裕教授、王雪苔教授等著名医学专家光临指导,这次群英荟萃的盛会掀开了针刀医学史上光辉的一页,树起了针刀医学的里程碑。在这次大会上,正式提出了创立针刀医学新学科的理论构想和初步框架,并得到有关权威专家热情的支持和鼓励。他们殷切希望针刀医学工作者们,继续努力,在不断扩大针刀治疗范围的同时,逐步完善其诊断和治疗常规,并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会后,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正式成立了中国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在广大针刀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随着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针刀医学的理论与实践迅速得到极大的发展与提高。

在这种形势下,1994年2月国家成立了中国中医研究院长城医院,专门从事针刀医学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任命朱汉章为院长。

1996年4月在古都西安召开了第四届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1997年8月,大型《针刀医学系列教学录像片》共15集相继出版发行。该片集普及班、提高班、研修班等内容为一体,以具体病例为中心,以针刀操作为主体,采用电化形象教学手段,在针刀操作规范化上做了新的贡献。

三、针刀医学理论体系的创立

针刀疗法从1976年诞生以来,通过以朱汉章教授为首的几万名医务工作者的临床运用和多项研究成果,针刀疗法的理论和临床操作技术日趋完善,朱汉章教授编著的《针刀医学原理》于2001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2003年9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针刀疗法的临床研究》大型成果听证、鉴定会,将“针刀疗法”正是命名为“针刀医学”,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针刀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基本成熟,建议进入大学的正规教育。

2004年由教育部组织的有4位院士参加的关于“针刀医学原创性及其推广应用的研究”的鉴定会,进一步肯定了“针刀医学在理论、操作技术、器械方面都是原创性的成果,特别是在诊疗技术方面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这是目前我国政府对针刀医学的肯定和评价。

2004年11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召开了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经验交流会,创建了针刀医学走向国际的学术平台。

2004年3月,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朱汉章教授组织全国37所医学院校的专家、教授编写了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针刀医学》上、下册,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由朱汉章教授任总主编,湖北中医学院吴绪平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石现教授任副总主编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针刀医学》系列规划教材(共5本)于2007年8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其中《针刀治疗学》和《针刀医学护理学》由湖北中医学院吴绪平教授主编。本套教材的出版问世,标志着“针刀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走进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2006年9月湖北中医药大学率先招收了53名针灸推拿学针刀医学方向的五年制大学本科生,开启了针刀医学本科学历教育之先河。到今年为止,已连续5年招收针刀方向本科学生300余名,2008年开始,湖北中医药大学吴绪平教授招收针灸推拿学针刀医学方向硕士研究生,为针刀医学的发展壮大储备了雄厚的人才基础。2005年,以北京中医药大学朱汉章教授任课题负责人的“针刀松解法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资助,正式开始对针刀医学的实验研究。

2007年,吴绪平教授与张天民副教授共同主编《针刀临床治疗学》正式出版。2008年湖北中医药大学吴绪平教授主编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针刀医学》正式出版,成为高等医药院校非针刀专业学生学习针刀医学的教材。2009年上半年,湖北中医药大学吴绪平教授与张天民副教授共同任总主编的《分部疾病针刀治疗丛书》一套9本正式出版,本套专著是首套按照人体解剖学分部撰写的针刀专著。2009年下半年,由湖北中医药大学吴绪平教授与张天民副教授共同编著的《中国针刀医学大型系列视听教材》一套20集正式出版。在这套视听教材中,首次提出了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及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病理构架的网眼理论,补充和完善了针刀医学基础理论的缺陷和不足,强调了力学因素对慢性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以及慢性内脏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将针刀治疗从“以痛为输”的病变点治疗提升到对疾病病理构架整体治疗的高度上来,对针刀医学的纵深发展意义重大。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刘德培院士为该片题写了片名。2009年10月,在湖北中医药大学召开了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经验交流会,标志着针刀医学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2010年,湖北中医药大学吴绪平教授与张天民副教授共同任总主编《专科专病针刀治疗与康复丛书》一套16本正式出版,本套专著是首套以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和慢性软组织损伤病理构架的网眼理论为基础撰写的针刀专著,完善了针刀诊疗疾病的思路,补充了针刀术后康复的重要意义,针刀术后康复的设计及方法,填补了针刀术后康复的空白,新增了痉挛性脑瘫、脊柱侧弯等临床疑难病症的针刀整体松解术。

中国针刀医学

中国针刀医学——划时代的医学新学科 针刀医学是朱汉章教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借鉴西医外科手术原理,以针刀为主要治疗手段而创立的一门医学新学科。2004年12月教育部组织的鉴定会结论为:针刀医学在理论、技术、器械等方面具有原创性,特别在临床治疗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在理论方面,针刀医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学,借鉴外科手术原理并加以创新,形成了闭合性手术的理论、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的新理论、骨质增生新的病因学理论等,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治疗技术方面,将西医部分开放性手术转变为闭合性手术,避免了开放性手术的痛苦和后遗症,提高了疗效。由于针刀医学在病因学基础研究方面有所突破,所以在内、妇、儿、皮等科也得到广泛应用。 20余项省、部级已鉴定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表明,针刀医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安全性。针刀医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已被60多种医学专著和教科书引述。截止2004年,发表在医学期刊上的有关文献1672篇,涉及118个病种。目前全国设有针刀医学专科医院和门诊部、综合医院针刀科近万家,接受过针刀治疗的患者累计已逾千万人。 针刀医学现已被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已有两所医学院校成立了针刀医学系。?针刀松解法的基础研究?课题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已出版的针刀医学(针刀疗法)著作12部,其中《小针刀疗法》已被翻译成5种文字。已成立了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和28个省级针刀医学会,各级会员3万多人。20多年来,举办全国性培训班500多期,培养出的针刀医生数万人。已有49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人来中国学习针刀医学,15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针刀医学会。 针刀医学的四大特点: 简:治疗简单,无切口、不流血、病人痛苦小。 便:应用方便,一枚针刀、一副手套,皮肤常规消毒即可施术。 廉:费用低廉,治疗成本低,治疗费用低。 验:疗效明显,一次见效,大部分三次治愈,有的一次即可治愈。 针刀医学实现的五大转变:

刃针与小针刀的区别及具体操作手法

刃针是田纪均教授在2001年发明的一种新的微创医疗器械,在一些软组织损伤疾病治疗上,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关于刃针与小针刀的区别:我认为它是介于针刀和银质针(治疗功能)之间的一种治疗器具。刃针与小针刀都是以针刀医学理论指导临床的,同时,以软外理论来指导,因为,刃针在其功能、使用方式上与针刀和银质针都很相似,并且在某些软伤病的治疗上收到了好的疗效。 刃针在有些方面比针刀好一些,比如针体细一些,同样在软伤的治疗中具有针刺和铲剥功能,对病人的恐惧心里有减免作用,在治疗中患者的疼痛少一些,但有些方面比针刀也差一些,因为针体细,他的强度和弹性,还有韧性都不足。 各种治疗器械都有自己的优势,而如何发挥这种器械的最大效用,还是主要看操作的人如何使用它。 下面附件的内容是我整理在京期间的学习笔记,是关于刃针疗法的基础理论及刃针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要领。 刃针疗法的基础与 刃针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要领 一、理论及作用机理 中西医结合的刃针疗法,以中医学理论为主并以现代医学中的解剖学、生物力学、脊椎病因治疗学、软件组织外科学、信息医疗学、周围神经受卡压以及肌肉所固有的外周机制理论等共同作为理论基础配合刃针疗法的作用机理来调节患处的生理环境,恢复纤维的正常的力平衡状态和改善局部微循环,使病变软组织垂构和调整疼痛随之而解。 1 刃针疗法的理论基础 1.1解剖学基础 解剖学是各临床学科的基础,在刃针疗法中体表解剖(体表标志、体表投影等),软组织层次解剖(肌肉层次解剖、穴位层次解剖等),神经、动脉、静脉走行路径,肌

肉起止及走行,筋膜起止及走行等是重点内容。 1.2生物力学基础 生物力学是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恶报,是将力学与生物学、医学及生物医学工程学等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学科。生物力学广泛应用在医学基础研究及各科临床中。同时,也是刃针疗法重要的理论基础,尤其是骨骼系统的生物力学、关节运动的生物力学、软组织的生物力学等,起到了解决一些“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及改进和创新治疗法的重要作用。 1.3脊椎病因治疗学 脊椎病因治疗学是研究脊椎遭受损害后,造成脊髓、周围神经、血管及内脏神经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症,采用治脊疗法治疗的一门新学科。脊椎后关节解剖位置紊乱引起内脏器官出现功能性症状是脊椎病因治疗学主要的理论基础。脊椎病因治疗学认为,一些疾患在合并脊椎后关节解剖位置紊乱时会出现和加重症状,对刃针疗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4软组织外科学 软组织外科学是以椎管外骨骼肌、筋腊、韧带、关节囊、滑膜、椎管外脂肪或椎管内脂肪等人体运动系统的软组织损害(原称软组织劳损),引起疼痛和相关征象的疾病为研究对象,以椎管外或椎管内软组织松解等外科手术或椎管外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或椎管外压痛点强刺激推拿等非手术疗法为治痛手段(完全有别于镇痛手段)的一门新的临床分支学科。其认为椎管内、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病理学基础是软组织因急性损伤后、或慢性劳损形成而导致的无菌性炎症(aseptic irflammation);软组织松解手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椎管外松解骨骼肌、筋腊等,或椎管内松解硬腊外和神经根鞘膜外脂肪等无菌性炎症病变的软组织,完全阻断了它们的化学性刺激对神经末稍的传导,以达到无痛,以及头、颈、背、肩、臂、腰、骶、臀、腿等处的损害性软组织所引起疼痛、活动受限等征象外,还会并发头痛、眩晕等50多种涉及一些与内科等疾病完全相似的征象等。 1.5周围神经受卡压的理论 周围神经卡压是躯干、四肢、关节等部位疼痛等不适等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认为骨骼肌为了在主应力方向承担更大的载荷,便在骨的质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得到加强,结果形成骨质增生,以及软组织在随应力集中或起限的载荷时,肌肉和筋膜产生代偿性

针刀治疗的概论

一、针刀疗法的作用和机制 针刀疗法是朱汉章教授根据生物力学原理,把中医的针刺疗法和西医的外科手术疗法有机结合的一种“简、便、廉、验”的新疗法。 针刀的治病机制是通过针刀直刺病灶将软组织的粘连、瘢痕、挛缩组织切开、松解、破坏。根据生物电原理和压电学原理分析,通过针刺使机械能转变为热能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从而加强局部病变组织的营养供应,同时促使局部组织蛋白分解,末梢神经介质增强,产生血管、神经的活性物质,降低致痛物质在血清中的含量,使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的大量阳离子被阴离子置换,以减轻镇痛的目的。 二、针刀疗法的四大核心理论 1、闭合性手术理论 闭合性手术即(针刀疗法)是不打开皮肤,直接在体内行切割、松解等操作而达到手术治疗目的的方法。在“盲视”的情况下进行治疗,就要求掌握手术操作的技巧和方法,掌握微观解剖学、立体解剖学、体表定位学、动态解剖学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有效地避开重要的神经、血管和脏器。操作时要有空间概念,手下功夫,既要有西医的精确性,又要有中医的模糊性,两者有机的结合,才可以使闭合性手术顺利开展。 2、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学理论 针刀医学认为软组织包括人体除了唯一的硬组织之外所有的组织,因为他们具有相同的力学特征,其损伤病理变化也有相同的规律,为顽

固慢性内脏组织器官疾病的治疗找到了有效的方法 软组织损伤的各种类型:包括暴力型、积累性、情绪性、隐蔽性、疲劳性、侵害性、自重性、手术性、病损性、环境性、功能性损伤十一大类。 软组织受到损伤后逐渐出现粘连、挛缩、瘢痕、堵塞等病理变化,从而出现各种疾病症状,如疼痛、酸胀、麻木等。 软组织损伤疾病可致人体动态平衡失调。人体运动器官在生命活动允许的范围内,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量和度以内,自由的活动状态叫人体的“动态平衡”。反之则叫动态平衡失调。 3、骨质增生新的病因病理学理论 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对骨性关节炎的病因进行研究,证实骨性关节炎的根本原因是“力平衡失调”。如关节扭伤,不仅软组织损伤,而且关节也必错位,即中医骨错缝。这种骨错缝未得到恰当的治疗,受拉力损伤的一侧软组织松弛变长,受压力压缩的一侧,必然挛缩变短。久而久之受压力部位就会形成骨性突起,即骨刺。 4、经络实质的学说理论 经络是中医的整体观念抽象思维的产物,是神经调节系统、体液调节系统、电生理调节系统组成的人体庞大的信息反馈系统。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着巨大的作用。 三、针刀疗法的六大学说 1、中医经络学说 中医经络学说是研究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

小针刀疗法概述

小针刀疗法概述 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是在切开性手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形成的。小针刀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有害的组织,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其适应证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小针刀疗法的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小针刀疗法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镵(音“缠”)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 1 概述 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是在切开性手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形成的。小针刀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有害的组织,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其适应证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小针刀疗法的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 2 疗法原理 小针刀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吸收现代西医及自然科学成果,再加以创造而成的医学新学科.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疗程短、无毒副作用、适应范围广等优点,是一种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的治疗方法。 小针刀疗法是朱汉章教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借鉴西医外科手术原理,以小针刀为主要治疗手段而创立的一门医学新学科.2004年12月教育部组织的鉴定会结论为:小针刀医学在理疗、技术、器械等方面具有原创性,特别在临床治疗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著名骨科专家尚天裕教授评价为:“针刀医学是熔中西医学于一炉的新学科,既有中医的长处、又有西医的优点。” 在理论方面,小针刀医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学,借鉴外科手术原理并加以创新,形成了闭合性手术的理论、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的新理论、骨质增生新的病因学理论等,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提高了疗效,由于小针刀医学在病因学基础研究方面有所突破,所以在内、妇、儿、皮等科也得到广泛应用。 3 具体内容 准备针具 小针刀多为自行制作,其形状和长短略有不同,一般为10-15厘米左右,直径为0.4-1.2毫米不等。分手持柄、针身、针刀三部分。针刀宽度一般与针体直径相等,刃口锋利。也有的是用外科小号刀片改制,有的是用牙科探针改制而成。 小针刀在应用前必须高压灭菌、或经酒精浸泡消毒。

刃针与小针刀的区别及具体操作手法.

刃针是田纪均教授在2001 年发明的一种新的微创医疗器械,在一些软组织损伤疾病治疗上,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关于刃针与小针刀的区别:我认为它是介于针刀和银质针(治疗功能)之间的一种治疗器具。刃针与小针刀都是以针刀医学理论指导临床的,同时,以软外理论来指导,因为,刃针在其功能、使用方式上与针刀和银质针都很相似,并且在某些软伤病的治疗上收到了好的疗效。 刃针在有些方面比针刀好一些,比如针体细一些,同样在软伤的治疗中具有针刺和铲剥功能,对病人的恐惧心里有减免作用,在治疗中患者的疼痛少一些,但有些方面比针刀也差一些,因为针体细,他的强度和弹性,还有韧性都不足。 各种治疗器械都有自己的优势,而如何发挥这种器械的最大效用,还是主要看操作的人如何使用它。 下面附件的内容是我整理在京期间的学习笔记,是关于刃针疗法的基础理论及刃针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要领。 刃针疗法的基础与 刃针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要领 一、理论及作用机理 中西医结合的刃针疗法,以中医学理论为主并以现代医学中的解剖学、生物力学、脊椎病因治疗学、软件组织外科学、信息医疗学、周围神经受卡压以及肌肉所固有的外周机制理论等共同作为理论基础配合刃针疗法的作用机理来调节患处的生理环境,恢复纤维的正常的力平衡状态和改善局部微循环,使病变软组织垂构和调整疼痛随之而解。 1 刃针疗法的理论基础 1.1解剖学基础 解剖学是各临床学科的基础,在刃针疗法中体表解剖(体表标志、体表投影等),软组织层次解剖(肌肉层次解剖、穴位层次解剖等),神经、动脉、静脉走行路径,肌

肉起止及走行,筋膜起止及走行等是重点内容 1.2生物力学基础 生物力学是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恶报,是将力学与生物学、医学及生物医学工程学等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学科。生物力学广泛应用在医学基础研究及各科临床中。同时,也是刃针疗法重要的理论基础,尤其是骨骼系统的生物力学、关节运动的生物力学、软组织的生物力学等,起到了解决一些“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的问题及改进和创新治疗法的重要作用。 1.3脊椎病因治疗学 脊椎病因治疗学是研究脊椎遭受损害后,造成脊髓、周围神经、血管及内脏神经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症,采用治脊疗法治疗的一门新学科。脊椎后关节解剖位置紊乱引起内脏器官出现功能性症状是脊椎病因治疗学主要的理论基础。脊椎病因治疗学认为,一些疾患在合并脊椎后关节解剖位置紊乱时会出现和加重症状,对刃针疗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4软组织外科学软组织外科学是以椎管外骨骼肌、筋腊、韧带、关节囊、滑膜、椎管外脂肪或椎管内脂肪等人体运动系统的软组织损害(原称软组织劳损),引起疼痛和相关征象的疾病为研究对象,以椎管外或椎管内软组织松解等外科手术或椎管外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或椎管外压痛点强刺激推拿等非手术疗法为治痛手段(完全有别于镇痛手段)的一门新的临床分支学科。其认为椎管内、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病理学基础是软组织因急性损伤后、或慢性劳损形成而导致的无菌性炎症(aseptic irflammation);软组织松解手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椎管外松解骨骼肌、筋腊等,或椎管内松解硬腊外和神经根鞘膜外脂肪等无菌性炎症病变的软组织,完全阻断了它们的化学性刺激对神经末稍的传导,以达到无痛,以及头、颈、背、肩、臂、腰、骶、臀、腿等处的损害性软组织所引起疼痛、活动受限等征象外,还会并发头痛、眩晕等50 多种涉及一些与内科等疾病完全相似的征象等。 1.5周围神经受卡压的理论 周围神经卡压是躯干、四肢、关节等部位疼痛等不适等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认为骨骼肌为了在主应力方向承担更大的载荷,便在骨的质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得到加强,结果形成骨质增生,以及软组织在随应力集中或起限的载荷时,肌肉和筋膜产生代偿性 增生、肥大或肥厚,除使组织和功能发生改变外,还是造成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潜在因 素或直接因素的“应力集中说”各种因素(如炎性渗出、肌肉痉挛、筋膜挛缩等)引起筋膜间室内压力增高,这种压力在引起肌肉发生缺血性挛缩之前,就对各种神经末稍产生了病理性刺激,筋膜表面张力的增高和筋膜间室内压的增高均可对分布于其表面或穿过其间的皮神经产生牵拉或压迫的“筋

浅谈针刀---新兴医学的由来及发展前景

针灸医籍选 结课论文 论文名称:浅谈针刀—新兴医学的由来及前景学生姓名: 学号班级: 所属院系:针灸骨伤学院 研究方向:针刀对脊柱相关疾病的研究

浅谈针刀—新兴医学的由来及前景 针刀医学,是将东方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西方医学的基本理论融为一体并再创造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医学理论体系。针刀医学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根源,是在许多医学专家研究的重大成果的基础上,打开思路,调整目标,改进研究方法搞出来的,它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在针刀界有句人人皆知的话:“中医是母亲,西医是父亲,生出个孩子叫针刀”,显然针刀是东西方医学相融合的产物。针刀医学是在朱汉章教授发明的小针刀疗法基础上,经过30多年的发展,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教育部组织的大批专家,经过反复论证而形成的一门新的医学学科,是将中医学和西医学的基本理论融为一体再创造产生的一种新的医学理论体系。针刀是以中医的针灸针的方式刺入人体,在体内发挥针刺和手术刀的双重治疗作用的一种新的医疗器械。它进入人体时是一种“针”的方式,意指它不需要切开皮肤,虽然有刀刃,但刀刃很小,刀口线一般只有0.8mm。在进入人体时,是用一种垂直的力刺入的,而不是刀沿着刀口线方向纵向移动切开皮肤,故其在进入人体时是和刀截然不同的;另一方面,当它进入人体后,根据病因病理的不同,进行切、割、剥、分离等,则是一种刀的功能。所以,针刀不同于针灸针的针,因为针刀进入人体,是能进行上述治疗的;也不同于西医的手术刀,因为手术刀必须纵行切开皮肤才能起治疗作用。综上所述可知,凡是以针的理念刺入人体,在人体内又能发挥刀的治疗作用的一切医疗器械均可称为针刀。

明白了针刀医学的由来,并对其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我们来谈一下它的发展前景。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针刀医学有着非常光明的前景,这也是我从一开始接触针刀就深深为之着迷、为之震撼的缘由。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他会有着光明而广阔的发展前景。 接触针刀的体悟 我初次接触针刀是在高二的时候,那时老爸的拇指得了拇指腱鞘炎,拇指关节不能弯曲。看西医说要做个手术,康复要三个星期左右;而我村的一个诊所大夫说可以用小针刀治疗,随治随好,不妨碍劳动工作,当时老爸很怀疑,抱着试试的心态做了一次,结果真的治好了。我听说后就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只是感觉很神奇,对针刀却没有任何概念,但也是自从那次之后,针刀这个医学名词便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里。 期盼着能与针刀医学更进一步,高考时我报考了针灸推拿专业。 在校期间,我选修了我校路玫老师的特色针灸,其中就涉及了针刀这一新兴医学。讲到针刀这一方向时,路老师还请了河南省针刀协会秘书长李瑞国老师给我们上课,当时我听得心潮澎湃。后来我去了李老师的门诊,亲眼目睹了针刀治病的神奇疗效:一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就诊时,痛得走路都很困难,经过针刀短短几分钟手术之后,病人竟微笑着行动自如地走了。这让我心中不由惊叹——针刀真神奇! 针刀治病的独特理论 针刀医学的一切治疗手段在于能恢复人体的各种平衡。而平衡是

针刀四大基础理论

针刀四大基础理论 针刀医学的四大基本理论的雏形是从小针刀应用于临 床的治疗开始,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小针刀疗法。 只有疗法是不能成为一门新的医学的,最多是一门学科,或仅仅是一种相对于其他疗法不同的疗法。要发展为新的医学体系,就要求其必须有较完整的基础理论体系。 对于一个事物的认识,开始时不可能就认识的很清楚、很正确,而是要经历一个较长的甚至是漫长的过程。最初只能提出假说(甚至是胡说),经过不断地论证及实践,然后提出学说;只有这个学说经过了反复的理论论证,以及反复的实践证明,才能上升为理论。小针刀疗法经过20多年的 大量的临床实践及临床研究,经过基础研究,以及理论研究,创立了针刀医学的四大基础,2004年经国家卫生部、教育部、科技部组织的70多位专家,以及多名院士联合评审。鉴定 结果是:针刀医学原理(四大基础理论、六大组成部分中国原创、世界首创;针刀器械中国原创、世界首创;针刀疗法中国原创、世界首创)。因此我们可以说,针刀医学的四大基础理论是针刀医学的活的灵魂,只有学好了这些理论,才能做一个合格的针刀工作者,才能以这些理论为基础去创新与发展,才能成为一方名医。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朱汉章老师创立的针刀医学 的四大基础理论,有些同学会觉得枯燥无味,不容易懂,不

如教针刀的临床治疗,这样更实用。这个想法不能说没有道理。许多针刀学员主要学习了针刀疗法,回单位后确实治好了大量病人,若干年下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感到还有许多较疑难的疾病治疗效果上不去;或者治疗时不得法,须经反复地相对较长时间的治疗,才有效果,本来三至五次可以治愈,结果却需几十次治疗才能痊愈。出现了这些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可以找出很多原因来,但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共同的原因:针刀医学原理没有学好,有些是一知半解;有些只是学好了其中的一个理论,而没有全面系统地准确地学好四大基础理论。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针刀医学的四大基础理论。 第一节四大基础理论的产生或发展过程 针刀医学作为一个医学的新的理论体系己经形成,而且是一个创新体系,它将对世界医学能产生多大的影响,还不能盲目的去预料,但是它一定会产生影响。笔者认为,工业革命发生在十七世纪的英国,现在医学革命将发生在中国,而且是我们的针刀医学中,也有可能就在我们的团队中。 笔者认为,四大基础理论的诞生过程,首先是从基础理论开始的。我认为四大基础理论的最基础的理论就是“骨质增生的新的病因学理论”。骨质增生的新的病因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体内力平衡失调是骨质增生的根本原因;骨质增生是人体自我调节功能的对抗性调节的结果;骨质增生病因学

小针刀技术的历史及发展

小针刀技术的历史及发展 人类为了能够生存繁衍,不断和各种各样的疾病展开斗争。随着生产生活实践发展,人类对疾病的治疗工具和手段的认识也在不断进步,如从初期只借助自然条件减轻病痛到“伏羲尝草制砭,以治民疾”(《路史》),再到古代九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疗工具不断问世、医疗水平不断进步,对保障人民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灵枢·九针论》曰:“四曰锋针,取法于絮针,筩其身,锋其末,长一寸六分,主痈热出血。”又《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有“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指出锋针用于浅刺出血,治疗热病、痈肿及经络痼痹等疾患。《灵枢·九针论》谓:“铍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大痈脓,两热争者也。”说明铍针形如宝剑,是一种两面有刃的针具,多用于治疗外科疾病,以刺破痈疽,排出脓血。 随着社会的进步,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加强。由于中医学和西医学的思维模式不同,中西医学形成了一种完全对立的发展格局,在各自为阵的发展过程中都出现了临床治疗中的困惑和难题。毛泽东同志指出:“要将中西医结合起来,创造我国的新医学。”于是,我国的医疗卫生工作者们开始致力于寻找两种医学互相融合的结合点和方法。 朱汉章教授从一个临床病例中得到启发,通过对中医学和西医学理论和临床的不断深入摸索,用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治疗疾病。他于1976年发明了将针灸针和手术刀融为一体的医疗器械针刀,在临床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疗效,并逐步将针刀疗法应用于多种疾病的

治疗上,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疗效。针刀医学就此诞生。朱汉章教授不断探索针刀理论、积累临床经验。1978年针刀疗法被江苏省卫生厅列入了重点科研课题。1984年,江苏省卫生厅组织专家在对针刀疗法进行了临床实证验证的基础上,通过了专家鉴定,标志着“针刀疗法”的正式诞生。1987年,经批准在南京举办了第一期全国针刀疗法培训班,针刀疗法开始向全国正式推广应用。 针刀疗法得到全面的推广,在大量实践及深入的理论探讨和交流的基础上,1990年,“中国小针刀疗法研究会”正式成立,标志着小针刀疗法这一新的学术思想体系形成。1991年,第二届全国小针刀疗法学术交流大会召开,成立了“中国中医药学会小针刀疗法专业委员会”,成为中国中医药学会的正式成员。1992年,朱汉章教授著《小针刀疗法》,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以中、英文两种语言正式出版发行。1993年10月,第三届全国小针刀疗法学术交流大会召开,正式提出了创立针刀医学新学科的理论构想和初步框架,中国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正式成立。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针刀疗法的临床研究》成果听证、鉴定会,将“针刀疗法”正式命名为“针刀医学”。2004年,教育部组织“针刀医学原创性及其推广应用的研究”鉴定会,进一步肯定了“针刀医学在理论、操作技术、器械方面都是原创性的成果。同年,朱汉章教授组织编写了《针刀医学》教材。2005年,朱汉章教授任针刀医学系列规划教材的总主编,该系列教材的出版标志着针刀医学教材体系基本成熟,“针刀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式迈进高等医药院校,为培养针刀医学人才奠定了基础。

小针刀疗法简介

概述 小针刀疗法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镵(音“缠”)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并为世人所重视。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是在切开性手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形成的。小针刀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有害的组织,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其适应证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小针刀疗法的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 原理 小针刀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吸收现代西医及自然科学成果,再加以创造而成的医学新学科.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疗程短、无毒副作用、适应范围广等优点,是一种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的治疗方法。小针刀疗法是朱汉章教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借鉴西医外科手术原理,以小针刀为主要治疗手段而创立的一门医学新学科.2004年12月教育部组织的鉴定会结论为:小针刀医学在理疗、技术、器械等方面具有原创性,特别在临床治疗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著名骨科专家尚天裕教授评价为:“针刀医学是熔中西医学于一炉的新学科,既有中医的长处、又有西医的优点。” 在理论方面,小针刀医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学,借鉴外科手术原理并加以创新,形成了闭合性手术的理论、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的新理论、骨质增生新的病因学理论等,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提高了疗效,由于小针刀医学在病因学基础研究方面有所突破,所以在内、妇、儿、皮等科也得到广泛应用。 操作方法 (1)、体位的选择以医生操作时方便、患者被治疗时自我感觉体位舒适为原则。如在颈部治疗,多采用坐位;头部可根据病位选择仰头位或低头位; (2)、在选好体位及选好治疗点后,作局部无菌消毒,即先用酒精消毒,再用碘酒消毒,酒精脱碘。医生戴无菌手套,最后确认进针部位,并做以标记。对于身体大关节部位或操作较复杂的部位可敷无菌洞巾,以防止操作过程中的污染。为减轻局部操作时引起的疼痛,可作局部麻醉,阻断神经痛觉传导。常用的注射药物有:a、1%奴佛卡因2-5毫升/每个进针点。b、2%利多卡因5毫升左右/每个进针点。c、2%利多卡因5毫升,确炎松A1毫升,混匀后分别注入2-3个治疗点。 (3)、常用的剥离方式有:a、顺肌纤维、或肌腱分布方向做铲剥--即针刀尖端紧贴着欲剥的组织做进退推进动作(不是上下提插),使横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b、做横向或扇形的针刀尖端的摆动动作,使纵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c、做斜向或不定向的针刀尖端划摆动作,使无一定规律的粘连组织纤维断离松解。剥离动作视病情有无粘连而采纳,注意各种剥离动作,切不可幅度过大,以免划伤重要组织如血管、神经等。 (4)、每次每穴切割剥离2-5次即可出针,一般治疗1-5次即可治愈,两次相隔时间可视情况5-7 天不等。(5)、小针刀的应用指征: a、病人自觉某处有疼痛症状。 b、医生在病变部位可触到敏感性压痛。 c、触诊可摸到皮下有条索状或片状或球状硬物,结节。 d、用指弹拨病变处有响声。 临床应用 1、颈椎病:取穴:痛点为主穴。阳明经头痛配合谷、内庭穴;少阳经头痛配足临泣、风池穴;太阳经头痛配昆仑、后溪穴。方法:用直刺法。轻轻纵剥1-2次即可,可配合局部推拿以增强疗效。 2、腰椎间盘脱出症:取穴:椎间隙压痛点(椎间关节处),小腿麻木区中点或承山穴。方法:腰部在痛点中心进针刀,针刀尖到达椎间小关节韧带周围组织时进行疏通剥离3-4次,出针刀;小腿部位用直刺纵向剥离法即可。 3.慢性腰肌劳损:取穴:腰部压痛点(肾俞)。方法:同前。

试论针刀医学和银质针疗法

试论针刀医学和银质针疗法 试论针刀医学和银质针疗法 标签:针刀疗法医学软组织肩周炎 试论针刀医学和银质针疗法 本文转自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人民医院针刀科陈文精 关键词针刀医学银质针疗法 内容提要:针刀医学和银质针疗法都是合符科学规律的疗法,是无数的医生和患者认可的,因此谁也不能妄下“伪科学”一词,否则不是无知,就是愚蠢,或是无耻。下面我从针刀医学和银质针各自的发展史、和针灸的关系、各自的理论精髓、器械的不同、操作方法的不同、各自发展的问题等方面去学习讨论,已达到继承和发扬的目的。 针刀医学和银质针疗法是软组织损伤疾病的克星,是软伤领域的两只奇葩。两者对疼痛医学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对颈肩腰臀腿痛的病人带来福音,对人民的健康事业做了巨大贡献。两者虽然皆为软伤的法宝,但二者理论精髓和器械以及操作等方面都是两种不同的疗法,可谓殊途同归。有由于两者与针灸学的千丝万缕的渊源,可以说两者同源同根。 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倡导学术交流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坚持以人民的健康为己任,构建和谐社会,努力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我们做一些有益的学术争鸣和学术探讨,已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完善和共同发展。 有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动不动就用“伪科学”打压别人,严重阻碍学术的发展。“伪科学” 一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伪科学”指违背客观规律,冒充科学理论用以骗人的错误的知识体系。在没有确切的证据和严谨的科学论证的前提下,不要妄用“伪科学”三个字。不要一来脾气就“伪科学”,不要强词夺理就“伪科学”,不要气急败坏就“伪科学”,不要和自己意见不同就“伪科学”,不要学术观点有异就“伪科学”,不要心胸狭窄就“伪科学”,不要自己搞不懂就“伪科学”,不要不懂装懂就“伪科学”,不要发现一点错误或不足就“伪科学”,不要因为极个别的失误或事故就“伪科学”,不要因为某些极个别的低素质或低水平就“伪科学”,不要无理取闹就“伪科学”,不要打击报复就“伪科学”。总之,凡事三思而后行,不要没头没脑瞎说。 针刀医学和银质针疗法都是合符科学规律的疗法,是无数的医生和患者认可的,因此谁也不能妄下“伪科学”一词,否则不是无知,就是愚蠢,或是无耻。下面我从针刀医学和银质针各自的发展史、和针灸的关系、各自的理论精髓、器械的不同、操作方法的不同、各自发展的问题等方面去学习讨论,已达到继承和发扬的目的。我是从我个人的角度去审视问题,因此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妥之处难免存在,一方面希望同道海涵,另一方面也希望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1.发展史 1.1 针刀医学发展史(请参考才婉如《朱汉章教授与中国针刀医学发展年鉴》及《朱汉章教授生平简历》)

针刀医学发展概况

针刀医学发展概况 吴绪平张天民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刀医学教研室武汉430061 一、针刀的诞生 朱汉章教授在深切了解当今中西医的现状,和人类医学发展趋势的情况下,通过理论的思考和临床的摸索,于1976年设计了将针灸针和手术刀融为一体的医疗器械,命名为针刀。在对某些疑难疾病的病因病理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同年对一例需要手外科手术的患者,应用针刀进行闭合行手术治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疗效,极大地增加了他的信心,他逐渐将此种方法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上,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针刀从此诞生了。 二、针刀疗法的形成与发展 针刀疗法从它诞生的那天起,便开始了不平凡的艰难历程。伴随着朱汉章大夫的艰辛探索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终于在1978年,这一全新的探索领域被江苏省卫生厅列入了重点科研课题。从1979年开始,朱汉章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于针刀治疗学方面的研究和探索。1984年,江苏省卫生厅组织数家省级大型医院在对针刀疗法进行严格的临床论证的基础上,通过了专家鉴定,标志着“针刀疗法”正式步入临床实践阶段。同年,朱汉章大夫在江苏省卫生厅,省科协和省科技报的支持下,在南京的玄武湖畔创立了以“针刀疗法”为特色的金陵中医骨伤科医院。 1987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在南京举办了第一期全国针刀疗法培训班,针刀疗法开始向全国正式推广应用。从那时起,朱汉章义无反顾的常年办针刀医学培训班,他把自己多年研究的成果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成千上万的医务工作者,从1987年开始至今,先后举办全国和地方性培训班500多期,接受培训的医务人员数万人。遍布全国(包括台湾省在内)31个省、市、自治区。1991年,这项新技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走出国门,开始为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朱汉章及其学生通过出国讲学和学术交流等方式,培训了数百名来自香港、澳门、台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日本、美国、印尼、澳大利亚、意大利、巴西和南非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生。 在全面推广应用和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学术交流的基础上,朱汉章大夫将其所著《小针刀疗法》一书,三易其稿,于1992年6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以中、英文两种版本正式出版发行。 针刀疗法在进行全面推广应用的同时,也开始了它严谨求实的理论研究和学术争鸣。1990年5月,“中国小针刀疗法研究会”成立,并在深圳召开了首届全国小针刀疗法学术交流会。这个学术团体的成立,标志着小针刀疗法这一新的医学学术思想体系开始形成,朱汉章和他的同道们在这片新的学术领域中开始了孜孜不倦的辛勤耕耘和勤奋探索。1991年4月,第二届全国小针刀疗法学术交流大会在沈阳召开,并且成立了“中国中医药学会小针刀疗法专业委员会”,使原有的民间学术团体成为中国中医药学会的正式一员,一些省、市也相继成立了分会,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这一新学科的发展进程。 1993年10月,第三届全国小针刀疗法学术交流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当代医学泰斗吴阶平教授,以及尚天裕教授、王雪苔教授等著名医学专家光临指导,这次群英荟萃的盛会掀开了针刀医学史上光辉的一页,树起了针刀医学的里程碑。在这次大会上,正式提出了创立针刀医学新学科的理论构想和初步框架,并得到有关权威专家热情的支持和鼓励。他们殷切希望针刀医学工作者们,继续努力,在不断扩大针刀治疗范围的同时,逐步完善其诊断和治疗常规,并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会后,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正式成立了中国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在广大针刀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随着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针刀医学的理论与实践迅速得到极大的发展与提高。 在这种形势下,1994年2月国家成立了中国中医研究院长城医院,专门从事针刀医学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任命朱汉章为院长。

针刀医学(小针刀)考试重点浙江中医药

第一行献给度娘 第二行献给亲爱的钱老师,让我知道了,什么叫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 ☆★☆★☆★☆★☆★☆★☆★☆★☆★华丽的分割线☆★☆★☆★☆★☆★☆★☆★☆ 第三行献给至今未睹真颜的叶新苗老师 ☆★☆★☆★☆★☆★☆★☆★☆★☆★华丽的分割线☆★☆★☆★☆★☆★☆★☆★☆ 针刀的课,我没上过,所整理的也是根据大纲上来的,但是 大纲貌似是老版的大纲,很多内容书上是没有的。 没有的我也就不整理了。。。。语文水平太差,这么多文字概括,蛋都快碎了 时间还有老长老长的。。24个小时。。。 以下是书上没找到的 头夹肌损伤项韧带损伤冈上/下肌腰三横突综合征竖棘肌腰段损伤臀中肌损伤 附上美图一张 预祝各位考试愉快~成不了学霸,那么就当考霸!

针刀医学定义:针刀医学是将东方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西方医学的基本理论融为一体并再创造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医学理论体系。 慢性软组织损伤:急性软组织损伤,人体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形成粘连、瘢痕、挛缩和堵塞,当这种生理重建过程影响人体的活动时,粘连、瘢痕就变成了病理因素。 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动态平衡理论:人体器官在正常生命活动允许的范围内,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量和度以内,自由的活动状态就称为人体的“动态平衡”。 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各种学说:无菌性炎症学说、闸门学说、痹证学说、筋出槽学说、激发中心学说、气滞血瘀学说、肌筋紧张学说、筋膜间室综合征学说、神经卡压综合征学说。 闭合性手术的进针四步规程:定点、定向、加压分离、刺入 针刀手术入路方法:针刀入皮法、治疗深层组织的手术入路方法、按骨突标志的手术入路、按肋骨标志的手术入路、以横突为依据的手术入路、手法推开浅层组织,直接进入深层的手术入路、闭合性截骨的手术入路 针刀常用操作方法:纵行疏通剥离法、横行剥离法、提插切开剥离法、铲剥法、通透剥离法、注射松解剥离法、电生理线路接通法、减弱电流量法、增强电流量法、骨痂凿开法、关节内骨折复位法 针刀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1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2部分骨质增生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等3损伤后遗症4某些脊柱相关性内脏疾病5部分关节内骨折和骨折畸形愈合5瘢痕挛缩 禁忌:1施术部位有皮肤感染,深部有脓肿以及患者有全身急性感染性疾病者,在以上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可施行针刀手术2处于一切严重内脏病的发作期3施术部位有重要神经、血管或重要脏器而施术时无法避开者3体质极度虚弱者5血压较高,且情绪紧张者6恶性肿瘤患者 针刀作用机理:恢复动态平衡、调节力平衡、促进能量释放和能量补充、疏通体液潴留和促进体液回流、激发生物能转变成生物电流、促进局部微循环 肩胛提肌损伤 【概述】肩胛提肌损伤是一种常见病,大多由突然性动作造成损伤。上肢突然过度后伸,肩胛提肌突然强烈收缩,肩胛骨和肩胛提肌不能同步运动,造成肩胛骨脊柱缘的馁上角肩胛提肌附着处的损伤。 【病因病理】在特殊情况下,为了使肩胛骨迅速上提和向内上旋转,肩胛提肌突然收缩,而参与肩胛骨运动的诸多肌肉不能协同收缩或舒张,常可导致肩胛提肌损伤。损伤多在肌腱部位,常影响工作和休息。 【局部解剖】肩胛提肌起自上4个颈椎横突的后结节,止于肩胛骨脊柱缘内侧角的上部,作用是上提肩胛骨并使肩胛骨转向内上方。 【临床表现】急性发作时,肩胛骨内侧缘上部有疼痛感,或在颈部上段出现疼痛、拒按。转为慢性后,患侧上肢后伸受限。肩胛骨脊柱内侧缘上端和颈上段疼痛,睡眠时,翻身困难。【诊断】1有突发性损伤史2在肩胛骨脊柱内侧缘上端及肩胛骨内上角有1-2个压痛点3在上4个颈椎横突处有压痛点4上肢后伸,并将肩胛骨上提或内旋时,引起疼痛加剧,或不能完成此动作 【治疗】针刀只要将患侧肩胛提肌起止点的粘连松解,瘢痕刮除,使颈部的动态平衡得到恢复,此病就可痊愈 【找不到头夹肌损伤】 【找不到项韧带损伤】

小针刀医学原理及治疗原理

小针刀医学原理及治疗原理 小针刀医学(原称小针刀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吸收现代西医及自然科学成果,再加以创造而成的医学 新学科.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疗程短、无毒副作用、适应范围广等优点,是一种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的治疗方法. 小针刀医学是朱汉章教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借鉴西医外科手术原理,以小针刀为主要治疗手段而创立的一门医学新学科.2004年12月教育部组织的鉴定会结论为:小针刀医学在理疗、技术、器械等方面具有原创性,特别在临床治疗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在理论方面,小针刀医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学,借鉴外科手术原理并加以创新,形成了闭合性手术的理论、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的新理论、骨质增生新的病因学理论等,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提高了疗效,由于小针刀医学在病因学基础研究方面有所突破,所以在内、妇、儿、皮等科也得到广泛应用。 小针刀治疗原理 1、针的治疗原理 针的治疗原理:小针刀的直径为0.8mm,远比临床所用的毫针粗大,故其更似于《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第一》篇中的员利针所起的作用; 2、刀的治疗原理 小针刀前端为刃,具有切割、分离、铲剥三大功能。 具体操作程序: 1、触寻定点 2、点压消毒 3、随纹快刺 4、逐层探进 5、辩证施治 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之中医疼痛理论 积者破之(急性炎症或亚急性高张状态,用切开法使之与周围组织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聚者散之(积久正气耗损,留而成聚结状态,用分理、铲剥之法使聚散,使结去) 挛者张之(挛则缩,缩则痛,伸张解缩,其痛自去,可用割切之法,减除收挛之势,再辅以伸张手法,达到挛缩组织的松解) 6、出针消毒 7、手法调平

刃针与小针刀的区别及具体操作手法知识讲解

刃针与小针刀的区别及具体操作手法

刃针是田纪均教授在2001年发明的一种新的微创医疗器械,在一些软组织损伤疾病治疗上,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关于刃针与小针刀的区别:我认为它是介于针刀和银质针(治疗功能)之间的一种治疗器具。刃针与小针刀都是以针刀医学理论指导临床的,同时,以软外理论来指导,因为,刃针在其功能、使用方式上与针刀和银质针都很相似,并且在某些软伤病的治疗上收到了好的疗效。 刃针在有些方面比针刀好一些,比如针体细一些,同样在软伤的治疗中具有针刺和铲剥功能,对病人的恐惧心里有减免作用,在治疗中患者的疼痛少一些,但有些方面比针刀也差一些,因为针体细,他的强度和弹性,还有韧性都不足。 各种治疗器械都有自己的优势,而如何发挥这种器械的最大效用,还是主要看操作的人如何使用它。 下面附件的内容是我整理在京期间的学习笔记,是关于刃针疗法的基础理论及刃针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要领。 刃针疗法的基础与 刃针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要领 一、理论及作用机理 中西医结合的刃针疗法,以中医学理论为主并以现代医学中的解剖学、生物力学、脊椎病因治疗学、软件组织外科学、信息医疗学、周围神经受卡压以及肌肉所固有的外周机制理论等共同作为理论基础配合刃针疗法的作用机理来调节患处的生理环境,

恢复纤维的正常的力平衡状态和改善局部微循环,使病变软组织垂构和调整疼痛随之而解。 1 刃针疗法的理论基础 1.1解剖学基础 解剖学是各临床学科的基础,在刃针疗法中体表解剖(体表标志、体表投影等),软组织层次解剖(肌肉层次解剖、穴位层次解剖等),神经、动脉、静脉走行路径,肌肉起止及走行,筋膜起止及走行等是重点内容。 1.2生物力学基础 生物力学是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恶报,是将力学与生物学、医学及生物医学工程学等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学科。生物力学广泛应用在医学基础研究及各科临床中。同时,也是刃针疗法重要的理论基础,尤其是骨骼系统的生物力学、关节运动的生物力学、软组织的生物力学等,起到了解决一些“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及改进和创新治疗法的重要作用。 1.3脊椎病因治疗学 脊椎病因治疗学是研究脊椎遭受损害后,造成脊髓、周围神经、血管及内脏神经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症,采用治脊疗法治疗的一门新学科。脊椎后关节解剖位置紊乱引起内脏器官出现功能性症状是脊椎病因治疗学主要的理论基础。脊椎病因治疗学认为,一些疾患在合并脊椎后关节解剖位置紊乱时会出现和加重症状,对刃针疗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4软组织外科学 软组织外科学是以椎管外骨骼肌、筋腊、韧带、关节囊、滑膜、椎管外脂肪或椎管内脂肪等人体运动系统的软组织损害(原称软组织劳损),引起疼痛和相关征象的

小针刀及穴位注射简介针刺禁忌症与适应症

小针刀疗法简介 1.什么是小针刀疗法 小针刀手术是一项创伤小、痛苦小、花钱少、耗时短、见效快、治愈率高的闭合性手术。这项手术要求医生十分熟悉人体解剖结构,并对病变情况了如指掌,对小针刀运用十分熟练,通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找准病变位置,用紫药水标记,在进行局部组织麻醉后,迅速将小针刀刺入到病变部位,通过临床扭转、挑拨、推、拉等手术方法,使粘连的病变组织迅速剥离,使阻滞得以疏通,气血得以流畅,刮除疤痕、松解骨肉、镇痉止痛,从而恢复功能,达到治愈目的。整个过程,病人痛苦小,耗时也较短,一般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之间,整个过 程完毕后,随治随走,无需住院。 2.小针刀疗法治慢性病的机理是什么? 小针刀疗法主要是对慢性软组织病变部位的闭合性手术松解,同时还发挥了中医经络学说理论及免疫学说等多方面的综合机理,这是一种根治性手术,治疗后注意保养,不再劳损不会 复发。 3.小针刀疗法主要治疗哪些疾病? 主要是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所致的颈椎病、颈肩痛、腰腿痛(包括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症等等)。网球肘、跟骨痛、腱鞘炎、各种关节韧带损伤,以及由扭挫伤、挤压伤、骨伤、手术或者肌肉注射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长久性疼痛。另外针刀治疗青春痘、针刀减肥 等也有独特的疗效。 4.小针刀是刀吗?做针刀手术时有无痛苦? 小针刀是一种似针非针,似刀非刀的治疗器械,是一种尖端只有0.8毫米宽刀刃的针具,进入皮肤时,没有疼痛,只有病变部位松解时有较强的酸感,而出现酸感二、三秒手术就结 束了,患者都能忍受。 5.小针刀手术有危险吗?会不会有伤及神经血管的可能? 不会。小针刀疗法有正确的病因病理指导,熟悉人人体解剖,科学而准确的定点和进针方法是能避开大血管和神经的,绝对不会引起较大神经血管的损伤,更不会伤及内脏,所以不应 有任何顾虑。 6.小针刀治疗后有时局部疼痛反而加重,这是为什么? 扎针的部位有时有三天左右的加重反应,个别身体虚弱、糖尿病患者加重反应的时候可能会更长些,这是正常的。反应的出现和轻重与病程的长短有着密切的关系,病变部位越重,时间越长,反应反而越小,反之加重。所以有“病程越长,疗效越好”之说。 7.小针刀治疗真的比西医手术要好吗?可以替代开放性手术吗? 骨科临床颈腰椎疾病的大手术过程中,发现了大手术治疗所带来的许多弊端,病人所受痛苦大,费用高达数万,术后并发症多,有20%的病人完全无效,还有30%的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并且一旦手术失败,则再无更好的办法治疗。手术,是解决患者部分疼痛症状的方法之一,只是解决了部分压迫造成的疼痛及手足麻木症状,手术后脊柱的正常结构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不能胜任中、重体力活动,并且容易再次发病。在上述情况下,许多患者都不愿意做手术,但针刀不能完全替代手术。比如个别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已经溢出,必 须尽快进行开放性手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