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关于印发《宿州学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作者:bgs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880 更新时间:2014-7-1

党委…2014?16号签发人:陈国龙

各党总支,机关党支部,各单位:

《宿州学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已经校党委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宿州学院委员会

2014年6月25日

宿州学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动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主题。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现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广泛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广大学生,加强人格修养,培育民族精神,提升人文素质,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目标

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提高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大力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积极探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师生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洗礼,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努力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贡献。

三、基本原则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实践,做到“四个结合”:

1.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中国梦”的内涵是多层次的,其基本含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同时也是每一个具体的中国人的梦,代表着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孜孜追求。在立德树人实践中,要将中华民族对美好梦想的渴望、中华民族光荣梦想的特质、中华民族逐梦的坚韧顽强等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有机结合,更好地展示中国梦的意境与内涵,激发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演绎精彩人生的无限潜能和动力。

2.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结合起

来。中华民族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这种选择也与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在立德树人的实践中,要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资源及其历史命运的深度开掘、阐释中,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不断增进当代大学生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3.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结

合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融社会主义的价值特性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于一体。在立德树人的实践中,要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深层价值理念及其现代意义的挖掘和阐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理念。要做好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要用中国思想智慧讲述中国价值理念的客观要求,真正发挥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源泉的作用。

4.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结合起来。在立德树人的实践中,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积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

四、主要任务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极构建、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体系,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课堂文化建设,重视传统文化传播主阵地建设。

1.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

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三进”工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展专题教学、实践教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中。责任部门:思政部

2.切实发挥通识课程文化育人作用。要在丰富已有传统文化选修课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继续开设好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合专业特点增设中国历史、文学、艺术、科技相关选修课程。并在其他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也要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传统文化内涵,培育学生优良道德行为。责任部门:教务处

(二)加强文化载体建设,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3.抓好主题教育活动。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环节,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校史、办学传统和成人成才教育。注重利用春节、端午节、仲秋节、国庆节等重要节庆日,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独特优势,开展以“仁、义、礼、智、信”为内容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教育活动,加强对青年的文化素质养成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和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开展“一读、一讲、一演、一赛、一展”的“五个一”重点活动,形成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我先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做先锋”、践行传统美德“看行动”的良好氛围,达到从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礼仪制度等多方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一读,经典名著阅读沙龙,依托经典名著导读和人文讲坛,举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经典诵读、经典图书推荐,引导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把践行道德文化与在校学习结合起来。一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名家讲座,邀请国内知名国学学者来校开展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通过文化报告、文化对话等活动,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提升民族文化素养。一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剧目展演,邀请国内知名演出团体来校开展传统文化经典剧目展演,推进“徽风皖韵进高校”、“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立体呈现和多元传播。一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开展征文比赛、主题演讲比赛,重点包括汉字听写、古典诗词接龙、成语知识、国学基础知识、校史校情等竞赛。一展,秀美家乡传统文化寻访展示,开展“秀美家乡”中华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大学生返回家乡在当地开展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遗址遗迹、地方戏曲、民间故事等开展调查,提出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见建议。返校后,学生提交调查报告,整理结集,并举办秀美家乡统文化展示活动。责任部门:团委学生处图书馆宣传部

4.深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把传统文化社会实践纳入学校实践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遗址、名胜古迹和现有各类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积极参加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责任部门:团委

5.深化孝文化研究。发挥学校参加孝文化研究会的优势,以闵子祠为载体,在师生中普及孝文化蕴含的知识精髓和民族智慧,编纂宿州孝文化宣传教育教材,进一步吸收和弘扬孝文化。责任部门:文学与传媒学院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

6.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着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注入到学校教育理念凝炼、大学精神培育、校园文化建设中去,融合到学校“三风一训”建设中去,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推进学校形象识别系统的广泛应用,以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层次,扩大

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责任部门:宣传部

7.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校刊、校园广播、网络、宣传栏、报刊栏等校内文化宣传载体,借助现代传媒手段,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文化氛围,发挥对师生的教育引导和熏陶感染作用,学校网站大学文化专栏中开设传统文化专题网络教育平台,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诗文,建设“中华经典资源库”。责任部门:思政部宣传部

8.利用文化建设平台,强化传统文化品牌的培育。充分利用学校“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三馆三所一园”、“泗州戏学院”、“灵璧石书画研究中心”、“埇桥区书法研究中心”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和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责任部门:团委

9.重视传统文化环境的营造。在校园内合适的位置建造文化主题公园、历史雕塑、文化长廊,结合地域传统文化对校园主道路、景点、广场、报告厅、体育场馆、食堂等进行命名补充和完善,充分发挥好楼宇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建设作用,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责任部门:宣传部学生处团委

(四)加强示范引领培育,重视传统文化导向作用。

10.扎实开展传统文化学习培训工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学校各级组织学习计划、党员经常性教育计划和新进教师岗前培训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坚持以高尚的师德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求真的科学精神、儒雅的师者风范,敬业爱生,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为人师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责任部门:宣传部教务处

11.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师德引领示范作用。教师要自觉承担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职责,恪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坚定崇高

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挖掘身边的模范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典型,引导师生弘扬孟二冬“敬业向学”的精神,倡导学生践行“崇德尚能,敬业乐群”的校风和“笃学笃行笃信”的学风。责任部门:工会教务处学生处

12.加强传统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发挥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大学文化中心的作用,通过策划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项目,整合骨干研究力量,就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展开高水平理论研究,力争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通过举办高端学术研讨会,将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使传统文化研究真正起到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责任部门:思政部科技处

五、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工作体制。要充分认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年度工作要点,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完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抓好组织实施。

2.建构和完善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教育体系。建构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和研究体系,建构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环境熏染体系,建构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体系,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服务的实践活动中,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中华优秀道德理念在学校的立德树人工作中得到生动体现,对学生的良好影响与引导。

3.构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效机制。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拓宽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渠道,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着力从校情校史、区域文化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构建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和实践活动基

地建设制度,建立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和保障。

六、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广泛动员。各二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此次活动,广泛动员、积极组织广大师生参与到活动中,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参与,人人收获”的良好氛围。

2.密切配合,确保实效。各单位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和学校开展的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

科高校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将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经常性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与学生经常性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与学生的行为规范结合起来,通过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学生服务质量。相关职能部门要细化活动方案,精细组织各项活动。各二级党团组织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制定切实可行的落实计划及措施,在活动期间开展富有各单位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突出传统文化教育的道德实践导向。

3.及时总结,加强督察。各单位在每学年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要及时收集整理资料,总结经验,活动开展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及时报学校党委宣传部备案。根据责任分工,各责任部门要加强对活动开展情况的督查,积极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