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饮食护理论文

婴幼儿腹泻饮食护理论文
婴幼儿腹泻饮食护理论文

浅析婴幼儿腹泻与饮食护理

6个月~2岁的婴幼儿腹泻病发病率较高,夏秋季节多发,因此也称为婴幼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小儿常见病。我国卫生部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均将腹泻病列为几种重点防治的疾病

之一,它严重威胁健康和生命。病因分为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前者由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细菌以大肠感菌为主,病毒以轮状病毒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排稀便和水电解质紊乱,常伴有呕吐、发热、精神不振等。治疗腹泻主要是控制感染,调整饮食,消除病因,纠正脱水及电解质代谢失调。因此除合并细菌感染外,一般不用抗生素。

1.饮食护理

1.1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要想取得满意的疗效,合理的饮食护理也是重要环节之一。临床研究证实,在急性腹泻时,仍有50%以上摄入的营养物质被小肠吸收,禁食时间过长,势必导致体内蛋白质、热量和微量元素缺乏,使患儿免疫功能低下,致使病程迁延。

1.2饮食原则

对呕吐、腹泻严重者可暂时禁食6~8h,以利肠道休息,减少呕吐及腹泻次数,除非呕吐非常严重,一般不禁水。对母乳喂养儿,只要呕吐不频繁,就可以继续用母乳喂哺,但乳母的饮食含脂量要低些,喂奶时只喂半部分含脂肪较少的母乳,并延长喂哺的间隔时间。人工喂养儿恢复饮食后可先给米汤或面汤。暂时停止一切辅食,

科普资料:小儿腹泻护理常识

一、什么是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病毒、细菌等病原或者喂养不当、气候变化等原因引起的以腹泻、脱水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 二、如何识别小儿腹泻轻重及处理注意事项: 1、轻型腹泻:主要表现为进食少、偶有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为稀水便。精神尚好,面色好,无眼窝下陷、口渴、少尿等脱水症状。可在医师指导下根据患儿饮食习惯继续母乳、米汤、稀粥、糖盐水等补液防治脱水,据情况使用抗感染药物。 2、重型腹泻:除表现为腹泻、呕吐症状加重外,还有不进食;精神明显差、烦躁不安;明显眼窝下陷、口渴少尿;面色变白;血样大便等全身症状为重型腹泻,应立即住院治疗,已住院小儿发现以上病情加重表现请马上报告医师急救处理! 三、小儿腹泻病的预防: 1、提倡母乳喂养,营养好、卫生、经济。添加辅食应采取逐渐过渡方式。注意饮水、饮食卫生。 2、培养小儿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做好食品、食具、便器、玩具等清洁消毒工作。 3、注意气候变化时的护理,避免过热或受凉。 四、简便口服补液的配制及服法: 1、到医院或药店购买口服补液盐按说明配制; 2、米汤口服补液配制: 米汤500ml(一市斤)+细盐1.75g(啤酒瓶盖的一半) 每次排稀水便后,2岁以下喝以上液体50-100ml;2岁以上喝100-200ml。

一、什么是小儿肺炎? 主要病因是病原体感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或吸入羊水、奶类及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二、如何识别小儿肺炎的轻重及处理注意事项: 1、当小儿仅有咳嗽,一般情况良好,无呼吸增快,为普通感冒。可在医师指导下在家进行抗感染、退热、止咳对症处理。 2、小儿不仅咳嗽,安静时有呼吸增快(小于2月龄小儿,呼吸次数快于每分钟60次;2-12月龄小儿,呼吸次数快于每分钟50次;1-5岁小儿,呼吸次数快于每分钟40次)为轻症肺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小儿不仅咳嗽,呼吸增快而且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鼻翼煽动、面色白、口唇发绀;拒绝进食;吸气时有胸凹陷,为重症肺炎,应立即住院治疗,已住院小儿如发现以上病情加重表现请马上报告医师急救处理! 三、如何护理肺炎患儿?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要适宜,禁止在室内抽烟。 2、限制患儿活动,尽量多休息,气喘明显者取半卧位。小婴儿防呛奶,痰多时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 3、宜吃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4、平时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流感期间少去公共场所。

(完整版)婴幼儿腹泻的护理

浅谈婴幼儿腹泻的护理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黄莉 婴幼儿腹泻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6个月~2岁的的婴幼儿发病率较高,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婴幼儿死亡的原因之一。发病季节以夏秋季为主,秋季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轻型腹泻:每天数次至十余次,粪便呈蛋花汤样,偶有溢乳及呕吐,轻微腹胀等;重症腹泻:每天十次以上,多达数十次,水样便,呕吐、发热、面色发灰、烦躁不安、甚至昏迷、惊厥,伴有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脱水时,常伴有酸中毒,表现为精神萎靡、口唇樱红、呼吸深快,甚至出现皮肤花纹、脉搏细弱、四肢厥冷、少尿等休克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由腹泻所致的身体脱水和体内电解质紊乱而导致死亡。治疗腹泻主要是:控制感染、调整饮食、消除病因、纠正脱水及水电解质紊乱。因此除合并细菌感染外,一般不用抗生素。对腹泻患儿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护士应严密观察病情,提供全方位整体护理服务,可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措施阐述如下: 1.饮食护理 要想取得满意的疗效,合理的饮食是重要环节之一。对呕吐、腹泻严重患儿可禁食6~8小时,以利肠道休息,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如粥、面条,少量多餐,从稀薄到浓稠,随着病情稳定和好转,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少食脂类和蛋白质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加剧腹泻,导致胀气。对于母乳喂养者延长喂哺的间隔时间。重症应禁食8~24小时,并静脉补液。 2. 严格消毒隔离 护理患儿前后及更换尿不湿后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奶具每日应煮沸消毒一次,每次用完要洗净,在用时开水烫一下。不要用不洁净的手去摸奶具,注意消毒隔离和患儿卫生,病房每天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防止感染。 3.根据病情,补充液体 3.1 口服补液:适用于轻度脱水或呕吐不重者,补液量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升/日计算,分数次服用口服补液盐。 3.2静脉补液:用于中重度脱水,必须尽快补充血容量及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液体按计划输入,尽快补充血容量,按照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见尿补钾,补钾浓度应小于

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护理

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护理 “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发病较高的常见病之一,多发于秋季,以病毒感染为主。重症腹泻并呕吐可致大量体液丢失,出现脱水,酸中毒及低血钾等症,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儿健康,甚至威胁生命。通常10次/d,黏薄水分多,伴有呕吐﹑纳差﹑精神萎靡﹑嗜睡,常可引起脱水,表现为口干唇燥,眼眶和前卤凹陷﹑哭时无泪﹑尿少。严重脱水时,常伴有酸中毒,表现为精神萎靡﹑口唇樱红﹑呼吸既深且快,甚至可出现皮肤花纹﹑脉搏细弱﹑四肢厥冷﹑少尿等休克症状。更甚至还可合并脑炎,肠出血﹑肠套叠或病毒性心肌炎而危及生命。治疗腹泻一般以调整饮食﹑控制感染﹑消除病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为原则。针对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症状,护理要点如下。 1严格消毒隔离 按肠道传染病隔离,做好床边隔离,护理婴幼儿前后及更换尿布后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病室紫外线照射30 min/d,用具﹑便盆分类集中消毒,污物放入污物桶内统一处理。 2饮食护理 ①调整饮食。腹泻患儿存在着消化功能紊乱,根据患儿病情,合理安排饮食,达到减轻胃肠道负担,恢复消化功能目的。②禁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母乳喂养者缩短每次母乳时间,并在喂奶前喂适量的开水;人工喂养者可先给米汤或稀释牛奶,由少到多,由稀渐浓。吐泻严重者暂时禁食8~12 h,以利肠道休息。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如粥﹑面条,少量多餐,随着病情稳定和好转,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3根据病情,补充液体 3.1根据脱水情况补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轻、中度脱水及无呕吐或呕吐不剧烈且能口服的患儿,鼓励患儿少量多次口服ORS补液盐。吐泻频繁者多有口渴、唇干、明显烦躁,在不宜口服时可用棉签蘸温开水润湿润口唇。 3.2静脉补液吐泻严重者必须按量、按时、正确输入,及早纠正电解质紊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液体按计划输入,特别是重度脱水者,必须尽快(30 min)补充血容量。②按照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见尿补钾原则,补钾浓度应<0.3%,补钾总量静脉滴注时间不应短于6~8 h/d,严禁直接静脉推注。③加强巡回:密切观察临床症状,鉴别脱水程度及类型,输液量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每小时巡回记录输液量,必须根据病情调整输液速度,了解补液后第1次排尿时间,以估计疗效。 3.3正确记录24 h出入量。

儿科护理知识:婴儿腹泻病的饮食护理

儿科护理知识:婴儿腹泻病的饮食护理 腹泻是小儿的常见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较平时增多或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多见于2岁以下婴儿。其发病原因除胃肠道受细菌病毒感染外,当喂养不当,未按时添加辅食或喂养不定时定量,食物数量变化较多及气候突然改变等因素均可引起腹泻。乳糖酶位于小肠黏膜上皮锯状缘的顶端,主要作用为将进入小肠的乳糖由双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等单糖而迅速在小肠内吸收转运。乳糖酶缺乏时,婴幼儿常使乳糖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也可出现腹泻、腹痛、腹胀等症状。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XXXX年8月~XXXX年2月,门诊共收治腹泻婴儿180例,男115例,女65例;年龄:<6个月61例,7个月~1岁74例,1~2岁45例。因病毒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68例,喂养不当、乳糖酶缺乏有112例,占6 2.22%。 1.2不同原因致婴儿腹泻特点不同原因导致的婴儿腹泻,表现出不同特点,具体如下。 1.3细菌感染年龄在14~24个月,多发生在夏季,均有吃不洁食物或冰箱内变质食物病史,表现为大便稀水样,带黏液或脓血,中毒症状重伴脱水呕吐,病程短,合理应用抗生素及饮食护理,7天治愈。 1.4轮状病毒感染是秋、冬季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因,多发生于6~12个月婴幼儿。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呈蛋花汤样,无腥臭,重者伴脱水、呕吐、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为自限性疾病。给予抗病毒治疗,合理喂养,脱水者给予补液,3~8天可治愈。 1.5非感染年龄在2~6个月,原因为喂养不当,除大便改变外,无其他症状体征,大便呈黄稀便,带奶瓣,有时为黄绿稀便,病程长。主要通过饮食护理及对症治疗。 1.6乳糖酶缺乏年龄1岁以内多见表现为排水样稀便,并带有泡沫及酸臭味,腹泻次数每日3~4次或每日7~8次不等,每次量较少,病程较长者可伴有肛周皮肤发红、糜烂,粪便常规检查除部分标本中伴有脂肪球外,均无阳性发现,常规治疗效果均不佳,后改用去双糖饮食治疗,腹泻症状多在3~5天内消失,最长7天。 2婴儿腹泻的饮食护理 2.1一般饮食原则减少进食量,以减轻肠道负担;限制脂肪以防止低级脂肪酸刺激肠壁;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防止肠内容物发酵的产物使肠道蠕动增加,

小儿腹泻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31549423.html, 小儿腹泻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作者:刘春华朱雅媛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2期 【摘 ;要】目的:小儿腹泻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并且具有一定的季节特点和年龄特点,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有效的预防措施,将小儿腹泻防患于未然,并且分析针对临床的腹泻患儿进行护理的科学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近一年里收治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纠正水,水电解质失衡及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全面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分析患儿的喂养习惯以及季节等因素,发现喂养不当是导致儿童发生腹泻的重要因素,季节、饮食卫生、感染等因素也是诱发小儿腹泻的常见原因。在护理方面,护理人员对患儿加强巡视,有助于避免患儿发生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改善家长的喂养习惯,纠正错误的理念是预防小儿腹泻的有效措施。结论:小儿腹泻是影响小儿健康水平的主要疾病,在预防方面,主要加强对家长的小儿保健知识的普及力度,针对小儿腹泻的常见病因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小儿腹泻;水电解质紊乱;病情观察;健康教育;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217-01 在消化科当中,小儿腹泻属于常见疾病,严重的腹泻常会导致患儿出现精神欠佳、食欲减退,甚至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严重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也是腹泻威胁患儿生命的常见原因。对于儿童而言,一般五周岁以内的小儿罹患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的风险较大,主要由于消化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抵御病原体的能力相对较差,加之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不能适应温度、饮食种类等变化,进而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婴幼儿是小儿腹泻的高发群体,特别是气候变化、喂养不当等因素产生时,发生腹泻的风险较大,特别是初次生育的家长,对婴幼儿喂养方面的知识了解有限,导致喂养方式的错误,进而埋下小儿腹泻的隐患。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的方法,找出影响小儿腹泻发生的主要因素,并且针对常见的危险因素制定可行的预防措施。对于临床护理方面,通过分析既往的小儿腹泻的临床病例采取的护理措施,在护理质量方面加以提升,主要目的是改善护理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100例患儿的年龄在0-4岁之间,其中,男70例,女30例,平均年龄 (2.4±1.6)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为 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紊乱。主要是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或喂养不当而致病。6 月-2岁患儿多见,夏秋季节发病较高。 -、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详细了解喂养史;注意有无不洁饮食史和食物过 敏史,询问腹泻开始时间、大便性状及量 2.身体状况:评估脱水程度和性质,检查肛周皮肤有无发 红、发炎和破损。 3.心理社会情况:家长心理状态,评估患儿家庭居住条件, 经济状况。 二、主要护理问题 1.腹泻与感染、喂养不当有关、胃肠功能紊乱等有关 2.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致体液丢失过多和摄入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刺激臀部皮肤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集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 入不足有关 6.知识缺乏:家长缺乏喂养知识及相关护理知识 三、护理措施 1.隔离:执行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督促患儿家属加强患儿手卫生 2.饮食:指导家长合理喂养,注意饮食卫生。按医嘱禁食 者,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禁食。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丰 富的饮食,少量多餐,由淡到浓,由稀到稠,逐渐增加。 3.观察病情: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变化,观察并记 录粪便的次数,性质和水分的多少,发现粪便性状改变,如 腥臭、有粘液、脓血时,立即送粪便常规检查并做培养;观 察患儿有无腹痛、呕吐情况,观察有无脱水、酸中毒情况, 注意有无低钾低钙表现,及时与医师联系。 6.皮肤护理:嘱家属勤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洗臀部, 预防红臀。局部可涂紫草药保护皮肤。 8.用药护理: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口服补液”。静脉补液 时,掌握"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按医嘱 及需要量调整速度。详细记录出入量,入量包括补液量及饮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1.腹泻的护理(1)评估相关因素,去除病因。腹泻常见原因是饮食不当及肠内感染,应停止食用可能被污染的食物以及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及过敏的食物。感染引起的腹泻可按医嘱用抗感染的药物。(2)观察并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腹泻量,收集粪便送检。(3)做好消毒隔离,与其他患儿分室居住。食具、衣物、尿布应专用,护理患儿前后要洗手,对腹泻患儿的粪便,被污染的衣、被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2.体液不足的护理(1)防止体液继续丢失通过调整饮食和按医嘱用药控制感染;呕吐重者可按医嘱应用止吐药。(2)按医嘱补充液体纠正脱水1)口服0RS液:适用于轻、中度脱水而无严重呕吐者。累积损失量按轻度脱水50m1/kg、中度脱水80~100m1/kg喂服,于4~6h喂完;继续损失量根据排便次数和量而定。一般每1~2min喂5ml(约l小勺),稍大的患儿可以用杯子少量多次饮用。若呕吐,可停10min再喂,每2~3min喂5ml.注意事项:①服用0RS液期间应让患儿照常饮水,防止高钠血症的发生;②如患儿眼睑出现水肿,应停止服用ORS液,改用白开水;③新生儿或心、肾功能不全,休克及明显腹胀者不宜应用0RS液。2)静脉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的患儿。①定量:补液总量包括三部分,即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每日生理需要量。以上三部分合计液量,在禁食情况下,入院第一天应供给液体总量为:中度脱水120~150m1/kg;重度脱水150~180m1/kg.上述补液量适用于婴幼儿。②定性(输液种类):根据脱水性质而定。低渗性脱水用2/3张溶液;等渗性脱水用1/2张溶液;高渗性脱水用1/3或1/5张溶液。上述混合液的配制方法参见第五节小儿液体疗法的护理。 ③定速(输液速度):要根据脱水的程度和性质确定。重度脱水伴有周围循环衰竭时,应首先迅速滴入或直接静脉推注等张含钠液,以迅速扩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然后再继续输入液体。低渗性脱水时输液速度应稍快,高渗性脱水时速度宜稍慢。一般累积损失量(约为补液总量的1/2)应于8~12h补足,滴速约为每小时8~10m1/kg.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则在补充累积损失量以后的12~16h内均匀滴入,滴速为每小时5m1/kg.在补液过程中还要随时根据患儿病情的变化调节输液速度。④注意事项: a.输液速度过快易发生心力衰竭及肺水肿,速度过慢脱水不能及时纠正。 b.补液中应密切观察患儿前囟、皮肤弹性、眼窝凹陷情况及尿量,若补液合理,3~4h应排尿,表明血容量恢复。若24h患儿皮肤弹性及眼窝凹陷恢复,说明脱水已纠正。若尿量多而脱水未纠正,表明输入的液体中葡萄糖液比例过高;若输液后出现眼睑水肿,说明电解质溶液比例过高。 c.及时观察静脉输液是否通畅,局部有无渗液、红肿。 d.准确记录第一次排尿时间、24h出入量,根据患儿基本情况,调整液体入量及速度。 3.营养不足的护理对轻型腹泻患儿可继续进食日常饮食,暂停添加辅食;重型腹泻按医嘱暂时禁食,待症状减轻尽早恢复喂养。母乳喂养者继续哺喂母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者可停喂牛奶和辅食,4~6h后逐渐恢复进食,但要注意由少量逐渐增多、少量多餐,可等量米汤、水稀释牛奶、米粥或面条。病毒性肠炎患儿有双糖酶缺乏,改为豆制代乳品或发酵乳。腹泻停止后继续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每天加餐一次,共2周,可赶上正常生长水平。营养不良、慢性腹泻恢复期需更长时间。 4.预防皮肤受损的护理选用清洁、柔软的尿布避免使用塑料布包裹,注意及时更换,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蘸干,涂油,保持会阴部及肛周皮肤干燥,预防臀红。局部发红有渗出或有潜在溃疡者,可采用烤灯、理疗促使创面干燥愈合。 5.电解质紊乱的护理(1)补液后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肌张力及腱反射等变化,注意有无低钾血症或低钙血症的表现;遵医嘱及时采血做电解质分析。(2)根据医嘱及时补充钾、钙、镁等电解质。输液后有尿时即可开始静脉补钾,氯化钾的浓度不超过0.3%,滴速不宜过快,严禁静脉推注,以免引起心跳骤停。若补液中出现抽搐,可静脉缓慢注射钙剂,时间不得少于10min.镁剂需深部肌肉注射。 6.代谢性酸中毒的护理密切观察酸中毒的症状和体征,遵医嘱采集动脉血、补充碱性溶液。7.对症处理(1)眼部护理重度脱水患儿泪液减少,结膜干燥,昏迷病人眼睑不能闭合,角膜暴露容易受伤引起感染。可用生理盐水浸润角膜,点眼药膏,眼罩覆盖。(2)发热的护理监测体温

小儿腹泻护理要点

小儿腹泻护理要点 1.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在夏季断乳,改变饮食种类。适时适量添加辅食,合理喂养,乳食勿过饱,勿 进难消化食物。 2.讲究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具要消毒。 3.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被,避免受暑或着凉。 4.做好腹泻患者的隔离治疗及粪便消毒。 5.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防止菌群失调而导致的肠炎。 6.病室空气新鲜流通,温度要适宜。 7.对感染性腹泻患儿要注意消毒隔离。 8.控制饮食,适当减少乳食,频繁呕吐者应禁食8~12小时,随病情好转,逐渐恢复少量易消化的食 物。初愈后应注意调摄饮食。 护理原则 小儿腹泻护理的原则一是给患儿多于正常摄入量的液体,饮水或其他流质食物如粥、汤等。如果婴儿 是母乳喂养,要继续喂养,但要增加次数(至少每3小时要喂一次),如果婴儿是人工喂养)则要在奶 中加比平时多一倍的水,至少3小时喂一次。 小儿腹泻护理的原则二是继续喂养患儿,4至6个月以上的婴儿应供给高营养和相对高热的食物,但要 视儿童年龄而定,可以是麦片、豆类的混合物或是麦片和肉或鱼混合食物,亦可加食用油,以保证它 们含有充足的热能,也可供给奶制品,蛋类,还可以给予新鲜果汁、香蕉,因为这些水果含有丰富的钾。 特别要注意不能给患儿高糖食物,因为它可以加重腹泻病,也不要给高纤维素和不易消化的食物,若给 很稀的汤,尽管含有充足的水,但因没有足够的营养,也不利于小儿康复。 小儿腹泻护理的原则三是带孩子去就诊,当小儿出现腹泻次数太多,严重口渴,眼睑凹陷,伴有发烧, 不能正常进食和饮水,在家中治疗未见任何好转时一定要带孩子去医院就诊进行治疗。 饮食禁忌 1、小儿腹泻不能吃生冷和刺激类食物 生冷瓜果、冷拌菜等生冷类和辣椒、芥末等刺激性食物对肠道有刺激,腹泻时不宜吃。 2、小儿腹泻不能吃导致腹胀的食物 豆类、过多的牛奶等会使肠内胀气,加重腹泻。某些小孩因不能消化牛奶中的乳糖而致泻,所以腹泻时 可暂停用含乳糖的乳制品,待病愈后缓量摄取,直到逐渐适应。但酸牛奶含有乳酸杆菌,能抑制肠内有 害细菌,且无乳糖,可以食用。 3、小儿腹泻不能吃高糖食物 糖果、巧克力、甜点等含糖量较高,糖在肠内会引起发酵而加重胀气,故应少吃糖。4、小儿腹泻不能吃高脂食物

浅谈婴幼儿腹泻的护理体会

浅谈婴幼儿腹泻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4-06-30T18:12:13.8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8期供稿作者:刘萍[导读] 婴幼儿腹泻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也是婴幼儿死亡的原因之一。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发病季节多以夏秋季为主,秋季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刘萍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疾病预防控中心 137400)【关键词】腹泻婴幼儿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8-0239-02 婴幼儿腹泻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也是婴幼儿死亡的原因之一。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发病季节多以夏秋季为主,秋季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治疗腹泻一般以调整饮食、控制感染、消除病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为原则。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因与分型婴幼儿腹泻因婴幼儿消化系统尚未成熟,消化酶的活性较低,常因外界或内在的环境变化而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营养不良、佝偻病、异常体质也是引起腹泻的因素。喂食过多,过早添加大量脂肪类、淀粉类食物以及突然改变食物的性质或未经辅助食品过渡而骤然断奶,均可引起腹泻。气候突变、过冷、过热都易诱发腹泻。腹泻可分为①轻型腹泻,大便每天5-6次稀薄,含有少量粘液和白色奶块,或早成蛋花汤样,有时伴有呕吐。②重型腹泻,大便每天10次以上,黏薄水分多,伴有呕吐、纳差、精神萎靡、嗜睡,可常引起脱水时, 常伴有酸中毒,变现为精神萎靡、口唇樱红、呼吸既深且快,甚至可出现皮肤花纹、脉搏细弱、四肢厥冷、少尿等休克症状。 2 严格消毒隔离防止感染传播,按肠道传染病隔离,做好床边隔离,护理患儿前后及更换尿布后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3 护理措施3.1 饮食护理首先禁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母乳喂养者缩短每次哺乳的时间,并在喂奶前喂适量的开水;人工喂养者可先给米汤或稀释牛奶,由少到多,有稀到浓。吐泻严重者暂时禁食8-12h,以利肠道休息。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如粥、面条、少量多餐,随着病情稳定如好转,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双糖酶缺乏者,并暂停乳类。 3.2 补充液体口服补液用于轻、中度脱水及无呕吐或呕吐不剧烈且能口服的患儿,鼓励患儿少量多次口服ORS补液盐。吐泻频繁者多有口渴、唇干、明显烦躁,在不宜口服时可用棉签蘸温开水湿润口唇。静脉补液吐泻严重者必须按量、按时、正确输入、及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①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液体按计划输入,特别是重症脱水者,必须尽快(30min)补充血容量。②按照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见尿补钾原则,补钾浓度应小于0.3%,每日补钾总量静脉滴注时间不应短于6-8h,严禁直接静脉推注。输液量需精确计算后输入。③加强巡回:密切观察临床症状,鉴别脱水程度及类型,输液量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每小时巡回记录输液量,必须根据病情调整输液速度,了解补液后第1次排尿时间,以估计疗效。正确记录24h出入量。 3.3 严密观察病情3.3.1 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过高应给予患儿多喝水、擦干汗液、减少衣被、头枕冰袋等物理措施,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3.3.2 监测代谢性酸中毒表现当患儿出现呼吸深快、精神萎靡、口唇樱红,查血ph及Co2Cp下降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并使用碱性药物纠正。 3.3.3 观察低血钾表现低血钾常发生于输液后脱水纠正时。当发现患儿全身乏力,不哭或哭声低下,吃奶无力,肌张力低下,反应迟钝,恶心、呕吐、腹胀,听诊发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心音低顿,心电图显示T波平坦或倒置、U波明显、S-T段下移或心率失常表现,提示有低血钾存在,应及时补充钾盐。 3.3.4 判断脱水程度通过观察患儿的神志,精神,皮肤弹性,前囟、眼眶有无凹陷,体温及尿液等临床表现,估计患儿脱水的程度。同时要动态观察经过补充液体后脱水症状是否得到改善。 3.3.5 注意大便的变化观察记录大便的次数、颜色、形状、量、做好动态比较,为输液方案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大便多泡沫表示发酵;有腐败臭味表示蛋白质消化不良;粪土上有油表示脂肪消化不良;致病性大肠杆菌腹泻,大便呈水样、量多、粪便少,可带有少量黏液,镜检每高倍镜视野中白细胞多在10个以下,伴有微量红细胞;金黄色葡萄球菌腹泻者大便开始呈黄绿色,3-4天后转为带有腥臭味的暗绿色水样便,水电解质紊乱明显;霉菌感染腹泻大便往往呈豆腐渣样,色灰白。若发现大便性状改变,如黏冻、腥臭、脓样或含血丝时,应送常规检查或做致病菌培养。 3.4 对症护理腹痛给予热敷;腹胀给予肛管排气;高热给予物理降温或退热剂;烦躁时给予镇静剂;注意保暖及大量维生素的补充。 3.5 臀部护理预防臀红,经常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选用柔软布类尿布,勤更换,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擦干,局部皮肤发红处涂以5%鞣酸软膏或40%氯化锌油并按摩片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使用不透气塑料布或橡皮布,防止尿布皮炎发生。 3.6 其它护理加强口腔护理,多喝开水,防止发生鹅口疮和中耳炎。脱水明显有“露晴”现象者,用生理盐水侵润眼角,并点滴氯霉素眼药水或金霉素眼膏保护眼睛。 4 健康教育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饮食护理对轻型腹泻可继续日常饮食,暂停辅食。对较重腹泻伴呕吐患儿,可暂停饮食6~8h,待呕吐减轻后,尽早恢复饮食。母乳喂养,暂停辅食,增加哺乳时间。人工喂养给米油、藕粉喂养,少量逐渐增加,待呕吐、腹泻停止,应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如鱼、瘦肉末等。对呕吐严重且长时间不能进食的患儿,可按医嘱静脉补液。 床边隔离对肠道感染性腹泻,可适量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注意不串病室,不坐他人床铺,勤洗手,搞好个人卫生,防止交叉感染,对食具、衣物、尿布、玩具分类消毒,并保持清洁,避免病从口入。 体温护理腹泻患儿体内有感染情况时,体温往往过高,可给予物理降温,头部冷湿敷或枕冰袋,重度脱水将引起循环功能衰竭,出现体温过低时,应注意保暖或置热水袋。每4h 测量体温1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递减为bid减量。 臀部护理每次大、小便后及时清洁臀部,勤换尿布,尿布要质地柔软,吸水性强,并用弱碱性脂皂洗涤,最后用热水洗净,防止残留物刺激皮肤,臀部每次清洁后要暴露,保持干燥,可涂薄层爽身粉。 专科护理 脱水护理正确估计从吐泻中丢失水分量的多少,作为补液的参考,对轻、中度脱水可以给予口服补液盐溶液补液,同时多饮水,防止高钠血症发生。对中度以上、吐泻较重或腹胀时改为静脉补液。扩容阶段补充总量不超过300ml,于30~60min快速输入,补充累积量损失阶段速度稍快,一般为8~10ml/(kg·h),于8~12h补完,补充继续损失量及生理需要量阶段速度稍慢,一般为5ml/(kg·h),于24h补足。 酸中毒护理严密观察呼吸和精神变化,较轻症酸中毒,经输液后,随着循环功能及肾功能的改善,不需补充碱性溶液,能自行消失。如发现呼吸深长、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睡、口唇樱红较重度酸中毒时,给碱性溶液静脉输入,首选1.4%碳酸氢钠,每次20ml/kg。对低钾血症,应先扩容,然后补钾氢,一般按200~300mg/kg,浓度不得超过0.3%,滴速不宜过快。

腹泻病患儿的护理

腹泻病患儿得护理 一、概述 小儿腹泻又称腹泄病,就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得以呕吐、腹泻为主要症状得消化道综合征,严重者伴有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发病年龄: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 发病时间:夏秋季发病率最高。 1、易感因素 (1)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 胃酸与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酶活性低,对食物得耐受力差;婴幼儿生长发育速度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消化道负担重,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2)机体防御功能差 婴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胃肠道SIgA及胃内酸度均较低,新生儿生后正常肠道菌群尚未建立或因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均易患肠道感染。 (3)人工喂养因素 人工喂养儿没有母乳中得SIgA、乳铁蛋白、巨噬细胞等,加上食物、食具易被污染,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2、感染因素 (1)肠内感染 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婴幼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

起,其中以轮状病毒引起得冬季腹泻最常见;细菌感染以致腹泻大肠埃希菌最常见;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可诱发白色念珠菌性腹泻。 (2)肠外感染 小儿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时,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作用使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腹泻。 3、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 喂养不当可引起腹泻,多见于人工喂养儿。 (2)过敏因素 对牛乳、豆浆或某些食物成分过敏或不耐受可引起腹泻。 (3)气候因素 天气突然变冷,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口渴饮乳过多等可能诱发消化功能紊乱而引起腹泻。 二、临床表现 1、轻型腹泻:多由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引起,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常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偶有恶心、呕吐或溢乳,大便每日多在10次以下,呈黄绿色,稀糊状或蛋花样,可见白色或黄色奶瓣与泡沫,混有少量黏液。排便前常因腹痛而哭闹不安,便后恢复安静。 2、重型腹泻:多由肠道内感染所致或由轻型腹泻发展而来。 (1)严重胃肠道症状:腹泻频繁,大便每日在10次以上,多者可达数十次,

小儿腹泻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指一组由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与平时排便次数相比)和/或粪便的性状改变(不消化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等)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以6个月到2岁发病率高. 病因:自身因素: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偏低,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 2、婴幼儿水代谢旺盛,对水的耐受力差,易发生体液紊乱. 3、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 感染因素:1.肠道内感染,可有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二者多见,尤其是病毒,最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 2.肠道外感染. 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非感染因素:1. 饮食因素:人工喂养,喂养不当,过敏性腹泻,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缺乏或活性丧失. 2.气候因素 临床表现(1)胃肠道症状:轻型腹泻患儿有食欲不振,偶有呕吐,大便每日达数次或10余次,呈黄色或黄绿色,稀薄或带水,有酸臭味,可有奶瓣或混有少量黏液;中、重型腹泻患儿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出咖啡渣样液体,每天大便可达10余次以上,每次量多,呈蛋花汤或水样,可有少量黏液。 ﹙2﹚全身中毒症状:轻型腹泻患儿偶有低热,中、重型腹泻患儿有发热,精神萎靡或烦燥不安、意识朦胧甚至昏迷等。 2.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 (1)脱水:主要为口渴、眼窝及前囟凹陷、 眼泪及尿量减少、黏膜及皮肤干燥、皮 肤弹性减弱、烦躁、嗜睡甚至昏迷休克 等。 主要护理诊断1.腹泻与喂养不当,感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 2.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有关。 ? 4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次数增多刺激臀部皮肤有关。 6焦虑与陌生环境及家长担心患儿病情有关 7知识缺乏家长缺乏喂养,饮食卫生及腹泻患儿相关护理知识 护理-措施一、腹泻:与喂养不当、感染致胃肠紊乱有关 1评估可能引起腹泻的因素。 2观察记录大便次数,性状及量,并收集送检 3做好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4加强臀部护理,预防臀红。 二、体液不足:与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小儿腹泻的饮食与护理

小儿腹泻的饮食与护理 【摘要】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全年均有患儿因此就诊,结合本院所处地理位置以春秋季节较多。除对症处理外,患儿的饮食、卫生等方面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护理措施得当也可以预防并发症及促进恢复健康。 【关键词】小儿腹泻饮食护理 1 相关饮食方案 小儿腹泻,大部分是由于吃了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消化道感染。对于这类患儿在饮食上要少吃一些高脂、高蛋白的食物,以减轻消化道的负担,有助于恢复消化功能,这也能起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如伴随呕吐则可以禁食,以肠外营养补充日常所需;病情延续较长者应注意食物的营养均衡,以防止曹养不良的发生。母乳喂养的患儿发生腹泻,可以继续哺乳,但要缩短每次哺乳的时间,按照“少食多餐”的方法喂养。因为母乳后半部分脂肪含量较多,不易消化,从而加重消化道负担,可将这部分挤出。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的腹泻患儿,可暂时改用婴幼儿配方奶粉喂养,该类奶粉营养均衡、灭菌彻底、可有效减轻肠胃负担,或改用全脂奶粉喂养,可将全脂奶粉煮沸后冷却,反复去掉表面的奶皮,半脱脂奶粉仅去一次奶皮即可喂养;该类奶粉不宜长期喂

养,仅作为患病期间的替代,否则会引起维生素A 缺乏。此外,还可选择以下几种饮食治疗,首先可用米汤加盐,米汤加盐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种口服补液方案.即在米汤内加少许食盐,最适合农村家庭的推广。其次可以炒米粉,使用微火妙米粉,使其颜色变为稍黄且碳化,而后煮成米面汤食用,易于消化,还有止泻作用。还可以用胡萝卜洗净切碎煮烂加少许盐,此汤含有果胶能促进大便成形并吸附细菌及毒素,胡萝卜素还可防止腹泻引起的维生A缺乏。另外可以用苹果泥喂养,将苹果洗干净切开,用小匙刮取,苹果泥含有果胶和胶质撰酸,也有吸附或收敛作用,对止泻有益。几种方法可在患儿患病期间搭配喂养,使患儿营养均衡。

婴幼儿腹泻的治疗及护理

婴幼儿腹泻的治疗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6-03-03T16:38:57.870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作者:甄金香1范瑞康2 [导读] 1.山西煤炭中心医院山西太原030006;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太原030001婴幼儿腹泻 (infantilediarrhea)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1982年全国小儿腹泻协作组讨论通过了分类法, 甄金香1范瑞康2 1.山西煤炭中心医院山西太原030006;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太原030001 【摘要】婴幼儿腹泻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宝宝,夏秋季节尤其多见.现在当前正值盛夏,是该病的多发季节,应引起家长的重视并积极应对治疗. 【关键词】婴幼儿;腹泻;治疗;护理【Summary】infantdiarrhoeahappensatunder2 yearsoldbaby,summerandfallareespeciallyrare. Thecurrenthighsummer,nowistheseasonofthedisease,shouldcausetheattentionofparentsandactivelyrespondtotreatment.Infantilediarrhea(infantilediarrhea)isoneofthemostcommongastrointestinalsyndromeininfants.In1982nationalpediatricdiarrheacooperationdiscussionthroughtheclassification,infantilediarrheacanbedividedintoinfectiousandnon-infectious.InfectiousdiarrheainadditiontotheexistingfixednamessuchasbaGcillusdysentery,cholera,dysentery,聝msalmonellatyphimuriuminfectionthereof,otherbacteriasuchase.coli,jejunumbendingbacterium,virussuchasrotavirGus,ste 【lKleatyewvoirrduss】,coxsackievirus,etc.,andfungalinfectionandsomeunexplainedinfectionscausedby,adiagnosisofinfantileenteritis. infantdiarrheatreatment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56-02 婴幼儿腹泻(infantilediarrhea)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1982年全国小儿腹泻协作组讨论通过了分类法,将小儿腹泻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感染性腹泻除已有固定名称如杆菌痢疾、聝米巴痢疾、霍乱、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等外,其他细菌如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病毒如轮状病毒、星状病毒、柯萨奇病毒等,以及真菌等所致感染及一些原因不明的感染,都诊断为小儿肠炎. 1婴幼儿腹泻的原因婴幼儿腹泻的原因,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非感染性,一类是感染性. 1.1非感染性的因素有喂养方法不当、添加辅助食品的质和量不适宜、婴幼儿对牛奶或其他食物过敏,饥饿也会使婴幼儿腹泻.另外,气候变化使婴儿过热或受惊、剧烈哭闹、情绪紧张等均可引起婴儿腹泻. 1.2感染因素有各种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 都可能首先见到的是腹泻症状.肠道内的细菌、病毒及霉菌、寄生虫感染等也均可引起婴儿腹泻. 注意寻找病因,排出消化道外感染引起的腹泻.先从病史中了解喂养情况、不洁食物史、疾病接触史、食物和餐饮具消毒情况,以区别感染性与非感染性腹泻.其次注意发病季节和地区.我国北方3~7月份的腹泻多由于大肠杆菌引起,而8~12月份的病例多系病毒所致.有条件者应作大便培养、电镜检查或病毒分离. 输液前应根据病史和体征表现分析判断脱水的程度和性质.须详细询问:病前和病期中的喂养情况、喂水量和是否含盐;腹泻和呕吐的日数、每日次数和性质;入院前输液次数、种类和量;小便量、色和入院前最后一次排尿时间.据此,结合体征发现,估计脱水的程度和性质.对重症或不易判断者,应测血清钠、钾、氯化物和血气分析,或测二氧化碳结合力.出现惊厥时可测血清钙.注意必须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对水分、电解质紊乱进行分析,不可单纯根据化验结果进行补液.以便作出正确判断.心电图检查有助於了解血钾情况.低钾时T波平坦,然后代倒置,ST 段降低,常出现U 波,有时与T 波融合.严重低钾时可出现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个别重症有心室纤颤.区别几种不同病原所致腹泻的临床特点以利诊断. 1.3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四季都有发病,但5~7月分最多.多起病较缓, 开始轻泻,不发热,很少吐.逐渐发展严重,呕吐和低热常与脱水同时出现. 大便多呈蛋花汤样,色淡黄,有时粘液较多,偶见血丝,有腥臭味.O111、O126、O127、O128肠炎的大便中,可有白色脓液.以O111引起者最重,O55、O86、O26和O44所致者较轻.此种肠为多呈等渗性或低渗性脱水.肠毒性大肠杆菌肠炎泻水样便量多;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因细菌侵入小肠粘膜,可引起溃疡,大便中常带少量脓或血. 1.4病毒性肠炎主由轮状病毒引起.北京地区多发生在8~12月,以10~11月最多.多发生在2岁以下小儿.潜伏期1~3天.起病急,早期出现呕吐,多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体温常在38~40℃.腹胀较明显,起病1~2日即开始排水样便,大便稀薄、色淡,有时呈白色米汤样或清水样,粘液少,很少腥臭味.多伴严重口渴及烦躁.脱水多呈轻度或中度等渗或高渗性,极少低低渗性.抗生素治疗无效,多在5~7日内自然痊愈.偶见危重病例末期出现紫绀,可能与微循环障碍或心力衰竭有关,终至不救. 1.5空肠弯曲菌肠炎病例有逐渐增多趋.平均潜伏期3~5天,如感染量小,潜伏期延长.腹泻前可有发热、腹痛等前驱症状,偶可出现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本病发病季节性不明显,以1~3岁最多,大便常带血,镜检可见白细胞.确诊依靠细菌学检查,恢复期血清抗体明显升高. 1.6耶氏菌肠炎耶尔森菌可引起小儿急、慢性胃肠炎,国内较少.主要表现为腹泻、发热、及腹部绞痛.约25%患儿便中带血.虽有少数迁延,多数患儿呈自限性,数日后自愈. 1.7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很少为原发性,多继发于口服大量广谱抗生素后, 症状与病程常与菌群失调的程度有关,有时在慢性痢疾基础上继发.主要表现为呕吐、发热、腹泻.呕吐常在发热1~5日前出现.腹泻初期大便呈黄绿色,3~4日后多变为有腥臭味的暗绿色水样便,每日可达10~20次或更多. 体液丢失较大肠杆菌肠炎多,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症状重,甚至发生休克.大便中常见灰白色片状伪膜(将少量大便放在生理盐水内,可见伪膜漂浮水上),对临床诊断有帮助.大便粘液涂片可见多数脓球和革兰氏阳性球菌.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1.8真菌性肠炎多并发于其他感染,如大肠杆菌肠炎久治不愈者.多数有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史.在便每日3~4次或稍多,黄色稀水样,偶呈豆腐渣样,有的发绿,泡沫较多,带粘液.大便镜检有真菌孢子及菌丝.广西曾报道3例毛霉菌肠炎死亡病例,病史6天~3个月,黄绿水便,偶带粘液,镜下有红白细胞.尸检查到肠道血管内及周围大量毛霉菌. 2婴儿腹泻临床表现及治疗2.1轻型病儿,大便次数约在每天10次左右,偶有呕吐,病儿精神、面色都惨白无光,尿的次数及量均不少. 二、重型病儿,每天大便10—20次,大便呈稀“蛋花汤”样,病儿阵阵哭闹, 尿少或无尿,出现脱水症状,病儿精神萎缩,昏睡或昏迷不醒,病精继续发展将出现血压下降而休克. 三、迁延型腹泻病程达1个月以上,病情时轻时重,重时吐、泻频繁似重型腹泻.但往往因病程拖延,病儿以慢性营养不良表现为主,伴有各部位继发感染等.四、腹泻为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不论病情轻重,均需及时治疗.轻型病儿如果久不治疗,就会发展成迁延型腹泻.重型病儿伴有水和电解质紊乱, 必须及时送医院救治,延误就会发生生命危险. 五、治疗除在急性期抗炎补液外,在恢复期或恢复后可服用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中药,如: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类中药可提升婴幼儿消化吸收功能及增强免疫力. 婴幼儿腹泻的护理

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腹泻就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以大便次数增多与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主要就是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或喂养不当而致病。6月-2岁患儿多见,夏秋季节发病较高。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详细了解喂养史;注意有无不洁饮食史与食物过敏史,询问腹泻开始时间、大便性状及量 2、身体状况:评估脱水程度与性质,检查肛周皮肤有无发红、发炎与破损。 3、心理社会情况:家长心理状态,评估患儿家庭居住条件,经济状况。 二、主要护理问题 1、腹泻与感染、喂养不当有关、胃肠功能紊乱等有关 2、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致体液丢失过多与摄入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刺激臀部皮肤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集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与摄入不足有关 6、知识缺乏:家长缺乏喂养知识及相关护理知识 三、护理措施

1、隔离:执行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督促患儿家属加强患儿手卫生 2、饮食:指导家长合理喂养,注意饮食卫生。按医嘱禁食者,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禁食。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少量多餐,由淡到浓,由稀到稠,逐渐增加。 3、观察病情: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变化,观察并记录粪便的次数,性质与水分的多少,发现粪便性状改变,如腥臭、有粘液、脓血时,立即送粪便常规检查并做培养;观察患儿有无腹痛、呕吐情况,观察有无脱水、酸中毒情况,注意有无低钾低钙表现,及时与医师联系。 6、皮肤护理:嘱家属勤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洗臀部,预防红臀。局部可涂紫草药保护皮肤。 8、用药护理: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口服补液”。静脉补液时,掌握“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按医嘱及需要量调整速度。详细记录出入量,入量包括补液量及饮食量,准确记录尿量、呕吐物的颜色、性质、量及次数。 四、健康指导 1、宣传母乳喂养优点,指导合理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 2、注意食物新鲜,清洁与食具消毒,教育儿童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 3、气候变化时防止受凉或过热,夏天多喝水,加强体格锻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