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文化交流

中德文化交流
中德文化交流

中国与德国分列亚洲东部和欧洲中部,相距甚远,很晚才有直接往来。十五至十六世纪,中德之间的直接交流仍然不多。十七世纪初,才陆续有德国传教士来华,中德直接交往的序幕正式拉开。以汤若望为代表的传教士为中国带来了欧洲当时比较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同时把中国悠久的文化和迷人的艺术介绍到欧洲。不仅中国的哲学、文学在德国知识界成为热门话题,在文化、生活、建筑等许多领域,中国都对德国产生了影响。

中德之间的官方往来直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双方正式签订了通商条约,两国之间各方面的交流活动逐渐增多。渴望自强的中国积极学习德国的军事技术,而经济腾飞,渴望对外殖民扩张的德国则强行租借胶州湾建立了殖民地。

二十世纪上半期,双方在文化方面的交流扩大了,德国在中国的商业势力大增,其军事制度也受到中国的重视和学习,大量的中国学人远渡重洋到德国深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纳粹德国被消灭,新的德国成立,双方的文化交流又进入了新阶段。

中国在思想哲学和文学艺术方面有丰富的宝藏,曾经在德国掀起中国文化热潮。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学说和理念在德国的知识界获得广泛传播。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和沃尔夫、康德和黑格尔都深入研究过孔子思想。大文豪歌德十分欣赏孔子的哲学。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道法自然”的处事原则、“无为而治”的行为方式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受到了德国人特别是青年们的大力拥护。《道德经》成为沟通东西文化的桥梁。

中国的文学艺术也受到德国人的喜爱。早在十八世纪歌德的时代,经由欧洲传教士们翻译介绍的中国文学作品就已经在德国流传。到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德国掀起了中国文化热。大量的中国古代小说、诗歌和典籍被翻译成德文,中国文学和历史成了不少德国作家创作的灵感来源。

中国的瓷器、漆器、绘画的丝织品、壁纸等早在十七世纪末和十八世纪初就成为当时欧洲人多方搜求的珍品。中国的园林、装饰、建筑艺术等也先后传入德国。中国文化在德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另方面,德国文化在中国始终在“西学”中占据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德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在三方面表现突出,一是德国的哲学,康德、黑格尔、尼采等德国哲学大家逐渐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对其思想的学习、研究也不断深入。二是德国的政治思想,一方面是民国政府的亲德派,想借鉴德国模式,另一方面则是马克思主义最后在中国的落地生根。三是德国的文学和艺术,歌德、席勒等大文豪的作品被翻译及介绍到中国,为广大中国读者所熟悉和喜爱。

如何面对中德文化差异带来的矛盾

如何面对中德文化差异带来的矛盾―在饮食文化方面 课程论文 课程:“跨文化交际(德国)”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姓名: 班级: 学号:

目录 1.绪论 2.德国饮食文化特点 3.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4.中德饮食文化矛盾问题的焦点及应对 5.总结

1.绪论 一个国家饮食文化与该国文化、政治、社会、历史等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其饮食文化与中国又有着巨大的差异。同样位于欧洲,德国菜也不似法国菜如此华丽,亦没有英国菜这般精致。但是,却以简约且实惠著称。中德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饮食文化的差异,饮食文化的差异会给两国人民的交际带来许多问题。本文从分析中德两国饮食文化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试着从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方面来分析其原因,以期对两国人民日益密切的交际起到积极地作用。 中国和德国都是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随着传播通讯技术的改进,交通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高度全球化,两国的合作越来越频繁。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两国人民在交往过程中不能够互相理解,导致交际不能顺利进行。其中,饮食文化的了解是至关重要的。 2.德国饮食文化特点

1)食材选择:德国人的食材选择,类似与欧洲大数国家,并继承了其畜牧业和 渔业发达的优势。由于宗教与文化背景的不同,食材比较的单一。 2)烹饪方式:烹饪过程非常规范化,要求添料的分量精准到克,烹饪时间精准 到秒。邢来顺教室在他的《德国文化解读》一书中就曾经描述过德国处方的情形:厨房里摆着量杯、温度计、闹钟、天平等器具,就像进入了实验室一样。 3)饮食习惯:德国实行分餐制,指大家在同一张餐桌吃饭,饭菜按人数分成若 干小份,每人只吃一份。德国人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而闻名,但没有劝酒的习惯。而且德国人喜欢喝啤酒,喜欢随意的喝。如下图: 啤酒 1 4)餐桌礼仪餐桌礼仪:在德国,餐桌上的表现就直接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与修 养。德国人吃饭是讲究坐有坐相、吃有吃相。吃东西时刀叉如何摆放、如何将食物和汤放入嘴中、如何切割食物,如何碰杯都十分重要。 3.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1)食材选择:中国饮食选材之丰富,用料之考究。正所谓“山中走兽云中燕, 陆地牛羊海底鲜,燕窝猴头鲨鱼翅,熊掌干贝鹿尾尖”。其实中国饮食有一条主线贯穿而成,主线是以米、面所组成的主食,而副线则菜、肉、禽、蛋一类的副食品。 2)烹饪方式:中国传统的烹饪方法,会因各大菜系的不同风味与特点而有所不 同。中国的烹饪不讲求克与秒的规范化,而存在随意性。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德教育交流障碍原因及应对措施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德教育交流障碍原因及应对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在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日俱增。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加快了世界各国教育国际化的步伐。跨国别、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给各国教育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带来了由于陌生文化和各国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导致的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冲突现象。跨文化交际的研究领域较为宽泛,本文仅就中德教育交流过程中出现的理解偏差做简单分析,以减少中德教育交流过程中由于跨文化冲突导致的教育交流障碍及理解歧义现象。 跨文化交际,顾名思义,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交际的过程[1] 。跨文化交际理论下影响交际的因素较多。价值观念、文化取向、社会结构、心理因素以及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角色关系的差异等都会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造成理解歧义和文化冲突。 笔者于2016年10月9-29 日参加公派赴德国海德堡大学的教育培训团组。作为团组的外事联络人,在与德国培训承接方的交流沟通及课程内容翻译过程中,受到跨文化交际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交流障碍及问题,本文以其中的一些问题为例做简单分析。 一、中德教育交流障碍原因分析 (一)不同的教育传统

中德教育交流的开展大多由中德教育传统为话题开始,不同的教育传统衍生出中德两国截然不同的教育体制。因此,在教育交流过程中,如果无法全面了解中德两国教育传统及教育体制的差异,就容易产生相应的交流障碍。 德国的教育体制在中古世纪以后开始获得系统发展。起初,只有神职人员和贵族拥有受教育权,随后才渐渐普及到民众,使得全民教育体系发展和兴盛起来。义务教育的传统起源于马丁? 路德的思想,直到21 世纪才被全社会所倡导。受到国情、人口、宗教及哲学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德国教育相对更注重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及应用技术的培养。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在中国深入人心。相对而言,中国传统教育更注重知识的学习。[2]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历史传统和联邦制的国体使德国的16 个州在文化教育领域享有充分的自治权和自主权。联邦政府除在高等教育原则问题、企业范围内职业教育和科研以及学习资助方面有发言权外,在教育领域的权力有限。因此,德国没有全国统一的关于中小学的法律,而是由各个州在《基本法》(德国宪法)的范围内独立管理发展其学校教育事业,州颁布各种专门的法规,规定各级学校的设立、维护和发展,师资的培训和进修,学校的监督和管理,学生在学校中的地位,学费和教材费用的减免以及教育补助等事宜。这导致各州间的学校教育发展各具特色。 为保证全国教育的基本统一,各州文教部长组成文化教育部长联席会议,共同协商联邦和各州在教育方面的合作。

中德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研究

中德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研究 发表时间:2018-06-07T14:22:41.527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5月作者:张月[导读] 语言和文化间的紧密联系不仅表现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表现在文化对语言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市 300324 摘要:语言和文化间的紧密联系不仅表现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表现在文化对语言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本文立足于中德跨文化交际,从语言的文化内涵、思维定式、社会习俗、言谈方式等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并指出,只有相互尊重、入乡随俗、正确运用跨文化交际策略,才能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文化形象;中德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一、中德文化差异 (1)语言的文化形象 词语作为语言重要的基本因素,文化差异和各个民族的风俗、生活模式的各种不同会相应地反映在具体的词汇方面上。对于中德两种不同语言当中同一个词汇可以代表着完全一样的具体文化形象,也能够具备一些相同而一些不相同的具体文化形象,然而也可会存在截然不同的实际文化形象。尽管并非全部的词语都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具体文化内涵,理解这部分词相应的文化内涵对于跨文化交际环节会显示特别重要的实际作用。 如“龙”这一文化形象,西方国家普遍将其作为邪恶和黑暗的代表,将其作为反面形象。在德国文化中,“Drachen”这一词汇所指的动物即传统文化中邪恶的代表,还将刺龙作为表演形式流传下来。而中国则将龙作为神圣和吉祥的代表,“龙凤呈祥”“龙飞凤舞”均是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景。同时,龙在封建社会被作为皇权的象征,以“望子成龙”表达期盼子嗣成才的美好愿望。此外,“杜鹃”一词,在中国代表着忧郁、忠贞,如“子规啼血”即将杜鹃拟人化,赋予其拟人化形象。德国文化体系中杜鹃的文化形象则不固定,既能代表幸福,又能代表冷酷和魔鬼。 (2)思维定式差异 从两国思维定式方面来看,同样具有很大的差别和不同。德国的思维定式主要为哲学性思维,更加注重对事物的思辨性,主张深挖事物的本质,以思想的穿透力抵达最根本的目标。在思维定式的指导下,德国人在行为处事上较为严谨,以规则和事理作为处世态度和办法,更加注重推理和演绎过程。从表面上来看,德国人的处事办法往往被看作不近人情和墨守成规,缺乏人情味。中国思维定式当中,人情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巨大,在行为处事中,往往人情先于法理。将人作为社会管理和运行的主要决定者,且处事办法多以经验和自身的观察、判断作为依据,对于事物推论的结果往往存在相当程度的猜测性质。中德两国思维定式上的巨大差异,成为各自的思维特色。 (3)社会风俗 汉文化对应的礼教传统的重要核心在于正名定分,给人确定具体的名称位置。名位不同则需要进行相应地划分,特别是体现在形式多样的称呼语方面上。对于家庭称呼而言,在汉语里面对于家庭成员相应的称谓包括很多,在一个具体家庭内部相应的等级也会体现在实际的语言当中,比如父子、母女、兄弟与姐妹等。父、母、兄与姐等称谓始终是在子、女、弟、与妹的称谓之前。中国人从小开始就会受到父母与老师的教导,懂得需要对跟自己何种关系的人应该怎样称呼,不可以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在实际家庭的内部,遇到长辈应当根据不同的辈份进行称呼,对于长辈直呼其名在各个具有家教的家庭里是绝对禁止的行为,不会有一个中国小孩直接呼喊父母亲的名字,这犹如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实际规则。在德语体系当中相应的称谓则显得更为简单。 (4)言谈内容上的差异 就言谈内容上的差异而言,德国文化中有着较为明显的禁忌,是在交谈过程中不能贸然触碰的。如交谈双方在谈论天气、兴趣爱好、社会性事件时,往往不会存在禁忌问题,双方能够通过有效沟通实现关系上的亲近。而涉及到隐私和个人问题时,则会存在很大的问题,甚至引起对方的反感情绪。如在交谈当中贸然向对方询问其年龄、收人、婚姻状况时,则会造成对方反感,认为自身隐私受到侵犯,对于对方形成不礼貌的印象。而中国文化体系中,向对方询问隐私问题,代表着自身对于对方的关心和问候,所问问题涉及的隐私性和私密性越强,则代表双方关系越亲密。言谈内容禁忌上的巨大差别,往往造成中德两国人在交谈时出现巨大隔阂。 二、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在讨论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之前,首先有必要弄清楚什么叫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一种社会符号的交换过程,即一种文化信息必须被另一种文化加以解释,包括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对自己不熟悉的社会符号意义的认定。文化和交流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人都在一种特定的文化中生长,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也习得了该文化的言谈规约、社会规范。所以,每个人的行为和言谈都在总体意义上不自觉地受其文化的影响。在交际中的言谈规约表现尤为突出。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双方文化差异是取得交际成功的先决条件。因为,按自己的文化去理解另一种文化,势必会给跨文化交际造成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 三、中德跨文化交际对策 所谓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由此可见,文化与交流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为了能够成功的进行跨文化交际,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交际双方必须建立所谓“跨文化意识”,充分了解交际双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相互尊重,入乡随俗为原则。这是跨文化交际取得成功的前提。立跨文化意识,即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别,认识到文化对于交际形成的巨大影响。跨文化意识的建立,应基于对不同文化的见识和理解之上。可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观看影片、纪录片、相关书籍等资料,对于对方国家的文化进行浏览和观察,并在对方立场上体会文化的深层含义。 其次,要正确运用交际策略。德国人应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表达习惯,中国人也应该适应德国人的交际方式,理解交际中差异较大的地方,在交流中尽量有意识地避免文化差异较大的表达方式,并对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出调整,以适应对方的交流模式。从中德跨文化交际中所反映的文化背景差异看,交际双反不仅需要有良好的合作意愿,更重要的是要克服以一己文化为中心的思想,加强跨文化知识学习,提供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获得成功。

首次中德校际文化交流活动总结

首次中德校际文化交流活动总结 为了让江桥实验中学的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开拓国际视野,在王志刚校长的积极推动下,在德中协会热情支持下,2009年3月启动了中德校际文化交流项目。7月1日到14日,由4位教师、21位学生组成的交流访问团,成功出访位于德国中部(Hessen州Bad Emstal市)的一级文理初中Christine-Brueckner-Schule,并参观游览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和卢森堡等国家。 在为期两周的交流活动中,第一周在Christine-Brueckner-Schule进行体验和教育交流,学生跟随德国的结对学生参加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并有德方家庭安排食宿和休闲。第二周参观游览西欧5国,领略异国风情。 首次中德校际文化交流活动安全、有序,并且成效显著。现从前期准备、中德交流、看西方、取得的成效、经验和不足等几方面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一、前期准备 在中德协会的安排下,确定把Christine-Brueckner-Schule作为出访交流学校。学校位于德国黑森州的KASSEL城市联盟地区,该地区工业和商贸发达,风光美丽,是德国新兴工业发展的中心地带。学校周围环境安静,交通便利,学校教学名望甚高,教育氛围浓厚,是当地一所有影响的一级中学。 为了做好学校首次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前期准备中主要是做好宣传和组织工作。 3月16日,国旗下讲话《加强国际交流开拓国际视野》拉开了宣传序幕,随后通过在教室张贴资料、告家长书、校园网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让教师和学生明确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目的和意义,让有意去亲自体验的学生积极报名。 经过自愿报名和学校筛选,初步确定了28名学生,最终有21名学生成功出行。在出访交流前期准备中,各位家长积极主动配合,保证各项手续准时办理。 3月31日,学校联系嘉定公证处来校办理学生出国公证,公证包括《出生证明》和《申明书》两份公证。学生亲生父母在申明书上签字。 4月,由家长为学生办理护照。 5月,准备好签证所需的各种资料。 6月24日,学校组织出访师生到徳领馆办理签证。 二、中德交流 第一周我们全体出访师生在Bad Emstal学习、生活和工作。开展了各个层面的文化交流活动。黑森州电视台全程拍摄了我校师生在这一周的交流访问活动,并在7月7日晚上的新闻节目中播放。 1、学校层面的交流 为了本次两校文化交流活动,两校都做了精心、大量的筹备工作。德方成立的交流项目工作组,组长是冯德里希女士,组员包括曼斯可先生和维拉哈女士。 此次两校交流包括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 正式交流包括: 7月2日,冯德里希女士致欢迎词并简要介绍本次交流活动人员和项目安排; 7月3日,校长为全体出访师生介绍德方学校的总体情况。 7月3日,德方校长正式接见我校出访教师。校长、校长助理、项目组成员和我校出访教师就学校管理中双方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交流,包括校长任职资格、考核,教师聘用,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特殊学生教育等。 7月3日晚上,全体出访师生参加学校9、10年级学生的毕业典礼。 7月4日,由德方学校组织我方师生参观卡塞尔著名文化景点。参观了格林兄弟博物馆和威廉城堡。

中德饮食文化差异浅析

2011年5月(总第276期) 法制与经济 FAZHIYUJINGJI NO.5,2011 (Cumulatively,NO.276) [摘要]中德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饮食文化的差异,饮食文化的差异会给两国人民的交际带来很多问题。本文拟分析中德两国饮食文化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试着从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两方面来分析其原因,以期对两国人民日益密切的交际起到积极地作用。 [关键词]饮食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中国和德国都是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随着传播通讯技术的改进,交通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高度全球化,两国的合作越来越频繁。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两国人民在交往的过程中不能够相互理解,导致交际不能顺利进行。笔者曾经碰到这样的情况:德国的外宾来企业参观,领导非常重视,提前在高档的饭店订了酒席。到了中午12点甚至下午1点,外宾也不愿意停下工作去吃饭,预定好的酒席只好作罢;或者有时候外宾去了酒店,也只是点几个简单的菜式,吃几口就说饱了。领导让翻译人员多次劝说外宾去吃饭或者多吃点,一般都会遭到拒绝。每当这个时候,气氛就会变得很尴尬。领导认为外宾不接受宴请可能是对企业不满,外宾此时也变得沉默。 饮食文化在与中国人民的交际中占有举足重轻的地位,通过对中德饮食文化的分析研究,有利于帮助我们预见与德国人民的交际行为,并解决交际中所遇到的问题。 一、中德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 (一)烹饪方式差异:中国菜烹饪得随意性、趣味性强,德国菜烹饪得规范性、机械性强 中国传统的烹调方法,会因各大菜系的不同风味与特点而有所不同;同一菜点的口味、主辅料的搭配,也会因为厨师的专长和喜好而有所不同,甚至还会因为厨师临场情绪的变化,做出某种即兴的发挥。因此,中国的烹调不讲求克与秒的规范化,而存在随意性。 中国的烹调带有极强的趣味性。人们不仅享受吃的乐趣,也很注重制作过程的有趣性:比如一碗普通的刀削面,一般不用菜刀,要用特制的弧形削刀,操作时左手托住面团,右手持刀,手腕要灵,出力要平,用力要匀,对着汤锅,“嚓、嚓、嚓”,一刀赶一刀,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恰似流星赶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又像银鱼戏水,煞是好看。高明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人们在吃面前,能够参观厨师削面,无异于欣赏一次艺术表演。 德国膳食的烹调过程非常的规范化,要求添料的分量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刑来顺教授在他的《德国文化解读》一书中就曾经描述过德国厨房的情形:厨房里摆着量杯、温度计、闹钟、天平等器具,就像进了实验室一样。比如烤面包,按照固定的烹饪菜谱,定时定量放入面粉、酵母、黄油,温度、时间也都要严格按规定行事。因而厨师的工作就变得非常的简单机械,犹如自动化装配线上的一名工人。 (二)饮食习惯差异:中国人采用聚餐制,德国人采用分餐制 在饮食习惯上,中国人采用的是围桌聚餐、同盘而食的进餐形式,可称之为聚餐制。中国的饮食文化蕴含了一种极大的情趣,吃饭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机体的热量补充,更重要的是通过聚餐来满足人们丰富的精神和情感需求。三五好友,雪夜围炉,举杯痛饮,共涮一锅;或老少家人,春日围桌,觥筹交错,共叙家常。其乐也融融,其意也浓浓。 德国实行分餐制,指大家在同一张餐桌吃饭,饭菜按人数分成若干小份,每人只吃自己的一份。比如牛肉烤好之后,每个人都去切自己那份,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不同的酱蘸在肉上一起吃。主人不必给客人夹菜,大家各吃各的,互不干涉。 提到中德的饮食习惯,还必须提到饮酒。在中国“无酒不成席”。中国人有敬酒、劝酒和灌酒的习惯。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会觉得有失面子。德国人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而闻名,但没有劝酒的习惯。德国人习惯喝啤酒,但都是一人一个杯子,无需斟酒,自喝自取,随性而为。 二、中德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浅析 (一)烹饪方式的不同体现了两国思维方式的不同 中德两国烹饪方式的差异反映了中德两国人民思维方式的不同。德国素有“思维的故乡”的美称,德国人是一个善于思考的民族。这个民族孕育了众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在他们的身上无不闪烁着理性和智慧的光芒,中国人则注重“悟性”,讲究通过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去理解和分析事物。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人习惯顺应自然,重视经验,轻视创新实验。爱因斯坦就曾经分析过中国缺乏自然科学的原因,“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在欧几里德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实验而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一个典型事例就是曹冲称象的原理,实际上就是西方的阿基米德定律。阿基米德则将他在洗澡时悟出的道理形成了一个原理,并被广泛应用。而在中国,曹冲称象仅仅被作为道德故事来传颂,其隐含在后面的定律却被忽略了。 西方的思维模式以逻辑、分析、线性为特点,注重感官所提供的原材料,并把理性原则应用于这些原材料,使其成为有规律的、自我连贯的整体。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则以直觉的整体性与和谐的辩证性著称于世。就思维定势而言,直觉的整体性就是中国文化传统思维的主要特征。 (二)饮食习惯的不同体现了两国人际关系的不同 中德饮食文化差异浅析 史玮璇雷秀云 (华北电力大学英语系,河北保定071000) 118

中德木偶文化交流简史

中德木偶文化交流简史 丁言昭 上篇 早在30年代末、40年代初,德籍影星丽琳哈蕙和雷门诺伐罗就曾以木偶戏为内容,主演过一部恋爱片,译名叫《木偶寄情》。 1942年7月,德籍犹太人高天伦(Arter G ottlein)携木偶到上海来演出,轰动一时。《申报》、 《新闻报》等都对此进行了广泛的宣传。1942年7月10日《申报》第2张第7版的广告是这样写的:“新型木头人戏,中国尚属新创。全部中国话对白,十足演出二小时。娱乐教育熔于一炉,是成人的解闷益友,是儿童的暑假良师。全市惟本公司之木偶戏为新式而用中国对白者。布景堂皇服装鲜艳,方式新颖表演超特。木偶演戏,惟妙惟肖,载歌载舞,赛似活人。贤明家长当引导儿童获得正当娱乐。”在1942年7月14日的《新闻报》第2张第5版上,写道:“巨万资金礼聘,远东独一无二新奇艺术,好莱坞大导演,高天伦氏编导木偶话剧,势必拥挤,务请早临。百乐门,今晚隆重献演。场面伟大,情景逼真,服装扮相,比人漂亮,举止动作,比人活络。欢迎参观,不售门票。”在7月17日的《新闻报》第2张第5版的广告栏里又写:“哄动整个上海,男女老幼全体动员,争看新奇艺术。” 高天伦带来的木偶戏是三幕剧《木偶天堂》,由C.Z.C公司主办,AL T博士原著,谭惟翰编译,演出地点在静安寺路722号犹太总会,即前美国海军俱乐部,当时的大华大戏院隔壁。 据当事人回忆,王士心遇见虞哲光,王就问虞:“老虞,你看过高天伦的木偶戏没有?你的木偶戏和他的究竟有什么不同?”虞哲光说:“老王,别开玩笑了,人家是维也纳大导演,也是道地的西洋货,用科学方法电力指挥木偶,我的玩意儿怎能和他相比。”可是等他看了高天伦的提线木偶后,口气完全变了,认为高天伦没啥了不起,他们也可以玩一手给他瞧瞧。 虞哲光和王士心在30年代即受教育家陈鹤琴的影响,自编自演自制木偶,当时正活跃在教育界,将木偶戏作为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的艺术形式。经过接洽和筹备,上海业 — 6 4 —Deutschland2S tudien

论国际商务环境下的中德跨文化沟通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国际商务环境下的中德跨文化沟通 2013年 5 月 15 日

摘要 德国是我国在欧洲的最大贸易合作伙伴,伴随着双边贸易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进入德国市场,但是有大量来自中国的投资商反映中德间的跨文化沟通不利,对中德企业间的商务合作产生较大的负面的影响。为了使中国企业更好得打开德国市场,跨文化沟通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具体阐述中德在商务环境下进行跨文化沟通所要面对的文化差异问题,分析中德跨文化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并为中国商人如何与德国商人顺利开展跨文化沟通提出建议。 关键词:国际商务中德跨文化沟通

ABSTRACT Germany is the most important trade partner for China in Europe. As the bilateral trading volume grows year after year, a lot of Chinese companies decide to have business in Germany. However, more and more Chinese traders are tak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s a serious problem to have clos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ese companies and Germany companies. As a result, how to solve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problem is very important for Chinese companies’development in Germany marke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elaborating the Chinese and Germany cultural diversity in business area, analyzing the profound reasons for Germany business custom, and giving some advices for Chinese trader about how to promote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with Germany in business area.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Germany.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

中德文化的差异

中德文化的差异 在谈论我对中德文化的差异时。我先给大家说说我听到的几个关于文化差异的故事,挺有深意的,希望大家能从中学到东西,并且不同的文化差异的背景下我们该怎样做。《圣经》里面有一个故事:一个老人让他的儿子去干活,大儿子说,我今天不想干活,不过后来想想,还是去了;小儿子说,好的,爸爸,我去,不过后来并没有去。究竟是哪个儿子遵从了老人的意思?在西方国家,答案是大儿子。因为不论早晚,只要悔悟了就都是主的信徒。这个故事在东方的阿拉伯被重新诠释:应该像小儿子那样,因为他没有破坏父子间的和谐气氛。 西方社会注重个人,东方社会注重集体。在西方,孩子一出生,就接受独立的意识。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就像朋友之间的关系那样。小孩子被鼓励说出自己的意见,和家长或者老师有不同的意见会得到表扬。你只要细心观察一下家长和孩子的对话就会发现,家长很少会用命令式的口吻跟孩子说话,而有的小不点说起话来已经老气横秋的了,乍听起来还真的有点好笑。不过正因为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西方小孩的自我意识很强,独立得也早,基本上超过18岁就纷纷搬出父母家开始独立生活了。而东方人习惯于把自己归到不同的集体中去,家庭就是一个最基本的集体。人一出生就属于这个集体,直到死去的那一天。当个人意见和集体意见相左的时候,要服从集体。在东方社会里,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在某些场合,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往往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因为这样会破坏和谐的气氛而使事情变成僵局。在这种时候,就要学小儿子那样,这叫缓兵之计。 这种差异,在同一种文化的氛围中往往不易觉察,而在两种文化发生碰撞的时候就凸现了出来。一个德国商人,一个月内往返中国三次,洽谈一门生意。中方每次都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但是生意却总落实不下来。这个德国人按捺不住,最后大发脾气扬长而去,宁愿从头开始谈一门新的生意而再不愿意和中国人打交道。很明显,其原因是双方都用自己的文化视角来看待和处理问题,而没有意识到文化差异的问题。德国人生气的原因是中国这边迟迟不给答复,他觉得是对他的不重视,简直是戏弄他。而中国人大概由于出于礼仪之邦,虽然没有太大兴趣,却不好意思一口回绝。每次德国人来访的时候,都客气地接待,礼貌地表示有兴趣,显得十分热情……德国人的行为,反而显得急功近利,有失风度和礼貌了。 还有个故事是,很多中国学生,刚刚来到德国留学,很不习惯德国的大学制度。因为这里没有固定的班级,没有固定的课程安排,什么都要自己决定,连校园也是没有围墙、找不到界限的。学生宿舍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上课各从各的道来,下课各从各的道走,今天和这些陌生人坐在一起听课,明天又和那些陌生人坐在一起听课,找不到中国大学的那种归属感,连交个朋友都很费劲。那是因为,我们自幼习惯了有人帮我们决定和安排生活,交朋友也不用操心,反正大家都在同一个班级一呆呆几年,很快就混熟了。那个时候,很多人觉得压力太大,不自由,到处有人管着。到了国外,一下子没有了集体,也没有人来管你,反而空虚了起来,有种被抛弃的感觉,开始怀念起国内的环境来了。 前一个故事讲的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碰撞,后一个故事则是从一种文化背景到另一种文化背景所遇到的不适应。这些都是非常普遍的情况,几乎所有初到西方国家的人都会有所感触。所幸,文化是可以学习和接受的,而文化差异的重要性,随着全球日渐国际化,在国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在中国,这样的意识还不是很普及,不少人认为,到国外去,或者在国内接触外国人,掌握好外语就能够解决问题。其实,语言只占所有交流

中德跨文化冲突原因及对策研究

中德跨文化冲突原因及对策研究

中德跨文化冲突原因及对策研究 11国贸2班马少明111440 内容摘要:文化差异影响下的组织文化将最终决定不同文化背景下团队不同管理体制的形成。本文基于Hofstede的文化价值理论框架,对中德文化进行比较,经过研究国家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得到中德不同的团队管理体制并对其进行评价,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为中德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德 Hofstede 企业文化 20世纪30年代,美国管理学的先驱Barnard提出,组织中的每位成员有两重人格,即作为组织中的个人和个体本身。将文化纳入到组织管理领域是在20世纪50年代。而今,企业文化与管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在探讨文化对组织团队的影响时,首先要了解的是文化及文化差异的内涵及测度问题,因此,本文首先介绍文化(国家/组织)的内涵及测度;其次,在Hofstede的组织文化维度中比较中德两国组织文化的异同;最后,对两国企业的管理体制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文化及文化差异的内涵及测度指标

根据Hofstede对文化的定义:“文化即区别于不同人群的,某一群体所共有的‘心智程序’”。同时,她也认为,组织团队文化和国家文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是相互补充的。组织文化是区别于不同组织的,成员所共有的“心智程序”。一个国家并不是一个组织,组织不会涉及人类学家所研究的全社会共有的对于文化的理解,因为对于组织文化的学习发生在成年时期,而一个国家文化的核心即价值观早在少年时期就已经形成。 尽管国家文化与组织文化存在着差异,但不能否认的是,不但组织是与文化相联系的,用于解释和引导它发挥功能的理论也与文化相联系,因此有必要在国家文化中研究组织文化。 关于国家文化的测度,Hofstede提出她认为能概括不同文化的四个维度,即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人主义和男权主义, Hofstede在这四个维度上建立了一个分数表,从0-100。另外,在Hofstede的调查数据基础之上,Kogut和Singh(1988)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指标,用以测算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其代数表示式为:CDj=∑{(Iij-IiN)2/Vi}/4此处,i代表的是维度,i=1,2,3,4;N,j代表的是两个不同的国家;Vi代表的是第i 个维度的方差。 Hofstede认为,四个维度对于管理中的领导方式、组织结构和激励内容会产生巨大影响。关于组织文化的测度问题,Hofstede将组织文化分为了6个维度: 一是过程导向型和结果导向型。在过程导向型的文化中,人

4.中德跨文化交际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中德跨文化交际是面向德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工作技能层面的重要必修课程。在跨文化的交际环境中,成功有效的交流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技巧问题,还涉及到许多文化因素。本课程在介绍跨文化研究的基本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构成以及所涉及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以中德方文化差异产生碰撞的案例为轴线,重点分析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了解中德不同的文化、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等等,解决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种种困惑,培养跨文化意识,形成和发展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和宽容以及处理文化差异问题的灵活性,为最终获得与不同文化背景人们进行深入交流的实际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能力的目的。 2.设计思路: 本课程主要采用典型实例分析,模拟交流练习,交际失误分析,德汉双向练习等方法,以具体事例唤醒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长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此外,在研读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专题报告,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师评述和课堂讨论。 - 3 -

通过教师的课堂启发,学生可以思辨相关理论问题,同时进行相关例证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形成自己的认识。 二、课程目标 了解并熟悉跨文化学科的基本知识,掌握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理解文化与交际之间的关系,掌握语言与非语言交际的方式与特点,通过案例分析,形成文化差异的敏感认识,能够主动体察文化差异,进而分析其成因,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讨论、小组报告展示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2)完成教师布置的一定量的阅读文献和背景资料等作业,其中大部分内容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这些作业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并能引导对某些问题和理论的更深入探讨。 四、教学进度 - 3 -

中德文化交流中心为留德华人“铺路”

中德文化交流中心为留德华人“铺路” 众所周知,德国高校毕业生具有国际优质的口碑,越来越多的人对留德抱有很高的期待。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的经济腾飞以及中德间良好的发展关系,选择前往德国留学、工作的人士日益增加。 对于踏上德意志这片陌生土地的同胞们来说,身在异国他乡往往会受到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的影响,为了初到德国的同胞更好更快的适应当地生活,中德文化交流中心(Kulturbrücke China 简称KBC) 应运而生,中心为旅德留学生和商务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代找住房、酒店预定、接机、市政机关登记、学校/公司注册、保险办理,银行开户、延签等,就连购物、陪看医生等新生可能会面临困难的生活杂事都会顾及到,我们想给予学生们一个“未出国门先有家,身在国外胜似家”的心里感受。 KBC中德文化交流中心由经验丰富的高年级中国留学生组成,致力于为新生解决和处理留学初期的生活和学习多方面问题,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并适应陌生环境,轻松开启留学生活。作为连接两国人民的桥梁机构,成立即获得了当地政府部门,尤其是德国当地城市工商管理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这也为KBC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助力。 在这近十年服务中,为留德新生和旅德华人提供了一套细致完整的“一条龙”留德事项管理体系外,还陆续开展了中德青年学生交换、中德职业院校交流以及

商务考察等项目,促进中德文化及经济交流。多年的发展经验以及创始人对服务标准“用品质赢取客户信任,用能力完善住房系统”的始终如一,使得KBC中德文化交流中心在中德两国树立了口碑,从而也推动了两国留学市场的稳步发展面对留德之路,家长及德语不好的同学最先担忧的便是住房问题。在德国,一纸住房合同成为了留德之路的第一块垫脚石,没有住房合同,便没有办法在德国落户,银行开户、保险、上网,甚至手机签约、到学校报到都必须先有住房合同才可以顺利办理。对于大部分即将前往德国学习、工作的同胞而言,寻找第一手房源信息、迅速与房主取得联系、尽快签署租房合同等,都是应在前往德国前尽早完成的准备工作。 与在中国租房相比,中国同胞在德国租房不仅需要跨越语言障碍,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研究各类租房信息、合同规定。为了更好的解决留德租房问题,KBC中德文化交流中心成立之初就启动了租房“一条龙”服务项目,从初期免费咨询、提供合适房源供客户选择、再到对住房合同把关及协助客户进行房屋交接、一直到入住后做客户与房东之前的沟通人与协调者,服务细致、全面,广受客户好评。在解决新生住房问题上,具有领先其他国家同行业服务的标准及房源渠道。中心对德国各地的租房市场、签署合同的注意事项、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华人的普遍需求了如指掌,并可为房东和房客间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居间协调和翻译,实现房东、房客间的无障碍沟通,大大加速了找房进程。 KBC中德文化交流中心多年踏实、严谨、高效的德式作风,使无数华人的留德之路变得更为平坦。2015年,KBC中德文化交流中心为吸引更多国内优秀

浅谈中德企业文化差异(一)

浅谈中德企业文化差异(一) 摘要]中国企业与目前的世界级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在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等软件方面。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企业的惟一应变对策就是变革,而文化变革又是一切变革的根本。 关键词]企业文化文化差异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大量国际跨国公司涌入中国,公司内部会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公司的经营管理,如营销策略等也会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差异而不同。伴随着的企业跨文化冲突问题的日益突出,中国企业如何进行跨文化管理,如何在借鉴欧美企业文化长处的基础上,形成华人企业自有的文化,制定合理有效的营销策略,为企业带来效益,成为一个十分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德国企业是欧洲企业的代表,笔者今年有幸在某德国电池公司实习,该公司是拥有近百年历史的中型企业,生产的电池产品位于全球前五位。通过在其公司的实习,了解了典型的德国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尤其是在企业文化构建方面。本文将德国企业文化与国内企业文化做出了相应的比较,指出了国内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某些建议。 二、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作为新的管理学概念,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通过比较日、美两国企业的经验后提出来的。最早提出企业文化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威廉·大卫,他在1981年出版的《z理论——美国企业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中将企业文化描述为:“一个公司的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此外,文化还包含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性、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动模式的价值观。”美国学者沃特曼和彼得斯在《成功之路》一书把企业文化概括为“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结合当代先进的思想与策略,为企业员工构建一套明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创设一个优良的环境气氛,以帮助整体地静悄悄地进行经营管理活动。” 从以上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改善信息沟通、人际关系和决策的制定,也可以帮助企业创造新的气氛,以适应竟争日趋剧烈的企业环境,形成高度灵活的应变能力。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道德、伦理文化背景下生成的,并在形成自己的个性,它是影响自己的成员思考、体验和行为的主要方式。 三、德国企业文化 1.企业培训。德国企业培训的突出特点是注重能力的培养,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通过探讨和实验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给每个学员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大大地提高了参训学员的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德国企业培训工作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笔者所实习的德国企业,每年都有针对不同岗位的不同的培训课程。技术层面上的培训,通常是有公司组织专人培训,其他例如岗位要求的职称培训,公司都直接与相关学校挂钩,培训结束后要进行验收,并做详尽的记录。 2.牢固的质量意识。德国企业对产品质量一向是最重视的。他们认为没有物美价廉的产品,只有精品和次品。他们的许多产品都是以精取胜,成为世界知名的品牌。通过实习我感到,德国企业精益求精的价值观已深入人心,成为员工的一种自觉行为。我们可以感受到德国企业员工追求技术完美和注重质星的强烈意识。由此可见,技术不断进步,保持良好的质量,制造一流产品,是德国企业具有较强竟争力的重要原因。 3.注重独创性研究开发。德国研究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2.9%,居世界前列。德国人相信研究与开发决定企业未来,因而不论经济如何不景气,也不削减开发费用,并在研究中重视独创性和高度专业性,最大限度发挥个人创造潜力,这是德国研究与开发体制的长处。笔者实习

中德文化交流

中国与德国分列亚洲东部和欧洲中部,相距甚远,很晚才有直接往来。十五至十六世纪,中德之间的直接交流仍然不多。十七世纪初,才陆续有德国传教士来华,中德直接交往的序幕正式拉开。以汤若望为代表的传教士为中国带来了欧洲当时比较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同时把中国悠久的文化和迷人的艺术介绍到欧洲。不仅中国的哲学、文学在德国知识界成为热门话题,在文化、生活、建筑等许多领域,中国都对德国产生了影响。 中德之间的官方往来直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双方正式签订了通商条约,两国之间各方面的交流活动逐渐增多。渴望自强的中国积极学习德国的军事技术,而经济腾飞,渴望对外殖民扩张的德国则强行租借胶州湾建立了殖民地。 二十世纪上半期,双方在文化方面的交流扩大了,德国在中国的商业势力大增,其军事制度也受到中国的重视和学习,大量的中国学人远渡重洋到德国深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纳粹德国被消灭,新的德国成立,双方的文化交流又进入了新阶段。 中国在思想哲学和文学艺术方面有丰富的宝藏,曾经在德国掀起中国文化热潮。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学说和理念在德国的知识界获得广泛传播。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和沃尔夫、康德和黑格尔都深入研究过孔子思想。大文豪歌德十分欣赏孔子的哲学。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道法自然”的处事原则、“无为而治”的行为方式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受到了德国人特别是青年们的大力拥护。《道德经》成为沟通东西文化的桥梁。 中国的文学艺术也受到德国人的喜爱。早在十八世纪歌德的时代,经由欧洲传教士们翻译介绍的中国文学作品就已经在德国流传。到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德国掀起了中国文化热。大量的中国古代小说、诗歌和典籍被翻译成德文,中国文学和历史成了不少德国作家创作的灵感来源。 中国的瓷器、漆器、绘画的丝织品、壁纸等早在十七世纪末和十八世纪初就成为当时欧洲人多方搜求的珍品。中国的园林、装饰、建筑艺术等也先后传入德国。中国文化在德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另方面,德国文化在中国始终在“西学”中占据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德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在三方面表现突出,一是德国的哲学,康德、黑格尔、尼采等德国哲学大家逐渐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对其思想的学习、研究也不断深入。二是德国的政治思想,一方面是民国政府的亲德派,想借鉴德国模式,另一方面则是马克思主义最后在中国的落地生根。三是德国的文学和艺术,歌德、席勒等大文豪的作品被翻译及介绍到中国,为广大中国读者所熟悉和喜爱。

中德文化差异

中德文化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Germany and China 在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看到这组图,当时就和旁边的白人大妈一起笑歪了。 作者刘扬,生于北京,13岁时随父母迁居德国,后考入柏林艺术大学。 兰色是德国Blue stands for Germany,红色是中国Red stands for China 1-一日三餐Three meals a day 在德国,早、晚餐吃凉的食物,只有中午吃热的食物;而在中国,一日三餐都是吃热的食物。 In Germany, they make cold food for breakfast, hot food for lunch only; in China, Three meals a day are all eating hot food. 2-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 在德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点对点的,相互之间没有交叉,比较简单;而在中国人际关系是网络化的,趋于复杂化。 In German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 are point to point, no cross each other, relatively simple; in China,it is a network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become complicated. 3-心情和天气Mood and weather

德国人不喜欢下雨天,而中国人则无所谓。 Germans do not like rainy days, while the Chinese do not care. 4-生活方式lifestyle 德国人喜欢独居,而中国人喜欢群居。 Germans like living alone, and the Chinese people like to live in groups. 5-交通工具Transpor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