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法数据处理技术

直流电法数据处理技术
直流电法数据处理技术

2 直流电法数据处理技术

2.1直流电法勘探的基本原理

电法勘探是以研究地壳中各种岩、矿石电学性质之间的电学差异为基础,观测和研究电场(天然或人工)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来勘查地质构造和寻找有用矿产的一类物探方法。其研究的电学性质为导电性(电阻率ρ)、激电性(极化特性参数)。常用的直流电法方法有电阻率法(电测深法、电剖面法、高密度电阻率法)、自然电场法、充电法,不稳定场有激发极化法。主要用于寻找金属、非金属矿床,勘查地下水资源和能源,解决某些工程地质及深部地质问题。

地壳是由不同的岩石、矿体和各种地质构造所组成,它们具有不同的导电性、导磁性、介电性和电化学性质。根据这些性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特性,人们可以推断矿体或地质构造的赋存状态(形状、大小、位置、产状和埋藏深度)和物性参数等,从而达到勘探的目的。电法勘探具有利用物性参数多,场源、装置形式多,观测内容或测量要素多及应用范围广等特点。电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石的物理参数,主要有电阻率(ρ)、导磁率(μ)、极化特性(人工体极化率η和面极化系数λ、自然极化的电位跃变Δε)和介电常数(ε)。 (1)大地中的稳定电流场基本规律 ①稳定电流场的基本规律

ⅰ、稳定电流场满足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1][44]:微观欧姆定律

σρ

==

E

j E (2.1)

由于电流是在电场力作用下形成的,某处电流密度j 的方向与该处电场强度E 的方向相同,电流密度j 与该处的电场强度E 和电导率σ成正比,而与该处媒质的电阻率ρ成反比。

ⅱ、连续性方程[1]:散度公式

d i v 0=j (2.2)

在稳定的情况下,电流线是连续的,即穿进闭合面的电流一定等于穿出的电

流。

ⅲ、势场特征

g r a d U =-E (2.3)

0rot =E (2.4)

场强E 等于电位梯度的负值,梯度U ?的方向为电位增加的方向,式中负号表示E 的方向指向电位减小的方向。 ②均匀各向同性半无限介质点电流源电场

ⅰ、点电流源的电流场

全空间:假设在电阻率为ρ的均匀各向同性的无限介质中,有一点电流源A ,其电流强度为I ,在距A 点的距离为R 的M 点处的电位,由拉普拉斯方程求得为

1

4πR

I U ρ=

(2.5) 由公式(2.1)和(2.3)可得:

2

4πR

I E ρ

=

(2.6) 和

2

4πR I

j =

(2.7) 半空间:若点电流源位于电阻率为ρ的均匀半空间的表面,电流密度应较无限

介质中大一倍,故:

2

2πR

I

j =

(2.8) 可得:

2

2πR I E ρ

= (2.9) 和

2πR

I U ρ

=

(2.10) 由以上公式可得,介质中点电流源的电流场之电位、电流密度和电场强度均与供电电流强度I 成正比,而U 与R 成反比,E 及j 与R 的平方成反比。不难

理解,此时的等位面为同心半球面,电流线和电力线都是从电流源出发,或终止于电流源的放射状直线。在均匀半空间的表面,等位线是以电流源为中心的同心圆。

ⅱ、两个异性点电流源的电流场

如图(2-2)所示,在均匀半空间表面布以相距为2L 的电极A 和B 并分别以+I 和-I 向介质中供电,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由式(2.10)可直接写出A 、B 两个

图2-1 均匀半空间点电源的电流场分布规律[1]

点电流源在地下某一点P 处形成的电位。

11()2πI U AM BM

ρ=

- (2.11)

图2-2表示在地面AB 连线上电位、电场强度和电流密度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越靠近电极电位变化越快,在A 点附近电位迅速增高,在B 点附近电位迅速降低,在AB 中点电位为零。在电位变化大的地方,电场强度和电流密度的绝对值也大。在AB 中点,电位为零的地方,电场强度和电流密度变化也不大。 (2)视电阻率

在地面布置供电电极A 、B ,向地下供入电流强度为I 的电流,如图2-3所示,

a -电位曲线

b -场强曲线

-电流线 d

-等位面

图2-2 两异性点电流源的电流场[1]

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A 、B 两个点电源在M 点形成的电位M U 为:

M 11()2πI U AM BM

ρ=

- (2.12) 同理,N 点电位为:

N 11()2πN N

I U A B ρ=

- (2.13) 则地表任意两测量电极M 和N 之间的电位差:

1111()2MN M N I U U U AM BM AN BN

ρπ?=-=

--+ (2.14) 因而

MN

U k I

ρ?= (2.15)

其中

21111A M B M A N B N

k π

=--+

(2.16)

k 称为装置系数,其单位为米,由四个电极间的相对位置决定。其中AM 、

BM 、AN 、BN 分别表示各点之间的距离(在并行电法的数据处理中,无穷远需按实际计算出其距离),全空间时2π换为4π。 它的应用条件是:地面为无限大的水平面,地下充满均匀各同性的导电介质,满足这些条件得到的才是大地电阻率。然而,大地实际剖面是很不均匀的,并不满足这些条件。地形往往起伏不平,地下介质也不均匀,各种岩石相互重叠,断层裂隙纵横交错,或者有矿体充填其中,这时,仍然用四极法测量,由上式得到的电阻率值,在一般情况下既不是围岩电阻率,也不是矿体电阻率,而是地下勘探体积范围内电性不均匀体和地形起伏的一种综合反映,我们称其为视电阻率,用S ρ表示。即:

ρρ3

21ρ

图2-3 直流电法装置原理图

MN

S U k

I

ρ?= (2.17) 令O 为AB 、MN 的中点, a =OA=OB=AB/2、b=OM=ON=MN/2将a 、b 代入上式有:

22()

2a b k b

π-= (2.18)

影响视电阻率S ρ的主要因素:①地电断面,②地形,③ 布极方式以及电极相对于电性不均匀体的位置等。

根据视电阻率的概念[1],用假想均匀介质(其电阻率为S ρ)去代替非均匀介质

后,在电流强度I 不变的情况下,测量电极MN 处的电场应保持不变。如用o

MN

E 表示假想均匀介质情况下MN 处的电场,则0o

MN s E j ρ=,如用MN E 表示非均勾介质情况下MN 处之电场,则MN MN E j ρ=。因而有视电阻率的微分形式。

MN

s MN j j ρρ=

(2.19) 其中0j 是在均匀介质情况下,供电电流为I ,MN j 为MN 处之电流密度。上式表明,视电阻率s ρ与测量电极MN 间岩石的电阻率MN ρ及电流密度MN j 成正比。可见视电阻率是地下电性不均匀体和地形起伏的一种综合反映。在均匀介质中,0MN j j =,所以0s ρρ=。在高阻体附近,由于矿体排斥电流,使测量电极MN 间的电流密度0MN j j >故0s ρρ<,在高阻体正上方,视电阻率s ρ出现极大。相反,在导电体附近由于矿体吸引电流,使0MN j j <,故0s ρρ>,而在导电矿体的正上方呈现极小。利用视电阻率的微分形式,能清楚的分析视电阻率曲线的变化规律。因此,s ρ曲线的变化状态不但能反映出地下不均匀体的位置和不均匀体电阻率的相对高低,而且,由于s ρ以围岩电阻率0ρ作为正常背景值,故在s ρ剖面曲线上能够比电位和电场强度剖面曲线更清晰地反映出地下矿体的埋藏状况,s ρ异常曲线不受正常电流场分布不均匀性的影响。

还必须指出,视电阻率s ρ不仅与MN j ,而且与MN 之间的电阻率MN ρ有关,当测点通过不同电阻率的岩体分界面时,MN ρ有跃变,所以s ρ也发生跃变,这是在分析视电阻率曲线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3)理论勘探深度的概念 ①单点电流源的理论勘探深度分析

如图2-4(a )所示,单点电流源A ()I +在地下的电流密度的分布,在地表与A 相距L 处的电流密度值为: 02

2A I j L π= (2-20)

则在地下为h 的P 点处电流密度为:

20222

2

2()A A

h

I L j j L h L h π==++ (2-21) 当2

L

h =时,00.8A A h j j =;当h L =时,00.5A A h j j =;当2h L =,00.2A A h j j =;

当3h L =时,00.1A A h j j =[13] 。可见,当电流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急剧减小。 ②两个点电流源的理论勘探深度分析

A 、

B 连线的中垂面上电流密度的变化情况如图2-4(b ),点电流源A (+I )、B (-I )(AB=2L )对地下深为h 处的电流密度的影响。 则在AB 中点的电流密度为0AB j ,

000021

2A B A B A I j j j j L

π=+=

= (2.22) 而在AB 中点,地下深为h 的地方,电流密度为:

223/2

12()

A h h I

j j L h π==

+ (2.23)

因此,

332201c o s (1())h j a j L

==+ (2.24)

当h L =时,h j =0.35350j ;2h L =时,h j =0.08940j ;6h L =时,h j =0.00440j [1][13];

当L =0和无穷时,h j =0;

而当22

25/220()

h j I h L L h L π?-==?+时,

(a )为单点电流源 (b )为两点电流源

图2-4 地下深为h 处P 点的电流密度的分布规律[13]

L =

=或2AB L == (2.25)

即当AB =时,h 深处的电流密度最大,称为最佳电极距。

电法勘探是通过在地表观测电场值来探测地下矿体分布规律。地下不均匀体

的存在和分布只有引起地表电场有明显改变时才能观测出来。流入地下的电流分布越深,勘探深度也就越大,对深层不均匀体的反映也越明显。通常h=AB/2的有效范围内,由于地下地质体的存在,电场会产生明显的变化。根据以上原理可得出以下结论:

ⅰ、在地表由A 、B 供电时,大部分电流集中于A 、B 附近。AB 一定时,对在地表观测到的电场只能反映一定深度的不均匀体;

ⅱ、欲增加勘探深度,必须加大供电电极距,使更多的电流流入到勘探目标体所在的深度;

ⅲ、在AB 连线之间,以中点的电流分布最深,电场最均匀,勘探深度最大。因此,中间以中点观测最佳,可以最小的电极距达到最大的勘探深度。

ⅳ、勘探深度:h=AB/2,勘探体积:长AB 、宽AB/2、高AB/2。也就是说,在这个勘探体积范围内集中了供电电流的绝大部分。而在这个范围之外,则电流密度很小,异常地质体很难在地表产生可靠的视电阻率异常。

2.2传统直流电法装置数据处理技术

2.2.1五极纵轴电测深法分析

电极排列形式:供电电极A (电流大小为+I ),供电电极1B 、2B (电流大小都为-2

I ),3个供电电极是固定的,如图2-5所示排列,测量电极MN 在纵轴

y 上进行移动测量,其坐标分别为y 1、y 2。随着测量电极M 、N 与A 点的距离不断加大,勘探深度也相应加深。

121(21(2M N I U y I U y ρπρπ?=??

?

?=??

(2.26) 根据公式(2.14) MN M N U U U ?=-得MN U ? 由于S ρρ??→,所以,有公式(2.16) MN

S U k I

ρ?= 其中,

12211(k y y π=

-+ (2.27)

由于五极纵轴测深法的供电电极固定,测量电极可采用短导线连接,这明显减轻了野外劳动强度,减少了漏电问题;并且野外施工设备轻便、原始资料异常显示明显、无须业内任何处理,分层详细、供电电流密度大、图像直观,分辨能力强,资料解释方便简便;施工中对地表及环境基本无破坏和污染,适合于探查横向不均匀、倾角较陡的非层状异常体。但受上覆水平地层的影响,对五极纵轴测深曲线的解释存在较大误差。缺点是:工作效率较低,测量电极M 、N 易受浅部不均匀体及极化电位差的干扰[35][36][38],有效探测深度受设备和电源限制一般小于300m 。

近年来,该方法主要被用于探测非层状地质体(如球形地电体),理论公式

比较完善。因此在水文、工程地质勘察中得到广泛应用[37]。

图2-5五极纵轴电测深装置

图2-6 对称四极剖面装置

2.2.2四极装置分析

(1)对称四极

①对称四极AMNB 装置

电极排列形式与组成四极测深装置相同。其中,AM=NB ,MO=ON ,成对称排列。既可进行测深,也可进行剖面测量。当进行剖面测量时,电极A 、M 、N 、B 的相对位置不变,沿测线进行测量,测完一条测量时,可改变供电电极A 、B 的相对位置,但在测量过程中A 、M 、N 、B 的相对位置始终保持不变,沿测线进行下一条剖面视电阻率测量。当进行电阻率测深时,供电电极A 、B 在测点O 两侧沿相反方向向外移动,而测量电极M 、N 不动或与AB 保持一定比例[1],即:

MN

c AB

并同时移动。

对称四极电测深主要用于探

测地下不同深度范围内的垂向电

性变化。MN 中心点O 被定为数据的记录点。

电阻率公式为(2.17),对称四极装置的装置系数同式(2.16)。 应用领域:勘测厚岩层和岩层接触面;在水文及工程地质调查中多用于面积性的普查,探测基岩的起伏、构造破碎带及高阻岩脉等;在合适的条件下还可以圈定岩溶的分布范围及追索古河道等;对水文、工程地质提供有关疏松层中电性不均匀体的分布以及疏松层下的地质构造等。

优点:测量范围大、易读数;不均匀体、地形干扰小;由于对称四极装置不

(a )

图2-7 对称四极测深理论分析图

图2-8 复合对称四极装置图

需要无穷远极,野外工作轻便、效率高,可以适当减少供电电压,并有利于压制干扰,增强有效信号。

缺点:不易发现陡立良导体薄脉、异常幅度小

②复合对称四极装置(AA MNB B '')—(克服多解性) 该装置主要用于弥补对称四极装置的多解性[1]。其中:

2AB =(3~5)H ;A' B'2=(1~2)H H ——覆盖层厚度

其主要应用领域: Ⅰ、解决地质构造形态(背斜、向斜、断层位置等)、确定基岩的相对起伏。

Ⅱ、地质填图

Ⅲ、圈定倾斜煤层的露头位置等

(2)温纳对称四极装置(WN )

温纳装置是对称四极装置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电极排列规律(如图2-9):A 、M 、N 、B 等间距排列(A 、B 供电电极,M 、N 测量电极),AM = MN = NB = n a (a 为一个电极距),随着间隔系数n 的逐渐增大,四个电极间的间距也均匀拉开。测量方式为剖面测量方式。

由公式(2.12、13、14、15)得:

S

2U a I

ρπ?

??= (2.28)

其装置系数为:2k a π=

图2-9 温纳对称四极装置

该装置适用于固定断面扫描测量,其特点是测量断面为倒梯形。温纳装置的垂向分辨率相对较高,对地质体垂向分布的反映有比较高的灵敏度,因此,在工程地质勘探中对垂向分辨率要求较高的勘探任务可以选用该装置[18]。

(3)施伦贝尔1(SB1)装置(测深)

该装置适用于变断面连续滚动扫描测量,如图2-10所示,测量时,M、N 不动,MN为一个电极距a,A逐点向左移动,同时,B逐点向右移动,得到一条滚动线;接着A、M、N、B同时向右移动一个电极,M、N不动,A逐点向左移动,同时,B逐点向右移动,得到另一条滚动线;如此不断滚动下去,得到矩形断面(图2-10)。该装置的基本原理同对称四极装置。

此方法分辨率高,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图2—10施伦贝尔1(SB1)测深装置图

施伦贝尔1装置对地质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反应非常灵敏,水平分辨率很高,实际工作中对水平分辨率要求较高的勘探任务应选用此装置。

(4)施伦贝尔2(SB2)装置(剖面)

如图2-11所示,其测量过程类似于温纳装置,但在整个过程中MN固定为一个点距a,AM、NB的间距随着间隔系数逐次由小到大。测量结果为一倒梯形地电断面。

图2-11施伦贝尔2(SB2)剖面图

(5)偶极剖面法(DP )

① 基本原理

当两个异极性电流源A (+I )和B (-I )之间的距离与观测点到AB 中心的距离相比很小时,可把AB 看作为电偶极子,称为偶极源

供电电极AB 和测量电极MN 均按偶极方式排列,通常把供电偶极和测量偶极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如图2-12(P )),故又称之为轴向剖面法。

其中测量偶极MN 也可以与偶极源AB 任意位置排列。如MN 与从偶极源AB 中点引出的直线(该直线与轴向成一定角度θ)相垂直(如图2-12(θ)),此

时称之为方位偶极;MN 与偶极源AB 的中垂线相垂直,即2

π

θ=(如图2-12(eq )),

此时称之为赤道偶极;测量偶极MN 与偶极源AB 平行的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如图2-12(x )),称之为平行偶极;还有垂向偶极(y )、径向偶极(r )。各种排列的偶极,其装置系数与MN 和AB 的空间排列方式有关。其特点是要求两个偶极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每个偶极的长度。

由式2-16可得,轴向偶极的装置系数为:

2()

AM AN BM BN

k MN AM AN BM BN π????=

?-? (2.29)

对于AB=MN 的轴向偶极装置的装置系数的计算公式:

2

[()1]AM k AM AN

π=??- (2.30)

M p

p

1

2

图2-12 偶极剖面装置图[43]

(θ为方位角)

P —轴向偶极、x —平行偶极、y 垂向偶极、r —径向偶极

θ—方位偶极、eq —赤道偶极

在偶极—偶极系统中电场随着距离的立方衰减,因此在远距离测量这种快速衰减的电场时就变得很困难。而这个问题可通过增大电流I或增大偶极源AB的长度2L来解决。由于仅当AB的长度远远小于观测距时电流源才近似于一个理想的偶极子,故在偶极—偶极法中不可能任意的增大AB的长度[43]。

如果通过增大AB的长度来增强信号,那么对较小的观测距而言电流源的性质就是一个双极而不是偶极,即双极—偶极装置系统[43]。

该双极—偶极装置系统与偶极—偶极的区别在于:双极—偶极装置的供电电极AB不再是偶极源,而是一双极,其长度没有偶极—偶极的限制;双极—偶极装置在远距离的信号比偶极—偶极的信号强,易于实现远距离观测;

②特点

应用:偶极—偶极装置主要应用于对良导体、陡立高阻脉进行测量,或详测接触面。

优点: 装置轻便,异常反应灵敏,轻便、效率高、分辨率高;由于偶极—偶极装置的供电和测量偶极可任意取向,故可在野外进行多方位测量,这使得该方法用途广;对于偶极—偶极装置而言,供电偶极之间或测量偶极之间采用很短的导线,这明显减轻了野外施工强度,并避免了漏电问题;由于供电电极AB和测量电极MN之间是分开的,且所需导线短,因此,它在减弱游离电流或电磁感应作用引起的干扰方面,相对其它装置有明显的优势;对一个电极系统分辨能力的评价是基于其视电阻率曲线的陡度,由此,偶极—偶极装置(除方位与赤道偶极外)比对称四极装置具有更大的分辨能力(Al'pin,1950;Zohdy,1969;Roy and Apparao,1971;Das,1974)。

缺点:

受地表不均匀体影响和地形不平干扰大;假异常大,不易分辨、解释困难(假异常);耗电量大;远距离观测时,信号强度小,干扰性就相对较大;当极距较大时,在一个矿体上往往可出现两个异常。

(6)温纳偶极装置

该装置适用于固定断面扫描测量,测量时,AB = BM = MN 为一个电极间距,A、B、M、N 逐点同时向右移动,得到第一条剖面;接着AB、BM、MN 增大一个电极间距,A、B、M、N 逐点同时向右移动,得到另一条剖面;如此不断扫描测量下去,得到倒梯形断面,其电极排列规律如下:

图2—13 温纳偶极装置图

由公式(2.12~2.17)得温纳偶极装置的视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

S 6U a I

β

β

ρπ?= (2.31)

其中,6k a π=。

(7)微分装置(DF )(温纳微分装置)

该装置适用于固定断面扫描测量。如图2-14所示,测量时,AM = MB = BN 为一个电极,A 、M 、B 、N 逐点同时向右移动,得到一条剖面线;接着AM 、MB 、BN 增大一个电极,A 、M 、B 、N 逐点向右移动,得到另一条剖面线;如此不断扫描测量下去,得到一个倒梯形断面。其电极排列规律如下:

S 3U a I

γ

γ

ρπ?= (2.32)

其中,3k a π=

(8)温施1装置(WS1)(测深)

此装置模式介于温纳与施伦贝尔之间,是温纳(即等相邻电极距)和施伦贝尔装置的结合,适用于固定断面扫描测量,得到矩形测深剖面,其电极排列规律和施伦贝尔1(SB1)(如图2-10)相似,它们的不同点在于温施1(WS1)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测量电极MN 的间距随测量深度而变化,而施伦贝尔1(SB1)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始终保持MN 为一个电极距。

设温施间隔层数为3,在1-3层和施贝1法跑极类似,4-6层MN 间隔变为3('MN ),7-9层MN 间隔变为5(''MN ),依次类推。MN 的间距按1、3、5、7、……等间隔增加。

用此方法所接受到的信号幅度大,提高了测量的灵敏度;温施1反演剖面测深分辨率较高,抗干扰的能力相对较强,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都有一定的灵敏度,比较适合于做测深测量[18]。该装置的基本原理同对称四极。 (9)温施2装置(WS2)(剖面)

图2—14 温纳微分装置布极及测量方式图

该装置同施伦贝尔2(SB2)(如图2-11)相似,其不同点在于MN 在测量过程中随测量深度变化,而施伦贝尔2在测量过程中MN 始终保持不变。

设温施间隔层数(CS )为3,在1-3层和施贝法跑极类似,4-6层MN 间隔变为3('MN ),7-9层MN 间隔变为5(''MN ),依次类推。其基本原理同施伦贝尔2

1层 A M N B 间隔MN=1,MN 间隔等于一个极距, 1 2 3 4 每隔3层MN 间距改变一次,其改变 2 3 4 5 规律为1、3、5、7、9、11、…… 3 4 5 6 AM 、BN 的间距随着层数递增每增加 ………… 一层,增加一个间隔,同温纳 2层 A M N B N=2 1 3 4 6 AM = BN = 2 2 4 6 8 MN=1 3 6 8 10 ………… 以此类推。

用此方法所接受到的信号幅度大,提高了测量的灵敏度。 (10)中间梯度法

供电电极AB 的距离取得很大[1],且固定不动。测量电极MN 在其中间三分之一地段逐点测量,记录点为MN 中点。

该装置的基本原理同对称四极。 其中该装置的装置系数为:

2()MN AM AN BM BN

k MN AM AN BM BN π???=?+? (2.33)

①、装置特点

AB=(70~80)H ,H 浮土厚度 MN=(1/30~1/50)AB ②、S ρ异常特点

图2-15中间梯度装置示意图

图2-16 MABN 装置示意图 Ⅰ、由于高阻脉屏蔽明显,电流不易通过,被压入地表覆盖层,使得↑MN j ,S ρ出现明显的高异常;

Ⅱ、低阻电流容易通过,只有表土中的电流会被向下吸引,使得 ↑MN j ,S ρ出现不明显的低异常。

※ 中间梯度法常常用来追索高阻陡立的岩脉,如石英脉、伟晶岩脉等。 ③、特点 优点:

ⅰ、 最大限度地克服了供电电极附近电性不均匀体的影响;AB 大,中间电流场均匀,移动AB 的次数少;

ⅱ、S ρ的变化反映了MN 电极附近地下电性的变化; ⅲ、工作效率高。 缺点:

ⅰ、AB 移动时曲线不连续; ⅱ、每点的勘探深度略有变化;

ⅲ、勘探深度小、不易发现陡立良导薄脉。

(11) MABN 装置

如图2-16所示,供电电极A 、B 在测量电极M 、N 的中间,即MN>AB,

该装置的基本原理为:

221111k AB AB AM BM BN AN AM AN BM BN

π

π

=

=?

?+--+ ?

????

(2.34)

当AM=BN 时, A M B M

B N A N

k A B

A B

ππ??=?

=? (2.35) 2.2.3三极装置分析 三极装置,即将四极装置中的一个供电电极放置在远离测区的地方(无穷远处)。三极装置为非对称测量系统,对局部电性异常的响应幅度大,适用于探测

二维和三维地电异常体。三极装置布极灵活,对地形变化适应性强。三极断面测深法的优点是工作方便灵活,对小地电异常反应比较灵敏,既避开了地表测线某一端障碍物的影响,又通过加大测点和极距密度,提高了电法勘探的地质分辨能力[16]。

(1)联合剖面装置AMN-MNB

联合剖面法是由两个三极装置组合而成,较其它电剖面法有更为丰富的地质信息。此外,联合剖面法还具有分辨能力强、异常明显等优点,因此在水文及工程地质等调查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联合剖面法有无穷远极,野外工作中有装置笨重、地形影响大等缺点。

联合剖面法在每一测点分别用两个三极装置AMN 及MNB 进行观测,所得视电阻率分别用A s ρ和B s ρ表示,从而在一条剖面上便可获得两条视电阻率曲线。其中公共电极C 被置于远离测线并大于5AO 的距离上,称为“无穷远”极,即相对于观测地段而言,其影响可以忽略。

联合剖面法装置实际上是两个三极装置的组合,公共第三极C 位于无穷远。AB/2=AO=OB=(5~10),H —覆盖层厚度,一个观测点(即记录点为MN 中点)同时可获得A s ρ和B s ρ两个参数值。

三极测深装置视电阻率计算公式[1]为:

A

A MN s A

A B

B MN

s B B U k I U k I ρρ??=??

???=??

(2.36) 其中:

A B 2AM AN

k k MN

π

?== (2.37) ① 观测方式:

C →∞

图2-17 联合剖面装置(AMN —MNB )示意图

A 或

B 为供电电极,MN 固定不变,(也可根据供电电极与测量电极间的距离作适当变化)当供电电极A 或B 确定后,MN 逐点同时向右或向左移动,得到一条滚动线;接着,供电电极A 或B 向右或向左移动一个点,MN 逐点同时向右或向左移动,得到另一条滚动线;这样不断测量下去,得到整个测量结果。

测量时,当AM = MN = a 时,此时称之为温纳三极。a 为一个电极间距,A 、M 、N 逐点同时向右移动,得到第一条剖面线;接着,AM 、MN 增大一个电极距,A 、M 、N 逐点同时向右移动,得到另一条剖面线;这样不断测量下去,得到倒梯形断面。

此时,

44A

B

A MN s

A B

MN s

B U a I U a I ρπρπ??=??

???=??

(2.38) ② 主要应用领域

确定直立岩石接触面(断层等)的位置; 追索破碎带走向,确定倾向; 切线法确定两道薄脉埋深。 ③ 特点

优点:异常幅度大,分辨力强、异常曲线清晰(比偶极好) ; 缺点:效率低、地形影响大 。

(2)单边三极连续滚动式测深装置(S3P )

该装置适用于变断面连续滚动测量,测量时,M 、N 不动,A 逐点向左移动,得到一条滚动线;接着N 、M 、A 同时向左移动一个电极,N 、M 不动,A 逐点向左移动,得到另一条滚动线;这样不断滚动下去,得到矩形断面。

图2-18 单边三极AMN 装置图

单边三极连续滚动式测深装置的基本原理同联合剖面装置AMN-MNB ,视电阻率计算公式也一样。

该装置可做长剖面,测量灵活多变,测量深度较大,但随深度的增大,MN

U ?信号也就越微弱,要求提高供电电压,保证测量精度。 (3)三极连续滚动式测深装置(3P1)

供电电极B 置于无穷远,参与测线上电极转换的是N 、M 、A 。该装置与 首先,N=#1,M=#2,A=#3 ……#n ,得到第一组 A s ρ的数据n-2个 接着,N=#n ,M=#n-1,A=#n-2…… #1,得到第一组B s ρ的数据n-2个 然后,测量电极依次向前移动一个电极,

N=#2,M=#3,A=#4……#n ,得到第一组 A s ρ的数据n-2个 N=#n-1,M=#n-2,A=#n-3……#2,得到第一组B s ρ的数据n-2个 …………

每测量一组A s ρ和B s ρ之后,测量电极依次向前移动一个电极。 特点:能得到一个矩形的测深剖面,而且深部的分辨率也较高。

图2-19 单边三极连续滚动测深装置的跑极及数据点的处理

三极测深装置视电阻率计算公式同式(2.36)。

(4)双边三极斜测深(3P2)

供电电极B 置于无穷远处,参与测量的电极为A 、M 、N 。 电极转换规律描述:

首先,A=#1,M=#2,N=#3,A 固定不动,M=#2……#n -1,N=#3……#n ,移动测得第一组A s ρ数据,

接着定位电极A 向前移动一个电极,A=#2,M=#3,N=#4,M=#3……#n -1,N=#4……#n ,测得第二组A s ρ数据。 …………

当A s ρ测完后,才测B s ρ。 测B s ρ时,定位电极M=#n-2,N=#n-1,A=#n ,M=#n-2……#1,N=#n-1……#2,测得第一组B s ρ数据。

图2-21 双边三极斜测深分析示意图

图2-20 三极连续滚动测深装置及其数据点的处理示意图

大数据处理常用技术简介

大数据处理常用技术简介 storm,Hbase,hive,sqoop, spark,flume,zookeeper如下 ?Apache Hadoop:是Apache开源组织的一个分布式计算开源框架,提供了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子项目(HDFS)和支持MapReduce分布式计算的软件架构。 ?Apache Hive:是基于Hadoop的一个数据仓库工具,可以将结构化的数据文件映射为一张数据库表,通过类SQL语句快速实现简单的MapReduce 统计,不必开发专门的MapReduce应用,十分适合数据仓库的统计分析。 ?Apache Pig:是一个基于Hadoop的大规模数据分析工具,它提供的SQL-LIKE语言叫Pig Latin,该语言的编译器会把类SQL的数据分析请求转换为一系列经过优化处理的MapReduce运算。 ?Apache HBase:是一个高可靠性、高性能、面向列、可伸缩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利用HBase技术可在廉价PC Server上搭建起大规模结构化存储集群。 ?Apache Sqoop:是一个用来将Hadoop和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数据相互转移的工具,可以将一个关系型数据库(MySQL ,Oracle ,Postgres等)中的数据导进到Hadoop的HDFS中,也可以将HDFS的数据导进到关系型数据库中。 ?Apache Zookeeper:是一个为分布式应用所设计的分布的、开源的协调服务,它主要是用来解决分布式应用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数据管理问题,简化分布式应用协调及其管理的难度,提供高性能的分布式服务?Apache Mahout:是基于Hadoop的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一个分布式框架。Mahout用MapReduce实现了部分数据挖掘算法,解决了并行挖掘的问题。 ?Apache Cassandra:是一套开源分布式NoSQL数据库系统。它最初由Facebook开发,用于储存简单格式数据,集Google BigTable的数据模型与Amazon Dynamo的完全分布式的架构于一身 ?Apache Avro:是一个数据序列化系统,设计用于支持数据密集型,大批量数据交换的应用。Avro是新的数据序列化格式与传输工具,将逐步取代Hadoop原有的IPC机制 ?Apache Ambari:是一种基于Web的工具,支持Hadoop集群的供应、管理和监控。 ?Apache Chukwa:是一个开源的用于监控大型分布式系统的数据收集系统,它可以将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收集成适合Hadoop 处理的文件保存在HDFS 中供Hadoop 进行各种MapReduce 操作。 ?Apache Hama:是一个基于HDFS的BSP(Bulk Synchronous Parallel)并行计算框架, Hama可用于包括图、矩阵和网络算法在内的大规模、大数据计算。

光伏电站操作步骤

光伏电站操作步骤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光伏电站操作流程 一、电气设备安装准备阶段 施工之前组织参加施工的人员熟悉设计图纸,明确工艺的流程。在工程的过程中,选派一名精通继电保护专业、懂远动专业、熟悉一次设备的复合型人员为工作负责人,来指挥协调施工全过程。准备工作应满足以下条件:一是确定施工的任务,包括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和安全交底记录。二是施工现场一次设备安装完毕,电缆沟电缆支架安装完毕,现场设置好安全标示牌,做好安全措施。三是物资准备完成,产品安装前,开箱检查铭牌数据,产品外表应无损坏,还须对照清单查收零部件与携带的文件。四是标明电缆的编号、起始点、终点、型号准备好;编号管打印完成。五是在施工前开一次现场会议,讲清工作任务、施工要求和有关注意事项。 二、电气施工阶段流程 1、设备安装 设备安装包括组件安装、汇流箱的安装、逆变器室设备安装、升压箱变安装、站用箱变安装、引出线高压设备安装、高压柜安装、户外高压设备安装、二次设备安装、监控设备安装、消防报警系统安装、安防监控系统安装、办公自动化设备安装等。 2、电缆敷设 负责人在电缆敷设前对二次图和电缆清册进行认真校核,科学制订计划,尽量减少敷设过程中的交叉穿越。敷设电缆,按照型号相同进行,每敷设一条,在电缆两端挂其相对应的电缆牌,(根据经验用标签

纸贴好后再用透明胶纸包裹或医用胶布)。同时负责人负责检查和记录,防止漏放、错放和重放。每条电缆两端电缆牌要确保统一,电缆的两端的设备一定要正确,并且电缆预留长度满足接线要求即可,不宜过长或过短,造成浪费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敷设过程中电缆应从电缆盘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注意水管口、支架、墙孔刮伤电缆,对电缆进行有效防护。电缆在电缆井和电缆沟支架上的固定,要统一绑扎材料,绑扎手法,确保电缆在沟内整齐美观。敷设完毕后负责人尽快进行最后复核,无误后可清理电缆沟,盖回电缆沟板,防止外力破坏电缆和减少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 3、制作电缆头 首先按照图纸确定电缆的接线位置,按顺序排好电缆,量好接线高度。剥电缆外皮和电缆头屏蔽层焊接接地线的时候严防切伤、烫伤芯线,以至损坏绝缘。电缆头要用长6cm、大小适中的热缩管套住,且高度一致。 4、接线 确定电缆顺序,剥除芯线部分绝缘层,接线完毕后套上编号管,最后检查、记录。注意在校线时所有线芯必须与设备断开,线芯之间无接触。校线完毕插上编号管后注意其保护,一般将芯线头弯曲,以防编号管丢失。盘柜、端子箱等电缆接线时,电缆牌和电缆的绑扎位置、方式、电缆芯弯曲路径进行统一,接线应排列整齐,固定牢固,芯线应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应从上到下顺序排列,尼龙扎带绑扎高度要

用单臂电桥测电阻带实验数据处理

本科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用单臂电桥测电阻 实验13 用单臂电桥测电阻(略写)【实验目的】 (1)掌握用单臂电桥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用交换法减小和消除系统误差。 (3)初步研究电桥的灵敏度。 【实验原理】 单臂电桥,也叫惠斯登电桥,适用于精确测量中值电阻(10~的测量装置。 电桥法测电阻,其实质是把被测电阻与标准电阻相比较,已确定其值。由于电阻的制造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所以用电桥法测电阻也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 电桥分为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两大类。直流电桥又分为单臂电桥和双臂电桥。惠斯登电桥是直流电桥中的单臂电桥;双臂电桥又称为开尔文电桥,适用于测量低电阻(~10Ω)。 单臂电桥的线路原理 单臂电桥的基本线路如图所示。它是由四个电阻R1,R2,Rs,Rx连成一个四边形ACBD,

在对角线AB上接上电源E,在对角线CD上接上检流计P组成。接入检流计(平衡指示)的对角线称为“桥”,四个电阻称为“桥臂”。在一般情况下,桥路上检流计中有电流通过,因而检流计的指针偏转。若适当调节某一电阻值,例如改变Rs的大小可使C,D两点的电位相等,此时流过检流计P的电流Ip=0,称为电桥平衡。则有 (1) (2) (3) 由欧姆定律知 = 2 (4) =s (5) 由以上两式可得 (6) 此式即为电桥的平衡条件。若R1,R2,Rs已知,Rx即可由上式求出。通常取R1,R2为标准电阻,称为比率臂,将称为桥臂比;Rs为可调电阻,成为比较臂。改变Rs使电桥达到平衡,即检流计P中无电流流过,便可测出被测电阻Rx的值。 用交换法减小和消除系统误差 分析电桥线路和测量公式可知,用单臂电桥测量Rx的误差,除其他因素外,还与标准电阻R1,R2的误差有关。可以用交换法来消除这一系统误差,方法是:先连接好电桥线路,调节Rs使P中无电流,可求出Rs,然后将R1与R2交换位置,再调节Rs使P中无电流, 记下此时的Rs',可得,相乘可得Rx=, 这样就消除了由R1,R2本身的误差引起的对Rx引入的测量误差。Rx的测量误差只与电阻箱Rs的仪器误差有关,而Rs可选用高精度的标准电阻箱,这样系统误差就可减小。 电桥的灵敏度 检流计的灵敏度总是有限的,如实验中所用的检流计,指针偏转一格所对应的电流大约为A。当通过它的电流比A还要小时,指针偏转小于格,就很难察觉出来。假设电桥在R1/R2=1时调到了平衡,则有Rx=Rs。这时,若把Rs改变ΔRs,电桥就失去了平衡,检流计中有电流Ip流过。但是如果Ip小到使检流计觉察不出来,还会认为电桥还是平衡的,因而得出Rx=Rs+ΔRs。这样就会因为检流计的反应不够灵敏而带来一个测量误差ΔRx=ΔRs。为表示此误差对测量结果影响的严重程度,引入电桥灵敏度的概念,定义为 S=(7) 之中,是在电桥平衡后Rx的微小改变量(实际上是改变Rs,可以证明,改变任意臂所得出的电桥灵敏度是一样的)是由于电桥偏离平衡而引起的检流计的偏转格数。S

大数据应用技术课程介绍

大数据应用技术网络课程 1课程目标 通过讲解几种主流大数据产品和技术的特性、实现原理和应用方向,并组织实习项目,使学员了解并初步掌握目前流行的大数据主流技术(采集、存储、挖掘等),了解其特点以及使用的场景,具备一定的大数据系统架构能力,并能自行开展简单的大数据应用开发。 2课程内容 本次课程讲解的大数据产品和技术包括:hadoop、storm、flume等,其中以hadoop为主要培训内容。 3培训课程列表 1.hadoop生态系统 (1)HDFS (2课时) (2)MapReduce2 (2课时) (3)Hive (1课时) (4)HBase (2课时) (5)Sqoop (1课时) (6)Impala (1课时) (7)Spark (4课时) 2.Storm流计算(2课时) 3.Flume分布式数据处理(2课时) 4.Redis内存数据库(1课时) 5.ZooKeeper (1课时) 4培训方式 学员以观看录像、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学习,搭建集中环境供大家实习,并设置作业和答疑环节。每周视频课程约2个课时,作业和实习时间约需2-3小时,课程持续10周左右。

5课程内容简介 大数据技术在近两年发展迅速,从之前的格网计算、MPP逐步发展到现在,大数据技术发展为3个主要技术领域:大数据存储、离线大数据分析、在线大数据处理,在各自领域内,涌现出很多流行的产品和框架。 大数据存储 HDFS、HBase 离线大数据分析 MapReduce、Hive 在线大数据处理 Impala、Storm(流处理)、Spark、Redis(内存数据库)、HBase 数据采集 Flume等 辅助工具 Zookeeper等 5.1Hadoop 1)HDFS 介绍: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被设计成适合运行在通用硬件(commodity hardware)上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它和现有的分布式文件系统有很多共同点。但同 时,它和其他的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HDFS是一个高度容错性的 系统,适合部署在廉价的机器上。HDFS能提供高吞吐量的数据访问,非常适合大 规模数据集上的应用。HDFS放宽了一部分POSIX约束,来实现流式读取文件系统 数据的目的。HDFS是Apache Hadoop Core项目的一部分。 培训内容: HDFS设计的思路 HDFS的模块组成(NameNode、DataNode) HADOOP Core的安装 HDFS参数含义及配置 HDFS文件访问方式 培训目标: 使学员掌握HDFS这个HADOOP基础套件的原理、安装方式、配置方法等2)MAPREDUCE 介绍: MapReduce是一种编程模型,用于大规模数据集(大于1TB)的并行运算。概念"Map(映射)"和"Reduce(归约)",和它们的主要思想,都是从函数式编程语言里借来的,还有从矢量编程语言里借来的特性。它极大地方便了编程人员在不会

直流电源测 试 方 法

测试方法 直流稳定电源主要性能验收、测量方法 本电源产品为通用直流输出稳定电源,其性能规定与测试方法符合以下规定,当要求超出 本规定时,应在合同中明确说明。 主要性能测试注意事项及测试方法如下: 一)注意事项: 1) 测量时应保持所有其他影响量的积累效应的量值小于被测效应规定量值的1/10。 2) 负载是可变影响量,当负载为连续可调时,应在最小值、最大值两点上进行(当最小值 为零时,则规定为最大值的10% 时进行)。 3) 应采用四端线路,使电流端和测量端分开,以减少测量误差。 4) 当电源提供测量端子时,应在测量端子上进行,数字电压表测试头需插入接线柱中心孔 到底。 5) 稳流电源测量时,应采用取样电阻R M,使其上电压降与电流成正比且应小于被测效应误 差极限的1/10,并在误差分析时考虑其引起的误差,同时,取样电阻R M应采用四端线路使电流端和测量端分开,以减少测量误差。 6) 电压或电流稳定输出量为连续可调时,应在最小值、最大值两点上进行(当最小值 为零时,则规定为最大值的10%时进行)。 二)测试方法 (一)负载效应及周期与随机偏移的测量。 1 ) 负载效应的测量是仅由于负载的变化而引起电压或电流稳定输出量的变化量的测量。 2 ) 周期与随机偏移的测量是电压或电流稳定输出量中无规则波动部分(以前称纹波和 噪声)的测量。测量频率范围为:10Hz~10MHz,测量时必须使用单一接地点,以免产生测量误差。 3 ) 应在负载调节完成后1.5秒~11.5秒时间间隔内测量。 4 ) 源电压分别置于198伏、220伏、242伏时测量。 5 ) 稳压电源时测量法:

a. 仪器连接法:按图一 L 图 ( 一 ) b.计算稳压电源负载效应ΔV le ΔV le 稳压电源负载效应 V i - V 1 V 1 负载电流为额定值时被测稳压电源 ΔV le = ×100% 输出电压值 V 1 V i 负载电流改变为零或最小额定值时 被测 稳压电源输出电压值 RL 稳压电源负载 c.从有效值电压表或示波器上读出周期与随机偏移值V PARD 。 6 ) 稳流电源时测量法: a.仪器连接法:按图二 负载 RL 图 二

弱电施工操作规程

第一部分电气线缆敷设操作规程 一、一般规定 1.电缆(线)敷设前,应做外观及导通检查,并用直流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电阻值不应小于5MΩ;当有特殊规定时,应符合其规定。 2.对所有电缆进行分类编号,并在图纸上作好记录。 3.线路应按最短途径集中敷设,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宜交叉。 4.线路不应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性介质排放、潮湿以及有强磁场和强静电场干扰的区域。必要时应采取保护或屏蔽措施。 5.线路不应敷设在影响操作,妨碍设备检修、运输和人行的位置。 6.当线路周围环境温度超过65℃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处在有可能引起火灾的火源场所时,应加防火措施。 7.线路不宜平行敷设在高温工艺设备、管道的上方和具有腐蚀性液体介质的工艺设备、管道的下方。 8.线路与绝热的工艺设备、管道绝热层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0mm,与其他工艺设备、管道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0mm。 9.架空敷设的线路从户外进入室内时,应有防水措施。 10.线路的终端接线处以及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处,应留有适当的余量。 11.线路不应有中间接头,当无法避免时,应在分线箱或接线盒内接线,接头宜采用压接;当采用焊接时应用无腐蚀性焊药。补偿导线宜采用压接。同轴电缆及高频电缆应采用专用接头。 12.敷设线路时,不宜在混凝土梁、柱上凿安装孔。 13.线路敷设完毕,应进行校线及编号,并按第1条的规定,测量电阻。14.测量线路绝缘时,必须将已连接上的设备及元件断开。 15.在线路的终端处和地下人井处,应加标志牌,其上的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 二、支架安装 1.自制支架时应将材料矫正、平直。切口处不应有卷边和毛刺。制作好的支架应牢固、平正,尺寸准确。

通信抗干扰技术

工控系统的通信抗干扰技术 0 引言 一个工控系统常常由几台、几十台甚至更多的工业控制机组成各种形式的分布式测控系统。直接控制级(DDC)可以独立完成本地的数据采集和控制任务,主站负责系统的管理。所有的机器连接成网络互通信息,就可以完成以整体目标为宗旨的相互协调配合,达到更高的控制水平和管理层次。系统的通信因此就成为所有的机器协调一致的关键环节。对于工控系统的设计者来说,面对工业现场严重的干扰,提高通信网络的抗干扰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事。 1 给RS232C通信接口加装光隔电流环的抗干扰措施 RS232C是微机之间最常用的点对点串行通信接口,但RS232C的抗干扰能力很差。这是由于RS232C采用单端信号传输,而它的连接电缆把它所连接的两台机器的地又连接在了一起,因此,当两个地线之间的地电位不一致时,就有共模干扰电压产生。于是就造成了严重的干扰,甚至烧毁接口器件。如果给RS232C加装一个光隔电流环,就可以隔断两个地之间的联系,从而极大地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图1是RS232C加光隔电流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U1是工控机1的RS232C发送接口芯片1488,U2是工控机2的RS232C接收接口芯片1489。它们之间的通信信道已经由T1、T2组成的光隔电流环驱动。当工控机1发送“0”时,U1输出约+11 V,它使光隔管T1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使得T1的光电三极管导通,其发射极输出电流i。电流i通过通信线路,驱动光隔管T2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使得T2的光电三极管导通,其发射极输出电压约+11 V,接收芯片U2转换该电压成为TTL电平“0”。当工控机1发送“1”时,T1、T2截止,通信线路没有电流,T2的发射极输出-12 V,U2转换它成为TTL电平“1”。图中的C1、D2,C2、D3起加速作用。本电路经实际使用,可以构成几公里的通信。需要注意的是,光隔电流环的电源一定要选用与工控机电源隔离的电源。接地点D1、D2、D3各自独立于各自的体系,不能混接!由于工控机和外电路完全隔离,因此显著地提高了工控机的抗干扰水平。 图1 RS232C光隔电流环电路原理图 对RS232C进行光隔电流环改造,隔断了工控机与外界的电的联系,显著地提高了工控机的抗干扰能力。而且这种改造只是在插口上进行,不涉及到工控

CE102测试(直流)操作规程

CE102电源线传导发射测试操作规程 1.目的 本测试方法用来测量EUT输入电源线(包括回线)上10kHz~10MHz的传导发射。 2.测试设备 CE102测试设备如表1所示: 表1 CE102测试设备 3.测试配置 3.1要求 按照GJB152A-97中CE102测试方法中的要求,保持EUT的基本测试配置。 3.2校准 按照GJB152A-97中CE102测试方法中的校准规定进行仪器设备校准。 3.3测试配置

CE102电源线传导发射分为直流EUT和交流EUT两种测试配置,直流EUT 测试配置如图1所示,交流EUT测试配置如图2所示。 图1 直流EUT测试配置框图 图2 交流EUT测试配置框图 4.测试方法 4.1校准 按照GJB152A-97中CE102测试方法中的校准步骤进行。 4.2测试步骤 1)按照图1~图2所示方法进行试验配置; 2)EUT通电预热,使其达到稳定工作状态;

3)连接BNC同轴电缆至频谱仪INPUT口; 4)打开EMIPRE预测试软件,选择CE102测试界面,查看CE102测试路径、测试设备等参数是否正确; 5)一个完整的CE102测试,分两段频率进行,详细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CE102频率范围 6)直流EUT需测试直流正线与直流负线的传导发射值,交流EUT需测试交流零线与火线的传导发射值。 5.注意事项 1)连接测试仪器配置时,需要逐级检验电源的正负线或交流线的零线与火线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没有短路等安全隐患; 2)注意接入LISN的电源线的正负极与LISN电源输出端是否对应,重点检查LISN输出端的开关是否在电源的直流正线或交流火线上; 3)测试过程中如需要进行仪器连接线更改,务必输入切断电源或者确保LISN输出端电源开关切断的是电源的正线或火线; 4)测试应先让EUT通电,然后将LISN检测端口连接至频谱分析仪输入端; 5)每更换一个新的EUT时,LISN检测端口首先要通过衰减器再接入频谱分析仪,确保不会烧毁频谱仪接收器; 6)测试完一次,拔出LISN检测端口与频谱分析仪输入端口的BNC连线; 7)测试仪器应注意接地保护等,遵照相关仪器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直流单臂电桥习题与数据处理

直流单臂电桥 填空题 1.电桥仪器主要分为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两大类。直流电桥按其结构又可分为单臂电桥和双臂电桥。 2.在通常温度下,多数纯金属的电阻其阻值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呈线性关系,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利用导体材料的这种性质,可以做成电阻式温度计,把温度的测量转换成电阻的测量。 3.康铜、锰钢等合金电阻几乎不随温度变化,利用合金的这一性质,可制成标准电阻。 4.用QJ24箱式电桥测电阻,选择比率的原则是充分利用四个读数转盘,使测 量结果有4位有效数字。 5.用箱式QJ24型直流单臂电桥测量一个阻值约为120欧姆的中值电阻,调节平衡 后电桥示值为1215,则选择的测量比率是 0.1 ,电阻的测量结果为 121.5Ω。 6.用QJ24箱式电桥测电阻温度特性,调节电桥平衡要迅速,电桥平衡时应首先读取温度计的读数,再记录电桥的示值。 思考题 ⒈为什么要先粗测待测电阻的阻值后再接入电桥测量? R接在电桥的待测臂上,将比较臂转盘各档数值置于待测电阻测量时将待测电阻 x 的标称值或用万用表粗测值的位置,并据此选择合适的比率。以使接通电源和检流计按钮后,检流计指针在量程内接近指零,从而保护检流计不被过电流冲击。 ⒉在铜电阻的R-t曲线图中,其截距的物理意义是什麽? 铜电阻的R-t曲线图中,其截距的物理意义是铜电阻处于0℃时的电阻值。 ⒊本实验在某一温度点上调节电桥平衡后,为什么要求先读温度后读电桥示值? 因为待测电阻的阻值与所处的温度环境是动态对应的,调节电桥平衡时的电桥示值,对应于电桥平衡时的某一温度点,此温度点与电桥平衡时待测电阻的阻值相对应。由于实验条件待测电阻所处的温度环境不能达到稳定的热平衡,温度的变化会使电桥随时失衡,因此要先读温度后读电桥示值。 4. 用箱式电桥测电阻,为什么比率要选择得当?选择比率的原则是什么? 测量时将比较臂转盘各档数值置于待测电阻的标称值或用万用表粗测值的位置,并据此选择合适的比率。接通电源按钮和检流计按钮,依次调节比较臂转盘,直到检流计指零,则根据电桥平衡条件,待测电阻 R x=比率值×R。。因此比率选择要得当,否

线路杆塔组立作业步骤及方法

线路杆塔组立作业步骤及方法 1.1线路混凝土电杆组立作业: 1.1.1杆塔组立施工是送电线路施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该作业的工作量大、质量要求高、危险性大。因此,在施工前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认真做好施工方案的设计。施工方案的设计应包含以下内容: 1.1.1.1施工方案设计的条件及依据: 1.1.1.1.1根据全线路使用的杆塔情况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 1.1.1.1.2熟悉杆塔周围的地形、地质情况,掌握杆塔组立施工的具体条件,并结合本单位现有的工器具和设备条件制定施工方案。 1.1.1.2施工方案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1.1.1. 2.1进行各种杆塔组立施工方案的受力计算,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杆塔组立所需的工器具。 1.1.1. 2.2编制合理的施工工艺手册、质量标准手册和安全技术手册。 1.1.1. 2.3提出合理的劳动组织安排计划,明确各类施工方法所需的人员配备情况及岗位人员的职责和注意事项。 1.1.2混凝土电杆整体组立: 1.1. 2.1作业需用的工具材料:(以组立ZG2-21m杆为基准,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1.1. 2.2作业人员分工: 该作业所需民工应适当、够用,技工不得少于下列所要求人数:

1.1. 2.3作业质量标准及工艺要求: 1.1. 2. 3.1排焊杆: 1.1. 2. 3.1.1排杆前施工人员应先熟悉图纸,首先用杆位明细表及施工图纸对照检查现场就位杆段杆号、杆型、规格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合,分段水泥杆的各段有无错放或上下颠倒的情况。然后按质量标准对杆段的质量进行逐段检查。杆上螺栓孔位置、尺寸是否与图纸相符;检查杆身有无弯曲,表面应平滑无麻点、蜂窝,内外壁均不应有跑浆露筋现象,不得有纵向裂纹,预应力杆不应有横向裂纹,普通砼杆的横向裂纹宽度不应超过0.1毫米,长度不应超过1/3周长;用钢直角尺检查分段杆的钢圈平面,与杆身应成垂直,并用钢丝刷清除焊口上的铁锈污垢,平面的高低差不应超过4mm,超过时用钢锉锉平。 1.1. 2. 3.1.2杆的排列位置、方向应根据地形条件、组立杆的施工设计来确定。排杆前要认清线路方向和前后副桩,观察现场环境,以便确定是否符合立杆施工要求。

直流电桥法测电阻(单电阻)实验报告

一实验预习(20分) 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应预习实验,并书写实验预习报告。预习报告应包括:①实验目的,②实验原理,③实验仪器,④实验步骤⑤实验数据记录表等五部分。以各项表述是否清楚、完整,版面 验前还应预习实验)。 二实验操作过程(20分)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过程分三步,第一步实验准备,包括①连接线路;②检流计调零;③预置C、R三部分;第二步测量并记录数据,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第三步实验仪器整理,并填写相关登记表格。以各项是否能够按照实验要求独立、正确完成,数据记录是否准确、正确分三档给分。 三实验纪律( 学生进入实验室,按照学生是否按规定进入实验室,是否按照操作要求使用仪器,是否在实验结 以上三项成绩不足30分者,表示实验过程没有完成,应重新预约该实验。实验完成后,学生课后完成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 四、数据记录及处理(35分) 1 2数据记录及处理 学生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是否按照要求正确书写中间计算结果、最终实验结果和不确定度的有 二、思考题(10 学生在实验结束后,根据指导教师的布置完成思考题,抄写题目并回答。按照问题回答是否准 三、格式及版面整洁(5分)

学生进入实验室,用15分钟的时间看书,15分钟之后将书收起来,开始进行实验测试。测试期间禁止看书。 测试内容:利用单电桥测量实验室提供的未知中值电阻阻值,并分析测量不确定度。 评分标准如下: 一实验操作部分(70分) 第一步:实验准备。 1.连接线路。正确连接电源、待测电阻。分四档给分。 2.检流计调零,并正确设置各个档位、开关。分四档给分。 第二步:实验测量和数据采集。 1.正确运用点触式按键。分四档给分。 2.合理利用万用表测出待测电阻大致阻值,并根据大致阻值合理设置C档位和电阻盘R值,保证R的千位档不为零。分四档给分。 3.确定C档位后,调整R,使检流计不偏转。分四档给分。 5.记录实验数据。要求数据清晰,单位明确、统一,有效位数保留合理。分四档给分。 6.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台。关闭所有电源,开关,并使仪器、设备还原。分四档给分。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详细解读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详细解读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是新兴的“互联网+”专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将大数据分析挖掘与处理、移动开发与架构、人软件开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相结合,并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演练,依托产学界的雄厚师资,旨在培养适应新形势,具有最新思维和技能的“高层次、实用型、国际化”的复合型大数据专业人才。 专业背景 近几年来,互联网行业发展风起云涌,而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物联网以及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更促使我们快速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截止到目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数据量已经从TB(1024GB=1TB)级别一跃升到PB(1024TB=1PB)、EB(1024PB=1EB)乃至ZB(1024EB=1ZB)级别,数据将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运用将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大数据时代,专业的大数据人才必将成为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当下,大数据从业人员的两个主要趋势是:1、大数据领域从业人员的薪资将继续增长;2、大数据人才供不应求。 图示说明:2012-2020年全球数据产生量预测 专业发展现状 填补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巨大缺口的最有效办法无疑还需要依托众多的高等院校来培养输送,但互联网发展一日千里,大数据技术、手段日新月异,企业所需要的非常接地气的人才培养对于传统以培养学术型、科研型人才为主要使命的高校来说还真有些难度。幸好这个问题已经被全社会关注,政府更是一再提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来创办新型前沿几

乎以及“互联网+”专业方向,也已经有一些企业大胆开始了这方面的创新步伐。据我了解,慧科教育就是一家最早尝试高校校企合作的企业,其率先联合各大高校最早开设了互联网营销,这也是它们的优势专业,后来慧科教育集团又先后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贵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宜春学院、广东开放大学等高校在硕、本、专各个层次开设了大数据专业方向,在课程体系研发、教学授课及实训实习环节均有来自BAT以及各大行业企业一线的技术大拿参与,所培养人才能够很好地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专业示例 笔者在对慧科教育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做了专门研究,共享一些主要特色给大家参考: 1.培养模式 采用校企联合模式,校企双方(即慧科教育集团和合作校方)发挥各自优势,在最大限度保证院校办学特色及专业课程设置的前提下,植入相应前沿科技及特色人才岗位需求的企业课程。 2.课程体系 笔者对慧科教育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做了专门研究,现分享一下慧科专业共建的课程给大家参考。慧科教育集团的专业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在完成每个学期的理论学习后,至少有两个企业项目实战跟进,让学生在项目中应用各类大数据技术,训练大数据思路和实践步骤,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 大数据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大数据架构设计、企业综合实训等四个部分。

电气控制柜现场通电操作步骤

現場通電操作步驟 1.询问前期施工人员,线路连接是否完成?是否存在疑问? 2.询问前期施工人员,控制盘与现场线路连接正确性是否检查过? 1.将业主配电箱中本机供应主电源空气开关分闸,并使用万用表交流电压 750V档检测空开输出侧三相之间及对零无电压存在。并可靠挂上”禁止合闸标志”。(如业主有其它设备接在本开关下面,需获得业主同意,不得擅自分闸) 2.将本柜主电源供电开关分闸,并使用万用表交流750V电压档检测空开输 入侧及输出侧三相之间及对零无电压存在。并可靠挂上”禁止合闸标志”。(注意部份系统控制电源未经过本柜主电源开关,同时将控制电源开关分闸) 3.将电柜中所有空气开全部分闸。 1.目视检查: a.电机等动力回路使用线径是否与实际功率匹配? b.外部线路线号是否与箱内线号一一对应? 2.仪表检查: a.电机回路: >>>用万用表之欧姆档检查每台电机U,V,W三相电阻是否基本相同? 如不相同,则表示电机或接线存在问题。

>>>用万用表之欧姆档检查电机U,V,W三相是否存在对地现象? >>>如电机使用星三角起动,需注意U1,V1,W1与U2,V2,W2连接是否正确。(三角起动接触器主线对应方式:U1对应W2,V1对应U2,W1 对应V2) b.控制回路检查: >>>用万用表欧姆档检查交流回路及直流回路是否有短接状况? >>>用万用表欧姆档检查交流回路与直流回路是否有串接状况? >>>用万用表欧姆档检查交直流回路是否有对地短接状况? 用合适工具紧固电柜中所有动力回路紧固端子。(出厂时虽然紧固过,但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端子松脱) 1.承担送电人员,需亲自当面报告本机调试主担当人员,汇报本系统已完成 通电前所有准备工作。 2.向本机调试主担当人员确认,本机其它所有部份已达到通电工作状态。 1.依图纸规范确认电源线路接入电压等级及接法正确。 2.确认电源线径符合系统最大功率需求。 3.在得到本机主调试担当人员明确送电指令时,回复系统已处于通电状态, 并让通知所有参试人员。 4.确认系统所有空气开关全部分闸。 5.用万用表电压档检测业主配电柜本机主电源开关输入侧电压正确。 6.将业主配电柜本机主电源开关合上(如业主本开关同时给其它设备供电, 需在送电前通知业主,并得到可送电许可),用万用表电压档检测业主配电柜主空开输出侧电压符合要求(注意是否有缺相现象),同时取下”禁止合闸标志“。 7.检测确定本柜主电源开关上侧电压符合系统需求(注意是否缺相),合上 电源空气开关,并检测输出侧电压符合系统需求。同时取下”禁止合闸

直流高压发生器操作方法及步骤

https://www.360docs.net/doc/b316995975.html, 直流高压发生器操作方法及步骤直流高压发生器操作方法及步骤 1.操作前准备 将控制箱的信号输出电缆插座13和测量输入插座14与倍压装置电缆插座用专用电缆连接好,使用前检查其完好性,联接电缆不应有短路和断路;倍压筒应无凝露现象;用2.5mm2以上的铜线将控制箱接地与倍压装置接地端连接起来并可靠接地。 2.水阻的安装说明 1)在每次试验前将水阻有气孔一端拧开,将水加至淹没导电杆2/3以上,有气孔的一端朝上。 2)试验完毕后将水倒掉,待下次试验前重新灌入。 3.电压整定值校准 1)插上电源线,打开控制箱电源开关2 ,电压显示表8及电流显示表7 ,以及0.75倍电压显示表11显示均为零值。 2)将电压整定按扭17顺时针旋到底,电压粗调旋钮18及电压细调旋钮19反时针旋转至零位,零位指示灯4 亮。 3)轻按“启动”按键15,“电源”指示灯3(红色)亮。如按“启动”按键15,红色指示灯不亮,说明电压粗调和细调不在零位,则将电压粗调旋钮18和细调旋钮19反时针旋到零位,红色指示灯3亮。 4)顺时针旋转电压粗调旋钮18,当电压接近所需电压值时,再旋转电压细调旋钮19至所需电压为止,这时电压显示值单位为kV,电流显示值单位为mA。

https://www.360docs.net/doc/b316995975.html, 5)反时针调节电压整定旋钮17,使高压关断,此时红色指示灯3灭,“过压”指示灯5 亮。明此时仪器按所要求的输出电压整定,即输出到达所需电压值时自动切断高压,过电压保护。如整定旋钮不调整,每次电压值只能升到整定电压值。如需电压升到额定值,则必须将过压整定旋钮顺时针调至最大。 4.测试 (1)在高压输出端子和地接线柱之间接入试品。 (2)打开电源开关2 ,轻按“启动”按键15,“电源”指示灯3(红色)亮,缓慢调节电压粗调旋钮18和电压细调旋钮19进行测试。测试时电压显示表8指示试验电压值,单位为kV;0.75倍电压显示表11指示试验电压值的75%,单位位kV;电流显示表7指示试验电流值,单位为mA。 (3)在试品测试过程中按下0.75倍电压显示锁存按键20,则0.75倍电压显示表11显示值锁定,维持显示值不便,这样在做氧化锌避雷器试验时很方便地可作为参考电压。 (4)在任何时候按下定时开按键10 ,则启动时间继电器9 ,在计时到达预设的时间时,蜂鸣器发出报警讯响。 (5)在试验过程中,如果负载电流超过仪器额定输出电流的0-10%时,“过流”指示灯6亮,过流保护,防止损坏试品和仪器。 (6)试验结束后,反时针调节电压粗调旋钮18和电压细调旋钮19,旋到零位后,电压显示表8缓慢回到零位,“零位”指示灯4亮。当三个显示表显示零值后,轻按停止按键16,此时红色指示灯3灭,再关掉电源开关2 。 当被试品电容量很大时,电压粗调、细调均调到零位后,输出电压显示表迟迟不能回零,则先按停止按键16,再关机。然后用放电棒将试品放电,再拆除被试品接线。

全球定位系统干扰与抗干扰技术报告

全球定位系统干扰与抗干扰技术报告 14空间 摘要:本文简述了GPS的发展状态,以及GPS的简单应用。重点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抗干扰这项技术,其应用原理、作用目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最后对全球定位系统抗干扰技术做出了展望和想法。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抗干扰技术。 1引言 在美国发动的第二次海湾战争中,大量使用了精确制导武器,而这些武器中的80%都采用了GPS精确制导系统。由于伊拉克使用了据说是从俄罗斯购进的GPS干扰系统,使多枚美国导弹偏离了轨道,从而引起了世人广泛的关注。自伊战以来,随着GPS技术在战场上的广泛应用,GPS干扰战术也开始活跃在战争的历史舞台上。 2GPS简介 GPS全称是Global Position System,直译为“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美国的军事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仰仗全球定位系统(GPS),而且这种依赖与日俱增。但是GPS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比较弱,而且以固定的频率发射,因此,军用GPS接收机很容易受到敌方的干扰。如此重要的应用系统,如果受到干扰,可想而知其损失何其巨大,进一步也将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由此可知,发展全球定位系统抗干扰技术已然成为重中之重! 3GPS干扰和抗干扰技术 3.1全球定位系统抗干扰的新技术途径 为了防止敌方在战时通过干扰GPS信号削弱美方的军事优势,美国在继续提高GPS卫星导航定位精度的同时,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GPS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对GPS 的干扰可分为压制式干扰和欺骗式干扰两类。美军以往的对抗措施主要是改进GPS卫星星座、改进用户接收机和增设备份导航系统。目前,美国正在开发一些创新概念的全球定位系统抗干扰技术: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等部门已经完成了演示验证“机载伪卫星”(airbOrnepseudO—satellites,也称pseudolites)的“全球定位试验”(GPX)计划,正在进行技术向装备的转化,同时,美军还在研制“微机电惯性导航系统”(MEMS—INS) 作为GPS的备份,已取得一定进展。 3.2GPS的干扰分类 对于GPS的干扰有的是有意的,有的是无意的。在GPS的电子对抗中,已经有人提出组成立体GPS对抗系统,不仅有地面干扰站,而且有机载干扰机、平流层飞艇干扰机、无人机干扰机和星载干扰机等。从干扰技术体制上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星座的干扰有以下几种途径:(1)发射专用卫星对地面注入站发送的上行信号(S 波段)进行截获分析,寻求对导航卫星的有效干扰,使导航卫星不能正常工作或发射错误导航信息,从而使用户得不到精确的导航信息甚至是错误的导航信息;(2)扰乱导航卫星上的对日定向系统,使其不能让太阳能电池帆板始终对准太阳,致使整个卫星电子设备因缺乏能源而不能正常工作;(3)扰乱卫星姿态三轴稳定系统或推进系统,使卫星天线辐射不能对准地面,从而使地面接收不到GPS 下行的导航电文或使卫星偏离正确轨道位置,降低GPS精度;(4)通过干扰使卫星微处理器无法处理和存储数据,或使存储器产生溢

大数据技术原理及应用

大数据技术原理及应用 (总10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大数据技术原理及应用 大数据处理架构—Hadoop简介 Hadoop项目包括了很多子项目,结构如下图 Common 原名:Core,包含HDFS, MapReduce和其他公共项目,从Hadoop 版本后,HDFS和MapReduce分离出去,其余部分内容构成Hadoop Common。Common为其他子项目提供支持的常用工具,主要包括文件系统、RPC(Remote procedure call) 和串行化库。 Avro Avro是用于数据序列化的系统。它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结构类型、快速可压缩的二进制数据格式、存储持久性数据的文件集、远程调用RPC的功能和简单的动态语言集成功能。其中,代码生成器既不需要读写文件数据,也不需要使用或实现RPC协议,它只是一个可选的对静态类型语言的实现。Avro系统依赖于模式(Schema),Avro数据的读和写是在模式之下完成的。这样就可以减少写入数据的开销,提高序列化的速度并缩减其大小。 Avro 可以将数据结构或对象转化成便于存储和传输的格式,节约数据存储空间和网络传输带宽,Hadoop 的其他子项目(如HBase和Hive)的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HDFS HDFS:是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为Hadoop项目两大核心之一,是Google file system(GFS)的开源实现。由于HDFS具有高容错性(fault-tolerant)的特点,所以可以设计部署在低廉(low-cost)的硬件上。它可以通过提供高吞吐率(high throughput)来访问应用程序的数据,适合那些有着超大数据集的应

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压和电流的正确操作方法

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压和电流的正确操作方法 数字万用表使用前,应认真阅读有关的使用说明书,熟悉电源开关、量程开关、 插孔、特殊插口的作用. (1)将ON/OFF开关置于ON位置,检查9V电池,如果电池电压不足,将显示在显示器上,这时则需更换电池。如果显示器没有显示,则按以下步骤操作。(2)测试笔插孔旁边的符号,表示输入电压或电流不应超过指示值,这是为了保护内部线路免受损伤。(3)测试之前。功能开关应置于你所需要的量程。 1.将黑表笔插入COM插孔,红表笔插入V/Ω插孔。 2.将功能开关置于直流电压档V-量程范围,并将测试表笔连接到待测电源(测开路电压)或负载上(测负载电压降),红表笔所接端的极性将同时显示于显示器上。 数字万用表在使用时如果不知被测电压范围.将功能开关置于最大量程并逐渐下降.如果显示器只显示“1”,表示过量程,功能开关应置于更高量程. “” 表示不要测量高于1000V的电压,显示更高的电压值是可能的,但有损坏内部线路的危险.当测量高电压时,要格外注意避免触电. 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压正确操作方法:--交流电压测量方法 1.将黑表笔插入COM插孔,红表笔插入V/Ω插孔。 2.将功能开关置于交流电压档V~量程范围,并将测试笔连接到待测电源或负载上.测试连接图同上.测量交流电压时,没有极性显示. 数字万用表在使用时参看直流电压注意1.2.4. “”表示不要输入高于700Vrms 的电压,显示更高的电压值是可能的,但有损坏内部线路的危险. 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压正确操作方法:--直流电流测量方法 1.将黑表笔插入COM插孔,当测量最大值为200mA的电流时,红表笔插入mA插孔,当测量最大值为20A的电流时,红表笔插入20A插孔。

雷达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技术

雷达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技术 定价: ¥89.00元金桥价: ¥84.55元节省: ¥4.45元 内容简介 雷达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技术是雷达的神经中枢。信号处理通过对雷达回波信号的处理来发现目标和测定目标的坐标和速度等,形成目标点迹,数据处理通过对目标点迹的处理形成目标的航迹供指挥决策使用。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雷达信号的形式、雷达杂波抑制、雷达脉冲压缩、雷达信号检测、雷达抗干扰、雷达目标识别、雷达点迹处理和雷达航迹处理等。 全书共14章,第1章为概论,第2章到第10章为雷达信号处理技术,第11章到第14章为雷达数据处理技术。全部内容既包含处理理论,也包含设计技术。 本书可以帮助雷达工程技术人员和雷达使用人员掌握有关雷达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技术,解决有关应用问题;同时还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电子工程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雷达信号处理基础 定价: ¥55.00元金桥价: ¥52.25元节省: ¥2.75元

内容简介 本书译自国际著名雷达信号处理专家Mark A. Richards教授编写的教科书。该书介绍了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雷达系统导论、雷达信号模型、脉冲雷达信号的采样和量化、雷达波形、多普勒处理、检测基础原理、恒虚警率检测、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波束形成和空-时二维自适应处理导论。书中包含了大量反映雷达信号处理最新研究成果和当前研究热点的补充内容,提供了大量有助于读者深入的示例。该书对基础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深入严谨的论述,是一本雷达信号处理领域中高水平的教科书。 本书适合于从事雷达成像、检测、数据处理及相关信号处理的研究生作为教材使用,也是相关专业研究人员不可多得的一本参考书。Mark A.Richards。博士,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首席研发工程师和兼职教授。他具有20余年在学术界、工业界及政府部门从事雷达信号处理和嵌入式计算方面研究的经历。他曾被聘为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项目经理、IEEE 2001年雷达会议的总主席,以及IEEE图像处理和IEEE信号处理期刊的副编辑。Eichards博士长期从事关于雷达信号处理、雷达图像处理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和职业教育。这本严谨的著作源自于一位该领域令人尊敬的领导者,它提供了其他文献中所没有的关于雷达DSP基础及其应用的详细内容。对于那些不只想从普通雷达系统的书籍中粗略学习信号处理,还想学到更多关于信号模型、波形、干扰抑制、探测,以及诸如SAR和SFAP等高级雷达信号处理主题的人而言,本书是非常合适的。经过多年研究生和职业教育的完善与检验,这本深入介绍雷达DSP技术的书籍,以现有的先进雷达技术为基础,全面讨论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并提供了详尽的例子:多域信号获取和采样、目标和干扰模型、常见雷达波形、干扰抑制技术、检测算法和工具、合成孔径成像和自适应阵列处理基础。 信息传输与正交函数 定价: ¥28.00元金桥价: ¥26.60元节省: ¥1.40元 内容简介 本书叙述了非正弦正交函数理论和以之为基础的信息传输系统,主要内容包括正交函数系、信息传输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移动通信与正交函数之间的关系,沃尔什函数的复制生成理论,一般复制生成理论及桥函数的概念,沃尔什函数及桥函数的相关函数的定义及其特性,序率分割制多路传输系统,信息传输系统的统一模型等。 本书可供从事通信、遥控、遥测和雷达工作的技术人员、科研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DSP开发应用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