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学案(含答案)

第2课《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学案(含答案)
第2课《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学案(含答案)

第2课《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学案

(含答案)

第2课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目标导航

1.了解唐太宗李世民亲历隋末农民大起义,认识隋朝的灭亡对唐太宗励精图治的影响。

2.掌握“贞观之治”的出现,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

3.分析唐太宗推动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理解唐太宗是大唐盛世的奠基者,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一.东征西讨定基业

1.举兵反隋隋炀帝的暴政使全国农民起义风起云涌,617年,李渊父子起兵反隋,618年,李渊在长安建立唐朝,李世民受封为秦王。

2.统一全国617624年,李世民率军先后击败薛举.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军事集团,唐朝统一了全国。

3.夺取帝位626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自己当上皇帝,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思维点拨正确认识玄武门之变1实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2影响骨肉相残,增加了政变的血腥;政变是对嫡长子继承制的挑战;为贞观之治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二.击破东.西突厥民族政策

1.击破东突厥1东突厥颉利可汗率10万铁骑兵临长安附近的渭水北岸。2唐太宗采取了多种策略应敌,包括积极备战.和谈及分化敌方的策略。3629年,李世民派大将李靖.李责力出击东突厥,630年初,突利可汗投降,颉利可汗被俘。4安置东突厥降部,册封突利可汗.颉利可汗及其他各部酋长,巩固了北方边防。

2.击破西突厥1为打通中原和西域各国之间的商路,635年,唐太宗派李靖等率军深入吐谷浑腹地,击败其精锐部队,其主帅自杀,其子投降。2642年,唐军沿天山南麓伸展,不久唐军灭掉西突厥。

3.和亲吐蕃唐太宗和吐蕃建立了密切关系,派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婚。唐朝的先进技术.文化传入吐蕃,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的发展。

4.影响1唐朝国威远播到地中海沿岸,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2唐太宗被漠南.漠北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

重点精讲唐太宗的民族团结政策1加强了唐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管辖,也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有利于少数民族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三.贞观之治

1.表现封建政治比较开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文化艺术繁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

2.原因1虚心纳谏,重用贤能之士,尤以对魏征的态度和做法最为典型。2心存百姓,不断反思。3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与民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思维点拨贞观之治主要表现为选贤任能.善于纳谏.克制私欲.发展农业生产.轻徭薄赋等。史论要旨“贞观之治”调整了统治政策,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并不能改变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治世”的繁荣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广大劳动人民基础之上的。知识图示主题一贞观之治史料一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夫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贞观政要崇儒学史料二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阼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资治通鉴贞观二一年史料解读1由史料一中的可以得出唐太宗的择人标准为德行.学识。由可以得出其人才培养观为博学成就美德。2由史料二中的可知唐太宗爱惜人才,可知其知人善任,反映唐太宗重用正直之才,从谏如流,反映唐太宗平

等对待少数民族。问题思考1据史料一,概括唐太宗的择人标准与人才培养观点。2据史料二,归纳唐太宗治国成功的做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3综合上述史料,谈谈你对选人与用人的看法。提示1标准德行;学识。观点博学成就美德或学习提高个人素养。2做法爱才惜才;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民族平等。积极影响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3看法德才兼备;以人为本.人尽其才.宽容包容。

“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1隋的统一与发展经济的措施为唐朝的发展提供了基础。2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完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效率,加强了君权;重视法律,颁行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任用贤良,虚怀纳谏。3经济上,强调“存百姓”的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继续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使唐初社会经济逐步复苏。4文化上,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5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了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6对外关系上,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增强了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7广大劳动人民在较为安定的环境里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精神财富。主题二评价唐太宗史料一武德四年五月,秦王李世民攻克隋朝东都洛阳后,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不禁感叹道“逞侈心,穷人欲,无亡得乎”史料二贞观二一年647年四月,李世民嫌京城闷热,便在临潼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三个月之后,又指责宫室小气,辱没了大唐威仪,便下令重修玉华宫

位于东都的“洛阳宫”本是隋炀帝吃喝玩乐的地方,李世民遂接管过来,“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殆不能堪”,连同“飞山宫”在内的庞大建筑群,豪华气派,极尽奢靡。整座工程,都是黄金白银乃至能工巧匠的生命堆起来的。史料三李世民28岁登基,在位23年,文治武功,千古罕有。史料解读1由史料一中可知,唐太宗认为隋炀帝穷奢极欲的暴虐统治是其灭亡的原因。2史料二反映了唐太宗统治后期追求豪华,大兴土木的情况。由得出,唐太宗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奢侈浪费。3由史料三中可知史料全面肯定唐太宗。问题思考1依据史料一指出,李世民从隋亡中得出的认识是什么为此,李世民执政后采取了哪些措施2与史料一相比,史料二中李世民的主要变化是什么有何影响3史料三对李世民的评价是否全面结合上述史料简述理由。提示1实施暴政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措施任用贤能之人;善于纳谏;轻徭薄赋;注重民族团结等。2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奢侈浪费。影响加重了百姓负担,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激化了社会矛盾,影响了社会稳定。3不全面。李世民前期统治贤明,推行德政,但未能贯彻始终。唐太宗的功绩与作用1唐太宗的励精图治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经济.政治基础。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这就为社会鼎盛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与民族融合,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3

唐太宗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对中外文化采取开放的政策,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繁荣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4唐太宗善于纳谏和用人方面的突出优点,特别是其清醒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1.唐太宗主张文德治国,完善了科举制,提高了进士科的地位,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抑制作用

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答案A解析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庶族地主经济发展.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参与政权。隋唐统治者适应这种阶级关系的变化,通过科举制度使大批有才能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参与到政权中来,从而扩大了统治的基础,巩固了封建统治,故A项正确。

2.贞观政要载“唐太宗曾经说一切重要政务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与事稳便,方可奏行。”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

B.发展科举,提高进士科地位

C.颁布唐律,约法省禁

D.广开言路,从谏如流答案A解析由材料“百司商量,宰相筹划”等信息可知是三省六部制。

3.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又说“汉武帝穷兵三余年,疲敝中国,所就无几,岂有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材料所体现的唐太宗在民族关系上的治国思想是

A.治理好国家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B.具有笼统排外倾向

C.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相结合答案A解析唐太宗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中原民族都有很强的优越感,汉武帝穷兵黩武,劳师远征仍然没有使得边疆各民族与中原修好。现在他以德安抚边疆各族,使得边疆穷困之地尽数归于大唐疆域,故A项正确。唐太宗没有盲目排外的思想,排除B;题干没有体现各民族一律平等和以法治国的思想,排除

C.D。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材料二上曰“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不必猜忌异类四夷可使如一家。”资治通鉴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并结合经济方面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2从材料二判断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是什么答案1治国思想为君不可好大喜功,加重百姓负担,以致国危君

亡,要以民为本。史实提倡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2团结少数民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要根据材料归纳概括;第二小问要根据所学

知识回答。第2问要从材料信息出发,得出其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学习思考

1.提示李世民对东突厥将领采取封官晋爵的原因这是用怀柔

的政治策略来处理民族问题,这种方法比较妥当.开明,这种措施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稳固。

2.提示态度不同1承认少数民族在多民族国家中的合法存

在;2不歧视少数民族,甚至给予一定的照顾;3相对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4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各族自行处理内部事务。

3.提示关系两者互为表里。用贤指不论出身.唯才是举的用人标准,使唐太宗身边聚起各类人才。纳谏即可笼络人才,也是对

人才.臣下的尊重。这两种品质对“贞观之治”的出现起了很大作用。自我测评提示主要活动1军事果断劝说李渊在太原起兵,推

翻隋朝。为铲平割据势力.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具有身先士卒.患难同当的作风。2重人才选拔人才唯才是举,不避亲仇,如重用魏征;办学科举,广开才路。任用人才知人善任,各取所长;一

视同仁,民族平等;广开言路,兼听博采;从谏如流,奖罚分

明。爱惜人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待臣以礼,爱护下属。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2课学案 教师版

新概念英语第2课学案 Part 1 Words 1. until 1) prep 直到……时候 *till 直到,多用于口语 Eg. I sometimes stay in bed until luntime. *from morning to /till night 从早到晚2) conj. 直到……时候(后面加句子)Eg. I stayed in bed until he woke me up. 2. outside 外面 inside 里面 beside 旁边 besides 此外,而且,除….之外 3. ring 1) n.环状物,戒指 Eg. a gold ring 金戒指 *dark rings around her eys 黑眼圈 *ring-road 环状公路 2) v. (零,电话等)响==rang==rung Eg. The door bell rang just now. 3) v. 打电话=call *ring sb = call sb *ring off = hang off 挂断电话 4. repeat v. 重复 *repetition n. 重复 Part 2 Grammar * 一般现在时 1. 意义:经常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2.句型:主语+am/is/are +其他。 主语行为动词+其他。 3.动词表第三人称单数规则 1)一般加+s Eg. give—gives 2) 以s, x, sh, ch, o 结尾的动词加+es Eg. fix—fixes go—goes dress—dresses watch—watches wash—washes 4. 经常搭配的时间短语 频度副词:always, often, usually, sometimes, seldom, never, occasionally = sometimes frequently = often 放于行前系助后 Eg. He doesn’t always come by train. ●现在进行时 1. 意义:正在发生的动作 2. 句型:主语+am/is/are doing sth. 3. 动词变现在分词规则 1)一般加+ing Eg. do—doing 2) 以ie结尾的动词,变ie为y 再加ing Eg. lie—lying die—dying 3) 双写最后一个字母再加Ing Eg. stop—stopping run—runniing swim—swimminig 4) 以e结尾的,去e,加Ing Eg. come—coming 4. 有些单词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 *come go arrive leave move Eg. I am coming to see you. 我要来看望你。 The bus is coming. 公交车要来了. 5. 常搭配的时间 Now at present Look! Listen! ●感叹句 1.句型:How+adj/adv +主+谓+其他! What+ adj+不可名/可名复+主+谓+其他!What +a/an +adj+可名单+主+谓+其他! Eg. How fast he runs! What a beautiful day it is! What nice food you cook!

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课学案.doc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课题: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本课分析我国公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途径和方式,理解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重大作用,感悟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不断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重点难点】1、民主选举的方式;2、民主决策的方式;3、民主监督的方式 【自主学习】 一、知识梳理 1.我国的选举方式的选择: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水平、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2.选举方式比较: 优点局限性 直接选举 选民直接准确表达选民的意愿,选择信赖 的当家人。选举的热情高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影响选举进程,因此选举范围有限,成本较高 间接选举 由选民选代表,再由代表代表选民选举, 这样的方式较为稳妥,便于组织,成本低选民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选民的热情受到 影响 等额选举能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一定程度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可能误以为将要当选者己事先“内定”,因而积极性受到影响 差额选举 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的余地,被选 举人之间也能形成相应竞争若不加以有效规范,可能导致虚假宣传与金钱 交易的发生 3.目前,直接选择的范围:国家事务方面,有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社会事务方面,有城市的居 民委员会选举、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 4.政府的一个重大决策,往往会牵涉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因此,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 5.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

「精品」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 抗美援朝学案(无答案)

八上历史科学案(第1面)序号 2 初2 年级班教师学生 第二课抗美援朝 【课标要求】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学习目标】 1、了解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 2、掌握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时间、目的和结果; 3、理解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4、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人民,其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学习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 【学习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学习方法】收集并分析资料、讲述故事、设疑讨论、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快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 (1)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以国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侵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一直打到中朝边境____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____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____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为了____、____,___年___月,以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侵略者。(2)抗美援朝过程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发扬了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像誓死坚守上甘岭的钢七连,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的____,为不暴露部队潜伏目标而宁愿被烈火吞噬的____等等。 (3)___年__月,朝鲜战争的作战双方在签署停战协定,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预习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抗美援朝:(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性质:__________________。(3)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4)时间、领导人:______、_______。(5)战斗英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6)著名战役:_______________。(7)结束时间:___________。(8)结果:________________。 (9)胜利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我们要学习中国人民志愿军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在朝鲜战争爆发的情况下,假如你是国家领导人的高级参谋,你认为中国该不该出兵?请阐述你的观点。 2、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3、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做出了重大牺牲,终于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请你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背景知识谈谈抗美援朝胜利的历史意义。 4、史料分析: 材料1: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材料2:朝鲜战争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美军参谋长联席主席布莱德雷请回答: (1)材料1“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这支军队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请举出典型代表。 (2)哪些事件证明美国人选错了“战争对手”和“地点”? (3)“打败美国野心狼”的标志是什么? (4)有人认为,朝鲜战场上,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劳师袭远,后勤补给困难,所以遭到了失败,你对此有何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课堂小结】 原因 时间:司令员: 抗美援朝经过:五战五捷 结果: 意义:提高了巩固了 【当堂检测】 1、.抗美援朝发生在() A.1950年6月 B.1950年10月 C.1951年6月 D.1951年10月 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枪眼而牺牲的英雄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刘伯承 D.彭德怀 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是什么战争中的一首战歌() A抗日战争B北伐战争C抗美援朝D解放战争 4、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司令员是() A朱德B彭德怀C贺龙D刘伯承 5 、朝鲜战争中中国军民,五战五捷,并将美军赶回()附近 A汉城B副山C金边D“三八线” 6 、黄继光是什么战役中的战斗英雄() A上党战役B辽沈战役C上甘岭战役D淮海战役 7 、遵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A黄继光B邱少云C雷锋D赵尚志 8 、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哪一个军队() A解放军B八路军C红军D志愿军 9、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出兵参战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 B.向世界表明新中国敢于迎战强大的帝国主义 C.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密切相关 D.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从不也永远不怕战争。 10、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根本目的是:() A.援助被侵略的弱小邻国B.迎战强大的美国C.打破外国封锁为解放台湾作准备D.保家卫国11、“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此语是指() 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

《政治生活》第二课学案及答案

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课时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考点展示】 各种选举方式的特点,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考点解读】 考点一:各种选举方式的特点,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选举方式的比较 (2011温州模拟)某村村民一大早就来到投票站,参加村委会主任换届选举。此前,3名候选人已经进行了13场演讲和答辩,面对面地回答了村民提出的160多个问题。据此回答例1-2题: 【例1】该村村民对村委会主任的选举属于 ①直接选举②间接选举③等额选举④差额选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例2】这种选举有利于

①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人②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③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④为选民提供了选择的余地⑤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 2、确定选举方式的依据 (1)选择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3、我国的选举方式: 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顺应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级,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 【例3】目前,在我国举行一次全国性的乡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至少需要433万人的人力投入,3亿元以上的财力支出。举行一次全国性的县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至少需要533人的人力投入,6亿元以上的财力支出,而实际的支出远高于此数。这表明 ①选举方式的选择与我国的国情密切相关②我们进行直接选举的条件还不具备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④我国不能采用直接选举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为什么? ①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③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2)怎么做? ①不断提高自己民主选举的素养 ②态度:积极参加选举。 ③能力: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例4】某社区在进行新一届居委会选举中,想了不少办法来吸引年轻人,但效果不明显。不少青年居民并不热心,反应冷淡。作为社区青年居民,应该在居委会选举中 ①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选出令人满意的人大代表②增强选举参与感、责任感,积极参加选举③提高政治素养,透出自己神圣的一票④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考点二: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学校历史学案-第2课走向全盛的唐朝

十三中七年级历史学科学案 攥写人:姜笛纂写日期:2011年2月19日使用人:使用日期:年月日课题第2课走向全盛的唐朝课时: 学习目标1:记住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名字 2:知道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基本史实 3:理解开元时代在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以及盛世形成的原因 重点难点重点:“开元盛世”难点:评价武则天 自学指导【预习导学】 称帝:唐太宗死后,唐高宗继位,大权逐渐落在武则天手里。 改国号为___________ 女皇武则天政绩:武则天颇有政治才能,多方招揽人才,发现和提拔 了___________、宋璟等人。组织编写___________,颁发全国, 指导农业生产。多次下令减免___________,把土地开垦、 ___________情况作为考查地方官员的重要依据。 称帝:712年,李隆基当了皇帝。他就是唐玄宗。他统治前期 主要年号是___________ 政策:任用___________是开元年间用人的基本原则。他让才 干出众、敢直言进谏的姚崇、___________担任宰相;采取措 施发展生产。他鼓励扩大耕地面积,还号召___________;下“开元盛世”令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___________;按照唐太宗“_______” 的原则,废除了武则天时代的___________;倡导节俭。开元 初年出现了___________的好风气 “开元盛世”:经过唐玄宗的治理,不仅“__________________” 而且___________又有新的发展,开元年间唐朝进入_________ 时期。 4选1在正确下面划横线 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务 人们之所以基本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她重用人才,奖励农业发展 是我国唯一的女皇帝 统治期间社会经济发展 唐太宗统治时期 武则天统治时期 “贞观之风一朝重振”是指唐中宗统治时期 唐玄宗统治时期

第2课 常用逻辑用语(学案)

第2课常用逻辑用语 一、目标导引 1.设A ,B 是两个集合,则“A B A = ”是“A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集合与命题有哪些联系呢?谈谈你的认识. 二、知识梳理集合 命题 概念 一些元素(研究对象)组成的总体要素元素(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 表示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 合,{x x 具有属性} P 图示法:用平面上封闭曲线内部代表集合 关系元素与集合:a A ∈,a A ?集合与集合: 子集A B ?:x A x B ?∈?∈真子集A B ≠ ?:A B ?但0x B ?∈,且0x A ?运算并集:{A B x x A =∈ 或} x B ∈交集:{A B x x A =∈ 且} x B ∈补集:{U C A x x U =∈且} x A ?性质 (特征)A ??,A A ?,,A B B C ??,则A C ?A A A = ,A A ?= ,A A A = , A ?=? A B A = A B ??; A B A = A B ??子集的个数:2n ;真子集的个数:21n -应用集合是数学的基础

三、问题研讨 问题1:四种命题 例1:(写出命题“所有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是偶数”的否定、否命题、逆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判断其真假. 问题2:复合命题 例2:已知命题p :对任意x R ∈,总有20x >;q :“1x >”是“2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p q ∧B .p q ?∧?C .p q ?∧D .p q ∧?问题3:充要条件 例3:设θ∈R ,则“ππ||1212θ-<”是“1sin 2 θ<”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问题4:生活应用 例4(2016年全国2理15)有三张卡片,分别写有1和2,1和3,2和3.甲,乙,丙三人各取走一张卡片,甲看了乙的卡片后说:“我与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2”,乙看了丙的卡片后说:“我与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1”,丙说:“我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不是5”,则甲的卡片上的数字是 四、总结提升 五、即时检测 【2017天津,文2】设x ∈R ,则“20x -≥”是“|1|1x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第二课学案

1、等额选举在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2、差额选举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3、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好,更能充分地表达选民的意愿。 4、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只会干扰决策的形成。 5、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基层国家机关。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我国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活动是 A.各级政府领导人的选举 B.政协委员的选举 C.县乡人大代表的选举 D.党的十八大代表的选举 2、2011年11月16日,环保部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日报 技术规定》,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至12月7日征求意见结束,共收到了1500多条反馈 意见,普遍赞成将PM2.5作为一般评价项目纳入空气质量标准,有的还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应提 前实施。这是公民通过参与民主决策。 A.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社会听证制度 3、在某市开展的“我为创建文明城市献一计”活动中,广大市民纷纷建言献策。不到半年时间, 市政府就收到四千多条建议。经过认真研究,很多合理的建议被政府采纳。这种公民参与民主 决策的方式属于 A.民主评议会制度 B.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C.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D.信访举报制度 4、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 A.公民享有知情权 B.公民行使监督权 C.实行基层民主自治 D.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各地政府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积极探索运用“网上述职”、“暗访式考察”等考核方法, 充 分吸收群众意见。这使得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有了更多合法渠道参与。 A.民主选举 B.民主监督 C.民主管理 D.民主决策 三、综合探究 中国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甘肃校车事故、老年人倒地无人敢扶,一系列事件使道德 问题成为2011年社会关注的焦点。某网站以“社会转型期,我们必须为道德撑腰”为主题进行 讨论,众多网友纷纷发微博参与。请你参与其中。 网友“一片蓝天”: 拥有90多年历史的安达信、安永、德勤、毕马威、普华永道一起被公认为全球五大会计公 司,但就因为一次“安然假账”事件“死于无信”。

第2课 抗美援朝学案

第2课抗美援朝 【学习目标】 1.了解抗美援朝的原因、时间及结果 2.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重点难点】 1.重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2.难点:抗美援朝的原因 【自主学习】 1.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以国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侵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一直打到中朝边境____________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 ____________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____________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月,以________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侵略者。 2.抗美援朝过程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发扬了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像誓死坚守上甘岭的钢七连,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的____________ ,为不暴露部队潜伏目标而宁愿被烈火吞噬的____________等等。 3.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月,朝鲜战争的作战双方在签署停战协定,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4.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____________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抗美援朝是50年代的一场重要的战争,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请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每年在什么时间纪念这一重大史实? 2.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朝鲜战场上作战的双方分别是什么部队?战争的结局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有这种结局?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导学案(附答案)

第2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二、唐太宗“贞观之治” 1、主要内容措施:①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②重视发展生产,开垦荒地、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③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 ④合并州县,整顿吏治。 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房玄龄和 杜如晦;魏征为著名谏臣。 ⑥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2、效果评价: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 力逐步加强,成为世界上的强国,我国的封建制度发 展到顶峰。 3.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秦隋:都完成了统一后很快灭亡;都是因为统治者的残暴无道,整治黑暗;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汉唐:统治者都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都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任用贤良;都成为影响 当时世界的大国。 三、女皇武则天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2、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 策,使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 启开元,治宏贞观” 本课考点精练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唐太宗的政治主张的有() A、皇帝要勤于政事 B、大臣要廉洁奉公 C、政府要轻徭薄赋 D、君臣要讲气派 2、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临朝处政,开创殿试 C、她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 D、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3、“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出此话的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光武帝 C、唐高祖 D、唐太宗 4、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的著名谏臣是 (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5、你可知道隋炀帝是在何时被部将所杀死的吗? ( ) A、589年 B、618年 C、907年 D、1840年 6、唐太宗与汉文帝有哪些共同之处() ①提倡节俭,节制欲望②轻徭薄赋 ③曾经免除田租④励精图治,出现盛世局面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统治者是() A、李渊 B、李世民 C、武则天 D、李隆基 8、以下著名大臣中,是武则天提拔起来的是() A、长孙无忌 B、魏征 C、房玄龄 D、姚崇 9、《沁园春·雪》中提到了“唐宗宋祖”,这里的“唐宗”指的是() A、唐高宜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0、唐太宗革除“民少吏多”弊政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B、减轻人民的负担 C、改善君民关系 D、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历史第2课学案.doc

学案设计 学校:巩义市第二初级中学教师姓名张晓峰班级:七 年级 学习内容2文明入口的始祖村落计划学时1课时 学习目标 1、简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掌握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重点) 3、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难点)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 学习重点掌握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 理解背诵 学习难点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 概念和结论。 理解背诵 教学方法 讨论法、联系讲述法、图表法、图片分析法 、 学习过程和内容:备注【学案自学】(预习课文,自主完成,记下发现的问题)

文明入口的始祖村落长江流域 河姆渡氏族 母系水稻干栏式 黄河流域 大汶口氏族 贫富分化 【达标反基础题型 作业布置 1. 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河姆渡聚落 A①B②C①②D③④ 2. 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A. 大豆和小麦 B.花生和高粱 C.甘薯、玉米 D.水稻、粟 3. 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 ④半坡聚落 —村;使用工具一-石器;半坡居民种植 O 我国是世界上很 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2、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距今时间是 ;生活位置:流域;使用 石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和 的国家。河姆渡居民 居住在 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的乐器;半坡居民居住在— 会制造,上面的符号是我国 的雏形。会纺线、织布、制衣。 3、 大汶口居民距今时*1'可是;地点;出现 陶和 陶;在后期,出现了 和,原因是:的发展。 [合作交流】(生生互助,合作交流) 1 .组内展示、交流、矫正 2 .在课本上标记知识要点 【班级展示】(师生互动,夯实基础)(小组成员汇报成果,教师点评) 1、各组汇报预习成果 2、把课本有关知识点标志在书上。 【质疑探究】(点拨释疑, 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笈原图, 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 【精讲点拨】 1、 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并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 2、 河姆渡原始居民在农业方面的重要特征:用磨制石器、耒精耕地、种植水稻。 3、 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其他情况:住干栏式房子,定居生活;会挖掘水井;饲养家畜; 制造陶器和玉器;懂音乐。 4、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发明和创造,表明长江和黄河都是中国的母亲河,共同 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自悟自得】知识构建(归纳总结,梳理知识) 黄河流域半坡氏族母系粟半穴居式 1、半坡原始居民距今时间是 生活位置: 流域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学案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学案 <课前预习案> (一)高考考点 1、价值与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 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4、供给与需求 5、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6、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7、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8、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二)、考点自主梳理 1、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 2、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1)价值规律的内容 (2)表现形式 4、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对生活必需品、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 (2)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①替代商品 ②互补商品 5、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三)自我检测 1.中国笔记本电脑已经进入低价时代。对于笔记本电脑,许多人过去“只在梦中想”,而今大可以“信手抱回家”。笔记本电脑进入低价时代的根本原因是( A ) A、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 C、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D、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 2、2009年1月某企业生产A商品2亿件,价值20亿元,2月份生产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 其它条件不变,则A商品2月份的价值总额为( C ) A 24亿 B 10亿 C 20亿 D 30亿 3.市场经济推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这里的等价交换原则( C ) A、是每次商品交换都必须等价的 B、是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应该与价值相一致 C、只存在于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 D、表明等价交换原则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 4.小明在体育用品专店购买篮球时发现,随着羽毛球拍供应量的增加,羽毛球的供应量也随之增加。这是因为( B ) ①羽毛球拍与羽毛球是互补商品②羽毛球拍与羽毛球互为替代品③某商品需求量增加,其互替品的需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回延安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2.回延安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以及“信天游”的特点。 2、理解诗人真挚炽热的感情和诗的主题。 【相关链接】 1、了解作者 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新歌剧《白毛女》。主要作品有《放声歌唱》《十月颂歌》《雷锋之歌》等。 2、写作背景 《回延安》是贺敬之1956年重回延安参加“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时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人从1940年至1946年,一直在延安学习工作。1956年,在久别10年之后重返延安,写出了这首诗。 3、信天游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一种形式。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信天游唱词一般为两句体,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基本上是即兴之作。这些口语化的诗句,语出惊人,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陕北人唱信天游,既唱生活的快乐,也唱个人的忧愁;既不乏浪漫,又注重现实,是对生活美的追求和感情的寄托。 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因此信天游的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韵律和谐,不加修饰地透着健康之美。信天游的歌腔高度集中地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自主学习】 1、学生朗读诗歌,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尝试读出语气、语速、重音、节奏。 (1)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进亲人怀。 (2)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2、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白羊肚.()糜.子 ( ) 黍.类( ) 油馍.( ) 柳林铺.()打发.()漫溯.()气喘.( ) 3、《回延安》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全诗有五个部分,试给每个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合作探究】 一、文本理解 1、延安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诗歌中的?结合贺敬之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理解诗人展示的这一形象的。 2、“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1099.新人教版第2课时 位置——左右-导学案

《位置------左右》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左、右”的相对性。 2、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经历“左、右”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正确确定“左、右”的位置。难点:在具体情景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导学流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会念拍手歌吗?喜欢玩吗?谁能来表演一下 问:小朋友们,刚才他们是用什么拍掌的?(师相机板题) 二、导学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1、体验左、右。 1)师: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 3)说一说。

师: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 4)师小结: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5)生说。(要求学生摸着说) 6)揭示课题。 2、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举左手,举右手;举右手,举左手。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 拍一拍:在身体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两下掌 (二)感知群中的左边,右边,建立方位感 1、找一找。 1)第一横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又是谁? 2)第二横排中,从左往右数,第__个同学是谁?从右往左数,第__个同学又是谁? 师小结:同一个人,从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 3)你的左边是哪个同学?右边又是哪个同学? 4)同桌互说: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学? 5)全班交流。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一只小猪找不到回家的路,请小朋友用学到

【教育资料】第一单元 第二课 学案1学习专用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学案1影响价格的因素 1.引起商品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还有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上述因素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 (1)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价格升高,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2)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价格降低,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价值量成正比。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性因素 (1)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试判断: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提示B。企业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3.价值规律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请思考: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但是,“一分钱买不到一分货或者多于一分货”的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的。这是为什么?

提示价值规律告诉我们,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但现实生活中商品的价格同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当供大于求时,价格往往低于价值,就会出现“一分钱不只买一分货”的情况;当供小于求时,价格往往高于价值,就会出现“一分钱买不到一分货”的情况。 探究点一供求对价格的影响 议题:香蕉供求关系的变化对其价格有何影响 春节前香蕉价格高,第一个原因是春节节日因素的推动,第二个原因是冬季时令水果选择较少,第三个原因是春节前很多产地气温较低,降水比较频繁,所以导致整个香蕉生长速度非常的慢,供应较少,推高了香蕉的价格。 节后香蕉大量上市,春季的时令水果,如菠萝、圣女果等在不断增加,它们水分比较多,在气温升高的时候更受欢迎,导致消费者购买香蕉的意愿减少,从而导致了香蕉价格出现大的下滑。 (1)春节后,有哪些因素导致香蕉价格下降? (2)这些因素对香蕉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1)春节后,香蕉供给量增加、节后对香蕉的需求减少、时令水果增加等因素导致香蕉价格降低。 (2)它们是通过影响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当供给增加,需求减少时,导致商品过剩,供过于求,价格就会下降。反之,价格会上涨。这说明了供求关系是影响商品价格的直接因素。 供求影响价格的途径 例1(2019·江苏学测)一般来说,新产品上市时,会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而当生产不断增加时,又会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两种现象直接反映出() A.价值影响价格 B.劳动决定价值 C.供求影响价格 D.价格决定供求 答案 C 探究点二价值决定价格 议题:当前,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价格降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曾几何时,笔记本电脑被视为奢侈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成本下降,它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如今,4 000元就能购买一台配置较

第2课明十三陵 学案

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

第3页 共4页 第4页 共4页 4. 简述定陵的考古收获,并分类列表。 【合作探究】 1. 明成祖选陵址,最终选中昌平黄土山,具有“龙虎抱卫,主客相迎”的优势。它们反映了封建帝王们的什么心理状态? 。 2. 结合明孝陵和明十三陵的建筑布局,分析明代皇帝“前朝后寝”制度,究竟是如何突显皇权的至高无上的? 3.材料:(长陵)楠木殿是我国仅存的最大的楠木大殿,为古建筑中无比珍贵的遗物。其主体建筑全部用贵重不凡的楠木建成,殿堂内外纵横林立的优质金丝楠木巨柱,最高达十四点三米,直径都在一米以上。大殿梁架由六十根整材金丝楠木承托,中间四根直径达一点一七米,两人合抱不能交 手……这些“皇木”来之不易,采于遥远的南方深山老林,民工们常“入山一千,出山五百”,多 少人为此付出生命。待山洪将此冲出,导入江河,结筏运至北京,木材仅剩十分之一二…… 思考:历史上许多著名古建筑都曾经在当时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人民造成祸害,但也给后人留下珍贵古迹名胜,如何分析这一历史复杂现象? 4.从明孝陵和明十三陵的申遗工作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5.学术争鸣:目前,一些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正在议论挖掘陕西乾县的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问题。根据你所了解的关于定陵考古发掘的情况,谈谈对上述议论的看法,是赞成挖掘乾陵,还是同意反对派的意见? 【收获与感悟】 拓展材料: 材料一 定陵地下宫殿规模宏伟,晶莹富丽,古朴典雅,工艺卓绝,历经三百余年却片石无毁,坚固异常。 ──《紫气贯京华》 材料二 (定陵)玄宫地面由特制“金砖”铺地。“金砖”又叫澄浆砖或津砖,光润耐磨,越 磨越润亮,极为名贵。明代宫廷在江南烧造此砖。据载,一窑“金砖”需用几种枝柴烧制一百三十 多天,出窑后再放入桐油中浸泡。苏州砖窑烧造五万块砖,需耗时三年。 ──《紫气贯京华》 材料三 定陵地下宫殿是一座瑰丽的艺术文化宝库,内藏帝后生前享用不尽的物质财富,有世间罕见的帝后冠服,金光耀眼的金玉珠宝,小巧玲珑的首饰,晶莹剔透的瓷器,绚丽多彩的丝绸织 品,多达三千余件。 ──《紫气贯京华》 材料四 与天寿山诸陵相比,思陵显得格外简陋、破败、悲穷。时光飞逝,风雨剥蚀,今日思 陵,已是一片荒芜苍凉,稀疏苍松围绕着孤零零的陵墓,一通石碑竖在陵前,石五供抛在荒野之中。 ──《紫气贯京华》 材料五 长陵神路全长约七公里,完成于宣德十年,后来成为十三陵总神路,为诸陵所共有。 以神路为中心,陵园中各式建筑,由南向北次序排列。主体建筑位于神路正中,坐北朝南,地宫在神路北端,居中当阳,似在北极星下,格外庄严郑重……整体布局纵横交错,舒展明朗,匀称和谐, 既统一规整又富于变化…… ──《紫气贯京华》

国学第二课教学设计

《国学课》 三年级上册第二课、《无违为孝》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二课选了《为政》篇中孔子对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问孝的应答之辞,孔子针对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和实际情况,作了各不相同的具体回答,展现了孝的丰富内涵,强调孝的根本在于敬,也就是子女对父母发自内心深处的尊敬。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每天的“每日一诵”小课程,初步能够正确诵读论语,虽然不能了解它的内涵与实践方法,但确实感受了君子基本的行为方式。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能读出文言文和诗歌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及原文的大意。 3、体察孔子对四人“问孝”回答的异同,理解“孝”的丰富含义,做到在现实 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教学重难点:读文、背文。 教法与学法: 以故事引入课题,留下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引入内容,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阅读,通过“引、读、猜、证、悟、疑、结”七个环节,让学生在反复的涵咏中,体会“无违”的涵义,从而理解大意,达成目标。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时确定: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从第1课《孝为根本》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孝悌”是“为仁之 本”。那么孔子在教学中是怎样把自己对“孝”的理解教给学生的呢?学 了第2课后我们就会了解孝在当时社会的重要意义,并能借此对孔子的教 学风格有所了解。让我们开始学习吧。 引出课题,一起走近儒家名士关于孝的谈论板书课题:无违为孝。

二、读:学生自读教材第二课。做到读音正确、断句规范。 1、根据学生自读情况,教师指名读,对字音存在的问题进行规范指导。 2、指名学生验证读,当学生基本通读之后。教师范读。 3、师生配乐读。 4、提问:这几段选段介绍了哪些人关于孝的疑问?学生回答:(展示课件相 关)。 5、追问:你认为孝应该是怎么样体现?指名答 6、师:孔子认为什么做法才算是孝的风范?请大家找出来,集体读一读。 7、出示课件:无违。 三、猜:请大家合上课本猜一猜,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指导学生先理解字词,再理解讨论句子意思。) 四、证:翻开课本,结合注释,进入证义环节。教师展示句意,学生齐读。 五、悟:同学们,结合课文,找找孔子关于孝的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板书 1、举手读。 2、四个学生都向孔子问孝,但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孝”有丰富的内涵,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体现。针对四人的不同特点,孔子给出了不同的回答,说明孔子能够因材施教,真正结合弟子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育。(先相互分享,再举手或者指名分享)。 3、出示:“无违”(板书) 六、疑:回到开课,说说孔子在教学中是怎样把自己对“孝”的理解教给 学生的呢? 七、结:小结本课内容,本课告诉我们孝顺的行为风范。齐诵经典,结束 课堂。 板书设计: 无违 无违为孝唯其疾之忧孝敬父母 敬尊敬长辈

第2课练习学案

《文章输入大比拼练习课》学案 一、复习回顾查找知识 1、各种键的作用 回车键Enter 上档键Shift 退格键Backspace 删除键Delete 插入改写切换键Insert Shift+Space Ctrl+Shift 2、复制文本的方法 移动文本的方法 替换操作的方法 二、练习巩固掌握知识 选择试题 1.在Word中,先选定文字,然后单击“剪切”按钮,改变插入点位置后再单击“粘贴”按钮,则这一系列操作的作用是( )。 A. 文本移动 B. 文本更改 C. 文本复制 D. 文本删除 2.Word文档的编辑中,以下键盘命令中不是剪贴板操作命令的是( )。 A. Ctrl+A B. Ctrl+X C. Ctrl+C D. Ctrl+V 3.在Word中,当鼠标指针指向已经选定的文本时,鼠标指针的形状会变成( )。 A. 手形 B. 沙漏 C. 箭头 D. 竖线 4.在Word中,要使光标回到文本末尾,其命令是( )。 A. Home B. Ctrl+Home C. Ctrl+End D. End 5.在Word2000中怎样用键盘来选定一行文字( )。 A. 将插入点的光标移至此行文字的行首,按下组合键Shift+End B. 将插入点的光标移至此行文字的行首,按下组合键Alt+End C. 将插入点的光标移至此行文字的行首,按下组合键Ctrl+End D. 将插入点的光标移至此行文字的行首,按下组合键Ctrl+Enter 6.下面哪种方法可以选择一个矩形的文字块( )。 A. 按住Alt键,再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到矩形字块的右下角

B. 不能一次选定,只能分步来选 C. 按住Shift 键,再按下鼠标左键,并推动到进行字块的右下角 D. 按住Ctrl 键,再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到矩形字块的右下角 7. 在Word2000的编辑状态下,执行“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后( )。 A. 被选择的内容移到剪贴板 B. 剪贴板中的内容移到插入点 C. 被选择的内容移到插入点处 D. 剪贴板中的内容复制到插入点 操作试题 1、《神舟回眸》 将文章的第7自然段(“自1992年我国启动……走得坚定而从容。”)复制到文章的最后形成新的一个自然段。 2、《荷塘月色》 (1)、将文章中的“荷叶”替换成“叶子”。 (2)、把文章第3自然段(“荷塘的四面,……而杨柳最多。”)移动到文章的最后形成一个新的自然段。 3、“小故事大道理.doc ” 用“替换”操作将文件内容中多余的空格快速删除,并保存。 三、 预习:第3课 妙手回春秀文字 1、把下面方框里的的文字设置为:方正舒体、居中、二号字、加粗、、斜体、紫罗兰色。 2、 将 “神舟五号”飞船的自然段字体格式化为红色,楷体,五 号字,加波浪形下划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