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

中风
中风

第七节中风

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喁斜等症状。

由于本病发生突然,起病急骤,“如矢石之中的,若暴风之疾速。”临床见症不一,变化多端而速疾,有晕仆、抽搐,与自然界“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古代医家取类比象而名之为“中风”;又因其发病突然,亦称之为“卒中”。至于《伤寒论》所说之“中风”,乃外感病中的太阳表虚之证,与本节所述不可混淆。

《内经》中没有中风的病名,但有关中风的论述较详。在病名方面,依据症状表现和发病阶段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在卒中昏迷期间称为仆击,大厥、薄厥;半身不遂者则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痱等病名。在病因方面,认识到感受外邪,烦劳暴怒可以诱发本病。如《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人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凋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此外,还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体质、饮食有密切的关系。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曾经明确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这些论述验之于临床,基本是正确的。

在《内经》理论指导下,历代医家对中风的病因和治法作了进一

步的探讨和发挥。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在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如《灵枢》所说“真气去,邪气独留”;东汉·张仲景认为“络脉空虚”,风邪人中是本病发生的主因,并以邪中深浅、病情轻重而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在治疗上,主要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千金方》小续命汤和《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大秦艽汤,均为代表方。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是中风病因学说的一大转折。如张元素认为病因是热,他说:“风本生于热,以热为本,以风为标。”刘河间则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医学发明·中风有三》说:“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多有此疾。”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丹溪心法·沦中风》指出:“东南之人,有风病者,非风也,皆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元代王履提出“真中”、“类中”病名。《医经溯洄集·中风辨》指出:“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其后,明代张景岳认为本病与外风无关,而倡导“非风”之说,并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景岳全书·非风》言:“非风一症,即时人所谓中风症也。此症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同代医家李中梓将中风中脏腑明确分为闭,脱二证。至清代叶天士始明确以“内风”立论,《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进一步阐明了“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寸起”的发病机理,并提出滋液熄风,补阴潜阳,以及开闭、固脱等法。王清任指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于“气虚血瘀”

所致,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至今仍为临床常用。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等总

下篇各论第四章肝胆病证

结前人经验,进一步探讨发病机理,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主要在于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至此对中风的病因病机和治法认识渐趋深化。

根据中风的临床表现特征,西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与之相近,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它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局限性脑梗塞、原发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均可参照本节进行辨证论治。[病因病机]

本病多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劳逸失度、情志不遂、饮酒饱食或外邪侵袭等触引起脏腑阴阳失调,血随气逆,肝阳暴张,内风旋动,夹痰夹火,横窜经脉,蒙蔽神从而发生卒然昏仆,半身不遂诸症。一、病因

Ⅱ.内伤积损

素体阴亏血虚,阳盛火旺,风火易炽,或年老体衰,肝肾阴虚,肝阳偏亢,复因将息失宜,致使阴虚阳亢,气血上逆,上蒙神窍,突发本病。正如《景岳全书·非风》说:“卒倒多有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

2.劳欲过度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烦劳则张。”烦劳过度,耗气伤阴,易使阳气暴张,引动风阳上旋,气血上逆,壅阻清窍;纵

欲过度,房事不节,亦能引动心火,耗伤肾水,水不制火,则阳亢风动。

3.饮食不节

嗜食肥甘厚味,丰香炙博之物,或饮酒过度,致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生热,热极生风,终致风火痰热内盛,窜犯络脉,上阻清窍。此即《丹溪心法·论中风》所言:“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

4.情志所伤

五志过极,心火暴甚,可引动内风而发卒中,其中以郁怒伤肝为多。平素忧郁恼怒,情志不畅,肝气不舒,气郁化火,则肝阳暴亢,引动心火,气血上冲于脑,神窍闭阻,遂致卒倒无知。或长期烦劳过度,精神紧张,虚火内燔,阴精暗耗,日久导致肝肾阴虚,阳亢风动。此外,素体阳盛,心肝火旺之青壮年,亦有遇怫郁而阳亢化风,以致突然发病者。

5.气虚邪中

气血不足,脉络空虚,尤其在气候突变之际,风邪乘虚人中,气血痹阻,或痰湿素盛,形盛气衰,外风引动内风,痰湿闭阻经络,而致喁僻不遂。

二、病机

中风的形成虽有上述各种原因,但其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指出脑为“元神之府”。

“精明”,“元神”均指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功能而言,因此可以认

中医内科学

为神明为心脑所主。病理基础则为肝肾阴虚。因肝肾之阴下虚,则肝阳易于上亢,复加饮食起居不当,情志刺激或感受外邪,气血上冲于脑,神窍闭阻,故卒然昏仆,不省人事。病理因素主要为风,火,痰、瘀,其形成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如肝肾阴虚,阳亢化火生风,或五志化火动风。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或火热炼液为痰。暴怒血菀于上,或气虚无力推动,皆可致瘀血停滞。四者之间可互相影响或兼见同病,如风火相煽,痰瘀互结等。严重时风阳痰火与气血阻于脑窍,横窜经络,出现昏仆、失语,喁僻不遂。·

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两者可互为因果。发病之初,邪气鸱张,风阳痰火炽盛,气血上菀,故以标实为主;如病情剧变,在病邪的猛烈攻击下,正气急速溃败,可以正虚为主,甚则出现正气虚脱。后期因正气未复而邪气独留,可留后遗症。

由于病位浅深、病情轻重的不同,又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别。轻者中经络,重者中脏腑。若肝风夹痰,横窜经络,血脉瘀阻,气血不能濡养机体,则见中经络之证,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不伴神志障碍;若风阳痰火蒙蔽神窍,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则见中脏腑重证,络损血溢。瘀阻脑络,而致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因邪正虚实的不同,而有闭脱之分及由闭转脱的演变,闭证之中腑者,因肝阳暴亢

或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见喁僻不遂,神志欠清,大便不通;中脏者,风阳痰火内闭神窍,脑络瘀阻,则见昏仆,不省人事,肢体拘急等闭证。因于痰火瘀热者,为阳闭;因于痰浊瘀阻者为阴闭。若风阳痰火炽盛,进一步耗灼阴精,阴虚及阳,阴竭阳亡,阴阳离决,则出现脱证,表现为口开目合,手撒肢冷,气息微弱等虚脱症状。由此可见,中风的发生,病机虽然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虚、血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气滞)、血(血瘀)六端.

中风(二)

恢复期因气血失凋,血脉不畅而后遗经络形证。中脏腑者病情危重,但经积极抢救治疗,往往可使病人脱离危险,神志渐趋清醒,但因肝肾阴虚,气血亏损未复,风、火、痰,瘀之邪留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仍留有半身不遂,口歪或不语等后遗症,一般恢复较难。[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具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謇涩等特定的临床表现。轻症仅见眩晕,偏身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2.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

3.发病之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一侧麻木等先兆症状。

4.常有眩晕,头痛、心悸等病史,病发多有情志失调、饮食不当或劳累等诱因。

二、病证鉴别

1.中风与口僻口僻俗称吊线风,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但常伴耳后疼痛,口角流涎,言语不清,而无半

第四章肝胆病证

身不遂或神志障碍等表现,多因正气不足,风邪人脉络,气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龄均可罹患。

2.中风与厥证

厥证也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之表现,——般而言,厥证神昏时间短暂,发作时常伴有四肢逆冷,移时多可自行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言语不利等表现。

3.中风与痉证

痉证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发病时也可伴有神昏,需与中风闭证相鉴别,但痉证之神昏多出现在抽搐之后,而中风患者多在起病时即有神昏,而后可以出现抽搐。痉证抽搐时间长,中风抽搐时间短。痉证患者无牛身不遂、口眼喁斜等症状。

4.中风与痿证

痒旺可以有肢体瘫痪,活动无力等类似中风之表现;中风后半身不遂日久不能恢复者,刃;可址肌肉瘦削,筋脉弛缓,两者应予以区别:但痿证一般起病缓慢,以双下肢瘫痪或四肢瘫焕,或肌肉萎缩,筋惕肉困为多见;而中风的肢体瘫痪多起病急骤,且以偏瘫不遂为主。

痿证起病时五神昏,中风则常有不同程度的神昏,

5。中风与痼证

晌让发汗寸起病急骤,突然昏仆倒地。勺中风相似、但癇证为阵发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卒发仆地寸常门中作声,如猪羊啼叫,四肢频抽而口吐白沫;中风则仆地无声,一般五四肢抽搐及U吐涎沫的表现.痢证之神昏多为时短暂,移寸可自行为;醒?醒后一如常人,但可再发;中风患者昏仆倒地,其神昏症状严重,持续时间长,难以自行苏醒,需及时治疗方可逐渐清醒。中风多伴有半身不遂、口眼喁斜等症,亦与痼证不同。

、相关检查

小风与西医急性脑血管病相近,临床可作脑脊液、眼底及CT、MRI等检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检查尢明显异常。局限性脑梗塞,患者脑脊液压力不高,常见在正常范围,蛋白质含量呵高。头颅CT和MKI可显示梗塞区;;出血性中风在起病后1周CT能正确诊断大脑内直径在[厘米或更大的血肿,对于脑千内小的血肿或血块已变为和脑组织等密度时,M刚的诊断比C1,可靠。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原因为动脉瘤破裂和动静脉血管畸形,早期CT扪描,n/显示破裂附近脑池或脑裂内有无疑血块,脑内或硬膜下血肿及是否合并脑出血。MHI肘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并不可靠,无CT条件下,可谨慎进行脑脊液检查。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中经络、中脏腑

l卜经络者虽有牛身不遂,臼眼歪斜、语言不利,但意识清楚;小脏腑则昏不知人,或神志昏糊、迷蒙,伴见肢体不用、2.中脏腑辨闭证与脱证

闭旺属实,因邪气内闭清窍所致,症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中医内科学

体强痉等。脱证属虚,乃为五脏真阳散脱,阴阳即将离决之候,临床可见神志昏愤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等。此外,还有阴竭阳亡之分,并可相互关联。闭证常见于骤起,脱证则由闭证恶变转化而成。并可见内闭外脱之候。

3.闭证当辨阳闭和阴闭

阳闭有瘀热痰火之象,如身热面赤,气粗鼻鼾、痰声如拽锯、便秘溲黄、舌苔黄腻、舌绛干,甚则舌体卷缩,脉弦滑而数。阴闭有寒湿痰浊之征,如面白唇紫,痰涎壅盛、四肢不

温、舌苔白腻,脉沉滑等。

4.辨病期

根据病程长短,分为三期。急性期为发病后二周以内,病二周后或一个月至半年内;后遗症期指发病半年以上。

二、治疗原则

中脏腑可至一个月;恢复期指发

中经络以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中脏脏闭证,治当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泄热;脱证急宜救阴回阳固脱;对内闭外脱之

证,则须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兼夹,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平肝熄风,化痰祛瘀与滋养肝肾,益气养血并用。

三、证治分类

(一)中经络

Ⅱ,风痰入络证

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喁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

证机概要:脉络空虚,风痰乘虚人中,气血闭阻。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减。本方化痰通络,用于治疗风痰人客经络,症见口眼歪斜,舌强不语,手足不遂等症。

常用药:半夏、南星,白附子祛风化痰;天麻、全蝎熄风通络;当归,白芍,鸡血藤、稀莶草养血祛风。

语言不清者,再加菖蒲、远志祛痰宣窍;痰瘀交阻,舌紫有瘀斑,脉细涩者,可酌加丹参,桃仁,红花,赤芍等活血化瘀。

2.风阳上扰证

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喁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牛身不遂

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证机概要:肝火偏旺,阳亢化风,横窜络脉。

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本方平肝熄风镇潜

用于阳亢风动,晕眩,肢麻等症。

常用药: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珍珠母、石决明镇肝潜阳;桑叶、菊花清肝泄热;黄苓.山栀清肝泻火;牛膝活血化瘀,引气血下行。

夹有痰浊,胸闷,恶心,苔腻,加陈胆星、郁金;头痛较重,加羚羊角、夏枯草以清肝熄风;腿足重滞,加杜仲,寄生补益肝肾c 3.阴虚风动证

平素头晕耳鸣,腰酸,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手指困动,甚或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

证机慨要:肝肾阴虚,风阳内动,风痰瘀阻经络。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代表方:镇肝熄风汤加减。本方既补肝肾之阴,又能熄风潜阳,用于阴虚风动之眩晕,头痛,舌强,肢颤等。

常用药:白芍,天冬,玄参,枸杞子滋阴柔肝熄风;龙骨,牡蛎、龟板、代赭石镇肝潜

阳;牛膝.当归活血化瘀,且引血下行;天麻,钩藤乎肝熄风。

痰热较重,苔黄腻,泛恶,加胆星、竹沥、川贝母清热化痰;中烦热,加栀子,黄芩清热除烦:

(二)中腑脏

阴虚阳亢,肝火偏旺

1.闭证

闭证的主要症状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

(1)痰热腑实证

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料,舌强语謇或不语,神识欠清或昏糊,肢体强急,痰多而黏,伴腹胀,便秘,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涩,

证机概要:痰热阻滞,风痰上扰,腑气不通。治法:通腑泄热,熄风化痰。代表方:桃仁承气汤加减。本方功能通腑泄热可用于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之证。

颐降气血,治疗腑热内结,腹胀便秘等

常用药:桃仁、大黄、芒硝,枳实通腑泄热,凉血化瘀;陈胆星.黄芩,全瓜蒌清热化

桃仁、赤芍,丹皮凉血化瘀;牛膝引气血下行。头痛,眩晕严重者,加钩藤,菊花、珍珠母平肝降逆加生地、沙参、夜交藤养阴安神。(2)痰火瘀闭证

烦躁不安,彻夜不眠

除上述闭证的症状外,还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证机概要:肝阳暴张,阳亢风动,痰火壅盛,气血上逆,神窍闭阻。治法:熄风清火,豁痰开窍。代表方:羚羊钩藤汤加减。本方功能凉肝熄风,清热化痰,养阴舒筋

脉弦滑而数。

用于凤阳上扰,蒙蔽清窍而见眩晕,痉厥和抽搐等症者,另可服至宝

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亦可用醒脑静或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

常用药:羚丰角(或山羊角),钩藤,珍珠母、石决明乎肝熄风;胆星,竹沥,半夏,天竺黄、黄连清热化痰;菖蒲、郁金化痰开窍。

若痰热阻于气道,喉间痰鸣辘辘,可服竹沥水、猴枣散以豁痰镇惊;肝火旺盛:面红目赤,脉弦劲有力,宜酌加龙胆草。山栀,夏枯草。代赭石、磁石等清肝镇摄之品;腑实热结,腹胀便秘,苔黄厚,宜加生大黄,元明粉、枳实;痰热伤津,舌质干红,苔黄糙者,宜

加沙参,麦冬、石斛、生虫

(3)痰浊瘀闭证

除上述闭证的症状外,滑缓。

还有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山腻,脉沉证机慨要:痰浊偏盛,I;壅清窍,内蒙心神,神机闭塞:

治法:化痰熄风,宜郁开窍:

代表方:涤痰汤加减?本方化痰开窍,用于痰蒙心窍,神志呆滞不清者。另可用为;合香九宜郁廾窍:

常用药:半夏.茯苓,橘红,竹茹化痰;郁金、菖捕、胆墅豁痰开窍;天麻、钩藤,僵蚕熄风化痰。

兼有功风者,加天麻,钩藤以平熄内风;有化热之象者,加黄芩、黄连;见戴阳证者,属病情恶化,宜急进参附汤、白通加猪胆汁汤救治-

2。脱证(阴竭阳亡)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白遗,肢体软

阴阳欲绝;-

代表方:参附汤合生脉散加昧-参附汤补气回山,用于阳气衰微,汗十肢冷欲脱;生脉散益气养阴,用·厂津气耗竭-两方同用功能益气回阳,救阴固脱,主治阴竭阳亡之证。亦可用参麦注射液或牛脉注射液静脉滴注:

常用药:人参、附子补气回阳;麦冬,五味子、L1J炎内滋阴敛阳。

阴不恋甽,阳浮于外,津液小能内守,汗泄过多者,可加龙骨,牡蛎敛汗回阳;阴精耗伤,舌—f:,脉微者,加乇竹、黄精以救阴扩津:

(三)恢复期

中风病急忭阶段经抢救治疗,若神志渐清,痰火渐平,饮食梢进,渐人恢复期,但后遗址有半身不遂。IJ歪、语言謇涩或失音等:此时们须积极治疗并加强护理:

针灸与药物治疗并进,可以提高疗效-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可采用标本兼顾或光标后本等冶法-治标宜搜风化痰,通络行瘀;肝阳偏亢者,可采用平肝潜阳法。冶本宜补益气血,滋养肝肾或阴阳并补:1.风痰瘀阻证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证机概要:风痰阻络,气血运行不利。冶法:搜风化痰,行瘀通络。

下篇各沦第四章肝胆病证

肢体麻木,苔滑腻,舌暗紫,脉弦滑。

代表方:解语丹加减。本方祛风化痰活络,治风痰阻于廉泉,舌强不语等。常用药:天麻、胆星、天竺黄,半夏、陈皮熄风化痰;地龙、僵蚕、全蝎搜风通络:;:竺严宣窍,稀签草,桑枝,鸡血藤,丹参,红花祛风活血通络。

羡热偏盛者,加全二:,竹茹,川叭母清化痰热;兼有肝阳上亢,头晕头痛,面赤,苔

黄舌红,脉弦劲有力,加钩藤、石决明、:扩草平肝熄风潜阳;咽干口燥?加天花粉,天冬

养阴润燥。

2.气虚络瘀证

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证机概要:气虚血瘀,脉阻络痹。

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代表方:补阳还五汤加减:本方益气养血,化瘀通络,适用于中风恢复阶段,气虚血滞,而无风阳痰热表现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或语言謇涩之证。

龙,牛膝引血下行,通络。

血虚甚,加枸杞、首乌藤以补血;肢冷,阳失温煦,加桂枝温经通脉;腰膝酸软,断、桑寄生,杜仲以壮筋骨,强腰膝。

3.肝肾亏虚证

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淡红,脉沉细。

证机概要:肝肾亏虚

治法:滋养肝肾。

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

阴血不足,筋脉失养。

代表方: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加减。左归丸功专滋补肝肾真阴,用于精血不足,不能荣养筋脉,腰膝酸软,肢体不用等症;地黄饮子功能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用于下元虚衰,虚火上炎,痰浊上泛所致之舌强不语,足废不用等症。

常用药:干地黄,首乌、枸杞、山萸肉补肾益精;麦冬、石斛养阴生津;当归,鸡血藤养血和络。

加减:若腰酸腿软较甚,加杜仲、桑寄生、牛膝补肾壮腰;肾阳虚,加巴戟天,苁蓉补

肾益精,附子、肉桂温补肾阳;夹有痰浊,加菖蒲、远志,茯苓化痰开窍c

[预防调护]

关于中风的预防问题,在祖国医学也早有论述。如朱丹溪提出:“眩晕者,中风之渐也。,,元·罗天益在《卫生宝鉴·巾风门》也提到:“凡大指、次指麻木或不用者,三年中有中风之患。,,明·李用粹在《证治汇补·预防中风》中也强调:“平人手指麻木,不寸眩晕,乃中

中医内科学

风先兆,须预防之。宜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调情志。”以上论述均表明,应识别中风先兆,及时处理,以预防中风发生。平时在饮食上宜食清淡易消化之物,忌肥甘厚味、动风、辛辣刺激之品,并禁烟酒,要保持心情舒畅,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避免疲劳,以防止卒中和复中。

既病之后,应加强护理。遇中脏腑昏迷时,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面色、呼吸、汗出等变化,以防向闭脱转化。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清除痰涎,喂服或鼻饲中药寸应少量多次频服。恢复期要加强偏瘫肢体的被动活动,进行各种功能锻炼,并配合针灸;主;、女疗、按摩等。偏瘫严重者,防止患肢受压而发生变形。语言不个兰1.-;加强譆言训练。长期卧床者,保护局部皮肤.防止发生褥疮。

[结语]

中风病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以发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仅有口歪,半身不遂,或语言不利为临床特征。

中风的形成,有原始病因和诱发因素。原始病因以情志不调,久病体虚,饮食不节,素体阳亢为主。诱发因素主要为烦劳、恼怒,醉饱无常、气候变化等。病位在脑,涉及到心。病理基础为肝肾阴虚,病理因素为肝风、痰火和血瘀。病机主要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冲于脑。轻者中经络,重者中脏中腑。中脏又有闭脱之分,闭证邪势盛,多见痰火内闭;脱证正气虚,可致阴竭阳亡。

中经络的治疗,一般宜平肝熄风,化痰通络。中腑宜通腑泄热。

中脏之闭证治宜熄风清火,豁痰开窍;脱证治宜救阴回阳固脱。恢复阶段以经络病变为主,应配合针灸治疗,使直接作用于经络,同时加强功能锻炼,促进恢复。临床有少数中经络患者,突然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并见恶寒发热,骨节酸痛,肢体拘急,舌苔薄白等症,属络脉空虚,风邪侵袭所

致;或原系阴虚阳亢,痰湿内盛之体,复加外感风邪而发病。治以祛风通络,佐以扶正。

[临证备要]

1.结合辨病,掌握其预后。脑出血急性期,绝大多数表现为中脏的风阳痰火闭证,或中腑之腑实瘀热证,有的可表现为脱象。中经络的重证,多为脑梗塞,脑血管痉挛。如见风阳痰火证,虽然神志清楚,仍应防其病情恶化,临证时须严密观察。

2.正确使用通下之法。中腑因瘀热内阻,腑气不通,邪热上扰,神机失用,应及时使用通腑泄热之法,有助于邪从下泄。中脏阳闭证,风阳痰火炽盛,内闭神机,有时因邪热搏结,亦可出现腹满,便秘,小溲不通,苔黄腻,脉弦实有力,亦应配入通下之法,使大便畅通,痰热下泄,则神识可清,危象可解。但正虚明显,元气欲脱者忌用。

3,出血性中风可配凉血化瘀法。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参照血证有关内容。其出血的机理多有瘀热搏结,络伤血溢,临床有时可见面唇青紫,舌绛或紫黯,可配合凉血化瘀止血法,以犀角地黄汤为基础方治疗,瘀热以行,有助止血,但应注意活血而不破血、动

中风后遗症口眼喁斜的治法。中风后遗

口眼喁斜多由风痰阻于络道所致,治宜祛

·下篇各论第四章肝胆病证·329

风、除痰、通络,方用牵正散。方中白附子祛风、化痰、通络;僵蚕、全蝎熄风,化痰、痉。本方用散剂吞服较用汤剂疗效为佳。口眼困动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以平肝熄风;杞子、山萸肉补肾益精;麦冬、石斛养阴生津;当归、鸡血藤养血和络。

[医案精选]

叔子静,素无疾。每日余集亲友小酌,叔亦在座。吃饭至第二碗仅半,头忽垂,筷亦

落。同座问曰:醉也?不应。又问:骨鲠耶?亦不应。细视之,目闭而口流涎,群起扶之别座,则颈巳歪,脉已绝,痰声起,不知人矣。取至宝丹灌之,始不受,再灌而咽下。少顷,开目,问扶者曰:此何地也?因告之故。曰:我欲归。扶之坐舆内以归。处以祛风、消痰,安神之品,明日已能起,惟软弱无力耳,以后亦不复发。此总名卒中,亦有食厥,亦有痰厥,亦有气厥,病因不同,如药不预备,则一时闭塞,周时而死。如更以参、附等药助火助

痰,则无一生者。及其死也,则以为病本不治,非温补之误,举世皆然也。

(王新华等编.中医历代医话选·中风.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病案二

黄某,女,54岁。初诊:1976年10月14日。

素有高血压病史,旬日前突然类中,经中西医结合抢救好转。刻下:神志时清时昧,右半身不遂,言语謇涩,便秘,脉弦小,舌质红少津。肾阴不足,水不涵木,风阳陡动,夹痰热内阻,上蒙心窍,仿地黄饮子之意。

处方:大生地18克北沙参18克

[文献摘要]

《素问·风沦》:“风之伤人……发为偏枯。”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喁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人于腑,即不识人;邪人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河间六书·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暴病暴死,火性疾速故也。斯由平日衣服饮食,安处动止,精魂神志,性情好恶,不循其宜而失其常,久则气变兴衰而为病也。或心火暴盛而肾水衰弱不能制之,热气佛郁,心神昏冒,则筋骨不用,卒倒而无所知,是为僵仆也。甚则……热盛而生涎,至极则死;微则发过如故;至微者,但眩瞑而已,俗云暗风。由火甚制金,不能平木,故风木自甚也。”、《医经溯洄集·中风辨》:“中风昔,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壮岁之时无有也,若肥盛则间有之,亦是形盛气衰而如此。”“……殊不知因子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急性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编码:。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2.疾病分期 (l)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3.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临床常见证候: (1)痰蒙清窍证:素体阳虚,突发神昏,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甚则四肢逆冷,面白唇暗,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2)痰热内闭证:起病骤急,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项背身热,躁扰不宁,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突然神昏或昏愦,肢体瘫软,肢冷汗多,二便失禁,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沉微。 (4)风火上扰证: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5)风痰阻络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蹇,甚则半身不遂,舌苔白腻,脉浮数。 (6)痰热腑实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不语,腹胀便干便秘,舌质暗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 (7)阴虚风动证:平素头晕耳鸣,腰酸,额红,潮热,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甚或半身不遂,舌质红,脉弦细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中医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西医治疗方案: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编码:BNG080)和脑梗死(ICD-10编码:I63)的患者。 2.病期属于急性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可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

健身中核心力量及核心肌肉群的定义和作用分析

健身中核心力量及核心肌肉群的定义和作用分析 核心力量的概念最早源于核心稳定性 ,核心稳定性的提出源于脊柱稳定性。1985 年 Panjabi 首次提出脊柱稳定性的概念 ,他认为脊柱稳定性包括被动脊椎骨、主动脊柱肌肉和神经控制单元三个系统;1992 年 ,在脊柱稳定性的启发下 ,核心稳定性随之被其提出。Kibler首次将核心稳定性的概念引人竞技运动训练 ,其认为核心稳定性有产生力量、传递力量和控制力量三方面功能。核心稳定性是核心力量的结果 ,核心力量是核心稳定性的具体表现形式。 1.以人体的重心为角度 ,阐述了核心肌群的范围 IanHasegawa以腹部、臀部、腰骶部、胸部和背部上的肌肉称为核心肌肉; Travis Brown 则以位于腹部和脊柱附近的大肌肉为核心肌肉 ,其中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竖脊肌等是最主要的核心肌肉; Paul J· G oodman 以联合体上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胸腰筋膜、腰方肌、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和竖脊肌等 29 块肌肉称为核心肌肉。 纵观以上学者 ,核心肌群的范围是从胸的中部到大腿中部 ,包括正面、两侧、后面能够调控人体重心达到维持躯干平衡稳定的肌肉的统称。 2.以脊柱为角度 ,阐述了核心肌群的范围 MARJORIE ,JOHN D WILLSON , J EFFREY M WILLARDSON , KIM MSAMSON等学者将核心肌群确定在腰椎 - 骨盆 - 髋关节部位 ,认为核心部位的顶部为膈肌 ,底部为骨盆底肌和髋关节肌。KATHL EEN R

LUST学者认为核心肌群包括胸廓和整个脊柱 ,将整个躯干视为人体的核心区域。 3.以人体的腰椎、骨盆和髋关节联合的周围与重心位置的关系为角度 ,阐述了核心肌群的范围 王卫星等学者将核心肌群界定在人体膈肌以下至盆底肌之间的区域 ,将膈肌 - 盆底肌区域之间的肌群称为核心肌群 ,位于大腿上股直肌、肌二头肌也被列为核心肌群。这些肌群分别从人体的矢状面、额状面、水平面三个层面包裹腰椎、髋关节和骨盆。李文霞等学者认为核心部位是由腰部和腹部肌肉组成的 ,包括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直肌和竖脊肌等。 4.以整体肌群与局部肌群的关系为角度 ,阐述了核心肌群的范围 J· H Pilates 认为 ,核心是指人体肋骨以下至骨盆的部位 ,它所包含的肌群有腹肌群、背肌群、横隔肌、骨盆底肌、交错骨盆及下肢的肌肉群。其认为核心是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 ,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竖脊肌是腰 - 骨盆- 髋关节之中的一块肌肉 ,对脊柱和骨盆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竖脊肌与腹肌互相配合完成人体在技术动作开始前的预备姿势及运动过程中的躯干动作维持 ,在此骨盆肌群也参与工作。骨盆带对于稳定骨盆的正常位置非常重要 ,特别是对于下肢加速、减速和髋关节内收外展运动的项目。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本研究以人体的核心部位与非核心部位之间的关系为视角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核心力量的不同观点 ,根据

1.中风(急性期)

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 3.元气败脱证:昏语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 (二)中经络 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5.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意识障碍

1.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心率、血压、呼吸、汗出等生命体征等变化,及时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2.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保持安静,避免人多惊扰。 3.取适宜体位,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头颈部过度扭曲、用力,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4.定时变换体位,用温水擦身,保持局部气血运行,预防压疮发生。 5.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水纱布或涂金霉素眼膏;遵医嘱取藿香、佩兰、金银花、荷叶等煎煮后做口腔护理。 6.遵医嘱鼻饲流质饮食,如肠外营养液、匀浆膳、混合奶、米汤等。 7.遵医嘱留置导尿,做好尿管护理。 8.遵医嘱给予醒脑开窍药枕,置于患者枕部,借中药之辛散香窜挥发性刺激头部腧穴,如风池、风府、哑门、大椎等。 (二)半身不遂 1.观察患侧肢体的感觉、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和肢体活动的变化。 2.加强对患者的安全保护,如床边上床挡,防止坠床摔伤,每日用温水擦拭全身1~2次,按摩骨隆突处和经常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发生等。 3.协助康复医师进行良肢位摆放,经常观察并及时予以纠正,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如伸屈、抬肢等被动运动,注意患肢保暖防寒。 4.遵医嘱穴位按摩,患侧上肢取穴:极泉、尺泽、肩髃、合谷等;患侧下肢取穴: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等。 5.遵医嘱艾条灸,患侧上肢取穴:极泉、尺泽、肩髃、合谷等;患侧下肢取穴: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等。 6.遵医嘱中药熏洗:在辨证论治原则下给予具有活血通络的中药局部熏洗患

急性脑血管病优秀教案

教案 班级:学时:4 学年学期 课程名称:内科学单元、章节: 课题:急性脑血管病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TIA、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影象学检查、诊断、定位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熟悉:TIA、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定义、病因病机、辅助检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TIA、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影象学检查、难点:TIA、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诊断、治疗 课时安排: 病因 40’治疗 40’ 临床表现 80’ 诊断 40’ 教法设计: 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及病案分析。 教学用具: 教案、教材、多媒体设备

讲授内容旁批 急性脑血管病 急性脑血管病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急性脑功能损伤的一组 疾病。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迅速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按神经功能 缺失症状持续的时间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4小时)和脑卒中(>24小 时)。脑卒中(stroke)又称中风(apoplery),接病理性质又分为缺血性卒 中和出血性卒中。前者又称为脑梗死,包括动脉血栓性脑梗死和脑栓塞; 后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本组疾病是具高发病率、高死亡率、 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严重疾病,是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时间短暂并经常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不 足引起的供血区局限性脑功能障碍。每次发作数分钟至1小时,不超过24 小时即完全恢复。TIA是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频繁发作的TIA 易进展为脑梗死。 【病因和发病机制】 颈部大动脉粥样斑块和心脏病的附壁血栓脱落形成微栓子,微栓子进 入颅内小动脉造成缺血症状,当栓子破碎或溶解移向远端,血液供应恢复, 症状消失。此外脑动脉硬化狭窄的病变可刺激脑血管发生痉挛。血压过低、 心律失常、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颈椎病所致椎动脉受压也可造成一过 性脑灌注不足,引起TIA。 【临床表现】 TIA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常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 高脂血症病史。起病急骤,突然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一般持续数分 钟,恢复快,不留后遗症。通常TIA每次发作时间少于1小时,不超过24 小时完全恢复。但可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症状相对恒定。根据病变部位的 不同可分为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Ⅱ^表现。 颈内动脉系统常见症状为对侧单肢无力、轻偏瘫、麻木感觉和/或对 侧面部轻瘫。特征性体征有眼动脉交叉瘫(病侧一过性黑蒙或失明、视野 模糊、对侧偏瘫及感觉障碍)和Homer盯征交叉瘫;优势半球受累出现暂 时性失语。 椎基底动脉系统常见症状有一过性眩晕、共济失调、耳鸣。特征性症 状有转头或仰头时下肢突然失去张力而跌倒,称跌倒发作。短暂性全面性 遗忘症,发作时出现短时间记忆丧失。双眼视力障碍发作,出现暂时性皮 质盲。可有复视、吞咽困难、构音不清.脑干的交叉瘫、一侧视力障碍伴 对侧局限性肢体无力等。 【辅助检查】 CT、MRI检查大多正常。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CD(经颅多普勒)、 MRA(磁共振血管造影)可见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TCD微栓子监测 适合发作频繁的TLA患者。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TLA发作为一过性.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突然的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 主要为偏盲、局限性瘫痪、局限性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构音困难

核心力量文献综述

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研究文献综述 韩诗琪 2013211473 体育与健康学院体教131班 摘要: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主要由核心稳定性训练、关节养护性训练及核心专门性训练组成,核心稳定性是指核心肌群在神经肌肉系统、骨骼韧带系统以及呼吸调节系统的协同作用下,稳定身体姿势和重心、产生和传递上下肢力量的能力,关节养护性训练是指针对易伤部位和薄弱环节所进行以伤病防护为主的体能训练理念和方法,核心稳定性与关节养护性训练是进行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的前提和基础,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是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和关键,是指根据专项动作模式的特殊需求以及运动员体能特点来进行的具有专项针对性核心力量训练,也即运动员的动态稳定性和强大的腰髋收缩力量。 关键词:运动训练;核心力量训练;运动员 目前在体能训练中,随着对人体自身认知的逐步深化以及训练理念由以发展力量为主,到向如何使用力量为主的转变,使人们对核心力量训练功效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对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越来越重视。我们在秉承传统体能训练的基础上,融合了当代体能训练的先进思想,将核心力量训练的理念与方法在备战2008 年和2012 年周期的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上的竞走、皮划艇、跳水、短道速滑、跆拳道、击剑、摔跤、网球等20 多个项目上进行了多年持续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但当前体能训练理论界及训练一线的工作者,仍对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与重点存在诸多误解与分歧,对训练本质理解的不准确,则必然导致训练指导思想的偏差,并使其最终成为制约体能水平与竞技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为此,本研究通过厘清其概念、探究其本质、梳理其脉络、阐明其要义、归纳其思路、总结其方法,为当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1 人体核心区的研究 关于核心区的概念,目前世界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其观点基本相似。国外学者们大都把“核心”定位于“腰椎-骨盆-髋关节”周围[1];国内学者大都认为“核心”存在于人体的重心的周围,如我国传统武术中所谓的“丹田”,也有学者认为“核心”是指膈肌以下和盆底肌以上的中间区域。研究认为,核心是指由“腰椎、骨盆、髋关节”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具体包括附着在它周围的神经、肌肉、肌腱、韧带及骨骼和呼吸系统,其形状类似于一个圆柱形的“汽缸”[2],底部是盆底肌群作为“缸底”,顶部是横膈肌作为盖板,前后部分别由腹部、背部及臀髋部肌群围成“缸”壁,如此使整个核心形成一个封闭的“汽缸”,当躯体发力瞬间,核心肌群同时收缩,使整个核心形成一个稳固的“缸体”,为肢体的发力提供稳固的支撑,并使核心肌群的能量顺畅地从核心向四周辐射。由此,核心区成了上下肢连接的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也是肢体运动的重要“发力源”,它的稳固支撑与力的始动直接影响到身体运动 的效率及整体性。随着多年来核心力量训练在运动实践中的不断创新、发展与完善,核心区的概念随之也被扩大至整个躯干部位,于是“核心柱”的概念也随之产生,泛指整个躯干部位,具体指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胸廓、骨盆、髋关节及整个脊柱在内的广大区域[3]。从人体解剖学和运动解剖学的角度,把肌肉的起点、止点或起止点位于核心区域内的肌肉群统称为核心肌群,包括局部稳定肌和整体原动肌两类[4]。局部稳定肌主要以深层稳定性小肌群为主,如多裂肌、回旋肌、棘间肌、横突间肌和骶棘肌等;而整体原动肌则主要以浅层运动性大肌群为主,如竖脊肌、

中风病(脑出血)急性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出血)急性期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半身不遂,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 西医诊断标准: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4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 1、中脏腑 (1)痰湿蒙窍证:神识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松懈,瘫软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周身湿冷,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闭窍证:神昏,半身不遂,鼻鼾痰呜,项强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肢体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黄腻或黄干,脉弦滑数。 2、中经络 (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数。 (2)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脉弦滑而大。 (3)风痰瘀阻证:半身不遂,头晕目眩,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痰多而粘,舌质暗淡或者紫暗,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或浮滑。 (4)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头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绛或暗红,或舌红瘦,或者舌有裂纹,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或弦细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中脏腑 (1)痰湿蒙窍证 治法:温阳化痰,醒神开窍。 代表方药:涤痰汤加减,配合鼻饲苏合香丸。制半夏9g,陈皮9g,枳实9g,胆南星6g,茯苓15g,石菖蒲9g,竹茹6g;远志9g,丹参15g,甘草9g等。临证加减:病情演化迅速,或肢体抽搐,加天麻9g,钩藤后15g以平肝熄风;痰声漉漉,舌苔厚腻者,加苏子9g,瓜蒌15g以化痰降浊。 中成药:冠心苏合香丸:每日3次,每次1丸。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气管切开选择时机的探讨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气管切开选择时机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9-04-01T10:38:51.423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作者:李伟张兴涛杨世丹 [导读] 探讨气管切开选择时机对重症脑血管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 李伟张兴涛杨世丹 (新津县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430) 【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选择时机对重症脑血管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21例行早期气管切开治疗者作为甲组,21例行晚期气管切开治疗者作为乙组,观察两组抢救效果。结果:①甲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机械通气占比、存活率与乙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甲组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乙组(P<0.05)。结论: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气管插管后早期予以气管切开术治疗,有助于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重症脑血管病;气管切开;选择时机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1-0331-01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因意识障碍,咽反射及咳嗽反射均会有一定程度减弱,且患者多伴有舌后坠,易造成呼吸障碍、分泌物或呕吐物返流,最终进展成呼吸衰竭[1]。气管切开术能及时纠正气道梗阻,减轻供氧不足对脑组织的损伤。但气管切开时机的选择在临床上争议较大,基于此,我院选择42例重症脑血管病气管切开治疗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早期气管切开、晚期气管切开对预后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42例经脑电图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气管切开时机分组:甲组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41-74岁,平均(57.6±15.2)岁;乙组中,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42-76岁,平均(58.4±15.8)岁。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评估患者病情,包括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48h内行气管插管。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若患者呼吸指标无异常,则无需予以机械通气,若患者呼吸节律紊乱,每分钟呼吸频率超过35次或低于6次,出现严重通气障碍或氧合障碍,则予以机械通气,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2]。甲组在气管插管后5天内行气管切开术,乙组在插管后5天后行气管切开术,其中手术操作如下:协助患者取仰卧位,于双肩下垫一软枕,对术区进行常规消毒后,注射丙泊酚或咪达唑仑镇定,于颈前正中线胸骨上窝1cm处做标记至软骨下缘,注射1%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后,切开标记处皮肤,钝性分离皮下组织,使气管前壁充分显露出来,止血后,切开气管环,撤出气管插管,置入气管撑开器使气管适度扩张后,插入气管导管,连接导管气囊并固定。术后加强气道管理,选择合适抗生素予以抗感染治疗,予以痰培养、胸片检查,2次/周。若患者术后烦躁不安,遵医予以适量芬太尼,无好转后予以丙泊酚镇静。待患者意识恢复,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咳嗽、吞咽及咽喉反射无异常,肌颤搐至少恢复75%,且呼吸指标达到正常指标后,即可拔管。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脑水肿、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病例。 ②统计两组治疗期间行机械通气病例及通气时间。 ③统计两组存活率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评估标准。 2 结果 甲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机械通气占比低于乙组,存活率高于乙组,但组间差异较小,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明显,即甲组短于乙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重症脑血管病受呼吸中枢抑制、舌根后坠、胃内容物返流、咽喉反射功能减弱等多种因素影响,极容易发生呼吸功能障碍。而呼吸功能的削弱会影响脑组织氧供,缺氧会促进脑血管扩张,脑血管通透性增加,进而使大分子物质(包括蛋白质等)流入细胞外间隙,加重脑组织充血水肿;脑组织耗尽可利用氧后,ATP产生量会显著减少,为补偿脑组织需求,脑细胞只能加快无氧代谢速度,进而生成大量有害物质乳酸等,使脑损害程度加重[3];缺氧会导致大量CO2潴留于脑组织内,引发高碳酸血症、酸中毒,促进-氨基丁酸、自由基等生成,进行性抑制中枢神经功能,且神经细胞缺氧5min后开始死亡,进而导致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害。气管插管后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危重呼吸困难的有效手段,然而,气管切开时机一直是学者争议的话题[4]。有学者研究表明,早期预防性行气管切开术,能迅速解决患者呼吸障碍问题,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也有研究认为患者早期行气管切开术仅能提高舒适感,对病情救治无明显益处,故认为早期气管切开应选择性进行[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甲组机械通气、住院时间优于乙组,虽然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但甲组更具优势,这

核心力量训练讲座 阅读的力量讲座总结

阅读的力量讲座总结 2013年11月23日,读者协会一行人慕名来到湖南图书馆,吸引我们的正是成松柳教授关于《阅读的力量》的讲座。 讲座一开始成松柳教授给我们引入了几个案例,意在表明阅读的重要性。美国长青藤大学联盟调查成功人士,其成功与阅读有关,他们平均每添14小时阅读。匈牙利获诺贝尔奖人数多的原因在于中学教育,多元文化,经济发展,社会组织,国民阅读量。匈牙利不到一千万人口,却有一百七十多家图书馆,是世界上读书风气最浓的国家。其实,对于人生来说,阅读本应该是一种常态,一种习惯,如今却变成了需要积极倡导培养的东西,经济的崛起和文化的失语。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阅读是一种力量呢? 阅读的本质源于人性,源于需要,源于发展。阅读是人精神力量的重要支撑。阅读的力量来自于阅读的本质。阅读的力量来自于对教育本质的体认。阅读的力量来自于对社会的发展需要。阅读是使人成长的一面旗帜。从某种程度讲,阅读引领一个人的人生走向。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阅读以恬淡的方式感悟世界和人生,使人沉潜和温暖。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阅读深化生活的体验,是开拓思维的极为重要的条件。阅读的力量形成于自身的阅读时间1阅读展现了广泛的他者世界,2建立属于自己的阅读基地,3在多元化的阅读中拓宽阅读视野,

4坚持循序渐进,提升阅读品味,5学会以世界为参照物。 说了那么多阅读的理论知识,综合起来我想用六个字概括“阅读,思考,表达”。阅读是一种让心灵强大的精神动力,人格强大的内力。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忽视阅读这一力量。这次讲座给我最深的感悟是,我们应该在重视物质生活的同时,把精神生活充实起来,在快乐生活中不断补充精神世界的空虚。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而我们在知识获取,能力提高,思想启迪,情感熏陶,品质的铸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阅读。 阅读是一种品质,阅读是一种责任,阅读是一种情怀,阅读是一种境界。展一卷书,神与之交,气与之合,魄附其上,而魂游其中。其掩卷仍如如梦如冥,大汗淋漓,口存余香,乐至醍醐灌顶,物我两忘。阅读,不仅可以使我们摆脱愚昧,洗去心灵的尘埃,走向文明。他更加赋予人才识学与智慧,给人以信念和力量,通往成功,走向快乐的阶梯。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懈怠自己疏远的阅读之心呢?让我们静心用心阅读,提升自身的修养,进化灵魂。让蓝天更蓝,让自然更绿,让社会更优,让人心更纯,让世界更美。

(完整版)中风病中医辩证论治

中风的中医辨证论治 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四高一低”的特点。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该病的优势。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病(中风)的论述 祖国医学将脑血管疾病多称为“中风”。中风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证见多端,犹如自然界风性之善行数变,故前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对于中风病的治疗及预防,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积累,逐步形成了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独特的医疗优势。 一、中风病的发展源流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多认为发生中风病,系指患者真阴素亏,正气不足,或五志过极,或高梁厚味。或尺牍思劳过度,以致心肝火炽,内风旋动,气逆血菀于上,痰浊蒙闭清窍,表现为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脑病。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自然界

之风邪特性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 历经几千年,经过无数医家的实践和钻研,对中风之病因病机病位的论述祖国医学认为中风之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下虚上实,以肝、脾、肾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病位在脑,但与五脏有关。形成了祖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二、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生,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兼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因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经脉痹阻,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闭清窍而卒然仆倒,半身不遂,而发中风。 (一)内因 内因在中风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已为临床实践所反复证实。 (1)情志失调 情志即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情志是机体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使人致病。只有长期情志变化刺激,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中风的发病。 七情中,又惟忧思郁怒为最甚。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诊疗方案精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诊疗 方案精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进行诊断。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找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侯诊断 1.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 (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痰瘀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核心力量对运动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核心力量对运动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核心的界定观点: “核心”一词最早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一位德国医护人员Joseph Pilates提出。 Ian Hasegawa提出: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背肌、腹斜肌、下背肌和竖脊肌、臀肌、旋髋肌、股后肌群。 王卫星对核心的界定:核心是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具体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包含肌群有背部、腹部和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 国内外核心力量的定义 脊柱稳定性是人们关于核心力量较早的科学研究,由Panjabi在1985年首次提出,认为脊柱稳定性主要依靠被动脊柱骨、主动脊柱肌肉和神经控制单元三部分系统联合控制,并在1989年进一步明确提出“中位脊柱”的问题。 核心力量是控制重心运转、传递上下肢肌肉力量的能力。 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Jeff Stephenson在《Core Training:Designing a Program for Anyone》的研究中提出,通过核心力量训练,特别是静力姿势的练习,能够有效提高核心集群的本体感觉,有助于运动期间维持躯干合理的动作姿势,甚至是可以使身体在运动变化中不断调整姿势从而达到运动的要求。 弗拉基米尔认为核心力量训练可以发展腹壁肌肉的力量,使肌肉张力增加腹压升高,腹腔脏器产生流体静压强增加,还可以支持并传递一部分机械负荷和缓冲冲击,同时可阻止腰椎过度前屈。 王卫星指出核心力量的主要作用: (1)稳定脊柱、骨盆,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 (2)为上下肢传递力量。 (3)提高运动时由核心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 (4)提高肢体协调工作效率,降低能量消耗。 (5)预防运动损伤。 国内核心力量训练的问题或现状 力量素质训练存在的问题: (1)对力量素质训练计划结构认识不清 (2)忽视力量练习与专项练习的结合 (3)忽视整体力量与局部肌肉的协调发展 (1)盲目跟风,不求甚解 核心力量作为来自国外的较新的理论,某些部分被不求甚解的误会和夸大,甚至造成了某些训练方法一时风靡,比如有些运动员几乎全盘舍弃原先的训练方法,全部采用核心力量训练来代替传统力量训练,有很多运动队短时间内全套配备了核心力量训练的器材,绳梯、平衡垫、平衡盘、小篮架、实心球、悬吊、弹带等等,而结果却可能还没有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掌握这些训练工具和手段背后的原理,在实际训练中也不能正确和充分地运用这些器材条件,去的训练效果也并不理想,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对核心概念认识不清) (2)轻视浮躁,欲速不达 有些运动员甚至教练员在最初接触和了解某些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后,主观感觉比传统力量训练方法更为简单易行,随即产生了一定的轻视和浮躁心理,认为只需通过简单的模仿和短期的练习就可以全面开展核心力量训练,因而忽视了去分析和研究核心力量理论所包含的真正指导性意义,不对发力过程、运动角度及动作的标准性进行精雕细刻,也忽略了循序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 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 1 )急性起病 ( 2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 3 )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 4 )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 5 )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 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 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 1.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馈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 (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核心力量文献综述

韩诗琪 73 体育与健康学院体教131班 摘要: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主要由核心稳定性训练、关节养护性训练及核心专门性训练组成,核心稳定性是指核心肌群在神经肌肉系统、骨骼韧带系统以及呼吸调节系统的协同作用下,稳定身体姿势和重心、产生和传递上下肢力量的能力,关节养护性训练是指针对易伤部位和薄弱环节所进行以伤病防护为主的体能训练理念和方法,核心稳定性与关节养护性训练是进行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的前提和基础,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是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和关键,是指根据专项动作模式的特殊需求以及运动员体能特点来进行的具有专项针对性核心力量训练,也即运动员的动态稳定性和强大的腰髋收缩力量。 关键词:运动训练;核心力量训练;运动员 目前在体能训练中,随着对人体自身认知的逐步深化以及训练理念由以发展力量为主,到向如何使用力量为主的转变,使人们对核心力量训练功效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对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越来越重视。我们在秉承传统体能训练的基础上,融合了当代体能训练的先进思想,将核心力量训练的理念与方法在备战2008 年和2012 年周期的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上的竞走、皮划艇、跳水、短道速滑、跆拳道、击剑、摔跤、网球等20 多个项目上进行了多年持续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但当前体能训练理论界及训练一线的工作者,仍对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与重点存在诸多误解与分歧,对训练本质理解的不准确,则必然导致训练指导思想的偏差,并使其最终成为制约体能水平与竞技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为此,本研究通过厘清其概念、探究其本质、梳理其脉络、阐明其要义、归纳其思路、总结其方法,为当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1 人体核心区的研究 关于核心区的概念,目前世界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其观点基本相似。国外学者们大都把“核心”定位于“腰椎-骨盆-髋关节”周围[1];国内学者大都认为“核心”存在于人体的重心的周围,如我国传统武术中所谓的“丹田”,也有学者认为“核心”是指膈肌以下和盆底肌以上的中间区域。研究认为,核心是指由“腰椎、骨盆、髋关节”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具体包括附着在它周围的神经、肌肉、肌腱、韧带及骨骼和呼吸系统,其形状类似于一个圆柱形的“汽缸”[2],底部是盆底肌群作为“缸底”,顶部是横膈肌作为盖板,前后部分别由腹部、背部及臀髋部肌群围成“缸”壁,如此使整个核心形成一个封闭的“汽缸”,当躯体发力瞬间,核心肌群同时收缩,使整个核心形成一个稳固的“缸体”,为肢体的发力提供稳固的支撑,并使核心肌群的能量顺畅地从核心向四周辐射。由此,核心区成了上下肢连接的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也是肢体运动的重要“发力源”,它的稳固支撑与力的始动直接影响到身体运动 的效率及整体性。随着多年来核心力量训练在运动实践中的不断创新、发展与完善,核心区的概念随之也被扩大至整个躯干部位,于是“核心柱”的概念也随之产生,泛指整个躯干部位,具体指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胸廓、骨盆、髋关节及整个脊柱在内的广大区域[3]。从人体解剖学和运动解剖学的角度,把肌肉的起点、止点或起止点位于核心区域内的肌肉群统称为核心肌群,包括局部稳定肌和整体原动肌两类[4]。局部稳定肌主要以深层稳定性小肌群为主,如多裂肌、回旋肌、棘间肌、横突间肌和骶棘肌等;而整体原动肌则主要以浅层运动性大肌群为主,如竖脊肌、髂腰肌、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等。作者检索发现:核心区约包括背部、腹部、大腿、盆带和盆底肌等41 对肌肉群和1 块膈肌。其中,起止点均在核心区的有11 对+1块膈肌;起点位于核心区

中风急性期

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 3.元气败脱证:昏语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 (二)中经络 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5.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意识障碍 1.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心率、血压、呼吸、汗出等生命体征等变化,及时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2.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保持安静,避免人多惊扰。 3.取适宜体位,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头颈部过度扭曲、用力,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4.定时变换体位,用温水擦身,保持局部气血运行,预防压疮发生。 5.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水纱布或涂金霉素眼膏;遵医嘱取藿香、佩兰、

金银花、荷叶等煎煮后做口腔护理。 6.遵医嘱鼻饲流质饮食,如肠外营养液、匀浆膳、混合奶、米汤等。 7.遵医嘱留置导尿,做好尿管护理。 8.遵医嘱给予醒脑开窍药枕,置于患者枕部,借中药之辛散香窜挥发性刺激头部腧穴,如风池、风府、哑门、大椎等。 (二)半身不遂 1.观察患侧肢体的感觉、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和肢体活动的变化。 2.加强对患者的安全保护,如床边上床挡,防止坠床摔伤,每日用温水擦拭全身1~2次,按摩骨隆突处和经常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发生等。 3.协助康复医师进行良肢位摆放,经常观察并及时予以纠正,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如伸屈、抬肢等被动运动,注意患肢保暖防寒。 4.遵医嘱穴位按摩,患侧上肢取穴:极泉、尺泽、肩髃、合谷等;患侧下肢取穴: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等。 5.遵医嘱艾条灸,患侧上肢取穴:极泉、尺泽、肩髃、合谷等;患侧下肢取穴: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等。 6.遵医嘱中药熏洗:在辨证论治原则下给予具有活血通络的中药局部熏洗患肢,每日1次或隔日1次。 (三)眩晕 1.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遵医嘱监测血压,若出现血压持续上升或伴有眩晕加重、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等变化,及时通知医师,做好抢救准备。 2.向患者讲解发生眩晕的病因、诱因,指导患者避免诱因的方法,如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平衡,避免急躁、发怒等不良情绪刺激,改变体位时动作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防止摔倒。 3.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头部稍抬高,呕吐时取侧卧位,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流通,光线调暗,避免光刺激。多做解释工作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4.遵医嘱穴位按摩:适用于风痰阻络,阴虚风动引起的眩晕头痛。取穴百会、太阳、风池、内关、曲池等,每日4~5次,每次30分钟。

重症脑血管病人的鼻饲护理

重症脑血管病人的鼻饲护理 目的:探索重症脑血管患者鼻饲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长期鼻饲,无发生营养不良或肺部感染而导致死亡。结论:有效地进行鼻饲护理措施可降低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标签:重症脑血管鼻饲护理 重症脑血管病又称脑血管意外、脑卒中,指能危及患者生命的脑血管病,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疾病。患者病情重且常合并球麻痹,故合理的营养对患者的康复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鼻饲即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1]。鼻饲主要作用是供给病人营养和热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维持水盐及酸碱平衡等。本人结合临床经验和查阅相关文献就重症脑血管患者鼻饲的护理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0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40~85岁,平均73.2岁。临床诊断:脑出血6例,大面积脑梗死2例。脑干梗死2例,呈植物状态4例。 食谱:6时:牛奶250ml,鸡蛋1个;9时:水果200g;11时:米饭或馒头100g,青菜200g,精肉50g;14时:水果200g;16时:面皮100g,青菜25g,精肉25g;18时:温开水200ml;22时:豆粉皮米粉50g加入牛奶200ml中[2]。 鼻饲在重症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重症脑血管的特点:重症脑血管疾病通常会损害双侧舌咽神经、迷走神经或皮质脑干束而导致机械性梗阻,或神经和肌肉功能发生了障碍发生吞咽功能障碍,严重者完全不能进食。吞咽功能障碍是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且持续时间长,需置胃管鼻饲。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有颅内压增高、脑疝或呼吸骤停情况,需先采用降低颅压措施后再置管。 重症脑血管病进行鼻饲的意义: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病情复杂严重,不论是出血还是缺血都有程度不等的脑水肿,病人常有意识障碍、频繁呕吐,刚发病的48小时内需禁食。48小时后,可采用鼻饲饮食,以牛奶、豆浆等流食为主。以增加病情恢复所需要的营养供应。鼻饲有利于保护胃肠黏膜,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提高免疫功能。 胃管留置时间:临床工作中,我们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表现来决定胃管留置时间。一般先留置1周后拔出,看胃管的软硬程度,无变化的可延长1周,逐渐延长留置时间。胃管硬的患者,留置时间不可过长,一般每10d更换1次。否则胃酸腐蚀胃管,胃管变硬,有损伤胃黏膜的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