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之脏腑概说

藏象之脏腑概说

(一) 脏腑的名称与分类

脏,古作�K,又作藏。其义有二:一是指藏于体内的脏器,二是

指五脏主贮藏精气。腑,古作府,有府库之意。腑多为中空器官,类府,又多与饮食物的贮藏、消化有关。脏腑,主要指人体的内脏。根

据其各自不同的生理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大类器官。

藏象学说,即是以脏腑为物质基础,运用脏腑与其他组织器官的

系统联系及与自然界相互通应的关系,构成自己的理论系统。通过脏

腑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来把握人体生理、病理的活动规律。

(二)脏腑的生理特点及其区别

1. 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

五脏主贮藏精气,藏而不泻。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各种精微物质,均贮藏于五脏。贮藏于五脏的精气,越充满越好,而不能过度耗散,

故称藏而不泻。如《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

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五脏除贮藏精气外,还藏神,如《灵枢・本藏篇》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故又有“五神脏”之称。

2. 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

六腑主传化水谷,泻而不藏。中医学认为,六腑的主要功能是受纳、消化饮食物及传导排泄糟粕。因其摄入饮食物,在吸收水谷精微后,要及时把糟粕排泄到人体外,称为泻而不藏。故《素问・五脏别论》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3. 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也是“藏而不泻”与五脏类似。

4. 五脏与六腑的区别

5. 奇恒之腑与五脏六腑的区别

6. 掌握脏与腑的区别,有一定意义。如中医认为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者可以泻其腑,腑虚者可以补其脏等。

应当指出,藏象学说中的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学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中医学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这是因为藏象学说中的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

【优秀文档】脏象学说

脏象学说 人分表面和内在,大多数人看人肯定是外表和内在结合看的。当然从中医学术的领域去分析人,肯定也分外在和内脏。这就说到了脏象学说。脏象学说的历史自然也是跟随着中医的历史一起发展的,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吧! 脏象学说,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脏,古作藏,指居于体内的脏腑象,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体外的种种征象。也就是说,形体组织和证候方面可以看到或诊察到的一些徵象,可以反映内在脏腑机能(实际上也包括营、卫、气、血、精、神、津液等内容)的变化,并以此作为判断人体健康和诊察、治疗疾病的依据。 脏象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研究人体脏腑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认为人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密切联系,外连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的形成主要有三个面:一是古代解剖知识;二是长期以来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三是反复的医疗实践,从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研究对象及范围 古代医家通过长期的实践,以粗浅的解剖知识为基础,从体外的各种征象测知脏腑的生理功能,推究其病理变化,并运用古代哲学阴阳、五行的思维方式,进行类比推理、综合分析,逐步形成了藏象学说。藏象学说所指的任何一个脏腑都不单是西医学中某个脏器或某个生理解剖系统,它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的特点,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以五脏为中心,六腑相配于五脏,气、血、精、津液则是脏腑功能产生的物质基础,通过经络系统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脉、七窍二阴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脏象学说

脏象学说 又称“藏象学说”、“脏腑学说”。中国传统医学中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脏即人体的内部脏腑;象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在体外的各种表象。 目录 1英文对照 2简介 3脏象学说的定义 4研究方向及应用 5中医学理论中的脏象学说 6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1. 6.1 1、心的主导地位 2. 6.2 2、十二脏不分贵贱 3. 6.3 3、十二脏相互为用 1英文对照 visceral manifestation theory; doctrine of viscerastate; doctrine of the visceral state 2简介 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来研究人体各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脏象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阐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对于临床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3脏象学说的定义 “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脏象论》。“脏”,即指藏之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二者组合,脏象即为机体内脏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如张景岳在《类经》中说:“象,形象也,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脏象。” 脏象学说是研究机体各个脏腑形象的学说,这里的形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由之可见,这一学说主要是通过研究机体外部的征象,来了解内脏活动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 4研究方向及应用 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的学说。古代脏与藏字相通,又称藏象学说。藏指藏居于体内的脏腑;象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体外的各种征象。 脏象学说以脏腑为基础,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沟通,配合六腑,联系皮、肉、筋、骨、脉及目、舌、口、鼻、耳等组织,这样人体内各脏腑、组织、器官便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按照脏象学说的理论,心与小肠相络属,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肺与大肠相络属,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肝与胆相络属,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脾与胃相络属,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开窍于口;肾与膀胱相络属,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和二阴。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它们的生成、转化和输布,必须通过不同的脏腑机能活动才能完成;而脏腑组织器官的各种机能活动,又无不以精、气、血、津液作为物质基础。脏象学说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的生理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正常,有赖于五脏生理功能的平衡协调。 由此看来,脏象学说不仅要研究脏腑的形态、部位、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而且要探究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的关系,脏腑与组织器官的关系,脏腑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以及脏腑与精神情志的关系等。因此,脏象学说中的心、肺、肝、脾、肾等脏器的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中医脏象中的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则可能分散在中医脏象学说中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5中医学理论中的脏象学说

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与护理 黄雅光 1,什么是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故张景岳在《类经》中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基本概念: 所谓藏象,即指藏于体内的脏器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与自然界相通的事物和现象。藏,是指藏于躯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象,是指表现于外部的生理病理现象与比象。 2,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藏象学说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在《黄帝内经》中,藏象学说即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 人们通过宰杀猎物及解剖战后的尸体,即对动物及人体内部器官进行了早期的观察。随着医药活动的开展,人们迫切需要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部位与形态,因此,人们对人体器官的观察成为比较自觉的行动,并力求和医疗实践结合起来。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细致地观察了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并联系当时的解剖知识,即对人体的脏腑器官及其功能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对其相互关系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古人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观察到某些病理现象与相应的脏腑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调整某些脏腑的功能,又往往可使病理反应消失,因而分析这些病理现象与治疗效应的对应关系,即可以反证机体某些脏腑的生理功能。 3,藏象学说的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同一性两方面 脏与腑是一个统一整体: 心与小肠相表里; 肺与大肠相表里; 脾与胃相表里; 肝与胆相表里; 肾与膀胱相表里。 五脏与形体官窍联结成一个整体: 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 肺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 脾其华在唇,其充在肌肉,开窍于口 肝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 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及二阴 五脏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 五脏与五神的关系: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称为“五神脏”。 五脏与五志的关系: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五脏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根据五行学说的归属,自然界的五时、五气、五色、五味、五化等与人体五大功能系统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 脏腑学说(藏象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人的各项生理活动均是脏腑功能协调的结果,而各种病理变化则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所以,疾病的发生、发展,多数是脏腑功能发生异常所导致的。 脏的含义:又称藏,藏于内的意思,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内脏,属于阴、属于里。人体有五脏,即肝、心、脾、肺、肾。其总体功能特点是“藏而不泻”。 腑的含义:又称府,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内脏,属于阳,属于表。人体有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其总体功能特点是“泻而不藏”。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表里关系:肝与胆相表里(肝为里,胆为表),脾与胃相表里(脾为里,胃为表),心与小肠相表里(心为里,小肠为表),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为里,大肠为表),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为里,膀胱为表)。 奇恒之腑:即异于正常之腑,故名。奇恒之腑有五,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脏腑辨证,是以脏腑学说为基础,根据脏腑功能发生变化时的症状表现,进行归纳、分析,从而确定病位、了解病性、寻求病因、推究病机及正邪盛衰的一种辨证方法。 它在众多的辨证方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唐容川说:“业医不知脏腑,则病原莫辨,用药无方”,王清任说:“著书不明脏腑,无异于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脏腑辨证,首先要明确脏腑的生理功能,根据脏腑生理功能的变化,为辨证提供依据。 第一节心与小肠的辨证 1.心脏的解剖位置:心居于胸中,两肺之间,心的经脉起于心,下络小肠,出腋下,循臂内,入手掌。 2.心脏的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心能推动血液的运行,如果心气不足,推动无力,可发生血脉运行迟滞等病变,如胸痛、手臂酸痛等。 (2)心藏神。心主宰人体一切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所谓主宰生理活动, 是说全身各种功能活动,如肺之呼吸,肾之气化,脾之运化等,无一不是在心脏功能的主持下而完成的,所以《内经》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如果心的功能失调,则五脏六腑的病变随之出现。 所谓心主心理活动,是指心脏有主宰人体神志活动的作用。心是人体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主要内脏。如果心的功能失调,可出现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神志失常等病变。 3.心与形窍等的关系 (1)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心开窍于舌。心火上炎,则口舌生疮。 (2)心其华在面。心血不足,则面色无华;心血瘀滞,则面色青紫等。 (3)心主汗。心气不足,则多汗。

脏和腑

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 人体内脏器官之间,不但有结构上的某种联系,而且在功能上也是密切联系、相互协调的。某一生理活动的完成,往往有多脏器的参与,而一个脏器又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效能。内脏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是人体内脏生理活动的整体性的表现。因此内脏发生病变后也可以相互影响。 目前,我们讨论得最多的就是脏与脏的关系,和脏与腑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2.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脏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如果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筋骨凌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扰及于心,出现心烦失眠等症。 3.心与脾:脾所运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运行,才能输布于全身。而心血又必须依赖于脾所吸收和转输的水谷精微所生成。另方面,心主血,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统摄血液。若脾气虚弱,可导致血不循经。 4.心与肾: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在生理状态下,心阳不断下降,,吕阴不断上升,上下相交,阴阳相济,称为“心肾相交”。在病理情况下,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会引起心阳偏亢,两者失调,称“心肾不交”。 5.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生血。如脾虚影响血的生成,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可出现腹痛、腹泻等。 6.肝与肺:肝之经脉贯脂而上注于肺,二者有一定联系,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运行。若肝气上逆,肺失肃降,可见胸闷喘促。肝火犯肺,又可见胸胁痛、于咳或痰中带血等症。 7.肝与肾:肾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需肝皿不断的补充,两者

藏象学说及中医“藏象”与西医“脏器”区别

藏象学说及中医“藏象”与西医“脏器”区别 一、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疾病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藏象学说旨在通过人体外部的征象来探索内脏活动规律,进而有效地指导养生防病、疾病诊治与康复,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 二、藏象概念 藏象又称“脏象”,指脏腑生理功能、疾病变化表现于外的征象,涉及人体形态结构、脏腑的生理活动和相关的神志活动、形体官窍、自然环境因素等。“藏象”把“藏”与“象”统一起来,集中反映了中医学对生命活动的独特认识方法,即通过“以象测藏”来认识和把握内在脏腑的功能状态。 三、“藏”与“象”之间联系 1.“藏”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与脏腑之气及其运动,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女子胞)。由于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心,六腑和奇恒之腑可分别统归于五脏的功能范畴,故“藏”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功能系统。 2.“象”是指外在的现象和比象。一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变现象,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

令人善怒。”一是指又五脏为中心五个生理功能系统与外界事物或现象相比类所获得的比象。 3.中医学说认为“有诸内,必形于外”(《类经·藏象类》),所以可以通过观察外在的征象来研究内在脏腑的功能活动,探寻其生理及病变规律,即所谓“视其外应,以在其内脏”(《灵枢•本藏》)。一般而言,任何外在的表象都有其内在的依据,而外界环境各种变化与脏腑功能活动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四、中医“藏象”与西医“脏器”区别 “藏象”是中医学特有概念,与西医学“脏器”不同。中医学中的“藏象”不仅存在“脏器”,同时还包括相关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外在表现。而西医学中的“脏器”属于解剖学的器官,其结构以实体性脏器为基础,对功能的认识也是从分析其器官而获得。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考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单元藏象 细目一藏象学说的概念和特点 要点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是指藏于躯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 象,是指内部脏腑组织器官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 藏象,指藏于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和病理现象。 要点二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1.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2.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细目二心 要点一主要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 指运行在脉中的血液,依赖于心气的推动而循环于周身,发挥其濡养的作用。 2.心藏神: 即心主神志,或称心主神明。心被称作“五脏六腑之大主”。 要点二生理特性 1.心主通明。心属火,华彩见于面,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2.心为阳脏而主阳气。 3.心应夏为阳中之太阳。 要点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2.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外候,又称舌为“心之苗” 3.心在志为喜 4.心在液为汗,“汗为心之液” 5.心与夏气相通应 附:心包络 心包络,简称心包,是心脏外面的包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故心包属于脏。在温病学说中,将外感热病中出现的神昏谵语等心神功能失常的病机,归之于“热入心包”或“痰热蒙蔽心包”等。 细目三肺 要点一主要生理功能 1.肺主气、司呼吸 (1)气的生成,特别是宗气的生成;

(2)对全身气机的调节。 肺主一身之气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 2.肺主行水,通调水道 肺主行水,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疏通和调节着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 3.肺朝百脉,主治节 (1)肺朝百脉:是指肺具有辅心行血的作用,即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 (2)肺主治节: 一主呼吸运动; 二治理和调节全身的气机; 三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 四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和排泄。 要点二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肺为娇脏 (1)肺为华盖: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其位最高,故称“华盖”。 (2)肺为娇脏: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 2.主宣发肃降 要点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2.肺开窍于鼻 3.肺在志为忧(悲) 4.肺在液为涕 5.肺与秋气相通应 细目四脾 要点一主要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 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1)运化水谷 (2)运化水液 2.脾主统血 指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脾统血是脾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

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所谓藏象,即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心 心居于胸腔,膈之上。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五行属火,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称为“君主之官”。其生理功能如下:一、主血脉 包括主脉和主血两个方面。脉,即血脉,又称经脉,为血之府,即血液的居所。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全身的血液,都在脉中运行,依赖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川流不息,循环无端,发挥其濡养作用。脉道的通利与否,直接影响到血液的正常运行。 心脏的正常搏动,中医理论认为是依赖心气。心气充沛,才能维持心力,心率和心律,血液才能在脉中正常运行,而见面色红润,脉象和缓有力。血液的正常运行,也有赖血液本身的充盈;如血液衰少,脉络空虚,同样会直接影响心脏的正常搏动。所以血液的正常运行,心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前提。如心气不足、血液亏虚、脉道不利,势必造成血流不畅,而见面色苍白,脉细弱无力,甚则发生气滞血淤,而见面色灰暗,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刺痛等。 二、主神志 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面色、眼神、言语等。狭义的神,即心所主之神志,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 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大脑的生理功能,但藏象学说中则将其归属于五脏,而且主要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古人之所以将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与心主神明的功能分不开的。因此,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考敏捷。如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异常,则出现精神意识思维的异常,出现失眠、多梦、神志不宁,或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等现象。 三、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的“喜”有关。藏象学说认为人对外界信息引起的情志变化,是由五脏所化生的,故把喜、怒、忧、思、恐称为五志,分属五脏。喜,是属于良性刺激,有益于心主血脉等生理功能,但喜极过度,又会使心神受伤。心主神志的功能过亢,则使人喜笑不止;心主神志的功能不及,则使人悲伤。也由于心为神明之主,不仅喜能伤心,而且五志过极,均能损伤心神。 2、在液为汗汗液,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后,通过玄府(汗孔)排出的液体。由于汗液为津液所化生,中医讲血与津液是同出一源,因此有“汗血同源”之说。而血又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称。 3、在体合脉、其华在面。脉是血脉,心合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归属于心,由心脏来支配。华,是光彩之义。其华在面,是指心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可以显露于面部的色泽变化。由于头面部的血管极为丰富,十二经脉之气血皆上行于头面,故心气旺盛,血脉充盈,面部红润有光泽;心气不足,血脉空虚则面色无华;血瘀则面色青紫。 4、在窍为舌。在窍,即开窍。心开窍于舌,是指舌为心的外在表现,又称舌为“心之苗”。舌的生理功能是味觉和表达语言,其功能是否正常,均有赖于心的生理功能,如心的功能异常,可导致味觉的改变和舌强语蹇等。由于舌面无表皮覆盖,血管极其丰富,因此,从舌质的色泽可以直接察知气血运行和判断心的功能。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如心的阳气不足,则舌质淡白胖嫩;心的阴血不足,则舌质红绛瘦小;心火上炎则舌红,甚则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心主神志功能异常,则舌强、言语错乱等。 在藏象学说中,心的生理功能不仅包括心、血、脉在内的完整的循环系统,而且还包括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就是对心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肝 一、肝藏血是指肝有贮存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贮存血液是指肝可以将一定的血贮存于肝内,以供机体各部分活动时所需,故有“血之存库”之称。 调节血量,是指肝对于调节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特别是对外周血量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的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但当机体活动剧烈,情结激动时,肝就把所贮存的血液向机体外周输布,以供机体活动之所需;当人体处于安静时,机体外周的血液需求量减少,相对多余的血液就归藏于肝。 肝藏血的另一含义是收摄血液,防止出血。肝藏血功能失职,易导致各种出血。其原因有二:1、肝气虚弱,收摄无力。2、肝火旺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 二、肝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发散。 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这一切功能反映了肝脏主升、主动、主散的生理特性,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功能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1、对气机(指气体的升降出入的活动)的影响:疏,可使气的运行通而不滞;泄,可使气散而不郁。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体的升降出入活动正常,血和津液的运行也通畅,各脏腑功能正常。如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行郁滞,则出现胸胁、少腹等胀痛不适,称“肝气郁结”;若气行郁滞导致血行郁积,则可形成血瘀,出现胸胁刺痛等。 2、对脾胃运化功能的影响: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若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影响脾胃功能时,会出现腹痛腹泻、暖气、恶心呕吐等。 3、对情志的影响:情志活动主要是心神的生理功能,但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正常的情志活动,主要依赖气血的正常运行;情志异常反过来会干扰正常的气血运行。肝之所以能影响人的情志活动,实际上是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血液运行的生理功能的派生。肝失疏泄,则表现为郁郁寡欢,情志抑郁。在人的情志活动中,对肝主疏泄影响最大的是怒。怒导致气郁,使肝失疏泄,除了肝气郁结外,进一步发展会出现肝气犯胃,出现胃肠道病变。 4、对胆的影响:胆位于肝的短叶之间,与肝相边。胆囊内贮胆汁,胆汁注于小肠中,帮助小肠消化吸收。中医认为胆汁来源于肝,为肝之余气所化生。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胆汁排泄通畅,从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若肝失疏泄,胆汁量少,排泄不畅,易出现胁下胀痛、口苦,甚至出现黄疸等。 5、对男子排精、女子月经的影响:男子精液的正常排泄,是肝肾二脏共同作用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精液排泄通畅有度。而气机调畅是女子经血排泄能否通畅有度的重要条件之一,因而也受到肝脏的影响。若肝失疏泄,则月经周期混乱,经行不畅,甚或痛经。 肝气,即肝之脏腑之气,是肝进行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肝气充沛,肝的各种功能均正常。若肝气不足,则各种功能减退,如藏血功能减退,摄血无力,则出现各种出血,临床称“肝不藏血”;如气虚疏泄无力,则见疲乏、脉软无力等,如单用疏肝药,难以奏效,而用补气加疏肝药,则效佳。肝血,即肝脏贮存之血和养肝之血,对肝脏、肝经、目、筋、爪早等有营养滋润作用。

中医藏象

第三章藏象 一、藏象的含义 藏象,又写作“脏象”,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藏”,是藏于体内的内脏,包括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由于五脏是所有内脏的中心,故“藏”之所指,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象”,是这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和比象,其含义有二:一是指表象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二是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如心气通于夏。 二、脏腑的生理特点 脏腑分为脏、腑、奇恒之腑三类。脏有五,腑有六,奇恒之腑亦有六。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储藏精气,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奇恒之腑在形态上中空有腔与六腑相类,功能上储藏精气与五脏相同,但其与五脏和六腑又有明显区别,故称奇恒之腑。一般来说,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第一节五脏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的合称。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储藏精气。 一、心心又称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与小肠相为表里。 二、肺肺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覆盖诸脏,故有“华盖”之称。肺叶娇嫩,不耐寒热燥 湿诸邪之侵;肺又上通鼻窍,外合皮毛,与自然界息息相通,易受外邪侵袭,故有“娇脏”之称。与大肠相为表里。 三、脾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胃的左方。人出生之后,生命活动继续和精气血津液的化 生和充实,均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为太阴湿土,又主运化水液,故喜燥恶湿。与胃相为表里。 四、肝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刚脏”之称。与胆相表里。 五、肾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又称为五 脏阴阳之本,封藏之本。与膀胱相为表里。

中医基础理论——六腑概说(二)

中医基础理论——六腑概说(二) 讲师:徐雅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藏象--小肠 一、存在部位和形态 二、生理功能 1. 主受盛与化物 受盛,即接受,以器盛物之意。化物,即消化、转化饮食物。 生理状态下:一是胃初步腐熟的饮食物适时下降到小肠,由小肠来承受之(受承);二是下降到小肠的饮食物停留一定的时间,充分消化和吸收(化物)。 病理状态下:可见脘腹胀满疼痛、腹泻、便溏。 2. 泌别清浊 泌,即分泌,别,即分别。清浊,是指饮食物中的精微物质及糟粕(包括食物残渣及废水) 体现在三个方面: (1)由胃下降到小肠的饮食物,在小肠“化物”功能下,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 (2)吸收水谷精微和津液,布散于周身,维持人体正常机能; (3)泌别清浊后的糟粕下输大肠和膀胱,最后转化为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 生理意义:小肠泌别清浊功能正常,可以消化吸收津液,清浊各走其道。 三、小肠的生理特性 藏象--大肠 一、存在部位和形态 (二)大肠的生理功能

1. 传导糟粕 2. 大肠主津 三、大肠的生理特性 以通降为顺,传导有度 藏象--膀胱 一、存在部位和形态 部位:位于小腹部,上通于肾,下连尿道与外界直接相通。 形态:为囊性器官。 二、生理功能 贮尿和排尿。 藏象--三焦 一、部位三焦 有名无形说:《难经》认为三焦只有名称,而无实质性的脏器。有名有形说;多数医家持此种观点。 包括上、中、下三部。 上焦:膈以上,包括心肺及头面部。 中焦:膈以下,脐以上部位,包括脾胃、小肠、肝胆。 下焦:脐以下部位,肾、膀胱、大肠、女子胞等。 二、六腑之三焦 1. 通行元气 2. 运行水液: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生理:人体的津液代谢由肺、脾、肾、膀胱等脏腑的协同作用而完成,但必须以三焦为通路。 病理:三焦功能失常,水道不畅,津液代谢障碍,尿少、痰饮和水肿。

中医基础理论:脏腑的概述

中医基础理论:脏腑的概述 (一)脏腑的名称与分类 脏,古作臟,又作藏。其义有二:一是指藏于体内的脏器,二是指五脏主贮藏精气。腑,古作府,有府库之意。腑多为中空器官, 类府,又多与饮食物的贮藏、消化有关。脏腑,主要指人体的内脏。根据其各自不同的生理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大类器官。 藏象学说,即是以脏腑为物质基础,运用脏腑与其他组织器官的系统联系及与自然界相互通应的关系,构成自己的理论系统。网站 收集通过脏腑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来把握人体生理、病理的活动规律。 (二)脏腑的生理特点 1.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 五脏主贮藏精气,藏而不泻。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各种精微物质,均贮藏于五脏。贮藏于五脏的精气,越充满越好,而不能过度耗散,故称藏而不泻。如《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藏者,藏精气 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五脏除贮藏精气外,还藏神,如《灵枢·本藏篇》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故又有“五神脏”之称。 2.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 六腑主传化水谷,泻而不藏。中医学认为,六腑的主要功能是受纳、消化饮食物及传导排泄糟粕。因其摄入饮食物,在吸收水谷精 微后,要及时把糟粕排泄到人体外,称为泻而不藏。故《素问·五 脏别论》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3.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也是“藏而不泻”与五脏类似。

4.掌握脏与腑的区别,有一定意义。如中医认为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者可以泻其腑,腑虚者可以补其脏等。 (三)小结 通过本章“脏腑”概说的学习,应当指出,藏象学说中的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学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中医学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这是因为藏象学说中的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藏象学说

┬第一节藏象学说概论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一)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四)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二)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一)五脏──肝、心、脾、肺、肾(5个) │││Ⅰ.《素问·五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二)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6个) │││Ⅰ.《素问·五藏别论》:“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三)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6个) ││奇恒之腑的特点:形中空似腑★,藏精气似脏★ ││注意:胆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 │└五、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节五脏 │┬一、心 ││┬概说 │││┬部位──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护卫 │││├形态──如倒置未开的莲花 │││├生理机能──主血脉,主藏神 │││├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通明 │││├别称──“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主”、“阳脏”、“火脏”│││├联系─┬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藏脉舍神);在液为汗;通于夏气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络属 │││└属性─┬五行属性:火 │││└阴阳属性:阳中之阳 ││├(一)主要生理机能 │││┬1、主血脉──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1)主血─┬①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 │││││└②心有生血的作用,“奉心化赤”、“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2)主脉──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 ││││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的条件:①心气充沛、②血液充盈、③脉道通利 │││└2、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 │││含义:心能统摄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意识、思维、

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第一节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一、名词解释: 藏象:藏,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是指脏腑显现于外的形象,也就是指人体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所反映在外部的现象。 第二节脏腑 名词解释: 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依赖心的推动在脉中运行,周流不息,循环无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主要靠心气。 心主神志(心主神明):即心有主宰人体生命活动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脾主运化水谷:脾将水谷化成精微,后经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营养五脏六腑及各组织器官。 脾主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作用。脾将饮食水谷中的水液,清者吸收散精于肺而布散全身;多余或者含浊的水液转输给肺和肾,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 脾主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其溢出脉外的功能。 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调达、升发的特性,有调畅全身气机的作用。 脾气主升:脾气的运化特点是以上升为主,即脾气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的作用 三、问答题或叙述题: 何谓肺主宣发?其生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宣发: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作用。其生理作用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⑴排出体内的浊气; ⑵将由脾转输来的津液、水谷精微输布到全身,外达皮毛;⑶宣散卫气,调节腠理。 何谓肺主肃降?其生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其生理作用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⑴吸入自然界的清气;⑵将清气和由脾转输来的津液、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⑶肃清肺和呼吸道。 何谓脾主运化?请叙述脾主运化的两个方面。 答:脾主运化:脾把水谷化为精微并转运输送至全身的功能。包括两方面: ⑴运化水谷:脾将水谷化成精微,后经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营养五脏六腑及各组织器官。 ⑵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作用。脾将饮食水谷中的水液,清者吸收散精于肺而布散全身;多余或者含浊的水液转输给肺和肾,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与书上概念略有不同) 脾失健运(水谷、水液两方面)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脾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则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表现为腹胀、便溏、完谷不化、食欲不振等;由于气血化生不足,可表现为倦怠、消瘦等。脾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则可致水液不布散而停滞体内,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或发生水肿。 人体的消化功能为什么与肝、脾两脏有关? 答: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虽然由脾胃来完成,而脾胃之气的升降,靠肝主疏泄的调节作用。同时肝分泌胆汁,排泄胆汁,亦有助于消化作用。脾主运行,能运化水谷。饮食入胃后,虽然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消化,但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作用,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布散全身。所以,人体的消化功能与肝脾有关。 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肝主疏泄表现在以下方面: ⑴协调气血运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得以正常运行。 ⑵促进消化吸收: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保持脾胃升降协调;肝的疏泄还调节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帮助脾胃对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 ⑶调节精神情志: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则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⑷调理冲任二脉:肝的疏泄影响冲脉和任脉的通利协调。 叙述“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来源及其两者互相的关系。 答:肾中所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后天

藏象理论——脾

藏象理论——脾 脾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之下,与胃以膜相连,“形如犬舌,状如鸡冠”,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 一、脾的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 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实际上,脾就是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 大小肠等多个脏腑共同参与下的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其中脾起主导作用: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脾气升清和脾阳温煦的作用:脾宜升则健。“人纳水谷,脾气化而上升”(《医学三字经•附录•脏腑》),“脾升而善磨”(《四圣心源》),水谷入胃,全赖脾阳为之运化。故“脾有一分之阳,能消一分之水谷;脾有十分之阳,能消十分之水谷”(《医原》)。脾的运化功能,统而言之曰运化水谷,分而言之,则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 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脾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脾运化水谷的过程为:一是胃初步腐熟消化的饮食物,经小肠的泌别清浊作用,通过脾的磨谷消食作用使之化为水谷精微(又称水谷精气);二是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三是将水谷精微

上输心肺而化为气血等重要生命物质。概言之,脾主运化水谷,包括了消化水谷、吸收转输精微并将精微转化为气血的重要生理作用。饮食人胃后,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实际上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的。“脾主运化,胃司受纳,通主水谷”(《类经,藏象类》)。胃主受纳水谷,并对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通过幽门下移于小肠作进一步消化。但必须依赖脾的磨谷消食作用,才能将水谷化生为精微,“脾之所以消磨水谷者,非为磨之能砻,杵之能舂也,以气吸之,而食物不坠焉耳。食物入胃,有气有质,质欲下达,气欲上升,与胃气熏蒸,气质之去留各半,得脾气一致,则胃气有助,食物之精得以尽留,至其有质无气,乃纵之使去,幽门开而糟粕弃矣”(《医述》引《医参》)。 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其水谷精微又靠脾的转输和散精作用而上输于肺,由肺脏注入心脉化为气血,再通过经脉输送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各个组织器官。“饮食先人于胃,俟脾胃运化,其精微上输于肺,肺气传布各所当人之脏,浊气下人大小肠,是脾胃为分金炉也”(《医权初编》)。总之,五脏六腑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水谷精微,都有赖于脾的运化作用。由于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之后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饮食水谷的运化则是由脾所主,所以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曰:“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故曰后天之本在脾”(《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但“五味人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素问•奇病论》),人以水谷

2021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中医基础理论——第二单元 藏象

藏象 细目内容 藏象概念 藏:藏于体内的内脏 象: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 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 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功能特点 五脏:化生和贮藏精气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受盛和传化水谷 “所谓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奇恒之腑:形态似腑,功能似脏 心主血脉 心主血:心生血;心行血 心主脉: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血液在脉中运行的基本条件藏神(主神志) (主神明) 狭义之神: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广义之神: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生理特性心为阳脏;心主通明 心的别称 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肺主气司呼吸 主呼吸之气 主一身之气:宗气的生成;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主行水通过宣发肃降,将水液输送到全身 朝百脉,主治节 全身血液通过百脉流经于肺,进行气体交换 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气、血、水的作用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肺气宣降 肺的别称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肺者,气之本 细目内容 脾主运化 运化食物 运化水液:上输于肺;向四周布散;胃大肠小肠水液下输膀胱; 居中枢转津液 主统血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逸出脉外 生理特性脾气上升;喜燥恶湿;脾为孤脏 脾的别称 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下列哪项在心主血脉中起主导作用 A.血液充盈 B.心气充沛 C.心神安宁 D.心搏如常 E.脉道通利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心主血脉中起主导作用是的心博如常。 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