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表皮细胞使用说明

小鼠表皮细胞使用说明
小鼠表皮细胞使用说明

小鼠表皮细胞

小鼠表皮细胞产品说明:

为使客户能尽快开展实验,派瑞金发货的原代细胞均处于对数生长期,且每次发货为汇合率达到70%的细胞,收到细胞后即可开展实验。

派瑞金提供的小鼠表皮细胞取自新鲜的组织,按照标准操作流程分离培养。研发的小鼠表皮细胞完全培养基能提供细胞最佳的生长条件,降低杂细胞污染,保证不同批次间细胞质量的稳定。

同时,派瑞金还建立了严格的细胞鉴定流程,所提供的原代细胞均需经过细胞类型特异性标记物、细胞形态学等检测,保证细胞纯度在90%以上;同时也需经过微生物检测,保证不含有HIV、HBV、HCV、支原体、真菌及其他类型的细菌。

小鼠表皮细胞注意事项:

1. 收到细胞后首先观察细胞瓶是否完好,培养液是否有漏液、浑浊等现象,若有上述现象发生请及时和我们联系。

2. 仔细阅读细胞说明书,了解细胞相关信息,如细胞形态、所用培养基、血清比例、所需细胞因子等。

3. 请客户用相同条件的培养基用于细胞培养。培养瓶内多余的培养基可收集备用,细胞传代时可以一定比例和客户自备的培养基混合,使细胞逐渐适应培养条件;建议使用派瑞金的完全培养基。

4. 建议客户收到细胞后前3天各拍几张细胞照片,记录细胞状态。

5. 该细胞只能用于科研,不得用于临床应用。

小鼠表皮细胞其他相关小鼠原代细胞:

小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小鼠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

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小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

小鼠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小鼠大隐静脉内皮细胞

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小鼠冠状动脉内皮细胞

小鼠气管上皮细胞小鼠骨细胞

小鼠气管平滑肌细胞小鼠滑膜细胞

小鼠肺成纤维细胞小鼠骨骼肌细胞

小鼠支气管上皮细胞小鼠表皮细胞

小鼠支气管成纤维细胞小鼠真皮成纤维细胞

小鼠肺大静脉平滑肌细胞小鼠破骨细胞

小鼠肺大动脉平滑肌细胞小鼠皮肤肥大细胞

小鼠肺大动脉内皮细胞小鼠前脂肪细胞

小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小鼠成骨细胞

小鼠肺大静脉内皮细胞小鼠关节软骨细胞

小鼠气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小鼠胎儿表皮角质形成层细胞小鼠胰岛细胞小鼠成年表皮角质形成层细胞小鼠胰腺星状细胞小鼠皮下脂肪细胞

小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小鼠内脏脂肪细胞

小鼠颌下腺上皮细胞小鼠脑动脉血管内皮细胞

小鼠腮腺细胞小鼠脑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小鼠脑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小鼠胰腺上皮细胞小鼠脑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小鼠甲状腺上皮细胞小鼠脑膜细胞

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小鼠神经胶质细胞

小鼠淋巴成纤维细胞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

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小鼠脑成纤维细胞

小鼠食管上皮细胞小鼠神经小胶质细胞

小鼠食管平滑肌细胞小鼠雪旺氏细胞

小鼠肠动脉内皮细胞小鼠小脑颗粒细胞

小鼠肠静脉内皮细胞小鼠嗅鞘细胞

小鼠肝实质细胞小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小鼠肝动脉内皮细胞小鼠小梁网细胞

小鼠肝动脉平滑肌细胞小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小鼠小肠血管内皮细胞小鼠视网膜muller细胞

小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小鼠虹膜色素上皮细胞

小鼠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

小鼠胃粘膜上皮细胞小鼠角膜上皮细胞

小鼠肝窦内皮细胞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小鼠肝星形细胞小鼠角膜成纤维细胞

小鼠直肠平滑肌细胞小鼠脉络膜血管细胞

小鼠小肠平滑肌细胞小鼠牙乳头细胞

小鼠结肠平滑肌细胞小鼠肝外胆管上皮细胞

小鼠肠上皮细胞小鼠肝Kupffer细胞

小鼠肠微血管细胞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小鼠肠巨噬细胞小鼠下丘脑神经元细胞

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小鼠睾丸支持细胞

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小鼠子宫颈上皮细胞小鼠真皮微血管上皮细胞

小鼠子宫平滑肌细胞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小鼠卵巢上皮细胞小鼠心脏干细胞

小鼠子宫成纤维细胞小鼠神经干细胞

小鼠卵巢成纤维细胞小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

小鼠肾实质细胞小鼠椎间盘髓核细胞

小鼠肾系膜细胞小鼠肾足突细胞

小鼠膀胱上皮细胞小鼠肾小管平滑肌细胞

小鼠膀胱平滑肌细胞小鼠肾成纤维细胞

小鼠肾动脉内皮细胞小鼠尿道上皮细胞

小鼠肾动脉平滑肌细胞小鼠输尿管上皮细胞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小鼠肾管状上皮细胞小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小鼠心肌细胞

小鼠前列腺上皮细胞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小鼠肾上皮细胞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小鼠膀胱成纤维细胞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小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

小鼠心脏离体灌注缺血-再灌注模型

小鼠心脏离体灌注缺血-再灌注模型 (2013/6/20 廖翔) 一.材料 1. 所需液体:K-H液(NaCl 118, NaHCO3 24, CaCl2 2.5, KCl 4.7, KH2PO4 1.2, MgSO4 1.2, Glucose 11, EDTA 0.5 (in mM))、低分子肝素溶液(500IU/ml)、戊巴比妥钠液、碳酸氢钠液、盐酸液。 2. 取鼠:标准C57小鼠(20-25g)。 3. 物品: ?手术剪、血管钳 1套,用于开腹、开胸 ?眼科剪、眼科镊 1套,用于开胸后取心、剔除心缘纤维组织 ?小圆培养皿 2个,培养皿内加4°K-H液,先后装取出的心 ?1000ml烧杯 2个 +小转子,一个用于配制H-K液,一个装双蒸水,清洗灌注仪器 ?500ml烧杯 1个,用作废液缸。 ?50ml烧杯 1个(用于少量的药物灌注) ?吸管 2个,分别滴加碳酸氢钠液、盐酸液 ?持针器1把,夹持带针7号线 ?尖镊2把,夹持主动脉 ?大镊子1把,持物 ?1mL注射器 2个,分别用于注射麻药、肝素 ?5mL注射器 1个,用于加CaCl2液 ?50mL注射器1个,用于加K-H液 ?5mL注射器针头自制灌注针 1个(用于挂小鼠心脏,尖端磨平,距针尖2mm出磨出刻痕以便打结固定) ?6号线(用于固定心脏)、带针7号线(用于结扎LCD) ?氧气罐(95% O2 +5% CO2) ?20X20cm泡沫板1个+大头针4枚,用于固定麻醉后的小鼠 ?泡沫盒1个,装冰块 ?橡皮泥,用于固定挂心脏的自制注射器 4. 仪器:手术显微镜、langendorff离体灌注装置(灌注系统、恒温装置、灌注泵) 5. 另外准备手套、口罩、棉签等 注:现在差的物品有:尖镊2把(夹持主动脉) 二.操作方法: 1、打开离体灌注装置,设备自检。注意灌注压调零;配制K-H液,调pH为7.4左右(7.35-7.43),加入灌注装置恒温至37°,运行灌注泵,排空灌注系统的气泡。加适量K-H液于小圆培养皿中放于冰块上(4°),打开显微镜,将需要使用的工具摆放到位。 2、小鼠称重后,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65mg/kg)进行麻醉,予以普通肝素(300IU/kg)肝素化,待小鼠麻醉完全后,固定小鼠于泡沫板上。迅速开腹,迅速开胸,切断主动脉和上下腔静脉,取出心脏,立即放入4°K-H液中(此过程<15s),冲洗掉残留在主动脉内的血液,寻找升主动脉,镊子夹住升主动脉血管壁并固定于自制针头,插入灌注针至主动脉瓣上方,6号丝线结扎后,迅速移至灌注装置上,用K-H液灌注,整个灌注期间用医用氧气进行鼓泡式氧合。必要时可切开右心耳,使冠

造血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

一造血干细胞分离 (一)小鼠骨髓采集与单个核细胞悬液的制备 1 HES(羟乙基淀粉)沉淀法 抽取髓液500 m L按4∶1比例加入HES,自然沉降红细胞后,分离上清。4℃400 g离心10 min得细胞沉淀物,以1 %白蛋白盐水液洗涤细胞2次。 2 percoll液密度梯度离心法 ①按体积比为(1.5~2)∶1在骨髓液中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4℃,1 5 00 r / min,离心20 min。取单个核细胞层,以1%白蛋白盐水液洗涤3次。 ②取鼠股骨和胫骨, 在两头关节处切开骨骼, 反复用培养基冲洗骨髓腔, 随后小心地逐滴将细胞悬液加在淋巴细胞分离液上, 2 000 r / min 离心20 min。吸取离心后相交液面处的白色细胞层即为单个核细胞。 3 Ficoll分离法 方法一在15ml分离管中加7.5ml比重为1.017的Ficoll液,缓慢移入等量骨髓细胞悬液,整体平衡后低温离心2000r/min×20min,吸取白细胞层,用RPMI1640液亲清洗后离心2000r/min×10min,取白细胞层加RPMI1640液到10ml制成造血干细胞悬液样本。 方法二取无菌离心管1支,预先添加3mlFicoll(与骨髓细胞悬液体积1:1),用滴管取单细胞悬液3ml,沿离心管壁小心缓慢叠加于分离液面上,注意保持清楚的界面,室温下水平离心2000rpm×20分钟,(后续在冰上进行)用毛细吸管插到云雾层,小心吸取单个核细胞,置入另一短中管中,加入5倍以上体积的磷酸缓冲液PBS,1500rpm×10分钟,L-DMEM 洗涤细胞两次,每次以1000r/min离心10min,去上清液。(除第一步的室温离心外,其余为低温离心)。 取骨髓细胞悬液的方法是:取出大鼠腿骨将肌肉尽可能剔除,并用PBS缓冲液冲洗干净。在超净台中腿骨浸泡在PBS缓冲液中5min,之后在两头关节处切开骨骼, 反复用PBS 缓冲液冲洗骨髓腔,从而得到骨髓细胞悬液。 (二)Linc-- kit+造血干细胞的分离纯化。 去除Lin+细胞( 负筛选) : 带有生物素的混合抗体标记成熟细胞; 抗生物素的磁珠吸附抗体标记的成熟细胞, 包括T , B淋巴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以及它们的定向前体细胞; 细胞通过磁场不被柱子吸附的包括造血干细胞和骨髓间质干细胞。收集CD117+细胞( 正筛选):带有CD117抗体的磁珠吸附CD117+细胞, 细胞通过磁场被柱子吸附的CD117+细胞(具体操作步骤参照M iltenyi公司MACS手册)。 (三)根据细胞表面CD34+抗原进行分离纯化 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CD34+细胞:取50μL细胞悬液, 加入2.5μL CD45- FITC和10μL CD34- PE充分混合, 避光孵育15 min。以PBS液洗涤并加多聚甲醛固定液450μL固定, 上机检测。

尝试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

“尝试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教学组织摘要模型构建活动是学生理解模型和领悟模型方法途径。通过教师充分的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的制作、评价、修正完善、创意模型展示等活动,将抽象的真核细胞结构形象化,并将具有真实感和立体感的实物模型以简单而科学的形式呈现出来。而真核细胞结构概念图的构建则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将具体化的模型抽象化,实现对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认知过程中抽象化与具体化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真核细胞模型教学组织 理解模型和领悟模型方法是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理解模型和领悟模型方法的重要途径是进行模型构建。“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生物学课程学习中的第1个模型建构活动,课标标准要求该活动必须做,且尽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课堂上安排该活动的教师不多。经调查,原因主要有:一是认为教学任务太重,模型建构活动太费时;二是认为学生人数太多,活动难以组织开展,且所需材料缺乏;所以即使是安排了模型构建,也是课后由学生自主构建,没有发挥模型构建应有的教育价值。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探讨如何解决时间、材料等问题,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有效地组织真核细胞的模型建构活动,充分发挥模型构建活动的价值。 1 准备工作 课堂模型构建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组织,而课前的充分准备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1.1 学情分析 学生对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已有所了解,但在光学显微镜下,大部分细胞结构观察不到,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不能很好地理解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各部分结构相互联系和协调。本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体验模型构建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模型构建过程中进一步探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把握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及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学生第1 次进行过模型制作活动,对模型及模型方法不清楚,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 1.2 制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更好地构建核心概念即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细胞膜作为边界将细胞与外界隔离,细胞内部的各种结构协调配合,使细胞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 2)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根据所制作的模型构建真核细胞结构概念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模型法”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时的快乐等。 1.3 学生分组,并准备模型构建材料 建议4-6人一组,选出组长,以自愿组合为前提,教师可以给予帮助和调整。在寻找、选择材料时,学生会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不仅深入思考细胞的各结构及其功能特

小鼠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的观察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 1、明确各免疫器官分布与形态结构,能熟练找到各免疫器官,弄清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方法,熟悉脾脏淋巴细胞的形态与功能。 二、实验原理 脾脏是外周免疫器官之一,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它生在腹腔左上方,质地比较脆,容易外伤。一般来讲,脾脏有三大功能: 首先它是人体的“血库”,当人体休息、安静时,它贮存血液,当处于运动、失血、缺氧等应激状态时,它又将血液排送到血循环中,以增加血容量; 其次,脾脏犹如一台“过滤器”,当血液中出现病菌、抗原、异物、原虫时,脾脏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就会将其吃掉; 此外,脾脏还可以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发挥免疫作用。脾是血循环中重要的滤过器,能清除血液中的异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细胞,特别是红细胞和血小板。因此,脾功能亢进时可能会引起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脾脏还有产生淋巴细胞的功能。 我们利用小鼠来观察脾脏的淋巴细胞。 小鼠淋巴细胞的比重为1.088,利用比重为1.088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将脾细胞悬液置于分离液上层,通过梯度离心的方法,在分离液与脾细胞悬液交界液面处分离得到脾脏淋巴细胞。 三、实验器材 KM种小鼠,PBS缓冲液,淋巴细胞分离液,200目不锈钢网,解剖器械 四、实验步骤 1、杀死老鼠,取出小鼠的脾脏,在pbs缓冲液中冲洗干净。 2、将小鼠脾脏至于200目铜网中,铜网绑定在烧杯上面,剪碎、碾磨,边碾磨边加PBS 冲洗,制得脾细胞悬液。 3、将制得的脾细胞悬液转移到10ml的离心管中,1000r/min 5min离心洗涤,倒掉上清,加入5mlPBS再离心洗涤一次。 4、加入5mlPBS将洗涤的脾脏细胞吹散、悬浮,缓慢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上层,细胞悬液与分离液体体积比为1:1。 5、2000r/min离心30min。 6、小心吸取中间层细胞,1000r/min 5min离心洗涤两次。 7、将制得的淋巴细胞滴于玻片,镜检。

第十二章造血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的生成

第十二章造血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的生成 免疫细胞都属于血细胞,所有血细胞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因此在一定意义 上讲,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就是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熟的过程。 第一节 造血干细胞的特性和分化 一、造血干细胞的起源和表面标记 (一)造血干细胞的起源 哺乳动物的造血最早发生在卵黄囊,随后转移到胎肝,胚胎发育中期以后以 及出生后,骨髓成为主要的造血场所,并为B细胞发育的中枢免疫器官;胸腺 是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 早期的造血干细胞是多能造血干细胞(pluripotent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具有自我更新(self?renewing)和分化(differentiation)两种重要的潜能,赋予 机体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始终保持造血能力。多能造血干细胞最初分化为共同淋巴 样祖细胞和共同髓样祖细胞等等。 (二)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记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应用,为造血干细胞表面标记的研究及其分离纯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表面标记为CD34和c-kit (CD117),不表达谱系(lineage)特异性标记。 (1)CD34:CD34是一种高度糖基化跨膜蛋白,有1%~4%骨髓细胞表达 CD34,其中包括了造血干细胞,是造血干细胞的一种重要标记,应用CD34单 克隆抗体可从骨髓、胎肝或脐血中分离、富集造血干细胞。随着造血干细胞的分 化成熟,CD34表达水平逐渐下降,成熟血细胞不表达CD34。 (2)CD117:CD117是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的受体,是原 癌基因c?kit的编码产物Kit。CD117是属于含有酪氨酸激酶结构的生长因子受体,胞膜外区结构属IgSF。CD117+细胞约占骨髓细胞的1%~4%,50%~70% CD117+骨髓细胞表达CD34,因此,CD117也是多能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标记。 (3)Lin-细胞:应用针对T细胞、B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 胞、巨核细胞、髓系以及红系等多种谱系相应单克隆抗体的混合抗体(CD2、CD3、CD14、CD16、CD19、CD24、CD56、CD66b和血型糖蛋白A等抗体)结合免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细胞模型的制作

《细胞模型制作综合实践活动流程》 第一课时确定主题 一、观察细胞图片,情景导入 观看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细胞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形态不尽相同、基本结构包括哪几部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怎样能直接看到细胞的结构呢?用显微镜观察。还有呢?制作细胞模型。 二、引导学生,生成主题 学生经过一番讨论,通过观察图片,欣赏了细胞的结构,对于有不同生物细胞结构的异同,同学们发表不同的见解,你观察到那些生物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菌细胞、酵母菌细胞、青霉细胞、神经细胞。观察的非常仔细。谁能提出一些想要探讨的主题,写在纸上师生共同交流,探讨动物与植物的异同?植物与细菌的异同?细菌与酵母菌的异同?植物与酵母菌的异同?神经细胞与植物? 神经细胞与细菌的异同?神经细胞与真菌异同?提出一些想要 探讨的主题,写在纸上师生共同交流,探讨,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切实可行的,有的问题是不可行,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经过筛选、整理、归类、总结确定所要研究的主题 三、筛选整合,确定子课题 师生共同筛选、整理,形成几个子课题。 制作动物、植物、细菌、酵母菌、神经细胞的模型,探究动物与植物细胞的异同?细菌与酵母菌细胞的异同?植物与细菌细胞的异同?植物与酵母菌的异同? 四、活动准备 1.上网搜集有关细胞模型制作图片打印出来、为实施这一探究活动,学生共同商讨所 要准备的工作: 2. 制作模型的材料和用具 3.准备各色卡纸、剪刀、直尺,橡皮泥、显微镜纸板、 吸管。 4老师指导学生设计方案 五分组课 1.推荐组长,选择课题 2.小组合作,创设组名、口号 3.展示各小组的设计 经过小组讨论,选出组长,选择课题,创设组名、口号。记录员记录,组长汇报 第二课时 制定方案 谈话导入:同学们各小组已经明确了研究的问题,那么我们怎样来设计活动方案,制作细胞模型首先知道细胞的结构特点,绘制细胞结构模型,选择做模型的材料和用具。大家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1、1、教师说出活动方案思路: 观察细胞结构图—绘制结构简图—设计制作细胞模型方案 2、展示各小组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活动方案 ①确定哪个活动的内容

THERMO_二氧化碳培养箱中文说明书

THERMO FORMA 370/371&380/381 高温灭菌,气套CO2培养箱操作手册

目录 一.参数设置二.参数校准三.系统信息四.报警信息五.高温消毒

一、参数设置 a 设置温度 Thermo Forma 370系列的co2培养箱工作温度围为10℃–50 ℃,此温度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出厂时,厂家将温度设定为10℃,在此设置下,所有的加热器都将关闭。 按以下步骤设置温度: 1.按“MODE”到“SET”位置。 2.按“←→”直到显示“TEMP XX.X”信息 3.按“↑↓”设置所需要的温度值。 4.按“ENTER”保存设定值。 5.按“MODE”到“RUN”位置或按“←→”选择其他的参数。 b.设置过温温度 370系列的co2培养箱具有了第二级温度监控系统来监测箱体的温度。这是机器的一个自我保护功能。一旦温度不能控制,机器将关闭所有的加热器。箱体的报警温度是过温温度的±1℃。 厂家设定过温温度是40℃,但是过温温度最高可设定为55℃。若设置温度高于过温温度,机器将给过温温度自动增加1℃。一般过温温度应高于设置温度1℃。 按以下步骤设置过温温度: 1.按“MODE”到“SET”位置。 2.按“←→”直到显示“O TEMP XX.X”信息。 3.按“↑↓”设置所需要的过温温度值。 4.按“ENTER”保存设定值。 5.按“MODE”到“RUN”位置或按“←→”选择其他的参数。 c.设置CO2浓度 带有T/CCO2传感器的培养箱,出厂时厂家已校准,校准时的环境是温度:37℃,高湿度,CO2:10%在腔体为37,高湿度,10%的CO2浓度下被校准过。因此如果设置温度为37,湿度盘放满了水,需要的CO2浓度不超过10%,CO2的浓度可以立即设定。否则,培养箱就的稳定12小时后才可设定CO2浓度值。 所有培养箱的CO2浓度围是0.0%-20%。出厂时厂家设定的CO2浓度为0.0%。在此浓度下,CO2控制和报警系统都将关闭。按以下步骤设置CO2浓度值;

复旦大学免疫实验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分离及细胞计数

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分离及细胞计数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_______ 实验人: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原理 小鼠脾脏位于上腹部左后侧,体积较大,长条形,属于外周免疫器官。 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可经再循环驻如脾脏等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所以富含各 类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的分离:采用红细胞裂解法,是根据细胞对渗透压变化的敏感度。 红细胞由于细胞结构较为简单,仅有细胞膜结构,对于膨胀的耐受能力较差,因此绝大部分就会涨破,受到破坏。是一种比较温和的去除红细胞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2实验材料: 1)健康小鼠 2)手术器械(剪刀、镊子)、解剖板 3)70汇醇 4)PBS缓冲液、红细胞裂解液(ACK 5)0.2%台盼蓝 6)细胞计数板、计数器 7)离心机 8)显微镜 3实验方法: 3.1取小鼠脾脏 将小鼠颈椎脱位处死,用酒精消毒。 用剪刀剪开背部皮肤,再找到脾脏,用镊子夹出脾脏并剪除周围组织。 3.2制备单个核细胞悬液

将取出的脾脏置于盛有3mlPBS缓冲液的平皿中,然后再置于尼龙指套中,用 针芯轻轻碾压使得单个核细胞悬浮于平皿中。 吸取平皿中细胞悬液置于刻度离心管(15ml)中,以1500rpm离心10min, 弃去上清液,加入ASK至2-3ml,轻轻吹打混匀并放置2min,以破坏红细胞。然后加入PBS缓冲液至10ml,以1500rpm离心10min。 弃去上清液,用PBS缓冲液定容至2ml,吹打混匀即为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悬液。3.3 计算细胞浓度 稀释十倍,随机选取一个大方格计数 细胞计数为324个,计算细胞浓度为324X 104X 10=3.24 X 107/ml 3.4 计算细胞活力 在总计为324个细胞中计数,死亡细胞有16 个,计算细胞活力为: 324- 16/324 X 100%=95.1% 在理论范围之内 4 实验结果 4.1 研磨脾脏得到细胞悬液 本实验中将小鼠的脾脏放入尼龙指套内,置于少量PBS液中缓慢研磨,获得细胞悬液。实验中,我们发现尼龙指套不能滤去所有结缔组织,操作中会有结为絮状团块的结缔组织。这些结缔组织在离心后会和细胞绞缠在一起,去除十分麻烦,而且会损失细胞。应该在离心之前尽早用吸管吹打后小心弃去(这样损失的细胞比较少,造成较小的误差)。 研磨脾脏时的力度、时间、温度都会影响细胞的活性。所以应置于冰上快速、轻柔地研磨,置于液体中避免干磨。我们在实验室室温下碾磨,造成细胞破碎较多,影响最终实验结果。 4.2 白细胞计数

生物模型制作

生物模型制作 生物模型制作是指学生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来制作 些有关生物结构的模型,这些生物模型可以将抽象的知识以形象的物质形式呈现出来。例如动植物细胞模型、花的结构模型等,学生都可以根据课本的文字内容或图片把它们实物化、立体化。在制作过程中学生把各种材料加工成要模拟的生物结构形状,直接构成一个整体的模型。学生在亲自参与制作生物模型以及运用模型演示生物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更能使自身的动手能力得到培养,从而更好地开发与训练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1 制作生物模型的作用 1.1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初中学生对直观的知识掌 握较快,形象思维比较差,对 于抽象的知识掌握得相对较弱。在生物教学中,有些观察对象很小或结构比较复杂,学生不易清楚地观察它们的结构,例如生物细胞的结构。制作模型则将它们放大很多倍,而且能将其中所含的各部分结构明确地表示出来,形象且直观,

使学生迅速地获得有关的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 解。 1.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制作不同的生物模型,运用的材料、制作的方法不同。 学生在尝试制作生物模型的过程中,要选择制作的材料,每种模型可能还需要将不同的材料组合到一起,这无疑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一种挑战。比如在制作花的模型中,有的学生是将硬一点的纸剪成花瓣的形状,用双面胶粘在一起,但是这样很容易开,组合不到一起去。教师发现后,启发并鼓励学生最终对模型进行了改进,用针线将其缝合到了一起,并用软一点的纸做了一个新的模型。 1.3丰富教学资源许多学生制作的生物模型科学性和准 确性强,并且美 观,这样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制作的模型作为教 具使用,比如学生制作的屈肘运动的模型。有一学生是用两木棍另一端分别固定两根橡皮绳代表肌肉,演示屈肘和伸肘运动,效果很好,这样的模型在课堂上演示,学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有些学生在制作生物模型时科学性不强,甚至是错误的,比如学生在制作小肠模型时,有些学生做的小肠内表面的环形皱襞方向是错的,也就是说不是环形的,同样教师可以作为反面的教具使用,丰富教学资源。 根木棍代表骨,中间用螺丝固定并可以转动代表关节,两根 2 学生制作生物模型的过程和方法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 很多可以制作模型的生物结构,而 且制作同一种结构可以选用不同的材料。

恒温培养箱说明书

电热恒温培养箱 使 用 说 明 书 ●此"使用说明书"务请送至最终操作人员手中! ●在开始操作之前务请阅读并理解"使用说明书"的全部内容.对于误操作而引起的不良后果,本公司概不负责。 ●"使用说明书"中的内容在今后可能进行变更与完善,到时公司将不另行通知,敬请谅解。 ●客户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现象,请及时与本公司联系。 ●阅读"使用说明书"请妥善保管以随时查阅,同时请务必填妥并寄出您的保修卡(寄至本公司售后服务中心)。

产品型号DHP-9052 制造编号 制造日期2015-04-24

目录 (一)安全提示 (2) (二)概述 (3) (三)结构简介 (3) (四)技术指标 (3) (五)工作原理 (3) (六)安装与调试 (3) (七)温度设定法 (4) (八)安全注意事项 (5) (九)维修及保养 (5) (十)电器原理图 (5) (十一)故障处理 (6) (十二)其他 (7) (一)安全提示

! 请用户务必遵守以下所列各项安全注意事项 1.培养箱必须有效接地。 2.必须使用与培养箱要求一至的电源。 3.不允许随意接长或剪短产品电源连线。 4.不允许放易燃、易爆、易挥发及含有腐蚀性的物品进行干燥烘培。 5.不得将手或物件随意插入进风或出风口。 6.培养箱出现故障,务必请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安全警告 1.必须充分阅读理解干燥箱使用说明书后,才可进行操作。 2.更换熔断器及电器部分维修时必须拔下电源插头。 3.培养箱长期不用,必须拔下电源插头。 (二)概述 电热恒温培养箱是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大学、仪器医疗卫生等,单位实验室的必需设备,供细菌培养、育种、发酵及温度不高于60℃的其它恒温试验用. (三)结构 1.本产品外壳体用优质薄钢板冲压而成,表面喷塑,内胆为SUS304不锈钢,双重密封,保温材料为 优质硅酸棉.箱内装有微型风扇,微风循环,箱内温度均匀. 2.温控装置采用自适应温度控制液晶显示,无须控温参数调节,控温精度高,无超调,具有定时功能, 超温保护功能,定时时间9999分钟. 3.电器控制部分在顶部,使用维护方便. (四)技术指标

细胞生物学:小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

细胞生物学:小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 ㈠、概述 整体动物心肌细胞的增殖能力在出生后仅能维持一个短时期,小鼠在出生3周后DNA合成所需的酶的活性及心肌细胞的增殖能力就明显降低至成年鼠水平。小鼠心肌细胞的原代培养,一般选用生后1-10d的乳鼠心脏,尤以出生1-4d的较好,此时心肌细胞已分化充分,适于作各种研究,而出生4d以后的乳鼠心脏中分离出来的心肌细胞较慢发育成为有自律性搏动的心肌细胞。 ㈡、[试剂] 1、培养液:1:1混合的DMEM/F12培养液,添加终浓度为10%小牛血清(FCS)、100I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 2、消化液:胰酶(效价为1:250)0.08%、胶原酶II(活力为150U/mg)0.05%,用pH7.2-7.8的D-Hanks溶液配制,-20℃保存。 3、D-Hanks溶液(pH7.2-7.8):KCl0.4g,KH2PO40.06g,NaCl8.00g,NaHCO30.35g,Na2HPO4?7H2O0.09g,酚红0.01g1L ㈢、[实验步骤] 1、取生后1-4d的乳鼠,用75%乙醇消毒皮肤,再用大头针固定乳鼠的头及四肢,剪开胸部皮肤,用75%乙醇消毒皮下组织,更换镊子及剪刀,开胸取出心

脏,将心脏放入盛有D-Hanks溶液的平皿(或青霉素瓶)中,剪去心房,剪开心室,用D-Hanks溶液冲洗三次,去除残留积血后,将心脏剪成1mm3大小的碎片,再将心脏碎片转移至离心管中,加5ml左右消化液,37℃消化5min,自然沉淀,弃上清,再加5ml左右消化液,37℃消化20min(每隔2min振摇几下),用吸管吹打1min后,将未消化完全的心脏碎片吸出至另一离心管中,加入2ml冷的培养液终止消化,1000rpm5min,弃上清,沉淀中加入D-Hanks溶液2ml,1500rpm10min,弃上清,沉淀中加入培养液2ml,用吸管吹打制成细胞悬液。(为节约时间,以下步骤省略)上述未消化完全的心脏碎片补加5ml左右消化液后继续消化,同样操作,合并细胞悬液后放入培养瓶中置二氧化碳培养箱中 (37℃5%CO2)培养。

制作生物细胞模型课稿

边做边学“制作真核细胞模型” “制作真核细胞模型”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分子与细胞》(苏教版)第三章的重点内容,《生物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尝试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为具体内容标准。在学习了细胞的三大基本结构和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真核细胞模型,使学生全面思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特点,加深学生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针对细胞这样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力图让学生从枯燥的文字中摆脱出来,通过动手和思考使学生建构细胞模型,全面掌握细胞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新课改把“科学探究”作为基本理念的核心,提倡学生在“做中学”,需要学生通过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实践,达到“学做统一”,使“活动教学”与“讲授教学”相互融合,彼此促进。 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它的微细结构,因而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因此,亲身体验模拟制作“细胞”的立体结构模型有助于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让细胞变“微观”为“宏观”,而更好地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且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真正实现在“做中学”。 【三维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细胞的基本结构,阐明细胞器的功能。 2.能力目标:通过制作细胞结构模型,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思维、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细胞结构的统一性、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制作真核细胞结构模型。 【教学重点】细胞基本结构的模型构建,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教学方法】实验法、汇报总结、生生师生讨论。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细胞模型制作的材料(如:橡皮泥、水果等); 预制作的细胞模型等。 【教学设计思路】 导入时利用学生猎奇心理,利用北京自然博物馆中的“细胞屋”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结束时采用学生拼装,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力求使整个课堂变成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高素质的过程。总体上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改精神。 【教学过程】

小鼠免疫

小鼠免疫 免疫是单抗制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即用目的抗原免疫小鼠,抗原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进入外周免疫器官,刺激相应B淋巴细胞克隆,使其活化、增殖,并分化成为致敏B 淋巴细胞。 一、血清效价的影响因素 小鼠免疫效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单抗的制备。单抗免疫程序不同,包括免疫用的动物,抗原的性质、抗原量、免疫途径、免疫间隔时间、是否应用佐剂均会影响免疫效果。 二、免疫材料 1.免疫用的动物 抗原与免疫动物种属差异越远越好,小鼠、大鼠、亚美尼亚仓鼠和兔中分离的淋巴细胞的杂交瘤技术已经很成熟。小鼠是极好的免疫接种对象,原因是:1)小鼠易操作;2)多个纯系株易得到且价格合理;3)有很多试剂可用以检测鼠源免疫球蛋白;4)小鼠对外来蛋白质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5)小鼠淋巴细胞能够和多种鼠源骨髓瘤细胞系发生有效融合。 2.免疫原(抗原) 颗粒性抗原:颗粒性抗原免疫原性强,如肿瘤细胞、淋巴细胞、?细菌等可作为抗原,不加佐剂直接进行免疫,就可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可溶性抗原:因其免疫原性较弱,一般要加佐剂,如系半抗原,?应先制备成人工免疫原,再加佐剂。 免疫原的形式会影响宿主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谱,因此选择免疫原制备抗体时应该考虑到所制备抗体的最终用途,并应该根据其用途决定何种方法筛选抗体

更合适。一般认为,影响免疫血清中lg亚类谱的因素主要包括免疫原、接种途径、佐剂和动物遗传背景等。且主要由初次基础免疫所决定,加强免疫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特异性抗体的滴度。 3.佐剂 目的:1)增强抗原对机体的免疫原性;2)增强抗体的产生能力;3)为制备出高效价的免疫血清;4)增强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原性;5)在某种情况下,改变Ag免疫应答类型;6)延长抗原在免疫动物的时间;7)改变抗原的分布;8)增强共刺激信号和激活免疫系统而刺激淋巴细胞增殖。 种类:氢氧化铝佐剂、明矾佐剂(常用于肌肉、皮下注射)、弗氏佐剂。 弗氏佐剂是最主要的免疫佐剂,热处理杀死的分歧杆菌可以引起炎症反应,募集淋巴细胞到抗原沉积部位,但若重复刺激可导致肉芽肿的形成,故不能重复使用。 三、免疫策略 1.免疫途径 途径的选择取决于抗原的生物学特性和理化特性。有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皮内注射、脾内注射、皮下注射、淋巴结注射等。 脾内免疫会产生IgM 类抗体,分泌该类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相对IgG 类较不稳定,且IgM 类抗体的一些性质测定会有困难,一般不建议使用。脾内免疫操作困难,实验动物极易死亡,所以也不常用此种方法。 一般常用皮下或背部多点皮内注射,每点注射0.1ml左右。 2.免疫方案 典型的免疫策略依赖于抗原的反复刺激,以增强特异性免疫应答并使其成熟。

人工气候培养箱使用说明

我们都知道种子发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自身条件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的因素就是环境条件,这就包括空气、温度、水分等,而为了评价种子自身的发芽条件,那么就需要屏蔽另外一个影响因素,也就是环境条件,人工气候培养箱的作用就是通过人工作用提供种子萌发所需的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以此来避免环境因素不达标,对种子真实品质判定的影响。 那么,人工气候培养箱该如何使用呢?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RTOP-Y系列人工气候培养箱的使用方法: 接通电源,合上电源开关,整机通电,开关内的电源指示灯亮。开机画面显示10秒自动跳转进入【功能表】,也可以按【菜单】键进入。 下面就菜单中的各个功能进行详细操作说明: 1.继续运行 在开机或运行中只需按一下【OK】键,即进入如下图所示画面或开机等待10秒(如下图所示) 在【继续运行】界面按【OK】跳转进入【运行界面】(如下图所示) 显示当前正在运行的实时情况,【倒计时间】圆圈闪烁表示倒计时运行中;【当前段】

表示正在运行的时段;【总时段】为共设置了多少个工作时段;【温度】、【湿度】、【光照】表示当前运行的实时温度及光照等。按键可观察到当前运行下的环境温度和保护温度以及当前的时间。 2.设置流程 单个时段运行设置: 按【菜单】键进入【功能表】界面,通过键可以移动箭头,箭头所停留处可按【OK】进入,按【OK】键进入【设置流程】界面,进行温度、湿度、光照、工作时间及可设置多个时段。 在这个界面中,可按数字键逐一来设定所需要的参数,光标所闪烁的地方就是当前数字输入,可更改的参数有温度以及运行时间,设置完所需参数,按【OK】键来保存设定的参数即可(如下图所示),保存完界面会返回到【流程设置界面】,此时长按【OK】键运行。注:温度设置时如出现【-】时请重新输入1-9的任意数字时会变【+】号。

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检测

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检测 伍国强 (兰州大学草业学院兰州730020) 摘要:本实验用CFA免疫小鼠后,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数目以及用中性红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结果表明,免疫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的数目和吞噬能力均有所提高。 关键词:巨噬细胞;功能;检测 1 前言 巨噬细胞是一种多功能免疫细胞,在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功能。主要作用有:(1)吞噬杀伤作用:直接吞噬、调理吞噬作用。(2)抗原提呈作用:即外来的抗原性异物通过巨噬细胞的捕获、加工和处理后,与胞内合成的MHC-1/II类分子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并被呈递到细胞膜表面,被TCR 识别的作用。具有此作用的细胞叫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此外,巨噬细胞表面还表达多种共刺激分子,如B7、ICAM-1、LFA-1,3等分别与T细胞上的CD28、LFA -1(CD11)、LFA-2(CD2)等相互作用,为T细胞的活化提供第二信号。(3)抗肿瘤作用:Mφ被某些细胞因子如IFN-γ激活后能有效杀伤肿瘤等靶细胞,其吞噬杀菌能力也显著提高。(4)分泌生物活性介质,产生免疫应答和其它免疫效应:如 IL-1,12、IFN、TNF、PGE等;以及某些补体成份和凝血因子、组织修复因子等。为了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我们用CFA免疫的小白鼠作为实验材料检测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作用。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药品:生理盐水、0.6%环磷酰胺、Hank’s溶液、1640培养基、细胞裂解液、中性红等。 2.1.2 仪器:血球计数板、细胞培养箱、分光光度计等。 2.1.3 动物:小白鼠2只,由兰大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2.2、方法 2.2.1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制备取小白鼠2只,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注射0.1ml生理盐水,试验组注射0.1mlcFA。48小时后,小鼠眼眶放血,断颈处死。腹腔注射3ml预冷的生理盐水。吸取腹腔渗出液5ml离心管(冰浴)。1600rpm离心10 分钟,弃上清,4℃生理盐水定容至5ml。血球计数板镜下巨噬细胞计数。用生理盐水调mΦ浓度为1×106,取4ml 1600rpm 离心10分钟,弃上清加4ml 1640定悬。将mΦ加入24孔板,每组4孔,每孔1ml。37℃,5%CO2细胞培养箱贴壁培养纯化2小时。2.2.2 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试验将贴壁纯化好的mΦ弃1640培养液,对照孔加0.5ml生理盐水,其余每孔加0.5ml0.075%中性红,继续培养1小时。倾去上清液,用温PBS 洗细胞3 次,每孔加入细胞溶解液(为体积分数50 %的乙酸和体积分数50 %的无水乙醇) 2ml ,室温下放置30分钟,待细胞溶解后,即用分光光度计测定OD值。以OD 值表示巨噬细胞功能的强弱。 3 结果与讨论表:mΦ的浓度及吸光值 mΦ细胞个数mΦ浓度 (个/ml) 0D值 对照组256 6.4×105 0.252 试验组2176 5.44×106 0.283 3.1 免疫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浓度从上表可以看出,用cFA免疫的小鼠腹腔巨噬

实验动物(大鼠、小鼠、兔)原代心肌细胞

实验动物(大鼠、小鼠、兔)原代心肌细胞 产品编号:RAT/MIC/RAB-iCell-c001 产品规格:>5×105细胞数 产品价格:3930/3910/4350 包装规格:1ml冻存细胞悬液或T-25培养瓶 细胞详述: 心肌的工作细胞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心肌细胞为短柱状,一般只有一个细胞核,心肌细胞之间有闰盘结构。该处细胞膜凹凸相嵌,并特殊分化形成桥粒,彼此紧密连接,但心肌细胞之间并无原生质的连续。心肌细胞的细胞核多位于细胞中部,形状似椭圆或似长方形,其长轴与肌原纤维的方向一致。肌原纤维绕核而行,核的两端富有肌浆,其中含有丰富的糖原颗粒和线粒体,以适应心肌持续性节律收缩活动的需要。 细胞特性: 1)组织来源于实验动物的正常心脏组织。 2)细胞鉴定:肌球蛋白重链(MHC)免疫荧光染色为阳性。 3)经鉴定细胞纯度高于90%。 4)不含有HIV-1、HBV、HCV、支原体、细菌、酵母和真菌。 5)细胞生长方式:长柱状细胞,不规则细胞,贴壁培养。 产品的运输和保存: 视天气状况和运输距离远近,公司与客户协商后选择下述方式中的一种进行。 1)1mL冻存细胞悬液装于1.8ml的冻存管中,置于装满干冰的泡沫保温盒中进 行运输;收到细胞后请尽快解冻复苏细胞进行培养,如无法立刻进行复苏操作,冻存细胞可在-80℃的条件下保存1个月。 2)T-25培养瓶充满完全培养基后进行常温运输;收到细胞后请镜下观察细胞生 长状态,如铺瓶率超过85%请立即进行传代操作,如悬浮的细胞较多,请将培养瓶至于培养箱中静置过夜以帮助未死亡的悬浮细胞能够再次贴壁。 推荐培养基: 我们推荐使用iCell原代心肌细胞培养体系(产品编号:PriMed-iCELL-022)作为体外培养原代心肌细胞的培养基。 产品使用: 1)本产品仅能用于科研 2)本产品未通过直接用于活体动物和人的审核 3)本产品未通过用于活体诊断的审核

白血病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的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Article ID):1009-2137(2012)03-0788-04·综述·白血病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的研究进展 路钰夏,唐晓文*,陈广华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 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006 摘要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是进行白血病治疗实验研究的关键,现已广泛应用于抗癌药物筛选、白血病发病机制以及实验性治疗研究等。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具有建立周期短,重复性好,使用的肿瘤细胞株生物特性较稳定等优点。本文将从白血病及肿瘤细胞株的来源、小鼠种属的选择、移植模型的构建及GVHD模型新进展等方面对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进行综述。 关键词白血病;小鼠移植模型;GVHD 中图分类号R733.7;R-332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Advances of Leukemia Mouse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Model———Review LU Yu-Xia,TANG Xiao-Wen*,CHEN Guang-Hua Departmant of Hematology,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sity,Jiangsu Institute of Hematology,Key Laboratory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of Ministry of Health,Suzhou215006,Jiangsu Province,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TANG Xiao-Wen,Associate Professor,Senior Physician.Tel:(0512)67781850.E-mail:xwtang1020@163.com; Abstract Mouse model of leukemia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s the key platform to study leukemia experimental treatment,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anticancer drug screening and in the studies of leukemia pathogenesis and experimental treatment.Transplantation mouse model has several advantages such as short cycle of model establishment,good repetitiveness,and the more stabl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umor cell lines.The source of leukemia and tumor cell lines,choice of mouse species,the establishment of transplantation model,the recent advances of GVHD model and other aspects of transplantation mouse model are summarized in this review. Key words leukemia;transplantation mouse model;graft-versus-host disease J Exp Hematol2012;19(3):788-791 20世纪50年代早期,在进行放射对小鼠影响的研究中,人们受启发而开始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1]。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动物造血系统特点与人类极为相似,所以动物移植模型的研发一直是人类白血病实验研究中的热点,并且已成为研究人类白血病病因学、发病机制、生化免疫特征、病理生理改变、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实验性治疗的强有力工具,其中小鼠因体型小、费用少等特点而被选作白血病研究的理想实验动物。随着人类对白血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白血病实验研究的快速发展和一些新技术的运用,小鼠移植模型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小鼠移植模型的分类 根据供受鼠之间的种属关系,小鼠移植模型主要分为两大类: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异种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者又可分为同基因移植和异基因移植,是指将一种小鼠的白血病组织、血液、或白血病瘤株植入同种小鼠体内,导致受鼠发生白血病,然后将同种正常小鼠的造血干细胞植入受鼠体内,如小鼠→小鼠。后者是指将一种小鼠的白血病组织、血液、或白血病瘤株植入同种小鼠体内,导致受鼠发生白血病,然后将另一种正常鼠类的造血干细胞植入受鼠体内,如大鼠→小鼠。 小鼠移植模型的构建 构建模型的白血病及肿瘤细胞株来源 化学致癌剂诱发许多化学物质,如苯及其衍生物, *通讯作者:唐晓文,副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电话:(0512)67781850.E-mail:xwtang1020@163.com; 2011-12-07收稿;2011-12-26接受 · 887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Hematology2012;20(3):788-791

二氧化碳培养箱(THERMO)_中文说明书

二氧化碳培养箱(THERMO)_中文说明书

二氧化碳培养箱(THERMO)_中文说明书 目录 一.参数设置 二.参数校准 三.系统信息 四.报警信息 五.高温消毒

一、参数设置 a 设置温度 Thermo Forma 370系列的co2培养箱工作温度范围为10℃–50 ℃,此温度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出厂时,厂家将温度设定为 10℃,在此设置下,所有的加热器都将关闭。 按以下步骤设置温度: 1.按“MODE”到“SET”位置。 2.按“←→”直到显示“TEMP XX.X”信息 3.按“↑↓”设置所需要的温度值。 4.按“ENTER”保存设定值。 5.按“MODE”到“RUN”位置或按“←→”选择其他的参数。 b.设置过温温度 370系列的co2培养箱具有了第二级温度监控系统来监测箱体内的温度。这是机器的一个自我保护功能。一旦温度不能控制, 机器将关闭所有的加热器。箱体内的报警温度是过温温度的± 1℃。 厂家设定过温温度是40℃,但是过温温度最高可设定为55℃。若设置温度高于过温温度,机器将给过温温度自动增加 1℃。一般过温温度应高于设置温度1℃。 按以下步骤设置过温温度: 1.按“MODE”到“SET”位置。 2.按“←→”直到显示“O TEMP XX.X”信息。 3.按“↑↓”设置所需要的过温温度值。 4.按“ENTER”保存设定值。 5.按“MODE”到“RUN”位置或按“←→”选择其他的参数。 c.设置CO2浓度 带有T/CCO2传感器的培养箱,出厂时厂家已校准,校准时的环境是温度:37℃,高湿度,CO2:10%在腔体为37,高湿度, 10%的CO2浓度下被校准过。因此如果设置温度为37,湿度盘 内放满了水,需要的CO2浓度不超过10%,CO2的浓度可以立 即设定。否则,培养箱就的稳定12小时后才可设定CO2浓度 值。 所有培养箱的CO2浓度范围是0.0%-20%。出厂时厂家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