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864-90土工布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ISO9864-90土工布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ISO9864-90土工布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4 单位面积重量测定

4.1 目的和适用范围

4.1.1本试验用于测定土工合成材料单位面积重量。

4.1.2本试验适用于各类土工织物、土工膜和土工复合品

4.2 引用标准

IS09864—90《土工织物的单位面积质量测定方法》。

4.3 试验设备及用具

4.3.1剪刀。

4.3.2尺,最小分度值为1mm。

4.3.3天平,感量0.0lg。

4.4 操作步骤

4.4.1试样准备:

1 按本规程3.3.1规定裁剪试样。

2 试样面积应不小于100cm2,试样长度和宽度的裁剪和测量读数应精确到1mm。

3 试样数量应不少于10块,并进行编号。

4.4.2称量:

将裁剪好的试样按编号顺序逐一在天平上称量,读数应精确到O.0lg。

4.5 计算

4.5.1按下式计算每块试样的单位面积重G:

(4.5.1) 式中

——试样单位面积重量,g/m2

G

M ——试样重点,g;

A ——试样面积,m2

4.5.2按本规程3.4规定计算单位面积重量的平均值G、标准差σ及变异系数C v。

4.6 记录

4.6.1单位面积重量试验记录格式见表A1。

附录A 试验记录表格表A1单位面积重量试验记录

平均值

标准差σ

变异系数C v(%)

土地面积测量

1.我们先通过浏览器下载奥维互动地图. 2.然后打开软件,找到我们想要测量的土地面积. 3.在底部有一个编辑菜单,然后点击. 4.点击测绘,在弹出来的画面找到测量面积与周长. 5.点击你想要测的面积,用小圆点(3点以上)围成一个封闭图形,面积就会在屏幕中显示 6.测完以后,我们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是不是非常的简单呢?大家学会了吗? 一、提高实地量测精度,避免测量误差 在土地测量时首先应避免仪器产生系统误差、人为误差和错误因素,另外应采用高精度控制资料,遵守各项专业规程,考虑外界影响,提高测量精度,从而保证土地面积量算精度。在土地面积测定中,我们经常使用的仪器有面积测量仪。它利用GPS全球定位技术,来计算被测土地的面积,当面积测量仪用于农田土地面积时,又有不同的叫法,如计亩器,收割机面积测量仪。这些名称是通过面积测量仪的使用范围来进行命名的,一听到此名字,就能够了解面积测量仪的使用范围。 二、解决地图投影中产生的扭曲变形有三种方法 1、利用地球半径、距中央子午线距离建立数学模型,加投影面积改正; 2、选择合适的投影带宽。由于地图投影中产生的扭曲变形随带宽不同而不同。因此在面积量算时,可首先根据已知面积精度,计算出它

的最大长度变形值,再由这个长度变形值来确定投影带宽,从而选择分带; 3、改用等积投影法。地图投影中产生的扭曲变形,是因为高斯-克吕格投影采用的等角投影所致。在计算面积时,要保证面积不变,可考虑采用等积投影法来计算,即计算起始经纬度和结束经纬度范围面积,由于所围区域经过高斯投影后是个梯形,因此又称为球面梯形面积计算。 三、倾斜地表投影到平面图上产生变形的改正 在面积量算中,必须适当地考虑倾斜地表投影到平面上产生的变形。倾斜地表投影面积与地面倾角大小有关,计算实地的实际面积时应加以改正。 四、消除多宗地面积不合理平差的两种方法 1、定权平差法 由测量误差理论得知:当面积相同时,面积误差大的那块宗地的权小;面积误差相同时,面积大的宗地权也大。各宗地权确定后,我们可以利用多宗地面积总和与总面积测控值的面积闭合差,计算出面积的加权平差值和面积误差的二次估算值,从而进行多宗地面积平差是比较合理的。 2、按精度平差法 在地籍图测绘及面积量算当中,为了摆脱控制误差传播及投影变形对实测面积精度的影响,为了在面积平差时既顾及地块面积的大小,又考虑地块的地产价格,可采用保证面积精度要求的平差法。例如在城

气体压强与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的分子数的关系

气体压强与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的分子数的关系 东郊中学 王春生 一、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设分子质量为m ,平均速率为υ,单位体积的分子数为n ;建立图示柱体模型,设柱体底面积为S ,长为l ,则 l t υ=……⑴ 柱体体积 V Sl =……⑵ 柱体内分子总数 N nV =总……⑶ 因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的几率相等,所以在t 时间内与柱体底面碰撞的分子总数为 16 N N ’总总=……⑷ 设碰前速度方向垂直柱体底面且碰撞是弹性的,则分子碰撞器壁前后,总动 量的变化量为 2p m N υ?=,总……⑸ 依据动量定理有 Ft p =?……⑹ 又压力 F PS =……⑺ 由以上各式得气体压强 213 P nm υ=……⑻ 二、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的分子数N : 由⑴~⑷式得 16 N nS t υ’总=……⑼ 又 N N St =,总……⑽ 据⑼⑽式得 16 N n υ=……⑾ 三、P 与N 的关系: 由⑻⑾式得 2P m N υ=……⑿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Ⅱ 21.对一定质量的气体,若用N 表示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则 A .当体积减小时,N 必定增加

B.当温度升高时,N必定增加 C.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N必定变化 D.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N可能不变 【解析】(1)因气体质量一定,所以分子总数不变,当体积减小时,分子密度增大。若气体温度升高(或不变),则分子平均速率增大(或不变),据⑾式知N 将增加;若气体温度降低,则分子平均速率减小,据⑾式知N不一定增加,可能不变,也可能减少。所以选项A错。 (2)当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平均速率增大,但不知气体体积是否变化以及如何变化,所以N是否变化以及怎样变化不能确定。故选项B也错。 (3)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因气体温度无论是升高还是降低,都会使分子的平均速率发生变化,依据⑿知N必定变化,所以选项C对D错。

EN 纺织品织物 用小样品测定单位面积的质量

E N纺织品织物用小样品 测定单位面积的质量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EN 12127:1997纺织品织物用小样品测定单位面积的质量 1 范围 本标准描述了在标准大气中测试和(或)烘燥以测定小样品单位面积的质量的方法。本标准可用于机织物和针织物,也可用于用其他方法生产的织物。 2 引用标准 EN 20139:1993 EN 30012-1:1993 3原理 织物样品在松弛状态下调湿后裁取试样,在调湿状态和(或)烘燥状态下称重,并计算单位面积的质量。 4 样品 面料样品 试样的选择或是符合下述步骤中面料的规格,或遵从利益相关方的协议。在没有符合规格的原料时,一个适合的抽样步骤在附录A中给出。 从试验样品中选择测试样的例子在附录B中给出。避免测试样折叠,卷边或是测试样不具有代表性。不均匀织物选取不同区域的代表性试样时,应当遵从利益相关方的协议规定。

服装样品 如果可能,从服装的各个不同部位各裁取一个试样。例如:长腿内衣应从每条裤腿裁取一个试样,在内衣顶部也要裁取一个试样。 5 装置 测试装置应当符合EN 30012-1:1993的规定。 圆盘取样器,取样面积100cm2,取样精度±1%。 剪刀,如果没有圆盘取样器时。 直尺,分度值。 天平,精度±1mg。 称量瓶,有适合测试样的尺寸。 干燥烘箱,能够保持(105±3)℃并能够进行空气循环。 干燥器。 6 调湿和试验用大气 预调湿,调湿及试验用大气应符合EN 20139的规定。 7 步骤 织物的松弛

测试前使织物处于松弛状态是非常重要的。织物应该平铺并在第6部分所规定的大气中调湿24h。遵照各方的协议,针织物可能需要经历一个前期松弛处理阶段。这应在测试报告中陈述。 面积的测量 在避免织物扭曲变形的前提下用圆盘取样器或是剪刀裁取最小值100cm2的试样至少5块。 当使用圆盘取样器时,用圆盘取样器的裁剪面积进行计算。 当使用剪刀时,对每个试样的长宽分别测量3次,精确值1mm。用长宽的平均值计算出裁剪面积,四舍五入至3位有效数字。用这个测量面积进行下列计算。在标准大气中测量时的质量测量 称量每一个试样并记录其对应的数值,精确至1mg。 烘燥质量的测量 预热烘箱至(105±3)℃。将每个试样独立的放在称量瓶中,并将称量瓶以瓶盖相邻的方式放置在烘箱中并烘燥至质量恒定(在至少间隔40min的连续称量中,两次测量的质量之差不超过后一次测量的质量的%)。 干燥结束后将瓶盖盖好,并将称量瓶放在干燥器中冷却。 称量每一个装有样品的称量瓶和取出样品的称量瓶,记录每一个结果。

GPS土地面积测量仪测亩仪测量技巧

(测亩仪)GPS土地面积测量仪 测量技巧 测量中需要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GPS接受的是卫星信号,GPS天线的放置必须面向天空,所以GPS测亩仪在测量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天线水平向上(即液晶屏幕水平向上),倾斜放置将导致一定的测量误差。 2、测量前先观察地块附件有没有高建筑物、信号发射塔等。实践证明附件有高建筑物和信号发射塔等的测量精度要明显差于空旷地方。原因是建筑物会对GPS信号产生折射,导致定位出现偏差。建筑物越高,测量误差可能越大,高楼密集的地方可能收不到卫星信号或者误差大到难以接受。信号发射塔等大功率发射塔可能对GPS信号产生干扰。 3、测量的过程中如遇到拐角处请放慢行走的速度到拐角处约停留几秒钟,再继续测量为好。 4、因为GPS定位存在固有的误差,所以在测量特别小的面积时误差可能较大,实践证明信号良好的前提下,小于0.3亩的误差可以接受。地长测量小于10米可能误差偏大。 5、尽量不要在GPS测亩仪卫星信号强度闪烁的时候进行测量,因为程序里已经经过初步的判断,卫星信号强度不闪烁的前提下测量误差较小。 6、刚开机搜到卫星信号以后马上进行测量可能误差较大,一般开机信号正常以后等几分钟测量结果稳定。 主要事项 1 、天气对GPS有一定的影响。多云和一般的阴天对GPS测量影响不大,但是乌云密布和雷电天气下进行测量会产生较大误差。 2、严禁GPS进水或被雨水淋湿。 3、长时间不使用GPS测亩仪时请将电池取出,这样可以防止电池放电腐蚀电路板,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卫星搜星及测量小贴士 1、仪器无法短时间内接收卫星信号? A、请确认测亩仪在室外开机(所有的GPS设备必须在室外才能搜到信号),如果确定在室外还是搜不到信号,请取下电池10秒钟左右再重新安装电池开机搜星。 B、搜索位置应在空旷、四周无高大建筑物的地方,并原地等待,避免在高大建筑物或者信号强干扰物,如信号塔、变电站。 2、仪器在测量时,为什么停留在原地也能测出数据? 当仪器开始测量后,内部的计算面积引擎就已经启动,站在原地时,仪器同样在不停地接收卫星信号,根据卫星漂移现象,信息之间的微小变化会引起周长值的大小变化。所以测量过程中,建议一次测量完毕。(所以的GPS测亩仪相同原理) 3、速度快慢影响测量结果吗? A、测量规则地行时,在拐弯时适当减速,不会影响测量结果;走直线可快速通过;转弯时减慢速度。 B、测量不规则地形时,不建议进行快速测量。 使用注意事项总结 开机搜星要在室外,初次搜星会稍慢,二次搜星速度会加快,搜星好后再测量,测量时请保持屏幕水平向上,测量时如果遇到拐点要停顿一秒,这样测量结果会更准确,到达终点按停止键,测量结果自动显示并保存。

土地面积单位

信息窗四:土地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2—54页 教材简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以及它们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根据教材的内容把这个信息窗分成2课时进行教学。教材中提供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小明和同学一起参观新房所在的小区。观察情境图,引发学生主动提出“1公顷有多大”的问题,引入对面积的单位学习。教学中,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组织教学活动,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1、认识公顷、平方千米的含义,体会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为解决相关问题时的实际需要作基础。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验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上节课,我们知道小明搬了新家。今天,小明高兴的邀请小朋友们到他的新家参观。 [点击课件:出示情境图]

2、看,他们现在来到了哪儿? 3、观察画面,你发现什么?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这个小区有多大?绿化面积有多大?公顷是什么单位?1公顷有多大?…… 4、带着这么多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公顷的世界。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小明和同学一起参观新房所在的小区。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寻找数学信息。当学生对较大的面积单位产生困惑时,必然提出问题进行质疑,借此引入对新知识的学习。 二、认识公顷、感受大小 1、初步感知“公顷”。 ⑴体育课上100米大家都跑过吗?你能想象100米有多长吗? [点击课件:出示100米跑道图] ⑵如果用4条100米的跑道围成一个正方形,你能计算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吗? 学生计算,得出:100×100=10000平方米 ⑶小结:在数学中,我们把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规定为1公顷,通过计算我们又知道,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0000平方米,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 那么,你能体会这样1公顷的大小吗? 学生思考、想象:1公顷的大小。 [设计意图]:学生都有过上体育课的经历,都跑过100米,利用学生的这一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思考1公顷有多大,最后得到1公顷=10000平方米。 2、找一找“公顷” 课前,我们分组请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了一个正方形,这样围城的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 [点击课件:出示照片] ⑵大家都围过像照片上这样的正方形,你能体会这100平方米的大小吗? 学生感知100平方米的大小。 ⑶要有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才能拼成10000平方米呢?

土地面积单位公顷

土地面积单位———公顷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 基本一致。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

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土地面积单位———公顷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知道1公顷有多大,1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1 公顷有多大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换算.教具准备标杆与绳子.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什么叫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什么是1平方米?什么是1平方分米?什么是1平方厘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3.1平方米=()平方分米3平方米5平方分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土地面积测量

土地: 土地是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与基础地质、水文与植物以及动物,还包含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就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中国地理学家普遍赞成土地是一个综合的自然地理概念。认为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多种自然要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 土地面积测算: 土地面积测算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可分为图解法和解析法两大类。凡是从图上直接量算面积或由图上采集数据计算面积的,均为图解法。 凡是由实地采集计算元素(坐标、边长等)用数学公式或模型计算面积的,均为解析法。测算面积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几何图形法、坐标法、求积仪法、求积透明模片法。其中,几何图形法、坐标法既适用于图上量算面积,也适用于实地量算面积;求积仪法和求积透明模片法仅适用于图上量算面积。 上述测算面积的方法一般来说既适用于土地面积测算,也适用于房屋面积测算。但房屋面积一般采用几何图形法量算,土地面积则都采用。 土地测量: 土地测量是运用测量学和遥感技术方法对各类土地的数量、分布地形等特征进行测量、绘图的工作。包括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土地

平整测量、土地利用现状测量、荒山荒地等后备资源调查等内容。所使用的测量方法包括大地测量、普通测量、航空摄影测量、遥感技术及地图编制等。在国家基本地形图逐步完成的情况下,土地测量主要指地形测量以外的其他各项内容,并均以国家基本地形图为基础进行测量。 简介: 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做好土地测量工作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在不断发展,土地整理工作的价值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人们对于土地测量中测绘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土地测量的方法主要有普通测量、遥感技术测量、大地测量、地图编制等方法。在我国的土地测量主要是指针对地形测量之外的所有测量内容,在土地资源测量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我国的基本地形图进行实际的测量。 土地测量方法: 经纬仪结合钢尺的测量法为解决不规则宗地所遇到的困难,采用了经纬仪帮助测量。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将经纬仪固定架设在宗地上各个拐点处,进行角度的测量,结合钢尺丈量的长度再计算出宗地的面积。 全站仪测量法随着生产建设的不断发展,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引进了全站仪,该仪器提供了一种方便适用的面积测量功能,它和经纬仪相比最大的优越性就是不必再将仪器固定架设在宗地上各

纺织品单位面积(重量)质量的试验方法

Designation:D3776–96(Reapproved2002)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ass Per Unit Area(Weight)of Fabric1 This standard is issued under the?xed designation D3776;the number immediately following the designation indicates the year of original adoption or,in the case of revision,the year of last revision.A number in parentheses indicates the year of last reapproval.A superscript epsilon(e)indicates an editorial change since the last revision or reapproval. 1.Scope 1.1This test method covers the measurement of fabric mass per unit area(weight)and is applicable to most fabrics. 1.2There are four approved options: 1.2.1Option A—Full Piece,Roll,Bolt or Cut(Section7). 1.2.2Option B—Full Width Sample(Section8). 1.2.3Option C—Small Swatch of Fabric(Section9). 1.2.4Option D—Narrow Fabrics(Section10). 1.3The values either in SI units or U.S.customary units are regarded as standard.U.S.customary units may be approxi-mate. 1.4This standard does not purport to address all of the safety concerns,if any,associated with its use.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user of this standard to establish appro-priate safety and health practices and determine the applica-bility of regulatory limitations prior to use. 2.Referenced Documents 2.1ASTM Standards: D123Terminology Relating to Textiles2 D1776Practice for Conditioning Textiles for Testing2 D3773Test Methods for Length of Woven Fabric3 D3774Test Methods for Width of Woven Fabric3 2.2Other Standard: ANSI/ASQC Z1.4Inspection by Attributes4 3.Terminology 3.1De?nitions: 3.1.1weight,n—as used with fabrics,mass per unit area. 3.1.1.1Discussion—Fabric mass per unit area is expressed either as grams per square metre(ounces per square yard),or grams per linear metre(ounces per linear yard).Fabric mass is also sometimes expressed inversely as linear metres per kilograms(yards per pound)with the fabric width stated. 3.2For de?nitions of other textile terms used in these test methods,refer to Terminology D123. 4.Summary of Test Methods 4.1Fabric mass is calculated from the mass of a specimen the length and width of which have been measured as directed in one of the procedures in Test Method D3773and D3774. 5.Apparatus 5.1Scale,with a capacity and sensitivity sufficient to weigh the full piece,roll,bolt,or cut units to within60.1%of their gross mass.The accuracy of the scale should be certi?ed by a recognized authority. 5.2Balance,having a capacity and sensitivity to weigh within60.1%of the mass of the specimens being tested. 5.3Cutting Die,either square or round with an area of at least13cm2or4in.2 6.Conditioning 6.1Condition test specimens as directed in Practice D1776. 6.2All weighing tests should be made in the standard atmosphere for testing textiles(2061°C(7062°F), 6562%RH),after the specimens have been conditioned in the same atmosphere.It may be impractical to condition the specimens in Option A or nonconditioned testing may be agreed upon by the purchaser and supplier.When the full rolls or bolts of fabric cannot be properly conditioned in a reason-able time with available facilities,perform the tests without conditioning and report the actual conditions prevailing at the time of the test.Such results may not correspond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after testing adequately conditioned specimens in the standard atmosphere for testing textiles. 7.Option A—Full Piece,Roll,Bolt,or Cut 7.1Signi?cance and Use 7.1.1Option A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ass per unit area of woven fabrics may be used for acceptance testing of commer-cial shipments since it has been used extensively in the trade. 7.1.2In case of a dispute arising from differences in reported test values when using Test Methods D3776for acceptance testing of commercial shipments,the purchaser and the supplier should conduct comparative tests to determine if there is a statistical bias between their https://www.360docs.net/doc/b33249596.html,petent statistical assistance is recommended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1These test methods are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ASTM Committee D13on Textiles and are the direct responsibility of Subcommittee D13.60on Fabric Test Methods,Speci?c. Current edition approved April10,1996.Published June1996.Replaces Sections 35to41of Methods D1910–64(1975).Originally published as D3776–https://www.360docs.net/doc/b33249596.html,st previous edition D3776–85(1990). 2Annual Book of ASTM Standards,V ols07.01. 3Annual Book of ASTM Standards,V ol07.02. 4Available from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11W.42nd St.,13th Floor,New York,NY10036. 1 Copyright?ASTM International,100Barr Harbor Drive,PO Box C700,West Conshohocken,PA19428-2959,United States.

1、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常用( )作单位,计算较大的土地.doc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答案)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 1、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常用()作单位,计算较大的土地面积用()作单位。 2、公顷和平方米这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平方米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8公顷=()平方米50000平方米=()公顷 6000公顷=()平方千米50平方千米=()公顷 4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课桌的面积大约是44()。 一枚邮票的面积大约是8()。 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8()。 我们校园的面积大约是2()。 5、一块正方形地的周长是800米,每公顷收稻谷7.5吨,那么这块地收稻谷多少吨? 6、李大伯在2公顷的山坡上种梨树。每棵梨树占地面积是8平方米,每棵梨树可收梨400千克,那么这些梨树共可以收梨多少千克?

7、一条新建的高速公路,长200千米,宽40米。那么这条公路占地多少公顷? 8、一个占地5公顷的长方形公园,宽是200米,它的长是多少米? 9.在12公顷的荒地上开一个长1200米,宽50米的鱼塘后,还剩下多少公顷的荒地? 12.一块正方形的麦田,边长200米,平均每公顷收小麦650千克,这块麦田能收小麦多少千克?

答案如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1、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常用(分顷)作单位,计算较大的土地面积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2、公顷和平方米这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0 );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平方米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000 )。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8公顷=(10000 )平方米50000平方米=(5 )公顷 6000公顷=(60 )平方千米50平方千米=(5000)公顷 4平方千米=(400)公顷=(4000000 )平方米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课桌的面积大约是44(平方分米)。 一枚邮票的面积大约是8(平方厘米)。 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8(平方米)。 我们校园的面积大约是2(平方千米)。 5、一块正方形地的周长是800米,每公顷收稻谷7.5吨,那么这块地收稻谷多少吨?

EN 纺织品 织物 用小样品测定单位面积的质量

EN 12127:1997纺织品织物用小样品测定单位面积的质量 1 范围 本标准描述了在标准大气中测试和(或)烘燥以测定小样品单位面积的质量的方法。本标准可用于机织物和针织物,也可用于用其他方法生产的织物。 2 引用标准 EN 20139:1993 EN 30012-1:1993 3原理 织物样品在松弛状态下调湿后裁取试样,在调湿状态和(或)烘燥状态下称重,并计算单位面积的质量。 4 样品 4.1面料样品 试样的选择或是符合下述步骤中面料的规格,或遵从利益相关方的协议。在没有符合规格的原料时,一个适合的抽样步骤在附录A中给出。 从试验样品中选择测试样的例子在附录B中给出。避免测试样折叠,卷边或是测试样不具有代表性。不均匀织物选取不同区域的代表性试样时,应当遵从利益相关方的协议规定。 4.2 服装样品 如果可能,从服装的各个不同部位各裁取一个试样。例如:长腿内衣应从每条裤腿裁取一个试样,在内衣顶部也要裁取一个试样。 5 装置 测试装置应当符合EN 30012-1:1993的规定。 5.1圆盘取样器,取样面积100cm2,取样精度±1%。 5.2 剪刀,如果没有圆盘取样器时。 5.3 直尺,分度值0.5mm。 5.4 天平,精度±1mg。 5.5 称量瓶,有适合测试样的尺寸。 5.6 干燥烘箱,能够保持(105±3)℃并能够进行空气循环。 5.7 干燥器。 6 调湿和试验用大气 预调湿,调湿及试验用大气应符合EN 20139的规定。 7 步骤 7.1 织物的松弛 测试前使织物处于松弛状态是非常重要的。织物应该平铺并在第6部分所规定的大气中调湿24h。遵照各方的协议,针织物可能需要经历一个前期松弛处理阶段。这应在测

土地面积测量

面积量测: 面积量测是指在地图上量某一区域的面积。较精确地量测区域(如国家、省区、海洋、湖泊等)面积时,需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进行。在小比例地图上量测面积时,除等面积投影图外,均需加上面积变形的改正数。常用的方法有:方格估算法、求积仪法、电子扫描量测法等,亦可用图形数字化器直接量 面积量测仪: 采用先进的低功耗、高性能、高速CPU;采用世界著名的SIRF STAR Ⅲ最新款高感度低功耗GPS芯片,性能优异准确,整体参数真实可靠,防漫反射及抗干扰能力强劲; 土地面积测算: 土地面积测算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可分为图解法和解析法两大类。凡是从图上直接量算面积或由图上采集数据计算面积的,均为图解法。 凡是由实地采集计算元素(坐标、边长等)用数学公式或模型计算面积的,均为解析法。测算面积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几何图形法、坐标法、求积仪法、求积透明模片法。其中,几何图形法、坐标法既适用于图上量算面积,也适用于实地量算面积;求积仪法和求积透明模片法仅适用于图上量算面积。 上述测算面积的方法一般来说既适用于土地面积测算,也适用于房屋面积测算。但房屋面积一般采用几何图形法量算,土地面积则都采用。

土地测量: 土地测量是运用测量学和遥感技术方法对各类土地的数量、分布地形等特征进行测量、绘图的工作。包括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土地平整测量、土地利用现状测量、荒山荒地等后备资源调查等内容。所使用的测量方法包括大地测量、普通测量、航空摄影测量、遥感技术及地图编制等。在国家基本地形图逐步完成的情况下,土地测量主要指地形测量以外的其他各项内容,并均以国家基本地形图为基础进行测量。 简介: 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做好土地测量工作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在不断发展,土地整理工作的价值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人们对于土地测量中测绘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土地测量的方法主要有普通测量、遥感技术测量、大地测量、地图编制等方法。在我国的土地测量主要是指针对地形测量之外的所有测量内容,在土地资源测量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我国的基本地形图进行实际的测量。 土地测量方法: 经纬仪结合钢尺的测量法为解决不规则宗地所遇到的困难,采用了经纬仪帮助测量。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将经纬仪固定架设在宗地上各个拐点处,进行角度的测量,结合钢尺丈量的长度再计算出宗地的面积。

土地面积单位换算

土地面积单位换算 常用土地面积换算公式 1亩=60平方丈=6000平方尺,1亩=666.6平方米 其实在民间还有一个更实用的口决来计算:平方米换为亩,计算口诀为“加半左移三”。1平方米=0.0015亩,如128平方米等于多少亩?计算方法是先用128加128的一半:128+64=192,再把小数点左移3位,即得出亩数为0.192。 亩换平方米,计算口诀为“除以三加倍右移三”。如要计算24.6亩等于多少平方米,24.6÷3=8.2,8.2加倍后为16.4,然后再将小数点右移3位,即得出平方米数为16400。 市亩和公亩以及公顷又有很大的差异,具体换算公式如下: 1公顷=15亩=100公亩=10000平方米 1(市)亩等于666.66平方米 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 1公亩等于100平方米 台湾常用的坪和平米的转化也很多人不知道: 1坪=3.30579平方米 外国换算公式:1 英亩等于: - 0.004 047 平方公里 - 0.404 686 公頃 - 40.468 648 公亩 - 1,224.176 601 坪 - 160 平方桿 - 4046.864 798 平方米 - 4,840 平方碼 - 43,560 平方英尺 - 1 平方碼 = 0.000 207 英亩- 1 平方公里 = 247.105 英亩 - 1 公頃 = 2.471 049 英亩 - 1 公亩 = 0.024 710 英亩 - 1 坪 = 0.000 817 英亩 - 1 平方桿 = 0.006 25 英亩 - 1 平方米 = 0.000 247 英亩 1亩=666.6666666.平方米 1 公顷 = 10 000 平方米(square meters) 1 公顷 = 100 公亩(ares) 1 公顷 = 15 亩 1 公顷 = 2.471 053 8 英亩(acres) 1 公顷 = 0.01 平方公里(平方千米)(square kilometers) 1平方公里=100公顷 1亩=0.0666666公顷=666.6666平方米 1公亩=100平方米

检测员材料B卷含答案20110310

试验检测检测员资格材料专业考试(B卷) —、单顼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 1、混凝土凝结时间贯入阻力试验中,贯入时测针应距试模边缘(A)mm。 A、10 B、25 C、20 D、15 2、标准立方体试件标准养护28天,测得其破坏荷载分别是780kN、890kN、660kN。则该组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为(A)MPa。 A、34.7 B、34.6 C、无代表值 3、混凝土抗冻性试验的标准试件尺寸为(C)。 A、150×150×150mm B、100×100×300mm C、100×100×400mm D、150×150×300mm 4、通常用子各种承重结构中的混凝土,其容重范围在(C)之间。 A、500~1900kg/m3 B、大于1900kg/m3 C、1900~2500kg/m3 D、小于2500kg/m3 5、当采用回弹法推定混凝土强度,碳化深度小于(B)时,可按无碳化处理。 A、0.5mm B、1.0mm C、1.5mm 6、混凝土构件裂缝的检测方法有(C)。 A、目测法 B、凿开检查 C、刻度放大镜、超声波 7、在每一试块的16个回弹值中,应分别剔除其中(B)个最大值和(B)个最小值。 A、5,5 B、3,3 C、3,5 D、5,3 8、在混凝土的超声波检验中,超声波的零读数将会使测得的波速值偏(B)。 A、高 B、低 C、不变 D、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9、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留置组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和(D)规定。

A、连续浇注厚大结构混凝土:每100m3取土组,不足100m3也取一组 B、预制构件混凝土:构件体积小于40m3者,每20m3或每工作班取一组 C、现场浇注混凝土:每30m3取一组,每工作班不足30m3也取一组 D、ABC三项均符舍要求 10、在石油沥青检测准备工作中,如石油沥青的软化点估计在120℃以上时,应将黄铜环金属板预热至(C)。 A、30~50°C B、40~60℃ C、80~100℃ D、100~120℃ 11、钢筋冷拉后(A)强度提高。 A、σs B、σb C、σs和σb D、σp 12、Ⅲ级粉煤灰应用于(C)。 A、C30以下的钢筋混凝土 B、C30以上的钢筋混凝土 C、C30以下的素混凝土 D、C30以上的素混凝土 13、对于石料,当砂浆半年膨胀率低于(C)%时,可制定为无潜在危害。 A、0.01 B、0.05 C、0.1 14、配制屋面用沥青防水材料,选用沥青的主要依据之一是(A)。 A、环境最高温度+25℃ B、沥青表面达到的最高气温+25℃ C、环境平均气温+25℃ D、环境最低气温-25℃ 15、既能揭示钢材内部组织缺陷又能反映钢材在静载下的素性的试验是(B) A、拉伸试验 B、冷弯试验 C、冲击韧性试验 D、反向弯曲试验 16、水运工程中,结构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等级不得低于(B)。 A、42.5 B、32.5 C、52.5 17、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宜采用减水率不宜小于(A)%的高效碱水剂。 A、20 B、25 C、30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测试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测试题 年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27分) 1、()或者()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常用的测量土地面积单位有()。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周长是()。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是()。 3、5平方米=()平方分米 6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7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5平方千米=()公顷 20000公顷=()平方米 20000公顷=()平方千米 15平方千米20公顷=()公顷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明身高132 (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 广场的面积约是40( ) 。课桌面的面积约是42 ( )。 中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 )。一张课桌高6()。 一台电视机的屏幕是20()。一枚5角硬币面积大约15( ) 。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 ), 周长是()。 二、判断(对的画“ √ ”,错的画“X”)。(16分) 1、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2、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它的面积也扩大2倍。() 3、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又是10平方厘米。() 4、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相等,周长也一定相等。() 5、用8厘米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 6、一个教室的面积是48米。() 7、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不一定相等。() 8、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增加2厘米,面积也就增加2平方厘米。() 三、在○里填上“>”“<”或“=”。(8分) 2公顷○ 1900平方米 3平方千米○ 30公顷 500平方分米○ 5平方米 4000平方米○ 4公顷 70平方分米○ 7米 500平方厘米○ 60平方分米 80平方分米○ 1平方米 4平方米○ 400公顷 四、选择:(12分) ⑴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比较() a.面积单位大 b.长度单位大 c.无法比较 ⑵一个长为4米,宽为20分米的长方形面积是()

土工合成材料实验报告 简单整理

土工合成材料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 (JTG E50—2006) 土工合成材料 土工合成材料可分为土工织物、土工膜、特种土工合成材料和复合型土工合成材料等类型。 土工合成材料具有以下六个基本功能:过滤作用、排水作用、隔离作用、加筋作用、防渗作用、防护作用。 土工合成材料的性能测试包括测定材料自身的物理力学特性和提供可靠的材料与土的相互作用特性。 物理力学特性可评定材料的质量和适用性; 相互作用特性可为工程设计提供指标。 土工合成材料的质量检测 在工程应用中对土工织物及相关产品的性能指标要求应包括下列内容: (1) 产品形态指标:材质、幅度、每卷的长度等; (2) 物理性能指标: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质量、厚度、有效孔径(或开孔尺寸)等; (3) 力学性能指标:抗拉强度、延伸率、撕裂强度、顶破强度、与岩土间的摩擦系数等; (4) 水力学性能指标:渗透系数等; (5) 土工织物相互作用指标及机时久性、抗老化指标等。土工织物进场后应存放在通风遮光的仓库内,严禁暴露日晒。 一、概念 1 土工合成材料geosynthetics 土工织物、土工膜、土工复合材料、土工特种材料的总称。 2 土工织物geotextile 用于岩土工程和土木工程 的机织、针织或非织造的可渗透的聚合物材料。 3 土工格栅geogrid 由有规则的网状抗拉条带形成的用于加筋的土工合成材料。其开孔可容周围土、石或其他土工材料穿入。 4 土工网geonet 由平行肋条经以不同角度与其上相同肋条粘结为一体的用于平面排液、排气的土工合成材料。 5 土工膜geomembrane 由聚合物或沥青制成的一种相对不透水的薄膜。 6 土工复合材料geocomposite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复合成的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布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塑钢土工格栅防渗土工膜 二、试样制备及调湿和状态调节 取样与试样制备 1、取卷装样品 (1)所选卷装材料应无破损,卷装呈原封不动状。 2、试样准备 (1)每次试验的试样,应从样品长度和宽度上均匀裁取,但距样品幅边至少 10cm。 (2)样品经调湿后再制成规定尺寸 3、调湿和状态调节 (1)土工织物 试样应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24h,标准大气条件:温度20 ℃±2 ℃、相对湿度65% ±5%. (2)塑料土工合成材料 在温度23 ℃±2 ℃的环境下,进行状态调节,时间不小于4h. 三、主要试验项目 1、物理性能试 1)单位面积质量测 2)厚度测定 3)有效孔径试验(干筛法) 2、力学性能试验 1)宽条拉伸试验 2)条带拉伸试验 3、水力性能试验 1)垂直渗透性能试验(恒水头法) 4、耐久性能指标 5、土工织物与土相互作用性能指标 检测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