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有机物

食物中的有机物
食物中的有机物

食物中的有机物

[讲解]人类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除了阳光与空气外,必须摄取食物。食物的主要成分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它们和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的氧气一起,经过新陈代谢过程,转化为构成人体的物质和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所以,它们是维持人体的物质组成和生理机能不可缺少的要素,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过渡]首先,我们来学习有关糖类的知识。

[引言]人饿了,会浑身无力,此时首先想到要吃饭;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中途要喝葡萄糖水;消化吸收能力差的病人要通过静脉输入葡萄糖水……

人们要维持一定的体温,要从事各种活动,需要热量和能量。吃饭或摄入葡萄糖,为什么能提供人们活动所需的热量和能量呢?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有关糖类的知识。

[板书]糖类

[讲解]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在人类食物所供

给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

[板书]糖类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

[介绍]人们吃饭,从大米、面粉、玉米、土豆等主食中摄入的糖类物质是淀粉。[板书]1.淀粉[(C6H12O5)n]

[讲解]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为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

[板书]2.葡萄糖(C6H1206)

[讲解]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的白色固体。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人血液成为血糖,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又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淀粉储藏在肝脏和肌肉中。

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

[板书]C6H12O6+6O2 →6CO2+6H2O

[讲述]在上述反应中,每克葡萄糖约放出17.2 kJ的能量。

[过渡]我们平常所吃的甘蔗中就含有糖类物质——蔗糖。

[板书]3.蔗糖(C12H22O11)

[讲解]蔗糖在甜菜中的含量也极高。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白糖、冰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就是蔗糖,它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

[过渡]麦芽糖也是一种常见的糖类物质。通常食用的饴糖(如高梁饴),其主要成分就是麦芽糖。

[板书]4.麦芽糖(C12H22O11)

[设问]为什么在口中咀嚼米饭和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

答案:当在口中咀嚼米饭和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将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催化水解为麦芽糖的缘故;余下的淀粉由小肠中的胰淀粉酶催化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肠液中麦芽糖酶的催化下,水解为人体可吸收的葡萄糖。

[总结]正常人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淀粉等化合物,在血液中也要维持一定浓度的葡萄糖。如果摄入的这些化合物不够,就会造成血糖含量太低(医学上称为“低血糖”)。低血糖的人会出现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等症状。因葡萄糖可不经

过消化过程而直接为人体吸收,故体弱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利用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

[过渡]食物中的另一类营养物质——油脂也是动物体内重要的供能物质。有关油脂我们需要了解些什么呢?

[板书]油脂

[请大家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总结]

[学生阅读后总结,教师板书]油脂是油和脂肪的合称;油脂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内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投影课堂练习]花生米含糖约24%(质量分数),油脂约39%,蛋白质约26%;小麦含糖约76%,油脂约2%,蛋白质约11%。50 g花生米和50 g小麦在体内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各是多少?

[解析]由课本信息知:

1 g油脂完全氧化可放出39.3 kJ能量

1 g葡萄糖完全氧化可放出17.

2 kJ能量

1 g蛋白质完全氧化可放出约18 kJ的能量

50 g花生米中,含油脂:50 g×39%=19.5 g

含糖类:50 g×24%=12 g

含蛋白质:50 g×26%=13 g

50 g小麦中,含油脂:50 g×2%=1 g

含糖类:50 g×76%=38g

含蛋白质:50 g×11%=5.5 g

50 g花生米在体内完全氧化放出能量为:

19.5×39.3+12×17.2+13×18=1206.75(kJ)

50 g小麦在体内完全氧化放出能量为:

1×39.3+38×17.2+5.5×18=791.9(kJ)

[板书]蛋白质

[问]你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生]鸡蛋、牛奶、豆制品、鲤鱼、带鱼、虾、瘦肉、花生、小麦、酱油等。[师]人常说: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为什么会这样说呢?请大家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进行讨论总结。

[学生活动](请各小组代表公布本组的讨论结果)

讨论结果主要有:

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它约占人体除水分外剩余质量的一半。如动物的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2.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成年人每天大约要摄取60 g~70 g蛋白质,才能满足生理需要,保证身体健康。

3.蛋白质在胃肠里与水反应,产生的氨基酸一方面被氧化放出热量供人体需要,一方面重新组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4.蛋白质帮助人们完成呼吸作用。

5.人体体内进行各种反应所需的催化剂——酶,也是蛋白质。

[教师总结并板书]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

[师]所以我们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投影资料]

资料一

蛋白质和氨基酸

蛋白质的组成里不仅含有碳、氢、氧元素,还含有氮、硫等元素,它是由不同的氨基酸互相结合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结构复杂,种类繁多。

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就是一种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

已知从蛋白质得到的氨基酸有20多种,其中有8种是必须由食物蛋白质供给的,如果缺乏会影响人的生长发育。各种氨基酸分子中都含有氮原子。

大豆和大豆制品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豆浆和豆腐是我国人民的家常食品,富含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

烹调肉、鱼等食物时,其中的蛋白质部分转化为氨基酸,含有多种氨基酸的鱼、肉汤汁味道鲜美。常用的鲜味剂——味精,就是一种氨基酸(谷氨酸)的钠盐。资料二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化工厂”,在这个“化工厂”里同时进行着许多互相协同配合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不能在高温、高压、剧毒、强腐蚀的条件下进行。只能在体温条件下温和地进行。这些反应还要求有较高的速率,而且需要随着环境和身体情况的变化而随时自动地进行精密地调节。如此苛刻的条件是怎样实现的呢?这要靠一类特殊的蛋白质——酶的作用。

酶对于许多有机化学反应和生物体内进行的复杂的新陈代谢反应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以下特点:

1.条件温和、不需加热。在接近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酶就可以起作用。在30℃~50℃之间酶的活性最强,超过适宜的温度时,酶将失去活性。

2.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淀粉酶只对淀粉起催化作用,如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那样。

3.具有高效催化作用。酶催化的反应速率,比普通催化剂高107倍~1013倍。目前,人们已经知道的酶有数千种。工业上大量使用的酶多数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得到的,并且有许多种酶已制成了晶体。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淀粉酶应用于食品、发酵、纺织、制药等工业;蛋白酶用于医药、制革等工业;脂肪酶用于使脂肪水解、羊毛脱脂等。酶还可用于疾病的诊断。

[过渡]我们知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起着载体的作用。血红蛋白是由蛋白质和血红素构成的。在肺部,血红蛋白中血红素的Fe2+与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随血液流到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放出氧气,供体内氧化用。

[板书]2.血红蛋白+O2→氧合血红蛋白

[讲解]在上述过程进行的同时,血红蛋白结合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携带到肺部呼出。人的呼吸作用就是这样反复进行的过程。

由于铁在输送氧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故人体内铁的总量的60%~70%存在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内。人缺铁时会得贫血病。

[投影练习]一女运动员可以在60 s内跑完400 m,她的最大氧气吸入量为4 L /min,而肌肉在工作达到极限时,每千克体重每分钟需要氧气约0.2 L,如果该女运动员体重为50 kg,她将缺少多少氧气?

解答:该女运动员1分钟需要氧气:

50×0.2=10(L)

该运动员在跑完400 m时吸入的氧气:

1×4=4(L)

她缺少的氧气为:10 L-4 L=6 L

答:她将缺少6 L氧气。

[过渡]血红蛋白除了能和氧气结合外,还能与一氧化碳结合,且结合能力是氧气的200倍。

[板书]3.血红蛋白结合一氧化碳的能力强于结合氧气的能力。

[讲解]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死亡。这就是煤气中毒的原因。

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就有一氧化碳。

[过渡]20世纪初期,人们认为只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矿物质和水就可以满足健康的需要。那时,某些成人和儿童由于摄入维生素不足,生长发育出现障碍;一些人也因摄入维生素不足,患营养缺乏症。这些病症曾成为医学难题。在20世纪中后期,人们相继发现了各种维生素及其作用。对维生素重要作用的认识是20世纪营养学的最大进展。

[板书]维生素

[讲解]维生素有20多种,它们是分子组成和结构都较为复杂的物质,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很小,但它们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缺乏某种维生素将使人患病,如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水果、蔬菜、种子食物、动物肝脏、鸡肉、鱼类、鱼肝油、蛋类、牛奶和羊奶等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板书]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虽小,但却很重要。

[讲解]我们只要保证膳食中含有各种维生素,不偏食,一般不会缺乏维生素。如果长期对食物烹调的方法不对,使食物中的维生素破坏或流失,人就容易患某些疾病。因此,如果摄入的维生素不足,就要注意补充。现在人们已经能够用人工方法合成或从一些食物中提取某些维生素制成维生素制剂。

[投影资料]

几种维生素的性质特点

维生素A微溶于水,维生素D不溶于水,它们都易溶于油脂。维生素A、D的制剂都是油状的。维生素B能溶于水,水煮时容易流失,高温加热易破坏,难储于体内,应经常摄入,以保证人体的需要。维生素C能溶于水,易被氧化而破坏(尤其在加热或碱性环境中),烹调蔬菜时最好不用水浸,烹调前不捣碎、切薄,最好在沸水中煮,食用前不要长时间保温。食用凉拌蔬菜(如蔬菜色拉),或生菜能获得较多的维生素C。维生素C制剂不能存放太长时间。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糖类、油脂、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特点及其对人体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挑战自我1-3

2014初一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练习题(含答案)

2014初一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练习题 (含答案) 生物人教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1)种类。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六大类。其中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2)不同的食物(每100克)所含营养成分的多少不同。营养物质 面粉12.7 224.1 11 71 1.5 ― 黄豆10.2 670.5 35 18 16 ― 辣椒 91.9 18.92 1.4 3.7 0.3 62 花生 48.6 263.1 12 5.2 25 14 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种类不同,不同食物含每种营养物质的多少也不同,即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例1】下列物质中属于食物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物质有()。①蛋白质②脂肪③糖类④水⑤无机盐⑥维生素 A.①②③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解析:A × 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所以,①②③④⑤⑥都是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选项C是正确的。B × C √ D × 答案:C 2.蛋白质(1)作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也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供能不是蛋白质的主要作用。(2)缺少蛋白质的病症。如果儿童长期缺乏蛋白质,会发育不良,生长迟缓等。如果成人长期缺乏蛋白质,会出现体重减轻,抵抗力下降,创伤修复缓慢,贫血和肌肉萎缩等现象。(3)食物来源。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丰富的有奶类及奶制品、蛋类、瘦肉、鱼虾类、豆制品等等。【例2】关于蛋白质的作用,错误的叙述是()。 A.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B.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C.蛋白质可被分解,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蛋白质是储备的能源物质解析:A ×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B × C × 蛋白质也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 √ 一般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

九年级化学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案沪教版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一、学习目标: 认识目标:认识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 能力目标:1、能够说出一些食物中的重要营养物质(如大米中含有淀粉,水果中含有维生素等) 2、知道怎样判断食品中有无淀粉、葡萄糖。 3、了解蛋白质特性。了解消毒的一些常识。了解科学地摄入维生素。 4、了解误食重金属盐后的一些急救的措施。 情感目标:通过本章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营养摄入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第一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自然界中的物质有千百万种,正是这千百万种物质构成了洵丽多彩的世界,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使我们的生活有滋有味。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会了解到: 1、什么样的物质称为有机化合物; 2、食品中含有哪些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对人类的生存与健康有何重要作用; 3、淀粉、蛋白质等重要营养物质有哪些性质特点,人们怎样正确摄入这些营养 物质。 [引入]在千百万种物质中,有机化合物质占绝大多数。哪么,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它的组成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你已经知道什么?”){你已经知道什么?}葡萄糖、面粉、棉布在空气中会烧焦,煤油、石蜡等物质经点燃后有黑烟冒出。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这些黑色物质是炭,说明这些物质中含有碳元素。 [引出概念,并板书]1、有机化合物:把葡萄糖这类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2、无机化合物:组成中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般叫做无机化合物。 说明:(1)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碳酸盐等极少数含碳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与性质与无机化合物很相似,归入无机化合物来研究。(引导学生看书) (2)有机化合物的一些特性: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难溶于水,熔点低,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不易导电等。 (3)有机物除含有碳元素以外,还可能含有氢、氧、氮、磷、硫、氯等元素。 有机物分子中可能含有1个或若干个碳原子,碳原子间可以相互连接成链状或环状,碳原子还可以与其他元素的原子连接,碳原子的连接顺序和方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10单元1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

第十单元 化学与健康 第一节 食物中的有机物 1.了解有机物及无机物的概念。 2.初步学会检验食物中淀粉的方法。 3.了解糖类(淀粉和葡萄糖)、油脂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在人体内的变化和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了解油和脂肪在常温下的状态差异。 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阅读课本第78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有机化合物:通常人们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作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将除了有机物以外的其他化合物统称为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 2.种类:有机物种类繁多,在已经发现的数千万种物质中,90%以上是有机物。甲烷(CH 4)是最简单的有机物,食醋中含有的醋酸(CH 3COOH)、酒中的乙醇(CH 3CH 2OH)等也属于有机物。 3.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CO 、CO 2和Na 2CO 3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通常把它们看作无机化合物。 糖类和油脂 阅读课本第79-80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糖类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又叫作碳水化合物。蔗糖(C 12H 22O 11)、葡萄糖(C 6H 12O 6)、淀粉[(C 6H 10O 5)n ]等都属于糖类。 2.在实验探究10-1中,分别向面包片、米饭、土豆片和苹果片上滴加几滴碘水,观察到这些食物都呈现蓝色,说明它们均含有淀粉。淀粉是一种长链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3.食物中的淀粉不能被直接吸收利用,而是在淀粉酶和水的作用下,转变成葡萄糖并溶解在血液中。 4.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油脂称为油,呈固态的油脂称为脂肪。 油和脂肪均为混合物。 5.油脂的转化:在脂肪酶和水的作用下,油脂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1.淀粉转化:(C 6H 10O 5)n +nH 2O ――→淀粉酶nC 6H 12O 6。 2.淀粉检验:淀粉遇到单质碘(常用碘酒做实验)变蓝色,以此检验淀粉的存在。 蛋白质和维生素 阅读课本第80-82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和修补破损组织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蛋白质的转化:在蛋白酶和水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氨基酸。 3.维生素是一类组成和结构都较为复杂的有机物,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新陈代谢,维持身体健康。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 4.维生素的主要分类: 维生素A :保护视力,缺少会引起夜盲症。 维生素C :对皮肤和牙龈有重要作用,缺乏引起坏血病。 维生素D :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缺乏引起佝偻病。 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能量,试着写出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

初中化学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复习教案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学案 知识回顾 一、机物与无机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有机化合物一般指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___________ 2、食物中含有的重要有机物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食物中的主要_____________ 3、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淀粉、葡萄糖、碳水化合物、油脂 1、习惯上我们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称为碳水化合物,又叫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两个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⑴绿色植物在太阳光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并放出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淀粉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及葡萄糖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4、通常将常温下呈固态的油脂叫_____,如____等;呈液态的油脂叫_____,如____等。 三、蛋白质和维生素 1、蛋白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2、蛋白质的主要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维生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精讲 1、有一类有机物名叫烷烃,其组成中只含有C、H元素。现列出其中一些物质的名称和化学式: 名称化学式 甲烷CH4 乙烷C2H6 丙烷C3H8 (1)由上述事实可发现该类物质的名称与有关。 (2)丁烷的化学式为。 2、维生素A1中含C的质量分数为%,H为%,O为%,其相对分子质量是不超过300,则维生素A1化学式为() A、C19H28O2 B、C20H14O2 C、C20H30O D、C19H42O 3、微量元素是指人体内总含量不到万分之一,而质量总和不到人体质量的千分之一的二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元素中肯定不是人体微量元素的是() A、I B、F C、H D、Fe 4、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别下列各组物质 (1)牛奶和米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酒精和醋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食物中的有机化合物

【教学内容】 第8章食物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性质; 2.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 组成特点; 3.知道食物中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是有机物 能力目标: 1.能够从组成上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2.能用某些实验方法从组成上辨别有机物。 情感目标: 1.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机化合物发挥的重要作用 2.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的营养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正常安排饮食及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概念 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特点 探究实验: 1.通过一些实验探究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2.通过探究实验来学会分辨人工纤维与天然纤维 知识整理: 一.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1.实验:研究有机物的一些特点

1.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即含碳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即不含碳的化合物. 有机物这一名称概念在开始确定时,意指“有生机的物质”,即“只有在生物体中才方可能产生的物质”。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首先由无机物氰酸铵(NH4CNO)溶液制得有机物——尿素[CO(NH2)2]。 2.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多数含有氢元素,其次可能还含有氧、氮、氯、硫、磷等。 3.有些含碳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和碳的金属化合物等,因它们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仍属于无机化合物。 4.由于有机化合物在结构和组成上的特点,使其种类繁多。现在人们知道的有机物有1千万种以上,而无机物的种类还不足10万种。 (1)碳原子之间的连接顺序和方式不同:直链状和环状,单键、双键、叁键等。 注: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为甲烷(CH4) (2)碳原子能与其他元素的原子连接。如CH3Cl,CH3Br等 5.不同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很大,如: 甲烷(CH4),Mr=16 乙醇(C2H6O),Mr=46 维生素B2(C17H20O6N4),Mr=376 聚乙烯[(C2H4)n,n=1000~10000],Mr=28000~280000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为甲烷(CH4),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达到上万的有机化合物。如聚乙烯就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一般很多有机材料都是有机高分子。 书写有机物的化学式,元素符号一般是C、H、O、N、Cl等顺序。 二.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1.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水、糖类(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其中,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为有机物。 2.淀粉(糖类)主要存在于大米、面粉等面食中; 油脂主要存在于食用油、冰激凌、牛奶等; 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等; 蛋白质主要存在于鱼、肉、牛奶、蛋等; 纤维素主要存在于青菜中,有利于胃的蠕动,防止便秘。 其中淀粉、脂肪、蛋白质、纤维素是有机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关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是含碳的化合物 B.都是有机物 C.碳元素化合价相同 D.碳元素质量分数相同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 第一节 食物中的有机物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从组成上区分无机物和有机物,并列举事例加以说明。 (2)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认识有机物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能用实验方法从组成上辨别有机物。 (4)知道糖类(如淀粉、纤维素、葡萄糖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是有机物。 (5)知道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是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元素。 (6)对有机物存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有所认识。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社会调查和有关资料的查阅,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正确认识合理摄取营养物质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并学会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重点:弄清食物中的有机物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功能、作用及其营养价值。 难点:食物中的有机物在人体中的功能以及转化和吸收。 关键点:各种食物的作用及富含的食品。 教学媒体:碘水,各种富含淀粉的食品(面包片、米饭、土豆片、苹果片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自学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你还记得化合物的定义及分类吗?还能从别的角度对化合物进行分类吗?如何分类? 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强调: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CO、CO2和Na2CO3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化合物。

新课: 一、糖类 提出问题: 人体摄入的糖类物质主要是什么?如何检验它的存在?其在体内是如何转化的?作用是什么?它主要存在于哪些食品中? 淀粉遇碘变蓝 人体所需热量的60%~70%来自糖类 淀粉类食品:馒头、面包、小麦、大米、面条、饼干、土豆、地瓜 水 淀粉——→葡萄糖 酶 缓慢氧化 C6H12O6+6O2=======6CO2+6H2O 二、油脂 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 液态油脂:豆油、花生油、香油等; 固态油脂(脂肪):猪油、奶油等。 三、蛋白质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是帮助人体生长和修补身体破损组织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水 蛋白质------→氨基酸 蛋白酶 蛋白质类食品:鸡、鱼、豆、花生、核桃等。 四、维生素 调节体内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以保持身体健康; 存在于各种蔬菜和水果中。 长话短说: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当堂巩固: 教材82页“挑战自我”。 板书设计: 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 一、糖类:

2014中考化学复习-食物中的有机物(讲练)

食物中的有机物 【课标要求】 ●知道有机物、无机物以及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 ●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知道淀粉遇碘水变蓝的重要性; ●了解正常安排饮食和从体外摄取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人的生长、发育等生命需求的重要性。 【核心内容】 通过对食物中主要有机物的学习,了解这些有机物的化学组成及其在人体内的变化,体会化学对生命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要点精讲】 1. 化合物 (1)无机化合物 (2)有机化合物:通常把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为有机物,但CO、CO2、H2CO3、碳酸盐等物质,其性质与无机化合物相似,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化合物。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2. 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碳水化合物。 蔗糖C12H22O11 葡萄糖C6H12O6 淀粉(C6H10O5)n 3. 油脂 常温下 植物油脂呈液态——油花生油、豆油动物油脂呈固态——脂肪猪油、奶油? ? ? 4.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是帮助人体生长和修补身体破损组织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5. 维生素 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视力,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维生素C:也称抗坏血酸,对人体皮肤和牙龈的健康有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C,

会引起坏血病。 维生素D:有助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 食物纤维:食物纤维不能被人体吸收,但具有促进肠蠕动,帮助消化等功能。 例题解析 【例1】食物中主要的营养素有:①蛋白质②糖类③油脂④维生素⑤无机盐⑥水,其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③④ C.只有⑤⑥ D.只有①③④【解析】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外)叫做有机物,不含碳的化合物叫无机物,①②③④都属于有机物。答案:B 点拨:根据有机物的定义来判断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物质那些属于有机物。 【例2】维生素C(C6H8O6)是六大营养元素之一的维生素中的一种,它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须从食物中摄取,它主要存在于(填食物名称)中,它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若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病。 ⑴现取3粒维生素C压碎后溶于10mL水中,然后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说明维生素C的水溶液呈性; ⑵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请你想一想,如何食用黄瓜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C? 【解析】维生素C也称抗坏血酸,对人体皮肤和牙龈的健康有重要作用,人体若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由于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被破坏,因此食用黄瓜应避免高温,加醋凉拌最好。答案:蔬菜和水果坏血⑴酸⑵加食醋凉拌 点拨:采用科学的方法食用食物,能防止食物中的营养素被破坏,确保人体能充分吸收各种营养素。 【技能训练】 1.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与发现调节蛋白质降解机理的三位科学家。关于蛋白质

食物中的有机物参考教(学)案1

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 学习目标: 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概念,能从物质组成上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2.知道糖类(淀粉和葡萄糖)、油脂的化学元素组成机器在人体的变化和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能用实验方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知道蛋白质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主要的事物来源。 4.知道常见维生素对生命活动的独特功能和各种维生素的主要食物来源。 5.认识合理摄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性,学会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6.初步认识一种研究复杂事物的简化方法——模型法。 知识点(重点、难点): 1.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义、人类必需的六大营养素。(重点) 2.弄清食物中的有机物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功能、作用及其营养价值。(重点) 3.有机物、无机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区别。(难点) 4.食物中的有机物在人体中的功能以及转化和吸收。(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素材、碘水、各种富含淀粉的食品(面包片、米饭、土豆片、苹果片等)、食品包装袋、火柴等。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 [创设情境]提问:同学们今天早餐吃的什么,都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关注食物营养成分是世界性的话题,请大家观察图片上的食品,试着说一说都有哪些营养成分。学生回答。 观察图片,初步回 答。 从学生吃的早 餐开始,使学生 感知生活中的 化学。

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第五单元第1节食物中的有机物。 [板书课题]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 一、有机物 [自学探究]投影展示自学提纲,指导学生自学探究有关有机物的知识: 1.什么是有机化合物?什么是无机化合物?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什么?有机物中除了含有碳元素外还可能含有什么元素? 3.自然界中,占绝大多数的是哪类物质?4.记住甲烷、酒精、醋酸的化学式。 5.绘制出物质的简单分类图。 [展示交流]组织同学们展示自学成果,重点用实物投影展示出学生绘制出的物质的简单分类图,老师适当点拨强调补充:CO、CO2、H2CO3及碳酸盐具有无机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 [多识一点]投影展示有机物的共性:碳元素的化合物 叫有机化合物,简 称有机物。 2.物质的简单分 类图。 学生了解有机物 的共性,同时感受 有机物和无机物 之间的区别。 观察。 学生独立阅读、思 考、合作探究。对 于淀粉被人体吸 收的过程结合课 本彩图理解。 方法,为进一步 学习其他有机 物做准备。 明确有机物的 概念和物质的 简单分类。 开阔学习的视 野,扩展知识储 备。 感受食物中的 糖类。 熔点较低、 难溶于水、 受热容易分解、有机物容易燃烧、 不易导电等

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1

第四单元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学案(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概念,能区分常见的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及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能从物质组成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形成物质分类观。 2、了解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知道糖类(淀粉和葡萄糖)、油脂等有机物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在人体内的变化和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其食物来源。 3、能根据淀粉的性质,用实验的方法检验食物中的淀粉。 4、初步认识研究复杂事物的简化方法——模型法。 二、【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做饭时,如果把米饭、馒头烧焦了,会产生黑色的残余物,这些黑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说明这些物质中含有___________。 2、化合物主要有两大类: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机化合物都含有元素,例 如、。化学上,通常把含有_________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_________;把_________ 的化合物,叫做无机化合物。其中有些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_________、_________、等由于它们的化学性质与无机化合物相似,所以习惯上也属于无机化合物。 3、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中都含有。有机物种类繁多,在已经发现的3000多万种物质中,90%以上的是,食醋中含有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酒中的_____________化学式为 )等也属于有机物。有机物中除含有碳元素外,还含有、、、、、_______等元素。 4、食物的成分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与无机盐和水等统称为人体所需的六大类营养素。 5、葡萄糖(化学式___________)、蔗糖(化学式____________)、淀粉(化学式____________)它们都属于糖类,又叫_______________。人类摄入的糖类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 6、淀粉分子是一种长链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属于。 7、葡萄糖在体内缓慢氧化的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8、油脂的___________与糖类相同,只是它们的____________和不同。油脂在小肠中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9、糖类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油脂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思考):什么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有哪些?有机物和无机物属于物质分类中的哪一类? (阅读):课本112页1、2两自然段。 (小结):有机化合物中一定含碳元素,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像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以及碳酸盐虽然都含有碳元素,却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所以把它们看作无机化合物。 (交流):学生交流食品包装袋上列出的食品的主要成分,并找出其中的有机物。 (小结):食品的主要成分是 __、、、等有机物;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分类法为我们提供了认识物质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在你已经学习到的物质中,按照组成可以将物质进行怎样的分类?你能用网络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吗? [跟踪训练]: 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要求用框图的形式表示,层次分明,分类精细。其中纯净物要用化学式表示。) 二氧化碳、氢气、氢氧化钾、氧化钙、镁、硫酸、酒精、碳酸钠、澄清的石灰水。 【养成终生受益的良好学习习惯】: 1、要善于运用比较和对比的方法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注意知识的相似处和不同点,做到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和网络化。 2、在学习化学时,我们应当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形成物质分类观,同时体会运用分类法学习化学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层次性和简捷性。 学习任务二:糖类 (思考):1、你知道我们日常所接触的食物中含有哪些糖类物质吗?你能用化学式表示这些糖类物质的组成吗?为什么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糖类对人体有什么重要作用?请自主学习课本87

初三化学教案 食物中的有机物

年级 学科 初三化学课题食物中的有机物备课人毛仁民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合物的分类及糖类、油脂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在人体内的变化;学会用化学方法检验淀粉、蛋白质的存在;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通过小组实验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从实验中获取知识,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做实验的好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食品营养的关注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重难点重点:弄清食物中的有机物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功能、作用及营养价值;难点:食物中的有机物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功能及转化与吸收。 课时 1 时间45分钟【教学过程】 (一)引入 体每时每刻都在消耗着能量,但你知道我们体内所消耗的这些能量从何而来? (二)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营养素【阅读课本P50页回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都是人类维持生命和健康所必须的营养素。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生命运动所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 2有机物、无机物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有机物。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___,其化学式是_____;请举出几种有机物如。 _____________称为无机物。CO、CO2、CaCO3等这些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有机物的特点 (三)糖类【阅读课本P51页回答】 1、糖类的组成元素有;食物中的糖有、、 、等;含糖较多的食物有;人体摄入过多的糖的危害。 2、几种重要的糖类 ⑴蔗糖:蔗糖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是无色晶体,____溶于水,有____味,日常生活中的白糖、红糖、冰糖的主要成分都是_______。 ⑵淀粉:淀粉是由_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的大分子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__化合物,常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淀粉的化学组成。淀粉在人体内经过酶的作用下和水反应生成葡萄糖并溶解在血液中,该过程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_________来检验某物质中含有淀粉,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是人体中提供能量的最基本的物质,它在人体内提供能量的反应方程式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生成葡萄糖,最终转化为淀粉,其反应为。(四)油脂【阅读课本P52页回答】 1、油脂的组成元素是,其主要成分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总结

食物中的有机物知识总结 1.有机物:人们把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2.但是CO、CO2、H2CO3、碳酸盐和碳酸氢盐,都是无机物。 3.所以有机物一定含碳,但是含碳的不一定是有机物。 4.有机物种类的繁多的原因是:因为碳的连接方式比较多。碳可以相互连接成链状或环状,还可以与其他原子连接起来。 5.常见的有机物 甲烷(最简单的有机物):CH4 甲醇(工业酒精中的成分,有毒):CH3OH 甲醛(新装修的房子或者新家具会散发出来的气味、水溶液是防腐剂):CH2O 甲酸:CH2O2 乙醇(酒精。):C2H6O 乙醛:C2H4O 乙酸(醋酸):C2H4O2 6.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我们把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有机物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7.有机物的特点:大多数能燃烧,大多数不溶于水。 8.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 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棉花(纤维素)、羊毛(蛋白质)、蚕丝(蛋白质)、 天然橡胶、淀粉(糖类)。 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9.人体的六大营养素。 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 其中属于有机物的是: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 10.人们获取有机物的方式。 淀粉(糖类):主要存在于大米、面粉等面食中。 维生素: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 油脂:食用油、冰激凌、牛奶。 蛋白质:肉、蛋、奶、豆。 维生素:主要存在于青菜中,有利于胃的蠕动,防止便秘。 11.糖类人体的主要功能物质。 (1)包括葡萄糖、淀粉、纤维素。 (2)葡萄糖:C6H12O6,,白色粉末,有甜味,能溶于水。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单糖。 葡萄糖的生成(植物的光和作用,方程式): 检验方法:向新制取的氢氧化铜溶液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加

高中化学《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第三章第一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一课时乙醇 课前从最近热播的中华诗词大会入手,以酒为飞花令,学生们推选男女各一位同学来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一是引入本节课的所讲内容乙醇,另外也活跃一下班级气氛。 【板书】第3 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来思考一下,我们学习一种有机化合物都要学习它的哪些方面? 【学生】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结构、用途等。 【板书】 用途 ︱ 物理性质—乙醇—化学性质 | 结构 【学生】分组观察试剂盒中的乙醇样品并结合生活经验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 【教师】现在哪个小组的同学来给我们展示一下总结的成果。 【学生】展示总结的物理性质。 【教师】投影正确答案 【教师】这是乙醇的填充模型,也叫比例模型(投影),现在请大家先以小组为单位拼插球棍模型,然后在学案上书写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并且小组讨论三者的区别。【学生】拼插球棍模型,书写三种式子。 【教师】现在大家已经都完成了,哪个小组的同学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拼插的球棍模型。【学生】展示球棍模型。 【教师】投影出学生书写的三种式子,师生共同评价。 【投影】乙醇的结构【分析】乙醇的结构与乙烷和水有相似的地方。乙醇由两部分组成,左边的基团叫做乙基,右边的基团叫做羟基。 【教师】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学案上给出的规范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并与水和钠反应的现象作对比。

【实验探究1】学生分组,根据学案上给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仔细观察,注意安全。1、取一只干燥洁净的试管,加入约2ml 无水乙醇。2、从试剂瓶中取出金属钠,擦干表面的煤油,将其放到试管中,观察钠在乙醇中的位置。3、记录钠在乙醇中反应的实验现象,填写学案。 【板书】化学性质——与钠反应 【教师】现在请大家整理好实验仪器,咱们找一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教师】在反应过程中生成了气体,如果我们将该气体收集点燃检验,会发现是氢气。所以,我 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乙醇能和钠反应产生氢气,但是反应程度不如水和钠反应剧烈。【教师】现在请大家根据水与钠反应的方程式在学案上书写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师】乙醇作为饮食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进入人体后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有人喝酒后脸会变红,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大家想不想亲自动手模拟乙醇在人体内转化为乙醛的这一过程?接下来请大家按照学案上给出的规范的实验步骤进行分组实验。 【板书】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②催化氧化 【学生】1.分小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2.汇报实验现象。 【思考】铜丝颜色为什么变化?铜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反应的总方程式如何书写?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学生】书写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 【过渡】那么在这个反应中乙醇是如何断键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动画演示。 【播放】动画演示。 【结论】对比乙醇燃烧和乙醇的催化氧化,我们可以得出:乙醇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过渡】乙醇除了能被氧气氧化,还能被其他物质氧化吗? 【投影】交警检查酒后驾车的原理。 提醒大家不要饮酒,并劝诫家长饮酒适量,酒后千万不要开车。 【过渡】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那么乙醇有哪些常见用途呢? 【练习】1.考查乙醇与钠反应及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断键位置。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教案(1)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一、教材分析 (一) 知识脉络 饮用食品不仅能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素、调节口味、满足人体营养需要,而且其中的某些成分还是具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防御疾病发生、增进人体健康的作用。本节教材从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作为饮品、调味品的乙醇、乙酸这两种有机化合物入手将学生逐步带入维持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油脂、糖类和蛋白质。即由简单有机物到复杂有机化合物、由单官能团的烃的衍生物(乙醇、乙酸、酯、油脂)到多官能团的烃的衍生物(糖类、蛋白质)、由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乙醇、乙酸、酯、油脂、葡萄糖、蔗糖、氨基酸)到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这样编写便于学生的学习、知识的积累及迁移应用。 (二) 知识框架 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新教材不拘泥于以往的知识体系,单一的从官能团及其衍变进行展示,而是从生活中的营养物质切入具体有机物,按“结构——性质——重要应用——回归人体中的作用”这样的明线展示,将它们之间的衍变作为暗线隐含于教材或习题之中。这样的编写,贴近学生的生活,不仅可以使他们通过本节的学习认识了一些重要的烃的衍生物的典型代表物,而且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常识,有利于他们自觉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正确对待卫生、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烃的衍生物 单官能团 多官能团 乙醇 乙酸 酯 油脂 简单低分子 天然有机高分子 葡萄糖 氨基酸 淀粉 纤维素 蛋白质

1.使学生认识教材所涉及乙醇、乙酸、酯、油脂、糖类、蛋白质等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主要性质和主要应用。 2.引导学生常识性地了解人类生命、营养、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联想·质疑”引导关注学生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激发他们对相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知识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2.通过“观察·思考”、“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设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2.帮助学生学习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1.乙醇、乙酸、酯、油脂、糖类、蛋白质的化学性质及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2.对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的化学反应本质的辨证认识。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 使学生能从理性上探索事物变化的本质,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强化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1. 收集各种含有酒精的饮料和调味品(图片或实物) 2.预习 (二)教师准备 1. 教学媒体、课件;准备“活动·探究”实验用品。 2.编制“活动·探究”活动报告及评价表。 五、教学方法 问题激疑、实验探究、交流讨论、 六、课时安排 5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展示各种含有酒精的饮料和调味品(图片或实物)。

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

第八单元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 1、把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食醋中含有的醋酸(CH3C00H)、酒中的乙醇(CH3CH2OH)等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把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 2、在人体所摄入的物质中,除空气、水、食盐等无机物外,其余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有机物。 3、糖是由______、_____、______三种元素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属于糖类,它们叫做碳水化合物 4、淀粉组成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三种元素。淀粉在人体内不能直接被吸收利用,而是在___________和_____的作用下,转变成葡萄糖并溶解在血液中。葡萄糖在体内经缓慢氧化转变成____________和_____,同时放出热量,供肌体活动和维持体温。 5、油脂的组成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三种元素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油脂,称为油,如花生油、香油等;呈固态的油脂,称为脂肪,如猪油和奶油等。消耗不完的油脂就在人体内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一旦体内缺少糖类食物,这些脂肪就会分解释放出热能。 6、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人体后,在__________和______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可被人体吸收的另一类重要有机物一一_________。其中一部分在体内重新组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激素等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多余的氨基酸被氧化生成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排出体外。蛋白质也是备用_________的来源。 7、维生素是一类组成和结构都较为复杂的有机物,其主要作用是调节体内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以保持身体健康。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_________。维生素C(也称__________)对人体_____和______的健康有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________。维生素D有助于_______和______的生长发育。人体内缺乏碘元素就会导致_____________(俗称“_______________”)、人体内缺乏钙元素就会导致_____________、人体内缺乏铁元素就会导致____________。 8、蔬菜和水果中都含有食物纤维。但食物纤维不能被人体________,人体摄人的食物纤维具有促进_________、帮助_______等功能。 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葡萄糖 B.纯碱 C.酒精 D.淀粉 10、目前上海家用燃料正逐步采用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成分的类别是( ) A.单质 B.氧化物 C.盐 D.有机物 11、《环球时报》曾报道:一种苹果醋(ACV)的浓缩饮料多年来风靡美国,苹果酸(C4H6O5)是其中的主要物质之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苹果醋饮料呈酸性 B.苹果酸不属于氧化物 C.苹果酸属于无机化合物 D.苹果酸属于有机物 1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_______,食醋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酒中含有______ (化学式)。 14、下列物质中属于糖类的是( ) A.蔗糖 B.汽油 C.油脂 D.石蜡 15、木糖醇(化学式为C5H1205)是一种新型甜味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木糖醇属于有机化合物 B.木糖醇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5:12:5 C.一个木糖醇分子中含有22个原子 D.一个木糖醇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5个水分子构成的 16、蔗糖(C12H22O11,)是生活中最常用的甜昧品。它是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其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17、在体育锻炼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 A.脂肪 B.维生素 C.葡萄糖 D.蛋白质 18、(2007·南京)选用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填 空(填序号)。 ①保鲜膜②铁锅③砂糖④食盐⑤蔬菜⑥小麦 粉⑦食醋⑧白酒⑨植物油 富含油脂的是_______,属于无机盐的是 _______,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可除 去热水瓶胆壁上水垢的是___________。 19、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中的油脂来源于 _________等食物。油脂是制肥皂的主要原料,肥皂水中滴人酚酞变红色,表明肥皂水的Ph_____7。用肥皂水洗衣服泡沫很多时,所用的水属于(填“软水”或“硬水”)_______。当衣服沾上油污时可用汽油除去,原因是______。 20、(2006·宁夏)小亮同学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补充蛋白质,你建议他平时应多食用下列哪种食物( ) A.西红柿 B.馒头 C.瘦肉 D.奶油 21、(2006·益阳)能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护身体健康,且一般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常从新鲜水果、蔬菜中摄取的营养素是( ) A.蛋白质 8.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22、小燕到医院检查完身体后,医生建议她多吃水果和蔬菜,你判断医生是让他补充( ) A.蛋白质 8.糖类 C.维生素 D.油脂 23、(2006·眉山)下表是小明制定的食谱单,为使营养均衡,在“你的补充”栏可以 24、淀粉(C6H1005)n在人体酶的作用下转变为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又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肌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葡萄糖由种元素组成,在一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______个原子,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写出葡萄糖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2007·宜昌)某校食堂中餐食谱如下: 主食:大米饭配菜:红烧肉煎鸡蛋炸鸡腿豆腐汤考虑到各种营养成分的均衡搭配,应该增加的配菜是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 8.1《食物中的有机物》教案 鲁教版

《8.1 食物中的有机物》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从组成上区分无机物和有机物,并列举事例加以说明。 (2)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认识有机物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能用实验方法从组成上辨别有机物。 (4)知道糖类(如淀粉、纤维素、葡萄糖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是有机物。 (5)知道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是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元素。 (6)对有机物存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有所认识。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社会调查和有关资料的查阅,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正确认识合理摄取营养物质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并学会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重点:弄清食物中的有机物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功能、作用及其营养价值 难点:食物中的有机物在人体中的功能以及转化和吸收 关键点:各种食物的作用及富含的食品 三、教学媒体:碘水,各种富含淀粉的食品(面包片、米饭、土豆片、苹果片等)、火柴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自学法 五:教学过程: 复习:通过对物质的简单分类对以前所学物质分类进行复习巩固 情景:同学们今天早餐吃的什么,都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活动天地:科学家建议食品包装要标明食物的营养成分,请根据你准备好的食品包装袋,开始研究食品成分说明,将获得的信息填入课本表格中。 出示图片:想一想:食物当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糖、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属于哪一类物质? 出示:物质分类图,激起认知冲突。揭题《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2分钟后与同学们交流。 1、什么是有机化合物?什么是无机化合物?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什么?有机物中除了含有碳元素外还可能含有什么元素? 3、自然界中,占绝大多数的是哪类物质? 4、记住甲烷、酒精、醋酸的化学式。 学生展示: 强调:注意:CO、CO2、H2CO3及碳酸盐具有无机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物。 多识一点:熔点较低、难溶于水、受热容易分解、容易燃烧、不易导电等。 在线测试: 1、在自然界中,下列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是() A、酸 B、碱 C、盐 D、有机物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有机物 B、CO2、 CaCO3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它们都是有机物 C、大多数有机物易燃 D、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出示:含有糖类的物质图片:以下食品主要含有哪种有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