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说的心得体会》

《关于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说的心得体会》
《关于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说的心得体会》

关于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说的心得体会

南宁市碧翠园学校xxx

【内容摘要】演说可以衡量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层次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素质,针对农村小学生胆小、课外阅读漫无目的,学习动力不足等弱点,可以通过重点培养课前演说骨干,以点带面营造争相演说氛围,分级要求,让人人拥有展示舞台等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课前演说,同时教师要逐步提高演说的要求,拓宽演说的内容,加深演说的思想性,并且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让学生良好的氛围中,不断学习,加强锻炼,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课前演说口语能力综合素质

演说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知识水平、理解层次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可以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与未来。得益于《演说与口才·学生读本》和电视节目《超级演说家》的启发,本着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等综合能力素质的宗旨,笔者尝试在班级推行课前三分钟演说,以下是笔者一个多学期来收获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开展课前演说的必要性

受当地的经济水平、社会环境及家庭教育等限制,农村小学生身上体现出明显差别于城镇小学生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学生胆小,不敢回答问题。闭塞的环境及家庭教育的不到位,使农村小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胆小,不敢回答问题,或者是回答问题时声音不洪亮,表达不流利等,有些同学明明知道答案却不敢站起来回答问题,当老师点到他时,却把头深深埋到桌底。丰富的教学活动在胆小害羞的学生群体中难以顺利开展、推进。

2、课外阅读漫无目的。与城镇小学生相比,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源明显不足,而且他们的阅读往往是目的性不强,不知道哪些知识对自己有用,部分同学课外阅读常常囫囵吞枣,只图好玩,没有注重学以致用。

3、班级学习气氛活力不够。农村小学生课后学习一般局限于课内内容,范围窄,内容单调,导致学习气氛不浓厚,学生对知识和问题的探究、拓展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高。

二、课前演说的开展与措施

针对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摸着石头过河”,尝试一些方法开展课前演说活动。

1、重点培养骨干,树立演说“领头羊”。要顺利开展好一项活动,“第一炮”一定要打响、

打亮。为此,笔者从班里遴选出几位胆大,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作为骨干重点培养,课后对这几位骨干进行专门培训,让这些骨干理解演说的格式、内容及礼仪要求,对于几位骨干写好的演说稿可进行适当指点、修改,保证课前演说一鸣惊人,为其他同学树立好榜样。

2、以点带面,营造争相演说氛围。骨干学生做好榜样后,接下来能否带动部分同学加入、参与,成为课前演说能否持续下去的关键。为此,笔者让几位骨干成立演说小组,让每个小组长吸收各自的好朋友加入,并引导几个小组相互竞争,营造争相演说氛围,促进课前演说良性发展。

3、分级要求,让人人拥有展示舞台。当班级初步形成一股演说氛围后,必须充分吸收新成员,最大限度地扩大队伍。但由于个人的“底子”不同,因此,笔者对不同成员实行分级要求:能力较强的同学,要求要适当提高些(如脱稿演说);对于中等的同学,适当降低要求(可带稿演说);对于较差的同学,只要他(她)敢站到讲台上演说,哪怕只是讲一个小故事或者背诵一首诗,也要给予充分肯定与鼓励,让课前演说成为每一个人的展示舞台。

三、课前演说取得的效果

1、因胆小、害羞等不敢回答问题的同学大幅减少,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显著提高。和以前相比,经历过站在讲台演说的“大风大浪”,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很大提高,害羞、胆怯心理得到有效克服,口语表达能力更为流利和顺畅。比如我们班的小清同学原本是全班最害羞的,以前老师一叫他的名字马上把头埋进书本里,脸红至耳根。通过口语练习及其他同学的带动和引导下,现在他终于可以大胆地站在讲台上流利地背诵古诗三首(《石灰吟》《竹石》《念项羽》),进步明显。

2、课外阅读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有了课前演说,学生的课外阅读具有了一定的压力和动力,学生为了做好课前演说,进行有目的的材料搜集与剪裁。如当笔者提出主题为“珍惜时间”的演说,同学们就千方百计搜寻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及典型例子。学生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进一步扩展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3、理解和概括能力逐步增强,写作水平有所提高。通过一段时间的演说展示,学生对演说的主题和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对材料的概括与加工能力得到增强。与学生日常生活比较密切的演说,直接体现出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见识,与学生的写作密不可分。可以说,一篇优秀的演说辞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演说水平的提高与写作能力的增强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4、学生素质得到增强。课前演说不仅可以活跃学习气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学生自觉扩大阅读面、留心观察生活,当学生能够站在讲台进行流畅的演说,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胆量,还有学生知识水平、理解层次、口语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各

方面。

四、开展好课前三分钟演说的反思

1、课前演说的要求应逐级提高。要求不断提高,难度不断加大,才能避免学生不因为“原地踏步”“没有挑战”等丧失演说的热情与动力,反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带稿演说到脱稿演说,从课内知识到课外知识,从历史材料到现实材料,从身边小事到国家大事,不断引导学生向更高的标准迈进,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不断提高的要求中“更上一层楼”。

2、课前演说的内容应逐渐宽泛。内容是演说稿的外衣,如果老是千篇一律的“外衣”,则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也无法提高演说的质量。宽泛的内容,题材,就像五颜六色的彩衣,才能让学生的演说多姿多彩,新鲜动人。内容可以从简单的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延伸至更加广泛的历史故事,乃至当今的、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历史的内容,文学的内容,科技的内容……都可以成为演说材料的“锦上之花”。

3、课前演说的思想应逐步深入。思想是演说的内涵,没有思想内涵的演说是空洞的,也是无法令人感动的。因此,要不断提升学生演说的思想内涵。从简单地化用别人的观点,通过不断思考、比较、探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践,总结、提炼出属于自己的思想观点,从表面的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单一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通过不同角度的对照,进行理性的、综合的评判,使学生在充满内涵的演说中收获更多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感到:“演说是自我提升的好方法。”从而把课前演说当成一种自觉性的行为。

4、课前演说的进步应及时肯定。教师的肯定与夸奖是春天的阳光,是学生前进的助推器。在演说要求提高的前提下,学生可能无法很快适应,由此产生的的困惑也许会挫伤学生的信息。这时,如果学生取得进步,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进步,教师也能及时给予肯定,会让学生感到进步带来的喜悦,从而拥有更大的信心与热情去克服困难,努力把演说做得更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