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上月球教案

飞上月球教案
飞上月球教案

课题:飞向月球课时:第1 课时内容飞向月球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

3、自主学习,培养搜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

目标

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重难

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

方法合作探究、练习、讨论课前

准备

课件

师生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读,集体正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相机指点。(特教生读)

3、默读课文,按课后提示划分段落。

三、精读训练(课件)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看图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交流:

①、在什么时间飞向月球?(1969年7月16日9点32分)

②、谁飞向月球?(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柯林斯)

③、怎样飞向月球?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理清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向月球加速前进;脱离地球;接近月球;平稳着陆)

(3)、边听录音(第1~4自然段)边回忆一下第一段的内容。

(4)、设疑。

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课文中详写了什么现象?请课后思考,下节课讨论。

四、作业

板书设计:

开始登月(奔赴)

飞往月球(过程)

飞向月球登陆月球(梦想实现)

揭秘月球(揭开神秘面纱)

教学反思

本课的生字较多。发动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自学,如:通过观察字形、理解字义来识记;熟字换偏旁识记;查字典识记等,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明显。

第二单元课题:飞向月球课时:第2 课时内容飞向月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

3、充分讨论航天员所说的话,体会科学技术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情感

目标

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重难

点充分讨论航天员所说的话,体会科学技术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方法讲解、讨论、交流课前准备

师生活动过程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继续精读训练。(课件)

1、继续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感兴趣。

(2)、讨论,交流:

航天员在飞船上怎样吃饭、休息?

工作如此艰难,宇航员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经过三天多时间的飞行,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在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舱在月球上停稳了,这个过程容易吗?

(3)、教师小结。

2、学习课文第二段(第5、6自然段)。

(1)、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写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

(2)、指名读第5自然段,体会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样子。

“心驰神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假如你是宇航员,你登上月球会怎么做?

(3)、自由读第6自然段,思考:宇航员们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

3、学习课文第三段。

三、总结全文,激发兴趣

1、默读课文,概括段落提纲。

2、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飞向月球

训练有素小心翼翼心驰神往径直缘故联络分析研究

教学反思

课前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课堂上组织交流、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完整版)月亮的味道教案

《月亮的味道》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合作的力量和分享的快乐。 2.了解图书的基本结构。 3.引导幼儿关注生活现象。 活动准备: 电子绘本,笔记本电脑、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老师和孩子谈谈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或者吃过比较新奇的东西) 小朋友们,大家平时最喜欢吃什么东西呀?是什么味道的?有没有哪个小朋友举手说一下。 (提问多个孩子,时间控制在2-3分钟) 小朋友们,表现真不错,说了这么多的好吃的东西,还有它们的味道。但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夜里圆圆的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吗?月亮的味道是甜的还是咸的?是苦的还是辣的? 那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看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是《月亮的味道》,接下来就让我们和故事里的小动物一起去品尝品尝月亮的味道。 二、师播放电子绘本讲述故事 1.从封面开始 师:小朋友,咱一起看一下这本书的封面,小朋友看到了什么?(老

师通过鼠标或者手指引导孩子自己观察封面上的信息) 好,小朋友看到了很多信息,那老师就把小朋友的说再给大家说一遍:最上边是书的名字‘月亮的味道’。中间是……,最下边是什么……。通过封面我知道了……(引导孩子一起说一下) 2.观察扉页图片 师:我们翻到扉页,我们看到了什么?(老师引导孩子看作者、书名、出版社,观察扉页图片,给孩子设置一个问题“为什么图片中圆圆的月亮,变成了阴阳脸呢?) 3.引导孩子阅读正文内容 师:好了,我们的故事正式开始了。教师讲故事……(引导孩子观察动物眼睛的数量)。 (讲故事时,每一次增加一个动物时,让孩子猜想动物们是否吃到了月亮,增强故事的趣味性,讲的过程要强调小动物找人来帮忙)4.提问启发思考 师:小动物们通过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终于吃到了月亮,最后大家还一起分享了好好吃的月亮!(引导孩子去思考相互帮助,互相合作的好处与价值,让孩子懂得分享后大家的快乐和惬意 …… 师:故事开始的时候,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数了小动物的眼睛,我知道有9只小动物的眼睛,但是为什么一起吃月亮的动物只有8只呢,另外一个去哪了?(引导孩子细心观察图书的图画内容,学会思考故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 之三 一、教学目标: 1、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和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 难点:体会登月的伟大意义,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 三、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1969年7月16日,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3名宇航员飞出地球、飞上了月球,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了人类为之梦想了数千年的月球,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激动人心的大场面。 (课件演示登月实况) 2、师:看了这个短片,你最想说什么? (人类终于实现了登月的梦想,跨出了飞向太空的第一步)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轻声朗读第五自然段,看看哪些词句打动了你的心弦?读了这些词句你想到了什么?请你们边读边想边用笔作记号 2.交流:你在读到什么地方有了自己的想法?谁来说一说? (抓住“小心翼翼”、“心驰神往”) 2、师:老师从资料上得知,阿姆斯特朗打开舱门从悬梯踏上月面,这悬梯有9级,可是,阿姆斯特朗却花了整整三分钟的时间,一步三停地走到了月面。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谁能把自己的理解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指名读第五小节 3、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伟大的时刻,记住这个伟大的时刻。 (课件演示:1969年7月20日22时56分20秒,月面上终于踏出人类第一个脚印) 师:面对沉睡已久的月球,你觉得此时此刻宇航员最想说什么呢? (千百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我们终于登上了心驰神往的月球) 师:看看阿姆斯特朗是怎么说的? (课件演示:对于一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这却是巨大的一步!——阿姆斯特朗) 师:自己读读这句话,想想阿姆斯特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读 师:多么意味深长的一句话啊!你能读懂它的意思吗?

《1 探索月球的秘密》教案

《1 探索月球的秘密》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研究,让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从未间断。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研究能力——通过书籍、音像资料,特别是通过网络资源途径来查阅资料,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情感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书籍、音像资料,特别是通过网络资源这一途径,对有关月球的资料进行查询。通过自主探索研究分析以及小组的交流、团队的协作,初步了解月球的情况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教学难点:通过网络资源途径研究月球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屏幕演示相关课件,师生在音乐伴奏下共唱歌曲《十五的月亮》。 谈话:从古代起,我们的祖先就不断地对月球进行观察,探索月球的秘密。于是就产生了“嫦娥奔月”这样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同学们,皓月当空,凝望着月球,你又想到了什么?你想了解月球的那些知识? 学生思考后提出研究问题。 二、自主研究学习 1.提出研究要点 (1)引导学生给提出的问题归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月球的历史传说; 人类的探月历程; 月球的概况(屏幕演示)。 (2)合作分工 讲述:为了让我们能够在一节课时间里对月球有一个大概地了解,我们把全班同学分成三个组来研究这些问题。每组自主选择一个方面组成相关专家组。(保证每方面都有人研究。)A:历史学家族。学习、研究有关月球的历史神话传说。

B:月球探险家组。研究人类探月历程。 C:月球地质学家组。研究和学习月球的基本情况。 (3)提问:“各位小专家,你们准备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4)学生讨论后回答。 (5)讲述:的确,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学习通过网络手段上网查阅资料来研究月球知识。 (6)讲述:在上网查阅资料的同时,同学们要完成研究记录,这需要个位小专家共同来完成。 2、学生实践体验自主研究 (1)上网查阅资料。 (2)完成研究表。 三、交流成果 学生汇报信息研究情况,与他人共享成果。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将学生的介绍转播给全体同学。 四、拓展延伸 1、提问:刚才,同学们通过研究对月球有了比较全面地了解。那么现在,如果我们要去月球的话,你认为我们应该乘什么去?(学生讨论:乘宇宙飞船) 2、创设情景:让我们乘坐“神州五号”飞船登上月球。 3、提问:如果是你登上月球,你最想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 4、提问:现在我们到达了月球,如果要想在月球上定居下来,我们需要解决那些困难? 5、讲述:看来在月球上定居困难重重。但是“1998年1月6日,美国发射‘月球勘测者’号探测器,开始对月球进行为期一年的探索活动。这时25年前美国宇航员最后一次登月以来首次探查月球。在这次探测活动中,月球勘测者号发现月球上存在总量大约60亿吨的冰态水”。 6、提问:这个发现,对于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同学们请到月亮网站的讨论区自由的发表你的见解。 7、学生讨论。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1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本课是六年级宇宙单元的起始课,自然要了解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月球了,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关于月球的探究相当一部分功夫是在课前了,要让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并在课中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这是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同时明白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上这节课教师准备有关月球信息的图片、录像资料、书籍等,学生锄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还要自己准备卡片、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球是哪一颗吗?(学生思考后回答: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 2、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3、谈话:从这些故事和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月球。那么,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的卫星——月球》。 4、播放关于人类探索 (这些资料中有发达国家的,也有中国的。为了让学生更好了解中国的探月工程,我补充“嫦娥探月”的部分视频。) 说说看了这些视频,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 (这里让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把中国的探月情况和发达国家对比,了解差距,激发斗志。) 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梳理板书: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5、讨论: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6、师:对这些工具,你有没有补充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 7、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 (预设: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 二、制作我的“月球卡” 1、师:课前让大家收集了有关月球的信息,你们收集到了月球哪些方面的信息?

最新《飞向月球》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最新《飞向月球》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飞向月球》介绍了1969年阿姆斯特朗等三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的详细经过,展现了人类在离开地球后的奇妙变化及月球上的神奇情景.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飞向月球》精品教案范本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飞向月球》精品教案范本一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教师引言导入. 我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板书课题6 飞向月球) 2、交流阿姆斯特朗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广袤嶙峋联络牙膏呈现土壤浆糊把食品捏成糊 棕色扶梯百看不厌心驰神往 (2)指名逐行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方面区

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联络:彼此交接,接上关系. 耸立:高高地直立. 宇航员:本课指乘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空间航行的人员.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百看不厌:长久地看,多次地看,不会产生厌烦情绪. 失重:本课指宇宙飞船在高空摆脱了地心引力而失去重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师相机指点. 三、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按要求给课文分段. 2、结合提示,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四、作业布置: 1、继续熟读课文. 2、收集有关月球的资料. 五、阅读扩展,升华情感. 1、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登上月球已不是神话,那么“月球一定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也一定会实现.想一想,如果人类居住在月球上,那将是怎样的一个家园? (课件10,引导写作)①自由说一说.②写一写.③指名读. 【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放

《月球之谜》教案

22月球之谜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和新词。 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月球之谜,合作、探究月球之谜。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中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3.“赌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二、提出自选要求。 1.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的难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搜集的资料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三、组内交流。 1.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2.组内同学交流提出的月球之谜。 3.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四、全班交流。

1.各组选派代表或采用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和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1)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在月球尘土里 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2)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 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合作学习,深究同回。 1.对某一未解之过感兴趣的学生结为一组,大家共同猜想谜底。 2.根据教师提供脉资料袋”展开讨论,组内成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资料袋”。 (1)月球起源之谜: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宇宙飞出”说。 (2)月球年龄之谜: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的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的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3)两位宇航员在登上月球后,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竖立在月球上,纪念碑上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又在月球表面安装了电视摄像机;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间距离的激光仪,测定月震

月球探秘教学设计

《月球探秘》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月球探秘》一课选自冀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本课以设计制作一期电子报纸这一任务来贯穿,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巩固了word中图片、文字的处理技能,训练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 本次活动以“月球探秘”为主题制作电子报纸,通过一个个环节的设计,逐步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强烈的创作欲望。既让学生在需要中巩固电脑知识技能,更深切地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作用,在创作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小学生有特定的心理特征:好玩、好问、好奇、好胜。学生在知识方面已经掌握了word软件中汉字的录入,插入表格,表格和文字的美化等。 三、教学目标 1、技术方面:培养学生对word软件中图片、文字的处理能力。 2、人际互动方面:能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同别人进行经验交流。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学生综合运用word软件中插入艺术字、自选图形、图片的方法设计制作自己负责的电子报纸版面。

五、教学难点 在word软件中设置图片和文字的环绕方式。 六、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 七、教学过程设计 ㈠、动画引入,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星空》报社的美女主编,一起来看。(播放动画:招聘小编辑的启示。) 哪位同学想应聘小编辑呢,请举手? 看到这么多同学想参与,老师真高兴。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制作《月球探秘》电子报纸。(板书:月球探秘) ㈡、分析制作电子报纸的方法 老师这里也有一份电子报纸,我们一起来看。 它是用word制成的,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它都包含了什么?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文字、图片、图形。 制作电子报纸基本要素: 1、报头:报名、刊号、出版单位或出版人、出版日期、版面数。 2、报眼:即导读栏。可以实现版面之间的跳转。 3、报体:报纸的主体部分。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 报纸的版面结构: 报纸的版面设计可以采用文本框和自选图形,也可以选用分栏、分节、和表格。版面可以是横向,也可以是纵向,通过文件菜单下的页面设置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第三单元宇宙 第1课时地球的卫星——月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2、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 2、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3、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搜集整理月球的资料,根据资料的特征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教学难点】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整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月球信息的图片、录像资料、书籍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球是哪一颗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 2、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请几位同学讲故事或者背诗:《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故事;《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军行》(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谈话:从这些故事和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月球。那么,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的卫星——月球》。 (板书课题) 4、阅读课本第46页中的插图,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梳理板书: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5、讨论: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6、师:对这些工具,你有没有补充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 7、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 (预设: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 二、制作我的“月球卡” 1、师:课前让大家收集了有关月球的信息,你们收集到了月球哪些方面的信息? 2、小组内将课前收集的月球资料按照教师给定的方法进行交流和分类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轮流发言;发言者要说明信息的来源;有冲突的地方要记下来,然后分类整理。) 3、各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交流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4、师:从刚才汇报的情况看,同学们收集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月球的运动;二是月球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三是月球的地形;四是有关人类登月的故事。 5、下面请大家根据各组交流的情况,完成月球基本信息卡的制作,将有关的信息填写在活动记录中。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中的“月球卡”制作,根据自己或小组内的月球资

2._月球之谜_教学设计_教案

2._月球之谜_教学设 计_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掌握本课词语。积累一些与月球有关的诗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 3.培养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2.培养查找资料的习惯,积累一些与月球有关的诗句,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能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从神奇的传说到科学地了解太阳知识,我们共同迈出了探索宇宙的第一步。宇宙中的一切都在吸引着我们人类,白天有太阳,夜晚有月球悬挂在天上。从小我们就听说过月球的故事,你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2.月球中的嫦娥使我们浮想联翩:究竟她长什么样她生活居住的月球又是什么样的直到人类的第一次登月,才揭开了月球的神秘面纱,但它却产生了更多的谜团。今天我们便来学习《月球之谜》。(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音多读几遍。 (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字的书写。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 (4)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描写月球的语句。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读准字音。 悬xuán挂曾cénɡ经奥ào秘努nǔ力登dēnɡ上任rèn 何一旦dàn 估ɡū计年龄línɡ遐xiá想水藻zǎo一项xiànɡ夜幕mù降临lín (2)认清字形。 ①找出相同结构的生字。 上下结构:幕悬奥登藻旦努左右结构:临任撒项估龄 ②找出生字的形近字。 幕--墓登--凳撒--散估--故县--悬努--奴旦--但藻--澡 (3)书写指导。 ①不要多写一笔:“临”左部不要写成“忄”。“悬”上部的“县”不要多写一横。 ②“登”右上部的笔顺:。 ③“奥”的第3笔是“”,没有钩。 ④“藻”的偏旁是“艹”,属于上下结构。 (4)用生字组词。 幕-幕布夜幕临-来临临时奥-深奥奥秘 项-项链项目估-评估估计登-攀登登场 (5)理解词语意思。 皎洁:明亮而洁白。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奥秘:深奥的尚未被认识的秘密。 水藻: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的统称,如水绵等植物。 (6)全文共有八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描绘了月球的情况。

6月球探秘

《月球探秘》教学设计 (2012-05-02 10:35:44) 分类:教学设计 标签: 教育 教学目标: 1、学生综合运用Word中的文字、图片、表格等工具,发挥自主性,设计“月球探秘”电子报纸。 2、通过讨论、设计和分工合作的方式,设计报纸版面,组织版面内容。 3、加深对月球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索月球的兴趣。 教学重点:设计报纸版面,组织版面内容,制作“月球探秘”电子报纸。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展示人类登上月球的图片 师: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对月球进行不断的探索,并获得了许多宝贵的资料。 下面,我们说一说,你对月球了解多少? 让学生交流对月球的了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月球知识的兴趣。 二、制作电子报纸: (一)、设计电子报纸: 电子报纸版面设计与制作 主题:月球探秘。 设计第一版面导读栏(月球概况,探月历程,科普知识,月亮文化),在导读栏中设置相应的超链接。 讨论报纸的风格,确定需要的素材。 综合应用WORD工具进行复杂的图文表排版。 各页风格协调,版面设计合理。 (二)网上搜索资料,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里。 根据设计,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版面,明确小组内的每个人负责的任务,上网搜索,整理有关月球的信息资料。 登陆:https://www.360docs.net/doc/b3521322.html,/(百度百科) https://www.360docs.net/doc/b3521322.html,/(中国探月网) 分工制作《月球探索》电子报纸各版面的内容,注意合理安排图片,文字和表格的位置。 (三)制作电子报纸: 教师提出小组合作的任务和要求,鼓励同学互相交流,共同合作。提醒学生选取素材要围绕“月球探秘”的主题,选用的文章要有吸引力,篇幅适中;提醒学生注意素材的准确性。 电子报纸一般含有报名、刊号、出版单位或出版人、出版日期、版面数(最少在4个版面以上)、导读栏等要素。制作时有些要素如刊号、出版单位等,学生可以虚拟。 建议学生在制作电子报纸时,使用文字、图片等多种表现形式,并与内容和谐统一。

最新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优秀教案设计(精品)

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优秀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和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 难点:体会登月的伟大意义,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师:1969年7月16日,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3名宇航员飞出地球、飞上了月球,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了人类为之梦想了数千年的月球,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激动人心的大场面。 (课件演示登月实况) 2、师:看了这个短片,你最想说什么?可以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 (人类终于实现了登月的梦想,跨出了飞向太空的第一步) (二)继续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找出你最感兴趣的语句,画起来,读一读,并跟同桌说一说你的感想。 2、学生自主学习 3、讨论,交流。 脱离地球引力,产生失重现象。 ●读一读课文中描写失重的句子

“宇航员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无法在座舱里站稳,稍一抬脚,就会跳起来三四米高。” “他们在座舱里飘来飘去……” 抓住“轻飘飘、无法站稳、稍……就、飘来飘去” 这些词,让学生体会失重的感觉,指导朗读。 ●怎样睡觉: “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所以他们可以飘在空中睡,也可以头朝上脚朝下悬着睡。” ●怎样吃东西。 “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吃的时候,先要把食品放进塑料袋里,再灌进水,把食品捏成糊,然后像挤牙膏似的把食品挤进嘴里。如果是吃花生米一类的硬颗粒状食物,就要让它们飘浮在空中,然后像鱼儿觅食一样在空中捕捉。” 这里写宇航员们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先……再……然后”表明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次序) 为了说清楚宇航员们怎样吃硬颗粒状食物,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句子来说明? (用“像鱼儿觅食一样”来比喻宇航员吃硬颗粒状食物的样子) 体会感觉,指导朗读。 ●在飞船中看宇宙的景象: 月球:随着光线角度变化,呈现奇异的色彩。(灰色、棕色、黄色……) 地球:蓝色和白色的光芒 (三)学习第三部分: 1、过渡:经过三天多时间的飞行,人类离梦想中的月球越来越近了。宇航员登月的过程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吗? 学生自读第三部分,找一找从哪些词语说明这个过程不容易。 齐读

月球之谜公开课教案

月球之谜公开课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2.月球之谜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解决月球的已解之谜。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第一课时 课前放《水调歌头》 师:今天能来给我们301班的同学上课,王老师非常开心,一进教室,老师就注意到你们的眼睛,里面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所以,老师决定和大家做个小游戏,看看你们到底是不是聪明的小朋友。行吗? 生:行! 师:那现在,老师说一个句子,只说一遍,看看你们能不能记住。 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师: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山高。 师: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师:看来同学们的记忆力真的很了不起,现在,准备上课吧! 一、说遐想,导课题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课前我们说的这些诗句中,都带有一个什么字? 生:月。 (出示明月图片) 师:是呀,同学们,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无数美丽的星球,每一个星球都是一个未知的神秘世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离我们最近的美丽星球——月球,去探索它的奥秘吧!(出示:22.月球之谜)齐读课题。 生齐读。 师:“谜”在字典里有两种解释:(出示:) 1.单指谜语。 2.比喻还没有弄明白的或难以理解的事物。 师:在题目中,“谜”应该选择第几种解释呢 生:第二种解释。 师:是呀,这篇课文说的就是月球上没有弄明白的问题。 二、遐想引入第1段 师: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就曾问月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啊它

月球-教学设计

湘教版2003课标版选修一第三章 第五节月球(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 1、了解有关月球的基本情况;知道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能与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月球的问题。 2、通过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宇宙的探究兴趣,体会科学的进步和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月球的概况 难点:月球的运动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教师:收集有关月球的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二、新课: (一)遥望月球:你知道哪些关于月球的传说故事?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知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等资料,激发了学生探索无穷宇宙奥秘的欲望和兴趣,这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对提高学习效果非常重要。(二)走近月球:你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过程吗?(请上网查阅资料) (深入文本,探索月球的奥秘) 过渡: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这个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不断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 1.提出学习要求:阅读教材中的插图,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有什么变化和发展?说说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分为哪些阶段? 2.请学生分享交流自己查阅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了解人类登上月球的相关知识,用讨论、对比、交流等方法,深入浅出的理解相关内容。同时让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资料的过程中,深刻的感受到科学技术的进步。 (三)了解月球:你知道哪些关于月球的知识?查阅资料和大家分享

一下: 1. 月球是地球的___星? 2. 月球本身会发光吗?上面有大气吗? 3. 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____? 4. 月球的质量是地球的_ _? 5. 地月之间平均距离是___? 6. 月球的体积是地球的_ _? 7. 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_? 8. 月球的运动特征有哪些? 你还知道关于月球的哪些知识?(同伴合作,共享月球的资料) 过渡:登上月球,曾经让我们向往。你对月球知道多少呢?课前大家收集了 有关月球的信息,下面小组合作将课前收集的月球资料进行交流、分类整理。 1.组内成员交流(简要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月球的资料。 2.按照要求,学生们把交流内容按月球的运动、月球的基本数据、月球的 地形特点、月球的其他情况进行简单的分类。 3.播放课件,感受月地距离和月球与地球的不同。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搜集的资料达到了资源共享,又让学 生在探究中学会了合作,懂得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更学会了倾听、 尊重他人的意见,从而实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四)思考月球: 1、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人类目前可以移居月球吗?为什么? (学生分享,讨论,共同总结出登月的意义。) 2、小明的幻想:小明望着围绕地球转动的月球,不禁在日记上写下 了他的幻想:住在月球上多好,有蓝天白云的时候可以去放风筝;晚 上点上蜡烛,欣赏满天闪烁的星星,有时还能看到流星划过夜空。夏 天可以在树上抓知了,冬天可以堆雪人… 如果你是小明的老师,看到这篇日记,你能指出他的幻想哪 些目前不能实现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活学活用。也增加学

登月之旅

(一)导入新课: 1、上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出一个小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师】: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月亮,那么同学们欣赏过我们美丽的月亮么? 2、播放有关月亮的影音视频 3、看完以后你有什么想说的么?想不想走进我们美丽的月亮,了解月亮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走进本章的第一节——登月之旅 (二)新课推进: 1、【师】:月亮上有什么呢?这个问题我国古代劳动人们就想弄清楚,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所以人们就只好编造了许许多多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的故事,那么同学们知道我们的古人是最早怎样来记录月亮的么?(幻灯展示古人记录月相的图片) 2、直到1609年,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就已经开始用望远镜观察月球,并绘制出了月面图(引导学生观察月亮) 月海:月球上的暗区,没有一滴水,实际是一些比较年轻的岩石,对太阳光的反射能力低。 月陆:月表上的亮区,是月球上的高原和山脉,古老的岩石反射太阳光的能力强。 3、1959年苏联“月球3号”探测器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照片,使月球背面的面貌第一次呈现在人类面前(展示环形山图片) 环形山:无论是明亮的高原还是低洼的月海,上面都有环形山分布,环形山也叫月坑 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介绍月球上环形山的大小,数量高低等) 介绍环形山的形成:“撞击说”和“火山喷发学说”(后者未被证实) 4、【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月球的大概地貌特征,那么同学们还想了解有关月球的其他情况么? 月球的其他信息: 月球的运动方向:逆时针,自西向东 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 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0 月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 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月球上没有大气,处于一种高真空状态,连声音都无法传播

《月球之谜》教案

22 月球之谜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和新词。 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月球之谜,合作、探究月球之谜。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中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3.“赌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二、提出自选要求。 1.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的难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搜集的资料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三、组内交流。 1.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2.组内同学交流提出的月球之谜。 3.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四、全班交流。

1.各组选派代表或采用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和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1)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在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2)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合作学习,深究同回。 1.对某一未解之过感兴趣的学生结为一组,大家共同猜想谜底。 2.根据教师提供脉资料袋”展开讨论,组内成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资料袋”。 (1)月球起源之谜: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宇宙飞出”说。 (2)月球年龄之谜: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的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的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3)两位宇航员在登上月球后,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竖立在月球上,纪念碑上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又在月球表面安装了电视摄像机;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间距离的激光仪,测定月震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向月球》教案2篇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向月球》教案2篇 Teaching plan of flying to the moon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向月球》教案2 篇 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北师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向月球》教案 2、篇章2:北师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向月球》教案 篇章1:北师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向月球》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生字词默写。 奔赴检查捕捉心驰神往 特别联络加速训练有素

2.上节课内容的复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明白了课文为什么要以飞向月球作为题目。今天我们先来学习课文这一重要部分. 二、学习第一部分(飞向月球)。 1.读第一部分 请同学们轻声读1至4小节,把你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画出来,并想一想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2.讨论交流; A:“宇航员感到自己的身体……地面中心联络……” (“轻飘飘”、“无法……站稳”、“稍…… 就……”“飘来飘去”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在失重之后的工作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B:“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悬着睡。” (“可以……也可以……”、“悬着睡”、“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况)

小学语文( 教案)飞向月球

飞向月球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2.能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板书课题飞向月球)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广袤嶙峋联络牙膏呈现土壤浆糊把食品捏成糊 棕色扶梯百看不厌心驰神往 (2)指名逐行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联络:彼此交接,接上关系。 耸立:高高地直立。 宇航员:本课指乘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空间航行的人员。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百看不厌:长久地看,多次地看,不会产生厌烦情绪。 失重:本课指宇宙飞船在高空摆脱了地心引力而失去重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师相机指点。 3.默读课文,按课后提示划分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 第二段(第5~6自然段)。 第三段(第7自然段)。 三、精读训练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看图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交流,老师评点总结为以下三点: ①在什么时间飞向月球?(1969年7月16日9点32分) ②谁飞向月球?(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柯林斯) ③怎样飞向月球?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理清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向月球加速前进;脱离地球;接近月球;平稳着陆) (板书:升天加速脱离接近着陆) 指名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语言要通顺连贯。 (3)录音欣赏。 边听录音(第1~4自然段)边回忆一下第一段的内容。 (4)设疑。 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课文中详写了什么现象?请课后思考,下节课讨论。 四、作业 1.描红,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继续精读训练 1.继续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感兴趣。 (2)讨论,交流:

《月球之谜》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月球之谜》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月球之谜》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学生准备:有关月亮的图文资料、图片、神话传说、古诗词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课件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月亮自古以来,就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课件出示有关月亮的诗词)古人还赋予月亮一些美称,你知道吗? 2.师:今天,我们就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去探求它的一些秘密。 3.问:你对月球了解多少? 对于月球,你还想了解什么?(小组讨论,写在纸条上) 4.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之谜)。 二、初读 1.自读课文,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读完标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件出示:课后讨论题) 三、分段指导,朗读感悟。(1——2) 1.师:读的多好呀,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人们不禁产生了许多的遐想,谁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2.指名读。(课件出示:圆月图片)朗读,评价。 3.理解:遐想。

4.师:是啊,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登上了月球,实现了梦想。 (课件出示:宇航员登月图片)他们在月球上看到了什么? 5.生自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说明月球景象的句子。 6.指名说说月球的景象。(课件:句子)(竞赛朗读) 7.(课件出示:宇航员下梯图)想象当时的场面,指名说。 8.师:你们知道最先踏上月球的人是谁吗?介绍。 四、寻找未解之谜 师:他的一番话,给了后人很大的动力,不断的登上月球去探究,可是却有许多谜未揭开,是什么谜呢? 1.生默读课文。标示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的难解之谜。 2.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3.指导朗读(课件) 4.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填补空白处 1.师: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这里有个标点符号的占位比较特殊,是怎么回事呀? 2.老师把有关月球方面的知识告诉大家吧!(课件介绍:十大未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六、拓展延伸。 1.我们通过课前查找资料来了解月球,是远远不够的,对神秘的月球,人们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作为一名小学生,你认为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呢?(课件) 2.请同学们放飞想象的翅膀,说一说: 假如你现在已经长大,来到了月球上,你发现月球有什么变化?你准备去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