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伤口感染的分类及手术护理

外科伤口感染的分类及手术护理

外科伤口感染的分类及手术护理

发表时间:2013-03-01T08:47:17.0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7期供稿作者:官凤云

[导读] 医学的进步使外科手术的范围日趋增大,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同样,对病人机体的损伤及其免疫功能的抑制也相应增加。官凤云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0)

外科伤口感染,又指手术部位感染。疾病控制中心关于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仅限于有皮肤、黏膜切开的手术,涉及范围包括:切开皮肤、黏膜、皮下组织、深层软组织(筋膜及肌层)及器官或腔隙。麻醉下进行的内镜检查、操作、脓肿穿刺等不包括在SSI范畴。

1 手术切口分类与伤口愈合分期

医学的进步使外科手术的范围日趋增大,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同样,对病人机体的损伤及其免疫功能的抑制也相应增加。加强对手术切口生理、病理等方面的了解是预防切口感染的基础。

1.1 手术分类

一般手术分为3种。

1.1.1 有菌手术(也叫感染手术) 包括脓肿切开引流、开放性骨折、烧伤等手术,手术部位明确有感染形成。

1.1.2 污染手术包括肺、胃肠道和阑尾部位的手术,在手术过程中的一定阶段有被污染的可能,这类手术也叫二类切口手术。

1.1.3 无菌手术包括甲状腺、乳房、脾切除、疝修补、非开放性骨折、心脏手术、非开放性脑部手术等,也叫一类切口。

1.2 切口分类

根据美国国家研究院颁布的资料,将切口分为4类。

1.2.1 清洁切口(I类切口) 术中未遇到明显炎症病灶,不涉及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的手术,如甲状腺切除、疝修补术,包括非创伤性手术切口。

1.2.2 清洁—污染切口(Ⅱ类切口) 进入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细菌污染可能发生但不明显,未找到确定的污染证据的手术,如胆汁培养阴性的胆道手术,无特殊污染的阑尾切除术等。

1.2.3 污染切口(Ⅲ类切口) 手术涉及有明确细菌存在的系统,或遇到有明显炎症病灶的手术,有空腔器官内容物溢出切口的手术,包括有感染性胆汁的胆道手术、切开胃肠道并有大量内容物外溢的手术、穿孔时间短的急诊手术、未经肠道准备或准备不良的结肠手术,以及术中违反无菌操作原则者。

1.2.4 污秽切口(Ⅳ类切口) 亦称感染手术。指器官穿破或有脓液的手术切口,包括已有感染或带有脓液的手术,穿孔时间较长的胃肠道手术,或带有创伤性坏死组织、异物、粪便等严重污染的切口,以及创伤未及时清创的手术等。

2 感染手术的护理

感染手术(也叫有菌手术):包括脓肿切开引流、开放性骨折、烧伤、胰腺清创等手术,手术部位已有感染形成,以及一些特殊化验指标异常的病人的手术。

对于择期感染手术,手术室护士应从术前、术中、术后三阶段做到全面护理,而对于急诊手术,由于其术前准备相对不充分,所以在手术过程中更应注意规范操作,正确处理用物及环境。

2.1 术前访视,充分准备

对择期手术病人,术前1d进行访视,以较为全面地了解病人的整体情况,包括:基本健康问题(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出、凝血时间,适龄女病人的月经来潮情况,病人的情绪)、皮肤准备情况、肠道准备情况、备血、配血、各项检查情况,以及手术方案等,以取得病人及其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尤其注意:

2.1.1 心、肝、肾功能有无异常的化验指标,如:HBV(全套)、HIV、HCV、梅毒螺旋体抗体、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等。

2.1.2 备皮是否规范手术部位有无感染性病灶,皮肤完整情况,有无黄疸等。

2.1.3 有无传染性疾病如:甲肝、乙肝、活动性结核、艾滋病等,及其隔离情况。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次日的手术排班,如:时间、手术房间、手术用物及人员的安排等。而对于急诊手术,有条件者亦应进行访视,做到随机应变。

2.2 规范操作,加强防范

2.2.1 推车接送一般感染手术病人时按常规进行。若遇到艾滋病、外渗引流物较多(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有皮肤感染性疾病等的情况时,可选择使用一次性床单,用后焚毁,也可选用普通的床单和盖被,手术完毕后与被服一同处理;推车则用消毒液擦拭。

2.2.2 手术房间手术安排于专用污染手术房间内进行,无条件者也可在其他手术结束后进行。室外设置醒目的隔离标记牌,限制人员进出。

2.2.3 用物尽可能选择一次性用物,尤其是无菌手术巾。

2.2.4 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注意防止锐利器械对自己及他人造成伤害,佩戴护目镜,必要时可戴双付手套。已有感染的工作人员不应参与手术。

2.2.5人员流动除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外,术中所需的其他物品由室外专门的护士提供。若无此条件,也应尽量减少进出房间的次数,并在室内穿参观衣,出室时挂于门外。对于参观人员应设置特殊记号,可在其胸前或背后粘贴胶布,写明“污染”,以有别于其他参观人员,防止交叉感染。

2.2.6 手术操作加强观念,严格无菌操作和无瘤操作,必要时可重新刷手,更换手术衣和手套,包括器械。

参考文献

[1]史安海.重视抗生素在外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腹部外科, 2007(03).

[2]陈洪祥,倪国珍.外科引流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J].医药产业资讯,2005(02).

[3]郑晋华,刘密兰,杨翠萍,等.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其预防[J].护理研究,2009(08).

[4]许晨耘.手术通知单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应用[A].全国护理临床研究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会编[C].2001年.

外科常见疾病_护理常规

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急性穿孔 1、术前护理 (1)、按外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病人取半卧位,如有休克应取平卧位。 (3)、留置胃管、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 (4)、禁食、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如有休克,应按休克处理。(5)、严密观察病情,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腹痛部位、性质、有无加重。(6)进行术前备皮等工作。 2、术后护理 (1)、按外科手术后及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 (2)、回病房后立即接好各种引流管,如胃管、腹腔引流管等,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量。 (3)术后继续禁食,补液,保持胃肠减压通畅。 (4)、血压平稳后改半坐卧位,以利腹腔内渗液的引流。观察伤口出血,渗液情况,如敷料渗湿应及时更换。 (5)术后如有发热,腹泻及上腹疼痛,应通报医生作进一步检查,以排除腹腔脓肿,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二)、急性大出血 1、术前护理 (1)、严格执行饮食护理和管理。 (2)按外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3)、严密观血压、脉搏、呼吸、必要时吸氧。 (4)、记录咯血与便血的量,遵医嘱用止血药或输血等。 (5)、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以血压略低于正常值为宜,避免因血压过高引起再出血。 (6)、病人应安静卧床休息,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2、术后护理 (1)、按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护理。 (2)、每半小时测血压、脉搏及观察有否继续出血。 (3)、注意观察胃管引流液的性质并记录引流量。 (4)、术后48小时,肠蠕动恢复并有排气排便,可拨除胃管,先饮少量水,如无腹胀、腹痛、术后72小时可进流质。 胃切除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按一般外科手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术前一天过流质饮食,术前12小时禁食。 3、术前留置胃管,抽空胃液。如幽门梗阻者,应于手术前三天开始洗胃。 4、需行结肠或空肠代胃者,术前三天应开始准备肠道(包括进流质饮食、服用新霉素或红霉素、术前清洁灌肠等。) 5 需要继续剖胸手术者,术前应做口腔护理并辅导病人练习腹式呼吸及咯血。 二、术后护理 1按外科麻醉后及手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外科常见伤口处理技巧

外科常见伤口处理,书上不讲得技巧 热门 20160407 21:22 1、清洁伤口用碘伏消毒,刺激小,效果好;对于清洁、新生肉芽创面,还可加用凡士林油纱覆盖以减轻换药时患者得痛苦,并减少组织液渗出、丢失。 2、血供丰富,感染机会小得伤口可用生理盐水简单湿润一下,无菌辅料包扎即可。 3、对于有皮肤缺损得伤口,缺损区用盐水反复冲洗,周围可用碘伏常规消毒,消毒后,用盐水纱布或凡士林纱布覆盖,盐水纱布有利于保持创面得新鲜,干燥,凡士林纱布有利于创面得肉芽生长。 4、感染或污染伤口原则就是引流排脓,必要时坼开缝线,扩大伤口,彻底引流,伤口内用双氧水与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有坏死组织得应给于清创,也可以用抗生素纱布填塞伤口内,伤口得周围最好用碘酒两遍酒精三遍脱碘消毒。当然感染伤口换药要做到每天一换。 另外,对化脓得切口换药时,不要嫌弃恶臭,一定要仔细擦掉切口处得脓苔,且不能因为患者得疼痛而不敢碰切口,脓苔除去后要有轻微得血丝渗出,这样才有助于切口早日愈合! 5、褥疮、化脓性骨髓炎等感染伤口:碘伏消毒创口周围,而创口以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庆大霉素敷料覆盖。 6、对于骨髓炎有骨外露时得换药首先要勤,因为渗出很多,且敷料要多。在换药过程中,应随时清除坏死组织,髓腔内可以放置纱条。经验方法就是先用盐水冲洗创面,再用0、1%碘伏冲洗,再用双氧水冲洗,最后用庆大纱布湿敷,敷料覆盖。当创面肉芽新鲜,渗出较少时,行手术清除死骨、硬化骨,采用合适得肌皮瓣覆盖创面,外固定架外固定,待皮瓣成活后,再行骨延长。 7、开放性骨折行外固定得患者换药遵循得就是首先碘伏消毒(同时清理切除坏死组织),其次使用双氧水消毒,然后生理盐水冲洗,最后呋喃西林填塞覆盖创面。等待其肉芽生长,行游离皮瓣覆盖。

外科常见伤口处理,书上不讲的技巧

外科常见伤口处理,书上不讲的技巧 热门 2016-04-07 21:22 1. 清洁伤口用碘伏消毒,刺激小,效果好;对于清洁、新生肉芽创面,还可加用凡士林油纱覆盖以减轻换药时患者的痛苦,并减少组织液渗出、丢失。 2. 血供丰富,感染机会小的伤口可用生理盐水简单湿润一下,无菌辅料包扎即可。 3. 对于有皮肤缺损的伤口,缺损区用盐水反复冲洗,周围可用碘伏常规消毒,消毒后,用盐水纱布或凡士林纱布覆盖,盐水纱布有利于保持创面的新鲜,干燥,凡士林纱布有利于创面的肉芽生长。 4. 感染或污染伤口原则是引流排脓,必要时坼开缝线,扩大伤口,彻底引流,伤口内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有坏死组织的应给于清创,也可以用抗生素纱布填塞伤口内,伤口的周围最好用碘酒两遍酒精三遍脱碘消毒。当然感染伤口换药要做到每天一换。 另外,对化脓的切口换药时,不要嫌弃恶臭,一定要仔细擦掉切口处的脓苔,且不能因为患者的疼痛而不敢碰切口,脓苔除去后要有轻微的血丝渗出,这样才有助于切口早日愈合! 5. 褥疮、化脓性骨髓炎等感染伤口:碘伏消毒创口周围,而创口以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庆大霉素敷料覆盖。 6. 对于骨髓炎有骨外露时的换药首先要勤,因为渗出很多,且敷料要多。在换药过程中,应随时清除坏死组织,髓腔内可以放置纱条。经验方法是先用盐水冲洗创面,再用0.1%碘伏冲洗,再用双氧水冲洗,最后用庆大纱布湿敷,敷料覆盖。当创面肉芽新鲜,渗出较少时,行手术清除死骨、硬化骨,采用合适的肌皮瓣覆盖创面,外固定架外固定,待皮瓣成活后,再行骨延长。 7. 开放性骨折行外固定的患者换药遵循的是首先碘伏消毒(同时清理切除坏死组织),其次使用双氧水消毒,然后生理盐水冲洗,最后呋喃西林填塞覆盖创面。等待其肉芽生长,行游离皮瓣覆盖。

外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一、换药术 (2) 二、拆线 (5) 三、清创术 (8) 四、急救止血法 (9) 五、腹膜腔穿刺术 (10) 六、胃插管术 (12) 七、气管切开术 (13) 八、胃肠减压术 (15) 九、清创缝合术 (16) 十、胸腔闭式引流术 (19) 十一、骨牵引 (22) 十二、皮牵引 (23) 十三、石膏固定 (24) 十四、小夹板的制作和应用 (25) 十五、外固定架技术 (28) 十六、内固定技术 (29) 十七、关节穿刺及引流 (31) 十八、局部注射疗法 (32)

一、换药术 【适应症】 1.手术、创伤、烧烫伤、感染。 2.术后复查、引流管、造瘘口。 【术前准备】 1.换药前应事先了解伤口情况,以便按伤口情况准备应用的器械、敷料及药品等。 2.与患儿及家属谈话,做好各种解释工作。争取病人及家长配合。 3.准备换药包、有时根据伤口创面的具体情况,还要准备引流条(管)、无菌剪刀、探针和必须的外用药、绷带、腹带或宽胶布等。 4.洗手、戴帽子、口罩。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或坐位,为保护隐私可用屏风遮挡。暴露创口,冬天应注意保暖。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 2.用手取外层敷料固定物,使用消毒镊子揭去内层敷料,揭取方向与伤口纵向一致。如分泌物干结粘着敷料,可用生理盐水或3%双氧水湿润后再揭下。 3.观察伤口周围皮肤、肉芽组织生长及伤口情况。如伤口创面出现感染或疑似感染分泌物时,应及时送检做微生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4.根据伤口、创面情况选择不同的敷料和换药的溶液进行相应处理。清洁伤口由内向外回字型消毒,污染伤口应由外向内消毒2遍,

范围≥15cm。有坏死组织或异物的应进行清理。清理后再消毒2遍。 5. 创面处理完毕,覆盖无菌干纱布,胶布粘贴固定。创面大,渗液多的创口,可加用棉垫,必要时用引流物,若胶布不易固定时须用绷带或头套包扎。 6.协助患者整理衣物。 7.分类处理医疗废物,污染的纱布、敷料应放入污物桶或弯盘,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尖锐器具放在利器盒,不得将损伤性的医疗废物与一般医疗废物混放。未使用的已开包装的棉球、纱块等不得放入无菌柜内再次使用。 8.摘去口罩及帽子置于医疗废物桶,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 【术后处理】 告知注意事项: 1.术后无菌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后第一次换药。 2.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每天换药1次。 3.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 4.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据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5.橡皮管引流伤口2-3天换药,引流3-7天更换或拔除。 【注意事项】 1. 在换药过程中两把换药镊要保持其中一把始终处于相对的无菌状态,不可污净不分,随意乱用。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 2.在整个换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手卫生规范。按

外科伤口处理及换药修订稿

外科伤口处理及换药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42.外科伤口处理及换药 一、准备工作 1.物品准备 (1)换药包内有治疗碗2个,有齿、无齿镊各一把。 (2)70%酒精棉球或碘伏,生理盐水,棉球若干,根据伤口所选择的药物、敷料。 (3)胶布、剪刀、棉签。根据伤口需要酌情备用绷带。 2.术者准备 (1)看病历,了解病情及伤口目前为术后第几天。 (2)洗手擦拭干或烘干后,戴口罩和帽子,看病人,作自我介绍,说明操作目的,揭开敷料,了解伤口情况(如有否红、肿、痛、热、异常隆起、硬结、肉芽组织、分泌物等),并且估计所需的物品。 (3)再洗手,擦拭干或烘干后,进换药室准备物品。 (4)打开换药包,查看消毒时间,用手打开换药包外层,接着用公用镊将左右两侧布巾铺开,最后铺开操作者侧,将弯盘内的两把镊子放在大的弯盘,包布放在换药车的中央。 3.患者准备 告知患者换药的目的,可在病房,最好在换药室进行换药,病人应采取最舒服且伤口暴露最好的体位,应避免着凉,如伤口较复杂或疼痛较重,可适当给予镇痛或镇静药物以解除病人的恐惧及不安。 二、适应证

1.手术后无菌的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后第一次换药;如切口情况良好,张力不大,可酌情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张力大的伤口,一般在术后7~9天拆线。 2.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应每天换药1次。 3.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 4.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据其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5.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药1~2次,并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并适时拔除引流。橡皮膜引流,常在术后48小时内拔除。 6.橡皮管引流伤口,术后2~3天换药,引流3~7天更换或拔除。 三、操作方法及步骤 1.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与伤口粘住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生理盐水浸湿后再揭去,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 2. 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用酒精棉球清洁伤口周围皮肤,用盐水棉球清洁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清洗时由内向外,棉球的一面用过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 3. 分泌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坏死组织较多,可用其他消毒溶液冲洗。

(整理)常见伤口的处理

常见伤口的处理 1. 清洁伤口用碘伏消毒,刺激小,效果好;对于清洁、新生肉芽创面,还可加用凡士林油纱覆盖以减轻换药时患者的痛苦,并减少组织液渗出、丢失。 2. 血供丰富,感染机会小的伤口可用生理盐水简单湿润一下,无菌辅料包扎即可。 3. 对于有皮肤缺损的伤口,缺损区用盐水反复冲洗,周围可用碘伏常规消毒,消毒后,用盐水纱布或凡士林纱布覆盖,盐水纱布有利于保持创面的新鲜,干燥,凡士林纱布有利于创面的肉芽生长。 4. 感染或污染伤口原则是引流排脓,必要时坼开缝线,扩大伤口,彻底引流,伤口内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有坏死组织的应给于清创,也可以用抗生素纱布填塞伤口内,伤口的周围最好用碘酒两遍酒精三遍脱碘消毒。当然感染伤口换药要做到每天一换。 另外,对化脓的切口换药时,不要嫌弃恶臭,一定要仔细擦掉切口处的脓苔,且不能因为患者的疼痛而不敢碰切口,脓苔除去后要有轻微的血丝渗出,这样才有助于切口早日愈合! 5. 褥疮、化脓性骨髓炎等感染伤口:碘伏消毒创口周围,而创口以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庆大霉素敷料覆盖。 6. 对于骨髓炎有骨外露时的换药首先要勤,因为渗出很多,且敷料要多。在换药过程中,应随时清除坏死组织,髓腔内可以放置纱条。经验方法是先用盐水冲洗创面,再用0.1%碘伏冲洗,再用双氧水冲洗,最后用庆大纱布湿敷,敷料覆盖。当创面肉芽新鲜,渗出较少时,行手术清除死骨、硬化骨,采用合适的肌皮瓣覆盖创面,外固定架外固定,待皮瓣成活后,再行骨延长。 7. 开放性骨折行外固定的患者换药遵循的是首先碘伏消毒(同时清理切除坏死组织),其次使用双氧水消毒,然后生理盐水冲洗,最后呋喃西林填塞覆盖创面。等待其肉芽生长,行游离皮瓣覆盖。 8. 切口的脂肪液化:在脂肪丰富的地方易出现脂肪液化,此时广泛的敞开切口(脂肪液化的区域全部打开),培养+药敏,加强换药。这样的切口要换好长时间,为了缩短时间,在初期消毒后在局部的皮下注射庆大霉素,向切口中放置葡萄糖粉,每天换药,待创口渗出少后油纱刺激肉芽生长,新鲜后二期缝合或蝴蝶胶布拉合。 9. 久溃不愈的伤口,要采用中药换药。中医换药有其独到之处,但通常没有什么无菌观念。例如:对于难愈性窦道(如脑部手术后,心脏搭桥术后或慢性骨髓炎引起的窦道,通常早期用八二丹或九一丹+红油膏,提腐去脓,后期用生肌散+红油膏收口,效果很好,即使是绿脓杆菌或耐药金葡菌感染都能很好治愈。 10. 对污染性油性伤口,我们这用松节油洗去油渍。 11. 对于陈旧性肉芽创面:此种肉芽组织再生能力差(颜色暗红,不新鲜,高低不平,有时呈陈旧性出血貌),周围组织不易愈合,以刮匙将表面肉芽组织刮除或剪除,使之出血,露出新鲜肉芽,外敷橡皮膏(此为中医去腐生肌之说,西医则将以双氧水冲洗达到去腐的目的)。如有脓液,应注意观察有无脓腔或窦道,注意患者体温变化。 12. 对于绿脓杆菌感染的伤口:特点是脓液为淡绿色,有一种特殊的甜腥臭味,如果创面结痂,痂下积脓,有坏死组织的,要清除痂皮、脓液和坏死组织。烧伤创面早期绿脓感染可削痂植皮。也可用1%~2%苯氧乙醇湿敷,或用0.1%庆大霉素、1%磺胺嘧啶银、10%甲磺米隆等溶液湿敷。创面如较小可用3%醋酸、10%水合氯醛等溶液湿敷。 六、注意事项 1. 无菌一期伤口换药一般在24小时、72小时常规观察局部肿胀渗出情况。 2. 开放伤术后争取24、48、72小时连续三天换药,特别注意容易出现血肿或引流情况及时排除险情比较关键。 3. 骨科创面较多见感染创面就是皮肤坏死、褥疮创面,高渗盐水一般在某一时期,用在感染重、渗出较多的创面,可以快速减轻创面及肉芽组织水肿,减少渗出。 4. 再植手术或吻合血管的皮瓣手术最好能用与体温相近的呋喃西林溶液换药,手指换药纱布应避免环形包扎,局部最好用碎纱布填充。 5. 对于大面积创面,首先注意清创,对于已经坏死的组织包括坏死的肌腱及血管组织不要姑息,争取在几次换药中,界线一旦明显则果断切除。勉强留下,只会延缓肉芽生长,甚至造成感染。 6. 对于已清除大部分坏死组织的创口,要注意爱护肉芽的生长,肉芽组织本身有抗感染的能力,如果没有明显渗出,则不要用抗生素或其他药水换药,只用碘伏消毒创缘皮肤,用湿盐水纱布覆盖即可。 7. 油纱条不要放到创面上,应该在盐水纱布上,防止盐水过快的挥发。 8. 有感染的创面注意先做一个细菌培养+药敏再换药,以免以后被动。 七、换药常用药品 1.盐水 有增进肉芽组织营养及吸附刨面分泌物的作用,对肉芽组织无不良刺激。等渗盐水棉球及纱布用于清洁创面,创面湿

外科伤口处理及换药

外科伤口处理及换药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42.外科伤口处理及换药 一、准备工作 1.物品准备 (1)换药包内有治疗碗2个,有齿、无齿镊各一把。 (2)70%酒精棉球或碘伏,生理盐水,棉球若干,根据伤口所选择的药物、敷料。 (3)胶布、剪刀、棉签。根据伤口需要酌情备用绷带。 2.术者准备 (1)看病历,了解病情及伤口目前为术后第几天。 (2)洗手擦拭干或烘干后,戴口罩和帽子,看病人,作自我介绍,说明操作目的,揭开敷料,了解伤口情况(如有否红、肿、痛、热、异常隆起、硬结、肉芽组织、分泌物等),并且估计所需的物品。 (3)再洗手,擦拭干或烘干后,进换药室准备物品。 (4)打开换药包,查看消毒时间,用手打开换药包外层,接着用公用镊将左右两侧布巾铺开,最后铺开操作者侧,将弯盘内的两把镊子放在大的弯盘,包布放在换药车的中央。 3.患者准备 告知患者换药的目的,可在病房,最好在换药室进行换药,病人应采取最舒服且伤口暴露最好的体位,应避免着凉,如伤口较复杂或疼痛较重,可适当给予镇痛或镇静药物以解除病人的恐惧及不安。 二、适应证

1.手术后无菌的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后第一次换药;如切口情况良好,张力不大,可酌情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张力大的伤口,一般在术后7~9天拆线。 2.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应每天换药1次。 3.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 4.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据其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5.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药1~2次,并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并适时拔除引流。橡皮膜引流,常在术后48小时内拔除。 6.橡皮管引流伤口,术后2~3天换药,引流3~7天更换或拔除。 三、操作方法及步骤 1.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与伤口粘住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生理盐水浸湿后再揭去,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 2. 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用酒精棉球清洁伤口周围皮肤,用盐水棉球清洁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清洗时由内向外,棉球的一面用过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 3. 分泌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坏死组织较多,可用其他消毒溶液冲洗。

外科常见病护理常规1

外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一、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按一般患者入院护理常规或急症患者入院护理常规。 (一)手术前一般护理 1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减轻其焦虑和恐惧。 (1)向患者介绍麻醉方式,麻醉后反应及注意事项。告诉患者术后会有不同程度的伤口疼痛,但会随着伤口的愈合逐渐好转并消失。 (2)介绍可能留置的引流管,氧气管及其目的,意义,配合要点。 (3)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期望了解得信息,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2.给予饮食指导,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 3.保证休息和睡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4.指导患者充分作好术前准备:包括术前2周开始戒烟,术前一天沐浴,更衣,练习适应术中体位,床上排尿,深呼吸,咳嗽,咳痰,翻身,肢体活动等。 5术前一日备皮(剃术区毛发),完成过敏性药物皮试和配血。 6术前一般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遵医嘱灌肠,置胃管,置导尿管及给药等。 7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术日晨评估体温是否正常,女患者月经是否来潮,发现问题及时与医师联系。 8备好术中所需药品及物品遵医嘱给予手术前用药。 9患者入手术室前,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取下活动义齿并保管好。 10急症患者入院后无饮食医嘱时,暂禁食。急腹症患者不得给予止痛剂、热敷或灌肠。如需急症手术,必须迅速做好术前准本。 11昏迷、休克、高热患者分别按相应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二)手术后一般护理 1病区责任护士与手术室护士进行床头详细交接患者,包括:评估生命体征、意识;查看患者伤口辅料;检查并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正确标识多根引流管,避免混淆;了解术中情况、明确正在输注的药物;交接好组织标本;了解有无特殊注意事项;调节室温注意保暖。 2根据麻醉的方式给予合适的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并及时清除呕吐物。评估呼吸的性质和频率,全麻手术患者在未完全清醒时,测量血压呼吸脉搏每小时一次直至全麻清醒后6小时为止。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处理。 3密切观察伤口情况。查看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手术区有无血肿或肿胀。检查伤口引流管是否通畅,有无扭曲、打结、过度牵拉脱出等,记录渗出物或引流物的性状。 4维持静脉输液通畅,注意调节输液速度,及时评估患者术后排尿。鼓励患者自行排尿,术后6~8小时未排尿者采用改变排尿姿势、指导患者放松、听流水声、热敷下腹部、温水洗会阴部等方式诱导排尿。诱导排尿无效时,给予导尿。 5做好尿引流管和尿引流袋的护理。 (1)尿引流管的护理:1妥善固定引流管,应低于膀胱的位置2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注意勿压迫、扭折3预防感染,密切观察有无感染征象。

普外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腹外疝护理常规 按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健康史,评估患者是否吸烟,有无咳嗽、便秘、手术等病史,是否腹外疝反复发作。 2、评估疝的大小、质地、有无压痛、是否回纳、有无肠梗阻或肠绞窄征象。 3、评估患者对腹外疝知识掌握程度,有无焦虑等心理。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减低或消除导致腹内压增高的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 (2)嘱患者休息,疝块较大者嘱其多卧床休息。 (3)观察腹部情况,注意是否有疝块突然增大、紧张、发硬、触痛、不能回纳等嵌顿疝的发生。 (4)稳定患者情绪,向其讲解手术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如需用无张力补片修补,告知该材料的优点及费用等。 2、术后护理 (1)取平卧位,膝下垫一软枕,以减少切口张力,次日改半坐卧位。 (2)术后6~12小时若无恶心、呕吐,可进流质,次日可进软食或普食。行肠切除吻合术者需待肠道功能恢复后进流质、再过渡到半流质、普食。 (3)采用传统术式者,术后3~5天可离床活动;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者,术后可早期离床活动。 (4)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疼痛、阴囊有无水肿,必要时托起阴囊。 (5)防止腹内压增高。咳嗽时协助患者用手按压切口;尿潴留者导尿;便秘者及早给缓泻剂。 (6)预防切口感染,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健康指导】 1、出院后适当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2、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预防和及时治疗可导致腹内压增高的各种疾病。 4、若疝复发,及早诊治。

急性阑尾炎护理常规 按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发生腹痛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及范围,有无转移性右下腹痛。 2、评估患者全身情况,了解是否有乏力、脉速、寒战、高热及感染性休克。 3、了解患者血常规,有无白细胞计数增高。 4、了解患者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知晓情况,评估患者有无焦虑和恐惧心理。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介绍与疾病有关的知识,讲解手术的必要性,稳定患者情绪。 (2)加强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腹部体征,禁用止痛剂。 (3)避免增加肠内压力,禁饮、禁食,给予抗炎补液,禁用泻药及灌肠。禁用止痛药或热敷,以免掩盖病情。 2、术后护理 (1)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以及术中情况。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变化。 (2)全麻术后清醒或硬膜外麻醉平卧6小时后,改为半坐卧位。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预防术后肠粘连。 (3)术后禁食,遵医嘱予以静脉补液、抗炎。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由流质过渡到半流、普食。 (4)观察有无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出血、腹腔感染、阑尾残株炎、粪瘘等并发症发生。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术后饮食要循序渐进,摄营养丰富的饮食;非手术治疗者,解释禁食目的。 2、介绍早期离床活动的意义,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以防肠粘连。 3、患者出院后,若出现腹痛、腹胀,及时就诊。 4、手术后1-2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

外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外科疾病按病因分类大致可分为 A.创伤、感染、肿瘤、休克和畸形 B.创伤、感染、肿瘤、畸形和烧伤 C.创伤、感染、肿瘤、休克和功能障 D.创伤、感染、肿瘤、休克和功能障碍 E.创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功能障碍 2.下列哪项是高渗性脱水的病因 A.剧烈呕吐 B.高热 C.肠梗阻 D.大面积烧伤 E.消化道瘘 3.等渗性脱水病人输液,首先输入的溶液是 A.5%葡萄糖液B.5%葡萄糖氯化钠C.平衡盐溶液D.低分子右旋糖苷E.5%碳酸氢钠 4.低钾与高钾血症相同的症状是 A.心动过速B.乏力、软瘫C.舒张期停搏D.腹胀、呕吐 E.心电图T波低平 5.代谢性酸中毒病人的呼吸变化是 A.浅而快 B.浅而慢C.深而快D.深而慢E.不规则 6.低血钾症时,不会出现下列哪一项症状 A.肌肉软弱乏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B.腹胀、恶心、呕吐 C.神志淡漠或嗜睡 D.心动过缓 E.心律不齐,血压下降 7.病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 100次/分,血压13.3/11.3千帕(100/85 mmHg),应考虑 A.休克 B.休克早期 C.休克期 D.休克晚期 E.以上都不是 8.休克时中心静脉压和血压均低最有效的措施是 A.加快输液 B.应用血管收缩剂 C.纠正酸中毒 D.给强心剂 E.血管扩张剂 9.全麻麻醉前给予抗胆碱药的作用是 A.镇静 B.镇痛 C.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D.对抗局麻药毒性 E.抑制交感神经兴奋. 10.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为了防止发生头痛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为: A、去忱平卧6-8小时 B、抬高床头300 C、高半坐卧位 D、俯卧位 E、侧卧位 11.以下哪一项是手术护士与巡回护士的共同责任 A.管理器械台的传递器械 B.协助手术人员穿衣 C.手术结束后整理手术台和清洗器械 D.术前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手套 E.手术开始和结束前,清点器械、敷料、缝针和缝线 12、女性,52岁,胃切除术后8日,已拆线,突然发现伤口有淡红色液体渗出,不伴有肠曲脱出等,应首先考虑是 A伤口感染B切口缝合技术欠佳 C伤口完全裂开D伤口部分裂开 E以上都不是

外科护理知识:手术后的七大注意事项

外科护理知识:手术后的七大注意事项 手术治疗能否达到预期效果,除了实施正确的手术方案和精细的手术操作外,术后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妥善认真的伤口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手术之后,病人要努力配合医护人员,预防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后果的发生。 1、保持术后的良好体位。 手术后,一般中、小手术的病人即送回原来的病室,而大手术或危重手术病人,则送到术后病室(监护室或观察室),全身麻醉的病人,此时尚未清醒,应平卧,不垫枕头,头偏向一侧,以防唾液或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呼吸道感染。硬膜外麻醉或腰麻的病人,术后要平卧6~12小时,以防术后头痛的发生。颈、胸、腹部手术之后,多采取半坐或半卧位。脊柱手术后的病人,要睡硬板床。四肢手术后的病人,须抬高手术的肢体或进行牵引。 2、协助医护人员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如有自我感觉不适、发热和心跳快等,应向医生、护士报告。这里要告诉您一点常识,术后3~5天内,体温常在38℃左右,这是必然的,叫术后反应热,或吸收热,对此不必紧张。 3、加强饮食配合。手术后要加强营养,以利于身体康复。 一般的手术,术后即可进食,腹部手术的病人,要待肠蠕动恢复、产生虚恭(即放屁)后,方可进液状流食;胃肠手术的病人,先进行胃肠减压,同时应禁食,停止胃肠减压后才能进流食,以后慢慢恢复到正常饮食;大手术或全身麻醉手术后,多有短期消化功能减退,不想吃饭,甚至恶心、呕吐,可以要求输液。严重时,医生会插胃管,通过胃管注入流食。 4、协助医护人员严格术后的伤口管理。 不要乱动,不要随意揭开覆盖伤口的纱布,更不能用手去触摸或用水清洗伤口,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如自己不小心弄湿或污染了纱布,应请求医生护士给予更换,以防切口感染化脓。如发现伤口周围红肿或有血水流出,应及时告诉医生护士,争取给予及时妥善的处理。 5、术后要早期活动。 根据手术的大小和术后的病情,在经过医生准许的条件下,争取早期下床活动。这

外科伤口护理

外科伤口的护理 外科护理过程中,各种伤口十分常见有:手术切口、烧伤、日常损伤、以及感染性伤口等多种。临床上治疗伤口的根本目的是治愈原发病、加速伤口愈合。而如何处理各种伤口,一直是临床医护人员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定义:正常皮肤(组织)在外界致伤因子如手术、外力、热、电流、化学物质、低温以及机体内在因素如局部血液供应障碍等作用下导致的损害。 一、分类 传统分类----- 1、按致伤原因:手术(Ⅰ、Ⅱ、Ⅲ)、外伤、烧伤、火器伤等; 手术--- 清洁手术(I类切口):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 清洁-污染手术(II类切口):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 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 污染手术(III类切口):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 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 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 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2、按皮肤完整性:闭合、开放; 3、按伤口污染程度及损伤时间:清洁、污染、感染、慢性溃疡; ①清洁伤口:是指未受细菌感染可一期愈合的伤口。 ②污染伤口:指污染了异物或细菌而发生感染的伤口,早期处理得当, 可达一期愈合。 ③感染伤口:包括继发性感染的手术切口,损伤后时间较长已发生感染 化脓的伤口,需外科干预,属于二期愈合。 ④慢性溃疡:创面无明显感染,但经久不愈,积极换药或经手术处理后 愈合。

RYB分类—— 1988年由美国学杂志从欧州引进了创面RYB分类方法。RYB方法将Ⅱ期或延期愈合的开放创面(包括急性和慢性创面)分为红、黄、黑及混合型。 ①红色伤口:伤口内有健康的肉芽组织,干净或正在愈合当中的伤口。 ②黄色伤口:伤口内有腐肉、渗出液或感染。 ③黑色伤口:伤口内有缺乏血液供应的坏死组织,软或硬结痂。 ④混合伤口:以百分比来描述各颜色组织所占的比例。 二、伤口评估 1、深度:把一根无菌长棉棒或探针直接放入伤口的最深处,然后标示出棉棒或探针与皮肤表面齐平的那一点,测量棉棒或探针顶头处到标示点的长度就是伤口的深度。 2、渗出液量的评估: 量:1、干燥:24h更换的敷料不潮湿 2、湿润:24h第一层敷料有少量渗液 3、潮湿:24h第一层敷料有大量渗液 4、饱和:24h第一层敷料湿透至外敷料 5、漏出:24h第一、第二层敷料浸透并溢出渗液 伤口的渗液在饱和-漏出时,应考虑皮肤保护。 性质:血清样:含有血清,清澈 浆液性:含有血液,淡红,粘稠 血性:含有血液 脓血性:含有脓性及血液性细胞 脓性:脓液,腐肉细胞或微生物 颜色 气味:腐烂气味——伤口感染 3、有无感染的评估

10种常见外伤处理法

常见外伤处理法 1 擦伤 —般由摔伤、碰撞而造成。人的皮肤分为表皮(在最外层),表皮的下面是真皮,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再下面是皮下组织。擦伤最外层的表皮,不会出血很多,但比较痛。轻微的表皮擦伤,如果创面很干净,面积较小又很浅的伤口,涂些碘酊以保护局部不使感染,任其自然干燥就可以了。如果擦伤面积比较大,或伤处粘有泥土及其他不洁的东西时,可用凉开水或2—3%的淡盐水冲洗干净,然后再涂上碘酊。如果伤口粘有碎玻璃、金属碎屑等,冲洗不净时要去医院处理。 如果擦伤面积太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污物,或受伤部位肿胀、严重疼痛、周边机体组织破碎、血流不止,或受伤位置很重要(如脸部),建议还是带宝宝就医。对于大而深的伤口,更应及时带宝宝去外科做局部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 2 皮肤撕裂伤 多因摔、撞严重将表皮、真皮全部撕裂。伤口不整齐、不规则。这种伤口多数出血较多,一般不宜自己处理,但首先要按压止血,然后速送医院清创缝合处理。原则上24小时之内缝合就可以了,不过,如果是脸部受伤,就要及早缝合。还有,严重的裂伤拖的时间越久,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就越高,可能导致病情迟延或者残留伤疤,所以应及时就医。在按压止血时要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手绢、毛巾等盖住伤口出血的地方按压。干万不可用沙土、牙粉、面粉等洒在伤口上,因为这些东西都可将细菌带入伤口,使伤口感染化脓。如果细菌进入血液到全身,可引起败血症。 3 刺伤 如果被钉子、针、玻璃等锐利的物品刺伤,一般会有少量血流出,因为伤口窄、深、细菌不易被排出,所以容易引发炎症。假如被刺伤,无论伤口多小,都有患上破伤风的危险,所以务必要及时就医。 在紧急处理刺伤伤口时,需要挤压伤口,这时会有血流出,同时细菌也会被排出。所以,处理刺伤伤口时要把手洗干净,并使用消过毒的器具。如果匆忙用手处理刺伤伤口,反而可能导致细菌入侵、产生炎症。 有可能的话,要先找出是何种异物导致刺伤。假如是玻璃碎片,则可能伤害宝宝的肌肉或血管,因此,一定不要在家自行处理,而应赶紧去医院。因为一旦处理不当,会导致流血更多甚至损害内脏、血管。如果被刀具或铜铁制品刺伤,应到医院注射破伤风针。 如果导致刺伤的异物不是玻璃,而且有一端裸露在皮肤外,可取一把镊子,将镊子末端放在火焰上进行消毒,待镊子冷却后,一边分散宝宝的注意力,使宝宝不会太紧张,一边轻轻用镊子夹出异物。

伤口分类及护理原则

伤口分类及护理原则 一、伤口的定义及分类 (一)定义 1.伤口:是指皮肤组织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并常伴有机体物质的缺失。 2.复合伤口:皮肤完整性受损,并累及肌肉、骨骼及内部器官的深伤口称为复合伤口。 (二)分类 根据受伤世界可分为急性伤口何慢性伤口;根据受伤累及皮肤的深度可分为部分皮层受损伤伤口何全层伤口;根据受伤的原因,可分为机械性或创伤性伤口、热损伤何化学性损伤伤口、溃疡性伤口、放射性损伤伤口;根据颜色可分为红色、黄色、黑色何混合伤口。 1.急性伤口:指突然形成且愈合较快的伤口,此类伤口愈合方式通常为I期愈合,如择期手术切口、II。烧伤烫伤伤口、浅层皮外伤、皮肤急性放射性I。损伤、II。压疮等创面。 2.慢性伤口:各种原因所致的皮肤组织受伤其愈合过程大于8周,如溃疡性伤口(III。、IV。压疮,糖尿病足溃疡,静脉性下肢溃疡,动脉性下肢溃疡,慢性放射性II。III。损伤)、深度烧伤或烫伤、外伤所形成的肉芽创面等。 3.部分皮层损伤伤口:创伤累及表皮层和真皮层的伤口,如II。烧伤或烫伤、II。压疮。 4.全层伤口:指创伤从表皮、真皮一直蔓延到皮下脂肪,有时深及筋膜何肌肉,甚至侵犯到肌腱何骨骼,测量其深度,大部分至少大于1cm,如III。、IV。压疮,III。烧伤或烫伤,脱套式皮肤撕脱伤等。 5.机械性或创伤性伤口:机械性伤口是各种外力作用的结果,包括择期手术伤口、切割伤口。创伤性伤口多位急性创伤所形成的伤口如挫伤、爆炸伤等,可分为清洁、污染和(或)感染性伤口。根据受伤的深度又分为浅表性或上皮性损伤伤口、穿透性伤口、复合伤伤口。 (1)浅表性或上皮性损伤伤口:这类伤口累及表皮层,因表皮具有再生能力,愈合后一般吴瘢痕,如I。烧伤或烫伤伤口、中厚皮片供皮区均可视为浅皮性伤口。 (2)穿透性伤口:指皮肤创伤累及表层和真皮,有时甚至深达皮下组织,有时肌肉和内部器官叶可受累,此类伤口也称贯穿伤伤口,包括切割伤、刺伤、撕裂伤、爆炸伤、挫伤、火器伤等。 (3)复合伤伤口:此类伤口可由穿透伤的钝力伤引起,也可由热力伤或机械伤所致,如大面积软组织损伤、开放性骨折伴脱套的严重挤压伤、撕脱伤等。在复合伤情况下,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即二次损伤,主要为局部缺血、再灌注现象或骨筋膜室间综合症引起的血管损伤所致。穿透伤与复合伤伤口常难以区分。 6.热力伤和化学性损伤伤口:热力伤和化学性损伤由冷或热、组织损伤性射线、酸或碱引起。皮肤损伤情况取决于受伤持续的时间、作用强调和范围。烧伤、烫伤等热力伤,分I。、浅II。、深II。和III。。冻伤也可分为I~IV级:I级出现红斑;II级有水疱形成;III级坏死;IV级有血栓形成,血管闭塞。 7.溃疡性伤口:此类伤口属于慢性伤口,常由局部缺血、缺氧致皮肤营养障碍所致,如静脉、动脉性下肢溃疡,压疮,糖尿病足溃疡等。 8.红色伤口:指治疗过程中有健康血流的肉芽组织伤口或增生期外观红色伤口,清洁或正在愈合中的伤口也属于此类伤口。 9.黄色伤口:指伤口外观有坏死残留物,伤口基底多附有黄色分泌物和脱落坏死组织。一般黄色伤口又指感染伤口。 10.黑色伤口:指缺乏血液供应而坏死并有干硬痂的伤口,如糖尿病足干性坏、深度压疮表面的坏死痂皮。 11.混合伤口:指红色和黑色混合性伤口,黄色和黑色混合性伤口,红、黄、黑混合

外科伤口感染的分类及手术护理

外科伤口感染的分类及手术护理 发表时间:2013-03-01T08:47:17.0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7期供稿作者:官凤云 [导读] 医学的进步使外科手术的范围日趋增大,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同样,对病人机体的损伤及其免疫功能的抑制也相应增加。官凤云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0) 外科伤口感染,又指手术部位感染。疾病控制中心关于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仅限于有皮肤、黏膜切开的手术,涉及范围包括:切开皮肤、黏膜、皮下组织、深层软组织(筋膜及肌层)及器官或腔隙。麻醉下进行的内镜检查、操作、脓肿穿刺等不包括在SSI范畴。 1 手术切口分类与伤口愈合分期 医学的进步使外科手术的范围日趋增大,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同样,对病人机体的损伤及其免疫功能的抑制也相应增加。加强对手术切口生理、病理等方面的了解是预防切口感染的基础。 1.1 手术分类 一般手术分为3种。 1.1.1 有菌手术(也叫感染手术) 包括脓肿切开引流、开放性骨折、烧伤等手术,手术部位明确有感染形成。 1.1.2 污染手术包括肺、胃肠道和阑尾部位的手术,在手术过程中的一定阶段有被污染的可能,这类手术也叫二类切口手术。 1.1.3 无菌手术包括甲状腺、乳房、脾切除、疝修补、非开放性骨折、心脏手术、非开放性脑部手术等,也叫一类切口。 1.2 切口分类 根据美国国家研究院颁布的资料,将切口分为4类。 1.2.1 清洁切口(I类切口) 术中未遇到明显炎症病灶,不涉及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的手术,如甲状腺切除、疝修补术,包括非创伤性手术切口。 1.2.2 清洁—污染切口(Ⅱ类切口) 进入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细菌污染可能发生但不明显,未找到确定的污染证据的手术,如胆汁培养阴性的胆道手术,无特殊污染的阑尾切除术等。 1.2.3 污染切口(Ⅲ类切口) 手术涉及有明确细菌存在的系统,或遇到有明显炎症病灶的手术,有空腔器官内容物溢出切口的手术,包括有感染性胆汁的胆道手术、切开胃肠道并有大量内容物外溢的手术、穿孔时间短的急诊手术、未经肠道准备或准备不良的结肠手术,以及术中违反无菌操作原则者。 1.2.4 污秽切口(Ⅳ类切口) 亦称感染手术。指器官穿破或有脓液的手术切口,包括已有感染或带有脓液的手术,穿孔时间较长的胃肠道手术,或带有创伤性坏死组织、异物、粪便等严重污染的切口,以及创伤未及时清创的手术等。 2 感染手术的护理 感染手术(也叫有菌手术):包括脓肿切开引流、开放性骨折、烧伤、胰腺清创等手术,手术部位已有感染形成,以及一些特殊化验指标异常的病人的手术。 对于择期感染手术,手术室护士应从术前、术中、术后三阶段做到全面护理,而对于急诊手术,由于其术前准备相对不充分,所以在手术过程中更应注意规范操作,正确处理用物及环境。 2.1 术前访视,充分准备 对择期手术病人,术前1d进行访视,以较为全面地了解病人的整体情况,包括:基本健康问题(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出、凝血时间,适龄女病人的月经来潮情况,病人的情绪)、皮肤准备情况、肠道准备情况、备血、配血、各项检查情况,以及手术方案等,以取得病人及其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尤其注意: 2.1.1 心、肝、肾功能有无异常的化验指标,如:HBV(全套)、HIV、HCV、梅毒螺旋体抗体、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等。 2.1.2 备皮是否规范手术部位有无感染性病灶,皮肤完整情况,有无黄疸等。 2.1.3 有无传染性疾病如:甲肝、乙肝、活动性结核、艾滋病等,及其隔离情况。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次日的手术排班,如:时间、手术房间、手术用物及人员的安排等。而对于急诊手术,有条件者亦应进行访视,做到随机应变。 2.2 规范操作,加强防范 2.2.1 推车接送一般感染手术病人时按常规进行。若遇到艾滋病、外渗引流物较多(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有皮肤感染性疾病等的情况时,可选择使用一次性床单,用后焚毁,也可选用普通的床单和盖被,手术完毕后与被服一同处理;推车则用消毒液擦拭。 2.2.2 手术房间手术安排于专用污染手术房间内进行,无条件者也可在其他手术结束后进行。室外设置醒目的隔离标记牌,限制人员进出。 2.2.3 用物尽可能选择一次性用物,尤其是无菌手术巾。 2.2.4 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注意防止锐利器械对自己及他人造成伤害,佩戴护目镜,必要时可戴双付手套。已有感染的工作人员不应参与手术。 2.2.5人员流动除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外,术中所需的其他物品由室外专门的护士提供。若无此条件,也应尽量减少进出房间的次数,并在室内穿参观衣,出室时挂于门外。对于参观人员应设置特殊记号,可在其胸前或背后粘贴胶布,写明“污染”,以有别于其他参观人员,防止交叉感染。 2.2.6 手术操作加强观念,严格无菌操作和无瘤操作,必要时可重新刷手,更换手术衣和手套,包括器械。 参考文献 [1]史安海.重视抗生素在外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腹部外科, 2007(03). [2]陈洪祥,倪国珍.外科引流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J].医药产业资讯,2005(02). [3]郑晋华,刘密兰,杨翠萍,等.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其预防[J].护理研究,2009(08). [4]许晨耘.手术通知单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应用[A].全国护理临床研究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会编[C].2001年.

各种伤口处理方法

各种伤口处理方法 各种伤口处理方法:(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朱小春) 擦伤:伤口污物用生理盐水冲洗 朱小春说,擦伤只是表皮受伤,伤势一般比较轻微。“对于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碘伏、酒精涂抹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涂上抗菌软膏,或暴露,或用干净的消毒纱布包扎好,小的创口也可贴上创可贴。” “如果擦伤面积大、伤口上沾有污物,则必须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如果没有生理盐水,可用清水冲洗干净伤口,然后用碘伏涂抹伤口及周围组织,再涂上抗菌软膏。”他提醒说,如果受伤部位肿胀明显、渗血较多,最好及早到医院外科门诊治疗。裂伤:明显出血尽早清创缝合 “裂伤包括割伤,全层皮肤裂开,伤势往往比擦伤要重。”朱小春表示,小的裂伤,如果无明显出血,伤口干净,可以外涂碘伏,然后用消毒纱布包扎,或贴上创可贴。 至于有明显出血的大的裂伤,或是脸上的伤口,他按上述方法初步处理后还应及时到医院外科门诊就诊,尽早进行清创缝合,以减少感染发生的机会。 砸伤:轻度红肿疼痛可不需处理 如果孩子被重物砸伤或挤伤后,只出现轻度的皮肤红肿疼痛,并无皮肤破损,朱小春建议可先观察,暂时不需处理。 “如果出现皮肤破损,可按擦伤进行处理;如果出现皮肤淤紫、破裂甚至疼痛剧烈等重度砸伤和挤伤,则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 刺伤:首先判断是否残留刺伤物 孩子被细长的玻璃片、针、钉子、刺刀、木刺等所刺后留下的伤口一般较小且较深。有感染破伤风的风险,因此应尽早到医院处理。 朱小春表示,送孩子去医院前,父母可先做一些简单的处理:首先要了解伤口是否残留有刺伤物,“如果没有刺伤物,可以首先挤压伤口,让它流出一些血液,再外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外涂碘伏。”如果仍有残留的刺伤物,可以用消毒后或火烧后的镊子取出,再按上述方法处理伤口。 烧烫伤:流动清水冲洗伤口 当孩子被火焰、热液、热蒸气或热金属等烧伤或烫伤后,应首先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15~30分钟,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的热度。如果有衣服粘在伤口上,应泡湿衣服后,再小心将其除去,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或暂时保留粘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