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无线网络文献综述

大学校园无线网络文献综述
大学校园无线网络文献综述

信息工程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类型: A—工程设计;B—技术开发;C—软件工程;D—理论(学术)研究;E—调研报告

复杂网络及其在国内研究进展的综述

第17卷第4期2009年10月 系统科学学报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Vo1.17No.4 oct ,2009 复杂网络及其在国内研究进展的综述 刘建香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上海200237) 摘要:从复杂网络模型的演化入手,在简要介绍复杂网络统计特征的基础上,对国内关于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从两方面进行综述:一是对国外复杂网络理论及应用研究的介绍,包括复杂网络理论研究进展的总体概括、复杂网络动力学行为以及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应用研究介绍;二是国内根植于本土的复杂网络的研究,包括复杂网络的演化模型,复杂网络拓扑性质、动力学行为,以及复杂网络理论的应用研究等。并结合复杂网络的主要研究内容,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复杂网络;演化;拓扑;动力学行为中图分类号:N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08(2009)04-0031-07 收稿日期:2009-01-05 作者简介:刘建香(1974—),女,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系统工程。E-mail :jxliu@https://www.360docs.net/doc/b35275819.html, 0引言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1]。而网络是由节点和连线所组成的。如果用节点表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即系统的元素,两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系统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么网络就为研究系统提供了一种新 的描述方式[2、3] 。复杂网络作为大量真实复杂系统的高度抽象[4、5],近年来成为国际学术界一个新兴的研究热 点,随着复杂网络逐渐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国内已有学者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有学者对国外的研究进展情况给出了有价值的文献综述,而方锦清[6]也从局域小世界模型、含权网络与交通流驱动的机制、混合择优模型、动力学行为的同步与控制、广义的同步等方面对国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概括,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系统介绍国内关于复杂网络理论及应用研究现状的综述文献。本文从复杂网络模型的演化入手,在简要介绍复杂网络统计特征的基础上,对国内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希望对国内关于复杂网络的研究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1.复杂网络模型的发展演化 网络的一种最简单的情况就是规则网络 [7] ,它 是指系统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些规则的结构来表示,也就是说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联系遵循既定的规则。但是对于大规模网络而言由于其复杂性并不能完全用规则网络来表示。20世纪50年代末,Erdos 和Renyi 提出了一种完全随机的网络模型———随机网络(ER 随机网络),它指在由N 个节点构成的图中以概率p 随机连接任意两个节点而成的网络,即两个节点之间连边与否不再是确定的事,而是由概率p 决定。或简单地说,在由N 个节点构成的图中,可以存在条边,从中随机连接M 条边所构成的网络就叫随机网络。如果选择M =p ,这两种构造随机网络模型的方法就可以联系起来。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是两种极端的情况,对于大量真实的网络系统而言,它们既不是规则网络也不是随机网络,而是介于两者之间。1998年,Watts 和Strogatz [8]提出了WS 网络模型,通过以概率p 切断规则网络中原始的边并选择新的端点重新连接 31--

无线优化工作总结

无线优化工作总结 篇一:无线络优化工作总结 无线络优化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大学毕业已经一年多了,回顾自己毕业后的日子,我从事了络优化的工作,毕业后的这一年,感觉自己在工作上有了一定的进步。 首先谈谈测试工作方面的,在测试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的信号问题,处理了各种各样的投诉,我掌握了路测中五个重要的指标:Ec/Io、TXPOWER、RXPOWER、TXADJ、FER,学会了路测中常见的导致掉话原因、现象分析,学会了通过天馈调整来解决导频污染、深度覆盖不足等问题,了解了通话过程的一些重要信令,通过对CDMA基础知识的学习,我能够胜任测试的工作,熟练测试的基本过程和注意事项并能够灵活地处理用户投诉和分析测试数据,可以说,测试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使我在工作中不断提升。 而在专项优化项目组里,我接触了很多新的事情,在同事的指导下,我学习MXX、优平台、如翼平台的操作并学会利用它们来提取指标,懂得在维护台查询基站的告警,熟悉用命令查询相关的参数配置与信息,负责过邻区优化的工作,学会了A口传输负荷的评估。通过关注监控日报的信息,了解了一些指标,学习并分析掉话TOPN与DO连接失败问题,对应的输出相关的络异常报告,掌握了案例的编写,并在7

月、8月份输出了当月的案例;也初步的学习了结合CDR分析掉话问题以及部分脚本的制作,输出过如修改EV-DO RevA RevB载频最大用户数、扩容脚、HASH驻留、手机硬辅助切换开关、邻区、小流量门限、语音或数据业务优先等脚本并需要在日后的时间加强学习,也学习过络优化周报、重点工作周报的编写。目前,可以说,我对工作上较多的事情都能处理,遇到问题也能与同事沟通处理,学会了一系列的操作,也输出了各种各样的报告与材料,虽然谈不上精通,但至少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在之前负责测试与前段时间省测保障的日子中,我对所负责的格有了很深的认识,熟悉了很多的道路信号覆盖情况,在集团测试以及省测的保障工作中,能充分作出自己的贡献,我很开心自己进步了,但我深深的明白到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学习,要坚持不断的进步。 很感谢公司领导的悉心栽培以及同事的耐心指导,可以说,我从零开始,接触并学习了不少的与优工作相关的技能与知识,对此,我感觉非常的荣幸与高兴,但我觉得这只是个开始,我明白到日后的路还很长,不管是知识方面,还是个人能力方面都还需要时间提升,争取成为一个优秀的络优化工程师。 篇二:无线优工作总结 本人一直在运行维护部优中心从事GSM无线络优化工作,立足本岗、严于律己一直是本人的工作要求和标准,本人主

《无线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完整版)

《无线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CB010301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 课程属性:专业拓展课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学分:4.5 学时:80 课程负责人: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课,是以应用为主的网络工程技术类的专业课程。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无线网络的基础知识,应用及标准,了解无线网络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工具的使用,为将来开发出可实际应用的技术来加强无线网络打下基础。 (二)课程作用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无线网络的基础知识,了解当前计算机无线网络技术面临的挑战和现状,了解无线网络策略以及无线网络体系的架构,了解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并掌握入侵检测的技术和手段,掌握设计和维护安全的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基本手段和常用方法。 (三)前导、后续课程 前导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互联技术》; 后续课程:《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工程》 二、课程理念及设计思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日新月异,网络设备和网络协议不断升级,教师应对教材的选取及时更新。关注企业先进、实用的安全技术,以满足企业实际需求为基础。将企业技术知识划分成项目,进而细化成任务带进课堂。 以企业无线网络实际应用为主线,将课程知识贯穿课堂。结合先进的无线网络实验室,图文并茂介绍设备组成、工作原理的同时,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利用实验的后台管理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每个项目配合一个拓展实训,为学生提供真机实操的锻炼机会。 课程内容由理论教学、实训(仿真实训、拓展实训)两大部分组成,建议课程总学时为 80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20 学时,实训 60 学时,理论和实践教学

最新神经网络最新发展综述汇编

神经网络最新发展综述 学校:上海海事大学 专业:物流工程 姓名:周巧珍 学号:201530210155

神经网络最新发展综述 摘要:作为联接主义智能实现的典范,神经网络采用广泛互联的结构与有效的学习机制来模拟人脑信息处理的过程,是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重要方法,也是当前类脑智能研究中的有效工具。目前,模拟人脑复杂的层次化认知特点的深度学习成为类脑智能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增加网络层数所构造的“深层神经网络”使机器能够获得“抽象概念”能力,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又掀起了神经网络研究的一个新高潮。本文分8个方面综述了其当前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神经网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类脑智能;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大数据 Abstract: As a typical realization of connectionism intelligence, neural network, which tries to mimic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atterns in the human brain by adopting broadly interconnected structures and effective learning mechanisms,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also a useful tool in the research on brain-like intelligence at present. Currently, as a way to imitate the complex hierarchical cognition characteristic of human brain, deep learning brings an important trend for brain-like intelligence.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layers, deep neural network entitles machines the capability to capture “abstract concepts” and it has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various fields, leading a new and advanced trend in neural network research.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latest progress in eight applications and existing problems considering neural network and points out its possible future directions. Key words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eural network; deep learning; big data 1 引言 实现人工智能是人类长期以来一直追求的梦想。虽然计算机技术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机器智能至今仍然困难重重。伴随着神经解剖学的发展,观测大脑微观结构的技术手段日益丰富,人类对大脑组织的形态、结构与活动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脑信息处理的奥秘也正在被逐步揭示。如何借助神经科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研究大脑信息表征、转换机理和学习规则,建立模拟大脑信息处理过程的智能计算模型,最终使机器掌握人类的认知规律,是“类脑智能”的研究目标。 类脑智能是涉及计算科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与脑科学的交叉前沿方向。类脑智能的

文献综述-智能小区局域网方案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智能小区局域网方案设计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年级: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_ 起迄日期:_ 2009年11月20日

智能住宅小区概述智能建筑:它综合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使建筑物内的电力、空调、照明、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协调工作,实现建筑物自动化(Building Automation)、通信自动化(Communication Automation)和办公室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这三种自动化结合起来的建筑,就是智能建筑。智能小区是在智能建筑的基本含义中扩展出来的,它通过对小区建筑群四个基本要素(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关联)的优化考虑,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 国际智能住宅的概况 80年代初,随着大量采用电子技术的家用电器涌入住宅,人们开始称之为住宅电子化川;80年代中期,将家用电器、通信设备与安保防灾设备各自独立的功能综合为一体后,形成了住宅自动化概念.90年代初,由于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对住宅中各种通信、家电、安保设备通过总线技术进行监视、控制与管理的商用系统,这在美国称为“智慧屋”,在欧洲称为“时髦屋”。日本建设省在推进智能小区概念时,以住宅的总线技术为契机,提出了家庭总线系统概念(Home Bus System),邮政省与通产省于1986年组织日本电子机械工业协会与电波技术协会共同组建HBS标准委员会、并于1988年9月制定了HBS标准。1988年初又在通产省、邮政省和建设省三个部的支持下成立了日本住宅信息化推进协会,并提出对住宅区内所有住宅的信息管理采用超级家庭总线技术。 1990年左右,日本在幕张建立了一个高水平示范性的智能住宅小区。美国、新加坡也都建有基于EIA在1988年制定的智能化住宅系统及其通信标准——家庭总线的智能化住宅。前,欧美及日本一些发达国家,在推进智能住宅的智能化系统标准化的同时,注重“以人为本”、“节能为重”和“环境优先”等原则;并由功能出发,对住宅智能化以“舒适、安全、方便”为目标,对物业管理以“高效、周到、系统”为目标。 国内智能住宅小区的状况 1、基本建设情况 我国是从八十年代末期引入了智能住宅小区的概念。国内第一个建成的智能住宅小区是江苏无锡鑫湖泰德新城,它在实现了.住宅园林化的同时,还实现了住宅智能化。深圳首家智能住宅小区是中央花园,中央花园除电脑和数据通信端口与世界联网外,住户还可享受金融股票即时交易、网上购物、电子银行服务、远程教学及医疗系统等服务。但是早期的智能住宅小区无论是从层次还是从技术含量来看,都比较初级[1]。这种情况近年来有所改善。深圳市的“梅林一村”住宅小区采用“以智能住宅为基本单位、智能物业管理中心为中心节点、有线电视宽带网为数据传输媒介“的智能住宅小区系统模式,具有安全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和管理自动化等适合住户需要的功能。另外,还有邮电部试点开发的上海邮电二村智能住宅小区及及在成都由西南交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交大智能住宅小区。它们代表了几种不同的技术方式,可以说是现今中国实现小区智能化完整解决方案的典型模式。 2、国家政策 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朱铭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住宅建设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2].这标志着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住宅建设在国民经济中将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建设部也提出了住宅建设的目标,即在保证量的基础上有步骤地提高质的档次,并颁布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各地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房地产

网络优化可行性分析报告V1.1

网络优化可行性分析报告V1.1

佛山岭南天地马哥孛罗酒店网络优化 可行性分析报告 承办部门:财务部 IT 承办者: Kent Chen 【2013-11-1】

网络优化可行性分析报告 [2013.11.1] 目录 1 引言 (3) 1.1 Wi-Fi覆盖的目的 (3) 1.2 CN2光纤网络技术标准 (3) 1.3 VPN国际网络的意义 (3) 2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4) 2.1 Wi-Fi覆盖现状 (4) 2.2 光纤出口现状 (4) 2.3境外网站访问现状 (4) 3建议项目可行性分析 (4) 3.1 Wi-Fi可行性分析 (4) 3.1.1 Wi-Fi覆盖及优化方向 (5) 3.1.2 Wi-Fi项目施工标准及要求 (5) 3.1.3Wi-Fi施工测试标准报告 (5) 3.1.4Wi-Fi 覆盖及优化预期效果 (7) 3.2现有光纤带宽升级到CN2可行性分析.. 8

网络优化可行性分析报告 [2013.11.1] 3.3安装VPN国际网络可行性分析 (8) 4 施工进度安排 (8) 4.1 Wi-Fi覆盖施工进度安排 (8) 4.2升级CN2施工进度安排 (8) 4.3安装VPN施工进度安排 (9) 5项目投资估算 (9) 5.1 Wi –Fi覆盖项目投资估 (9) 5.2升级CN2网络项目投资估算 (9) 5.3安装VPN国际网路出口项目投资估算 9 6 结论意见 (10) 1、【引言】 1.1 Wi–Fi 覆盖的目的 Wi-Fi 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DA、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Wi-Fi 是一个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品牌,由

小世界网络综述

关于小世界网络的文献综述 一、小世界网络概念方面的研究 Watts和Strogatz开创性的提出了小世界网络并给出了WS小世界网络模型。小世界网络的主要特征就是具有比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和比较大的聚类系数。所谓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是指网络中两个节点之间最短路径的平均值。聚类系数被用来描述网络的局部特征,它表示网络中两个节点通过各自相邻节点连接在一起的可能性,以及衡量网络中是否存在相对稳定的子系统。规则网络具有大的特征路径长度和高聚类系数,随机网络则有短的特征路径长度和比较小的聚类系数[1]。 Guare于1967年在《今日心理学》杂志上提出了“六度分离”(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理论,即“小世界现象”。该理论认为,在社交网络中存在短路径,即人们只要知道自己认识的人,就能很快地把信息传递到任何远方目标[2]。 .Stanleymilgram的邮件试验,后来的“培根试验”,以及1998年《纽约时代周刊》的关于莱温斯基的讽刺性游戏,都表现出:似乎在庞大的网络中各要素之间的间隔实际很“近”,科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小世界效应[3]。研究发现,世界上任意两个人可以平均通过6个人联系在一起,人们称此现象为“六度分离” [2]。 二、小世界网络模型方面的研究 W-S模型定义了两个特征值:a.特征路径的平均长度L。它是指能使网络中各个结点相连的最少边长度的平均数,也就是上面说的小世界网络平均距离。b.集团化系数C。网络结点倾向于结成各种小的集团,它描述网络局部聚类特征。 稍后,Newman和WattS对上述的WS模型作了少许改动,提出了另一个相近但较好的(NW)小世界网络模型[5],其做法是不去断开原来环形初始网络的任何一条边、而只是在随机选取的节点对之间增加一条边(这时,新连接的边很可能是长程边)。这一模烈比WS模型容易分析,因为它在形成过程中不会出现孤立的竹点簇。 其次,还有Monasson小世界网络模型[6]以及一些其它的变形模型包括BW 小世界网络模型等等[7]。 三、小世界网络应用方面的研究 ①、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Wdt怡和StrogatZ证明疾病全球传播所需的时间和特征路径长度非常相似,只要在传播网络中加人一些捷径就可以使传播速度明显加快。运用病毒在小世界网络中的传播性质可推出信息在一个平均分离度为6的网络中传播要比在平均分离度为一百或一百万的网络中快得多[8]。 许多知名的生物网络表现出了小世界网络节点间的关连性。一般的小世界网络模型,也利用了网络的无向和无标度特性来展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联系。这种网络模型能模拟一些神经网络的重要性质,例如,染色体结合的方向和标度。 [9][10]。 有学者研究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有小世界结构的联想记忆模型。这一网络检索某一存储的模型的有效性展示了混乱的有限价值的阶段转换。更加常规化的网络很难恢复这个模型,而对混合的不对称的状态更有效。[11]。 ②、在博弈论方面的应用

网络营销模式_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网络营销模式 作者:吴其双 玉林师范学院 二○一二年6月

关于网络营销模式的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以及互联网的出现与迅速普及,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进行市场营销已成为各行各业营销的重要方式,即网络营销模式。它在强化了传统市场营销理论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不同于传统市场营销的新理论。网络营销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市场推广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是对国内外网络营销模式的现状进行研究。 关键词:网络营销营销模式文献综述 一、前言 信息网络化正以迅猛的势头成为本世纪的主旋律,企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竞争生存空间,由传统市场延伸至网络空间市场,以网络为根本核心的网络营销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逐渐成为现代市场营销的重点。国内外大部分企业长期从事传统的市场营销,有着丰富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国内外企业面对日渐重要的网络市场,对网络营销模式日趋重视。网络营销时代的来临,一个虚拟的市场逐渐形成,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一定会随着网络的发展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进行网络营销的分析与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它为我们在网络条件下更好的把握商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国外研究现状 吴晓萍在《网络营销》一书中写道:网络营销是以现代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基础,与市场的变革、竞争及营销观念的转变密切相关的一门新学科。网络营销相对于传统的市场营销而言,在许多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带来了一场营销观念的革命。20世纪90年代初,Internet的飞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互联网应用热潮,世界各大公司纷纷利用互联网提供信息服务和拓展业务范围,并且按照互联网的特点积极改组企业内部结构和探索新的营销管理方法,网络营销由此诞生。它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其特定的技术基础、观念基础和现实基础。具体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营销的本质。

(实习报告)无线网络优化岗位的实习报告资料

毕业实习报告书 题目:关于在中国移动四川省公司巴中分公司从事无线网络优化岗位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一)实习单位简介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四川省移动通信公司是遵照国务院关于政企分开,邮电分营、电信重组改革精神的要求,于2000年独立运营。巴中分公司并于同年成立组建,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全资子公司。在巴中移动人努力奋斗下,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年销售额数亿,数年纳税额位居全市前列的企业,为巴中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持久和最根本的信仰,是企业及其每一个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评价标准和所崇尚的精神。无论对于企业整体还是员工个体,价值观作为一把标尺,时刻衡量着我们自身的存在意义和行为方式。 中国移动的核心价值观是“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既体现了中国移动独有的特质,又阐释了中国移动历来的信仰。“正德厚生臻于至善”就是要求我们以人为本打造以“正身之德”承担责任的团队,就是要求我们成为以“厚民之生”兼济天下、承担社会责任的优秀企业公民,就是要求我们培养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气质,锻造勇于挑战自我,敢于超越自我的精神。“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既体现了中国移动独有的特质,又阐释了中国移动历来的信仰。“正德厚生臻于至善”就是要求我们以人为本打造以“正身之德”承担责任的团队,就是要求我们成为以“厚民之生”兼济天下、承担社会责任的优秀企业公民,就是要求我们培养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气质,锻造勇于挑战自我,敢于超越自我的精神。“正德厚生”是中国移动的社会责任宣言。中国移动事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社会总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移动将以高度社会责任感,关怀社会民生,关注民众福祉,做一个优秀企业公民,通过各种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中国移动将关注并尽力满足人与社会的合理愿望和切实需求,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分享通信给人类带来的更为丰富便捷的高品质生活,使不断创新的科技成果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快速发展提供助力,展现了中国移动长远的眼光和笃实的志向。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持久和最根本的信仰,是企业及其每一个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评价标准和所崇尚的精神。无论对于企业整体还是员工个体,价值观作为一把标尺,时刻衡量着我们自身的存在意义和行为方式。 “臻于至善”是一种状态,是一种不断完善、不断超越的状态。中国移动“臻于至善”的进程,是一个不断进取、上下求索、开拓创新、自我超越的持续提升过程,最终将引领中国移动成为其他企业学习和追赶的标杆。“臻于至善”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按照事物内在的标准力求达到极致的境界。追求至善至美是中国移动不断提升、不断发展、从做大走向做强的内在驱动。意味着中国移动将以无畏的精神追求完美和极致,不留恋于历史的辉煌,敢于直面未来的竞争,在更大的地域范畴,在无限的技术领域,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不断创造历史的辉煌和高度。“臻于至善”是一种位势,是一种站位领先的气势。它宣示了中国移动在未来通信行业乃至全球产业界的自我定位,那就是要力争在全球企业中站位领先。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同

无线网络的基本知识分析解析

无线网络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无线网络? 相对于有线,即不用插网线而局限上网地点,利用无限电波来作为数据的传导进行上网。 2.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共同:上网应用的用途完全相似。 不同: ?传输资料的媒介不同。 ?无线网络可分为手机无线网络上网和无线局域网两种方式。 ?无论是在硬件架设或使用的机动性均比有线网络要优势许多。3.无线网络的发展的历程和趋势 40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第一个网络,即有线网络,发展至今桌面传输速率已达100。 网络技术的进步把我们带到了信息无处不在的时代。随着以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便携式终端的出现,我们开始不满足于使用依靠电缆连接的有线网络。于是1997年诞生了802.11无线网络标准协议,其协议根据传输速率的升级,已经从可传输11、25、54演变到可传输300的802.11n。 十余年时间无线网络技术在用户需求不断变化中革新。今天我们通过移动智能终端、笔记本等产品进行动态远程办公与多媒体应用。据专业评测机构预测,到2014年将有5亿移动终端,50%的人员

移动办公。届时人们对于无线网的应用需求将会愈发的强烈。 4. 无线局域网络—— 无线局域网络( ; )是相当便利的数据传输系统,它利用射频 ( ; )的技术,取代旧式碍手碍脚的双绞铜线()所构成的局域网络, 使得无线局域网络能利用简单的存取架构让用户透过它,达到「信息 随身化、便利走天下」的理想境界。 通俗理解,把无线设备比喻成汽车,无线的世界有各种各样的 车辆,它们跑的速度有快有慢,价格参差不齐,交警(无线电管理委 员会)为了方便管理,创建了很多车道,这些车道取名为信道,车道 的宽度就叫做带宽,车辆所挂的牌照标示叫做,交警把不同的车限制 在不同的车道里开,每个车都不允许越线行驶,否则就会撞车,造成 车道拥堵。 1 611 相同车道中,车与车之 间有安全距离,AP 的部 署也不例外。 如果两个AP 不在同一个 信道,那么他们在一起 很近也不会有影响(1米 以上),但如果是同一 信道的两个AP ,他们之 间必须保持安全距离, 这个安全距离约为两个 AP 覆盖距离之和 。信道 这里我们介绍的车叫,这些车都是由一个叫的厂家生产的,1997 年研制出第一款速度为2M 的汽车后(取名为802.11),一发不可 收拾,相继生产了速度为11M 的802.11b 和速度为54M 的

网络工程专业文献综述

网络工程专业文献综述 【摘要】:网络工程专业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等专业的基础上经过发展逐渐形成的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和通信网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各类网络系统的组网、规划、设计、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获得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应获得较大型网络工程开发的初步训练。 【关键词】:科学基础、基本理论、实践训练。 导言: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系统的不断完善、网络应用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基于网络技术的信息产业将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信息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面对信息网络产业的这种发展机遇与挑战,需要大力开展网络工程的高等教育,进一步提升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一大批网络工程专业各类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1.网络工程专业的概念 网络工程专业是讲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网络工程的专业知识及应用知识。网络工程专业具有创新意识,具有本专业领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并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的高级研究应用型专门人才。 2.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 2.1成立背景 网络工程专业是在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得到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从专业定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都反映出是面向网络工程建设的专业。在教育界对此专业设置的定名和内涵有不同的意见:应当设置为技术内涵更广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还是限于网络工程建设的专业。目前,部分大学再不能更改专业名称的前提下,已经开始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以适应更广泛的需要[1]。 2.2发展现状 2.2.1取得的成绩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网络工程专业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培养了一大批社会急需的网络技术人才,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规模上,网络工程专业的教育已经实现了跨越,从原来的一个专业方向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大专业,为各行业培养了一大批网络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2.2.2应用领域日渐广泛 网络工程出现之初,是为了满足计算机在通信等领域的应用,但是在今天,网络工程的应用范围已经有了很大的扩张。由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生活中的很多工作都开始由网络来完成,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的同时也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样一来,网络工程就必须通过技术的更新来实现应用领域的拓宽。 2.3存在的问题 与计算机等专业的课程体系及能力培养区分度较小,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办学特色不明显。网络工程专业是一个涉及面广,分支众多的学科体系,其中光是专业基础和知识就涉及计算机基础理论、通信原理和网络原理等各个方面。起初,大多数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都是简单采用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完全相同或相近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完全相同。如何确定专业能力需求和知识体系,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

无线网络优化方案.

无线网络优化方案 调整 AP 覆盖方向或天线角度 应用说明: 在设备的工程安装过程中,合理选择 AP 的位置,合理调整 AP 的覆盖方向或外置天线的角度,尽量减少覆盖盲点和同频干扰,改善信号覆盖质量。目标覆盖区域的信号覆盖强度目标 -65dBm~-70dBm。 信道规划 应用说明: 信道规划和功率调整将是 WLAN 网络的首要的、最先实施的优化方法。在实际的安装部署中, 通常一个 AP 的信号覆盖范围可能很大, 但为了提高覆盖信号质量以及接入密度,又必须部署相应数量的 AP ,造成 AP 的覆盖范围出现重叠, AP 之间互相可见。如果所有的 AP 都工作在相同信道,这些 AP 只能共享一个信道的频率资源,造成整个 WLAN 网络性能较低。 WLAN 协议本身提供了一些不重叠的物理信道,可以构建多个虚拟的独立的 WLAN 网络, 各个网络独立使用一个信道的带宽, 例如使用 2.4G 频段时可以使用 1、 6、 11三个非重叠信道构建 WLAN 网络。 同时信道规划调整需要考虑三维空间的信号覆盖情况,无论是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都要做到无线的蜂窝式覆盖,最大可能的避免同楼层和上下楼层间的同频干扰。 强烈推荐:802.11n 网络在实际部署时,无论是 2.4G 频段或 5G 频段,建议都采用20MHz 模式进行覆盖,以加强信道隔离与复用,提升 WLAN 网络整 体性能。 功率调整

应用说明: 信道规划和功率调整将是 WLAN 网络的首要的、最先实施的优化方法。完成信道规划就相当于完成了多个虚拟 WLAN 网络的构建。 AP 发射功率的调整需要逐个关注每个虚拟 WLAN 网络,通过调整同一信道的 AP 的发射功率, 降低这些 AP 之间的可见度, 加强相同信道频谱资源的复用, 提高 WLAN 网络的整体性能。 禁止弱信号终端接入 应用说明: 在 WLAN 网络中, 信号强度较弱的无线客户端, 虽然也可以接入到网络中,但是所能够获取的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要比信号强度较强的无线客户端差很多。如果弱信号的无线客户端在接入到 WLAN 网络的同时还在大量地下载数据,就会占用较多的信道资源,最终必然对其他的无线客户端造成很大的影响。 禁止弱信号客户端接入功能,通过配置允许接入的无线客户端的最小信号强度门限值,可以直接拒绝信号强度低于指定门限的无线客户端接入到 WLAN 网络中,减少弱信号客户端对其他无线客户端的影响,从而提升整个 WLAN 网络的应用效果。 对于信号强度比较弱的终端,或者距离比较远的终端,关闭低速率应用后可能会出现丢包现象。但是正常的室内覆盖,信号强度可以保证,所以要求在室内覆盖情况下此功能为必选项。 低速率用户限制,对于典型的“占着信道不使用的情况”进行限制,这个 数值建议在 -75到 -80,前提是要做好信号覆盖: 调整 Beacon 帧发送间隔 应用说明:

无线网络技术及应用

邮电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堂下考试答卷 2016学年第二学期 考试科目无线网络技术及应用 姓名 年级 专业 2016年 6月28日

D2D终端直通技术研究 摘要:D2D(device-to-device)通信是一种在蜂窝系统的控制下,允许终端用户通过共享小区资源进行直接通信的新技术,通过提高空间利用率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在某些场景下使移动通信变得更加直接和高效,缓解基站压力,提高用户体验。本文首先给出了D2D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技术特点,重点关注干扰管理、模式选择、资源分配和功率控制。最后对D2D通信技术在下一代网络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构想。 关键词:D2D通信技术;蜂窝网络;资源分配;下一代网络 一、D2D的概念及技术特点 D2D(Device-to-Device)通信,也称为邻近服务(Proximity Service,Pro Se),是由3GPP组织提出的一种点到点的无线通信技术,它可以在蜂窝通信系统的控制下允许LTE终端之间利用小区无线资源直接进行通信,而不经过蜂窝网络中转。作为面向5G的关键候选技术,D2D技术能够提升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减轻系统负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无线通信系统频谱资源匮乏的问题。同时,由于降低了通信距离,D2D技术还可以降低移动终端发射功率,减少电池消耗,提高终端续航时间。LTE-D2D 有以下几个技术特点。 (1)工作在许可频段 基于LTE技术的D2D工作在许可频段,作为LTE通信技术的一种补充,它使用的是蜂窝系统的频段,通过基站对无线资源的控制使得对小区其他用户的干扰控制在可接受围,因此可以给用户提供干扰可控的环境和较高质量的通信服务。并且利用网络中广泛分布的用户终端以及D2D通信链路短距离的特点,可以实现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获得资源空分复用增益。而蓝牙、Wi-Fi Direct、Flash Lin Q等技术,工作在免许可频段,存在严重干扰,通信QoS无法得到保障。 (2)网络参与D2D通信流程

图文教你如何破解别人的无线网络密码_如何蹭网_

尔演天空:https://www.360docs.net/doc/b35275819.html, 随着社会的进步!WIFI 上网日益普及,特别是大城市中随便在一个小区搜索一下就能找到好多 热点,搜索到热点然后链接上去那么我们就可以尽情的享受免费上网服务了。 不过除了公共场所以及菜鸟用户之外几乎所有的WIFI 信号都是加密的,很简单换作是你你也不 愿意把自己的带宽免费拿出来给别人用,所以如果你搜索到你附近有热点想免费上网的话请仔 细往下学习... 破解静态 WEP KEY 全过程 首先通过 NetStumbler 确认客户端已在某 AP 的覆盖区内,并通过 AP 信号的参数进行‘踩点’ (数据搜集)。 通过上图的红色框框部分内容确定该 SSID 名为 demonalex 的 AP 为 802.11b 类型设 备,Encryption 属性为‘已加密’,根据 802.11b 所支持的算法标准,该算法确定

为 WEP。有一点需要注意:NetStumbler 对任何有使用加密算法的 STA[802.11 无线 站点]都会在 Encryption 属性上标识为 WEP 算法,如上图中 SSID 为 gzpia 的 AP 使 用的加密算法是 WPA2-AES。 我们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捕捉适当的数据帧进行 IV (初始化向量)暴力破解得到 WEP KEY,因此只需要使用 airodump.exe(捕捉数据 帧用)与 WinAircrack.exe(破解 WEP KEY 用)两个程序就可以了。 首先打开 ariodump.exe 程序,按照下述操作: 首先程序会提示本机目前存在的所有无线网卡接口,并要求你输入需要捕捉数据帧 的无线网卡接口编号,在这里我选择使用支持通用驱动的 BUFFALO WNIC---编号 ‘26’;然后程序要求你输入该 WNIC 的芯片类型,目前大多国际通用芯片都是使用

光纤传感器的文献综述

ZIGBEE路由分析 摘要 ZIGBEE作为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命名,是一种高可靠的无线数传网络技术,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一种具有强大组网能力的新型无线个域网,所以其稳定可靠的路由就成了研发工作的重点。本文重点综述了ZIGBEE无线传感网的网络结构,协议网络层的路由算法,分析了Z-AODV路由和Cluster-Tree路由的协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ZIGBEE的基于Mesh路由的路由选择机制,该机制在网络性能和低功耗方面有明显的优势,适合未来通信网络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ZIGBEE协议;路由算法;Z-AODV路由

ZIGBEE路由分析 1前言 无线传感网络采用了微小型的传感节点来获取信息,它们的节点之间具有自动组网和协调工作的能力,网络内部采用了无线的方式来采集和处理信息。 基于ZIGBEE网络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成本的无线网络技术,在监控领域,以及传感和自动工业控制得到普片的应用,因此是国家安全还是国民经济等方面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最终将成为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接口并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它有着广阔前景,将像互联网一样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因而对ZIGBEE无线传感网络协议的层路由分析计算,以及链路控制在实际应用中显得非常重要,且意义重大。经过多年的研发讨论,ZIGBEE联盟于2004年12月,在IEEE 802.15.4 定义的物理层(PHY)和媒体接入层(MAC)的基础上定义了网络层和应用层,正式发布了基于IEEE 802.15.4的ZIGBEE标准协议,它将推动物联网的飞速发展,加速无线数传的更新进步[1]。 2 ZIGBEE网络层的结构 在ZIGBEE网络中将终端的设备分为两类:一类是全功能设备(FFD),它的空间很大,用来处理和存放路由信息,它就是网络中的协调者,可以同网络中的任何设备进行通信,切实用于任何一种网络拓扑结构,起到网关的作用;另一类设备就是就是简化功能设备(RFD),这种设备功耗很低、内存空间较小,它在网络中的功能就是与(FFD)通信,应用范围受一定的限制,只能用于星型拓扑结构中,在网络中作为基本的传感节点来采集信息并将其信息传给相应的网关节点,他们的通信关系如下图。 图1 两种设备的组网结构

无线局域网应用实例

无线局域网应用实例 摘要:通常计算机组网的传输媒介主要依赖铜缆或光缆,构成有线局域网。但有线网络在某些场合要受到布线的限制:布线、改线工程量大;线路容易损坏;网中的各节点不可移动。特别是当要把相离较远的节点连接起来时,敷设专用通信线路的布线施工难度大、费用高、耗时长,对正在迅速扩大的联网需求形成了严重的瓶颈阻塞。无线局域网就是解决有线网络以上问题而出现的,在不采用传统缆线的同时,提供以太网或者令牌网络的功能。 Notes:Wire local area network usually depend on copper or fiber optic cable, But limited for wiring in some places, wiring, re-routing large projects; line easily damaged; node of the network can not move. Especially when it is farther from the node, laying special communication circuit wiring of big construction difficulty, high cost, long time, the rapidly expanding demand for networking a serious bottleneck obstructio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able network is to address the above problems, not in the traditional cable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 Ethernet or token network function. 关键字:无线局域网;组建; 资源共享;应用实例。 引言:本单位原办公室拆迁重建,租用临时办公室,租用办公室一楼为通敞结构,各科室部门集中在一楼办公,领导办公分布在二楼独立房间。本单位现有办公电脑台式机15台、笔记本3台、多功能打印机2台,操作系统为winXp 和win7。Internet 接入方式为光纤静态IP,带宽:10M/bps。由于办公室为租用,布线较为不便,综合各方因素考虑,决定采用无线局域网,实现共享上网、文件及打印机共享等主要功能。 1.实现过程 在实现无线局域网前,我们新购进TP-LINK 300M bps无线路由器作为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设备,称为接入点AP(Access Point)、15个TP-LINK 11N 300Mbps无线USB网卡,因笔记本自带配有WiFi功能,故不必另外配置。 1.1 AP的硬件连接。连接方法:通过五类网线将光纤收发器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Wlan口,

无线通信网络基本知识详解

无线网络基本知识 一、基本概念 1、什么是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 是利用射频(Radio Frequency;RF)的技术,取代旧式碍手碍脚的双绞铜线(Coaxial)所构成的局域网络,WLAN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发送和接受数据,而无需线缆介质。WLAN的数据传输速率现在已经能够达到11Mbps(802.11b),最高速率可达54Mbps(802.11a),传输距离可远至20km以上。它是对有线连网方式的一种补充和扩展,使网上的计算机具有可移动性,能快速方便地解决使用有线方式不易实现的网络连通问题。使得无线局域网络能利用简单的存取架构让用户透过它,达到“信息随身化、便利走天下”的理想境界。 2、为什么使用无线局域网络 通常计算机组网的传输媒介主要依赖铜缆或光缆,构成有线局域网。但有线网络在某些场合要受到布线的限制:布线、改线工程量大,线路容易损坏,网中的各节点不可移动。特别是要把相离较远的节点联接起来时,敷设专用通信线路的布线施工难度大、费用高、耗时长,对正在迅速扩大的连网需求形成了严重的瓶颈阻塞。并且,对于局域网络管理主要工作之一,是铺设电缆或是检查电缆是否断线这种耗时的工作,很容易令人烦躁,也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找出断线所在。再者,由于配合企业及应用环境不断的更新与发展,原有的企业网络必须配合重新布局,需要重新安装网络线路,虽然电缆本身并不贵,可是请技术人员来配线的成本很高,尤其是老旧的大楼,配线工程费用就更高了。因此,WLAN就是解决有线网络存在以上问题而出现的,架设无线局域网络就成为最佳解决方案。 3、什么情形需要无线局域网络 无线局域网络绝不是用来取代有线局域网络,而是用来弥补有线局域网络之不足,以达到网络延伸之目的,下列情形可能须要无线局域网络: a.无固定工作场所的使用者 b.有线局域网络架设受环境限制 c.作为有线局域网络的备用系统 4、无线局域网络的优点 a.安装便捷 一般在网络建设中,施工周期最长、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大的,就是网络布线施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破墙掘地、穿线架管。而WLAN最大的优势就是免去或减少了网络布线的工作量,一般只要安装一个或多个接入点(Access Point) 设备,就可建立覆盖整个建筑或地区的局域网络。 b.使用灵活 在有线网络中,网络设备的安放位置受网络信息点位置的限制。而一旦WLAN建成后,在无线网的信号覆盖区域内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接入网络。 c.经济节约 由于有线网络缺少灵活性,这就要求网络规划者尽可能地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这就往往导致预设大量利用率较低的信息点。而一旦网络的发展超出了设计规划,又要花费较多费用进行网络改造。而WLAN可以避免或减少以上情况的发生。 d.易于扩展 WLAN有多种配置方式,能够根据需要灵活选择。这样,WLAN就能胜任从只有几个用户的小型局域网到上千用户的大型网络,并且能够提供像“漫游(Roaming)”等有线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