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浅析李清照人格魅力与艺术风格

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浅析李清照人格魅力与艺术风格
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浅析李清照人格魅力与艺术风格

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浅析李清照人格魅力与艺

术风格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写作提纲

一、李清照的人格魅力

(一)李清照的“真”性情

首先,李清照的词在情景交融中凸显浓烈的自我意识。

其次,女性视角彰显女性意识。

第三,倾诉爱情,表达“真”情。

(二)李清照的“人杰”思想

1、傲视尘俗的气魄。

2、卓越的政治见识。

3、敢挑战封建礼俗。

二、李清照的艺术风格

(一)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

1、善用白描法。

2、音律和美,流转自如,情景交融,语言创新。

3、熔炼家常语语浅意深,含蓄蕴藉。

(二)善于将家国兴亡之悲痛融入凄婉悲怆婉约词风之中。(三)能将委婉的情思与超脱的襟怀融合在一起。

三、李清照“易安体”词风的形成

(一)跌宕的人生与其风格形成

1、少女时代的“鸥鹭”形象。

2、婚后“黄花”形象。

3、南渡后的“梧桐雨”形象。

(二)前期词人影响与其风格形成

1、李煜词对李清照的影响。

2、柳永词对李清照的影响。

3、苏轼此对李清照的影响。

内容提要

一代才女李清照,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人杰思想,兼具“士”的优秀气质,一生波澜起伏,经历坎坷。其词受李煜、苏轼等前辈的影响及自身经历,音韵神具美,明白晓畅,柔中带刚,婉约而不绮靡,蕴含激昂豪迈的“丈夫”之气,且融家国兴亡于其中,又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被称为“易安体”的李清照词千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选取了李清照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着重从她的人格思想及艺术成就向大家展示李易安的无限魅力。

关键词:李清照人格艺术成就

浅析李清照人格魅力与艺术风格

在世人心中,李清照不仅拥有清丽、端庄、略带感伤的才女形象,也拥有健朗、豪迈、不拘一格的女词人形象,她甚至比与同时代男人拥有更加成熟的政治眼光和知难而上的勇气,李清照在为我们留下一首首或清新工巧、或气势如虹、或哀怨婉转的不朽诗篇的同时,其强烈的人格魅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世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李清照的个性人格

李清照的作品中,无一不表现出她的“真性情”这一特质人格特征,她也善于通过词这样的文学作品来表达内心,反映自己对社会、生活和人生的感受与深入思考。

(一)李清照的“真”性情

首先,李清照的词在情景交融中凸显浓烈的自我意识,表达“真”品。李清照将自身感情融入景物中,托物言志,通过情与景的交融达到心灵的抒发。在《鹧鸪天咏桂》词中,作者赞美桂花为“花中第一流”,来隐喻自己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品质。通过咏桂花来写作者自身,正是词人自己的高格雅韵的写照,突显自己独特的人格意识。其次,女性视角彰显女性意识,书写“真”我。李清照的词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她心

路历程的记录,带自传性质,对自我形象的描写是其重要内容,如《醉花阴》:“人比黄花瘦。”西风中,满含愁苦、无力摇摆的菊花,是被思念煎熬得骨瘦肌削的女词人。青春易逝、韶华易老的伤感在女性身上表现得更敏感、深刻,李清照亦然。其情感、生活与作品合为一体,表现出女性对生命意识和价值的内省和感悟,词中女性自我意识鲜明,塑造了一个属于女性自己的灵魂。第三,倾诉爱情,表达“真”情。在《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词人婚后与丈夫分别,在无尽的相思中,喊出了心底最真挚的情感:“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大胆暴露自己真切的体验,毫不掩饰对丈夫的爱,并大胆地表达出来,表现出独立自我的女性意识。

(二)李清照的“人杰”思想

1、傲视尘俗,理想远大。作为宋代女性,李清照一篇《词论》其谈古论今气魄之大,李清照在《词论》中阐述了唐世乐歌的繁荣,叙述了词的源流演变,并总结以前各家创作的优缺点,指出了词体的特点及创作的标准及乐歌和词曲的密切关系,提出词“别是一家”,脱离了儒家诗教的“原道、宗经、征圣”、“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传统老路。展现了李清照不同寻常的女性魅力。又如《鹧鸪天咏桂》中为了推崇桂花,作者甚至让梅花生妒,使菊花含羞。其实,作者的咏梅、咏菊之作是不少的,她以非凡的艺术家的胆量和勇气指责屈原的当年“情思”不够不收桂花入《离骚》。既为桂花“正”了“名”,又抒发了自己傲视尘俗,乱世挺拔的正直性格。

2、卓越的政治见识。李清照在《夏日绝句》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投降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

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3、敢挑战封建礼俗。父亲李格非因新旧党派斗争列入元佑党籍遭到蔡京、赵挺之等人迫害时李清照父上书自己的公公,希望公公能够看在自己这个儿媳妇的面子上,看在天底下子女都希望父母能够平平安安的面子上,能够对我的父亲、对你的亲家公施以援手——“女适赵相挺之子,亦能诗,上赵相救其父云:何况人间父子情,识者哀之。”未果时,向时任当朝宰相的公公发出“炙手可热心可寒”的痛斥与不满。这在封建礼教极度森严的宋朝是不可想象的,足可以看出其敢爱敢恨,傲视封建礼俗的气质。

二、李清照的艺术风格

李清照所留下的所有的文学作品诗、词和文全部加起来也就七八十篇,但就是凭着仅存的七八十篇作品却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以至于成为了太阳系当中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用15个世界名人的名字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环形山,李清照就是其中一座环形山的名字,究竟其作品有何魅力,本节就将一探究竟。李清照的词,是她感情生活的生动反映。前期作品绰约轻倩,自然妩媚;南渡后,李清照用词述说迭遭丧乱、受尽磨难的凄惨心境,带有深沉的感伤情绪。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在当时就广为流传,被称为“易安体”。

1、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

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易安体最突出的特点。李清照妙解音律,所作词无一字不协律;她既不像贺铸、周邦彦等人那样熔铸前人诗句,亦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只是把自

己的真情实感用浅俗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明明白白地写出来,而且能“化俗为雅”,善用从口语中提炼出来的寻常语创造不寻常意境,清新工巧,明白省净,富于表现力。

(1)、善用白描法。李清照的词,很擅长运用白描的手法,这是她用来抒发真挚感情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作者以白描的手法,不事渲染地记叙了一次非常愉快的郊游,写得清新活泼,极富有生活情趣。李清照运用浅淡自然、朴实无华的语言,创造了耐人寻味的优美意境,正是“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她匠心独运,特别善于创造这种平淡而绝妙的境界。此小令似乎信手拈来,毫无雕琢,只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幅日暮酒醒归舟图,清秀淡雅,静中有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令人神思飞扬。你看:溶溶的落“日”,苍茫的“暮”色,逶迤的“溪”水,婷婷的“藕花”,翼然的“溪亭”,芳草萋萋的干“滩”,群栖待宿的“鸥鹭”,幽雅恬淡。女主人公沉醉其中,茫然“不知归路”,“兴尽晚回”,短楫轻舟,“误入藕花深处”,以至“惊起一滩鸥鹭”……这是一幅多么生机盎然而又绝妙无比的图画,一位活泼开朗、豪爽潇洒的少女飘然从画面深处走来。她便是年轻的李清照。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这正是白描手法运用的妙处!

(2)音律和美,流转自如,情景交融,语言创新。李清照写的词,对词的音律要求甚严,她自己精于音律,填词时更善于把握音律韵调变化的不同节奏,以适应词

中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如“知否,知否”“浮槎来,浮槎去”“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又还秋色,又还寂寞”等,这些句子大多同句重叠,或只改换一两个字但字数不变,因而音调和谐,句式整齐,语气流畅,节奏明快,既把词人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合乎词的格律,富有音乐性。又如词《声声慢》,开头连续14个迭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有双声,有迭韵,时缓时急,节奏顿挫,流转自如,恰到好处。充分表现了李清照内心情感的波澜起伏,抑郁低徊。如此美妙绝伦的一串叠字,引起了词坛的一片唱彩:“以一妇人,能创意出奇如此”。“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李清照的词除了善用叠词音韵和美外还善于营造一种意境美,这意境或清新明丽或庄重典雅,都是通过情景交融的笔墨渲然出来,显示出作者不肯趋于软俗香媚的典雅词格。虽取材于闺阁物事、庭院景色、生活场景,但能以情入景,以情统景,来塑造形象,抒发感情达到情景交融。年轻时,李清照是位天真活泼的少女,对大自然是一往深情,她向往自由,热爱大自然,渲染于水光山色之中,尽情地领略大自然的奇丽风光,享受大自然赐于的无穷乐趣,创作出一系列清新明丽之作。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描写一群少女荡舟晚归,“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了栖息的水鸟。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健康而灵动的欢畅,它写出了词人内心和自然界美质的和谐跳动,清晰而典雅,凝炼而疏朗。

(3)、熔炼家常语语浅意深,含蓄蕴藉。李清照的词在语言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把一些家常语熔炼在她的词中,不着痕迹。她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铺成极其工巧、细腻的画面,婉约深细,而又意境高远,犹如巧匠运斤,毫无痕迹,让读者只见

其外表的朴素,而见不到朴素下锤炼的工夫。她的《凤凰台上忆吹箫》就极具含蓄蕴藉之气,一词这样写道:“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词的一开头便极力渲染即将离别时李清照慵懒的情态,生动如绘:炉中烟消香冷,懒得再焚。床上绵被乱陈,懒得去整。头上鬓鬟蓬松,懒得去梳。镜面落满灰尘,懒得去拭。红日高挂帘钩,懒得干事。心有千言万语,懒得去说。开始写种种慵情懒态极为生活化,但同时也烘托出李清照内心低沉悲哀的思绪。接着,李清照婉转曲折地抒写了夫妇离别时的心神意态,明明是因为舍不得丈夫离去而形体消瘦,却偏偏说不是,是因为饮酒过量,不说破是悲愁伤神。明明是说因丈夫远去,自己将在空闺中独自咀嚼苦涩的寂寞,却偏偏不直说,只是将楼前流水拟人化,说只有它怜念自己,环绕妆楼,依依陪伴,含蓄中诉说衷肠。

2、善于将家国兴亡之悲痛融入凄婉悲怆婉约词风之中。

李清照以独到的功力,把个人的愁思愁绪与伤时伤乱的家国之痛融为一体,情调入于凄壮悲伤一途,发展了传统的婉约词,写出了婉约词的忧伤绝唱。如《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原来春天、花灯、晶莹的雪这一切本来在李清照眼里都是激发她情思的美好的事物,现在全部都成了国破和家亡的标志。春天虽然到了,我们的女词人本应青春焕发,反而觉得更加地衰老——“人老建康城。”在这春回大地的元宵花灯时节一个应该很春风得意江宁知府的官太太,为什么会“人老建康城”呢李清照之所以会到建康城,

那都是因为在北方金人的铁蹄踏碎了女词人的平静生活。所以对于像李清照这样一个非常敏感、非常敏锐,而且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人来讲,无论是建康知府太太,还是这座春天已经来到的建康城,都只能让她更加地伤心,更加地憔悴,更加地感到国破家亡的沉痛。以前李清照很喜欢写梅花,一下雪之后,她就会踏雪寻梅,但现在她找不到梅花,找到的只是已经凋零和衰老的心灵,国破家亡的沉痛。

3、能将委婉的情思与超脱的襟怀融合在一起。李清照作词,婉约而不绮靡,而是柔中有刚,蕴含着激昂豪迈之气。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词人通过神奇瑰丽的想象,把自己置身于广袤无垠的太空,不顾“路长”“日暮”,在九万里风的推动下,泠然作海外行。气魄宏伟又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她热爱大自然,沉醉其中,茫然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以至于惊起一滩鸥鹭,画面由静转动,于是词人又陶醉在新的美景之中。全词把景、物、人、情融会为一,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表现了词人卓尔不群的情趣,豪放潇洒的风姿,活泼开朗的性格,令人神思飞扬。

三、李清照“易安体”词风的形成

在中国文学史上,宋词是文学创作的一个巅峰,词人灿若群星,李清照便是其中有着独特光芒的一颗。《四库全书》提要中有这样的评价:李清照以一妇人之词格乃抗周、柳。虽篇佚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也。现通过李清照人生的几个画面解读李清照词风的发展脉络。

(一)跌宕的人生与其风格形成

1、少女时代的“鸥鹭”形象。李清照出生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李格非,是一个饱读诗书,精通儒家经典的这么一个才学之士,进士出身,“苏门后四学士”之一且为人正直,疾恶如仇。其母王氏,祖父王拱辰是宋仁宗朝的时候的科举状元先后还担任过翰林学士,吏部尚书。且李清照的父母都进入了《宋史》并评价其母王氏“亦善文”。由此可见,在李清照家是绝对不存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不管是父亲刚直不阿还是母亲的“亦善文”都会对李清照产生深远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对李清照的心智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李清照的父母除了在文化教育和个性发展上对李清照言传身教之外,同时也为她创造了一个远比当时的一般女孩子更加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让她的少年生活充满了色彩,充满了生机和乐趣,这便有了着名的《如梦令》、《怨王孙》等佳作。

2、婚后“黄花”形象。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是太学生,金石收藏家,也是鉴赏家,婚后的李清照受丈夫的影响夫妇二人嗜玩古书画成癖,恩爱和睦。明代赵世杰称他们“佳人才子千古绝唱”(《古今女士》)。徽宗宣和三年(1121)赵明诚被任去莱州(今属山东)为官,他的出仕,给夫妻琴瑟相合、宁静淡雅的生活带来了浓郁的离别相思的况味。李清照婚后至南渡前的词作,多表现夫妻之间真挚的爱情,抒写离愁别恨。反映这一段时期创作风格的代表词作有:《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重阳》、《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等。单从《醉花阴》里一句“人比黄花瘦”就可窥探词人深深的忧愁,对丈夫的无尽的相思之苦。

3、南渡后的“梧桐雨”形象。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克汴京,次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北方的广大地区沦陷。李清照仓皇南渡,其书画亦大部分遭到焚毁。1129年,赵明诚不幸病故,李清照遭受了沉重打击,万分悲痛,大病一场。

绍兴二年,李清照遇人不淑,嫁给巧言骗婚实为贪取文物的伪君子张汝舟,为摆脱小人,李清照也不免牢狱之灾,后虽遇人相救,只关押九天,但李清照的感情已然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数年之内,连遭不幸,生活失去依靠的李清照,膝下无儿女,孤苦伶仃,颠沛流离,完全从位高名重的名门闺秀,沦落成与流民为伍的闾里妇人,在乱世和贫困中,度过了凄凉悲惨的晚年。“靖康之变”不仅是李清照一生生活中的转折点,即由悠闲、安定的书斋生活转变为流离颠沛的乱世生活,而且也是她创作上的分水岭,即由描写闲适、恬静的闺情与伤离念远、离愁别恨的个人情怀转变为描写个人离乱遭遇以及对故国的思念。因而这一时期的词作多含悲郁凄婉之风。主要代表作有:《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落日熔金》、《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等。字里行间,都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二)前期词人影响与其风格形成

李清照为我们呈现了独具特色的婉约之风,对前人词作做了长篇幅的点评,提出“词别是一家”的文学思想,但与前人的影响却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受自李后主以来的“婉约”词风的影响。本节将就李煜、柳永、苏轼等人对李清照的影响进行简要评述。

1、李煜词对李清照的影响。李清照在《词论》中写道:“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甚奇,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切中肯綮,可见她对南唐词的熟悉和喜爱。尽管惜乎“亡国之音哀以思”略存遗憾,但总体是推崇肯定的。王士祯《倚声集序》里说:“诗余者,古诗之苗裔也。语其正,则景、煜为之祖,至漱玉、淮海而极盛,高、史其大成也。”将易安看作词坛正宗的颠峰,且道出其与南唐后主李煜的源

流关系。沈谦《填词杂说》又言:“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由此可见李清照与后主李煜有“剪不断”的渊源。李后主词之清新文雅在易安处沿袭发展的清晰脉络。

2、柳永词对李清照的影响。李清照虽对柳词“词语尘下”有微词,但总体而言还是给予了高度评价。在词的表现手法上,柳永以白描见长;长于铺叙,描写尽致;善于点染,情景交融,抒情色彩强烈;语言浅易自然,不避俚俗,使其词自成一格,广为流传。而“语言浅易自然、音律谐婉,平易轻约,情景之融”也正是李清照词的特色。通过柳永《雨霖铃》与李清照《声声慢》对比分析,二者都表达了离愁别绪的情感,都选在秋季。都运用了雨、风、酒、树、动物等各种意象,只是柳永是正在离别自己爱的人,李清照表达的是对自己爱人的相思及故国的思念,主题更深。不管他们各自都采取的是何种抒情手法,却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含蓄、清丽,情真意切。据此李清照抒情的婉约风格受柳词影响并加以发展可见一斑。

3、苏轼对李清照的影响。李清照与苏轼本就渊源极深。她的娘家有着鲜明的苏学背景。父亲李格非以文章受知于苏轼,系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李清照成长在苏学氛围如此浓郁的环境难免不受其深刻影响。她在《词论》中这样论及苏轼: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虽因词学观念的分歧,她对苏词持批评态度,但言语间(“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又显然流露出对苏轼的尊敬和仰慕之情。李清照的《如梦令》意趣盎然,放旷洒脱,毫无脂粉气息,十分生动“倜傥”,俨然是苏词的作派,以至于杨金本《草堂诗余》将它误作苏轼词了。虽然李清照的学养与胸襟可能与苏轼还有一定差距但其词中流露的个中“丈夫气”却不难看出其与苏词千丝万缕的联系。

李清照一生经历了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甜蜜而又带着些许幽怨的中年时代,以及无尽哀愁与思念的晚年时代;家国破碎,背井离乡,再嫁婚变,生活坎坷。但她始终保持着她独立的品格,坚强的个性,开阔的眼光和细腻的感情,在总结前人成就及时代的共同作用下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创造力,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易安体”,甚至被后人冠以婉约词派上的“一代词宗”的美名。

中外文参考资料目录

①靳极苍:李煜李清照词详解,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

②康震:康震评说李清照,中华书局,2007年出版

③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⑵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李清照的词(易安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称“易安体”。“易安体”之称始于宋人。侯寅《眼儿媚》调下题曰:“效易安体”。辛弃疾《丑奴儿近》调下题曰:“博山道中效易安体”。词作自成一体,表明已形成鲜明的个性风神。其特点: (一)倾掳真挚情: 真情就是词之骨,词之言情,贵得其真。李清照之前,婉约词人多以男性写艳情幽怀,李清照则就是以女性本位写自我爱情悲欢与亲历的家国巨变而获得空前成功的第一人。其前期的恋情词,如《一剪梅》、《凤凰台上忆吹箫》等,满怀至情,连篇痴语,自然率真最能体现女性纯诚细腻的灵性,这就是男性作家代人立言的恋情词所无法比拟的。其后期写愁的伤乱词,如《武陵春》、《声声慢》、《永遇乐》、《人孤雁儿》等篇,字字血泪,声声呜咽,一派凄楚,动魄惊心,这“载不动”的“许多愁”,止不住的“千行泪”,“凄凄惨惨”的情怀,元地倾诉的“万千心事”,全就是发自肺腑的心声,来不得半点雕琢矫饰。这些融与着家国之变、时代沧桑的悲慨之曲,来自情挚意浓的词人,植根于真实生活感受,就是李清照坎坷生涯、悲剧人生、灾难时代的映现。 (二)熔炼家常语: 《漱玉词》的语言,有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柳永就是把词引向市井的开拓者,她用语通俗明畅,然好为徘体,偶涉蝶默,周邦彦变俚为雅,措词精工,施采丽密。李清照遣词造语,自出机抒,创造了以自然率真为主要特色的

文学语言。所谓“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彭孙通《金粟词话》)。这种语言对于北宋末期华贵典雅的词风无异就是一种冲击。如“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凤凰台上忆吹箫》)。仿佛毫不经意,冲口而出,但仔细体味,却含意多层,十分精细。亲人远别,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分手已定,重重心事,说又何用;离恨别苦,难以启口的内心隐秘,刺人衷肠,宁可自我承受,不愿再增加行者负担。这重重思绪,微妙心态,全用家常语道出而含蕴绵绵不尽。如"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信手拈来,便增添了许多新鲜生动的情味漱玉词的口语化、通俗化,并不走向淡乎寡味、松散无力,因为它就是在口语基础上匠心独运、提炼加工的结果。故而落笔精警雅隽,语工意新。如“雪清玉瘦”、“浓烟暗雨”、“被翻红浪”、“柳眼梅腮”、“红稀香少”、“云阶月地”云云,平易清新,精妙传神,正就是“瞧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三)善用白描法: 漱玉词不重故实,不过多化用前人诗文,而长于以白描手法创造动人 的意境。易安的白描与柳永的“细密妥溜”、美成的富艳典重不同,而就是“冲口出常言,境界动心魄”。如《醉花阴》写离思凝重:“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永遇乐》写孤寂失落:“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均以直白之语,写深浓之情,有场景,有人物,有衬映。阶前花下心系伊人,刻骨相思的形象,闭关帘底,孤苦零丁,将无穷悲伤一己吞咽的心态,呈现眼前,栩栩纸背,令人一睹难忘。《漱玉词》的白描,具有浑成、含蓄、宛曲的特点,因而毫无浅易平直之迹。《行香子》煞拍:“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浅谈李清照诗歌的风格特色

浅谈李清照诗歌的风格特色 作者:赵丹时间:2010/7/8 13:29:00 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李清照诗歌风格形成原因 论文摘要:李清照的诗歌题材广泛,爱憎分明,风格豪迈道劲,颇有大丈夫气概,字里行间洋溢着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善于使事用典,借古讽今,并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本文将详细论述李清照的诗歌风格,并探讨其形成原因和其诗词风格的相互影响。 文翰寓品格,诗章见性灵。李清照是一位真正用心、用情写作的诗人。她的诗作虽大多散佚,现在能收集到的不过十余首,但却皆属上乘之作。李清照诗歌的思想境界较词深广,内容题材也广泛得多,不再拘泥于儿女之情,而是充斥着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雄浑沉郁的家国之思和对人生的种种感悟。 一、豪迈飘逸的诗歌风格 李清照的诗歌风格豪迈遒劲,奇气横溢,颇有大丈夫气概,善于使事用典,借古讽今,想象丰富,语意飘逸,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李清照的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而诗则大都是洗净儿女气的慷慨之音,整体风格与词不同。 《乌江》(也作《夏日绝句》)是李清照的一首流传很广的诗作。“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全诗表达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生时要顶天立地做人中豪杰,死后也做鬼中英雄。全诗气魄宏大,感情深沉,用项羽的不肯南渡对比偷安~隅的南宋君臣,从而达到借古讽今的效果。假若人们是初读此诗,谁又能相信这会是出自一位经常咏叹“绿肥红瘦”、“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弱女子之手。《咏史》:“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此诗通过赞美嵇康,严厉地抨击了那些卖国求荣、厚颜无耻地依附伪政权的士大夫,笔力强劲,震撼人心。《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这首诗是绍兴五年李清照在金华时所作。气象宏伟,感喟深沉。作者面对胜迹发出兴亡之叹,和一般的题咏诗不同,她把大好河山与祖国命运结合起来,以雄峻的笔势,极写了八咏楼的江河横流、旷野无边的景色,气魄卜分宏大。而一个“愁”字又把读者的心思从眼前壮丽的景色带到现实中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廷,如此大好河山竞忍心拱手让与敌人,不禁使人万分愤慨。这几首诗中的雄浑豪迈之气已超越一般男子之所作,其气魄之大,见解之深,思虑之广,已足可俯视巾帼、不让须眉了。

浅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浅谈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摘要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杰出女词人。其词以婉约为宗,却又抒写泼辣大胆,意切情真;善直抒胸臆,亦善借 景抒情,托物言志;善用典,亦善用对比、比拟、比喻、叠字 等诸多表现手法;语言清新自然,“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 在佳作如云,强手如林的两宋词坛,卓然自成一家。 关键词:李清照;词;艺术特色。 毋庸置疑,我国几千年的文学发展史,基本都可说是一部男性文学史,其间鲜有女士插足。而生于北南宋之交的女性作家李清照,却以其词作的独特艺术魅力,光华灿灿地跻身于群星璀璨的两宋词坛,“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李调元,《雨村词话》),这实是一件奇事。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宋山东济南人。她从小聪颖好学,工诗能词,一生以南渡(1127)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是她相对幸福安定的北宋未亡时期,词作多写她置身大自然的欢快与闺阁生活的寂寞、爱情的甜蜜及丈夫外出做官后的离情别绪。风格热情明快,清怨凄婉。而后期国破、家亡、夫死,只身孤苦度日的种种打击,却使她词风一下子变得苍凉悲愤,沉郁凄怆,词中充满了黍离之悲,充满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情。但无论她前期、后期创作,艺术上都表现出极高的造诣和极鲜明的个性,对后世影响很大。因此笔者不揣冒昧,拟对它作若干总结、梳理,千虑一得,或许对读者还有所裨益。 一、抒情泼辣大胆,情真意切

李清照早年生活在理学思想逐渐上升的北宋。那时,周敦颐和二程的理学已开始鼓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那种“以理杀人”(戴震语)的封建道德。到南宋,朱熹更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礼教思想。作为妇女,在这种封建礼教的禁锢下,比男子要遭受更多、更重的思想压抑和情感摧残。她们一般不敢展示自己的生命追求和青春激情。虽然多少会对自己的位置和处境有所不满,但这些感情常被死死地压到心底,一点都不外露……而李清照却是一个特例,她在词里常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各种真情。如《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词上片描绘了少女“蹴罢秋千”的天真活泼情态,下片则通过写少女“袜刬金钗溜”地见客急避到门首,却装作嗅梅又停下偷窥这位不速之客的典型动作,写出了女性对封建礼教不让女子在男子面前看男子的反抗态度。这在词里,特别是女性词里都是极为罕见的。再如她的一首回忆少时夏日结伴舟行的小令——《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在这首小词中,我们一眼就看到一群充满叛逆精神的少女,她们外出舟行,不但“沉醉”、“兴尽”,而且还“晚回”,任由自己尽情尽性于自然人生中,享受其绝妙的乐趣。从人的喊叫声、奋力划桨声,从水流声和水鸟惊起的拍翅声,我们亲切地感受到了词人心田流出的那一股突然迸发的、不可名状的欢快之情。而这与一般意义上的女性言行是相违背的,表现出女性对自然、人生纯真的有所独钟之情。 新婚燕尔、美满幸福,女词人对她新婚的幸福感、自身的容貌美,亦敢放笔直书。如她《减字木兰花》就写出了女子蔑视礼教、自矜其美的反抗礼教的态度。词写了:“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这是多么美丽的花啊!含苞待放,红艳欲滴。而词的下片却翻出一层:“怕郎猜道(误解)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原来写花是为了烘托,突现自己容颜之美。试想,如果不是对自己容貌有充分的自信、完完全全的欣赏,那谁敢“云鬓斜簪”,让郎“比并看”呢?词人以花衬人,以人拟花,人面春花,交相辉映,写出了一对年轻夫妇恩爱情浓的甜蜜之感。“李清照在词中张扬的是压抑不住的青春萌动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而这是超出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的。这种不拘礼节的大胆举动,突破了男权社会对女子的种种束缚,同时也是对其词抒情泼辣大胆、情真意切的体现。” 婚后小别,李清照不堪兰闺寂寞,也一再坦露心曲,抒发其对明城的思念之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⑵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李清照的词(易安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称“易安体”。“易安体”之称始于宋人。侯寅《眼儿媚》调下题曰:“效易安体”。辛弃疾《丑奴儿近》调下题曰:“博山道中效易安体”。词作自成一体,表明已形成鲜明的个性风神。其特点: (一)倾掳真挚情: 真情是词之骨,词之言情,贵得其真。李清照之前,婉约词人多以男性写艳情幽怀,李清照则是以女性本位写自我爱情悲欢和亲历的家国巨变而获得空前成功的第一人。其前期的恋情词,如《一剪梅》、《凤凰台上忆吹箫》等,满怀至情,连篇痴语,自然率真最能体现女性纯诚细腻的灵性,这是男性作家代人立言的恋情词所无法比拟的。其后期写愁的伤乱词,如《武陵春》、《声声慢》、《永遇乐》、《人孤雁儿》等篇,字字血泪,声声呜咽,一派凄楚,动魄惊心,这“载不动”的“许多愁”,止不住的“千行泪”,“凄凄惨惨”的情怀,元地倾诉的“万千心事”,全是发自肺腑的心声,来不得半点雕琢矫饰。这些融和着家国之变、时代沧桑的悲慨之曲,来自情挚意浓的词人,植根于真实生活感受,是李清照坎坷生涯、悲剧人生、灾难时代的映现。 (二)熔炼家常语: 《漱玉词》的语言,有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柳永是把词引向市井的开拓者,他用语通俗明畅,然好为徘体,偶涉蝶默,周邦彦变俚为雅,措词精工,施采丽密。李清照遣词造语,自出机抒,创造了以自然率真为主

要特色的文学语言。所谓“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彭孙通《金粟词话》)。这种语言对于北宋末期华贵典雅的词风无异是一种冲击。如“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凤凰台上忆吹箫》)。仿佛毫不经意,冲口而出,但仔细体味,却含意多层,十分精细。亲人远别,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分手已定,重重心事,说又何用;离恨别苦,难以启口的内心隐秘,刺人衷肠,宁可自我承受,不愿再增加行者负担。这重重思绪,微妙心态,全用家常语道出而含蕴绵绵不尽。如"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信手拈来,便增添了许多新鲜生动的情味漱玉词的口语化、通俗化,并不走向淡乎寡味、松散无力,因为它是在口语基础上匠心独运、提炼加工的结果。故而落笔精警雅隽,语工意新。如“雪清玉瘦”、“浓烟暗雨”、“被翻红浪”、“柳眼梅腮”、“红稀香少”、“云阶月地”云云,平易清新,精妙传神,正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三)善用白描法: 漱玉词不重故实,不过多化用前人诗文,而长于以白描手法创造动人的意境。易安的白描与柳永的“细密妥溜”、美成的富艳典重不同,而是“冲口出常言,境界动心魄”。如《醉花阴》写离思凝重:“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永遇乐》写孤寂失落:“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均以直白之语,写深浓之情,有场景,有人物,有衬映。阶前花下心系伊人,刻骨相思的形象,闭关帘底,孤苦零丁,将无穷悲伤一己吞咽的心态,呈现眼前,栩栩纸背,令人一睹难忘。《漱玉词》的白描,具有浑成、含蓄、宛曲的特点,因而毫无浅易平直之迹。《行香子》煞拍:“甚霎儿晴,

浅谈李清照诗词风格变化

中国古代文学 浅谈李清照诗词风格变化 班级:2014级秘书学班学号:140154020 姓名:栗玉贞

浅谈李清照诗词风格变化 【内容摘要】李清照,后人眼中的“婉约之宗”,其创作成就仅在辛弃疾之下, 为古今第二词人。综观李清照的作品,题材并非单一,体裁更为丰富。欢愉与悲苦、闺情与伤国,每一种风格都有很多佳作。而李清照的一生,以南渡为风水岭,前后两个时期的生活大相径庭,所创作的诗歌风格也发生巨大变化。在先后经历亡国丧夫之痛后,其诗词中的闺阁之音渐淡,男子般的气概与意境增多。正如王国维所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易安词最能代表宋一代之文学,李清照是当之无愧的“一代词人”。 【关键词】婉约派闺阁之音夫妻伉俪分居悲叹南渡爱国情怀 【正文】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乌江》一般我们很难想象这两首风格差异迥大的诗词是出自同一位作者之手,但它们又确实是同出自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之手。两首诗词分别创作于新婚初期与靖康之难后,从起初的闺中小儿女心态到之后的忧国情怀,李清照用她的作品诉说着生平所历。 一、待字、初嫁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亦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其母王氏出身名门,文学修养极高。父母家学渊源,为李清照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她幼年丧母,在父亲擢至汴京时,她跟随其他亲人在明水长大,生活的无拘无束养成了她“倜傥有丈夫气”的爽朗性格,明水的秀美风景也为她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最初的素材。李清照的《如梦令》虽只用了三十三字,却为后人留下了别具一格的、豪迈倜傥的小令。人称“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也。”李清照的词风总的虽属婉约派,但她的作品中却没有过多的脂粉气,有些尚可归为豪放一列。恰如她的小舟驶入“藕花深处”而“惊起一滩鸥鹭”一般,她的出现也在当时的文坛中荡起一层涟漪。云英未嫁时她的诗词中无不洋溢着少女的烂漫与恣意。“知否,知否?因是绿肥红瘦”这种恣意的慵懒也只有李清照能准确的表达了。“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仅仅十二字就将调皮小儿女的心态清晰展现,没了大家闺秀的架子,却多了些真实的欢愉。 如果说待字是的易安是颗青梅,那初嫁后的她便如蜜枣一般了。与赵明诚新婚之处的岁月可谓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兼具了。《减字木兰花》中“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淡淡的羞涩之意,浓浓的呢喃之音,而“徒要教郎比并看”更是将夫妻间的撒娇昵意表露无遗。 二、党争、分别;重聚、初叹 在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的第二年,“元祐奸党”四字将一切的美满打破,因为李清照父亲李格非被编入“元祐党”,李清照不得不被迫“归宁”。“云中谁寄锦书来”将对丈夫的思念与期盼和盘托出,“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词的艺术个性资料

李清照词的艺术个性

李清照词的艺术个性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学的长河中,由于封建社会的“重男轻女思想长期禁锢人们的头脑,以致载入史册的女作家凤毛麟角。然而,才女李清照却以洋溢的才华和争雄文苑的文笔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重视,成为一名颇有特色的女词人。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被誉为南宋婉约派宗主。李清照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严分词与诗的区别,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艺术风格独特,形式上善用对比、白描手法,状物抒情,细腻精巧,曲折尽意,语言清新自然,音律和谐优美,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把婉约词推向高峰,对后世影响很大。其词现存七十多首,总体来看完整地反映了李清照一生的情感轨迹。前期作品多写其悠闲生活、闺房相思,内容缺乏深意。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点绛唇》(蹴罢秋千)等都表现对爱情的向往和对自然景物的喜爱,韵调优美,风格热情明快。后期多抒发孤寂凄凉的身世之感,情调感伤,并寄寓了对中原故土的怀念之情,风格曲折深隐、哀婉凄凉。如《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等,在对故乡的怀念中,表达一定的爱国感情。本文将从李清照形象词作的内外俱美艺术魅力、艺术表现手法、细致的语言特点和后期流露的爱国主义思想五个方面来论述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一、展现真实强烈的女性抒情意识和抒情形象。

以男子之笔墨,状女子之口吻,这是词的一个显著特点和惯用手法。然而,代言人毕竟只是代言,香花美人在词人笔下也往往只是君臣不遇、感怀伤世的借用品,真正能现女子之态、剖女子之心的,毕竟应是女作家们自己。男性写女性,终究隔了一层。这个“隔”,在李清照和她的词中是没有的。 1.李清照的词几乎全是她心里路程的写照,常是直抒胸臆,把自己深切体验到的酸甜苦辣种种感受和喜怒哀乐的感情加以真实,细腻的表现,令人为之心动。她的词与那些“男子作闺音”的所谓“代言”现象,是无法比拟的。“代言”词,只可以拿来娱乐大众,但拿来表达真正的人生体验,则是不痛不痒的,难登大雅之堂。在《一剪梅》这首抒情小令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丈夫的深度钟情,吐露了天各一方的相思之苦。一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真真切切地表达了深思挚爱之情,把新婚离别后的妇女心声勇敢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既无矫情又不是自我,流露强烈的苦恋感情。它以平常的现象和古代女子那种幽怨感情结合起来,更好地抒发了女主人公深厚的思想感情。另外,李清照词的抒情形象也是充分表现了种种真实和隐衷的。一方面表现了少女真实和热烈的情感和那种热爱生活及大自然,大胆追求爱情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在宋代词坛,有许多作者是无病呻吟,但李清照却难能可贵地抵挡这般呻吟之风,大胆而真实地表现生活。她的词有其独特之处,最突出一点是她能够直抒胸臆,写真情实感,结合自己的语言技巧,把词写得淋漓尽致,却又不是一泻无余。这种艺术力量,不是靠夸张,

李清照的词风特点

李清照的词风特点 唐诗 宋词一直是我国文坛上独树一帜的文化奇葩。 说到宋词, 我们便会想到婉约 派和豪放派。 提起婉约派,我们自然会想到温婉、柔美的语言和清丽脱俗的意境,不仅会 冲口而出“才下眉梢,却上心头”的忧伤,亦会想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 朝朝暮暮”的缠绵悱恻, 还会想到“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相思 之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悲痛之情。…… 婉约派词风的内容似乎大多数表现的是男女之间的感情,以及个人的遭遇, 偶尔也会有一些山水田园的作品。 我们大家都知道,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李煜、李清照 、温庭钧等。柳永的《雨霖铃》中的名句,我们都能耳熟能详“杨柳岸,晓 风残月”,婉约派的词似乎以凄凉、清新、圆润,结构细致精密为特点,在表现 形式上十分含蓄、内敛。大多抒发个人情感,离愁别绪的凄美文风。 婉约派的女词人中,我特别喜欢李清照的词。 北宋末年,赵明城辞别家人远离家乡到外地出任知州,李清照独守空闺,又 恰逢九九重阳佳节。天气骤然转凉“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天从早到晚,天空总 是布满“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耐,寂寞不已。外 面天气不佳,只好一个人闷坐在家里,独自一个人看着香炉里,瑞脑香升起的袅 袅青烟出神发呆, 真可谓百无聊赖! 又恰逢重阳佳节, 天气骤然转凉, 睡到半夜, 凉凉的寒意透入帐中落在枕上。 与原本夫妻团聚时闺房的温馨气息相比, 此时更 觉凄凉、冷清,才会有“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的凄凉感觉,怎 么能不叫人“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独自一个人闷坐在闺房, 才强打起精神“东篱把酒”然而, 并不能让她的愁 绪释怀。反而让她的心中掀起更大的情感涟漪。重阳佳节,菊花开得美丽鲜艳, 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排遣对丈夫的 思念之情。“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无须再多言语,刻骨的相 思之情已经跃然纸上。独立于南宋词坛,令人叫绝。 李清照在写《声声慢》时,正值金兵大举入侵,北宋很快灭亡。与李清照志 趣相投的丈夫,也不幸病逝在任上。在她南渡逃难的过程中,夫妻俩半生收藏的 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得李清照尝尽了国破家亡,生活 颠沛流离的苦楚。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笼罩在一片凄惨愁苦的氛围中,

简述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作业3---2

作业三:思考题11:简述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明星,她以突出的才能另辟天地,形成了易安体艺术格调的独特性。李清照的词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无论哪一时期的作品,李清照都能写得独具韵味、真切动人,因此,人们将李清照这种独具韵味的风格称之为易安体。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宋代杰出的文学家,因为鲜明的个性风格和特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被称作“易安体”。她的词作凭借独特的艺术特色,取得了很高的造诣:首先,从题材到风格形成了以婉约柔媚为主的女性化特点,展现了一个在那个时代十分特殊的知识女性的心灵世界;其次,她的词能够集雅俗于一体,将极精美雅致的画面与极通俗真切的情事结合在一起;在语言方面,李清照的词既造句精巧,又善于生动地化用口语,贴切自然,通俗流畅,富有韵律之美。 【关键词】李清照;词;艺术特色 李清照是我国南北宋交替时著名的女词人。她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博古通今、多才多艺,擅长诗文;母亲王氏,知书善文,也是当时的才女。父母给了她宽松的家庭氛围和教育环境,为李清照的成长提供了自由的土壤,使得她所受到的教育并不是普通女子所能

相比的。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也是当时一个很有才气的文人,给她带来了许多的温馨浪漫与诗情画意,两个人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经常一起饮酒赏花做词。出生在名门的李清照,从小就喜爱诗词,她过目不忘,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才华出众,擅长文赋,精通音律,擅作书画,尤其以词的艺术成就为最高。她的词自问世以来,赢得了广泛赞誉,对我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流传至今,仍然绽放光彩。她的作品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并且每一个特点都是多面的、立体的。无论是感情的抒怀,意境的选择、语言的提炼、还是创作的技巧,都有独到之处。李清照的词作,字字句句都体现出了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婉约文风。本文以李清照不同时期的几首代表作为根本,对她词作的艺术特色,做一些简要的分析。在李清照之前虽然有许多诗人、词人,做了很多反映闺中妇人的词,但却是对闺妇情感思想的一种临摹和揣测,其诗词停滞于便面,无法体现贴切真实的思想感情,而李清照却以她自身的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为前提,塑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她运用女性特有的婉约,结合其与生俱来的刚毅之气,赋予了词新的元素,为当时日渐枯竭的文坛注入了新的活力。她的词几乎每一首中都塑造了一个形象生动、呼之欲出的女主人公形象,这是一种女性的自我描写、自我记叙,因而也更能打动人。作品中的抒情女主人公随着女词人的成长一起成长,一同经历,在不

浅谈李清照的词对后世的影响

浅谈李清照的词对后世的影响 摘要: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女作家,被誉为婉约词之宗。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书画,在众多的中国古代作家中,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放射出奇光异彩。而这位颇受上天溺宠的天子娇女尤在文学创作上更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下面从李易安词中所表现的其所处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文学追求和社会关注等不同层面去透视李请照作为一个文化女性对后世所产生的积极及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叛逆性情才情大爱局限 一、易安词的积极影响 1.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作为一名封建社会的女性,李清照本身的自 主、自强、自信的坚韧性格。首先,对封建家庭的冲击。李清照曾有诗云“炙手可热心可寒”,大胆地以杨国忠入喻,她完全无视上下尊卑的家庭等级观念,对公公赵挺之予以尖锐的讽刺,表现出她自主的个性。其次,她关心国家大事。南渡后,李清照面对沦陷的北方家乡,心中的忧愤难以平息,对南宋君臣的软弱恐惧、屈辱退让,更是满腔怒火。在此时她的名句“南业尚觉吴江吟,北狩应知易水寒”,充分地体现了作者不甘落后的自强性格,不愿默守闺中,可以说是一个“花木兰”。 此外,她还敢于批判男性权威。她从汪无知地跟随着别人盲走,而在于自信自己的才能,坚定自己的立场,以“知音”的身份,指出苏轼,秦观,黄庭坚,王安石等十六人弊病。我们知道,

苏、秦、黄、王等是当时社会上的知名人士,而李清照在当时只不过是一名无名小卒,竟然能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言论,“其狂不可及也。”不畏惧黑暗势力的压迫,不退却,不妥协,自强不息地凭借自己的智慧、才能、胆识、自信地谈古论今,不愧为一名时代巾帼英雄。她对公公的不满,体现了对封建家庭等级观的不满;对国事的关心,改变了以前妇女“一心仅为父亲、丈夫服务”的观念,开了妇女关切国事的先河;对男性权威的批判,则从本质上说是对封建社会男权主义的严重不满。 可以说,李清照的性格也造就了她叛逆的性征。 2.真性情世界的完全展示:李清照只抒写属于她个人的独特性情和 真实感受,这是易安词最显着的特征。她的词,多发至于本人腑肝之诚,“满楮情至语”,把感性的生命部份发扬而光大了,故多有自然深挚之趣。我们可见《点绛唇》一首:蹴罢秋千,起来慷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 和羞走,俦门回首,却把青梅嗥。此词意虽浅,却可见李清照少年才力,以及她未出嫁前无忧无虑的少女生活的一个侧面。作者用笔为自己作了一幅特殊格调的“肖像”。从线条上看,可能有点稚嫩,但并不纤弱;从构图上看,虽是轻浅色勒,却以传神之笔略加点染,塑了一个纯洁、活泼、聪毅、多情的少女形象。在《一剪梅》中: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绵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王国维说:

李清照的诗词的艺术特色

报名号:1078 姓名:吴中义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吴中义 内容摘要: 几百年来,李清照一直广受人们的关注,主要是她在诗词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李清照的词格调高雅清丽,情感浓烈真挚,个性鲜明突出,语言通俗清新。她擅长借助日常细微的生活细节,传达复杂微妙的内心情感;她善于摄取富有特征性的语言、动作、表情来表达人物的内在感情;善于汲取、琢炼新鲜活泼的民间口语、俚语,形成晓畅雅致的语言风格,读之令人回味无穷。她的诗词讲求格律,给人以音乐的美感。他的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李清照也因此成为一代“婉约词崇”。“《云韵集》卷十云:两宋妇人能词不少者,无出其右矣。” 关键词:俚语含蓄美婉约词崇易安体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宋代杰出的文学家。她的词作,以其鲜明的个性风格和神韵,被当世及后世以“体”名之,称为“易安体”。她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她的词被推为“压倒须眉”、“词采第一”、“婉约词宗”,受到古今读者的称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探讨它的艺术特色,对我们继承文学遗产,繁荣文学创作,有很大裨益。 一 词史上大量的作品都是写柔情密意,离愁别恨,相思苦衷。李清照作为大词家,她的大多数作品亦是如此的,千古流传的李清照词的主要内容正是离别相思和晚年愁苦。但是作为抒情圣手的李清照,写来与前人迥然有别,自出新意。在艺术上有很多成功的经验。 首先,李清照善于摄取富有特征性的语言、动作、表情来表达人物的内在感情。《萍洲可谈》说:“李清照多移艺,词尤婉丽,往往出人意表。”所谓“出人意表”,就是指她善于捕捉形象,描写心理,能用轻巧新颖的手法写出别人难以写出的情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首词就是通过人物对话表现人物个性。粗心的卷帘侍女对花的

李清照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

李清照的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班级:化学类2班 作者:李波孔静梅李宁刘成伟于照涵 摘要: 李清照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女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对宋词的历史有着杰出的贡献。她的词不追求词藻的华丽,不苛求字句的精湛,但是词中处处可见生动鲜明的事物与细致入微的心理,语言清新朴素。她不仅开创了“易安体”,更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备受古今论者的赞誉。九百年来,其词以真挚的情感,浅淡的语言,清超的意境,感动了无数读者。通过研究易安词的艺术特点,旨在找出其词的魅力所在,一方面加深对其人其作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评价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 婉约易安体南渡艺术风格热爱生活孤独寂寞艺术意境奇女子艺术成就中国文学 主要内容: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父亲李格非,字文叔,熙宁九年进士。母亲王氏同样知书善文。李清照从小就在这个文化氛围浓厚的仕宦家庭中长大,在闺中即小有文名。她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女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对宋词的历史有着杰出的贡献。她的词不追求词藻的华丽,不苛求字句的精湛,但是词中处处可见生动鲜明的事物与细致入微的心理。语言更是清新洒脱。她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 她的词有两大特点,一是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李清照词的思想内容: 李清照对中国文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她善于用不同的文体来表达不同的题材。她用词来书写自己的情感、生活、意趣;用诗来表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及见识;用文来记叙自己的智慧、文学主张。在诸多的文学表现形式上,李清照的词最为突出,奠定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明〃杨慎《词品》中说“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清〃沈谦《填词杂书》中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清〃纪昀《四库全书总

李清照前后期词作风格的区别

李清照前后期词作风格的区别 在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文人较少,而能够在创造艺术上取得较高成就的更少之又少,李清照则是这一方面的代表人物。因为这位巾帼词人的横空出世,使南渡词坛放出奇异的光彩。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可以说,李清照是出生在一家学术、艺术空气都十分浓厚的家庭里。李清照自少便有诗名,她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双方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或鉴赏书画鼎彝,生活比较美满。靖康二年后,她和赵明诚相继逃兵江南,丧失了向来珍藏的大部分书画。后来赵明诚又病死健康,她就展转流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孤苦生活中度过了晚年。 李清照的创作在诗、词、散文方面都颇有成就,但最突出的还是词。她早年写的《词论》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一系列作家。她认为“词别是一家”,在艺术上有它的特点,要求协音律、有情致,这是对的。问题在于她看不到欧阳修、苏轼等在词创作上的革新精神,这就未免太保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她的创作成就。 李清照在宋代刊行的《漱玉词》已经失传。现在辑录的只有七十多首,其中还有些不可靠。她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二期。前期词描写她在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我们知道李清照出身于门第很高的宦官世家,父亲李格非是兼散文家,母亲也工文章,家庭的学术、艺术空气都十分浓厚,而且李清照婚姻幸福、伉俪相得,夫唱妇和,生活安静舒适。这样的环境,把年轻时候的李清照培养成一个才华焕发、有抱负、有理想、有豪爽和纯真性格的女子。可是她又是生活在封建社会里,在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处于无权的地位,因此被剥夺参与广阔社会生活的机会。同时,她那个时代,恰是宋代理学家们变本加厉地提倡封建礼教以控制女性的年代。她在有文化的家庭里所培养起来的卓越才能,比较健全的性格以及豪迈的抱负和理想,不仅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还要受到社会力量的压制和束缚,以至于李清照虽不安于“寂寞深闺”的狭小樊笼,要求有更广阔的生活和精神世界,而不可能得到实现。这就给她带来了封建时代的妇女所不能避免的苦闷,也使得她把生活和精神的活动局限于对爱情和对自然的喜爱上。所以,她前期词的主要内容也只有这两个方面,描写面较狭窄,但其创作风格、思想内容还是表现突出。 李清照的爱情之歌是纯洁而生动的,请看她的《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倚宝鸭衬香胆,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这首词传神地描写了少女的娇柔神态和恋爱心理。这在封建礼教吃人的社会里,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得自由恋爱的社会里,可以说是大胆至极。她的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的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追求婚姻自主的民主思想。随着赵明诚的出仕,夫妻暂离,生活出现了暂时的缺憾。李清照甜蜜宁静的心弦于是弹奏出一首首略带苦涩和幽怨的望夫词: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这些轻盈精妙的相思曲铭刻着女词人的情感历程。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既有婚姻来

诗人李清照的作品风格是怎样的

诗人李清照的作品风格是怎样的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那么你想知道这位人物创作的作品风格是怎样的吗?如果你想知道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哦!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

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通过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声声慢》通过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处境,运用叠词,表达了自己难以克制、无法形容的"愁"。又如《清平乐》中“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悲伤,《孤雁儿》中的悼亡情绪,都是在国破家亡、孤苦凄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李清照在早年还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说法,是宋代的重要词论,也成为她词创作的理论依据,著有《漱玉词》,

论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

论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 【内容摘要】 李清照是我国南宋词坛的大家,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特殊地位的女文学家。她把女性的柔情美,诗人的理想美和性格的阳刚美融为一体,形成自已独特的艺术个性:婉中见直,柔中有刚。她的词作发臻于完美的艺术技巧,充分展示了其个性,揭示了女性生活中婉美、多情的一面,她的词作就是她的一部思想情感的发展史。李词也为后世、为今人留下了一系列既各自独立、又前后发展衔接的知识女性形象,填补空白的丰富了我国古代文学史的人物画廊。 【关键词】李清照;艺术风格;情感;语言 李清照(1084--约1155),自号易安居士,宋代杰出的文学家。她的词作,以其鲜明的个性风格和神韵,被当世及后世以“体”名之,称为“易安体”。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李清照作为著名的女作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卓然自成一家。她的词作,不仅在古典时代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而且至今仍有不少名篇,被人们传诵把玩,以为绝唱。词史上大量的作品都是描写相思苦衷,离愁别恨,李清照作为“婉约之宗"流传下来很多的作品内容是伤春悲愁,离别相思和晚年愁苦,但与前人不同的是她的作品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且每一个特点都是多侧面的、立体的、无论是感情的抒怀,意境的选择,语言的提炼,创作的技巧,都有独到之处。 一、寂愁哀婉真挚朴素 所谓寂愁哀婉,就是以委婉曲折的手法来抒发含蓄婉约的感情,简言之即“曲径通幽”。柔美是婉约派的共同特点,但不同作家有不同的表现。柳永多发露线俚,市民意识十足;周邦彦浑厚典雅,文人色彩浓厚;秦观细赋婉丽,而“格力失之弱”。与之相比,易安词的个性化色彩更为明显和突出。李清照的词是她生活经历艺术的再现,她将自己体验的感情用艺术形象毫无掩饰地真实地表现出来。作品中的“情”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者通过词中“情”的发展变化,感觉词人生活的波澜起伏。 (一)、青春激情的少女时期和新婚期。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生活平静舒适,她在有教养的家庭长大,思想上受封建礼仪的束缚较少,从小就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受到良好的文学的熏陶,养成了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聪慧高洁、活泼开朗的品格。如<<点绛唇>>“见客入来,袜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将闺门少女突然见到生客来访时的天真娇憨之态写得逼真自然。嗅梅观客,将少女羞涩中又带新奇的心理描写得大胆明朗。一个天真活泼、热情、纵性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又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如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里展示的是包括作家本人在内的一群少女形象,表现了那种热情活泼,无拘无束,顽皮好胜,憨态可掬的少女的天然情态,在作家恬淡悠闲的回忆里,又蕴涵了多少留恋向往的感情。 又如她后期的作品《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

李清照词的艺术个性

李清照词的艺术个性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学的长河中,由于封建社会的“重男轻女思想长期禁锢人们的头脑,以致载入史册的女作家凤毛麟角。然而,才女李清照却以洋溢的才华和争雄文苑的文笔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重视,成为一名颇有特色的女词人。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被誉为南宋婉约派宗主。李清照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严分词与诗的区别,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艺术风格独特,形式上善用对比、白描手法,状物抒情,细腻精巧,曲折尽意,语言清新自然,音律和谐优美,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把婉约词推向高峰,对后世影响很大。其词现存七十多首,总体来看完整地反映了李清照一生的情感轨迹。前期作品多写其悠闲生活、闺房相思,内容缺乏深意。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点绛唇》(蹴罢秋千)等都表现对爱情的向往和对自然景物的喜爱,韵调优美,风格热情明快。后期多抒发孤寂凄凉的身世之感,情调感伤,并寄寓了对中原故土的怀念之情,风格曲折深隐、哀婉凄凉。如《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等,在对故乡的怀念中,表达一定的爱国感情。本文将从李清照形象词作的内外俱美艺术魅力、艺术表现手法、细致的语言特点和后期流露的爱国主义思想五个方面来论述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一、展现真实强烈的女性抒情意识和抒情形象。

以男子之笔墨,状女子之口吻,这是词的一个显着特点和惯用手法。然而,代言人毕竟只是代言,香花美人在词人笔下也往往只是君臣不遇、感怀伤世的借用品,真正能现女子之态、剖女子之心的,毕竟应是女作家们自己。男性写女性,终究隔了一层。这个“隔”,在李清照和她的词中是没有的。 1.李清照的词几乎全是她心里路程的写照,常是直抒胸臆,把自己深切体验到的酸甜苦辣种种感受和喜怒哀乐的感情加以真实,细腻的表现,令人为之心动。她的词与那些“男子作闺音”的所谓“代言”现象,是无法比拟的。“代言”词,只可以拿来娱乐大众,但拿来表达真正的人生体验,则是不痛不痒的,难登大雅之堂。在《一剪梅》这首抒情小令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丈夫的深度钟情,吐露了天各一方的相思之苦。一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真真切切地表达了深思挚爱之情,把新婚离别后的妇女心声勇敢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既无矫情又不是自我,流露强烈的苦恋感情。它以平常的现象和古代女子那种幽怨感情结合起来,更好地抒发了女主人公深厚的思想感情。另外,李清照词的抒情形象也是充分表现了种种真实和隐衷的。一方面表现了少女真实和热烈的情感和那种热爱生活及大自然,大胆追求爱情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在宋代词坛,有许多作者是无病呻吟,但李清照却难能可贵地抵挡这般呻吟之风,大胆而真实地表现生活。她的词有其独特之处,最突出一点是她能够直抒胸臆,写真情实感,结合自己的语言技巧,把词写得淋漓尽致,却又不是一泻无余。这种艺术力量,不是靠夸张,也不是靠铺陈,而是靠白描的笔

浅谈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浅谈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本文从真挚朴素的情感、自然率真的文学语言和高远博大意境三个大的方面浅谈了李清照的词,并分别用真实的情感是她生活经历艺术的再现、早期作品的欢快格调、婚后的风格转变、晚期的凄凉写照四小点论述了其真挚朴素的情感;用词的家常化口语化、锤炼而不着痕迹的文学语言、善用白描锤炼语言、语言的韵律美四个方面论述了她自然率真的文学语言;用主观情感占主导地位、赋予自然景物灵性、独特的个性魅力、爱国爱家的忧患意识四个方面论述了其作品高远博大意境。从以上几个方面揭示了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并指出了其作品的独特魅力以及影响。 关键词:李清照词艺术特色 李清照是我国南北宋之交时著名的女词人,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书画,在灿若繁星的中国古代作家中,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放射出奇光异彩。她的词自问世以来,赢得了广泛赞誉.对我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推为“婉约之宗",流传至今。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说:“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如此。”①沈曾植《菌阁琐谈》说:“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苏、辛,非秦、柳也。”②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若本朝妇人,当推(李清照)词采第一。”③杨慎在《词品》中说:“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④李调元在《雨村词话》中评价说:“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之席,其丽处亦参片玉之班,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⑤王士祯在《花草蒙拾》中进一步强调“婉约以李易安为宗。”⑥ 词史上大量的作品都是描写相思苦衷、离愁别恨。李清照作为“婉约之宗"流传下来很多的作品内容是伤春悲愁,离别相思和晚年愁苦,但与前人不同的是她的作品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且每一个特点都是多侧面的、立体的。无论是感情的抒怀、意境的选择、语言的提炼、创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