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导管输液冲封管标准2

留置导管输液冲封管标准2
留置导管输液冲封管标准2

留置导管输液冲、封管规范

一、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总则

1.在每一次输液之前,作为评估导管功能的一个步骤,应该冲洗血管通路装置。

2.在每一次输液后,应该冲洗血管通路装置,以便将输入的药物从导管内清除,防止不相容药物之间接触。

3.在输液结束冲管之后,应该封管以减少装置阻塞发生的危险。

二、冲封管方法

1.冲管方法:脉冲式冲洗,推一下停一下,在导管内形成漩涡,冲洗彻底。

2.封管方法

(1)正压封管技术:

方法1:推封管液至剩余0.5ml,用边推注药液边退针的方法,拔出注射器的针头,推注速度大于拔针速度。

方法2:推封管液至剩余0.5ml,夹闭小夹子,方法是一手持小夹子,一手快速将延长管(拿捏输液接头侧)推至小夹子底部。

(2)使用无针正压输液接头。

三、封管液种类、剂量、注射器规格

—PICC(4Fr)+延长装置容积×2=2.66ml

—外周静脉留置针容积(以20G为例)×2=2.20ml

2.采血或输血情况下,需要更大容量的冲洗液冲管后封管。

3. 小儿依年龄、病情、导管型号适当减少冲封管液量。

四、冲管和封管的实践标准

1.首选单次使用的小剂量装和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如果必须使用含多剂量的容

器,则一个容器只用于一个患者。

2.应使用不含防腐剂的0.9%氯化钠溶液(美国药典)封管;当药物与生理盐水不相容时,应该先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冲管,然后再用生理盐水和/或者肝素盐水封管。由于葡萄糖可为生物的被膜生长提供营养,所以应该将其冲洗出管腔。

3.用于冲洗导管的不含防腐剂的0.9%氯化钠溶液最小剂量取决于导管类型和大小、患者的年龄、输液治疗的类型。建议最小量为导管内容积的2倍;但对于采血或者输液而言,可能需要更大容量的冲洗液。

4. 每次输注脂肪乳剂、静脉高营养、化疗药物后,要用生理盐水10-20ml脉冲式冲洗干净导管,防大分子物质粘附导管壁,再输其他液体。

5.中心静脉导管(4Fr以上),在给药和输液前,作为评估导管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护士应该抽回血。

6.在给予药物和溶液之前,如果遇到阻力和/或者不能抽出回血,护士应该采用其他方法来评估导管的通畅性,不能用力冲洗导管。

7.为了避免损伤导管,用于冲管和封管的注射器的大小注射器选择应该遵照厂家要求,可用最小10ml的注射器抽取不含防腐剂的0.9%氯化钠溶液来评估导管的通畅性。

8.成人和儿童患者使用每一次外周静脉短导管之后,应使用不含防腐剂的0.9%氯化钠溶液封管。

9.对于术后患者需要使用肝素盐水封管液应谨慎,倘若使用,建议从术后第4天到第14天或者一直到停用肝素盐水为止,每2~3天监测一次血小板计数,监测肝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

10.中心血管通路装置由于植入的风险和费用,建议在每一次间歇式使用后,最好使用10U/ml的肝素封管液封管。但对于一个具备完整压力敏感阀的导管,建议按照生产厂商的使用说明要求,也可使用不含防腐剂的0.9%氯化钠溶液封管。

11.为了防止断开输液接头时血液回流,应该保持导管腔内液体的正压。

护理部

2012.11.8修订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防治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防治 一、长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分类和临床表现特点: 长期导管相关性病原性感染,包括:1、导管腔内细菌定植,2、导管出口感染,3、皮下隧道感染,4、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和败血症或脓毒血症,5、导管相关转移性脓肿,6、导管相关性心内膜炎。 导管腔内细菌定植大都是没有临床症状,只在导管血培养时发现细菌,但细菌菌落数不会特别多,今后可能发展为导管血行性感染,必须密切关注。导管出口感染比较常见,多数患者与局部卫生差有关,局部红肿和轻度疼痛,分泌物增多,严重患者可形成出口肉芽肿,多数患者局部处理可以控制。导管皮下隧道感染可以有出口感染延伸或者隧道表皮破损导致细菌侵入皮下隧道,初期不容易发现,到出现临床表现时常有隧道红肿隆起,挤压隧道可出现导管口溢脓或脓血,通常需要拔管,同时加强抗生素治疗。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和导管相关性转移性脓肿以及导管相关性心内膜炎,都是严重并发症,严重患者可导致休克和死亡,必须积极正确和及时有效的治疗。 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菌血症和败血症或者脓毒血症,感染早期临床症状可能不严重,或者透析间歇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容易烟雾病情治疗。通常在透析开始不久即畏寒、寒战、发热不适,发热可达40度,也可以表现延迟发热,血培养大多阳性,部分患者血培养阴性,血白细胞升高,G-杆菌严重感染,反而

可导致白细胞下降。临床上,使用长期导管患者血液透析过程发热,需要高度怀疑导管感染,立即检查血常规,做双份血液病原学检查,开始静脉或导管内使用抗生素,禁止使用激素退热。 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关于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的诊断标准:1、至少1份静脉血培养和导管末端培养为同种微生物,2、或者2份(1份经导管接口,1份经外周静脉)血培养结果满足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的定量标准或阳性时间差诊断标准,3、或者2份导管血液标本定量培养,1份菌落计数是另1份的3倍以上。定量血液培养是指导管血液培养菌落是静脉血培养结果的3倍或以上。阳性时间差是指中心静脉导管血培养结果比外周静脉血培养阳性结果至少早2小时。 为了有效治疗导管腔内感染,开始经验用药,采用广谱抗菌素,同时等待血培养结果调整药物。总体原则如下:对于长期留置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且没有出现出口部位或隧道感染的体征,而又想保留导管的患者,抗生素封管治疗是其适应症。对于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抗生素封管治疗不应单独使用,而应当和全身性抗生素联合治疗7-14天。抗生素封管溶液的更换一般不应超过48小时,而非卧床患者的股部置管应该每24小时进行更换。然而,正在经历血液透析的患者抗生素封管溶液可以在每次透析结束后更换。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防治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 管感染的防治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防治 一、长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分类和临床表现特点: 长期导管相关性病原性感染,包括:1、导管腔内细菌定植,2、导管出口感染,3、皮下隧道感染,4、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和败血症或脓毒血症,5、导管相关转移性脓肿,6、导管相关性心内膜炎。 导管腔内细菌定植大都是没有临床症状,只在导管血培养时发现细菌,但细菌菌落数不会特别多,今后可能发展为导管血行性感染,必须密切关注。导管出口感染比较常见,多数患者与局部卫生差有关,局部红肿和轻度疼痛,分泌物增多,严重患者可形成出口肉芽肿,多数患者局部处理可以控制。导管皮下隧道感染可以有出口感染延伸或者隧道表皮破损导致细菌侵入皮下隧道,初期不容易发现,到出现临床表现时常有隧道红肿隆起,挤压隧道可出现导管口溢脓或脓血,通常需要拔管,同时加强抗生素治疗。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和导管相关性转移性脓肿以及导管相关性心内膜炎,都是严重并发症,严重患者可导致休克和死亡,必须积极正确和及时有效的治疗。 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菌血症和败血症或者脓毒血症,感染早期临床症状可能不严重,或者透析间歇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容易烟雾病情治疗。通常在透析开始不久即畏寒、寒战、发热不适,发热可达40度,也可以表现延迟发热,血培养大多阳性,部分患者血培养阴性,血白细胞升高,G-杆菌严重感染,反而可导致白细胞下降。临床上,使用长期导管患者血液透析过程发热,需要高度怀疑导管感染,立即检查血常规,做双份血液病原学检查,开始静脉或导管内使用抗生素,禁止使用激素退热。 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引管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引管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操作方法 实验组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在B超定位点常规消毒皮肤, 2%利多卡因逐层麻醉至胸膜,穿刺针沿穿刺点肋骨上缘垂直刺入,当阻力突然减轻,回抽注射器中有积液即证明进入胸膜腔;导丝沿穿刺针进入胸腔10~15 cm后拔出穿刺针,扩张器扩张局部皮肤,借助导丝将导管导入胸腔10~15 cm,固定导管,拔出导丝,空针回抽见胸腔积液抽出证实穿刺成功。引流管局部固定,拨出导丝并接三通管、艾贝尔引流管、引流袋,最后用 3 L手术粘贴巾敷贴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第一次抽液量不超过700 ml,以后每次抽液量不超过1 000 ml。每周抽液2~3次。两组均积极治疗原发病。 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检验方法采用χ2检验,以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及胸穿次数比较 见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见表2。 3 护理体会 术前护理 置管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置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告知置管的好处为可减少穿刺次数,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 术中配合及并发症的观察 协助摆好体位,常规消毒,铺孔巾、抽好局麻药。整个过程护士守候在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情况以及有无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昏等不适[3],一旦出现,应提醒医生停止操作,查明原因,就地抢救。

术后护理 ①加强巡视,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导管脱落、扭曲、受压,以保证引流通畅。②指导患者适当更换体位、轻咳,鼓励其离床活动,以利液体引流,但注意引流储藏袋不可高于引流口;或活动时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导管脱落。③指导患者擦身时要保持置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如果穿刺点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时,需每日用碘酒、酒精消毒并更换敷料。④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控制引流速度,以不超过50 ml/min的速度进行缓慢排液,一般每日引流量控制在2 000 ml以内,首次放液量不超过500 ml,每天引流3~4次,更换引流袋1次,记录24 h引流液,更换时注意夹闭管道,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引起医源性气胸。⑤引流不畅时,让患者变换体位,如发现堵管,可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或生理盐水加糜蛋白酶或生理盐水加肝素钠10~20 ml注入导管, 30 min后引流物溶解后抽出,冲洗压力不可过大,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停止操作。⑥因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加上引流大量的胸液,蛋白质大量的丢失,患者易引起低蛋白血症,故应指导其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必要时静脉补充白蛋白、脂肪乳等高营养物质。⑦24 h引流液少于50 ml,B超检查胸腔积液基本放尽可拔管。拔管后压迫穿刺点5~10 min,消毒后贴敷贴。继续观察穿刺处有无渗液、渗血。拔管后继续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胸闷、胸痛, 48 h内禁止淋浴。 4 讨论 由表1显示实验组患者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住院天数、胸穿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无胸膜粘连、损伤性气胸、胸膜反应等并发症,仅有4例引流管堵塞,经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或生理盐水加糜蛋白酶或生理盐水加肝素钠10~20 ml注入导管, 30 min后引流物溶解抽出后通管,无需重新置管。与魏长春等[4]总结的100例胸腔引流管排液经验效果相近。 近年研究表明,引流管口径大小对引流效果没有影响[5],但临床上趋于用小口径导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原为血管内置管,管径细,管壁光滑,对肺和胸壁损伤小,能灵活控制引流量,不影响日常活动,携带方便,同时避免了反复胸腔穿刺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感染,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常规胸腔穿刺引流每次抽液有限,不能有效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放液较多,易导致纵隔移位,并且患者需经历多次穿刺的痛苦,往往产生惧怕疼痛、肺损伤等恐惧心理,而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并留置,操作迅速,穿刺针在胸腔内留置时间短,减轻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在护理中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让患者知道导管引流的必要性,防止患者过度精神紧张,以便于更好地配合治疗。积极做好导管引流的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导管堵塞,严格无菌操作,预防胸腔内感染。合理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提高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术的成功率,有效的护理措施避免了导管堵塞、脱落、继发感染等现象的发生。本方法可以安全、充分地排尽胸腔内大量积液,减少胸穿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减少胸腔积液残留量,防止胸膜粘连、增厚和慢性脓胸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降低深静脉导管的堵管发生率

降低深静脉导管的堵管发生率 实施团队:太和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QC小组 现状调查 对2012年11月,选择我科深静脉导管留置患者,进行堵管率分析发现:共121例,深静脉导管完全堵塞16例,部分堵塞10例,经处理后再通6例,拔管处理20例,拔管率16.5%。 深静脉置管在危重病救治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重症患者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深静脉导管堵管,再次置管既加重患者的痛苦和心理及经济负担,又增加穿刺相关风险,特别是有凝血功能障碍、穿刺困难的患者。因此,正确的护理很关键。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降低深静脉导管的堵管率。 原因分析 根据鱼骨图分析,找到以下几个原因: ◆护士巡视不到位,操作不当 ◆原发病未得到控制,患者体质高凝状态 ◆未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堵管后处理不当或不及时

制定对策 对策实施 1.护士长弹性排班,重点时段,重点环节保证人员充足,加强巡视,保证病人 安全,输液过程中及时更换输液瓶,保证输液顺畅,深静脉通畅。

2.每周进行深静脉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平时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吸 取经验。疑难问题利用头脑风暴法,各述己见,互相沟通,得出最佳解决方案。 3.及时准确的根据医嘱实施治疗与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的出凝 血机制合理应用抗凝剂和冲管时间。 4.熟练掌握各种药物的用药知识,并整理ICU中会引起配伍禁忌的常用药物种 类,与医生协调医嘱,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推注不同药物之间及封管前,用生理盐水5ml冲净管腔残余液体,防止配伍禁忌导致沉淀物堵管;每次输注TPN液及其他高渗液体完毕后,都应认真冲管;每12h用肝素稀释液封管一次;采用脉冲式正压封管。 5.变换体位时保持导管无扭曲、打折。如堵管已发生,用注射器带少许负压回 抽,见血观察有无血凝块,并将之弃掉,再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稀释液冲管后进行输液;还可用2000-3000IU/ml尿激酶0.3-0.4ml注入导管后夹闭,5分钟后回抽无血则重复步骤。 6.对科内全体护士进行操作考试,合格率要求达到100%。并不定期现场抽查, 保证患者深静脉护理合格。 效果评估 通过全体护士的努力,深静脉堵管率明显下降,观察58例患者,完全堵塞2例,部分堵塞7例,予积极处理后通畅5例继续使用,拔管处理4例,拔管率6.8%。达成了我们的预期目标。 回顾与计划 持续质量改进是现代管理的精髓和核心,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特别是在全面管理的基础上,更注重过程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方法。而通过实施CQI管理几个月来,建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针对导管的护理,提高了护士对导管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护理意识,同时使护士的每一种行为都有证可循,有据可依,使导管的堵管拔管率明显降低,充分体现了护士的专业性与价值,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通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建立护理质量标准,细化护理内容,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实施三级质控,能随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质量跟踪和质量点评,及时给予干预,查缺补漏,克服了终末质量管理中只注重“治”的缺点,建立了“治”、“防”相结合的过程管理和环节管理体系,进一步发挥了预防作用。 通过QC小组的活动,小组成员学会了PDCA原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护士的工作丰富化,提升了护士的职业水平和职业自豪感。 小组成员认为,下一阶段的重点在危重病人床边血液净化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出凝血机制,保证病情平稳,合理应用抗凝剂,作为下一个PDCA项目。

深静脉留置导管冲管

深静脉留置导管冲管操作流程 一、常见深静脉的置管类型: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二、1.碘伏2.棉棒 3.酒精棉球4.无菌手套1-2付 5.敷贴2个(一个可带孔)6.无菌纱布1 块7.肝素帽2个8. 5ml空针1个9. 0.9%生理盐水20ml 10.肝素50mg+ 0.9%生理盐水2ml 11.手消剂 12.医疗垃圾袋 三、冲管操作流程 1.工作人员洗手戴口罩,携用物推治疗车至床旁,嘱患者仰卧,暴露插管位置(2) 拆下包扎的敷料弃于医疗垃圾桶内(3)护士观察插管处有无红肿和渗出,渗出是 血性还是脓性,用碘伏棉棒消毒插管处,以插管处为中心,消毒范围不小于15cm,每根棉棒用一次,消毒管柄及缝线处,待干贴敷贴,将敷贴外包装形成一个无菌面,置于导管下面; 2.护士戴无菌手套,用酒精棉球消毒肝素帽,每根导管和夹子; 3.拆去肝素帽,再次用酒精棉球擦洗管腔端口,连接5ml注射器,打开夹子,缓慢回 抽2ml血液(实为上次封管液)夹闭。同样方法消毒另一条导管,并抽取2ml血液 关闭夹子,如果回抽不顺利,可慢慢旋转导管直至抽出,将带血液的针管弃于医疗 垃圾桶内。 4.将事先准备好的0.9%生理盐水20ml每个管腔内各10ml脉冲式冲管,使管腔中无 肉眼可见的血色,用事先备好的肝素NS每个管腔各1.5ml脉冲式正压封管,再次 用酒精棉球消毒导管端口,擦干净端口的血水,拧上肝素帽。 5.用无菌纱布包裹导管,用敷贴妥善固定于皮肤上。 6.整理用物,将医疗废物一并弃于医疗垃圾袋内,不可放于治疗盘中。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戴口罩,手套,如果手部有污染,注意手消毒,在换药的时间应与 病人及家属做好沟通,告知大小便时一定不要污染插管位置,一旦污染应当给予换 药,日常做好会阴部的清洁,对于当日插管或凝血功能有问题的病人,应注意观察 插管处的渗血情况,对于意识不清的病人应嘱患者家属防止病人自行拔管,以免引 起大出血(出血不疼不宜察觉)。 2.所用污染物品一定置于废物袋内,切忌放于治疗盘中。 3.冲管前一定要先回抽,每边至少2ml;肝素封管液每边不超过1.5ml,如果有凝血 障碍者,肝素浓度遵医嘱。

留置针冲封管流程

静脉留置针冲封管技术操作流程 (一)操作前准备:“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我是X号选手,我操作的项目是静脉留置针冲封管技术,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 物品准备:治疗盘内备:三联盒(消毒液、棉签)、生理盐水封管液2支、生理盐水250ml、输液器2个、剪刀、;弯盘、治疗护理项目单、笔、洗手液、输液架。 (二)评估:“各位老师,物品准备完毕,我去评估患者”。 核对床尾卡,“大姐,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患者:“王兰。”。核对治疗护理项目单。“王兰大姐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您现在感觉怎么样?我来为您输液,由于您使用的是静脉留置针,我需要检查一下您的留置针保留情况,请您配合我好么?”。患者:“好”“您的穿刺部位有疼痛感及不适么?”。患者:“没有”。“好,请问,您还需要去卫生间吗?”。患者:“不需要”。“好,请您稍等,我马上为您输液。” (三)操作步骤:“各位老师,已评估患者,意识清醒,能够配合操作,穿刺部位及静脉走行方向有无渗血、红肿、硬结;现留置针留置时间为1天;敷贴无潮湿、无污染、无松脱、无卷边。请问,可以开始吗”?老师:“开始”。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王兰大姐,您好!我核对一下您的腕带。”。核对治疗护理项目单和腕带(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问候患者。 2、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合作。“王兰大姐,由于您的病情需要,近期使用留置针输液,为检验留置针的通畅情况,在输液前我先为您注射生理盐水。大姐,我帮您取舒适体位。”取输液架。 3、环视病室,报告:病室环境整洁、安静、安全,光线明亮,患者卧位舒适、安全,适于操作。 4、核对、检查:生理盐水封管液、药液及输液器。 5、启瓶盖,消毒,打开输液器,排气,对光检查,头皮针放于输液袋内。 6、消毒留置针正压接头处,旋转擦拭正压接头时间5-15秒,待干。 7、打开封管液包装,取封管液推动针栓排气,

深静脉置管具有留置时间长

深静脉置管具有留置时间长,输液速度与量随机可控,患者痛苦少等优点,并为临床上进行CVP监测、高价营养的补充、术后化疗、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等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但由于留置时间较长,如何预防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疑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1.临床资料 2004-2005年我科采用中心静脉置管用于治疗肝癌10例,胃癌22例,胰头癌3例,胰腺癌4例,胆管癌3例,脾肿癌1例,共43例,置管时间最长者62天,最短者23天。发生导管脱出一例。 2.中心静脉置管术的适应症. 2.1 严重创伤休克,急性循环衰竭,以及需要大量速补液者。 2.2 体外循环下各心血管手术。 2.3 血液动力学变化较大、非体外循环的手术。 2.4 大量输血和换血疗法。 2.5 需长期输液、静脉高营养治疗或对血管有刺激的药液,如某些抗生素,抗癌药物。 3.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3.1 血肿由于外套管针的改进和操作技术的提高,引起血肿的几率日渐下降,但临床上仍然见到反复穿刺损伤明显,误入动脉压力高,喷血不止及操作过程没有有效压迫;肝素药物的应用或病例选择不发的现象,故仍有发生血肿的可能。在颈内静脉置管时如果血肿不断增大,会压迫气管引起窒息;股静脉血肿可压迫下肢静脉回流,引起深静脉血栓。因此深静脉置管术后应密切观察局部情况,一旦发现有血肿发生,应立即用纱布压迫止血,防止血肿扩大,在深静脉穿刺时,如遇误伤动脉,应立即拔除穿刺针,并用纱布压迫止血,待确定无活动性出血或渗血范围比较小时方可继续穿刺,否则应继续压迫止血,并更换穿刺部位。 3.2 气胸、血胸、水胸引起这些并发症的原因多见于锁骨下静脉穿刺或中路颈内静脉穿刺时穿破胸膜顶以及静脉壁的撕裂,导致气体进入胸腔。为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首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常规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常 规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常规【评估要点】 1.应保证导管避免打折、扭转,以保证管腔通畅。 2.防止导管感染、血栓及狭窄的发生。 【护理要点】 1.股静脉插管患者时床头角度小于40度,患者可短距离行走,但是止坐轮椅,以防导管打折扭曲。 2.应注意保持导管翼缝合线不松动或脱落,必要时重新缝合,以防导管脱落。 3.若发现导管有部分脱出,应原位缝合固定好,或更换新导管,不要重新送回血管内。若确有必要送回导管至血管内,应严格消毒并进行无菌操作。 4.每次透析时都要观察导管出口有无红肿、渗出等,若上述情况存在,应及时作相应处理。 5.避免重复使用肝素帽,建议使用一次性肝素帽。 6.血透操作人员常规戴口罩及洁净手套,如果患者或医务人员自身有呼吸道疾病,为相互保护,建议戴口罩及无菌手套。 7.导管皮肤出口处每周换药2---3次,碘伏消毒后干纱布或透气薄膜覆盖,禁用密闭的塑料薄膜,局部禁止涂抹其它换药。 8.使用纯肝素或肝素盐水封管时要注意规范,严格遵守三步封管法。 9.透析过程中,用透明巾覆盖与管路连接处,以便于观察。

对于那些高凝状态,易堵管的患者,定期(每2----3)周管腔内尿激酶溶栓可能会有效防止管腔内血栓形成,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10.尽量避免使用留置管输血、输液或取血。 11.导管动静脉夹子夹闭前调整好位置。一旦夹闭,勿轻易打开。 12.对需要留置时间较长的导管或半永久性导管建议绘制透析静脉压及动脉压曲线,以早期发现导管血栓形成或打折扭曲等并发症。 13.透析时泵前动脉压应大于—200---—250mmhg,,否则说明实际血流量与设定泵控流量不相符,导管动脉端流量不足。 14.及时治疗鼻腔或其它部位的致病菌感染。 【指导要点】 注意个人卫生,指导患者擦浴及淋浴的正确方法。目前在没有专用导管淋浴敷贴的情况下,可用肛袋代替,将导管装入肛袋内,出口周围粘贴固定,小心淋浴。

静脉导管冲管方法

静脉导管冲管及封管方法: 一、静脉留置针 1、输注药物前应通过生理盐水确定留置针在静脉里,用5ml注射器抽吸3-5ml生理盐 水静脉推注,一边关注推注是否顺利,一边观察留置针上方并询问病人是否有疼痛感,若有,应考虑拔管后重新留置。 2、输液完毕应用导管容积加延长管容积2倍的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一般3-5ml)正 压封管,边推注液体边退头皮针头,以冲干净残留在肝素帽内的药物,使封管液充满整个肝素帽。 3、若用生理盐水封管,应q8h封管一次,如留置针头见回血,应及时再次冲干净留置 针并封管。 二、深静脉导管(包括三腔静脉导管和PICC导管) 1、在输液前应通过回抽回血来确定导管在静脉里,并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脉 冲式冲管,即推一下停一下,在导管内形成漩涡,有利于把导管内各方向的残留药物冲洗干净),如遇到阻力或者回抽无回血,应进一步确定导管的通畅性,如变换一下体位后再回抽,不应强行冲洗导管。 2、输液完毕后均应按照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和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3、深静脉导管冲管及封管应使用10ml级以上注射器。冲管生理盐水5-20ml/次,封管 肝素盐水可用3-5ml(每ml含0-10u肝素钠,依据病人凝血功能情况定)。 4、三腔静脉导管及治疗期PICC至少每天回抽、冲管及封管一次,确定导管通畅;PICC 在治疗间歇期应至少每周回抽、冲管及封管一次。若导管见回血,应及时重新冲管及封管。 三、注意事项 1、一定要手动脉冲方式冲管,不可依赖静脉重力静滴方式冲管。 2、无论是静脉留置针还是深静脉导管,在输注PN或脂肪乳、血制品或经导管取血后应 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输注管道,并用生理盐水注射器10-20ml冲洗导管后再接其他液体,若肝素帽内有血液或PN脂类残留时,应立即更换肝素帽。 3、有三向瓣膜的PICC管不能抽回血,避免血液残存、粘附在导管壁内,引起堵管及血 栓形成。直接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确认导管通畅后再输液。 参考文献: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WS/T 433-2013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常规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 常规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常规【评估要点】 1.应保证导管避免打折、扭转,以保证管腔通畅。 2.防止导管感染、血栓及狭窄的发生。 【护理要点】 1.股静脉插管患者时床头角度小于40度,患者可短距离行走,但是止坐轮椅,以防导管打折扭曲。 2.应注意保持导管翼缝合线不松动或脱落,必要时重新缝合,以防导管脱落。 3.若发现导管有部分脱出,应原位缝合固定好,或更换新导管,不要重新送回血管内。若确有必要送回导管至血管内,应严格消毒并进行无菌操作。 4.每次透析时都要观察导管出口有无红肿、渗出等,若上述情况存在,应及时作相应处理。 5.避免重复使用肝素帽,建议使用一次性肝素帽。 6.血透操作人员常规戴口罩及洁净手套,如果患者或医务人员自身有呼吸道疾病,为相互保护,建议戴口罩及无菌手套。 7.导管皮肤出口处每周换药2---3次,碘伏消毒后干纱布或透气薄膜覆盖,禁用密闭的塑料薄膜,局部禁止涂抹其它换药。 8.使用纯肝素或肝素盐水封管时要注意规范,严格遵守三步封管法。 9.透析过程中,用透明巾覆盖与管路连接处,以便于观察。

对于那些高凝状态,易堵管的患者,定期(每2----3)周管腔内尿激酶溶栓可能会有效防止管腔内血栓形成,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10.尽量避免使用留置管输血、输液或取血。 11.导管动静脉夹子夹闭前调整好位置。一旦夹闭,勿轻易打开。 12.对需要留置时间较长的导管或半永久性导管建议绘制透析静脉压及动脉压曲线,以早期发现导管血栓形成或打折扭曲等并发症。 13.透析时泵前动脉压应大于—200---—250mmhg,,否则说明实际血流量与设定泵控流量不相符,导管动脉端流量不足。 14.及时治疗鼻腔或其它部位的致病菌感染。 【指导要点】 注意个人卫生,指导患者擦浴及淋浴的正确方法。目前在没有专用导管淋浴敷贴的情况下,可用肛袋代替,将导管装入肛袋内,出口周围粘贴固定,小心淋浴。

留置针正确封管步骤

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 一、留置针正确封管步骤: 肝素封管SASH S生理盐水A给药S生理盐水H肝素 生理盐水封管SAS S生理盐水A给药S生理盐水 二、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 ①常规消毒肝素帽。 ②将抽有封管液(生理盐水和肝素液生理盐水)的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 ③边推注封管液边退针。 ④用夹子将留置针硅胶管夹好。 注:再次输液 ①常规消毒肝素帽:松开夹子,将抽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先抽回血,再推注5~10mL生理盐水。 ②然后将输液器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内,打开调节器调节滴速进行再次输液。 ③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在完整敷料表面沿导管走向触摸有无触痛。 三、注意事项 1、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局部情况。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行方向有无红肿,并询问患者有无疼痛与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拔除导管并作相应处理。对仍需输液者应更换肢体另行穿刺。 3、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肢体应妥善固定,尽量减少肢体的活动,避免被水沾湿。如需要洗脸或洗澡时应用塑料纸将局部包裹好。能下地活动的患者,静脉留置针避免保留于下肢,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 4、每次输液前先抽回血,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如无回血,冲洗有阻力时,应考虑留置针导管堵管,此时应拔出静脉留置针,切记不能用注射器使劲推注,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造成栓塞。 2012年8月

(肝素液的配制浓度:1支肝素1.25万U稀释于125~1250mL生理盐水中,即每毫升含10~100U肝素,用量5mL,严格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一般生理盐水维持6~8小时,稀释的肝素溶液维持12小时)。

如何保护及使用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

如何保护及使用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 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术有三种:第一股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术,它简 单易行,适用于基层医院和初学者,穿刺处两侧皮肤各缝一针固定导管,覆盖敷料即可进行透析,患者不能随意走动,下肢活动受限;第二颈内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术,可留置数月,患者可随意走动,颈部活动受限,导管感染机会少,是临床留置导管技术的首选;第三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一般采用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穿刺部位易固定、易清洁、不易感染、活动不受限制,在临床中常用它。 1 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的注意事项 在血液透析过程的前后,保护固定好留置导管,这需要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要反复进行宣教。 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的注意事项: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淋湿感染,局部一旦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就诊,以防感染扩散;②患者不宜剧烈运动,防止留置导管滑脱,一旦滑脱,应立即压迫止血,及时就医;③ 血透患者的深静脉留置导管一般不宜另做他用,如果一定要用,使用后必须按血液透析后导管的处理要求封管,以防堵塞。 在临床实践中要护士观察及做到的有以下几点:①要认真观察导管国定是否牢靠,局部有无渗血、红、肿、有无分泌物,检查管路是否通 畅,血流量是否满意;②透析前应回抽导管的封管 肝素液及少量血液,注入纱布上检查是否有血凝块;③透析前如

回抽导管的封管肝素不畅时,要适当调整导管的位置,(调整导管位置前先消毒皮肤及切口处的导管,以防感染)再回抽。仍不畅时,应采用尿激酶溶栓法,使90%- 95%勺血栓得以溶解。具体方法:用25万单位尿激酶加生理盐水3?5ml分别注入留置导管的动静脉腔内,保留30min,回抽出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若一次无效可重复进行,溶栓过程也定期进行。一般间隔4?8w,如果溶栓无效,长期留置导管可更换新导管或另改其它血管路进行透析;④透析前要先抽静脉端封管肝素液及少许血液后,立即从静脉端导管注入首剂抗凝剂3?5min 后,再去回抽动脉端导管的封管肝素液及少许血液,这样的一个时间差,可使患者体内的血液达到一个肝素化的程度,在透析引血时会更顺利,透析过程顺畅;⑤透析过程中,嘱患者安静,避免移动置管侧的颈部或肢体,以免引起置管移位,引起血流不畅;⑥在透析结束前,深静脉穿刺导管局部要用无菌技术操作,更换敷料并固定好导管,如固定导管的缝线有脱落,要及时缝合再固定;⑦每次透析结束,要常规消毒置管的动、静脉端口,用生理盐水10?20ml 分别冲净静脉、动脉端管腔的血液。根据导管管腔的容量注入相应的肝素原液或其它抗凝剂(如:尿激酶)。防止管腔内血栓形成; ⑧至少为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局部换药2次/w ,并按每次 透析结束的方法重新注入抗凝剂封管,防止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或血栓形成。 只有医患密切配合,保护及使用好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保证透析时有一定的血流量,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没有明显的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的并发症。

静脉留置针冲封管操作及评分标准(最新知识点)

静脉留置针冲封管操作及评分 标准 科室:姓名: 考核日期: 评分: 项目分 值 操作要点 考核要 点 评分 等级 得 分 备 注 A B C D 评估5护士:着装规范;环境: 清洁,安全;评估患者病 情,合作程度. 仪表端 庄 环境整 洁 5321 操作前准备1 5 核对患者姓名、床号, 评估病人留置针处皮肤 及血管情况。 告知患者:操作目的和 方法、指导患者配合. 操作护士:洗手、戴口 罩 备物:75%酒精面片1 片、5ml预充式导管冲 洗器1支,清洁手套1 核对、 告知患 者内容 4321 洗手、 戴口罩 5432 备齐用 物 放置合 理 6431

副、弯盘、治疗盘、快速手消毒液、污物回收器。 操作要点6 1、向患者解释冲封管的 目的并取得患者同意, 协助取舒适体位 2、准备5ml预充式导管 冲洗器,打开外包装,垂 直向上释放压力,拧开 冲洗器的锥头帽,垂直 向上排气; 3、戴手套,用75%酒精 面片包裹输液接头横切 面及外围部分,多方位 用力摩擦,至少15秒; 消毒液待干后,按照冲 封管的金标准A-C-L。 A(Assess)评估先 抽回血来进行导管功能 评估,观察有无回血.如 有回血,则进行 C(clear)冲管先缓 核对正 确 6321 操作过 程遵循 无菌原 则 1 631 排气方 法正确 6421 操作程 序正确 1 741 冲管方 法正确 1 0 741 正压封 管 1 741 夹闭导 管正确 4321 固定正 确 4321

慢试推少量生理盐水,如果推注通畅无阻再使用脉冲式方法(冲一下停一下)进行冲管。L(lock)封管按照SAS 原则,在输液完毕后,脉冲式推注封管液,待注射器内剩余0。5~1ML 时,旋下预充式注冲洗器,确保正压封管,留置针导管内充满封管液,使导管内无药液或血液关闭留置针小夹子:左手持小夹子,右手食指和拇指轻捏夹子右边的留置针管道夹闭小夹子,注意小夹子靠近Y 接口端夹闭。高举平台法U形妥善固定延长管,输液接头高于导管尖端,且与血管 平行。

留置针冲封管操作标准

留置针冲封管操作标准

————————————————————————————————作者:————————————————————————————————日期: ?

静脉留置针冲封管操作评分标准 姓名分数 项目评分标准及细则 分 值 扣分原因 得 分 准备质量15分1、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少一项扣1分) 2、用物:皮肤消毒液、无菌棉签,5ml注射器2个,50ml生理 盐水一袋,头皮针,手消毒液、污物回收盒,锐器盒止血带、治疗 盘(少一项扣0.5分) 3、铺治疗盘。(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4、将用物按使用顺序置于治疗车上。(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3 6 3 3 操作流程质量70分1、将用物推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冲封管的目 的并取得同意,协助患儿家属取舒适体位。(少一项各扣3分) 2、5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5,连接头皮针备用排气备用。(少一项扣 2.5分) 3、消毒留置针肝素帽,大于15秒。(少一项扣2.5分) 4、消毒待干后,将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内,。 5、按照冲封管的标准A---C---L步骤进行 A(assess)评估,评估患儿留置针处血管及皮肤情况,先抽回血进 行导管功能评估,观察有无回血,如有回血,则进行下一步 C(clear)冲管,先缓慢试推少量生理盐水,如果推注无阻力再使用 脉冲式方法进行冲管 L(lock)封管,将头皮针退至肝素帽内,脉冲式推注封管液,待生理盐 水剩余1毫升时,边推封管液边拔针头,确保正压封管(少一项扣 2分) 6、关闭留置针小夹子:在正压封管的同时,左手将小夹子移至Y 型接口处,封管结束时夹闭小夹子。(夹闭位置不正确不得分) 7、妥善固定延长管。(未做不得分) 8、整理用物,洗手;(一项未做扣2.5分) 10 5 5 10 10 10 1 0 5 5 全程质量15分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查对制度。(做不到不得分) 2、操作手法熟练,正确,延长管内无回血。(方法不对不得分) 5 10

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1、密切观察:注意观察留置导管处皮肤有无渗血,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检查导管是否固定稳妥,导管夹是否夹紧。 2、防止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换药,一般2~3次/周,如发现敷料渗血、渗液或污染时应随时更换;血液透析过程中,导管口尽量不敞开,避免与空气长时间接触;遇到血流量不足时,应消毒后在调整导管的位置;遇到导管不完全滑脱或皮肤出口有浓性分泌物时应拔管。 3、防止导管血栓形成:每次血液透析完毕均应在动静脉导管内各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5~10毫升,保证导管内无血液后再正压封管。长期管正压封管采用12500单位的肝素与生理盐水配成4ml,临时管正压封管采用6250单位的肝素钠与生理盐水配成3ml,动静脉导管各注入一半剂量。 4、防止导管脱落:如发现缝线脱落后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下机后应用无菌纱布包裹导管,并妥善固定,以防导管脱出。 5、血流量不足的处理:关闭血泵,泵前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30毫升,解除因血流量不足抽吸时的负压;消毒导管和穿刺处皮肤后仔细调整导管位置或改变患者体位,有时血流量可恢复。双腔导管动脉侧引血不足时,可在通畅的静脉侧引血,用周围静脉回血。不能将动、静脉导管进行交换反接,否则再循环将达到60﹪以上。

6、专管专用:血液透析患者的深静脉留置导管,一般只供血液透析使用,不宜另作他用,如抽血、静脉注射、输液、输血等。如必须使用时,应先抽出导管腔内抗疑剂,使用完毕按要求封管。 7、健康教育 1) 留置导管期间,患者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导管周围清洁干燥,避免污染。淋浴时,留置导管及皮肤处用3M胶布密封。 2) 每日测量体温。有体温升高或插管皮肤有红肿、发热、疼痛等导管感染迹象时,应及时就诊。 3) 观察插管处有无渗血,一旦发生,应轻压局部30分钟,若仍然不止,应及时就医。 4) 妥善保护导管:嘱患者不抓扯导管。颈部留置导管的患者睡眠时尽量仰卧或向对侧卧;避免颈部过度活动;应尽量穿开胸上衣,以免脱衣时将导管拔出。股静脉留置导管患者不宜过多活动,穿脱裤子时避免将导管拉出。一旦导管脱出,应立即按压局部止血,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常规

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常规 密切观察:注意观察留置导管处皮肤有无渗血,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检查导管是否固定稳妥,导管夹是否夹紧。 防止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换药,一般2~3次/周,如发现敷料渗血、渗液或污染时应随时更换;血液透析过程中,导管口尽量不敞开,避免与空气长时间接触;遇到血流量不足时,应消毒后在调整导管的位置;遇到导管不完全滑脱或皮肤出口有浓性分泌物时应拔管。 防止导管血栓形成:每次血液透析完毕均应在动静脉导管内各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5~10毫升,保证导管内无血液后再正压封管。`目前常规采用尿激酶2万U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4毫升注入动、静脉留置导管腔内各2毫升,每月封管一次,减少了导管血栓发生率。 防止导管脱落:置管成功后,用缝线将导管双翼妥善固定于皮肤上,发现缝线老化或断脱,应及时给予缝合,以防导管脱出。

血流量不足的处理:关闭血泵,泵前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30毫升,解除因血流量不足抽吸时的负压;消毒导管和穿刺处皮肤后仔细调整导管位置或改变患者体位,有时血流量可恢复。双腔导管动脉侧引血不足时,可在通畅的静脉侧引血,用周围静脉回血。不能将动、静脉导管进行交换反接,否则再循环将达到60﹪以上。 专管专用:血液透析患者的深静脉留置导管,一般只供血液透析使用,不宜另作他用,如抽血、静脉注射、输液、输血等。如必须使用时,应先抽出导管腔内抗疑剂,使用完毕按要求封管。 自我护理指导: 留置导管期间,患者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导管周围清洁干燥,避免污染。淋浴时,留置导管及皮肤处用3M 胶布密封。 每日测量体温。有体温升高或插管皮肤有红肿、发热、疼痛等导管感染迹象时,应及时就诊。 观察插管处有无渗血,一旦发生,应轻压局部30分钟,

冲管与封管

留置针 导管的选择 在满足输液需要的同时,选择最短最细的导管。所选择的静脉必须能够容纳导管的长度并至少就是导管粗细的2倍以上以保障充分的血流,并满足静脉输液治疗。 头皮针与留置针的区别 头皮针留置针 消毒范围直径5*直径5cm 直径8cm 选择血管从小到大 粗直、血流量丰富、弹性好、无静脉 瓣 选择穿刺 点 血管一侧血管的上方直刺 进针角度5-15度15-30度 进针速度快慢 进入血管后停止进针或进少 许 进针少许后退针芯2-3mm,送入全部导 管 固定普通胶布透明敷贴 保留时间2-4小时基于输液治疗的要求与专业人员对留置情况的评估,通常成人不超过3-4天。 U行固定,避免折叠,保留时间长,渗液回血、凝血、堵管少、无松

动脱出。 冲管与封管 冲管 定义(目的): 用生理盐水将导管内残留的药液冲入血管,避免因刺激局部血管而造成的化学性静脉炎,减少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应用于两种药物输注之间,或封管前。 方法: 冲洗液通常为生理盐水,用注射器推注,采用推一下停一下的脉冲式冲洗方法,使生理盐水在导管内形成小漩涡,有利于把导管内的残留药物冲洗干净。冲洗液的最少量应为导管与附加装置容量的2倍。 持续推注效果★脉冲式(推一下停一下) 有利于把导管内的残留药物冲洗干净。 封管 定义(目的): 保持畅通的静脉输液通路,用于输液结束后。 方法: 无针连接: 推封管液至剩余0、5m1,一手持小夹子,一手快速将延长管(拿捏

输液接头一端)推至输液夹底部(夹小夹子的位置尽量靠近穿刺点),然后移除注射器。 钢针连接: 将针尖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当推注封管液剩0、5-1 ML时,采取边推液边拔针的方式(推液速度大于拔针速度),给予正压,确保留置导管内全就是封管液,而不就是药液或血液。 稀释肝素液的配制: 1、生理盐水5-10ml,6-8小时冲管一次或者含肝素的生理盐水用量5ml。抗凝作用持续12小时以上。 2、肝素的浓度应为不引起系统抗凝,且保持导管通畅的最低浓度,建议每毫升生理盐水含10-100u肝素,相当于一支肝素(1、25万u)稀释于125-1250m1生理盐水中 3、儿科应使用1一10单位/毫升生理盐水 (2006版美国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 冲管、封管护理的正确步骤: SASH S生理盐水SAS S生理J$水 A给药A给药 S生理盐水S 生理盐水 H稀释肝素液

深静脉置管相关知识

深静脉置管相关知识 敷料的选择和更换 (1)深静脉置管穿刺部位可用无菌纱布或透明敷料覆盖。 (2)纱布敷料常规每48h更换1次,透明敷料至少每7d更换1次。 (3)当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4)穿刺部位出现出血或渗出,应首选纱布覆盖。 (5)如果患者出汗多,或局部有出血或渗出,则纱布比透明或半透明的敷料更为合适。 (6)不要将含氯己定(洗必泰)的海绵敷料应用于年龄<7d或胎龄<26周的新生儿。 (7)如将纱布敷料与透明的半透膜敷料(TSM)一起使用,则应被视同于纱布敷料,每48h更换1次。更换血管内导管的敷料时应戴清洁或无菌手套。 (8)更换敷料前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皮肤的清洁和消毒,消毒剂首选2%的氯己定,碘酊、碘伏或75%的乙醇也可使用。消毒后待干,可保证消毒液足够的作用时间,也利于敷料的粘贴。 (10)更换敷料前后一定要检查导管置入的刻度。 (11)在更换敷料时应去除局部皮肤油脂及遗留在皮肤上的胶布印痕。 导管的固定为预防导管滑脱的发生,缝皮时应打双结固定,更换敷料时动 作轻柔,适度按压,除敷贴固定外,应加用胶布固定。固定部位避开关节和凹陷处。加强宣教和巡视,做好床旁交接班。导管留在皮肤外的长度作为交接班内容,便于及时确认导管有无移位。 冲封管 (1)应选择生理盐水定期冲管。 (2)冲管液的最少量为导管和附加装置容量的2倍。 (3)应根据CVC导管类型、患者过敏史、输入的液体选择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定期封管,使用肝素液时要注意观察有无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和体征,以及输入液是否和肝素有配伍禁忌。 与肝素钠有配伍禁忌的药物有: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柔红霉素、乳糖酸红霉素、硫酸庆大霉素、氢化考的松琥珀酸钠、甲强龙、多粘菌素B、阿霉素、妥布霉素、万古霉素、头孢孟多、头孢氧哌唑、头孢噻吩钠、氯喹、氯丙嗪、异丙嗪、麻醉性镇痛药、多巴胺、硝酸甘油、新活素、胺碘酮。 (4)肝素盐水的配制建议:浓度为100U/ml的肝素盐水(1支12 500U肝素加入125ml生理盐水中,100ml生理盐水加1.6ml肝素钠),多用于成人;浓度为 10U/ml的肝素盐水(1支12 500U肝素加入1 250ml生理盐水中),多用于小儿。 不同年龄肝素封管液的浓度配置:新生儿1u/ml 儿童1~10u/ml 成人100u/ml (5)儿科患者应使用1~10U/ml的肝素盐水。

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

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 密闭式留置针封管技术 【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预充式冲管注射器。 【操作流程】 1.护士核对执行单确认液体输入完毕,洗手、戴口罩。检查预充注射器的规格、有效期,包装有无破损、漏气,冲管液有无沉淀、混浊及絮状物等。 2.护士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及手持机医嘱内容。 3.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评估输液情况。取下固定输液器的输液贴,拔出输液器针头至仅留针尖斜面在肝素帽内。 4.洗手,打开包装,取出预冲注射器不要拧动螺旋帽,垂直向上推动芯杆, 释放压力。拧开螺旋帽,垂直向上,排气。 5.关闭水止,将输液器头皮钢针与输液管分离,将预冲注射器与输液器头皮钢针连接。 6.进行脉冲式冲管,当液体剩余至0.5-1ml时,边推液边用小夹子卡住延长管,输液夹的位置尽量靠近穿刺点,防止血液回流。然后边推液边拔针,肝素帽上留有一滴液体,预冲注射器里留有少许液体,以达到正压效果。 7.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处理用物。 8.洗手,摘口罩,再次查对,进行健康指导: (1)留置针侧手臂不做向下用力动作,以免导管内回血堵塞导管; (2)留置针区域皮肤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污染; (3)穿刺部位如有红、肿、热、痛等感觉时及时告诉护士; (4)将呼叫器置于患者床旁,嘱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呼叫。 9.巡视病房观察留置针局部情况,透明贴膜有潮湿脱落随时更换。

护理部:2014-6修 名句赏析~~~~~ 不限 主题 不限抒情四季山水天气人物人生生活节日动物植物食物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____佚名《越人歌》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____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____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____卓文君《白头吟》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____徐再思《折桂令?春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____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____佚名《上邪》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____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____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____佚名《击鼓》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____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____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____司马相如《凤求凰 / 琴歌》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____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