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量

1、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量
1、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量

二00八中国十大管理实践——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量

三聚氰胺的牛奶丑闻,再次让中国制造的形象飞流直下。质量是组织的真理,更是中国制造的真理。

实践要点:企业领导者坚守质量底线;人人参与的质量文化。

代表企业:格力、海尔等。

2008真是中国制造悲喜交集的一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中国品牌在国际上的形象快速上升,去年的有毒玩具、宠物食品出口事件等带来的阴影正在渐渐淡去,本来,中国制造面临在国际上再塑声望的大好时机,但是,三聚氰胺的牛奶丑闻,再次让中国制造的形象飞流直下。在这次震惊国内外的事件中,消费者的怀疑与愤怒从牛奶企业到食品业再到整个中国制造,蔓延无边。相关企业多年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正面形象一夜崩塌。

这次耻辱性的事件,值得中国制造深深内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企业在追求利润的游戏中,忽视了最基本的游戏规则,最基本的经营与管理的底线,不守规则的苦果,最终还是由自己吞下。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量,是中国企业现在面临的紧急又关键的问题,无法完成这个转变,中国的企业就无法真正在市场中立足,更不用说取胜了。

宏碁在总结自身的成功经验时,曾经用“没有Magic,只有Basic”这句话。其实,这样的话,也适用于中国制造的质量提升,许多企业沉溺于太多的营销花样,或者为企业披上华而不实的概念,却忘记了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石—品质。

领导者坚守质量底线。质量是领导者的责任,这一点不容回避。一方面领导者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员工的工作,如果领导者在采购的时候容忍质量瑕疵,那员工在制造时就不在意偷工减料;另一方面公司政策是由领导层制定的,政策的设定是否清晰,质量的要求是否明确,奖惩是否有据,都取决于领导层。

所以,领导者既要向员工表明自己的决心,还要把质量明文规定在政策中,不让任何人有不实施质量方案的选择。

20多年前,张瑞敏曾经以砸掉自己厂里生产的不合格冰箱的方式,向大家表明他的底线: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现在海尔的质量控制中心里,产品仍在被砸:洗衣机被130公斤的铁锤重压,冰箱被从斜坡上扔下,还有机械手在上万次地开关冰箱门……所有这些破坏性的实验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质量。

在海尔的生产流水线上,每一道工序的上方都挂着一份操作指导书和达标跟踪书,操作指导书通过照片和文字严格规定了每一个工序的操作步骤和应该达到的标准,而达标跟踪书则对这个环节中工人每个月的达标状况进行跟踪记录。

在《华尔街日报》一项关于中国最受尊崇的企业的调查中,海尔名列第一,并且在品质这一单项上居于首位。这也反应了海尔多年以来一丝不苟地对质量的坚守。

而格力电器的总裁董明珠的质量底线,明确地体现在了14条总裁禁令中,这些禁令对最常见、最容易发生的工艺程序做了看似不近人情的规定,对违反操作的员工采取最严厉的处罚方式。

例如:违反充氮焊接工艺,伪造质量记录,擅自减少工序和改变工艺,擅自改变技术参数和工艺参数,将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零部件转入下道工序,摔打产品和零部件,强拉电机、电器导线,违反制冷系统防尘防水操作规范,违反真空氦检工艺,擅自改变调整专用工具、检测仪器,违反海绵粘贴工艺,在工作场地追逐打闹,毛细管补焊,因质量问题威胁监督(检验)人员等行为中触犯任何一条的员工,一律予以辞退或开除。这十四条禁令贴在每一张工作台上。

格力用的铜、钢板,都比行业内更多,更好,格力空调比别的空调更重,更厚实。格力还建立很多先进的实验室,最先进的是30万元一平方米。

这些东西看似简单,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企业,并不多。特别当品质与交货期,当品质与成本等发生碰撞的时候,能不能做到在采购时、在制造中不偷工减料,不牺牲质量,对领导者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往往这个时候,领导者的决策向哪方面倾斜,员工心中的天平就往哪方面倾斜。

董明珠说:“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讲,不能靠监督来发展,而应该靠自律。”而保证产品的质量,是一个企业家最基本的自律。

人人参与的质量文化。保证产品的质量,不能只靠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还要动员起全部的员工的力量,让企业内真正形成质量至上的文化。就像质量管理大师克劳士比(Philip Crosby)说的那样,“当所有的员工都达成质量的共识,明白自己在质量改进中所扮演的角色之后,公司的企业文化才有可能改变。”

吉利的总经理安聪慧发现,在被吉利奉为样板的丰田,其生产质量的提升依赖于全员参与,年人均提案高达24条。于是,安聪慧就模仿丰田的做法,在吉利设立了一项名为“源动力工程”的管理举措,挖掘一线员工的创新动力。

而在富士康,每月都有失败经验交流会。以前是集团集中进行,后改为各个事业部筹办举行,举办大会的事业部,必须在会上展示自己在质量方面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找出改善的方案。集团掌舵人郭台铭认为,把错误的经验与大家分享,目的就是让大家从中吸取教训,不再犯相同的错误。

在奇瑞,董事长尹同耀为了提升品质,曾签发了“品质飞跃”的总动员令,不仅生产、采购部门,而且汽研院、商研院、规划院、销售公司都要组建质量控制小组,全方位地提高产品品质。从领导层到质量管理部、到车间再到每个班组,保证质量的具体制度制订得极为详细。在领导层,质量保障措施落实到奇瑞经管会的每一位领导身上,给领导设置质量责任指标,并定期进行考核打分;在车间,除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外,每季度召开一次成果发布会,将在质量创新上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人推上前台介绍经验,并给予奖励,同时每半个月选一次质量最差个人,每一个月选一次质量最优个人,优的奖励、差的处罚;在班组,通过QC小组的评比,让每个人都动手,实践质量创新的全过程。

尹同耀表示:“必须超越只在生产线上抓质量控制的管理陈规,在整个价值链上全面提高产品质量,这需要根本性地改进关键的业务流程,其中包括产品开发、供应商管理、生产过程管理以及销售售后服务等诸多环节。”

管理大师汉迪(Charles Handy)曾经表示:“牺牲质量获得短期利润,会导致组织短命。在此意义上,我认为质量就是组织的真理。质量跟真理一样,起最终决定作用。没有人也没有组织可以在谎言中过得长久。”

质量就是组织的真理,这句话值得中国制造的领导者们铭记在心。(? 世界经理人)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总体看来,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异常迅速,产业基础越做越大,但总体科技含量不高,军工我不知道,就民用而言。凑合在中低端。 2、生产设备方面。机器的制造称为制造的制造,目前虽然很多设备可以国产了,但比其品质,稳定性,扩展性上看和国外相比,还有差距。像我现在搞的精密模具,要用的加工中心就是纯进口。 3、从业人员,奋斗在制造业第一线的人文化素质不高,缺少技术工人。 4、自主产品有限,很多厂就是外国世界工厂上的一点,依赖性强。 据我在工厂接触的几个外国技术人员来看,世界上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应该是标准化数字制造,即生产实现数字化控制,人只要把需要设计出东西输入电脑后,即可实现全自动生产。但这样的生产建立的前提是精加工。 所以很多外国企业把初级加工转嫁给第三世界国家,自己做精加工,然后出自主产品,赚取高额利润。

中国装备制造如何走出国门 推动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的合作,让更多中国企业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作用,可以为全球经济质量提升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也能够为中国化解过剩产能提供一个重要出口,为中国经济转型、提质增效创造有利条件。 国务院公布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包括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大力开发和实施境外电力项目、加快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等主要任务。这份文件对于推进我国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侵袭后的最近几年来,全球产业结构出现加速调整趋势,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一轮新的高潮,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视。国际市场出现的这种变化,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国门,在全球市场上占据制高点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在评估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前景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组建亚投行的倡议,受到了相关国家的广泛认同。国家领导人频频出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不仅使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了一个新台阶,也为中国与相关国家创造了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良机。目前,无论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还是亚非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都较为薄弱,中国企业如果能够在这方面的合作中占领先机,对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提升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使“一带一路”和其他一些合作构想出现突破性进展。因此,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对于我国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word版本

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导语:实际上,加快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就是在中国制造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中国创造。 经济观察报尹中卿/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及时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逐步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和“世界工厂”,近半数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和货物出口额跃居世界首位。同时也要看到,长期以来,中国产业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件加工制造和劳动密集型装配环节,在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上处于中低端,制造业大而不强问题十分突出。 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面对传统优势减弱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近几年来,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一直围绕“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专题开展调研。从调研情况看,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认识还比较模糊,政策上也有许多偏颇和缺陷。例如,早在“九五”期间,政府就提出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但许多地方却把战略重点一股脑地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先进制造业,并没有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改造放到应有位置上。一些地方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简单对立起来,在土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新兴产业许多优惠政策,传统行业却难以享受到。一些地方通过行政手段“腾笼换鸟”,热衷于铺新摊子,结果不仅打断原有企业供应链条,丧失传统产业优势,造成严重的就业和税收问题,而且一些新引进的所谓“高端产业”依然处在组装、加工、制造的低附加值环节,缺乏核心技术,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 实际上,加快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就是在中国制造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中国创造。“中国制造”是基础,“中国创造”是目标。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我们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一些权威数据分析中国制造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研究中国制造业落后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制造业今后发展的策略和方向。 引言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极大地带动中国的经济,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找出问题所在,加以重视,中国的制造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继续着“大而不强”。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2001-2010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0.5%,由2000年的99214.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3260.0亿元,第一产业增长4.2%,第二产业为11.5%,第三产业为11.2%。2010年工业总产值为698591亿元。1990-2003年我国制造业出口年均增长达17.5% ,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生产基地 由1980年为49.7%,1990年为74.4%,1999年为89.8%,2000年以后接近90%,2003年已上升到92.1%。 单位(亿美元) 3.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上升 (1)2003年机电产品进、出口规模均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分别达到2249.9亿美元、2274.6亿美元,占总进口和总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54.5%和51.9%,其中出口比重较上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2003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突破了1000亿美元,达到1101.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2.7%。

2013年高考作文猜想:从“中国创造”到“中国智造”

2013年高考作文猜想:从中国创造到中国智造2013年高考作文试题猜想:从中国创造到中国智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1世纪的全球,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无处不在。 2012年,国庆前后,《经济日报》推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整版专题报道,其中一篇述评指出。虽然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但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制造正面临着不少困难与挑战,比如以资源环境过度消耗为代价、依赖低廉劳动力成本、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之痛。以及频频遭遇反倾销等贸易壁垒。 专题认为,我国要由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就必须发展中国智造。这不仅有利于破解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而且可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向全世界展现made in China新的形象与风采。 有人推算。中国人口红利窗口关闭大约在2033年前后。新世纪是20年代将进入战略规划期。对于中国制造而言,未来十年中国正处于人口红利的黄金期,更是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型的关键期。虽然我们都知晓。这个跳跃充满着机遇和希望,但也不能忘记。这种变肯定会带有痛苦感。而且时间也会较长。 那么,我们用什么来锻造made in China,又怎么来铸造中国智造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押题理由 以前高考作文命题,都是远离时事,远离热点,但从2008年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当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则给出汶川地震救援的材料。2009年,高考江西卷作文给出佳士得拍卖行拍卖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的材料。2010年,全国卷作文给出了当年世界读书日关于浅阅读讨论的材料。2011年,全国课标卷作文又给出了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材料。历年真题充分说明,时事、热点走进作文命题的大门已经敞开,我们绝对不能漠然视之。 需要注意的是,考过4年后,2012年高考作文命题并没有涉及时事和热点。因此,2013年涉及时事、热点的可能性更大了,我们必须充分准备。 解题方向 方向1 保持清醒头脑,勇敢迎接挑战 名师支招 中国经济连续几十年高速发展,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世界排名第二。这个第二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以资源环境过度消耗为代价、依赖低廉劳动力成本等换来的。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我们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不多,我们的产品虽然走出了国门,但质量不高,声誉不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迎接挑战,走出困境,步入一个健康发展的新天地。 备考素材 傅楚楚的女儿郭爱凤在法国留学,于是母女用通信的方式交流。这些通信以两地书的形式在《大众日报》丰收副刊连载。郭爱凤在一封信中写道: 只是有一件事,即使走了再多的地方,还是让我介意,每次见到。心里的郁结便久久难以化解。它跟一个词有关:China。 那天在意大利的锡耶纳小镇闲逛,一个纪念品商店门口写着no made in China(没有中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产业主体,是社会进步与富民强国之本。任何一个大国(我不是说像新加坡这样的城市国家)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安全,都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作为国家战略来对待,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也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制造业在中国现阶段至少有五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是我们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第二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产业;第三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第四是劳动就业的主要部门;最后也是国家安全的一个基本保证。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中国制造业在改革开放25年间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它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强大的国内需求,就是国内的基本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人民生活提高的需求,还有就是国际产业的转移。中国制造业在GDP里面所占的比重一直都是比较高的,因为我们现在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世界制造业的主要国家第一还是美国,第二是日本,中国在2003年超过了德国。可以看出尽管美国的服务业已经超过80%,但是它还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强的国家。可见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始终是高于GDP的速度在增长,它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和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国家制造业的构成分为三块,一共是17个行业,有5个行业是轻工业、纺织工业和日用品的制造,这大概占制造业的30.24%;第二块也是5个行业,主要是资源加工,包括石油化工、橡胶、非金属、金属冶炼,大概占33%,就是我们整个制造业产值增加值的三分之一;第三是机械、电子类制造业,这稍微多一点,比三分之一多一点大概是35%,所以三块组成大概是这样。轻工业比三分之一略少,资源加工业三分之一,还有机电加工产品比三分之一多。我们可以大致说一下资源加工业生产的产品全部是用在国内,包括像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加工的产品,都是用于国内的。轻工业和机械、机电工业的产品大约是一半或者是少于一半是出口的,主要还是满足内需。 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因为第二产业还有建筑,讲工业占GDP的35.75%,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就是第二产业的78.69%,建筑业只有大概20%,工业上缴的税金占第二产业的90%,从业人员90.7%,这里面我想特别指出一点制造业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的91.2%,接纳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约占全部外商投资额的70%。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结果。在市场竞争直接成本中,它们的比大约是美国30美元,欧洲24个美元,东欧是3个美元,日本是24个美元,在中国是2个美元,当然印度现在比我们还低一点,是1个美元,包括东南亚国家。以软件工程师来说,在硅谷一个成熟的软件工程师工资大概是20至30万美元,这里包括付税,不是全部给他工资;在爱尔兰是8至9万美元,在印度是4至5万美元,在中国是2至3万美元,所以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在中国的成本都比较低。我举一个例子,像直升机,这是美国商用直升机最成熟的,在美国只生产顶部直升机的螺旋桨和尾部的螺旋桨,顶盖部分在西班牙生产,尾部也是在西班牙生产,中间的机身部分是在日本生产,起落架是在巴西生产,机头是在中国台湾生产,机尾是在中国的井冈山直升机厂生产,所以从头到尾都在中国生产,就是一个头一个尾。中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到2004年11月底是5万多家,合同金额超过1万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是5590亿美元。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在中国发展也非常迅速,到2004年6月,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的跨国公司超过600家,累计投入研发金额是40亿美元,我们在这上面可以看到东芝、IBM、HP、英特尔、GE、诺基亚、松下、爱立信公司。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机构发展非常迅速,其中有计算机、电子、医疗、运输,还包括汽车。我曾经访问GE在浦东的研发机构,它用了900多个中国的博士和工程师,我说是否针对中国生产研发,它说是针对GE全世界,所以正在从面向中国转向全球。外国在华研发R&D投资分布主要还是集中在北京,接近60%,因为北京具有我们中国教育科研人才的优势,其次是在上海和深圳,在其他地区包括中国的成都、南京、武汉也都有一些研发的机构。 当然,讲到中国的制造业,我们必须看中国制造业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第一是劳动生产率比较低,我们现在一年不到4万美元,只有美国的4.38%,日本的4%,德国的5%多一点,我们人用得比较多。中国的制造业能源消耗大,污染比较严重,制造业的能耗占全国一次能耗的63%,单位产品的能耗高出国际水平20%至30%,全国CO2的排放量67.2%是锅炉排放;第二是产品以低端为主,附加价值不高。增加值率仅为26.23%,比美国、日本及德国分别低22%、22%和11%,出口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当然事情是两方面的,这既是一个缺点有的时候也是优点,因为中国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如果都搞自动化工厂每年新增就业就有问题。产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质量月:活动始于1978年,是在国家质量工作行政主管部门的倡导和部署下,联合国家相关部门并发动广大企业和全社会积极参与,以多种形式于每年9月份组织开展的为期一个月并旨在提高全民族质量意识和质量水平的全国范围内的质量专题活动。 今年的主题是:推动“三个转变”,建设质量强国。 这三个转变是指: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 三个转变的内在联系:中国创造是根本,中国质量是保证,中国品牌是归宿。 谈谈中国制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催化下,中国制造以其远低于世界同类产品的价格,迅速打开了国际市场,中国逐步成为了“世界工厂”。2010年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为10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为19.8%,略高于美国的19.4%;但如果用联合国的统计数字,按2011年年初的汇率计算,中国制造业产值为2.05万亿美元,而美国制造业仅为1.78万亿美元,那么中国制造业产值高出美国就不只是0.4%,而是高达15.2%。而就在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只有美国的62%。所以,早在2010年,中国就超过美国,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感受“中国速度”: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75%的速度快速增长,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600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07年的24.66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三,2010年又首次超过日本,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仅仅过去了三年,2013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又达到了日本的两倍。中国的经济腾飞,被誉为“世界经济的奇迹”。 这一组组令人惊叹的数字,诉说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而在这举世瞩目的成就后面,我们看见的却是... “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背后:尽管中国制造的很多产品已经占据世界总产量的很大份额,但大多数产品附加值极低。中国制造一度沦为“廉价”、“低端”的代名词。例如,美国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儿童玩具,商场的零售标价是100美元。这种玩具的设计商和经销商都是美国公司司,生产商是中国企业。最后,中国内地的生产商和外贸公司总共获得10美元,只有商品零售价的10%,而其余的90%都叫海外商人拿走了。这个现象叫做人家吃肉,我们啃骨,人家吃米,我们吃糠。 “世纪经济的奇迹”背后:各类质量安全事件频发。 食品质量:网络流传这样一则调侃的段子: 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 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 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 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 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 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 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 三鹿又让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 工程质量:上海、郑州、武汉到最近浙江,相继出现了“楼脆脆”事件,一栋栋竣工未交付使用的高楼却整体倒覆。 产品质量:山寨文化的兴起,假冒伪劣的泛滥。 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的建立,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简单介绍一下知识产权吧,我们通常说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权,其中著作权和商标权的取得,我国实行“创作主义”,即作品一经创作完成作者便享有了权利,

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广义的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制造业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制造业产值也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目前我国制造业共有30个行业,根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在制造业30个产业中,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产值排名第一,达到26994.38亿元,占制造业产值的12.4%。总体来看,传统产业仍是中国制造业的主体。首先必须肯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的制造业连续高速增长已有十多年,然而在产值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反映出许多问题。下面结合所查找的资料谈谈个人对于我国制造业当前发展现状的看法。 首先,中国“世界第一”的地位是主要依靠的是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中国所出口的工业产品,大多都是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制造的商品虽然远销海外,但是产品缺乏科技附加值,大都是一些低端的产品,利润较低,通过廉价的劳动力降低生产过程中成本,以获取价格上的优势。因而产品的竞争力低,往往会因为相互压低价格形成恶性竞争。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赚取低廉的加工费的生产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中国的制造企业必须在发展中寻找新的出路,不断积累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经验,鼓励创新精神,不断增加在科研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摸索出一套适应企业生存发展的新模式,以适应当今的国内背景和国际环境。 其次,我国制造业的生产能耗过大,资源利用分配不合理。自然资源是制造业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具有有限可利用的特性,即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会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环境和生态保护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传统的制造业高发展、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造成中国资源严重匮乏,生态急剧恶化。我国是一个工业的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相关数据显示,我国GDP只占全世界的5.5%,却消耗了全球石油资源的8%,原煤的40%、粗钢的32%等,能耗强度是日本的5倍,平均是发达国家的1.5倍,若不做出及时的调整将会对我国今后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严重不利的影响。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已经意识到高能耗生产所带来的弊端,国家发改委在“十二五”规 “十三五”单位GDP将下降16.6%,划期间提出单位GDP能耗下降17.3%的要求, 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逐渐转为为集约型,从而实现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再次,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相对落后。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建立起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是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实现工业化的根本保证。由于中国的制造业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很多制造业工厂仍在沿用老式的传统机床等加工设备,这些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制造业的加工要求。近来来,国家逐渐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加大在装备制造业方面的投入,2009年1月1日,中国开始实施的增值税转型就是对国内装备工业的一个很大鼓励,但由于它是一个普适性的政策,不论是高、中、低档的设备,都能够从中

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1)

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 中国的科技在伴随着实行工业化道路中引发了一个举世瞩目的话题——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 而如今的中国制造并不等同于中国创造就拿最近较受关注的iphone手机为例。众所周知,iphone手机是由美国史蒂芬乔布斯独家创造的手机,可是,在装机等一系列流程尽是用低成本在中国组装!造成这一系列的原因是因为我国缺乏技术与创新,缺乏想象力,导致仅仅只是在说明书上印上中国制造的标签。 而出国旅游的旅客在各国纪念品商店买回来的纪念品,大多在标签上都印有“made in China”的标签,这让许多的中国旅客感到疑惑——为什么在国外的商品上竟印上国内生产标签? 如今,自主创新是我国即将面临的新挑战。然而,中小学生的应试教育仍在实行,渐渐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带着眼睛,文质彬彬的“书呆子”。虽然这次的“三中全会”上提出了要“高考大改革”,可是任然离在商品上贴上“design in China”的标签。 一个国家要成为强国,发展模式就不能一成不变,中国已经在传统制造业发展多年,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但缺乏技术与创新。我们应当认识到中国企业从代工模式中跳出是当务之急,摆脱代工模式,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是中国企业的发展之本。

只有企业拥有核心技术才能使企业具有活力和战斗力,赢得广泛市场,并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声誉。 然而,在发展中国创造的历程中,也有不少害群之马,有些企乏创新和法律意识,一味偷窃模仿别人,导致山寨和伪劣产品的盛行,这些产品既影响企业创新的发展,又影响中国产品在世界的形象。求快心切、求富心切的冲动,导致“中国制造”的形象从原来的“价廉物美”,逐渐出现与“假冒伪劣”齐名的趋势。我们不能因为贪图一时的小利而损失了做人该有的准则和对社会的责任,我们要用最真实的产品来服务社会。 思想是无法借得的。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了自己的原发思想,才能使自己真正强盛起来。所以,我们因努力将“中国制造”转换为“中国创造”。

公务员遴选真题参考文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公务员遴选参考文章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一边是国货库存积压,一边是国人在全球扫货;一边是中低端产能过剩,一边是中高端供给不足……长期以来,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更多充当一个加工厂的角色,各种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产品走向海外市场,却几乎自主创意和领先优势。但在今天,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发生改变,格力电饭煲在“饭局”中的胜利就是一个例子,它向我们表明,中国,正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是大势所趋。中国制造曾是推动全球增长最活跃的力量之一。当全球经济艰难复苏、深刻调整时,中国经济也步入“转型换挡”关键期,仅靠低成本加工已经无法让中国制造成为可持续增长的一个源动力。而与此同时,人类正在迎来全新的“智”时代。数控和智能化产品,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制造业发展的格局,不顺应时代发展,就会被社会无情淘汰,竞争的残忍从手机巨头诺基亚的衰落中可窥见一斑。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是我国由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的必经之路。 当然,中国“智”造并非可一蹴而就,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科技创新是关键。低成本的加工“大厂”,带来的是实体经济

的低利润,伴随而至的是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更严重的,是对中国制造质量的质疑。要破解“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首要任务是要从加工代工走向自主研发,从低成本复制走向科技创新。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中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并在全国揭开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大幕。确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抄袭永远无法超越,创新驱动发展,走向“中国智造”,制造“智”的产品,创造好的品牌,意味着企业需要坚持科技创新。 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工匠精神是基石。中国“智”造,制造中国完美,需要一种敬业、精业、兴业的工匠精神。从火药、浑天仪发明到两弹一星上天,从《本草纲目》到青蒿素,从都江堰到万里长城,从中华老字号到当代国字号工程,从算盘到银河号计算机……莫不是匠心独运的非凡创造。这需要我们在这个快餐时代,保持恪守本分、善做善成的职业态度;保持笃守职责、质量第一的职业操守,保持创新创意、精益求精的开拓精神。 “信心是黄金”。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民族自信是力量之源。要破除中国制造等于“劣质低价”的偏见,只有靠实力打造优质品牌,这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在创新道路上坚持,在工匠精神中坚守,更需要我们有“有志者事竟成”的自信。中国制造了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把航天员送进了太空,并研发出北斗卫星导航系

中国制造业现状

中国机械制造业现状的分析 摘要:机械制造业水平与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机械制造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其发展水平是国家工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总体上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很大,而且差距缩小速度缓慢。只有深入到机械制造业中去分析,才能清晰地看到症结所在,从而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制造业之路。因此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以了解当前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状况,使我国机械制造业摆脱困境,提高技术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在世界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level and scale is a measure of a country's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economic strength is one important indicator,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basic industry of national economy,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sector.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provide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for the entire national economy, its level of development is the major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one of the signs. The whole country and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 is still great, and the gap is narrowing slowly. Only th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go deep into analysis in order to clearly see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in order to find a modern manufacturing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ad. Theref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ome simple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o bail out China'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improve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and competitiveness in the world market in an invincible position. 关键词:发展状况,生产环境,组织结构,主要问题,发展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制造业有了显著的发展,无论制造业总量还是制造业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机械制造业从产品研发、技术装备和加工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却不多。例如:海尔、海信、TCL等企业的品牌虽然已经“国产化”,但去商场买空调时,导购会告诉你压缩机来自日本,去买冰箱时,导购还是会告诉你压缩机也是来自日本。通过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的分析和研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的机械制造比欧美发达国家落后了将近30年。面对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中国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主体,是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原动力,特别是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乃至后金融危机时期,这一特性和地位显得更加突出: 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国内制造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日渐消失,外来制造业正逐步转移到东南亚以及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正如美国提出制造业回归概念,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应该考虑如何能够长远提升中国创造的能力以及产业投资、经营环境,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早期代工阶段。 目前,中国制造业生产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主要依靠国外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改变,部分行业劳动密集型为主,附加值不高。目前,尽管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有所提高,但在自主开发能力仍较薄弱,研发投入总体不足,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缺乏世界一流的研发资源和技术知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不足,基本上没有掌握新产品开发的主动权。 更为关键的是,大部分企业和政府部门基于中国市场的薪资水平,来为是否选用机器人做成本核算,却根本没有考虑到周边国家及地区“竞争对手”的人力成本。其实,大规模使用机器人升级制造业,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减少流水线管理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效率。因为除了精准、高效、可适应恶劣生产环境等优势,机器人可以给制造业带来“高水平制造工艺”和“制造高水平产品”。 观察人士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更加重视以科技创新拉动经济发展,国际分工体系开始出现生产布局多元化、设计研发全球化等趋势,全球价值链的重塑日见端倪,与之相伴的是制造业从新兴经济体回流发达国家。 一些迹象表明,美国一些大企业如通用电气、卡特彼勒、福特正在觉醒,开始在本土大规模投资先进制造业,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制造业的增长势头在2012年已显露疲态。 对于中国来说,开展国际投资是参与全球价值链重塑、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因为在全球价值链重塑过程中,智能类新型制造业兴起,其特点是个性化“按需定制”,生产地点必须靠近使用地点。这样一来,原来从发达国家转移到新兴国家的制造业将“回流”。一旦“智能制造”开始普及,加上美国能源成本持续降低,那么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就不再像从前那样具有竞争力。 产能过剩成我国制造业的一大硬伤 发布时间:2015-06-17 资讯内容 分享到:1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年年创新高,不断刷新中国制造业产值全球份额比例,但在这中快速发展的背后,是过于快速扩张带来的“底盘不稳”,科技含量低、行业规范缺失以及产能过剩等日益突出的问题,中国制造业要想脱胎换骨,还有许多必须经历的阵痛。 10余年时间中国制造已闻名全球。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中国制造逆市向上。2010年制造业产值的全球份额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正是在这两年,“盛世”景象之下,中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思考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思考——再谈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问题 技术创富是主流 欧美人似乎比非洲人更早熟悉“中国制造”,服装鞋帽、旅游纪念品、电子产品等不一而足。如果细细观察,从这些琳琅满目的中国货中,会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近年来,“中国制造”在美国开始向高端发展,衣服、鞋帽的比重有所下降,电子和家电产品逐渐打入美国市场,海尔、华为等中国自主品牌出现在美国大型连锁店里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这充分说明中国品牌在逐步走向海外市场,并受到世界的关注。更重要的是,中国品牌和中国服务业不断在国际舞台树立起“中国智造”的形象。 一个国家能否在国际竞争中长久地保持优势,取决于其科技进步的速度和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外,这早已成为潮流。微软、谷歌、雅虎、Facebook……美国当之无愧是最具有创新精神的硅谷。对于中国而言,技术创新比地产创新或金融创新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华为,在研发策略上一直采取跟随策略,在行业的技术领先的情况下,投入大量资源进行产品级的开发。每年华为都会花费10%的营业收入在研发上。华为的定义是“以客户需求驱动研发流程。围绕提升客户价值进行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及业务管理的持续创新。 商业模式是趋势” 制造业转型的关键是要扩大行业的盈利点。就具体某家制造业企业而言,则是在整个行业的盈利点中找准自己的盈利点,这一切正是商业模式所解决的问题。 (这个好深奥啊……) 正如马云所说,在新的属于互联网的时代的商业文明中,大规模标准化的制造遭到摒弃,制造者将以消费者的意志为标准进行定制还的生产。而阿里巴巴就是不断创新的模式,最终打造这样一个以消费者为开端和核心,由消费者、渠道商。制造商、电子商务提供商的生态系统。 文化创新是标尺 在全球化的时代,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必然要求走出创新之路,创新之路也就是从“文化制造”到“文化智造”的必由之路。时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正是“中国智造”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文化创新设计是每个服装品牌的灵魂所在,波司登就是以流行趋势为设计亮点。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及吻合时下需求的服装是波司登新产品发布不断地突破门,这也是它蝉联中国羽绒服市场销售量冠军的所在。 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蒙代尔说过,中国公司已经到了打出自己品牌的时代了,政府应该推动这种健康的经济发展。这意味着,中国企业有底气从培养技术自主的能力,完善成功的商业

中国制造案例分析

“中国制造”案例分析 组长:李亚萍 组员:赵雅婷 耿丽姣 王晓芳一.什么是“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的基本内涵即“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专指采用国外技术和图纸甚至原材料,利用中国劳动力加工制造的产品。“中国制造”意味着中国有健全庞大的工业体系,有相关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但并不能说,中国有领先世界的创造研发水平和世界驰名的品牌。“中国制造”把中国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加工制造工厂,确实养活了数亿的劳动者,尤其是体力劳动者,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国就业压力和社会稳定,但很难让中国的企业得到长期发展。同时,中国广大劳动者所创造的绝大部分利润被发达国家的知名企业获取。另外,“中国制造”不等于“中国创造”。直到“中国制造”的产品不再使用国外技术与品牌而是以自主技术及品牌生产的时候,中国企业才会无限的接近“中国创造”。 二.“中国制造”的背景 (1)国际因素。国际上,主要是世界制造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包括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促使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及制造业呈现出在优势区域集聚发展的态势。制造业专业化分工日趋全球化,传统的福特式生产方式转向柔性制造的生产方式,制造业跨国的研发、生产等组织活动都已实现国际化。而跨国公司的全球发展推动了制造业的区域集聚发展,研发、生产和营销服务区域一体化趋势明显,以区位环境、政府的支持和大学科研机构的大量存在为核心的区域创新网络将是吸引制造企业一体化区域集聚的重要诱因。 (2)国内背景。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是中国制造的国内背景。对外开放直接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部投资,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共引进外资5675.2亿美元。促使中国从国外获取了诸多制造技术、生产线,为中国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来源;使中国学习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引入了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市场化改革极大地刺激了中国潜在的消费市场,促使了民营经济发展,使它们迅速成长为中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在中国制造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化改革释放了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促进中国制造的发展。 三.“中国制造”面临的困境 “中国制造”遭到国际社会质疑,在出口占国民经济重要地位的情况下,这一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然而解决这一问题又非易事,“中国制造”目前面临着诸多困境。 1、产品附加值低,核心技术缺乏在世界制造业的产业链上,中国大多数企业只处在下游。 中国制造业的加工组装在整个产业链中的附加值较低。目前可利用的比较优势是廉价劳动力,接受的是技术或产品的转移,这决定了我们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即组装和制造。而研发或营销策略的实施是由产品转移国进行的,可以说中国制造业的大部分是一种出口加工的模式。在中国制造的产品大多停留在加工制造的初级阶段的情形下,中国制造业将处于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困境中,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核心技术则仍然被发达国家所掌控。 2、品牌观念淡薄纵观中国整个制造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较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更是屈指可数。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研究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研究目前,中国制造业正处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中间阶段。宏观上看,我国制造业发展很快,以至于现在有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说法。这种说法有两个依据:一是制造业对我国出口的贡献;二是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我国已完成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此阶段以劳动密集型产业飞速发展为特点,产业结构轻型化,我国已将加工制造业在这一阶段发展到极致,“世界制造工厂”并非浪得虚名,但也仅仅局限于消费品领域。本文通过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对中国制造也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措施,希望有助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1.中国制造业的现实状况 1.1制造业全球增长最快中国制造业产量微弱领先美国,2010年刚刚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据美国研究机构HIS的计算,2010年世界制造业总产出为10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略高于美国的19.4%。联合国统计署也证实了HIS的计算。在产量上,中国制造业2010年时的确成了世界第一。据香港电台报道,汇丰12年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初值重上50以上的扩张水平,由10月终值的49.5升值50.4,创13个月新高。分项指数方面,产出分享指数初值亦创逾1年新高,由10月终值的48.2升至51.3,。另外,新出口订单指数升至2年最高位。 1.2制造业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受全球经济复苏及外汇市场人民币升值影响,2010年以来我国进口贸易总值增长迅猛。据海关总署网站数据显示,1-12月累计进出口总值达29727.62亿美元,实现同比增长34.7%,较上年同期增加7655.43亿美元。 1.2 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提高随着外商投资的产业链延伸和配套规模不断扩大,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逐步增多。中国的部分行业已开始与国际接轨,采用国际标准或引进外国技术、资金进行生

(考试题)时代光华——创新中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创新中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单选题 1:推行“第一线作主”的前提条件是:回答:正确 1. A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2. B 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 3. C 员工具有很高的自我管理能力 4. D 以上都包括 2:哈根达斯只卖冰淇淋,戴尔只卖电脑……这些企业的成功说明了企业要想在创新中取胜,应该做到: 回答:正确 1. A 让自己的产品率先进入市场 2. B 冒险前进,坚持到底 3. C 认准一个目标之后专心去做这个市场 4. D 与其他人合作 3:创意大师黄霑说,“创意就是旧有元素的重新排列和组合”。从这一点上来看,创也可以说是:回答:正确 1. A 拼图游戏 2. B 阶段再定义 3. C 改变用途 4. D 魔岛理论 4:下面哪一项是对“重新排序”这项水平位移技术的正确描述:回答:正确 1. A 把产品或服务的一项/几项要素直接拿掉 2. B 改变产品或服务的某一项/某几项要素的顺序 3. C 对某个产品或服务的某项/某几项做出逆向思考的调整 4. D 给产品增加一项因素或者几项要素,而其他要素维持不变

5:我们要重视创意,因为通过创意,可以:回答:正确 1. A 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2. B 把一个很好的讯息包装起来,让别人可以看到、理解并使用 3. C 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4. D 以上都包括 6:小张在裁纸时手边没有刀片,于是顺手拿了一张名片来替代刀片,他的这种做法从创意上来说,属于下面哪一种创意方式:回答:正确 1. A 阶段再定义 2. B 改变用途 3. C 拼图游戏 4. D 魔岛理论 7:红海战略与蓝海战略的区别体现在:回答:正确 1. A 红海战略在现有市场空间竞争,蓝海战略创造没有竞争的市场空间 2. B 红海战略利用现有的需求,蓝海战略创造和掌握新的需求 3. C 红海战略采取价值与成本抵换,蓝海战略打破价值—成本抵换 4. D 以上都包括 8:消费者对不同产品所付出的精力、时间、金钱的不同,所以对不同产品的关注程度也就不一样,下面哪一个概念可以用来准确的描述这一现象:回答:错误 1. A 参与度 2. B 知识度 3. C 认可度 4. D 深入度 9:我们发现,一些小公司充满了活力和创意,但是一旦发展成为大公司之后,就开始变得僵化,这个现象使下面哪一种思想的反应:回答:正确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正在改革大潮的推进下不断向“中国创造”阔步迈进,虚拟现实、自动驾驶,3D打印、只能家具、无人机、可穿戴设备等等,一批批先进设备不断涌现,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元素”,展现“中国智慧”。 然而,中国制造要想实现真正的大发展,还是面对许多的问题。产品数量多、质量差、创新少等;这一些列问题也正在困扰着我们;中国制造给世界的印象也是世界生产的“大工厂”。如何借助世界经济复苏前进的有力风帆,赶上国内发展变革的时代大潮,改变中国制造的现状,大踏步的迈向世界舞台,实现中国创造,打造中国新名片迫在眉睫。 中国创造需要“落地生根”的底气。创造无止境,支持不可少。“中国创造”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扎根基层沃土,靠实干苦干赢取的。要大力营造人人支持创造的浓厚氛围,破解人才、资金、技术等瓶颈制约,把人才、资金吸引到创造一线,激发活力,挖掘潜能,凝聚动能。基层扎下根,创造有生机,伴随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的激发社会活力,千万企业要把握先机、茁壮成长,成为最具创造活力、展示中国创造实力的“新名片”。只有让中国创造“落地生根”,扎根基层,“中国创造”才能长得更高,发展的更稳。才能有自信,有底气。 中国创造需要“大国工匠”精神。伴随着大国复兴的进程,中国

正开启着工匠民族的新时代。未来制造业,终将属于那些思路清晰、立意深刻,真正能影响人、影响时代的匠心制造。可敬的是,中国的民族工业者,正在辨明大势、相机而选,顺世情以致远,正在增强定力、务实进取,合民意而出彩。 中国创造需要“换道超越”的思维。竞争如同爬杆,领先者始终在杆上面,作为追赶者处在下风,杆只有一根,想要超越,唯有换一根杆,努力攀爬,奋勇直追,才有突破可能。中国制造业亦是如此,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先进工艺等方面差距明显,要想在原有基础上取得突破,往往面临着能力不足、受制于人的尴尬处境。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科技发展不可能一家独大,制造业市场也不可能一家独揽。落后者只要瞄准前沿,抓住机遇,对准一点用力,以点带面,就有抢得发展的先机。 创新无止境、挑战不止息。面对国际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我们唯有发奋图强,让中国创造以“落地生根”的底气,“大国工匠”的精神,“换道超越”的思维。少点投机取巧多点脚踏实地;少点急功近利多点专注持久;少点粗制滥造多点优品精品,我们就一定能用更多的“中国创造”“惊艳”四方,“照亮”世界。 基层小吏---张文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