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视功能训练市场

浅谈视功能训练市场
浅谈视功能训练市场

此文章发表于“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3年第1期刊

浅谈视功能训练市场作者:徐景新随着电子产品的大量应用,青少年儿童用眼量明显增加,眼卫生环境不尽如人意,视力异常人数不断攀升,人们越来越关注视力健康,渴求健康的视力。眼保健和视功能训练以不同方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关于视力康复训练的研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视功能训练的发展

1.1视功能训练的发展

早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十分重视眼的保健,历代医学家都主张“目宜常运,运之常清”。古代流传下来的眼保健法最常见的有以下两则:

(1)远眺按摩法:每日晨起,在空气新鲜处,闭目,眼球从右到左,再从左到右各转5次,然后突然睁眼,极目远眺;平静直立或坐定,用眼依次注视左、右、右上角、左上角、左下角、右下角,这样旋转,反复5次;用洁净的两手中指由鼻梁两侧内角鼻凹处开始,从上到下环形按摩眼眶,然后眨动20次。

(2)转动眼球法: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双目向左右各转5圈,平视前方片刻。每日早晚各做一次,不要间断,日久必见成效。

1.2视力训练项目

现代的视功能训练包括对于斜弱视、远视、融合视、近视、老化的训练。还有学者主张眼高压青光眼也可以通过视功能训练,使房水畅通,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这一方法是否行之有效,还有待于我们在视功能训练中作进一步临床验证。

1.3视力训练机构

目前,大部分视功能训练机构存在于眼视光中心,视力康复训练连锁、加盟企业和眼镜店,还有少数是在医院的视功能训练室或眼保健科室。由于视力训练的特殊性,在民营医院里较为常见,公立医院做视功能训练的少见。

1.4视功能训练市场不可或缺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儿童弱视发病率约为3%,据笔者在一些地区进行视力普查时发现实际百分比远超过上述数据,儿童的远视与弱视的百分比接近。2009年底国家卫生部和教育部公布的全国近视人数已超过4亿,并且近两年数量还在不断上升。对视力异常者若不采取治疗训练和有效干预,再过几代,视力健康者或将成为我国的稀有“群体”。可想而知“近视”对青少年视力危害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应当引起全社会关注,希望政府部门立刻行动起来,对青少年视力进行防控和有效干预。

虽然目前国内的视功能训练市场还没有形成一定格局,监督机制也不健全,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部分有针对性的视功能训练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特别是对于弱视和远视患儿,通过训练后视力提升明显。部分视功能训练机构对近视患者眼调节采用眼肌的正向与负向强拉等方式的训练,其效果也相当不错。

到目前为止,发现对于青少年近视,通过有效的视功能训练和佩戴角膜塑形镜的方式,确实可以控制近视度数进一步发展。

视功能训练有一定的成效,训练市场对于有需求的人群来讲是不

可或缺的,其以后的发展更需要依靠政府正确引导,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才能使全民有健康良好的视功能。

1.5视功能训练效果

由于弱视和远视的发病有一定的可逆性,视功能训练效果比较好,而近视不可逆性决定了近视训练效果相对于弱视较差,但对近视发展的控制效果比较好,只是人们对于近视训练效果的期望值提出摘掉眼镜这一过高的要求,迫使近视训练遇到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比如:近视的个体差异性、用眼程度、用眼环境、视力恢复到一定的程度就停滞不前等等。

目前并没有更好的办法使青少年近视患者的视力彻底恢复到正常。澳大利亚的珍妮特·古德里奇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在1990年创建了“自然视力改善法”,这一方法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瑞士、德国等多国得到了一定的推广运用。她的方法侧重于“鼻子画笔”和“运动游戏”等76种训练法,在训练过程中要依靠“小孔过渡眼镜”帮助完成视力训练,最终使视力提升,摘掉眼镜。但是这一方法尚有很大的局限性。

2、视功能训练的优势

2.1视功能训练法原理

目前市场上的视功能训练主要包括斜弱视、远视及近视3种。

训练方法主要有传统型和拉伸系统型两大类。

传统型训练法——主要包括遮盖法、压抑疗法、CAM视觉生理刺激疗法、后像疗法、红色滤光片和闪烁红光疗法、Haidinger刷训练

仪(也称光刷治疗仪)、融合功能训练、按摩、针灸、艾灸等。

传统型的方法主要以刺激、眼调节训练、放松为主,对眼部的视神经、眼底及黄斑部进行刺激。刺激视神经及黄斑部,是为了打通视神经的视路、增强视敏度记忆功能以及通过训练使成像移向黄斑中心,对眼肌进行训练,是增强眼调节力,使调节更加灵活、敏感,但这种训练眼调节是不加负载的训练,其效果不理想,是属于浅度的调节训练,有很大的局限性,刺激眼部穴位是通过对穴位按摩、刺激等方法来疏通眼部经络增进血液循环,从而使眼肌调节达到放松来改善视功能,使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提升。

拉伸系统型训练——它是一种深度的眼肌调节训练,是让患者在加有“训练镜”负载的情况下进行“凝视与扫视”的注目训练,同时根据患者的承受力逐渐增加训练镜强度,从而使患者在相对较高的正向与负向极限强度下训练其注目能态力的过程,称为拉伸系统训练法。

拉伸系统训练法是通过使用训练镜对眼肌采用正向调节与负向调节的强拉,对眼肌进行科学有效的强化训练,使眼肌能态能得到最大挖掘、锻炼,致使眼肌体能得到超常规发挥,提高眼肌调节灵敏度,眼肌体能通过锻炼,调节力大大增强。同时也通过科学的光学手段,对眼肌进行高调节、高集合的负载训练模式,使眼视功能进行强化训练,对眼肌调节更加灵活,晶状体弹性增强,也使人眼能态的潜力得到很好的开发来提高人眼能态。这样可以使弱视、近视的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得以提升。这种改善眼肌调节的方法对远视和老花进行训

练,其效果也很好。

3、视功能训练的不足

3.1市场尚不成熟

由于视功能训练市场尚不成熟,各个视功能训练机构目前还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各家机构的专业技术、操作模式、训练方法不相同,使得训练效果差异很大,导致整体训练市场质量参差不齐。传统型的仪器训练法对弱视疗效相对较好,但并不适用于近视训练。传统型的穴位刺激对弱视和近视都有明显的局限性。拉伸系统型的训练由于各自的训练方式不同,其效果差异也很大。只有少数连锁企业使用的拉伸系统型对近视、近散以及调节性的远视、老花进行训练后效果很好,但对于部分弱视训练后效果并不明显(这部分弱视需选用刺激的方法进行训练)。视功能训练机构应该在技术的引导下把各方的优点加以组合,使训练方法的潜能得以最大化挖掘,更好地为广大视力异常患者服务。

3.2技术缺陷

现在各家训练企业大多是以较为简单的操作模式进行运营,在技术层面投入的力度不够,单店的技术力量严重滞后,大多数工作人员缺乏应有的眼科及视光方面的基础知识,培训还处于简单的层面,一旦遇到有一定难度的视光或眼科问题就束手无策,谈不上以技术服务大众。

3.3患者的坚持性

无论是弱视还是近视,由于训练内容的枯燥,使得大多数患者训

练难以长时间坚持。特别是近视经过训练视力得以提升后,由于近视患者平时的用眼环境很难改变(孩子必须学习用眼),近视复发性高,近视患者必须反复进行视功能训练,这种反复训练使得视功能训练机构和患者家长都感到很迷茫。弱视患者中,有的视功能改变较慢,需要1年以上的长期视功能训练,再加上弱视视力正常后还需要进行疗效巩固,有的不能坚持到底。

4、视功能训练市场的明天

虽然视功能训练市场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不足,这与相关行业监管不到位以及社会还没有营造一个良好的重视和保护眼健康的环境有一定关系。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会越来越重视眼的健康,视功能训练市场应该会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要想做好视功能训练,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以政府和教育部门为主导,大力宣传保眼力度,营造一个良好的保眼大环境。

建立完善的视功能岗前培训模式,不走形式,踏踏实实地开展对视功能训练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实现执证上岗。

由于弱视和远视的可逆性以及视功能训练时间的可预见性,决定了弱视、远视的视功能训练最好以专业的训练中心为主、兼顾家庭训练为辅的模式。弱视、远视与近视视功能训练相比,训练时间还是有确定性的时间段,比如弱视训练当矫正视力正常后,再做巩固训练一段时间,对患者进行定期跟踪即可,这个时段只要不放弃定期检查和遵守医嘱,一般视力会稳定,直到痊愈。

近视的不可逆行决定了近视恢复正常后也有可能会再次复发,必须进行再次的视功能训练。这样的重复训练性决定了近视训练应以患者个体为单位,选择使用家用型的训练仪在家中进行眼保健的常态化定时训练,否则所有的前期训练将会是功亏一篑,使视力回到原点。

对视功能训练市场的训练方法及设备进行优化组合,提高视功能训练质量。

总而言之,假如全社会能够大力倡导正确的科学用眼知识,营造眼保健训练常态化的良好环境,使全民树立起眼保健的强烈意识,视功能训练得以普及推广,全民的眼健康意识得到整体提升,视功能训练市场才能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全面、有效的视功能训练服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