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技术复习题

数据库技术复习题
数据库技术复习题

数据库技术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划分,有利于保持数据库的( A )。

A) 数据独立性 B) 数据安全性 C) 结构规范化 D) 操作可行性

2.假定学生关系是S(SNO,SNAME,SEX,AGE)

课程关系是C(CNO,CNAME,CREDIT)

学生选课关系是SC(SNO,CNO,GRADE)

要查找选修“数据库”课程的女学生的姓名,将涉及到的关系是( D )

A) S B) C,SC B) S,SC D) S,C,SC

3.关系模式规范化的最起码的要求是达到第一范式,即满足( D )。

A)每个非码属性都完全依赖于主码

B)主码属性唯一标识关系中的的元组

C)关系中的元组不可重复

D)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分解的

4.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式是数据库设计中( C )阶段的任务。

A) 需求分析 B) 概念设计 C) 逻辑设计 D) 物理设计

5.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 A )

A. 外模式

B. 概念模式

C. 内模式

D. 存储模式

6.子模式DDL用来描述( B )

A. 数据库的总体逻辑结构

B. 数据库的局部逻辑结构

C. 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

D.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

7.在DBS中,DBMS和OS之间的关系是( B )

A. 相互调用

B. DBMS调用OS

C. OS调用DBMS

D. 并发运行

8.五种基本关系代数运算是( A )

A. ∪,-,×,π和σ

B. ∪,-,∞,π和σ

C. ∪,∩,×,π和σ

D. ∪,∩,∞,π和σ

9.当关系R和S自然联接时,能够把R和S原该舍弃的元组放到结果关系中的操作是( D )

A. 左外联接

B. 右外联接

C. 外部并

D. 外联接

10.下列聚合函数中不忽略空值 (null) 的是( C )

A. SUM (列名)

B. MAX (列名)

C. COUNT ( * )

D. AVG (列名)

11.设关系模式R (A,B,C),F是R上成立的FD集,F = {B→C},则分解ρ = {AB,BC}相对于F( A )。

A. 是无损联接,也是保持FD的分解

B. 是无损联接,但不保持FD的分解

C. 不是无损联接,但保持FD的分解

D. 既不是无损联接,也不保持FD 的分解

12.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 B )阶段

A. 需求分析

B. 逻辑设计阶段

C. 概念设计阶段

D. 物理设计阶段

13.SQL中,下列涉及空值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C )

A. AGE IS NULL

B. AGE IS NOT NULL

C. AGE = NULL

D. NOT (AGE IS NULL)

14.如果事务T获得了数据项Q上的排它锁,则T对Q( C )

A. 只能读不能写

B. 只能写不能读

C. 既可读又可写

D. 不能读不能写

15.DBMS中实现事务持久性的子系统是( D )

A. 安全性管理子系统

B. 完整性管理子系统

C. 并发控制子系统

D. 恢复管理子系统

16.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 B )。

A、信息

B、数据

C、记录

D、记录集合

17. ( C )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库系统

C、数据库

D、文件组织

18. ( A )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库

D、数据库应用系统

19.数据库系统不仅包括数据库本身,还要包括相应的硬件、软件和( D )。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库应用系统

C、数据库应用系统

D、各类相关人员

20.在人工管理阶段,数据是( B )。

A、有结构的

B、无结构的

C、整体无结构,记录内有结构

D、整体结构化的

21.在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是( D )。

A、有结构的

B、无结构的

C、整体无结构,记录内有结构

D、整体结构化的

22.在文件系统阶段,数据( B )

A、无独立性

B、独立性差

C、具有物理独立性

D、具有逻辑独立性

23.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 D )。

A、具有物理独立性,没有逻辑独立性

B、具有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C、独立性差

D、具有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

24.非关系模型中数据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C )。

A、两个记录型间的联系

B、记录

C、基本层次联系

D、实体间多对多的联系

25.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称之为数据的( D )。

A、安全性

B、一致性

C、独立性

D、完整性

二、填空

1.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 及它的翻译程序,实现对数据库数据的操作,包括

数据插入、删除、更新和检索(或查询)。

2.在8种关系代数运算中,_______并、差、迪卡尔积、投影和选择___ 5种运算是基本的运算。

3.数据库主要有______检索和更新____两大类操作。

4.数据库系统的出现使信息系统的研制从以加工数据的程序为中心转向___围绕共享的____的数据库来

进行。

5.___可串行性_______是并行事务正确性的唯一准则。

6._____选择、投影和连接运算____是最有用的运算,能解决绝大部分实际问题。

7.低级范式通过_____模式分解________转换为若干更高级范式的过程称为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8.与数据库系统相比较,文件管理系统的数据共享性差、数据独立性低。

9.数据模型通常是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个要素组成。

10.若仅要求分解具有无损连接性,则模式分解一定可以达到___4____NF。

11.当数据库被破坏后,如果事先保存了日志文件和______数据库副本______,就有可能恢复数据库

12.SQL语言的全称(中文)是结构化查询语言,它是关系数据库语言的国际标准。

13.DDL是指____数据定义语言____。

14.一个“好”的模式应当不会发生________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更新异常____,并且______数据冗余

___应尽可能少。

15.SQL集_______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_____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关系数据语言

的特点和优点。

16.DBMS并发控制是以___事务___为单位进行的。

17.数据库恢复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后备副本和日志文件来重建数据库。

18.数据库系统提供了两个方面的映象功能,这样就使得数据既具有逻辑独立性,又具有物理独立

性。

19.关系模式规范化需要考虑数据间的依赖关系,人们已经提出了多种类型的数据依赖,其中最重要的是

函数依赖和多值依赖。

20.数据是描述事物的______符号记录________。

21.E-R图是用于表达_________概念模型______________的图形工具。

22.DML是指_______数据操纵语言_________。

23.数据是____描述事物_______的符号记录。

24.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称为______数据库____。

25.SQL中用于消除重复行的短语是________ DISTINCT _______________。

26.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____层次模型_______。

27.数据的____不一致____性是指同一数据不同的拷贝的值不一样。

28.关系数据库的实体完整性规则规定基本关系的主属性都不能取空值。

29.数据库系统中最重要的软件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最重要的用户是数据库管理员。

30.规范化的基本思想是逐步消除______数据依赖_________中不合适的部分。

31.关系数据库的数据操作方式为一次一______集合_________方式;而非关系数据库的数据操作方式为

一次一______记录__________方式。

32.视图是定义在基本表或视图之上的,对视图的一切操作最终要转换为对基本表的

操作。

33.模式分解时,只有具有_________无损连接性_____________的分解才能保证不丢失信息。

34.由并发操作引起的数据不一致性的主要原因是并发操作破坏了事务的___隔离性________。

35.SQL-SELECT语句完整的句法中,ORDER BY子句的作用是_____排序__________。

36.公司中有多个部门和多名职员,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职员和部门

的联系类型是______1:N _______。

37.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防止因用户非法使用数据库而造成的__________________数据泄

露、更改或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__层次模型__。

39.设关系模式R (A,B,C),F是R上成立的FD集,F = {B→A,B→C},则分解ρ = {AB,AC}丢失的

FD是_____B→C_____。

40.将对视图的查询转换为对基本表的查询的过程称为视图的______消解_________。

41.数据依赖是通过一个关系中属性间值的相等与否体现出来的_____数据间的相互关系_____________。

42.关系规范化中最基本的一条是要求关系的每一个分量必须是_____一个不可再分的基本数据项

_______。

43.在用户看来,一个关系模型的___逻辑结构___是一张二维表。

44.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___域____。

45.对于属性X的每个值,属性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称Y___函数依赖于__ X,或称X决定Y,记

为____ X→Y ___。

46.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提供授权功能来控制不同用户访问数据的权限,这是为了保证数据库的_____安

全性_____。

47.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建立的模型称为_____概念模型_______。

48.目前DBMS普遍采用___封锁___方法来保证调度的正确性,即保证并行操作的___可串行性_____。

49.数据库安全性的防范对象是_______非法用户和非法操作____,而数据库的完整性的防范对象是_____

不合语义的数据______。

50.在数据库设计中,规划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属于____物理____________设计。

51.SQL的WHERE子句和HA VING子句都用于设置条件,区别在于WHERE子句作用于______元组___,

而HA VING子句作用于_______组_________。

52.恢复就是利用________存储在系统其它地方的冗余数据______来修复数据库中被破坏的或不正确的

数据。

53.____数据库管理系统_____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管理软件。

54.2级封锁协议除防止了丢失修改,还可进一步防止____读“脏”数据_____。

55.DB并发操作通常会带来三类问题,它们是丢失修改、__不可重复读__和读脏数据。

56.事务必须具有的四个性质是:原子性、一致性、____隔离性__和持久性。

57.数据库在建立、运用和维护时由________ DBMS ____统一管理、统一控制。

58.2NF是在1NF的基础上消除了________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___________。

59.事务故障恢复时,系统对已提交的事务要进行______ UNDO ___________处理。

60.当数据的存储结构发生改变时,而程序不必修改,这就是数据的______物理独立性________。

61.________数据管理_____是指如何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储存、检索和维护。

62.规范化的关系简称为___范式______。

63.数据库系统中,存放 __三级模式定义_ 的数据库,称为数据字典(DD)。

64.关系演算可分为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而在元组演算中,元组关系演算表达式的一般形式为

__{t|p(t)}__。

65.规范化的关系简称为___范式_________。

66.数据管理的发展经历了_______人工、文件和数据库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67.在关系代数运算中,从关系中取出满足条件的元组的运算称为____选择___。

68.参照完整性是对参照关系中的____外码__的约束。

69.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___数据模型___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___冗余度__,较高的数据

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__共享____。

70.SQL中表示“全部列”的符号是“____*___”。

71.关系代数、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均是抽象的____查询语言___,它们在表达能力上是完全等价

的。

72.实体完整性是指______主属性不能取空值__。

73.只转储上次转储后更新过的数据的转储方式称为______增量转储___。

74.定义基本表的SQL语句为______ CREA TE TABLE ______。

75.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______数据模型______。

76.DB是与一个特定组织各项应用有关的全部数据的集合,通常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应用数据的

集合,称为__物理数据库_,它是数据库的主题;另一部分是关于各级数据结构的描述,称为描述数据库,由DD系统管理。

77.在关系模型中,关系中每一个属性值都是不可分解的__。

78.SQL-SELECT语句完整的句法中,FROM子句是强制性的,FROM子句的作用是_读取FROM子句中的基本

表、视图的数据,执行笛卡积操作_。

79.设关系模式R是第一范式,且每个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的候选键,则称R是_BCNF 的模式。

80.数据库设计过程中,常常从一些可选方案中选取一种数据库结构,需要有选择的原则,称为评价准则,

评价准则可分成__定量、定性__ 两类。

81.事务应该具有_______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续性_______4个特性。

82.在数据库中用___数据模型___这个工具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

83.在网状关系模型中,记录型之间的是______ M:N _____联系。

三、简答与应用

1.请阐述在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中,实体之间联系的实现方法。

参考答案纲要:(另请参考教材P13-22进行更完整的阐述)

在网状模型中,联系用指针实现;在关系模型中,联系用关键码 (或外键,或关系运算) 来实现。

1.关系数据结构有哪些性质?

参考答案纲要:(另请参考教材P40-41进行更完整的阐述)

a)列是同质的(同一数据类型,来自同一列)

b)不同的列可出自同一个域,但不能重名

c)列的顺序任意

d)任意两个元组不能完全相同

e)行的顺序任意

f)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

2.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有哪几类?各是什么含义?

参考答案纲要:(另请参考教材P42-43进行更完整的阐述)

有三类:

a)实体完整性:主属性不能取空…

b)参照完整性:外码取值只能为空或被参照关系中的主码值…

c)用户自定的完整性:由用户根据需要自行确定的完整性规则…

3.数据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

参考答案纲要:(另请参考教材P184进行更完整的阐述)

主要任务有 3 个:

(1) 设计系统的概念模型。

(2) 依据所使用的 DBMS 软件,将概念模型转换成相应的数据模型 ( 关系、层次、网络 ) 。

(3) 用数据定义语言定义数据库的结构和某些约束条件。数据模型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和核心

任务。

4.试比较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的优点与缺点。

参考答案纲要:(另请参考教材P14-22进行更完整的阐述)

层次模型的特点是树型结构,比较简单,命令少,易操作,但不易表达多对多联系,对插入和删除的限制比较多;网状模型的特点是采用图作为存储结构,能够直接地描述现实,具有良好的性能,存取效率高,但DDL复杂,数据独立性差;关系模型的特点是建立在严格的数据概念基础之上,数据结构简单清晰,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但是效率不如非关系模型。

5. 根据下面的销售明细关系MXZ 、发票关系FP ,试用SQL 语句完成下列各小题。

1) 查询

MXZ 中的所有信息

Select * from MXZ

2) 根据MXZ 建立钢笔销售记录的视图MXZ_GB ,要求按发票号降序排列。

Create View MXZ_GB AS

Select * From MXZ where 品名=’钢笔’ Order By 发票号 DESC; 3) 将“042214”的开票人改为“刘冲”。

Update FP SET 开票人=’ 刘冲’ Where 发票号=’ 042214’; 4) 查询笔记本的平均价格。 Select A VG(价格) 均价From MXZ Where 品名=’笔记本’;

5) 查询价格最贵的商品的名称和单价。

Select 品名,单价 From MXZ Where 单价 = (Select Max(单价) From MXZ) 6) 在FP 中查询刘洪开出的题的数目。 Select count(*) from FP where 开票人=’刘洪’; 7) 查询铅笔的销量

Select sum(数量) from MXZ where 品名=’钢笔’

6. SQL 的组成主要分成哪几部分:

参考答案纲要:(另请参考教材P66-68进行更完整的阐述)

答:SQL 主要分成四部分: (1) 数据定义。(SQL DDL )用于定义SQL 模式、基本表、视图和索引的创建和撤消操作。 (2) 数据操纵。(SQL DML )数据操纵分成数据查询和数据更新两类。数据更新又分成插入、删除、和修改三种操作。

(3) 数据控制。包括对基本表和视图的授权,完整性规则的描述,事务控制等内容。 (4) 嵌入式SQL 的使用规定。涉及到SQL 语句嵌入在宿主语言程序中使用的规则。 7.

8. 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有哪些措施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并说明这些措施的具体含义。

参考答案纲要:(另请参考教材P145-149进行更完整的阐述)

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防止因用户非法使用数据库造成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保证数据

库安全性的主要措施有:

8) 用户标识和鉴定:标识用户身份,核实用户的合法性 9) 存取控制:确保用户只执行系统赋予的合法操作 10) 定义视图:将与用户或用户操作无关的数据隐藏起来 11) 审计:记录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情况,以便以后查证

12)

数据加密:防止非法用户不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而获取到存储或传输的数据

9. 规范化理论对数据库设计有什么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纲要:(另请参考教材P192-205进行更完整的阐述)

在概念设计阶段,已经把关系规范化的某些思想用作构造实体类型和联系类型的标准,在逻辑设计阶

段,仍然要使用关系规范化的理论来设计模式和评价模式。规范化的目的是减少乃至消除关系模式中存在的各种异常,改善完整性,一致性和存储效率。

10.某公司拥有拥有若干商店;每家商店有若干职工,经营若干商品;每个职工只能在一家商店工作。商

店的属性有:商店编号,店名,地址。商品的属性有:商品编号,品名,单价,产地。职工的属性有:职工编号,职工名,性别,工资。职工分配到商店会产生一个入店时间属性。职工每售出一件商品也会产生一个销售时间属性。试画出该公司商店管理系统的E-R图,并设计满足3NF的关系模式集。

参考答案:参考的ER图:

符合3NF的模式如下:(4分)

商店(商店编号,店名,地址)

职工(职工编号,姓名,性别,工资,商店编号,入店时间)

商品(商品编号,品名,单价,产地)

商品销售(商品编号,职工编号,销售时间)

11.试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这种结构有什么优点?

参考答案纲要:(另请参考教材P23-24进行更完整的阐述)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构成。

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看到的数据视图。

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涉及的是数据的局部的逻辑结构,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这种体系结构的优点: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管理,使用户能逻辑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而为了能够在内部实现这3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抽象: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正是这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12.并发操作可能会造成哪几类数据不一致?如何解决?

参考答案纲要:(另请参考教材P161-169进行更完整的阐述,要求解释出丢失修改等概念)

并发操作可能会造成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和读脏数据三类不一致。(请自行解释这些相关概念)解决方法是采用“可串行化的调度”,一般是3级封锁协议。(请自行参考教材补充完整)

13.设某汽车运输公司数据库中有三个实体集。一是“车队”实体集,属性有车队号、车队名等;二是“车

辆”实体集,属性有牌照号、厂家、出厂日期等;三是“司机”实体集,属性有司机编号、姓名、电话等。设车队与司机之间存在“聘用”联系,每个车队可聘用若干司机,但每个司机只能应聘于一个车队,车队聘用司机有个聘期;车队与车辆之间存在“拥有”联系,每个车队可拥有若干车辆,但每辆车只能属于一个车队;司机与车辆之间存在着“使用”联系,司机使用车辆有使用日期和公里数两个属性,每个司机可使用多辆汽车,每辆汽车可被多个司机使用。

试画出该运输公司管理系统的E-R图,并设计满足3NF的关系模式集。

参考答案:参考的ER图:

车队(车队号,车队名)

司机(编号,姓名,电话,车队号,聘期) 车辆(牌照号,厂家,出厂日期,车队号)

行驶记录(牌照号,司机编号,使用日期,公里数)

14. 如何用封锁机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参考答案纲要:(另请参考教材P161-169进行更完整的阐述)

对并发操作的不正确调度可能会带来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和读“脏”数据三种数据不一致性,采用三级封锁协议就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1) 用1级封锁协议防止丢失修改

(2) 用2级封锁协议防止读“脏”数据

(3) 用3级封锁协议在防止丢失修改和读“脏”数据之外,还进一步防止了不可重复读。 15. 设有如下关系R 和S

写出R ∪S ,R ∩S 的结果

参考答案

16. 根据下面的商品关系SP 、供应商关系GYS ,试用SQL 语句完成下列各小题。

1) 查询GYS 的所有信息

Select * from GYS;

2) 查询所有由成都厂家供应的商品的名称,规格和数量。

Select 名称,规格,数量 from SP where SP .供应商 in ( Select 编号 from GYS Where 厂址=’成都’); 3) 查询彩电的商品信息

Select * from SP where 名称=’彩电’;

4) 根据SP 建立VCD 机的视图SP_VCD ,要求按数量降序排列。 Create V iew SP_VCD as Select * from SP order by 数量 DESC 5) 查询供货数量最少的商品的名称、规格和数量。

Select 名称,规格,数量 from SP where 数量= ( Select MIN(数量) from SP ); 6) 将所有商品的数量增加100。

Update SP set 数量=数量+100;

17. 数据库系统的生命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参考答案纲要:(另请参考教材P184-185将每一阶段的任务解释清楚)

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18. 根据下面的学生关系S 、课程关系C 和学生选课关系SC ,试用SQL 语句完成下列各小题。

1) 查询全部学生

Select * from S;

2) 为C 增加一门课号为“210”,课名为“C 语言”,由“陈冲”老师任课的新课。 Insert into C V ALUES(‘210’,’ C 语言’ ,‘陈冲’); 3) 统计共有多少学生

Select count(*) from S;

4) 查询有哪些课程,显示其课名和任课老师名称

Select 课名,任课老师from C;

5)统计男女学生各有多少人。

Select Count(*) 人数from S Group by 性别;

6)统计“微机原理”课程的平均成绩

Select A VG(成绩) 平均成绩From SC, C

Where SC.课号= C.课号AND C.课名=‘微机原理’;7)为数据库用户”刘小庆”赋于对S进行查询和更新的权限Grant SELECT, UPDA TE ON S TO 刘小庆;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和答案 试卷代码:03115 授课课时:96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A 适用对象:本科选课班 一、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数据库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__A___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2、在SQL的SELECT语句中,与选择运算对应的命令动词是__C___。 A、SELECT B、FROM C、WHERE D、ORDER BY 3、在数据库中,下列说法_A__是不正确的 A、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 B、若系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则系统可确保更新是的一致性 C、数据可以共享 D、数据库减少了冗余 4、在数据库系统中,模式/外模式映像用于解决数据的_C__ A、结构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逻辑独立性 D、分布独立性 5、关系代数的5种基本运算是__D_。 A、并、差、选择、投影、自然连接 B、并、差、交、选择、投影 C、并、差、交、选择、笛卡尔积 D、并、差、选择、投影、笛卡尔积 6、在SQL语句中,谓词“EXISTS”的含义是_B___。 A、全称量词 B、存在量词 C、自然连接--在连接条件中使用等于(=)运算符比较被连接列的列值,但它使用选择列表指出查询结果集合中所包括的列,并删除连接表中的重复列 D、等值连接--在连接条件中使用等于号(=)运算符比较被连接列的列值,其查询结果中列出被连接表中的所有列,包括其中的重复列 7、规范化过程主要为克服数据库逻辑结构中的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更新异常以及_C__的缺陷 A、数据不一致性 B、结构不合理 C、冗余度大 D、数据丢失 8、数据库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是数据库的__B____。 A、安全性 B、可维护性 C、完整性 D、并发控制 9、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主要的目标是确保数据库的_B__。 A、数据安全性 B、数据独立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试卷A

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徐圩校区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期 中 考 试 试 卷 考试科目: 数据库管理系统 试卷类别: 闭卷 考试时间: 90 分钟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 共15分) 1、信息是经过加工之后形成的有价值的 。 2、三种基本关系运算是 、 、 。 3、一个关系数据库由若于个 组成;一个数据表由若干个 组成:每一个记录由若于个以字段属性加以分类的 组成。 4、在同一个数据库中,相关联的表关系的类型有 、 、 3种关系。 5、主索引的关键字段值是 的。 6、定义表结构时,要定义表中有多少个字段,同时还要定义每一个字段的 、 、 等。 7、一个数据库中可以有多个 。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 40 分) 1、在Visual FoxPro 中“表”是指( )。 A .报表 B .关系 C .表格 D .表单 2、、数据库表可以设置字段有效性规则,字段有效性规则属于( )。 A .实体完整性范畴 B .参照完整性范畴 C .域完整性范畴 D .数据一致性范畴 3、在关系模型中,为了实现“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元组”的约束应使用( )。 A .临时关键字 B .主关键字 C .外部关键字 D .索引关键字 4、数据表中的数据暂时不想使用,为提高数据表的使用效率,对这些“数据”最好要进行( )。 A .逻辑删除 B .物理删除 C .不加处理 D .数据过滤器 5、在建立唯一索引出现重复字段值时,只存储重复出现的( )记录。 A .第一个 B .最后一个 C .全部 D .几个 6、数据表中有30个记录,如果当前记录为第1条记录,把记录指针移到最后一个,测试当前记录号函数 recno ( )的值是( )。 A .31 B .30 C .29 D .28 7、对数据表的结构进行操作,通常是在( )环境下完成的。 A .表设计器 B .表向导 C .表浏览器 D .表编辑器 8、每一个数据工作区上只能打开( )个数据表。 A .1个 B .2个 C .10个 D .任意个 9、在当前工作区可以访问其他工作区表中的( )。 A .数据表结构 B .数据表 C .数据库 D .数据 10、在Visual FoxPro 中字段的数据类型不可以指定为( )。 A .日期型 B .时间型 C .通用型 D .备注型 11、在数据库中的数据表间( )建立关联关系。 A .随意 B .不可以 C .必须 D .可根据需要 12、一个数据表可以添加到( )数据库中。 A .两个 B .一个 C .多个 D .随意个 13、数据表间建立参照完整性后,不能设置数据表间( )操作规则。 A .更新 B .删除 C .浏览 D .插入 14、.在数据库环境下限制字段个数的操作,要在( )中进行。 ——————————————————————————————————————————————————————————装 订 线

数据库系统包括题目和答案

数据库系统原理复习题 第1章 一、选择题 1.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A )。 A. DBS包括DB和DBMS B. DBMS包括DB和DBS C. DB包括DBS和DBMS 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2.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这一类模型中最著名的模型是(D )。 A.层次模型 B. 关系模型 C. 网状模型 D. 实体-联系模型 3.目前,数据库管理系统最常用的逻辑数据模型是( C)。 A.网状模型 B.层次模型 C.关系模型 D.面向对象模型 4.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C)。 A.数据共享 B. 数据完整性 C. 数据冗余度高 D. 数据独立性高 5.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分别是(B )。 A.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B.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条件 C.插入数据、修改数据、删除数据 D.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6.数据库三级结构从内到外的3个层次依次为(B)。 A.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B. 内模式、模式、外模式 C. 模式、外模式、内模式 D. 内模式、外模式、模式 7.下列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A):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的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8.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B)。 A.外模式改变时保持应用程序不变B.模式改变时保持外模式不变 C.内模式改变时保持模式不变D.数据改变时保持应用程序不变

9.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C)。 A.外模式改变时保持应用程序不变B.模式改变时保持外模式不变 C.内模式改变时保持模式不变D.数据改变时保持应用程序不变 10.公司有多个部门和多名职员,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 员,从部门到职员的联系类型是(D)。 A.多对多 B. 一对一 C. 多对一 D. 一对多 11.储蓄所有多个储户,储户在多个储蓄所之间存款,储户与储蓄所之间是(C)。 A.一对一联系 B. 一对多联系 C. 多对多联系 D. 不确定联系 12.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 A)。 A.模式 B. 内模式 C. 外模式 D. 以上三级模式 二、填空 1.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 组成。 2.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中、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3. DBMS表示(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它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 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4. 实体之间的联系可抽象为三类,它们是(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 5.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条件)三部 分。 6. 根据数据模型的应用目的不同,数据模型分为(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 模型)等。 7. 按照数据结构的类型命名,逻辑模型分为(关系模型)、(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 等。 8. E-R图中,(矩形)表示实体,(椭圆)表示属性,(菱形)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三、简述题 1. 数据库是长期存贮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1)数据定义功能, (2)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

数据库应用技术复习题

数据库应用技术复习题(本科) 一、选择题 1.三级模式间存在两种映射,它们是(模式与子模式间,模式与内模式间)。2.SQL Server系统中的所有系统级信息存储于哪个数据库( master )。 3.下面关于tempdb数据库描述不正确的是(是用户建立新数据库的模板)。 4.在数据库技术中,面向对象数据模型是一种(结构模型)。 5.数据库管理系统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关系和网状)。 6.用户看到的数据表,属于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中的(模式) 7.对数据的插入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操纵)的功能。 8.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 C )的功能。C.数据库的运行管理9.在SQL Server数据库中,默认情况下Sys通常是( C )。C.系统表表名的前缀10.设一个关系为R,如果它的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的,则称这个关系是符合 ( A )。A.第一范式 11.在第一个关系中出现,在第二个关系中不出现的记录组成的关系称为两个关系的( C )。C.差 12.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了解决关系数据库中的( A )问题。A.插入、删除和数据冗余B.提高查询的速度 13.关系模式中,满足2NF的模式,( B )。B.必定是1NF 14.下述关于索引的描述,正确的是(B).建立索引后,会影响基本表的插入速度15.下述关于视图的描述,正确的是C.在SQL Server中,可以像基本表一样对视图进行查询操作 16.如果希望从学生表中查询出所有姓“张”的同学,那么条件语句应该是 ( Where 姓名LIKE ‘张%’)。17.下列SQL语句中,能够完成求某列最大值的是( B )。B.SELECT MAX(Age) FROM Student 18.假定学生关系S(SNO,SNAME,SEX,AGE),课程关系C(CNO,CNAME,TEACHER),学生选课关系SC(SNO,CNO,GRADE)。要查询选修了“计算机技术”课程的“女”学生姓名,将涉及到关系( D )。D.S,C,SC 19.如果希望从学生表中查询出所有姓“李”的同学,那么条件语句应该是(B)。 B、Where 姓名LIKE ‘李%’ 20.在一个教师关系中,能够成为主关键字(或称主码)的属性是(B)。B、教师编号 21.从最终用户应用程序的视角看,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C)。C、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22.在一个学生关系中,能够成为主关键字 (或称主码)的属性是(C)。C、学号 23.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的数据模型是(A)。 A、关系模型 24.下列关于索引的说明不正确的是(A)。 A、索引必须创建在主关键字之上 25.设关系R是满足第一范式的,若R中不 存在非主属性对主键的部分函数依赖,则R 符合(A)。A、第二范式 26.下列符合第三范式的关系是(D)。D、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 27.在第一个关系中出现,而在第二个关系 中不出现的记录组成的新关系称为(D)。D、 两个关系的差 28.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中,需求分析阶段 的主要目的是(A)。A、回答“干什么”的 问题 29.用户使用SQL Server时,通常需要依 次经过两个安全性阶段(C)。C、身份验证、 权限认证 30.SQL Server数据库中的一个完整的备 份通常要包括(A)。A、系统数据库、用户 数据库和事务日志 31.下列哪些不属于索引的类型(D)。D、 事务日志索引 32.下列SQL语句中,能够完成并运算的是 (A)。A、SELECT * FROM 篮球爱好者UNION SELECT * FROM 足球爱好者 33.设学生表和课程表的结构分别为(学号, 姓名)和(学号,课程号,成绩),如果希 望查询出“成绩大于90分的学生姓名”, 则对应的SQL语句是(D)。D、SELECT 姓名 FROM 学生表,课程表 WHERE 学生表.学号= 课程表.学号 AND 课程表.成绩>90 34.如果希望从学生表中查询出所有姓“王” 的同学,那么条件语句应该是( B )。B、 Where 姓名 LIKE ‘王%’ 35.通常情况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英 文缩写是( DBMS )。 36.从最终用户应用程序的视角看,数据库 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 C )。C、外模式、 模式和内模式 37.在一个学生关系中,能够成为主关键字 (或称主码)的属性是(学号)。 38.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的数据模型是 ( A )。A、关系模型 39.下列关于索引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A )。 A、索引必须创建在主关键字之上 40.设关系R是满足第一范式的,若R中不 存在非主属性对主键的部分函数依赖,则R 符合( A )。A、第二范式 41.下列符合第三范式的关系是( D)。D、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 42.在第一个关系中出现,而在第二个关系 中不出现的记录组成的新关系称为(D)。D、 两个关系的差 43.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中,需求分析阶段 的主要目的是( A )。A、回答“干什么” 的问题 44.用户使用SQL Server时,通常需要依次 经过两个安全性阶段( C )。C、身份验证、 权限认证 45.SQL Server数据库中的一个完整的备份 通常要包括( A )。A、系统数据库、用户 数据库和事务日志 46.SQL Server中进行数据库恢复的SQL语 句是( C )。C、RESTORE DATABASE 47.下列SQL语句中,能够完成并运算的是 ( A )。A、SELECT * FROM 篮球爱好者 UNION SELECT * FROM 足球爱好者 48.设学生表和课程表的结构分别为(学号, 姓名)和(学号,课程号,成绩),如果希望 查询出“成绩大于90分的学生姓名”,则对 应的SQL语句是( D )。D、SELECT 姓名 FROM 学生表,课程表 WHERE 学生表.学号= 课程表.学号 AND 课程表.成绩>90 49.关系数据库系统采用关系模型作为数据 的组织方式。关系模型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A.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的完整性 50.以下不属于SQL Server数据库特点的是 ()。C.基于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 51.SQL Server数据库一般包括两大类数据 库类型()。D.系统数据库和用户数据库 52.在一个物资台账数据表中,能够成为主 关键字(或称主码)的字段是()。 B.物资编码 53.在物理层面,SQL Server数据库是由数 据文件和事务日志文件两个操作系统文件组 成的,它们的后缀分别是()。 A.MDF和LDF 54.SQL Server数据库中的系统表的表名通 常以()为前缀。B.Sys 55.设一个关系为R,X和Y是它的两个属性 集。若对于X上的每个值都有Y上的一个惟 一值与之对应,则称X和Y()。 C.具有函数依赖关系 56.下列符合第三范式的关系是()。 B.教师(编号,姓名,职称) 57.一个关系中每条记录和第二个关系的每 1 / 6

数据库系统应用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系统概述 一、概述 1.数据库系统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和()。 A.系统分析员 B.程序员 C.数据库管理员 D.操作员 2.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 A.DBS包括DB和DBMS B.DB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3.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 I.人工管理阶段 II.文件系统阶段 III.数据库阶段 A.I 和 II B.只有 II C.II 和 III D.只有 I 4.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A.数据共享 B.数据完整性 C.数据冗余度高 D.数据独立性高 5.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6.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 A.模式 B.内模式 C.外模式 D. 7.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模式与外模式 B.模式与内模式 C.三级模式之间的两层映射 D.三层模式 8.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模式与外模式之间的映射 B.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 C.模式 D.三级模式 9.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模式。 A.模式 B.物理模式 C.子模式 D.内模式 10.下述()不是DBA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A.完整性约束说明 B.定义数据库模式 C.数据库安全 D.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11.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这一类模型中最著名的模型是()。 A.层次模型 B.关系模型 C.网状模型 D.实体-关系模型 <实体-联系图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 基本要素:实体型属性联系> 12.区分不同实体的依据是()。 A.名称 B.属性 C.对象 D.概念 13.关系数据模型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它的三个要素分别是()。 A.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B.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C.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 D.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14.在()中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双亲,结点之间可以有多种联系。 A.网状模型 B.关系模型 C.层次模型 D.以上都有 15.()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建立的工作。 A.网状模型 B.关系模型 C.层次模型 D.以上都有

数据库系统原理试题答案

《数据库系统原理》期中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模型中数据抽象级别最高的是() A.概念模型B.逻辑模型 C.外部模型D.物理模型 2.设有关系R(A,B,C)和S(B,C,D),下列各关系代数表达式不成立 ...的是() (R D(S)B.S A.П C.R∪S D.ПB(R)∩ПB(S) 3.根据关系数据基于的数据模型——关系模型的特征判断下列正确的一项:(___) A.只存在一对多的实体关系,以图形方式来表示。 B.以二维表格结构来保存数据,在关系表中不允许有重复行存在。 C.能体现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但不能体现一对一的关系。 D.关系模型数据库是数据库发展的最初阶段。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基本表可以跨一个或多个存储文件 B.一个存储文件可以跨一个或多个基本表 C.每个存储文件与外部存储器上一个物理文件对应 D.每个基本表与外部存储器上一个物理文件对应 5.在SQL语言中,数值函数COUNT(列名)用于() A.计算元组个数B.计算属性的个数 C.对一列中的非空值计算个数D.对一列中的非空值和空值计算个数 6.将弱实体转换成关系时,弱实体的主码() A.由自身的候选关键字组成B.由父表的主码组成 C.由父表的主码和自身的候选关键字组成D.不确定 7.从一个数据库文件中取出满足某个条件的所有记录的操作是() A.选择B.连接 C.投影D.复制 8.下面关于自然连接与等值连接的各个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 B.自然连接要求两个关系中具有相同的属性组,而等值连接不必 C.两种连接都可以只用笛卡尔积和选择运算导出 D.自然连接要在结果中去掉重复的属性,而等值连接则不必 9.SQL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它是()

数据库系统概论试题及答案

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的是()。 A.数据结构化B.数据的冗余度小 C.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D.程序的标准化 2.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 A.内模式改变,模式不变 B.模式改变,内模式不变 C.模式改变,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不变 D.内模式改变,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不变 3.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 的是()。 A.外模式B.内模式C.存储模式D.模式 4. 相对于非关系模型,关系数据模型的缺点之一是()。 A.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需查询优化B.数据结构简单 C.数据独立性高D.有严格的数学基础 5. 现有关系表:学生(宿舍编号,宿舍地址,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出生日期)的主码是()。 A.宿舍编号 B.学号 C.宿舍地址,姓名 D.宿舍编号,学号 6.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 A.元组B.行C.记录D.属性 7.下列关系运算中,()运算不属于专门的关系运算。 A.选择B.连接 C.广义笛卡尔积 D.投影 8.SQL语言具有()的功能。

A.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B.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C.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控制 D.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 9.从E-R模型关系向关系模型转换时,一个M:N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时,该关系模式的关键字是()。 A.M端实体的关键字B.N端实体的关键字 C.M端实体关键字与N端实体关键字组合D.重新选取其他属性 10.SQL语言中,删除一个表的命令是() A. DELETE B. DROP C. CLEAR D. REMOVE 11.图1中()是关系完备的系统 A B C D 图1 12.有关系模式A(S,C,M),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S:学生;C:课程;M:名次,其语义是:每一个学生选修每门课程的成绩有一定的名次,每门课程中每一名次只有一个学生(即没有并列名次),则关系模式A最高达到()A.1NF B.2NF C.3NF D.BCNF 13.关系规范化中的删除异常是指 ( ) A.不该删除的数据被删除B.不该插入的数据被插入 C.应该删除的数据未被删除D.应该插入的数据未被插入 14.在数据库设计中,E-R图产生于() A.需求分析阶段B.物理设计阶段 C.逻辑设计阶段D.概念设计阶段 15.有一个关系:学生(学号,姓名,系别),规定学号的值域是8个数字组成的字符串,这一规则属于()。 A.实体完整性约束 B.参照完整性约束 C.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约束 D.关键字完整性约束

数据库系统配置与管理整合习题-复习题

期末考试必备专业整合方案 一、填空题 1、Sql Server 2005的两种登录模式分别是_windows登陆模式_____和_____windows和Sql _Server 混合登录模式___。 2、我们可以利用系统存储过程__sp_grantlogin__实现Windows用户登录授权。 3、创建SQL Server登录帐户使用_sp_addlogin__系统存储过程,删除SQL Server登录帐户使用_sp_droplogin__系统存储过程。 4、建立备份设备可以通过执行系统存储过程_sp_addumpdevice___建立一个磁盘备份设备。 5、每个新创建的数据库用户都属于__固定的_____数据库角色。 6、数据库的文件可以分为3种,依次是_主数据文件___、_辅数据文件___、__日志文件__。 7、Sql Server 2005、Visual Studio 2005、Visual Studio 2008的安装顺序分别是SQL Server 2005-----> Visual Studio 2008------> Visual Studio 2005. 8、SQL Server的用户有两种类型,分别是___windows用户__和__SQL Server用户_。 9、服务器的登录用户sa是__SQL Server的超级管理员__用户,用于创建其他登录用户和授权。 10、用户权限的类别包括三种类别:_授权_、___拒绝__和__收权__。 11、建立SQL Server登录帐户qq,并将qq添加到school数据库的用户列表中,使用___sp_grantdbaccess__系统存储过程,如果要删除school数据库用户使用sp_revokeaccess___系统存储过程。 12、我们可以利用系统存储过程__sphelplogins__查看SQL Server登录账户。 13、Sql Server的四种服务分别是__SQL Server服务_、_SQL Server Agent服务___ __SQL Server分布式事务协调程序__和__MS SQL Server搜索服务__。 14、Sql Server 2005中,角色可以分为3种___服务器角色__、__数据库角色__和_应用程序角色__。 15、如果一个用户要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经过三个级别的认证过程,分别是__windows级别__、__SQL Server级别___、__数据库级别___。 10、Sql Server 2005级别对应的主体分别包括__ windows级别的主体___、___SQL Server级别的主体__和___数据库级别的主体__。 二、判断题 1、sql server 2005安全性级别有三种,分别为windows身份验证、sql server身份验证、数 据库级别验证(对)。 2、在进行数据库还原操作时,如果school数据库的恢复模式为“简单模式”,仍旧可以进 行日志还原(错)。 3、sql server 2005中创建一个新数据库时,默认有一个主数据文件和一个日志文件(对)。 4、重新启动sql server服务的命令是:net restart “sql server (MSSQLSERVER)”(对)。 5、在进行数据库备份时,init参数是指重写上一个备份,noinit参数是指追加到前一个备份 文件(对)。 6、对数据库进行差异备份时,使用with differential 参数(对)。 7、sql server 2005的新建登录名u1,其默认数据库角色是public(对)。 8、将SQL Server数据库转化为其他任何类型的数据库时,可以很明显看到逻辑结构的差异, 如主码标志丢失、数据类型改变等(对)。

数据库应用技术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 1.SQL*PLUS在ORACLE数据库系统中的作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C) A.是ORACLE数据库服务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服务器运行的基础构件。B.是ORACLE数据库系统底层网络通信协议,为所有的ORACLE应用程序提供一个公共的通信平台。 C.是ORACLE客户端访问服务器的一个工具,通过它可以向服务器发送SQL命令。 D.是ORACLE客户端到客户端的点对点的通信工具,用来传递各个客户端的数据。 2.命令sqlplus /nolog的作用是(C ) A.仅创建一个ORACLE实例,但并不打开数据库. B.仅创建一个ORACLE实例,但并不登录数据库. C.启动sqlplus,但并不登录数据库 D.以nolog用户身份启动sqlplus 3.在SQL*PLUS中显示EMP表结构的命令是( B) A.LIST EMP B.DESC EMP C.SHOW DESC EMP D.STRUCTURE EMP 4.在SQL*PLUS环境中可以利用DBMS_OUTPUT包中的PUT_LINE方法来回显服务器端变量的值 但在此之前要利用一个命令打开服务器的回显功能,这一命令是( D) A.set server on B.set serverecho on C.set servershow on D.set serveroutput on 5.在SQL*PLUS中执行刚输入的一条命令用(A ) (A) 正斜杠(/) (B) 反斜杠(\) (C) 感叹号(!) (D) 句号(.) 6.在SQL*PLUS中显示当前用户的命令是(C ) (A) show account (B) show accountname (C) show user

2012年数据库系统试卷(A) 答案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Answer Sheets ) 2012学年第1 学期 考试科目: Database system 考试类型:(闭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 Instructions to candidates: 1. Write your name, student number and class on both the question papers and the answer papers. 2. DO NOT write your answers on the question papers. Write them ALL ON THE ANSWER PAPERS. 3. Write your answers in either Chinese or English. If the answer in English is correct, you can get bonus marks. 3. Hand in all papers (both the question papers and the answer papers). Question 2 [12 marks]: (1) An invoice has attributes: Invoice#(primary key), TotalOrderAmt, Date, Terms, ShipVia. A customer has attributes: Cust#(primary key), CName, Street, City, State, Zip, Phone. A product has attributes: Prod#(primary key), StandardPrice, Descrip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oice and customer is many-to-one. One invoice can relate to only one customer, while one customer can relate to any number of invoi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oice and product is many-to-many. Any number of products can be placed in one invoice, and one product can appear in different invoi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oice and product has two attributes: SellPrice and Quantity. (2) create table Invoice

数据库管理系统试题专科(C卷)

数据库管理系统试题专科(C卷)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Visual FoxPro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所谓关系是指( > A.各条记录中的数据彼此有一定的关系 B.一个数据库文件与另一个数据库文件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C.数据模型符合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格式 D.数据库中各个字段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关系 2.(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A. 网络系统 B. 数据库系统 C. 操作系统 D. 数据库 3.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是( > A. DB B. DBS C. DBMS D. OS 4. 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 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其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阶段是( >b5E2RGbCAP A. 数据库系统 B. 文件系统 C. 人工管理 D. 数据项管理 5.在关系数据库中,用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是( >。 A. 树结构 B. 网结构 C. 线性表 D. 二维表 6.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解决关系数据库中( > 问题而引入的。 A. 操作异常和数据冗余 B. 提高查询速度 C. 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 D.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7.( > 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存储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A. 概念模式 B. 外模式 C. 内模式 D. 子模式 8.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 是< ) A.DBMS包括DB和DBS B. DBS包括DB和DBMS C.DB包括DBS和DBMS 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9. 在Visual FoxPro中,建立数据库表时,将年龄字段值限制在12~14 之间的这种约束属于( >p1EanqFDPw A. 实体完整性约束 B. 域完整性约束 C. 参照完整性约束 D. 视图完整性约束 10.VFP中,有下面几个内存变量赋值语句: X=.F. Y={^2018/07/05 }

数据库系统概论各章复习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 A 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2.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 。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 3.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B 。 A.(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大,易移植 (4)统一管理和控制 B.(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C.(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4. B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结构 5.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C 。 A.数据 B.数据模型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 6.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C 。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7.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 D 。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 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 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 8.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B 。 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模型 D.软件工具 9.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 。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10. 数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①和②。 ①A.数据独立性 B.逻辑独立性 C.管理规范性 D.数据的共享 ②A.数据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逻辑独立性 D.管理规范性 【答案:】①B ②B 11.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 A.DBS包括DB和DBMS B.DD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数据库应用技术练习题

数据库应用技术练习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数据结构是()。 A. 树 B. 图 C. 索引 D. 关系 2.提供数据库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和数据库维护功能的软件称为 ()。 A. OS B. DS C. DBMS D. DBS 3.元数据是指()。 A. 数据结构的描述 B. 数据项的描述 C. 数据的来源 D. 基本数据 4.下面对关系中属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属性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B. 允许多值属性 C.属性名唯一 D. 每个属性中所有数据来自同一属性域 5.超码、候选码和主码之间的关系是()。 A.超码?候选码?主码 B. 超码?主码?候选码 C. 主码?候选码?超码 D. 主码?超码?候选码 6.关系数据库实现数据之间联系的方法是()。 A. 主码 B. 外码 C. 候选码 D. 超码 7.如下所示关系R(A,B,C,D)中,可以作为主码的属性组是()。

A. AB B. BC C. CD D. AD 或BD 8. 设有如下所示关系R (A ,B )和S (C ,D ,A ),R 的主码是A ,S 的主码 是C 、外码是A (参照R.A ),则能够插入关系S 的元组是( )。 A. (1,2,3) B. (3,2,1) C. (1,2,1) D. (4,5,6) 9. 将上题中的2个关系R 和S (未插入元组前)进行R*∞S 后的运算结果 包含( )个元组。 A. 5 B. 6 C . 3 D. 2 10. 对第8题中的关系R 和S ,若将属性A 定义为S 的外码时使用了ON UPDATE CASCADE 短语(级联更新),将R 中第一个元组的A 属性值更新为4时,S 中第一个元组A 属性的值( )。 A. 不变 B. 变为4 C . 变为NULL D. 拒绝更新,返回 错误信息 11. 设有一个关系R (A ,B ),如果要找出B 属性的最后一个字母为A ,并且 至少包含2个字母的查询条件子句应写成WHERE B LIKE ( )。 A . ‘_A%’ B. ‘_A ’ C. ‘_% A ’ D. ‘%A ’ 12. SQL 中谓词EXIST 可用来测试一个集合是否( )。 A. 有重复元组 B. 有重复列名 C. 为非空集合 D. 有空值

《数据库系统》期末考试试卷(B卷)-答案

计算机科学系《数据库系统》期末考试试卷(B 卷) (B 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年级:___专业:______ 班级:_ 学号:____ 姓名:______ 注:1、共120分钟,总分100分 。 1.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D )。 A.现实世界 B.E -R 图 C.信息世界 D.具体的机器与DBMS 2.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就是( A )。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就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3.在数据库技术中,为提高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与物理独立性,数据库的结构被划分成用户级、( C )与存储级三个层次。 A. 管理员级 B.外部级 C.概念级 D.内部级 4.数据库管理系统就是( B )。 A.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B.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的系统软件 C.一种编译程序 D.一种操作系统 5. 按所使用的数据模型来分,数据库可分为( A )三种模型。 A.层次、关系与网状 B.网状、环状与链状 C.大型、中型与小型 D.独享、共享与分时 6、 数据库系统3层结构的描述存放在( D )中。 A.数据库 B.运行日志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字典 7.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与特征的就是( D )。 A.外模式 B.内模式 C.存储模式 D.逻辑模式 8.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查询、插入、修改与删除等操作.这种功能称为( C )。 A.数据定义功能 B.数据管理功能 C.数据操纵功能 D.数据控制功能 9、 ( A )就是数据库系统的基础。 A.数据模型 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库管理员 10、 在数据库技术中,实体-联系模型就是一种( D )。 A 、 逻辑数据模型 B 、 物理数据模型

数据库在线测试试题

数据库在线测试试题 选择题 1.下述(C)不是DBA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完整性约束说明 定义数据库模式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数据库安全 2.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A ),它是模式的逻辑子集 子模式 模式 内模式 物理模式 3.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C ) 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 模式 模式与外模式的映射 三层模式 4.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 ) 三层之间的两种映射 模式与外模式

模式与内模式 三层模式 5.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 B ) 外模式 模式 内模式 用户模式 6.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 B ) 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 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7.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B ) 数据共享 数据冗余度高 数据完整性 数据独立性高 8.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D )。I.人工管理阶段II.文件系统阶段III.数据库阶段 I 和II 只有II

II 和III 只有I 9.DBS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它是一个集合体,包含数据库、计算机硬件、 软件和(D ) 系统分析员 程序员 操作员 数据库管理员 10.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C )。 DBMS包括DB和DBS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DBS包括DB和DBMS DB包括DBS和DBMS 2填空题 1.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2.DBMS是指(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 之间的一层管理软件 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数据定义, 数据操纵,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维护维护等4个方面 4.数据独立性又可分为(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数据库系统复习题

数据库系统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C )。 A.数据共享 B.数据完整性 C.数据冗余度高 D.数据独立性高 2.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 A )。 A. DBS包括DB和DBMS B. DBMS包括DB和DBS C. DB包括DBS和DBMS 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3.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 D )。 I.人工管理阶段Ⅱ.文件系统阶段Ⅲ.数据库阶段 A.I 和II B.只有II C.II 和III D.只有I 4.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不包括( D ) A、完整性规则 B、数据结构 C、数据操作 D、并发控制 书面作业P37 习题12、13、20题。 理解掌握的作业:P37 习题1、9、18、22 5.关系数据模型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它的三个要素分别是(b)。 A.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B.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C.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 D.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6.区分不同实体的依据是(b)。 A.名称 B.属性 C.对象 D.概念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1.关系数据模型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它的三个要素分别是(B )。 A.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B.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C.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 D.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2.区分不同实体的依据是(B )。 A.名称 B.属性 C.对象 D.概念 3.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___A_____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 4.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这一类模型中最著名的模型是___D____ 。 A.层次模型 B.关系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