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配合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配合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配合

护理查房

时间:2013年1月9日

地点:手术室护士站

查房病种:经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主持人:护士长

查房人员:全体护士

查房目的:结合手术病例讲解手术入路、特殊配合、特殊器械准备、麻醉及手术体位要求等,强调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在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熟悉掌握手术全过程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通过查房使全科护士得以及时掌握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专科护理新知识,使重大手术得以顺利开展。

护士长:(查房开始由巡回护士田俊玲来陈述本次查房的相关内容)

巡回护士(田俊玲):术前准备:1术前访视,术前1天下午巡回护士访视患者,首先阅读病历,患者:丁善芳,普外科—11床,女,56岁,住院号1300447,临床诊断:右半结肠肝曲占位。,熟悉患者病情、病史、重要脏器功能、有无其他合并症,以及肠道准备是否充分。患者入院时以肠梗阻入院,身体已经经历很多痛苦,对本次手术有很多的顾虑和恐惧,我们与患

者交谈要进一步了解其生理、心理需求,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过程及腹腔镜的优越性!医生的精湛技术!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及成功的病例,消除其紧张!焦虑的情绪,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地配合手术"

2物品准备:腹腔镜专用仪器一套包括显示器、摄像系统、气腹机、冷光源机、电凝电刀,器械包括腹腔镜专用器械一套,超声刀,开放器械腹器,肠切包,直线吻合器,常规一次性物品以及大中号普通钛夹,4-6个塑料钛夹。术前1 d巡回护士认真检查设备、器械准备情况,使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手术器械采用高温高压或等离子灭菌,冷光源线和摄像头采用无菌保护套包裹。3巡回护士配合①首先进入手术室与麻醉师,手术医生认真核对患者后,于左上肢建立静脉通路,翻看病历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及时运用抗生素,由于手术时间长,术前需要插导尿管,检查皮肤情况评估患者压疮风险,并与骶部贴上防压贴,然后协助麻醉医生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②置患者于平卧位,大字型体位。两腿分开可容下一人站立。左倾卧位约20度 约束带固定双腿。③显示器至于患者右上方,连接腹腔镜监视仪、气腹机,冷光源及高频电刀、吸引器,并测试其功能。④ 气腹针穿刺前,再次核对患者后,打开气腹机, 将腹内压力维持在12--15mmHg, 根据需要调节气腹机。⑤ 需要对手术过程进行录像,可插入u盘, 作为资料保存。⑥观察手术进程, 根据不同术式准备圆形吻合器、切割缝合器等自动化器械。⑦手术

完毕,依次关闭腹腔镜仪器,收好手术标本,交与洗手护士固定,协助麻醉师将患者送入术后苏醒室。

护士长:(洗手护士许有群再来陈述这次手术的配合)

洗手护士(许有群)配合:①洗手护士提前半小时上台,由于器械多,按序排列好,与巡回护士认真清点,协助医生消毒铺巾连接电凝器、吸引器、腹腔镜监视系统及气腹机。②术者位于患者两足中间, 扶镜手位于患者左侧 助手位于患者右侧。③于脐部作一约1cm的横切口,递2把布巾钳提起皮肤, 术者将气腹针垂直穿入并试水确认穿入腹腔后,连接充气管道,充入CO2气体。④拔除气腹针,于原切口处用10mm Trocar穿刺。穿入腹腔后连接充气管至腹内压力为13mmHg后, 将经过平衡调试及温盐水预热过的30°内镜头置入Trocar探查腹腔。确定可行腹腔镜手术后在内镜监视下于脐左下,左右麦氏点及耻骨联合上4.0cm处各置3个5mm Trocar,1个10mm Trocar,分别放入抓钳,2个无损伤肠钳和超声刀⑤用无损伤肠钳将肠管向正中侧牵引, 用超声刀从脚侧向头侧切开靠近右侧结肠外侧的后腹膜。确认腹膜后血管及脏器后进一步剥离腹膜后组织, 从肠系膜后侧观察肠系膜的血管走行。⑥用超声刀切断准备切除的横结肠的大网膜,胃结肠韧带,分离完成后在右侧麦氏点切开约3-5cm 的横切口,将准备切除的肠管及其系膜、大网膜通过此切口提出腹腔外, 在回结肠动静脉等肠系膜血管根部结扎处理结肠中动脉的右侧分支以及系膜。将肠管拖至腹腔外时, 用切口膜保护

切口, 可防止污染切口和造成腹壁种植性转移。⑦用干纱布围住组织后, 在两侧肠管分别作吊线牵引,尖刀切一小口后将切割缝合器两部分分别插入, 牵拉吊线使两侧肠管于合适处对合后切割吻合。取出切割缝合器,用碘伏棉球消毒肠管开口处及切割缝合器后更换钉仓, 横向切断封闭肠 取下标本。缝合肠系膜后将肠管还入腹腔,用温无菌蒸馏水冲洗腹腔,在内镜光源辅助下从打开的小切口直视查看腹腔有无出血,最后从Trocar孔放置腹腔引流管。⑧拔除所有Trocar缝合切口。

护士长(通过这次内镜手术的配合,我们可以讨论一下还需要的地方)讨论

田俊玲:腹腔镜辅助下结肠手术腹壁切口小,胃肠道干扰少;手术中肿瘤挤压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但是此手术对医务人员技术要求高。我院目前未普遍开展,患者对此缺乏了解,对愈后存在顾虑,因此巡回护士术前访视非常必要,通过访视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方法及该手术的先进性,安全性,解除患者术前因紧张恐惧引起的心理障碍,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同时强调肠道准备的重要性,使其积极配合手术。

许有群:所用腹腔镜器械精密,种类繁多,要求洗手护士必须全面掌握各种手术器械的名称,用途,术中能迅速,准确传递器械物品,术中使用超声刀对周围组织损伤小,不产生烟雾,减少了使用电凝时产生的烟雾影响手术视野,也避免了术中放置过多的金属钛夹造成感染危险和术后脱落导致出血可能,但要注意超声刀使用过程中不能碰

到金属会损坏刀头:

田俊玲:为防止患者过多吸收co2,和手术时间的延长,防止术中漏气,

护士长:(通过这次查房,内镜手术对医护人员的操作熟练度要求较高,最好专人管理,我们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做到术前讨论,术中配合,术后总结,不断完善腹腔镜手术的护理措施,也是提高手术室护理水平的途径)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配合

护理查房 时间:2013年1月9日 地点:手术室护士站 查房病种:经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主持人:护士长 查房人员:全体护士 查房目的:结合手术病例讲解手术入路、特殊配合、特殊器械准备、麻醉及手术体位要求等,强调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在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熟悉掌握手术全过程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通过查房使全科护士得以及时掌握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专科护理新知识,使重大手术得以顺利开展。 护士长:(查房开始由巡回护士田俊玲来陈述本次查房的相关内容) 巡回护士(田俊玲):术前准备:1术前访视,术前1天下午巡回护士访视患者,首先阅读病历,患者:丁善芳,普外科—11床,女,56岁,住院号1300447,临床诊断:右半结肠肝曲占位。,熟悉患者病情、病史、重要脏器功能、有无其他合并症,以及肠道准备是否充分。患者入院时以肠梗阻入院,身体已经经历很多痛苦,对本次手术有很多的顾虑和恐惧,我们与患

者交谈要进一步了解其生理、心理需求,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过程及腹腔镜的优越性!医生的精湛技术!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及成功的病例,消除其紧张!焦虑的情绪,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地配合手术" 2物品准备:腹腔镜专用仪器一套包括显示器、摄像系统、气腹机、冷光源机、电凝电刀,器械包括腹腔镜专用器械一套,超声刀,开放器械腹器,肠切包,直线吻合器,常规一次性物品以及大中号普通钛夹,4-6个塑料钛夹。术前1 d巡回护士认真检查设备、器械准备情况,使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手术器械采用高温高压或等离子灭菌,冷光源线和摄像头采用无菌保护套包裹。3巡回护士配合①首先进入手术室与麻醉师,手术医生认真核对患者后,于左上肢建立静脉通路,翻看病历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及时运用抗生素,由于手术时间长,术前需要插导尿管,检查皮肤情况评估患者压疮风险,并与骶部贴上防压贴,然后协助麻醉医生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②置患者于平卧位,大字型体位。两腿分开可容下一人站立。左倾卧位约20度约束带固定双腿。③显示器至于患者右上方,连接腹腔镜监视仪、气腹机,冷光源及高频电刀、吸引器,并测试其功能。④气腹针穿刺前,再次核对患者后,打开气腹机,将腹内压力维持在12--15mmHg,根据需要调节气腹机。⑤需要对手术过程进行录像,可插入u盘,作为资料保存。⑥观察手术进程,根据不同术式准备圆形吻合器、切割缝合器等自动化器械。⑦手术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配合

护理查房 时间:2013 年1 月9 日地点:手术室护士站查房病种:经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主持人:护士长查房人员:全体护士查房目的:结合手术病例讲解手术入路、特殊配合、特殊器械准备、麻醉及手术体位要求等,强调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在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熟悉掌握手术全过程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通过查房使全科护士得以及时掌握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专科护理新知识,使重大手术得以顺利开展。护士长:(查房开始由巡回护士田俊玲来陈述本次查房的相关内容) 巡回护士(田俊玲):术前准备:1 术前访视,术前 1 天下午巡回护士访视患者,首先阅读病历,患者:丁善芳,普外科—11 床,女,56 岁,住院号1300447,临床诊断:右半结肠肝曲占位。,熟悉患者病情、病史、重要脏器功能、有无其他合并症,以及肠道准备是否充分。患者入院时以肠梗阻入院,身体已经经历很多痛苦,对本次手术有很多的顾虑和恐惧,我们与患 者交谈要进一步了解其生理、心理需求,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过程及腹腔镜的优越,性! 医生的精湛技术!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及成功的病例,消除其紧张! 焦虑的情绪,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地配合手术" 2物品准备:腹腔镜专用仪器一套包括显示器、摄像系统、气腹机、冷光源机、电凝

电刀,器械包括腹腔镜专用器械一套,超声刀,开放器械腹器,肠切包,直线吻合器,常规一次性物品以及大中号普通钛夹,4-6个塑料钛夹。术前1 d巡回护士认真检查设备、器械准备情况,使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手术器械采用高温高压或等离子灭菌,冷光源线和摄像头采用无菌保护套包裹。 3巡回护士配合①首先进入手术室与麻醉师,手术医生认真核对患者后,于左上肢建立静脉通路,翻看病历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及时运用抗生素,由于手术时间长,术前需要插导尿管,检查皮肤情况评估患者压疮风险,并与骶部贴上防压贴,然后协助 麻醉医生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②置患者于平卧位,大字型体位。两腿分开可容下一人站立。左倾卧位约20度约束带固定 双腿。③显示器至于患者右上方,连接腹腔镜监视仪、气腹机,冷光源及高频电刀、吸引器,并测试其功能。④ 气腹针穿刺前,再次核对患者后,打开气腹机,将腹内压力维持在12--15mmHg,根据需要调节气腹机。⑤需要对手术过程进 行录像,可插入u盘,作为资料保存。⑥观察手术进程,根 据不同术式准备圆形吻合器、切割缝合器等自动化器械。⑦手术完毕,依次关闭腹腔镜仪器,收好手术标本,交与洗手护士固定,协助麻醉师将患者送入术后苏醒室。 护士长:(洗手护士许有群再来陈述这次手术的配合) 洗手护士(许有群)配合:①洗手护士提前半小时上台,由于器械多,按序排列好,与巡回护士认真清点,协助医生消毒铺巾连接电凝

腹腔镜下改良尾侧入路右半结肠癌(CME)根治手术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下改良尾侧入路右半结肠癌(CME) 根治手术的临床研究 一、技术研究报告 1: 概述 结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过多的动物脂肪、蛋白质摄入,缺乏新鲜蔬菜、纤维素食品,缺乏适度劳动以及遗传易感性是其相关高危因素。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腹腔镜微创手术作为近年来发展趋势,越来越被人们接受,腹腔镜技术的优点是复发率低、恢复快,并且在腹腔镜下可以做到结肠癌手术治疗的系膜完整切除(completemesocolicexcision,CME),这项技术的关键是将结肠肿瘤连同结肠系膜在壁层筋膜上分离,并将肿瘤供应血管根部进行结扎,按照解剖层面完整切除标本并获得最多的淋巴结,减少肿瘤局部复发,改善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为2例结肠癌患者进行腹腔镜下改良尾侧入路右半结肠癌(CME)根治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2.课题的提出 探讨腹腔镜下改良尾侧入路右半结肠癌(CME)根治手术的临床效果。应用到临床实践过程中,自2018年1月以来成功实施腹腔镜

下改良尾侧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2例。 3.技术方案论证 2018年1月至今,我科为2例结肠癌病人行腹腔镜下改良尾侧入路右半结肠癌(CME)根治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二、实施 1.一般资料 患者刘某,男,77岁,因“腹泻半年”于2018年11月15日收住消化内科。入院情况:T36.3℃P88次/分R22次/分BP143/66mmHg。神志清,精神可,营养一般,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无压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后因盲肠癌转入我科,电子结肠镜、腹部强化CT、病理检查为:结肠癌。转入我科完善术前检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右半结肠隆起型中分化腺癌,癌组织体积:7x6x4cm,浸润肠壁全层至外膜。两手术切缘阴性;肠周淋巴结(15枚)未查见转移性癌。PTNM分期:T4aN0M0,Ⅱb期。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患者邵某,男,72岁,因“右下腹疼痛1年,加重半月”入院,外科检查:腹部平坦,腹壁静脉无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肌软,右下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移动性浊音(-),肝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约5次/分。辅助检查:2019-05-27 全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0-08-11T15:11:58.2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10年第21期供稿作者:李强 (黑龙江省林口县柳树镇卫生院 157614) [导读]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因为解剖复杂,须清扫肠系膜上静脉的外科干周围淋巴组织,因此手术难度更大,技术要求更高。我们患者施行了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探讨了手术的可行性与治疗效果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李强 (黑龙江省林口县柳树镇卫生院 157614)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21-0206-01 【关键词】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因为解剖复杂,须清扫肠系膜上静脉的外科干周围淋巴组织,因此手术难度更大,技术要求更高。我们患者施行了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探讨了手术的可行性与治疗效果 (一)适应证 1.右半结肠良性肿瘤:如密集生长性息肉及巨大的绒毛状息肉。 2.盲肠、升结肠或结肠肝曲恶性肿瘤。 3.右半结肠憩室。 4.回盲部及升结肠炎症性疾病,如克罗恩病等。 5.右半结肠动静脉畸形出血。 6.盲肠扭转或出血。 (二)禁忌证 1.严重的心、肺疾患,无法耐受全麻手术者。 2.低血容量休克、急性大出血、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 3.肿瘤浸润性生长累及邻近脏器。 4.肿瘤并发不完全性肠梗阻。 5.严重的病理性肥胖者。 6.伴有较大的腹主动脉瘤。 7.恶性肿瘤伴有远处转移者(为相对禁忌证)。 (三)手术步骤 1.手术组人员站位术者和第一助手立于患者左侧,另一助手立于患者两腿之间。当处理肝曲和横结肠时,术者常需移至患者两腿之间。洗手护士位于足端右侧,监视器放于患者的右肩或右膝处,第二监视器放于患者的足端左侧。 2.穿刺套管的位置脐部下缘穿刺放置10 mm套管放置腹腔镜作为观察孔,另有3个10 mm的操作套管分别穿刺置于右肋缘下、左肋缘下和左下腹。人工气腹的压力定于12~15 mmHg。 3.操作步骤: (1)腹腔探查:首先探查病变的性质、位置和范围。如系肿瘤,必须注意有无远处转移,特别肝脏有无转移灶。 (2)游离结肠:安放好套管并检查腹腔后,患者取Trendelenburg位(头低足高位),身体右侧抬高,先用超声刀从盲肠外侧腹膜开始游离。通过对盲肠的牵引,及盲肠外侧腹膜提供对抗牵引,即可开始游离回肠末端,长度约为10 cm区域。这时分离的途中将经过右输尿管,应加以识别和保护。然后沿Toldt白线向头侧游离至肝曲。注意只游离腹膜,以避免损伤该平面深面的髂血管和右输尿管。将已游离的盲肠和结肠向左牵拉,以利于在直视下,将右结肠系膜从腹膜后结构中分离。可使用超声刀替代电刀解剖,以减少能量向外侧邻近结构的传播,并能减少出血。在右髂血管外辨清右侧输尿管。然后将患者置于反Trendelenburg位,右侧抬高,以利结肠肝曲和横结肠的游离,将横结肠中部用Babcock钳向尾侧牵引,而将大网膜向头侧牵引。在无血管区,将胃结肠韧带与横结肠分离,即进入小网膜囊。无血管区分离的方向是横结肠中部到肝曲。当遇到血管时,内镜钉合器可用来止血。离断肝结肠韧带后游离工作即告完成,此时可将要切除的标本从深部的十二指肠表面提起。 (3)离断血管:结肠游离完成后,将结肠放回原位,显露右半结肠的局部供血血管,辨认回盲部血管的位置。在该血管两侧各有一无血管区,沿无血管区切开腹膜,即可游离回盲肠部血管。用Babcock钳或右成角抓钳控制血管的近侧,金属夹夹闭后切断,或使用内镜血管钉合器切断。内镜钉合器的使用必须在血管及周围组织有足够厚度而不易滑脱的情况下进行。在回盲部血管结扎切断后,该处网膜也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窗口。此时在右结肠动脉根部进行结扎和切断很容易完成。然后患者取反Trendelenburg体位,向头端及腹前壁方向牵引肠系膜,可很容易地显露中结肠动脉。展开肠系膜很容易辨认中结肠动脉根部,在该血管两侧切开无血管区,小心牵拉避免撕裂。然后用内镜钛夹或钉合技术切断中结肠动脉右支用内结扎线袢加强止血(有时中结肠动脉右支也可在腹腔外进行处理)。 (4)标本切除和肠管吻合:一般在右下腹直肌切口或下腹部中线做4~6 cm长的切口。偶尔,横结肠中部因粘连或其他的因素导致活动受限,于横结肠拟横断线处游离,活动度可能仍不足以使用横结肠达到右下腹切口部位。这种情况下上腹中线切口或在上腹切口非常必要。将肠管提出切口外后,在皮肤外将右半结肠和回肠末端部分予以切除,并在腹腔外行横结肠和回肠末端对端吻合或端侧吻合。吻合时可采用吻合器吻合或者手工吻合。行回结肠吻合后,关闭系膜裂孔,再将吻合口回纳腹腔。逐层缝合腹壁切口,重新建立气腹,探查无误后,拔出穿刺套管,缝合置管切口。 对于恶性病变,应按无瘤操作原则进行,具体措施包括:①早期即将病变肠段的近端及远端钉合关闭;②早期结扎区域血管;③避免直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