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氢气系统查漏管理规定

发电机氢气系统查漏管理规定
发电机氢气系统查漏管理规定

发电机氢气系统查漏管理规定

(2013年第一版)

目录

1.目的

2.引用文件

3.适用范围

4.管理规定细则

5.工作要求细则(危险点预防与控制)

6.作业指导细则

7.查漏记录表

8.漏氢量计算方法及标准

1.目的

1、为通过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促进员工能规范作业,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避免发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因系统漏氢引发爆炸事故。

3、及时发现发电机存在的内漏缺陷,保证安全运行。

4、保证发电机使用寿命。

2.引用文件

1、?汽轮发电机漏水、漏氢的检验?

2、?汽轮发电机运行规程?

3.适用范围

电气、汽机及热工专业。

4.管理规定细则

1)、发电机漏氢找漏由电气班负责协调,汽机班、热工班配合并具体实施。

2)、各班需设查漏专责负责人。

3)、各班技术人员负责技术监督和管理,电气班负责现场组织实施。

4)、电气专工和汽机专工负责现场技术监督,并与电气点检和汽机点检负责人汇报并协调整体工作。

5)、发电机漏氢量核实由电气班专责人计算(每一周计算一次),并确定是否超标。

6)、电气班核实漏氢量大时,连续查找。

5.工作要求细则(危险点预防与控制)

1)、在运行的发电机上找漏,必须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情况下进行。

2)、发电机漏氢找漏工作负责人必须是有经验的、熟悉发电机和氢气管道结构的人、并经安规考试合格的人来承担。并且至少有两人以上工作。

3)、发电机找漏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发电机现场,并了解发电机检修规程和运行规程。

4)、发电机找漏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氢气气体的性质和氢气找漏的有关规定。

5)、工作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严禁烟火,发现现场附近有烟火的必须立即让其无条件停止并隔离。

6)、工作人员必须穿联体工作服(防静电),穿绝缘鞋,带安全帽。不准带打火机、

钥匙、小刀、手机等物品,手电的铁部位用绝缘带包起来,不准与现场铁器摩擦。

7)、进入现场不准使用电动工具。

8)、进入现场爬高工作必须系安全带,并遵守有关高空作业的规定。

9)、不能用脚踩踏或用手搬动现场的油管、水管,测温电缆和继电保护、热工装置;发电机在线监测装置;各种水、油、氢气阀门;各种表计等。

10)、现场须照明的,要用手电,不准私自接电源、更不能用明火照明。

11)、现场通风不好的,要采取措施解决通风,但要符合现场规定。

12)、现场须搭架子的,必须符合现场规定,运行机组必须经过值长和点检员同意。

13)、运行机组用肥皂水找漏的,不能在有电气危险地方(主要指内漏氢和带电部分、转动部分、例如定子引出线套管或转子滑环引出线等)。能用肥皂水检漏的,注意水滴漏到电气带电设备上。

14)、汽机有油采样的,须汽机点检和值长同意才可进行,不得私自进行。

15)、氢气检漏仪必须是正规厂家并检验合格的产品。

16)、现场有高温管道的,要带手套,或采取其他措施,避免高温烫伤。

17)、手电和检漏仪必须有手带系在手腕上,避免滑落到电气设备里或其他地方。

18)、有高压电地方必须保持足够距离(在1.5m以上),不能擅自行动,有专人监护。不能掀开有高压电地方盖板。不准触碰线路造成电源短路。

19)、发现漏氢部位后,向点检汇报,运行中可以处理的,尽快处理。运行中不能处理的,做出相应隔离措施,设立隔离区,并挂警示牌。

6.作业指导细则

(一)运行机组

带×为运行中禁止此方法测量

(二)停用机组

1)、停机后不排氢

(1)提高氢气压力,用检漏仪和肥皂水进行。

(2)原有高压电不能捡漏地方现可以进行检漏。例如发电机出线处。

(3)原来不能用肥皂水检测的地方,现在可以检测了。

2)、停机后排氢充入空气或氟里昂气体后。

(1)用卤素检测仪或氟里昂检测仪和肥皂水进行。

(2)24小时漏气量试验作为总指标进行考察

7.查漏记录表

8. 漏氢量计算方法及标准

计算气体泄漏量

漏氢量计算公式:

L=V*((P1+B1)/(273+T1)-(P2+B2

)/(273+T2))*288/100*24/t L ≤11m 3/d 合格

其中:

1)、P1,B1,T1:开始试验时发电机膛内压力(KPa )和大气压的气体压力(KPa )、定子膛内平均温度(℃)

2)、P2,B2,T2:结束试验时发电机膛内压力(KPa )和大气压的气体压力(KPa )、定子膛内平均温度(℃)

3)、V :发电机定子膛内体积(110m 3

) 4)、t :试验时间(24小时)

5)、L :泄漏量(m 3)

21 液位监视及管路、阀门

电气专业

负责

22 漏氢巡检装置及管路

电气专业

负责

23 绝缘过热装置及管路、

阀门

电气专业

负责

24

发电机纯度仪、湿度仪

热工专业

负责

初压

(KPa

初大气

压力

(KPa )

初温

(℃

终压

(KP

a )

终大

气压

(KP

a )

终温

(℃

漏氢

(m 3

是否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