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资源管理办法

种质资源管理办法
种质资源管理办法

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促进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交流和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利用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农作物种质资源,是指选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农作物的栽培种、野生种和濒危稀有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遗传材料,其形态包括果实、籽粒、苗、根、茎、叶、芽、花、组织、细胞和DNA、DNA片段及基因等有生命的物质材料。

第四条农业部设立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委员会,研究提出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协调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管理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确定相应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单位。

第五条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属于公益性事业,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的稳定和经费来源。

第六条国家对在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引进、利用和管理过程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

第七条国家有计划地组织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重点考察和收集工作。因工程建设、环境变化等情况可能造成农作物种质资源灭绝的,应当及时组织抢救收集。

第八条禁止采集或采伐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野生种、野生近缘种、濒危稀有种和保护区、保护地、种质圃内的农作物种质资源。

因科研等特殊情况需要采集或采伐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野生种、野生近缘种、濒危稀有种种质资源的,应当按照国务院及农业部有关野生植物管理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需要采集或采伐保护区、保护地、种质圃内种质资源的,应当经建立该保护区、保护地、种质圃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九条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采集数量应当以不影响原始居群的遗传完整性

及其正常生长为标准。

第十条未经批准,境外人员不得在中国境内采集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外科学家联合考察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应当提前6个月报经农业部批准。

采集的农作物种质资源需要带出境外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对外提供农作物种质资源审批手续。

第十一条收集种质资源应当建立原始档案,详细记载材料名称、基本特征特性、采集地点和时间、采集数量、采集人等。

第十二条收集的所有农作物种质资源及其原始档案应当送交国家种质库

登记保存。

第十三条申请品种审定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将适量繁殖材料(包括杂交亲本繁殖材料)交国家种质库登记保存。

第十四条单位和个人持有国家尚未登记保存的种质资源的,有义务送交国家种质库保存。

当事人可以将种质资源送交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农业科研机构,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农业科研机构应当及时将收到的种质资源送交国家种质库保存。

第三章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登记和保存

第十五条对收集的所有农作物种质资源应当进行植物学类别和主要农艺

性状鉴定。

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鉴定实行国家统一标准制度,具体标准由农业部根据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委员会的建议制定和公布。

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登记实行统一编号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更改国家统一编号和名称。

第十六条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实行原生境保存和非原生境保存相结合的

制度。

原生境保存包括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区和保护地,非原生境保存包括建立各种类型的种质库、种质圃及试管苗库。

第十七条农业部在农业植物多样性中心、重要农作物野生种及野生近缘植物原生地以及其他农业野生资源富集区,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区或保护地。

第十八条农业部建立国家农作物种质库,包括长期种质库及其复份库、中

期种质库、种质圃及试管苗库。

长期种质库负责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复份库负责长期种质库贮存种质的备份保存;中期种质库负责种质的中期保存、特性鉴定、繁殖和分发;种质圃及试管苗库负责无性繁殖作物及多年生作物种质的保存、特性鉴定、繁殖和分发。

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国家种质库的正常运转和种质资源安全。

第十九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需要建立本地区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地、种质圃和中期种质库。

第四章农作物种质资源繁殖和利用

第二十条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和创新。

第二十一国家长期种质库保存的种质资源属国家战略资源,未经农业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

因国家中期种质库保存的种质资源绝种,需要从国家长期种质库取种繁殖的,应当报农业部审批。

国家长期种质库应当定期检测库存种质资源,当库存种质资源活力降低或数量减少影响种质资源安全时,应当及时繁殖补充。

第二十二条国家中期种质库应当定期繁殖更新库存种质资源,保证库存种质资源活力和数量;国家种质圃应当定期更新复壮圃存种质资源,保证圃存种质资源的生长势。国家有关部门应保障其繁殖更新费用。

第二十三条农业部根据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委员会的建议,定期公布可供利用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目录,并评选推荐优异种质资源。

因科研和育种需要目录中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国家中期种质库、种质圃提出申请。对符合国家中期种质库、种质圃提供种质资源条件的,国家中期种质库、种质圃应当迅速、免费向申请者提供适量种质材料。如需收费,不得超过繁种等所需的最低费用。

第二十四条从国家获取的种质资源不得直接申请新品种保护及其他知识

产权。

第二十五条从国家中期种质库、种质圃获取种质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向

国家中期种质库、种质圃反馈种质资源利用信息,对不反馈信息者,国家中期种质库、种质圃有权不再向其提供种质资源。

国家中期种质库、种质圃应当定期向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委员会办公室上报种质资源发放和利用情况。

第二十六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和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发放和利用办法。

第五章农作物种质资源国际交流

第二十七条国家对农作物种质资源享有主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境外提供种质资源,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农业部审批。

第二十八条对外提供农作物种质资源实行分类管理制度,农业部定期修订分类管理目录。

第二十九条对外提供农作物种质资源按以下程序办理:

㈠对外提供种质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的格式及要求填写《对外提供农作物种质资源申请表》(见附件一),提交对外提供种质资源说明,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㈡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0日内完成审核工作。审核通过的,报农业部审批。

㈢农业部应当在收到审核意见之日起10日内完成审批工作。审批通过的,开具《对外提供农作物种质资源准许证》(见附件二),加盖“农业部对外提供农作物种质资源审批专用章”。

㈣对外提供种质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持《对外提供农作物种质资源准许证》到检疫机关办理检疫审批手续。

㈤《对外提供农作物种质资源准许证》和检疫通关证明作为海关放行依据。

第三十条

对外合作项目中包括农作物种质资源交流的,应当在签订合作协议前,办理对外提供农作物种质资源审批手续。

第三十一条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从境外引进农作物种质资源。

第三十二条从境外引进新物种的,应当进行科学论证,采取有效措施,防

止可能造成的生态危害和环境危害。引进前,报经农业部批准,引进后隔离种植1个以上生育周期,经评估,证明确实安全和有利用价值的,方可分散种植。

第三十三条单位和个人从境外引进种质资源,应当依照有关植物检疫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植物检疫手续。引进的种质资源,应当隔离试种,经植物检疫机构检疫,证明确实不带危险性病、虫及杂草的,方可分散种植。

第三十四条国家实行引种统一登记制度。引种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引进种质资源入境之日起一年之内向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委员会办公室申报备案,并附适量种质材料供国家种质库保存。

当事人可以将引种信息和种质资源送交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农业科研机构,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农业科研机构应当及时向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委员会办公室申报备案,并将收到的种质资源送交国家种质库保存。

第三十五条引进的种质资源,由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委员会统一编号和译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更改国家引种编号和译名。

第六章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管理

第三十六条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委员会办公室应当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

的信息管理工作,包括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保存、利用、国际交流等动态信息,为有关部门提供信息服务,保护国家种质资源信息安全。

第三十七条负责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保存、登记等工作的单位,有义务向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委员会办公室提供相关信息,保障种质资源信息共享。

第七章罚则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经批准私自采集或采伐国家重点保护的天然种质资源的,按照《种子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经批准动用国家长期种质库贮存的种质资源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经批准向境外提供或者从境外引进种质资源的,按照《种子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农业科研机构未及时将收到的单位或个人送交的国家未登记的种质资源及引种信息送交国家种质库保存的,或者引进境外种质资源未申报备案的,由本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二条

中外科学家联合考察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对外提供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以及从境外引进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属于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野生种、野生近缘种、濒危稀有种的,除按本办法办理审批手续外,还应按照《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办法》的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第四十三本办法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1997年3月28日农业部发布的《进出口农作物种子(苗)管理暂行办法》有关种质资源进出口管理的内容同时废止。

如何保护种质资源库

如何保护种质资源库 种质资源,是由亲代遗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它是培育新品种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资源。地球上约有30万种植物,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只要挖掘和利用其中的一小部分,就足以为作物育种开辟广阔天地。迄今为止,全世界已经建成各类种质库1400余座,收藏种质资源700多万份(含各国重复保存部分),其中,我国长期保存的种质资源总量达45万份,位居世界第二。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是对种质保护的重要设备。 从种子法制定以来,保护种质资源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不断变迁,种质资源保护制度也应该不断完善,同时这也是当下正在进行中的,种子法修订的一个重要内容。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认为:近年来,受城镇化快速推进、大规模开发建设、气候变化异常、生态环境恶化等影响,我国的种质资源保护形势比较严峻。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保护方式已难以适应。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十分有必要。 明确使用财政资金收集保存的种质资源的公共资源属性,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依法向社会开放,推动商业性应用。建立与从事种质资源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考核、绩效评价机制,调动科研人员从事种质资源研究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国内种子企业引进国际优良种质资源,提高种质资源有效利用水平。 同时,加快探索建立种质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鼓励和调动全社会对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保护和创新的积极性。种质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保护种质资源,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而有效利用好种质资源,是社会发展之需,是我国由种质资源持有大国向利用大国转变的必然途径。 高标准高质量的种质资源库必须要满足的需求: 1、恒温恒湿控制系统,响应快,精度高,最佳恒温波动度 0.5℃。 2、可任意设定的温度、湿度控制参数,自动构成局部的微气候环境。 3、制冷系统重要部件如压缩机、冷凝风扇、蒸发器风扇和膨胀阀等采用进口名牌产品,保证系统长期高效稳定工作。 4、冷风机采用双压缩机设计,节能可靠。 5、高亮度彩色触摸屏,清晰显示气候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程序运行数据及其他工

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运行

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运行 我国首座现代化的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内落成并于日前正式运行。它是我国也是全世界收集和保存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最多的专业种质库,标志着我国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框架体系建设完成,对于我国中药种质资源保存、药用资源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药用生物安全将发挥重要而深远的作用。 据了解,这座投资1200万元建成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护平台——“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设有1个保存年限45~50年的长期库、2个保存年限25~30年的中期库,可保存10万份药用植物种质。目前,药植所已首次系统、大规模开展了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工作,已入库药用植物种质2万份,实现了对193个科1017个属种子的长期保存,保存期为50年。该种质库为开放性平台,面向全国开展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工作。 同时,药植所还创建了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的技术体系,建立了大批种质生活力快捷、标准的检测方法;建立了种质入库干燥的技术;设计完成了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种质信息管理系统。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是中药新药、植物药开发、优良品种选育的基因来源。为了永久保存历经了亿万年进化和积累的优良基因资源,满足中医药和天然药物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市场需求,药植所成立五十年来致力于“中国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在以肖培根院士为首的研究人员不懈努力下,对我国近8000种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系统开展了收集、保存、调查、整理研究,已建成世界最大、最完整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迁地保护平台,实现了对280科5282种药用植物的迁地保护,以活体形式保存了大批珍贵基因资源,其中,国家珍稀濒危保护物种243种,国外引进物种150种以上。目前,该所建于北京和云南、海南、广西三个分所的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迁地保护、专业药用植物园,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覆盖了我国主要气候区,总面积达5000余亩。 药用植物园等迁地保护平台和离体保护平台“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框架体系建设的完成,及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技术体系的构建取得了重大突破,填补了我国的空白。迁地保护和离体保护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珍稀濒危药用基因资源的物种数量和份数均达到亚洲第一、世界前列。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的规划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规划 (2010-2015年)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热带作物产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加强我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增强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实施的科学性,促进种质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特制定本规划。 一、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 我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湖南省(区)南部及四川、贵州省南端的河谷地带,覆盖的省区面积约4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是指对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栽培植物的人工培育品种资源及其野生种、野生近缘种的调查、收集、整理、保存、鉴定评价及新品种培育。 (一)初步建立主要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据初步统计,我国目前共收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约4.7万份(部分重复),其中热带特有资源3.6万份,资源类型有野生种、野生近缘种、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品系、遗传材料等。本项目从2008年启动以来,重点维护了橡胶树、木薯、香蕉、荔枝、龙眼、咖啡等种质资源圃,开展了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评价等工作,并对农业部海南儋州橡胶树种质资源圃等9个资源圃进行了挂牌保护,为种质资源的妥善安全保存及创新利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取得一定进展。目前,已制订了320个相关的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质量控制规范和资源保存、繁殖技术规程,基本规范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评价及利用工作;跨部门、跨领域整理整合了包括海南、云南、广东、广西、贵州、福建6省的24家科教单位的3.35万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完成了2.6万份资源的基本性状和1.65万份资源特性性状的数据化表达;初步建成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和网络信息平台(https://www.360docs.net/doc/b412598409.html,),拥有3万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包括共性数据库、特性数据库和图像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实现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数据资源共享,为科研、教学、政府管理等部门提供服务;筛选出橡胶、木薯、腰果、

学院学术交流管理办法

学院学术交流管理办法 为规范学校学术交流管理,促进学术交流活动有序开展,提升学校学术品位,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依据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校内学术报告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教育方针及政策,必须符合学校的学科专业方向。 第二条学术交流是科学活动社会化的产物,在培养科技人才和创造科技成果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第三条学校鼓励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具有教授职称、博士学位的教师和学术骨干更要充分发挥其学术带头人的作用。 第四条学校鼓励各院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我校从事各种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活动;鼓励我校主办、承办、协办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第二章学术报告 第五条学术报告的组织与管理 (一)学术报告由校院两级负责组织,科技处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制订学校年度学术交流计划,各学院配合实施;各学院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订本学院每学期的学术交流

计划,并报送科技处,以便统筹安排。 (二)校级学术报告由学校负责组织,由科技处和有关部门联合承办,酬金从科技处的专项经费中列支;院级学术报告由各学院安排,并负责相关接待事宜,经费从各学院事业费、科研管理费或其他相关经费中列支。 (三)每学期开学两周内,各学院须向科技处提交本学院学期学术交流工作计划; 每年 12 月下旬须提交学术交流汇总材料。 (四)校级学术报告中有关素质教育等方面的专项学术报告或专题系列讲座,由科技处、团委和各学院联合承办。 第六条学术报告的申报和认定 (一)校级、院级学术报告均应在报告前一周填写《XX学院学术报告(讲座)申请表》,各申报单位对学术报告的内容负责,报告由各学院科研分管院长初审并签署意见后,报科技处及相关部门核准,凡事先未申报的学术报告一律不予认定。 (二)原则上每场学术报告完成后均要及时报道,并将宣传稿推荐到校园网主页“学术动态”专栏。 第七条学术报告酬金 (一)校外专家学术报告原则上按下列标准付酬: 两院院士、全国知名专家:3000 元/场;正高级职称人员:2000 元/场;副高级职称人员:1000 元/场;其他人员报告酬金

安全、环保控制方法及措施

第七章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控制方法及措施 第一节安全施工控制方法与措施 一、安全监理依据: 工程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的施工合同,监理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江苏省、苏州市颁发的现行有关政策法律法规 建设部《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以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 承包单位组织设计、安全管理措施 二、安全施工监控方法 (1)事前控制 ①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检查承包商是否执行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组织设计所规定的安全施工的要求,并将检查结果记入《监理日志》。 ②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承包商未落实安全措施及施工要求的,填写《监理工程师通知单》,通知承包商暂缓施工,并报告业主。 ③专业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总承包商管好分承包商的安全设施,检查分承包商的施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事中控制 专业监理工程师以人、机、料、法、环境五方面去发现影响施工安全的不利因素,发现事故苗头及时填写《监理工程师通知单》送交承包商,并对承包商的整改工作进行跟踪检查,结果记入《监理日志》。 (3)事后控制 ①发生一般工程事故时,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及时与施工方联系,协调处理。 ②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应按建设部《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执行。 三.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 总监理工程师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理工作负责,并根据工程项目特点,明确安全监理内容、工作程序和制度措施。并在监理实施细则内制定安全监理的具体措施。 (1)施工准备阶段安全监理的主要工作: 1)建设单位与施工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共同签订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协议书,确定各方安全 责任。 2)建立审查施工单位安全资质与安全措施的制度。 3)审查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单位资质。 4)审查电工、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资格,督促施工企业雇佣具备安全生产基础知识的一 线操作人员。 5)促施工承包单位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督促施工承包单位检查各分 包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 6)审核施工承包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高危作业安全施工及应急抢 险方案。 7)督促施工承包单位做好逐级安全交底工作。 (2)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理的主要工作: 1)监督施工承包单位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制止违规 施工作业。

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

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 项目年度总结交流会在厦门召开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承办的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项目年度总结交流会,2008年3月14-16日在厦门召开。科技部农村科技司许增泰处长,农业部科教司陈彦宾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刘旭副院长、科技局李建萍处长,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所长、王述民副所长,茶叶研究所江用文副所长,草原研究所王育青副所长,福建省科技厅郭运孝处长、农业厅程书田处长、农科院刘波副院长,以及来自全国91个单位的258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许增泰处长充分肯定了项目在植物种质资源政策法规、规范标准、资源保护、整理整合、信息共享、实物共享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对项目2008年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陈彦宾处长对项目工作表示满意,强调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和协作,取得更大的成绩。刘旭副院长要求各子项目进一步加强管理,全面总结平台工作,加强交流,填平补齐,整体推进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万建民所长代表项目主持单位感谢科技部、农业部的长期支持,感谢项目参建单位和专家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表示作物科学所将认真组织好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圆满完成项目任务。 王述民研究员代表项目组汇报了项目年度进展和下一步工作安排,曹永生、江用文和王育青研究员分别汇报了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多年生和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牧草种质资源平台建设的进展和成效,各参建单位分别汇报了各自任务完成情况和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多

样性图谱编制进展,并就项目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 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是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涵盖了农作物种质资源、多年生和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林木(含竹藤花卉)种质资源、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热带作物种质资源、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及牧草植物种质资源。该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持,包括农业部、教育部、国家林业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中国科学院下属的331个参加单位,参加人员达2630人,其中高级职称938人。

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

1 总论 1-1 农作物种质资源基本描述规范和术语 1-2 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技术规程 1-3 农作物种质资源整理技术规程 1-4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程 2 粮食作物 2-1 水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 野生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3 小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4 小麦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5 玉米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6 大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7 大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8 高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9 谷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0 黍稷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1 燕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2 荞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3 甘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4 马铃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5 籽粒苋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6 小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7 豌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8 豇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9 绿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0 普通菜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1 蚕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2 饭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3 木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4 小扁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5 鹰嘴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6 羽扇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7 山黧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8黑吉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 经济作物 3-1 棉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2 亚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3 苎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4 红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5 黄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6 大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7 青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铁线莲品种分类

铁线莲为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健康植株夏天可耐40度高温,冬天可以忍受-15度低温。根据修剪方式可分为:一类(不剪)、二类(轻剪)和三类(重剪),这里的“剪”特指冬末开春的修剪方式;根据铁线莲的开花形态及开花时间可分为:常绿组、长瓣组、蒙大拿组、早花大花组、晚花大花组、佛罗里达组、全缘组、德克萨斯组、南欧组等。这里简要介绍品种及修剪方式,无配图,请见谅。以1-10来描述种植难度,10为最难。 冬末开春修剪:一类只要把枯叶去除就可以了;二类从无饱满芽的节开始剪;三类品种(重剪),全缘组贴地重剪,晚花大花组建议留3-7节枝条修剪。 花后修剪:一般花后修剪,40-60天会开第二波。一类修剪方式的品种,只要剪残花和多余的枝条。其他品种建议花后先只修剪残花,约7月底,剪掉开过花的节,这样大概10月左右能开集中的秋花。 一、常绿组(一类修剪) 常见品种:苹果花、乔(银币)、雀斑、春早知、小精灵、皮特里,月亮豆、闪铃 花期:早春,无秋花 修剪建议:开春修剪病弱枝;花后剪掉残花或留种荚,剪掉残花会很快再发枝条,留种荚可以看到美丽的果序但影响萌发新枝条。 种植建议:盆栽,通透介质为佳,夏秋需水量大,避免高温期间淋雨。需低温春化,冬季5度以下气温天数不足30天的地区建议不要栽种。不耐肥,避免使用有机肥。 难度系数:8 二、长瓣组(一类修剪) 常见品种:粉红玛卡(千瓣粉)、塞西尔、蓝鸟、芭蕾裙、火烈鸟、紫蛛、斯托尔维克、梅德维尔 花期:早春老枝条上开花,夏秋新枝条有花。 修剪建议:开春修剪病弱枝;花后剪掉残花或留种荚,剪掉残花会很快再发枝条,留种荚可以看到美丽的果序但影响萌发新枝条。 种植建议:盆栽,通透介质为佳;不淋雨,全阳到半日照都可以。不耐肥,避免使用有机肥。 难度系数:8 三、蒙大拿组(一类修剪) 常见品种:布朗之星、粉玫瑰、巨星、绿眼睛、鲁宾斯、杰出 花期:早春,无秋花 修剪建议:开春修剪病弱枝;花后剪掉残花或留种荚,剪掉残花会很快再发枝条,留种荚可以看到美丽的果序但影响萌发新枝条。无秋花。 种植建议:盆栽,通透介质为佳;不淋雨,全阳到半日照都可以。江浙地区死亡率极高,建议介质中加入三分之一谷壳炭(无其他替代品)。不耐肥,避免使用有机肥。 难度系数:10 四、早花大花组(二类修剪) 常见品种:阿吹、赤石、安卓美达(仙女座)、安格利亚(安琪莉可)、北极女王、爱莎、波罗的海、芭芭拉、芭芭拉戴伯蕾、庆典(蜜蜂之恋)、沃金美女、贝蒂瑞斯顿、珠宝(啤酒)、蓝光、缅甸之星、卡纳比、玉髓、水晶喷泉、丹尼尔徳兰达、钻石、瑞贝尔博士(经典)、多罗塔、爱丁堡公爵夫人、华沙儿女、皇后、樱姬、繁花、弗兰西斯卡玛利亚、藤娘(富士兰)、斯考特将军、吉利安布雷兹(吉利安刀片)、格拉斯迪、格瑞纳(永恒的爱)、格恩西岛、白王冠、哈尼亚、亨利、H.F.杨、冰蓝、冰水晶、伊萨哥、白杰克、祥云、泽西、约兰塔、约瑟芬、朱卡、卓越、花炎、粉香槟、凯撒、纪三井寺、翠鸟、卡纳瓦、蓝龙、海浪、瓦文萨、小美人鱼、路易斯罗威、冰美人、魔法喷泉、马

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日期:2014-04-09 第一条为加强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管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教重〔2010〕2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经费来源为“985工程”等计划及国家引智专项经费,项目分为学校学科国际化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化建设、队伍国际化建设、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和海外合作平台和外事工作信息平台建设5个类别。 第三条国际交流合作处负责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总体实施、管理和协调工作。 第二章建设内容 第四条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资助分为5个类别18项具体计划。 第五条针对学校学科国际化建设,设立“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包括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和北京理工大学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校内“111”计划))、“一流学科建设对接计划”、“全英语授课专业建设辅助支撑计划”和“全英语教学课程体系建设辅助支撑计划”。资助经费用于“111”基地聘请本领域海外一流专家来校工作产生的国际旅费、酬金;基地教师和学生出国费用;我校重点学科教师和学生到海外重点参照院系访问、进修与交流产生的出国费用和对方人员来我校进行交流、讲学、合作研究所产生的国际旅费、授课酬金或生活补贴;全英语授课专业聘请海外教师授课酬金、专业教师参加海外培训出国费用以及专业建设所产生的办公费、印刷费、会议费等业务费。 第六条针对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建设,设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辅助支撑计划”、“优秀海外学生交流计划”、“外国来华留学生支持计划”、“毕业生国际化就业计划”。资助经费用于我校本科生及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出国(境)进行长短期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产生的国际旅费、学费、

安全与环境保护措施.doc

安全与环境保护措施 第一节安全管理及安全措施 一、安全组织和管理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置安全质量部,配专职安全管理干部,从组织上、制度上、防范措施上做到规范施工、安全操作。 安全管理网络由项目经理牵头负责,由总工程师、财务主管分管共抓。项目经理具体进行安全措施的制订落实;总工程师分管工程部、安质部,从技术方案角度来落实安全生产措施;财务主管分管财务部,主要负责安全生产措施的预结算和资金筹集、安排。建立专职安全员和分包安全员责任制度,并由他们抓好班组长和兼职安全员的工作,将安全生产落实到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使各级领导和广大施工人员充分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通过安全检查增强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并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有效的予以解决。 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把安全纳入承包内容,逐级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 建立安全台帐,设专人管理,对施工现场、生活区等场所加强安全管理。 二、爆炸物品及施爆工程的管理及对周边环境的安全保护 爆破器材应储存在炸药库房中,并应远离施工现场500m以外。炸药库采用石砌或砖砌建筑,周围用铁丝网隔拦。炸药库房要保持干燥、通风,相对湿度不大于65%,温度保持在18~30℃之间。仓库设必要的灭火器材、避雷装置。由专人负责看守炸药库。炸药、雷管必须分开储存,炸药整齐、牢固地摆放在木板上,堆高不大于2m,宽度不得超过2m,堆与堆之间留1.3m通道,炸药堆与墙壁之

间留0.5m距离。 1、领用、使用、退库制度 (1)爆破材料的领用,爆破员必须持有爆破专职技术人员签认的爆破材料领用单方可领取爆破材料,否则不予发料。 (2)可能互相发生反应的爆破材料不能同一人拿运,二人拿运距离不少于50米。 (3)从事爆破作业的爆破员,对每次爆破作业剩余材料要退库,不准私藏、累积、乱丢,违返者处予经济罚款50元和追究领导责任。 (4)处理拒爆、盲炮的爆破材料,应在爆破专职技术人员指挥下就地销毁,不准退库,不准重新使用,并由爆破器材库负责人做好销毁记录。 (5)领到工地的爆破材料,要指派专人看守。 2、爆破工程的安全管理 加强现场管理,搞好工程的保卫、防盗、搞好永久工程和临时工程安全,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在每一个工程项目中制订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并制订严密的安全生产规程,留有足够的安全生产费用,购置足量安全生产保护设备和应急器件,保证施工生产现场的紧急事故处理的开支。 3、对周边环境的安全保护 在爆破施工中加强环境保护管理,促使安全生产,随时清除施工场地不必要的障碍物,设备、材料及各类存储物品安全堆放,做到井井有条。 三、高空、水下、运输、机械操作的安全管理 为杜绝重大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把一般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施工的顺利进展,特制订安全措施如下: 1、建立安全保证体系,项目部和各施工队均设专职安全员,专职安全员属质检部,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履行保证安全的一切工作。 2、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用多种教育形式,使职工树立安全施工意识,不断强化安全观念,使安全管理与教育制度化、经常化。

省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办法

省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办法 第一条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林木种质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山东省森林资源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林木种质资源,是指林木遗传多样性资源和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森林植物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遗传材料。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纳入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保障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事业发展经费。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科学技术、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农业、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有关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扶持林木种质资源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对在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六条林木种质资源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破坏。 禁止采集或者采伐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因科学研究、良种选育、林木种质资源更新等特殊情况需要采集或者采伐的,应当依法报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应当明确保护利用的目标任务、保护利用区域、保护利用方式和保障措施等内容。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查清林木种质资源的类型、分布和生长状况,并建立林木种质资源档案。

植物种质资源

第五节 植物种质资源 按照遗传学的观点,每一个植物种具有不同的遗传特性,均应视为不同的种质。这里主要指的是有价值的植物的种质资源。各种有用植物均归属于不同分类等级的科、属、种,往往具有大量的近缘属种,长期栽培的植物,由于人为的定向培育而有不同程度的特化,与其野生类型的不同栽培区域形成的变型,往往具有不同的种质特性,这些种质资源的收藏、研究对人类的利益十分重要。如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国际水稻研究中心都建立了收藏种质的“种子库”、“种子银行”,利用不同种质进行杂交育种,获得矮杆、抗性强、蛋白质含量高、高产的新品种,取得了绿色革命的成功。当今由于植被的破坏,种质的损失已越来越严重,有许多植物种类正处于濒危状态,所以重视植物种质的保护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就担负着保护种质资源的重大责任。 全省农作物品种或品系,据以往不完全统计有6455个。其中省内地方品种2787个,省内育成的339个,省外引进的2161种,国外引进的1168个。历史上极负盛名的有宿州? ? 4 3 5

市的“夹沟香稻”和皖东的“明光绿豆”等。 安徽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珍稀濒危植物有37种,其中属2级保护的有12种,属3级保护的25种。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按国家规定,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指科研或经济上有较重要意义的濒危或渐危的种类,安徽有12种。 〔小勾儿茶B e r c h e m i e ll a w i l o s n i i N a k ai〕 鼠李科(R h am n a ce ae)落叶阔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6米,叶纸质,互生,椭圆形,顶生聚伞总状花序,花淡绿色,萼片、花瓣和雄蕊均为5个。 产安徽霍山县马家河1010米及绩溪县清凉峰等地,多散生,绩溪清凉峰有成片分布。总存数约数百株。分布区极为狭窄,仅湖北兴山地区有少量生长。现仅南京中山植物园等单位有试验性引种。 少型属种,共2种。为东南亚植物区系的特有种,也是中国特有种。该种对研究植物分类和区系有一定价值。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根可入药,有清热、凉血、利尿、解毒、舒筋络、散瘀、止痛的功效。 〔连香树C e r c i d i p h y ll u m j a po n i c u m S i e b e t Z u c c〕 连香树科(C e r c i d i p h y ll a ce ae)落叶阔叶乔木。高可达40米,胸径达2米多。其叶形颇似扑克中的“红桃”。叶色春紫、夏绿、秋黄。 安徽歙县、绩溪、黄山、岳西、金寨、霍山等地有分布,多散生。安徽金寨县白马寨、天堂寨及霍山县青枫岭等地有成片分布。多见于650~1450米的湿润沟各两侧混交林内。少量“就地保存”于自然保护区之中。 该种为白垩纪遗树种。少型科种。在植物分类系统中有重要科学价值。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木材结构细致,为优良材用树种。也是较珍贵的绿化观赏树种,叶含焦性儿茶酚,其果主治小儿惊风抽搐、肢冷等症。 〔独花兰C h a n g n i e n i am o e n a C h i e n〕 兰科(O r c h i d a ce ae)多年生草本。高10~18厘米。假鳞茎广卵形,肉质,顶生、叶具细而长的柄。花葶以假鳞茎顶部生出,直立,独生一朵花,淡紫色,花瓣较宽,唇瓣沿蕊柱基部着生,唇盘上具有5枚附属物。 产安徽歙县、祁门、金寨等地。多星散分布,资源较少。垂直分布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中低山地,生长在林下沟各旁阴湿处。少量野生植株“就地保存”于自然保护区中。 独花兰为单型属种,又是兰科中原始类型。在植物系统分类上有较重要的意义,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珍稀的观赏植物,假鳞茎可药用,治扁桃腺、毒蛇咬伤等。 〔香果树E m m e n op t e r y s h e n r y i O l i v.〕 茜草科(R ub i a ce ae)落叶阔叶乔木。高可达40米,胸径约3米。叶色翠绿,叶柄绿色透红。花如喇叭状,初开白色,继而淡黄色。圆锥状花序,花略有香味,有的萼片发育成叶状,粉红色。果熟时还不脱落。 产安徽歙县、绩溪、黄山、祁门、休宁、太平、广德、宣城、泾县、岳西、潜山、舒城、金寨、 ? ? 3 5 5

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家系个性描述规范

中国人类遗传资源 家 系 个 性 描 述 规 范 文件标识 当前版本0.2.0 作者谢小冬 完成时间2006-4-19 文档审批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 二〇〇六年四月十七日

版本变更历史 时间版本描述作者 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家系个性描述规范谢小冬2006-3-8 0.1.0 人类遗传资源家系个性描述规范的框架修改曹宗富2006-4-19 0.2.0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电话:86- 邮件: 主题:人类遗传资源共享平台 名称: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家系个性描述规范编号:

目录 前言 (4) 1 范围 (1) 2 定义 (2) 2.1 家系 (2) 2.2 特异性状 (2)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4 原则 (4) 5 编写方法 (5) 6 家系遗传资源描述表 (6) 7 家系遗传资源描述规范字段说明简表 (9) 8 人类遗传资源家系遗传资源个性描述规范 (12) 8.1特异性状信息 (12) 8.2 家系遗传资源采集地信息 (12) 8.3 家系遗传资源家系信息 (14) 8.4 家系中的个体信息 (14) 8.5 医学指标 (16) 8.6 其它字段 (17) 9 附录1:近亲等级表 (18) 10 参考文献 (19) 11 附录2: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家系个性描述规范示例 (20)

前言 为了确保中国家系遗传资源能有序、准确而有效地进入数据库保存,特制定《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平台家系遗传资源个性描述规范》,以便于中国家系遗传资源的长期保存与共享。 中国家系遗传资源不同于一般遗传资源,本规范对中国家系资源的定义、分类、采集地信息、共性和个体信息、环境因素、行为因素、医学指标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使得资源的收录有所依照。 本标准为第一次制定。 本标准由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平台管理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小冬

西南交通大学学会与学术交流管理办法-修改

西南交通大学关于学会与学术交流管理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为有效支持我校教师和科技人员开展学会与学术交流活动(以下简称学术活动),活跃我校学术氛围,提升学术水平,扩大学校声誉,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学术活动实行二级管理。学校负责管理国家二级以上及省级学术团体的学术活动;其他学术活动由院系二级单位管理,科技处备案。 第三条由学校管理的学术活动包括: (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所辖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属于全国一级学术团体,其学术活动界定为国家一级。名单以中国科协公布的最新《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基本情况一览表》为准。 (二)上款规定之外的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为全国二级学术团体,其学术活动界定为国家二级。 (三)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四川省科协)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属于省级学术团体,其学术活动为省级。名单以四川省科协备案最新名单为准。 (四)其他经批准由学校管理的学术活动。 前款规定以外的学术活动由二级单位管理。 第四条学术团体的挂靠 (一)全国一级学会的挂靠,由相关二级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科技处认定报学校审批。正式批准后,拨给不超过1万元/年的活动经费。不足部分由申请单位自筹。 (二)全国二级、省级学会的挂靠,由相关二级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科技处认定并报学校审批。正式批准后,拨给不超过2千元/年的活动经费。不足部分由申请单位自筹。 (三)其他学会的挂靠由相关二级单位自行决定,报科技处备案,其活动经费由挂靠单位自筹。 由学校提供资助的,挂靠单位每年书面上报学术活动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 第五条在学术团体内任职专家的学术活动资助额度 (一)经批准以西南交通大学名义参加的全国二级、省级以上学会,由学校缴纳全额团体会费,额度以缴费通知为准。未经批准或以校内单位名义参加的学术团体,其会费由各单位自筹。 (二)经学校推荐,学会批准,科技处备案,担任全国一级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二级学

(完整版)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第一章工程基本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大安市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小新米水库、平安水库)小新米水库:位于大安市两家子。坝体全长2900m,土坝加高整形,土坝上游砼铰接板块护坡,泄水闸拆除重建。 平安水库:位于大安市平安镇,坝体全长1649m,土坝加高整形,土坝上游砼铰接板块护坡,泄水闸拆除重建。 一、小新米水库 (1)桩号0+000m-2+900m,小新米水库挡水建筑物为主坝,坝长2900m,设计坝顶宽4m,设计迎背水坡均为1:2.5,迎水侧采用砼铰接板块护坡,板块规格为0.5mx0.5mx0.15m(长x 宽x 高),板块下设无纺布。护坡底角设现浇砼脚槽,规格为0.5mx0.3m(高x 宽),砼等级强度C20、F200。(2)小新米水库泄水建筑物为一座泄水闸,在桩号1+240,泄水闸为拆除重建工程。有进口段、闸室段、消力池段和海曼段等组成。进口段为钢筋砼U 型槽,地板采用40cm厚钢筋砼,地板净宽5~4m,地板高程132.20m,长4.38m。闸室段由闸底板、闸墩、闸架等组成。出口段连接段由消力池及海漫组成。消力池为钢筋砼U 型槽结构,海漫采用砼铰接板块护底,海漫长14m ,护底宽15m。 工作闸门采用PZM 型铸铁闸门,规格为1.4mx1.5m(高x 宽)2 扇。 二、平安水库 (1)桩号0+000m~1+649m,平安水库挡水建筑物为主坝,坝长1649m,设计坝顶宽6m,设计迎背水坡均为1:2.5,迎水侧采用砼铰接板块护坡,板块规格为0.5mx0.5mx0.15m(长x 宽x 高),板块下设无纺布。护坡底角设现浇砼脚槽,规格为0.5mx0.3m(高x 宽),砼等级强度C20、F200。(2)平安水库泄水建筑物为一座泄水闸,在桩号1+175,泄水闸为拆除重建工程。有进口段、闸室段、消力池段和海曼段等组成。进口段为钢筋砼U 型槽,地板采用40cm厚钢筋砼,,底板净宽5~4m,底板高程133.19m,长3.72m。闸室段由闸底板、闸墩、闸架等组成。出口段连接段由消力池及海漫组成。消力池为钢筋砼U 型槽结构,海漫采用砼铰接板块护底,海漫长9m 护底宽12.9m。 工作闸门采用PZM 型铸铁闸门,规格为1.5mx1.5m(高x 宽)2 扇第二节施工条件 一、交通条件:利用堤顶公路与交通公路连接。场内交通可根据施工需要,利于运输,结合对外交通道路与各施工现场、附属企业、生活管理区相连。可以满足施工交通要求。 二、施工用电:项目区内有电源的利用现在电源;无电源的配备柴油发电机组供电。 三、施工用水:生活用水可由村屯取水,施工用水可在施工场地内打井抽

武汉纺织大学学术交流活动管理办法【模板】

**大学学术交流活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我校学术交流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升学校学术影响力,学校划拨专门学术交流活动经费,支持开展高层次学术活动,并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学术交流活动是我校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院(部)应建立规范的学术交流活动档案,将拟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 第三条校学术委员会指导开展全校性学术交流活动,各院(部)学术委员会指导本单位的学术交流活动。 第二章学术交流活动的范围 第四条本办法所指学术交流活动包括以下内容: 1.邀请国内外专家开展的讲学、学术报告、学术讨论会。 2.由学校主办、承办或协办的各级各类学术会议。 3.学校教师参加与我校学科相关的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 4.举办或参加的各种艺术类展出活动。 第五条学术会议的类型 1.国际性学术会议:一般由国际性学术组织或者国家级学术组织主办,面向世界各国征集论文,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会议。与会国外代表或港、澳、台地区代表在10人以上且来自于3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学术会议; 2.全国性学术会议:国家有关部门或全国性学术团体面向全国举办的学术会议; 3.地方性学术会议:省部有关部门或地方性学术团体面向局部地区举办的学术会议。

第六条举办学术会议的要求 1.会议主题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在我校须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会议的举办有利于推动我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创新基地和学科建设; 2.我校学者提交会议交流的论文:国际性学术会议不少于3篇,全国性或地方性学术会议不少于5篇; 3.有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4.会议预算合理,能够落实经费。 第三章学术交流活动的管理 第七条学校重大学术交流活动及全校性学术交流活动由学科建设办公室负责管理,并接受校学术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 第八条各院(部)负责与本单位有关的重大学术交流活动和全校性学术交流活动的安排与承办,负责一般性学术交流活动的管理,并接受学科建设办公室和所在单位学术委员会的指导。 第九条举办重大学术交流活动和全校性学术交流活动必须履行如下程序: 1.申报单位至少提前7天提出举办学术活动的申请报告,如果学术交流活动属于我校承办的各级学术会议,则至少应提前3个月提出申请。申请单位需填写《**大学举办(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申请报告》、《**大学邀请专家讲学申请报告》,并将电子稿及二份由院(部)分管学科建设的负责人签字及单位盖章的纸质报告报送学科建设办公室。 2.召开各类学术会议,会前应张贴海报,会后向学科建设办公室提交会议通知、大会交流论文目录、会议照片等,以便宣传及存档。 3.邀请专家讲学,学术报告会前应出海报;学术报告会后,各单位应提交学术报告会照片2-3张及活动情况报告,以便宣传及存档。 第十条一般性学术活动须向所在院(部)提出申请,并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开展。

安全与环境保护措施

安全与环境保护措施 1、组织措施来源: 施工期间对环境进行保护是施工单位对承包商的要求,也是承包商的自身职责。我公司将根据公司管理标推、国家省市规定、业主要求,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安全与环境保护实施细则》,以细则的各项具体规定作为统一和规范全体施工人员的行为难则。同时,委派专门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全面负责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2、安全与环境保护细则来源: (1)清理施工垃圾时使用容器类运输工具,严禁随意凌空抛撤造成扬尘。施工垃圾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2)施工道路保洁随时清扫洒水,减少道路扬尘。 (3)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尽量集中堆放放,如露天存放时采用严密苫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 (4)2米以上的施工人员必须配系安全带。 (5)在施工区禁烟、禁火、焚烧有毒、有恶臭物体。:考试大(6)施工中做到污水不外流,场内无积水。 (7)作业时尽量控制噪音影响,对噪声过大的设备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在施工中采取防护等措施,把噪音降低到最低限度。 (8)在施工现场倡导文明施工,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不使用高音喇叭或怪音喇叭,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9)在现场有流动人员作业中,均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10)保护被保洁设施,防止人为或施工工艺不当而造损坏。 施工方案 一、玻璃清洁: 1、利用高空作业吊板和吊绳进行清洁施工,施工时并佩戴好安全帽、安全绳和安全锁及安全防护工作,方可进行施工; 2、对原墙面玻璃污渍较重的部位(如胶、粗污粒等)进行表面处理; 3、把清洗剂和水按一定比例调配好后,用涂水器把调配好的清洗剂涂刷在外墙的表面; 4、利用玻璃清洁专业根据抹去玻璃表面的污水,依次大面积进行清洗; 5、施工结束。 二、地面清洗、打蜡等: 利用专业清洗机械对地面进行清洗——对清洗干净后的地面进行打蜡或晶面处理。 文件五 报价、结算方式 1、玻璃清洗综合报价:1.60元/平方米; 2、地面清洗:1.50元/平方米; 地面清洗打蜡:3.50元/平方米(底蜡1遍、面蜡2遍);

农作物种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农作物种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项目实施的主要经验、问题和建议 一、项目实施的主要经验 1、对项目进行全面协调和跟踪管理是项目绩效目标全面完成的基本保证。本项目由农业部农业司主持,由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牵头。项目参加单位包括国家长期库、复份库和10个中期库、32个国家种质资源圃,共38个科研、教学单位。项目涉及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牧草绿肥等各类作物。项目内容包括资源收集(野外考察、国内征集、国外引种)、整理编目(形态及农艺性状观察、编目)、入库入圃(入中期库、长期库及资源圃)、鉴定评价(品质、抗病虫、抗逆境、精准鉴定或多项鉴定评价)、种质监测及繁殖更新(库圃保存种子或植株的活力监测及繁殖更新)、分发利用(数据库建立与完善、优异种质资源发布、田间展示、分发供种、信息反馈)等六个方面的若干内容,涵盖了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主要基础性工作。项目涉及资源、育种、植保、生物、生化、分类等多个学科,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搞好组织协调与合作,是项目目标完成的重要关键。作科所(原品资所)在以往多年种质资源研究中形成的资源保存和研究工作体系和网络,为本项目目标的完成提供了实施平台和基础,加上牵头单位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组织协调,不定期检查监督和年度会议检查,对项目顺利实施和绩效目标的完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2、相关技术规范的建立和完善为项目的实施和质量保证提供了技术依据。本项目实施前,各承担单位利用国家科技基础工作平台项目完成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的制订和编写,出版了110多种作物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一些作物还制定了鉴定评价行业标

准。这些规程和标准的制定,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质量提高提供了技术依据。由于鉴定评价标准统一,方法得当,结果准确,质量较高,获得了一批性状突出且可利用的优异种质;由于收集、保存、监测、更新均有规程和标准作依据,收集及更新入库种质质量大幅度提高。 3、项目重视公益性和服务性,强化了优异种质的示范展示,促进了资源的利用效率。项目强调了参加人员的服务意识,扩大优异资源的分发利用范围,增加了优异资源展示规模,通过展示和交流,吸引了更多利用者索取优异种质利用的积极性,同时也宣传了种质资源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争取到社会更多方面对种质资源事业的支持。 二、项目存在问题与不足 1、项目经费力度太低,影响到资源保护与利用基础工作的正常开展。本项目涵盖了整个农作物资源保护基础性工作,项目的实施对21世纪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对这样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业基础性工作,需要国家持续不断地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年度1500万的经费远难以维持现有库、圃种质资源保护基础工作的正常开展。由于经费太少,在项目计划时,一些库、圃放弃或减少了属本项目应做的工作内容,一些资源保护与利用上深层次的研究工作无法得到安排,影响到项目长期目标的实现,在作物种质资源领域也失去争取国际领先地位的可能。 2、科技队伍不稳,骨干人才贫乏,人员素质极待提高。稳定队伍,培养人才是当务之急。20世纪在种质资源工作实践中培养的技术骨干绝大部分已经退休,目前已有一批新生力量支撑着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事业,但大部分未经专业系统培训,有的对种质资源工作还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