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影响

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影响
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影响

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影响

卜长莉

(长春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摘 要: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思想理论来源,它深深地影响了当代的社会冲突理论,要理解

当代的社会冲突论首先就要了解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当代的社会冲突理论发端于马克思,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提供了理解当代的冲突理论富有启发的概念和见解。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冲突;现代社会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社会冲突理论越来越受到西方社会学家的关注,并成为他们分析社会变迁和社会进步的主要理论依据,目前。社会冲突理论已成为当代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取向之一。然而,要理解当代的社会冲突论首先就要了解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当代的社会冲突理论发端于马克思,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提供了理解当代的冲突理论富有启发性的概念和见解。

一、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以他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为标本,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现象和对抗行为的解释,阐发了他独具特色的社会冲突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那段经典论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龚筑竖立其上井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都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分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

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

中去解释。”

由上面关于社会冲突的经典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对冲突理论的论述采用了一般与抽象的理论模式,提出以下关于冲突过程的抽象命题:第一,稀缺资源上的分配越不平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基本利益冲突就越深。

第二,被统治者对其真正的集体利益的认识越深化,他们越有可能怀疑现存稀缺资源分配模式的合法性。

第三,下列条件得到满足时,被统治者越有可能意识到其真正的集体利益:

A.统治者造成的变化破坏下被统治者之间现有的关系。

B.统治者的活动造成了异化状态。

C.被统治者可就其不满相互沟通,造成这一点的便利条件是:a.被统治群体成员在生态意义上的集中;b.被统治群体的教育机会的扩展。

D.被统治群体可以发展出统一的意识形态,造成这一点的便利条件是:a.召集或产生意识形态发言人的能力;b.统治群体控制被统治者社会化进程和沟通网络的无能。

第四,系统中的被统治群体越是意识到其集体利益并怀疑稀缺资源分配的合法性,他们就越有可能参加针对这一体系的统治者的冲突,特别是在如

Ξ作者简介:卜长莉(1964),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组织、人际关系、文化与社会发展。

第18卷 第2期2005年6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H ANG CH UN UNI VERSITY OF SCIE NCE AND TECH N O LOGY (S ocial Sciences )V ol.18N o.2Jun.2005

下条件下:

A.统治群体不能清晰地阐明其集体利益,不能按其集体利益行动;

B.对被统治者的剥夺由绝对转为相对,或迅速加深;

C.被统治群体可以发展出一个政治领导结构。

第五,系统中被统治群体的意识形态统一性越是提高,他们的政治领导结构越是发达,统治群体与被统治群体之间的利益与关系就越有可能极端化,且不可调和。

第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越是极端化,冲突越有暴力性。

第七,冲突越有暴力性,社会结构与资源分配模式的变迁程度越大。

以上归纳概括了马克思关于社会发生冲突与变迁的关键性原因的理论假设。正如命题1所展现的那样,马克思认为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产生了固有的利益冲突。命题2强调了当社会的被统治群体意识到他们在资源再分配中的利益,并寻求减少不平等性时,他们将对系统的合法性提出质疑。命题3具体阐述了使被统治者意识到其利益冲突的条件。命题3—A、命题3—B、命题3—C和命题3—D依次处理了这些问题:被剥夺群体社会处境的破坏;人们对其自身处境的结果———异化的感受程度;被剥夺社会群体成员相互沟通的能力;他们发展出集中体现其真正利益的意识形态的能力。马克思认为是这些条件提升了被剥夺群体对集体利益的认识,降低了他们接受视统治者掌握优势资源为合法的意愿。

被统治群体认识能力的提高受如下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它们是生态意义上的集中性(命题3—c—a)、受教育机会(命题3—c—b)、意识形态发言人产生的可能性(命题3—D—a)、统治者对社会化过程与沟通网络的控制(命题3—D-b)。马克思假设(命题4)被剥夺群体对其真正利益的认识的增长,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资源分配合法性的质疑,提高了弱势阶层把针对系统统治者的反抗集体性地组织起来的可能性。这样的组织在如下条件下是非常有可能的:统治者在组织起来保护其真正利益方面的非组织化(命题4—A);当被统治者开始将其处境与特权者比较时,被剥夺感的突然提升(命题4—D);政治领导在执行追求冲突任务时的动员(命题4—c)。马克思强调(命题5),一旦被剥夺群体拥有了统一的意识形态与领导,他们真正的利益开始占据明显地位,他们对统治者的反抗开始提高———把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目标与利益极端化。随着极端化的发展,调和、妥协、温和冲突的可能性下降,因为被剥夺者被充分异化、组织化并联合起来要求资源分配模式的彻底改变。命题6强调,被统治者开始视暴力手段为克服统治者不可避免的反抗的惟一方法。最后马克思表明(命题7),暴力冲突会导致社会组织,特别是其中稀缺资源分配模式的大变化。

可见,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的假设是建立社会实践与生产理论、社会交换与社会结构理论基础之上的。社会冲突表面上是人们在社会交换中一种对抗性行为和关系,但其根源在于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不平等。这种不平等表现在社会结构的不同层面上:最基础最根本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然后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最后表现在社会群体关系上则是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冲突。

二、马克思的社会冲突论对现代社会冲突理

论的影响及意义

现代的社会冲突理论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有以达伦多夫和米尔斯为代表的辩证冲突论学派和以科塞和里斯曼为代表的冲突功能学派。现代的社会冲突理论与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有着直接的继承关系,我们可以从一些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上看出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的影响。

米尔斯是以批判著称的社会学家,被社会学界公认为二战以后美国社会学界最重要和最有争议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把马克思主义视为“现代社会学的核心”,自命为“直率的马克思主义者”。米尔斯重视广泛存在于美国社会中的大量社会冲突现象,注重研究权力、阶层、冲突与整个社会变迁的关系。米尔斯通晓欧洲的社会学理论,尤其深谙韦伯、马克思的思想,因此其冲突理论与韦伯和马克思的社会冲突传统相符。米尔斯尖锐地指出,现代工业社会的竞争、冲突等现象是由权力造成的,社会生活是一个对权力不断竞争的过程,社会冲突是社会权力结构中的冲突。民主和权力制衡只是美国社会极权主义的辩护词,是美国的政治神话,美国在相当程度上与其说是民主的社会,倒不如说是形式的政治民主,而且是非常脆弱的形式民主。在形式民主的掩盖下,现实的美国社会却是少数权力精英与广大无权人民的对立统一体,其间并不存在真正充分的民主,说不上有什么社会的均衡状态,有的只是矛盾和冲突。民主政治和权力制衡只是表面现象,矛盾和冲突才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114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8卷

达伦多夫是当代辩证冲突论的主要代表。他在《走出乌托邦》(1958年)一文中指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观点把社会看得过于和谐、统一和静止,这是片面的。达伦多夫把所有的冲突分为社会内部的冲突和社会外部的冲突两大类,并主要研究了社会内部的冲突,进而从社会结构中去寻找冲突的根源。在《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冲突》(1959年)一书中,达伦多夫首先考察了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并对之进行了批判,试图通过系统地考察和分析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来解决马克思的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建立起其辩证冲突论的理论框架。他把互相关联的个人以及在互动中形成的组织作为其冲突论的基本分析单位和基本概念,认为组织可以协调社会内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的交往,使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并履行其功能。组织的关键在于受权力的支配,权力在组织内的不同分布造成统治与被统治两个阶层。组织里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利益,潜在的利益酝酿着各种不同的准团体,各种团体使其成员的愿望变成外显的利益。达伦多夫认为,正是由于同一组织内部有不同组织与集团之间的权力与利益分布的不均衡,使得这些个人或组织在互动过程中表成为冲突,冲突集团的矛盾爆发可以打破对峙局面,导致结构的变迁和权力与利益支配关系的再分配。

达伦多夫在批判中又接受了马克思的许多观点,表现在其理论与马克思的冲突论的许多相似之处。首先,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认为社会应该具有两面性、和谐性与冲突性,并主张社会的冲突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其次,他与马克思一样,认为利益和权力对冲突的影响很大,冲突的结果将导致社会结构的变迁。达伦多夫只是以冲突在社会结构变迁中的辩证作用去批判结构功能主义,而没有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社会冲突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达伦多夫无法解释利益、集团、冲突、权力等概念的本质,更无法揭示社会冲突尤其是阶级冲突的最根本动因。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虽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冲突理论的积极成果,但它也与马克思的社会冲突论有着本质的区别。达伦多夫的社会冲突理论是一种不彻底的冲突论,其冲突论的辩证特色更多的只是体现在承认冲突的普遍存在和方法论上。

科塞是现代冲突理论的功能冲突学派的重要代表。作为冲突理论家,科塞承认,尽管自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其冲突学说的理论前提和出

发点是始于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的。与其他的冲突理论家相比,科塞不那么重视冲突的本质和制度上的根源,而更重视冲突的过程和结果,尤其是注视分析社会冲突的功能。科塞认为冲突既有正功能又有负功能,社会冲突的正功能主要表现在社会结构的整合、保持社会群体的内聚力、巩固人际关系、控制社会制度的变迁等方面。同时,他还认为并不是每个冲突都对社会有正功能,如果冲突的性质违反了社会的基本价值,触犯了社会的基本结构,则只产生负功能。科塞的冲突理论与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的一致之处在于,二者都认为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马克思的冲突论认为冲突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引起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社会革命,科塞则强调社会冲突过程在社会整合与适应方面所起的作用与功能。

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在1975年的《冲突社会学:一门解释的科学》一书中,接受并论述了马克思关于物质利益和财富在分层体系具有重要影响的观点,认为是否占有生产资料对人们的地位和职业以及个人在阶级体系中的位置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受马克思的启发,柯林斯认为,由于对物质资源的占有和支配关系的不同,人们的职业位置也不相同,可以根据职业位置把全社会的人分成三个职业群体:上、中、下三个阶层。这些不同的职业群体的行为互动形成了社会结构,而不同阶层的人之间的流动就往往引起职业位置与权力关系的改变,引起了形式各异的社会冲突现象。

总之,虽然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陈述得相对抽象,但是马克思的观点就是以这样的形式渗入当代社会发展理论中的。当理论家们寻求对产生冲突与变迁力量的解释时,他们含蓄地借助于马克思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社会中充斥着在稀缺资源分配上的冲突,充斥着价值资源分配上的不平等性,使被统治群体动员起来反对统治者。马克思开创了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冲突理论的先河,现代的社会冲突理论虽然表现形式多样,但依然可以发现马克思影响的痕迹,现代的社会冲突理论明显地吸收和修正了马克思的社会冲突论的观点。由此可以说,马克思的社会冲突论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思想理论来源,对于我们认识现代社会的冲突与矛盾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思路和见解。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82—83.

第2期卜长莉: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影响115

 

社会冲突理论

社会理论分为功能论与冲突论。 功能论:从系统角度考察社会生活,把文化或社会看做一个有机整体,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都发挥一定的功能并相互依存。 冲突论:冲突是社会普遍现象,是对于价值观、信仰以及对于稀缺的地位、权利和资源的分配上的争斗,它们是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 人类社会是在矛盾冲突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一、关于社会冲突的基本理论冲突亦称为抵触、矛盾、争议, 是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激烈对立的社会互动方式和过程, 是指当事人之间存在利害关系, 但 不能完全根据自己利益要求自愿达成交易契约的状态。事实上,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 人与人、团体与团体、民族与民族、阶级与阶级都存在着许多摩擦与冲突现象。社会冲突是一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社会冲突理论是在结构功能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进入上个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后, 美国社会矛盾不断地凸现出来, 社会动荡日益突出。结构功能主义在解释这些新的社会现象时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 人们渴求对社会凸现的种种冲突和矛盾进行理论上的解释。以达伦多夫、科塞等为主要代表的西方社会冲突理论应运而生。社会冲突理论吸收了结构功能主义的有益成分, 同时对它所宣扬的社会均衡、稳定、和谐与秩序进行批判, 指出了普遍存在于当时社会的各种利益分歧和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合理地解释困扰人们的种种社会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从而树立了它在学界的地位。 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所创立的辨证冲突论推进了美国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进程, 在美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他反对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只强调均衡、共识而忽视冲突。他认为, 社会现象本身充满着辩证关系, 往往同时呈现出矛盾的二 重层面: 即稳定与变迁、整合与冲突、功能与反功能、价值共享与利益对立, 等等。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第二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2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产生的客观条件 2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 5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狭义)的形成与发展 5 一.形成期:1844—1846 5 二.发展期:1846—19世纪0年代 6 三.深化期:19世纪70年代—1895 6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基础7 一、唯物反映论是认识和把握艺术的本质、特征、规律的理论基础; 7 二、唯物史观是揭示和把握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文学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理论基础;7 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延伸和确证,是探讨艺术生产性质及其与物质生产的关系以及认识无产阶级审美理想,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的特征和使命的理论基础; 8

四、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文艺理论的方法论基础。8 第四节马克思文艺理论的特征8 一、实践性9 二、阶级性9 三、科学性9 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表述上的分散性和片段性特征,同马克思文艺理论体系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表述的分散性和片段性特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没有完成他们计划中的有关文艺和美学方面的专门著作。马克思在他思想成熟后,曾想写一篇论文来发挥他对自己所喜爱的作家巴尔扎克的看法,然而这个计划始终没有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写的专门评述文艺现象的论文和书信,也不是很多,他们关于文艺问题的论述,多数具有分散性和片段性特征; 2.马克思文艺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卢卡契认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学史的最重要的原则我们能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说中找到”,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已经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的思想体系”。苏联当代文艺学家乔?米?弗里德连杰尔在《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问题》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奠基人不但有大量关于文学艺术的零散言论(多少带有局部的和片面的性质),而且他们对美学的基本问题都有一个统一的深思熟虑的看法,这是和辩证唯物主

试析马克思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试析马克思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摘要:马克思的“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构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最高价值追求。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终极目标,同时又是一个历史的、现实的过程。本文在重点阐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具体措施,希望对社会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论文关键词: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群体本位;个体本位;人类本位 一、“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发展的最高形态,是人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中获得解放而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丰富和完善。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明确宣布,“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人的联合体”是马克思为之奋斗一生的共产主义理想的最高追求和价值目标,正确理解这一思想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每个人”是这一思想的基本着眼点和出发点,也是这一思想的一大亮点。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是以每一个个体为着眼点的,而不是一群人或人类社会整体。从马恩的经典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全面发展”、“自由发展”或“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时,都在前面冠以“个人”一词。例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表述:共产主义是“个人的独创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惟一的社会”,“个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不可避免的共产主义革命本身就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条件”。其次,“每个人”又体现了这一思想的伟大光辉点。马克思、恩格斯所追求的人的发展程度已经超出了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所能到达的发展水平——“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而不是某个人、某些人或某个群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历史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因此,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将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及社会关系基础。 (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相对于以往社会的个人发展的不自由而言的。自由,作为人性的一项本质需求,成为人类的一个永恒价值追求。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已被消灭的条件下,在公共占有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之时,人们才有可能从事真正自由的劳动,从而利用“自由时间”使自己发展成为真正“自由的人”,自己的一切活动都跟随自由意志而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这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任何阶段都是没有做到的。 (三)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以往社会的个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分工理论研究.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分工反映着社会生产水平的状况 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出现的,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本尺度。社会分工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也反映了在社会生产中的一种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分工是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它们相互关系的纽带。 1、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促进着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水平主要影响因素有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水平和生产工具的性能,他们决定着社会分工发展的水平。一方面,生产工具的性能决定着社会分工水平。生产工具的属性、效能不同,导致社会分工发展程度不同。具体而言,简单的生产工具产生简单的社会分工,而复杂而精密的生产工具就会产生复杂而精密的社会分工,马克思认为:“劳动的组织和划分视其所拥有的工具而各有不同。手推磨所决定的分工不同于蒸汽磨所决定的分工。”使用不同生产工具将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分工形式。另一方面,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水平也影响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劳动部门进行生产活动时会受到知识技能的制约,劳动者在社会当中从事的劳动活动,不是由劳动者本身的意愿所决定的,而是由劳动者不同的知识技能决定的。在社会劳动中要合理地利用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水平,否则会严重浪费社会生产力。2,社会分工影响着生产关系,体现了生产关系的性质 马克思在谈到社会分工与生产关系时认为,社会分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纽带。我们知道,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同时,社会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和结果,在劳动过程当中,社会分工制约生产资料、劳动产品的分配,制约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支配与被支配着的关系,从而制约着生产关系。这些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第一,社会分工影响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马克思指出:“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因而也包含着积累起来的资本在各个私有制之间的劈分,从而也包含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裂以及所有制本身的各种不同的形式。”的不平等,社会分工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表现。不同程度的社会分工影响着人们对生产资料不平等的占有,从而导致了人们在劳动产品分配上的不平等。第三,社会分工制约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和地位。社会分工影响着人们在生产资料上占有,拥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从而形成人与人之间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社会分工不仅影响着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人与人关系的诸多方面,还影响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更替。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与生产关系密切相关,其中就体现为对生产资料所有的影响,“分工的每一阶段还决定个人的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以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及劳动对象所构成的生产资料,由于社会分工而形成其不同的占有关系。马克思依据社会分工对人类社会历史上所有制形式作了说明:第一种是部落所有制,这种所有制形式下的社会分工很不发达。在这种所有制形式下,生产资料归全部落所共

科塞社会冲突理论

刘易斯·科塞(Lewis Coser,1913-2003) 主要思想 什么是冲突?美国社会学家L.A.Coser解释说,冲突是价值观、信仰以及对于稀缺的地位、权利和资源的分配上的争斗。冲突产生于社会报酬的分配不均以及人们对这种分配不均表现出的失望,只要不直接涉及基本价值观或共同观念,那么,它的性质就不是破坏性的,而只会对社会有好处。这就是Coser强调的冲突的正面功能,他提出了冲突的五项正功能:既冲突对社会与群体具有内部整合的功能;冲突对于社会与群体具有稳定的功能;冲突对新社会与群体的形成具有促进功能;冲突对新规范和制度的建立具有激发功能;冲突是一个社会中重要的平衡机制。 科塞认为,弹性比较大,比较灵活的社会结构容易出现冲突,但对社会没有根本性的破坏作用,因为这种冲突可以导致群体与群体间接触面的扩大,也可以导致决策过程中集中与民主的结合及社会控制的增强,它对社会的整合和稳定起着积极的作用。相反,僵硬的社会结构采取压制手段,不允许或压抑冲突,冲突一旦积累、爆发,其程度势必会更加严重,将对社会结构产生破坏作用。为此,科塞提出,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安全阀制度,这种制度一方面可以发泄积累的敌对情绪,另一方面,可以使统治者得到社会信息,体察民情,避免灾难性冲突的爆发,破坏社会整个结构。显然科塞将冲突

看做是促进社会整合与适应性的过程,所强调的社会变迁是改良性的局部的社会调整,而非社会革命,其安全阀机制的探讨也不过是为资产阶级统治者献计献策而已,因此,可以说是科塞与帕森斯最终是殊途同归,都是要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和发展。 科塞的冲突理论科塞在《社会冲突的功能》(1956)中最早使用了“冲突理论”这一术语。他反对帕森斯认为冲突只具有破坏作用的片面观点,力图把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和社会冲突分析模式结合起来,修正和补充帕森斯理论。科塞从齐美尔“冲突是一种社会结合形式”的命题出发,广泛探讨社会冲突的功能。他认为,冲突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冲突具有保证社会连续性、减少对立两极产生的可能性、防止社会系统的僵化、增强社会组织的适应性和促进社会的整合等正功能。 社会冲突的类型 一是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所谓现实性冲突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的冲突,因此,冲突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例如,工人为了增加工资而参加罢工就是现实性冲突。非现实性冲突是指冲突本身就是目的,冲突高于一切,冲突就是“释放紧张状态的需要而发起的冲突”。再如,一个有恋母情结而憎恨男人的人,为了发泄愤怒而同老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下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下的发展 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开始传入我国,我国人民也对它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经过不断的分析,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取到了较大的成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但我国在发展中也有很多的问题,众多研究者也在不断的探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世界各界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传入 早在19世纪,马克思主义就已经传入了我国,但在19世纪8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才开始传入我国,这个时期的人们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进行转译和介绍,随着《近世社会主义》一书的发表,马克思和恩格斯文艺倾向的态度在我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随后,周扬、陈受颐等人开始对经典的著作进行评注阅读。随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这次胜利让人们见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成功,所以马克思文艺理论在当时能够受到人们的追捧,因此,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发展和传播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欧洲、日本、苏联三个国家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入我国的重要途径,它们三个国家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使我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同时也为之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四运动”之后,我国文艺理论开始蓬勃发展,我国文艺史上出现了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一批支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人,这时,其他国家的文艺理论也开始传入我国。因此造成了中国古代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西方文艺理论相对立的局面,但20世纪40年代之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开始成为主流。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人们开始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构成体系进行探究,主要是分为两种探讨,一方面是针对马克

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与当代社会矛盾问题处理

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与当代社会矛盾问题处理 摘要 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不断发展,各种社会矛盾问题也日益显现,影响着社会和谐的进程,也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处理好当代社会矛盾问题,对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矛盾分析法、社会矛盾、实践运用 一、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也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思想方法。所谓矛盾分析法,就是通过分析事物的矛盾本性,掌握事物的特殊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以便有效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方法。1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矛盾分析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矛盾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所谓“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唯物辩证法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趋势,而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除、相互分离的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统一,任何矛盾都具有同一性,同时也具有斗争性。毛泽东曾经指出,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但也有人不同意毛泽东的看法,认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本身都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还有人认为这两种看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2如所谓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所谓的“利他”和“利己”都不仅是单一的一个方面,我们实现了社会价值的同时,也便实现了自我价值,正如郭明义所说“温暖别人就是温暖自己”。 基于矛盾特殊性而言,不同事物有着不同矛盾,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方面也不同,矛盾的解决方式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谓的“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量体裁衣”等都是针对矛盾特殊性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 “两点论”是指在处理矛盾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也要看到次要矛盾;处理某个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指处理矛盾时,主要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处理次要矛盾,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两点论与重点论辩证统一,是矛盾分析法的主要内容。例如我国目前 1倪志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分析方法》[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王光鹏《浅谈矛盾分析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4.9.30

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我们所学的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经典体现,是与马克思社会生产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紧密相联的有机体。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仅包括了对东、西方社会不同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道路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动力以及社会形态依次更迭的理论,而且也包括了对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具体社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如对英国、德国、法国、俄国、中国等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并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著名论点。它涉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的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形态与社会演进、阶级斗争学说以及权力、统治、官僚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的经济与社会分析,其内涵丰富、体系完整。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具体内容: 1、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科学基础。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最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一生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为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分析奠定了深厚的科学基础,为其对社会发展理论的具体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我们认识社会发展理论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2、社会形态与社会演进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各种社会发展理论所依据的一种理论范式。社会形态是由历史上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

层建筑等全部社会要素组成的统一的完整的社会体系,是按照本身特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一个社会形态都有其特殊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有其生产、发展和消亡的历史,一个较低的社会形态必然被另一个较高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社会的发展和演化是多线条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形态划分为社会经济形态、社会主体形态、社会交换形态、社会技术形态等,但其中以经济基础为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准。 3、“现代社会”的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深入研究了现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推动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巨大威力和作用,指出了人类历史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进程中的基础条件、基本途径和主要动力。马克思的“现代社会”的理论体现了现代化思想。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形态和阶段的多角度的考察与划分及其现代化思想,对当今我国的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与指导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 通过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对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所谓中国式社会主义,就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根据中国实际建立和发展的社会主义。为什么我们要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原因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想让祖国人民富裕起来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中国曾经是个长期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生产力落后,经济文化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经过长期的探索,我们认识到:照搬外国的模式我们并没有进步,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

马克思分工理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关于分工的理论马克思最早提出“分工”这一理论概念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只是当时马克思对分工理论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和系统。但马克思在他后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中详细的阐述了他的分工理论。 一、《形态》中的分工理论 我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阐述的分工理论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旧式分工,所谓旧式分工,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个人本身完全屈从于分工,因此他们完全被置于相互依赖的关系之中”。他强调,“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在旧式分工下,出现了城乡、工农以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旧式分工同时还包括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 “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这是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分工的第一个形态——自然分工。从中我们可看出性别的分类对于人来说是与生俱来的,是人自发形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分工并非是真正的分工。只有发展到后来社会分工的形态上才算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分工。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所说的“分工只有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这种分工是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带有很明显的社会性,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第二阶段为新式分工。“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论述的新式分工,他产生的前提是实现了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美好的愿景。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可以完全不受特殊活动范围的限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完全是一种自愿的分工,从而使人获得了全面的解放,从根本上消除了分工带来的异化现象。 二、分工和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矛盾的观点

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的观点方法分析次贷危机 美国这一世界经济繁荣昌盛与繁华的代表,今年竟出现了百年一遇的经融危机。随之世界经济的整体崩盘,股市的狂跌,失业的不断增加,全球经济进入了最为艰难的时刻。五大投资银行中,贝尔斯登已被收购,美林自卖其身,被美国银行收购,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只剩高盛和摩根史坦利在勉力维持。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场灾难呢? 美国的这场风暴,导火索应该归结到次贷危机。贷款机构把钱借给本没有偿还能力的穷人用来购买房,房屋贷款机构再向投资银行发放债券借款,投资银行寻找基金公司转手。因为当时美国房地产行业走好,购房者可以用房产上升的差额还款。逐渐美国房地产形成泡沫,一当这个泡沫爆炸,房子贬值,那么买房者无力按时还款,这时后三者皆无法获得利息,其中投资银行最为危险,手持众多债券,面临亏损。投资银行告急,给投资银行提供保险的保险公司不得不替其偿还债务,亏损也是指日可待。美国就这样一步步陷入了自己一手制造的经济深渊。美国政府挺身救市,但是心有余力不足,只得有保有放,救贝尔斯登不救雷曼。 而在这场大风暴中,我们看到我们中国并没有受很大的影响,然而这必须引发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对比的思考。从而吸取教训,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保驾护航,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所导致的资本所有者越来越富有、广大的工人阶级越来越贫困的矛盾势必造成有效需求的不足、生产的相对剩余。这也许是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所在。 在资本主义中,有产者或者说是资本与土地的所有者是靠机器、土地等资本品谋取高额收入的;而广大的无产者即工人劳动者是靠双手谋取劳动收入的。双手创造的收入无论如何是无法赶上机器所创造的利润的。资本家和地主的收入是普通工人的几千倍或几万倍。有产者越来越富有,无产者越来越贫困,这就是资本主义活生生的现实。在利益的驱使下,资本家追求更大规模的投资,但如果消费跟不上供给,就会产生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增加投资,使生产能力不断上升,另一方面不断压榨工人工资,使消费能力不断下降,这就引发了不可避免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矛盾的观点首先是,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西方国家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年的经济危机之后,开始逐渐意识到,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必须提高劳动阶层的收入水平和福利水平。为市场提供足够的消费能力以支撑扩大再生产。虽然,似乎这一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减,但即便是这样也无力改变这一矛盾的现实纯在。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几个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几个基本特征 在人类文艺理论史上,历代文艺理论家和思想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考察过艺术的本质与特点,提出过不同的理论主张和思想观点。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论的角度考察艺术,认为艺术是人类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更加突出了艺术创作自由自觉的生产本性,既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又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它是人类文艺理论史上的一次历史性变革。 马克思关于文艺理论的论述并没有一个进行专门和完整的论述,而是散见于其著作的各个篇章,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作出系统性的归纳与完整性的总结。马克主义文艺理论是关于文艺的本质,特征,规律及其社会作用的基本方法及原则。要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必须先对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进行一番简要的考察。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只是我们对物质的自觉反映,无论是意识的内容形式都不能离天物质而独立存在,否则就会陷入唯心论的错误。马克思在对旧的哲学或唯心主义的批判中指出”不是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自然和社会辩证统一的基础,对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作出了科学系统地说明。马克思主义认为,知识是人类在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形成的,自然同时也就成了人化的自然。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切文艺作品,都遵循这一原则,反映人类生存状态及精神状态的文艺作品,都源于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这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起源的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提出“劳动创造了美”,这种美感诉诸于我们的五官,心理及思维的触觉,形成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自我主观解释和理解,当然这种主观意识在建立在客观世界基础之上的。在这里,我们必须将文艺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放到整个物质生产过程及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去,在动态的社会关系中对其进行考察,才能把握文学创作及批判的真正规律和原则。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可以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出以下几个特性的论述:时代性与人民性的相结合;社会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现实性与审美性的和协融合。 时代性与人民性的结合。时代性是指文艺的创作应反映时代的要求,符合社会以展的规律。作品应能准确反映时代的变动,深刻捕捉时代的精神发展方向。人民性是从实践角度及阶级角度得出的结论,因为文艺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而能真正反映时代精神的内容只能存在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文学艺术的产生及其发展,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不是不单纯的主观意识运动,而是在实践和文化相互作用的二元结构中得到发展的,所以不可避免地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打上时代的铬印,这便形成了各个时期的文艺作品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在这一点上,新文化运动后兴起的左冀作家联盟的文学主张相当深刻地体现了出来。左冀作家联盟以阶段论为核心出发提出革命文学的主张,提出文学应是战斗的文学,这些主张非常明显地表现其作为一个重要文学思想所折射出的政治文学倾向。当然,我们对左冀文学所坚持的阶级论及对自由论和人性论的坚决反对虽然在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具有其现实的意义,但对资产阶级文学中的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自由论的完全否定应是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了。(比如鲁迅在《文学与出汗》一文中对梁实秋关于文学应描写永久的人性进行了辛辣的反讽)然而在文学的人民性上,左冀文学显然是做不够的。毛泽东在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这个讲话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了。其后的文学创作都是围绕这个讲话的精神进行了革命文学的创作,无论在语言、体裁、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上都力求贴切地反映时代的风貌,自觉适应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使一些优秀作品具有无比的活力和生命力,此后这些革命文学作品也就成了我们现在称之为的红色经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上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上篇) 【导语】常识是军转|军队文职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为了帮助考生熟悉复习内容,中公教育军人考试网为您提供常识知识及模拟题,供广大考生学习。 考试中常有涉及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这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也是三大规律中最根本的规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此规律,需要掌握矛盾的含义、基本属性、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即内外因)、普遍性和特殊性、不平衡等方面的知识。其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本文选取此知识点进行辨析,力求可以让考生有个更透彻的理解。 1.矛盾的普遍性 (1)含义 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有两方面的含义:①可以从空间维度来说,“处处有矛盾”,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比如说,自然界有同化和异化的矛盾,遗传和变异的矛盾;人类社会有成功和失败的矛盾,谦虚和骄傲的矛盾,进步和落后的矛盾;思维领域里面有正确和错误的矛盾,真理和谬误的矛盾。可见,不管在哪个地方,哪个领域,矛盾都是存在的。②可以从时间维度上来说“时时有矛盾”,即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比如封建社会有地主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 的矛盾;我们国家目前有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可见,矛盾不管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存在。 (2)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一切事物,坚持用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在看待事物的时候,既看到优点又看到缺点、既看到利又看到弊、既看到积极影响又看到消极影响、既看到取得的成果又看到存在的问题。 例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 A.正确 B.错误

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2、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谈谈你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答:我们所学的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经典体现,是与马克思社会生产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紧密相联的有机体。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仅包括了对东、西方社会不同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道路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动力以及社会形态依次更迭的理论,而且也包括了对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具体社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如对英国、德国、法国、俄国、中国等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并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著名论点。它涉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的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形态与社会演进、阶级斗争学说以及权力、统治、官僚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的经济与社会分析,其内涵丰富、体系完整。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具体内容: 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科学基础。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最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一生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为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分析奠定了深厚的科学基础,

为其对社会发展理论的具体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我们认识社会发展理论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二、社会形态与社会演进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各种社会发展理论所依据的一种理论范式。社会形态是由历史上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全部社会要素组成的统一的完整的社会体系,是按照本身特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一个社会形态都有其特殊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有其生产、发展和消亡的历史,一个较低的社会形态必然被另一个较高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社会的发展和演化是多线条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形态划分为社会经济形态、社会主体形态、社会交换形态、社会技术形态等,但其中以经济基础为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准。 三、“现代社会”的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深入研究了现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推动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巨大威力和作用,指出了人类历史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进程中的基础条件、基本途径和主要动力。马克思的“现代社会”的理论体现了现代化思想。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形态和阶段的多角度的考察与划

浅析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浅析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部交往史,交往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马克思是社会交往理论的创建者,从他不同时期的著作中可以表现出其对交往理论的步步深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交往”现象进行了深刻阐述,发现了交往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价值作用,并最终形成交往理论。对于交往普遍发展的现代社会,完整准确的理解交往范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交往;实践;世界历史;人的全面发展;当代价值 社会交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尤其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创建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交往是唯物史观的基础。马克思从物质生产活动中人与人的生产关系上,首次提出了社会交往理论。认为交往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行为,是人的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交往是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人类一产生,便有了交往实践活动。因此,人类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交往,交往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同时,通过人的交往实践活动,促使“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推动“世界历史”的形成,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形成过程 对于交往问题,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关注到了。《手稿》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从物质实践出发,在人与自然的交往以及人与人的交往两方面中揭示了人的交往关系。首先,人与自然的交往是人生存的基础和条件,人在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有着主体能动性。马克思把社会交往定义为“人的活动和本质力量——作为类的活动和本质力量——的明显外化的表现”①。把交往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方式,“人同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才能得到实现和表现”②,“才能成为对他说来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③但是此时马克思仍是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出发,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1845年马克思创作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在这里马克思开始了对费尔巴哈人本学及其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8页

论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

论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 11710班刘芳芳1107314056 摘要:资本主义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形成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发达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国际分工。马克思不仅从生产力方面科学的分析国际分工生产和发展的客观性,而且从生产关系方面提示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性质和特性。 关键字:马克思国际分工关系阶段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本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阶段及特征(四个阶段)。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 ①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没有国际分工,就没有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是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 ②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对国际分工的发展也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四个阶段) 1、萌芽阶段; 从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到产业革命的开始,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萌芽阶段。 地理大发现以前,只存在极不发达的地域分工,世界市场也还没有出现。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欧一些殖民主义国家积极推行殖民政策,把广大的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都卷入到国际贸易的行列,从而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和民族迅速增加,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国际贸易的商品种类显著增多,从而形成的区域性的国际市场,也产生了国际分工的萌芽,出现了最初的国际分工形式

即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 2、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设阶段; 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中叶,是国际分工形成和世界市场建立的阶段。也就是产业革命开始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结束(典型特征是机器大工业的建立)。 这个时期,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英、德、美等国先后建立起大机器工业,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最终确立,机器大工业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卷入到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之中,从而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形成了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和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分工。 3、国际分工体系和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阶段: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世界工农业生产迅速增长,交通运输工具发生了巨大变革,就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到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中来,从而形成了一个把世界各国都联系在一起的统一的世界市场,并在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国际分工体系。 4、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的扩大阶段: 二战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殖民体系的瓦解,资本的国际化与生产的国际化,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使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 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1、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技革命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任何分工(其中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迄今为止所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许多生产领域,不断地改善了工艺技术和劳动过程以及生产过程,使国际分工无论是它的形式或是广度、深度都随之而不断发生变动。 从个别国家来看,也是如此,一国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历史上,英国最早进行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它最先,以后又和美国一起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和支配力量。二战以后,许多殖民地国家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浅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倾向性 ——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 班级:美术学院艺硕视觉传达(6组) 姓名:贾雅晶 学号:201222103010

浅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倾向性 ——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从人类生命最基本的生产实践层面出发,以整体性的方位来考察文艺现象的,有它不可取代的优越性。而真实性,典型性,和倾向性是马恩经过长期的研究与思考,从而概括出的文艺理论所包含的三原则。在此我将结合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的特点,来论述文艺理论的倾向性。 文艺的倾向性,就是文艺家的阶级立场、道德意识、爱憎情感、审美理想在作品中的体现,其中包括作家对自己描写的生活现象所做的主观评价和所持的态度。文艺倾向性集中体现了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肯定文艺的倾向性,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贯思想,符合文艺作为意识形态的基本属性,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文艺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无论是从它所受制于经济基础,或是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社会属性看,还是从创作主体的动机、目的,或是从创作客体所包含的生活内容看,都必然要表现出一定的社会倾向性,蕴含着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传递着作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倾向。 第一、倾向应是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文艺作品往往有完整的情节和众多的场面,他们是一切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展示主题的主要手段。作者的爱憎感情、褒贬态度和价值判断等,就渗透在情节的描写和场面转换之间,从而使观众与作者产生共鸣。恩格斯不赞成文艺作者脱离场面和情节,而把作品倾向单独而孤立地指出来,因为这样会使人有一种刻意为之的感觉,反而不能引起观众的同感。 第二、倾向性越隐蔽越好。作家的倾向一定要寓于艺术形象之中,和艺术形象融为一体。文艺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要通过具有审美特征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的主观见解与倾向性,这是文艺区别于一般社会意识形态的最显著标志。隐蔽倾向性,就是强调和坚持其艺术特性和审美特征。 第三、倾向性与真实性统一。马恩重视以真实性为基础,倾向性建立在艺术真实性的基础上,要做到最真实性与倾向性的统一,必须终于显示,以对生活的真实描写为基础。另外,倾向性还应当符合艺术特性和审美规律。作品的思想内容要同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融合起来。 以上三点就是马恩对文艺作品所应当具备的倾向性的基本论断,接下来,我将会通过论述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实例来具体解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矛盾思想的发展历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2622504.html,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矛盾思想的发展历程 作者:韩禄 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01期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以资本主义社会为蓝本,对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矛盾展开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并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三大具体社会矛盾。列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俄国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和必然性,提出了“人民内部不一致”的重要思想。斯大林在继承列宁社会矛盾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两类社会矛盾”的观点,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又否定社会基本矛盾,提出了“完全适应论”的错误观点,导致苏共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的失误。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社会矛盾思想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2)01-0025- 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矛盾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矛盾思想的理论渊源与时代背景 1.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矛盾思想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矛盾思想受黑格尔的矛盾学说影响较大。在黑格尔生活的时代,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占统治地位,但它并不能科学地揭示自然界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恩格斯对此说道:“无论在十八世纪的法国人那里,还是在黑格尔那里,占统治地位的自然观都是:自然界是一个在狭小的循环中运动的、永远不变的整体”[1](P28]。在当时的学界,要突破“形而上学”思维范式的藩篱,必须在思维范式上构建新的分析方法,黑格尔对“社会没有矛盾”和“矛盾是不可想象的、无法思维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并提出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而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矛盾,它才会运动,才具有动力和活动”[2](P66];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和互斥性,任何事物都必须经历“统一、差异、对立、矛盾”四个过程。通过对“矛盾”概念的考察和对“矛盾”范畴的推演,黑格尔提出了“辩证矛盾”的概念,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矛盾理论体系,但并未对矛盾的斗争性展开过多论述,他的学说唯心主义色彩较为浓厚。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黑格尔辩证矛盾学说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矛盾展开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科学的社会矛盾理论。 此外,法国著名历史学家梯叶里、基佐、米涅等人的阶级斗争理论,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的阶级分析理论,都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矛盾思想有重大影响。在法国革命之前,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以及僧侣阶层之间的矛盾早已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斗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