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发展计划趋势及其人才需求思考

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思考

【摘要】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50.3%。媒体新技术、新平台、新载体不断推陈出新、竞相发展,受众信息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社交化。只有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才有可能在多变的传播格局中站稳立足。本文对当下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趋势和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就此分析人才需求的显著变化,最后,从高校、媒体、企业的角度探讨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的多方联动培养、多渠道引进、考核与激励机制等问题。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媒体;中央厨房;互联网基因;全媒体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习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今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媒体融合”是媒体发展大势所趋。

一、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及特征

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重点是推动各种媒介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探索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并按照新媒体特点,进一步改进报道方式,加强内容传播渠道拓展,适应受众多样化的信息消费需求。

(一)内容与形式的融合

基于网络和数字技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网络、数字新媒体之间,从内容到形式都实现了充分融合,体现了相互渗透包容、互相转化整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广电节目中多有穿插网络视频、纸媒观点、网络评论,主持人会播报微博微信号收集受众反馈并与之互动。传统纸媒纷纷开拓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领域,改变原本每日一次的新闻生产传播周期,提高新闻产出效率、改变传统呈现方式以加快适应互联网传播需求,在形式上还开发衍生出3D报纸、全真电子报等新阅读方式。网络新媒体需要实时更新大量资讯信息来维持各端口的活跃度,其中,不乏来自广电节目的视频内容或链接、平面媒体的专题新闻或深度稿件、评论等,并依照各端口特性进行二次加工和传播。

(二)技术与平台的融合

传统媒体大多以内容为王,单向式、点对面的传播,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但受众较为泛化,对用户需求的反应不敏感。新媒体的优势则更多体现在传播的渠道与形式上,通

过点对点、社交化的传播,进行精准的用户推送和效果追踪,能够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媒体融合本质是一种资源的融合,是优势资源的互补、重组与整合。打通二者融合发展的通道,就能起到“1+1>2”的作用。

当前,较有影响力的网络新媒体除了部分自媒体以外,大多仍是传统媒体集团创办的新媒体,这也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物力等支撑条件。如何让旗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实现资源整合、能量聚合?不少传统媒体集团已经尝试打造中心化聚合型平台,来实现融合发展。例如,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模式、人民日报社全媒体平台项目,光明日报的“融媒体中心”、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媒体融合中央编辑部”等。这些平台基本上是以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为特征的。通过建立“中央厨房”式的全媒体编辑部,能够把原来分散的采编力量、分立的发布终端整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协同作业,让新闻素材等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利用,并最终根据各发布端口的特点和需求生成多种不同的新闻产品,更有利于实现报道流程平台化、报道内容定制化、报道形式可视化。

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全方位的革新,不只是简单的平台相加,而是内容、理念、体制、技术、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融合发展是整个媒体业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机遇多、变化快,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固定的模式。受众需求推动媒介创

新,在实践与探索中改造生产流程、丰富报道手段、推进技术升级,将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常态。

二、媒体融合下的人才需求热点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未来,新媒体内容生产、创意策划、技术研发、资本运作和经营管理方面人才将是行业需求热点。

(一)采编人员转型升级

传统媒体中的采编人才往往偏重于单一技能人员,如记者、编辑、美工、校对等等,他们各司其职,极少协同互动。将这样生产出的传统新闻硬生生搬到新媒体上,必然违背了媒体融合的理念。新的媒体格局和传播形态对媒体人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职业素质、采编技能、知识结构、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具有互联网思维和能力的全媒体复合型人才。

对采编人员而言,具有互联网思维,就是顺应新兴媒体微传播、快传播的特点,将传统媒体的内容原创、权威报道、深度解读、言论评论等优势向新兴媒体延伸,以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形式多样的信息,制作覆盖多终端、满足用户需求的真正的互联网新闻产品。

全媒体的记者,要从传统媒体以日为单位的新闻周期转而适应随采随发、实时跟进的动态工作机制,在发文字稿的同时录音、拍照、拍视频,带回多种素材;全媒体的编辑,

不仅要能对多媒体产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进行后期编辑,还要能掌握图表设计、网页制作等技术,以产品设计的视角,对内容进行重新包装和设计。在媒体融合发展实践中,现有媒体人员需要运用新思路、掌握新本领、驾驭新载体,在工作实践中加速实现“转型升级”。

(二)技术人才作用凸显

对传统媒体而言,技术制作环节基本被看作是“辅助性”工种,技术员工少并且任务单一。随着媒体融合发展,技术性新岗位、新工种不断涌现,数据处理工程师、产品经理、UI设计师等数字开发、产品设计、用户体验方面的人才供不应求。

近两年,“界面”、“澎湃”等新媒体项目在招聘人才时,已经凸显出新媒体对人才需求的特性。比如“界面”的招聘包括运营、技术、营销和投资者关系四个事业部,其中运营事业部就涵盖了传统的编辑部。“澎湃新闻”招聘“数据与可视化设计师”,其职责是与编辑、记者一起参与数据新闻的策划,完成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和大型互动产品的开发;《新京报》新媒体平台招聘“信息数据编辑”,要求新闻、统计或社会学专业毕业,有较强的数据梳理及分析能力等。

任何一个阅读量大、转发率高的新闻产品,都少不了创意和策划团队的支持。在传统媒体中,创意与策划工作主要体现由版面(栏目)主编、美编担任。而在新媒体的信息生产传

播流程中,从新闻产品的内容取舍、呈现方式,再到视觉效果、用户体验,全程都需要策划、创意团队的参与。他们的工作举足轻重,往往是一个产品成功与否的关键。

三、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突破口”

目前,高校对新闻人才的培养基本划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计算机技术等几大门类,没有综合性、跨学科的培养机制。新闻专业课也基本围绕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环节开设相关课程,而针对新媒体采编、运营、推广、渠道等环节的教学则相当薄弱。传媒教育滞后于新媒体的发展需要。因此,在高校环节,首要的是打破业界和学界的隔阂,进行媒介融合课程改革,将“新闻学”与法律、财经等专业知识融合教学,在“采、写、编、播、录”之外,加强网络技能运用和数字化设备操作教学,以培养“跨界”的全媒体人才。

新闻人才需要学以致用、实践能力强,对其培养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学校培养,而应该联合高校、新闻单位、相关互联网企业进行联动培养,把高校新闻传播学院建成新媒体产业的实验室、孵化器和“生产车间”。如,开发产学研合作的机制,将新闻人才培养端口前置,尝试订单式培养;共同建立新闻实习实践基地、新媒体产品研发团队、校媒、校企合作项目等;聘请资深媒体采编、技术人员到高校授课,鼓励引导教师到媒体单位进修,参加业务工作、经营管理,促进教学相长;媒体单位、互联网企业等定期定向为学生提供

实习岗位,以“实战型”、“开放式”教学培养既懂理论又有实践能力、具有多维知识视野和创新能力的融合型媒体人才。

从媒体自身来看,伴随着网络新技术的应用、新平台的开发、新项目的推广,技术性人才普遍缺口较大,程序开发、创意设计、数据分析等“懂代码”,具备“互联网基因”的

技术人才需要全面“做增量”。由于数字技术手段更新快,

用人单位应为技术性人才提供持续学习培训的通道。对于现有的新闻采编队伍,需要持续开展互联网思维意识的培训,以互联网意识统领新闻实践。同时,通过加强全媒体采编技能培训、团队合作练兵、换岗交流等方式促进员工向“一专多能”型人才转型升级。此外,将网络供稿数量、稿件点击率、微信公众号阅读量、转发量等指标纳入记者编辑绩效考核体系,也能从根本上强化采编人员的“新媒体意识”。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下,行业竞争加剧,采编流程重构,工作节奏加快,衔接环节更多,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是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的关键。目前来看,新媒体从业人员以年轻人居多,总体薪酬水平偏低。在薪酬制度上,用人单位应确保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按效分配”的原则,将收入分配向采编一线和技术员工倾斜。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能够极大地激发每个员工的活力。对各岗位的优秀员工,每月评优,给予额外奖励。同时,建立内部人才共享机制,为优秀员工提供职业发展和上升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需要怎样的新媒体人才[J].新闻与写作,2015(3).

[2]光明日报媒体融合发展专题调研组.破解媒体融合发展的人才瓶颈,2015-8.

[3]王敏.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近期媒体招聘启事引发的思考[J].今传媒,2015(1).

[4]吕卫星.“一个人的乐队”:媒体融合人才培养的思考[J]传媒评论,2015(11).

[5]崔清新.转型适应形势发展创新打造全媒队伍――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综述之人才之变.新华网2015-7.

[6]叶蓁蓁.重新定义媒体――站在全面融合的时代[J].传媒评论,2016(1).

[7]潘岗.努力建设适应融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J].新闻战线,201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