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课程设计氧化沟)

水污染课程设计氧化沟)
水污染课程设计氧化沟)

目录

1.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设计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3.工艺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污水排放执行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选择与比较错误!未定义书签。

污水处理工艺比较错误!未定义书签。

氧化沟工艺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几种氧化沟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Carrousel 氧化沟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Carrousel 氧化沟的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Carrousel 氧化沟处理污水的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流程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4.主要构筑物设计计算书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最大流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粗格栅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细格栅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沉砂池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氧化沟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沉池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接触池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5.污泥处理系统设计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污泥浓缩池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贮泥池错误!未定义书签。

污泥脱水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6.心得体会错误!未定义书签。

7.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1.前言

目前,一般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多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法、SBR法以及生物膜法等。本文考虑到现在的城市污水的复杂性,由于人们生活中的洗涤会使用一些含磷洗涤剂,使污水中有不少的磷;其次,冲厕的污水没有和其它污水进行分流,使得污水中总氮含量有所增加;另外,城市排水系统的不健全,没有完全建立分流制排水系统,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相互混杂,导致污水水质变化较大。普通的活性污泥法不能够有效的去除N和P,而生物膜法处理大流量的污水,其抗冲击负荷不高,且基础投资较大。为找到一个既在技术上可行又在经济合理的方法,本文采用Carrousel氧化沟活性污泥法,它既可以有效降低污水的COD、BOD,又可以有效去除总N。文章主要从工艺方案的比选、工艺流程的确定、各构筑物尺寸的设计计算、污泥的消化处置以及本工艺的技术经济指标等诸多方面进行设计和计算。

2.设计总则

设计原则

(1)处理工艺符合最佳适用技术(即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和清洁生产的基本要求。

(2)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3)各处理单元构筑物的平面布置应根据各构筑物的功能要求和水力要求.

(4)辅助建筑物的面积或规模应符合有关规定。

(5)设备选型和价格经济合理。

(6)设计中尽量选用低噪声的动力设备,产生臭气或者噪声的设备或构筑物应加盖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水处理工程师手册》

(5)《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

(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环境管理条例》

(7)《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GJ 31-89)

(8)《城市污水处理及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4号

(9)《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城[2001]77号

3.工艺简介

污水排放执行标准

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该企业污水排放要求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方可排放,计算去除率如表1-1。

表1-1 水质处理效率计算

序号基本控制项目进水水质一级标准去除率

1BOD532020%

2SS29520%

3TN3115%

4TP%

工艺选择与比较

3.2.1污水处理工艺比较

根据污水处理方式的影响因素,采用列表比较法。

具体比较项目和工艺见表2

表2 污水处理工艺方式比较

序号项目

标准活性

污泥法

生物

转盘法

氧化

沟法

延时

曝气法

接触

曝气法

SBR法

1BOD去除率△×◎◎◎△

2抗负荷

变化能力

△△○○○△

3污泥膨胀

的控制

△○○△○×

4污泥回流设备△○△△○○5污泥量△○◎◎○△6气温、水温○×○○○○

的影响

7日常操作难易△○○○○△8设备的可靠性○×○○△×

9噪声○○○○○○卫生○○○○○○美观○○○○○○

10设施面积○△△△○◎11能耗△◎○×○◎12脱氮运行△○◎○○○

13工程应用实绩○△○○△○

Q<1000m3/

d

○◎◎◎◎◎Q<5000m3/

d

○○◎◎○○Q<10000m

3/d

◎○◎◎○△Q>10000m

3/d

◎△○△△×

14维护管理费△○○△○○15建设费△×△△△○16综合评价△×◎◎△○注:◎为优良○为良好△为一般×为差

由上表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氧化沟工艺在处理较大水量的城市生活污水时,与其他几个工艺相比,无论从处理能力还是经济指标的综合性能看,都具有较大的优势,所以采用氧化沟工艺是经济可行的。

3.2.2氧化沟工艺简介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其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型,所以它在水力流态上不同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它是一种首尾相连的循环流曝气沟渠,污水渗入其中得到净化,最早的氧化沟渠不是由钢筋混凝土建成的,而是加以护坡处理的土沟渠,是间歇进水间歇曝气的,从这一点上来说,氧化沟最早是以序批方式处理污水的技术。

氧化沟(Oxidation Ditch)污水处理的整个过程如进水、曝气、沉淀、污泥稳定和出水等全部集中在氧化沟内完成,最早的氧化沟不需另设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设备。后来处理规模和范围逐渐扩大,它通常采用延时曝气,连续进出水,所产生的微生物污泥在污水曝气净化的同时得到稳定,不需设置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处理设施大大简化。不仅各国环境保护机构非常重视,而且世界卫生组织(WH0)也非常重视。在美国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有几百座,欧洲已有上千座。在我国,氧化沟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始于上一世纪70年代,氧化沟工艺以其经济简便的突出优势已成为中小型城市污水厂的首选工艺。

3.2.3几种氧化沟的选择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氧化沟类型包括:帕斯韦尔(Pasveer)氧化沟、卡鲁塞尔(Carrousel)氧化沟、奥尔伯(Orbal)氧化沟、T型氧化沟(三沟式氧化沟)、DE型氧化沟和一体化氧化沟。这些氧化沟由于在结构和运行上存在差异,因此

各具特点。

Orbal 氧化沟,即“0、1、2”工艺,由内到外分别形成厌氧、缺氧、和好氧三个区域,采用转碟曝气。由于从内沟(好氧区)到中沟(缺氧区)之间没有回流设施,所以总的脱氮效率较差。在厌氧区采用表面搅拌设备,不可避免的带入相当数量的溶解氧,使得除磷效率较差。

三沟式氧化沟属于交替运行式氧化沟,由丹麦Kruger公司创建。由三条同容积的沟槽串联组成,两侧的池子交替作为曝气池和沉淀池,中间的池子一直作为曝气池。原污水交替地进入两侧的池子,处理出水则相应地从作为沉淀池的池中流出,这样提高了曝气转刷的利用率(达59%左右),另外也有利于生物脱氮。在污水脱氮除磷的工艺设计中必须具备厌氧、缺氧、好氧3个基本条件,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所需的处理构筑物多、污泥回流量大,从而造成投资大、能耗多、运行管理复杂。而卡鲁塞尔氧化沟将厌氧、缺氧、好氧过程集中在一个池内完成,各部分用隔墙分开自成体系,但彼此又有联系。该工艺充分利用污水在氧化沟内循环流动的特性,把好氧区和缺氧区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无动力回流,节省了去除硝酸盐氮所需混合液回流的能量消耗。Carrousel氧化沟由于具有良好的出磷脱氮能力、抗冲击负荷能力和运行管理方便等优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这里我们也将选择卡鲁塞尔氧化沟作为生物处理工艺。

Carrousel 氧化沟介绍

3.3.1 Carrousel 氧化沟的结构

由图3-1可见,Carrousel 氧化沟使用定向控制的曝气和搅动装置,向混合液传递水平速度,从而使被搅动的混合液在氧化沟闭合渠道内循环流动。因此氧化沟具有特殊的水力学流态,既有完全混合式反应器的特点,又有推流式反应器的特点,沟内存在明显的溶解氧浓度梯度。氧化沟断面为矩形或梯形,平面形状多为椭圆形,沟内水深一般为~m,宽深比为2:1,亦有水深达7m的,沟中水流平均速度为0.3m/s。氧化沟曝气混合设备有表面曝气机、曝气转刷或转盘、射流曝气器、导管式曝气器和提升管式曝气机等,近年来配合使用的还有水下推动器。

图3-1 Carrousel 氧化沟平面结构图

3.3.2 Carrousel 氧化沟处理污水的原理

最初的普通Carrousel 氧化沟的工艺中污水直接与回流污泥一起进入氧化沟系统。表面曝气机使混合液中溶解氧DO的浓度增加到大约2~3mg/L。在这种充分掺氧的条件下,微生物得到足够的溶解氧来去除BOD;同时,氨也被氧化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此时,混合液处于有氧状态。在曝气机下游,水流由曝气区的湍流状态变成之后的平流状态,水流维持在最小流速,保证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平均流速>0.3m/s)。微生物的氧化过程消耗了水中溶解氧,直到DO值降为零,混合液呈缺氧状态。经过缺氧区的反硝化作用,混合液进入有氧区,完成一次循环。该系统中,BOD降解是一个连续过程,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发生在同一池中。由于结构的限制,这种氧化沟虽然可以有效的去除BOD,但除磷脱氮的能力有限。

工艺流程布置

由上面的工艺方式比较,可以采用氧化沟工艺,本例采用卡鲁塞尔式(Carrousel )氧化沟,曝气方式采用转碟延时曝气。因为氧化沟工艺的循环水量是设计水量的30~60倍,所以此工艺可以不设初次沉淀池。由于氧化沟工艺所产生的污泥含有的挥发性物质浓度较大,必须进行稳定化处理,让挥发性物质降低到40%以下即可认为污泥已经达到稳定状态。本例采用厌氧消化方式进行污泥的稳定化处理。氧化沟工艺流程图见下图2:

图3-2 工艺流程图

4.主要构筑物设计计算书

设计最大流量

平均流量:s

m

d

m

3

3

s 347.030000Q ==

设计最大流量:s

m s l 3

max 482.0482Q ==

粗格栅

格栅设在处理构筑物之前,用于拦截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保证后续处理

设施的正常运行。 4.2.1设计参数

栅条宽度S = 栅条间隙宽度b= 栅前部分长度;

过栅流速v =s 栅前渠道流速u=s 栅前倾角α=60° 4.2.2设计计算

(1)确定格栅前水深,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2

12

11v

B Q =计算得栅前槽宽

m B 0.11=,则栅前水深m B h 5.02

0.121===

(2)栅条的间隙数n 个,个)(209

.05.005.060sin 824.0sin max =???

?==

bhv Q n α

(3)由上可知进水渠道宽度B 1= 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α1=20° 进水渠渐宽部分长度m t t l .72.020an 2 1.0

1.2an 2B B 111=?

-=-=

α

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份长度(l 2):m l l 135.072.0.505.012=?==

(4)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 1):

格栅条断面形状为锐边矩形, 故2.42=β,k=3, 则:

03.060sin 81

.92.90)05.001.0(

2.423sin 2)b (sin 22

342

34201=??????====α

κβακζg v s g v k h h

栅后槽总高度(h 总):

设栅前渠道超高h 2=,m h h h h 93.03.003.06.021=++=++=总 (5)栅槽总长度(L):

m

t t l l L 2.4260an /)3.06.0(5.0.0.1135.027.0an /H 5.00.1121=?+++++=++++=α (6)每日栅渣量W :

设每日栅渣量为0.03m 3/1000m 3,取K Z =

d m d m K W W Z /2.0)/(.901000

39.13

.00482.0864001000Q 86400331max >???=???=

宜采用机械清渣

细格栅

4.3.1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Q max =s , 过栅流速v=s

栅条间隙宽度b=10mm , 栅前长度L 1=, 栅后长度L 2=

格栅倾角a=60°, 栅条宽度S=10mm , 栅前渠超高h 2= 4.3.2设计计算

(1)确定格栅前水深,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2

12

11v

B Q =计算得栅前槽宽

m v Q B 1.18

.0482

.022111=?==

,则栅前水深m B h 6.021.121==

= (2)栅条的间隙数n 个,bhv Q n αsin max =

=

.8

0.601.0060sin 482.0???

?≈94(个)

(3)由上可知进水渠道宽度B 1= 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α1=20° 进水渠渐宽部分长度m t t l 1.120an 2 1.1

1.9an 2B B 111=?

-=-=

α

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份长度:m l l 55.0.11.505.012=?== (4)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 1):

格栅条断面形状为锐边矩形, 故2.42=β,k=3, 则:

205.060sin 81

.92.80)01.001.0(

2.423sin 2)b (sin 22

342

34201=??????====α

κβακζg v s g v k h h

栅后槽总高度(h 总):

设栅前渠道超高h 2=,m h h h h 05.113.0205.06.021=++=++=总 (5)栅槽总长度(L):

m t t l l L 65.360an /)3.06.0(5.0.0.155.0.11an /H 5.00.1121=?+++++=++++=α

(6)每日栅渣量W :

设每日栅渣量为0.1m 3/1000m 3,取K Z =

d m d m K W W Z /2.0)/(3.01000

39.11

.0482.0864001000Q 86400331max >???=???=

所以宜采用机械格栅清渣

沉砂池

污水在迁移、流动和汇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混入泥砂。污水中的砂如果不

预先沉降分离去除,则会影响后续处理设备的运行。最主要的是磨损机泵、堵塞管网,干扰甚至破坏生化处理工艺过程。沉砂池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粒径大于 ,密度 m 的砂粒,以保护管道、阀门等设施免受磨损和阻塞。其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为基础,故应将沉砂池的进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比重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起立。沉砂池主要有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旋流沉砂池等。 本次设计选择平流沉砂池 4.4.1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s m Q /482.0m ax 3=,设计水力停留时间s t 40= 水平流速s m v /25.0= 4.4.2设计计算

(1)、长度:m vt l 104025.0=?==

(2)、水流断面面积:2max 3.9125

.0482

.0/m v Q A V === (3)、池总宽度:m h A B 3.91125

.0/482.0/2=== 有效水深m h 12=

(4)、沉砂斗容积:36

6max .8110

39.186400

230482.01086400m K T X Q V Z V =????=????=

T =2d ,X =30m 3/106m 3

(5)、每个沉砂斗的容积(V 0) 设每一分格有2格沉砂斗,则3045.02

2.8

1m V =?=

(6)、沉砂斗各部分尺寸:

设贮砂斗底宽b 1=;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60°,贮砂斗高h ’3=

m b t h b 6.905.060tan .4

0260an '2132=+?

?=+?=

(7)、贮砂斗容积:(V 1) 3222121312.20)5.06.905.06.90(.4031

)('31m S S S S h V =?++??=++=

(8)、沉砂室高度:(h 3)

设采用重力排砂,池底坡度i =6%,坡向砂斗,则

m

b b L h l h h 4.602/)2.06.90210(06.0.402/)'2(06.0'06.0'23233=-?-?+=--+=+= (9)、池总高度:m h h h H 4.914.600.13.0321=++=++= (10)、核算最小流速s m s m v /15.0/18.01

93.11347

.0min >??=

= (符合要求)

氧化沟

氧化沟,又被称为循环式曝气池,属于活性污泥法的一种。见图4-1氧化沟计算示意图。本次设计采用Carrousel 型氧化沟,共两组。每组设计如下:

设计出水水质BOD5浓度S e =20mg/L ; COD=80mg/L ;SS 浓度X e =20mg/L ;NH 3-N=15mg/L

污泥产率系数Y=; 污泥浓度(MLSS )X=4000mg/L;挥发性污泥浓度(MLVSS )X V =2800mg/L; 污泥θc =30d; 内源代谢系数Kd=. 4.5.2设计计算 (1)去除BOD

①、氧化沟出水溶解性BOD 浓度S 。为了保证沉淀池出水BOD 浓度Se ≤20mg/L,必须控制所含溶解性BOD 浓度S 2,因为沉淀池出水中的VSS 也是构成BOD 浓度的一个组成部分。S=S e -S 1

S1为沉淀池出水中的VSS 所构成的BOD 浓度。 S 1=(VSS/TSS)×TSS ×(1-e 523.0?-) =××20×(1-e 523.0?-)

= (mg/L) S==(mg/L)

②、好氧区容积V1。好氧区容积计算采用动力学计算方法。 V 1=

)

1()

(0c d V c K X S S Q Y θθ+-

=

)

30055.01(8.2)

00670.032.0(300003055.0?+?-???

=20901m 3

③、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t 1=Q V 1=30000

2420901?= ④、剩余污泥量?X

?X=e c

d QX X X Q K Y

S S Q --++-)()1)(

(100θ

=30000? ???

?

???+30055.0155.0+

30000?? (kg/d )

去除每1kgBOD5所产生的干污泥量: =

)(e 0S S Q X -?=()

02.02.3030000.7

4950-?=(kgD S /kgBOD 5)。

(2)、脱氮

①、需氧化的氨氮量N 1。氧化沟产生的剩余污泥中含氮率为%,则用于生物合成

的总氮量为:N 0=30000

1000

.51952124.0??=(mg/L)

需要氧化的氨氮量N 1=进水TKN-出水NH 3-N-生物合成所需要的氨N 。

N 1==(mg/L)

②、脱氮量N r =进水TKN-出水TN-生物合成所需要N 0 N r ==(mg/L)

③、碱度平衡。一般认为,剩余碱度达到100 mg/L (以CaCO 3计),即可保持PH ≥,生物反应能够正常进行。每氧化1mg 氨氮需要消耗碱度;每氧化1mgBOD 5产生碱度;每还原1mg 硝酸盐氮产生碱度。剩余碱度S ALK =原水碱度-硝化消耗碱度+反硝化产生碱度+氧化BOD 5产生碱度 =×+×()+× =++ =L

④、脱氮所需要的容积V 2 脱硝率q dn(t)= q dn(20)×(T-20) 14℃时q dn =×(14-20)=0.022kg 脱氮所需要的容积:V 2=

v dn r X q QN =2800

022.03

.9230000??=1427m 3 ⑤、脱氮水力停留时间:2t =

Q V 2=30000

241427?= h (3) 氧化沟总体积V 及停留时间t:

V=V 1+V 2=20901+1427=22328m 3 t=

===0.744d 30000

22328Q V 校核污泥负荷22328

8.232

.0300000??==

XV QS N =()[]d kgMLVSS kgBOD ?/5 (4) 需氧量

① 实际需氧量AOR :AOR=D 1-D 2-D 3+D 4-D 5 a.去除BOD5需氧量D 1:

()2679.36

4887.48 2.8223280.120.00670-0.32300000.52)(D 01+=??+??='+-'=VX

b S S Q a =(kg/d) (其中a '=,b '=)

b.剩余污泥中BOD5需氧量D 2:

)d

kg 2716.981952.51.3939.1D 12(=?=??=X

c. 去除NH3-N 的需氧量D 3: 每1kgNH3-N 硝化需要消耗。 ()())

( 41401000300001545.641000Q N -NH -TKN 6.4D 33d

kg =?-?=??=出水 d. 剩余污泥中NH3-N 耗氧量D 4: D 4=×污泥含氮率×氧化沟剩余污泥ΔX 1

=×× =(kg/d)

e.脱氮产氧量D 5: 每还原1kgN 2产生

D 5=×脱氮量=1000300003.926.82??= (kg/d)

AOR=D 1-D 2+D 3-D 4-D 5=考虑安全系数,则AOR=×=(kg/d) 去除每1kgBOD 5 需氧量=

)

(0S S Q AOR

-

=

)

00670.032.0(0003010674.66

-?

=(kgO 2/kgBOD 5)

② 标准状态下需氧量)

20()()

20(024.1)(SOR -?-?=

T T S S C C C AOR βρα

(C S (20)20℃时氧的饱和度,取L ;T=25℃;C S(T)25℃时氧的饱和度,取L ;C 溶解氧浓度,取2 mg/L ;α=;β=;ρ=)

)kg 25.19538024.1)238.8909.095.0(85.017.90674.661SOR )

2025(d (

=?-????=

- 去除每1kgBOD 5需=

()

)08.20.00670-0.323000019538.25

)(520kgBOD kgO S S Q SOR (=?=-

(5)氧化沟平面尺寸的确定

设池数为两个,则每个池子的容积V 0为: V 0=V/2 =×22328=11164 (m 3)

设池宽w =13m ,池深h =,超高h 1=(采用曝气转碟曝气),则池长为

m w h h w v l 1101335

.414.345.41314.3311164343220=?+?????-=+-=ππ

所以氧化沟的工艺尺寸为:132m (长)×52m (宽)×5m (高)×2(池数) (6) 进水管和出水管: 污泥回流比R=50%,进出水管的流量为:

Q 1=2

30000

1.52Q )1(?=?+R =22500m 3/d=s ,管道流速为=v s 。

则管道过水断面:A=v Q =.01260

.0=

管径d=

3.14

0.260

44?=

π

A

=,取管径600mm 。

校核管道流速:v=

π2

20.60.260

??

? ??=

A Q =s (7) 出水堰及出水竖井 初步估算0.67H <δ,因此按薄壁堰来计算。 ① 出水堰2

31.86Q bH = (H 为堰上水头高,取 则m H

Q b 09.22

.086.1347.086.12

32

3

=?=

=

为了便于设备的选型,堰宽b 取2m ,校核堰上水头H

m b 206.0286.1347.01.86Q H 32

32

=??

? ???=??? ??=

② 出水竖井。考虑可调堰安装要求,堰两边各留的操作距离。 出水竖井长.6m 22.60b 2.30L =+=+?= 出水竖井宽m 4.1B =(满足安装要求); 则出水竖井平面尺寸为 1.4m 2.6m B L ?=? 氧化沟出水孔尺寸为m m h b 5.02?=?

(8) 曝气设备的选择: 单座氧化沟需氧量:

13.97692

19538.25

n SOR SOR 1===(kgO 2/d )=(kgO 2/h )

每座氧化沟设两台卡鲁赛尔专用表面曝气机。充氧能力为(kW ?h),

则所需电机功率()kW 96.912.1

2407.05

N =?=,取N=97Kw

设两台倒伞形表面曝气机,参数如下:

叶轮直径:4000mm ;叶轮转速:28R/min ;浸没深度:1m ; 电机功率:97KW ;充氧量:≥(kW ·h)。

二沉池

池为了使沉淀池内水流更稳、进出水配水更均匀、存排泥更方便,常采用圆形辐流式二沉池。二沉为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幅流式沉淀池,共2座。其计算简图如下图4-2 4.6.1设计参数

Q max =1735.2m 3/h=0.482m 3/s ; 氧化沟中悬浮固体浓度X=4000 mg/L ; 二沉池底流生物固体浓度X r =10000 mg/L ; 污泥回流比 R=50%。

4.6.2设计计算

(1) 沉淀部分水面面积F 根据生物处理段的特性,选取二沉池表面负荷q=0.9m 3

/(m 2·h),设两座二次沉淀池

2=n .

9649

.022

.1735max =?==

nq Q F (m 2) (2)池子的直径04.3564

944=?=

=

π

πF

D (m),取D =35m 。

(3)校核固体负荷64

90

.45.887.50124)1(24??+?=

+?=

)(F QX R G

=[kg/(m 2

·d)] (符合要求)

(4) 沉淀部分的有效水深h 2 设沉淀时间为。

==qt h 2×= (m)

(5) 污泥区的容积V 设计采用周边传动的刮吸泥机排泥,污泥区容积按2h 贮泥时间确定。

)

400010000(24400030000)5.01(22)(24)1(2+???+??=+?+=

r X X QX R T V

= (m 3)

每个沉淀池污泥区的容积1071.52

2142.9

V =='(m 3) (6) 污泥区高度h 4

① 污泥斗高度。设池底的径向坡度为,污泥斗底部直径2D =,上部直径1D =,倾角为60°,则:

4

h '=an 221t D D ?-60°=an 2

5

.10.3t ?-60°=(m) ()()

12

.51.51.03.03.314.1312

222

2212141+?+??=++?'=

D D D D h V π= (m 3)

② 圆锥体高度4

h ''=05.021?-D D =05.02

3

35?-=(m) 2V =

()

2112412

D DD D h ++?''π

=

)333535(12

8

.022+?+??π=(m 3)

③ 竖直段污泥部分的高度4

h '''=F V V V 21--=964

4

.42806.35.51071--=(m)

污泥区的高度444

4h h h h '''+''+'==++=(m) (7) 沉淀池的总高度H 设超高1h =0.3m ,缓冲层高度3h =0.5m 。

H =+++321h h h 4h =+++= 取H =

4.7.1设计参数

水力停留时间:t=30min 平均水深:h =。 隔板间隔:b=。 池底坡度:3%

排泥管直径:DN=200mm 。

4.7.2设计计算

(1) 接触池容积:==t Q V max ×=867.6m 3 (2) 水流速度:14.05

.14.2482

.0max =?==

hb Q v m/s (3) 表面积:6.7394

.21175max ===

h Q F m 2 (4) 廊道总宽度:隔板数采用10个,则廊道总宽度为: B=11×b=11×=16.5m 。 接触池长度:5

.16.6739==

B F L

=取45m 。 (5) 水头损失,取0.4m 。

5.污泥处理系统设计计算

污泥浓缩池

采用辐流式浓缩池,用带栅条的刮泥机刮泥,采用重力排泥。设计为两座。 5.1.1 设计参数

设计进泥量:

w

Q =d

污泥固体负荷:wg N =45 kg/d 污泥浓缩时间:=T 15 h 。

贮泥时间:6h 。 进泥含水率:%。 出泥含水率:97%。 进泥浓度:10000mg/L

5.1.2 设计计算

(1) 浓缩池的面积:wg

w N Q A =

=24586

.3493?=38.82 m 2 (2) 浓缩池的直径:4

.132

.8384A

4?=

=

π

D =7.03 m 0.7=D m

(3) 浓缩池的有效水深:取1h =3 m 校核水力停留时间 (4) 浓缩池的有效容积 :1h A V ?==×3=115.41 m 3 (5) 污泥在池中停留时间:w

Q V

T === (符合要求) 确定泥斗尺寸

(6) 浓缩后的污泥体积为:

()()()

()

97.01995.01286.349311211--?÷=--=

p p Q V w =29.12 m 3

(7) 贮泥区所需容积:按6h 泥量进行计算,则为24

12

.2962?=

V =7.28 m 3

(8) 泥斗的容积:()

2221214

33

r r r r

h V ++=

π=

()

22115.15.13

6

.114.3+?+?=7.95 m 3 池底坡度为,池底坡降为:5h =×()÷2=0.12 m 故池底可贮泥容积为:

()

21215

43

R R r r

h V ++=

π=

()

225.15.15.35.33

12

.014.3+?+?=2.48m 3

因此,总贮泥容积为:43V V V +==+=10.43 m 3满足要求 (9) 浓缩池的总高度

超高2h =0.3 m ,缓冲层高度3h =0.5 m 则浓缩池的总高度为:

54321h h h h h H ++++==3++++=5.52 m

贮泥池

采用矩形贮泥池,贮存来自浓缩池的污泥量其泥量为Q =d 贮泥池设为一座。

设计贮泥池的贮泥时间t = 8 h ,池高2h =3 m ,则贮泥池的表面积F 为

2h Q F =

=24

3824.58??=6.47 m 2 设计贮泥池池宽为B=2 m ,池长L 为:L =

B

F

=3.24 m 贮泥池底部为斗形,下底为0.5 m ×0.5 m ,高度3h =2 m ,超高设为1h =0.5 m 则贮泥池的总高度H 为:H =1h +2h +3h =+2+3= m

污泥脱水设备

采用带式压滤机,污泥硝化过程中由于分解而使体积减少,按硝化污泥中有机物含量占60%,分解率为50%,污泥含水率为95%,则由于含水率的下降而剩余污泥量为:2

1

0100100p p Q Q --?==

×=34.9 m 3/d

分解污泥容积为:=1Q ××=10.47 m 3/d

硝化后剩余的污泥量为:2Q =24.43 m 3 选择两台双网带式压滤机(一备一用),每台处理污泥能力为2m3/h ,每天工作20小时。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为75%,可用车外运。

参考文献:

【1】唐受印,戴友芝主编.水处理工程师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韩洪军主编.《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修订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3】 《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 【4】 史惠祥编.《实用水处理设备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5】 高廷耀,顾国维,周琪.《水污染控制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施成忠.昆明第一污水厂氧化沟工艺运行实践及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1997,13(3):16-17

【8】胡天媛,徐伟.北方某污水厂卡鲁塞尔氧化沟系统的设计[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3,34(4):48-50

附图

6.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加强了我们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通过这个方案设计包括了主要构筑物和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并且合理的选择处理工艺。

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情况,就是在计算各个设备的尺寸和设计参数问题上,花了好多时间去查询资料。

我觉得做课程设计同时也是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加强,由于课本上的知识太多,平时课间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而且考试内容有限,所以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很多设备,并且对于其在污水治理上使用有了更多的认识。

平时看课本时,有时问题老是弄不懂,做完课程设计,那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且还可以记住很多东西。比如一些设备尺寸计算公式,平时看课本,这次看了,下次就忘了,通过动手实践让我们对各个公式和设备应用方面映象深刻。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生活就是这样,汗水预示着结果也见证着收获。劳动是人类生存生活永恒不变的话题。通过课程设计,我才真正领略到“艰苦奋斗”这一词的真正含义,我才意识到老一辈电子设计为我们的社会付出。我想说,设计确实有些辛苦,但苦中也有乐,在如今单一的理论学习中,很少有机会能有实践的机会,但我们可以,而且设计也是一个团队的任务,一起的工作可以让我们有说有笑,相互帮助,配合默契,多少人间欢乐在这里洒下,大学里四年的相处还赶不上这十来天的合作,我感觉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更加近了;我想说,确实很累,但当我们看到自己所做的成果时,心中也不免产生兴奋;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同样可以为社会作出我们应该做的一切,这有什么不好我们不断的反问自己。也许有人不喜欢这类的工作,也许有人认为设计的工作有些枯燥,但我们认为无论干什么,只要人生活的有意义就可。社会需要我们,我们也可以为社会而工作。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必要失落呢于是我们决定沿着自己的路,执着的走下去。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

7.致谢

在这次课程设计的撰写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老师在课程设计上给予我的指导、提供给我的支持和帮助,这

是我能顺利完成这次报告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老师帮我解决了许多排版上的难题,让我能把设计格式做得更加完善。在此期间,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而且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自己的设计能力。

其次,我要感谢帮助过我的同学,他们也为我解决了不少我不太明白的设计上的难题。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专业知识问题,最后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同时,在老师的身上我们学也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在次我们表示感谢!同时,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