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Rs与肿瘤增殖和侵袭

TLRs与肿瘤增殖和侵袭
TLRs与肿瘤增殖和侵袭

第10讲 细胞增殖(含答案)

第10讲细胞的增殖 1.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G2期细胞的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 B.G1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 C.M期细胞的中心体数目已增加一倍 D.S期细胞的核糖体正在增生 2.以下细胞中,有细胞周期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 B.癌变的细胞 C.衰老的细胞 D.唾液腺细胞 3.下列有关“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解离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离开细胞核 B.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染色剂,避免染色过度 C.使用龙胆紫溶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 D.盖好盖玻片后压片的目的是使染色体分散开 4.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 A.剪取2~3mm根尖,用质量分数为10%酒精解离 B.该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 C.若把装片向左上方移动可将K细胞移到视野中央 D.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一半 5.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叙述,错误的是() A.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 B.前期开始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C.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的最佳时期 D.末期进行着丝粒的分裂 6.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并非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B.M期时间越长的细胞越适合作为有丝分裂观察的对象 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D.G1期和G2期合成的蛋白质功能是有差异的 7.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染色体描述正确的是() A.该染色体可出现在有丝分裂后期 B.该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 C.该染色体表示共用一个着丝粒的同源染色体 D.该染色体含4个DNA分子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药物筛选方法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药物筛选方法 09级生科3班余振洋200900140156 一、【实验原理】 1.关于恶性肿瘤和抗肿瘤药物: 恶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质量,被称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多年来人类一直在不断的进行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是整个研究过程中很重要的个环节,而进行药物的筛选首先离不开合理的筛选方法和系统。寻找选择性强、对实体瘤有效的新型抗肿瘤药物,是摆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世界各国对抗肿瘤药物的筛选都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每年都有大量的化合物(合成药、天然产物和微生物发酵产物)待筛,抗肿瘤药物筛选方法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 8O年代中期以前,普遍采用的筛选方法是以体内小鼠白血病/淋巴瘤模型P388和L1210为基础的 J,所有化合物在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之前必须通过这种小鼠肿瘤模型的筛选。即小鼠白血病P388和L1210作为第一轮初筛,能通过第一轮初筛的化合物才能被允许进入第二轮筛选。这种方法有一个很明显的缺陷就是一些在临床上有活性的药物将被筛选掉,无法保证所有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都能通过筛选。鉴于以前的筛选方法存在较大的缺陷,1985年之后以NCI为首的一些研究单位普遍开始采用针对疾病的筛选方法来代替针对化合物的筛选方法,即放弃体内小鼠筛选,代之为体外代表各种常见实体瘤的人类肿瘤细胞株筛选。这种筛选系统是一种高通量的抗肿瘤筛选体系,其主要优势有两点:其一是多种细胞株初筛有可能筛选出对特殊的人类肿瘤或对特殊组织亚型有活性的物质;其二是这种体外筛选尤其适合于复杂天然产物提取物中有效成份的证实,过去动物筛选需较大量的天然产物,而现在天然产物的需要量就大大减少,可以指导有效成份的进一步分离纯化,使得从天然产物中发现新的抗肿瘤药物更加便利。 2.关于筛选方法: 下面为现阶段较为普遍采用的一些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方法的实验原理。 1)以端粒酶活性为作用靶点筛选抗肿瘤药物 端粒是染色体特殊结构,起着保护染色体的完整和稳定性的作用,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返转录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可以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末端。已发现在正常的体细胞和良性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是阴性,而在人体恶性肿瘤组织和人的肿瘤细胞株中都表达了很高的活性。因此,认为端粒酶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靶点。 2)应用快速荧光素测定法筛选抗肿瘤药物 快速荧光素测定法是一种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应用非常广泛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方法,其原理为采用一些特殊的荧光染料,对细胞的特定成份进行染色或标记。或通过细胞酶的作用使无荧光性的材料分解或转换为荧光材料,通过测定荧光强度从而测定出活细胞的量。现在普遍采用一种特殊的荧光染 FDAL1u(Fluoreseein diacetate),在正常情况下它不具有荧光,但当它加人到具有完整细胞膜的肿瘤细胞的营养液中时,由于细胞分泌的水解酶的作用,FDA

2020高考人教版生物复习练习题:第12讲 细胞的增殖+Word版含解析

[新题培优练] [基础达标] 1.(2019·江西崇仁示范名校高三月考)以下有关细胞大小和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B.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C.人的成熟红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 D.原核细胞只能通过无丝分裂增加数目 解析:选B。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A错误;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也导致细胞不能无限长大,B正确;人的红细胞为已分化的细胞,不能发生细胞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C错误;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方式,D错误。 2.(2019·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期中)实验室培养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类型细胞,测得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细胞中丙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最长 B.加入DNA复制抑制剂,停留在分裂间期细胞数量最少的是丁 C.不同温度下培养以上四种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都会发生变化 D.正常情况下四种细胞在分裂间期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 解析:选C。四种细胞的细胞周期不一定相同,丙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虽然最大,但间期持续时间不一定最长,A项错误;DNA复制抑制剂作用于间期,加入DNA复制抑制剂后,丁类细胞停留在间期的细胞比例最低,但数量不一定最少,B项错误;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D项错误。 3.(2019·山东枣庄八中模拟)研究发现人体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正常骨髓细胞约为40 h,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白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10 d。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周期是指一次细胞分裂开始至本次细胞分裂结束的时长 B.在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别完成DNA的复制和DNA的转录 C.骨髓细胞群中细胞数目的倍增时长等于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40 h) D.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化疗周期应根据其细胞周期制定 解析:选D。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

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肿瘤的定义: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过程:局部组织的细胞—基因突变—细胞异常增生—新生物—局部肿块 发病机制:肿瘤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参与的过程。 恶性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 1.环境因素:化学,物理,生物因素 2.机体因素 化学致癌 化学致癌物:目前认为凡接触引起人或动物形成肿瘤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致癌物(chemical carcinogen)。目前发现对动物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已达2000余种,其中有些可能和人类肿瘤的形成有关 分类:1。作用分式:直接致癌物,间接致癌物,促癌物 2.与肿瘤的关系:肯定致癌物,可疑致癌物,潜在致癌物 ? 1.直接致癌物:进入机体后与细胞直接作用,诱导细胞癌变的化学物质。 ? 2.间接致癌物:进入体内经微粒体氧化酶活化,变成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 ? 3.促癌物:能促进其他致癌物诱发肿瘤形成的化学物质 ? 4.肯定致癌物(defined carcinogen)经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临床医师和科学工 作者都承认对人和动物有致癌作用,其致癌作用具有剂量反应关系的化学致癌物。 ? 5.可疑致癌物(suspected carcinogen)具有体外转化能力,而且接触时间和发 病率相关,动物致癌实验阳性,结果不恒定,且缺乏流行病学方面的证据。 ? 6.潜在致癌物(potential carcinogen)是在动物实验中可获得某些阳性结果, 但在人群中尚无资料证明对人具有致癌性的物质。 1、化学致癌物的作用点:为细胞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2、作用:使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 1、累积作用:(summation effect) 是指两种或多种致癌物同时或相继作用于机体,其复合效应等于单独作用之和2、协同作用:(synergistiic effect) 机体同时暴露于几种致癌物中其致癌作用高于个单独致癌物作用之和 常见的化学致癌物:多环芳香烃类,芳香胺与偶氮染料,亚硝胺类 化学致癌例子。苯胺染料:膀胱癌,烟草:肺癌,黄曲霉素:肝癌 物理致癌 1.电离辐射是最主要的物理性致癌因素 2.放射性同位素:镭、铀、氡等放射性同位素 3.紫外线:皮肤癌,着色性干皮病 病毒致癌 1/3为DNA病毒,2/3为RNA病毒 ?一、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癌(HPV) ?二、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HBV) ?三、EB病毒与鼻咽癌和Burkit肉瘤(EBV) ?四、HTL V与人类T细胞白血病(HTL V) 致瘤性DNA病毒

高考背诵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教材

第一讲细胞的增殖 [循着图示·想一想] 知识点一细胞生长与细胞周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限制因素 2.细胞周期 知识点二细胞的有丝分裂 1.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2.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 时期动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 间期中心粒倍增无中心粒及其倍增 前期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末期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细胞板形成细胞壁

知识点三细胞的无丝分裂 [结合题目·试一试] 1.判断有关细胞分裂叙述的正误 (1)动物细胞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2013·江苏卷T3A)(√) (2)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2013·江苏卷T3C)(×) (3)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2013·江苏卷T3D)(×) (4)蛙受精卵发育过程中不能发生DNA的半保留复制(2012·四川卷T1B)(×) (5)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板在末期形成(2010·海南卷T3A)(×) (6)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2010·海南卷T3C)(√) (7)无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2009·广东卷T23A)(√) (8)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2009·广东卷T23C)(×) (9)生物体内不是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10)伴随着细胞的生长,与外界物质交换的效率逐渐提高(×) 2.连线高等植物有丝分裂的时期及其主要特点 考点一细胞周期及其表示方法 [必备知能]

1.分裂间期的物质变化 分裂间期又可划分为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和G2期(DNA合成后期),其主要变化如下: (1)G1期 (2)S期:完成DNA复制——每条染色体上1个DNA复制为2个DNA,且两个DNA 位于两条染色单体上,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连在一起,即: (3)G2期:合成蛋白质——主要是用于形成纺锤丝(星射线)。 2.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方法名称表示方法说明 扇形图A→B→C→A为一个细胞周期 直线图a+b或c+d为一个细胞周期 坐标图a+b+c+d+e为一个细胞周期 柱状图A:DNA合成前期(G1期) B:DNA合成期(S期) C:DNA合成后期(G2期)及分裂期(M期) [易误提醒]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11讲细胞的增殖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11讲细胞的增殖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11讲细胞的增殖 知识点题号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 2.细胞周期2,3,4,13 3.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及相关数量变化6,7,8,14 4.无丝分裂 5 5.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9,10,11,15 6.综合考查12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的表面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和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B.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 C.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 D.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解析: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2.(2016·海南卷)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B.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锤丝出现在分裂间期 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 D.肝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的长 解析: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正常情况下,有丝分裂过程中无等位基因的分离;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锤丝出现在分裂前期;染色质DNA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DNA,而DNA复制需要解旋后才能复制;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分裂期的前期至后期存在染色体,而间期的时间远大于分裂期,因此肝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的短。 3. (2019·河南郑州月考)如图表示某植物体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核膜、核仁的解体应发生在A时期 B.B时期可发生基因突变,A时期可发生基因重组 C.染色体和染色质的相互转化在B时期发生 D.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其发挥作用在B时期 解析:图中A为细胞分裂期,B为细胞分裂间期。核膜、核仁的解体应发生在前期;基因突变容易发生在分裂间期,DNA复制时;细胞有细胞周期,应为有丝分裂,不发生基因重组;染色体和染色质的相互转化发生在前期和末期;纺锤体形成发生在前期。

细胞衰老与肿瘤的发生的研究进展

细胞衰老与肿瘤的发生的研究进展 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15 戚嘉铭 【摘要】近几年,细胞衰老成为一种针对癌细胞永久性生长的治疗肿瘤新途径,一直是细胞生物学家的研究重点。研究发现,细胞衰老可以作为阻碍癌细胞致癌的抑制机制。原因在于癌基因诱导具有双向性,癌基因的活化可以诱导细胞衰老。但研究发现,细胞衰老同样可能促使癌细胞的增值。 【关键词】细胞衰老肿瘤癌细胞 细胞衰老是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永久性生长抑制现象,能够防止老化的或非正常细胞的进一步生长,对抗细胞的无限增殖能力而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因此,死亡的细胞衰老与无限增殖的癌细胞一直都是细胞生物学家们致力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是描述探究决定细胞走向衰老还是转为癌细胞的因素的相关研究进展。 1、细胞衰老:一种阻碍癌细胞致癌的机制 在多种衰老细胞中,某些抑癌基因的过表达会引起细胞进入衰老程序,细胞绕过衰老途径是其永生化及癌变的必要条件,因而细胞复制性衰老是抑制肿瘤的一种可能机制.这样对衰老细胞的研究将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提供新的策略[12]。细胞衰老是人体防癌的机制之一,研究细胞衰老对于抗肿瘤是很有意义的,同时为打开抗肿瘤药物治疗和新药的研发提供了依据。 1961年,Hayflick在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的研究中发现,正常二倍体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增殖分裂50~70代即进入一种衰老的状态,无法进一步传代培养,但仍然存活.正常的动物细胞无论是在体内生长还是在体外生长,其分裂次数总存在一个"极限值",此值被称为"Hayflick"极限,亦称最大分裂次数[11].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细胞系会发生自发性老化,其程度与细胞系种类有关.短期饥饿培养会明显增加老化细胞所占的比率,提示饥饿诱发细胞老化可能是抗肿瘤治疗的又一快速、简单且有效的途径[13]。 2、癌基因诱导的双向性 在人部分的肿瘤中都发现有癌基因的活化,癌基因的活化被认为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然而,在野生型细胞内,癌基因的活化可以诱导细胞衰老,称为癌基因诱导的细胞衰老(oncogene-induced senescence, OIS)[1]。癌基因诱导的衰老( OIS)是指癌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异常增殖信号,通过MAPK和PI3 K信号通路,使细胞处于生长停

2011年高考生物(课标人教版)一轮复习必修1 第五单元 第一讲 细胞的增殖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A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用某种化合物处理培养着的细胞,结果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如B图所示,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 A.促进细胞分裂 B.抑制DNA的复制 C.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D.促进DNA的高度螺旋化 解析:细胞周期中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DNA数为2,加入某种物质后,大多数细胞DNA数变为4,说明细胞DNA加倍,而不进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进入两个子细胞中的过程,所以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答案:C 2.(2010·广州检测)现将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且核DNA都已用32P标记的一个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若该细胞连续进行4次有丝分裂,则含32P的子细胞数量最少和最多分别是(不考虑交叉互换) () A.2,16 B.2,8 C.4,8 D.4,16 解析:两对同源染色体含32P的DNA单链有8条,复制形成的每个染色单体都有一个DNA单链被32P标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两个细胞都含有32P标记的四条单链,每个细胞再经过连续3次有丝分裂,分别带有32P的四条单链随机进入到8个子细胞中,因此含32P的细胞最少数是2,最多数是8。 答案:B 3.细胞周期的各阶段,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子数量比不.可能是下图中的() 解析:整个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DNA分子的数量=1∶2或1∶1。所以A坐标中的情况不可能出现。 答案:A 4.(2010·广州一模)下图是同一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可作出的判断是()

A.图①②③④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 C.该种生物的叶肉细胞中共含有6个DNA分子 D.图③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 解析:根据图中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可判断出:①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②表示有丝分裂的末期,③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④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这四个时期构成了有丝分裂的分裂期,而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该种生物叶肉细胞中含有6个或12个DNA分子,基因重组发生于减数分裂。 答案:B 5.(2010·盐城质检)下表是四种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周期,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细胞周期的时间(h) 植物 a时期(分裂间期) b时期(分裂期) 物种1 10.6 0.4 物种2 18 0.5 物种3 16.5 2 物种4 10.4 2.3 A. B.秋水仙素作用于b时期中的细胞,能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C.最好选用物种1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因其细胞周期最短 D.a时期观察不到染色体,此时细胞核中进行着转录和翻译过程 解析:四种植物的分生组织都能产生吲哚乙酸,但吲哚乙酸只能促进细胞生长,而不能促进细胞分裂。选用实验材料观察有丝分裂过程时,应该选分裂期占整个细胞周期的比例最大的材料,本题中,物种1:0.4/(10.6+0.4)=0.036,物种2:0.5/(0.5+18)=0.027,物种3:2/(2+16.5)=0.108,物种4:2.3/(2.3+10.4)=0.181,所以最好选用物种4观察有丝分裂过程。a时期观察不到染色体是因为该时期的染色质呈细丝状,还没有固缩形成染色体,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在细胞质中进行。 答案:B 6.体细胞增殖过程中,肯定发生的是 () A.DNA含量的变化 B.纺锤体的形成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自由组合 解析:任何体细胞的增殖都会发生DNA复制,然后通过分裂分配到子细胞中,因此DNA的含量肯定会发生变化;在增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基因突变;若发生的是无丝分裂,则不会形成纺锤体;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于减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01讲细胞的增殖教案新人教版

最新考纲 高频考点 核心素养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Ⅱ) 2.细胞的有丝分裂(Ⅱ) 3.细胞的无丝分裂(Ⅰ) 4.实验:(1)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2)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1.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变化特征 2.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的变化 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细胞各结构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科学思维——比较与分类:比较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异同;建立模型:研究有丝分裂的主要特征与染色体和DNA 数目的变化 科学探究——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01讲细胞的增殖教 案新人教版 考点一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模拟实验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 ①细胞模型:不同大小的琼脂块。 ②运输效率表示法:NaOH 在琼脂块中扩散体积 琼脂块的体积。 ③检测方法:酚酞遇NaOH 变红色。 (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①核质比:细胞核控制的细胞质范围有限。 ②S V :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2.细胞增殖的周期性 (1)细胞周期 A .阶段划分

B.分裂间期的物质变化 分裂间期又可划分为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和G2期(DNA合成后期),其主要变化如下: ①G1期:主要进行RNA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S期的DNA复制做准备。 ②S期:完成DNA复制——每条染色体上1个DNA复制为2个DNA,且两个DNA位于两条染色单体上 ③G2期:合成蛋白质——主要是用于形成纺锤丝(星射线)。 (2)细胞增殖(真核细胞)的概述 ①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②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③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方法名称表示方法用字母表示细胞周期 扇形图A→B→C→A为一个细胞周期 直线图a+b或c+d为一个细胞周期 坐标图a+b+c+d+e为一个细胞周期 柱形图B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正在进行DNA复制,C组细胞处于分裂期

高中生物练习:细胞的增殖

必修一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讲细 胞的增殖 一、选择题 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 ( D ) A.DNA分子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B.染色单体形成和细胞板的出现 C.着丝点的分裂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核膜的消失和纺锤体的形成 2.下面为细胞周期示意图,其中S期内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活性较高,处于G0期的细胞属于暂不分裂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B ) A.图示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4 h B.S期应为染色体复制及加倍的时期 C.记忆B细胞所处时期应为G0期D.M期是染色单体出现和消失的时期 3.如图甲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图像,图乙表示细胞内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C ) A.图甲中的①中心体的活动很活跃,图乙ab段核糖体的活动很活跃 B.图甲中的②处于图乙中的ef段,属于分裂后期 C.图甲中的①处于图乙中的cd段,细胞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 D.着丝点分裂发生在de段,是图甲中的②所示时期 4.下图是同一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可作出的判断是 ( B )

A.图①②③④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 C.该种生物的叶肉细胞中共含有6个DNA分子 D.图③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 5.下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B ) A.ab段细胞中核糖体的活动很活跃 B.bc段的细胞可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处于cd段的细胞可以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D.着丝点断裂发生在de段 6.下图是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和DNA分子数(c)的统计图。下列解释肯定不正确的是 ( C ) A.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 B.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可在①时 C.间期用②表示最恰当 D.③可表示细胞分裂完成 7.在“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将琼脂块都切成正方体的目的是 ( D ) A.有利于NaOH的扩散B.促进NaOH的扩散 C.便于观察琼脂块内的颜色变化D.便于计算NaOH扩散的体积 8.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染色体的行为也有差异B.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可见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平均分成两组向两极缓慢移动 C.蓝藻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于细胞赤道板上,末期细胞中央由高尔基体形成细胞板,之后形成细胞壁 D.动物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点在星射线的牵引下,排列于赤道板上,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细胞板

(高三生物核心素养教案)第四单元 第11讲 细胞的增殖

第11讲细胞的增殖 一、考纲要求: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Ⅱ)。 2.细胞的有丝分裂(Ⅱ)。 3.细胞的无丝分裂(Ⅰ)。 4.实验: (1)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2)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能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 2.能描述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行为特点,学会识别细胞分裂图像。 3.能分析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变化曲线。 4.明确说出细胞的无丝分裂。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有丝分裂的过程。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和行为变化。 2.教学难点: 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变化曲线。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考点一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周期 (一)知识梳理: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①实验原理 a.用不同大小的琼脂块模拟不同大小的细胞。 b.用NaOH在琼脂块中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的比值模拟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 ②实验结果和结论 a.在相同时间内,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深度基本相同,说明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相同。 b.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说明琼脂块的体积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①受相对表面积的制约: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②受核质比的制约:细胞核中的DNA是有限的,其能够控制的细胞质的范围有限。 2.细胞增殖 (1) 概念: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2)方式 真核生物: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原核生物:二分裂。 (3)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与肿瘤

细胞凋亡与肿瘤 巴桑卓玛 (西藏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摘 要 细胞凋亡是一种进化保守的细胞死亡形式,不仅在正常的生理状态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认为,细胞凋亡异常可能与肿瘤发生有关。凋亡调控基因已被看作是一类新的肿瘤发生相关基因。肿瘤的发生,是由于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平衡失调的结果,细胞凋亡在肿瘤生长过程中起负调控作用,因此研究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影响不大是肿瘤治疗的新思路。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诱导 治疗 肿瘤 多细胞机体,包括人,均存在着细胞增殖与死亡的平衡,以维持机体的稳态,二者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此矛盾的运动发展推动着机体的生、老、病、死。传统的肿瘤研究者关注的首先是细胞的增殖。肿瘤细胞是永生性细胞,如何抑制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能力,是他们首先考虑的问题。然而,机体还存在另一普遍现象,即死亡。细胞的死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病理性死亡,称为坏死(necrosis)。它是由于局部缺血、高热、理化因素及微生物的侵袭所致的细胞急速死亡。其重要的特点是细胞肿胀、溶解、释放出裂解产物,使周围组织产生炎症反应。另一种是生理性死亡———凋亡(apoptosis)。 1 细胞凋亡与一般的死亡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形态学特征:细胞凋亡是细胞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在一定诱导条件下接受指令而发生的程序化事件,是导致最终自我消亡的生命活动。发生时首先是染色质的凝集,嗜碱性染色增强,然后细胞核崩解,此时线粒体保持形态正常,最后细胞体积缩小,一部分细胞质和核碎片进入由膜包被的程序死亡小体,它们从细胞表面出芽脱落,并被组织专职巨噬细胞、上皮细胞吞噬。由于细胞内容物不泄漏,因而没有炎症反应。 生化特征:染色质降解,核小体间连接DNA部位被降解,产生寡聚核小体DNA 片段,即180-200bp整数倍的不同长度的DNA片断。 细胞凋亡的化学信号:在细胞程序死亡时出现快速持续的Ca2+浓度上升。如在胞质钙离子载体tributyrin和抗-CD3抗体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中就发现有钙离子浓度升高的现象。研究发现Ca2+增加与A TP一起作用于染色质,使原来折叠的很紧的染色质变松散,露出亲水部分,以便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水解。Danson (1993)发现Ca2+可以参与Ca-calmokulin dependent phospatase作用,产生凋亡。Wornonicz提出Ca2+可以直接作用于核内转录因子引起凋亡。另外Ca2+还可活化

抗肿瘤药物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抗肿瘤药物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摘要】 本实验室自主创新实验。本实验主要有药物对细胞对细胞增长速率的影响,药物对细胞周期时相分布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等三个内容。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理解设计实验的基本原则的同时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了细胞增值与凋亡在有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意义,掌握细胞增值与凋亡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药物对细胞对细胞增长速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 1.细胞生长曲线:一般细胞传代之后,经过短暂的悬浮然后贴壁,随后度过潜伏期进入指数生长期。在细胞到达包和密度后,停止生长,进入平顶期,然后退化衰亡。典型的生长曲线可分为潜伏期,指数增长期,稳定期和衰退期。以存活细胞数对培养时间作图,及得生长曲线,生长曲线常用与测定药物等外来因素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2.利用MTT比色法测定药物等外来因素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黄色的MTT能被活细胞线粒体脱氢酶还原成不溶鱼水的蓝紫色产物——formazan,后者被溶解所呈现的色度反映出活生活细胞的代谢水瓶,死亡细胞则没有脱氢酶活性。Formazan产生的量与活细胞数成正比。 【实验步骤】 1.溶液的配制: ①MTT母液 ②裂解液 ③药物与对照组:A(对照),B,C,D 实验步骤: 2.细胞制备: 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胰酶消化计数,配制悬液浓度为2.5~3×10 个/ml。

3.细胞的接种(96孔板): 设定调零组,对照组,假药组(8个平衡孔),每孔加入200ul细胞悬液。 4.加药处理:细胞贴壁后,弃培养基,换等体积的药液。 5.对细胞生长情况进行测定: ①配制MTT使用液:无血清的5ml培养基中加入600ulMTT母液避光混匀。②待测细胞孔,弃去培养基,每孔加100ulMTT使用液。没有细胞的孔同样重复上述操作,作为调零孔,继续培养。 6.第二天,每孔加入100ul裂解液,调零孔中也加 7.下午取出孔板,用移液器充分混匀,每孔取出150ul样品,转移到检测板中。用考热的针头挑破孔中的气泡,用酶标仪读取OD值。 8.计算每种药物的生长抑制率(细胞生长抑制率=(1—药物组OD值/细胞对照组OD值)×100%) 二、药物对细胞周期时相分布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实验原理】 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是集激 光技术、电子物理技术、光电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细胞荧光化学技术以及单克隆抗体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细胞分析仪。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处于快速直线流动状态中的细胞或亚细胞结构进行多参数、快速的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技术。 2.PI荧光探针的特性: PI(碘化丙啶)为定量细胞化学的荧光染料,能插入双链DNA和RNA的碱基对之间,每隔5个碱基插入一个PI分子。如样品经RNA酶消化后,样品中的

细胞周期调控与肿瘤发生

细胞周期调控与肿瘤发生 细胞周期(cell cycle)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指从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的过程,DNA合成和细胞分裂是细胞周期的两个主要事件。在进化过程中,细胞发展并建立了一系列的调控机制,以确保细胞周期严格有序地交替和各时期依次有序变更。细胞的调控机制主要以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为基础,以信号传递引起一系列级联反应为主要过程,以对整个过程的监督和控制为主要表现形式。 人们对细胞周期的调控是从MPF的发现开始的。最初,人们对MPF有以下两种解释: 1、细胞分裂期(M期)细胞中的一种能够使染色体凝集的因子,称为细胞促分裂因子(mitosis-promoting factor,MPF)或M期促进因子(M-phase-promoting factor,MPF)。 2、成熟的卵细胞中的一种可以诱导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称为卵细胞促成熟因子(matuation-promoting factor,MPF)。 但是,随着对MPF的深入研究,科学家又给出了新的解释:MPF是一种能够促进细胞有丝分裂或G2/M转换的周期蛋白激酶,含有两个亚单位,一个是催化亚单位,一个是调节亚单位。催化亚单位的激酶活性要通过与调节亚单位的结合才能体现出来。MPF的调节亚单位就是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cyclin是一类随细胞周期变化周而复始出现和消失的蛋白质。目前,人们已相继克隆和分离数十种cyclin,这些不同的cyclin在细胞周期中表达的时期不同,执行的功能各异。但各种周期蛋白之间有共同的结构特点,即均含有一段约100个氨基酸残基的保守序列,称为周期蛋白框(cyclin box)。周期蛋白框介导cyclin 与CDK(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的结合,不同的周期蛋白框识别不同的CDK,组成不同的周期蛋白-CDK复合体,表现不同的CDK激酶活性。M期cyclin白分子的近N端含有一段9个氨基酸组成的特殊序列,称为破坏框(destruction box),参与泛素介导的周期蛋白A和B的降解。G1期cyclin分子的C端含有一段特殊的序列,可能与G1期cyclin的更新有关。 而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是蛋白质激酶家族中的一员,有三个重要的功能域,其中第二功能域结合cyclin,和cyclin 协同作用,是细胞周期调控中的重要因子。CDK可以和cyclin结合形成异二聚体,其中CDK为催化亚基,cyclin为调节亚基,不同的cyclin-CDK复合物,通过CDK活性调节不同底物磷酸化,从而实现对细胞周期的调控。 在细胞周期中,CDK激酶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调节。cyclin与CDK 的结合是CDK激酶活性的必要条件和先决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如果仅仅是cyclin和CDK的结合,并不能激活CDK激酶的活性,因为激酶活性的体现还需要激酶本身的修饰(如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及一些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DK inhibition,CDKI,可以通过抑制CDK激酶的活性,对细胞周期起负调控作用)的去除等。 细胞周期是一个高度有序的运转过程。如前所述,它的正确运转是在适宜的环境中通过对cyclin-CDK复合物的活性进行精确调控来实现的。cyclin、CDK 的异常表达、CDK抑制因子的缺失等都将使细胞周期发生紊乱,细胞的增殖失控,最终发生癌变。 肿瘤是一类以细胞生长和增殖失控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细胞在增殖、分化和

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

组织培养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 肿瘤细胞与体内正常细胞相比,不论在体内或在体外,在形态、生长增值、遗传性状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生长在体内的肿瘤细胞和在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其差异较小,但也并非完全相同。培养中的肿瘤细胞具以下突出特点: (-)形态和性状 培养中癌细胞无光学显微镜下特异形态,大多数肿瘤细胞镜下观察比二倍体细胞清晰,核膜、核仁轮廓明显,核糖体颗粒丰富。电镜观察癌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多而细密,微丝走行不如正常细胞规则,可能与肿瘤细胞具有不定向运动和锚着不依赖性有关。 (二)生长增殖 肿瘤细胞在体内具有不受控增殖性,在体外培养中仍如此。正常二倍体细胞在体外培养中不加血清不能增殖,是因血清中含有很细胞增殖生长的因子,而癌细胞在低血清中(2%~5%)仍能生长。已证明肿瘤细胞有自泌或内泌性产生促增殖因子能力。正常细胞发生转化后,出现能在低血清培养基中生长的现象,已成为检测细胞恶变的一个指标。癌细胞或培养中发生恶性转化后的单个细胞培养时,形成集落(克隆)的能力比正常细胞强。另外癌细胞增殖数量增多扩展时,接触抑制消除,细胞能相互重叠向三维空间发展,形成堆积物。 (三)永生性 永生性也称不死性。在体外培养中表现为细胞可无限传代而不凋亡(Apoptosis)。体外培养中的肿瘤细胞系或细胞株都表现有这种性状,体内肿瘤细胞是否如此尚无直接证明。因恶性肿瘤终将杀死宿主并同归于尽,从而难以证明这一性状的存在。体外肿癌细胞的永生性是否能反证它在体内时同样如此?也尚难肯定。从近年建立细胞系或株的过程说明,如果永生性是体内肿瘤细胞所固有的,肿瘤细胞应易于培养。事实上,多数肿瘤细胞初代培养时并不那么容易。生长增殖并不旺盛;经过纯化成单一化瘤细胞后,也大多增殖若干代后,便出现类似二倍体细胞培养中的停滞期。过此阶段后才获得永生性,顺利传代生长下去。从而说明体外肿瘤细胞的永生性有可能是体外培养后获得的。从一些具有永生性而无恶性性的细胞系,如NIH3T3、Rat-1、10T1/2等细胞证明,永生性和恶性(包括浸润性)是两种性状,受不同基因调控,但却有相关性。可能永生性是细胞恶变的阶段。至少在体外是如此。 (四)浸润性 浸润性是肿瘤细胞扩张性增殖行为,培养癌细胞仍持有这种性状。在与正常组织混合培养时,能浸润入其它组织细胞中,并有穿透人工隔膜生长的能力。

高中生物复习第11讲细胞的增殖

第11讲细胞的增殖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题号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 2.细胞周期2,3,4,13 3.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及相关数量变化6,7,8,14 4.无丝分裂 5 5.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9,10,11,15 6.综合考查12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的表面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和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B.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 C.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 D.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解析: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2.(2016·海南卷)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B.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锤丝出现在分裂间期

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 D.肝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的长 解析: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正常情况下,有丝分裂过程中无等位基因的分离;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锤丝出现在分裂前期;染色质DNA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DNA,而DNA复制需要解旋后才能复制;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分裂期的前期至后期存在染色体,而间期的时间远大于分裂期,因此肝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的短。 3. (2019·河南郑州月考)如图表示某植物体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核膜、核仁的解体应发生在A时期 B.B时期可发生基因突变,A时期可发生基因重组 C.染色体和染色质的相互转化在B时期发生 D.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其发挥作用在B时期 解析:图中A为细胞分裂期,B为细胞分裂间期。核膜、核仁的解体应发生在前期;基因突变容易发生在分裂间期,DNA复制时;细胞有细胞周期,应为有丝分裂,不发生基因重组;染色体和染色质的相互转化发生在前期和末期;纺锤体形成发生在前期。

肿瘤分子生物学新选.

肿瘤(tumor)是一类疾病的总称,它们的基本特征是细胞增殖与凋亡失控,扩张性增生形成新生物。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benign tumor)和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虽可增长至相当大的体积,但仍保留正常细胞的某些特性,通常在瘤体外有完整的包膜,手术切除后患者预后良好。绝大多数良性肿瘤基本上是无害的,不引起或很少引起宿主损伤。 恶性肿瘤统称为癌症(cancer),它不同于良性肿瘤的最重要的特性是能侵袭周围组织,疾病晚期癌细胞发生远端转移,破坏受侵袭的脏器,最终使机体衰亡,但如能在侵袭转移前切除癌瘤,一般预后明显改善。 2、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特征 (1)失去了对中止细胞增殖信号和细胞分化信号的反应,并可传出自主的细胞生长、增殖信号。 (2)逃避了细胞凋亡和衰老,是细胞永生。当正常细胞受到严重损伤和营养缺乏时,就发生凋亡并自动解体;而癌细胞并不一定会发生凋亡。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即使没有受到损伤,约分裂50后也会自动停止分裂,最终细胞死亡(细胞衰老);而癌细胞能无限制地增殖,获得了永生化。这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基因的缺陷和端粒酶恢复活性相关。 (3)失去细胞的区域性限制,具有了侵袭和转移能力。例如在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中增殖至彼此接触时,就停止生长和分裂(结出抑制),故细胞呈单层生长,而癌细胞失去了接触抑制,继续分裂而呈多层重叠生长;同时癌细胞表面的识别能力和黏着性发生了改变,使癌细胞不能像不同的正常组织细胞那样保持彼此分开,而能侵入临近组织。 (4)自主的血管生成能力,这保证了肿瘤体积增大后和新形成转移肿瘤的血液供应,以维持癌细胞生长和增殖之所需。 上述这些癌细胞的恶性特性,使它们能在没有增殖信号的情况下,自主地无限制增殖,当达到一定的体积时就可能侵袭邻近组织,癌细胞还可能脱落进入血液和淋巴液,发生远端转移并扩增,最终导致宿主死亡。 3、癌的单克隆起源和异质性 除少数例外,癌是原始的、单个癌细胞增殖的后代,即癌为单克隆起源。这一观点已被普遍接受,部分是依据来自X染色体上基因表达的观察。妇女有两条X染色体,在卵裂的后期其中一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如一位基因杂合子的妇女患癌,若是多克隆起源,癌细胞则可能有两种等位基因表达的产物;若是单克隆起源,则癌细胞仅有一种等位基因表达产物,而研究结果证实了癌为单克隆起源。 由于与DNA修复和细胞分裂等一系列相关基因的缺陷,使癌细胞基因组和染色体的稳定性下降,于是在肿瘤演进过程中,就可能不断产生新的癌细胞干系,它们彼此间免疫系统和治疗等因子作用下,如不能被全部杀灭,就可能选择了恶性程度更高的癌细胞干系,它们继续重复突变、扩增和选择的过程,给治疗带来困难。 二、癌基因 癌基因是正常细胞基因即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的一种转化形式。它编码具有显性转化性质的调节蛋白,即改变了的单拷贝序列能转化整个细胞,而另一正常序列不能阻断这种转化能力。 1. 原癌基因的蛋白质产物 (1)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 生长因子刺激静止期或G0期细胞进入细胞周期。这一有丝分裂应答需要两个生长因子互补群之间的协同作用。第一互补群是“感受性因子”(competence factors),如PDG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