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指配成功率优化指导书

立即指配成功率优化指导书
立即指配成功率优化指导书

立即指配成功率优化指导书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1、立即指配成功率定义说明 (3)

1.1 KPI含义 (3)

1.2 KPI推荐公式 (3)

1.2.1 BSC6000的公式 (3)

1.2.2 统计点 (4)

2 KPI测试方法 (4)

3 KPI影响分析 (5)

3.1.1 环境约束 (5)

3.1.2 参数影响分析 (5)

3.1.3 BSC相关功能对KPI的影响 (6)

3.1.4 其它KPI的影响 (6)

4 KPI优化手段 (6)

4.1 与立即指配成功率相关的因素 (6)

4.2 立即指配成功率解决方法 (7)

4.2.1 SDCCH拥塞可能原因及解决建议 (7)

4.2.2 信道请求流控分析 (8)

4.2.3 设备故障可能原因及解决建议 (8)

4.3 立即指配成功率分析方法 (8)

4.4 立即指配成功率优化案例 (10)

1、立即指配成功率定义说明

1.1 KPI含义

立即指配成功率主要描述了手机成功接入信令信道的比例,反映的是从手机发起信道请求消息(channel required)到信令信道建立成功(establish indication)的过程。

立即指配成功率是接入性类的重要指标,直观的反映了用户成功接入信令信道的概率,在用户感受方面,立即指配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客户感受。

1.2 KPI推荐公式

立即指配成功率主要通过话统结果获得,其推荐的公式为:

[立即指配成功次数/ 立即指配请求次数]*100%。具体见下面描述:

1.2.1BSC6000的公式

立即指配成功率= (建立指示次数(呼叫发起非短消息)(SDCCH)+建立指示次数(呼叫发起短消息)(SDCCH)+建立指示次数(寻呼响应)(SDCCH)+建立指示次数(紧急呼叫)(SDCCH)+建立指示次数(呼叫重建)(SDCCH)+建立指示次数(位置更新)(SDCCH)+建立指示次数(IMSI分离)(SDCCH)+建立指示次数(呼叫发起非短消息)(TCHF)+建立指示次数(呼叫发起短消息)(TCHF)+建立指示次数(寻呼响应)(TCHF)+建立指示次数(紧急呼叫)(TCHF)+建立指示次数(呼叫重建)(TCHF)+建立指示次数(IMSI分离)(TCHF)+建立指示次数(呼叫发起非短消息)(TCHH)+建立指示次数(寻呼响应)(TCHH)+建立指示次数(呼叫重建)(TCHH))/(信道请求次数(呼叫发起)+信道请求次数(寻呼响应)+信道请求次数(紧急呼叫)+信道请求次数(呼叫重建)+信道请求次数(位置更新))*100%

下面是BSC6000对应的短名称公式表达:

立即指配成功率= ((A3030A + A3030B + A3030C + A3030D + A3030E + A3030F + A3030G + A3037A + A3037B + A3037C + A3037D + A3037E + A3037G + A3038A + A3038B + A3038C + A3038E) / (A300A + A300C + A300D + A300E + A300F))*100%

1.2.2统计点

BTS MSC

BSC

注:

A1——立即指配请求次数(信道请求次数(电路业务))

B1——立即指配下发次数

C1——立即指配成功次数(建立指示次数(电路业务))

从上面统计点可以看出,立即指配成功率包括了立即指配请求次数(信道请求次数(电路业务))与立即指配成功次数(建立指示次数(电路业务))。其中立即指配请求次数A1的统计点是BSC收到信道请求消息即统计(其中包含了重复的信道请求次数、流控时丢弃的信道请求次数、信道拥塞时的信道请求次数)。以上三部分均会对立即指配成功率有负面影响。

2 KPI测试方法

立即指配成功率是一个话统类的分析指标,可以通过登记或上报相关话统指标的方法

获得,由于路测获得的抽样样本有限及测试路线的不全面,通常不采用路测方法来获得立即指配成功率。

3 KPI影响分析

3.1.1环境约束

3.1.2参数影响分析

立即指配成功率相关参数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网络指标的好坏,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当对指标有直接影响的参数设置值超过建议的合理范围时,KPI将受到不利影响;

3.1.3BSC相关功能对KPI的影响

3.1.4其它KPI的影响

影响立即指配成功率的参数同样影响寻呼成功率,因此立即指配成功率与寻呼成功率之

4 KPI优化手段

4.1 与立即指配成功率相关的因素

影响立即指配成功率的因素,直接与KPI的定义相关。

从上面的KPI公式分析中可以看到以下义公式,它们对应的影响因素如下表:

表1公式定义与影响因素对应表

从上表中可以总结与指配成功率相关如下四个因素:

SDCCH拥塞、信道请求流控、SDCCH信道激活否应答、无线空口因素

4.2 立即指配成功率解决方法

根据上面影响立即指配成功率的因素,逐一列出不同原因的解决方法。

4.2.1SDCCH拥塞可能原因及解决建议

一、话务量大引起的拥塞

通过查看话统,检查SDCCH或TCH的话务强度是否高出正常值。对于确实因话务量过大而导致的拥塞,扩容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此外,还可以采取话务分担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拥塞。例如修改CRO,打开直接重试或负荷切换等。

二、突发业务量引起的SDCCH拥塞

发现SDCCH拥塞率和话务强度偏高,而TCH话务强度正常时,可能是突发业务量引起的SDCCH拥塞。在铁路沿线,特别是隧道出口处的站点。因为位置偏远,一般配置容量不大,当火车经过或停靠时,大量掉网的移动台会进行位置更新,导致SDCCH拥塞。另外,短信息的集中发送时段,也很容易发生SDCCH拥塞。这种情况是很难彻底避免的,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缓解拥塞。例如增加SDCCH的配置,打开SDCCH和TCH的动态转换功能等。

三、数据配置不合理引起的拥塞

①位置区规划:对位置区的合理规划可以减少SDCCH的拥塞。

② SDCCH动态分配:通过开启SDCCH动态分配功能可以降低SDCCH拥塞率。

③双频网:合理设置双频网参数(如CRO、CBA、CBQ、小区重选滞后参数等),可以减少SDCCH的拥塞。

④检查相关定时器的设置是否合理。例如:T3101、T3103、T3107、T3122、T3212、T3111等。

定时器的含义及配置建议如下:

T3101:合理减小定时器T3101可有效降低因双重分配SDCCH导致的拥塞。如果T3101设置过大,则信令资源无效占用时间过长,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为了优化信令资源的使用,尤其是在激活排队功能时,应适当减小此定时器的设置。

T3103、T3107:适当减小T3103和T3107可以降低对TCH信道资源的浪费。一般情况下,设置T3103和T3107为5秒左右。

T3122:MS收到IMMEDIATE ASSIGN REJECT消息后启动定时器T3122,只有当T3122超时后,MS才能发起新的信道请求消息。增大T3122可以防止在系统无资源的情况下,

MS仍然频繁的发送信道请求消息,来无谓的增加网络RACH和CCCH信道的负荷。

T3212:即周期位置更新时限值,适当增大T3212可以减轻周期性位置更新对SDCCH 信道带来的负荷。

T3111:连接释放延时定时器。此定时器用于主信令链路断开连接后延迟信道的去激活;其目的是为可能重复的断开连接留有一些时间。T3111不仅是在TCH信道释放过程中启动,在SDCCH信道释放过程中也同样会启动。T3111的取值要和MS侧的T3110保持一致,一般为2秒。如果设置T3111为较大的值,可能导致大量的SDCCH拥塞。

4.2.2信道请求流控分析

如果现场话务量很大,有可能引起了BSC流控,将部分的信道请求消息丢弃,此时可以检查调试告警。如果发现“34021告警”,再进一步检查其参数,是否丢弃了信道请求。确定了有信道请求被丢弃,可以进一步分析“平均配额”、“最大配额”等流控相关的参数是否合理。无线空口因素可能原因及解决建议

一、干扰引起的拥塞

无线接口上的干扰也会造成拥塞,对于这种情况,需要解决干扰问题。这里不再详述。

二、覆盖不一致造成立即指配信道失败

分三种情况:

① 同一小区中各TRX发射功率不一致

在没有采用同心圆技术的情况下,同一小区的不同TRX的输出信号经过上行发射通损耗后在天线输入口的功率不一致,造成覆盖范围不一致时,容易发生指配失败。可以通过检查小区的合分路器、DDPU、CDU和SCU的连接方法确认该问题。

②一个小区多根发射天线

当一个小区采用多根发射天线时,容易造成覆盖范围不一致而导致指配失败。通过工程调整尽量使覆盖范围一致。

③小区收发天线不在同一平面或下倾角不一致,可通过天线调整解决。

4.2.3设备故障可能原因及解决建议

载频故障引起立即指配成功率低

当一个多载频配置的小区中的一个载频故障退出服务时,也会导致信道拥塞。对有明确告警的故障载频进行更换,对于不能明确TRX故障的要先检查天馈各段连线是否正确,天馈驻波是否正常,如一切正常再更换载频进行验证。

4.3 立即指配成功率分析方法

SDCCH立即指配成功率低问题分析的一般方法:

1、先确定现场使用立即指配成功率的公式,找到相关因素。

2、确定问题范围,是整体普遍现象还是个别小区现象。如果是普遍现象,需要分析是

否由于BSC流控导致的,SDCCH容量规划是否满足系统要求;对于个别拥塞现象可以从设备故障、无线空口和拥塞三个方面分析。

3、具体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

(1) BSC流控:如果现场的忙时话务量很大,可以检查BSC是否流控。检查相关的调试告警即可查明是否BSC进行了信道请求的丢弃。如果已经发生流控,检查流控软参设置是否合理,是否达到了设备的规格,如果是设备规格限制,那么建议扩容硬件。具体解决方法请参见“信道请求流控分析”。

(2) 设备故障:设备方面先查看BSC整体性能测量中的TRX完好率和SDCCH性能测量中的SDCCH可用率。其次观察TCH性能测量中的TCH信道激活NACK/TIMEOUT次数。从而确定是否单板故障引起。具体解决方法请参见“设备故障可能原因及解决建议”。

(3) 无线空口问题:干扰会造成SDCCH拥塞,从而导致了立即指配成功率低。特别是站间距较小BCCH频率规划紧密的网络,系统可能会收到较多的干扰随机接入信号,网络为每一个随机接入分配SDCCH信道,会造成拥塞。话统中立即指配成功率降低,寻呼成功率降低,随机接入性能测量中RACH可能有过载。可以通过分析空闲干扰带以及通话时TRX 接收质量来确定问题。具体解决方法请参见“无线空口因素可能原因及解决建议”。

(4) 系统容量(拥塞)分析。根据经验,首先分析位置更新占用SDCCH的比例是否正常,如果比例很高,可以进一步观察位置区规划和实际路测,分析位置区边界是否设置在用户量大的区域。观察这些边界处的小区SDCCH占用请求次数中位置更新的比例是否过大。方法是查询SDCCH性能测量中成功的SDCCH占用次数(位置更新)占整个SDCCH占用成功次数的比例。如果发现位置区不合理导致位置更新频繁,则重新规划位置区。

如果位置更新的比例不是很高,则可以分析是否是由于SDCCH每线话务量超过了规划的限制,这时候可以先进行优化,检查位置更新、SDCCH动态配置等参数,如果相关参数设置合理,那么需要进行硬件扩容。具体解决方法请参见“SDCCH拥塞可能原因及解决建议”。

具体问题定位的流程图如下:

图2立即指配成功率问题定位流程图

4.4 立即指配成功率优化案例

案例1:LAC号配置错误引起SDCCH拥塞导致立即指配成功率下降

【问题描述】

某基站为S1/1/1配置,2小区的SDCCH拥塞率达8%以上,立即指配成功率90%。【问题分析与解决】

(1)查看TCH、SDCCH性能测量指标,发现TCH的话务量不大,每小区忙时话务量不超过2.2Erl,但SDCCH的占用请求次数非常高,忙时高达3032次,话务量达到1.86Erl,拥塞率高达8%以上。

(2)引起SDCCH占用的主要原因有:通话建立之前的信令;切换时的信令;空闲模式下位置更新的信令;短消息。

(3)由于TCH的话务量正常,TCH占用请求次数(含切换)正常:318次。切换请求次数也正常146次。因此推断,有可能是位置更新或短消息过多才导致SDCCH的大量占用。

(4)检查该基站的LAC号:0500,该基站周围其他小区的LAC号都为0520。将该基站的LAC号改为0520之后,忙时SDCCH占用请求次数为298次,SDCCH话务量为0.27Erl,拥塞率基本降为0,立即指配成功率上升至95%。

案例2:大量突发位置更新引起SDCCH拥塞

【问题描述】

某本地网立即指配成功率偏低,从话务统计上分析其主要原因为少数几个站SDCCH拥塞。

【问题分析与解决】

(1)从话务统计上看,出现拥塞的小区忙时有300~400次SDCCH占用,均为S1/1/1基站,每个小区均配置8个SDCCH/8信道。通常可以满足300~400次SDCCH占用,但每个小区忙时均出现几十次SDCCH拥塞。

(2)登记相应的话统,发现SDCCH占用中,绝大部分为位置更新造成。结合基站所处位置,发现上述拥塞基站大部分处在铁路线两个位置区交界处,由此联想到可能是突发的位置更新导致SDCCH拥塞。

(3)为了证实上述推测,特登记五分钟话务统计,发现位置更新大部分集中在某五分钟之内。经查询列车时刻表,该时段有四到五列客车经过。列车经过时,大量的突发位置更新集中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导致拥塞。

(4)对于铁道线上位置区交界处的基站,建议打开基站的SDCCH动态分配功能,并在SDCCH配置上留适当余量。

高干扰优化指导书

优化作业指导书 干扰专项 1.优化计划 干扰是影响网络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对通话质量、掉话、切换、拥塞指标均有较严重影响。如何降低和消除干扰是网络规划、优化的重要任务。 网络中的高干扰小区特别是常态高干扰小区是处理干扰问题的重点,常态高干扰小区由于其干扰的严重性,对网络kpi指标影响较大,网络质量提升首先得消除这类小区的干扰问题。 高干扰定义:6忙时(8:00-10:00,18:00-20:00)时段内干扰带4-5级占比>=30%; 常态高干扰小区定义:小区一周6忙时出现高干扰次数>=9次 2.工作指导 网络中的干扰按类型可分为硬件干扰、频率干扰和网外干扰,其中硬件干扰主要表现为天馈系统产生的互调干扰。各类干扰排查与处理方法如下: 频率干扰 由于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移动GSM频率资源有限,过度密集的频率复用将不可避免地带来网内频率干扰的问题。频率干扰排查步骤如下:1)首先查询该小区所在基站告警情况,排除了TRX板件故障等问题; 2)提取6忙时载频级4-5级干扰带统计,判断高干扰是否出现在个别载频上; 3)使用频规软件核对同邻频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近距离同邻频对打现象; 4)对于同邻频现象不明显的问题,可通过小区内频点倒换,查看高干扰转移情况进一步判断频点问题; 5)确定受干扰频点,进行重新规划入网,跟踪查看干扰指标是否消失。

互调干扰 互调干扰为天线老化、跳线接头氧化、或连接故障等原因造成,互调干扰需要对硬件、天馈维护处理。分析和排查步骤如下: 1)首先查询该小区所在基站告警情况,若存在硬件故障相关告警,应立即安排维护上站处理; 2)采集该小区载频级干扰带信息,发现忙时多载波均出现高干扰,排除频率干扰; 3)提取小区话务与4-5级干扰带指标,进行关联对比,判断小区干扰是否与话务量走势存在正向关系; 4)华为设备可通过测试空闲时隙模拟大话务来进一步定位分析,若测试空闲时隙时干扰上升明显,则可定位为互调干扰 5)安排维护人员上站排查,借助互调仪定位,重接跳线、馈头或者更换天线等,处理完毕进行后台指标验证 网外干扰 网外干扰是数量最多,影响最严重的干扰类型,目前主要以C网干扰和直放站干扰为主,特别是非法和自有直放站广泛存在,网外干扰排查存在难度大、周期长的问题。网外干扰的分析和定位排查步骤如下: 1)首先查询该小区所在基站告警情况,排除板件故障等问题; 2)采集该小区载频级干扰带信息,发现忙时所有载波均出现高干扰,排除频率干扰;A(干扰定位) 3)提取小区话务与4-5级干扰带指标,进行关联对比,若高干扰出现在全时段或与话务量走势无关联,则可判断小区存在网外干扰; 4)对于华为设备,可通过测试空闲时隙和后台频点扫描作进一步分析判断; 5)制作网外干扰小区分布图层,通过发现集中问题区域,对外场扫频人员进现场扫频提供方向性指导; 6)通过扫频发现干扰源后,对于非法直放站应当予以关闭或向无委申诉,移动自有直放站造成干扰的,应进行调试并根据覆盖情况安装衰减器或关闭,直放站关闭后应对相应区域进行覆盖测试并跟踪后台干扰指标;C网干扰则

网格优化指导书

网格优化指导书 1总述 无线网络覆盖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总体来讲有四类:一是无线网络规划结果和实际覆盖效果存在偏差;二是覆盖区无线环境变化;三是工程参数和规划参数间的不一致;四是增加了新的覆盖需求。良好的无线覆盖是保障移动通信质量和指标要求的前提,因此,覆盖的优化非常重要,并贯穿网络建设的整个过程。 移动通信网络中涉及到的覆盖问题主要表现为覆盖空洞、覆盖弱区、越区覆盖、导频污染和邻区设定不合理等几个方面。本章结合覆盖优化相关案例,主要介绍了处理覆盖问题的一般流程和典型解决方法。 2整体优化思路 每个县城都是一张各有特色的网络,每位驻县工程师需要对这张网络了如指掌,哪里是密集城区、哪些是VIP区域、哪里有河流、有几条桥梁、是否与高架铁路横跨、哪些站点过高、哪些站点无法调整导致越区等等。 针对现场网格,拿到测试数据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逐步着手: ?解决弱覆盖,各项指标覆盖是基础,必须把覆盖解决到位才能进行下一步的SINR值提升; ?梳理整个县城道路的主服务小区,对每个小区控制好覆盖区域,避免越区覆盖、切换不及时、邻区漏配等现象; ?最后对网格不需要覆盖的小区进行天馈调整,控制覆盖,降低MOD3干扰与重叠覆盖情况,在调整的同时也需要考虑深度覆盖问题,若不能两者兼顾可考虑深度覆盖差的区域新建小基站解决覆盖问题。 针对问题点也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优先解决采样点连片差的问题点,其次解决零星采样点差,最大幅度的提升网络质量。

3RF优化流程 RF优化一般一次很难达到优化目标,经常会出现多次迭代,优化后需要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看是否能够达到最初确定的优化目标,若不能达到则需要继续对数据进行分析输出优化建议。一般人工优化时凭工程师的经验,无法进行全面的预测,可能会经过2~3轮的

TD-LTE重叠覆盖专题优化指导书

TD-LTE重叠覆盖优化指导书 (仅供内部使用) 拟制: 广西移动LTE专项项目组日期: 更新: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1重叠覆盖概述 (3) 2重叠覆盖的评估方法 (3) 3重叠覆盖的来源 (4) 3.1网络结构方面 (4) 3.2天馈设置方面 (4) 3.3无线环境方面 (4) 4重叠覆盖的影响 (4) 5重叠覆盖的优化 (5) 5.1分析的流程 (5) 5.2优化的手段 (6) 5.2.1调整天线下倾角 (6) 5.2.2调整天线方位角 (8) 5.2.3调整天线挂高 (8) 5.2.4站点整改或搬迁 (9) 5.2.5站点更换频段(F改D) (9) 5.2.6调整小区参考功率 (9) 5.3优化的步骤 (9) 5.4优化的案例 (10) 5.4.1站点过覆盖导致重叠覆盖 (10) 5.4.2弱信号导致重叠覆盖 (12) 5.4.3主服不明显导致重叠覆盖 (15) 6优化总结 (18) 7后续推广优化建议 (18)

在TD-LTE 同频网络中,可将弱于服务小区信号强度6dB 以内且RSRP 大于-105dBm 的重叠小区数超过3个(含服务小区)的区域,定义为重叠覆盖区域。重叠覆盖给TD-LTE 网络带来了严重的同频干扰,极大地降低了受影响区域的用户性能,相比于未受重叠覆盖的区域,重叠覆盖区域的吞吐量将会受到很大损失,且随着重叠覆盖程度的加深,同频干扰造成的性能损失会进一步加大。从重叠覆盖影响范围来看,不同场景所占的比例有所不同,可通过研究重叠覆盖影响的大小和范围来寻找规避和解决的方法。 重叠覆盖原理示意图如下: 上图四个小区中间的棕色椭圆处是重叠覆盖区域,实线覆盖的为主覆盖小区,虚线覆盖的为干扰小区。评估的目的是找出重叠覆盖区域,通过RF 优化达到改善甚至消除重叠覆盖。 由于市区内诸如密集型住宅小区、城中村这样的区域类型较多,从路测数据上难以完全将这些区域的重叠覆盖呈现出来,而通过采集MR 数据后进行栅格化分布,就能直观地反映出这些问题区域。 2 重叠覆盖的评估方法 工具:OMstar (网络评估); 评估数据源:MR 数据、ATU 数据、工参; 评估的基本思路如下: 1) 基于MR 数据,以栅格(50米*50米)为单位,通过OMstar 工具评估南宁市网格内 的重叠覆盖情况; 2) 重点分析存在成片重叠覆盖栅格的区域,结合路测数据、干扰贡献度给出优化建议。

FDD-LTE簇优化指导书_v1_电信

LTE簇优化指导书

目录 1概述 (3) 2簇优化工作流程 (3) 3簇优化的准备工作 (4) 3.1划分簇 (4) 3.2簇的选择原则 (5) 3.3核查基站的邻区关系 (5) 3.4文档工具准备 (5) 3.5确认基站状态 (5) 3.6规划测试线路 (6) 3.7测试工具准备 (6) 4测试内容 (7) 4.1覆盖优化 (7) 4.2干扰优化 (8) 4.2.1网内干扰问题 (8) 4.2.2网外干扰问题 (9) 4.3切换优化 (9) 4.4掉线率优化 (9) 4.5接通率的优化 (9) 4.6业务性能优化 (10) 4.7告警及故障排查 (10) 5簇优化的工作流程 (10) 5.1摸底拉网 (10) 5.2天馈调整和参数优化 (11) 5.3问题点细致优化 (11) 5.4优化后拉网 (11) 6常用参数 (11) 7簇优化验收指标要求 (13) 7.1覆盖指标要求 (14) 7.2性能指标要求 (14) 8簇优化的输出 (14) 9簇优化报告模板 (15)

1概述 簇优化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簇优化开展的前提条件和输入信息; 进行路测(Drive Test)和路测数据后处理分析的详细过程; 判断簇优化工作结束的验收标准。 目标:簇优化阶段所做工作主要有:覆盖优化、干扰优化、切换优化以及掉线、接入率优化等。基本上,基站簇优化是一个测试、发现和分析问题、优化调整、再测试验证的重复过程,直到基站簇优化的目标KPI指标达到为止。 2簇优化工作流程 在基站簇优化阶段所做工作主要有:覆盖优化、邻区优化、PCI优化、解决业务接入失败、掉线和切换失败等问题。基本上,基站簇优化是一个测试、发现和分析问题、优化调整、再测试验证的重复过程,直到基站簇优化的目标KPI 指标达到。下图是基站簇优化的基本工作流程:

TD-LTE速率优化指导书-v1.0

TD-LTE数据业务优化指导书 版权所有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本资料及其包含的所有内容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大唐移动)所有,受中国法律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法律的保护。未经大唐移动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传播、散布、改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资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违者将被依法追究责任。

文档更新记录

目录 第1章引言 (5) 1.1编写目的 (5) 1.2文档组织 (5) 1.3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 (5) 第2章影响LTE速率的关键因素 (6) 2.1系统带宽 (6) 2.2常规子帧结构和特殊子帧结构 (6) 2.3调制编码方式 (7) 2.4高阶调制 (7) 2.5MIMO方式 (7) 2.6AMC(自适应调制编码方式) (8) 2.7UE能力等级 (11) 2.8重要的几个测量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2.9TD-LTE系统速率的计算 (11) 第3章速率问题 (13) 3.1速率问题定位思路 (13) 3.2速率异常排查 (14) 3.2.1查询基站告警信息 (14) 3.2.2参数配置核查 (14) 3.2.3空口问题排查 (14) 3.2.4打BO分析空口速率 (16) 3.2.5服务器侧问题排查 (17) 3.2.6传输侧问题排查 (18) 3.2.7其他原因 (19) 3.2.8UE PC侧问题排查 (20) 3.3基于TCP/UDP的传输 (21) 3.3.1UDP和TCP异同 (21) 3.3.2TCP窗口优化排查/本地PC (22) 第三章:案例 (24) 3.4文苑路单验下载速率较低: (24) 3.4.1问题现象: (24) 3.4.2分析过程: (25) 3.4.3优化措施 (27)

LTE网络 CQI优化指导书

LTE CQI优化指导书 广东无线网络优化中心 广州无线网络优化中心 东莞无线网络优化中心 2018.02

修订记录

目录 1前言 (4) 2基本原理 (4) 2.1CQI定义 (4) 2.2CQI类型 (4) 2.3CQI计算 (5) 2.4CQI与MSC (6) 3考核指标 (7) 4CQI优化 (7) 4.1CQI优化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精确覆盖优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功率参数优化 (9) 4.4同步方式优化 (9) 4.5MIMO传输模式优化 (10) 4.6切换参数优化 (10) 4.7特性参数优化 (10)

1 前言 LTE 网优工作中,要考察 LTE 网络的覆盖情况,主要采取通过路测软件对网络覆盖情况的测试,结合后台统计的 KPI 数据或 MR 数据进行分析。利用路测软件对网络进行路测,通过路测结果预测和评估网络的总体覆盖情况。其中路测分析报告中主要考察参考信号 RSRP、SINR 和上下行速率等指标。受路测路径的局限性的影响,以及现有路测分析报告分析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网络的覆盖情况。 为了更全面反映 LTE 网络信号覆盖质量,特别是用户通信过程中,LTE 网络信号覆盖质量,可以考察 UE 用户上报的 CQI 数据。重点论述 CQI 的定义,UE 用户上报 CQI 参数对用户下载速率的影响,探讨了如何CQI优化。 2 基本原理 2.1CQI定义 CQI(channelqualityindication)信道质量指示,主要用来衡量小区下行信道的质量,由UE进行测量并上报。UE根据高层指示对相应导频信号进行测量,然后上报CQI报告,网络侧根据UE上报的CQI测量报告并结合当前网络资源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对UE的调制方式、资源分配、MIMO的相关配置进行调整。 2.2CQI类型 CQI上报模式:周期CQI上报和非周期CQI上报。 周期CQI:如果是固定CQI周期,则CQI周期采用固定值,默认为40ms。如果打开CQI自适应或自适应优化,则CQI周期有5ms,20ms,40ms。 非周期CQI:非周期CQI的上报需要eNB主动触发。进入频选的用户会触发非周期CQI上报,周期为2ms。 对于没有PUSCH分配的子帧,周期CQI/PMI/RI上报在PUCCH上发送;对于有PUSCH分配的子帧,周期上报以随路信令的方式在PUSCH上发送。如果周期上报和非周期上报将在同一个子帧发生,那么UE在该子帧只能发送非周期上报 CQI上报密集度分类:宽带CQI和子带CQI。 宽带CQI:UE在所有需要CQI测量的子带(PRB组)内统一测量并上报一个CQI值。

TD-LTE网络优化指导书-掉话优化

TD-LTE网络优化指导书 掉话优化 责任部门: 审核: 批准: 2013 -08发布2013 -09实施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1引言 (3) 2基础知识 (3) 2.1“连接”与“掉话”的概念 (3) 2.2正常的连接释放 (4) 2.3异常的连接释放(掉话) (5) 3DT/CQT常见掉话原因分析 (7) 3.1弱覆盖 (7) 3.2切换失败 (8) 3.3邻区漏配 (10) 3.4越区覆盖 (11) 3.5系统设备异常 (13) 3.6干扰 (14) 3.7拥塞 (16) 4话务统计掉话数据分析......................................................... (17) 4.1掉话相关的KPI (17) 4.2全局掉话率偏高问题分析(Top N) (18) 4.3小区(簇)掉话率偏高问题分析 (19) 5掉话问题的分析流程 (20) 6典型掉话案例分析 (21) 6.1弱覆盖导致的掉话 (21) 6.2切换失败导致的掉话 (21) 6.3邻区漏配导致的掉话 (22)

1引言 编写本文的目的: 1. 整理了与TD-LTE系统中与保持性(掉话)相关的基本概念、信令流程、所涉及的参数。 2. 指导TD-LTE网络维护、优化过程中,与掉话相关的问题分析和定位(解决)。 2基础知识 知识点: 1、掉话的定义 2、掉话后UE、eNodeB的操作 2.1“连接”与“掉话”的概念 本文所提及的“保持性”,指的是“连接”的“保持性”,更狭义地,是指“RRC连接”的“保持性”。因此,本文所称的“掉话”,具体是指UE异常退出RRC_CONNECTED状态导致的连接中断。 图0-1 NAS和AS的几种状态 移动性管理(EMM) 连接管理(ECM) 无线资源控制(RRC) 上图给出了从开机到进入激活(数据传输)状态过程中,从不同角度来看的“状态”的变化情况。 从EPS移动性管理(EMM)的角度来看,在UE成功附着之前,都认为是未登记(Deregistered)状态,直至UE发起、并成功登记。 对于EPS连接管理(ECM)来说,只有在激活态时,UE才会跟EPS是连接的,其余时间,UE处于和EPS的空闲状态。 对于RRC来说,只要UE和网络侧(空口、EPS)有连接,即为RRC的连接状态。

LTE切换问题定位和优化指导书

L T E切换问题定位和优 化指导书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LTE切换问题定位指导 (仅供内部使用) Forinternaluseonly 拟制:LTE性能专家组日 期: 审核: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 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TechnologiesCo.,Lt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Allrightsreserved

目录 概述 (3) 1切换问题定位思路 (3) 1.1切换失败问题 (5) 1.1.1UE发多条测量报告仍没有收到切换命令 (5) 1.1.2切换过程随机接入失败 (5) 1.1.3测量报告丢失 (6) 1.1.4切换命令丢失 (9) 1.1.5下行信道质量差导致发送preamble达最大次数仍未收到RAR (9) 1.1.6eNB下发RRC信令等待UE反馈,不处理切换命令 (11) 1.1.7X2_IPPATH配置错误导致切换失败为例进行分析 (11) 1.1.8X2切换,源侧发出切换请求,没有收到切换响应 (13) 1.1.9X2切换,目标侧发送S1AP_PATH_SWITCH_REQ未收到响应 (13) X2切换准备时间过长错过最佳切换时间 (14) S_RSRP、N_RSRP都比较高的站内切换,用较小的HO_TTT(64ms),可以在信号恶化之前及时进行切换 (15) 切换门限改小后乒乓切换次数增多,但是由于切换更加及时,切换失败次数减少 18 1.2CHR分析切换问题 (19) 1.2.1站内切换,随机接入失败导致切换失败 (19) 1.2.2站内切换,切换完成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21) 1.2.3X2切换,源侧等待上下文释放命令超时 (23) 1.2.4X2切换,S1PathSwitch失败导致切换失败 (25) 1.2.5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重配失败而掉话 (28) 1.2.6eNB未响应UE切换测量报告,信道质量恶化而掉话 (29) 1.2.7切换命令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31) 1.2.8X2切换,Preamble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32) 1.2.9X2切换,目标侧等待S1PathSwitchAck超时导致切换失败 (34) X2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完成丢而掉话 (37) 站内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失败而掉话 (38) 站内切换,切换完成丢失触发重建,重建失败而掉话 (41)

优化设计实验指导书(完整版)

优化设计实验指导书 潍坊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2008年10月 目录

实验一黄金分割法 (2) 实验二二次插值法 (5) 实验三 Powell法 (8) 实验四复合形法 (12) 实验五惩罚函数法 (19)

实验一黄金分割法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黄金分割法的基本理论和算法框图及步骤的理解。 2、培养学生独立编制、调试黄金分割法C语言程序的能力。 3、掌握常用优化方法程序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优化设计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1、编制调试黄金分割法C语言程序。 2、利用调试好的C语言程序进行实例计算。 3、根据实验结果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设备及工作原理 1、设备简介 装有Windows系统及C语言系统程序的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2、黄金分割法(0.618法)原理 0.618法适用于区间上任何单峰函数求极小点的问题。对函数除“单峰”外不作 其它要求,甚至可以不连续。因此此法适用面相当广。 0.618法采用了区间消去法的基本原理,在搜索区间内适当插入两点和,它们把 分为三段,通过比较和点处的函数值,就可以消去最左段或最右段,即完成一次迭代。 然后再在保留下来的区间上作同样处理,反复迭代,可将极小点所在区间无限缩小。 现在的问题是:在每次迭代中如何设置插入点的位置,才能保证简捷而迅速地找到极小点。 在0.618法中,每次迭代后留下区间内包含一个插入点,该点函数值已计算过,因此以后的每次迭代只需插入一个新点,计算出新点的函数值就可以进行比较。 设初始区间[a,b]的长为L。为了迅速缩短区间,应考虑下述两个原则:(1)等比收缩原理——使区间每一项的缩小率不变,用表示(0<λ<1)。 (2)对称原理——使两插入点x1和x2,在[a,b]中位置对称,即消去任何一边区间[a,x1]或[x2,b],都剩下等长区间。 即有 ax1=x2b 如图4-7所示,这里用ax1表示区间的长,余类同。若第一次收缩,如消去[x2,b]区间,则有:λ=(ax2)/(ab)=λL/L 若第二次收缩,插入新点x3,如消去区间[x1,x2],则有λ=(ax1)/(ax2)=(1-λ)L/λL

VoLTE无线优化指导书

VoLTE网络优化指导书

目录 VoLTE网络优化指导书 (1) 1VoLTE网络结构简介 (5) 1.1IMS相关网元简介 (5) 1.1.1SBC (5) 1.1.2CSCF (6) 1.1.3VoLTE AS (6) 1.1.4HSS (7) 1.1.5MGCF/IM-MGW (7) 1.1.6BGCF (7) 1.1.7DRA (7) 1.2IMS中的接口协议简介 (7) 1.2.1Diameter (7) 1.2.2RTP/RTCP (8) 1.2.3SIP简介 (8) 1.3SDP简介 (9) 1.3.1媒体协商 (9) 1.3.2资源预留 (10) 1.4被叫域选择和锚定方案 (11) 1.4.1VoLTE用户被叫域选择流程 (11) 1.4.2被叫锚定方案 (12) 2接入优化 (13) 2.1接入问题分类及现象 (13) 2.2接入流程 (13) 2.2.1VoLTE注册流程 (14) 2.2.2VoLTE呼叫流程 (16) 2.3接入问题原因分析及排查思路 (18) 2.3.1IMS注册慢/无法注册 (18) 2.3.2VoLTE终端CSFB (21)

2.3.3呼叫建立时延长 (22) 2.3.4未接通 (23) 2.4接入问题无线主要优化手段 (30) 2.5附录1:VoLTE注册端到端详细流程 (32) 2.6附录2:VoLTE呼叫端到端详细流程(主被叫均在VoLTE) (35) 3保持优化 (37) 3.1保持问题现象及分类 (37) 3.2eSRVCC切换流程 (37) 3.3保持问题原因分析及排查思路 (38) 3.3.1eSRVCC切换准备时延长 (38) 3.3.2eSRVCC用户面中断时延长 (38) 3.3.3掉话 (39) 3.4保持问题无线主要优化手段 (47) 3.5附录1:eSRVCC端到端详细流程 (48) 3.6附录2:eSRVCC开启导致4G现网的问题 (52) 3.6.1eSRVCC切换功能开启导致ATU设备掉线问题处理 (52) 3.6.2eSRVCC开启后CSFB偶尔失败问题处理 (52) 4附录:案例集 (53) 4.1接入案例 (53) 案例1:VoLTE SIM卡无法同时在华为中兴区域使用问题处理 (53) 案例2:HTC终端IMS注册慢 (54) 案例3:MME参数设置错误导致VoLTE被叫CSFB问题处理 (57) 案例4:SBC的AAR消息不合规导致VoLTE被叫CSFB问题 (60) 案例5:SBC回复500错误导致终端SCFB (64) 案例6:HTC资源释放过慢导致呼叫建立延过长 (66) 案例7:终端侧Invite信令丢失导致呼叫建立过长 (68) 案例8:DRA参数配置不合理导致呼叫建立时延长 (73) 案例9:中兴SGW寻呼未缓存导致呼叫建立时延长 (74) 案例10:SBC收到UPDATE的200OK后没有转发 (75) 案例11:基站核心网加密算法配置不一致导致呼叫失败 (77)

华为TDLTE低接入优化指导书

华为低接入优化指导书 1、小区无线接通率低 【指标定义】 在无线接通率计算中,指标的计算包括RRC连接成功率和E-RAB建立成功率这两个部分。 六忙时无线接通率小于95%且RRC连接建立请求次数(6小时之和)>1000定义为低接入小区。无线接通率=E-RAB建立成功数/E-RAB建立请求数*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 RRC连接建立请求次数*100%。 【处理流程图】 【处理流程说明】 1、问题发现(T1处理) 网优平台待办工单目录:集中质量分析平台->集中质量分析->待办工单,接入和保持性能劣化小区工单点击处理 图1 2、指标查询(T1处理) 网优平台零流量查询目录:数据查询与维护->自定义查询与模板创建->指标选择,时间选择劣化周至最近一日,对象选择同站3个小区以及坏小区覆盖方向的两个近距离小区 图2 根据查询到的结果,如果在劣化周单站3个小区接通率都很差,查看是RRC还是E-RAB建立成功率低,针对RRC建立成功率低排查基

站是否存在星卡告警,E-RAB建立成功率低核查基站传输是否正常; 对于单扇区以及覆盖方向较近的邻小区同时存在RRC接通率低的问题,需核查小区接入参数配置以及时隙配比/子帧配置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外部干扰;如果仅落单小区接通率低,则需查看最近7天该小区接入是否变好,如果接入正常,则T1组直接对工单进行归档,归档操作见图3,归档原因写小区劣化指标已恢复;如果最近7天接入类指标仍然很差,则继续以下操作 图3 3、查询基站告警(T1处理) 目前在OMC上查询告警,查询命令为LST ALMAF;是否存在时钟告警、传输闪断等告警,存在则T1组需派单给地市维护处理;处理意见需按三步走,第一步描述问题现象,第二步描述问题原因,第三步描述处理建议 地市维护接单后上站排查告警,如果告警短期内无法排查完成,则回复原因及处理计划,包括处理时间,进度等,T1组则对该类工单进行工单挂起,挂起操作见图4,挂起原因填写地市反馈原因,挂起时限填写地市反馈处理时长,如下图 图4 没有告警则继续如下操作 4、查询小区的接入信道配置情况(T1处理) 查询目录:待办工单->点击处理->工单流转->辅助分析信息->厂家私有参数

5G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最佳实践之5G NR测试指导书XCAL-M为测试工具

5G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最佳实践之5G NR测试 指导书(XCAL-M) 一、测试-打开前台5G测试软件XCAL-M(授权完毕) 二、测试-添加Port端口、设备进行测试,其中可进行信令、事件等采集内容进行自定义编 辑。 步骤: 1、选择界面左上角PORT端口, 2、弹出Port Setting界面,在Mobile Alias界面下选择相应设备选型(如:5gnr qc、LTE- QC_Smart_Default),勾选“Mobile1(ETC)”,在Interface右边有个“”设置按钮进行点击。

3、弹出Mobile Alias Setting界面后,选择合适相应的拨号方式(Chip Type),如下图所示: 4、Event Report Message对应设置Setting,可自定义设置所需记录的事件,如下图所示:

5、设定信令记录内容是否设置为默认或者自定义,如下图所示: 6、输入log标记名字并点击新增编辑或者删除,如下图所示:

7、设定智能自动填充modem连接方式、at port、adb device

三、问题解答 1、在端口状态中对应案例问题: ●如xcal smart未连接,是否adb设备在端口设置中? ●Adb设备是否在线(Setting-Device Control-ADB Command)? 2、在端口状态中5G NR接口案例问题: ●5G NR端口开启只有在LTE状态下可进行detach和attach 四、5G窗口菜单 1、前台测试信令窗口显示:

2、5GNR 测试实时窗口显示: 服务小区信息、参数、信令解码 RRC状态以及图表关联 5G Serving Beam 测量、rrc state、pdcp速率、BRS测量

KPI优化指导手册更新

KPI指标处理指导手册

目录 1、无线接通率 (4) 1.1、指标定义 (4) 1.2、RRC建立成功率分析 (4) 1.2.1、理论介绍 (4) 1.2.2、正常信令流程 (4) 1.2.3、指标定义 (5) 1.2.4、详细counter统计节点 (6) 1.2.5、RRC接入成功率处理经验及流程 (9) 1.3、S1建立成功率 (10) 1.3.1、正常信令流程 (10) 1.3.2、指标定义 (11) 1.3.3、详细counter统计节点 (11) 1.3.4、S1建立成功率处理经验及流程 (12) 1.4、ERAB建立成功率分析 (13) 1.4.1、正常信令流程 (13) 1.4.2、指标定义 (13) 1.4.3、详细counter统计节点 (14) 1.4.4、ERAB建立成功率处理经验及流程 (15) 1.5、相关案例 (15) 1.5.1、PRB资源受限 (15) 1.5.2、告警导致接入成功率低 (17) 1.5.3、GPS故障导致接入成功率低 (18) 1.5.4、天线接反导致模3干扰 (20) 2、掉线率 (22) 2.1、理论介绍 (22) 2.2、正常信令流程 (22) 2.3、指标定义 (22) 2.4、详细counter统计节点 (23) 2.5、掉线率处理经验及流程 (25) 2.6、相关案例 (25)

2.6.1、高上行干扰导致高掉线率 (25) 2.6.2、驻波告警导致高掉线率 (26) 3、切换成功率 (31) 3.1、理论介绍 (31) 3.2、正常信令流程 (31) 3.2.1、站内切换正常信令流程 (31) 3.2.2、X2切换正常信令流程 (32) 3.2.3、S1切换正常信令流程 (33) 3.3、指标定义 (34) 3.4、详细counter统计节点 (34) 3.5、切换成功率处理经验及流程 (37) 3.6、相关案例 (38) 3.6.1、邻区PCI冲突 (38) 3.6.2、弱覆盖 (39) 3.6.3、模3干扰 (41) 3.6.4、目标小区高上行干扰 (43) 3.6.5、漏加邻区与现有邻区PCI冲突 (44) 3.6.6、ENBID配置错误 (45) 3.6.7、室分向宏站切换问题 (46) 4、KPI指标相关counter (57)

簇优化指导书

cluster优化指导书

目录 一总体概述............................................................... - 3 - 二基站簇CLUSTER优化 .................................................... - 4 - 2、1 基站簇优化工作目标 (4) 2、2 基站簇优化前的注意事项 (4) 2、21划分基站簇............................................................. - 4 - 2、22确认基站簇状态......................................................... - 5 - 2、23规划测试路线........................................................... - 5 - 2、24测试工具准备和检查..................................................... - 6 - 2、3 簇优化的测试内容和方法 (6) 2、31簇优化主要内容......................................................... - 6 - 2、32簇优化KPI指标详解以及其目标值........................................ - 17 -三总结..................................................................- 18 -

RF优化指导书

RF优化指导书 (2) 1当前主要问题 (2) 2覆盖目标制定 (3) 3问题的切入及解决思路 (4) 3.1弱覆盖路段 (4) 3.2越区覆盖路段 (5) 3.3无主导小区路段 (6) 3.4切换不合理路段 (7) 3.5导频污染 (8) 4调整方案的制定方法 (11) 4.1FAD天线、单D天线调整原则 (11) 4.2第一步:默认SINR分布图 (13) 4.3第二步:去除扇区图层,拉近基站名,以便于查看和分析 (13) 4.4第三步,改后的SINR测试分布图十分直观,很容易选出弱覆盖路段 (15) 4.5第四步,结合PCI分布图分析出问题路段的主导扇区(以问题路段9为例) (16) 4.6第五步,分析出辅助和多余的扇区信号,找到SINR差的原因,设计合理的覆盖 方案(继续以问题路段9为例)。 (17) 4.7第六步,整合整个网格的调整方案 (19) 5实际的方案实施 (21)

RF优化指导书 随着LTE的商用网络的陆续铺设,为了满足网络验收标准而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其中RF作为每个实际网络中最常用的优化手段是相当重要的一环。RF优化是对无线射频信号的优化,目的是在优化信号覆盖的同时控制越区覆盖、减少乒乓切换、控制负载平衡和提升容量等。根据用户的分布不同保障合理的网络拓扑,在合理的网络拓扑基础上再进行无线参数的优化能保障网络达到更优的网络性能。 1 当前主要问题 当前阶段,北京移动TD-LTE网络需借助RF优化手段主要解决下面三大问题: 1. 覆盖问题 覆盖问题优化主要是针对信号强度和合理网络拓扑的优化,信号强度是保障一定的覆盖概率,导频信号覆盖的优化,保障网络尽量不出现弱覆盖或覆盖盲区,用户都能接入网络;合理的网络拓扑是指每个小区有明确的覆盖范围不出现过覆盖和小小区的现象,交叠不严重。 2. 切换问题 一方面检查邻区漏配情况,验证和完善邻区列表,解决因此产生的切换、掉话和下行干扰等问题;另一方面进行必要的工程参数调整,解决因为不合理的RF参数导致的切换区域不合理问题。本文主要讲述后者。 3. 导频污染问题 由于LTE属于同频网络,因此同频干扰问题是LTE RF优化关注的重点对象。在进行RF优化时,需要针对同频干扰进行识别,除了外界干扰外,其明显的表现即为导频污染。 导频污染问题是指多个小区存在深度交叠,RSRP比较好,但是SINR比较差,或者多个小区之间乒乓切换用户感受差。由于导频污染主要是多个基站作用的结果,因此,导频污染主要发生在基站比较密集的城市环境中。正常情况下,在城市中容易发生导频污染的几种典型的区域为:高楼、宽的街道、高架、十字路口、水域周围的区域。 导频污染一般带来的用户感受非常差,会出现接入困难、频繁切换、掉话、业务速率不高等现象。 针对上述三大问题,RF优化必须明确优化目标,采取有效的优化方法,从每一条路的优化开始,积跬步以至千里。

LTE切换问题定位和优化指导书

LTE 切换问题定位指导 (仅供内部使用) For internal use only 拟制:LTE 性能专家组日期: 审核: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All rights reserved

目录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切换问题定位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失败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UE发多条测量报告仍没有收到切换命令....................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过程随机接入失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量报告丢失..........................................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命令丢失..........................................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下行信道质量差导致发送preamble达最大次数仍未收到RAR ... 错误!未定义书签。 eNB下发RRC信令等待UE反馈,不处理切换命令..............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_IPPATH配置错误导致切换失败为例进行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切换,源侧发出切换请求,没有收到切换响应............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切换,目标侧发送S1AP_PATH_SWITCH_REQ未收到响应......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切换准备时间过长错过最佳切换时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 S_RSRP、N_RSRP都比较高的站内切换,用较小的HO_TTT(64ms),可以在信号恶化之前及时进行切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门限改小后乒乓切换次数增多,但是由于切换更加及时,切换失败次数减少 错误!未定义书签。 CHR分析切换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站内切换,随机接入失败导致切换失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站内切换,切换完成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切换,源侧等待上下文释放命令超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切换,S1PathSwitch失败导致切换失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重配失败而掉话.......... 错误!未定义书签。 eNB未响应UE切换测量报告,信道质量恶化而掉话...........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命令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切换,Preamble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切换,目标侧等待S1PathSwitchAck超时导致切换失败.....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完成丢而掉话.......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站内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失败而掉话.......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站内切换,切换完成丢失触发重建,重建失败而掉话....... 错误!未定义书签。

TD-LTE邻区优化指导书

LTE邻区核查与优化指导书 (仅供内部使用) 拟制: 广西LTE精品网项目组日期: 更新: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目录 (2) 1邻区优化工作概述 (3) 2邻区优化工作内容和原则 (3) 2.1邻区优化工作内容 (3) 2.2邻区优化工作原则 (3) 3邻区优化工作方法 (4) 3.1PEAC工具核查原理 (4) 3.2数据(PEAC分析的结果)后续处理 (5) 4邻区优化典型案例 (7) 4.1漏配邻区检测依据如下原则 (7) 4.2漏配邻区案例: (7) 4.3单向邻区检测依据如下原则: (8) 4.4单向邻区案例1: (8) 4.5过远邻区检测依据如下原则: (9) 4.6过远邻区案例: (9) 4.7过少邻区检测依据如下原则: (10) 4.8过少邻区案例: (10) 4.9过多邻区检测依据如下原则: (11) 4.10过多邻区案例: (11) 4.11外部数据不一致检测依据如下原则: (13) 4.12外部数据不一致案例: (13) 5PCI混淆核查优化 (14) 5.1PCI混淆核查检测依据如下原则: (14) 5.2PCI混淆案例1: (14) 5.3PCI混淆案例2: (15) 5.4PCI混淆案例3: (16)

1邻区优化工作概述 随着网络中不断的工程建设、割接等网络操作,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些小区的邻区关系出现漏加、单向、多加等现象,另外,日常优化过程中对天线的调整也会带来邻区关系的变化,所以邻区优化工作一直是网络优化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通常对邻区的优化主要通过测试分析、后台性能分析、地理化观察分析以及邻区自动优化工具等方式来进行。主要优化内容包括:漏配邻区、单向邻区、多配或少配邻区,邻区外部数据配置错误等,LTE网络是快速硬切换网络,合理的邻区关系对网络来说非常重要,邻区关系过少,会造成大量掉话;邻区关系过多,会导致测量报告的精确度降低;因此定期进行邻区关系优化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专项优化主要利用华为工具PEAC梳理现网配置的邻区关系,完成基础的邻区关系优化,为后续的网络性能优化奠定基础。 2邻区优化工作内容和原则 2.1邻区优化工作内容 邻区优化主要做如下几方面给工作: ?LTE系统内漏配邻区核查; ?LTE外部小区一致性核查; ?LTE系统内邻区中PCI冲突核查; ?LTE系统内过远邻区核查; ?LTE系统内邻区过多过少核查; ?LTE系统内单向邻区核查; 2.2邻区优化工作原则 ?地理位置上直接相邻的小区一般要作为邻区; ?邻区一般都要求互为邻区,即A扇区把B作为邻区,B也要把A作为邻区。如果在某些场景 下,如高速覆盖,需要设单向邻区,如A扇区可以切换到B扇区而不希望B扇区切换到A 扇区,那么可以通过将A扇区加入到B扇区的Black list中实现。 ?对于密集城区和普通城区,由于站间距比较近(0.3~1.0公里),邻区应该多做。目前 我司产品对于同频、异频和异系统邻区分别都最大可以配置64个,所以在配置邻区时,需要注意邻区个数,遵循先删除后添加的原则。

(完整版)5GNR无线覆盖优化指导书

一、覆盖优化概述 无线网络覆盖是网络业务和性能的基石,通过开展无线网络覆盖优化工作,可以使网络覆盖范围更合理、覆盖水平更高、干扰水平更低,为业务应用和性能提升提供重要保障。无线网络覆盖优化工作伴随实验网建设、预商用网络建设、工程优化、日常运维优化、专项优化等各个网络发展阶段,是网络优化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5GNR覆盖优化内容 5GNR覆盖优化主要消除网络中存在的四种问题:覆盖空洞、弱覆盖、越区覆盖和导频污染。覆盖空洞可以归入到弱覆盖中,越区覆盖和导频污染都可以归为交叉覆盖,所以,从这个角度和现场可实施角度来讲,优化主要有两个内容:消除弱覆盖和交叉覆盖。 三、5GNR覆盖优化目标 无线网络覆盖以保障网络基础覆盖水平、有效抑制干扰、提升业务上传下载速率为根本目标。开展无线网络覆盖优化之前,需要明确优化的基线KPI目标。 1、5GNR覆盖评估指标 LTE网络主要基于CRS-RSRP和SNR对网络覆盖进行测量,CRS也即小区下行考参考信号,用于小区信号测量和相位参考,下行信道估计及非beamforming模式下的解调参考。而5GNR网络覆盖主要基于同步信号( SS-RSRP和S|NR)或CS-RS信号(CS-RSRP和SNR)进行测量,当前阶段主要采用SS-RSRP/SS-SINR进行覆盖评估。 5GNR覆盖评估指标说明如下 ? 5 G NR SS-RsRP,SS-SNR ?基于广播同步信号SSB测量RSRP及SNR ?空闲态/连接态均可测量 ?用于重选、切换、波束选择判决 ?5G CSI-RSRP, CSI-SINR ?基于用户CS|-RS测量 ?仅连接态可测量 ?对连接态UE发送,用于RRM测量、无线链路状态监测、CQUPMI/R|测量 2、5GNR覆盖优化标准 国内三家运营商提出了初步的网络覆盖规划设计要求,用于指导5G闷络建设,现阶段网络优化项目交付中可选择性参考。(具体目标门限以客户服务合同技术规范要求为准) 中移2.6GHz5G网络以SA为目标网开展规划,规划优化覆盖指标要求:室外的最小的规划场强SS-RSRP≥-100dBm,在SsB宽波束时频域对齐配置下,要求SsS|NR≥-7dBm,可满足下行边缘 100Mbps速率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