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我家孩子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经历

很早就想写写关于我家孩子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经历了,各种原因拖来拖去一直没写.当时孩子得病时就在百度上看到了一个妈妈写的治疗经历,对我帮助很大,那会就暗下决心,如果我的孩子也治好了我就也来写一写,希望能帮到更多的家长. 我孩子是2016年春天发现听力明显下降,于是去省儿童医院检查发现是分泌性中耳炎,因为这个病有个三个月的自逾期,所以当时医生没多说什么,药都没开,只嘱咐一个月后复查.过了一个月复查,症状并无好转, 当时声导抗的值是一个B,一个C,很不乐观,但医生仍旧没多说什么。看着孩子听力那么差,我们家长自己急啊,于是上网各种查,听说中医治这个病有效,就去省中医院找了个教授看,结果人家直接让做手术。手术要全麻,我们还真是不愿意,所以执意要医生先开点中药试试。就这样又一个月过去了,再去复查,听力差成40dB,声导抗两个耳朵都变成了B,最差的情况!中医更确信是要做手术了,我们还是不同意,因为上网查了好些手术后都复发的,而且孩子才6岁,真心不想她全麻。于是我们又返回省儿童医院,把耳鼻喉科的医生都研究了一遍,恰巧有一个副教授是擅长治疗这个病的。他看了我们的检查结果和病历后说,实际你这病已经超过三个月了,是可以考虑手术,但是还是先吃药再试试把,我可以这么跟你说,省内我要是治不好,其他医生也治不好。说得如此自信,甚至自傲,反倒让我看到了点希望。他开了一个什么桉胶囊,(原谅我真记不住名字),说明上是写可以促进液体排出的,一个医院自己生产的鼻炎合剂,一个转移因子口服液,还有一个喷鼻子的,并且叮嘱千万不要感冒。为了不让孩子感冒,我们便不让她上幼儿园,细致的照料,饮食也杜绝一切刺激、容易上火的食物,还有发物。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月,去复查,终于有了好转,听力略微上升,声导抗一个B一个C。当时我在网上查到有做吹张治疗的,就是通过仪器往耳朵里鼓气,于是我问了句医生,咱们医院可不可以做这种治疗,没想到医生说你买一个回去做就是了。居然有家用的!为什么医生早不说呢?我问医生哪有卖,医生说你去治疗室找护士把,我不方便说,省得你们以为我有什么利益关系。这个医生也真是够实在!最终在治疗室那拿到张广告纸,在上面扫码订购了一台,大概六七百元,牌子我就不说了,怕大家以为我这是软文。吹张器很小,就成年人巴掌大,操作也非常简单,我家孩子一下就会用了,每次都是自己用,不用我们管。这个吹张器就是我孩子的救星,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用了一个月后去复查,听力又上升了,声导抗两个C。接下来仍然是那些药,只是没开转移因子,继续一天三次的吹张治疗,一个月后再去复查,听力完全恢复正常,声导抗一个A,一个C,我拿到结果高兴坏了!医生也没再开药,就说自己多注意点,至此这个病就算是治好了,回家我们还继续做了一段时间的吹张,把之前剩的喷剂用完,基本就这样了! 我自己感觉治疗这个病最重要的就是两点:一、预防感冒,二、吹张治疗,吃药什么的

尘肺病综合诊疗规范

尘肺病综合诊疗规范 尘肺是我国目前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双肺的进行性纤维化,这种纤维化即使脱离作业的接触环境也仍然处于进展中。尘肺病主要包括矽肺、石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铝尘肺、铸工、陶工、电焊工、煤工及其他尘肺13种。 一、诊断标准 参照我国目前实施的尘肺病诊断标准(GBZ 70-2009)。根据可靠的生产性粉尘接触史、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以技术质量合格的X 射线前后位胸片表现作为主要依据,参考动态观察资料及尘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肺部类似疾病后,对照尘肺诊断标准片作出尘肺病的诊断和X射线分期。 二、住院标准 1、有接尘史,可疑尘肺,需要明确诊断者。 2、尘肺病人的医学康复治疗。单纯尘肺无并发症,尘肺合并肺结核、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尘肺合并肺心病等患者,需定期康复治疗。 3、尘肺并发症急性加重。尘肺合并:上、下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栓塞、气胸、活动性肺结核、肺癌、咯血等急性情况,需紧急住院者。 三、住院时间 1、尘肺病医学康复治疗:住院时间依据伤残等级及患者当时病情而定,1-3个月不等,一般不超过6个月。 2、尘肺并发症急性加重治疗:住院时间根据当时病情,已到出院时间,但病情仍不稳定者,需延长住院时间。 四、入院后检查 1、一般检查:血、尿、粪便常规检查、血型、常规血液生化检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乙肝五项、血液流变学、胸片(包括高千伏胸片以及DR胸片)、胸部CT、心电图检查、肺功能检查、B超。 2、选择性检查:痰细菌培养+药敏、血气分析、心脏彩超、痰查癌细胞、痰查抗酸杆菌、PPD试验、血结核抗体、血铜蓝蛋白、降钙素原检测、B型钠尿肽前体测定,免疫学检查:血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抗核抗体谱等,特别是有并发症时应根据需要选择相应检查。

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鼓室内注射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15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两组,所有患者给予全身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和麻黄素制剂,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向鼓室内注盐酸氨溴索15 mg,1次/周,1个疗程/4周,至少完成1个疗程。随访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治疗,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81%,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纯音测听0.5 kHz、1.0 kHz、1.5 kHz、2 kHz频率测定气导听力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耳内短暂闷胀,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鼓室内注射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标签:盐酸氨溴索;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鼓室内注射;药物疗法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中耳的一种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多见于儿童。SOM全身症状不明显,如延误治疗,则可发生中耳粘连、硬化或胆固醇蓄积等病变,严重影响患者听力和儿童语言的发育。SOM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并不理想。2005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耳鼻喉科采用鼓室内注射盐酸氨溴索疗法治疗78病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患者156例,均为2005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SOM患者,其中单耳患者45例,双耳患者111例,男92例,女64例;年龄6个月~55岁;临床特征:不同程度耳闷,耳阻塞感,低音调耳鸣,听力下降,检查见鼓膜内陷失去正常光泽,鼓膜活动差,纯音测听显示轻中度传导性耳聋,部分为混合性聋;声导抗测试为B型曲线或C型曲线。排除病例:鼓室粘连硬化,腺样体肥大,鼻息肉,胆固醇肉芽肿,鼻咽部肿瘤,中耳胆脂瘤,肾功能不全,重症糖尿病及血液系统疾病。将所有患者随机知情自愿分为观察组78例(134耳),对照组78例(133耳),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及邻近病灶,去除病因,改善咽鼓管通气功能,急性期全身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和麻黄素制剂,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患者取端坐位,头稍前倾,患耳朝向术者,外耳道常规碘伏消毒,取5 ml带有鼓膜穿刺针头的注射器在鼓膜后下象限穿刺,向鼓室内注盐酸氨溴索15 mg,注药后平卧休息30 min,1次/周,1个疗程/4周,至少完成1个疗程。随访3个月。 1.4统计学外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分析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6-04-07T08:55:38.5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作者:荆世代孙丽芳[导读] 七台河市中医医院探讨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七台河市中医医院 154600 摘要: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98例(121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术后定期复查至听力恢复良好,予以取管。结果手术后121耳中治愈85耳,占70.2%;好转15耳,占12.4%;无效21耳,占17.4;总有效率为82.6%。结论分泌性中耳炎行鼓膜置管术临床效果良好。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方法;临床疗效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也叫非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鼓室积液、浆液性中耳炎等。如果积液黏稠呈胶冻状,又称为胶耳。该病是耳鼻喉科常见病症之一,儿童发病率高。但是由于发病时耳痛不明显,患儿即使感到不适也表述不清,家长总是在患儿听力受到影响时才送诊,常常延误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医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98例(121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其中男57例(69耳),女41例(52耳);年龄13~61岁,平均年龄(24.8±7.3)岁;生病周期5~27个月,平均生病周期(14.8±3.6)个月。伴有喉癌2例,鼻窦炎12例。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表现为听力下降,轻微的耳痛、耳鸣、耳闷胀和闭塞感,耳科专科检查可见鼓膜内陷,呈琥珀色或色泽发暗,亦可见气液平面或气泡,鼓膜活动度降低。 1.2 方法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对患者行鼓膜置管术,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减轻痛苦。首先患者取坐位,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外耳道常规消毒,在观察清楚鼓膜与中耳积液的情况后,用麻醉剂将鼓膜表面进行麻醉(对8岁以下的儿童采取全身麻醉方式进行置管手术),在鼓膜前下方进行鼓膜穿刺后用中耳负压吸引管抽吸出中耳腔的黏液,并用糜蛋白酶与地塞米松溶液进行局部清洗,缓解局部水肿,促进积液的排出和吸收,保持咽鼓管口畅通。然后于鼓膜前下方用鼓膜切开刀作一平行外耳道壁的弧形切口,注意切勿损伤鼓室黏膜。手术最后须用专用器械将硅胶管准确置入中耳切口内,术后消毒封堵外耳道口。需要注意的是鼓膜切口不宜太大,术后尽量减少不适当动作,避免通气管脱落,以及置管期间注意避免耳道进水,防止引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1周,14周内保持每周复查1次,14周后每月复查1次。如3个月后鼓室无积液,可以考虑取管;若仍有残留,可于管口抽取出后注入药物进行冲洗至积液消失,听力恢复良好,给予取管,残留的穿孔一般给予自行愈合,注意保持外耳道的清洁。 1.3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耳闭塞感、耳鸣消失,听力恢复,鼓膜恢复正常、积液消失,声导抗检查显示从B型曲线转为A型曲线,语频区平均纯音听力提高大于l5 dB;好转:耳闭塞感、耳鸣减轻,听力提高,鼓膜内陷不明显、有少量积液,语频听力提高至10~15 dB;无效:耳闭塞感、耳鸣无明显变化,听力无明显提高,鼓膜内陷明显、鼓室内仍明显存在积液。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耳数×100%。 2 结果 术后对患者跟踪随访6~12个月。3~16个月患者感觉症状恢复正常取管为106耳,鼓膜置管术后患者不适且不能耐受取出4耳,3~6个月硅胶管脱落11耳,取管后置管孔自行愈合。其中85耳耳鸣消失,听力恢复,积液消失为治愈,占总数98例(121耳)的70.2%;15耳耳鸣减轻,听力提高,积液减少为好转,占12.4%;21耳症状较术前无明显改变为无效,占17.4%。总有效率为82.6%。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耳聋、中耳腔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病变,咽鼓管是中耳与外界环境沟通的惟一管道,而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与免疫反应是导致病变的主要原因。分泌性中耳炎形成以后,咽鼓管阻塞,中耳腔内形成负压,外界空气无法进入中耳减轻负压,导致鼓室积液形成,甚至形成胶耳。行鼓膜置管术后,置入的硅胶管不仅能够减少甚至清除鼓室的负压和积液,还能延长咽鼓管两端的压力平衡时间,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促进中耳功能和听力恢复[1]。鼓膜置管术因其良好的治疗效果成为目前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方法之一。以治愈分泌性中耳炎为前提,尽量减少并发症,因此进行手术的时间与适应证的掌握尤为重要。中耳感染是并发症之一,行鼓膜置管术后应常规给予抗生素。分泌性中耳炎的预防:①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②擤鼻涕时按压一侧鼻孔清理鼻腔异物,鼓膜穿孔者应减少或禁止擤鼻涕;③鼓室积液及时就诊;④婴幼儿喂奶、大哭、流泪时应注意头部要高于身体,防止阻塞鼻腔。 参考文献: [1]邹春花.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观察.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6):536-537.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 发表时间:2019-09-16T17:09:23.88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7期作者:王丽华高佳殷志君[导读] 目的:了解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王丽华高佳殷志君 江苏省东台市中医院 224200 【摘要】目的:了解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到2019年1月的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所有患者实施鼓膜穿刺术治疗,随机分组,普通护理组对于就诊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给予一般护理,针对性护理组对于就诊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分泌性中耳炎手术实施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听力;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针对性护理组的满意度是50(100.00),普通护理组则是41(82.00),P<0.05。针对性护理组心理状态、听力高于普通护理组。针对性护理组分泌性中耳炎手术实施时间、住院时间优于普通护理组,P<0.05,针对性护理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少,P<0.05。针对性护理组并发症的发生有3例,普通护理组并发症出现了9例。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确切。【关键词】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护理措施;效果 分泌性中耳炎是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若不及时有效,治疗措施将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鼓膜穿刺术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仅与临床医生的治疗密切相关,而且与临床护理措施密切相关[1]。然而,要评价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医生的抢救因素很重要,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也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本研究分析了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将我院2016年3月到2019年1月的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组,针对性护理组年龄23-65岁均(43.67±2.33)岁。男女分别有28例和22例。 普通护理组年龄23-66岁均(43.21±2.21)岁。男女分别有29例和21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1.2护理方法 普通护理组对于就诊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给予一般护理,针对性护理组对于就诊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1)心理护理。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通常伴有严重的疼痛,这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并且易于出现焦虑和烦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向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介绍临床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解释相关知识,使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积极主动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2)体位护理。根据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位置,并根据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实际需要改变床的高度。(3)加强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出具关于该疾病治疗基本知识的健康手册,说明预防各种并发症及相关预防措施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重要性。提出的问题经过耐心解释,尽量满足需求,促使患者了解鼓膜穿刺术治疗方法和常见的注意事项。(4)音乐疗法。护理人员可根据个人兴趣,年龄和性别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促使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放松。(5)合理的营养。多吃清淡营养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辛辣和油腻的食物,并根据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喜好采取不同的食谱。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度;分泌性中耳炎手术实施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听力;并发症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15.0软件,t、x2分析用于数据处理;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满意度 针对性护理组的满意度是50(100.00),普通护理组则是41(82.00),P<0.05。 2.2心理状态、听力 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听力接近,P>0.05;护理后针对性护理组心理状态、听力优于普通护理组,P<0.05。护理之前普通护理组焦虑心理状态、听力是63.35±7.22分、30.32±6.21dB。针对性护理组心理状态、听力是63.31±7.29分、30.56±6.26dB。护理之后普通护理组心理状态、听力是45.35±6.11分、23.32±3.25dB。针对性护理组心理状态、听力是21.31±2.24分、11.32±1.24dB。 2.3分泌性中耳炎手术实施时间、住院时间 针对性护理组分泌性中耳炎手术实施时间、住院时间优于普通护理组,P<0.05,针对性护理组分泌性中耳炎手术实施时间、住院时间是61.21±3.67分和7.51±1.21天。普通护理组分泌性中耳炎手术实施时间、住院时间是71.21±11.46分和9.12±2.22天。 2.4并发症的发生率 针对性护理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少,P<0.05。针对性护理组并发症的发生有3例,普通护理组并发症出现了9例。 3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病情复杂,变化迅速。因此,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2-3]。针对性护理如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可帮助患者减轻不良情绪,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更多地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担忧和顾虑。总的而言,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疗效是理想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6]。本研究中,普通护理组对于就诊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给予一般护理,针对性护理组对于就诊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结果显示针对性护理组满意度、心理状态、听力、分泌性中耳炎手术实施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普通护理组比较均更好,P<0.05。综上,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确切。

小剂量克拉霉素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慢性鼻窦炎123例疗效分析

小剂量克拉霉素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慢性鼻窦炎123例疗效 分析 目的:探究小剂量克拉霉素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分析观察。方法:每日1~2次用凉开水送服小剂量克拉霉素与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辅助0.9%氯化钠溶液冲洗鼻腔。结果:服用小剂量克拉霉素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后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各项症状普遍得到了改善。结论:小剂量克拉霉素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克拉霉素;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慢性鼻窦炎;联合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据科学统计,在人群中发病率可达10%,甚至更高,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能使慢性鼻窦炎患者消除鼻窦炎困扰,恢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本院采用小剂量克拉霉素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对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9月~2009年6月于本院耳鼻喉科诊断为慢性鼻窦炎患者123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55例,年龄10~68岁。入选患者具备鼻塞、流鼻涕[前和(或)后鼻漏]、嗅觉减退以及面颊疼痛或头痛等症状,其中鼻塞和流鼻涕至少有一项,病程持续超过12周;CT检查鼻窦腔内有黏膜增厚及低密度影像改变,窦口鼻道复合体有明显阻塞;鼻内镜检查发现中鼻道有黏脓性分泌物、没有鼻息肉或黏膜息肉样改变及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治疗前确认所有患者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无变态反应,且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餐前半小时用凉开水送服小剂量克拉霉素片剂(0.5 g/片,1片/次)与桉柠蒎肠溶软胶囊(0.3 g/粒,1粒/次),连续服用12周,并辅助0.9%氯化钠溶液冲洗鼻腔,1~2次/d。分别对治疗前后患者的各临床症状改变、鼻内镜检查以及鼻窦CT扫描等结果进行观察及记录。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鼻塞、流鼻涕、嗅觉异常和头痛等症状均消失,鼻内镜检查发现无鼻腔脓性分泌物,CT检查显示鼻窦黏膜密度恢复正常;有效:鼻塞、流鼻涕、嗅觉异常和头痛等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鼻内镜检查发现鼻腔脓性分泌物减少,CT检查显示鼻腔内有轻度鼻窦黏膜,密度减低;无效:鼻塞、流鼻涕、嗅觉异常和头痛等症状均无改善,鼻内镜检查鼻腔脓性分泌物与CT检查显示鼻窦黏膜

中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中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中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011-07-18 19:54:15) 转载标签: 杂谈 漏出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医炎、鼓室积液)(谭敬书、李凡成体验)宣告工夫:2010-01-09宣布者:李凡成(走访人次:992)漏出性中耳炎与咽鼓管性能阻碍有关。上呼吸道传染常惹起咽鼓管炎症性梗塞,鼻咽淋巴组织增生(如腺样体肥硕)、肥厚性鼻炎等可导致咽鼓管机械性堵塞,以及中耳气压伤等,从而使中耳腔组成负压,致中耳黏膜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添,鼓室展现漏出液而造成本病。万一病情重复暴发或病程迁延,则致咽鼓管常年闭塞、鼓室黏膜增生、肥厚、黏连,鼓膜变厚、浑浊或萎缩等转变,致听力受损。 临床上,本病有急性期与慢性期,但急性期与慢性期之间无鲜明界线。急性期者,中医称为耳胀,慢性期者,中医称为耳闭。中医古代文献关于耳胀、耳闭的材料只有半点零落记述。如宋?杨士瀛《仁斋直指》载:"耳胀痛,用虎耳草汁滴入耳内,痛即止。"明?薛铠《保婴撮要》卷四:"耳…或胀痛,或脓痒者,邪气客也。"明?窦梦麟《疮疡体验全书》卷二:"

耳胀痛,用江鱼齿(又名脑内骨)火煅为末,水调滴入耳内。"余景和《外证医案汇编》卷一中录有"鲍宝山,肝气挟湿,右耳胀痛,以疏风胜湿治之","某,舌白,咳嗽,耳胀,口干,此烦热上郁,肺气不宣使然,当用辛凉,宜薄味道"等医案。及至近代,陆洁净《群众万病顾问》始立耳胀病名,指出:"何谓耳胀?耳中作胀之病,是谓耳胀。"并罗列了病源、症状及治法。关于耳闭,以《内经》论述为早,如《素问?生机通天论》说:"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能够视,耳闭不能够听。"这里之"耳闭"指症状。"耳闭"作为病名,首见于明?方隅《医林绳墨》卷七,其云:"耳闭者,乃属少阳三焦之经气之闭也。"又说:"或有年老,气血虚弱,不能全听,谓之耳闭。"古医籍中,耳闭与耳聋意义无显著差异。在治疗学方面,《灵枢?刺节真邪》载有自行咽鼓管吹张法,明?曹士衍《保生秘要》的叙述更为详明;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记录了鼓膜按摩法。如《景岳全书?耳证》卷二十七:"窍闭证,非因气血之咎,而病在窍也,当用法以通之…凡耳窍或损、或塞、或震伤,以致暴聋或鸣何止者,即宜以手中指于耳窍中轻轻压抑,随捺随放,随放随捺,或轻轻动摇,以引其气,捺之数次,其气必至,气至则窍自通矣。凡值此者,若不速为领导,恐因此渐闭而竟至不开耳。" 辨证论治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说明书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 【药品名称】:桉柠蒎肠溶软胶囊 【商品名】:切诺 【成分】主要成份为桉油精,柠檬烯及α—蒎烯。 【性状】本品为黄色肠溶软胶囊,内容物为浅黄色透明油状液体。 【适应症】本品为黏液溶解性祛痰药。适用于急、慢性鼻窦炎。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肺部真菌感染、肺结核和矽肺等呼吸道疾病。亦可用于支气管造影术后,促进造影剂的排出。 【药理毒理】试验结果表明,本品能使小鼠气管段分泌量增加,改善气管黏膜纤毛运动,促进呼吸道腺体的分泌作用,并使黏液移动速度增加,有助痰液排出。并能使豚鼠咳嗽潜伏期延长。文献显示本品具有抗炎作用,能通过减轻支气管粘膜肿胀面起到舒张支气管作用。 【药代动力学】口服给药后,桉柠蒎油中的单萜成份吸收迅速且完全,动物实验表明口服后1—3小时单萜成份达最大血药浓度。深入的研究表明柠檬烯在大鼠及其它动物和人类很快被代谢,口服给药后,柠檬烯主要通过动物和人类的尿排泄,约60%在24小时内经尿排泄,5%经粪便排泄,2%经呼出的CO2排泄。 【用法用量】口服。 成人:急性患者一次0.3g(1粒),一日3―4次;慢性患者一次0.3g(1粒),一日2次。儿童:4―10 岁儿童:急性患者一次0.12g(1粒),一日3―4次;慢性患者一次0.12g(1粒),一日2次. 本品宜于餐前半小时,凉开水送服,禁用热开水;不可打开或嚼破后服用。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轻微,偶有胃肠道不适及过敏反应,如皮疹、面部浮肿、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慎用。 【规格】按桉柠蒎油计儿童装0.12g/粒,成人装0.3g/粒。 【贮藏】密闭、在阴凉(不超过20℃)处保存

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 疾病简介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粘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浆液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中耳炎、无菌性中耳炎。如果积液及粘稠而呈胶冻状者,又称为胶耳。在上呼吸道感染后以耳闷胀感、听声遥远和听力减退为主要症状。由于耳痛不明显,儿童主诉不清,在小儿听力受到影响时家长才发现就诊,常常延误诊断和治疗。耳科专科检查可见鼓膜呈琥珀色或橘黄色,亦可见气液平面或气泡,鼓膜活动度降低。分泌性中耳炎儿童多见。可造成儿童的听力损失,影响言语语言发育,应高度警惕和及时观察治疗。对于成人单侧病变者,应尽早明确病因,排除鼻咽部及其周围间隙的占位性肿瘤,尽早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研究发现大约90%的学龄前儿童患过分泌性中耳炎,25% 的学龄儿童患分泌性中耳炎。最常见于6月~4岁儿童。到1岁时患过分泌性中耳炎的儿童超过50% ,到2岁时增加到60%。许多发作在3个月自行消退,约30%~40%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会复发。 5% ~10%的患儿分泌性中耳炎持续1年以上。在美国,每年有两千二百万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每年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估计达4O亿美元。 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 咽鼓管功能障碍 对于正常鼓膜患者,咽鼓管是中耳与外界环境沟通的唯~管道。咽鼓管阻塞是造成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原因。正常情况下,中耳内、外的气压基本相等。当咽鼓管由于各种原因出现通气功能障碍时,中耳的气体被黏膜吸收,中耳出现负压从而导致中耳黏膜的静脉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清漏出聚积于中耳,从而形成中耳积液。 咽鼓管通气功能障碍又分为机械性功能障碍和功能性功能障碍两种。 1.机械性阻塞:鼻咽部各种良性或恶性占位性病变(如:腺样体肥大、鼻咽癌、鼻咽纤维血管瘤等),鼻腔和鼻窦疾病(如:慢性鼻窦炎、巨大鼻息肉、肥厚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等),长期的鼻咽腔填塞,咽鼓管咽口粘连,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通等),以及很少见的鼻咽白喉、结核、梅毒和艾滋病等特殊感染均可因直接压迫、堵塞咽口或影响淋巴回流,造成咽鼓管管腔黏膜肿胀等从而引起本病。 2.功能性通气功能障碍:小儿的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和咽鼓管咽肌等肌肉薄弱,收缩无力,加之咽鼓管软骨发育不够成熟,弹性较差,当咽鼓管处于负压状态时,软骨段的管壁甚易发生塌陷,导致中耳负压。细菌病毒感染、放射性损伤、先天性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不良、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等原因,引起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从而致咽鼓管开放阻力加大,也被认为是分泌性耳炎的原因之一。此外Ⅰ、Ⅲ型变态反应均可能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与过敏引起的咽鼓管黏膜水肿,管腔闭塞有关。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在小儿鼻-鼻窦炎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在小儿鼻-鼻窦炎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鼻-鼻窦炎采取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 取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鼻-鼻窦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小儿鼻-鼻窦炎患 儿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联合曲安奈德鼻喷剂治疗,予以观察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 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6%,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对 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儿鼻-鼻窦炎采取桉柠蒎肠 溶软胶囊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鼻-鼻窦炎;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临床疗效 儿科常见病中,鼻-鼻窦炎为其中之一,最近几年该病患者人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对患儿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1]。再加上小儿患者的身体抵抗力较低,手术治疗时存 在较多的禁忌证以及病情较容易反复,因此,临床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疗小儿鼻-鼻窦炎是当前 儿科临床工作人员重点关注的内容[2]。为了分析小儿鼻-鼻窦炎采取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 疗的临床疗效,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鼻-鼻窦炎患儿作出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鼻-鼻窦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 男34例,女16例;年龄5-15岁,平均年龄(7.26±0.34)岁;病程0.2-3年,平均病程 (1.04±0.37)年;按疾病类型分:慢性全鼻窦炎38例,慢性上颌窦炎12例。同时将同期收 治的50例小儿鼻-鼻窦炎患儿设为对照组,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4-16岁,平均年龄(7.28±0.37)岁;病程0.2-4年,平均病程(1.12±0.46)年;按疾病类型分:慢性全鼻窦炎 37例,慢性上颌窦炎1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 对比。 1.2方法 予以对照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联合曲安奈德鼻喷剂治疗: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钾分散片口服,按患儿年龄决定剂量:4-7岁,1片/次,3次/d;8-12岁,1.5片/次,3次/d;13-16岁,2片/次,3次/d;服时间为3周。同时给予患儿曲安奈德鼻喷剂喷鼻,每侧1喷,1次/d。鼻窦负压置换隔日1次,一共10次。 予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按患儿年龄决定桉柠蒎肠溶软 胶囊剂量:5-10岁,0.12g/次,3次/d;11-15岁,0.3g/次,3次/d;餐前半小时口服,使用 凉开水送服,同时禁止打开或者嚼破后服用,服时间为12周。停药开展为期半年的随访活动。 1.3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及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如下: 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退去,随访无鼻窦炎复发,CT扫描无窦腔高密度影,判断为痊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患儿正常生活不受影响,感冒后加重,判断 为有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均无好转或者恶化,判断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两组患儿的数据资料处理分析均使用专业医学软件SPSS11.0以及excel软件进行,其中计数资料使用率方式来表示,并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儿童不同程度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儿童不同程度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及疗效,为其治疗方案提供选择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本院确诊的26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进行治疗,先予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患儿再选择手术治疗64例。不伴腺样体肥大行鼓膜置管术12例;伴腺样体肥大且单纯声导抗测试异常患儿,行腺样体切除术22例;伴腺样体肥大且声导抗测试异常、听力损失者,行腺样体切除+鼓膜置管术30例。记录每组手术前后的纯音听阈值,随诊观察6个月以上,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第1、3组术后1周、1个月、6个月与术前比较各频率气导听阈明显下降(P 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有3/4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1/4患儿需要手术干预。不伴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可行鼓膜置管术;伴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可行腺样体切除术;对疗程长,听力下降明显的伴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可行腺样体切除同时行鼓膜置管术为宜。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术式选择应该个体化。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reatment methods of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pediatric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OME) cases for better treatment methods in such cases. Methods Two hundred and sixty-two OME confirmed cases who then received conservative treatments and followed up for 3 months from January 2009 to June 2010. 64 cases chose surgically treatment because of 3 months conservative treatment failed. 12 cases without adenoidal hypertrophy were treated with tympanostomy tubes. 22 cases with adenoidal hypertrophy and acoustic impedance tested abnormal in children were treated with adenoidectomy. 30 cases with adenoidal hypertrophy, acoustic impedance tested abnormal and hearing loss were treated with adenoidectomy and tympanostomy tubes. The threshold of pure tone hearing were recorded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Follow-up observations 6 months above,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1, 3 group after 1 weeks, 1 months, 6 months compared with the preoperative, the frequency of air conduction hearing threshold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0.05). Conclusion Three-quarters of pediatric OME cases can well treated with conservative treatments. The other one quarter OME cases need surgically treated. Patient without adenoidal hypertrophy can well-treated with tympanostomy tubes. Patient with adenoidal hypertrophy can well-treated with adenoidectomy. On the long course of treatment, Significant hearing loss associated with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in children with adenoidal hypertrophy, adenoidectomy and tympanostomy tubes are suitble surgical treatments for them. Surgical management for OME in children should be individualized.[Key words]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Adenoidectomy; Tympanostomy tube insertion technique; Effect analysis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是以中耳积液(包括浆液、黏液、浆-黏液,而非血液或脑脊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1]。但病因复杂,病因学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正在深入。少数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后遗粘连性中耳炎,胆脂瘤肉芽肿,后天性原发性胆脂瘤,鼓室硬化等。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中约有80%以上的患儿在3个月内自愈,凡病程达3~6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为手术适应证[2];

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案例进修进修考核

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案例进修进修考核

形,肌力肌张力可。右手无名指近端指间关节肿胀,有轻压痛,余关节无明显红肿及压痛。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2013-8-4 解放军***医院 1、血常规:WBC17.1×109/L↑,N75.2%↑,HB102g/L↓,PLT299×109/L。 2、血沉:60mm/h↑。 3、胸部CT:1.左下肺心膈角区片状混杂密度灶,多考虑食管裂孔疝 或胸腔胃,不除外其它,建议复查;2.左肺舌叶炎症;3.肺大泡; 4.双侧胸膜增厚。 入院当天检查结果: 1、血常规 WBC18.19*109/L↑,N(%)87.2%↑,N(#)15.84*109/L↑, HB96g/L↓。 2、肝功能 ALT20U/L,AST15U/L,白蛋白29.5g/L↓,球蛋白39.8g/L ↑,前白蛋白105mg/L↓,乳酸脱氢酶116U/L↓,胆碱酯酶4177U/L ↓。 3、肾功能尿素6.42mmol/L,肌酐110umol/L↑, eGFR60.5ml/min↓。 4、电解质钾5.16mmol/L↑,余正常。 5、血脂总胆固醇2.84mmol/L↓,高密度脂蛋白0.68↓,余正常。 6、出凝血凝血酶原时间15.5s↑,凝血酶原活动度71.0↓,纤维蛋 白原8.51g/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7.6秒↑,D-D二聚体 1.03ug/mL↑。 7、血糖6.71mmol/L↑。 8、CRP 206.3mg/L↑;血沉81mm/H↑;降钙素原3.87ng/mL↑,氨基 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678pg/mL↑。 9、尿常规、大便常规、心肌钙蛋白、肿瘤标志物正常。 入院诊断:发热待查 主要治疗药物: 药品日期8.8 8.9 8.15 8.16 8.19 8.20 8.23 比阿培南(天册) 0.3g 静滴q8h

泼尼松龙联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泼尼松龙联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9-09-11T10:33:08.390Z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年4期作者:欧阳思 [导读] 研究分析泼尼松龙联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欧阳思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410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泼尼松龙联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9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接受泼尼松龙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19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19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8.42%,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9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研究组19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84%,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泼尼松龙联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泼尼松龙;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 在临床上,分泌性中耳炎为临床常见的耳鼻喉疾病,该病属于非化脓性炎性疾病[1]。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中耳积液、听力下降,对患者健康和正常生活影响较大[2]。目前药物治疗为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主要方案,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3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泼尼松龙联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80例,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9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年龄为16-49岁,男性有107例,女性有83例;治疗组19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年龄为17-51岁,男性有108例,女性有8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19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接受泼尼松龙治疗;让患者面向医生端坐,用酒精(浓度为75%)对外耳道和鼓膜进行消毒处理,之后采用5号针头从鼓膜前下方进针,将鼓室内的积液抽出来,待积液抽完之后用同样的手法将0.5ml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注入其中。1次/d,用药时间间隔3d,持续治疗1周。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在注入醋酸泼尼松龙的同时注入0.5ml左氧氟沙星滴耳液。1 次/d,用药时间间隔3d,持续治疗1周。 1.3 评价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头晕、乏力以及中耳痛)。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治疗后耳鸣等临床症状消失,患者听力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耳鸣等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听力恢复改善;无效:治疗后耳鸣等临床症状以及患者听力没有显著变化[3]。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最后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在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过程中用均数(%)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用卡方进行检验,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用P值进行判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19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19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8.42%,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上,分泌性中耳炎十分常见,目前还未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4]。但是大部分学者认为,与感染、咽鼓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有报道称,急性炎症导致皮质激素快速抑制会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并发反应[5]。所以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关键在于抑制免疫变态反应。 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耳鸣以及听力减退等,对患者健康影响重大,同时还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分泌性中耳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0)要点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0)要点 一、疾病概述 (一)定义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导致右心室结构和/或功能改变的疾病,肺血管阻力增加和肺动脉高压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主要临床症状是除原有支气管、肺和胸廓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逐步出现肺、心功能障碍以及其他脏器功能损害等的表现。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肺心病的诊断可根据以下思路进行: 1. 病史: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等呼吸系统疾病病史(原发于肺血管的疾病如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等可无相应病史)。 2. 主要症状:活动后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等。 3. 主要阳性体征:颈静脉充盈或怒张、听诊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P2)亢进、下肢水肿或有腹水。轻症患者体征可不明显。 4. 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等有助于诊断肺心病。肺心病应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等疾病相鉴别。(三)疾病严重程度分层 肺心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肺心病和慢性肺心病两类;慢性肺心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缓解期和急性加重期。在我国80%~90%的慢性肺心病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二、药物治疗原则

慢性肺心病的治疗主要目的为减轻症状、改善生命质量和活动耐力、减少急性加重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生存率,分为缓解期治疗和急性加重期治疗。(一)缓解期治疗 1. 积极改善基础支气管/肺疾病,延缓基础疾病进展。对于具有明显气流受限的患者,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长效β2 受体激动剂(LABA)和/或长效 M受体阻滞剂(LAMA)吸入,即ICS+LABA、ICS+LAMA或ICS+LABA+LAMA。药物治疗推荐见表1。 2. 若患者咳痰较多且不易咳出,可口服祛痰药,如溴己新、氨溴索或乙酰半胱氨酸等。 3. 增强免疫功能,预防感染,加强康复锻炼、家庭氧疗、戒烟等。(二)急性加重期治疗 对于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最好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建议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治疗。治疗原则为积极控制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心力衰竭,防治并发症。 三、治疗药物 (一)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平喘药。 用于肺心病具有明显气流受限的患者的抗炎平喘治疗。 禁忌证:对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或吸入乳糖(含少量牛乳蛋白质)有过敏反应者禁用。 不良反应及处理: 用法和用量: (1)仅用于经口吸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