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制中的数学问题分析

赛制中的数学问题分析
赛制中的数学问题分析

赛制中的数学问题

大峪一小白丰莲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简单的球类比赛赛制,会画图用淘汰赛和单循环赛制解决实际问题。

2、扩展数学视野,拓宽认知领域,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合理的思维习惯。

3、架起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会画图运用和实施淘汰赛和单循环等赛制从而获得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2008年北京奥运会刚刚拉下帷幕,你们一定观看了许多比赛吧!你最喜欢看什么比赛?

学生自由发言……

你们知道老师最喜欢什么比赛吗?

出示:2008女子乒乓球颁奖的画面:

2008年8月22日,在北京大学体育馆中,同时升起了三面五星红旗,张怡宁、王楠、郭跃包揽了乒乓球女子单打的金银铜牌。

我很喜欢看乒乓球比赛,看着很过瘾。

2、你知道在乒乓球比赛中,有什么样的比赛方法吗?

答:淘汰赛、循环赛(板书)

找同学演示什么是淘汰赛和循环赛:(循环赛演示时注意不重复要说明原因,勾起数线段方法的回忆)

淘汰赛:比赛的两支队,胜者进入下一轮,输者被淘汰。一般抽签决定哪两队进行比赛。

单循环赛:每一支队与组内其他队进行一场比赛。

循环赛根据比赛需求还可以设双循环,也就是每只队与其他队进行两场比赛。单循环赛和淘汰赛是球类比赛中常用的赛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赛制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出示:大峪一小五年级准备开展一次乒乓球比赛,四个班参加比赛。你能帮助设计一下比赛的形式吗?

生:单循环赛

生:淘汰赛

2、为什么选用循环赛?

生:一共4个队,想让每个队都与其他队比一次。公平。给每个队公平竞争的机会。

为什么用淘汰赛?

生:省时间。

3、你们说得都有道理,那就请两个人一组,选择你们想用的比赛方式,把比赛的过程画一个示意图,然后再算一算冠军产生,需要进行几场比赛?

4、反馈:

方案一:淘汰赛

图:1班2班3班4班A B C D

2+1=3

方案二:单循环赛:

图:1班2班3班4班

图:A B C D

3+2+1=6

看到这个示意图,你觉得熟悉吗?(联系以前学习过的数线段的方法)

师:所以我们计算循环赛的场数就是应用了我们以前学习的数线段的方法。问:采用循环赛,每支队伍进行了几场比赛?3场。

为什么不用3×4=12?

(有重复的)A与B比赛,也就是B 与A比赛。

因此在体育比赛中还有一种计算循环赛场数的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队数×(队数-1)÷2 = 场数

用这个方法该怎么列式计算?

我们既可以用这个方法计算循环赛的比赛场数,也可以用刚才的方法进行计算。

师:4个队参加比赛,同学们设计了两种比赛的方法。那么如果你是参加比赛的队员,你希望本次比赛采用哪种比赛形式?

师:如果参赛队不多,我们可以采取单循环赛,这样每个队都能与其他的队赛一次。如果参赛队比较多,可以分组进行循环赛,然后进行淘汰赛。或者先进行淘汰赛,再进行循环赛。循环赛和淘汰赛可以混合使用。到底采用哪种比赛方式,要根据参赛队的多少、时间限制以及场地器材等条件来决定。

三、练习:

门头沟社区要进行一场足球比赛,一共有16个队参赛。

1、如果让你来设计比赛的方案,你准备怎么设计呢?

生:分组循环赛

生:淘汰赛

生:先分组,再淘汰

2、同学生说得都有道理,考虑到了很多因素。想看看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制定的比赛方案吗?

出示:本次比赛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分4个小组进行单循环赛,各小组前2名的队进入第二阶段比赛;第二阶段比赛采用淘汰制,最后决出冠亚军。这个比赛方案你看懂了吗?

3、出示分组情况

A 组

B 组

A1A2A3A4B1B2B3B4

C 组

D 组

C1C2C3C4D1D2D3D4

4、解决问题:

(1)小组单循环赛中,每个小组内进行多少场比赛?

3+2+1=6或4×3÷2=6

(2)4个小组一共进行了多少场比赛?

6×4=24

(3)各小组前2名的队进入下一轮比赛,采用淘汰制,一共有多少个队进行淘汰赛?(8)

(4)请你绘制这8个队的对阵图,并计算出16支参赛队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才能产生冠军?

为了作图方便,这8个队分别用A B C D E F G H 来表示。

A B C D E F G H

6×4+4+2+1=31(场)

可能有同学会考虑倒季军的问题。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并解决了赛制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图示很直观,画图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而且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学好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板书设计

单循环赛淘汰赛

A B C D A B C D

初二数学(20)

可逛2007-11-22

一次围棋比赛采用单循环赛制(即每位选手与其他选手各比赛1局),由于中途有1名选手弃权退出比赛,一共只赛了24局,根据上述条件,你能确定原来参加比赛的选手的人数,以及那位中途弃权的选手弃权的局数吗?你可以先思考下面的问题:如果中途没有选手退出比赛,设一共需比赛n局,怎样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设一共有x名选手一共需比赛n局

x×(x-1)÷2=n

x^2-x-2n=0

由题意得

n>24 n-24<="" pre="">

A题主客场双循环赛制下的赛程安排

某企业赞助一项体育比赛。比赛有四个队参加(设为甲、乙、丙、丁四个

队),分别代表4个城市,采用主客场双循环制,主场设在该队所在城市。为了

节省时间和体力,运动队和工作人员来往于各城市之间均乘坐飞机,费用全部由主办方承担。一个队在一个城市参加完一场比赛后,于第二天飞抵下一个比赛城市,进行简单休整和赛前适应性训练,然后进行下一场比赛。所有比赛结束后,各队飞回自己城市。各城市间飞机票价如表一。

表一:各城市间飞机票价列表

城市城市飞机票价(元)

甲乙400

甲丙700

甲丁1400

乙丙1040

乙丁1020

丙丁1600

某工作人员想到,尽管在住宿费等、场馆费、广告费、劳务费等方面的费用与赛程安排无关,但乘坐飞机的花费(以下称为交通费)却是和赛程安排有关的,所以希望找到一个交通费最少的赛程安排。请解决如下问题。

问题一:计算表二中的赛程安排的交通费。

问题二: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赛程安排?

问题三:求解所有赛程安排中交通费最少的安排方案,给出求解步骤。

问题四:比较最初的赛程安排和交通费最少的赛程安排的优劣。你能求得一个更合适的方案吗?请给出数学模型和求解结果。

与单循环赛相关的计数问题例析

计算n个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每两队之间只赛一场)的总场数P.可这样来考虑:由于单循环赛中每一个球队都和其它的球队进行一场比赛,即每一个球队比赛(n-1)场,n个球队应赛n(n-1)场,但两个球队之间只需比赛一场,

故实际进行比赛的总场数P的计算公式是P =n(n-1)(n为不小于2整数).这个公式及其推导的思维方法在数学中应用较广,现举几例,供七年级同学参考.

一、代数问题

例1参加一次朋友聚会的每两人都握了一次手,6位朋友共握手多少次?

分析:把每“一人”看成每“一个球队”,握“一次手”看成打“一场比赛”,则每一个人要与(6-1)个人握手,6个人要握手6(6-1)次,由于两个人之间只

需握一次手,所以共握手的次数是×6×(6-1)=15.推广:n个朋友要握n (n-1)次手.

例2 参加一次商品交易会的每两家公司都要签订一份合同,所有公司共签订了45份合同,共有多少家公司参加商品交易会?[新课程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P46.7题]

分析:把“公司”看成“球队”,“一份合同”看成“一场比赛”,设共有x家公司(x个球队)参加交易会,仿例1有,x(x-1)=45,解得,x=10(家).

二、几何问题

例3 平面上5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多少个交点?

分析:视每条“直线”为每个“球队”,两条直线的“交点”为两个队的一

场“比赛”,则五条直线两两相交,共有×5×(5-1)= 10个交点(如图1).推广:平面上n条直线两两相交共有n(n-1)个交点.

图1

例4 八边形共有多少条对角线?

分析:视八边形的每一个“顶点”为一个“球队”,每一个顶点和其它顶点形成的“线段”看成是“比赛”,除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不是对角线”(不能比赛)外,从一个顶点出发共有(8-3)条对角线,因两个顶点之间只有一条对

角线,故八边形共有×8×(8-3)=20条对角线.推广:n边形共有n(n -3)条对角线.

注:这个问题推出的结果虽然不符合上述计算公式,但其思维方法与单循环赛场数计算公式的推导思维方法是一致的.

望同学们在解题时注意规律的发现并从中总结出相应的计算公式,以求快速解题.

练习:1.要组织一次足球联赛,赛制为单循环形式(每两队之间只赛一场),计划安排15场比赛,应邀请多少个球队参加赛?

2.同一条直线上的20个点共能产生多少条线段?

3.图2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试写出你的推导过程.

图2

第一节循环赛的方法与编排

一、循环赛的种类与特点

(一)循环赛的种类

1、概念循环赛又称循环法。指参赛队(人)之间,都相互轮流比赛,最后按照各参赛队在全部比赛中的胜负场数、得分多少排定名次的比赛方法。

2、分类循环赛包括单循环、双循环和分组循环三种。

单循环是所有参赛队(人)相互轮赛一次;一般在参赛队人不太多,场地和时间比较充裕时采用。

双循环是所有参赛队(人)相互轮赛二次;一般在参赛队人不多,场地和时间比较充裕时采用。

分组循环是参赛队(人)较多时,采用种子法,把强队(人)分散在各组,先进行小组循环,再根据小组名次组织第二阶段的比赛。一般在参赛队人多,场地和时间较紧时采用。

(二)循环赛的优缺点

优点:参赛队机会均等,实战和相互观摩学习的机会多,能准确反映出参赛队之间真正的技术水平的高低,客观地排定参赛队的名次,比赛结果的偶然性和机遇小。

缺点:

1、比赛总的期限长,站用场地和时间多,当参赛队人多时,直接采用大循环有一定的困难,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如何合理安排比赛的顺序,避免在比赛时间、间隙、地点、场次和比赛条件等方面出现不均衡现象。

3、当比赛结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队人的胜负场数相同,得失分相等时,如何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科学地解决好最后的名次排定。

二、循环赛的轮数与场数计算

(一)循环赛的轮数

每个参赛队赛完一场(轮空队除外),称为一轮结束。计算循环赛的轮数的目的在于计划整个比赛所需要的时间和期限,是比赛日程

安排的主要依据。

计算方法:

1、单循环

当N=2n时,Y=N-1

当N=2n-1时,Y=N (其中Y=轮次数,N=参赛对数)

2、双循环和多循环为单循环的倍数。

(二)循环赛的场数

循环赛的场数是指参赛队人之间相互轮流比赛全部结束的总场数。计算其的目的在于计划安排人力、物力、比赛日程与场地。其计算方法:

1、单循环

X=C N2=N×(N-1)÷2 (其中X为比赛场数,N为参赛队数)如8个队参加单循环,其比赛种场数X= C82=8×(8-1)÷2=28

2、双循环和多循环为单循环的倍数。

如8个队参加双循环,其比赛种场数X=2×C82=2×8×(8-1)÷2=56

如8个队参加三循环,其比赛种场数X=3×C82=2×8×(8-1)÷2=84

三、循环比赛顺序的编排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单循环比赛顺序的编排方法

1、“1”固定左上角逆时针旋转法(轮转法I)

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第六轮第七轮

[1]-7 [1]-6 [1]-5 [1]-4 [1]-3 [1]-2

8-6 7-5 6-4 5-3 4-2 3-8 3-6 2-5 8-4 7-3 6-2 5-8 4-7 4-5 3-4 2-3 8-2 7-8 6-7 5-6

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第六轮第七轮

[1]-7 [1]-6 [1]-5 [1]-4 [1]-3 [1]-2

0-6 7-5 6-4 5-3 4-2 3-0 3-6 2-5 0-4 7-3 6-2 5-0 4-7 4-5 3-4 2-3 0-2 7-0 6-7 5-6 “1”固定左上角逆时针旋转法(轮转法I)是对抗性竞赛中,尤其是对抗性求类竞赛中采用循环制时最常用的确定竞赛秩序的编排方法。在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竞赛规则中,这种编排方法及其竞赛秩序被明文规定,成为规范。

特点:

●各轮比赛的实力搭配相当均匀。

●体现了对种子,尤其是“1”的照顾;

●最有可能成为冠亚军之争的“1-2”安排在最后一轮,使整个

竞赛在结束阶段达到高潮。

缺点:

●当N为奇数时,号码“N-1”上的参赛者从第四轮起,始终

是每轮比赛都与上一轮刚刚“轮空”的参赛者交锋。这种竞

赛秩序的不均等,对于对抗激烈、消耗大、容易出现伤害事

故的竞赛项目,是致命的缺陷。

2、“1”固定左上角顺时针旋转法(轮转法II)

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第六轮第七轮

[1]-4 [1]-6 [1]-8 [1]-7 [1]-5 [1]-3

3-8 2-7 4-5 6-3 8-2 7-4 5-6

5-7 3-5 2-3 4-2 6-4 8-6 7-8 这种轮转法,首先排除最后一轮各场比赛秩序,然后讲[1]固定,其他各号按顺时针方向转动,逐轮倒推出前面场次的比赛秩序。从上表不难看出,其是轮转I的翻版。但其最大的优点是:最后一轮安排了实力均衡的最激烈的比赛场次,在结束阶段将整个比赛推向高潮。缺点是:实力接近的比赛过分集中,造成各轮比赛的强弱搭配不均匀。在对抗性比赛中,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使用。(既调整法)

3、偶方参赛[1]固定左上角,奇方[0] 固定左上角的逆时针旋转法(轮转III)

摔跤、柔道、散手等重竞类项目多采用这种方法。在古典式、自由式摔跤竞赛规则中对此作了明文规定:“编排比赛顺序时,从左上角的[1]号位开始,依次将各号按逆时针方向转圈排列,从第二轮开始[1]固定不动。如是奇数,1号位位[0]。

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第六轮第七轮

3-6 2-5 8-4 7-3 6-2 5-8 4-7 4-5 3-4 2-3 8-2 7-8 6-7 5-6

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第六轮第七轮

[0]-6 [0]-5 [0]-4 [0]-3 [0]-2 [0]-1

7-5 6-4 5-3 4-2 3-1 2-7 2-5 1-4 7-3 6-2 5-1 4-7 3-6 3-4 2-3 1-2 7-1 6-7 5-6 4-5 从奇数方来看,完全克服了1固定的弊端。但也有缺陷,即在最后一轮比赛中,实力最强的[1]轮空,且比赛实力悬殊,比赛可看性不强。

4、最大号或[0]固定右上角逆时针旋转法(轮转IV)

国际羽联主办的“汤姆斯杯”和“尤伯杯”采用此法。

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第六轮第七轮1-2 1-3 1-4 1-5 1-6 1-7 2-7

3-7 4-7 2-3 2-4 2-5 2-6 3-6

4-6 5-6 5-7 6-7 3-4 3-5 4-5

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第六轮第七轮1-2 1-3 1-4 1-5 1-6 1-7 1-8

4-6 4-7 5-7 3-8 3-4 3-5 3-6

5-8 5-6 6-8 6-7 7-8 4-8 4-5 解读上述编排方法即为最大号或[0]固定右上角逆时针旋转法,然后按下列原则调整:

1、每轮的第一场比赛按1-2 1-3 1-4 1-5 1-6 1-7 1-N 或2-N顺序进行调整。

2、每轮按小号排前,小号场次优先的原则进行调整。

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第六轮第七轮1-[8] 7-[8] 6-[8] 5-[8] 4-[8] 3-[8] 2-[8]

2-7 1-6 7-5 6-4 5-3 4-2 3-1

3-6 2-5 1-4 7-3 6-2 5-1 4-7

4-5 3-4 2-3 1-2 7-1 6-7 5-6

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第六轮第七轮1-[0] 7-[0] 6-[0] 5-[0] 4-[0] 3-[0] 2-[0]

2-7 1-6 7-5 6-4 5-3 4-2 3-1

3-6 2-5 1-4 7-3 6-2 5-1 4-7

4-5 3-4 2-3 1-2 7-1 6-7 5-6

5、最大号摆动于左右上角的逆时针轮转法(轮转法V)

在《国际象棋竞赛规则》《中国象棋竞赛规则》《围棋竞赛规则》

的附录中,均列初竞赛的对局次序表。其编排方法是按“首尾连接,末号摆动,邻近相对,号前执先”。若参赛队为单数,则末号为轮空号。

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第六轮第七轮1-8 8-5 2-8 8-6 3-8 8-7 4-8

2-7 6-4 3-1 7-5 4-2 1-6 5-3

3-6 7-3 4-7 1-4 5-1 2-5 6-2

4-5 1-2 5-6 2-3 6-7 3-4 7-1 轮转法秩序的编排

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第六轮第七轮

1-(8)(8)-5 2-(8)(8)-6 3-(8)(8)-7 4-(8)2-7 6-4 3-1 7-5 4-2 1-6 5-3

3-6 7-3 4-7 1-4 5-1 2-5 6-2

4-5 1-2 5-6 2-3 6-7 3-4 7-1

6、贝格尔编排法及其竞赛秩序

在国际排球比赛中,普遍采用贝格尔法进行编排。其编排秩序是:

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第六轮第七轮

1-(8)(8)-5 2-(8)(8)-6 3-(8)(8)-7 4-(8)2-7 6-4 3-1 7-5 4-2 1-6 5-3

3-6 7-3 4-7 1-4 5-1 2-5 6-2

4-5 1-2 5-6 2-3 6-7 3-4 7-1

四、双循环制的编排方法

双循环是每个参加者都必须轮流相互比赛两次。也就是单循环二次。编排方法是单循环制重复排列二次。其编排方法可以重复,也可进行重新排列。

五、分组循环制的编排方法

分组循环是先将参加者分成若干小组举行预赛,后将各小组相同名次,组成决赛。预赛、决赛均采用单循环进行,决出比赛全部名次。

1、预赛阶段

按竞赛规程将参赛队分成N小组,各小组参照单循环编排,排出小组比赛表,然后确定种子的位置。

(1)分组方法

抽签进行小组定位

分组循环一般按种子的组数或2倍确定种子。

I. 若种子数=组数,则将种子分别排列在1号位置;

II. 若种子数=2组数,则采用蛇行法,将种子依次排列在1、2号位置;

1 4 5 8

2 3 6 7

种子确定的方法:(1)在领队会上协商确定种子队;

(2)抽签方法:种子队先抽签,确定各种子队的组别,直接布在1、2号位上;然后其他队分别抽签确定组别和位置。

蛇行法进行小组定位(多用于有直接依据的比赛)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1 2 3 4

8 7 6 5

9 10 11 12

16 15 14 13

2、决赛阶段

各队在预赛阶段分组单循环赛中的名次,将决定其进入决赛阶段比赛的位置。在预赛阶段已经相遇过的队,比赛成绩依然有效,决赛阶段不在进行比赛。其常用的方法有:

(1)同名次赛:就是将各小组预赛中相同名次编排在一起进行比赛,如预赛四小组的第一名编排在一起进行单循环,决出1~4名;如预赛四小组的第二名编排在一起进行单循环,决出5~8名;余类推。这种赛制积极鼓励各参赛队必须在小组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全部比赛竞争相当激烈。

(2)分段赛:将各小组的名次分为几段,同一段名次的队编排在一起决出总名次,如预赛两小组的前二名编排在一起进行单循

环,决出1~4名;预赛二小组的第3、4名编排在一起进行单循环,决出5~8名;余类推。这种赛制,各队可以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指定适合自己的战术安排,比赛后阶段比赛比较激烈。(3)交叉赛:各组的前两名交叉比赛,两场胜者进行决赛争夺第1、2名,两场负者争夺3、4名,各组3、4名用同样比赛争夺5~8名,余类推。

A1 A3

B2 B4

A2 A4

B1 B3

(4)录取名次赛:根据竞赛规程规定的录取名次,在各小组中取数量相等的对进入决赛(参加第二阶段决赛队的数量应等于或略高于录取蜜柑次的队数)。如竞赛规程规定取前8名,预赛分成二组,则每组前4名进入决赛,8队再进行循环赛,决出比赛名次。

六、循环比赛日程编排的注意事项

循环赛要求每各队人和其他参赛队人之间都要进行比赛。从比赛公平角度来看,必须保证比赛条件和机会均等。在组织比赛中必须注意:(P34)

第二节淘汰赛的方法和编排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史教育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史教育 1新课标有关数学史教育的要求 在以前的数学课程改革中,尽管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也存在好多弊端。比如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为应试教育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使学生慢慢的对数学失去了兴趣,感觉数学就是单纯的公式计算或证明,有的甚至对数学产生了畏惧。在进行应试教育的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让人们知道到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数学教育,并不是枯燥的,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的同时也要发展和完善人们的能力和素质。新课程的改革主旨就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整体素质,以满足个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在新课程的理念下,作为数学文化的载体——数学史充当了一个重要的教育角色,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中要求要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提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新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的必修内容的要求中也多次提到渗透数学史教育,例如在函数的教学中,要求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以及对简化运算的作用;在算法初步中,要求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等等。并把数学史选讲作为一个选修课内容的一个系列。其实,在新的数学教材中有很丰富的数学史料,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认识到数学家对真理的热爱和追求,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勇于探索的意识,培养他们的艰苦学习和创新的精神。 2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2.1更好的理解数学,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数学本身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数学知识是随着人类知识的丰富而不断的深入变化的,要真正的理解数学就要弄清数学的起源、发展。通过数学史的学习学生能知道定理和概念的由来,以便更好的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著名数学家外尔认为:“如果不知道远溯古希腊各代前辈所建立和发展的概念、方法和结果,我们就不可能理解近50年来数学的目标。”对于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只有给学生讲清楚其来龙去脉才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无理数是由于度量问题而产生的,它的发现导致几何学在一定时期内独立于算术发展;对极大、极小问题、曲线长等问题的研究,直接促使牛顿、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微积分产生后,出现了许多分支,如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在讲解这些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也使学生开阔了视野,让他们认识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使他们感到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是一门生动有趣的学科。从而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2.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

体育比赛中的数学问题

体育比赛中的数学 体育比赛中的数学是组合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结合逻辑推理考察孩子的分析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走美杯每年都会考到本知识点,这个内容也是2015年四年级学而思杯很可能考到的内容,家长可以让孩子看这个资料适当预习下,咱们这讲内容会在春季下半册书上学习。 一、对单循环赛、淘汰赛的认识 在体育比赛中,每两个人之间都要赛一场并且只赛一场,称这样的比赛为单循环赛。例如:有n 个队参加比赛,其中每个队都要和其他队各赛一场,即每个队都赛了(n- 1) 场。每一场比赛都被算在两个(n- 1) 中,也就是说在n 个(n- 1) 每一场比赛都计算了两次。那么一共进行了n ?(n- 1) ÷ 2 场比赛。 练习1 (2008 年第四届“IMC 国际数学邀请赛”(新加坡)初赛)学校进行乒乓球选拔赛,每个选手都要和其它所有选手各赛一场,一共进行了36 场比赛,有()人参加了选拔赛。 A、8 B、9 C、10 分析:36 ? 2 =72 (场)。如果有n 个选手,那么n ?(n- 1) =72。两个连续的自 然数乘积为72,n =9 。

在体育比赛中,规定每一场赛事中败者淘汰胜者晋级,称这类比赛为淘汰赛。在淘汰赛中,每一轮淘汰掉一半选手,直至产生最后的冠军。n 个队进行淘汰赛,每进行一场比赛就要淘汰一个队,最后只剩下冠军,也就是说其它选手都被淘汰 掉了,决出冠军需要进行(n- 1) 场比赛。 练习 2 16 个人进行淘汰赛, (1)决出冠军需要进行几场比赛?冠军一共参加了几场比赛? (2)要决出前三名需要进行几场比赛?分析:(1)第 16 ÷2 =8 (场),8 名胜利者晋级! 第二轮:8 ÷2 =4 (场),4 名胜利者晋级! 第三轮:4 ÷2 =2 (场),2 名胜利者晋级! 第四轮:2 ÷2 = 1 (场),决出冠军! 要决出冠军共需要进行8 +4 +2 + 1 = 15 (场)。在每一轮比赛中,冠军都参加了其中一场比赛,冠军一共参加了1 ? 4 =4 场比赛。 (2)第四轮比赛中的两位选手分别是1、2 名,3、4 名应该是第三轮中淘汰的两位选手,他们之间要再进行一场比赛才能定出来名次。决出前三名供需15 + 1 = 16 场比赛。 二、比赛中的积分 若规定比赛中胜积2 分,负积0 分,平局积1 分。从比赛结果看,每一场比赛中,若能出现胜者,对手就一定是败者,双方一共积了2 +0 = 2 分;若能出现平局,比赛的双方共积了1 +1 = 2 分。从以上分析可见,每一场比赛后,所有选手的总积分都会增加2 分。若进行了m 场比赛,比赛的总积分一定是2 m 。 若规定比赛中胜积3 分,负积0 分,平局积1 分。每一场比赛中,若有胜负,双方共积3 +0 =3 分;若能出现平局,比赛双方共积2 分,由此可见,其中每出现一场平局,总积分就会减少1 分。若进行了m 场比赛,比赛的总积分在2 m 到3 m之间。 练习 3 (09 年迎春杯决赛)A,B,C,D,E,F 六个足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每两个队之间都要赛一场,且只赛一场.胜者得3 分,负者得0 分,平局每队各得1 分.比赛结果,各队得分由高到低恰好为一个等差数列,获得第3 名的队得了8 分,那么这次比赛中共有场平局.

数学史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古埃及数学的知识,主要来源于( )。 A.埃及纸草书和苏格兰纸草书 B.兰德纸草书和莫斯科纸草书 C.莫斯科纸草书和希腊纸草书 D. 兰德纸草书和尼罗河纸草书 2.以“万物皆数”为信条的古希腊数学学派是( )。 A.爱奥尼亚学派 B.伊利亚学派 C.诡辩学派 D.毕达哥拉斯学派 3.最早记载勾股定理的我国古代名著是( )。 A.《九章算术》 B.《孙子算经》 C.《周髀算经》 D.《缀术》 4.首先使用符号“0”来表示零的国家或民族是( )。 A.中国 B.印度 C.阿拉伯 D.古希腊 5.欧洲中世纪漫长的黑暗时期过后,第一位有影响的数学家是( )。 A.斐波那契 B.卡尔丹 C.塔塔利亚 D.费罗 6.对微积分的诞生具有重要意义的“行星运行三大定律”,其发现者是( )。 A.伽利略 B.哥白尼 C.开普勒 D.牛顿 7.对古代埃及数学成就的了解主要来源于( ) A.纸草书 B.羊皮书 C.泥版 D.金字塔内的石刻 8.公元前4世纪,数学家梅内赫莫斯在研究下面的哪个问题时发现了圆锥曲线?( ) A.不可公度数 B.化圆为方 C.倍立方体 D.三等分角 9.《九章算术》中的“阳马”是指一种特殊的( ) A.棱柱 B.棱锥 C.棱台 D.楔形体 10.印度古代数学著作《计算方法纲要》的作者是( ) A.阿耶波多 B.婆罗摩笈多 C.马哈维拉 D.婆什迦罗 11.射影几何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 ) A.音乐演奏 B.服装设计 C.雕刻艺术 D.绘画艺术 12.微分符号“d”、积分符号“”的首先使用者是( ) A.牛顿 B.莱布尼茨 C.开普勒 D.卡瓦列里 13.作为“非欧几何”理论建立者之一的年轻数学家波尔约是( )

浅谈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的结合

浅谈数学史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合 万州桥亭中学秦毅 内容摘要: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在现今的教育与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数学史的有关轶闻趣事,能够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产生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习数学史,不仅是广大学生学好数学的有力帮助,而且是也是我们中学数学教师提高自身素养、更好的搞好教学工作所必需的。我们广大教师不仅要明白数学史的重要性,最根本的是要研究如何将数学史融合到教学当中,努力探索出一条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数学数学史 一、引言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它不仅追溯数学内容、思想和方法的演变、发展过程,而且还探索影响这种过程的各种因素,以及历史上数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数学史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具体的数学内容,而且涉及历史学、哲学、文化学、宗教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内容,是一门交叉性学科。 数学史研究已具有很长的历史,如何在数学教育中运用数学史的知识,充分发挥数学史的作用和价值则是当前数学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1998年4月20日至26日,由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发起,在法国马赛附近的Luminy镇举行了题为“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国际研讨会。张奠宙

教授在《重视“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一文中指出:在数学教育中,特别是中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学史知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目前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已经进入系统的研究阶段,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实践性的操作。我国的数学史研究,乃至科学史研究,已经拥有相当规模的队伍。但是,我们的研究似乎还没有注意到如何运用于教学过程,发挥它的应有效益。 现阶段,在一定程度上,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在世界上也算是一流的,也正因为如此,我国的数学才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基础知识、牢固掌握数学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我们都有非常成功的经验,也取得了相当多的成绩。近年来,我国数学教育界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也极其重视,并且以探索出了许多成功经验。我国学生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连年取得佳绩、在国际水平测试中名列前茅,这些都是我国数学教育水平高的有力证据,我国数学教育水平高的另一个证据是,在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的测试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亚洲参加国的测试成绩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因此,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高水平成绩绝不是偶然的,是有厚重的历史积淀的,是几代、十几代数学教育工作者辛勤劳动、共同的结晶,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是对于现行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是应该予以正视的。就在我们的教育界为上述的成就感到欢欣鼓舞时,社会上也存在着另外一种不同的声音“现行中小学数学课程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我们现行的中小学数学内容一些学生学不好,学不了,成为数学学习上的失败者;另一方面,很多有价值的内容我们的学生没有机会接触,特别表现在数学思考方法、 2

体育中数学问题

第7讲体育中的数学问题 知识要点 同学们喜欢的体育比赛吗?你知道足球世界杯要决出冠军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吗?你知道小组赛至少要积多少分就可以确保出线吗?……太多有趣的问题等着我们去发现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索体育中的数学问题吧! 知识链接: 淘汰赛:分单淘汰赛和双淘汰赛。单淘汰赛只要输一场比赛就会被淘汰了,而双淘汰赛两支球队对之间要进行两场比赛,记总成绩来决定胜负,通常分主客场进行。 循环赛:分单循环赛和双循环赛。单循环赛小组内的每两支球队都要进行一场比赛,而双循环赛每两支球队之间都要进行两场比赛。循环赛一般通过积分来计算名次,如果积分相同则会根据比赛胜负情况或净胜球等因素来排名。 精典例题 例1:“世界杯”足球赛中,小组出线的十六支球队将按照以下单淘汰赛的规则进行比赛:分成八组两两对决,胜者晋级八强,再两两对决,胜者进入四强……最后决出冠军。那么淘汰赛阶段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模仿练习 二十支篮球队进行单淘汰赛,只要输一场就会被淘汰,那么为了决出冠军需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例2: 20 名羽毛球与动员参加单打比赛,比赛采用单循环赛制,即:任可以画图获列表寻找规律,也可以反向思考:每场比赛淘汰一支队伍。

四年级(上)数学思维训练 数学会让你变成一个善于发现的孩子! - 2 - 何两名队员都要比赛一场,其中冠军赛了多少场?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模仿练习 8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比赛采用单循环赛制,那么这八个人总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精典例题 例3: A 、B 、C 、D 、E 五位同学进行象棋比赛,每两个人都要赛一盘。到现在为止,A 已经赛了4盘,B 赛了3盘 ,C 赛了2盘,D 赛了1盘,那么此时E 赛了几盘? 模仿练习 画图连线解决 先思考每位运动员赛了多少场?再思考一共赛了多少场?

中国数学史-

中国数学史 数学是中国古代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特点,可以分为五个时期:萌芽;体系的形成;发展;繁荣和中西方数学的融合。 中国古代数学的萌芽 原始公社末期,私有制和货物交换产生以后,数与形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仰韶文化时期出土的陶器,上面已刻有表示1234的符号。到原始公社末期,已开始用文字符号取代结绳记事了。 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有用1~8个圆点组成的等边三角形和分正方形为100个小正方形的图案,半坡遗址的房屋基址都是圆形和方形。为了画圆作方,确定平直,人们还创造了规、矩、准、绳等作图与测量工具。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禹治水时已使用了这些工具。 商代中期,在甲骨文中已产生一套十进制数字和记数法,其中最大的数字为三万;与此同时,殷人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60个名称来记60天的日期;在周代,又把以前用阴、阳符号构成的八卦表示八种事物发展为六十四卦,表示64种事物。 公元前一世纪的《周髀算经》提到西周初期用矩测量高、深、广、远的方法,并举出勾股形的勾三、股四、弦五以及环矩可以为圆等例子。《礼记·内则》篇提到西周贵族子弟从九岁开始便要学习数目和记数方法,他们要受礼、乐、射、驭、书、数的训练,作为“六艺”之一的数已经开始成为专门的课程。 春秋战国之际,筹算已得到普遍的应用,筹算记数法已使用十进位值制,这种记数法对世界数学的发展是有划时代意义的。这个时期的测量数学在生产上有了广泛应用,在数学上亦有相应的提高。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也促进了数学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正名和一些命题的争论直接与数学有关。名家认为经过抽象以后的名词概念与它们原来的实体不同,他们提出“矩不方,

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意义与建议

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意义与建议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意义与建议 郑小瑞 摘要: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历史上的数学成果和影响数学发展的各种因素,探索前人的数学思想,借以指导数学的进展,并预见数学的未来。我国数学家吴文俊说过: “数学教育和数学史是分不开的。”学习一些数学知识,可以使同学们了解数学的发展轨迹,更好地体会数学概念所反映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家们刻苦钻研和勇于开拓的精神,这对开阔视野,启发思维以及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都大有益处。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教学 一、引言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它不仅追溯数学内容、思想和方法的演变、发展过程,而且还探索影响这种过程的各种因素,以及历史上数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数学史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具体的数学内容,而且涉及历史学、哲学、文化学、宗教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内容,是一门交叉性学科。 数学史研究已具有很长的历史,如何在数学教育中运用数学史的知识,充分发挥数学史的作用和价值则是当前数学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1998年4月20日至26日,由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发起,在法国马赛附近的Luminy镇举行了题为“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国际研讨会。张奠宙教授在《重视“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一文中指出:在数学教育中,特别是中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学史知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目前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已经进入系统的研究阶段,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实践性的操作。我国的数学史研究,乃至科学史研究,已经拥有相当规模的队伍。但是,我们的研究似乎还没有注意到如何运用于教学过程,发挥它的应有效益。 现阶段,在一定程度上,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在世界上也算是一流的,也正

最新高考数学答题规范要求

高考数学答题规范要求 高考答题的规范化要求有很多方面:答题工具、答题规则与程序、答题位置、答题过程及书写格式要求等。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可以帮助考生多得分,至少不会失去一些应得分。 一、答题工具 合格的2B铅笔、绘图橡皮(禁止使用涂改液、修正带或透明胶带改错)、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尺、三角板,圆规。 二、答题规则与程序 原则上做题顺序按试题排列顺序即可,以免漏题。不过,在此原则下,还应灵活掌握。由于考试时间很紧,所以应把时间放在得分效益最大的地方,即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这里的刀刃并不是指个别的难题,而是大量的普通题。因为普通题所花时间与所得分数之比是最大的。做完有充分把握得分的容易题,才能做难题,做了难题丢了容易题的做法是很愚蠢的。另外,先把容易的题目做出来,能使紧张的心情逐渐平静,这时再去想难题,会比较从容。如果一开始就去做自己不熟悉的难题,越做不出来心态越坏,时间也花得多,甚至导致本能做出的其它题也没时间去做了。 三、答题位置 按题号在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切不可超出黑色边框,超出黑色边框的答案无效。如需对答案进行修改,可将需修改的内容划去,然后紧挨在其上方或其下方写出新的答案,修改部分在书写时与正文一样,不能超过该题答题区域的黑色矩形边框,否则修改的答案无效。 四、填空题书写格式要求 《考试说明》中对解答填空题提出的要求是“正确、合理、迅速”,因此,解答的基本策略是:快——运算要快,力戒小题大做;稳——变形要稳,防止操之过急;全——答案要全,避免对而不全;活——解题要活,不要生搬硬套;细——审题要细,不能粗心大意。关于填空题,常见错误或不规范的答卷方式有:字迹不工整、不清晰、字符书写不规范或不正确、分式写法不规范、通项和函数表达式书写不规范、函数解析式书写正确但不注明定义域、要求结果写成集合的不用集合表示、集合的对象属性描述不准确。碰到难题可以猜一个答案先填,如0、1、30°、60°等,如果最后真有空余时间,再重新检查修改。 五、解答题书写格式要求 解答题与填空题比较,同属提供型的试题,但也有本质的区别,首先,解答题应答时,考生不仅要提供出最后的结论,还得写出或说出解答过程的主要步骤,提供合理、合法的说明,填空题则无此要求,只要填写结果,省略过程,而且所填结果应力求简练、概括的准确;其次,试题内涵解答题比起填空题要丰富得多,解答题的考点相对较多,综合性强,难度较高,解答题成绩的评定不仅看最后的结论,还要看其推演和论证过程,分情况判定分数,用以反映其差别,因而解答题命题的自由度较之填空题大得多。在答题过程中,关键语句和关键词

《数学史概论》读书报告

《数学史概论》读书报告 数学源自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早期古希腊、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及中国古代都对数学有所研究。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通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运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数学的基本要素是: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以下对李文林著《数学史概论》作一个读后的总结。 一、《数学史概论》简介及其特点 《数学史概论(第2版)》以重大数学思想的发展为主线,阐述了从远古到现代数学的历史。书中对古代希腊和东方数学有精炼的介绍和恰当的分析;同时充分论述了文艺复兴以来近现代数学的演进与变革,尤其是20世纪数学的概观,内容新颖。《数学史概论(第2版)》中西合炉,将中国数学放在世界数学的背景中述说,更具客观性与启发性。《数学史概论(第2版)》脉络分明,重点突出,并注意引用生动的史实和丰富的图片。 本书共分十五章,其中第一章“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介绍了人类在蒙昧时期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逐渐形成了数与形的概念,从最早的手指计数到石头计数,再到结绳计数直到距今大约五千多年前,出现了书写计数以及相应的计数系统。在灿烂的“河谷文明”中,重点介绍了埃及数学和美索不达米亚数学。第二章“古代希腊数学”,介绍了雅典时期和亚历山大时期的数学,其中重点对数学家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及阿波罗尼奥斯及其成就作了详尽的介绍。第三章“中世纪的中国数学”,从古代著作《世本》中提到的黄帝使“隶首作算数”,殷商甲骨文中使用的完整的十进制计数,到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宋元时期达到了发展的高潮。介绍的著作主要有《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算经十书》,介绍了刘徽的“割圆术”和他在面积、体积公式推证的成就,祖冲之父子推算“圆周率”,在推导几何图形体积公式时提出了“出入相补”及“祖氏原理”;第四章“印度与阿拉伯的数学”;第五章“近代数学的兴起”,讲述了中世纪的欧洲,从代数学、三角学、透视学、射影几何等方面的发展向近代数学的过渡,以至解析几何的诞生;第六章“微积分的创立”,分别介绍了牛顿和莱布尼茨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微积分原理;第七章“分析时代”;第八章至第十章,分别以代数、几何、分析这三大领域的变革为主要线索,介绍了19世纪数学的发展;第十一章至十三章是“20世纪数学概观”,分别介绍了纯粹数学的主要趋势、空前发展的应用数学、现代数学成果十例;第十四章“数学与社会”,第十五章“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 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1、与同类书相比,有着最大的空间跨度和时间跨度,从上古的巴比伦、希腊、中国、印度、阿拉伯世界,到中世纪的欧洲,以至20世纪的近代数学、当代数学,遍及世界各地对于数学的贡献地位与影响,都有中肯的评论。2、本书不仅对史实有详尽而忠实的介绍,而且兼有史评史论的作用,更有精辟的历史观。例如作者认为古希腊的数学是一种论证数学,而说中国的古代数学,在南北朝三国时期,也进入到论证数学,刘徽即为其杰出代表之一。至于中世纪欧洲数学的崛起,微积分的创立以及近代数学的诞生史,对于它们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根源,作者都有敏锐的评论。作者对整个数学的发展有着明确的数学史观。3、本书不仅对数学家和他们的学术成就作了概括的介绍,而且对于一些重要成就,不惜花费篇幅,作了较详细的忠实于原始创造的说明。例如阿基米德对于球体积与抛物线弓形面积的计算,刘徽对于 的计算原理和方法,牛顿与莱布尼茨关于微积分的发现过程,以至较近代如康托关于非可数集合的发现等等,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这让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历史的发展,而且还能深入体会数学大师们原始创造的艰苦历程与来龙去脉。4、本书除了数学家们的传统故事外,还介绍了许多有趣的奇闻轶事。 二、对数学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浅谈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的意义,原则方法及其怎样才能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更好的渗透数学史。为今后更好的把数学史融入到中学数学教学当中,使学生们更加有激情的学好数学做好准备。最后分析了当前影响数学史在中学数学中的概况以便更好的、有效的应用到其中。 关键词:数学史;中学数学;教学 自1972年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关系国际小组成立以来,数学史的研究在国内外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尤其在国内,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奠定了数学史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很多教育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数学史进行了研究,其中对数学史的意义及作用、教师数学史知识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对于如何将数学史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直接应用数学史的内容比较少,有的只是后边的阅读。基于此现象本文主要编写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相应的意义。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的一门学科.数学史不单单是数学成就的编年纪录,人类对数学的认识史,它也是数学发展对社会生产、政治、科技、军事、文化的关系史,同时还是一部数学思想的发展史。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数学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史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等方面的教育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数学史的应用却十分有限,或只停留于单纯加入和简单介绍的层面。但是随着课程标准的改革中的要求数学史融入中学数学教学更加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1.数学史融入中学数学教学的背景 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已普遍被人们所认同,而怎样借助数学史来使数学教学活动得到改善和优化,成为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数学史学家等所关注的新问题.因此,为了促进数学史教育价值的实现,为了加强国际间

高中数学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新规则和考试范围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新规则和考试范围 ──高中数学竞赛大纲(修订稿) 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的方针指引下,全国数学竞赛活动方兴未艾,特别是连续几年我国选手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广大中小学师生和数学工作者为之振奋,热忱不断高涨,数学竞赛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了使全国数学竞赛活动持久、健康、逐步深入地开展,应广大中学师生和各级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的要求,特制定《数学竞赛大纲》以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本大纲是在国家教委制定的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精神和基础上制定的。《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一栏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具体作法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课外活动或开设选修课等多种方式,充分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要重视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要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概括、抽象、类比等重要的思想方法。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 《教学大纲》中所列出的内容,是教学的要求,也是竞赛的最低要求。在竞赛中对同样的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与灵活运用能力,特别是方法与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有更高的要求。而“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因此,本大纲所列的课外讲授内容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层次让学生逐步地去掌握,并且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这样才能加强基础,不断提高。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新规则 联赛分为一试、加试(即俗称的“二试”)。各个省份自己组织的“初赛”、“初试”、“复赛”等等,都不是正式的全国联赛名称及程序。 一试和加试均在每年10月中旬的第一个周日举行。 一试 考试时间为上午8:00-9:20,共80分钟。试题分填空题和解答题两部分,满分120分。其中填空题8道,每题8分;解答题3道,分别为16分、20分、20分。 (2009年的旧规则和2008年之前的旧规则略去。) 加试(二试) 考试时间为9:40-12:10,共150分钟。试题为四道解答题,前两道每题40分,后两道每题50分,满分180分。试题内容涵盖平面几何、代数、数论、组合数学等。 (2009年的旧规则和2008年之前的旧规则略去。) 依据考试结果评选出各省级赛区级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由各省负责阅卷评分,然后讲一等奖的考卷寄送到主办方(当年的主办方),由主办方复评,最终由主管单位(中国科协)负责最终的评定并公布。二、三等奖由各个省自己决定。 各省、市、自治区赛区一等奖排名靠前的同学可参加中国数学奥林匹克(IMO)。 根据最新消息,2011年数学联赛的试题规则与2010年相同。 考试范围 一试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一试竞赛大纲,完全按照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即高考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和方法,在方法的要求上略有提高,其中概率和微积分初步不考。

论述中国古代数学史存在互相矛盾的结论

论述中国古代数学史存在互相矛盾的结论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数学史的研究结论中,在数学的思维方式、理论构造、珠算评价等方面存在互相矛盾的结论,造成这些矛盾的原因既有方法论层次上的问题,也有中西古代数学比较标准方面的问题,中国古代数学应当在运演工具、建构模式、价值走向方面建立起自己的理论框架。 【论文正文】 中国古代数学的研究,目前存在着一些彼此对立的研究结论;正确地分析存在着的矛盾结论,无疑会有助于人们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数学,同时也会使人们对数学史研究的方法和评价标准有新的认识。 一、几个有代表性的矛盾结论 如何评价中国古代数学,如何评价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数学的作用以及它取得的成就是每个数学史学者关心的问题。但是目前的一些研究却有着一些矛盾的结论,这些矛盾的结论往往是围绕着认识、理解、评价中国古代数学的关键性理论问题展开的。 1.关于古代数学运用的思维方式问题 中国古代数学是否象古希腊那样明确地运用逻辑思维问题,目前已成为评价中国古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在人们的认识和理解中,数学如果没有严格的逻辑思维形式,那就

很难成为真正的数学理论,袁晓明先生的研究结论与人们的良好愿望相反,他认为中国古代数学不存在象古希腊数学那样以逻辑为基础的思维方式,“与古希腊数学严格地采用逻辑演绎的逻辑思维方式不同,中国数学则是以非逻辑思维为主,即主要通过直觉、想象、类比、灵感等思维形式来形成概念、发现方法、实现推理的。”[1] 郭书春先生通过对《九章算术》的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他认为《九章算术》的注释中已经具有并形成了演绎的逻辑方法及演绎的逻辑体系,“刘徽注中主要使用了演绎推理,他的论证主要是演绎论证即真正的数学证明,从而把《九章算术》上百个一般公式、解法变成了建立在必然性基础之上的真正的数学科学。”[2] 巫寿康先生与郭书春先生的观点相同,他认为:“刘徽《九章算术注》中的每一个题,都可以分解成一些首尾相接的判断,如果仔细分析这些判断之间的联系,就会发现这些判断组成若干个推理,然后由这些推理再组成一个证明,因此可以说,《九章算术注》中的论证已经具备了证明的结构,就大多数注文来说,这其中的推理都是演绎推理,大多数证明也都是演绎证明。”[3] 中国古代数学到底“是以非逻辑思维为主”,还是“主要是演绎证明”,这是中国古代数学研究中一个矛盾的结论,还没有得到统一认识的问题。

《数学史》教学大纲

《数学史》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学分:总学时:54 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开课学期: 先修专业:无后续课程:无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选修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的:能够以数学的、历史的眼光分析数学发展的内在原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方法剖析数学发展史。 (三)课程基本要求:全面了解数学历史的发展过程,了解各个时期主要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和对数学发展的贡献,掌握重要的数学事件,理解主要的数学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历史文化背景。 二、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第一章:综述(8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分三阶段综合叙述数学历史发展过程,掌握各阶段的框架和脉络,理解中外各主要数学中心发展、转移、变化的过程。 2、教学重点:在教学上要求把握一个整体、三个阶段的特点(古典数学、近代数学和现代数学)。 3、教学难点: 4、本章知识点:⒈数学历史发展过程(5学时),作业量:1。 ⒉主要数学中心发展、转移、变化的过程(3学时),作业量:1。 第二章:东、西方初等数学的代表作(4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全面了解东、西方初等数学的代表作,即中国的《九章算术》和古希腊的《几何原本》的内容、背景和特点,把握两者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学术文化特征。 2、教学重点:把握《九章算术》和《几何原本》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学术文化特征。 3、教学难点: 4、本章知识点:⒈数学历史发展过程(2学时),作业量:1。 ⒉主要数学中心发展、转移、变化的过程(2学时),作业量:1。 第三章:作图工具与计算工具(2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通过中、西方古代作图工具、计算工具的形成、发展过程的介绍,重点把握古希腊作图手段——尺规作图法,以及中国古代著名的计算工具——算筹的具体情况和历史背景。 2、教学重点:把握古希腊作图手段——尺规作图法,以及中国古代著名的计算工具——算筹的具体情况和历史背景。 3、教学难点:尺规作图法。 4、本章知识点:⒈尺规作图法及算筹的具体情况和历史背景。(2学时),作业量:1。 第四章:初等几何(2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沿着数的起源、发展的历史轨迹,重点了解记数的方法、数的运算以及数系扩充的历史发展过程,突出中国十进位制的历史地位和功绩,理解在数的扩充过程中,人类所表现出的困惑、好奇和对未知世界执着探索的精神状态。 2、教学重点:数系扩充的历史发展过程。 3、教学难点: 4、本章知识点:⒈数系扩充的历史发展过程。(2学时),作业量:1。 第五章:算术(2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自然数是基数与序数的统一,把握正负数的定义及分数的运算法则,

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意义与建议

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意义与建议 郑小瑞 摘要: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历史上的数学成果和影响数学发展的各种因素,探索前人的数学思想,借以指导数学的进展,并预见数学的未来。我国数学家吴文俊说过: “数学教育和数学史是分不开的。”学习一些数学知识,可以使同学们了解数学的发展轨迹,更好地体会数学概念所反映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家们刻苦钻研和勇于开拓的精神,这对开阔视野,启发思维以及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都大有益处。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教学 一、引言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它不仅追溯数学内容、思想和方法的演变、发展过程,而且还探索影响这种过程的各种因素,以及历史上数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数学史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具体的数学内容,而且涉及历史学、哲学、文化学、宗教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内容,是一门交叉性学科。 数学史研究已具有很长的历史,如何在数学教育中运用数学史的知识,充分发挥数学史的作用和价值则是当前数学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1998年4月20日至26日,由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发起,在法国马赛附近的Luminy 镇举行了题为“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国际研讨会。张奠宙教授在《重视“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一文中指出:在数学教育中,特别是中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学史知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目前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已经进入系统的研究阶段,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实践性的操作。我国的数学史研究,乃至科学史研究,已经拥有相当规模的队伍。但是,我们的研究似乎还没有注意到如何运用于教学过程,发挥它的应有效益。 现阶段,在一定程度上,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在世界上也算是一流的,也正因为如此,我国的数学才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基础知识、牢固掌握数学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我们都有非常成功的经验,也取

数学史作业

浅谈学习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意义 冷泠 (长江师范学院数计院,重庆涪陵 408100) 摘要:一般来说,在学理的学生眼中的历史是枯燥乏味、死板无趣的。而数学呢,在填鸭式的教学、题海战术的攻击下,部分学生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却逐渐对数学感到了厌烦与冷漠。那么,当“乏味”的历史遇上“枯燥”的数学时,会有什么样的火花呢? 关键词:《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数学史;教育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通过数学史的学习能使学生“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因此,为了让我们全面了解数学科学,为了我们能够更深刻的了解数学教育的目的,更是为了让我们进一步认识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充分发挥数学史知识在进行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那么,以下我就对数学史的教育功能作一探讨: 1、学习数学史使人明智。 一般来说,在学理的学生眼中的历史是枯燥乏味、死板无趣的。而数学呢,在填鸭式的教学、题海战术的攻击下,部分学生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却逐渐对数学感到了厌烦与冷漠。那么,当“乏味”的历史遇上“枯燥”的数学时,会有什么样的火花呢?一味的急功近利,为了考试而学习。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学生们学习的效果。因此,要从思想上改变同学们对数学的看法,就显得额外的重要。我们在数学的教学中学习中就更不能忽略数学的美,不能忽略数学史的历史意义。 列宁曾说:“一种科学的历史是那门科学最宝贵的一部分,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以智慧。”数学史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的精深的数学知识,还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知识的创造过程。然而通过对这种创造过程的了解,又可以使学生们体会到更细微的、更谨慎的数学思维过程,这不仅仅是教科书中那些天衣无缝、失去了生气与天然的被标本化了的数学。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史可以引导我们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课堂气氛,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并且历史上还有很多著名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方法,都是十分有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的。虽然说填鸭式的教学、

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数学史

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数学史 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数学史 数学教学一 1.讲故事策略 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欧拉,他在晚年不幸双目失明, 接着一场无情的大火又使他的大部分手稿荡然无存。尽管遭受一系 列的不幸和沉重打击,欧拉仍然屹立没有倒下。他的数学研究照常进行,他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是罕见的。心算不仅限于简单的运算, 高等数学同样可以用心去算。在失明后的17年里,欧拉回忆补写了400多篇论文。因为欧拉身残志坚、百折不挠的毅力及无与伦比的 数学贡献,后人把他誉为“数学英雄”。在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一个数 学小故事,就是创设一个教学情景,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 趣与动机,同时还可以借故事引入要教的概念或要解决的问题,而 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的毅力,增强其不断探索的精神。 2.追溯历史起源策略 数学教科书上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概念、定理和公式是经过千锤百炼完美无缺的逻辑体系,略去了复杂曲折的发现过程。如函数概念 的发展,从笛卡尔给出最简单的函数概念开始,经过莱布尼兹、贝 努利、欧拉、柯西、黎曼、狄利克雷、维布伦等人的努力,一步步 发展,其间经历了六七次扩充,才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函数概念。如果我们在讲课时只重结论不重过程,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只会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厌倦感和枯燥感。 对于当前的高等数学教学而言,其历史演变过程对于刚进入大学 学习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再如,极限概念是高等数学中一个非常 重要的基础概念,由于学习不可能再现所有知识的发生过程,加上当 前的高等数学教材基本上都是按照“公理―定义―定理―证明”的

严谨逻辑系统来讲述,所以学生要在两三周之内做到从极限的直观描 述过渡到极限的“ε-N”、“ε-δ”语言的认知是很困难的。通过 介绍微积分的发展史,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个概念是孕育了两千多年才 变得清晰的。即使是牛顿、莱布尼兹在当时也没有透彻地理解微积 分的很多概念。 数学教学二 厘清预期目标、运用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数学教育中运用数学史的理论和实践中常存在脱节现象.首先是《高中课标》中数学史的定位和运用的预期目标存在不一致,没有 深入考虑定位转化为具体的预期目标,理论和实践中确立运用数学 史的预期目标时对定位认识不深、关注不够.其次,预设目标和运用 方式之间关系不清,常以应然来解释实然,或反之. 重视设计和开发相关资源 《高中课标》中定位的数学史是数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作为数学文化载体的数学文化史,要求从社会文化视角宏观地解 释数学主体、数学活动和数学理论等要素,揭示数学的文化价值及 其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向学生展示同一文化内或不同文化间数学知识 的发展进程与方式 超越单纯胜利者认知视角从社会文化审视特定历史时刻竞争性数学研究间的对抗,并基于此重构学生易于接受的呈现方式和教学序列.一线教师的能力、精力和资源等不足以单独完成此项工作.因此,调动数学、数学教育、数学史等相关方面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形成 特定工作团队,深入研究和开发相关资源是有效落实《高中课标》 相关要求的关键. 数学教学三 (一)通过数学史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教学活动中,为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激发,主要可从情感层面着手,其主要指利用数学史中的趣题、传记或小故事等吸引学生 注意力。以教学中空间直角坐标系内容为例,教学之处教师便可采

赛制中的数学问题.

赛制中的数学问题 大峪一小白丰莲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简单的球类比赛赛制,会画图用淘汰赛和单循环赛制解决实际问题。 2、扩展数学视野,拓宽认知领域,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合理的思维习惯。 3、架起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会画图运用和实施淘汰赛和单循环等赛制从而获得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2008年北京奥运会刚刚拉下帷幕,你们一定观看了许多比赛吧!你最喜欢看什么比赛? 学生自由发言…… 你们知道老师最喜欢什么比赛吗? 出示:2008女子乒乓球颁奖的画面: 2008年8月22日,在北京大学体育馆中,同时升起了三面五星红旗,张怡宁、王楠、郭跃包揽了乒乓球女子单打的金银铜牌。 我很喜欢看乒乓球比赛,看着很过瘾。 2、你知道在乒乓球比赛中,有什么样的比赛方法吗? 答:淘汰赛、循环赛(板书) 找同学演示什么是淘汰赛和循环赛:(循环赛演示时注意不重复要说明原因,勾起数线段方法的回忆) 淘汰赛:比赛的两支队,胜者进入下一轮,输者被淘汰。一般抽签决定哪两队进行比赛。 单循环赛:每一支队与组内其他队进行一场比赛。 循环赛根据比赛需求还可以设双循环,也就是每只队与其他队进行两场比赛。单循环赛和淘汰赛是球类比赛中常用的赛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赛制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出示:大峪一小五年级准备开展一次乒乓球比赛,四个班参加比赛。你能帮助设计一下比赛的形式吗? 生:单循环赛 生:淘汰赛 2、为什么选用循环赛?

生:一共4个队,想让每个队都与其他队比一次。公平。给每个队公平竞争的机会。 为什么用淘汰赛? 生:省时间。 3、你们说得都有道理,那就请两个人一组,选择你们想用的比赛方式,把比赛的过程画一个示意图,然后再算一算冠军产生,需要进行几场比赛? 4、反馈: 方案一:淘汰赛 图:1班2班3班4班A B C D 2+1=3 方案二:单循环赛: 图:1班2班3班4班 图:A B C D 3+2+1=6 看到这个示意图,你觉得熟悉吗?(联系以前学习过的数线段的方法) 师:所以我们计算循环赛的场数就是应用了我们以前学习的数线段的方法。问:采用循环赛,每支队伍进行了几场比赛?3场。 为什么不用3×4=12? (有重复的)A与B比赛,也就是B 与A比赛。 因此在体育比赛中还有一种计算循环赛场数的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队数×(队数-1)÷2 = 场数 用这个方法该怎么列式计算? 我们既可以用这个方法计算循环赛的比赛场数,也可以用刚才的方法进行计算。 师:4个队参加比赛,同学们设计了两种比赛的方法。那么如果你是参加比赛的队员,你希望本次比赛采用哪种比赛形式? 师:如果参赛队不多,我们可以采取单循环赛,这样每个队都能与其他的队赛一次。如果参赛队比较多,可以分组进行循环赛,然后进行淘汰赛。或者先进行淘汰赛,再进行循环赛。循环赛和淘汰赛可以混合使用。到底采用哪种比赛方式,要根据参赛队的多少、时间限制以及场地器材等条件来决定。 三、练习: 门头沟社区要进行一场足球比赛,一共有16个队参赛。 1、如果让你来设计比赛的方案,你准备怎么设计呢? 生:分组循环赛 生:淘汰赛 生:先分组,再淘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