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注册工程咨询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与创新发展路径探讨试题83分

2019年注册工程咨询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与创新发展路径探讨试题83分
2019年注册工程咨询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与创新发展路径探讨试题83分

1.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全国两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职责不包括()。

A.标准制修订

B.标准化研究

C.标准培训

D.标准交流推广

E.标准的具体实施

F.国际标准化

2.企业两化融合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可共同表征企业两化融合不断跃升的阶段特征和内涵。

A.起步建设、单项提升、集成覆盖和创新突破

B.起步建设、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和创新突破

C.起步建设、单项突破、集成覆盖和创新提升

D.起步建设、单项提升、集成覆盖和创新突破

3.属于高级生产要素的是(),属于一般生产要素的是()。①土地②劳动力③资本④管

理⑤技术⑥数据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④⑤⑥,①②③

D.③⑤⑥,①②④

4.加强产学研合作,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平台,发展()的新型研发服务。

A.虚拟在线、开放共享、协同创新

B.虚拟在线、敏捷高效、按需供给

C.虚拟在线、有效供给、互联互通

D.开放共享、协同创新、按需供给

5.下列对两化融合管理原则中战略一致性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是()。

A.将两化融合提升到战略高度

B.将两化融合作为企业最高战略目标

C.两化融合要与组织战略保持一致

D.两化融合是组织战略有效执行和落地的重要途径

6.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具备显著的生态优势,具体是指()。①庞大的人才(用户)优势②丰富的系统性工程建设经验③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④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⑤全球最完备的互联网生态体系⑥领先的技术优势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7.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工作组织体系中不包括()。

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领导小组

B.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专家指导委员会

C.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联合工作组

D.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秘书委员会

8.第二次产业革命带来的管理变革是()。

A.泰勒制,科学管理理论

B.丰田制,精益管理模式

C.信息时代管理理论

D.泰勒制,精益管理模式

9.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10.经过“实践-理论-实践”多轮次循环,电子一所牵头起草的《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GB/T 23020,简称《评估规范》),于()正式发布。

A.2011年9月

B.2012年9月

C.2013年9月

D.2014年9月

11.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支撑服务能力,主要任务包括()。①夯实自动控制与感知技术基础②发展核心工业软硬件③提升工业云与大数据服务能力④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⑤逐步完善工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2.2017年5月,《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总则和框架部分已于()完成国际标准立项。

A.ITU

B.ISO

C.IEEE

D.IEC

13.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个一级指标。

A.四

B.五

C.六

D.七

14.2017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延续了近几年的()态势,整体向更深层次、更高阶段演进。

A.高速增长

B.增长

C.缓慢增长

D.平稳不变

15.围绕两化融合的推进主体(“谁来做”)、活动对象(“做什么”)、基础资源条件(“基于什么做”)三个基本问题,从()三个视角出发构建两化融合生态系统。

A.组织生态、价值网络、资源环境

B.组织结构、价值生态、资源环境

C.组织环境、价值网络、资源生态

D.组织网络、价值生态、资源环境

2.多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加快关键亟需标准研制,包括()。

A.企业标准

B.团体标准

C.行业标准

D.国家标准

E.国际标准

2.两化融合的基本要素包括()。

A.数据

B.技术

C.组织结构

D.业务流程

3.支持制造企业与()开展多领域合作,整合线上线下交易资源,打造高效协同的生产流通一体化新生态。

A.电子商务企业

B.物流企业

C.金融企业

D.研究院所

4.下列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与组织现有运行机制之间的关系,论述正确的有()。

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覆盖组织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

B.组织应修订和完善现有与工业化以及信息化相关的制度,以适应信息时代融合创新的发展需求

C.组织应变革现有制度,尤其是制度之间的关系,破除工业化职能分工体系壁垒,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网络

D.组织应因时、因地制宜地制定新制度,创建并完善信息时代系统化、体系化的现代化管理和运行机制

5.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推广应用包括()。

A.政府精准决策

B.行业精准引导

C.市场精准服务

D.企业精准决策

6.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本框架包括哪些循环()。

A.战略循环

B.要素循环

C.管理循环

D.技术循环

7.“十三五”两化融合发展基本思路包括()。

A.既注重技术创新, 也注重管理变革

B.既注重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也注重培育发展新动能

C.既注重关键点突破, 更注重系统能力提升

D.既注重制造企业,也注重ICT企业

E.既注重继承发扬,也注重创新突破

8.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工作有效支撑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量化目标包括()。

A.关键工序数控化率

B.数字化设备联网率

C.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

D.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

E.新产品研发周期

F.工业云企业用户

G.库存资金周转率

9.研究新时代两化融合新特征、新内涵、新要求,要()。

A.围绕统揽两个强国建设的总纲

B.围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

C.围绕相关政策文件研究制订和落实

D.探索形成产业创新变革的中国方案

E.做好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和实施

10.比较中美德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下列论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中国与美德在工业基础和工业know-how方面差距显著

B.中国工业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不足

C.中美德在信息基础设施及ICT技术能力方面各有所长

D.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具有全球最旺盛的市场需求和最完备的互联网生态11.两化融合生态系统与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包括()。

A.协调兼顾,创新引领

B.系统融合,突出重点

C.自主可控,开放合作

D.动态优化,持续改进

12.对于制造业企业,根据生产类型不同,分为()评估问卷。

A.流程型制造

B.混合型制造

C.离散(大批量)

D.离散(中小批量)

E.离散(复杂单件)

13.下列关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内涵描述正确的是()。

A.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B.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融合点

C.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D.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14.两化融合标准体系包括()。

A.通用共性标准

B.基础设施标准

C.产品生命周期标准

D.企业(组织)管控标准

E.产业链标准

F.行业应用标准

G.特定企业标准

15.IT资源广泛互联促进了IT能力的()。

A.软件化

B.模块化

C.标准化

D.平台化

3.判断题【本题型共8道题】

1.数字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简称两化融合。()

Y.对

N.错

2.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战略循环包括从战略到可持续竞争优势到新型能力的一个循环过程。()

Y.对

N.错

3.两化融合生态系统、工业

4.0参考体系架构、工业互联网参考架构等在传统工业理论对产业发展规律和边界的认知范围内,融入了信息时代的新理念、新规律和新方法。()

Y.对

N.错

4.智能工厂、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是规划中重点提出的生产新模式。()

Y.对

N.错

5.新一代产业变革是管理的变革。()

Y.对

N.错

6.2018年6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复成立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指导单位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秘书处承担单位为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Y.对

N.错

7.两化融合服务联盟成立于2013年10月,是工信部指导下,由参与两化融合相关工作的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非盈利性社会组织。()

Y.对

N.错

8.“十三五”两化融合标准体系发展目标之一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体系初步形成,超过15万家企业开展贯标。()

Y.对

N.错

2019咨询工程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83分卷

在线考试: 1.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两化融合以()为关注焦点。 A.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 B.战略一致性 C.领导的核心作用 D.新型能力 2.工业互联网发展,全球正处于格局未定的()和规模化扩张的(),中国正处于抢占工业互联网主导权的()。 A.关键期、窗口期、战略机遇期 B.窗口期、关键期、战略机遇期 C.战略机遇期、窗口期、关键期 D.战略机遇期、关键期、窗口期 3.2017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延续了近几年的()态势,整体向更深层次、更高阶段演进。 A.高速增长 B.增长 C.缓慢增长 D.平稳不变 4.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5.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6.广泛深入开展贯标培训,不包括()。 A.完善培训体系 B.分层次、分类别、分渠道开展培训 C.培育新型企业家 D.建立培训中心 7.比较我国两化融合与德国工业4.0,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对应()阶段。 A.工业2.0 B.工业2.0向3.0过渡 C.工业3.0 D.工业3.0向4.0过渡 8.全面推动()贯标,持续打造企业可持续竞争能力。

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B.两化融合标准 C.两化融合标准体系 D.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 9.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本框架中的管理循环不包括步骤()。 A.策划 B.支持、实施与运行 C.实践 D.评测 E.改进 10.下列关于《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不是我国针对两化融合的首个体系类国家标准 B.全面解析了企业两化融合的内涵、要素和关键环节 C.全面剖析我国大量先进企业典型案例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两化融合 的概念和体系框架 D.企业实施两化融合、研究制订战略发展规划的建设指南E. 为企业 展示了两化融合的全景图 11.()正逐渐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聚焦点和关键突破口,商业价值仍处于探索阶段。 A.IaaS B.PaaS

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精)

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欧阳中球 2010年,县委、县政府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为重点,围绕“工业倍增”行动计划,着力实施“621工程”,全县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项目建设持续向好、园区活力持续增强、工业规模持续做大、经济质量持续提高。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5家,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148.26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增加值42.5亿元,同比增长30.05%。实交工业税金1.46亿元,同比增长49.8%。完成技改投资29.80亿元,同比增长37%;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1%。全年工业用电达2513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4.66%,表明工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达到38.7%,同比增长3.4个百分点,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凸显。 2010年,我局再次帮助企业争取各级财政无偿投入奖励资金超过千万元,拉动了企业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我局的衡阳经济网成为全国百强经济网站和湖南省核心公共服务平台。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在连续两年获得市先进和省红旗单位的基础上,今年各项指标都非常扎实,有望再次获得先进。 2011年,县经济和信息化局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突出工业招商,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服务平台,确保各项指标圆满完成。 一、突出工业招商 衡阳县工业经济已经进入快车道,承接产业转移形势大好,但沿海产业转移具有阶段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所以要始终抓住工业招商这个牛鼻子,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围绕产业转移、资源开发、技术改造等滚动发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确保重大工业项目梯次跟进。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调动乡镇政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乡镇基地建设,推动界牌、石市、关市、井头、金兰、演陂、库宗、洪市、渣江等乡镇建立工业新区。协调抓好一批总投资过5000

国内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状与趋势 (1)发展现状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信息化战略计划,如法国的信息社会行动计划、德国的21 世纪信息社会计划等。随着这些计划的实施,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各个工业门类中去,对这些国家的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技术融合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数控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敏捷制造技术等技术已经成熟,并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使设计、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在产品融合方面,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都含有电子信息技术成分。例如,在航天器(如卫星、宇宙飞船、火箭)、飞机、汽车、船舶中,都装备了电子仪器仪表;在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等家电产品中,许多都采用了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了从传统家电到智能家电的转变;普通机床通过增加数控系统,就成为了数控机床,价值得到很大的提升。在业务融合方面,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产品数据管理(PD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资产管理系统(EAM)、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管理软件在工业企业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减低了管理成本。在产业衍生方面,发达国家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催生出发达的ICT 产业,促进了与两化融合有关的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如咨询业、会展业。 (2)发展趋势 在技术融合方面,信息技术在工业发展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将不断增强。工业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正在加速朝着以计算机控制为主,以定制化、智能化、柔性化和集成化为特征的自动化生产方向发展。在产品融合方面,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将成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因素。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将越来越高。在业务融合方面,企业管理信息化将从信息系统相互独立向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方向发展,信息化将向上下游延伸,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决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在产业衍生方面,ICT 产业以及与两化融合有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探讨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路径探讨 摘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农业发展新难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实践表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选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政策着力点在于建立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目标在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依托农业资源整合市场要素,注重“产、城、人”互动融合,借力金融政策支持,坚持市场导向。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融合;农业现代化;市场导向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5-0068-04 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紧接着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成为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亮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农业现代化。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选择。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新常态下,我国农业出现了农业增产、进口量增加和库存量增加的“三量齐增”现象。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产业竞争力弱的现象制约着农业现代化,成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任务。我国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根本上是供给侧出了问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农业发展新难题、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 1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现实选择。近年来,经济“新常态”在农业领域的表现突出,粮价大跌,橘子、冬枣、香蕉、苹果滞销,最近又是大白菜价格持续走低,似乎农产品滞销、价格走低成为了“新常态”。农产品“价低卖难”、农民增产不增收,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小康提出了新的挑战。然而,农产品市场上也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部分具有“安全保障”特征的高端农产品不愁销路,甚至出现“托人”代买的现象;二是部分产品虽然价格高,但依然供不应求。如陕西潼关的软籽石榴、眉县的猕猴桃等。这些现象表面上看是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但事实上还是产销不对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销不对路的原因在于“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实现供需匹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需要在“供给侧”进行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意味着在农产品的供给数量、品种和质量上,要与社会的总体需求相契合。通过“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提高农业生产的“有效供给”,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2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指的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了农业生产模式“工业化”、生产技术现代化和经营管理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是改造传统的农业“供给”。农业供给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矫正农业资源要素配置的扭曲。推行农业供给侧改革,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环境,同时优化农业资

注册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92分)

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15道题】 1.企业两化融合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可共同表征企业两化融合不断跃升的阶段特征和内涵。 A .起步建设、单项提升、集成覆盖和创新突破 B .起步建设、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和创新突破 C .起步建设、单项突破、集成覆盖和创新提升 D .起步建设、单项提升、集成覆盖和创新突破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2.两化融合生态系统、工业4.0参考体系架构、工业互联网参考架构分别是哪个国家的( )。 A .中国、美国、德国 B .中国、德国、美国 C .中国、德国、日本 D .美国、德国、日本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3.举旗定向,按照十九大精神( )。 A .做好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和实施 B .健全开放协作的市场化服务体系 C .持续开展宣贯交流活动 D .加速关键亟需标准研制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4.在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工程中,重点扶持安全可控的()。 ①工业基础软硬件②高端行业应用软件③嵌入式系统④新型工业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⑥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5.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6.比较我国两化融合与德国工业4.0,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对应()阶段。 A.工业2.0 B.工业2.0向3.0过渡 C.工业3.0 D.工业3.0向4.0过渡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7.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支撑服务能力,主要任务包括()。①夯实自动控制与感知技术基础②发展核心工业软硬件③提升工业云与大数据服务能力④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⑤逐步完善工业信 息安全保障体系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2020年咨询师继续教育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2.经过“实践-理论-实践”多轮次循环,电子一所牵头起草的《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GB/T 23020,简称《评估规范》),于()正式发布。 A.2011年9月 B.2012年9月 C.2013年9月 D.2014年9月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3.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具备显著的生态优势,具体是指()。①庞大的人才(用户)优势②丰富的系统性工程建设经验③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④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⑤全球最完备的互联网生态体系⑥领先的技术优势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本框架中的管理循环不包括步骤()。 A.策划 B.支持、实施与运行 C.实践 D.评测 E.改进 用户答案:[B] 得分:0.00 5.举旗定向,按照十九大精神()。 A.做好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和实施 B.健全开放协作的市场化服务体系 C.持续开展宣贯交流活动 D.加速关键亟需标准研制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6.2017年5月,《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总则和框架部分已于()完成国际标准立项。 A.ITU B.ISO C.IEEE D.IEC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7.《中国制造2025》强调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线,()是主攻方向。 A.两化融合、智能制造 B.智能制造、两化融合 C.两化融合、人工智能 D.信息化、两化融合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8.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是(),关键是(),核心是()。 A.制造能力的平台化,制造业企业全面数字化、网络化,人与机器智能的融合创新 B.人与机器智能的融合创新,制造能力的平台化,制造业企业全面数字化、网络化 C.制造业企业全面数字化、网络化,制造能力的平台化,人与机器智能的融合创新 D.制造业企业全面数字化、网络化,人与机器智能的融合创新,制造能力的平台化用户答案:[D] 得分:0.00 9.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三个一级指标的评估内容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 A.服务、运营、生产 B.制造、管理、运营 C.管理链、价值链、服务链 D.产品、企业管理、价值链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10.已发布/待发布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国家标准数量是()。 A.3 B.4

2019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考试之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96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全面推动()贯标,持续打造企业可持续竞争能力。 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B.两化融合标准 C.两化融合标准体系 D.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 用户答案:[A]得分:2.00 2.关于两化融合标准内容建设的优先级的描述,不包括(). A.第一优先级,尽快完成制修订,以奠定标准化体系框架内其他标准的建设基础 B.第二优先级,支持全面提升企业综合集成水平,为智能创新奠定基础的相关标准 C.第三优先级,两化融合发展逐步突破“综合集成困境”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开展研制的相关标准 D.第四优先级,两化融合发展达到“创新突破",再进一步开展研制的相关标准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3.加强产学研合作,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平台,发展()的新型研发服务. A.虚拟在线、开放共享、协同创新 B.虚拟在线、敏捷高效、按需供给 C.虚拟在线、有效供给、互联互通 D.开放共享、协同创新、按需供给 用户答案:[B]得分:2。00 4。企业两化融合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可共同表征企业两化融合不断跃升的阶段特征和内涵。

A.起步建设、单项提升、集成覆盖和创新突破 B.起步建设、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和创新突破 C.起步建设、单项突破、集成覆盖和创新提升 D.起步建设、单项提升、集成覆盖和创新突破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5.两化融合以()为关注焦点。 A.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 B.战略一致性 C.领导的核心作用 D.新型能力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6。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工作组织体系中不包括()。 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领导小组 B.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专家指导委员会 C.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联合工作组 D.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秘书委员会 用户答案:[D]得分:2.00 7.下列关于《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不是我国针对两化融合的首个体系类国家标准 B.全面解析了企业两化融合的内涵、要素和关键环节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GBT 23001-2017)-Word版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 GBT 23001-2017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可持续竞争优势、领导作用、策划、支持、实施与运行、评测、改进的通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下列需求的(各类)组织: a)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和持续改进,打造信息化坏境下的新型能力; b)通过内部或外部(包括评定机构)评定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证实其在信息化环境下具有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版本使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000-2017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23020-2013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3000-2017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可持续竞争优势 4.1总则 组织应深刻认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坏境变化,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打造信息化坏境下的新型能力,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4.2识别组织的内外部坏境 组织应识别与其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有关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组织应对这些外部和内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确定。 注1:这些因素可能包括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及数字化、网路化、智能化所带来的影响。 注2:外部坏境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国内外文化、法律法规、政策、客户需求、合作伙伴、市场态势、竞争对手、行业标杆、技术发展趋势等。 注3:内部环境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组织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现状等。 4.3以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 4.3.1识别和确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要 组织应将两化融合作为贯穿战略始终的重要内容。 组织应围绕其战略,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按照所形成的规定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进行识别、调整、评审和确定,并保留文件化信息。 组织确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应与其战略相匹配。 4.3.2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 组织应按照所确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对信息化的新型能力进行策划、实施、运行、评测与改进,确保获取与组织的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4.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4.4.1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并通过文件化信息予以明确。 在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内外部环境,见4.2; b)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见4.3.1;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着力点-2019年文档资料

推进农村 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着力点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发展的重大政策导向。 同年 12月 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 2015〕93 号) 正式发布,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到“拓宽农民增收 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加快转变农业发展 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等战略高度。 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其全部六部分 30 条内容中 部分共 4 条内容部署“推进农村产业融合,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 快 增长”。当前,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推进农村一二三产 业融合发展问题, 对于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和促进农业、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 义。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链延伸、 产业范围拓展和产 业功能转型为表征, 以技术融合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 发展和发展方式 转变为结果,通过实现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 资生产和流通 业、 农业和农村服务业在农村的融合渗透与交叉重 组,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实现产业跨界融合、要 素跨界流动和资源集约配置, 激发新的市场需求及其在农村的整 合集成,带动农村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农 ,专列第三 以产业

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要通过以下路径或模式来实现。 路径 1:按顺向融合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 立足农业,向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直销、餐饮、农产品物 流等农村服务业等顺向融合, 如兴办农产品产地加工业、 建立农 产品直销店等, 甚至直接形成链接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消费的农业 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参见案例 1)。少数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 甚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该路径的实施主体, 逐步形成影响 农业产业链的科技开发能力, 并在构建本土农业产业链、 球农业价值链的过 程中, 逐步扩大对资源、 要素甚至农产品品牌 的整合能力, 形成对农业产业链的控制力、 对农户从事农业产业 化经营的辐射带动力,提升农业产业链增值能力。 案例1:湖北省YC 市XXHD 柑橘专业合作社2006年成立时 纯粹从事柑橘种植,现已发展到集柑橘生产、加工、销售、果蔬 冷链物流、农业科技开发、柑橘文化和农业生态旅游于一体,形 柑橘基地 1.7 万亩,辐射柑橘面积 10 万亩; 2014 年实现柑橘销 售 10.6 万吨,营业收入 3.6 亿元,综合利税 800 余万元;已被 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全省 5 强农民专业合作社, 省 级农业产业化、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近年来,该合作社按 照“合作社 +基地+成员+实体”方式,投资成立了 6家实体。牵 头15家合作社联合组建了湖北 XXH 柑橘联合社,实行“整合资 源、优势互补、抱团经营、共同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同时按照“成员股和投资股”的思路,探索成员资金互助方式, 解决合作社实体发展的资金困难。 合作社的标准化果园建设、 专 业化技术服务、商品化加工包装、 多层面宣传推广和品牌化营销, 有效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该合作社还通过疏通外贸出 口、农超对接、农商对接、电子商务等渠道,构建畅通发达的市 场销售网络, 有效规避了柑橘销售由中间商把控、 利益向中间商 流失的问题,带动了柑橘收购价格和橘农收入的提高。 路径 2:按逆向融合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 依托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企业,建设优质、高效、生态、安全 甚至高产的农产品原料基地, 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逆向融合。 借 此,为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企业提供数量稳定、 质量安全的农产品 原料保障, 强化覆盖全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案例 2)。 结合逆向延伸农业产业链, 深化农业产业链分工, 还可以丰富农 业产业链对接全 成围绕柑橘产业链、 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该合作社现有

【98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 【试卷总题量: 38,总分: 100分】用户得分:98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比较我国两化融合与德国工业4.0,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对应()阶段。 A.工业2.0 B.工业2.0向3.0过渡 C.工业3.0 D.工业3.0向4.0过渡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2.下列关于《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不是我国针对两化融合的首个体系类国家标准 B.全面解析了企业两化融合的内涵、要素和关键环节 C.全面剖析我国大量先进企业典型案例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两化融合的概念和体系框架 D.企业实施两化融合、研究制订战略发展规划的建设指南E. 为企业展示了两化融合的全景图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3.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具备显著的生态优势,具体是指()。①庞大的人才(用户)优势②丰富的系统性工程建设经验③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④良好的

基础设施条件⑤全球最完备的互联网生态体系⑥领先的技术优势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4.两化融合生态系统、工业4.0参考体系架构、工业互联网参考架构分别是哪个国家的()。 A.中国、美国、德国 B.中国、德国、美国 C.中国、德国、日本 D.美国、德国、日本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5.广泛深入开展贯标培训,不包括()。 A.完善培训体系 B.分层次、分类别、分渠道开展培训 C.培育新型企业家 D.建立培训中心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6.2017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延续了近几年的()态势,整体向更深层次、更高阶段演进。 A.高速增长 B.增长 C.缓慢增长 D.平稳不变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7.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支撑服务能力,主要任务包括()。①夯实自动控制与感知技术基础②发展核心工业软硬件③提升工业云与大数据服务能力 ④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⑤逐步完善工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8.经过“实践-理论-实践”多轮次循环,电子一所牵头起草的《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GB/T 23020,简称《评估规范》),于()正式发布。 A.2011年9月 B.2012年9月 C.2013年9月 D.2014年9月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从对信息化的意义建构角度理解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以上海烟草为例 1. 导言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理解与研究,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Introduction),并提出本文不但提出了信息化意义建构,而且提出了共演的意义建构框架。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崭新命题。关于如何理解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学者与产业界专家进行了充分的解读,认为融合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协同发展而不是简单集成,融合的最高境界是“意识不到信息化的存在”{计算机世界报, 2007 #2100}。但在理论上,对于什么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还缺乏系统的分析和讨论,特别是怎样理解融合产生的过程,还缺乏微观层次的解释。本文从企业对信息化的意义建构角度讨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过程。意义建构(sensemaking)是组织的一项重要活动,组织通过理解其外部环境,产生对环境意义的理解,并在组织成员中交流与互动从而产生对外界环境的“集体理解”,并基于这种理解采取下一步行动{Isabella, 1990 #2101; Sackmann, 1991 #2102; Starbuck, 1988 #2103; Weick, 1993 #2104}。组织意义建构过程代表了组织对外界环境的认识过程。信息化对于工业企业而言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与环境互动,但不同的企业,以及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对于信息化这一外部环境的意义建构过程是不同的。从企业层面出发,了解不同的阶段企业信息化意义建构的过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融合的历史,找到融合的规律。本文以上海烟草为例,提出了一个共演的(Coevolution)的意义建构框架,解释了在信息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是怎样理解信息化,并进行信息化实施、融合的。最后对针对信息化发展的一般过程模型提出了一个统一的框架,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 2. 意义建构理论 ?明确本文研究的是组织层次的意义建构;详细解释什么是信息化的意义建构(提出信息化意义建构的一般模型,图0);解释从信息化意义的建构我们可以看到什么。 ?对意义建构需要进一步深入地理解:意义建构过程,讨论:意义赋予、意义接受,单向与双向的意义建构,以及这些过程对于我们研究人员的意义。 意义建构是指组织理解外部环境,并将对环境的理解以文字等方式显性化,以此作为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管理办法(试行)》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管理办法 (试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4年12月15日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评定管理组织 (1) 3 评定机构要求 (1) 4 评定人员要求 (2) 5 评定管理平台 (2) 6 评定程序 (3) 6.1 初次评定 (3) 6.1.1 受理评定申请 (3) 6.1.2 制定评估审核计划 (3) 6.1.3 实施评估审核 (4) 6.1.4 形成评估审核报告 (5) 6.1.5 不符合项的纠正和纠正措施验证 (6) 6.1.6 给出评定结论 (6) 6.1.7 评定决定 (7) 6.2 监督审核 (7) 6.3 再评定 (8) 7 评定证书 (9) 7.1 评定证书的有效期 (9) 7.2 评定证书要求 (9) 7.3 评定证书的暂停 (9) 7.4 评定证书的撤销 (10) 7.5 评定证书的变更 (10) 7.6 评定证书的使用 (11) 8 监督与管理 (11) 8.1 信息保留与公开 (11) 8.2 申诉、投诉、举报及处理 (11) 8.3 评定机构与评定人员信用等级管理 (12) 8.4 抽查与复核 (12) 9 其他 (12) 10 附则 (12)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管理办法(试行) 1 适用范围 1.1 本办法用于规范对企业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工信部公告〔2014〕3号)建立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开展的评定活动。 1.2 本办法明确了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及其绩效的评定和监督要求,强化评定过程管理。 1.3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工作应遵循“自愿、独立、公开、公正”的原则。 2 评定管理组织 2.1 设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专家委员会(简称评定专家委员会),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工作提供指导和咨询,作出专家结论。评定专家委员会设在中国两化融合咨询服务联盟。 2.2 设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工作委员会(简称评定工作委员会),全面负责管理、协调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工作,制订完善评定工作细则、流程和方法,管理评定机构及评定人员等。评定工作委员会设在中国两化融合咨询服务联盟,接受联盟指导委员会和联盟理事会的指导,其日常工作由联盟秘书处承担。 3 评定机构要求 3.1 评定工作委员会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评定机构从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活动。 3.2 评定机构应建立并有效运行评定工作体系,完善评定监督和责任机制,以确保从事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活动符合本办法的规定。 3.3 坚持咨询与评定分离原则,禁止评定机构为其利益相关方提供评定服务。 3.4 评定机构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如下: 1)有固定的办工场所和必要的设施; 2)有10名以上符合条件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专职评定人员。 3.5 评定机构至少应公开以下信息: 1)可开展评定的主要业务范围; 2)评定机构授予、保持、变更、暂停或撤销评定及其证书等环节的程序和

两化融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情况报告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情况 考虑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5年伊始,公司管理会议便讨论通过了《关于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决议》,组长由公司副董事长兼任,公司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并实施了《2015年恒大电子信息化建设工作计划》,经过半年以来的努力,领导小组按照既定计划稳步实施,时至今日,公司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以下做详细汇报: 一、公司网站建设 众所周知,互联网在国内外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提高公司知名度,有利于产品推广和客户更方便的了解企业,我公司自成立初就建设和完善了自己的网站,并由专人进行维护更新,企业网站制作让企业信息通过互联网通达世界各个角落。企业通过互联网发布企业最新的商业信息,供全球检索,以此来宣传自己的企业,宣传企业的产品,宣传企业的服务,全面展示企业形象,并通过网络与各行各业进行交流、推销和合作,同时通过互联网寻找货源和新客户,我公司通过网络推广,将产品信息及时快捷的反馈给市场,实践证明这是业务拓展最节约最有效的方式。 二、基础网络设施建设 公司在整个厂区进行了全面的网络覆盖,并率先使用了百兆光宽带,实现了网络、数据的快速传输,为信息共享、内部联系、客户沟通和以及对行业信息的及时反馈应对提供了有力的网络保障。 三、数字化网络监控和红外线警报系统

我公司淘汰原有的模拟监控系统,重新上马新的数字视频网络监控系统,并配置红外监控联网设施,对整个厂区以及重要生产车间、原料库进行了有效监控,安保人员可以24小时对厂区情况进行清晰监控,特别是重要部门和重要车间部位进行红外线警报系统的布置,有效规避了企业可能产生的盗窃损失。 四、速达软件系统 考虑到发展对数据管理特别是进销存管理的需要,在2014年初公司上马了速达荣耀G3系统,以量化数据的形式改善进销存的业务流程,实现三者的无缝对接,帮助企业维护更为亲密的客户关系,提升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五、金蝶K/3ERP项目 公司在2015年10月引进上马了金蝶K/3ERP项目,公司建立一个以流程制造管理和标准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实现了以下目标: 1、建立一个从营销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生产管理到财务管理实现全面集成的系统; 2、财务上,满足日常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需求,并符合国家规范的财务规定; 3、规范库存管理,增加库存管理的透明度,降低库存成本,与财务有效集成; 4、规范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与财务的有效集成; 5、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对生产计划、进度、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料、工、费信息进行有效的跟踪和控制,并准确及时反映; 6、加强对生产成本与核算的管理,及时准确提供生产成本的动态信息;

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与规划策略_以中泰_崇左_产业园为例_欧阳东 (1)

[摘 要]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共同推进的基本战略。研究基于产城分离的矛盾及对其根源的透视,指出产业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要经历“产城分离—各自为政—边缘融合—产城融合”等阶段路径,进一步提出转型期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九大规划策略,即定位契合、功能复合、空间缝合、产业聚合、规划协合、结构耦合、人文融合、设施调合和用地混合,并结合中泰(崇左)产业园区产城融合的规划实践,验证了所构建的发展路径与规划方法的合理性。[关键词]产城融合;发展路径;规划方法;中泰(崇左)产业园 [文章编号]1006-0022(2014)06-0025-07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B Industry-city Integration In Urban Transition: Sino-Malaysia Industrial Park Case/Ouyang Dong, Li Heping, Li Lin, Zhao Sidong, Zhong Yuan [Abstract] Industry-city integration is a basic strategy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 paper studies the problem of industry-city separation, points out the industry-city integration will experience a separation-indifference-merging- integration process, and puts forward nine planning strategies: correct orientation, complex functio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structural connection, infrastructural adjustment, spatial suture, planning coordination, mixed land use, and human integration. The paper takes Sino-Malaysia industrial park case to illustrat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above planning approach. [Key words] Industry-city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path, Planning measures, Sino-Malaysia industrial park 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与规划策略 —以中泰(崇左)产业园为例 □ 欧阳东,李和平,李 林,赵四东,钟 源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园区的开发与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从而被作为引领我国特色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战略手段,逐渐演变成为拉动我国地方经济、拓展城市空间、承载体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受历史性因素和开发模式的制约,我国产业园区在基本成型后往往成为了区域经济中的“孤岛”,从而导致建设方式粗放、功能结构单一、与城市和区域发展脱节、职住失衡与钟摆式交通、综合竞争力不强等诸多问题的出现。目前,产业园区的开发与建设仍是我国城乡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深入推进以及我国产业的快速转移和区域格局的剧烈重构,国家适应发展新形势、新诉求提出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产城融合发展等一系列新政策,对转型 期产业园区规划与开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有粗放式开发、单一化功能的产业园区规划与建设模式已难以承载发展新诉求。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1]。因此,转型期产业园区的发展必须适应新形势、新需求和新政策,统筹城镇空间布局,通过产城融合使园区走向功能复合的转型发展之路。 产城融合是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基本战略,但其并非新生事物。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上检索出的产城融合类论文已达164篇(检索时间截至2014年4月22日,以“产城融合”“产城一体”“产城互动”为关键词)。当前,学术研究多聚焦于产城融合的意义、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及产城分离存在的问题等领域,对产城融合发展路径与规划对策的研究则较少。其中,曾振等人从功能、产业、生态和实施路 [作者简介] 欧阳东,硕士,高级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现任职于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李和平,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 林,赵四东,钟 源,硕士,规划师,现任职于广西华蓝设计(集团) 有限公司。

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 工信部联信…2011?16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财政、科技、商务、国有资产主管部门,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工业转型升级,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重点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着力用信息技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着力提高信息产业支撑融合发展的能力,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步伐,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 二、基本原则 (一)创新发展,塑造转型升级新动力。把增强创新发展能力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战略基点和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的优先目标,以信息化促进研发设计创新、业务流程优化和商业模式创新,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

(二)绿色发展,构建两型产业体系。把节能减排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加快信息技术与环境友好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资源节约技术的融合发展,促进形成低消耗、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三)智能发展,建立现代生产体系。把智能发展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长期努力的方向,推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工业产品、基础设施、关键装备、流程管理的智能化和制造资源与能力协同共享,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跃升。 (四)协调发展,统筹推进深度融合。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将信息化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推进合力。切实推动信息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和应用需求的良性互动,提升产业支撑和服务水平。注重以信息技术应用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促进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三、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到2015年,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取得重大突破,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主要领域、主要环节得到充分有效应用,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和产业链协同能力显著增强,重点骨干企业实现向综合集成应用的转变,研发设计创新能力、生产集约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水平成为领军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支撑“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应用成本显著下降,信息化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征。 (一)以信息化创新研发设计手段促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市两化融合现状与促进对策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加速**市工业企业产业升级、由大变强,进而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 **市地处**省,是全国重要的煤化工和电力基地,工业体系较为完整,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 2010年GDP达到920.2亿元,人均GDP接近2.74万元,其中财政收入的70%来自于工业。 为摸清**市工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加速推进两化融合工作,促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市两化融合小组组织有关专家通过发放填写问卷、下企业实地考察方式对**市##家规模以上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 一、两化融合调研情况 此次调研发放问卷##家,收回问卷##家,实地考察企业##家。调研相关情况整理如下: 1、行业分布:煤炭46%、煤化工14%、机械装备11%、冶金10%、医药食品8%、建材5%、电力3%、其它3%; 2、规模分布:大型企业(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上)17%、中型企业(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53%、小型企业(销售额500万元以上)30%; 3、企业性质:民营企业50%、集体企业20%、国有企业15%、合资企业2%、其他企业13%; 4、信息化资金投入占企业年销售收入的平均比例分别为大型企业0.28%,中型企业1.24%,小型企业3.9%; 5、企业中直接从事信息化建设、维修或管理的人员平均比例为大型企业占3.5%、中型企业1.7%、小型企业0.8%;接受信息化培训时间为大型企业人均120小时、中型企业人均50小时、小型企业人均不足10小时。 6、信息基础设施情况:管理和专技人员计算机平均拥有率分别为大型企业25%、中型企业14%、小型企业10%;企业信息安全设备配置为18%的企业进行了入侵检测配备, 24%的企业建立了防火墙, 41%的企业进行了防病毒配置; 7、完全没有企业信息化规划的企业:大型企业0,中型企业31%,小型企业46.7%;将企业信息化规划分散在其他业务规划中的企业:大型企业51.9%,中型企业55.7%,小型企业42.5%;在企业战略规划中单列信息化规划的企业:大型企业37%,中型企业13%,小型企业11%。 8、国有企业、合资企业在信息化资金投入、信息化建设、员工信息化培训、信息基础设施、企业信息化规划几个方面起步早、基础好、档次高,民营企业、集体企业则相对差。 9、各类企业中直接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员、专技人员比例都偏少,民营企业和集体企业比例则更少。民营企业和集体企业中普通员工接受信息化培训时间普遍少于国有企业。 二、信息化现状分析及促进对策 对上述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可看出: 1、煤炭、煤化工、冶金、机械等传统行业是**市支柱产业,其次民营企业数量居多,中型企业居多; 2、多数企业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对制定信息化规划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实施的长期性、复杂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信息化建设计划性不强,信息化资金投入比例低; 3、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员、专技人员不足,员工接受信息化培训时间偏少; 4、信息基础设施情况不乐观,计算机硬件设备配置和软件配置均需进一步提高。 要加速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使两化融合工作走上快车道,**市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大信息化的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向企业广泛宣传加快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性、紧迫性及**市实施两化融合的方针、目标和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