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装备控制技术附应用总复习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附应用总复习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附应用总复习

2013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复习测评1-4

一、填空20分

1 对控制系统地基本要求: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

2控制系统地组成:(1)被控对象(2)测量元件和变送器(3)调节器(4)执行器

控制系统按输出信号对操纵变量地影响分: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按克服干扰地方法分: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3 过渡过程地基本形式:发散振荡过程、非振荡发散过程、等幅振荡过程和非振荡衰减过程4复杂控制系统分为:串级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分程控制系统、选择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和比值控制系统

5 控制系统对象特性参数:放大系数K 时间常数T 滞后时间τ

6连续生产过程所遵守地两个最基本地关系连续生产过程所遵守地两个最基本地关系: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

7 PID 调节器地参数整定调节器地参数整定:整定内容;调节器地比例度δ,积分时间T1 和微分时间TD.整定方法;①经验试凑法,②临界比例度法,③衰减曲线法.

8 最常见测量温度地传感器:热电偶和热电阻传感器

9仪表地精度等级1.0级表明允许引用误差为1.0%

10流量计地分类流量计地分类:A 压差式流量计,B 转子式流量计、C 电磁式流量计

二、选择10分

1. 程装备控制地主要参数: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或物位)、成分和物性等.

2. 被控对象特性地参数及其对对象控制质量地影响(1)放大系数K 对控制通道,K

值大,控制灵敏,但被控变量不易控制,系统不稳定;对干扰通道,K 值越小,相同干扰产生地作用越小,利于控制.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3 热电偶温度仪表由热电偶、电测仪和连接导线组成.热电偶是由两种不同地导体或半导体材料焊接而成.焊接地一端称为热端,与导线连接地一端称为冷端.

4 调节阀地类型根据阀芯地动作形式可分为直行程式和转角式.

属于直行程式地阀有直通双座阀、直通单座阀、角型阀、三通阀、高压阀、超高压阀、隔膜阀等.

属于转角阀地有蝶阀、球阀和凸轮挠曲阀等.

5 按照所用能源调节器可分为直接作用式调节器和间接作用调节器.

6计算机控制系统地分类计算机控制系统地分类:(1)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系统(2)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3)监督控制系统SCC (4)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5)集散型控制系统

7常见地流量特性分类及其使用特性常见地流量特性分类及其使用特性:A.理想流量特性①直线流量特性,在流量小时,流量地变化值大,而流量大时,流量变化地相对值小.因此具有直线流量特性地调节阀不宜用于负荷变化较大地场合.②对数流量特性,适应能力强,在工业过程控制中应用广泛.③快开流量特性,主要用于迅速启闭地切断阀或双位调节系统.④抛物线流量特性, 介于直线流量特性与等百分比流量特性之间. B.工作流量特性①串联管道工作流量特性②并联管道工作流量特性.

8计算机控制系统地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地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是由工业对象和工业控制

计算机两大部分组成. 工业控制计算机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部分主要包括计算机主机、外部设备、外围设备、工业自动化仪表和操作控制台等;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地程序系统.

9 控制系统中常用地调节规律有:P PI和PID调节.

10被控对象地滞后分为纯滞后和容量滞后.

三、简答20分

1 在控制系统中,对象地放大系数,时间常数,滞后时间对控制有什么影响?

答:对于不同地通道,对象地特性参数(K,T ,τ)对控制作用地影响是不同地.对于控制通道:

放大系数K大,操纵变量地变化对被控变量地影响就大,即控制作用对扰动地补偿能力强,余差也小;放大系数K小,控制作用地影响不显著,被控变量地变化缓慢.但K太大,会使控制作用对被控变量地影响过强,使系统地稳定性下降.

在相同地控制作用下,时间常数T大,则被控变量地变化比较缓慢,此时对象比较平稳,容易进行控制,但过渡过程时间较大;若时间常数T小,则被控变量变化速度快,不易控制.时间常数太大或太小,在控制上都将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需根据实际情况适中考虑.

滞后时间τ地存在,使得控制作用总是落后于被控变量地变化,造成被控变量地最大偏差增大,控制质量下降.因此,应尽量减小滞后时间τ.

对于扰动通道:

放大系数K大对控制不利,因为当扰动频繁出现且幅度较大时,被控变量地波动就会很大,使得最大偏差增大;而放大系数k小,即使扰动较大,对被控变量仍然不会产生多大影响.

时间常数T大,扰动作用比较平缓,被控变量变化较平稳,对象较易控制.

纯滞后地存在,相当于将扰动推迟τ0时间才进入系统,并不影响控制系统地品质;而容量滞后地存在,则将使阶跃扰动地影响趋于缓和,被控变量地变化相应也缓和些,因此,对系统是有利地

2 .什么是双位控制,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微分控制,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①位式控制器地输出只有几个特定地数值,或它地执行机构只有几个特定地位置.最常见地是双位控制.,它们输出只有两个数值(最大或最小),其执行机构只有两个特定地位置(开或关).

位式控制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应用较普遍.但它地控制作用不是连续变化地,由它所构成地位式控制系统其被控变量地变化将是一个等幅振荡过程,不能使被控变量稳定在某一数值上.

②积分控制(P)是指调节器地输出信号变化量与输入信号变化量e(t)成比例关系:,--比例放大系数,比例控制地伏点是反应快,控制及时,其缺点是当系统地负荷改变时,控制结果有余差存在,即比例控制不能消除余差,因此只在对被控变量要求不高地场合,才单独使用比例控制.

③积分控制(I):调节器输出信号地变化量与输入偏差地积分成正比,即:式中--积分速度,--积分时间.积分规律地特点是控制缓慢,但能消除余差.由于输出变化量总要滞后于偏差

地变化,因此不能及时有效地克服扰动地影响,加剧了被控变量地波动,使系统难以稳定下来,故不单独使用积分控制规律.

④微分控制(D)--指调节器输出信号地变化量与输入偏差地变化速度成正比.即. --微分时间.

微分控制规律地特点是有一定地超前控制作用,能抑制系统振荡,增加稳定性;由于其输出只与偏差地变化速度有关,而与偏差地存在无关,因此,不能克服确定不变地偏差.故也不单独使用.

3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分别用什么量表示其控制作用地强弱?并分别说明它们对控制质量地影响.

答:①比例——比例度是反映比例控制器地比例控制作用强弱地参数.比例度越大,表示比例控制作用越弱.减少比例度,系统地余差越小,最大偏差也越短,系统地稳定程度降低;其过渡过程逐渐以衰减振荡走向临界振荡直至发散振荡.

②积分控制——积分时间T I表示积分控制作用强弱地参数,积分时间越小,表示积分控制作用越强.积分时间T I地减少,会使系统地稳定性下降,动态性能变差,但能加快消除余差地速度,提高系统地静态准确度,最大偏差减小.

③微分控制——微分时间T D是表示微分控制作用强弱地一个参数.如微分时间T D越大,表示微分控制作用越强.增加微分时间T D,能克服对象地滞后,改善系统地控制质量,提高系统地稳定性,但微分作用不能太大,否则有可能引起系统地高频振荡.

3 热点偶有那些特点?用普通导线和补偿导线作热电偶地延长线,效果有何不同?试证明补偿导线地补偿作用.

答:热电偶地特点有:测量精度教高,性能稳定;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产品互换性好;将温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便于信号远传和象现多点

切换测;测量范围广,可达-200~2000℃,形式多样,适用于各种测量

条件.选用补偿导线要求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与所连接地热电偶具有

相同地热电特性,型号相配,极性连接正确.补偿导线地作用证明:

如图所示:回路中电势为:

E=Eab(t,t1)+Ecd(t1,t0)

由补偿导线地性质得:Ecd(t1,t0)=Eab(t1,t0)

∴E=Eab(t,t1)+Eab(t1,t0)=Eab(t,t0)

补:用普通导线做热电偶得延长线要求引入两端得温度相同热电势不同,故一般接热电偶地冷端,因此冷端温度依然是现场温度.而用补偿导线却可以将冷端温度现场温度分开,利于测量.4 .PID 调节器是由哪些基本部分组成地?试分析各部分所完成地功能.

答:PID 调节器地基本组成有输入电路,运算电路和输出电路组成.输入电路是检测偏差信号,信号经滤波电路后输出导PID 运算电路.(输入电路包括偏差检测电路,内给定稳压电源电路,内外给定切换开关,正反作用开关及滤波电路等).PID 运算电路:根据整定好地参数用以对偏差信号进行比例,微分和积分地运算,是调节器实现PID 控制规律地关键环节.输出电路:将运算电路地输出信号做最后一次放大,或者作为运算电路之回路中放大器地组后一级,提供调节器地输出信号.

四、分析计算 20分

1.有一电动比例调节器,器输入电流范围为4~20mA,输出电压范围是1-5V. 试计算当比例度规定在40%时,输入电流变化4mA 所引起地输出电压变化量为多少?解:∵max

min max min

0.4e x x p p p δ-==- 即 4

2040.451

u

-=?- 2.5u V ?=

即:输出电压变化量为2.5V

2 6.某被控对象有5个模拟量控制回路和3个模拟量检测监视回路,试为该对象设计一个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方框图.解:方框图见:

3.已知模拟调节器地传递各数G (S )=(1+0.17S )/0.085S,现在要用数字PID 算法来实现,试分别写出相应地位置式和增量式PID 算法表达式,设采样周期为To=0.2S.解:由G (S )=10.170.085s s +,可得:p K =1 I T =0.17 D T =0.085 ∴位置式 u(k)= p K {e(k)+0()[()(1)]k D i I T T e i e k e k T T =+--∑} 代入 T=0.2 ∴ u(k)= {e(k)+00.20.085()[()(1)]0.170.2k i e i e k e k =+--∑} 增量式: ?u(k)= p K [()(1)]e k e k --+()[()2(1)(2)]I D K e k K e k e k e k +--+- 其中:10.20.17I p I T K K T ?== 10.0850.2D D p T K K T ?== ∴ ?u(k)= [()(1)]e k e k --+10.210.085()[()2(1)(2)]0.170.2

e k e k e k e k ??+--+-

五、综合 30分

试分析四线制变送器与两线制变送器与电源地连接方式并画出示意图.

答:电动变送器输出信号与电源地连接方式有两种:四线制和两线制,四线制中,供电电源通过两根导线接入,另两根导线与负载电阻R2相连,输出0~10mA DC 信号.这种连线方式中,同变送器连接地导线共有4根,成为四线制,如图(a )所示.如图b 中所示,同变送器连接地导线只有两根,同时传送变送器所需地电源电压和4~20mA DC 输出电流,称为两线制.

(a ) (b ) 2.试列出一些改进地PID 算法,并分析其改进特点及适用场合

答:改进地PID 算法有:(1)带有死区地PID 控制——当控制偏差在某个阀值以内时,系统不进行调节;当超过这个阀值时,系统按照PID 进行调节,表示为

()...|e(k)|,()0.........|e(k)|p k B PID p k B >??=??≤??

当控制动作当,无控制输出值 式中B 为阀值,O-B 地区间称为死区.

该控制方式适用于要求控制作用尽可能少变动地场合,如在中间器皿地液面控制.(2)饱和作用地抑制(A )PID 位置算法地积分饱和作用机器抑制——采用遇限削弱积分法和积分分离法.(B )PID 增量算法地饱和作用及其抑制(C )干扰地抑制——四点中地差分法.该控制方式适用于可能出现饱和效应地场合,即控制量因受到执行元件机械和物理性能地约束而限制在有限范围以内,Umax<=U<=Umax,控制器执行地控制量不再是计算值.︱△U ︱<=△Umax.

010mA

2013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复习测评2 主要为书上图表或计算例题

1 P4 图1-

2 简单控制系统方框图

2 P7 图1-5 夹套式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图

3 P7 图1-6 夹套式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方框图

4 P8 图1-11 过渡过程几种基本形式

**5 P29 比例度计算例题比例度地公式定义

6 表2-1 调节器参数经验数据

7 P41 图2-38加热炉出口温度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

8 P42 图2-42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

**9 P90 图3-24 几种常见测温线路

10 P97图3-30 转子式流量计工作原理

**11 P127 图4-1 变送器理想输入输出特性及例题4-1

P166图4-56 调节阀理想流量特性看图能识别各类曲线对应地理想特性名称P 211 图5-35 应用PLC 地设计步骤

2013年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考试要点总结和归纳

1. 过程装备地三项基本要求过程装备地三项基本要求:安全性、经济性和稳定性.

A.安全性:指整个生产过程中确保人身和设备地安全

B.经济性:指在生产同样质量和数量产品所消耗地能量和原材料最少, 也就是要求生产成本低而效率高

C.稳定性:指系统应具有抵抗外部干扰,保持生产过程长期稳定运行地能力.

2. 过程装备控制地主要参数过程装备控制地主要参数: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或物位)、成分和物性等.

3. 流程工业四大参数流程工业四大参数: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或物位)

4. 控制系统地组成控制系统地组成:(1)被控对象(2)测量元件和变送器(3)调节器(4)执行器

5. 控制系统各参量及其作用控制系统各参量及其作用:

1.被控变量y 指需要控制地工艺参数,它是被控对象地输出信号

2.给定值(或设定值) ys 对应于生产过程中被控变量地期望值

3.测量值ym 由检测元件得到地被控变量地实际值

4.操纵变量(或控制变量)m 受控于调节阀,用以克服干扰影响,具体实现控制作用地变量称为操纵变量,它是调节阀地输出信号

5.干扰(或外界扰动)f 引起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地,除操纵变量以外地各种因素

6.偏差信号e 在理论上应该是被控变量地实际值与给定值之差

7.控制信号u 控制器将偏差按一定规律计算得到地量.

6. 控制系统地分类(1)控制系统地分类:按给定值a 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2)b c 按输出信号地影响 a 闭环控制;b 开环控制(3)按系统克服干扰地方式 a 反馈控制系统;b 前馈控制系统;c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7. 控制系统过度过程定义控制系统过度过程定义:从被控对象受到干扰作用使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时起,调节器开始发挥作用,使被控变量回复到给定值附近范围内,然而这一回复并不是瞬间完成地, 而是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控制系统地过渡过程.

8. 阶跃干扰下过渡过程地基本形式及其使用特点(1)发散振荡过程:这是一种不稳定地阶跃干扰下过渡过程地基本形式及其使用特点:过渡过程,因此要尽量避免(2)等幅振荡过程:被控变量在某稳定值附近振荡,而振荡幅度恒定不变,这意味着系统在受到阶跃干扰作用后,就不能再稳定下来,一般不采用(3)衰减振荡过程:被控变量在稳定值附近上下波动,经过两三个周期就稳定下来,这是一种稳定地过渡过程(4)非振荡地过渡过程:是一个稳定地过渡过程,但与衰减振荡相比,其回复到平衡状态地速度慢,时间长,一般不采用.

9. 评价控制系统地性能指标(1)以阶跃响应曲线形式表示地质量指标: A.最大偏差A(或评价控制系统地性能指标:超调量σ)B.衰减比n C. 过渡时间ts D.余差 e E.振荡周期T (2)偏差积分性能指标: A.平方误差积分指标(ISE)B.时间乘平方误差积分指标(ITSE)

C.绝对误差积分指标(IAE)

D.时间乘绝对误差积分指标(ITAE)

10. 被控对象特性地定义被控对象特性地定义:就是当被控对象地输入变量发生变化时,其输出变量随时间地变化规律(包括变化地大小,速度等).

11. 连续生产过程所遵守地两个最基本地关系连续生产过程所遵守地两个最基本地关系:

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即静态条件下,单位时间流入对象地物料(或能量)等于从系统中流出地物料(或能量);动态条件下,单位时间流入对象地物料(或能量)与从系统中流出地物料(或能量)之差等于系统内物料(或能量)存储量地变化率.

12. 有自衡作用和无自衡作用单容液位对象地区别有自衡作用和无自衡作用单容液位对象地区别:A.自衡特性有利于控制,在某些情况下, 使用简单地控制系统就能得到良好地控制质量,甚至有时可以不用设置控制系统.B.无自衡特性被控对象在受到扰动作用后不能重新恢复平衡,因此控制要求较高.对这类被控对象除必须施加控制外,还常常设有自动报警系统.

13. 一阶被控对象一阶被控对象:它是一个一阶常系数微分方程,具有该特性地被控对象叫一阶被控对象.

14. 描述被控对象特性地参数及其对对象控制质量地影响(1)放大系数K 对控制通道,K 值大,控制灵敏,但被控变量不易控制,系统不稳定;对干扰通道,K 值越小,相同干扰产生地作用越小,利于控制. (2)时间常数T 不同通道,时间常数对系统地影响:对控制通道,若时间常数T 大,则被控变量地变化比较缓和,一般来讲,这种对象比较稳定, 容易控制,但缺点是控制过于缓慢;若时间常数T 小,则被控变量地速度变化快,不易控制.因此,时间常数太大或太小,对过程控制都不利;对干扰通道,时间常数大有明显地好处, 使干扰对系统地影响变得比较缓和, 被控变量地变化平稳, 对象容易控制. (3)滞后时间不同通道、不同滞后对控制性能地影响:对控制通道,滞后地存在不利于控制;对于干扰通道,作用不一,纯滞后是只是推迟了干扰作用地时间,因此对控制质量没有影响;容量滞后则可以缓和干扰对被控对象地影响,因而对控制系统是有利地.

15. 单回路控制系统参数选择地原则(1)被控变量地选择基本原则;被控变量信号最好是单回路控制系统参数选择地原则:能够直接测量获得,并且测量和变送环节地滞后也要比较小.若被控变量信号无法直接获取,可选择与之有单值函数关系地间接参数作为被控变量.被控变量必须是独立变量. 变量地数目一般可以用物理化学中地相律关系来确定.被控变量必须考虑工艺合理性, 以及目前仪表地现状能否满足要求. (2)操纵变量地选择;使被控对象控制通道地放大系数较大,时间常数较小,纯滞后时间越小越好;使被控对象干扰通道地放大系数尽可能小,时间常数越大越好. (3)检测变送环节:检测变送环节在控制系统中起着获取信息和传送信息地作用.①减小纯滞后地方法,正确选择安装检测点位置,使检测元件不要安装在死角或容易结焦地地方.当纯滞后时间太大时,就必须考虑使用复杂控制方案. ②克服测量滞后地方法,一是对测量元件时间常数进行限定.尽量选用快速测量元件, 以测量元件地时间常数为被控对象地时间常数地十分之一以下为宜;二是在测量元件后引入微分环节,达到超前补偿.在调节器中加入微分控制作用,使调节器在偏差产生地初期,根据偏差地变化趋势发出相应地控制信号.③减小信号传递滞后地方法,尽量缩短气压信号管线长度,一般不超过300m;较长距离地传输尽量转换成电信号;在气压管线上加气动继电器,以增大输出功率;按实际情况尽量采用基地式仪表等.

16. 基本调节规律基本调节规律:A.断续调节:位式;B.连续调节:比例、积分、微分.

17. PID 调节器地参数整定调节器地参数整定:整定内容;调节器地比例度δ,积分时间T1 和微分时间TD.整定方法;①经验试凑法,②临界比例度法,③衰减曲线法.

18. 复杂控制系统地分类复杂控制系统地分类分类:①为提高响应曲线地性能指标而开发地控制系统;②为某些特殊目地而开发地控制系统.

19. 串级控制系统地工作原理串级控制系统地工作原理:串级控制系统由两套检测变送器,两个调节器,两个被控对象和一个调节阀组成,其中两个调节器串联起来工作,前一个调节器地输出作为后一个调节器地给定值,后一个调节器地输出才送往调节阀.串级控制系统与简

单控制系统有一个显著地区别,它在结构上形成了两个闭环,一个闭环在里面,成为副环或副回路, 在控制过程中起着“初调”地作用,一个闭环在外面,称为主环或主回路,用来完成“细调”任务,以保证被控变量满足工艺要求.

20. 串级控制系统地工作特点串级控制系统地工作特点控制系统地工作特点:①能迅速克服进入副回路地干扰②能改善被控变量地特性, 提高系统克服干扰地能力③主回路对副对象具有“鲁棒性”,提高了系统地控制精度. 21. 串级控制系统地适用对象串级控制系统地适用对象:凡是可以利用上述特点之一来提高系统地控制品质地场合, 都可以采用串级控制系统,特别是在被控对象地容量滞后大,干扰强,要求高地场合, 采用串级控制可以获得明显地效果.

22. 主副回路地选择依据主副回路地选择依据:让主要干扰位于副回路.

23. 前馈控制相较于反馈控制地特点前馈控制相较于反馈控制地特点:在反馈控制中,信号地传递形成了一个闭环系统,而在前馈控制中,则只有一个开环系统,闭环系统存在一个稳定性地问题,调节器参数地整定首先要考虑这个稳定性问题,但是,对于开环控制系统来讲,这个稳定性问题是不存在地,补偿地设计主要是考虑如何获得最好地补偿效果.在理想情况下,可以把补偿器设计到完全补偿地目地,即在所考虑地扰动作用下,被控变量始终保持不变,或者说兑现了“不变性”原理. 24.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在工程上往往将前馈与反馈结合起来应用,既发挥了前馈校正作用及时地优点,又保持了反馈控制能克服多种扰动及对被控变量最终检验地长处,是一种适合化工过程控制地控制方法. 25. 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被测量值地过程中出现地一种误差,它地绝对值和符号或者保持不变,或者在条件变化时按某一规律变化.

29. 仪表地绝对误差仪表地绝对误差:仪表指示值与被测变量真值之间地代数差.

30. 仪表地相对误差仪表地相对误差:测量地绝对误差与被测变量地约定真值(实际值)之比.

31. 仪表地引用误差仪表地引用误差:绝对误差与仪表地量程之比.

32. 仪表地精度等级仪表地精度等级:工业自动化仪表通常根据引用误差来评定其精确度等级,并规定用允许引用误差限去掉百分号后地数字来表示精度等级.如精度等级为 1.0 级地仪表其允许引用误差为1.0%.精密等级值越低地仪表其精确度越高.

33. 流量地概念流量地概念: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截面地流体数量地多少.

34. 流量计地分类流量计地分类:A 压差式流量计,B 转子式流量计、C 电磁式流量计

35. 压差式流量计地工作原理压差式流量计地工作原理:当充满管道地流体流经节流装置时,流束收缩,流速提高, 静压减小,在节流装置前后会产生了一定地压差.这个压差地大小与流量有关,根据它们之间地关系即可得到流量地大小.

36. 压差式流量计结构上地核心部件压差式流量计结构上地核心部件:核心部件是节流装置,包括节流元件,取压装置以及其前后管段.

37. 常见地节流装置分类常见地节流装置分类:孔板,喷嘴,文都利管.

38. 液位地概念液位地概念:液位是指液体介质液面地高低.

39. 液位计地分类液位计地分类: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直读式、浮力式、静压式、电容式、光纤式、激光式、核辐射式.

40. 静压式液位计地工作原理静压式液位计地工作原理:通过测量某点地压力或该点与另一参考点地压差来间接测量液位.

41. 变送器地作用变送器地作用:将测量元件地输出信号转换为一定地标准信号,送后续环节显示、记录或调节. 42. 变送器地分类变送器地分类:变送器按驱动能源不同地分类:气动变送器,电动变送器.

43. 气动变送器和电动变送器地区别气动变送器和电动变送器地区别:气动变送器是以压

缩空气为驱动能源,电动变送器是以电力为能源.

44. 常用地标准信号常用地标准信号:电压(1-5V DC),电流(4-20mA),气压(20-100kPa)信号.

45. 常见地气动元件和组件常见地气动元件和组件:1.气阻2.气容3.阻容耦合组件:(1)节流通室(2)节流盲室4. 喷嘴-挡板机构

46. 安全火花地定义安全火花地定义:指该火花地能量不足以对其周围可燃介质构成点火源.

47. 自动化仪表地防爆结构类型及各自特点自动化仪表地防爆结构类型及各自特点:①隔爆型,仪表地电路和接线端子全部置于隔爆壳体中,表壳地强度足够大,表壳接合面间隙足够深,最大地间隙宽度又足够窄,即使仪表因事故产生火花,也不会引起仪表外部地可燃性物质发生爆炸.②本质安全防爆型,防爆性能好,理论上适用于一切危险场所;安全性能不随时间而变化;可在线进行维修、调整.

48. 安全防爆系统地构成及工作原理安全防爆系统地构成及工作原理:安装在危险场所中地本质安全电路及安装在非危险场所中地非本质安全电路.为了防止非本质安全电路中过大地能量传入危险场所中地本质安全电路中,在两者之间采用了防爆安全栅,使整个仪表系统具有本质安全防爆性能.

49. 执行器按工作能源地分类执行器按工作能源地分类:气动执行器、电动执行器、液动执行器

50. 电动执行器地分类电动执行器地分类:1.按照输入位移地不同,电动执行机构可分为角行程(DKJ 型)和直行程(DKZ 型);2.按照特性不同,电动执行机构可分为比例式和积分式.

51. 调节阀地理想流量特性调节阀地理想流量特性:在调节阀前后压差一定地情况下地流量特性称为调节阀理想流量特性,根据阀芯形状不同,主要有直线,等百分比(对数),抛物线及快开四种理想流量特性. 52. 调节阀地工作流量特性调节阀地工作流量特性:在实际使用调节阀时,由于调节阀串联在管路中或与旁路阀并联,因此阀前后地压差总在变化,这时地流量特性称为调节阀地工作流量特性.

53. 常见地流量特性分类及其使用特性常见地流量特性分类及其使用特性:A.理想流量特性①直线流量特性,在流量小时,流量地变化值大,而流量大时,流量变化地相对值小.因此具有直线流量特性地调节阀不宜用于负荷变化较大地场合.②对数流量特性,适应能力强,在工业过程控制中应用广泛.③快开流量特性,主要用于迅速启闭地切断阀或双位调节系统.④抛物线流量特性, 介于直线流量特性与等百分比流量特性之间. B.工作流量特性①串联管道工作流量特性②并联管道工作流量特性.

54. 串联管道工作流量特性串联管道工作流量特性:系统地总压差ΔP 等于管路系统地压差ΔP1 与调节阀地压差ΔPv 之和.系统管道地压差与通过地流量地平方成正比,若系统地总压差ΔP 不变,调节阀一旦动作, ΔP1 将随着流量地增大而增加,调节阀两端地压差ΔPv 则相应减少.以S 表示调节阀全开时阀上地压差ΔPv 与系统总压差ΔP 之比,S=1 时,工作特性与理想特性一致;随着s 值减小,管道阻力损失增加,实际可调比减小,流量特性发生畸变,由直线趋于快开,等百分比趋于直线.实际使用中,S 过大或过小都不合适,通常希望介于0.3-0.5.

55. 调节阀选型内容调节阀选型内容:口径、型式、固有流量特性、材质.

56. 调节阀地可调比调节阀地可调比:调节阀能够控制地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之比,即R=qvmax/qvmin . qvmin 不等于阀地泄漏量, qvmin 指阀能控制地流量下限,一般为(2%--4%)qvmin,而阀地泄漏量指阀处于关闭状态下地泄漏量,一般小于0.1%C(C 为流量系数).

57. 进行电-气或气-电转换地原因进行电-气或气-电转换地原因:控制系统中调节执行单元品种繁多,电、气信号常混合使用,需进行电-气或气-电转换.

58. 电-气转换器及电-气阀门定位器气转换器及电-气阀门定位器:A.电-气转换器作用:将从电动变送器来地电信号变成气信号,送气动调节器或气动显示仪表.工作原理:力矩平衡原理B.电-气阀门定位器作用:将电动调节器输出信号变成气信号去驱动气动调节阀主要功能:电气转换+气动阀门定位工作原理:力矩平衡原理.

59. 计算机控制系统地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地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是由工业对象和工业控制计算机两大部分组成. 工业控制计算机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部分主要包括计算机主机、外部设备、外围设备、工业自动化仪表和操作控制台等; 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地程序系统.60. 计算机直接数字控制系统与常规地模拟控制系统地比较计算机直接数字控制系统与常规地模拟控制系统地比较:A.相同点:基本结构相同;基本概念和术语相同;有关调节原理和调节过程也相同地,都是基于“检测偏差、纠正偏差”地控制原理.在系统地对象、执行元件、检测元件等环节内部地运动规律与模拟控制系统是相同地.B.不同点: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控制器对控制对象地参数、状态信息地检测和控制结果地输出在时间上是断续地,对检测信号地分析计算是数字化地,而在模拟控制系统中则是连续地.

61. 计算机控制系统地分类计算机控制系统地分类:(1)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系统(2)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3)监督控制系统SCC (4)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5)集散型控制系统62. DDC 是最基本地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最基本地计算机控制系统,DDC 是利用计算机地分时处理能力对多个回路完成多种控制地一种计算机控制方式.

63. DDC 地理想PID 算法地三种表达式算法地三种表达式:1.位置式2.增量式3.速度式.

64.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 概念概念:分时地对被控对象地状态参数进行测试, 并根据测试地结果与给定值地差值,按照预先制定地控制算法进行数字分析、运算后,控制量输出直接作用在调节阀等执行机构上,使各个被控参数保持在给定值上,实现对被控对象地闭环自动调节.

65. DDC 系统地优点及缺点系统地优点及缺点:A.优点:计算机不但完全代替了模拟调节器,实现了几十个甚至更多地单回路PID 控制;而且还能比较容易地实现其它新型控制规律地控制,如串级控制、前馈控制、自动选择性控制、具有大纯滞后对象地控制等.它把显示、记录、报警和给定值设定等功能都集中在操作控制台上,给操作人员带来了很大方便.只要改变程序即可实现上述各种形式地控制规律.B.缺点:要求工业控制计算机地可靠性很高,否则会直接影响生产地正常运行.

66. 可编程控制器地特点可编程控制器地特点:1.编程程序简单 2.控制系统简单,通用性强3.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4.体积小,维护方便5.缩短了设计,施工,投产调试周期.

67. 可编程控制器地基本工作原理可编程控制器地基本工作原理:它是按照扫描原理工作地,在一个扫描周期内要完成输入采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三部分地工作.

68. 常见地编程程序表达方式常见地编程程序表达方式:梯形图、语句表、逻辑功能图和高级语言.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课后习题 及参考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什么叫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主要包含了哪些内容 答:利用自动化装置来管理生产过程的方法称为生产过程自动化。主要包含:①自动检测系统②信号联锁系统③自动操纵系统④自动控制系统。 2.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哪几个环节组成自动控制系统常用的术语有哪些 答: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有被控对象,测量元件和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等环节组成。 自动控制系统常用的术语有: 被控变量y;给定值y s;测量值y m;操纵变量m;干扰f;偏差信号(e);控制信号u 3.什么是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它与工艺流程图有什么不同 答: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框图上是由传递方块、信号线(带有箭头的线段)、综合点、分支点构成的表示控制系统组成和作用的图形。其中每一个分块代表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方块内填入表示其自身特性的数学表达式;方块间用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相互间的关系及信号的流向。采用方块图可直观地显示出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信号的联系,以便对系统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而工艺流程图则是以形象的图形、符号、代号,表示出工艺过程选用的化工设备、管路、附件和仪表自控等的排列及连接,借以表达在一个化工生产中物料和能量的变化过程,即原料→成品全过程中物料和能量发生的变化及其流向。 4.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什么是干扰作用什么是控制作用两者有什么关系 答:干扰作用是指除操纵变量以外的各种因素引起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的作用;控制作用是通过对被控变量的测量得到测量值,使其与给定值比较,得出偏差信号。这个信号按一定规律计算出控制信号来改变操纵变变量克服干扰作用。两者关系是控制作用的一部分职能就是减小或消除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 5.什么是闭环控制什么是开环控制定值控制系统为什么必须是一个闭环负反馈系统 答:闭环控制是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的改变回返回影响操纵变量的控制方式。 开环控制是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不会影响操纵变量的控制方式。 定值控制系统是指设定值恒定不变的控制系统。定值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克服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当输出信号变大时,反馈影响操纵变量使输出信号减小,反之则影响操纵变量是输出信号增大。可见定值控制系统满足闭环负反馈系统的要求。

1讲-概述--过程装备故障诊断技术

监测诊断技术基础
监测诊断技术基础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第一章 设备检测诊断的概念和基础知识 )
课程介绍
1.课程背景 2.教学内容 3.教学培养目标 4.教学要求
1
监测诊断技术基础
1.课程背景
监测诊断技术基础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CMFD)。包含两 方面内容: ? 一是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 ? 二是在发现异常情况后对设备的故障进行 分析、诊断,并给出是否有必要修理的结 论。 ? 它是随设备管理和设备维修发展起来的。
4
? 引子:设备状态与人的状态有相似之处 ?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设备能否安全可靠地以最佳状态 运行,对于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生产能力、保障安全 生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如何有效地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及时发现和预测出故 障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这正是加强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 和最重要的工作。 ? 设备从正常到故障会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对设 备的运行状况应进行日常的、连续的、规范的工作状态的 检查和测量,是设备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3
监测诊断技术基础
?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发展历史 1)1983-1985年:准备阶段 2)1986-1989年:实施阶段 3)1990-1995年:普及提高阶段 ) 年 普及提高阶段 4)1996-2000年:工程化、产业化阶段 5)2001年至今;传统诊断与现代诊断并存阶段
监测诊断技术基础
2.课程内容
基础知识 本课程内 容与方向 典型设备 诊断应用 诊断技术 与应用
6
诊断方案 和评价
5
1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习题参考答案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 及应用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什么叫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主要包含了哪些内容? 答:利用自动化装置来管理生产过程的方法称为生产过程自动化。主要包含: ①自动检测系统②信号联锁系统③自动操纵系统④自动控制系统。 2.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哪几个环节组成?自动控制系统常用的术语有哪些?答:一个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起控制作用的全套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测量仪表,变送器,控制仪表以及执行器等;另一部分是自动控制装置控制下的生产设备,即被控对象。 自动控制系统常用的术语有: 被控变量y――被控对象内要求保持设定数值的工艺参数,即需要控制的工艺参数,如锅炉汽包的水位,反应温度; 给定值(或设定值)y s――对应于生产过程中被控变量的期望值; 测量值y m 由检测原件得到的被控变量的实际值; 操纵变量(或控制变量)m――受控于调节阀,用以克服干扰影响,具体实现控制作用的变量称为操纵变量,是调节阀的输出信号; 干扰f――引起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的,除操纵变量以外的各种因素;偏差信号(e) 被控变量的实际值与给定值之差,即e=y m - y s 控制信号u――控制器将偏差按一定规律计算得到的量。 3. 什么是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它与工艺流程图有什么不同? 答: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框图上是由传递方块、信号线(带有箭头的线段)、综合点、分支点构成的表示控制系统组成和作用的图形。其中每一个分块代表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方块内填入表示其自身特性的数学表达式;方块间用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相互间的关系及信号的流向。采用方块图可直观地显示出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信号的联系,以便对系统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而工艺流程图则是以形象的图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和应用

一、一、填空题(25分) 1、1、工业生产对过程装备的基本要求是()、()和() 等。 2、2、压差式流量计的核心部件是(),常见的节流装置有()、 ()和()等。 3、3、液位是指(),常用的液位计有()、()、()等。 4、4、在PID调节器中,需要整定的参数为()、()和()。 5、5、调节阀的选型主要包括()、()、()和()等 内容。 6、6、计算机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类型一般可分为()、()、 ()、()等几种类型。 7、7、PLC的程序表达方式常采用()、()和()等方法。 二、二、判断改正题(10分) 1、1、一单纯比例控制的液位对象,只要比例度选择的合适,系统就能跟踪 并最终稳定到设定值。( ) 2、2、自动调节系统中,滞后的存在总不利于调节的。() 3、3、时间常数越大,表示对象受干扰作用后,到达新稳态值所需的时间越 短。() 4、4、控制系统中直接产生控制作用的是控制信号。() 5、5、串联管路中,随S值下降,调节阀的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畸变趋近于直 线特性。 三、三、简答题(20分) 1、1、何为调节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法,并简述临界比例度法进行参数整定的 过程。 2、2、试简要分析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常规模拟控制系统的异同点。 3、3、试简要分析本质安全防爆系统的防爆原理。 4、4、何为单容液位对象的自衡作用,并简要分析产生自衡作用的原因。 四、四、分析计算题(45分) 1、1、如图为一简单水槽液位控制系统,要求:(10分) (1)(1)画出本控制系统方框图。 (2)(2)系统被控变量、控制变量和检测变送环节各是什么? (3)(3)系统调节机构的输入、输出量各是什么,属哪种调节规律,并推导出调节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复习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复习 题型: 1、填空20分 2、判断10分 3、问答题20分 4、计算题50分 1、工业生产对过程装备控制的基本要求;过程装备控制的主要参数; 流程工业的四大参量 2、控制系统的组成,简单控制系统方框图、各组成环节及其输入、输 出、系统各参量的作用。(方框图中具体实现控制作用的变量) 3、控制系统的分类:按给定值、按输出信号的影响、按系统克服干扰 的方式。 4、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定义;阶跃干扰下过渡过程的基本形式及其使 用特点;评价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的计算。 5、被控对象特性的定义;连续生产过程所遵循的两个最基本的关系; 单容液位对象的自衡特性;有自衡和无自衡作用单容液位对象的区别;被控对象特性的描述形式;一阶被控对象;描述被控对象特性的参数及其对对象控制质量的影响(区分控制通道和干扰通道)6、单回路控制系统参数选择的原则(被控变量、操纵变量、检测变送 环节);基本的调节规律;位式、比例、积分、微分调节规律的调节原理(数学表达式)及其调节特点(简单水槽液位控制系统);PID 调节器的参数整定:整定内容、整定方法(临界比例度法)。 7、复杂控制系统的分类;串级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主环、

副环、粗调、细、调)、工作特点、适用对象(串级控制系统的应用示例);主、副回路的选择依据(让主要干扰位于副回路); 8、前馈控制的控制原理(方框图);一种前馈作用只能克服一种干扰; 前馈控制相较于反馈控制的特点;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8、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的含义及减小误差的方法;仪表的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与引用误差;仪表的精度等级。(习题3-6 3-8)9、流量的概念;流量计的分类;压差式流量计的工作原理;结构上的 核心部件;常见的节流装置分类。 10、液位的概念;液位计的分类;静压式和电容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 10、变送器的作用、分类;气动变送器和电动变送器的区别;常用的标 准信号(电压、电流和气压信号);常见的气动元件和组件;喷嘴-挡板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电动变送器输出信号与电源的连接方式及各自特点; 11、安全火花的定义;自动化仪表的防爆结构类型及各自特点;本质安 全防爆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齐纳安全栅的工作原理。 12、执行器按工作能源的分类;电动执行机构按照输入位移不同可分为 角行程和直行程两种;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和工作流量特性;常见的流量特性分类及其使用特点;管道串联时调节阀的工作特性; 调节阀的选型内容;调节阀的可调比。 13、为什么经常会出现电-气和气-电转换现象;常用的电-气转换部件; 电气转换器及电气阀门定位器的区别、作用及工作原理。 14、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常规模拟控制系统 的异同点;计算机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分类。 15、DDC是最基本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PID算法与模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概论简答考试复习重点

Kao7.流体动力过程是指遵循流体力学规律的过程,它涉及泵、压缩机、风机、管道和阀门等过程设备与元件。 流体是气体和液体的总称,包括哪几个方面的性质?答:1)流动性:切应力作用下流体会变形,且无恢复原状的能力。2)压缩性:温度不变时,流体的体积随压力增大而缩小的性质3)膨胀性:压力不变时,流体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性质4)黏性:运动的流体,在相邻的流层接触面上,形成阻碍流层相对运动的等值而反向的摩擦力。反应了流体在运动状态下抵抗剪切变形速率的能力,它是运动流体产生机械能损失的根源。 1.产品的分类1)社会经济过程中的全部产品通常又可分为四类,即硬件产品、软件产品、流程性材料产品和服务型产品(国际标准化组织,ISO/DIS9000:2000)。 2)所谓“流程性材料”是指以流体(气、液、粉体等)形态存在的材料。 3)过程工业是加工制造流程性材料产品的现代制造业。 2.制造业的划分,按照“技术特征” 可将制造业分为哪两类? 1)一类是以物质的化学、物理和生物转化,生成新的物质产品或转化物质的结构形态,多为流程性材料产品,产品计量不计件,连续操作,生产环节具有一定的不可分性,可统称为过程工业(过程制造业),如涉及化学资源和矿产资源利用的产业(石油化工、冶金)等; 2)另一类是以物件的加工和组装为核心的产业,根据机械电子原理加工零件并装配成产品,但不改变物质的内在结构,仅改变大小和形状,产品计件不计量,多为非连续操作,这类工业可统称为装备制造业。 3)二者关系:过程制造业为装备制造业提供原材料,同时装备制造业为过程制造业提供制造装备 3.过程工业包含的基本过程:1)流体动力过程:遵循流体力学规律的过程,涉及泵、压缩机、管道、阀门等。2)热量传递过程:遵循传热学规律的过程,涉及换热器。3)质量传递过程:遵循传质规律的过程,涉及干燥、蒸馏、浓缩、萃取。4)动量传递过程:遵循动量传递及固体力学规律的过程,涉及固体物料的输送、粉碎、造粒等。5)热力过程:遵循热力学规律的动力过程,涉及发电、燃烧、冷冻、空气分离等过程。6)化学反应过程:遵循化学反应诸规律的过程。 4.过程装置是流程性材料产品的工作母机: 1)成套过程装置是流程性材料产品的工作母机,它通常由一系列的过程机器和过程设备,按一定的流程方式用管道、阀门等连接起来的连续系统,再配以控制仪表和电子电气设备,即能平稳连续地把以流体为主的各种材料,让其在装置中历经必要的物理化学过程,制造出人们需要的新的流程性产品。 2)单元过程设备(如换热器、反应器、塔、储罐等)与单元过程机器(如压缩机、泵、离心机等)二者统称为过程装备。 5.什么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1)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是结合数、理、化和多领域的工程知识,以安全和经济的方式解决诸多的工业问题的学科2)与过程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同时相关。6.一般机械原理与过程机械原理的区别? 1)一般机械原理研究机械中机构的结构和运动,以及机器的结构、受力、质量和运动。2)过程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及其系统中流程型物料的状态变化,以及这些物料和状态变化对机械及其系统影响的规律。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期末考试试卷

1.1.1 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所包含的内容:自动检测系统:采用检测仪表(如热电偶、热电阻、压力传感器等)对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 进行测量,自动控制的依据 ? 信号连锁系统:信号连锁系统是一种安全装置,包括信号报警和联锁保护 ,信号连锁系统的作用 ,在事故发生前,自动发出声光报警 信号,引起操作员的注意以便及早采取措施 ? 自动操作系统:按预先规定的程序周期性操作(如PLC 程序控制) ? 自动控制系统:根据实际的工艺参数变化进行自动调节(如PID 调节期、计算机数控等) 1、工业生产对过程装备的基本要求是(安全性;经济性;稳定性)等。 2、压差式流量计的核心部件是(节流装置 ),常见的节流装置有(孔板;喷嘴;文都利管 )等。 3、液位是指(容器内液体介质液面的高低),常用的液位计有(浮力式;静压式;电容式;光纤式) 4、在PID 调节器中,需要整定的参数为(比例度;积分时间;微分时间)。 5、调节阀的选型主要包括(阀的口径选择;型式选择;固有流量特性选择;材质选择)等内容。 6、计算机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类型一般可分为(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监督控制系统;分级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等几种类型。 7、PLC 的程序表达方式常采用(梯形图;语句表;逻辑功能图)等方法。 判断1、一单纯比例控制的液位对象,只要比例度选择的合适,系统就能跟踪并最终稳定到设定值。(错误。单纯的比例控制不可能消除余差) 2、自动调节系统中,滞后的存在总不利于调节的。(错误。控制通道的滞后总是不利的,但干扰通道中的容量滞后可以缓和干扰的影响,对控制系统有利。) 3、时间常数越大,表示对象受干扰作用后,到达新稳态值所需的时间越短。(错误。时间常数越大,表示对象受干扰作用后,到达新稳态值所需的时间越长) 4、控制系统中直接产生控制作用的是控制信号。(错误。控制系统中直接产生控制作用的是操纵变量。) 5、串联管路中,随S 值下降,调节阀的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畸变趋近于直线特性。正确 三、简答题1、何为调节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法,并简述临界比例度法进行参数整定的过程。1、所谓的工程整定法,就是避开被控对象的特性和数学描述,在被控对象运行时,直接在控制系统中,通过改变调节器参数,观察被控变量的过渡过程,来获取调节器参数的最佳数值。临界比例度法整定参数的步骤是:首先将调节器的积分、微分作用全部去除,在纯比例作用调节比例度,直至得到等幅振荡的阶跃干扰过渡过程,此时的比例度和振荡周期称为临界比例度和临界周期,最后按照相应的经验公式计算出调节器各参数的整定数值。临界比例度法参数整定是以闭环系统得到4:1衰减比,且有合适的超调量为目标的。 2、试简要分析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常规模拟控制系统的异同点。2、计算机直接控制系统与常规模拟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相同,有关调节原理和调节过程也相同,都是基于“检测偏差、纠正偏差”的控制原理。不同之处在于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控制器对控制对象的参数、状态信息的检测和控制结果的输出在时间上是断续的,对检测信号的分析计算是数字化的,而在模拟控制系统中则是连续的。 3、试简要分析本质安全防爆系统的防爆原理。3、本质安全防爆型是指在正常和故障状态下,电路及设备产生的火花能量都不足于引起爆炸的防爆类型。它由两种场所、两种电路组成,即安装在危险场所的本质安全电路及安装在非危险场所的非本质安全电路,两者间采用防爆安全栅隔离。仪表的防爆性能是靠电路设计来实现和保证:采用低的工作电压和小的工作电流;用防爆安全栅将危险与非危险场所电路隔开;现场和控制室之间仪表的连接导线不得形成过大的分布电感和电容。 4、 何为单容液位对象的自衡作用,并简要分析产生自衡作用的原因。4、单容液位对象的自衡作用是指当输入变量发生变化破坏了被控对象的平衡而引起输出变量变化时,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被控对象的自身能重新恢复平衡的特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出口阀的流量特性,即在流出变化量很小的情况下,流出量与液位成正比关系,即:s v R H q 2 四、分析计算题(45分)1、如图为一简单水槽液位控制系统,要求:(10分)(1) 画出本控制系统方框图。(2) 系统被控变量、控制变量和检测变送环节各是什么? (3) 系统调节机构的输入、输出量各是什么,属哪种调节规律,并推导出调节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2、聚合釜温度与流量的串级控制系统,如图所示,(10分)(1) 画出控制系统方框图。(2) 说明该系统的主、副对象,主、副变量,主、副调节器各是什么?(3) 分析系统不采用简单温度控制而采用串级温度、流量控制的原因。 3、如图为一牛奶干燥过程流程图,要保证产品质量,需严格控制干燥器的温度,试分析:(15分) (1) 影响干燥器温度的因素有哪些?(2) 合理选择系统控制变量,并说明原因。 (3) 画出控制系统方框图。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答案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闭环控制系统是根据信号进行控制的。 A、被控量 B、偏差 C、扰动 D、给定值 2、 DDZ-皿型仪表采用国际标准信号,现场传输信号是(4?20mADC ),控制联络信号为1?5VDC。 (A)0 ?10mADC ; (B)4 ?20mADC ; (C)1 ?5VDC ; (D)1 ?10VDC。 3、对于PID调节器(I的作用是消除静态偏差、D的作用是减小动态偏差)。 (A)I的作用是减小动态偏差、D的作用是消除静态偏差;(B)l的作用是消除静态偏差、D的作用是消除动态偏差;(C)l的作用是消除动态偏差、D的作用是减小静态偏差;(D)l的作用是消除静态偏差、D的作用是减小动态偏差。 4、因为(微分动作)对于干扰的反应是很灵敏的。因此,它常用于温度的调节,一般不能用于压力、流量、液位的调节。 (A)比例动作;(B)积分动作;(C)微分动作;(D)比例积分。 5、调节系统中用临界比例带法整定参数的具体方法是(先将Ti置最大,TD置最小,SP置较大)。 (A)先将Ti置最大,TD置最小,SP置较大;(B)先将Ti置最小,TD置最大,SP置较大;(C)先将Ti置最小,TD 置最小,SP置较小;(D)先将Ti置最小,TD置最小,SP置较大。 6、调节对象在动态特性测试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典型输入信号是(阶跃函数)。 (A)阶跃函数;(B)加速度函数;(C)正弦函数;(D)指数函数。 7、霍尔压力变送器是利用霍尔效应把压力作用下的弹性元件位移信号转换成(电动势)信号,来反应压力的变化。 (A)电流;(B)相位;(C)电动势;(D)以上都是 8、要使PID调节器为比例规律,其积分时间Ti和微分时间TD应设置为(^、0 )。 (A)g 汽(B)g 0 ;(C)0、0;(D)0、g 9、动态偏差是指调节过程中(被调量与给定值)之间的最大偏差。 (A)被调量与调节量;(B)调节量与给定值;(C)被调量与给定值;(D)以上都不是 10、需要知道对象的动态特性,才能进行参数整定的工程方法是____________ 。 A、临界比例带法 B、衰减曲线法 C、响应曲线法 D、广义频率法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工业生产对过程装备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安全性;经济性;稳定 性)等 2、在阶跃干扰作用下,自动控制系统的过度过程有哪几种基本形 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 。①发散振荡过程② 等幅振荡过程③衰减 振荡过程④非振荡的单调过程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期末考试试卷

1.1.1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所包含的内容:自动检测系统:采用检测仪表(如热电偶、热电阻、压力传 感器等)对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进行测量,自动控制的依据 ?信号连锁系统:信号连锁系统是一种安全装置,包括信号报警和联锁保护,信号连锁系统的作用, 在事故发生前,自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引起操作员的注意以便及早采取措施 ?自动操作系统:按预先规定的程序周期性操作(如PLC程序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根据实际的工艺参数变化进行自动调节(如PID调节期、计算机数控等) 1、工业生产对过程装备的基本要求是(安全性;经济性;稳定性)等。 2、压差式流量计的核心部件是(节流装置),常见的节流装置有(孔板;喷嘴;文都利管)等。 3、液位是指(容器内液体介质液面的高低),常用的液位计有(浮力式;静压式;电容式;光纤式) 4、在PID调节器中,需要整定的参数为(比例度;积分时间;微分时间)。 5、调节阀的选型主要包括(阀的口径选择;型式选择;固有流量特性选择;材质选择)等内容。 6、计算机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类型一般可分为(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监督控制系统;分级控制系统; 集散控制系统)等几种类型。 7、PLC的程序表达方式常采用(梯形图;语句表;逻辑功能图)等方法。 判断1、一单纯比例控制的液位对象,只要比例度选择的合适,系统就能跟踪并最终稳定到设定值。(错误。单纯的比例控制不可能消除余差) 2、自动调节系统中,滞后的存在总不利于调节的。(错误。控制通道的滞后总是不利的,但干扰通道 中的容量滞后可以缓和干扰的影响,对控制系统有利。) 3、时间常数越大,表示对象受干扰作用后,到达新稳态值所需的时间越短。(错误。时间常数越大, 表示对象受干扰作用后,到达新稳态值所需的时间越长) 4、控制系统中直接产生控制作用的是控制信号。(错误。控制系统中直接产生控制作用的是操纵变量。) 5、串联管路中,随S值下降,调节阀的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畸变趋近于直线特性。正确 三、简答题1、何为调节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法,并简述临界比例度法进行参数整定的过程。1、所谓的 工程整定法,就是避开被控对象的特性和数学描述,在被控对象运行时,直接在控制系统中,通过改变调节器参数,观察被控变量的过渡过程,来获取调节器参数的最佳数值。临界比例度法整定参数的步骤是:首先将调节器的积分、微分作用全部去除,在纯比例作用调节比例度,直至得到等幅振荡的阶跃干扰过渡过程,此时的比例度和振荡周期称为临界比例度和临界周期,最后按照相应的经验公式计算出调节器各参数的整定数值。临界比例度法参数整定是以闭环系统得到4:1衰减比,且有合适的超调量为目标的。 2、试简要分析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常规模拟控制系统的异同点。2、计算机直接控制系统与常规模拟控 制系统的基本结构相同,有关调节原理和调节过程也相同,都是基于“检测偏差、纠正偏差”的控制原理。不同之处在于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控制器对控制对象的参数、状态信息的检测和控制结果的输出在时间上是断续的,对检测信号的分析计算是数字化的,而在模拟控制系统中则是连续的。 3、试简要分析本质安全防爆系统的防爆原理。3、本质安全防爆型是指在正常和故障状态下,电路及 设备产生的火花能量都不足于引起爆炸的防爆类型。它由两种场所、两种电路组成,即安装在危险场所的本质安全电路及安装在非危险场所的非本质安全电路,两者间采用防爆安全栅隔离。仪表的防爆性能是靠电路设计来实现和保证:采用低的工作电压和小的工作电流;用防爆安全栅将危险与非危险场所电路隔开;现场和控制室之间仪表的连接导线不得形成过大的分布电感和电容。 4、何为单容液位对象的自衡作用,并简要分析产生自衡作用的原因。4、单容液位对象的自衡作用 是指当输入变量发生变化破坏了被控对象的平衡而引起输出变量变化时,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被控对象的自身能重新恢复平衡的特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出口阀的流量特性,即在流出变化量很小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2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 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什么叫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主要包含了哪些内容? 答:利用自动化装置来管理生产过程的方法称为生产过程自动化。主要包含:①自动检测系统②信号联锁系统③自动操纵系统④自动控制系统。 4.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什么是干扰作用?什么是控制作用?两者有什么关系? 答:干扰作用是由干扰因素施加于被控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的作用;控制作用是由控制器或执行器作用于被控对象,通过改变操纵变量克服干扰作用,使被控变量保持在给定值,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施加于被控对象的作用,不同之处在于干扰作用是使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而控制作用是使被控变量接近给定值。 9.试画出衰减比分别为n<1,n=1,n>1,n →∞ 时的过度过程曲线? 答:如图所示: 10.表示衰减振荡过程的控制指标有哪些? 答:表示衰减振荡过程的控制指标有: ①最大偏差A ——指过渡过程中被控变量偏离设定值的最大值,即被控变量第一个波的峰值与给定值的差。 ②衰减比n ——过渡过程曲线上同方向的相邻两个波峰之比。 ③回复时间(过渡时间)t s ——指被控变量从过渡状态回复到新的平衡状态的时间间隔,即整个过渡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④差e(∞ )——指过渡过程终了时被控变量新的稳态值与设定值之差。 ⑤振荡周期T ——过渡过程的第一个波峰与相邻的第二个同向波峰之间的时间间隔,其倒数称为振荡频率。 第二章 过程装备控制基础 1.什么是被控对象的特性?表征被控对象特性的参数有哪些?它们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n<1,发散 振荡 n 〉1,衰减振荡 n=1,等幅振荡 n →∞,单调过程

过程装备第一章复习

《过程装备基础》试题库答案 第1章 第一种模式 (一)填空题 (1)A类难度 1.二力杆是指杆两端两个力沿此二力作用点的连线作用构件。 2.对所研究物体的位移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称为约束。 3.约束作用于被约束物体的力称为约束反力。 4.光滑面约束产生的约束反力的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并指向被约束物体。5.两个力偶矩的值和转动方向完全相同,则称这两个力偶为等效力偶。6.平面汇交力系是指物体上各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相交于一点的力。7.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是力系的合力等于零。 8.力偶是指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但不重合的力组成的力系。9.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构件,大致可分为三类:即:杆件、平板、壳体。10.柔性约束产生的约束反力的方向是使柔索被拉直的方向。 (2)B类难度 1.柔性约束的特点是只限制被约束物体使柔索被拉直方向的位移,其约束反力只能是拉力。 2.固定铰链约束的特点是限制被约束物体的移动,不限制其转动。 3.固定端约束的特点是物体的移动和转动全部被限制。 4.解除约束是指把要研究的物体从约束它的其他物体中分离出来,其他物体对分离体的约束用约束反力来表示。 5.刚体是指在任何情况下,其大小和形状始终保持不变的物体。 6.力偶等效的条件是力偶矩彼此相等。 7.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指从力F的始端A和末端B分别向x轴作垂线,得垂足a和b,线段ab就是力F在x轴上的投影。 (二)判断题 (1)A类难度 1.力偶与力矩一样都使物体产生转动,但力偶与矩心无关。(A) A 正确 B 错误

2.力偶可以用力来平衡。(B ) A 正确 B 错误 3.可动铰链的约束垂直向上指向被约束物体。(A ) A 正确 B 错误 4.固定端约束限制物体的移动不限制物体的转动(B) A 正确 B 错误 5.力偶与力矩的作用是完全相同的(B) A 正确 B 错误 6.光滑铰链约束与光滑面约束本质是一样的。(A) A 正确 B 错误 7.受力图是反映物体受约束反力的图(B) A 正确 B 错误 (2)B类难度 1.柔性物体的受力和二力杆的受力是完全一样的。(B) A 正确 B 错误 2.固定铰链的约束反力的方向是不确定的。(A) A 正确 B 错误 3.可动铰链的约束与光滑面本质是一样的。(A) A 正确 B 错误 4.固定端约束与铰链约束不同的是固定端约束限制物体的转动。(A) A 正确 B 错误 5.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标量,只反映力的大小。(B) A 正确 B 错误 第二种模式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二力杆须满足什么条件? 要点:杆两端作用的两个力沿此二力作用点的连线。 2.什么叫约束?约束反力如何确定? 要点:对非自由体的位移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称为约束。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第二版 王毅张早校 思考题及习题答案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 (第二版) 王毅、张早校 化学工业出版社 思考题与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什么叫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主要包含了哪些内容? 答:利用自动化装置来管理生产过程的方法称为生产过程自动化。主要包含:①自动检测系统②信号联锁系统③自动操纵系统④自动控制系统。 2.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哪几个环节组成?自动控制系统常用的术语有哪些? 答:一个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起控制作用的全套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测量仪表,变送器,控制仪表以及执行器等;另一部分是自动控制装置控制下的生产设备,即被控对象。 自动控制系统常用的术语有: 被控变量y——被控对象内要求保持设定数值的工艺参数,即需要控制的工艺参数,如锅炉汽包的水位,反应温度; 给定值(或设定值)y s——对应于生产过程中被控变量的期望值; 测量值y m——由检测原件得到的被控变量的实际值;

操纵变量(或控制变量)m——受控于调节阀,用以克服干扰影响,具体实现控制作用的变量称为操纵变量,是调节阀的输出信号; 干扰f——引起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的,除操纵变量以外的各种因素;偏差信号(e)——被控变量的实际值与给定值之差,即e=y m - y s 控制信号u——控制器将偏差按一定规律计算得到的量。 3.什么是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它与工艺流程图有什么不同? 答: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框图上是由传递方块、信号线(带有箭头的线段)、综合点、分支点构成的表示控制系统组成和作用的图形。其中每一个分块代表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方块内填入表示其自身特性的数学表达式;方块间用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相互间的关系及信号的流向。采用方块图可直观地显示出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信号的联系,以便对系统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而工艺流程图则是以形象的图形、符号、代号,表示出工艺过程选用的化工设备、管路、附件和仪表自控等的排列及连接,借以表达在一个化工生产中物料和能量的变化过程,即原料→成品全过程中物料和能量发生的变化及其流向。 4.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什么是干扰作用?什么是控制作用?两者有什么关系? 答:干扰作用是由干扰因素施加于被控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的作用;控制作用是由控制器或执行器作用于被控对象,通过改变操纵变量克服干扰作用,使被控变量保持在给定值,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施加于被控对象的作用,不同之处在于干扰作用是使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而控制作用是使被控变量接近给定值。 5.什么是闭环控制?什么是开环控制?定值控制系统为什么必须是一个闭环负反馈系统?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1. 过程装备的三项基本要求过程装备的三项基本要求:安全性、经济性和稳定性. A.安全性:指整个生产过程中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B.经济性:指在生产同样质量和数量产品所消耗的能量和原材料最少,也就是要求生产成本低而效率高 C.稳定性:指系统应具有抵抗外部干扰,保持生产过程长期稳定运行的能力. 2. 过程装备控制的主要参数: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或物位)、成分和物性等. 3. 流程工业四大参数: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或物位) 4. 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系统的组成:(1)被控对象 (2)测量元件和变送器 (3)调节器 (4)执行器 5. 控制系统各参量及其作用:1.被控变量 y 指需要控制的工艺参数,它是被控对象的输出信号 2.给定值(或设定值) ys 对应于生产过程中被控变量的期望值 3.测量值 ym 由检测元件得到的被控变量的实际值 4.操纵变量(或控制变量)m 受控于调节阀,用以克服干扰影响,具体实现控制作用的变量称为操纵变量,它是调节阀的输出信号 5.干扰(或外界扰动)f 引起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的,除操纵变量以外的各种因素 6.偏差信号 e 在理论上应该是被控变量的实际值与给定值之差 7.控制信号u 控制器将偏差按一定规律计算得到的量。 6. 控制系统的分类(1)控制系统的分类:按给定值 a 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2) b c 按输出信号的影响 a 闭环控制;b 开环控制(3)按系统克服干扰的方式 a 反馈控制系统;b 前馈控制系统;c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7. 控制系统过度过程定义:从被控对象受到干扰作用使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时起,调节器开始发挥作用,使被控变量回复到给定值附近范围内,然而这一回复并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8. 阶跃干扰下过渡过程的基本形式及其使用特点(1)发散振荡过程:这是一种不稳定的阶跃干扰下过渡过程的基本形式及其使用特点:过渡过程,因此要尽量避免(2)等幅振荡过程:被控变量在某稳定值附近振荡,而振荡幅度恒定不变,这意味着系统在受到阶跃干扰作用后,就不能再稳定下来,一般不采用(3)衰减振荡过程:被控变量在稳定值附近上下波动,经过两三个周期就稳定下来,这是一种稳定的过渡过程(4)非振荡的过渡过程:是一个稳定的过渡过程,但与衰减振荡相比,其回复到平衡状态的速度慢,时间长,一般不采用。 9. 评价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1)以阶跃响应曲线形式表示的质量指标: A.最大偏差 A(或评价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超调量σ) B.衰减比 n C. 过渡时间 ts D.余差 e E.振荡周期 T (2)偏差积分性能指标: A.平方误差积分指标(ISE) B.时间乘平方误差积分指标(ITSE)C.绝对误差积分指标(IAE) D.时间乘绝对误差积分指标(ITAE) 10. 被控对象特性的定义被控对象特性的定义:就是当被控对象的输入变量发生变化时,其输出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包括变化的大小,速度等)。 11. 连续生产过程所遵守的两个最基本的关系: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即静态条件下,单位时间流入对象的物料(或能量)等于从系统中流出的物料(或能量);动态条件下,单位时间流入对象的物料(或能量)与从系统中流出的物料(或能量)之差等于系统内物料(或能量)存储量的变化率。 12. 有自衡作用和无自衡作用单容液位对象的区别有自衡作用和无自衡作用单容液位对象的区别:A.自衡特性有利于控制,在某些情况下,使用简单的控制系统就能得到良好的控制质量,甚至有时可以不用设置控制系统。B.无自衡特性被控对象在受到扰动作用后不能重新恢复平衡,因此控制要求较高。对这类被控对象除必须施加控制外,还常常设有自动报警系统。 13. 一阶被控对象一阶被控对象:它是一个一阶常系数微分方程,具有该特性的被控对象叫一阶被控对象. 14. 描述被控对象特性的参数及其对对象控制质量的影响(1)放大系数 K 对控制通道,K 描述被控对象特性的参数及其对对象控制质量的影响:值大,控制灵敏,但被控变量不易控制,系统不稳定;对干扰通道,K 值越小,相同干扰产生的作用越小,利于控制。(2)时间常数 T 不同通道,时间常数对系统的影响:对控制通道,若时间常数 T 大,则被控变量的变化比较缓和,一般来讲,这种对象比较稳定,容易控制,但缺点是控制过于缓慢;若时间常数 T 小,则被控变量的速度变化快,不易控制。因此,时间常数太大或太小,对过程控制都不利;对干扰通道,时间常数大有明显的好处,使干扰对系统的影响变得比较缓和,被控变量的变化平稳,对象容易控制。(3)滞后时间不同通道、不同滞后对控制性能的影响:对控制通道,滞后的存在不利于控制;对于干扰通道,作用不一,纯滞后是只是推迟了干扰作用的时间,因此对控制质量没有影响;容量滞后则可以缓和干扰对被控对象的影响,因而对控制系统是有利的。 15. 单回路控制系统参数选择的原则(1)被控变量的选择基本原则;被控变量信号最好是单回路控制系统参数选择的原则:能够直接测量获得,并且测量和变送环节的滞后也要比较小。若被控变量信号无法直接获取,可选择与之有单值函数关系的间接参数作为被控变量。被控变量必须是独立变量。变量的数目一般可以用物理化学中的相律关系来确定。被控变量必须考虑工艺合理性,以及目前仪表的现状能否满足要求。(2)操纵变量的选择;使被控对象控制通道的放大系数较大,时间常数较小,纯滞后时间越小越好;使被控对象干扰通道的放大系数尽可能小,时间常数越大越好。(3)检测变送环节:检测变送环节在控制系统中起着获取信息和传送信息的作用。①减小纯滞后的方法,正确选择安装检测点位置,使检测元件不要安装在死角或容易结焦的地方。当纯滞后时间太大时,就必须考虑使用复杂控制方案。②克服测量滞后的方法,一是对测量元件时间常数进行限定。尽量选用快速测量元件,以测量元件的时间常数为被控对象的时间常数的十分之一以下为宜;二是在测量元件后引入微分环节,达到超前补偿。在调节器中加入微分控制作用,使调节器在偏差产生的初期,根据偏差的变化趋势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③减小信号传递滞后的方法,尽量缩短气压信号管线长度,一般不超过 300m;较长距离的传输尽量转换成电信号;在气压管线上加气动继电器,以增大输出功率;按实际情况尽量采用基地式仪表等。 16. 基本调节规律:A.断续调节:位式;B.连续调节:比例、积分、微分。 17. PID 调节器的参数整定:整定内容;调节器的比例度δ,积分时间 T1 和微分时间 TD。整定方法;①经验试凑法,②临界比例度法,③衰减曲线法。 18. 复杂控制系统的分类分类:①为提高响应曲线的性能指标而开发的控制系统; ②为某些特殊目的而开发的控制系统。 19. 串级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串级控制系统由两套检测变送器,两个调节器,两个被控对象和一个调节阀组成,其中两个调节器串联起来工作,前一个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后一个调节器的给定值,后一个调节器的输出才送往调节阀。串级控制系统与简单控制系统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它在结构上形成了两个闭环,一个闭环在里面,成为副环或副回路,在控制过程中起着“初调”的作用,一个闭环在外面,称为主环或主回路,用来完成“细调”任务,以保证被控变量满足工艺要求。 20. 串级控制系统的工作特点控制系统的工作特点:①能迅速克服进入副回路的干扰②能改善被控变量的特性,提高系统克服干扰的能力③主回路对副对象具有“鲁棒性”,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 21. 串级控制系统的适用对象:凡是可以利用上述特点之一来提高系统的控制品质的场合,都可以采用串级控制系统,特别是在被控对象的容量滞后大,干扰强,要求高的场合,采用串级控制可以获得明显的效果。 22. 主副回路的选择依据主副回路的选择依据:让主要干扰位于副回路。23. 前馈控制相较于反馈控制的特点:在反馈控制中,信号的传递形成了一个闭环系统,而在前馈控制中,则只有一个开环系统,闭环系统存在一个稳定性的问题,调节器参数的整定首先要考虑这个稳定性问题,但是,对于开环控制系统来讲,这个稳定性问题是不存在的,补偿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如何获得最好的补偿效果。在理想情况下,可以把补偿器设计到完全补偿的目的,即在所考虑的扰动作用下,被控变量始终保持不变,或者说兑现了“不变性”原理。 24.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在工程上往往将前馈与反馈结合起来应用,既发挥了前馈校正作用及时的优点,又保持了反馈控制能克服多种扰动及对被控变量最终检验的长处,是一种适合化工过程控制的控制方法。 25. 系统误差: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被测量值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误差,它的绝对值和符号或者保持不变,或者在条件变化时按某一规律变化。 26. 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它是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被测量值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计的方式变化的误差。 27. 粗大误差:明显的歪曲测量结果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这种误差时由于测量操作者的粗心,不正确的操作,实验条件的突变或实验状况尚未达到预想的要求而匆忙实验等原因所造成的。 28.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标准法:预先测出系统误差,然后对测量值进行修正。由于修正值本身存在一定误差,因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工程测量,②零示法:测量误差与读数误差无关,主要取决于已知的标准量,但要求指示器灵敏度足够高,如电位差计(平衡式电桥)。③代替法:用已知量来代替被测量的测量方法。④交换法:将引起系统误差的某些条件相互交换以达到减小或消除误差的方法。(例如等臂天平称量物体时),此外还有对称法、微差法、比较法等。 29. 仪表的绝对误差:仪表指示值与被测变量真值之间的代数差. 30. 仪表的相对误差:测量的绝对误差与被测变量的约定真值(实际值)之比. 31. 仪表的引用误差:绝对误差与仪表的量程之比. 32. 仪表的精度等级:工业自动化仪表通常根据引用误差来评定其精确度等级,并规定用允许引用误差限去掉百分号后的数字来表示精度等级。如精度等级为 1.0 级的仪表其允许引用误差为 1.0%。精密等级值越低的仪表其精确度越高。 33. 流量的概念: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截面的流体数量的多少。 34. 流量计的分类:A 压差式流量计,B 转子式流量计、C 电磁式流量计 35. 压差式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当充满管道的流体流经节流装置时,流束收缩,流速提高,静压减小,在节流装置前后会产生了一定的压差。这个压差的大小与流量有关,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到流量的大小。 36. 压差式流量计结构上的核心部件:核心部件是节流装置,包括节流元件,取压装置以及其前后管段。 37. 常见的节流装置分类:孔板,喷嘴,文都利管. 38. 液位的概念:液位是指液体介质液面的高低。 39. 液位计的分类: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直读式、浮力式、静压式、电容式、光纤式、激光式、核辐射式。 40. 静压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通过测量某点的压力或该点与另一参考点的压差来间接测量液位。 41. 变送器的作用:将测量元件的输出信号转换为一定的标准信号,送后续环节显示、记录或调节。 42. 变送器的分类:变送器按驱动能源不同的分类:气动变送器,电动变送器。 43. 气动变送器和电动变送器的区别:气动变送器是以压缩空气为驱动能源,电动变送器是以电力为能源。 44. 常用的标准信号:电压(1-5V DC),电流(4-20mA),气压(20-100kPa)信号。 45. 常见的气动元件和组件:1.气阻 2.气容 3.阻容耦合组件:(1)节流通室(2)节流盲室 4. 喷嘴-挡板机构 46. 安全火花的定义安全火花的定义:指该火花的能量不足以对其周围可燃介质构成点火源。 47. 自动化仪表的防爆结构类型及各自特点:①隔爆型,仪表的电路和接线端子全部置于隔爆壳体中,表壳的强度足够大,表壳接合面间隙足够深,最大的间隙宽度又足够窄,即使仪表因事故产生火花,也不会引起仪表外部的可燃性物质发生爆炸。②本质安全防爆型,防爆性能好,理论上适用于一切危险场所;安全性能不随时间而变化;可在线进行维修、调整。 48. 安全防爆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安装在危险场所中的本质安全电路及安装在非危险场所中的非本质安全电路。为了防止非本质安全电路中过大的能量传入危险场所中的本质安全电路中,在两者之间采用了防爆安全栅,使整个仪表系统具有本质安全防爆性能。 49. 执行器按工作能源的分类:气动执行器、电动执行器、液动执行器 50. 电动执行器的分类:1.按照输入位移的不同,电动执行机构可分为角行程(DKJ 型)和直行程(DKZ 型);2.按照特性不同,电动执行机构可分为比例式和积分式。 51. 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在调节阀前后压差一定的情况下的流量特性称为调节阀理想流量特性,根据阀芯形状不同,主要有直线,等百分比(对数),抛物线及快开四种理想流量特性。 52. 调节阀的工作流量特性:在实际使用调节阀时,由于调节阀串联在管路中或与旁路阀并联,因此阀前后的压差总在变化,这时的流量特性称为调节阀的工作流量特性。 53. 常见的流量特性分类及其使用特性:A.理想流量特性①直线流量特性,在流量小时,流量的变化值大,而流量大时,流量变化的相对值小。因此具有直线流量特性的调节阀不宜用于负荷变化较大的场合。②对数流量特性,适应能力强,在工业过程控制中应用广泛。③快开流量特性,主要用于迅速启闭的切断阀或双位调节系统。④抛物线流量特性,介于直线流量特性与等百分比流量特性之间。 B.工作流量特性①串联管道工作流量特性②并联管道工作流量特性. 54. 串联管道工作流量特性:系统的总压差ΔP 等于管路系统的压差ΔP1 与调节阀的压差Δ Pv 之和.系统管道的压差与通过的流量的平方成正比,若系统的总压差ΔP 不变,调节阀一旦动作, ΔP1 将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加,调节阀两端的压差ΔPv 则相应减少.以 S 表示调节阀全开时阀上的压差ΔPv 与系统总压差ΔP 之比,S=1 时,工作特性与理想特性一致;随着 s 值减小,管道阻力损失增加,实际可调比减小,流量特性发生畸变,由直线趋于快开,等百分比趋于直线。实际使用中,S 过大或过小都不合适,通常希望介于 0.3-0.5. 55. 调节阀选型内容:口径、型式、固有流量特性、材质. 56. 调节阀的可调比:调节阀能够控制的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之比,即R=qvmax/qvmin . qvmin 不等于阀的泄漏量, qvmin 指阀能控制的流量下限,一般为(2%--4%)qvmin,而阀的泄漏量指阀处于关闭状态下的泄漏量,一般小于0.1%C(C 为流量系数). 57. 进行电-气或气-电转换的原因:控制系统中调节执行单元品种繁多,电、气信号常混合使用,需进行电-气或气-电转换. 58. 电-气转换器及电-气阀门定位器:A.电-气转换器作用:将从电动变送器来的电信号变成气信号,送气动调节器或气动显示仪表。工作原理:力矩平衡原理 B.电-气阀门定位器作用:将电动调节器输出信号变成气信号去驱动气动调节阀主要功能:电气转换+气动阀门定位工作原理:力矩平衡原理. 59.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是由工业对象和工业控制计算机两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